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分析[模版]

时间:2019-05-14 16:3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分析[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分析[模版]》。

第一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分析[模版]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是因为农民工城市就业不充分,而非城市化率低

许多人认为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率低。支持其论断的依据是城市化率低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已达到60%—70%,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已达40%—50%以上,我国却不足34%,和12年前差不多,进而导致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率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这种认识的误区在于把农民工城市就业不充分等同于城市化率低,把城市化当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而非结果。其实质在于曲解了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理论。结构学派的二元经济理论主张通过发展城市的现代经济部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城市化,进而实现城乡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很显然,在这里城市化的发展是建立在现代经济部门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城市化是一种结果,而非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虽然,城市化的发展也反作用于社会经济,但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城市化应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世界各国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工业的发展伴随着生产要素的聚集、规模的扩 大,从而引起人口的聚集。人口的聚集同时带来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进而伴随着人口更大规模的聚集。因此,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苦于无出路,并非是城市化率低,而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带来的农民工城市就业不充分,进而导致向城市转移受阻。城市化必须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事实上,我国目前农村的2亿多剩余劳动力,如果都由城市来消化,则需要建设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200个,或增建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300—400个。据测算,城市安排一个劳动力,仅生产性投资就需1万元左右,保守估计2亿多剩余劳动力进城也需2.7万多亿,如此巨额投资,政府如何提速城市化?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并不仅仅是城市化率低,而且片面的城市化在现有条件下,永远也无法实现城市现代部门对传统的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吸纳。还是要靠改造城乡产业、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边际生产率水平来实现。

二、农民工城市就业不充分是因为就业岗位的稀缺与就业技能的贫乏

如果说农民变市民意味着工业产品的销量大增,进而导致就业岗位的大增,从而实现农民工在城市的充分就业。那么,如何引发初始阶段的农民向城市转移?农民是天生的经济学家,让其离开土地来到城市,必须是城市提供他的当期和远期预测收入与城市安家成本相比高于农村土地所能提 供的生存保障。形成这样一种趋势必须是城市存在着对农村劳动力的无限需求,在劳动力流动无障碍的情况下进而实现工商业部门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这就是诞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的二元经济的观点。但问题是对于中国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起,城乡关系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未出现预期的结果。其原因在于农村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未能实现无障碍流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流动障碍从供需关系上看体现为:低素质劳动力的城市有限需求与农村无限供给。对于农村劳动力而言就是就业岗位的稀缺和就业技能的贫乏。因为这一时期,发达国家已进入了信息经济时代,利润流向了信息产业和应用信息技术改造的传统产业,而中国城市的工商业却依然处于工业化初、中期,出口导向战略受阻导致国外需求不旺进而影响国内工商业的生产,削弱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国内农业和工业的生产能力大量过剩,国内外的需求减少,形成了非良性循环,商品供需关系不平衡必然导致企业开工不足。因而出现了二元经济理论的创立者所未预料到的城市劳动力本身面临的就业不足。如果考虑到农村1.5亿剩余劳动力需要寻找出路,必然会出现农民工和城市工抢饭碗的现象,即使是过去脏、累、差的活属于农民工的空间也会日趋减少。抢饭碗的结果,基于城乡关系的不顺,一方面体现为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制度壁垒,保护城市居民、排斥农民工,比如先城市工人后农民 工,农民工可获取的就业岗位有限;另一方面是城市工商业的技术含量,客观上减少了农民工的需求,由此引发劳动力的结构性剩余。从一般层面讲,城市居民受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年限、机会均高于农村居民,既使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无法转移出来。因此,城乡就业岗位的稀缺和就业技能贫乏的现实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城市化率低,不仅仅是城市化提速就能满足城乡人口流动的要求那样简单。我们可以判断:在农民工获得稳定的城市就业之前,单靠城市化不可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三、解决就业岗位的稀缺和就业技能贫乏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推进我国信息化进程

信息经济的出现,通过对传统农业的信息化改造,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分工。通过非农化,农村二、三产业可以在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得到大发展,在我国农村地区实现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可能性大增。这一结论与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发展思路是相吻合的。与此同时,在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劳动技能的贫乏依赖面对面的传授,在电视、电脑网络普及的今天,完全可以实现不见面的远程网络普及教育。因此,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既可以增加农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又可以发展非农产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还可以激活城市工商业,造就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城市经济,增加城市对农村剩余 劳动力的吸纳力,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就业。

四、基于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数字鸿沟是制约我国信息化进程的突出因素

信息鸿沟首先导致城乡信息知晓权差异,强化了农民生活的贫困。农村信息化建设滞后,一方面使农民无法迅速全面地得到完整准确的市场信息,另一方面农民自身的信息资源无法及时有效地传输给社会。这就必然使得农业的结构调整、农产品的销售、农民外出就业均受到严重影响,从而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近年来出现的农村卖粮难、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盲目性、以及民工潮流动的无序性,都是信息鸿沟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真实映射;其次,信息鸿沟导致城乡资源配置权差异,造成农村发展日趋边缘化。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分离状态使农业和农村失去自我发展能力,农民持久贫困,被现代经济边缘化。而城乡信息鸿沟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信息产业不仅本身具有高产值、高增值和高效益,而且通过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也能够使得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直接和间接效益。信息鸿沟的存在势必导致资金、人才、技术、物质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农业、农村日渐边缘化,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居民支付能力不足,使城市市场饱和与工业生产相对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城市居民失业增多、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更难。同时,也加剧了城市高素质劳动力 的需求与农村高素质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矛盾,使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贫乏的制约更为明显。客观上强化了城乡对立、农民收入增长愈难,收入少,信息化投入更少,由此进入数字鸿沟的恶性循环。

五、数字鸿沟的消除依赖政府的有致作用

强调政府的干预,是三元经济理论不同于二元理论之处。政府对信息化的推动,体现为制度供给和启动性的投入。从近期看,主要是三个方面:政府创造基础环境,完善金融、法制和技术标准方面的公共产品,特别是要加大技术标准和信用体系的建设力度,加快网络安全、网上信用、网上支付等方面的立法速度,尽快营造一个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良好环境。中央、省级政府优先扶持投资,特别是加大对中西部农村县、乡的转移支付,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尽快建成面向全球,中央、省、市、县、乡、村贯通的信息化平台,把城市和乡村、乡村和乡村联络在一起。省、市、县、乡四级政府分层负担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专业化人才教育,特别是农村信息化普及教育的费用,建立统一的城乡市场信息体系。同时,还要看到,完备的市场机制是统筹城乡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统筹城乡信息化建设,从投入上看,单靠政府投入难有大发展;从管理方式看,单靠计划或行政手段也难奏效。解决问题的根本举措在于政府主导下推进市场化进程,通过行政、经济、法律手段鼓励高 科技公司、社会中介组织、个人等参与帮助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收获信息技术的果实。

六、政府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新的发展理论作指导

对于中国而言,在以传统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农业经济,以资本为纽带、以规模化生产为基础的工业经济和以知识为基础、科研教育为先导的信息经济并存的三个部门之间基本可以构成三元经济结构。现实的二元经济结构向三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决定了新的理论模型的构建。也就是,通过资本供给制度的创新,用新的资本形成机制流向高新技术部门,支持信息产业的发展。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本培养机制,使得拥有新知识、高素质劳动力的供给量是无限的。修改传统宏观经济学政策理论,把宏观科技、环保、人力资本政策纳入宏观经济政策范畴,通过政府的力量满足三元结构目标转换的资源要求。

七、几点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信息化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根本途径。但是,信息化的发展受到已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制度路径制约。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发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并非因为城市化率低,而是因为我国信息经济的发展滞后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导致转移受阻。

2.消除城乡信息鸿沟是我国信息化的最大难题,单靠市场力量难以实现,应高度重视发挥政府的作用。同理,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民的培训等公用事业也只能依赖政府的推动。

3.信息、工商业、农业三元结构并存状态下的政府作用的有效发挥与工商业、农业二元结构状态下相比,实质上是一种正式制度创新。创建三元经济理论替代二元理论,无疑对政府作用的有效发挥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第二篇: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一、我国 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受阻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农民素质 问题。

西方 发展 经济 学家舒尔茨说过,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促使农民增收,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素质是突破农民增收缓慢问题的“瓶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目前 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劳动力总体素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需求。劳动力受 教育 水平低导致了 中国 劳动力结构的失衡.2000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中仍有文盲8699万人,其中3/4在农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社会 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领域将越来越窄,转移就业难度将越来越大,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任务非常艰巨而紧迫。

2002年全国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385万人,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12.5%。大量农村劳动力既没有打工所必需的一技之长,也缺少保护自己的 法律 知识和城市生活常识,不适应就业和城市生活的要求,这就导致出现一方面用工单位招不到人,而另一方面大批进城农民工又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现象。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目标,每年需要转移1000多万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也制约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及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悬殊。1997年我国每百万农业人口中有科研人员数为77人,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137人)的56%,发达国家平均人数(2458人)的3.1%。美国的农场主大多数是各州立大学农学院的毕业生;西欧国家的农民除文化水平外,还要经过专业培训并 考试 合格领到“绿色证书”后,才能正式成为农民。而我国具有中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劳动力仅占农村劳动人口的2.5%,这种现状对于未来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新 科技 成果和 现代 化生产工具的推广使用,农业产业结构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等方面都构成巨大障碍。

(一)农民文化素质低,造成劳动力结构失衡。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不高,是我国劳动力结构的重要特征。据统计,我国农村中仍以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占90%以上。素质不高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部门进行谋生的可能性更大,在 工业 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由于市场结构不同,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这也可以从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看到,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的劳动力在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

一般来说,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是其向劳动生产率较高部门转移的前提条件。因此,农村劳动力向劳动生产率高的第二、第三产业部门转移的速度和规模,从根本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素质。并且,随着市场的发展,企业、政府机构等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就产生了由于我国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 影响 其自身就业的情况。

(二)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制度,制约了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由于 历史 原因和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城乡分离的政策等原因,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使农村劳动力难以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自由流动,形成了城乡二元的缺乏竞争的劳动力就业体制,农村劳动力难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农村劳动力不能及时填补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产生的岗位空缺,城市劳动力也难以到农村就业,以弥补农村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如目前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升学制度,以及农村土地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的就业,无法形成统一开放的城乡劳动力大市场。

(三)农业面临产业化、集约化生产的压力。

(四)“人口逆淘汰”问题。

城镇居民只能生育一个子女,而农村居民可以生育两个子女;城市的教育条件要远远好于农村;城镇居民基数要远远小于农村居民的基数;从长期来看,被淘汰出局的不是素质低反而是素质高的人,这就影响了人口总体素质的提高。这是人口出现教育素质的逆淘汰,即城市家庭的生育率低,而农村家庭的生育率高,每年的新增人口80%以上分布在农村。

社会发展应该使得低素质的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少,高素质的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样,人们的平均素质才会越来越高。但是,如果社会中低素质的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多,那么社会就出现了“人口逆淘汰”问题。

二、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当农产品需求的增长慢于工业产品需求的增长,这种情况是农民的一个负担,那么当经济增长时,快速增长的农业生产率同样会使调节的过程变得更加困难。过去几十年来,由于农业生产率增长的幅度大于非农业,农业所占的国家生产份额的不断减少必然导致农业在国家劳力、资金等资源中所占份额的不断减少。如果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不能及时转移,有可能导致农民的收入进一步下降。即使在劳动力流动和移民方面没有政策限制,在大批劳动力有待从农业转出这一重大转换时期,农村与城市的劳动力在报酬上的巨大差异已经存在并且还将继续存在。因为巨大的收入差异将引导劳动力从农村地区流出,当经济增长发生在农业劳动者还占全部就业人数的相当份额的时期,劳动力转移是非常巨大的。

我国政府最近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这只能暂时增加农民的收入,延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时间,降低转移过程中的矛盾。大多数国家的农业政策是为影响农产品的价格或是通过降低给农民的信贷成本而制定的,但是从长期效果来说,这并非是长久之计。因为如果农业资金的成本可以被补贴的话,那就意味着,与农业资金不被补贴(即按它的实际成本考虑)相比较,农业生产率将会更快增长,甚至会有更多的劳动力必须离开农业。因此对于农民而言,给他们便宜的信用贷款并非是件好事。应该通过实施适当的政策来加强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农民才可以分享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利益。

第三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实践模式

1.就地转移模式。该模式主要采取扶持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发展小城镇,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的格局。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使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界限日趋模糊,乡村地区已具备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功能和特征,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非农化的结果不仅使部分农村人口就地转化为城镇人口,而且使部分由于城乡迁移政策而未彻底实现地域转移的农村人口在所从事的职业、生产方式和居民点形态上也具有相当的小城镇特性,成为准城镇人口。

2.异地转移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地方**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劳务输出,以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目标,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机理与作用主要体现在:(1)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城市工业及第三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产生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符合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2)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利益机制和需求机制双重作用的结果,它有利于推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推动户籍制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改革的深化。(3)农业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进入城市,使劳动者获得了最大的收益,学习掌握了劳动技能,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个人素质。

3.多元复合转移模式。该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1)坚持城乡统筹。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农民。(2)调整城乡就业结构。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市场。减少农民,使其转移到非农产业。(3)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4)搞好劳动外出就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流动就业,缓解农村巨大的就业压力。(5)改革和加快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改革小城镇和中小城市户籍制度,城市之间实现人口无障碍流动,消除农民进城就业的困难。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就业和待遇不平等的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经验借鉴或启示

(一)工业化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道路的不同选择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按照多数国家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应走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工业的发展道路。我国建国初期,由于历史发展所处的特殊环境,不得不采取直接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而跨越了发展轻工业、基础工业的阶段,而这两个阶段正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积聚并逐步完成转移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知识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需求数量相对减少,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较多的情况,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该较多的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二)发展农业对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关重要。中国台湾在经济发展之初便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的战略,并为农业发展进行了必要的制度改革和物质支持,从而成功地启动了农业剩余劳力快速转移的进程。而印度和韩国由于长期忽视农业,农业增长相对于人口的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从而使得印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异常缓慢,韩国虽然具有较高的转移速度,但却长期与通货膨胀相伴。可见,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首先成功地发展了农业,才能保证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的转移顺利进行。

(三)资本形成能力的强弱是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的重要因素。中国台湾和韩国之所以能够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显然与其较强的资本形成能力密切相关。而提高资本形成能力的渠道有两条:一条是像台湾那样,充分发挥农业部门资本积累的功能,提高储蓄率,走自我积累的道路;另一条是像韩国那样,大量利用外资,走资本引进的道路。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模式中既包含着成功的经验,也提供了应吸取的教训。值得重视的是,引进外资的规模应与自身的偿债能力相适应,避免陷入债务负担吞噬经济增长成果的恶性循环之中。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应多样化。农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迁移,是大部分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这种方式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是可行的。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可通过农村城市化的方式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我国台湾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采取了分散型转移方式,逐渐形成了以大城市为核心,以中等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为纽带和以中心镇为细胞的多层次的城镇空间构型,并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吸收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这样可避免像韩国和印度那样,因农村劳动力过量涌向大城市和不能有效地利用农村内部机制,而出现诸如大城市恶性膨胀、城乡差距过大,以及转移质量差,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无法同时实现等问题。

近年来,在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已由2001年的14万人次增加到今年的50万人次;农民增收中非农收入的比重已由过去的1燉8提高到目前的1燉4。不少地方已将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作为实现本地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组织劳务输出工作,对繁荣城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要“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现结合自治区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肯定成绩,积累经验,打牢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基础

近几年来,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和要求,自治区有关部门结合我区实际,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今后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调查研究,制定规则。1995年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按照国家劳动部的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管理暂行办法》新劳就险字〔1995〕号、《关于招收使用农村劳动力外来劳务工实行计划管理的补充通知》新劳计字〔1997〕14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招收使用农村劳动力外来劳务工管理的通知》新劳计字〔1998〕83号。这些文件的出台,为引导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规范用人单位招用区外劳动力和区内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就业的行为,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奠定了基础,也是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从自发性转移过渡到有计划、有序转移的重要标志之一,为增加农民收入,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建立机构,积极试点。2000年12月,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计委、农业厅、科技厅、建设厅、水利厅和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等部门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成立了自治区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指导小组,由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试点项目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承担日常工作。指导小组确定米泉市、托克逊县、富蕴县分别为国家、自治区试点县市。各试点县市成立了以分管县市长为组长的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领导小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基本形成了劳动保障、农业、水利、科技、乡镇企业、畜牧、教育、扶贫等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米泉市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列为全国100个农村劳动力开发试点城市后,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有组织的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通过几年来的努力,该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5023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55,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累计实现经济收入148亿元。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及经验,对促进其他县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全疆85个县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已设立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服务窗口,296个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机构,并与20多个省、市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

三因地制宜,努力推动。为了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就业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始终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科技、培训等方面的扶持,在保持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积极发展特种养殖、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实行农副产品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二是坚持“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培训原则,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技能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三是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通过发展小城镇,开发农村副产品深加工、销售和城镇社会化服务岗位,就近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四是立足就近就地转移,鼓励返乡创业。各地制定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外出务工劳动力把在外面学到的专业技术、管理知识和积累的资金带回家乡开办企业,带动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自办企业的,侧重在帮助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上给予协调支持;对承包企业的,给予联系推荐。五是大力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各地利用县市乡镇两级职介机构,为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信息,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本区域公路、水利等基础工程建设和跨区域农作物收获。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促进了农民就业观念的转变,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的预期目的。

虽然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开展。一是部门之间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工不清,造成上面职责不明、下面多头管理,就业服务、管理不到位,工作不协调。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滞后,严重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效果。三是相关就业政策不完善,损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就内部环境而言,各地还缺少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服务、培训等项工作;就外部环境而言,农民外出打工,在户籍管理、婚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我区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对优化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村城镇化,维护城乡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二、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立和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管理体系。根据国家现行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发就业政策和城乡就业一体化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领导,建议成立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农业厅、科技厅、交通厅、财政厅、建设厅、水利厅、教育厅、畜牧厅、林业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作为成员单位。通过制定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定期发布市场信息,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建立起权责明确、协调统一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和管理机制。

二大力加强县市、乡镇劳动力市场建设,尽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市场就业机制。各县市、乡镇都应建立负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开发就业的工作机构,明确“一个规划,两个加强,三个统一”的工作任务。即:把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纳入到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强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统一城乡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统一城乡就业、劳动力管理和社会保障政策,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进城后的就业问题。同时,打破就业二元格局,取消地域、身份、户籍、行业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限制政策,使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与城镇劳动力在就业身份、岗位安排、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一视同仁,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三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渠道。一是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立足区内,就近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在一产内部由种植业向养殖业、林果业转移;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积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从事季节性劳务创收。各地要按照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在建设工程中使用当地农民工人数必须占到普通工人数的50,引导企业使用区内的劳务资源。二是要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劳务输出,把对国外、区外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农民到外地打工、创业。

四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的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工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劳动技能。普通工应重点培训语言能力、法律法规、劳动纪律、施工和安全生产常识等内容;技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定具有培训资格的培训机构进行系统培训。充分发挥劳动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农业、工青妇等各方面力量,紧紧围绕就业搞培训,利用社会力量搞培训,突出针对性、适用性、灵活性,真正使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

五自治区有关部门要及时总结经验,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等多种形式,促进劳动力逐步实现从农村向小城镇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舆论工具,积极宣传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破除陈旧观念,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加入到转移就业队伍中去

一、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的深度开发和产业化经营

农业作为最大的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仍有较大的潜力。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提高经济作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比重,提高畜牧、水产、林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外向型农业占农业的比重,重视发展主导产业、特色产品和商品基地。把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拉长产业链,壮大提高农业各个产业。积极培育“龙头”,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高度重视培育发展农民运销队伍、经纪人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发展农业经济方面有新的、更大的作为。

二、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十五”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我省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将大多由非农产业安排,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将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从长远来看,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将逐步扩大。要切实抓好乡镇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推动已改制的中小乡镇企业优化股权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在大力推进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的同时,引导乡镇企业走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合的路子,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我省在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方面具有传统优势。要深化建筑企业改革,提高组织程度、装备水平和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继续发展运输业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休闲娱乐业等传统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房地产、旅游、社区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促进第三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不断扩大就业容量。

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引导个体私营经济拓宽经营领域,加快技术进步,扩大经营规模。综合运用金融、财税杠杆,鼓励农民创业,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大容量的劳动密集型载体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入集中、规模大、回收期长、能大容量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特点。要继续扩大投资规模,加快基建项目特别是国债项目的建设。抓紧交通、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搞好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以农村道路建设、电网改造为重点,加强农村公用设施建设,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以重点生态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使社会发展与环境建设相协调。在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同时,培育大容量的劳动密集型载体。

四、加快发展小城镇,进一步提高小城镇的建设水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小城镇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发展经济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乡镇企业向镇区集中。要结合资源开发和临海工业布局,重点建设一批沿海中心城镇,增加小城镇密度,发挥小城镇功能和联接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兴办各种服务行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综合性或区域性商品批发市场。充分利用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发展观光旅游业。通过强化产业集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深化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土地使用制度以及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调动农民进镇务工经商、投资兴业的积极性,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五、全方位开展劳务输出,积极鼓励返乡创业

鼓励农民跨区域流动就业,是帮助农民增加原始积累,锻炼培育人才的有效途径。全省劳动力大量集中在苏中、苏北,要结合实施南北产业转移工程,积极有序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开展跨省区劳务协作,抓住西部开发的有利机遇,与有关省区共同建立劳务协作机制,定期交流地区间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信息,开展多样化的劳务交流活动。重视做好海外劳务输出工作。当前发达国家老龄化趋势的增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我省扩大劳动力输出创造了有利条件。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在信息、组织等方面搞好服务,推动国际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从建筑业向农业、电力、建材、路桥、石化、煤炭等多行业延伸,尽可能多地向海外输出劳务。要加快实行劳务输出产业化,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模式,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和培训机构联合运作,以及各级各类劳务输出机构纵向、横向联营,建立劳务输出联合体,扩大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

鼓励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环节。各地应根据自身情况,在税费减免、资金信贷、场地安排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把鼓励返乡创业和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通过在小城镇兴办小型工业园区、商业服务业一条街等形式,为返乡创业提供必要的条件。在户籍、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帮助解除后顾之忧,增强对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的吸引力。农村劳动力输出较多的地区要抓紧做好试点工作,加快建立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交流机制,探索和总结不同条件下在外务工劳动力返乡创业的有效途径和经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充分发挥返乡劳动力在各行各业中的能人带头和典型示范作用。

六、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劳动力市场建设,逐步推行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

开展就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要求。农村劳动力输出输入比较集中的地区要建立多种职业培训基地,开展对口培训。劳务输入地区要加强对外来工的培训,劳务输出地区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本地传统特色,选择1-2个“拳头”工种作为突破口,开展培训工作。要按照市场化、社会化要求,调整和改革各类培训机构,积极组建职业培训基地或培训集团,鼓励合法的民办培训机构发挥作用,逐步形成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运用远程培训和广播、电视、函授教育等多种手段,继续利用“三下乡”、科技普及和农村夜校等有效形式,灵活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特别是根据当地资源、劳动力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调动农村劳动者开展个人培训,自我提高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的积极性,并发挥“能人”带动培训的效应。结合劳动预备制度的全面实施,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制度,力争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接受一次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行城乡统筹就业,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趋势。要逐步开通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统一的市场规则。充分发挥城乡公共职业中介的作用,鼓励发展合法的民办职业中介,建立面向城乡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市场信息网络,促使就业服务覆盖城乡。完善进入城镇就业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政策。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实行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取消对劳动者流动就业的限制,改革现行流动就业证卡管理制度,对城乡劳动者进行统一的就业、失业统计。探索建立劳动力城乡一体化管理的制度和政策,制订和实行适用城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统一的管理办法。逐步打破城乡就业二元化分割格局,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七、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各级政府要从总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以部署,并作为衡量政府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要建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计划部门要细化、落实目标,并在安排投资和项目上给予倾斜;农业部门要将劳动力转移纳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之中,制定有利于吸纳就业的农业政策措施;建设部门要制订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进入小城镇的有关方针政策,对试行城乡统筹就业地区的城市及乡镇进行统一规划;水利、交通等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根据项目和工程,提出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尽可能多地安排农村劳动力;教育部门要协助做好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各方面要形成合力,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第四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内容提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能否对其实现成功转移是中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策略和异地转移策略做了分析,认为在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同时,鼓励民工回乡创业及大力引入城市资源,以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另一方面,我们在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的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就业。

“三农”问题就是对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总称。具体的讲,就是农业的增长与发展;农民现实的收入及其增长、未来的生活、职业等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农村发展,包括农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与农民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相连而难以分隔的。其中,农民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增加收入,改善居住地的生存环境条件,建设新型的农村;农民将所得收入用于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可见,在这三者关系中,农民是具有主动性的一方,而农业是农民获取收入的源泉和进行劳动创造收入的对象之一,农村则是在农民通过劳动创造收入后进行改造、改变的对象。因此,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近年来,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普遍下降,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中国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困境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一、“三农”问题的症结

“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业人口过剩,农民就业不足。据李子奈(2002年)对农业就业结构偏离度的测算,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中大约有1.4亿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的进一步下降,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增加。庞大的农业人口与有限的农业资源的尖锐矛盾,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

1.农业人口过多至使农业低效率。威廉·阿瑟·刘易斯(W·A·Lewis)认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比较多,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农民的报酬极低。按照他的逻辑,在剩余劳动力未输送完毕之前,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农民的收入将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2.农业人口过多导致农民贫困。农业人口过多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农业收入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农业资源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造成农民就业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又会通过两个途径形成农民贫困的恶性循环:收入水平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民谋生能力低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低扩大再生产投资不足收入水平低。

3.农业人口过多影响农村稳定。农业人口过多通过两个方面因素影响农村稳定:一是农民是农村不稳的经济根源。当前农村77.5%的农民收入处于负增长,这是农村出现不稳定因素的经济原因。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自我保护能力弱,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农业人口过多,且经营分散,使农民通过适当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利益集团的成本过高,至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造成农民自我保护能力弱。

总之,农业人口过多形成农业、农民与农村问题的恶性循环。农业人口过多既直接作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又通过三者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恶性循环。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减少农业人口的数量,转移农村过剩的劳动力,降低农村自然资源的负载率,使农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配比逐步趋于合理,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均资源空间。

二、“就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础

小城镇战略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之一,即“离土不离乡”的转移策略。20多年来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已使1亿多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另外,城市和沿海工业加工区也吸纳了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劳动力与土地、农民增产与增收之间的矛盾。但也要看到,这种通常不伴随身份转变的转移方式有很大局限性,它使许多已从土地中转移出来的农民不能专营工商业和服务业,许多人仍是游历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两栖职业者。已转移的农民仍然把农村视为自己的家,保留在农村中占有的资源,就成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理性选择。这既使农业日益成为“业余产业”、“副业”,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规模利用。因此,现在实施城镇化战略必须着眼于农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通过农村的工业化来形成和培育城镇化的基础,这才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特色所在。

1.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

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已全面进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城市工业之外构建了“第二工业体系”,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截止2001年低,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3亿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6.8%,大大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乡镇企业支付职工的工资总额已达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为850元,占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34.4%;同时,乡镇企业的集聚会带动农民集聚,进而劳动服务业和市场的兴起,既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又培植了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并成为乡镇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支撑。

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具有官方方面估计,农业的充分发展,农业结构的优化,可吸纳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目前,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加工约占总量的80%,我国只占10-20%。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3倍,我国还不到1/3。发达国家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值比例为2:1:7,我国正好相反,是7:1:2。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广阔,潜力很大。只要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农业效益的增长大

有希望。

3.鼓励民工回乡创业

大中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更容易给农民带来现代观念。美国著名经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指出:“市民素质的提高既有利于其自身的转移,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工人和现代商人,又能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培养一代现代农民。”农民外出打工,不仅增加了现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不少农民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本事。对这些经受几年锻炼,积累了一定资金,学到了一些管理知识,掌握了一定技术的农民工,要动员他们回乡创业,扩大就业,把他们看作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表彰他们的创业事迹和先富帮后的奉献精神,激励更多的外出农民工回乡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做出贡献。

4.积极引进城市资源

解决“三农”问题,不能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而是要统筹城乡资源,跳出长期以来就“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传统思维局限,冲破历史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引导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下乡,跨产业、跨区域重组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例如,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工业生产能力过剩,许多企业开工率不到60%。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资本所有者急于寻求新的投资方向,这就为将城市资本连同企业家、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一起引入农村提供了前提条件。

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鼓励农民就地走向现代化,并不是将农民堵回农村,而是应更加关注农村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有效地扩大农村内部的就业容量。

三、“异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

异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将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城市,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出路之一,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及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另一种思路。他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减轻农村人口对有限自然资源的依赖与压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效率;同时,他还能通过劳动力的城市迁移形成劳动力市场,在流动中确立劳动力价值,消除劳动力工资扭曲的现象,使全部劳动力在城乡之间都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

1.促进大中城市的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限于我国尚有1.5-2亿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和总体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条件,我国工业结构优化战略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基础主体,应以农村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加速工业化的推力,较快走完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工业化阶段,进入成熟阶段。工业过程中,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最大比重,美国为26.1%(1926年),日本为27.4%(1973年),台湾为33.5%(1985年),而我国目前只有15%左右。借鉴工业化较为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只要形成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抓住入世机遇,我国制造业劳动力份额可以再上升0-15个百分点,所吸纳的农业劳动力绝对量相当于1990年农村新增的7500万劳动力。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还很落后,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就业比重高达60-80%,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种类有150个,而我国只有50左右。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就业份额为20-30%,而我国目前仅有4%左右。据推算,全国32个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和43个人口在50-100万的大城市中,社区服务业可提供的就业机至少应在1500万个以上,再加上其它中、小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就可以大大缓解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解决就业问题在第三产业还能找到巨大空间。

3.鼓励农民进城创业

大量农民进入城镇需要大量的相应的就业岗位。在当前城镇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农民进城就业的难度更大。这就需要大力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尤其是鼓励农民在第三产业创业,因为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而该产业又是进入门槛较低、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产业。政府应当制订鼓励农民进城创业的政策,要完善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和贷款制度,比如可以允许农民以土地经营权为抵押取得银行贷款等,从而增强农民进城创业的信心和能力。

4.扩大农村对外开放

扩大农村对外开放,开拓国际市场,有利于弥补我国农业资源的不足,拓宽我国农业发展空间和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要积极吸引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改善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格局;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农产品出口,包括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突破食品安全等技术检测壁垒,先行取消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所征收的农业特产税,适当加大农产品退税的力度,增加农产品需求;在国外创办农业企业,利用国外资源;促进劳动力输出,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统筹城乡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城市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就业。

总之,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这两种形式对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空间配置都具有积极作用,我国的政策应该是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如十六大报告所示:要用城乡统筹的眼光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封闭在农村的内部,要和城市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城乡统筹的格局,逐渐使得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找到一个新的前途。

第五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实证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实证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市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这是中国这个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国情决定的,也是世界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证明了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外出劳务日趋活跃,已经成为增加农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XX年,我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2.9万人,实现劳动收入4.6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6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如何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加快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笔者试图分析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和转移的困难所在,结合我市的现实情况,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含义、产生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含义[大秘书网-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大秘书网]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指超过农业需要的劳动力向其它职业、产业和地区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是暂时性人口迁移。其主要特征是:他们的流动没有割断与土地的联系,只是劳动力与家人的分离,家庭的召唤力是其回归的主要力量;劳动力的流动是当事人及其家人所作的决策,与政府指令性计划无关;其文化教育水平一般比较低,所从事的职业及地位较不稳定,一般进入城市中的传统产业部门,如:餐饮、搬运、建筑、装修等服务行业;劳动力的回流具有周期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其回流的主要时间;另一方面,当劳动力所在的城市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或形势不利时可随时回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原因

1、农村劳动力就业需求导致。据资料统计,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总量约4.5亿,占社会劳动总量的74%左右,抽样显示,当前农村每个劳动力每年的劳动时间不超过100天,其中约有40%的农民存在隐性失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资本要素向农业流入,使我国农业投入要素结构中资本更多地替代了劳动,由此释放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再者,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技术的进步、耕地的日益减少等诸多因素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越积越多;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农产品市场将直接冲击我国的农业,使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另外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率过高,导致农村劳动力大幅上升。

2、农业与非农业的比较利益差异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内在动力。具体表现为农产品的价格与工业产品的价格存在着很大的“剪刀差”。原因是农业与非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并且差距的趋势是越来越大。差距越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也就越大。同时,外出打工者回到家乡还带回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手艺,更为重要的是也促进了农民观念的现代化,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可以产生多方面的积极效果。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

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后,其劳动边际生产率得到提高,从而能提高社会总产出水平。根据社会总劳动力在农业与非农业部门之间达到均衡配置时,社会总产出达到最大的经济学原理,中国农业中大量存在的绝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和相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大大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有关计算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产生巨大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效应,一般可以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12.8%。为了确保今后国民经济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我们还应当充分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大力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因为,以这种方式推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物质投入,只需对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就业结构作出内部调整。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释放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民劳均可利用农业资源条件得到改善,使得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之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就会得到提高。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大部分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被用于农业追加投资。当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以后,农民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可用于农业投资的收入迅速增加,农业的发展有了可靠的保证。

国内的有关调查资料间接地证实了这一点。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在非农业劳动力中,外出就业者的平均收入相比未外出就业者的平均收入更高。在当前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采取“民工潮”的流动形式转移、外出就业劳动力与农户家庭经济联系紧密、大量 向家里寄钱的情况下,不仅外出就业的民工个人收入得到了提高,而且留在农业中的家庭其他成员的收入也有了提高。

3.加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可以导致就业竞争加剧、降低非农业的工资支出水平,使得原有非农业部分的工人创造的产出中,工资支出下降,利润份额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非农业创造出一块新增利润。非农业利润的增加,将大大增强农民工的经济实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转移特点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是生产商品化、农村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并非我们中国所独有,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曾遇到过这种情况。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由于我市农业人口众多,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和农民比较利益的下降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市农村出现了数十万的剩余劳动力。

1、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数量大。我市现有总人口194.5万人,城市人口130.35万人,农村人口63.15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在不断增长。目前,我市纯农村人口66.3万人,劳动力总数为29万人,在农村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我市农村只能为15.3万个劳动力提供就 业机会。也就是说,在29万农村劳动力中,有近13.7万属于剩余劳动力。这就意味着在“十五”期间,我市至少有二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可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而且伴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际市场对我国及我市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冲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必将越积越多,形势越来越严峻。

2、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区分布不均。由于我市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虽然带有普遍性,但在各地区的数量分布不均衡。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偏远山区,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较高,而近郊乡镇,由于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发展比较迅速,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较低,地区差别比较明显。

3、农村剩余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在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4%,小学程度的占31.1%,初中程度的占49.3%,高中程度的占9.7%,中专程度的占2%,大专及以上程度的比重为0.5%。此外,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由此可见,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比较低。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大量 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东南沿海和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流动,融入了蔚为壮观的“民工潮”大军中。现阶段,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地区分布看,近郊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较高,边远山区较低。近郊地区人口密集、土地少,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但由于受教育程度高、信息快捷、乡镇企业发展步伐较快等因素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重较高;而偏远山区人口密集程度不高,但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第二、三产业发展较慢、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剩余劳动力转移比重较低。

2、从行业分布上看,异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到异地务农的比重有所上升。据统计,XX年转移到工业的比例为8.8%,上升0.9个百分点;转移到建筑业的比例为11%,下降4个百分点;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上升1.2个百分点;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比例为5.5%,上升了2.5个百分点;转移到其它行业的为30.1%。

3、从流动方向上看,具有明显的市场调节性,表现在:从流出地区看,主要是人多地少、经济不发达、就业机会少的地区;从流入地区看,主要是收入较丰厚、就业空间广阔的沿海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向乡镇和各级城镇转移的 热度开始降温。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省会城市的占19.7%,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转向地级市的占21.2%,下降2.4个百分点;转移到县城及乡镇的占59%,下降3.1个百分点;转移到乡镇企业的比重为8.7%,下降11.3个百分点;转移到非农行业的比重为40%,上升17.1个百分点;转移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只有19.2%,比上年减少4.5个百分点。在市内转移就业的比重上升较多,乡内转移人数大增。XX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市外的15%,下降了7.1个百分点。XX年农村劳动力在乡内转移的人数占当年总量的比重为45.8%,上升了10.2个百分点;县内乡外转移就业的占34%,与XX年基本持平。

4、从流动方式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目前我市农民外出就业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据调查,XX农村劳动力通过有关部门有组织或亲属进行转移的只占34.4%,其余人员在转移方式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

5、从流动时间上看,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具有明显的间隔性。绝大部分转入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放弃土地承包权,除每年在外务工,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于兼业型或季节性转移。一般而言,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又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长,反之则短。据统计,我市农村转移出的剩余劳 动力41%以上都是兼业型转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还不能适应转移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仍不容乐观。如前所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7.8%,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到14%。这说明,虽然我市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其文化水平和从业技能偏低,不能胜任现代高科技产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横向流动。同时,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低下,导致部分农民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怕冒风险,缺乏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宁愿将自己捆死在土地上,也不愿意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仍把耕作土地看作是唯一的生存之道,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

城乡分离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尚未彻底打破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城乡封闭的二元经济社会制度,严格的户籍管理和就业体系,堵塞了农民向城市转移的各种渠道,把大量农民限制在农村,形成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家已经下决心推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拆除城市面向农民高筑的户籍壁垒,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制约有所减弱。但由于城市企业在用工 制度上存在着对民工的歧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仍然存在诸多障碍。许多城市对使用民工至今还有各种限制,导致民工的就业范围缩小,不能和城市人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用工待遇。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制度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断降低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统计,在我市乡镇企业崛起的20多年中,累计吸纳了近200万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均吸纳10多万人。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乡镇企业原有的灵活机动的市场优势不复存在,而其本身所固有的产权不清、管理落后和人才缺乏等弱点不断暴露。近年来,为了迎接入世的挑战,乡镇企业面临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开始实行以“减员增效”为主的全面改制,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减弱。

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市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目前我市城市中基本上建立起了以社会保障为核心、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被长期忽略,社会保障 体系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土地已成为农村劳动力的惟一失业保障和养老保险,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离开土地进城后,将处于毫无保障的真空地带,一旦失业,基本生活就没有了着落,其它诸如养老、医疗、子女上学和住房等现实问题更是无从谈起,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横向流动。

城市化进程的滞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阻

农村的现代化,从本质上说就是农村城市化,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向非农生产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向城市居民生活方式转换的过程。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我市的城市化发展由于种种原因而严重滞后。XX年,我市的城市化率为30.4%,低于国家40.4%发展水平。城镇规模过小,造成小城镇的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健全,影响了小城镇对农村经济和周边地区带动作用的发挥,导致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偏高,城镇结构过于单一,就业门路狭窄,对人口缺少吸引力。

入世后国际市场对第一产业就业的冲击加大

从长远和总体上看,加入WTO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是积极有利的,但在入世的初期,就业矛盾有可能加剧。入世后,按照WTO规则,我国对国外农产品的进口政策将逐步放开,国外质优价廉的农产品会大量涌入,抢占我国农业市场。因 此,在一定时期内,必将对我市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弱的大宗农副产品造成极大冲击,我市农业就业人数会进一步下降而不是继续增加。同时,加入WTO后,劳动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将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这必将加剧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的严峻性。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逐步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基本前提

文化素质不高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层次的重要因素。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第一,要继续深入持久地抓好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收到理想的成效。同时,在经济发达地区,应尽快普及高中教育。我市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硕士生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把我市农村的普教工作提升到新水平。第二,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大部分中学毕业生能够掌握一两门致富技术。为此,各级政府要结合加入WTO的新形势,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各级职业中学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加大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力度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由于我市农业资源短缺,扶持乡镇企业稳步快速发展是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最有效的途径。在改革开放之初,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确实发挥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入WTO后,各级政府结合国家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契机,大力发展了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努力提高了农村工业化水平,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再次创业的突破口。在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要把引导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带动乡村工业和乡村人口由分散走向集中,并逐步形成规模,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这样既能促进农民就近转向小城镇就业,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能有效地避免在大城市吸纳能力下降的情况,农民大量涌入城市。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证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必须进行彻底改革。目前,我市的户籍管理改革有了很大进步,但还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制定公平合理的农民就业政策,保证进城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权利和公共服务,如子女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等。但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办法是改革户籍制度,从身份上彻底消除城乡差别,从而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此外,农村的社会保障 制度改革必须加快步伐。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下的农村,土地依然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劳动力对土地的紧密依存关系必然存在,农民担心失去土地后在城市享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服务,大部分农民进城后不愿交出承包土地,他们虽然流入城市,却仍把土地看成是自己生活最可靠的基本保障,从而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彻底性和稳定性。所以只有加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离开土地的农民也同城市居民一样,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直接受益者。取消在社会保障制度上的城乡差别,才能使进城农民彻底割断对土地的依赖关系,顺利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

长期以来,我市的城市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进程,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严重受阻。由于城乡在发展空间上的制约性,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将是今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在农村,推动小城镇建设,对于集中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扩大市场容量、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门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虽然我市农村建镇的数量不断增加,但规模狭小,结构分散,功能单一,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今后我市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同时进行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一系列配套改革,使小城镇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阵地。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远选择

农村城镇建设离不开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不仅总量小,而且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也无法满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需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为之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农村工业化和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求信息、交通、金融、保险、咨询等服务行业相应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推动饮食、商业、文化娱乐、旅游等行业的繁荣与兴旺。所以没有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也不可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因此,今后我市应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预计XX年,我市仅二、三产业的发展可为全市农民提供2万个左右就业岗位。

扩大对外劳务输出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我市劳动力资源特别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应该在国际劳务输出方面有所作为。XX年,我市向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输出劳动力8700余人,向省外转移劳动力达1.56万人。因此,我们应抓住入世后各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比较透明的有利条件,积极参与国际劳务市场竞争,广开劳务合作渠道,在加强农民就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前提下,把人口负担转化为劳动力资源优势,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从而为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寻找新的载体。

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根据我国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城镇政府对民工的管理、服务是法定的责任,其基本内涵就是政府首先要确保民工的各项权益不受侵害;其次是发展民工的福利,而不是通过管理进行限制,不是把管理的成本转嫁到民工身上,更不是从民工身上获得利益。要改变目前城镇政府在对外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管理上的无作为或单一收费现状,必须按照统一、平等、公正,甚至向弱者倾斜的原则,强化服务功能,弱化管制功能,消灭排斥功能。具体而言,目前各地政府在对进城农民工进行管理与服务时,迫切需要发挥以下职能:

1、为农民工提供优质服务。中介组织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完善与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可以有效沟通用工方与劳动者之间双向选择的渠道,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对于目前大多数还是自发流动的民工来说,其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职业介绍。农民工进入城镇最容易 受到的第一个伤害就是非法黑中介的欺骗,有的白白被骗去本就微薄的生活费,更有的还失去人身自由,沦为一些非法经济的打工奴隶,受到非人的折磨。为此政府要通过政策规定,要求有关部门为农民工提供优质服务。一是搞好信息服务。要依托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发布劳务信息。同时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及职业介绍大厅有形场所发布劳动就业信息。搞好供需对接,努力克服农民转移就业的盲目性。二是搞好档案服务。要不断完善农村劳动力档案,保证每个农村劳动力都有一份档案。充分发挥档案在供需对接、促进就业、维护权益、跟踪管理和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转移的动态,为农民工和用工单位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提高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我市各级政府要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整合各级各类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要把为农民转移就业服务作为重要内容,搞好职业介绍、就业指导、法律咨询等综合服务。积极培育各类劳务中介组织、劳务协会和劳务经纪人。对社会办职业介绍机构要严加监管,依法整顿劳动力市场,规范中介组织行为,保护合法经营,打击非法中介,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凡是欺诈农民工者要从严惩处。

2、为农民工提供权益保护。由于我市目前劳动力市场处于买方市场,加之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无管理体制,以及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低与法律意识不强等方面的因素,使得农民工相对于劳动用工方往往处于被单向选择的地位,他们无法平等地与用工方就报酬、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进行协商谈判,所以近年农民工权益受损事件层出不穷。在城镇地区,普通农民工是弱势群体中最弱的一部分,也是利益受损最为严重的部分,还是最不受到重视的一部分。其最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在城镇没有代言人——单位或组织。为了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一是专门成立农民工权益保障机构。规定用工单位必须与农民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农民工应有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特别是要明确工资支付标准、支付形式、支付时间、违约责任等内容。要教育农民工学会利用合同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部门要加强合同管理,及时受理劳动合同纠纷,切实有效地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大对侵害农民工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要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劳动保护条件及职业病防治措施。要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使饮食、住宿符合食品卫生和防疫的基本要求。达不到要求的,限期整改。各级工会组织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工参加所在单位或当地的工会组织;妇联和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要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发挥积极作用;司法行政部门要设立农民工维权电话,受理农民工维权请求,并积极组织法律服务机构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和 援助;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及时将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案件予以曝光。

3、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农民工只要凭身份证即可进城务工。对城乡劳动力在求职、考试、招聘、录用等方面一视同仁。城乡劳动者要实行统一的就业登记,让农民工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就业待遇。二是积极放开户籍制度。要积极开展户籍制度改革,公安部门要及时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在现居住地办理暂住户口登记和暂住证,并尽快实行暂住证一证管理。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教育和管理,使之成为文明守法的公民。三是用工单位要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城镇使用农民工的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要积极为农民工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保险。保险费用由用工单位和农民工按规定分别承担,缴费基数和费率按国家现行政策规定执行。四是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和计划生育问题。教育部门根据农民工持有的住所地居民委和派出所证明,就近为其子女办理入学手续,保障农民工子女享有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城市公办中小学是接收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主体,在收费标准等方面与城市学生同等对待。计划生育部门要积极为农民工提供与城镇职工同等的计划生育服务。五是支持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简化农民工申办企业注册登记手续,除国家限制的特殊行业外,农民工 只要出具身份证明及相关手续,就应允许开办经营。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之外工商户申办个体和私营企业,只要凭本人身份证、场地证明,就应予以核发营业执照。各商业金融机构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要推行对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的小额信贷款;对农村出境劳务人员所需的资金,要简化担保手续,积极办理贷款。六是开展临时生活救济。农民工在城镇从事的多是非正规职业,收入低而不稳,失业是经常性的。基本生活时常没有了保障。在此情况下,有些得不到亲友接济、贫病无靠的人只能流落街头,有的就铤而走险了。在目前失业保险还难以将他们纳入保障范围的情况下,政府要完善临时救济制度,将救济对象扩大到在该城镇居住或工作了一定期限的所有居民,以保障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4、强化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在农民工普遍文化知识水平低,缺乏从事农业以外的其他工作的经验与技能,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都较差的情况下,只有在首先提高他们在城镇工作与生活需要的各种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大大减少损害合法权益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他们的自保能力与生存能力。政府应在深入了解农民所需要以及他们应该掌握的文化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强化对农民工的培训。一是根据市场要求开展培训。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转移的原则,组织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培训对象以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转移意向的中青年农民为主,培训内容要以建筑、制 造、家政、餐饮、保安等市场需求量较大的非农职业技能为重点,以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和职业道德规范等引导性培训为基础,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形成培训合力,多形式培训农民工。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对农民工进行岗前和岗位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建立农民工培训新机制。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创新培训机制。推行订单定向培训,由培训机构出“菜单”、用工单位出“订单”、政府部门来“买单”,做到培训一人,发证一人,就业一人,政府补助一人。三是要加大培训资金投入。我市XX年正式确定9处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争取到国家和省40万元培训基金。同时还投资100万元建成农村劳动力输出中心。市、县、乡、村四级积极行动起来,每年都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农民工培训专项资金,保证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力争到XX年,全市绝大多数农民工普遍得到培训,每人都掌握1-2项非农职业技能。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为其以后进城就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董国和——XX年第3期——《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分析》——《统计和咨询》

2、张统萧——XX年第6期——《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条途径》——《农村经济》

3、张左己——XX年2月27日——《在全省深入贯彻中 央一号文件精神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4、XX年4月16日——《**市XX-XX年农民工培训工程实施方案》

5、张道中——XX年4月——《.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中的几个问题》.6、张正河——XX年7月——《.论农村生产要素的准现代化.农村经济问题.》

7、郗杰英——XX年9月——《.新跨越——当代农村青年报告》

8、刘建进——XX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情况》——《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庞瑞峰——XX年3月4日——《打工经济的喜与忧》——《南方周末》

10、张思军——XX年——《农业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云南社会科学》

11、鸡政办发[XX]61号——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以增加收入、获得更好的职业和文明生活环境为目的,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为杠杆,随着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的变迁而向非农部门配置劳动力资源 的过程。既包括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又包括跨行业、跨产业的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首要目的和主要动因就是要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因此,以经济发展为依托,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及城镇的有效转移,是新世纪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市化水平的

农村相对剩余劳动力:农村相对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总数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人数与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的劳动者人数的差额,即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其差额就是剩余。严格来讲,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即使这些劳动力分离出去,也不影响农业产出。农村劳动力剩余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显性剩余劳动力,其经济学含义是“其边际生产率小于或等于零”;另一种是相对剩余,即隐性剩余劳动力,是指在农闲季节呈闲置状态的劳动力,其经济学含义是“其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其消费额”。由于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隐性剩余是我省农村劳动力剩余存在的普遍形式。-农村实际需要劳动力-已转移的劳动力。战略性选择。

下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分析[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分析[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论文)★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也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迫切且最具有挑战性的是“三农”问题。所谓“三农”问题......

    新形势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策分析 作者:周芙蓉 能否成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然而,受政策、体制等诸多方面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缓慢,即......

    象山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

    象山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 葛维萍 提要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要解决的 一个基本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 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繁荣农村 经......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摘要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合理配置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指超过农村农业生产所需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时笔者发现,一方面农村有大批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另一方面却出现了“转移难”的现象。主要原因表现......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一条快捷而又廉价的道路。......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河南大学经济学自学考试毕业论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区转移研究 姓 名 专 业 经济学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 论文成绩 完成时间 2011年01月 联系方式 1 摘要 我国......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

    文章标题: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