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谁的青春不迷茫
谁的青春不迷茫
刚脱下那沉重的高考龟壳走进鸟语花香的大学校园时,我感觉到这大学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同时也夹着一丝丝不由自主的焦虑、不安等不适之感。高中的时候,我就想高考后就解放了,不用整天都埋在书海之中。高中老师把大学介绍得如何如何美好,学生们都信以为真,并憧憬着未来。大学的美好形象从此在学生的心中根深蒂固。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美好的大学形象在我踏进大学门槛那刻支离破碎。原本抱着美好幻想的我被拉进了现实的生活。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高中老师为了让我们更有动力冲刺高考的谎言。
然而,当现实和梦想相差太远时,我还是难以接受,开始感到回到了高中时代,回到那平平凡凡的生活,没有憧憬的大学生活。曾经憧憬的宿舍是很大的卧室,有居家的味道,可现实中的宿舍和高中差不多,只是少了几个人和几张床而已;曾经憧憬的饭堂会有满目琳琅的菜式,可现实中的饭堂只有那屈指可数的菜式;曾经憧憬的操场会比高中的大几倍以上,可现实中的操场和高中的几乎毫无差别;曾经憧憬的图书馆会大得可以容纳成千人以上,会有各种各样的数不清的书籍,可现实中的图书馆能容纳百多人都不错了,书籍更是少得可怜,甚至很多书都要退休了;曾经憧憬的……
这些差别确实让远离家乡怀有小情绪的我更加郁闷与无奈。我向舍友们抱怨,她们就说既来之,则安之,习惯就好。是啊!既然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吧。慢慢地,我心情平静了些许。
军训是大学的开场曲,军训的前一个晚上,我见到了我班的同学,第一个发现就是全班最矮的那个还是我,这对我来说司空见惯。但接下来的安排让我感到学校有严重的身高歧视。每次集合都是前高矮后,每次先走的都是高个子,每次教官发言、讲解动作都在前面,我却因身高听不到也看不到,犹如尘埃被遗忘在校园某个角落。这让我心里很不平衡、很难过。于是在周记里记载了我那满腔不满。后来师姐和教官都看到了这篇周记,并写下评语,之后也改变了些。我心里很感激他们的改变,故每当训练的时候我不再马马虎虎,而是认认真真的去训练,这不止是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对教官的尊重。自此,我不再埋怨这些,我知道前高矮后是为了树立更好的学子形象,尤其是在警校。明白这些后,我慢慢地开始发现这大学生活其实也没有表面上那么差劲。
军训后就上课,我擅长理科,但选择了法学这个类文科的专业。当初报这个专业我就考虑到这个专业偏向文科类需要大量的记忆,但也想到既然这个专业能出现在理科能选的专栏里就应有理科生所擅长的地方,例如在逻辑方面。可是,当我上课时,我开始感到恐惧和迷茫了,开始后悔当初的选择。因为法学这个专业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等等,几乎不涉及物理化学等。这对我来说无疑是当头棒,把我敲在原地,垂头丧气。那时,我不禁在想以前学的在大学几乎都没有运用到,难道真的说高考只是大学通行证么?一切又要从头开始么?以前的努力是不是都付之东流了么?突然感到自己的前途无望,不知未来在那里,甚至连理想的影子都寻不到。我该如何是好?学业的烦恼让我坐立不安,将来的未知数也让我感到迷茫,慢慢地,我感到学业的压力快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惊慌的我像个在沙漠中迷失方向的孩子。
然而,师姐犹如上帝送到我身边的天使,把我拉出这见不到曙光的无底洞。她亦师亦友,慢慢地开导我,经常陪我吃饭聊天,跟我谈大学新生的各种情绪及其解决方法,跟我谈高中到大学的差别,跟我谈昨天、今天和明天,还推荐我看《象牙塔里的困惑》等等。有师姐的开导,有书的指导,我攀着天梯,走出了象牙塔里的困惑。最终,我对未来充满希望,开始追寻梦想,我的青春我做主!
几年后,原本一张纯净的白纸将被描绘出一幅名叫梦想的蓝图。谁的青春不迷茫?只有我们找到通往理想的路标,我相信我们的未来都不再梦。
2012级法学十班
林冬燕
***(664092)
第二篇:谁的青春不迷茫
谁的青春不迷茫 寿光五中2012级30班梁素玲
辅导教师刘玉芹
谁的青春不迷茫
徜徉在书店的架子中间,目光在搜索着属于我的那本,刹那间,你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谁的青春不迷茫》刘同。早就认识刘同了,我的印象中他就是一位言语犀利的电视人,可见我的思想是多么错误。
“你曾遇到过一些你爱的人,因为你没有钱而离开你。后来,你学会了快速甄别发展对象的品性。你曾因为领导不信任你,而一个人步行两小时落泪。后来,你学会了如何让领导相信你,并支持你的工作。你曾因为同事排挤你,而一个人专注于工作。后来,你也明白了沟通在职场中的重要性。你曾被老同事欺负,让你学会了如何尽量尊重新人。你长时间加班到清晨,让你学会了如何调整工作的流程。当然,你也不是一直凄凄切切的生活在冷宫中,期间,你也犯过很多错误,失去了一些本该继续的朋友,失去了一些本该关系更好一点的朋友。''但成长不就是这样吗,不是学到就是得到。
”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都渴望变成天使,歌谣的歌谣,映着童话的影子----”我们都在期待这下一个更好的自己,可是现实的残酷是让人感到残酷的。谁都会有迷茫的时候,可换一个角度看,迷茫是因为我们面对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人生画卷上增添更多的色彩,我们还有时间和空间去改变!当你迷失方向的时候,不妨想想我们曾有过的坚持,不妨想想自己的目标。把雾拨开,把自己的前方变得清晰。休息一下,整顿思绪,就继续出发。而后,你就是胜利者了!到时候,所有的欢乐都
会回到自己的身边。到那时候你就会有所改变了,变得成熟,变得坚强了。这样我们的青春年华就会变得更加瑰丽,更加有意义!
其实,我曾多次想过,你觉得你感受到青春的美好了吗?我是这么回答的:处在大好时光的你,也许并们有感受到青春的激情,青春是留给回忆的。当你白发苍苍时,回想到自己的最美的时光,那是一件想想就觉得幸福的事。所以,处在最美的时光的你,多留下点青春的美好回忆吧!
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坚持的力量。在传媒行业10年的侵淫,成就了如今的光线传媒资讯事业部副总裁刘同。其间,他也遇到过不少的困难,同事的排挤,领导的不信任,都曾一度让他不知所措。然而,不断的坚持,不断的反思让他的工作越来越驾轻就熟。
生命是一个奋斗的过程,也是一个等待的过程。因为人生不会总是一马平川,不会总是春风得意。在太多的不顺心,不如意,甚至是挫折沮丧面前,我们需要的是平和的心态,阳光的心态,像普雅花那样,在等待中积蓄力量,然后等待灿烂的绽放。
人生就像马拉松,获胜的关键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在于途中的坚持。你纵有千百个理由放弃,也要给自己找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很多时候,成功就是多坚持一分钟,这一分钟不放弃,下一分钟就会有希望。所以,当你扛不住时就咬咬牙,再苦再累,只要坚持走下去,属于你的风景终会出现!
第三篇:谁的青春不迷茫
谁的青春不迷茫
爱读书的我,一向不喜欢看励志、成功学一类的名利化书籍。这些书里尽是我们都熟知的,但大多数做不到的道理。我喜欢看的是文学、知识类的书,里面不含任何的名利成分。
《谁的青春不迷茫》这本励志书我也只是因为其名字唯美而略读了一下。青春,这个唯美的字眼,代表着多少人回忆中的微笑和惆怅。谁的青春不迷茫,是呀,那是青春的我们,单纯的心灵,面对着复杂的社会,的确有很多的无奈与迷茫。
其实,这本书我并没有读完,里面流水账似的叙事内容让我不愿去浪费时间,毫无特点的人物,毫无头绪的故事,毫无才华的文字。不过,里面还是有不少看似很有道理的话。
我喜欢青春,因为它代表着活力、无惧、无忧和那段不可回首岁月。我也喜欢迷茫,因为它隐约含着一股淡淡的悲春悯秋的忧伤。青春,与我们这群奔三的人,是一种说不出的痛。当年我们是多么渴望,渴望着长大,却忽略了那段时光里美好的东西。懵懂的少年,纯真的爱情,真实的友谊,没有生活的烦忧,没有功利的纷扰,一切都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最真。起初不经意的你,和少年不经世的我,红尘中的尘缘,只因那生命匆匆无语的胶着。相遇、初恋、多少文人骚客赋予了它们浪漫的意境,却都在长大的瞬间失去了它浪漫的情怀。
忧伤,也是青春的一种气质。那时的我们以为淡淡的忧伤是一种迷人的气质,绞尽脑汁的写着多愁善感的诗词,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什么青春满含着淡淡的忧伤?正如这本书的书名似的,谁的青春不迷茫。是呀,正因为青春里充满着迷茫,所以才显得忧伤。少不更事的我们,面对繁杂的社会、缤纷的世界,谁能说这不会令人迷茫。小时候我们的理想很简单,科学家、天
文学家、警察等,空洞而遥远,到了青春时,我们的理想也渐渐理性和清晰,可如何实现,这也是一种迷茫。大学时代,我们的理想也开始明朗,我们以为我们这在奔向我们理想的大道上,于是我们玩耍着、游戏着、恋爱着。毕业了,初入社会的我们突然发现现实中的社会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于是我们又开始迷茫了。我们抱怨着、谩骂者,但是生活还得继续。就像刘同说的,在二十岁到三十岁这十年的过程中,我们都走过一样的路。你觉得孤独就对了,那是让你认识自己的机会。你觉得不被理解就对了,那是让你认清朋友的机会。你觉得黑暗就对了,那样你才分辨得出什么是你的光芒。你觉得无助就对了,那样你才能明白谁是你成长中能扶你一把的人。你觉得迷茫就对了,谁的青春不迷茫。
刘同用十几万字记录了他青春的点点滴滴,完成了《谁的青春不迷茫》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对作者来说,价值远远大于这本书带给他的名誉和财富。走过了那段青葱岁月,再回首,迷茫是一种莫名的怀念。说是迷茫,我感觉作者刘同的青春并不迷茫,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坚决的走向了文学道路。他以更理智的思维来回忆他看似迷茫的青春,81年出生的他显然比我们不迷茫的多。过了青春的我们,却依旧走在迷茫的不归路上,就像那只趴在窗户上的苍蝇,看似一片光明的未来,却始终找不到出路。在这个本应风花雪月的岁月里,我们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在这个本应卿卿我我的年华里,我们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我们为了生活失去了那么多的美好的东西,把我们的青春埋葬在荒山野地里,可我们究竟收获了什么?为了那微薄的工资,我们抛家弃子、远离高堂,这究竟值与不值?迷茫,依旧迷茫着!
于是有的人开始思考,有的人开始觉悟,于是有的人走了,有的人留下了。无论选择那条路,但愿都能离自己想要的人生和幸福更近一些。什么才
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小时候我们总写作文喜欢拿着深沉的话写《读懂生活》《读懂人生》等等,以为那就是一种成熟,一种长大。正像刘同说的,或许人越年轻的时候,就越会想一些深刻的话题以证明自己的不浅薄吧。那年,我们读着一系列高考状元写的如《我在清华北大等你》《等你在清华》等这类的励志书准备着高考,我们模仿着他们的学习方法,等我们走过高考,我们才发现其实那都是纸上谈兵的说教,除了引发你几秒的热血沸腾,毫无作用。只有用心,只有努力,这才是学习的王道。一切你都想明白之后,你大概就会知道,如何活出一个真实,让你自己觉得舒服的自己,才是最最重要和舒服的一件事情吧。正因为迷茫,我们才不停的尝试各种方法与小径。鲁迅不停的改专业寻求救国之路,毛泽东也是,他梦想教书育人以救国,但他在湖南师范时看到教育抵不过军阀的暴力,他开始迷茫,去问他的老师板仓先生杨昌济,板仓先生给他写了八个字:修学储能 先博后渊。当我们还不能为力时,就要潜心储能,厚积而薄发。
迷茫,或许真的只有到了四十不惑之年,我们才能摆脱迷茫。记得高中时每天早晨宣誓“为了四十岁做准备”,等我们真的四十岁的时候,是否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生活和幸福呢?曾经的点点滴滴、汗水泪水,是不是都将成为未来回忆时嘴角的一丝浅笑呢?所有二十岁的你们,所有三十岁的我们,成长不易,青春不难。所有认识我的人,我们也和《谁的青春不迷茫》的自序中刘同说的,不如我们定下一个誓约,看看十年之后,我们彼此又在哪里?听着谁的歌,看着谁的字,身边的人又是谁?为了我们憧憬的生活和幸福,让我们继续努力吧,奋斗吧!
现在,我和你一样。依然在路上。
-------作于2014年7月20日
第四篇:谁的青春不迷茫
谁的青春不迷茫
从同学那里看到刘同的这本《谁的青春不迷茫》,纯属偶然。
没看之前,同学说,这种书无非就是写自己如何从社会底层跻身上流社会,其中发生的很多带有传奇色彩的狗血剧情,像肥皂剧一样,没什么营养。于是,它在我的床头安安静静地躺了将近一个月。对于一个有轻微强迫症的人来说,床头不放几本书,是睡不踏实的。
偶然的发现,偶然的翻开,一切偶然的邂逅却导演了这段不偶然的剧情。每个人都是一个抒情诗人,都怀揣着涤荡心绪的唯美文字,只不过有些人善于表达,而有些更善于伪装罢了。
一个厌恶诺言的人,自然不会给自己人生的任何一个跨度,做任何一个无谓的承诺。她只是青睐于: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因为,这样,才来的舒服自然。
刘同说:回忆是巨大的漩涡,让人无可奈何又身不由己。而当你拒绝了所有的暧昧,却只为了做自己的梦。只是,你要如何从回忆的沼泽中拔出双腿,继续前行呢?
刘同说:每一个玩笑背后,都带着认真的意味。只是,谁在开玩笑,谁又在认真地用心呢?
刘同说:难得的清闲,便是这个年代的奢侈方式。只是,青春还能被我们恣意挥霍多久?
刘同说:人生如戏,人的一生中,若要精彩,总得要靠自己去碰几个配戏的好演员。只是,你确定自己是这出戏的主角,而不只是客串吗?
刘同说:很多人闯进你的生命里,只是为了给你上一课,然后转身匆匆就走。只是,你能正视这突然的抽离,而轻唱着离别的欢乐颂(送)吗?
刘同说:靠幽默与搞笑出道的人,不到功成名就的那一天也许永远都没有流泪的资格,只能重复着自己的过去,打着鸡血活出人的一生。只是,你能确保自己不会忘记怎样流泪吗?
刘同说:等待也是一种选择。只是,你一定能屏息静待花开花落吗?
刘同说:骂人真是让自己的心情变好的一剂良药。只是,你能保证自己的言语不会对其他人产生杀伤力吗?
刘同说:我有无尽的底线,我有超级好的脾气。我可以忍受一些不满,只因我一直把你当做亲人,所以请不要浪费这种信任。只是,这种信任是相互的吗?
刘同说:成长有一瞬间给我的感觉就是——并不是学会了避开危险,而是学会了不怕疼痛。只是,你不觉得这种过分的淡定,湮没了自己的很多感情吗?
刘同说:寻找另外一个自己,或为了“让你到临死前还在追逐梦想”的谎言。只是,请不要戳穿这个谎言,让她一直追逐下去,好吗?
爱上一个认真的消遣,不过只用了一朵花开的时间;遇见一场烟火的表演,只不过用了一个轮回的时间。
这是一个平凡人的平凡人生,却总会产生一阵阵不平凡的共鸣。
第五篇:谁的青春不迷茫
谁的青春不迷茫
在未进入大学之前,高中老师给我们灌输的是什么,上了大学,你们就可以轻松了„„这些话对于在高考时期苦苦挣扎中的我们无疑是最大的安慰。现在想起这些,这些话真心是充满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之嫌。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三年就快过去了。由大一时候的青涩转为现在大三的似乎成熟。为什么用似乎成熟这些话来形容。大一的懵懵懂懂,什么事情都得人家来提携自己。完全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或是有人在你前面可以搭把手。到了大三,就有了很大的不同,你看过了许多东西,寒暑假的时候自己也接触过社会。这时的我们已经开始慢慢的试图挣脱父母的束缚,尝试着用自己稚嫩的翅膀飞翔。社会远比你想象中艰难,也没有你想象中可怕。平常心对待才是最好的。这一时期,是最为困惑的的。所有的事情都夹杂在一起,你分不清什么是什么,事情到底是如何„„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窘境中。这是你之前都没有遇到过的。这就是为什么说大三是微成熟。似乎成熟,其实还是未成熟。见过了许多东西。没有坚定的想法和信仰是很容易受蛊惑的。私以为整个大学生涯学习全靠自律,重要的还是把你之前被毁掉的三观重塑的过程。这里说的三观被毁掉说的似乎有些严重了。可是但成长到这一阶段的时候,会出现迷惑,人为什么会生存下来?活着的意义到底在哪?等等。不要说这些不积极,你难道不会产生这些想法?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有迷茫的时候,实时的调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进入大学后让人感觉最大的不适应是,大学差不多是半个社会了。一直觉得自己有着一种来自农村人的迟钝。似乎有着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感觉。这种以自我为中心与独生子女的以自我为中心有着本质区别。后者是以利己为中心的,而前者却是由于视野局限所致。在未上大学之前,未感觉人与人之间有多大的差距。可是,一上大学这些差距就凸现出来了。这些差距我觉得自己并不在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更加崇尚实干家的精神。可是,有时候,就会困惑,究竟成功是不是像那些书说的那么简单呢?还是那些所谓的成功学人士来忽悠我们这些小年轻们的呢?
我一直都不怎么看好什么成功学,什么细节决定成败的那类书。觉得太虚了,太空,太泛。简直是欺骗消费者的钱财。可是好像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个怪圈想必不用说也可以了解了。
有时候真的想人活着很累,我们为什么要活着?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这些应该是横亘在很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的心中。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不这样想呢?人生本来走路一样,你一直走着,不去看旁边美丽的风景,你会失去很多乐趣。生活是两面性的,不可能永远都是低迷难过的时候,它也有青春欢畅的时候。平和一些看问题,我们会轻松很多。轻装上阵,让烦恼留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