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安渼陂古镇、景德镇写生实习报告
写 生 实习报 告
目录
一. 引言
二. 商儒合一的传承——吉安渼陂古村
1、渼陂古村概况
2、渼陂古村建筑发展的根源
3、渼陂古村建筑特色
①祠堂
②民居
③商铺
④书院
4、渼陂古村建筑的保护
三. 红土地、绿青山、碧水潭——革命圣地井冈山 四. 总结
一、引言
经学校课程的安排,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环艺的同学在江西吉安和井冈山进行7月6日至7月15日十天的写生实习,主要进行的过程有对渼陂古村特色建筑速写和对江西各地风景进行采风。通过实习,加强同学们对建筑的直观感受能力,对传统建筑的认识与理解,在对当地的民俗的深入了解过程中,我们更多的领会到江西风情山美水美建筑独特美以及人情的美。深刻的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我们人类的美好的景象,在这美好的景色中去追求属于我们追寻的艺术风格与气息,增强我们的艺术文化修养。
我们写生的目的是:
一、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
三、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速写的掌握能力;
四、增加班级集体荣誉感。这一次写生收获丰富,一方面加深了对古建筑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传统的建筑知识,地理知识、风水学知识、规划知识、古代环保知识及各种其它人文知识,了解了中国先贤的智慧与能巧;另一方面也积累了许多资料和图片,为艺术创作与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收集了良好的素材。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顺利完成这次的户外的写生实习。
二、商儒合一的传承——吉安渼陂古村
7月6日上午,我们乘坐大巴从学校出发,历经近10小时的车程,到达江西吉安渼陂古村。我们将在这个静谧美丽的古村进行7天的写生实习。
1、渼陂古村概况
渼陂古村坐落在赣江的支流富水河畔,梁氏渼陂村(mei渼,波纹的意思,bei陂,池塘和山坡的意思,陂字还有皮音和泼音,当地人按照“披”字发音),开基于宣和年间至南宋初年,隶属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方位为东经115°52′,北纬26°28′。拥有多个美好的称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庐陵文化第一村、将军村、江西明清建筑博物馆、电影村。融庐陵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祠堂文化、雕刻艺术为一体而形成其特有的风貌。历史上庐陵纯化七十六都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商业的中心设立于此,曾哺育了众多的饱学宿儒和富商。并先后出了14位将军,是中国工农红军领导机关的驻地,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曾山等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叱咤风云。古村芗峰东立, 象形西护, 瑶山南耸, 富水北流, 山抱水环, 天然形胜, 更有古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据《庐陵渼陂梁氏族谱序》中记载: “ 梁之先曰:‘天监始自潭州, 历十三世, 日胜用仕南唐, 微仕郎生子六, 以六龙字之次第繁衍, 而居庸之派龙四郎系也, 世延甲村至宋宣和间, 祖仕阶徙今之渼陂寨上, 兹修谱以正其本支, 冀以贻其后„„’”。据此可推知, 从北宋宣和年间梁氏开基祖梁仕阶来到渼陂建村立寨, 延续至今已有近900年历史。经过前期十多代传人的繁衍经营, 到明代中后期渼陂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 这里不仅拥有当时中国南方一流的民居建筑,而且已逐步发展成为知名的村镇合一的贸易经商集散地, 梁氏族人由此不少成为拥有雄厚资金的富商大贾。降及清代,渼陂的商业进一步得到发展, 街上90%的店铺均为梁氏族人开设经营。他们在家门口开店经营,不断积累了千万家产,光宗耀祖的情结令这村里许多富人还是向往走向仕途,于是,用各种方式捐官纳监,并修建大量书院,把蟾宫折桂的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于是,就留下这众多的宗祠、书院。经考察, 整个渼陂古村以明清建筑为主体, 从古建筑中到处透视出古代民间文化的蕴含, 虽然经过近千年的风雨侵蚀以及战火兵燹的毁损, 但保留下来的东西依然可观, 在一平方公里的村落里, 布局错落有致, 八卦巷道, 卵石路面, 村落的南面有28口象征着上天星宿的池塘环绕, 且小桥流水, 口口相通。村落里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有367 栋, 而且类型广泛齐全, 有民居、祠堂、书院、义仓、牌坊、楼阁、店铺、码头、教堂、庙宇、革命旧址等。最难得的是位于村北的约900 米长的明清S形古街沿富水河逶迤伸展, 似文宜曲, 保存最为完整。整个渼陂古村的古建筑融宗族与宗法文化、书院与儒商文化、建筑艺术文化以及近现代红色文化为一体,古色文化 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互相渗透, 相得益彰, 具有很高的民间文化考古和旅游观赏价值。古村现有民居约583栋,明清建筑367栋。狭长幽深的小巷,青砖灰瓦的古宅,曾经辉煌的古商道都在富水河畔静静遥想当年的繁华。众多的祠堂、书院是古村的骄傲。
古村里,几乎所有的建筑上都有着发人深省的刻字,偶然一见就引人深思。例如在求志堂前的照壁上,有一块字牌:“多留余地”,简单的四个字似乎写出了一种对生活态度的恬淡和豁达。
2、渼陂古村建筑发展的根源 我通过几天实地考察, 访问村民,并根据渼陂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 渼陂梁氏先祖因地制宜、穷则思变确立的“兴学经商、富民旺族” 的建村方略(即商儒合一的格局)正是渼陂的经济得以发展, 古建筑群得形成的主要动力和原因。渼陂古村地处吉泰盆地,海拔在51—54米之间,地势比较低洼,洪水季节常被水淹。富水河是赣江的一条支流,渼陂村位于富水河下游的西岸, 这里芗峰东立, 象岭西护, 瑶山南耸, 富水北流, 山抱水环, 无疑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但是, 像赣江许多支流的下游一样, 富水河下游地势低洼, 如果赣江涨水, 赣水回灌进入支流, 可造成庄稼被淹, 房屋遭浸, 或者支流的中、上游遭遇暴雨, 支流河水倾刻暴涨, 同样形成水灾, 而在江西, 尤其是古庐陵地区的雨季主要集中在农历的五月, 俗称“端午水” , 而且这个季节正好是南方水稻结穗灌浆的时期, 遇到这两种水灾, 轻则水稻减产, 重则颗粒无收。历史上溯, 考古思今,渼陂村处于这种年复一年的大小水患之中, 其生存条件仅靠农业, 显然是难以维持的, 由于渼陂傍靠富水河, 而富水河又是赣江的支流, 故水运非常方便,加上渼陂地处吉安、吉水和泰和三县交汇之点, 人口稠密, 这样就为渼陂发展商业贸易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而要发展商业贸易就必须有文化素养, 渼陂先祖显然洞悉了这之间的因果关系, 所以他们在发展商业经济的同时, 也极为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在明、清时期, 由梁氏宗族和各大房派兴办的书院多达6 所。由于水运方便, 货源充足, 所以商贾云集, 交易繁忙, 吉安、兴国甚至赣江上下更远的赣州、南昌等地富商也常来此调货, 店铺生意火爆, 除店铺之外, 渼陂还建有规模宏大的万寿宫、当铺店、义仓急公祠和福神庙等有代表性的建筑。此外, 还有几家大烟馆和睹场, 万寿宫内外还有不少的小百货摊点和地方风味小吃, 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特别是夜幕降临, 街上路灯常明,人如潮涌, 常有戏班登台助兴, 好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万寿宫前院两侧门上的“天不夜、月常明”字匾正是当时渼陂繁荣街景真实的生动写照。
3、渼陂古村建筑特色 ①祠堂
为了兴宗振族, 维系宗族的团结发展, 渼陂梁氏族人秉承先祖的遗训, 非常重视宗族和宗法制度的建立, 其主要的措施就是大量地建造祠堂和不断地续修族谱, 在渼陂不但有梁氏总祠, 还建造有各房派的房祠以及大户人家的家祠, 从总祠、房祠到家祠都分别有族规戒律, 并且将封建礼法与伦理用私法的形式对它们加以确定, 以教化和约束族众。为了使宗族和宗法制度得以执行,还不断健全了宗族管理机构, 除了族长之外, 还配有专司族规的人员, 查阅梁氏族谱记载的房派支系, 清楚明晰, 有条不紊, 渼陂梁氏从南宋修纂第一部族谱开始, 续修不断, 正是这种按照父系的血缘关系, 将梁氏族群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宗教和宗法制度, 使族人依此凝聚, 秩序由此维系, 宗族赖此稳定, 成为渼陂梁氏千年不散的奠基石。渼陂古村现仍保留有古祠堂5 座, 家祠若干。其中数梁氏宗祠永慕堂 较为雄伟壮观, 设计精渼, 工艺精深, 文化底蕴深厚。永慕堂 始建于宋, 元季毁于兵燹, 明正德己卯重建, 崇祯四年重修, 乾隆十六年再修, 同治间几度重修扩建, 最后重修于乙卯至民国四年, 古祠飞角挑檐, 为二层三进石柱, 砖木结构, 长62 米, 宽19.7 米, 面积1 221平方米, 祠堂有石柱34 根, 木柱24 根, 石刻楹联20 副,门口有石狮1对, 石鼓1 对, 上悬挂着梁氏宗祠 石刻牌匾, 中后栋有石刻围栏, 左侧有宽敞的厨房, 中栋两侧有忠、信、笃、敬四个大字,“永慕堂”巨匾悬在中堂正中,板壁后面书有 朱柏庐先生家训格言, 堂顶上均有精渼的绘画, 大门后有 唐源名宗 牌匾(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曾为 红四军军部 , 正因为是革命旧址, 所以 永慕堂得到较好的保护。宗祠主要是用作族人点丁灯、饮丁酒的地方, 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 凡在过去一年内添了男丁的, 都燃亮花灯, 悬挂于祠堂横梁之上, 花灯上写上诸如“引福归堂,引儿板桂、状元及第、添丁发财 ”等吉详语句, 代表为父母者的心声, 花灯下悬挂婴儿的名字, 希望得到祖先的庇荫, 元宵当晚, 添丁者按俗例以盘菜形式宴请族人饮丁酒。此外,宗祠内还是族人举行婚丧嫁娶典礼和村族进行磋商重大事项的场所。
根据对各个宗祠的综合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宽敞高大,气势雄浑壮观,以上面提到的永慕堂为典型。第二,抬梁架构,用料精挑细选,多为粗硕材料。宗祠的中堂中缝梁架抬梁式,与民居清一色的穿斗架构不同,宗祠的中堂多为抬梁式架构,砌上露明造,有无架梁成托屋顶,明间显得宽敞明亮,无论房梁,均用材硕大。永慕堂正梁架直径超过60 厘米,明间金柱、前檐直径亦有53-56厘米。规模较小的节寿堂中,木质圆柱直径也大30-40厘米。第三,工艺精湛,装饰华丽。从前门廊到初堂祖龛,无论砖、石、木构件,无不重工装饰。门廊常作三开间,抱鼓,蹲狮、门簪,皆以红石为之,立体雕,浮雕,线雕,无所不用其极;梁架出檐的斗拱、荷叶墩,皆为精渼的木雕;仰顶有天花藻井,境地有彩绘;烟头也有彩绘。上中下三堂的明间仰顶亦有藻井,中堂檐步不作卷棚轩式者,明次吉安均有藻井彩绘。寝堂祖龛的槅扇香炉等,也莫不是工艺上乘的艺术品。求志堂内匠心独具, 巧妙宜人的梁柱连接, 精雕细刻的梁托、窗棂和彩屏, 更令人叫绝的是堂内天花顶上两幅大型百少和百老图 , 图内100 位少年和100 位老人, 或站、或行、或坐、或卧、或张口呐喊、或低头沉思, , 栩栩如生, 呼之欲出。有人评说百少图和百老图是两幅可以与 清明上河图6相媲美的佳作。正是这些石刻楹联、鎏金壁画、雕木刻的点睛之笔, 使得渼陂古建筑熠熠生辉, 遐思万千。第四,悬匾镌联,品味较高。宗祠的正门上方和中上堂皆有匾,门匾多为红石质,如如“梁氏宗祠”,”轩公祠”,“本公祠”等,堂匾多为巨大的木匾,如“永慕堂”,“求志堂”,“孝友堂“,“节寿堂”等。宗祠的中、下堂及钱天井间多置石柱,方形,柱上镌刻对联。在梁氏宗祠永慕堂内, 除了24 根木柱, 还有34 根7 米高的红石柱, 柱下有雕刻石墩, 采用石柱显然是因为它有比木柱更好的耐腐和耐久性, 仅此可见当初建祠时石雕工程的浩大, 石柱顶采用十字槽榫接上部木柱, 而木柱上纵横拉结承受着木梁, 门前和藻井曲线檐顶镂花斗拱, 翘角飞檐, 显得轻巧精致, 器宇轩昂。据村民介绍: 建筑上这些石雕木刻工艺多为本村工匠所为, 在渼陂除了大量的族人从事贸易经商, 也有不少小户人家的族人从事工匠工作, 其中木匠居多,在方圆百里的其他集镇, 均有不少梁姓工匠。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渼陂古村到处可见到族人精美的石雕和木刻工艺也就不足为怪了。
②民居
渼陂现有的民居,大部分为清代和民国初年建筑,且分布上密集。据我们的统计,古村现在民居约583栋,明清建筑367栋,537余户,2400余人。渼陂民居,为典型的赣式建筑。穿斗构架,青砖灰瓦,庄重典雅,简朴实用,具体如下:
1、用料考究,牢固耐用。居民墙体由尺寸较大的青砖堆砌,多数直至机脊。木柱多为圆形,亦有方形,均用料较粗,结实耐用,室内地面以青迢迢砖平铺。而且富人家民居的勒脚和墙基采用青石板砌筑。青石板材质密实,不易受风霜雨雪和地下潮气的侵蚀,而且他们在上下条石之间以及横向条石和竖向阳角条石之间还采用了暗销连接,使得民居建筑的底部形成一道密闭连接的“腰箍”,大大地加强了建筑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基础墙体和勒脚虽然用青砖砌筑,但是所用的砂浆采用煮得很稠的糯米稀饭拌和石灰砂浆来砌筑墙体,这种砂浆粘结力很强,可大大提高墙体的整体性和强度,而墙体勒脚部位的粉刷,据当地村民介绍在糯米砂浆中还要掺入桐油、蜂蜜等成分,这种粉刷砂浆不但有很好的隔水能力,而且质感很像水泥。虽历经了近百年,现在仍有很好的手测强度。这是他们能偶完整保留下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2、门楣前厅,重点装饰。绝大部分的民居,大门门楣上方在门罩和题额。门罩多为单楼,间有三楼者,均飞檐翘角,一般为砖构,少量木构,以砖构,古雕,木雕及灰朔等手法装饰。题额通常为四字,多墨书,亦有石刻者。室内重点装饰在前檐。仰顶多有藻井,顶上多为透明玻璃,有采光的作用,藻井整体形状为八卦状,周围多为彩绘。连接前金柱的额枋上,有描金雕刻,少量的甚至镶嵌铜版浮雕。而两厢上方,则饰以槅窗状话板,花板的槅心和绦环板上,以透雕和浮雕手法,表现博古、花鸟或人物故事,有的则满板雕刻或绘制家训、格言,多描金饰彩。
3、经济实用、突破成规。民居多为五样三间式。其两侧山柱省去,以山墙承托楼栌,檀条,是赣式民居的通常做法。渼陂民居不仅省去了山柱,而且连中缝梁架也往往省去,以墙代之,在后檐步,为了加大后厢房的面积,则常增一柱,性曾较为深的拖步。
4、平面布局、较为简洁。基本上位单间建筑,平面为“凹”字形。还有一种组合式民居,在主体建筑的一侧或两侧建花厅,话花厅以主体建筑一面为照壁,明间檐步,仅有半月状掛落式花罩,次间以槅扇板代墙。在照壁、槅扇上绘制图画,书写匾联,文采斑斓。毛泽东旧居“名教乐地”和“康民和亲”居即为如此。
③商铺
元末明初, 渼陂街发展较快, 至明朝宣德年间, 街市日趋完善, 店铺鳞次栉比, 至清朝乾隆年间, 渼陂街已十分繁华, 再经清道光、咸丰到光绪年间, 渼陂街已处于发展的鼎盛时期, 共有店铺200 余家, 不仅经营棉布土产、竹木粮油及药材, 而且外地调入的南北海鲜杂货应有尽有, 后来洋布、洋纱、洋油、洋火等洋货也源源不断进入渼陂市场, 那时富水河面上帆船来往如梭, 络绎不绝, 船歌号子此起彼伏, 大小10 个码头装卸货物日夜不停。渼陂商业街除了村镇合一的特点外, 与周围县乡集镇不同的是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渼陂集镇是为梁氏家族所控制的痕迹。附近其他县乡集镇的店铺大多是杂姓开设, 只要有势力有资本就行, 并不严格排外, 而在渼陂则不然, 渼陂街上的店铺90% 以上是梁姓开设营业, 其中又主要以梁显哲、梁显召、梁显豪、梁显吟四兄弟所创办的达亿、志诚、伟胜、三义(当地人称为 四大家族)四大商号所控制, 他们资金雄厚, 声誉极高, 在全国各地开设了30 余家分店。对外他们一致团结排外, 对内他们又有各自的势力范围, 也正因为渼陂集镇是这种格局, 由于商业贸易相对控制, 渼陂梁氏家族就可以积累大量的利润资金用于扩大商业贸易, 也可以大兴土木建造公益建筑, 如梁氏宗祠、万寿宫、义仓、养源书院、梁氏祖墓等均为梁氏宗族所建, 敬德书院和又新书院又为达亿家族所建, 而振翰学舍又为三义家族所建, 其他还有各家族建造的牌坊、家祠和庙堂等。
渼陂古村的规划因地制宜, 布局错落有致。现存店铺108家,夹街对峙,皆为晚清民国建筑,店面建筑更为突出其实用功能,而不事雕饰。绝大数店铺的平面为纵向长方,央阔6-10米。前有一、二级台阶和深不及一米的门廊,前墙为板壁,中辟双开门。古街沿富水河而设, 街道呈S 形走势, 像流水那样柔和地微弯过去又缓缓地折过来。站在街头望不到街尾, 其中蕴含着曲径通幽的奥秘,同时有着防风的功能。街道满铺鹅卵石, 街中心为了方便手推车通过则采用条型青石板铺设,两侧设有排水明沟,下部有纵、横相通的排水阴沟,有组织地排往池塘内(据说阴沟内放养了众多乌龟,起着自动疏通阴沟的作用)。房子前为店面,后卫仓库或作坊。街道北面每隔数十米便设有上岸码头, 共有10 个之多, 一方面便于货船停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拥挤, 方便疏散。
④书院
在明、清时期, 由梁氏宗族和各大房派兴办的书院多达6 所,形成了“序塾相望, 弦诵相闻、人无贵贱, 无不读书” 的重读书的风气, 完备的教育环境, 源源不断地培养了大量知识人才, 同时也逐步地形成了以儒行商、以商助儒、商儒合一的渼陂儒商文化。渼陂现存书院四座,但都已经失去原有功能。分别为养源书院(即文昌阁)、敬德书院、明新书院、振翰学舍。从平面布置和立面构架看,书院主体建筑与民居差别不大。但较之民居,书院建筑略注重装饰,其不为和技法,主要是木构件的雕刻,如门罩,槅扇,漏窗花花板等皆有描金雕饰,藻井井底,则为彩绘。
4、渼陂古村建筑的保护
渼陂古村以明清建筑为基础,融书院文化、祠堂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和明清雕刻艺术为一体,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总体来说,古村落各种建筑保存较为完整,现有民居约583栋,其中有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367栋明清时期的建筑,而且造型独特,功能完备。有古祠堂、古书院、古街、古牌坊、古民居等;狭长幽深的小巷,青砖灰瓦的古宅,古祠堂是渼陂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也是整个村落最精华的古建筑。
渼陂古村历经八百多年的风雨沧桑,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通过我的实地访问和了解,我注意到虽然旅游开发影响了村民们的正常生活,但大部分村民对古村落的建筑持保护态度,而且保护意识较高。主要建筑物的破坏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盲目地破四旧,导致很多精美的文物古迹遭到破坏,至今我们仍可以看到那个时期破坏时留下的痕迹,一些门楣上的题额遭到涂、划,精美的木雕、石刻被敲打掉,一些庙宇佛像更是遭到毁灭性打击。老人在给我们讲解那个时候的历史时,既为之感到愤怒,又为之感到特别十分的叹息。
在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里,由于古村落人口的不断增多,现在一些现代建筑在古村里兴起,又缺乏统一规划建设,导致与古村的整体古建筑风格不相协调,有些没有土地建房的,就将一些在他们眼里认为是破败的古建筑推倒建新的房子,这种建设性的破坏是非常大的。另外由于年代久远,古建筑历经风雨洗礼,古民居损坏不可避免,维修房屋,翻盖房屋是很正常的事情。由于认识和管理不到位,加之缺乏适宜的建筑材料,一些村民把青砖灰瓦,换成红砖红瓦。老式木装修改成钢窗和铝合金。一批民居的古风古貌正在慢慢消失。还有的为了保护乡土建筑,把古朴的过街楼抹成了水泥疙瘩,把古街道铺成了平整的甬道。由于维修不得法,把古色古香的乡土建筑变成了没有历史沧桑感的现代建筑,把好事做成了坏事。村里那些土坯房和废弃破旧厕所等,严重影响了古村的整体风貌,加上村内居民过多,生活垃圾乱扔、乱倒,猪栏牛栏到处都是,污水横流,村中28口池塘也已不完整难以体现当时星宿的格局。家畜家禽都是散养,家畜家禽的粪便无法及时清扫,村内气味十分难闻。
古村现有建筑,局部遭到破坏。在过去有“小南京”之称的万寿宫,文化大革命遭到破坏,1987年改建学校,万寿宫被拆除,仅存下半截长70余米的残墙和破烂不堪的镶嵌有“万寿宫”石刻匾的临街牌坊式院门,门楣上石雕残破殆尽。义仓、古街、民居都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二七”会议旧址,年久失修已出现墙体开裂、门罩松动等现象。“名教乐地”毛泽东旧居随着年代的久远,牌坊式前院门已倾斜开裂,进院左右两个“抬头见喜”透窗现已濒临倒塌,整个屋面瓦片大部分已松烂,房屋外面明暗水沟已堵塞。厨房墙体出现的裂缝宽达5厘米。节寿堂现房屋由于年代久远,屋顶瓦片已烂,木梁已朽烂,下雨天有漏水,木制大门早已退色朽烂。另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原始村落格局破坏:28口水塘围绕古村而建,因生态破坏,围塘种田增多,局部水塘干涸。另外文物偷盗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我们走访的时候,看到部分祠堂里精美的木雕,描金,祖龛被偷,这样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治针对现状,结合实际,我认为:
第一、必须制定合理古村落建筑保护与开发长远规划,重视古村风貌的保护,古村进行保护规划应对古村的历史建筑及文物古迹进行加固修缮,恢复古村的原貌。古村内的许多年代久远的频临危险的建筑要尽快组织专业人士进行抢修,如文昌阁、小教堂和牌坊等要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原样修复。古村内散存于各家各户的文物要进行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分散保管,明确责任,确保各种文物不损失,不流失。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高起点、高规格地编制一个与渼陂古村实际紧密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规划。
第二、全民参与,多元投入,古村建筑的开发需要大批的资金,保护最缺也是资金,单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是远不够的,如果能够调动当地居民的参与热情,实行共同保护,共同开发,利益共享, 形成良性保护的长远机制。
三、红土地、绿青山、碧水潭——革命圣地井冈山
7月13日,我们转战井冈山。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东临江西泰和、遂川两县,南邻湖南、炎陵县,西靠湖南茶陵县,北接江西永新县,是江西省的西南门户。“井冈山”这个名称的由来在当地有这么一种说法:清朝初年,有位姓蓝名子希的人,为避战乱,迁徙到五指峰下一块小平地安家立寨。由于这里四面环山,地形好像一口井;村前有一条小溪流过,客籍人称溪为“江”,遂名此地为“井江”。因村庄依山向江建造,这村子也就叫作“井江山村”。后因客籍人口音“江”与“岗”谐音,又把这个村子称为“井岗山村”。尔后又有黄氏迁居此地,居住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村子不是建造在山头上,而是建在山脚下,就把“井岗山村”的“岗”字去掉了“山”字,称作“井冈山村”。于是便有了“井冈山”这个地名,五指峰也就被称为“井冈山主峰”。说起井冈山,还曾含有“强盗”的意思。辛亥革命至北伐战争期间,不少散兵游勇结成小股“绿林”。白天匿居山中,晚上窜至附近县城抢劫官家富户,自称为“井冈山”。随后,又有世居山上的王佐等人集聚武装,常以劫富济贫为名,下山“吊羊”(即绑架)。方圆百十里的富豪人家谈虎色变,也称他们为“井冈山”。虽带有几份倔强“野性”,但“井冈山”的名称从此也就传开了。
1927年10月,秋收起义失败之后,毛泽东分析了当时的情势,决定放弃攻打湖南中心城市长沙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放弃了“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于是经过三湾改编等一系列措施,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建立起以宁冈县为中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除了位于农村,农产品丰富,解决了部队的粮草问题,群众基础好,更重要是它位于湘赣边界,在当时是“两不管”(即湖南省、江西省都不管辖)地带,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便于保存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的建立,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巧妙结合起来,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创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胜利道路。各地共产党人也领导了武装起义,纷纷建立革命根据地,形成了燎原之势。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其精髓是: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是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四是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五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虽然革命的时代已经远走,但是我们依旧要传承和发扬革命时期艰苦奋斗的精神。迄今保存完好的井冈山斗争革命旧址遗迹达100多处,其中21处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被列为市级文明保护单位。因此,井冈山作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也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课堂。江泽民、胡锦涛、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到井冈山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千年的历史变迁,不变的青山秀水,积淀下来的是浓郁的地方文化。从1927年红色的铁流融汇在井冈山之后,井冈山的生命力得到了焕发,“星星之火”不仅燃遍了神州,同时,凝聚成了不朽的井冈山革命精神。传奇的石刻碑帖,淳朴的民间风俗,优美的民间传说,丰富的文学作品等构成了井冈山的深厚人文背景。
这里保留了大量的革命人文景观,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国工农红军革命遗址最集中的地方。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旧址有几十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井冈山集革命人文景观与旖旎的自然风光为一体,革命胜迹壮丽河山交相辉映光照千秋,风景名胜区有60多个景点,320多处景观景物。景区内峰峦叠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林木蓊郁。景观分为八大类:峰峦、山石、瀑布、气象、溶洞、温泉、珍稀动植物及高山田园风光,还较好地保存了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旧址遗迹29处,其中10处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雄、险、秀、幽、奇的特色这里巍峨群峰矗立,万壑争流,苍茫林海,飞瀑流泉,有气势磅礴的云海,瑰丽灿烂的日出,十里绵延的杜鹃长廊和蜚声中外的井冈山主峰。可以春赏杜鹃、夏观云海,秋眺秀色,冬看雪景。尤以雄险的山势、奇特的飞瀑、磅礴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花而蜚声中外。井冈山属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景观景点,汇雄。奇、险、峻、秀、幽的自然风光特点,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温度为14.2℃。是从事爱国主义教育、学习革命传统、旅游风光、避暑疗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之地。当年郭沫若游览井冈山时曾感慨万千,挥笔留下了“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赞美诗句。
五指峰是井冈山的主峰,面额一百元人民币的背景图就是井冈山主峰五指峰。它位于茨坪西南面六公里处,因峰峦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合,海拔1438米。峰峦由东南向西北伸延,绵亘数十公里,气势磅礴,巍峨峻险,至今杳无人迹,还是个“神秘世界”,只能站在隔岸的“观景台”上远望其巍峨的雄姿,是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现已列为自然保护区。两边巨峰对峙,中间一条深谷,谷底为龙庆河,即井冈山河。半山腰有个“天军洞”,相传为当年太平天国军驻地,与五指峰相望的还有“龙庆洞”。传说此洞曾藏龙居仙,当年红军曾在此顶严寒、斗冰雪,坚持了40多天游击战,故名“游击洞”。景区内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园,这里是短尾猴、木鹿、黄腹角雉等珍禽异兽出没的地方。五指峰下的龙庆河,盛产石鸡、石鱼,河谷峭壁上盛产石耳等。五指峰还有一座瀑布,落差约二百米,如同千尺素绢半空悬挂,在几公里以外就可眺见,并有流动感。五指峰瀑布是井冈山落差最大的瀑布。五指峰脚下有一群峦湖,犹如一轮明月映照在茫茫云海之中,为主峰景区增添了迷人色彩。在这儿拿出一张百元大钞,将画面与完景对照一番,别有一番情趣。放眼望去,峰峦叠翠,鸟语花香;蛙蝉齐鸣,悦耳动听。此情此景,不禁想到毛泽东的《水调歌头》的大气磅礴:“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四、总结
在写生的时光里,每天清早听着鸟叫声起来,在大自然的优美环境中画画,感觉真的是特别的惬意,身心都得到放松,画出来的速写风格也变得轻松洒脱。每天日复一日的生活过的轻松而愉快,转眼我们已到了该回去的时间了,还有些舍不得离开这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外出写生的机会,把握这次机会我们学会了也懂得了许多,包括专业和专业以外的事情。写生使我对这门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再单纯地认为只是学校开设的一门填充学时的无关紧要的课程了。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些平凡的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去研究美,用我们的表现力去表现美,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再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像老师说的那样,即使是不画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匆忙地乱画,因为那根本就不能算是作品,只是为了作业而做的。所以说艺术也是一门哲学,从中可以体会出人生的哲理。
实习结束了,我们的艺术之路还在继续,我们也通过这次实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明白了如何发掘自己的潜力,让艺术的魅力在我们笔下绽放艺术的气息,也许事实告诉我们,我们的努力还不够,每个人的路还有走的很长,但是路再长,我们也要活出自己,走的踏实,这样,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境界实现。
第二篇:婺源景德镇写生报告
婺源景德鎮写生报告
記得大一時去了安徽唐模,對那裡的民居建築、祠堂、閣樓等印象非常深刻,這次又到了江西婺源與景德鎮去採風考察。婺源大理坑、小理坑、臥龍谷、等地方再次撼動了了我的思想。那裡的山水,古建築、令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與偉大。而景德鎮的瓷器令我眼花繚亂,古代燒制瓷器的古窯也令我感受到了歷史中所蘊含的許多故事。
首先我們去了江西婺源。婺源是江西东北部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县,被旅游书籍冠以“神州最斑斓的乡村”与浙江、安徽为邻,有着丰富的人类社会形态文化和天然风光她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故乡,也是神州铁路之父詹天助的家乡这里文风壮盛,奇迹遍布,尤以明清古修建为代表,而天然风光更是如诗如画:田园、小溪、古木、翠竹环抱村落,飞瀑、驿道、路亭、拱桥散布乡野。
婺源不仅有江南层峦叠翠的有山有树林之处,葱茏绸绢般的小河,还有蜿蜒的石板路连着1个个依山傍水的村落,更为凸起的是这里的徽派修建,其风格表现在“粉墙黛瓦”,即银白的墙身,青黑色的瓦,屋顶是刻着各式图案的飞檐翘角,直指天穹,在蓝天绿树衬映下额外注目婺源古民居既具备浓烈的徽州特色,又不乏匠心别具的奇特格式。别的我还要提的就是婺源的水,可谓是它是婺源的活的魂灵因了它,使得婺源的风光才有了灵气,才会如诗如画般的优美而横跨其上的桥则又平添了几许韵味别的我还要提的就是婺源的水,可谓是它是婺源的活的魂灵因了它,使得婺源的风光才有了灵气,才会如诗如画般的优美而横跨其上的桥则又平添了几许韵味从当地人口中获悉清华镇有一座木结构廊桥初建于宋,李坑給人的感覺没有宏村的贸易化,没有姚里的世外桃源,但是却有自己的一番滋味,就是它最让人贴近生活它的人类社会形态文化气氛让人难忘,游走在村子里的,是游客,客流量稀疏的时辰,就能够好好存眷下何处的村名的生活体式格局李坑的琼浆,叫我难忘约上摰友,来到一家小小乡村酒吧,叫上一桌家常菜清冷刺喉的地下婺红的发紫的状元红,直至出了村子口舌头下依然回味甘甜还有看似温懦的木樨,因为怕喝醉,就不能体验认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晨风残月”的那份快感了但是就着外面那条河,和远处此起彼落的山,照旧喝出来了“别有用心不在酒在乎山川之间”的小小情味终于明白为什麼有人说唐诗是酒水压榨出来的惋惜我文才不好,没留下画也没留下了诗,但是留下了很美好的回忆和珍贵的照片,和一份心境。
通过写生使我由一個对婺源毫无所知的“外行”变成了1个熟练徽派修建的“内行”,我对徽派修建最深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马头墙”它是徽派修建的重要特色马墙高低交错纷杂,一般为两叠式、或者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就是俗称“五岳朝天”了,总而言之,江西婺源的徽派的风土着土偶情和民俗习气已在脑际中深根了,也酷好这块土地。
我们有的钟情于古朴自然的小桥流水,有的专注于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我们用手中的画笔,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诠释着我们眼中那一道道迷人的风景,记录着独特而秀美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画出了一幅幅谱写自然生命的作品。远处的粉墙黛瓦在苍翠欲滴的绿树中显的格外显眼,满眼的油菜花已经让我们忘却了是在梦境还是在现实中。笔在手中慢慢滑动,静静地刻画着山村的每一面,思溪、延村、漳村……欢声笑语让安静的山村也染上一抹红霞。我们的到来,见证山村令人垂涎的优美风光,也令我们惊奇的发现,原来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是如此特别又吸引人,大自然的缔造竟这样神奇。
风景写生实质是情感与意境的结合,面对自然的写生,所画形象不只是客观的真实,需带有主观因素的提炼加工,侧重于把大自然中物之间色彩冷暖关系、物之间体感虚实、线面结合的交替变幻、强弱节奏等韵律感现象对人的视觉反映,充分的表现出来,是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作品内涵的途径。
通过江西婺源的写生实践,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如画般景色。在这里瞥见了斑斓的风光,还有感触感染到了那纯朴的乡村典藏于心。
而採風的最後一天我們來到了著名的景德鎮,一個因瓷器而
景德镇的陶瓷民间传说中除了节日、祭神方面的内容,还有一部分是与地方饮食风俗相关的民间传说,这也是极富景德镇地方特色的。早先,镇上有个姓郑的窑户老板,为人尖钻,吝啬,把坯房佬折磨得个个像皮猴子。一次,瓷工中领头的蒋知四师傅,劳累了一天,肚子里没进一粒米。到断黑时分,好容易才端上碗。一扒饭,满嘴是沙,再看菜,是五里外都闻到臭味的毒豆腐。一气之下,他把碗砸了。蒋知四是条好汉,为人豪爽,爱打抱不平,于是冲到老板面前质问他。蒋知四见老板爱理不理的样子,气愤地说:“我再哇一遍,伙计们三个月不知肉味了,再不给,我们就歇工。”“敢!”郑老板恶狠狠地说。说停工就停工,当晚果然停了工。不久,郑老板勾通了官府,把蒋知四抓进衙门。在里面经过几番折磨,蒋知肉给弄得死去活来。而蒋知四的顽强不屈使得最终被剁了头,可坯房佬还是不复工。“要肉”的风潮越闹越大,窑户老板见杀鸡给猴看不顶用,只好答应瓷工每月十二两肉。瓷工斗争赢得了胜利,高兴地将这种肉做成味道鲜美的佳肴。先将肉洗清切细,配上大菜,豆豉,便放到锅里爆炒,然后放进豆腐清煮。肉煮好了,先还要行一套规矩:在坯架上,摆上三块坯板,搭成一个烧香的台子。接着放爆竹,供肉祭奠,行完这套简朴的仪式,才能享用一个月唯一的一餐肉食。镇上的瓷工们为纪念这位英雄,把这餐肉食叫“知四肉’,而“知四”肉现在也已经成为景德镇的一道名菜。
4,各类窑变传说
有歷史古籍記載:“景德镇所造,常有窑变之。不依造式,忽为变成,或现鱼形,或浮果影。传闻初开窑时,必用童男童女各一人,活取其血祭之。故精气所结,凝为怪耳。近来禁不用人祭,故无复窑变。一云:恐禁中得知,不时宣索,人多碎之。”
窑变观音:朱彝尊《日下旧闻》戴:“明神宗时,李太后欲得一瓷像奉之。举念间、景德镇瓷窑中器化一庄严法像,绿衣披体,晏坐支颐,两膝低昂,左偃右植,手轮梵字,篆法宛然。献之阙下、懿旨命供于报国寺内、俾都人咸知敬礼、今京师所谓窑变观音是也。”清乾隆曾题诗以记。相传此观音为清宗室庆宽据为已有,辗转归于张翼,也有的说已经流落到国外。
窑变龙船:梁同书《古窑器考》:“万历十六年诏烧方筋屏风不成,变而为床,又变为船,其中什物,无一不具。”
窑变异畜: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正德中,内使监造御器。时宣红失传不成,身家俱丧。一人跃人自焚,托梦他人造出,竟传窑变。好异者,遂妄传烧出鹿、象诸异物也”。
景德镇自古以来是瓷业生产城市,是开放的工商业码头。正
第三篇:渼陂古村建筑调研报告
渼陂古村建筑调研报告
i.渼陂古村建筑的整体概况
渼陂古村位于吉安赣江支流富水河西岸,古为庐陵县纯化乡七十六都,现属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管辖,是文陂乡政府所在地,渼陂古村位于集镇的南部,距吉安市中心约28 公里。方位为东经115°52′,北纬26°28′。古村芗峰东立, 象形西护, 瑶山南耸, 富水北流, 山抱水环, 天然形胜, 更有古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据/庐陵渼陂梁氏族谱序中记载: “ 梁之先曰天监始自潭州, 历十三世, 日胜用仕南唐, 微仕郎生子六, 以六龙字之次第繁衍, 而居庸之派龙四郎系也, 世延甲村至宋宣和间, 祖仕阶徙今之渼陂寨上, 兹修谱以正其本支, 冀以贻其后„„”据此可推知, 从北宋宣和年间梁氏开基祖梁仕阶来到渼陂建村立寨, 延续至今已有近900 年历史。经过前期十多代传人的繁衍经营, 到明代中后期渼陂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 这里不仅拥有当时中国南方一流的民居建筑,而且已逐步发展成为知名的村镇合一的贸易经商集散地, 梁氏族人由此不少成为拥有雄厚资金的富商大贾。降及清代,渼陂的商业进一步得到发展, 街上90% 的店铺均为梁氏族人开设经营。经济的繁荣必然带来文化的发展, 经考察, 整个渼陂古村以明清建筑为主体, 从古建筑中到处透视出古代民间文化的蕴含, 虽然经过近千年的风雨侵蚀以及战火兵燹的毁损, 但保留下来的东西依然可观, 在一平方公里的村落里, 布局错落有致, 八卦巷道, 卵石路面, 村落的南面有28 口象征上天星宿的池塘环绕, 且小桥流水, 口口相通。村落里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有367 栋, 而且类型广泛齐全, 有民居、祠堂、书院、义仓、牌坊、楼阁、店铺、码头、教堂、庙宇、革命旧址等。最难得的是位于村北的约900 米长的明清s形古街沿富水河逶迤伸展, 似文宜曲, 保存最为完整。整个渼陂古村的古建筑融宗族与宗法文化、书院与儒商文化、建筑艺术文化以及近现代红色文化为一体,古色文化 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互相渗透, 相得益彰, 具有很高的民间文化考古和旅游观赏价值。
ii.渼陂古村建筑发展的根源
我们通过几天实地考察, 走访长者, 访问村民,查阅族谱, 并根据渼陂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 渼陂梁氏先祖因地制宜、穷则思变确立的“兴学经商、富民旺族” 的建村方略(即商儒合一的格局)正是渼陂的经济得以发展, 古建筑群得形成的主要动力和原因。渼陂古村地处吉泰盆地,海拔在51—54米之间,地势比较低洼,洪水季节常被水淹。富水河是赣江的一条支流,渼陂村位于富水河下游的西岸, 这里芗峰东立, 象岭西护, 瑶山南耸, 富水北流, 山抱水环, 无疑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但是, 像赣江许多支流的下游一样, 富水河下游地势低洼, 如果赣江涨水, 赣水回灌进入支流, 可造成庄稼被淹, 房屋遭浸, 或者支流的中、上游遭遇暴雨, 支流河水倾刻暴涨, 同样形成水灾, 而在江西, 尤其是古庐陵地区的雨季主要集中在农历的五月, 俗称“端午水” , 而且这个季节正好是南方水稻结穗灌浆的时期, 遇到这两种水灾, 轻则水稻减产, 重则颗粒无收。历史上溯, 考古思今,渼陂村处于这种年复一年的大小水患之中, 其生存条件仅靠农业, 显然是难以维持的, 由于渼陂傍靠富水河, 而富水河又是赣江的支流, 故水运非常方便,加上渼陂地处吉安、吉水和泰和三县交汇之点, 人口稠密, 这样就为渼陂发展商业贸易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而要发展商业贸易就必须有文化素养, 渼陂先祖显然洞悉了这之间的因果关系, 所以他们在发展商业经济的同时, 也极为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在明、清时期, 由梁氏宗族和各大房派兴办的书院多达6 所。由于水运方便, 货源充足, 所以商贾云集, 交易繁忙, 吉安、兴国甚至赣江上下更远的赣州、南昌等地富商也常来此调货, 店铺生意火爆, 除店铺之外, 渼陂还建有规模宏大的万寿宫、当铺店、义仓急公祠和福神庙等有代表性的建筑。此外, 还有几家大烟馆和睹场, 万寿宫内外还有不少的小百货摊点和地方风味小吃, 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特别是夜幕降临, 街上路灯常明,人如潮涌, 常有戏班登台助兴, 好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万寿宫前院两侧门上的“”天不夜、月常明”字匾正是当时渼陂繁荣街景真实的生动写照。
三、渼陂古村建筑特色 ①祠堂
为了兴宗振族, 维系宗族的团结发展, 渼陂梁氏族人秉承先祖的遗训, 非常重视宗族和宗法制度的建立, 其主要的措施就是大量地建造祠堂和不断地续修族谱, 在渼陂不但有梁氏总祠, 还建造有各房派的房祠以及大户人家的家祠, 从总祠、房祠到家祠都分别有族规戒律, 并且将封建礼法与伦理用私法的形式对它们加以确定, 以教化和约束族众。为了使宗族和宗法制度得以执行,还不断健全了宗族管理机构, 除了族长之外, 还配有专司族规的人员, 查阅梁氏族谱记载的房派支系, 清楚明晰, 有条不紊, 渼陂梁氏从南宋修纂第一部族谱开始, 续修不断, 正是这种按照父系的血缘关系, 将梁氏族群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宗教和宗法制度, 使族人依此凝聚, 秩序由此维系, 宗族赖此稳定, 成为渼陂梁氏千年不散的奠基石。渼陂古村现仍保留有古祠堂5 座, 家祠若干。其中数梁氏宗祠永慕堂 较为雄伟壮观, 设计精渼, 工艺精深, 文化底蕴深厚。永慕堂 始建于宋, 元季毁于兵燹, 明正德己卯重建, 崇祯四年重修, 乾隆十六年再修, 同治间几度重修扩建, 最后重修于乙卯至民国四年, 古祠飞角挑檐, 为二层三进石柱, 砖木结构, 长62 米, 宽19.7 米, 面积1 221平方米, 祠堂有石柱34 根, 木柱24 根, 石刻楹联20 副,门口有石狮1对, 石鼓1 对, 上悬挂着梁氏宗祠 石刻牌匾, 中后栋有石刻围栏, 左侧有宽敞的厨房, 中栋两侧有忠、信 , 笃、敬四个大字, “永慕堂”巨匾悬在中堂正中, 板壁后面书有 朱柏庐先生家训格言, 堂顶上均有精渼的绘画, 大门后有 唐源名宗 牌匾(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曾为 红四军军部 , 正因为是革命旧址, 所以 永慕堂得到较好的保护。宗祠主要是用作族人点丁灯、饮丁酒的地方, 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 凡在过去一年内添了男丁的, 都燃亮花灯, 悬挂于祠堂横梁之上, 花灯上写上诸如“引福归堂,引儿板桂、状元及第、添丁发财 ”等吉详语句, 代表为父母者的心声, 花灯下悬挂婴儿的名字, 希望得到祖先的庇荫, 元宵当晚, 添丁者按俗例以盘菜形式宴请族人饮丁酒。此外,宗祠内还是族人举行婚丧嫁娶典礼和村族进行磋商重大事项的场所。
根据对各个宗祠的综合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宽敞高大,气势雄浑壮观,以上面提到的永慕堂为典型。第二,抬梁架构,用料精挑细选,多为粗硕材料。宗祠的中堂中缝梁架抬梁式,与民居清一色的穿斗架构不同,宗祠的中堂多为抬梁式架构,砌上露明造,有无架梁成托屋顶,明间显得宽敞明亮,无论房梁,均用材硕大。永慕堂正梁架直径超过60 厘米,明间金柱、前檐直径亦有53-56厘米。规模较小的节寿堂中,木质圆柱直径也大30-40厘米。第三,工艺精湛,装饰华丽。从前门廊到初堂祖龛,无论砖、石、木构件,无不重工装饰。门廊常作三开间,抱鼓,蹲狮、门簪,皆以红石为之,立体雕,浮雕,线雕,无所不用其极;梁架出檐的斗拱、荷叶墩,皆为精渼的木雕;仰顶有天花藻井,境地有彩绘;烟头也有彩绘。上中下三堂的明间仰顶亦有藻井,中堂檐步不作卷棚轩式者,明次吉安均有藻井彩绘。寝堂祖龛的槅扇香炉等,也莫不是工艺上乘的艺术品。求志堂内匠心独具, 巧妙宜人的梁柱连接, 精雕细刻的梁托、窗棂和彩屏, 更令人叫绝的是堂内天花顶上两幅大型百少和百老图 , 图内100 位少年和100 位老人, 或站、或行、或坐、或卧、或张口呐喊、或低头沉思, , 栩栩如生, 呼之欲出。有人评说百少图和百老图是两幅可以与 清明上河图6相媲美的佳作。正是这些石刻楹联、鎏金壁画、雕木刻的点睛之笔, 使得渼陂古建筑熠熠生辉, 遐思万千。第四,悬匾镌联,品味较高。宗祠的正门上方和中上堂皆有匾,门匾多为红石质,如如“梁氏宗祠”,”轩公祠”,“本公祠”等,堂匾多为巨大的木匾,如“永慕堂”,“求志堂”,“孝友堂“,“节寿堂”等。宗祠的中、下堂及钱天井间多置石柱,方形,柱上镌刻对联。在梁氏宗祠永慕堂内, 除了24 根木柱, 还有34 根7 米高的红石柱, 柱下有雕刻石墩, 采用石柱显然是因为它有比木柱更好的耐腐和耐久性, 仅此可见当初建祠时石雕工程的浩大, 石柱顶采用十字槽榫接上部木柱, 而木柱上纵横拉结承受着木梁, 门前和藻井曲线檐顶镂花斗拱, 翘角飞檐, 显得轻巧精致, 器宇轩昂。据村民介绍: 建筑上这些石雕木刻工艺多为本村工匠所为, 在渼陂除了大量的族人从事贸易经商, 也有不少小户人家的族人从事工匠工作, 其中木匠居多,在方圆百里的其他集镇, 均有不少梁姓工匠。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渼陂古村到处可见到族人精美的石雕和木刻工艺也就不足为怪了。
②、民居
渼陂现有的民居,大部分为清代和民国初年建筑,且分布上密集。据我们的统计,古村现在民居约583栋,明清建筑367栋,537余户,2400余人。渼陂民居,为典型的赣式建筑。穿斗构架,青砖灰瓦,庄重典重典雅,简朴实用,具体如下:
1、用料考究,牢固耐用。居民墙体介意尺寸较大的青砖平跌眠砌,多数直至机脊。木柱多为圆形,亦有方形,均用料较粗,结实耐用,室内地面地面以青迢迢砖平铺。而且富人家民居的勒脚和墙基采用青石板砌筑。青石板材质密实,不易受风霜雨雪和地下潮气的侵蚀,而且他们在上下条石之间以及横向条石和竖向阳角条石之间还采用了暗销连接,使得民居建筑的底部形成一道密闭连接的“腰箍”,大大地加强丁建筑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基础墙体和勒脚虽然用青砖砌筑,但是所用的砂浆采用煮得很稠的糯米稀饭拌和石灰砂浆来砌筑墙体,这种砂浆粘结力很强,可大大提高墙体的整体性和强度,而墙体勒脚部位的粉刷,据当地村民介绍在糯米砂浆中还要掺入桐油、蜂蜜等成分,这种粉刷砂浆不但有很好的隔水能力,而且质感很像水泥。虽历经了近百年,现在仍有很好的手测强度。这是他们能偶完整保留下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2、门楣前厅,重点装饰。绝大部分的民居,大门门楣上方在门罩和题额。门罩多为单楼,间有三楼者,均飞檐翘角,一般为砖构,少量木构,以砖构,古雕,木雕及灰朔等手法装饰。题额通常为四字,多墨书,亦有石刻者。室内重点装饰在前檐。仰顶多有藻井,顶上多为透明玻璃,有采光的作用,藻井整体形状为八卦状,周围多为彩绘。连接前金柱的额枋上,有描金雕刻,少量的甚至镶嵌铜版浮雕。而两厢上方,则饰以槅窗状话板,花板的槅心和绦环板上,以透雕和浮雕手法,表现博古、花鸟或人物故事,有的则满板雕刻或绘制家训、格言,多描金饰彩。
3、经济实用、突破成规。民居多为五样三间式。其两侧山柱省去,以山墙承托楼栌,檀条,是赣式民居的通常做法。渼陂民居不仅省去了山柱,而且连中缝梁架也往往省去,以墙代之,在后檐步,为了加大后厢房的面积,则常增一柱,性曾较为深的拖步。
4、平面布局、较为简洁。基本上位单间建筑,平面为“凹”字形。还有一种组合式民居,在主体建筑的一侧或两侧建花厅,话花厅以主体建筑一面为照壁,明间檐步,仅有半月状掛落式花罩,次间以槅扇板代墙。在照壁、槅扇上绘制图画,书写匾联,文采斑斓。毛泽东旧居“名教乐地”和“康民和亲”居即为如此。
③商铺
元末明初, 渼陂街发展较快, 至明朝宣德年间, 街市日趋完善, 店铺鳞次栉比, 至清朝乾隆年间, 渼陂街已十分繁华, 再经清道光、咸丰到光绪年间, 渼陂街已处于发展的鼎盛时期, 共有店铺200 余家, 不仅经营棉布土产、竹木粮油及药材, 而且外地调入的南北海鲜杂货应有尽有, 后来洋布、洋纱、洋油、洋火等洋货也源源不断进入渼陂市场, 那时富水河面上帆船来往如梭, 络绎不绝, 船歌号子此起彼伏, 大小10 个码头装卸货物日夜不停。渼陂商业街除了村镇合一的特点外, 与周围县乡集镇不同的是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渼陂集镇是为梁氏家族所控制的痕迹。附近其他县乡集镇的店铺大多是杂姓开设, 只要有势力有资本就行, 并不严格排外, 而在渼陂则不然, 渼陂街上的店铺90% 以上是梁姓开设营业, 其中又主要以梁显哲、梁显召、梁显豪、梁显吟四兄弟所创办的达亿、志诚、伟胜、三义(当地人称为 四大家族)四大商号所控制, 他们资金雄厚, 声誉极高, 在全国各地开设了30 余家分店。对外他们一致团结排外, 对内他们又有各自的势力范围, 也正因为渼陂集镇是这种格局, 由于商业贸易相对控制, 渼陂梁氏家族就可以积累大量的利润资金用于扩大商业贸易, 也可以大兴土木建造公益建筑, 如梁氏宗祠、万寿宫、义仓、养源书院、梁氏祖墓等均为梁氏宗族所建, 敬德书院和又新书院又为达亿家族所建, 而振翰学舍又为三义家族所建, 其他还有各家族建造的牌坊、家祠和庙堂等。
渼陂古村的规划因地制宜, 布局错落有致。现存店铺108家,夹街对峙,皆为晚清民国建筑,店面建筑更为突出其实用功能,而不事雕饰。绝大数店铺的平面为纵向长方,央阔6-10米。前有一、二级台阶和深不及一米的门廊,前墙为板壁,中辟双开门。古街沿富水河而设, 街道呈S 形走势, 像流水那样柔和地微弯过去又缓缓地折过来。站在街头望不到街尾, 其中蕴含着曲径通幽的奥秘,同时有着防风的功能。街道满铺鹅卵石, 街中心为了方便手推车通过则采用条型青石板铺设,两侧设有排水明沟,下部有纵、横相通的排水阴沟,有组织地排往池塘内(据说阴沟内放养了众多乌龟,起着自动疏通阴沟的作用)。房子前为店面,后卫仓库或作坊。街道北面每隔数十米便设有上岸码头, 共有10 个之多, 一方面便于货船停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拥挤, 方便疏散。
③书院
在明、清时期, 由梁氏宗族和各大房派兴办的书院多达6 所,形成了“序塾相望, 弦诵相闻、人无贵贱, 无不读书” 的重读书的风气, 完备的教育环境, 源源不断地培养了大量知识人才, 同时也逐步地形成了以儒行商、以商助儒、商儒合一的渼陂儒商文化。渼陂现存书院四座,但都已经失去原有功能。分别为养源书院(即文昌阁)、敬德书院、明新书院、振翰学舍。从平面布置和立面构架看,书院主体建筑与民居差别不大。但较之民居,书院建筑略注重装饰,其不为和技法,主要是木构件的雕刻,如门罩,槅扇,漏窗花花板等皆有描金雕饰,藻井井底,则为彩绘。
ⅲ、渼陂古村建筑的保护
渼陂古村以明清建筑为基础,融书院文化、祠堂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和明清雕刻艺术为一体,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总体来说,古村落各种建筑保存较为完整,现有民居约583栋,其中有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367栋明清时期的建筑,而且造型独特,功能完备。有古祠堂、古书院、古街、古牌坊、古民居等;狭长幽深的小巷,青砖灰瓦的古宅,古祠堂是渼陂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也是整个村落最精华的古建筑。
渼陂古村历经八百多年的风雨沧桑,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通过我们的实地访问和了解,我们注意到虽然旅游开发影响或部分影响了村民们的正常生活,但大部分村民对古村落的建筑持保护态度,而且保护意识较高。同时也留下了许多残墙断壁,主要建筑物的破坏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盲目地破四旧,导致很多精美的文物古迹遭到破坏,至今我们仍可以看到那个时期破坏时留下的痕迹,一些门楣上的题额遭到涂、划,精美的木雕、石刻被敲打掉,一些庙宇佛像更是遭到毁灭性打击。老人在给我们讲解那个时候的历史时,既为之感到愤怒,又为之感到特别十分的叹息。
在上世纪六十之八十年代里,由于古村落人口的不断增多,现在一些现代建筑在古村里兴起,又缺乏统一规划建设,导致与古村的整体古建筑风格不相协调,有些没有土地建房的,就将一些在他们眼里认为是破败的古建筑推倒建新的房子,这种建设性的破坏是非常大的。另外由于年代久远,古建筑历经风雨洗礼,古民居损坏不可避免,维修房屋,翻盖房屋是很正常的事情。由于认识和管理不到位,加之缺乏适宜的建筑材料,一些村民把青砖灰瓦,换成红砖红瓦。老式木装修改成钢窗和铝合金。一批民居的古风古貌正在慢慢消失。还有的为了保护乡土建筑,把古朴的过街楼抹成了水泥疙瘩,把古街道铺成了平整的甬道。由于维修不得法,把古色古香的乡土建筑变成了没有历史沧桑感的现代建筑,把好事做成了坏事。村里那些土坯房和废弃破旧厕所等,严重影响了古村的整体风貌,加上村内居民过多,生活垃圾乱扔、乱倒,猪栏牛栏到处都是,污水横流,村中28口池塘也已不完整难以体现当时星宿的格局。家畜家禽都是散养,家畜家禽的粪便无法及时清扫,村内气味十分难闻。
古村现有建筑,局部遭到破坏。在过去有“小南京”之称的万寿宫,文化大革命遭到破坏,1987年改建学校,万寿宫被拆除,仅存下半截长70余米的残墙和破烂不堪的镶嵌有“万寿宫”石刻匾的临街牌坊式院门,门楣上石雕残破殆尽。义仓、古街、民居都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二七”会议旧址,年久失修已出现墙体开裂、门罩松动等现象。“名教乐地”毛泽东旧居随着年代的久远,牌坊式前院门已倾斜开裂,进院左右两个“抬头见喜”透窗现已濒临倒塌,整个屋面瓦片大部分已松烂,房屋外面明暗水沟已堵塞。厨房墙体出现的裂缝宽达5厘米。节寿堂现房屋由于年代久远,屋顶瓦片已烂,木梁已朽烂,下雨天有漏水,木制大门早已退色朽烂。另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原始村落格局破坏:28口水塘围绕古村而建,因生态破坏,围塘种田增多,局部水塘干涸。另外文物偷盗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我们走访的时候,看到部分祠堂里精美的木雕,描金,祖龛被偷,这样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治针对现状,结合实际,我们认为:
第一、必须制定合理古村落建筑保护与开发长远规划,重视古村风貌的保护,古村进行保护规划应对古村的历史建筑及文物古迹进行加固修缮,恢复古村的原貌。古村内的许多年代久远的频临危险的建筑要尽快组织专业人士进行抢修,如文昌阁、小教堂和牌坊等要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原样修复。古村内散存于各家各户的文物要进行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分散保管,明确责任,确保各种文物不损失,不流失。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高起点、高规格地编制一个与渼陂古村实际紧密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规划。
第二、全民参与,多元投入,古村建筑的开发需要大批的资金,保护最缺也是资金,单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是远不够的,如果能够调动当地居民的参与热情,实行共同保护,共同开发,利益共享, 形成良性保护的长远机制。
第四篇:景德镇实习报告
景德镇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实习时间为半个月,地点安排在江西景德镇,以参观、调查为主。认识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的参观、调查、学习使学生对社会化生产、工业化发展状况、相关行业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思想和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实习时间:2011年8月31日——9月14日 实习内容: 为了确保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出发前我系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系领导的带领下,除借鉴上次瑶里摄影实习成功的经验之外,对本次实践活动的行程计划、住宿安排、外出安全等预案做了详细的制定,学生安全动员会议的召开及带队老师工作分配等方面都做了认真细致的安排。
路途中,带领学生参观了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和瓷器市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瓷都的文化魅力。到瑶里安顿下来之后,就开始正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带队老师每天早晚点名,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了活动时间,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认真投入到每一天充实的陶艺实践当中,并且每晚认真参加例行的指导老师点评活动 首先就各瓷厂背景,我了解到了一些资料。
讲到景德镇陶瓷厂,就得讲到景德镇建国瓷厂,因为1958年,景德镇瓷厂(原试验瓷厂)相继并人建国瓷厂。景德镇建国瓷厂前身为明、清皇家御窑厂。1949年8月,中共浮梁地委决定,将没收的原江西瓷业公司筹建国营瓷厂,以其门市部改为办公厂址。1950年4月1日,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景德镇市建国瓷业公司。1951年,建国瓷业公司接收了政府没收的九窑公会会长邵裕如窑厂1幢、坯房3幢;旧浮梁参议员向德的槎窑1座,坯房8幢;旧商会会长赖淮清的窑厂2座和全部坯房。1952年10月27日,建国瓷业公司更名为景德镇市建国瓷厂,当时有职工882人,年产量1400多万件,拥有资金占陶瓷生产企业资金总额的12.5%,既是全市首家国营企业,又是全市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瓷厂。1955年,市烈军属瓷厂和市星火瓷厂、1958年,景德镇瓷厂(原试验瓷厂)相继并人建国瓷厂,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发展成为生产传统高温颜色釉陈设瓷的定点企业。厂部座落胜利路63号,生产厂区分布在胜利路,迎祥弄、彭家弄、龙缸弄等地。
建国瓷厂是国家定点生产传统颜色釉瓷的企业,主要产品有高低温色釉瓷、青花和影青瓷,有以历史上著名的“汝、定、哥、官、钧”五大名窑产品为蓝本的仿古瓷。按用途可分为国家礼品瓷、陈设瓷、展览瓷、旅游瓷等。生产的高温色釉、品种繁多。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名贵色釉,如钧红、祭红、郎窑红等,还创造了火焰红、灯芯红、桃红、粉红、李子红、玉青、茶青、竹叶青、豆绿、乌金花釉、虎斑釉、象牙黄、结晶釉等百余种色釉及釉上堆花的工艺瓷品,尤以“三阳开泰”产品深受人们喜爱。
三.景德镇光明瓷厂地处景德镇市往西南方向,南昌江大桥,面临昌江河,东位中山南路,离火车站只有2000米,交通便利地位优势。全厂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景德镇光明瓷厂建厂历史41年,从生产粗瓷发展到生产多品种,多配套的日用细瓷。
景德镇光明瓷厂是生产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玲珑瓷的专业厂家。青花玲珑瓷是青花装饰工艺与玲珑工艺巧妙结合的产物,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被外国人称为“嵌玻璃的瓷器”。青花玲珑具有浓厚的东方特色,倍受西方人喜爱。在1986年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荣获国际金奖。之后又连续两次荣获北说国际博览会质量金奖。1989年光明瓷厂晋时了国家二级企业。
四.景德镇市鹏飞建陶有限责任公司是2000年3月成立的民营建陶企业.公司坐落在中国瓷都景德镇南大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全新的理念.先进的方法,生产建陶产品著名,成为全国建陶行业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公司下属两个分厂,现有职工520人,生产的主要产品有"鹏飞"牌和"卡迪克"牌双拱连锁陶瓷瓦,"景赐坊"牌地面砖等。到了80年代景德镇又建一大形陶瓷工厂 华风瓷厂。{景德镇市华风瓷厂,1978年筹建,1985年投产}。
自90年代开始十大瓷厂和华风瓷厂因经营不善陆续停产。
雕塑瓷厂变成了如今的旅游景区,景德镇陶瓷厂变卖厂房,种种都让人为当年景德镇陶瓷辉煌而感到痛惜。
经过这几大瓷厂认知了各种窑:隧道窑,辊道窑,间歇式的旧式倒焰窑。在这次实习中我重点的了解了隧道窑的优点:
隧道窑与间歇式的旧式倒焰窑相比较,具有一系列的优点。
1、生产连续化,周期短,产量大,质量高。
2、利用逆流原理工作,因此热利用率高,燃料经济,因为热量的保持和余热的利用都很良好,所以燃料很节省,较倒焰窑可以节省燃料50-60%左右。
3、烧成时间减短,比较普通大窑由装窑到出空需要3-5天,而隧道窑约有20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
4、节省劳力。不但烧火时操作简便,而且装窑和出窑的操作都在窑外进行,也很便利,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
5、提高质量。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三部分的温度,常常保持一定的范围,容易掌握其烧成规律,因此质量也较好,破损率也少。
6、窑和窑具都耐久。因为窑内不受急冷急热的影响,所以窑体使用寿命长,一般5-7年才修理一次。
但是,隧道窑建造所需材料和设备较多,因此一次投资较大。因是连续烧成窑,所以烧成制度不宜随
意变动,一般只适用大批量的生产和对烧成制度要求基本相同的制品,灵活性较差。
实习总结
经过这次的实习,我粗略地知道了一件陶瓷的形成,由造坯,风干,打孔,上膏,磨平,修底座,上色贴花到最后烧制,一道道工序完成。有些批发价只要6毛一个,有些却要七八百或者更贵。在对陶瓷大世界的市场调查后,我了解到各种陶瓷的价值不等,有廉价,也有昂贵的。我在雕塑瓷厂一个门店里看见一件价值36万的龙舟,这让我深深的知道了陶瓷艺术的价值,而这只是单单的一件艺术陶瓷,那我们中国的陶瓷艺术无疑是无价的对于此次认知实习,让我了解到很多我对陶瓷个方面的知识,增大了我对陶瓷研究的兴趣,为以后更好的置身陶瓷工作事业发展,同时清楚了热工专业的前景。
第五篇:写生实习报告
写生实习考察报告
专业: 艺术设计系 班级: 环境137 学号: 201305114727 姓名: 张家昕
写生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4年10月12日--2014年10月22日
考察地点: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乡太行山
考查形式:由学校组织专业课老师带队本专业集体去
考察目的: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视野,开拓眼界,体会创意本源于生活,并为即将毕业的毕业设计内容收集好素材,为创作品做好准备题材。
正文
2014年10月12日,中原工信息商务学院2013级环境设计专业的同学在老师的领导下整装出发,开启了为期十天的“登顶太行,写意生活”的学习旅程。
此次写生的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自然风景美的捕捉能力,丰富和拓宽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同时锻炼学生在实践中的自理自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学生在以后的环境设计学习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带着满心的期待,同学们顺利的抵达河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崖上人家,“断崖高起,群峰峥嵘,阳刚劲露,台壁交错”不愧为太行山的真实写照,住进了极具农家气息的小院,品尝着野味的饭菜,感受到的是农家人淳朴善良的待人之道。
太行山大峡谷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位于山西省和河南省的交界处,向南延伸至黄河的王屋山,北起北京市西山。我们这一行主要考察具有“白里画廊”之称的太行山大峡谷。太行山大峡谷位于林洲市,河南省和山西省的交界处。在驶入一道长长的隧道后,便进入了太行山大峡谷。大峡谷内群山环绕,奇峰突兀,台壁交错,郁郁葱葱,加上正值,景色更是震撼人心,进入群山的环报中,仿佛像是找寻到了当年的世外桃源,这里完全与世不同。
汽车将驶入我们要到达的目的地——石板岩。我们的心情也有些紧张和迫切。虽然吃住条件不是很好,但是农家小院以及附近的风景也别具一格。这里居民楼房都为石板房,景区周围的垃圾箱也极具环保,各有特点,民间艺术丰富,民间文化多为手工制作,工艺品——香包、坐垫、草鞋都是手工制作,传统织布仍能在这里看到。
南太行山东麓的林州市西侧,南北长100华里,东西宽8华里,海拔800——1739米,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境内断崖高起,群峰峥嵘,阳刚劲露,台壁交错,苍溪水湍,流瀑四挂,峰、峦、台、壁、峡、瀑、嶂、泉姿态万于,是北方山水风光的典型代表。
在太行大峡谷里,你不管走到哪个村,见到的都是石头房。对墙的内壁,山里人先用麦秸泥泥一层,然后再泥上一层白灰泥,屋内便变得整洁、亮堂。这种房住进去冬暖夏凉。就地取材成就了富有特色的石板岩居民。勤俭的人们也不原意花那冤枉钱,眼前、身边、脚下,那塞满天地间的石头就是最亲切、最经济、最顺手、最理想的建筑材料。他们只需要花些力气把这些石头开出来,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凿成形,就可以建成一座称心的房子。这种房子在发展旅游业的今天,形成自己独有的地方特色,形成一种极富地方文化魅力的建筑。
通过这次考察,对太行山的感悟又多了一份新的认识,进一步领悟到只有景与生活的感悟相结合,所表现的画幅才会更有生命力,自我创作才更有意义。
此次写生分小组进行,为期十天的写生留给我们的回忆是温暖的,难忘的。风景写生的过程中,一开始同学们有些手足无措,不知从何画起,随着老师的不断讲解和示范,我们也开始由生到熟,慢慢的领悟到了这其中的绘画技巧所在,懂得去发现大自然的美,欣赏大自然的美;写生之余,赏太行山美景便成为我们 5
同学之间必不可少的了,桃花谷,红旗渠,马氏庄园、、、难忘的是同学们去红旗渠爬一线天,登顶太行,坐“中原第一滑”(滑道),赏山野绚烂的时刻,过程再苦再累再难再险,却也因顺利的登顶太行山赏山野之炫目而变得意蕴深刻,是在于登途坎坷,体力难耐时朋友的扶持和相伴,有感动;是在于登顶太行,众友共赏山野烂漫,共拍纪念照片的难
刻,深深呼吸这山里的新鲜空气,在农家小院门外晒着山里的太阳,感叹着我们北方山景的壮美。太行山大峡谷断层的巨大错断,山体的雄健壮美,群峰神气秀异。在地貌学上,太行山属于中山类型,景观丰富,具有很高的科学考察价值。太行山大峡谷的奇峰秀岭,多为断裂抬升,切割很深,形成了山高谷深,夷险交织,纵横交错,大节奏的雄伟险峻的景观,大峡谷将山的静态美与水的动态美容为一体。这次的考察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太行,秀丽的山水“她”柔美的一面。
作为一名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于一切事物的感受不应只是肤浅的体现在表面,应学会观察生活,体会到创意本源于我们的生活,生活之中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对待所见,所感应该用心深刻体现在每一幅画作当中,要敢于创作,敢于表现、突破,才能提高自我。
在太行大峡谷里,你不管走到哪个村,见到的都是石头房。对墙的内壁,山里人先用麦秸泥泥一层,然后再泥上一层白灰泥,屋内便变得整洁、亮堂。这种房住进去冬暖夏凉。就地取材成就了富有特色的石板岩居民。勤俭的人们 7
也不原意花那冤枉钱,眼前、身边、脚下,那塞满天地间的石头就是最亲切、最经济、最顺手、最理想的建筑材料。他们只需要花些力气把这些石头开出来,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凿成形,就可以建成一座称心的房子。这种房子在发展旅游业的今天,形成自己独有的地方特色,形成一种极富地方文化魅力的建筑。
我们不仅增长了专业知识,而且陶冶了情操。那种回归自然的恬淡心境,真是无法用确切的、精美的词句去描写,太美了。校外写生,让我们学到了如何思考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听到的是山民的欢歌笑语,感受到的是山民的热情厚道、真诚好客。
外出社会实践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同学们注意观察当地文化演进,民俗、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遗存。观观赏错落有序的山里建筑、收集地方民间特色形象资料,注意研究不同地域的、民居生活、家具的风格样式,为
今后艺术创作积累形象素材。这一切都极大地丰富同学们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拓展视野和获取知识的渠道。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十几天同学们先后到过的林滤山王相岩,桃花谷瀑布群、太极冰山,桃花仙子洞等地方,体会连山人的热情好客,这种社会实践的文化体验无疑是感受“美的历程”。
通过这次对景、对人的考察以及艺术的实践感悟深刻,想像着山里人的艰辛,憧憬着大峡谷的神秘,用心去领略大峡谷的山水奇观和神秘风情,把生活与创意结合,积累学问,提高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把每一张画幅都充满生命力。
在采风中不仅增长了同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锻炼了体能,开拓了视野,提高创新能力,把生活中的素材升华为艺术创作,使作品从源于生活,同时也培养了社会实践能力。
此次写生,作为一名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于一切事物的感受不应只是肤浅的体现在表面,应学会观察生活,体会到创意本源于我们的生活,生活之中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对待所见,所感应该用心深刻体现在每一幅画作当中,要敢于创作,敢于表现、突破,才能提高自我。通过这次对景、对人 8 的考察以及艺术的实践感悟深刻,想像着山里人的艰辛,憧憬着大峡谷的神秘,用心去领略大峡谷的山水奇观和神秘风情,把生活与创意结合,积累学问,提高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把每一张画幅都充满生命力。
我们对以后的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对美的认知更加深刻,对人对物有了新的认识,不同角度去观察,不同位置去分析,收获就会不同。
十天的外出时间很快就要到期了,我们感触颇多。总之,我们学校这次社会实践教学对培养创造型艺术人才具有非常必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这也是艺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因为艺术离不开生活,丰富的书会生活造就得才双馨的艺术家。要努力使自己在生活中陶冶心灵,善于了解普通群众,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成为普通大众的代言人。创造出能反映时代,体现主旋律的力作和产生良好社会效果,激动人心的优秀精品。我们对以后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对美的感觉更加深刻,对人对物有了新的认识,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不同的位置去分析得到的就不同,要多角度的看问题,进而更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