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精)

时间:2019-05-14 16:4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精)》。

第一篇: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精)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职业技能要求的调研报告

现代职业教育是建立在现代产业条件和科技进步基础上,它直接面向社会产 业。相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应具有更强劲的区域服务功能。郴州的职业教育应首先 立足于郴州市区位经济,满足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需要,培养符合生产、服务一线使用要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 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人才市场需求是职业学校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是职业学校了解市场,走向市场的重要途径。

一、中等职业教育机电类专业毕业生职业技能要求的调研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基本理念为支撑,充分尊重行业(企业对生产与服务一线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客观要求,结合本专业毕业生从业 现状和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立足湖南区位经济,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把握行业(企业对本专业的要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提出专业改革思路以及 专业改革建议。

2、基本思路和方法:(1调研过程:信息采集→信息归纳→信息分析→关键词语界定→改革建议→专 题论证→信息补充→改革建议修正。

(2 调研方式:主要有问卷调查、走访调查、专题座谈、信息查询、专题研讨等。

(3调研范围:限定在湖南及珠三角,对象包括行业、企业、学校、职业资格鉴 定部门、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等。

● 行业调研:旨在了解机电行业目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企业调研:旨在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 学校调研:旨在了解郴州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现状。

● 职业资格鉴定部门调研:旨在了解与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关的职业。

● 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调研:旨在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 获取最新的职教理念和课程改革思路。

一、郴州市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1、郴州市机电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1郴州市机电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得到迅猛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大加工制造类 如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汽车等各种领域得到极其广泛应用。目前,中国已成为 世界制造业大国,郴州也在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布局调整。矿山机电制造业、电 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等重点发展行业单位工业总产值逐年增长, 对湖南省工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凸显。湖南省统计局2008-2010年的 统计结果显示,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紧密相关的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的工业产值保持了持续增长。(图 1

图1 2008--2010年湖南三个重点发展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长情况(亿元(2发展趋势

近几年的发展现状,已显示机电行业处于平稳和较快的发展态势之中,预计 2011年机电行业的经济运行将由近两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回归到 15%左右的正常发 展速度,并将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同时,产业转移的梯度效应也为机电行业的 发展扩展了空间。

2.郴州市机电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随着产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与电子技术已变的密不可分, 使机电行业对人才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企业一方面为了提高效率而精简 缺乏专业技能的冗余人员,另一方面又大量引入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总体上, 从业人员数量没有明显的上升,反而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呈下降趋势。而与之相对 应的是,机电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从以前单纯的“懂机”或“懂电” ,向既 “懂机”又“懂电” ,特别是懂得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的方向发展。

3.郴州市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1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

以上职业岗位,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岗位归纳起来可划分为四 类:设备或系统的操作、调试、装配、维修;质量检验、监督与控制;生产管理(个别;行政管理(个别。其分布情况如图 2。

图2 机电一体化专业主要职业岗位分布情况

(2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人数分布

从机电一体化专业主要职业岗位分布情况看,由于生产管理,行政管理,质 量检验、监督与控制这三类岗位人员所占比例低、绝对量少、分析缺乏代表性, 因此,课题组仅对设备的操作、调试、装配、维修岗位人数分布情况作分析,结 果如图 3。

图3 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人数分布情况 学历结构

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从业人员学历结构如图 4所示。调查结果显 示,中职学历占了很大比例,企业对这些岗位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并不高。显而 易见,中职层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图4 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人员学历结构分布图

以上学 历

(3企业近三年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所需的人数

从企业调查得知,多数企业近三年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所需的人 数成增长态势。企业近三年所需的岗位人数情况如图 5所示。图 5显示目前最需 人员的岗位有:机电设备系统操作、机电设备系统安装与调试、机电设备系统维 修。

图5 企业近三年所需的岗位人员

4.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被调查者基本都拥有与专业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普通 车工、普通钳工、维修电工、通用设备维修、电工电子、装配钳工、现代测量、气液电控制、AutoCAD ,各类证书。5.机电一体化专业在职人员进修需求分析

许多企业提出要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在职人员进行继续培养,各企业也制定 了相应的计划,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企业的培训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得 到满足,特别是在专业技能的进修上,相当多的培训机构或学校只能提供单一工 种的培训,无法提供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综合应用的培训。

三、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职业技能调研 1.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岗位分布情况(1 就业岗位分布情况

不同性质的企业对近年来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基本肯 定。但各单位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见岗位专 项能力表。

岗位专项能力表

调查表明,企业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突出表现为普通机加工、电气 维修、机械维修和数控设备操作等方面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企业对职业道德、社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应 变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对部分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方面 满意度不高,对毕业生在设备、设施保养能力甚至包括动手操作能力评价也不高。对本专业

毕业生在计算机控制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的能力要求则不同类型企业 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在这方面有一定的要求,而传统制 造型企业则要求较低。另外,大规模企业对毕业生基础知识和发展后劲比较看重, 而小型企业则普遍重视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能力。

2.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在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实训条件,学生取证,师资等 方面情况如下:(1课程设置一般有:机械制图,电工电子基础,机械基础,数控加工技术, 可编程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制工艺,液压与气动 控制,工程力学等。使用的教材种类繁多,有国家教育部中等专业规划教材,市 教委统编,机工版,高教版,劳动版,自编教材等。

(2各校都有实训室,一般开设实训有:车工,钳工,电工,电子,液压,数 控,机械加工,机床电气控制。

(3各校师资统计情况

调查显示,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师资数量基本满足要求,理论教师占 65%, 实习教师占 35% , 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的比例为 2:1 , 其中, 双师型教师占 82%;高级职称占 42% ,中级职称占 36% ,初级职称占 22%。

调查分析表明,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专业培养目标不到位:目前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基本按“既懂机有懂电” 来定位,但往往只是形式上机,电的物理相加,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到岗位 就出现”既不懂机又不懂电“。

●缺乏与企业全面合作办学的机制,很多学校没有根据企业需求办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相当落后。“知识为本文“的传统教学观 念在教师中还有相当的市场, ”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授课仍在课堂教学 中唱主角, “变动接受”依旧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课程体系与生产实际有较大差距:传统课程多,与就业及工作相关的课程 少,学用不一致明显,专业教学与实践训练环节难以保证,很难达到技能 型人才的要求。

●教学内容陈旧:课程传统,教程陈旧,教学内容相对落后,循环维修,绿 色再制造等新工艺,新技术没有体现。

●教学设施配置不够合理:先进的实训器材和设备不足, 落后于企业的要求, 特别是与企业需要的能够进行机电一体化综合应用实训的装置基本为空 白点。

●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够强, “双师型”教师不多,理论教学与实践 教学未能有机融合。

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对应的职业资格鉴定工种“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人 员”的内涵和考核要求还不能满足企业要求。

四.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改革建议

(一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调整建议

1、我们通过对市场需求和毕业生信息反馈分析,确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 目标为: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敬业爱岗,具有不断追求新知识、实 事求是、严谨塌实、勇于创新的精神,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必 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对机电产业结构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智能型、应用型 高素质劳动者。毕业生到岗后,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检测、操 作、维护与维修等工作。

2、机电技术人才的工作岗位分布:

根据调研情况,我们可把机电技术人才岗位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生产第一线 的机械加工、设备操作的占 19.2%,从事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等占 6.5%。二是机电 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与维护保养(操作工人占 48.3%。除此之外,从事车 间班组的生产管理与组织工作的占 8.2%;从事市场销售与售后服务的占 7.2%.3、知识和能力要求

(1掌握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2掌握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具有机电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4具有一般机械加工的操作和编制简单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5具有简单机电设备改装的能力。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行业背景优势

1、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 率的重要手段,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 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机电 一体化即数控加工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 的主体。我国加入 WTO 后,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以及其他高新技术密集型企业将 会大规模增加,这些企业都需要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的数控加工技术和计算机控

制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2、汽车制造业是湖南省和郴州市的重点支柱产业,一汽集团公司作为中国 汽车工业的龙头企业,责无旁贷地要肩负起迎接加入 WTO 后挑战的重任,将以中 外合作的方式为主,全面提高汽车制造的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增强 竞争能力。造就一大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是迎接挑战,使我国机械制造业 走向良性循环,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战略。

3、湖南省和郴州市的机械制造企业在数控技术应用方面尚处于十分落后的 局面,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高新技术应用的不断发展,对机电一体化专业 人才的需求必然会大大增加,市场潜力不可估量。

4、郴州市“十五”计划把光电产业作为另一支柱产业, 建设“郴州光谷”, 发展光电产业,发展计算机信息产业,更需要计算机控制技术方面的机电一体化 大量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郴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仅光 电企业每年将需要这类人才在 1000人以上。

5、玉米深加工作为湖南省及郴州市的另一个主打产业, 使众多的企业在湖南 省涌现,企业的加工设备不断更新和趋于国际化、自动化发展。为此,需要大量 的机电一体化人才作为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维护人员。有很大的人才需求空间。(三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思路

1、教学改革的重点

要适应 21世纪发展的要求,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跨世纪目标,尤其是以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为促进我市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同现代化要 求相适应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必须明确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围绕这个重点,借鉴 CBE 理论,构 建新的突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方式。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例确定为 1:1, 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

2、教学改革的思路

通过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的调研与分析。确定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 学改革的思路为: ⑴从面向单一工种转为面向职业岗位群, 不但要使学生具有在一个职业岗位群 中转岗的基础,而且要使其掌握跨职业岗位群的通用职业技能。

⑵从过分强调技能训练转为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和更新技能的方法。对那些重复 性强、易被机械化和自动化所代替的技能,不宜投放过多的课时,此类技能大多 可以在上岗后得到强化,对只在一个岗位上长时间“顶岗实习”的做法必须严加 控制。

⑶改变课程结构,使课程能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⑷加强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基础的课程,使学生具有收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奠定更新知识和增强技能的基础。

(四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坐标的办学理念;坚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 能力作为整个教学的主线;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坚 持按职业岗位要求进行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内容的合理整合;坚持教学模式、教 学评价的改革和创新;坚持以教材建设为载体实现职业技能的培养;坚持以创设 “生产情景”为特征进行教学环境建设来实现本专业的教学改革。为此,对专业 教学提出如下改革建议;(1 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与能力结构、教学能力等将直接影响到专业教学的结 果。树立现代职教理念、转变教学观念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

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要打破学科界限和原有的知识体系,要以过程性知识传授 为主、以陈述性知识传授为辅,要以技能传授为主,以知识传授为辅,重视学生 的学习态度、方法和职业意识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在专业教学中建立基于能力 本位的教育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体现以职业能力为基础;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 课程观,充分体现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建立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人才观,使教学 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适合学生的要求和发展需要;建立基于行动导向的教 学观,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的有效教学方法。(2 重组教学内容

要组织课程专家,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根据行业专家的建议,构 建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内容。

打破学科界限,以能力体系为基础确定课程内容;围绕掌握本专业职业技能 来组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要设计职业情景,培养

学生在 较为复杂的工作关系中做出判断并采取相应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3)改革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学项目,配以现代化教学技术,合理运用教学环境,在“生产情景”中强化动手操作,在 教学中强调师生互动。在改革教学方法方面建议重点注意以下方面: 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摒弃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教 学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凸显教学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 能力。促进个性发展的教学方式 设置“生产情景”,培养职业习惯;根据课程内容,创新“生产情景”,进 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学习过程行动化、做到讲练结合、练中有奖、学 在链中、是学生体验职业活动,真正掌握使用的生产技能,提高职业能力 运用技术手段,扩展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推广多媒体和仿 真教学,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使得难以理解的知识和经验能直接,形 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生资源(4)创新教学评价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重视过程性评价,注意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 价的有机结合,在学业评价中充分考虑职业技能掌握程度和评价本身对职业能力 形成的促进作用。

(五)机电一体化专业师资与实训条件配置建议(1)专业师资 专业师资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重新定位的本专业对专业教师提出了 更高的任职要求,为此,课题组提出如下建议: 师资要求 专业师资的基本要求: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教师资格证书 专业师资的技能要求: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除具有教委规定的学历,教师资 格要求外,新任的 专业教师应达到三级(高级)及以上技能等级 师资队伍的结构要求:本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应有专业带头人一名,各 学科要有学科带头人至少一名,中青年教师要有一定的比例 其他要求:所有专业教师都具有实施实践性教学的能力,专业教师任教的两 11 年内要有从事生产实践或参与生产实践的经历 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各校现有师资与专业教学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开设本专业的学校可通过 以下途径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和结构改善; 业务进修:业务进修主要侧重于专业技能和实践课程教学能

力的提高,机、电复合知识的学习,专业课程教法研究等 企业引进:新进教师应首先考虑从相关企业引进,也应考虑从企业引进具有 2-3 年生产实践经历的大学毕业生 聘用兼职: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聘用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具有丰富实践 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担任兼职教师,专门化方向课程的教学可以有校 企合作办学的企业方工程技术人员担任(2专业实训室等教学设施建设 专业实训室的建设除符合一般的教学要求外,还要尽可能创设“生产情景” ; 教学设施配置合理,要配有符合要求的教学对象;教学工位要符合课程内容和在 学人数的要求;在熟练区域边要配有独立的讲解区,讲解区内的设施要符合教学 要求;要具有职业技能训练的必备条件;要具有安全、卫生、规范的劳动环境和 条件。课题组认为,专业实训室应具有如下基本功能。能独立围成一门课程或课程模块的实践性教学任务 能独立完成技能模块考核和鉴定 配有的教学对象能完成特定课程的教学 能提供足够的操作工位和安全可靠的操作环境 创设的“生产情景”具有促进职业能力形成的功效 根据本课程设置建议,建议本专业设置如下专业实训室: 机械拆装实训室 机械加工实训室 液压与气动实训室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室 单片机实训室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室 12 PLC 实训室 13

第二篇: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为适应湖南省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配合省政府“3+5”城市群经济发展战略,满足社会对机电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精神,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机械工程系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我院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研,并就此完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内涵

机械技术可以承受较大载荷,但不易实现微小和复杂运动的控制,而电子技术则相反,不能承受较大载荷,却容易实现微小运动和复杂运动的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在系统工程的基础上有机地加以综合,利用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其本质是将电子技术引入机械控制中,也就是利用传感器检测机械运动,将检测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执行装置。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实现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大幅度地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制造技术水平,实现生产方式向柔性方面发展;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节约能源和材料消耗,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机电一体化已是世界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向,也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的行业背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要通过工艺装备才能物化成现实生产力。要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就必须发展装备工业。机电行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行业,机电行业的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标志。当前,中国正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世界制造业生产基地正加速向中国转移。不久的将来,我国将通过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成为世界最重要新型制造业基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机械工业的多家重点项目机床用户、大型企业采购团将选购大量国内外先进机床工具设备,以完成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中国的制造业一定要实现从大国到强国、从低端到高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制造技术实现这一转变一是要高技术化,二是要技术升级。但是,中国目前只是非创新产品的制造大国,靠劳动力、价格、资源和非竞争性的比较优势,其低端产品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要把制造业做大做强,机电一体化技术将起关键作用。目前湖南正着力提高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以工程机械、现代轨道交通设备、汽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数控机床、仪器仪表等成套设备和专用设备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进步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不断开发,从而推动了与此相关的教育服务的改革与发展。

三、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是机械制造行业技术需求

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使我们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愈来愈紧密地交融汇合为一体,形成先进制造技术,对机电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型人才已难以适应新的需要,培养新型机电一体化人才,是提高我国的制造业水平的当务之急。

四、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社会需求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一体化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一体化工作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其目的是节能、节材,提高工效,提高产品质量,把传统工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一步;二是开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机电产品,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机械手、汽车电子化产品、智能化仪器仪表、电子排版印刷系统、CAD/CAM系统等,这些机电产品无一不是机械、电脑、电力电子等的集成融合,这必然需要大量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

2、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我国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技术改造、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领域得到大力拓展,涉及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等众多领域,在各类加工制造行业中应用极其广泛。目前,与机电技术紧密相关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保持了持续增长。2008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额为8317亿美元,增长17.2%,保持全球第二位,与德国差距进一步缩小;机电产品出口增长速度遥遥领先,占全球出口的份额提高到12.5%,占全球出口增量的25.4%。我国工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机电行业的飞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机电一体化专门人才。

3、湖南经济振兴,需要大量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

湖南省“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将努力构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着力扶持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技术六大优势产业集群,到2010 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4100 亿元,年均增长22%。省政府明确提出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产业升级思路。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装备制造和汽车产业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已经建立中联、三

一、江麓、南车时代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了一批自主品牌,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等支柱产业,正在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化优势。机械装备制造业正面临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新产品产值连续多年高速增长。2008年,湖南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166亿,汽车产量14.5万辆,成为湖南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长株潭产业群分析:经过产业结构调整,长沙工业规模结构已初步形成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家用电器和电子信息,中成药及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六大产业集群;株洲形成了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有色金属、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非金属矿制品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湘潭形成了以黑色冶金、机电及机械制造、化纤纺织工业、化学原料及精细化工为主体的产业体系,三市集中了全省大部分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长沙完成工业总产值3230.84亿元,比上年增长31.9%;2009年,长沙工业总产值有望登上4000亿元台阶。到2015年,长沙市装备工业总产值计划过6000亿元。株洲市、湘潭市的装备工业均已形成一定的产业特色和比较优势。未来5年内,长株潭三市装备工业总产值要占全省装备工业的70%以上。

娄底地处湖南省中部,与“长株潭城市群”相邻,地理位置优越。市委市政府指出,要加快发展机电、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机电产业着力建设机械基础件、专用汽车改装和汽车零部件、配套件、农用运输车和农副产品加工成套设备、矿山和建筑及新型环保机械、电气产品五大基地,重点发展新材料、先进制造业。近年来,娄底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08年底止,娄底市拥有工业企业272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10家。2008年,全市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924.77亿元,工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46.4%。随着娄底工业化进程加速,企业需要引进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机电一体化技术这种通用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湖南省“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省人才总量达到46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7%左右。娄底市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到2010年要达到技术性从业人员的15%左右,新培养技师7000人。

4、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为了解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需求状况,我院组织老师下企业进行调研,走访了珠三角、长三角、本省和本地区的一些大中型机电与装备企业,如大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格兰仕集团、湘潭电机、华菱钢铁集团、广州美晶电子有限公司、富士康集团、三星锻造有限公司、湖南星源电气有限公司、湖南省农友机械集团等。这些单位大都是以高新技术为增长点,重点发展工程机械、微电子、机电产品、机电设备、钢铁等主导产业,机、电、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产业的主要特点。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湖南及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急需既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制造、使用、维修、检测、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熟练进行机电产品的维修及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及维护等实际技术的机电类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如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人员、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人员、机电设备的维修和技术改造人员、机电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加工人员等。

第三篇: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为适应湖南省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配合省政府“3+5”城市群经济发展战略,满足社会对机电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精神,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机械工程系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我院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研,并就此完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内涵

机械技术可以承受较大载荷,但不易实现微小和复杂运动的控制,而电子技术则相反,不能承受较大载荷,却容易实现微小运动和复杂运动的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在系统工程的基础上有机地加以综合,利用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其本质是将电子技术引入机械控制中,也就是利用传感器检测机械运动,将检测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执行装置。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实现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大幅度地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制造技术水平,实现生产方式向柔性方面发展;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节约能源和材料消耗,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机电一体化已是世界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向,也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的行业背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要通过工艺装备才能物化成现实生产力。要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就必须发展装备工业。机电行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行业,机电行业的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标志。当前,中国正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世界制造业生产基地正加速向中国转移。不久的将来,我国将通过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成为世界最重要新型制造业基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机械工业的多家重点项目机床用户、大型企业采购团将选购大量国内外先进机床工具设备,以完成大规

模的技术改造。中国的制造业一定要实现从大国到强国、从低端到高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制造技术实现这一转变一是要高技术化,二是要技术升级。但是,中国目前只是非创新产品的制造大国,靠劳动力、价格、资源和非竞争性的比较优势,其低端产品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要把制造业做大做强,机电一体化技术将起关键作用。目前湖南正着力提高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以工程机械、现代轨道交通设备、汽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数控机床、仪器仪表等成套设备和专用设备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进步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不断开发,从而推动了与此相关的教育服务的改革与发展。

三、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是机械制造行业技术需求

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使我们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愈来愈紧密地交融汇合为一体,形成先进制造技术,对机电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型人才已难以适应新的需要,培养新型机电一体化人才,是提高我国的制造业水平的当务之急。

四、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社会需求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一体化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一体化工作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其目的是节能、节材,提高工效,提高产品质量,把传统工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一步;二是开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机电产品,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机械手、汽车电子化产品、智能化仪器仪表、电子排版印刷系统、CAD/CAM系统等,这些机电产品无一不是机械、电脑、电力电子等的集成融合,这必然需要大量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

2、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我国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技术改造、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领域得到大力拓展,涉及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等众多领域,在各类加工制造行业中应用极其广泛。目前,与机电技术紧密相关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保持了持续增长。2008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额为8317亿美元,增长17.2%,保持全球第二位,与德国差距进一步缩小;机电产品出口增长速度遥遥领先,占全球出口的份额提高到12.5%,占全球出口增量的25.4%。我国工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机电行业的飞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机电一体化专门人才。

3、湖南经济振兴,需要大量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

湖南省“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将努力构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着力扶持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技术六大优势产业集群,到2010 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4100 亿元,年均增长22%。省政府明确提出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产业升级思路。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装备制造和汽车产业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已经建立中联、三

一、江麓、南车时代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了一批自主品牌,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等支柱产业,正在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化优势。机械装备制造业正面临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新产品产值连续多年高速增长。2008年,湖南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166亿,汽车产量14.5万辆,成为湖南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长株潭产业群分析:经过产业结构调整,长沙工业规模结构已初步形成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家用电器和电子信息,中成药及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六大产业集群;株洲形成了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有色金属、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非金属矿制品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湘潭形成了以黑色冶金、机电及机械制造、化纤纺织工业、化学原料及精细化工为主体的产业体系,三市集中了全省大部分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长沙完成工业总产值3230.84亿元,比上年增长31.9%;2009年,长沙工业总产值有望登上4000亿元台阶。到2015年,长沙市装备工业总产值计划过6000亿元。株洲市、湘潭市的装备工业均已形成一定的产业特色和比较优势。

未来5年内,长株潭三市装备工业总产值要占全省装备工业的70%以上。

娄底地处湖南省中部,与“长株潭城市群”相邻,地理位置优越。市委市政府指出,要加快发展机电、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机电产业着力建设机械基础件、专用汽车改装和汽车零部件、配套件、农用运输车和农副产品加工成套设备、矿山和建筑及新型环保机械、电气产品五大基地,重点发展新材料、先进制造业。近年来,娄底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08年底止,娄底市拥有工业企业272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10家。2008年,全市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924.77亿元,工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46.4%。随着娄底工业化进程加速,企业需要引进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机电一体化技术这种通用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湖南省“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省人才总量达到46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7%左右。娄底市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到2010年要达到技术性从业人员的15%左右,新培养技师7000人。

4、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为了解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需求状况,我院组织老师下企业进行调研,走访了珠三角、长三角、本省和本地区的一些大中型机电与装备企业,如大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格兰仕集团、湘潭电机、华菱钢铁集团、广州美晶电子有限公司、富士康集团、三星锻造有限公司、湖南星源电气有限公司、湖南省农友机械集团等。这些单位大都是以高新技术为增长点,重点发展工程机械、微电子、机电产品、机电设备、钢铁等主导产业,机、电、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产业的主要特点。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湖南及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急需既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制造、使用、维修、检测、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熟练进行机电产品的维修及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及维护等实际技术的机电类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如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人员、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人员、机电设备的维修和技术改造人员、机电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加工人员、机电产品的检验、销售、技术服务与管理人员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企业需求情况预测见表1。

表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企业需求情况预测

从上述分析与市场预测来看,形势是喜人的。学院地处娄底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紧邻涟钢,独特的区位优势、灵活的办学机制,应为本地区和全省工业经济振兴、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培养更多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机电一体化专门人才。

潇湘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系

机电一体化教研室

第四篇:矿山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矿山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为了准确定位矿山机电专业的服务面向,正确指导矿山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符合企业和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矿山机电专业自2007以来,组织专业教师对当地煤炭企业等大型煤业集团公司的人才需求、生产状况、机电设备等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座谈,历时半年。其中:重点深入到桦甸市晟大弘盛能源集团一矿、二矿、三矿、等多家煤矿企业的生产区队岗位进行调研,这些家煤矿中有建矿50余年的老矿井,也有刚刚投建的现代化矿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研目的:通过调研和分析,为矿山机电专业的准确定位提供依据。调研对象及内容:调研对象主要是从事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的机电科和机电队、机运队、供电队、安装队等基层区队与班组的队长、技术人员、班组长、技术骨干等。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煤矿机电岗位的种类,岗位分布情况,各岗位人才需求情况,岗位工种及各工种需求比例,岗位工作职责、工作内容、责任范围,企业和区队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毕业生的使用情况及知识能力素质表现情况,矿山机电专业的服务面向,矿山机电专业应如何定位才能更好的为煤矿生产一线服务等。同时充分利用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工控网、中国煤炭工业网、煤炭人才网等国内知名网站进行矿山机电专业人才需求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通过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煤炭行业高级技能型人才现状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耗结构中,煤炭占70%以上。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能源支柱产业。

中国煤炭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煤炭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些技术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煤炭的国际竞争力总体上已属中上水平。但无可否认,与西方先进的煤炭生产国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为73.63%,而发达国家的相应指标则接近或达到100%。我国原煤入洗比例只有25%左右,而美国、澳大利亚的原煤几乎全部入洗。我国国有重点煤矿全员工效平均只有3.057吨/工,而美国是40吨/工以上、澳大利亚是30吨/工以上。我国煤炭工业目前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美国、澳大利亚煤炭工业已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的转化。而差距正是我们中国煤炭产

业的希望之所在,潜力之所在。事业第一,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是煤炭人才应有的素质要求。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煤炭工业积极实施“科教兴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以对煤炭工业的技术改造、结构调整、优化为主要目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提高技术含量。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传感器技术、节能、降耗、环保、洁净技术的发展,使煤炭工业的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改变着煤炭的技术面貌和社会形象。

以实现煤炭生产机械化、集约化、减人提效为目标,煤炭工业实施了创建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工作。尤其近20年,通过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改进和发展国产装备,使煤炭生产逐步由劳动密集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转化。由于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使采煤工作面的单产、功效不断提高,现在一个长壁综采工作面的年产量相当于过去一些大型矿井的年产量。随着科技进步,煤矿装备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型集机、电、液、计算机为一体的设备不断增加,现代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高新技术、工艺得到广泛应用。如南屯矿应用工业PC作为主风机的检测核心,实现了风机的参数动态监测;鲍店矿应用PLC对副井提升机实施自动检测。采煤机向交流电牵引发展,装机容量最大已达2000kW以上;液压支架可实现可编程电液控制。

但是,煤炭行业目前劳动力结构严重不合理,数量多,但文化技术素质偏低。据调查,目前,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约660万人,其中国有重点煤矿264万人,地方国有煤矿146万人,乡镇煤矿约250万人。在国有重点煤矿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占46%,初中占52%,工程技术人员只占3%,工程技术人员奇缺。劳动者素质与目前煤炭工业技术发展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很不适应。

例如:我市的晟大弘盛能源集团,2007年以来行业竟然没有引进过一名采掘专业的本科生,而专业工程技术人才流失多达200人。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只有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4967人,其中从事煤矿一线的主体专业人员仅有1000人,占全部职工比例的7.86%。全省煤炭行业的高级和中级技术人员,分别只占职工总数的1.3%和5.9%,远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从调查可以看出,河南各类煤矿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全面紧缺,国有6个重点煤矿企业有的区队没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而地方煤矿企业人才更为匮乏,为数不多的工程技术人员

只在煤矿相对重要的科室岗位工作,一线区队里中专以上学历的技术员很少。乡镇煤矿更为严重,平均每个矿只有1~2名中专以上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连“五职矿长”有的也不是专业技术人员,这样的技术力量,很难保证煤矿安全。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属于全国特大型企业之一,有生产厂、矿、处五十六个单位,产业工人近十五万。从事机电岗位工作的有两万多人,其中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只有2000多人,占机电岗位职工总数的比例不到10%,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足1.5%。而熟练掌握机电复合知识和技能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更是非常紧缺。

二、煤炭行业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况调查

据中国煤炭教育协会2005年对40个国有煤炭企业(35个国有重点煤矿,5个国有地方煤矿)的抽样调查分析,国有重点煤矿在今后15年内,每年需要引进补充各类中高级人才近2万人。如果按全国煤矿企业测算,则每年需补充的中高级人才将达到至少3万人以上。到2010年,煤炭行业共需各类人才约12万人,而当前人才补充数量不足需求的40%。

近几年煤炭类高职毕业生的供需比为1∶1.5以上,中专毕业生的供需比为1∶10以上,而且供需比还会持续紧张。

据调查,96%的煤炭企业缺少机电专业人才,88%的煤炭企业缺少采矿专业人才。此外,通风、安全、选煤、煤化工、通信、计算机、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外经贸、法律等专业人才也相当紧缺。完全实行综合机械化采煤的企业拥有的本科学历专业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2.93%,在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人才仅占10.2%。

近年来,国家煤炭工业局人才交流中心陆续对全国11个生产矿井和集团公司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专业主要是采煤、矿建、通风、地质、测量、机电、机械化、电气化8个专业。所调查矿区原煤生产人员共36289人,正规院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仅为1219人,占3.36%。采煤、矿建专业人才566人,占所调查矿区井下采煤、掘进、开拓工人总数17595人的3.22%。从学历层次上看,这些企业的煤炭专业技术人才中,本科生465人,占主体专业技术人才的38.1%;专科生184人,占15.09%;中专生570人,占46.76%,占据了主要的技术岗位。这种以中专生为主的学历结构显然不能适应现代化矿井建设的要求。迫切需求各类高级技能型人才。

从近几年河南省煤炭系统高等学校培养矿山机电人才的现状分析来看:人才需求和培养规模差距很大,以对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电技术人才需求的调查为例: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属于全国特大型企业之一,有生产厂、矿、处五十六个单位,产业工人15万人。从事机电岗位工作的有两万多人,其中机电专业技术人员有2000多人。占机电岗位职工总数的比例不到10%,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足1.5%,而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且能够熟练掌握机电复合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更是非常紧缺。人才的严重匮乏,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煤炭生产条件的特殊性致使人才流失和招聘困难,因此平煤集团迫切需要为生产一线机电技术岗位(群)补充技术应用型人才。从供求比来看,仅平煤集团公司在若干年内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供不应求。

从河南省及平顶山周边地区煤炭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人才匮乏具有共性。从平煤集团公司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人才需求计划,其中对矿山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为: 2006年~2010年每年需150人。可以看出,人才需求量大且稳定。同时平顶山是重工业城市,工矿企业较为集中,这些企业的机电领域的各种生产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管理及技术改造等,都迫切需要大批素质优良,具有较高的技术应用能力、操作能力的机电知识结合紧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中的竞争力。并且随着机电工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迅速推广与普及,这种人才需求将更加强烈。因此,煤炭企业对矿山机电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大且稳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前景十分美好。

调研结论:

(1)矿山机电专业是煤炭系统的紧缺人才专业,96%以上的煤炭企业缺少矿山机电技术人才。

(2)煤炭企业职工技术素质普遍较低,急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人才需求量大,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且稳定。

第五篇:2014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报告(推荐)

2014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调研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简介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械技术可以承受较大载荷,但不易实现微小和复杂运动的控制,而电子技术则相反,不能承受较大载荷,却容易实现微小运动和复杂运动的控制。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主要指机械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这两方面的一体化,并且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当前,科技发展的态势特别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它是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其本质是将电子技术引入机械控制中,也就是利用传感器检测机械运动,将检测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执行装置。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实现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互补。所以说,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应具备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产品中要有运动机械;二是采用了电子技术,使运动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因而,机电一体化技术是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备紧密结合的产物,也是机械设备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应用范围涉及了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

发展前景。

二、机电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机电一体化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技术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唐山曹妃甸地区,优越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曹妃甸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们机电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机电一体化技术,这种通用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另一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面广,在诸如农、林、牧、渔产品的深加工企业,食品加工、造纸、印刷以及交通运输以至现代商业企业等都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技术。

为充分满足科技发展及社会诸多企业对多方位人才的需要,我系领导带领有关专业老师调研了一些大中型企业公司,还走访了一些很有发展前景的科研单位,唐山瑞丰钢铁(集团)金友钢铁有限公司、中国二十二一公司混凝土工程处、中冶京唐机电公司、国投中煤同煤京唐港口有限公司、唐山市金石超硬材料有限公司、中国二十二冶路

桥公司、唐山鑫唐科技有限公司、唐山电通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这些单位大都是以高新技术为增长点,重点发展微电子、数控机床、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仪器仪表、电子专用设备、机器人等主导产业。机、电、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产业的主要特点。被调查的单位都涉及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质高,具备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曹妃甸产业的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等专业的补充与延伸,机电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尤其是综合技术应用人才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调研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高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急需,我系加强了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建设,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整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综合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能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制造、维修、检测、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熟练进行机电产品的维修及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及维护等实际技术。它是我校对社会需求做出的快速反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是同步的。它适应了唐山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适应了企、事业单

位对人才的需求,适应了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教改后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新途径,提高课程的整合性、技术的先进性、知识的综合性,加强实践性,使该专业的毕业生明显的具有复合型人才特色。

三、调研情况汇报

(一)学校专家调研情况

融合专业特点,制定并开始实施以工学结合为重点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通过第三年全年在企业完成顶岗实训,同时把“双证书”要求纳入了专业教学计划、对毕业设计也进行了重大改革,毕业设计课题更多的是真题真做,强化学生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在保持专业特色的同时,我们紧贴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展专业方向,实现了“大专业、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改革,构建了模块式课程体系,积极倡导并实践了讨论式、案例式、以工作任务、工程项目为引导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改革成果显著。建有单片机与电子技术、传感器、电工技术、液压传动、可编程控制器、钳工、车工、焊工和数控机床9个标准实训室;机械CAD、CAM、模具设计专用机房;并建有一个功能较全的机加工基地,主要面向机械制造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机床操作与维修、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的生产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材。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始终把培养有专门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坚持以教学质量为根本,工学结合,在办学过程中,邀请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学计划的制

订和教学过程,课程设置在保证专业核心课程以外,还增加了用人单位的专业课程和企业管理、企业文化课程,不断优化人材培养方案,加强了人材培养的针对性。

(二)企业专家调研情况

机、电、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产业的主要特点。被调查的单位都涉及到机电技术的应用,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质高,具备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唐山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机电专业作为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等专业的补充与延伸,机电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尤其是综合技术应用人才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三)毕业生调研情况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已面向人才市场,面向社会,打破地区、行业限制,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其中许多毕业生要到南方沿海地区条件好的机电企业谋职,这势必也会加大人才的需求量。本专业就业形势较好,需要实践经验,因此,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必须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大实习实训的深度和广度,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具有长远而广阔的社会前景。

四、结束语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目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短缺的,这一层次人才的培养就要靠高等职业教育。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高职要发展不能光靠学校和教育部门本身,更要与劳动保障和人事部门共同联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接受高职教育学生的就业问题。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技能型、应用性人才。要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培养方案,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支撑,明确专业领域核心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专业领域课程体系。

总之,通过对上述企业的走访与调研,对机电类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培养模式的探索有了新的认识,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专业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机电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特别是唐山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技能人才已被各制造业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给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带来了发展前景。

机电一体化技术教研室

2014-11

下载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报告(大全)

    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报告 一、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 1、机电一体化专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查表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查表 您好! 为了解贵单位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及时掌握教育与培养的实际效果,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工作,......

    5.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车辆与信息工程系 2014年1月目录 一、专业人才需求分析的依据 ........................................................................

    机电教研室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报告

    2015年机电一体化专业企业调研报告 为了适应我市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满足社会对机电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我校遵照教育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活动总结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活动总结为了能让我们对我们自己的专业能有更深的了解,也为了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2012年秋季学期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项为期八周的工作调查......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参考提纲)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 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既要有数据,又要有分析。 1.地方××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地方××行......

    模版××××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黑体加粗小2号字) (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各专业请参照统一的格式,结合各专业的特点设计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及可行性报告,小四字号的部......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XXX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标题1,黑体二号字,加粗) (引言部分内容,简要交待背景,200字左右,包含本次调查小组人员情况、调研企业情况、工作过程。) 第一部分 调研目的与对象(标题2,黑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