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三十)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Word版含解析

时间:2019-05-14 16:4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2019学年高中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三十)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Word版含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2019学年高中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三十)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Word版含解析》。

第一篇:2018-2019学年高中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三十)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基础全面练]

1.(2018·石家庄联考)总书记在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材料启示我们()①文化与经济的交融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复兴 ②弘扬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④要以高度文化自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D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③④正确;①②与题目指向不符。

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也是蕴藏民族精神的符号基因,更是浓郁文化自信的有力抓手。2017年9月15日,“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在首都博物馆举行启动仪式。由中央网信办协同文化部联合主办的这一活动()①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 ②有助于建设多种价值体系,培养多元文化意识 ③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自信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D 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①错误。我国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②错误。③④正确,故选D项。

3.(2018·滨州一模)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展现诗词之美、分享诗词之趣”唤醒人们对古典诗词的记忆,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涵养当下生活。这启示我们()①切实增强使命感,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坚信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④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大力发展本民族文化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 《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这启示我们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故“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其国际影响力”不是材料给我们的启示,②不选;“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涵养当下生活”说明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坚信中华文化的生命力,③正确;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符合题意。

4.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毛泽东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诗句鼓励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下列诗句中体现自信的还有()①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②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③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④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都能体现自信,①②正确。③④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5.(2018·黄冈质检)2017年元宵节期间,黄冈市区以“黄冈党旗红·书香进万家”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在遗爱湖东坡广场举行。“元宵猜猜乐”有奖灯谜竞猜,千余条涉及诗词、地理、历史等知识内容的灯谜与广大市民见面。市民朋友还可以在现场观看楹联文化展和数字图书馆图片展。该活动()①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提升市民素质 ②体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发展了民族文化 ③旨在满足市区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群众生活 ④激发市民爱国热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 元宵节期间市区举办的阅读和竞猜等活动,营造了和谐的文化环境,旨在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群众生活,对提升市民素质有潜移默化的作用,①③说法符合材料。②④夸大了该活动的意义,不选。

6.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加强科学普及。这要求我们()①坚持以社会效益为目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②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③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 ④全民阅读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要求,②③正确;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营利为目的,①错误;④与题目指向不一致。

7.(2018·江西新余期中)当代中华文化既有“魂”又有“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业和产业体系等是“体”。“魂”与“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下列有利于“强魂健体”的措施有()①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 ②要全面奏响大众文化这一主旋律,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③某市免费开放文化馆、纪念馆等文化场馆 ④发挥金融的作用,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资融资体系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 免费开放文化馆、纪念馆等文化场馆是发展文化事业的体现,③入选,④是发展文化产业,答案为D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和内容形式多元化,①错误;主旋律文化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错误。

8.近年来,我国多地集中整治人车争道乱象,根据国家规定出台相关举措,全国各地区大力推广“礼让斑马线”活动。这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活动,使民众对交通安全的认知度不断提升,带动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交通安全,建设汽车文明。这项活动()①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可以推动社会文明 ②是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体现,能够培育文明风尚 ③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文明素养 ④表明加强公民思想道德修养,就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 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这项活动不是中心环节,①不当选;“礼让斑马线”活动是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体现,能够培育文明风尚,②当选;能提升公民文明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当选;题干没有体现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④不当选。

[热点迁移练]

热点一 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在开放中实现价值

2017年11月6日,国家文物局印发《文物建筑开放导则(试行)》,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文物建筑对公众开放。开放可采取全面开放或在有限的时段、有限的空间开放。把优化文物建筑保护、满足民生需求和带动地方发展真正结合起来,更加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更加注重法律与现实的衔接,真正闪现着科学、智慧和人性的光芒。据此回答9~10题。

9.2017年5月18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百度百科打造的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为热爱中国历史文化的观众搭建了一座知识桥梁。数字博物馆的上线()①使文化资源推广的手段和方式发生根本变革 ②为文化资源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手段 ③体现了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 ④有利于增强博物馆的公益功能和社会效益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数字博物馆的上线为文化资源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手段,有利于增强博物馆的公益功能和社会效益。故②④入选。①在题目中没有体现,排除。③表述与题意无关。

10.与传统日历相比,《故宫日历》通过大量故宫藏品图片、国宝日读等,让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千年风景,使公众潜藏于心的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爱被激发出来。《故宫日历》发行以来,读者好评如潮,销售热度持续上升。《故宫日历》的出版发行()①体现了文化自觉,激发了人们的文化自信 ②弘扬了民族精神,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滋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提高了文物收藏价值,保障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发行以来,读者好评如潮,销售热度持续上升”,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激发了人们的文化自信,①正确;根据材料“让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千年风景,使公众潜藏于心的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爱被激发出来”可以判断③正确;②与题意无关;④错误,因为保证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热点二 坚定高度文化自信 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2017年10月18日,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一篇划时代的科学社会主义纲领性文献。其中有关文化建设的阐述,作出了“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辟论断,谋划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方略,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指明了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据此回答11~12题。

11.“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强大的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人创造文化新辉煌所必需的信念和信心、底气和骨气。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当代中国人充满自信。这是因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目标()

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 ②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③与不同民族文化文明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 ④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设问要求回答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目标的原因及意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说明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内在依据,①④当选;②③没有说明为什么要建设文化强国,也没有说明建设文化强国有什么意义,不选。

12.“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告诉我们,文化自信()①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②是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基础 ③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

④寓于中华民族精神和先进文化之中 A.②③

C.②④

B.①③

D.①④

解析:选C “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体现了文化自信是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基础,寓于中华民族精神和先进文化之中,②④正确;①不选,因为民族精神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③不选,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

[大题规范练]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指出: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

该有这个信心。

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文化自信的内涵阐述文化自信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解析:解答本题考生应先思考文化自信的内涵包括的三个方面: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然后从这三个方面阐述文化自信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答案:①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为我们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②文化自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我们的文化自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丰厚滋养,以革命文化为深厚根基,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现实支撑。③文化自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内在精神支撑和稳定信念支持,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独特的凝聚力、影响力。

14.一个最美家庭,是一粒种子;十个最美家庭,是一种力量;百个最美家庭,是一缕吹拂成千上万个家庭的清风……2017年4月19日,“梦想启航——中国好家庭好家风巡讲活动”走进中国中铁,来自山西、宁夏、福建、山东等地的全国“最美家庭”代表讲述着自己的家庭故事,播种美的种子,分享美的能量。台下的观众则用一次次热烈的掌声表达内心的敬意。

结合材料,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展“好家庭好家风巡讲活动”的意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展“好家庭好家风巡讲活动”的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然后结合材料,可以直接说明最美家庭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其次可以从对于培育“四有”公民的意义的角度进行说明;最后可以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答案:①开展“好家庭好家风巡讲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全民文明程度,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②有利于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更好的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迈进;③有利于推动人们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

第二篇:课时检测(二十九)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课时检测(二十九)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选择题

1.20世纪初,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才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中国革命的新面貌。这一史实启示我们,当前在进行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必须()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④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A.①②

C.①④

B.③④ D.②③

解析:选A 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中国共产党”可知,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项。

2.近年来,越来越多制作精良、创意新鲜的公益广告,走进人们的视野。它们的主题不尽相同,有提倡节约环保类的,有构建和谐社会类的……但共同的是,公益广告中的正能量为化解社会戾气开具了“良方”。这表明优秀文化()①引领社会风尚,决定社会发展 ②传播社会文明,提供精神力量 ③弘扬核心价值,营造良好氛围 ④坚持多元指导,突出主流意识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选B ①错误,优秀文化不能决定社会发展;④错误,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指导思想不能多元化。②③正确,故选B项。

3.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前进,需要()①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②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一切文化 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解析:选D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①④符合题意;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不是民族精神,②错误;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不是一切文化,③错误。

4.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文化自信,就是要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中华文化自信的底气在于()①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优越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选D 任何文化都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①是从文化共性的角度讲的,排除;文化自信源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②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价值的认可,入选;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地位上是平等的,都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③观点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发展前途充满信心,④入选。

5.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格局。在新时期,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水平,助力做强中国教育。做强中国教育是基于()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对人有教化和培育的作用 ③教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④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A.②③

C.①④

B.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非重要手段,①表述错误;教育产业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③表述错误;做强中国教育是基于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人有教化和培育的作用,②④符合题意。

6.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挥实践、推动工作。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科学地回答了当今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②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③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是永恒的真理 ④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A.①②

C.③④

B.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 ③中的“永恒的真理”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指导思想,不是目标,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项。

7.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政府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下列措施符合政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是()①加大文化投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②把握文化发展方向,督促企业发展文化事业 ③挖掘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 ④增强服务意识,始终把文化发展放在首位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选C 材料中强调了政府的作用,所以政府要加大文化投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政府要挖掘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①③正确;②错误,因为文化事业的发展主体是政府,企业要发展文化产业;④不选,因为我国当前要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8.对于当前收视率颇高的真人秀节目中出现的“靠明星博收视率”和“炫富、作秀”现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关注普通群众,不能把节目变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场所,不能助长社会浮躁心态和颓废萎靡之风。这表明()①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应为人民大众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

③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④文化发展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选D ①③与材料主旨不符;针对当代文化生活中令人忧虑的现象,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加以引导与管理,这是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要求与体现,也说明文化发展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②④当选。

9.某地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设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从单纯娱乐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形成了一股崇德向上的强大力量。该地的成功经验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要()①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 ②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修养 ③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农民文化权益 ④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A.①②

C.③④

B.①④ D.②③

解析:选C 通俗文化不等于落后文化,不应当抵制,①说法错误;对待农村传统习俗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一味承袭,②说法错误;材料信息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保障农民文化权益,③④正确。10.在当前流动社会的影响下,广大农村的留守儿童成为“精神孤独的长跑者”,他们有很多困惑,却没人可以交流;他们渴望亲情,却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忍受着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孤单、无助。要让更多阳光照进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应该()①发展农村经济,满足留守儿童的物质需求 ②提高社会关注度,开展爱心陪伴关护活动 ③发展农村教育,提高留守儿童的文化修养 ④加强亲子沟通,及时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 本题强调的是广大农村的留守儿童成为“精神孤独的长跑者”,这就需要提高社会关注度,开展爱心陪伴关护活动;加强亲子沟通,及时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②④符合题意;①中的“物质需求”,③中的“文化修养”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项。

11.重庆巫溪县牵手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创办了“乐和书院”,建设了“乐和家园”,对于巫溪农民来说,这是他们参与重塑自身生活生产方式的一场文化变革。巫溪县创办“乐和书院”,建设“乐和家园”()①表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发展 ③是创建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的形式 ④能够促进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A.①④

C.①③

B.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 材料中并未体现文化创作,①与题意不符;创办“乐和书院”,建设“乐和家园”属于创建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的形式,可以促进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发展,②③当选;此活动可以促进优秀思想文化的交流与传播,④错在“各种思想文化”上。

12.2017年“3·5”学雷锋日前夕,中宣部命名了第三批50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50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举办该活动()①有利于激发志愿服务热情,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④有助于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 “中宣部命名了第三批50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50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有利于激发志愿服务热情,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①符合题意;50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50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④符合题意;培育“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②排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③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山东省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注重引入国学经典,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并赋予时代精神。各街道村庄将国学经典名言、故事彩绘雕刻到各街巷楼院墙,有的还将国学经典故事改编成百姓乐见的短剧组织巡回演出。各中小学在每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儿童节、国庆节等节日,广泛开展国学经典展演等活动。

结合材料,说明山东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如何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解析:本题考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属于基础知识考查。要联系材料依据教材内容作答。

答案:①引入国学经典,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赋予时代精神,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

②采取形式多样的弘扬国学经典的活动,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肯定,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

③材料中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体现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4.仁爱孝悌,传承祖宗古训;重学尚贤,突出文脉相继;科普教化,增强村民素养;民俗表演,彰显文化底蕴;白话故事,凝聚价值取向;热歌劲舞,展现时代气息,意在满足村民的多样化需求,引领乡村核心价值理念的文化礼堂在浙江遍地开花。面对快节奏生活对乡村的影响,文化礼堂以休闲娱乐文化活动让人放松心境;面对开放社会给乡村带来的人伦文化的负面冲击和价值冲突,文化礼堂起到了价值重建和引领的重要作用。乡村价值引领是文化礼堂建设的关键,它能让村民在此精神家园里丰富精神生活,构筑精神支柱,坚守乡村的精气神。

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关知识,阐述乡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意义。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属于意义类试题,注意限定的知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其根本任务、对教育、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等意义。答题时一定要遵循从“小”到“大”的原则,避免缺漏要点。

答案: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乡村文化礼堂建设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乡村文化礼堂是村民教育、农技普及和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③文化礼堂建设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培育乡村文明风尚。

第三篇:2018-2019学年高中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 文化与社会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

文化与社会

[基础全面练]

1.(2018·湖南湘中名校联合体联考)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而在文化资源的市场配置上,必须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A.文化包含了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B.市场对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把经济效益摆在首位

解析:选A 根据题目的表述,在文化资源的市场配置上,必须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文化包含了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故A项表述正确。B、D两项表述本身错误,排除。C项表述与题意不符。

2.汉字大体来源于两个系统:一是刻画系统,一是图画系统。以图画系统为主,刻画系统为辅。这些原始文字属于表意字范畴,所描绘的或者是具体事物的形象,或者是生活当中的场景,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一事实说明()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②文化自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解析:选D 原始文字描绘具体事物或生活场景,这表明文化来自于人的实践,为人所特有,①④正确;材料旨在强调文化的产生而非作用,②③不当选。

3.名人故居是人们触摸历史的“活化石”,除了建筑本身的价值外,更是一座城市历史文明的微型样本和魂魄所在。近年来,随着旧城改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保护好名人故居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严峻问题。重视名人故居的保护主要是因为()①保护名人故居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当地的文化软实力 ②名人故居是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③保护名人故居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提高城市知名度 ④名人故居往往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价值以及历史意义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选D 保护名人故居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当地的文化软实力,①不选;名人故

居是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要重视名人故居的保护,②正确;保护名人故居主要是为了社会效益,并不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③不选;名人故居往往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价值及历史意义,因此要重视名人故居的保护,④正确。

4.集卖创意、展服装、品咖啡、办活动、文化展览、餐饮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实体书店,吸引了广大的消费者,成为新兴文化业态。这体现了()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④人们既是文化创造者又是文化享用者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选B 吸引消费者的实体书店成为新的文化业态,这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体现,也表明人创造并享用文化,①④正确;②与材料中心不符;经济决定文化,③错误。

5.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表明()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 ③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决定因素 ④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 一个民族只有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表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①②入选。③错误,文化不是综合国力的决定力量。④错误,文化不能决定政治、经济。

6.唐初盛世,“贞观之治”,也是文学的“盛唐时期”,诗歌成就最为辉煌。王维、李白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优秀诗人,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一时期的诗歌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具有郁勃浓烈的浪漫气质。即使是一些恬静优美之作,也同样是生气弥满、光彩熠熠。这就是为后人所艳羡的“盛唐之音”。至晚唐,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文学日衰,诗歌也呈现出忧时嗟生、消极悲观的特点。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①文化的命运决定国家的命运 ②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 ③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④一定的文化依附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选C ①错误,夸大了文化的作用。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④错误。经济是基

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材料旨在表明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②③当选。

7.(2018·衡水月考)中韩建交以来,以韩国影视、游戏等为代表的“韩流”在中国广泛传播,加深了中国民众对韩国文化的认识。自韩国宣布部署“萨德”后,“韩流”变成中韩关系和文化交流的“寒流”。这说明()A.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B.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C.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D.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解析:选C 中韩建交加深了中国民众对韩国文化的认识,韩国部署“萨德”,“韩流”变成中韩关系和文化交流的“寒流”,这是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体现,答案为C项;A项与材料中心无关;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形式,B项错误;D项不为材料所反映。

8.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提升“硬实力”,也离不开挖掘和培育“软实力”。能否提升和强化“软实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这是因为()A.我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同等重要 B.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

C.文化“软实力”决定着我国的综合国力

D.加强文化建设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解析:选D 在材料中,文化是“软实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表明文化的重要性,加强文化建设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D项符合题意。A、C两项本身表述错误。B项与题意无关。

[热点迁移练]

热点一 国际传播能力提升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017年11月22日,第九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旨在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让更多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让中华文化融入世界舞台。据此回答9~10题。

9.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同文明互鉴共荣。这说明()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

解析:选B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非决定性因素,A项错误;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C项错误;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答案为B项;D项错在“消除”。

10.论坛共同探讨数字创意产业在“一带一路”的大机遇中,如何更好地探索前路,探索传统文化数字化、数字文化走出去和新媒体传播创新融合方式,寻找更精准的讲好和传播好中国故事方式。此举()①是文化与经济在新机遇中相互交融的体现 ②有利于相关国家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③在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交流 ④是对中华文化内容形式与传播手段的创新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选C 在文化交流中促进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体现,①当选;各国认同的是本民族文化和本民族传统文化,②错误;探索传统文化数字化、数字文化走出去和新媒体传播创新融合方式,更好地讲好和传播好中国故事,这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体现,③当选;材料未涉及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④不当选。

热点二 整合社会各方力量 推动形成阅读风尚

11月14至15日,在海南博鳌举办的2017博鳌全民阅读论坛上,中国期刊协会等14家单位联合发起成立全民阅读促进联盟。旨在整合阅读研究机构、媒体、群众读书组织、阅读推广机构、出版发行单位等社会各方阅读力量,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阅读、热爱阅读的新风尚,促进全民阅读不断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据此回答11~12题。

11.“全民阅读”这一理念连续三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反映了国家战略层面对阅读的重视。全民阅读的文化依据是()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作用,与政治相互影响 ②全民阅读是一项百年树人的基础工程 ③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全民阅读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和社会的道德力量 A.①②

C.①④

B.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 教育是一项百年树人的基础工程,而非全民阅读,②错误;优秀文化才

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说法错误,故排除。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项。

12.全民阅读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除了“倡导全民阅读”,又加入了“建设书香社会”的内容。这是基于()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优秀文化决定了民族能否自强屹立于世界

③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重要支撑

④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D “倡导全民阅读”和“建设书香社会”都是强调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先进的文化起促进作用,①错误;②夸大了文化的作用;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重要支撑,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③④当选。

[大题规范练]

13.(2018·安徽江淮十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也就是人民生计中的文化层面。促进文化惠民、改善文化民生,是文化小康建设的紧迫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成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到发布《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等文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加速推进。随着文化设施利用率不断提高,符合群众口味的服务内容不断丰富,老百姓在精神文化上的“获得感”也不断增强。

扶贫离不开文化,文化有助于扶贫,文化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2016年,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完成,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县、边境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启动,文化对发展的促进带动作用不断彰显,文化小康工作“短板”不断补齐。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知识,指出我国文化小康建设相关措施的合理性。(2)实现文化小康,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请就农村如何实现文化小康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每条10~30个字)解析:第(1)问考查文化的特点和社会作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采取补齐文化小康工作“短板”——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成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发布《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文件——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高文化设施利用率,丰富服务内容——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第(2)问具有开放性,解答要围绕文化小康建设,且要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1)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成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发布《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文件有助于加快实现文化小康,发挥文化对发展的促进带动作用。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物质载体。提高文化设施利用率、丰富文化服务内容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补齐文化小康工作“短板”有助于实现文化小康,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2)示例:培养农村文化骨干和乡土人才,巩固农村文化小康人才支撑;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场所。

14.(2018·石家庄一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从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到长征五号胜利首飞,再到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可谓是中国航天的大丰收。在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指导下,中国航天人以科学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推动工作,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埋头苦干,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中国实际,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航天奇迹。

航天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是国家实力和大国地位的重要体现。只有最强大的国家和最优秀的民族有勇气和能力去向那未知的深空发起一次又一次远征,而中国就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在中国航天科技突飞猛进的同时,“太空经济”也迅速发展。研究表明,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至今,我国累计有数千项空间技术成果运用到新材料、新能源、计算机、生物技术、精密制造等诸多领域,对我国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现实意义。

(2)太空游客是指通过选拔可以进入太空旅游的普通人。假如有机会成为一名太空游客,面对美丽的地球、浩瀚的宇宙,你将有何感悟?请简要列举两条,每条不超过20字。

解析:第(1)问,航天科技是文化的表现,航天技术发展的现实意义就可用文化发展的作用意义来回答。根据所学“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可从航天科技的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等角度展开回答。第(2)问是一个开放性试题,感悟只要价值观正确,对人有启发意义即可,但要注意语言的精炼。

答案:(1)①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升民族创造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②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航天科技的突飞猛进,航天科技的发展又反过来改善民生,助推国家产业升级,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③文化与经济相互

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航天科技应用于经济领域有利于催生“太空经济”并促进其发展。

(2)①珍爱地球,保护环境!②时空变幻,物质永恒!

第四篇:2017届高考政治总复习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时跟踪检测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选择题

1.2015年9月11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由此可见()①只有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②社会主义文艺与民族精神的相互作用是无条件的具体的 ③文化产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促进作用 ④深入群众生活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源泉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文艺发展的相关知识。社会主义文艺与民族精神的相互作用是有一定条件的,②错误。优秀的文化产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促进作用,③表述错误。

2.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转型与新兴媒体融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之所以成功“抢走”众多主流媒体的受众,关键在于依靠技术优势实现互动、参与,使单向的内容传送变成双向的交互传播。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新兴媒体的成功之处在于()①弘扬主旋律,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②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文化传播手段 ④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①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技术优势。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3.近来,一些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为了提高收视率,粗制滥造,颠覆历史,将革命历史题材武侠化、快餐化,变为纯粹的娱乐品,罔顾公共理性。这启示我们()A.历史传承应该坚持与时俱进 B.影视创作应该坚持百花齐放 C.文化建设需要弘扬民族精神 D.影视创作需要注重社会效益

解析:选D 材料体现的是文化创作不能只看收视率和经济效益,要重视社会效益。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据此回答4~5题。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此,我们要()①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 ③排斥一切外来文化,发展本土乡村文化 ④以文化强国为中心工作,全心全意搞好文化建设 A.①③ C.③④

B.①④ D.①②

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下列能体现文化自觉的是()①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②做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A.①② C.②④

B.③④ D.①③

解析:4.D 5.A 第4题,建设文化强国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①②正确;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向外来优秀文化学习,不能盲目排斥外来文化,③不科学,排除;以经济工作为中心,④错误。第5题,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①②切题,③不切题;中华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而非全面继承,④错误。

6.近年来,某市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不断加大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力度。该市形成市级支中心——区级支中心——基层服务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格局,基本达到基层服务点资源全覆盖。该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A.拓展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视野 B.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 C.是抵御不良文化的重要举措 D.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

解析:选B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有利于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拓展人民群众的文化视野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C项和题意无关,排除;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7.2015年12月5日是第30个国际志愿者日。目前志愿者正成为美丽的“中国名片”。6 000余万志愿者亲切的微笑和活跃的身影,刻画下中国社会不断迈向文明进步的足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A.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B.能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 C.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D.能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解析:选B 本题考查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A不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能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B符合题意;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C不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D错误。

8.近年来,W市加大投入力度,新建或扩建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工程,精心打造“名家论坛”,邀请梁晓声、易中天、李培根等一大批名流大家开展了数百场公益性文化讲座,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开阔了文化视野。这说明该市()①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②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为市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 ③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 ④大力宣传先进文化,弱化大众文化的影响力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 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涉及到的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不是文化产业。④错误,该市“弱化大众文化”的说法是错误的。

9.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①② C.①③

B.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①错误,两者有联系但也有区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但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④错误,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10.2015年6月18日,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京召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出版工作专题会,会上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选题120种,同时启动“百种经典抗战图书”重印再版计划,为纪念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为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提供文化支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启动“百种经典抗战图书”重印再版计划是因为()①有利于弘扬主旋律,推动先进文化建设

②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③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 ④该出版计划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因,②是措施,不选;培育“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④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

11.2015年9月9日,习近平同志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研修班教师回信并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国培计划”是指国家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0年国家启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到2014年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700多万人次,实现了对中西部640万农村教师培训一轮的目标。从2015年起,“国培计划”集中支持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校长培训。党和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①教育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发展教育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①② C.③④

B.①④ D.②③

解析:选C 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①②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③④符合题意。

12.文化既有“魂”,又有“体”,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体”。“魂”与“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改革发展之中,目标就是“强魄健体”。下列有利于“强魄健体”的措施有()①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 ②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 ③奏响大众文化这一主旋律 ④推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属于发展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利于“强魄健体”,②④正确。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①说法错误。奏响主旋 律是指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③说法错误。本题选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近年来,出现了《红高粱》、《南京1937》、《驼哥的旗》、《死无葬身之地》、《铁道游击队》等一大批优秀之作。这些优秀作品,总的来说有几点很突出,即写英雄力避简单化,写奉献力求人性化,写觉醒重在草根性,写历史善用辩证法。

与此同时,有些抗日剧出现很多夸张、雷人的虚构场景,“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等剧情被观众诟病不已,因此被网友称为“抗日神剧”。抗日神剧的特点可用“四化”形容:战争游戏化、我军偶像化、友军懦夫化、日伪白痴化。

因为时代环境的变化,作品的立意、思想与舞台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但抗战文艺作品必须是严肃的,创作要做到“四有”,即“有神”“有骨”“有肉”“有心”,找准题材和主干,讲好故事,结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增加艺术积累,潜心创作,厚积薄发,真正推出一批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1)结合材料,请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抗战文艺作品创作做到“四有”的意义。

(2)结合材料,请就如何减少“抗日神剧”提出两条建议。

解析:第(1)问考查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影响和作用等内容。在回答时,一定要从结合材料的“四有”进行回答。第(2)问是开放型试题,不可偏离主题、答非所问。

答案:(1)①抗战文艺作品创作做到“四有”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③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2)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要对抗日剧进行审查,整治“抗日神剧”。文艺创作人员应强化社会责任感,提供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作品。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宁夏某地通过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两大工程,传递正能量。一是实施孝德、诚德、仁德、爱德、礼德等“五德工程”。为推进这一工程,该区实施评选“孝德之星”“美德之星”活动,广泛开展了“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涌现了一大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通过设置光荣榜、编写通俗读物、印制宣传品、举办道德讲堂等形式,让这些 人的先进事迹走进千家万户,使各类先进人物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并受到应有的尊重。二是实施“春雨工程”,动员辖区文明单位向农村捐赠书报和文体器材,为文化基础薄弱的“干旱”地带“增雨”,进而实现城乡文明资源共享。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该地实施的两大工程对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解析:首先明确材料中该地实施的两大工程是什么,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作用。开展各种评选活动,通过文化活动影响人;塑造典型人物,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文化实施建设,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通过工程的开展,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风尚。

答案:①实施“五德工程”,开展各种评选活动,塑造典型人物,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实施“春雨工程”,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③实施两大工程,有利于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

第五篇:2018-2019学年高中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基础全面练]

1.起源于欧洲的万圣节(All Saints' Day)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其主要是为了纪念所有的知名和不知名的圣灵。但美式“万圣节”虽然借用了宗教中关于鬼魂和亡灵的元素,但实际上,它产生于美国移民时代,是一个促进邻里间社交的世俗节日。这说明()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 ②民族节日是不同民族相互区别的独特标识 ③透过民族节日可以领略不同民族的文化韵味 ④民族节日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成就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 材料中心在于,起源于欧洲的万圣节主要是为了纪念所有的知名和不知名的圣灵,是一个促进邻里间社交的世俗节日,①③正确;民族文化是不同民族相互区别的独特标识,②错误;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成就,④错误。

2.(2018·北京东城综合练习)“鸡”在中国被赋予“文、武、勇、信、义”五德,而韩国人谈到“鸡”形象时一般会与“活泼”“吵闹”联系在一起。中韩两国对“鸡”形象的理解()A.展示了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 B.蕴含着世界文化的共性与普遍规律 C.说明生肖文化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 D.表明不同地域决定了不同的文化

解析:选A 中韩两国对“鸡”形象的认识差异表明文化的民族性,答案为A项;B项与材料中心不符;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C项错误;D项错在“决定”。

3.如果有一条鱼在前面游,后面一群鱼慢慢的游过来,你觉得这条鱼高兴还是不高兴?中国人趋向于认为这条鱼是高兴的,美国人趋向于认为这条鱼是不高兴的。因为中国文化强调团结、强调互相联络,美国文化强调独立、强调与大家不一样。这说明()①一个地方的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性格 ②尊重差异才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效沟通 ③文化基因决定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中国的“群体型”文化更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A 材料旨在强调中美在文化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两国文化背景潜移默化

影响的结果,只有尊重这种差异才能有效沟通,①②正确;③错在“决定”;不同民族的文化无高低优劣之分,④错在“更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

4.2017年9月14日起,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的《战狼2》开始在德国各大影院上映。电影收到了德国观众和在德华人观众的好评。多数观众就电影的场景、动作画面以及叙事方式竖起了大拇指。这表明()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识 ③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的影响力 ④文化融合能够减少中西文化差异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选A 本题强调文化交流,①③符合题意;②与题意不符;文化在交流中渐趋融合但又保留特色,④错误。

5.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娘在婚礼上穿西式的白色婚纱,如果穿本民族婚礼服饰就是“土鳖”,只有西式婚纱才能体现自己的高贵。但实际上,全球各地的婚礼礼服丰富多彩、异彩纷呈,都是人类文化大花园的奇葩。这启示我们()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B.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根基 C.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D.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解析:选C 全球各地的婚礼礼服丰富多彩、异彩纷呈,都是人类文化大花园的奇葩,因此,要尊重文化差异,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答案为C项;A、B、D三项与题目指向不符。

6.《2017中国乡愁地图》近日刷爆网络。“乡愁”真真切切存在于每个游子心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亘古不变的月亮,寄托了太多古今游子的思乡之情。这表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乡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A 材料中“亘古不变的月亮,寄托了太多古今游子的思乡之情”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①符合题意;《2017中国乡愁地图》近日刷爆网络,体现了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入选;③夸大了乡愁的作用;题干不涉及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④不符合题意。

7.在欧洲某城市的街头,矗立着一尊雕像:头顶圆帽、蓄着胡须的男子倒骑着毛驴,笑容可掬。中国人会认出来这是智慧幽默的阿凡提,叙利亚人说他叫朱哈,还有人说这是土耳其的霍加•纳斯列丁……驼铃悠扬的古丝绸之路上,这位骑着毛驴的智者以不同的名字

在人民中流传。这一现象,最适合用于佐证()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C.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

B.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

D.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解析:选C C项符合题意,“这位骑着毛驴的智者以不同的名字在人民中流传”,体现了阿凡提的形象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当中流传,这能够佐证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驼铃悠扬的古丝绸之路上”可知诸如阿凡提这样的文化交流是通过丝绸之路上的商业贸易完成的,即古代人民在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商业贸易的同时也进行了文化交流,题干中的现象最适合用于佐证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A、B、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

8.(2018·广西钦州二模)2016年12月31日,我国国家领导人在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开播之际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以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认识中国。该要求强调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需要()①吸收世界各国的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体现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突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③加强交流互鉴,增进世界各国对我国文化的了解 ④实现民族文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选C “要坚定文化自信,以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认识中国”,说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需要体现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突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加强交流互鉴,增进世界各国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故②③符合题意,应选;①说法错误,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而不是一切文化成果,排除;④说法不科学,排除。

[热点迁移练]

热点一 世遗名录再添新贵 优秀传统传承发展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第十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在近期取得了新的进展。7月8日,中国福建省鼓浪屿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拥有52处世界遗产。据此回答9~10题。

9.一年一次的世界遗产大会的重要性,并不仅仅是在已经长达上千处的名录中增加几个新的遗产地,而是重申了世界遗产所代表的人类更为永恒与久远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味。文化遗产()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唯一标志 ②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③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①错误;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②④正确;③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10.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鼓浪屿上的各色建筑风格主要受欧、美、东南亚等国建筑手法的影响,又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这说明()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解析:选D 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这说明中西方文化各有其特点,文化是民族的;受欧、美、东南亚等国建筑手法的影响,这说明中西方文化又有共通之处,文化是世界的,材料说明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D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创造力的源泉应该是实践。

热点二 多种形式开展交流 文明互鉴增进了解

2017年是中希“文化合作年”。中希两国政府举办一系列活动,更好地向希腊展示中国文化、向中国展示希腊文化。“文化合作年”使两国在教育、艺术、科学、媒体等领域开展更多务实合作,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双方良好的合作不仅能增进相互了解,还能促进更多经贸领域合作。据此回答11~12题。

11.中希文明交流互鉴不仅丰富了各自文明成果、促进了社会进步,也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这表明()①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推动着经济发展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 文化交流对各自民族文化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这表明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③正确;①④不为材料所反映。

12.举办中希文化年活动()①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需要 ②有利于我国吸收其他国家的一切文化成果,为我所用 ③是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开放领域的前提条件 ④有利于促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推动东西方文化共同发展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②错误,因为在文化交流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中希文化交流是提高开放水平、扩大开放领域的非必要条件,不是前提条件,③夸大了中希文化交流的作用。①④符合题意,故选C项。

[大题规范练]

13.宽带网络技术平台是提升信息消费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使用大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快了信息的网络传播速度,拓展了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使人们更为迅捷地接触到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文化,感受到不同文化的交汇与激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当如何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解析: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考生可以依据材料信息和设问要求,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发挥大众传媒的功能、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的角度进行思考。

答案:①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又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交流与传播中做到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②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充分发挥其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强大功能。③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努力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4.继《百家讲坛》《见字如面》《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我在故宫修文物》之后,2017年新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大型演播室季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民族,各个行业,各个年龄,各个职业的一百余位诗词达人比赛对抗,带领全国电视观众,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词大会以攻擂比赛为形式,选手、学者嘉宾、主持人之间频繁互动,全程运用移动端推动节目多屏传播,实现节目播出时电视观众利用手机与场上观众同步答题,观众也可在网络互动社区讨论诗词,表达观点,增加节目的参与感。多媒体互动为全国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全民诗词文化盛宴”,收看诗词大会节目也成为了今春最流行的文化活动。

经典文化借助现代媒介才能够成为流行文化,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解析:在分析说明时,首先可以从大众传媒的作用的角度分析说明经典文化借助一定的媒介进行传播,能够被他人所接受,并发挥其影响作用,进而成为流行文化。同时还要从文化是否流行的标准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其不合理性。

答案:①现代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限制,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

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经典文化借助一定的媒介进行传播,能够被他人所接受,并发挥其影响作用;③现代传媒极大地促进了经典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使之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因而能够广泛地流行;④文化是否流行,受到包括传播媒介在内的众多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还在于其内容是否能够经受时代的检验,是否符合文化发展客观规律。

下载★2018-2019学年高中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三十)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Word版含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2019学年高中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三十)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