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风,校训教风,学风
校训:诚信、感恩、砺志、自强 校风:团结、奋进、求实、创新 教风:敬业、爱生、进取、奉献 学风:勤学、好学、严谨、博学 校训说明:
诚信——诚信既是为人之道,更是立业之本。学校要本着对家长、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办学,坦诚接纳各方面的意见。“修辞立其诚”,在教育教学,乃至日常生活中,师生、生生间应以诚相待、相互尊重。
感恩——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
砺志——志存当高远,只有存在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才有所方向,学生的学习才有所目标。结合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从小培养学生的志气,才能为造就社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是未来创新人才的优良的个性品质之一,是创新的核心动力。从小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逐步发展起多方面的独立应对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它直接指向新一代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事业中的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成就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形成。学校在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将格外重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不断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校风说明:
团结——常言道“二人齐心,其利断金”,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团结才能众志成城。现在的学生多系独生子女,特定的家庭环境客观上可能造成许多孩子冷漠、自私,缺少相互协作的精神,为此,学校必须从小培养他们团结、友爱,学会与他人和睦共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
奋进——要培养学生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自然学习的一种求知进取的精神。包括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意志和品质。要求各学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设计一种独特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树立信心,磨炼学生勇于并善于攻克难关的意志和品质。
求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真谛就在于:通过实实在在的传授与学习,掌握一定的本领,它容不得半点虚假。因此,学校教育教学都应遵循“务实求真”的原则。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才是实实在在的“人才”。创新——创新是任何事物向前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的教育将是失败的教育,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对象的不断改变,我们的教法也必须不断地调整、更新,下一个世纪人才的素质重点体现在创新能力上。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自己必须有创新意识,有创新精神,有创新行动。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使学生在人生发展的历程中能以创新精神去求索。教风说明:
敬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个教师首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乐于教书育人,否则就会误人子弟,我们倡导教师不仅要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一个谋生的手段,更应视之为一个毕生追求的事业。
爱生——热爱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古人言:“亲其师,信其道”。谁和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谁的教学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学活动中,教师不经意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缕关怀都能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给他们感受到温暖,充满乐观和自信。
进取——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们原有的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有渊博的文化修养,研究教育理论,还要努力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不断改进教法。
奉献——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教育事业是奉献的事业,需要教师有默默奉献的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去。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的光芒四射,社会也才会因我们的耕耘与付出而变得更加和谐。学风说明:
勤学——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有许多诸如“悬梁刺股”、“程门立雪”、“凿壁偷光’’等勤奋向学的故事,有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世间万事万物都遵循“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之理,大凡学业有成者都有一番鲜为人知的艰辛苦读。
好学—学生要“立志成材”,首先要从小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学习的远大理想,学习才有取之不竭的动力。周恩来从小就立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才使他终生好学,博览群书,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事业做出伟大的贡献。
严谨——所谓严谨指的是严密谨慎,仔细认真。对待学问,我们讲究的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在纷繁复杂的知识海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用辨证的思维、带着传承与批判的观念去学习和运用。
博学——博学方能多才,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要广泛汲取“营养”,利用阅读、社会实践等方式开阔自己的视野,为自己储备广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经验,为今后中学、高中、大学,乃至走向社会铺下奠基石。
第二篇:校风 学风 教风 校训
校风: 文明 求实 勤奋 成才
教风: 学风:
校训:
严谨
厚德
育人
笃行
奉献
敬业 乐群
旅游部 一年四班 宋广琛
团结勤学进取
校训:知学无涯
行健有成
知学无涯:知识浩瀚,学海无涯,致知的过程长路漫漫,困难重重。我们需要虚心静心,除去浮躁,为学以恒,并做到活学活用,用实践检验知识,去伪存真。因此,全体师生应当重视日常的学识积累,提升文化涵养,为实践、超越奠定坚实的知识积淀。
行健有成: 行健,揭示了人作为主体积极努力的重要性,说明只有刚毅坚卓,勤奋不辍,才能有所成就。作为职业学校,应重点鼓励师生学有所得,勤于践行,不空谈、重落实,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操作技能,最终成就自我,成就人生。
校风:
文行致广大
巧技尽精微
文行致广大:文行,出自《论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是学校从宏观境界方面对师生提出的要求,有助于其正确把握人生航向,弘扬了高远的教育思想。它立意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旨在通过养成教育和国学教育的推行,让师生操行雅正,规范有仪。
巧技尽精微:学贵专精,技求精湛。任何一种技能,只有勤加练习,精益求精,才能尽得其中奥妙,于细节之处彰显完美。它以精、严、熟、通为标准,着眼于师生的实践能力,寓意师生只有勤学苦练,习得精湛的职业技能,才能做到强技立身、事业有成
旅游部 一年四班 宋广琛
第三篇:校风、校训、学风、教风
办学目标:启迪心智,言行合一,润泽学生未来。
释义:启迪学生之心智,乃立校之魂。通过教授者之言传身教,使学生言行合一,获得立足之技能,成为栋梁之人才,乃学校之本。心智已启,言行统一,学校之教授将相伴学生至未来,润泽人生。校训:砥砺风节,厚德雄毅,兼容并包,创新于理
释义:学校以技能教授为主,多为热血男子。砥砺风节,意为磨炼品格、节操,磨练学生之人格。厚德雄毅,则意为学校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刚强雄毅。兼容并包,创新于理则在学校办学理念上树立楷模,即吸收诸子百家家之长处,又踏实进取,不断创新。校风:明德善学,身体力行,达观博爱,寸阴是惜
释义:为学者,明事理,讲品德,善学之际身体力行。眼际达观,心爱万物,珍惜寸阴,搏击长空。
学风:善思则通,善行则得,思行交融,以学为用
释义:我校以技能教授为主,随思与行不可分割,行中有思,思中有行,学成均为报效国家之用。
教风:人无全才,人人有才,因材施教,人皆成才
释义:教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只有不合格之老师,没有不合格之学生。启迪心智,因材施教,乃我校教育之本。
第四篇:校风、校训、教风、学风[范文模版]
办学理念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自信 和谐 严谨 善思 自立 拼搏 协作 互助
自尊
自强文明
奉献踏实
创新乐学
探索
第五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办学思想: 全面发展
提升内涵
打拼质量
办学目标: 学校有特色
教师有特点
学生有特长
校训:
求真
向善
尚美
校风:
团结
教风:
严谨
学风:
乐学
一切为了学生 和谐
务实
创新 奉献
探索
求精 扎实
善思
有恒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