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吴广兴同志2017年教师节大会讲话
吴 广 兴 同 志
在羊口庆祝第33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
话
(2017年9月9日)
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祝第33个教师节。刚才,我们对奋斗在一线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工作突出贡献奖获得者进行了集中表彰,在此,我代表羊口镇党委、政府,向受到表彰的优秀教师代表们表示热烈祝贺,向默默耕耘、辛勤工作的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今年来,全镇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按照建设“经济发达、生态文明、民生共享、群众满意”的新羊口的目标,全力以赴抓转型、惠民生、转作风,全镇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上半年新开工了鲁清120万吨轻烃综合利用、富康产业园等14个重点工业项目。1-7月份,全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3亿元,财政总收入10.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12.3%和15.3%。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有序推进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在和平社区棚户区改造的基础上,又新启动了1100户的清河社区棚改二期。以获批农村地区 供暖示范镇为契机,大力推进集中供暖改造,年底将实现镇区供暖全覆盖,进一步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羊口中心卫生院由寿光市人民医院全面托管,实现了一体化运行,经潍坊市卫计委批准,升格为了二级医院,具备了县级医院职能。城市的承载力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同时,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不断加大投入,强化教育保障,全镇教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是教育环境进一步优化。近两年,镇政府先后投入5亿多元,高标准建设了6处学校,在全市率先破解了大班额难题。投资2000多万元,全方位提升羊口中学、新区双语学校、杨庄小学3处中小学教室配套标准,羊口镇所有中小学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所有幼儿园全部创建为省级示范园,实现了全镇办学条件的均衡化、现代化。今年4月份,渤海实验学校与中科院大学合作,成为其基础教育研究院寿光实验学校,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经验,推动我镇基础教育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总建筑面积6000平米的羊口艺体中心建成投用,高标准配备了室内游泳馆、篮球馆等设施,聘请了专门教练进行教学;文化中心配备了演播大厅,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还面向社会开放,为繁荣羊口经济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潍坊海洋科技职业学院正在筹建,筹建报告已经省政府和教育厅批复,《纳入省“十三五”高校设置规划申报材料》已报教育部备案,正在进行学校的规划设计,学校建成后,将为羊口镇的教育产业再添强大助力。
二是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在持续改善教育环境的同时,始终把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羊口镇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中教育、再到职业教育,我们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今年我镇224名学生参加中考,209人升入普通高中,录取率达93.33%,居全市第一,创了历史新高。渤海实验学校高考初战告捷,重点上线率和本科上线率分别超过30%和70%,今年计划面向市外招生400人,报名人数达到3500多人。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教中心获得了六枚金牌的突出成绩,金牌总数列全省(青岛单列市除外)总数第一名;今年春季高考,职教中心本科上线人数达到124人,上线人数位居潍坊市各学校第一位。
三是特色教育进一步深化。羊口中学实施了“群修养——分科分群走班”教学,因材施教,创立适合学生需求的教育;中心小学“建设主题教室,开发特色课程”,被评为潍坊市“互联网+教育”学校管理示范学校;杨庄小学创建“书香球韵”校园,传承发展排球文化,被评为山东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排球);新区双语学校以“游泳+英语”为特色,聘请外教,实现了“双线英语,双师课堂”;幼儿园挖掘羊口本地资源,大力营造海洋文化、早教中心的托幼一体化办学等特色建设成效显著。在2017年寿光市特色项目学校评审中,我镇中小学通过率100%,是全市唯一全部通过的镇街,这也彰显出了羊口“一校一品”的特色创建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职教中心大力立足服务蓝黄两区发展,推进校企合作、教产融合,今年新与北京商鲲教育集团、武汉视野教育集团、雷丁电动等集团企业深入合作,成立了相应的学科专业、培训基地、冠名班等,真正树立了“订单培养”的典范,充分发挥了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所有这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顽强拼搏和团结奉献的结果,特别是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你们默默无闻、辛勤工作,树立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为羊口镇的教育事业奉献了青春和力量!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全镇广大教职工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关于今后羊口教育的发展问题,我讲三点意见:
一是做实教育保障。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后劲,预示着未来。抓教育,就是抓长远、抓根本,就是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我们羊口是产业强镇,也是全省新生小城市试点,大力发展教育,一方面是民生之需,另一方面也是产城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近年来,我镇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学校规模、教学质量大幅提升,教育对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拉动作用逐步显现,形成了教、产、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随着经济发展,我镇教育知名度不断提高,学校就读学生持续增加,今年仅新入学小学生就新增200多人,除本地学生外,还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和企业职工子女。学生的持续增长,既是对我们发展成绩的充分肯定,也对我们的教育承载力、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镇党委政府将一如既往的重视教育,支持教育,不断加大投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后盾支撑。
二是要抓好素质教育。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断完善教育机制,创新教育管理,推进课程改革,打造高端品牌,培养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各中小学要继续做好特色培育,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旗帜鲜明的打造羊口教育特色,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文化。渤海实验学校要借助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合作这一契机,打造高端教育品牌,留住优秀生源,形成“滚雪球”式的良性循环。职教中心要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企业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三是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师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新风正气的引领者、教研成果的践行者,是教育事业发展最大的推动者和践行者,非常辛劳、非常清苦。借今天这个机会,我想再对老师们提几点希望。一是要钻研业务,提升本领。当今时代,新思想、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大量涌现,再加之传播速度的加快、传播方式的多样,我们传授的知识发散性、延展性、社会性越来越强。作为教师,不学习就会闭塞,不探索就会僵化。要如饥似渴地学知识、刻苦严谨地钻业务、满怀热情地干工作,让自己的业务越来越精、本领越来越强。二要锤炼思想,提升境界。“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社会给予教师最高的荣誉。老师们从事的是神圣的职业,所以,应当具有崇高的境界,追求高尚的情操,默默无闻、勤勤恳恳、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专心教学,潜心育人。三要关爱学生,提升素养。关心学生、培养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羊口地理位置比较偏远,有很大一部分外地生源,他们外出求学十分不容易,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关爱就显得尤为重要。希望在座的老师们真心地与学生们相处,真情跟他们明 理,真诚和他们交友,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照顾人、心灵上的依托人。
四是要切实保障教师待遇。教育关系民族未来,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的待遇好了,职业素养高了,我们的未来才更有希望。镇党委政府将切实保障教师们的各项工资待遇和合法权益,帮助老师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教师们解除后顾之忧,为老师们安心教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坚强的后勤保障。
同志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希望全镇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办好教育事业,真正把羊口打造成为特色鲜明、优质均衡的教育高地!
第二篇:吴广碧同志先进事迹
吴广碧同志先进事迹
吴广碧同志是股份公司铸造分公司铸造车间的电工技师,自1986年进厂以来,他始终扎根在生产第一线,踏踏实实、任劳任怨、甘为人苦、默默无闻地奉献了十几个春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在铸造分公司,86年进厂的吴广碧同志已经算是一个元老了,通过他自身的学习和组织的培养,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工技术“大拿”,在铸造分公司,他分管铸造车间熔化工部的电气维修技术工作,在他负责的区域里,有东风公司重点和关键设备——20T工频炉和5台桥式起重机,危险性大,技术含量高,在使用过程中稍有闪失就可能酿成重大的设备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经过多年的学习积累和实践工作经验,吴广碧同志根据工频炉的实际使用情况,自己编写了一套《20T工频炉前期使用要求》,对工频炉在前期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逐一进行解剖并提出预防和解决办法,极大的方便了广大维修工人和生产工人,使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有了操作指南。同时,他设计并安装的炉前孕育提醒装置,有效的解决了20T工频炉忘记加孕育剂现象的发生,保证了缸体质量。
从2003年以来,铸造分公司的生产节拍逐步加快,铁水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保证GF线的铁水需求,吴广碧同志决心从工频炉的安全运行入手,提高工频炉的使用寿命,他利用平时日常的巡检时间对每一台炉子的运行状况、筑拆炉时间、炉衬厚度等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为每一台工频炉都建立了维修使用档案,从中找出影响工频炉使用的问题所在,在车间内建立实施定期对炉衬报警电流和热电势进行测量的制度,从而及时找出故障原因,杜绝漏炉发生,同时,他对工频炉的电气系统的并联电路及其保护系统进行改进,使工频炉的电容器的安全稳定性有很大提高,杜绝了电容器爆炸事故的发生,实现了效益和效率的双丰收,此论文参加东风集团质量协会组织的科学质量论文发布获得了三等奖。科学的使用,加上他日常认真的检查和维护,大大的减少了工频炉的停工,提高了工频炉的使用寿命,单台炉次的使用寿命从原来的平均50天提高到现在的60天以上,每天都可以为工厂多出铁水60T,五台炉子平均一年就可以为工厂多出铁水2100T铁水。
在2003年,为了提高铸造分公司的缸体质量,降低缸体裂纹的废品率,分公司决定对缸体落砂流程进行改造,吴广碧同志参与了负责缸体落砂流程改造电气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调试工作,由于这项工程,是铸造分公司自行开发设计制造的,在东风汽车公司的其它同类专业厂中,还没有先例,工程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吴广碧同志在工程的设计实施调试期间,深入现场,和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一道,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保证了缸体落砂流程改造系统按期投入使用,对于改造运行的过程中,他又对出现的1#传动链频繁出现故障的现象进行改进,增加了悬链涨紧及过松启动保护程序,使该项目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大大降低的缸体裂纹的废品率。此项目还获得2003东风汽车公司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2003年5月,随着产量的变化,工频炉的铁水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分公司为了缓解铁水供应不足的问题,从美国引进了一台中频炉,这台中频炉由计算机控制熔炼,机构复杂技术含量高,使用和维护和20T工频炉完全不同,为了更好的掌握这一新设备的使用技术,吴广碧同志在安装的时候就和厂方人员一起,熟悉设备的各个部位,掌握水路和电气线路的位置走向,做到心中有数,在调试的时候,每天都呆在现场,翻看图纸资料,不明白的地方及时请教,了解中工频炉的使用情况,很快就成为了行家里手,并在学习的过场中积累经验,解决了中频炉在交付使用之后的好多疑难问题,极大的提高了新设备的使用频次,提高了生产效率。
今年六月,为了解决缸体浇注时间不足和提高GF线的生产节拍,提高单班产量,分公司决定对原有的浇注段进行改造,将原有的一条浇注段改为两条浇注段。从设计安装到投入生产使用,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工程要求在高温假期间完工并投入使用。时间紧,任务重,吴广碧同志二话没说,又积极投身于GF线双浇注改造电气安装调试,高温假天气异常的炎热,但是他没有怨言。克服重重困难,终于顺利改造完成,顺利的投入了生产使用,一次调试成功,工程按期完成。
桥式起重机是铸造车间加料的关要设备,在长期的工作中,电气线路出现了老化现象,一段时间以来,故障频繁,严重的影响到车间的生产,吴广碧同志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提出改造方案,并自己带领维修工人在不影响车间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对几台桥式起重机进行了大修,使这几台桥式起重机重又焕发了青春,为工厂节约了外委维修费用12万元。
吴广碧同志虽然身处恶劣的工作环境,但他心中却始终装着企业,想着车间和工作,把敬业爱岗、忠诚企业变成自己的实际行动,处处表现出一个新时代的党员无私奉献、勇于探索的良好精神风范,凭者一份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以厂为家、顾全大局、忘我工作,付出了一般人难以承受的艰辛,为工厂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本人也成为全厂职工心中名副其实的楷模。
第三篇:街道庆教师节大会讲话
文章标题:街道庆教师节大会讲话
在全街道庆祝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第20个教师节,并对全街道涌现出的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动员广大教职员工,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创建全区教育工作示范校,推动我街道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下面,我根据两委扩大会议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真回顾我街道教育工作所取得的突出成绩
近年来,全街道各级各部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大力实施“科教兴处”战略,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促使全街道教育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㈠“普九”成果不断巩固和提高
全街道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年巩固率在98以上。义务教育阶段“五三”学制向“六三”学制过渡任务已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得到了真正体现。以政策倾斜、强弱联合为主要措施的薄弱学校改造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东部与西部学校差距逐年缩小,义务教育迈向了均衡发展的健康轨道。我街道被市政府评为全市“两基”工作先进街道。
㈡各类教育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在坚持义务教育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全街道学前一年受教育率达到100,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到80以上。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能致富的专业人才,为全街道经济发展特别为社区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知识和技术支持。尤其是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每年升入高中的人数以超过40的比率不断攀升,重点学校进线数、万人比连年居全区前例。2004年银雀山中学152人考入高级中学,18人考入职工中专,52人考入职业技术学校,升学率达到70。同时,积极鼓励社区力量办学,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形成了多元化办学格局,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㈢办学条件改善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全街道中小学布局调整按规划实施并趋于合理,校舍危房改造力度大,成效突出,尤其是西部12个村划归我街道后,街道不断加强对西部小学的校舍改造,逐步改善办学条件,缩小与东部小学的差距,全街道每年用于巩固和提高“双基”的资金都在400万元左右,用于校舍扩建、危房改造的资金逐年递增,先后完成了中心小学、苗庄小学、前岗头小学、杭头联小、梨杭小学和胜利小学的教学楼的改扩建工作,总投资1100万元。现代教育手段逐年提高,中心中学、中心小学和部分联小己实现了网络互联,基本达到了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标准,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㈣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促进了育人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逐步提高
近年来,全街道学校管理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措施进一步强化,依法治教、依法办学意识进一步增强,科学规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管理向科学化迈进,教师管理向人本化转移,学生管理向层次化发展,德育工作向生活化贴近,后勤管理向社会化改革,教学管理向案例化推进,财务管理向制度化转型。中心中学、中心小学、胜利小学、新区小学、后岗头小学在2003被评为市级规范化学校。中心中学为市级三防教育先进单位、区级实验教学先进单位;中心小学为区级教学示范学校、区级教书育人先进单位。中心中学、小学自99年以来,连续5年在兰山区教委组织的综合检查中被评为先进单位,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年终评比中,年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单位;中心幼儿园、成人教育中心学校被评为市级规范化学校。
二、不断总结全街道教育工作所积累的成功经验
我街道教育工作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有许多经验值得认真的总结和推广。我认为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
㈠明职责,讲协作,各级各部门积极为教育保驾护航
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全街道各社区、村、各部门深刻地认识到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加快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战略性举措。“科教兴处,先兴科教”己形成共识。各社区、村、各部门从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教育放在了优待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从实际出发,研究制订了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千方百计加大教育投入,抓好了中小学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保证教师工资按时优先发放,2003年教育经费总支出为1144.72万元,其中财政对教育的拨款868.87万元,同比增长22.21。尤其是接收西部12个村,对拖欠的教师工资,想方设法予以补齐,在不拖欠教师工资的基础上,为广大教职员工交纳了公积金,确保全街道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各项费用及时到位,配套设施齐全完善,街道予以全力解决。同时,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排忧解难,提供大力支持。虽然教育工作摊子大,人员多,任务繁重,但街道分管领
第四篇:2011年全市服务业兴市大会讲话
海委办通报 第18期
中共海宁市委办公室编 2011年7月26日
沈利农、林毅同志在全市服务业兴市大会上的讲话
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
推进服务业倍增计划 大力推动全市服务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沈利农
(2011年7月22日)
今天这次会议,是继2008年全市服务业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又一次全市性的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嘉兴市 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近年来我市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理清发展思路,完善政策举措,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推进服务业倍增计划,大力推动全市服务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下面,我讲四个方面问题。
一、充分肯定成绩,增强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的信心决心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7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转型升级,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极端重要性,统筹协调,多措并举,推动了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1.服务业规模持续壮大。“十一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70.9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6.26亿元,翻了一番多,总量大幅提升,占GDP比重达到34.28%。“十一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81.89亿元增加到177.9亿元,增长117.2%。“十一五”期间接待国内游客2629.78万人次、海外游客25.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2005年的30.20亿元增加到74.1亿元。
2.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紧紧围绕“长三角服务业发展特色节点城市、国民经济发展活力载体、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重要引擎”的战略定位,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不断巩固特色优势服务业,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服务业产业层次、产业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商贸业提质升级,成功引进了查氏高星级酒店、奥特莱斯品牌折扣购物广场、沃尔玛超市、银泰城商业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全市已建、在建高星级酒店达到6家。专业市场、旅游经济等特色服务业优势更加明显,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市场增至12家,在2010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中名列第91位。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总部(楼宇)经济、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兴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同时,公共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事关城乡居民切身利益的服务业也加快发展。
3.服务业布局逐步完善。坚持“核心先行、区块联动、统筹城乡”原则,形成了以城市服务业核心区、连杭都市服务业对接区、尖山新兴服务业发展区、滨江生态旅游休闲带和特色节点城镇为特征的“三区一带多点”服务业发展格局。顺应服务业集聚发展趋势,构筑完成了以城西现代商贸新区为代表的“十区一带”共11个服务业集聚区,成为海宁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和城市功能创新区,经编产业生产性服务集聚区列入全省首批40家省级集聚示范区。
4.服务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不断加大服务业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限额以上服务业投资284.17亿元,年均增长31.7%。积极培育服务业龙头企业,大型服务企业快速成长,海宁中国皮革城成功上市。推进标准化、品牌创新等“服务质量”建设,家纺城和皮革城市场管理项目先后获得浙江省服务名牌。创新举办“两节两会”以及科博会、海交会等活动,推进轮滑名城和运动休闲之都建设,服务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海宁服务”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5.服务业贡献率显著提高。近年来,我市服务业发展效益与速度同步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服务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稳定了我市“保增长、促转型”的经济发展局面。服务业税收贡献率稳步上升,2010年全市服务业地税收入达到11.28亿元,占全部地税收入比重的50.8%,比2006年提高7.09个百分点。服务业也是缓解就业压力、吸纳就业人员的重要渠道,2010年全市服务业就业规模达到16.8万人,“十一五”期间净增7.32万人。
6.服务业发展环境得到改善。推进服务业发展体制创新,组建市三产服务与粮食局,调整完善了市三产发展领导 小组,进一步强化了对服务业发展的领导。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布局,编制完善了《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商贸网点发展规划》,新编了“十二五”服务业集聚区、市场、现代物流业、总部(楼宇)经济等一系列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强化服务业发展政策支持,在加大财政扶持、强化土地保障、优化人才队伍、减轻税费负担等多方面出台政策,营造了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加大服务业发展招商力度,坚持主动出击,强化招商服务,2010年我市荣获“中国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十佳区县”称号。注重服务业发展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政策举措,积极开展服务业企业评先评优,进一步浓厚了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看到成绩和坚定信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服务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不高。2010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为34.28%,低于嘉兴平均水平1.9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82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目前服务业构成中仍以房地产、批零和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为主,2010年占比达50.35%,而物流、金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只有30%。三是高端服 务业人才短缺。特别是中高级人才已成为发展瓶颈,物流、金融、外包等高端人才严重不足,2010年全市三产从业人员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只有24%。四是服务业统计改革和现状对我市服务业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深化思想认识,领会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的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三市”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也是全市上下“勇立潮头、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经济发展既有大的机遇、也有新的挑战,突出表现为要素趋紧、资源制约、环境制约、区域竞争等带来的巨大压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坚持“工业强市”的同时,寻找新的增长空间和发展资源,创造新的发展动力和竞争优势。而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正是保持经济较快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首先,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支撑。先进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服务业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支撑。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向研发设计、物流配送、品牌营销等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是制造业取得高端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制造业产业提升的关键所在。可以说,缺少了 研发设计、现代物流、市场营销的制造业,是走不出高成本、低效益的怪圈的,这样的制造业也是没有竞争力的。从我市实际情况来看,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较低,生产、储运、销售等基本没有分开,生产经营成本也普遍较高。因此,我们必须依托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提高研发、物流、营销服务的水平,争取把生产性服务环节的利润更多地留在本地,走出一条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联动并进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其次,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服务业发展程度是衡量城市功能和城市综合实力的基本指标,现代城市又为服务业发展提供重要依托。城市之间的竞争,比拼的是环境,较量的是服务,服务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城市功能发挥,影响着区域运行效率,体现着发展环境优劣。从当前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的实际看,加快发展服务业,有利于提升城镇配套功能,加速对人口的吸引和集聚,从而使城市更具竞争实力和发展活力。而城市能级的提升和“两新”工程的推进,也将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集聚和融合,这也为服务业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因 此,我们要积极顺应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的要求,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扩大服务业发展空间,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形成服务业与城市化相互支撑、互为推动的良性格局。
第三,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重要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业既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随着“服务经济”的到来,服务业门类多,就业弹性系数大,就业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拓宽多元化的就业空间,吸收大量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就业。同时,随着社会文明的演进,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也在全面增长,传统消费不断提档升级,新兴消费也是层出不穷,迫切需要通过加快发展服务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服务产品,这样既能通过消费拉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同时也更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促进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总之,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意义重大,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我们必须把服务业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抓住发展机遇,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推动服务业发 展再上新台阶。
三、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的目标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围绕建设长三角“经济活力强市、文化旅游名市、生态宜居新市”目标,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以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和服务业大企业培育为依托,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总量倍增、比重提高、结构优化、领域拓宽、功能增强、水平提升,使服务业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重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主要目标是:总量实现倍增,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5%以上(现价比),到2015年确保达到350亿元,累计完成服务业经营性资产投资超过240亿元。比重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3.5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年均增长1.2个百分点,到2015年底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力争达到42%。财政贡献增加,发展水平提升,到2015年底,服务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50%,全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教 育、医疗等民生服务业的满意率明显提高。集聚度大幅提高,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15年底,新增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2家、嘉兴级4家以上。新增省级服务业品牌企业5家,嘉兴级10家。
在具体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重点任务: 1.突出发展一批服务业重点产业。根据我市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资源优势,突出抓好服务业发展八大重点产业。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以皮革城为重点,推动专业市场创新发展,实现市场向商场进而向商城转变,加快其他专业市场规划建设、促进提升发展,不断扩大市场发展优势。以商业综合体、商业特色街、精品城等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城镇商贸配套建设,促进传统商贸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连锁商业模式,建立覆盖城乡的现代商业流通体系。二是优化发展文化旅游业。以打造国际文化旅游综合体为目标,加快盐官古城保护开发,推进沿江百里长廊整体开发建设,着力引进高层次文化遗产生态园、文化影视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推动市区商贸旅游同步发展,打响以观潮购物、文化体验为特色的旅游品牌。三是加快发展总部商务服务业。以市区沿南北大道区块为重点,以连杭经济区、尖山新区为支撑,加快总部商务区规划建设,集中培育发展总部经 济。鼓励优势行业、龙头企业建设总部楼宇,积极引进市外企业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推动商务服务业加快发展。四是创新发展会展会务服务业。规划建设会展中心,以市场导向和项目招商为主题,创新发展会展经济和会务经济。办好观潮节、轮滑节、皮博会、家博会为重点,打响节会品牌。办好科技博览会,构建“人才+项目+民资”模式,打造长三角最优质的交流平台,发挥会展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五是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以打造杭州都市圈核心物流枢纽城市为目标,加快连杭经济区、尖山新区以及市区综合性物流基地建设。加快建设由京杭运河二通道、杭平申航道、公用码头组成的内河运输网络,引进综合性、一体化的国际物流平台,实现海河联运,推动海洋经济服务业发展。六是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做优“中国金融生态县市”品牌,依托本地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加大各类金融机构引进的力度,不断完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网点布局,优化信贷结构,扶持发展各类金融服务业态,大力发展非银行金融业务,加快创新基金、产业引导基金的发展,提高金融现代化水平。七是积极发展科技研发服务业。加快科创中心、国家级电梯检测中心、节能检测中心建设,提升发展国家皮革检测中心和太阳能检测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企业孵 化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研发设计产业,以皮革、家纺、经编、服装、机械制品等为重点,打造一批研发基地、设计中心、创意园区。提升信息化水平,发展服务外包业,加快建设服务外包基地,鼓励创建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大力支持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为核心的服务业发展。八是大力推进民生服务业。积极引进杭州、上海等地优质资源,大力发展民生服务业,提升公共服务业均等化水平。推进长安科教新城建设,大力引进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推进省人民医院海宁医院建设,推动上海长海医院与市医疗中心合作。实施养老服务中心星级化改造,建设高端养老项目,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依托全国唯一的县级“轮滑城市”品牌,大力发展休闲体育业。加强特色街培育,发展“夜经济”,促进城市服务业繁荣。
2.大力推进服务业重点平台建设。当前,我市已经制定了服务业集聚区规划,确定了马桥经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现代商贸新区、沿江百里长廊、城南金融商贸集聚区、城北汽车商贸集聚区、鹃湖文化休闲集聚区、许村家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连杭物流产业集聚区、尖山商务服务集聚区、长安科教产业集聚区、临杭商贸新区等“十区一带”服务业发展平台,这些是我们推进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我 们要在现有基础上,按照“创建示范一批、提升发展一批、加快建设一批”的总体思路,切实抓好服务业平台建设,形成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嘉兴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市级服务业集聚功能区建设体系。当前重点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要抓好每个集聚区的规划编制。目前除了经编产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外,其他集聚区尚未编制个体规划,下一步要根据每个集聚区的规划范围、地理位置、产业定位等,制定控制性详规,突出比较优势,明确主攻方向,集聚有特色、有规模、有影响的服务业主导产业,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新格局。当前,要抓紧制定沿江百里长廊控制性详规,力争年底前能够提交市委、市政府审议。二要明确每个集聚区的责任主体。要像抓工业园区一样抓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落实好各集聚区的责任主体,形成一个区块、一个团队、一套工作方案,具体负责所属集聚区的规划制定实施、建设管理、招商引资等工作,确保有人抓。三要加快推进各集聚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力争能够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3.加快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支撑。所以,下一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着重抓好四方面工作:一要加快储备一批服务业大项目。结合我市着力 培育的八大服务业,抓紧筹划一批大项目,尤其是高端服务业和具有海宁地域特色、带动力强的项目,建立服务业重大项目储备库。二要加快引进一批服务业好项目。要瞄准国际行业领先优势的大企业大财团,央企、国企和上市服务业企业,吸引一批高水平的服务业重大项目,当前,重点要跟踪华策影视、浙江总部基地、中国蚕桑生态园、浙江文学馆等一批在谈优质项目,力争落户我市。三要加快推进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要坚持服务走在项目建设前面的原则,加快协调推进中远泰普物流、欧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科创中心、银泰城、总部大楼等一批在建项目,力争早竣工、早见效,为我市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业项目的推进机制,继续实施市领导服务业重点项目联系制度,建立部门联动推进机制,定期进行项目督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4.培育壮大服务业龙头企业。当前,服务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在规模实力、商业模式、品牌影响等方面的竞争。因此要坚持政府推动和遵循市场规律相结合,进一步加大服务业主体尤其是规模企业的培育力度。一要做强做大服务业重点企业。根据大企业倍增计划目标,加大服务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鼓励重点服务业企业、成长型服务业企业 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上市等途径加快规模扩张,实现做大做强,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参与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带动中小企业入区发展。鼓励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大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将研发、设计、网络技术、创意、服务外包等服务配套环节从主体企业中分离出来,加快打造一批由“制造”向“智造” 裂变的生产性服务业。对重点培育的企业,要制定服务业重点企业认定标准,根据服务业重点企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加大财政扶持奖励的力度。二要着力加强品牌培育。制定服务业品牌培育计划,引导服务业积极创建品牌,支持服务业企业评创中国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创四星、五星酒店、4A和5A景区以及服务业百强等。同时,鼓励企业制定或参与服务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开展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和示范项目建设,推广服务标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三要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业态和商业模式有利于细分市场、创造需求,实现增值服务。因此,要积极引导企业借鉴成功经验,结合各自实际,大胆推进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
四、强化保障措施,落实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的各项工作
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战略任务,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需要脚踏实地地工作。我们一定要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做到在思想上更加重视,工作上更加到位,政策上更加有效,扎扎实实推进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调整充实全市三产发展工作的组织机构,建立服务业协调例会制度,形成各部门明确分工,强化协作,合力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格局。各镇(街道)、重点发展平台也要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并根据“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服务业倍增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和计划,细化任务分工,推进项目建设,落实保障措施,全力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
2.加大政策扶持。前不久,省、嘉兴市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对地方政府发展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加大了对服务业人才的奖励力度,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上级精神,切实做好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规费减免、财政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同时,我市《关于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 若干政策》也已经出台,今天的会上,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进一步加大了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十二五”期间每年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的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到2015年底,服务业发展资金占全市财政扶持资金的比重达到30%。同时,为了提高镇(街道)、各重点平台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对各镇(街道)、重点平台营业税比上年增收上交部分的返还奖励与服务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挂钩,完成目标的在原基础上提高返回比例,完不成目标的作相应扣减,超额完成目标的再追加奖励,返还奖励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发展服务业。为鼓励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对工业企业分离后的生产性服务业税负如高于原税额,高出部分继续予以补助,对分离后的服务企业的自用房产,经批准后可以享受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优惠等等。对于这些政策措施,全市上下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用足、用活、用好。
3.强化要素保障。一要抓好人才保障。要深入实施“潮乡精英引领计划”,继续创新举办好“海交会”,加大对服务业领军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对服务业领军型人才带项目、带团队落户我市创业创新的,在享受扶持政策和生活补助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对服务业重点企业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和 科技人才,其上缴个人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五年内予以全额返还。同时,实施服务业高级人才重点培养工程,支持企业开展服务业人才培训,引导社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学校增设现代服务业紧缺专业,培养急需人才。二要抓好土地保障。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根据服务业总量倍增、比重提高、加快发展的要求,提高服务业新增建设用地比例,增加服务业建设用地总量。每年经营性服务业用地占新增建设用地的比例不少于30%,全市服务业项目用地的比例不少于50%。在安排土地利用计划时,将优先安排服务业重大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服务业集聚区和服务业重点项目,在供地上首先予以倾斜。三要抓好资金保障。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发符合服务企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服务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要建立小企业信贷审批和风险定价机制,提升服务业中小企业的信贷审批和发放效率。对经批准的纳入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担保机构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收取的担保业务收入,可免征营业税。同时,对于发展前景好的优质服务业企业,支持其发行中长期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
4.完善发展机制。一要加大考核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业工作考核机制,切实提高服务业工作在全市工 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对没有完成服务业目标任务的镇(街道)、重点平台,在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取消评优资格。同时,考核办法的制定要因地制宜,体现科学、公平的原则。二要抓好项目准入关。三产等部门要抓紧制定出台服务业项目准入机制,既要考虑优化服务业结构,也要着力破除市场分割,打破行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各类服务业企业登记注册时,除法律法规有规定外,不能设置前置性审批事项,并要进一步降低服务业企业出资最低限额,允许公司注册资本分期缴付。三要抓好统计监测分析工作。服务业单位由于它的隐蔽性强,村、社区一般也不是很了解掌握其经营情况,而镇(街道)对于已达到统计限上标准的单位也掌握不全。因此,统计部门要加强服务业统计分析工作,要以抓全限额以上服务业单位为重点,象抓工业统计那样抓服务业统计,建立健全行业统计体系,完善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相结合的服务业统计工作机制,真正做到应统尽统。同时,要做好形势分析监测工作,及时反映新情况、新问题,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服务。
5.优化发展环境。服务业本质上就是休闲经济、智慧经济、创意经济,对发展环境的要求更高。要切实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服务业发展提供良 好的政务环境。要充分发挥服务业行业协会的作用,进一步规范服务业市场秩序,保护自主创新,维护服务业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服务业企业信用体系,建立诚信、公开、平等的服务业市场发展环境。要推进教育、医疗、文化建设,加快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交通、通信、供电、供水等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营造品质优良的宜居创业环境。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加大对我市服务业发展成果的宣传,提高企业和全社会对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关注度、支持度和参与度,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重视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创新实干,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推进服务业倍增计划,大力推动全市服务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我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林毅同志的讲话
刚才,利农书记对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回顾总结了“十一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站在促进转型升级、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高度,指出了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的重要性,同时,对深入贯彻省、嘉兴市服务业会议精神,大力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明确了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并作出了具体要求和部署。利农书记的报告,主题突出、立意高远,思路清晰、务实有效,对于推进服务业优先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践性。四个部门的发言也很好,发改局以规划为手段,从综合职能的高度看“服务业兴市”战略的选择;公安局从人口结构和产业发展来看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管理成本的关系;地税局从税源和税收结构来要求我们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一个平台加快推进,许村镇从家纺城和建材市场等项目的结构来研究下一步发展战略。会后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切实抓好沈书记重要讲话的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再简要强调两方面意见:
第一,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在全市上下形成“服务业兴市”的强大思想共识 召开今天这次会议,我觉得有这么几个背景: 首先,是省市党委政府有指示、有方向、有要求。今年6月15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服务业发展大会,赵洪祝书记、吕祖善省长、陈敏尔常务副省长都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讲话的核心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有利于优化需求结构,既扩大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又扩大生活性服务业需求,有效促进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的衔接;有利于优化要素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推动自主创新。这次陈敏尔副省长在海宁调研时说,“十二五”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期,“十三五”浙江省产业结构一定要实现“三二一”格局,这是一种趋势,并且提出要把海宁作为他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联系点,沿江百里长廊项目作为他联系的重点项目。这是省委、省政府最高层的指示精神,也是对海宁科学发展服务业的特别关心,我们必须要积极贯彻、积极作为。
其次,工作有任务、有指标、有压力。这个月嘉兴市服务业会议上,嘉兴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了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并与各县(市、区)签订了“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目标责任书,要求每年服务业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到 2015年达40%。这次省政府出台的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中,最给力、最吸引眼球的就是营业税返还比例与服务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挂钩政策,对市县营业税比上年增收上交部分的返还奖励与服务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挂钩,完成目标的给予全额返还奖励,但是完不成目标的要作相应扣减。这是浙江省对优先发展服务业的一个倒逼机制,年均1.2个百分点的目标如果完不成,地方税收就要扣掉了,这不是扣100万、200万,也许扣掉的是1亿、2亿。而整个“十一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占比仅提高了1.73个百分点,要完成这个目标任务非常艰巨。
第三,自身发展制约多、空间小、有需求。刚才利农书记也讲到了,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我们经济发展受要素、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大。比如节能减排的空间在不断缩小,“十一五”通过技能技术大力推广和节能管理机制的健全,现有企业、项目节能可挖潜力越来越小,管理节能的效果也将越来越弱,2010年我市万元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为1.1千克,是全省平均排放强度的53.14%;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为1.48千克,是全省平均排放强度的51.21%,单位GDP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空间相对较小。同时,上级对节能减排的要求不断提高,今年下半年省政府将出台新的能 耗考核体系,对各地的节能降耗考核从过去的“单耗控制”向“单耗与用能总量控制”转变,随着一批大项目“十二五”陆续开工建设,将带来全市总能耗较快增长。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测算,如果三产增加值的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可相应地降低一个百分点。“十二五”我们节能减排的任务非常艰巨,嘉兴市鲁俊市长要求我们做到“三个必须”和“两个转变”,“三个必须”是必须淘汰落后产能、腾出空间,必须严格控制准入、管住增量,必须创新发展模式、削减总量,“两个转变”是要从技术节能为主向技术、结构、管理共用推进节能转变,从工业领域节能向建筑、商贸、交通、公共机构领域全面节能转变。所以,我们唯有通过结构减排,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才能缓解节能减排任务的压力。
基于上述这三个背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今天这次会议,并明确提出了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我理解,这次会议,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的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的重要会议,是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召开的进一步明确发展途径的重要会议,是凝聚共识、统一思想的动员会,也是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的部署会。因此,全市上下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利农书记的报告中来,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方向,作为促进经济社会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精力,坚定不移的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
当然,我们提出“服务业兴市”战略,并不是否定发展先进制造业特别是新兴战略性产业,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互为促进的。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为先进制造业特别是新兴战略性产业提供发展空间,特别是节能减排方面的,同时也能够对传统制造业提升改造。所以,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第二,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迅速形成推进“服务业兴市”战略的强大工作合力
刚才,利农书记已经对我市“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主要举措作了全面部署,目标已经明确,关键抓好落实。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明确工作职责,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服务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抓好责任落实。完成服务业比重年均增长1.2个百分点的目标是硬任务、硬指标。刚才,市政府与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签订了服务业发展工作责任书。这是市政府首次与各镇(街道)、各平台签订服务业发展方面的工作责任书,既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服务业发展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说明这项工作的难度。因此,各责任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化压力为动力,围绕“三大倍增计划”目标要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评价考核要求等重点内容,制定各自详细的任务书、时间表、责任人,抓紧分解落实,确保有人抓、有事抓、抓到位。要加大服务业培育和招商的力度,坚持存量培育、增量选优,要无中生有招商,集中精力抓好皮革、经编、家纺三大传统产业在服务业发展当中的提升发展,重点发展百里长廊文化旅游项目,工业企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有新的作为,总部经济区发展要积极招商,会展会务经济也是发展重点,同时要发展创新服务业和事关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
二要加强统筹协调。服务业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完成“十二五”服务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需要加强沟通协调、上下联动、左右互动。三产服务与粮食局要发挥牵头抓总的职能,要象经贸部门抓工业经济一样抓服务业,抓紧制定服务业协调例会制度、相关的考核办法等工作机制,做好面上的服务业发展指导工作;统计局要抓紧完善服务业统计方法制度,建立健全统计的规则和体系;工商、地税等部门要积极对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进行创新,在现有基础上推动 更多的企业加快分离发展服务业,形成行业和板块效应;工商部门要强化注册登记服务工作,财政、税务和金融等部门要强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指导,各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建立健全重点服务产业统计制度,做到应统尽统。国土、交通、供电、供水、电信等相关部门要主动参与、优化服务,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保障。
三要强化政策宣传。今年的服务业发展政策,无论是省里、嘉兴还是我们海宁鼓励和扶持的力度都是空前的。省里的政策最大的亮点除了我前面提到的,还有就是着眼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大的突破体现在强化服务业发展的要素保障方面,其他在融资、人才保障、税费优惠等方面也有一些突破性的政策。嘉兴出台了60条新政。这次我市出台的意见,贯彻了省、嘉兴最新政策,有些方面我们的力度更大、更实、更优,发展的导向也更加明确,更加侧重于调动基层、企业和人才三方面的积极性。对于这些政策,会议之后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这是我们下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利器,必须要用足、用好、用活。三产、税务、外经、人事等部门要抓紧通过媒体、网络等途径,采用政策解读、印制宣传资料、上门宣传等多种方式进行政策的宣传,尽快让我们的企业、各类人才知晓这个政策,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进入服务业。
主题词:服务业 领导讲话 通报
发:各镇、街道党委,市级机关各部门、市直属各单位党委(党组)、支部
第五篇:省质监局局长质量兴省大会讲话
深入开展质量兴省活动 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张正国
(2011年9月8日)
尊敬的儒林省长、树平局长、俊清副省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现在由我向大会报告我省“十一五”期间质量兴省活动开展情况。
一、开展质量兴省活动基本情况
(一)强化政府职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兴省工作,成立领导小组,下发活动方案,把质量振兴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和战略任务来抓。省人大、省政协多次组织检查、视察活动,有力推动质量兴省活动深入开展。国家质检总局始终关注并支持我省质量兴省工作,与省政府签署《全面合作备忘录》,在品牌培育创建、标准化战略推进、进出口检验检疫、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全面有力的支持。各成员单位切实发挥规划、引导、监督、服务职能,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初步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联动、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全省各地均相继开展质量兴市、质量兴县、质量兴区、质量兴业、质量兴企等活动,开展率达到100%。
(二)强化以质取胜,不断提升整体质量水平。
一是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实现大幅跃升。2010年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92.4%,比2005年提高14.7个百分点;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87.6%,比2005年提高4.9个百分点;质量损失率控制在0.12%以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0年国家公布我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81.10,全国排名第16位。
二是自主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省累计培育中国名牌产品27个,地理标志产品36个,驰名商标51件,一大批企业产品获得吉林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质量管理奖、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和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形成了汽车城、石化城、医药城、矿泉城、换热器城等众多产业集群,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参与配套生产,实现了共赢发展。2010年,全省名牌产品销售额达到1896.8亿元,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是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加大对在建工程质量的执法检查力度,全省各类竣工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显著提升;旅游、交通、商贸、邮政等服务业顾客满意度逐步提高;全省主要污染物减排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全部建成,成为全国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的典范,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7%,位居全国前列。
四是质量技术基础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组织制修订地方标准753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228项,9项标准成果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02户,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13个,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100%。全省建立省市县三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603项,企业最高计量标准621项,210户耗能万吨以上重点企业实现节能量化达标。建设了一批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和省级质检中心,完成科研项目78项、国家级技改项目41项,其中5项获得省部级表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技术保障。
五是质量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建立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机制,推行主动监测制度、质量安全巡视制度、明察暗访制度和举报奖励制度,实现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的早发现、早研判、早预防。建立省、市、县三级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全面开展质量竞争力指数分析评价工作,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方针和区域性经济政策提供参考。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兴市绩效考核标准》,实施质量兴省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奖励机制。
(三)强化监督管理,确保质量安全。
一是确保食品安全。各级政府把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作为工作重点,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和餐饮消费等环节,落实卫生、农业、质监、工商、药监等部门的责任,建立区域监管责任制、购销台账和索证索票等制度,与企业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落实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治理整顿活动,加大监督抽查和检查力度,为保障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
二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落实特种设备辖区监管责任制,明确监管区域,确定关键环节,规范监察程序,对重点场所、重点 单位、重点设备持续开展安全监察,按照“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的要求,认真解决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2010年全省特种设备检验率达到98.1%,万台死亡率降至0.64。
三是确保重点产品质量安全。深入开展重点产品专项整治、质量和安全年活动、质量提升活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专项行动,切实加强对关系国计民生重要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突出抓好涉及健康、安全、环保等重点产品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突出抓好食品、药品、工程建设、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的质量安全,全面构建预防质量安全事故、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指挥和救援体系,确保经济健康运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
(四)强化宣传引导,增强全民质量意识。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培训,促进企业提高质量意识、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与主流媒体建立宣传互动机制,全方位、多角度跟踪报道和宣传质量兴省工作的新举措、新成效。坚持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世界计量日”、“世界标准日”和“全国质量月”等大型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质量兴省活动的重要意义,宣传名优产品,树立品牌形象,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增强质量意识。
回顾我省质量兴省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需要加强的地方,一是个别地方职能部门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得不够,缺乏必要的政策、资金支持;二是部分基层单位监管力量、装备水平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需要进一步强化;三是质量兴省活动的考核奖惩机制还需要继续完善;四是一些中小企业 的质量主体责任意识还相对淡薄,质量管理基础还不够扎实。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二、“十二五”质量兴省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型和快速发展期。省政府从战略的高度,做出了继续深入开展质量兴省活动的重要部署,这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和谐吉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围绕统筹推进“三化”、实施“三动”战略,巩固深化质量兴省活动成果,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整体水平,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
(一)抓好五个加强,夯实质量基础。一是加强宏观质量管理。把质量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形成以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为核心的大质量工作机制。二是加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建立完善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出厂检验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三是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努力建设并不断壮大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和公共检验检测平台,不断加强市、县级质检机构建设。四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和完善质量问题追溯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惩质量违法违规行为。五是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失信企业惩戒制度和市场退出制度。
(二)实施两大战略,致力质量提升。一是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围绕我省支柱产业、传统产业、特色资源产业、战略新兴产 业、服务业等五大产业,完善品牌战略推进机制、激励机制、保护机制、创新机制、约束机制等五大保障机制,打造工业品牌、农业品牌、服务业品牌、传统品牌、特色品牌等五大优势品牌,努力壮大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推动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建设特色农业、工业、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资源产业五大标准体系,实施技术标准提升、标准化主体培育、标准化示范引领、标准化试点示范、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标准化人才培养五大工程,努力提升标准化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三)实现三个促进,推动科学发展。一是促进工程质量稳步提升。加强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交通工程和水利工程等领域质量管理,严格执行技术规范,确保工程质量。二是促进服务质量不断完善。努力提高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教育培训、旅游、电信、医疗卫生、商贸企业等服务业服务质量,促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三是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环境质量标准为基础,以计量检测体系为保障,加强综合治理,防范环境风险,强化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建设“生态吉林”。
同志们,深入开展质量兴省活动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按照儒林省长和树平局长讲话的要求,切实履职尽责,为建设质量强省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