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企业法制化建设

时间:2019-05-14 16:38: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抓好企业法制化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抓好企业法制化建设》。

第一篇:抓好企业法制化建设

抓好企业法制化建设 全面提高企业综合实力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新疆有限公司总经理 白志刚

自治区“法治六进”指“法治进机关”“法治进乡村”“法治进学校”“法治进社区”“法治进企业”“法治进单位”这是遵循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本着“重实际,出实招,做实事,求实效”的指导思想,紧密结合自治区实际,以求实创新的精神落实全国和自治区“五五”普法规划,推进自治区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法治六进”活动立足于各部门的工作实际,着眼于推进法治实践,营造法治环境,针对不停层次的干部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教育内容,特别是强调了注重法治实践和在普法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目的就在于改变以往单一的普法手段,突出学用结合,把普法实践做为普法活动的最佳途径,把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做为法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将学法用法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将活动开展与促进本职工作和本单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制定可行的工作标准和量化指标,将长远目标阶段化,抽象事务具体化,推动依法治区工作实现由“虚”到“实”的转变。通过建设法治机关,建立、实施法治建设评估激励机制,促进各位工作人员“学法知责”与“依法履责”的紧密结合,提高各位工作人员特别是各位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以“规范有序,制度健全,公开公正,廉洁高效,群众满意”为目标,积极推进法治实践为建设法治企业,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应当抓住“法治进机关”这个“龙头”,带动其他“五进”全面推进。通过“法治进机关”,建立实施法治建设评估激励机制,促进各位人员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具体而言,涵盖以下三方面的实际内容:

一是加强领导干部队伍法制化建设。开展以提高依法履职,依法办事能力为目的的机关内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学习和教育,落实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体制宣传任务。近年来,公司领导班子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从抓认识着手,重视企业的民主法制建设,公司党组书记作为民主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统一协调管理公司的民主法制建设工作。民主法制建设作为企业一项长期的,政策性很强,覆盖面很广的工作,列入了企业发展规划,做到长有目标,短有计划,既着眼未来,又脚踏实地做好当前工作。做为国有大型企业,应当也必需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不断提高企业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做到让用户满意,让政府放心。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知法、懂法和用法,要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依法经营、依法维权,走依法治企之路。

二是推进依法实践,依法履行职责。“以规范、有序、廉洁、勤政、公正、高效”为主要内容,加强公司日常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企业要实现有序治管,就必需依法治理,建立与国家法律体系相配套又符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的规章制度体系。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公司从流程制度的建立和规范着手,逐步形成了事事有规定,工作有标准衡量的全国制度体系。使法律风险防范工作逐步嵌入公司主要业务活动和流程,在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体系的同时,公司更着力于规范内部管理制度机制,一是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公司坚持物资采购招投标管理制度,制定并严格执行“新疆移动招投标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减少了人为管理因素,提高了决策规范化水平,有效规避了企业治管风险。二是加强合同管理,按照理顺流程,规范程序,强化监督的原则,修订下发了《新疆移动合同管理办法》,规范并明确了职责分工,避免了一个项目多部门管而又管不到位的现象,强化了合同文本的法律审查环节,同时规定了合同执行全过程的文件格式和填报时限,及时反映合同履行的各种信息,确保合同项目的正常进行。三是强化资金管理,公司以预算管理为基础,成本控制为核心,相继制定了“新疆移动预算管理过办法”“新疆移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财务管理制度。始终坚持“先预算,后操作”防止盲目性和临时动意。新疆移动作为中国移动在海外上市的子公司,接受了第三方独立审计公司依据“萨班斯”法案开展的审计,重点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公司重大经营决策,主业与多经企业的关联交易额度,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等方面进行了严格审计,第三方独立审计公司经审计,对新疆移动依法经营管理水平给予很高评价。

三是解决涉法难点问题。公司结合新颁布实施的“物权法”,“劳动合同法”以即将实施的“反垄断法”等法律规范组织了系统的学习。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组建规范企业行为,做到依法治企。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发展的关键时期展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对于统一全党思想,集中全党智慧、凝聚全国人民力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既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首要之需,也是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着力提高依法治企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把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起来,使法治六进活动成为让人民群众,企业干部职工满意的民主工程,促进我区民主法治建设工作扎实迈进。

第二篇:支部法制化,制度化建设

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党建工作“法定化、制度化”汇报材料

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究、开发、制造、销售xxxxxxxxxxxxxxxxx的香港独资企业,有员工近千人,2010年12月成立党支部,现有党员19名。公司配套成立了工会、团支部、妇委会、关工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形成党群企一体化的党建工作格局。

现在简单就xx公司的党建工作“法定化、制度化”工作做个梳理,请大家批评指正。

2017年6月,公司党支部把党建工作写入企业章程、融入企业治理结构,构建形成与企业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并建立健全班子交叉、参与决策、沟通协商、民主管理等制度,推动公司治理从单一的行政管理转变为多元的联动共治,促进党群企实现融合发展、合作共赢,使公司管理效能得到不断优化提升。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实施公司党建“先锋工程”,大力推进“活动阵地标准化、党员发展规范化、支部活动常态化、制度建设系统化”建设,推进企业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过程;以建设市级“优秀基层党组织”为目标,进一步提升企业党组织整体功能,促进公司业务健康快速发展;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大力加强公司党建工作,坚持抓常抓长、落细落实,着力强化企业支部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发展功能。

一是目标同向,党的先进理论融进企业文化。建立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共同学习制度,掌握党的先进理论,熟悉国家政策法规、了解上级决策部署,形成共同目标。设立党员联系岗,派遣党员到车间挂钩,实行参与而不干预模式,协助车间做好员工的意识形态管理、协助车间做好各种员工培训,告诉员工有困难找组织,党组织可以听取职工呼声,帮助职工处理子女就学援助、法律援助、困难救助等。编撰凯鹰党建工作制度,将党建工作制度化文件化。

二是建设同步,异地技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时,同步宣传党建工作,争取投资人的理解和支持,把党组织建设的工作要求与工厂建设同步,留下足够空间,保证党组织建设与企业建设同步推进。对标识标牌、公开专栏、上墙制度等实行同步进行,建设基层组织活动阵地。规范设置支部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改造会议室、图书室和职工活动场所,打造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便捷高效的支部一体化场所。如目前规划建设的凯鹰党建生活馆,经过反复论证,在本月决定开工建设。

三是管理同力,支部书记进企业决策层,党员骨干进经营管理层。建立交叉任职、双向互动机制,实行党支部成员与企业管理层交叉任职,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党组织领导班子为着力点,党支部书记兼任公司行政总监和工会副主席;宣传委员兼任总经理助理和生产部经理;老党员顾奎武任技术部经理、研发部经理由党员蔡晓祥任职。注重从先进模范、技术骨干和青年群体中发展党员,稳妥有序开展组织工作。

四是党群共建、助推企业发展。坚持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把党群组织的活动与生产经营管理有机融合。支部邀请企业老总、经营管理人员参加相关活动,做好党的工作。比如2017年的古田会议旧址游学、2018年漳浦皮定均将军失事地瞻仰、东山谷文昌纪念馆游学,通过游学方式,邀请企业高层、工会会员、妇女代表、团干部等参加游学,感受共产党员风采,激发工作潜力。五是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认真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支部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结合具体实际,将“党员活动日”活动与密切联系群众、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结合起来,与促进经济转型、激活企业发展结合起来。不拘泥于形式,不干着雷声大雨点小的浮夸事,想群众之想,做群众所需。实现良好的政策引领。

六是充分发挥支部核心作用,依托工会与会员的纽带关系,积极开展凯鹰读书会、大炮文化周、鼓励职工提金点子,大力推动共产党员先进性和模范性,做好职工贴心人。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切实把党建工作有机融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党建工作无小事,多做有利于员工的小事,小事做多了,取得员工的信任,也就成就了大事。

七是档案资料标准化。进一步规范公司支部党建工作、发展党员工作、党员教育培训、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流动党员“四个名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廉政教育“四个记录”,党费收缴、党组织活动、模范事迹、影像音频“四个档案”,为有效开展党建工作提供较为标准化档案资料,使公司党建工作在规范化基础上体现精细化、数字化、简单化。

第三篇:工会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浅议

工会信访工作作为各级工会组织维护职工权益的主要渠道之一,多年来,在维护社会稳定、协调劳动关系、解决矛盾纠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职工信访案件的内容和信访方式错综复杂化,长期以来形成的通过行政干预取代法律手段的信访工作,已经难以适应现实的需要。走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之路,依法处理和规范信访活动,应该是工会信访工作发展和改革的方向及目标。

一、工会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是现实需要(一)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就是说,国家各项工作都要依法进行,信访工作也不例外,也要走法制化建设之路;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其各种活动必须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施,那种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的信访活动是不允许的;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就是说国家各项行政权力也要依法实施,依法行使职权,对于各级信访工作部门和信访工作干部来说,就是要依法行政,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重大转变。(二)信访工作法制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从“权力至上”到“法律至上”这一转变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主要依靠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随着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法治最终完全取代人治,长期以来形成的通过行政干预取代法律手段的信访工作,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的情况下,也将逐渐走上依法规范之路。

(三)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是新形势下信访工作内容和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使信访工作的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单一的上访告状、简单明了的信访案件已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发生改变。当前信访工作内容和方式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职工反映的信访问题呈现出多面性、复杂性、广泛性、深刻性的特点,具体涉及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行政手段所能解决得了的。如破产企业职工安置问题,亏损企业的劳动保障问题,企业转制问题,各种经济民事纠纷,部分干部腐败问题,都给信访工作增添了新的难题。另外,如判决不服、房产纠纷、合同纠纷等问题,由于群众习惯于找行政解决,因此也增加了信访工作部门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二是信访形式上表现为集体访、缠访、越级访不断涌现,单纯的行政手段已无法解决,因此迫切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和处理信访工作。综上所述,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那么,工会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

二、工会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的内容和途径1.运用法律程序,依法开展信访工作,实行有序上访。依法开展信访工作,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要认真贯彻国务院的《信访条例》,切实维护信访工作秩序。“分级负责、归口办理”是新时期做好信访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有效手段。作为执法主体的各级信访部门首先要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千方百计地把上访问题解决在基层。所以说,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的第一步就是要贯彻实施好《信访条例》。2.通过诉讼、行政复议、劳动仲裁解决信访事项。现在的上访主体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当事人状告无门,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应该到哪个具体部门解决而找到信访部门来的,对于这种情况,要积极帮助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于那些按照法定程序和职能界定,应由司法机关依据法律进行处理,或由行政复议、仲裁等职能部门进行解决的问题,应交由这些部门办理。应改变过去一些单位以行政干预代替法律手段的做法,因为对于涉及到各种经济、民事纠纷、劳动争议等上访案件,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已经有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调解和处理,信访部门的任务是做好法律咨询和服务工作,保证上访者及时、有效地按正确途径解决问题。3.开展法律援助工作,请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探索建立起“信访接待、法律咨询、诉讼代理”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法律援助是保护公民能平等地得到法律保护、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原则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建立信访工作的法律援助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突出信访工作维护职能的迫切需要,是解决群众状告无门、投诉艰难及因经济原因无力仲裁、诉讼的需要。这项制度在我国一些地方工会已经建立,这些法律援助机构与信访部门合署办公,探索出“信访接待、法律咨询、诉讼代理”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法律援助机构和“三位一体”工作格局的建立使信访部门的工作范围和内容更加广泛,更有效、更直接地维护上访者的权利。另外,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结果,可以使得一些涉法案件直接由律师接待处理,不仅提高了信访工作部门的工作效率,又维护了法律的尊严。4.坚持诉前调解的原则,把信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非诉讼调解是法律上适用的一种积极有效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工会信访部门应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据政策、法规进行非诉讼调解。应耐心细致地做好当事人双方的工作,讲明道理,趋利避害,使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和解,督促问题尽早解决,避免矛盾扩大,达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结果。5.大力开展信访法律知识宣传工作,引导群众依法进行信访活动。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建立起群众依法信访、受理机关依法办案的机制。学法、知法、守法,让法制意识深入人心,让群众养成依法、守法的良好习惯,依法进行信访活动才具备了相应的土壤。信访工作要走法制化之路,群众知法、守法是根本。因此,要深入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及其它方式,开展信访法制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引导群众依法进行信访活动。6.强化源头参与工作,加速建立和完善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所必需的法律体系。就目前来讲,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所需的法律体系还不很完备,信访部门通过源头参与应当逐步达到信访法制化建设所需的法律体系的完善。工会信访部门源头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应通过以下办法进行:一是参与立法,对国家、地方人大、政府起草制定的法律法规积极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应主动向立法机关提出法案、草案,采取由人大立法或政府制定规章形式加以规范;二是参与政策、改革方案、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三是建立健全、依法规范信访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信访工作部门内部建立决策、执行、保证、监督、信息传递、反馈以及内部协调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工作的良好运行机制。7.提高各级信访工作干部的素质,为依法实施信访活动创造条件。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离不开各级信访干部素质的提高,各级信访干部是执法主体,他们的法制意识、维护能力、依法办事和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自觉性的高低,直接决定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的进程。依法规范和实施信访工作,作为信访工作干部要吃透政策、通晓法律。同时,在人员的配备上,要做到保证有法律专业人才、有律师、有在综合协调部门工作过的人才。可以通过公开选聘等方式,选择符合条件的干部到工会信访部门工作。

工会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浅议(第2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新疆民族团结的法制化建设

新疆民族团结的法制化建设

摘 要: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融合从未停止,民族团结在多民族地区显得极为重要,民族团结的法制化建设为民族团结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

关键词:民族团结;法制化建设

一、新疆民族团结法制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从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民族团结法制化建设的必要性

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鲜卑族入主中原时还处于游牧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文化落后。进入中原后,由于受到先进的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开始向封建制转化。鲜卑族大规模的军事征服和经济掠夺以及对其他民族残酷的统治,激起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不断起义;随着北魏的发展,在鲜卑统治集团内部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北魏政权矛盾重重,处于落后状态的鲜卑人统治经济发达、文化先进的汉族,矛盾冲突很多。孝文帝改革就在此背景之下发生。改革内容有推行均田制、迁都洛阳、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等措施。特别在促进民族融合方面,孝文帝率先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又为其弟弟们都聘中原汉族高门士族之女为妻。使两族统治阶级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联姻扩大了门阀基础,促进了民族融合。此外孝文帝还建立门阀制度,孝文帝制定种姓,建立门阀制度。门阀制度是汉族士族地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的等级制度。鲜卑门阀贵族有八姓,即穆、陆、贺、刘、楼、于、嵇、尉,称为“异姓元功上勋”的“勋臣八姓”。在八姓之上还有宗室十姓。这十姓是:拓拔(元)、回骨(胡)、普(周)、拔拔(长孙)、达奚(奚)、伊娄(伊)、丘敦(丘)、侯(亥)、乙(叔孙)、车熴(车)。门阀制度促进了鲜卑

贵族和汉族士族之间的联合,拓拔贵族的勋臣八姓与汉族四姓取得了同等地位,双方关系的密切有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从姓氏上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加速鲜卑贵族的汉化;使鲜卑民族与汉族具有同样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及共同的民族心理;逐渐接受汉文化,加速民族融合。

孝文帝的改革通过鲜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从而促使了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鲜卑和其他民族的加入,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民族大融合;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可以这样说,在融入汉文化的同时,鲜卑文化的精华成了汉文化的一部分。鲜卑文化主动汉化的结果,却在一定程度上使汉文化鲜卑化或胡化了。”“正因为鲜卑民族的不断加入,才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使汉民族的人口大大增加。”

(二)新疆民族团结法制化建设的必要性

乌鲁木齐“7·5”事件,不仅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干扰和影响,而且对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带来了一定创伤。《刑法》中关于恐怖主义的适用法律是《刑法》的第一百二十条“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和第一百二十一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在此次事件中,策划、利用网络造谣、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上街、制造骚乱的三股势力分子由于没有严惩的法律规定,使部分犯罪分子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刑法》对有关恐怖主义犯罪,如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界定过于粗疏,对如何认定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缺乏明确、权威的法律标准,可操作性不强,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把握和认定。“9·11”事件后,美国迅速通过了新的反恐法,俄罗斯1998年通

过联邦反恐法,2004年又提出根据新的形势对该法作进一步的修改,此外,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有自己的反恐法。虽然我国高度重视反恐工作,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以适应国内外反恐斗争需要,但现有法律尚不足以达到惩处、威慑恐怖分子的目的,非常有必要制定反恐法。

同时在新疆维族和汉族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争吵时偶尔带有民族情绪,比如维族会说汉族“黑答义”、“让汉族人滚出新疆”,而汉族会说维族“缠头”,或者内地的汉族见到维族人就称其为“小偷”、“扒手”等。这些现象都真实的反映了汉族与维族间的互相不尊重,一旦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容易引发大的问题。《刑法》第二百四十九条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的认定和把握是比较困难的。

因而,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法制化建设,对于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新疆长治久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新疆民族团结法制化建设的现状

(一)《民族区域自治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自实施以来规范了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以及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坚持和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促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民族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的重要标志。但在民族区域自治不断法制化的同时,随着我经济体制的转型,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这一进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民族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已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实施细则》,但是《自治条例》和《补充规定》、《变通规定》方面的立法还很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治条例严重滞后。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全面调整自治地方事务的综合性法律法规文件。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有26 个民族自治地方没有制定自治条例,5 个自治区无一出台自治区自治条例。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缺憾。二是《变通规定》、《补充规定》没有用足用活。一些民族自治地方对上级国家机关制定的不适应本地实际情况的决定,照抄、照搬、照办的多,有针对性地作出变通规定的少。

2、立法质量不高,内容缺乏特色

已有的民族地区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不仅数量少,而且其质量不高。一是追求“大而全”,不管是否需要一律分章、分节地表述,或者设“总则”和“附则”等,完全不顾及内容的实际需要而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完美。二是过多地照抄照搬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政策性有关条文和规定,没有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三是针对性不强,导致民族法律法规效力有限。这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享有的自治权以及55个少数民族充分发挥生产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社会风俗习惯的多样性,自己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从而促进155 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是极不相适应的。

3、没有重视和发挥民族习惯法的重要作用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乃至习惯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习惯法及法文化传统的存在,是中国多元法律文化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而其存在是构成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依据。因此,民族法制自然应该兼容习惯法。诚然,在国家法制的贯彻中,不可避免地与各种习惯法会有抵触,摩擦和冲突,但也有两者相互分工、默契配合及相得益彰的可能。“民族法制”应该能够发挥两者间桥梁的作用,尤其是基层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更应

发挥积极沟通以促成彼此良性互动的功能。目前,我国民族法没有切实发挥民族习惯法应有的作用。与此相联系,导致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贯彻落实不够到位,少数民族的权益保障还有待加强。

(二)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建立后,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蓬勃开展,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重要支持。当前民族问题的严峻形势和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我们解决民族问题要采取谨慎认真的态度,逐步培养公民的民族团结意识,让每个公民理解国家有关民族问题的政策法规,减少误解带来的种种偏见和矛盾。近年来中华民族团结教育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3·14”事件和“7·5”事件的发生,说明在新时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民族团结教育有效地公民中培养了民族团结意识,普及了民族历史知识,然而在民族团结教育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社会力量参与不强,民众认知度不高在实践中,民族团结教育仍存在社会动员力不强,人民参与度不高的问题。社会领域的民族团结教育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为密切,并形成了采取大规模表彰和社会突击宣传的模式。然而,这一模式的缺陷是,表彰大会和民族团结宣传月一结束,相关活动很快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一些社区组织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大多是蜻蜓点水。这种重过场、轻实效的教育方式的效果有限。同时,由于不少地方政府(尤其是非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配套措施不完善,再加上其民族知识的匮乏,影响了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的效度。而广大百姓的参与机制和渠道的有限性,也决定了民族团结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深厚的社会支持。另外,国家已经高度重视学校系统的民族团结教育,一系列举措即将付诸行动。不过,从现阶段来看,学校民族团结教育长期以来是以民族地区和民族院校为主,中东部地区的学校虽也在小范围内开展

过民族团结教育,但主要还是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内地的藏族班、新疆班以及民族学校,总的说来其影响面小。不少汉族学生对于少数民族不理解,对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尊重,甚至对国家实施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颇有微词也就难免了。

2、民族团结教育形式单调,针对性不强,民族团结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有多种形式来推进。但现阶段,学校系统的民族团结教育仅仅以建设一门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为主要形式,并以纳入高考、中考体系来强调其作用。但应试教育类型的民族团结教育有很大局限性。有调查显示,有一些学生仅仅是为了升学而背诵民族知识。当然,学校系统中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还有一些,但总的说来其成效不显著,社会影响力不大。就社会领域的民族团结教育而言,除政府举办的各种民族团结表彰大会和民族宣传月之外,其他教育活动开展得较少,即便开展也最多是一些座谈会、少数民族风情展览等,民族团结教育形式单调乏味使其失去了应有的魅力,民族团结教育的绩效也大打折扣了。

3、国家观、中华民族意识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不到位,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加强国家认塑造和谐的民族关系。中国的民族团结教育应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现阶段明显存在不足。比如升国旗、唱国歌、悬挂国旗等都是公民教育的基础内容,而新疆是在“7·5”事件之后才强制推行,可见爱国主义教育在新疆是相当滞后的。还有政府长期以来倡导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分校教育,也诱发了各民族间的区隔,阻碍了民族间的交融没有了相互理解与认同,那么中华民族意识的教育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列宁曾经呼吁“铲除民族之间的种种隔膜,使各民族的儿童在共同的学校里打成一片”,就是强调各民族的共同性教育。另外,在 强调国家观、中华民族意识教育时,一些地方一味强调中国人是炎黄子孙、华夏民族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感情。

三、对于新疆民族团结法制化建设的思考:

新疆古代称为西域,意为中国西部的疆域,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且民族关系复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处理好民族地区的社会问题,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宗教立法和司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是政府当前在制定新疆的民族政策所首先需要考虑问题。在此对于民族团结法制化建设提出几点思考:

1、进一步提高对民族立法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民族法制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各级领导干部和民族法制工作者要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认识民族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加快民族立法步伐。

2、不断完善民族法规体系抓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改,由于它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诞生的,一些条文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行修改,民族立法、政法工作部门和民族法学研究人员要把修改自治法当作一项迫切和重要的任务,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认真总结自治法实施十几年的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为自治法的修改提供建议。加快散居民族法制建设,尽快制定《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我国民族关系中的有些不安定因素,往往因为不尊重散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侵害散居少数民族平等权益,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趋活跃,交往日益增多,因此应尽快制定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的基本法,使散居少数民族工作基本作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快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步伐。民族自治地方要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因俗而治”,进一步制定自治条例。

3、建立健全对民族法规实施的监督机制。要加强民族立法的监督,主要是对

民族立法内容的监督,要看民族立法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否符合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是否明确了具体的限制性、惩罚性的条文。还要进一步加强监督机构。要赋予民族事务部门在监督民族法制实施中应有的权利,要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民族法得到较好的贯彻执行,从而保障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4、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形成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的新局面要推动民族团结教育逐渐从政府主导向政府和民间并重的模式发展,一方面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把中央精神落到实处。另一方面,社会民间力量也得发力。此外,民族团结教育应该注入新的元素,成为人人愿学、人人想学、人人乐学的新知识、新体会。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则要加强中东部地区的民族团结教育,改变民族团结教育的不均衡现状。

第五篇:工会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浅议

与政策、改革方案、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三是建立健全、依法规范信访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信访工作部门内部建立决策、执行、保证、监督、信息传递、反馈以及内部协调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工作的良好运行机制。7.提高各级信访工作干部的素质,为依法实施信访活动创造条件。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离不开各级信访干部素质的提高,各级信访干部是执法主体,他们的法制意识、维护能力、依法办事和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自觉性的高低,直接决定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的进程。依法规范和实施信访工作,作为信访工作干部要吃透政策、通晓法律。同时,在人员的配备上,要做到保证有法律专业人才、有律师、有在综合协调部门工作过的人才。可以通过公开选聘等方式,选择符合条件的干部到工会信访部门工作。

下载抓好企业法制化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抓好企业法制化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建设

    浅析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法制化的建设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涛 李洪宾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和大学生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管理更加法制化

    1.管理更加法制化。地铁交通管理的法制化期初不完善。现在,很多地铁交通实行法制化管理以保障地铁持续、稳定和高效的运行。地铁交通的全面法制化管理是地铁交通发展的重要趋......

    公开法制化大全

    新华网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李亚杰、张琴)2006年政务公开调研成果显示,全国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已经建立政务公开管理制度。15个副省级城市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据了解,全国各地......

    机构编制法制化

    论文关健词:机构编制法制化 论文摘要:机构编制管理法制化建设是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法定化”目标的重要保证。本文简单回顾了我国机构编制管理的立法历程,对今后一个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建设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 学生管理 法制化 现实意义 现实问题实践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越来越强。本文阐述......

    浅谈如何抓好供电企业的行风建设(20)

    浅谈如何抓好供电企业的行风建设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三项格局之一,就供电企业来讲就是纠正损害客户利益的不正之风。它纠正的是供电企业及其......

    如何抓好班组建设

    如何抓好班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更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如果说整个企业是一部机器,企业的安全管理就是发动机,而班......

    抓好“五子”建设

    着力抓好司法所“五子”建设,把“强基层”提升到新水平 “强基层”,是厅党委“抓班子、带队伍、促改革、强基层、创亮点、保稳定”总体工作思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战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