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沪实习报告
苏州——上海实习报告
日期:2011年4月16号——2011年4月25号
浅析苏州园林楹联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苏州园林以它独特的布局和精美的建筑,结合山水之趣,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苏州的园林,无一处不是园林主人和设计者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园林中无论那一部分都不是任意而作,都有它独特的内涵和思想内容。如果把园林设计比喻为龙的话,那么园林中的匾额和楹联无疑是它的眼睛!既表达的设计者的思想,也写活了园林。
苏州园林中的匾额和楹联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它是园林主人和设计者的心声和思想的写照。
园林中的匾额和楹联,有的写景,有的抒情,写景的托物言志,抒情的只抒胸臆,还有的既写景又抒情。
比如沧浪亭石柱上的那副:“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楹联,就是既写景又抒情的杰作。
此联由嘉庆年间进士梁辛矩所书。这是一副集联,上联出自欧阳修的《沧浪亭》长诗,下联来自园主苏舜钦的《过苏州》一诗,上下联浑然一体,让人看不出有一点斧凿的痕迹。
上联写景自然贴切,下联抒情一目了然。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园林主人那种超然物外,纵情山水之心由此可窥全貌。这一份淡泊宁静, 这一种磅礴的天地间坦荡博大的情怀,也只有在江南才能体会。这是江南的根,也是江南园林的灵魂。
苏州园林中的楹联和匾额无一不是名宿大儒的大手笔,这并非是园林主人不学无术,附庸风雅,而是园林主人本身就都是饱学之士。
又如拙政园中部花园“梧竹幽居”,这个四面通透的景观为何会有这个一个优雅的名字?原来这是一个亭子,站在亭子中央,透过四个圆门,南面柳绿桃红、西面嫩荷吐尖、北边梧桐秋雨、东面梅花怒放,四个圆门分别镶嵌着春夏秋冬四季美景。梧竹幽居,梧当指梧桐树,古语有云“凤落梧桐”,她是一种圣洁的树,翠竹,乃是刚柔忠义之物。最妙的是他的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闭上眼睛,两幅美景映入眼帘,一幅秋高气爽、皓月当空、清风俆来、沁人心脾;一副高山流水、鸟语花香、波光粼粼、山幽雾绕。此对联上联写景,下联写景的同时又带几分哲学意味,孔老夫子有一句名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心动物动、心静景止,无疑给四周的景物增加了三分美感。其实欣赏一个景观分为三种层次,第一种很简单,就是感官刺激,第二种是心理感觉,第三种就是这种结合园林景观、大自然美景、文化内涵于一体的精神享受。
梧竹幽居往西,穿丛林、跨小溪、登石阶就来到了“雪香云蔚亭”,这是一个小岛,也是观景的最佳去处,观赏四周美景的同时,别忘了这里一个很有名的楹联,是大书法家、明四家之一的文征名所书,楹额是“山花野鸟之间”,对联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颇有几分道家风骨,“山花野鸟之间”展现的就是古代文人“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展现了苏州园林小中见大的审美情趣。是的,苏州园林中的山水湖石都是假的,但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法,在方寸之间展天地之精华,就是一种高明的艺术。
类似这样的楹联在拙政园中还有很多,拙政中园有一个视野开阔的小岛,绝佳的观景点,岛的中央一个小亭“荷风四面亭”。这里四面环水,水中广种荷花,三面植柳,柳枝随风摇曳。所以亭中有一个绝妙的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寥寥数笔将周围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同时也勾画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观,妙处还有,双句蕴含着一、二、三、四的序数。此联的出处有二,上半句来自济南大明湖的著名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下半句来自唐诗“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结合的天衣无缝。
作者用极其简练的语言,囊括了广博深邃的内容,让人钦佩,更让人值得钦佩和学习的是作者的这种积极的思想。此联在于激励人们要珍惜人生的大好时光,积极学习,用以完善自己。
拙政园
拙政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
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 “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
西部原为“补园”,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
杜鹃花满拙政园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
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顿感到这里可欣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西部其它建筑还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水廊等。
风月一丘壑; 今古几楼台。
——陈从周题大门
【远香堂】
远香堂为四面厅,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在原明正德若墅堂的旧址上,为清乾隆时所建,青石屋基是当时的原物。它面水而筑,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荷池宽阔,红裳翠盖,清香宜人。堂名取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名句,水中遍植荷花,因荷得名。
看花寻径远;鸟入林深。
——佚名题远香堂
一卷书如好友晤;四时花当美人看。
——佚名题远香堂
人道君如云里鹤;自称臣是酒中仙。
——佚名题远香堂
自昔文章关治道;大收图史作生涯。
——佚名题远香堂
生涯:人生的极限。《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衣绉韫耩多风雅;研几精严见性情。
——佚名题远香堂
韫耩:即韫藉,含蓄宽容之意;精严:即精密。
萧疏树石云林画;闲静轩窗靖节诗。
——佚名题远香堂
云林:元代画家倪瓒,号云林;靖节:东晋诗人陶潜,谥号靖节。
良会机忘新政拙;名园且做故乡看。
——佚名题远香堂
澄量今之黄叔度;澹诗古有韦苏州。
——佚名题远香堂
黄叔度:即东汉黄宪;韦苏州:即唐代诗人、苏州太守韦应物。
秋月入帷,看花盈切;异书满屋,好友在门。
——佚名题远香堂
切:通“砌”,阶石。
脂粉简编,冠缨图史;糠秕礼义,锱铢功名。
——佚名题远香堂
简编:泛称书;穅秕:比喻细碎之事或无价值之物;锱铢:喻很小的事。
曲水崇山,雅集逾狮林虎阜;莳花种竹,风流继文画吴诗。
——张之万题远香堂
远香堂在拙政园中部,南有平台池水,屏立黄山假石,重峦迭翠,是拙政园中的主要景点。狮林:狮子林;文画:文征明的画;吴诗:吴伟业的诗。
北院喜新成,有寒碧千层,远青一点;东君如旧识,正庭槐垂阴,梁燕将雏。
——佚名题远香堂
拙补以勤,问当年学士联吟,月下花前,留得几人诗酒; 政余自暇,看此日名公雅集,辽东冀北,蔚成一代文章。
——王藻林题远香堂
旧雨集名园,风前煎茗,琴酒留题,诸公回望燕云,应喜清游同茂苑; 德星临吴会,花外停旌,桑麻闲课,笑我徒寻鸿雪,竟无佳句续梅村。
——陆润庠题远香堂
燕:北京旧称;茂苑:旧时苏州别称;梅村:清代诗人吴伟业,号梅村。
建业报襄,临淮总权,数年间大江屡渡,沧海曾经,更持节南来,息劳劳宦辙,探胜寻幽,良会几忘新拙政;
蛇门遥接,鹤市旁连,此地有佳木千章,崇峰百叠,当凭轩北望,与衮衮群公,开尊合尘,名园且作故乡看。
——佚名题远香堂
临淮:今淮河中游一带;宦辙:做官的历程;蛇门:苏州古城门;鹤市:指阊门一带。
【与谁同坐轩】
与谁同坐轩在笠亭下东南拐爵,取苏东坡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为轩名,平台作扇形,轩内桌、凳、窗洞都为扇形,故亦名“扇亭”。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何绍基集杜诗题与谁同坐轩
【见山楼】
见山楼在西半亭长廊东北,三面环水,两侧傍山,一楼高耸。它是一座江南风格的民居式楼房,重檐卷棚,歇山顶,坡度平缓,粉墙黛瓦,色彩淡雅,楼上的明瓦窗,保持了古朴之风。登楼俯视,园中景物尽收眼底,这里景色幽雅,颇具乡村野趣。名出陶渊明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来云归砚盒;栽梦入花心。
——郑燮题见山楼
小院迥廊春已满;水阁无尘年画长。
——陈从周题见山楼
【玲珑馆】
玲珑馆在海棠春坞西南,有曲廊可通,此地有竹,取苏舜钦诗句“日光穿林翠玲珑”为馆名,据传这里原有玲珑的湖石峰峦,后为大汉奸李士群移往他处。日迟帘幕静;画永锁窗闲。
——陈从周题玲珑馆
林阴清和,兰言曲畅;流水今日,修竹古时。
——王文治题玲珑馆
兰言:比喻心意相投的言论。
【嘉实亭】
嘉实亭在玲珑馆旁,亭周多枇杷,果实累累。取丘迟“芳叶已浩浩,嘉实复离离”诗句为名。
春秋多嘉日;山水有清音。
——潘奕隽题嘉实亭
【卅六鸳鸯馆】
卅六鸳鸯馆是西花园的主体建筑,精美华丽,南部叫“十八曼陀罗花馆”,北部叫“卅六鸳鸯馆”。一座建筑同时有两个名字,这是古建筑中的一种鸳鸯厅形式,以屏风、罩、纱槅将一座大厅分为两部,梁架一面用扁料, 一面用圆料,似两进厅堂合并而成,其作用是南半部宜于冬、春,北半部宜于夏、秋。鸳鸯厅面阔三间,外观为硬山顶,平面呈方形,四隅均建有四角攒尖的精巧耳房,又叫暖阁。北半部挑出于水面,由8根石柱撑住馆体架于池上。馆之中央的银杏木雕玻璃屏将大厅一隔为二。北厅(后厅)临清池,夏、秋时推窗可见荷池中芙蕖浮动,鸳鸯戏水,东汉时大将军霍光“(在)园中凿大池,植五色睡莲,养鸳鸯卅六对,望之灿若披锦”,馆名取其意。
绿意红情,春风夜雨;高山流水,琴韵书声。
——林散之题卅六鸳鸯馆
绿意红情,春风袅娜;高山流水,琴调相思。
——高邕题卅六鸳鸯馆
燕子来时,细雨满天风满园;阑干倚处,青梅如豆柳如烟。
——张履谦集欧阳修词题卅六鸳鸯馆
【十八曼陀罗花馆】
十八曼陀罗花馆为园西的主要建筑,北为卅六鸳鸯馆。迎春:拙政园前的街道,旧名迎春坊。横塘:镇名,在苏州西部。
乱竹分幽径;芳草到横塘。
——陈从周题十八曼陀罗花馆
迎春地暖花争坼;茂苑莺声雨后新。
——陆润庠题十八曼陀罗花馆
【塔影亭】
塔影亭在卅六鸳鸯馆南,为橘红色八角亭,取唐许棠诗:“径接河源润,庭容塔影凉”句名之。此亭从顶部到底座及四周窗格均为正八角图案,是园中最精致华丽的建筑物之一。
阶前花影乱;桥下水声长。
——陈从周题塔影亭
【雪香云蔚亭】
雪香云蔚亭为长方形,在池中西部土山上,外观质朴而轻快。亭旁植梅,暗香浮动。周
围竹丛青翠,林木葱郁,绕溪盘行,适宜早春赏梅,颇有城市山林的趣味。
风静林还净;天宽水亦宽。
——陈从周题雪香云蔚亭
【荷风四面亭】
荷风四面亭在座落园西南部池中小岛,四面皆水,湖内莲花亭亭净植,湖岸柳枝丝丝婆娑,亭单檐六角,四面通透。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文征明集句题荷风四面亭
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佚名题荷风四面亭
【绣绮亭】
绣绮亭在远香堂东侧土山上,为俯览园内景色和休息之处。土山周围广植牡丹、芍药,以景色“绣绮”为亭名。
露香红玉树;风绽紫蟠桃。
——朱彝尊题绣绮亭
处高和而厚;生平直且勤。
——佚名题绣绮亭
绣绮相碾转;琳琅愈青荧。
——佚名集杜甫句题绣绮亭
【得真亭】
亭四周植松柏,取《荀子》“桃李茜粲于一时,时至而后杀,至于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得其真矣”为名。
松柏有本性;金石见盟心。
——佚名题得真亭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陈从周题得真亭
【净深亭】
净深亭在得真亭西,取古诗“深入青静里,妙断往来趣”之句意为名。
相与观所尚;时还读家书。
——祝允明题净深亭
【小沧浪】
小沧浪取北宋苏舜钦“沧浪亭”名为阁名,寓意遁世归隐。小阁面阔三间,南窗北槛,两面临水,外形十分别致,似房非房,似船非船,似桥非桥,完全是架在水面上的一座水阁。
茗怀暝起味;书卷静中缘。
——文征明题小沧浪
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佚名题小沧浪
【梧竹幽居】
梧竹幽居在三座岛山下,是一座方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此亭外围为廊,红柱白墙,飞檐翘角,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
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赵之谦题梧竹幽居
【松风亭】
松风亭在廊桥东南,取《南史·陶弘景传》“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之意。
鹓雏晓旭鸣丹谷;棠棣和风秀紫芝。
——王文治题松风亭
鹓雏:传说中鸾凤一类的鸟。
【秫香馆】
此地秫花多说部,曹雪芹记稻香村,虚构岂能夺席; 四时园景好诗家,范成大有杂兴作,高吟如导先声。
——钱仲联题秫香馆
沧浪亭
沧浪亭始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
沧浪亭主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
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茏,箬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
南宋初年(12世纪初)一度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巡抚宋荦重建此园,把傍水亭子移建于山之巅,形成今天沧浪亭的布局基础,并以文征明隶书“沧浪亭”为匾额。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再次重建,遂成今天之貌。沧浪亭虽因历代更迭有兴废,已非宋时初貌,但其古木苍老郁森,还一直保持旧时的风采,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园林的风格。
【沧浪亭】
沧浪亭在假山顶,为四方形,结构古雅,与整个园林山野气氛极为协调。亭旁大树数株,均为百年之物。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梁章钜集宋诗题沧浪亭
上联:欧阳修《沧浪亭》;下联:苏舜饮《过苏州》。
爱惜精神,留此身担当宇宙; 蹉跎岁月,乘时光报答君亲。
——佚名题沧浪亭
【面水轩】
面水轩在复廊西,是一座四面厅,厅内长窗落地,傍水而筑,作为复廊衔接的转折和收头。取杜甫诗“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句意为亭名。轩的北面,假山壁立,下临清池;轩的南面接近沧浪亭,古木映掩,是品若赏景的绝好地方。
短艇得鱼撑月去; 小轩临水为花开。
——齐梅麓题沧浪亭面水轩
上联谓,渔父得鱼之后高兴地撑船而去,被搅碎的池中月也随之移动,写出了渔父的快乐自在。“短艇”,借喻撑船人。下联谓,“小轩”紧靠流水是因为欣赏纯洁坚韧的梅花,突出了作者与园主的风格。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此处指沧浪亭。联语化静为动,动中含情,写得雅逸潇洒。下联出自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诗。
【观鱼处】
观鱼处在复廊东面尽头,为一座三面临水的方亭,建于水边石台上,原名濠上观,俗称钓鱼台,取“庄子与惠子观鱼于濠梁之上”之意。水亭位于北部水面最空阔处,介乎于山崖水际之间,两侧景观对比强烈,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明道堂】
明道堂是园中最主要的建筑,面阔三间,为文人讲学之所,在假山古木掩映下,显示出庄严静穆的气氛。
律吕调阳,四野桑麻歌乐利; 明良熙绩,中天日月焕文章。
——沈玉麟题沧浪亭明道堂
渔笛好同听,羡诸君判牍余闲,清兴南楼追庚亮; 尘缨聊一濯,拟明日剌船径去,遥情沧海契成连。
——郭柏荫题沧浪亭明道堂
泉石憩名贤,伴具区烟水,林屋云峦,独向尘寰留胜迹; 簿书逢假日,更解带乱耘,停车问俗,岂徒觞咏事清游。
——张树声题沧浪亭明道堂
百花潭烟水同清,年来画本重摹,香水因缘,合以少陵配长史; 万里流**太险,此处淄尘可濯,林泉自在,从知招隐胜游山。
——薛时雨题沧浪亭明道堂
此联是薛时雨在同治十二年(1873)沧浪亭重新修葺后所题。上联独辟蹊径,以杜甫诗意提领,并以唐·杜甫的草堂与宋·苏舜钦的沧浪亭相提并论,由此显示苏舜钦在宋代诗坛上的重要地位。下联转入所题景点沧浪亭上来,通过“流波太险”与“林泉自在”的强烈对比,得出归隐林园,寄情山水胜过飘忽不定,浪迹四方的结论。
【碑石厅石牌坊】
碑石厅,为抱厦三间,内有刻石画像,以记载五百名贤的事迹。
景行维贤,鉴观辨色; 求古寻论,勒碑刻铭。
——佚名题沧浪亭碑石厅石牌坊
【五百名贤祠】
五百名贤祠面宽五间,当中三间为堂。东、西边间为侧室。祠内壁上嵌有594方历代人物平雕石刻像,形成一处蔚为大观的肖像画廊,堪称姑苏一绝。
百代集冠裳,铄古炳今,总不外纲常名教; 三吴崇俎豆,维风励俗,岂徒在科第文章。
——梁章钜孙子和茂才合题五„„
非关貌取前人,有德有言,千载风徽追石室; 但觉神传阿堵,亦模亦范,四时俎豆式金阊。
——陶澍题沧浪亭
风徽,美好的风范品德。阿堵:这,这里;金阊:苏州别称。
千百年名世同堂,俎豆馨香,因果不因罗汉证; 廿四史先贤合传,文章事业,英灵端自让王开。
——薛时雨题沧浪亭五百名贤祠
让王,苏州旧有“让王”庙,纪念将中原文化带到江南的泰伯、仲雍两人。
【翠玲珑】
翠玲珑组,为一组连贯几间大小不一的房室,使整个小馆曲折幽雅,绿窗环绕,前后芭蕉掩映,风起竹动,有动中寓静,静中寓动的艺术美感。
风篁类长笛; 流水当鸣琴。
——何绍基题沧浪亭翠玲珑
本联生动传神地刻划了沧浪亭内清幽的环境。构思奇巧,它把风中摇曳的修竹类比为长笛,又把流水喻作鸣琴。“风篁”、“流水”、“长笛”、“鸣琴”的描写,给读者以雅逸高古的审美情趣。且用词造句十分洗练,富于想像。
【清香馆】
清香馆,在明道堂西首,是五间画廊形式的建筑。取李商隐诗“殷勤莫使清香远,牢合金鱼锁桂丛”句意为馆名。
月中有客曾分种; 世上无花敢斗香。
——蒋吟秋题沧浪亭清香馆
【仰止亭】
亭临流水地斯趣; 室有幽兰人亦清。
——佚名题沧浪亭仰止亭
【御碑亭】
御碑亭在假山西端。碑云:“曾记临吴十二年,文风人杰并堪传。予怀常念穷黎困,勉而勤箴官吏贤。”
膏雨足时农户善; 县花明处长富清。
——康熙题沧浪亭御碑亭
这是康熙帝南巡时书赠当时的江苏巡抚吴存礼一副对联,现在镌刻在沧浪亭的“御碑亭”内。县花,潘岳为河阳令时,县内遍植桃柳,春时满树著花。庾信《枯树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大云庵】
大云庵,据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诏以宝昙和尚居南禅集云寺,将妙隐、大云二庵合并。嘉靖年间郡守胡缵宗将妙隐庵改筑韩蕲王祠。后僧人文瑛复建沧浪亭,归有光作记,曰:“自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狼亭
也。”
乐备礼明贤圣业;
水流山静智仁心。
——陆陇其题沧浪亭大云庵
中丞叫作沧浪主; 相国呼为金石僧。
——齐彦槐题沧浪亭大云庵
四万青钱;明月清风今有价; 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俦。
——齐梅麓题沧浪亭大云庵
上联赞亭之景美。下联颂亭主之杰出。如何将前人成句加以衍化组成上联,又如何联系亭的历史撰成下联,做到既赞景又颂人,读此联可悟联语写作之法。
六境画图中,此地尚分今月照; 十年烽火后,名山重仰大名垂。
——郭伯荫题沧浪亭大云庵
徙倚水云乡,拜长史新祠,犹见羁臣留胜迹; 品评风月价,吟庐陵旧什,恍闻孺子发青歌。
——洪钧题沧浪亭
商彝周鼎,汉印唐碑,上下三千年,公自有情天得度; 酒胆诗肠,文心面手,纵横一万里,我于无佛处称尊。
——严保庸题沧浪亭大云庵
潮州长吏昔贬谪,守道好学,发愤懑于诗歌,风云变化,雨雹交加,一时豪俊多从之游,磊
落轩昂,足知义士有光价;
商丘中丞嗜吟眺,景贤修废,以精神相依凭,密迩宫墙,扫除芜秽,三吴流传追寻其他,前
倡后继,爰饬祠宇肃豆笾。
——吴履刚题沧浪亭大云庵
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内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其儿子即盛宣怀,清著名实业家政治家,南洋公学创始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始称留园。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
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厅、林泉耆硕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留园内的建筑景观还有表现淡泊处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莱)”以及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
【涵碧山房】
涵碧山房:为留园中部主厅,用朱熹“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句意命名,厅内轩敞高爽,陈设雅致。厅前平台宽广,依临荷花水池,盛夏纳凉,极为惬意,又名“荷花厅”。三经:三次治理,留园至清末民初曾三易其主。
卅年前曾记来游,登楼看雨,倚槛临风,俯仰已成今昔感; 三经外重增结构,引水通舟,因峰筑榭,吟歌长集友朋欢。
——张之万题苏州留园涵碧山房
【闻木樨香轩】
闻木樨香轩:在涵碧山房西北,轩方形,一面靠墙,三面敞开。徐氏时称“桂馨阁”,刘氏时名“餐秀轩”,盛氏时改今名。这是以虚景名轩,以嗅觉造景,每值中秋佳节,桂香浮动,令人陶醉,流连忘返。奇石尽含楷古秀,桂花香动万山秋。
奇石尽含千古秀; 桂花香动万山秋。
——郑文源题苏州留园闻木樨香轩
【五峰仙馆】
五峰仙馆:因馆前峰石挺秀,取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诗句意为名。又因梁柱以楠木建造,故俗名楠木厅,厅内装饰精致,陈设雅洁大方。五峰仙馆因盛康从文征明停云馆中得峰石放在园内,故名“五峰仙馆”,大厅面阔五开间,高大豪华,厅内装修精丽,陈设雅洁大方。无愧为江南厅堂的典型代表。
历宦海四朝身,且住为佳,休辜负清风明月; 借他乡一厘地,因寄所托,任安排奇石名花。
——盛康题留园五峰仙馆
嘉树荣而佳卉茁; 奇山显而清流通。
——佚名题留园五峰仙馆
【林泉耆硕之馆】
林泉耆硕之馆:意为老人和隐士名流游憩之所,林泉指山林和泉石。面阔五间,单檐歇山,分为南北两间,南厅名奇石寿太古轩,北厅即林泉耆硕之馆,厅堂内部各施卷棚,南厅大木梁架用“圆作”,素净雅洁,北厅大木梁架用“扁作”,雕梁画栋,因而得名鸳鸯厅,整座建筑精美雅丽,被誉为中国古典厅堂建筑的精品之作。
餐胜如归,寄心清尚; 聆音俞汉,托契孤游。
——张祖冀题留园林泉耆硕之馆
瑶检金泥,封以神狱; 赤文绿字,报之宝符。
——汪洵题留园林泉耆硕之馆
瑶检:御书;金泥:玉玺;赤文:《河图书》“黄帝见鲤鱼,长三丈,身无鳞,赤文成字”;绿字:《晋书·地理志》“大禹观于蜀河,而变绿字”。
胜地长留,即今历劫重新,共话绉云来父老; 奇峰恃立,依旧干霄直上,旁罗拳石似儿孙。
——朱霆清题留园林泉耆硕之馆
【揖峰轩】
揖峰轩在五峰仙馆东面,取宋代朱熹《游百丈山记》中“前揖庐山,一峰独秀”之名,石题独秀,轩名揖峰。整个建筑朴实无华,外观二间半,入内只有一间半,结构别致。五峰仙馆东面的揖峰轩,取宋代朱熹《游百丈山记》中“前揖庐山,一峰独秀”之句而命名,整个建筑朴素无华,外观二间半,入内则有一间半,结构别致。北面粉墙上深色的窗框,将天井中几块石峰,数枝翠竹构成了一幅幅精致的小品画,其画意可与板桥墨竹相媲美,此轩处于东西两个大厅之中,为园主读书、作画、抚琴、奕棋之所。周围峰石散布成林,又名“石林小院”。
蝶欲试花犹护粉; 莺初学啭尚羞簧。
——郑燮题留园揖峰轩
松阴满涧闲飞鹤; 潭影通云暗上龙。
——杨沂孙题留园揖峰轩
曲径每过三益友; 小庭长对四时花。
——陈洪绶题留园揖峰轩
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 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神仙。
——陆润庠题留园揖峰轩
【清风池馆】
从曲溪楼北行,有水榭名“清风池馆”,取苏东坡《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之意而命名,举目四望,园中山池风光又呈现眼前。清代杨沂孙有联:“墙外青山横黛色,门前流水带花香”。
墙外清山横黛色; 门前流水带花香。
——杨沂孙题留园清风池馆
【冠云楼】
冠云峰后之楼名“冠云楼”,登楼南望,可一览院内全景,楼下有匾,署曰“仙苑停云”,意思是说这座云峰停留在此,宛然蓬莱仙苑。正中壁上嵌有古代鱼化石一方,化石上鱼鳖宛然,鳞甲生动,两旁四块大理石山水挂屏,俱合画意。冠云峰高6.5米,为宋代花石纲遗物,因石巅高耸,四展如冠,因此取名“冠云”意为腾云驾雾高为群峰之冠。其两旁屏立两峰一名“瑞云”一名“岫云”,三峰下罗列小峰、石笋、花草松竹点缀其间。
清閟云林题阁; 天光米老名高。
——翁方纲题留园冠云楼
清閟云林:元代画家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家有清閟阁,为藏书楼;米老:即北宋书法家米芾
鹤发初生千万寿; 庭松应长子孙枝。
——陈鸿寿是题留园冠云楼
此峰疑天外飞来,历劫饱风霜,夐绝尘寰谁仲伯; 斯地为吴中最胜,后堂绕丝竹,婆娑岁月若神仙。
——朱霆清题留园冠云楼
【冠云亭】
冠云峰周围水石台馆皆为观峰而设,以“云”名之。冠云峰东侧有六角小亭名“冠云亭”。
飞来乍讶从灵鹫; 下拜何妨学米颠。
——佚名题留园冠云亭
【伫云庵】
林泉耆硕之馆为鸳鸯厅,中间以雕镂剔透的圆洞落地罩分隔,厅内陈设古雅。厅北矗立着著名的留园三峰.冠云峰居中,瑞云峰、岫云峰屏立左右。冠云峰高6.5米,玲珑剔透,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系江南园林巾最高大的一块湖石。峰石之前为浣云沼,周围建有冠云楼、冠云亭、冠云台、伫云庵等.均为赏石之所。
白云情意; 清泉洗心。
——佚名题留园伫云庵
儒者一出一入有大节; 老僧不见不闻为上乘。
——盛宣怀题留园伫云庵
【可亭】
出轩东行,渡石桥,跨山涧,沿着卵石山径曲折而上,来到山顶一六角形小亭,名可亭。在亭中南望,“涵碧山房”与“明瑟楼”形如一艘航船,停泊在水边。整组建筑打破了整齐划一的布局,给人既有变化而又美观自然的感受,体现了中国山水画法中主景偏右的传统手法。
水转桐溪约秋禊; 路寻花步赋春游。
——佚名题留园可亭
秋禊:古人于夏历七月十四日临水祓祭,以清除不详,称为“秋禊”,以别于季春上巳的“春禊”;花步:留园亦称“花步小筑”。
惟曰进德焉,修学焉,是在我尔; 从慈永安矣,其乐矣,盖有天乎。
——俞樾题留园可亭
园林甲天下,看吴下游人,载酒携琴,日涉总成彭泽趣; 萧洒满江南,自济南到此,疏泉叠石,风光合读涪翁诗。
——郑文源题留园可亭
小亭,是停留观赏之所。彭泽:陶潜曾任彭泽令,故世称“陶彭泽”;涪翁:黄庭坚被谪涪州,自号“涪翁”。
一部廿四史,衍成今古传奇,英雄事业,儿女情怀,都付与红牙檀板; 百年三万场,乐此春秋佳日,酒坐簪缨,歌筵丝竹,问何如绿野平原。
——俞樾题留园可亭
迤逦出金阊,看青萝织屋,乔木干霄,好楼台旧地重新,尽堪邀子敬清游,元之醉饮; 经营参画稿,邻郭外枫江,城中花客,倚琴樽古怀高寄,犹想见寒山诗客,吴会才人。
——薛时雨题留园可亭
子敬:王献之字;元之:王禹偁字;枫江:运河流经枫桥、江桥附近的一段河道;花坞:
桃花坞,在阊门内,有唐寅故居。
【至乐亭】
西部假山为苏州园林中较大的一座假山,漫山枫林,高出云墙,山上建有“至乐”“舒啸”二亭,此处环境僻静,极富山林野趣,再现了苏州西部丘陵地带的自然风貌。
小园新展西南角; 明月谁分上下池。
——张之万题留园至乐亭
苏州园林的匾额和楹联一样,也都是写景抒情的上作。
离苏州石路不远处有一留园,留园曲桥的东方有一亭,名曰:“濠濮亭”。这是一副蕴涵深刻哲理的匾额,取自《庄子.秋水》中庄子垂钓濮水以及和惠子濠梁问答的故事。谁都知道,庄子是一个无心名利,超然物外的世外高人,主人以此作为亭名,并且经常在此垂钓观鱼,显然是要学那庄子,“宁做泥中龟,不作椟中神。”主人官场失意,决心归隐山林,做一个世外闲人,此不正是主人思想的写照吗?
苏州园林中是楹联和匾额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与园林主人以及园林主题思想息息相关。
如拙政园中的“远香堂”,是远香堂南檐的匾额,乃著名书法家沈德潜所写,后来遗失又由张辛稼补书,此额取自北宋.周敦颐《爱莲说》中的“香远益清”句意。
大意是荷香传的越远越清淡,表面上是写景(荷花),实际上是主人以荷花自喻,把自己比喻成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有着高尚的品德,声名远播。
拙政园主人王献臣官场不得志后归隐田园,建造园林,寄情山水。主人将自己的园林取名“拙政”,并不是他自己不擅从政,而是他厌倦了官场中的种种明争暗斗,故而“守拙归田园”。而莲素有花中君子之称,也是佛教圣花,佛家的清心寡欲,还有君子的高尚品德不正是主人所要追求的吗!
苏州名园、名胜目不暇接,她丰富的艺术魅力、博大精深的内涵,堪称中国文明的精萃。苏州园林每一扇门,每一扇窗,都是画框,内有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可精读,可细品,它
四时有景,四时有题。
第二篇:苏沪杭实习报告
苏沪杭实习报告
姓名:XXX
班级:XXX
学号:XXX 马克波罗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杭州--人间的天堂。在我所去的城市中,杭州的园林无论是水,道路,植物的配置,无疑是最严谨的。其中最具代表的当属杭州的西湖了,它在每一个点,平面和空间的布局做的仔细和细心都是无需辩论的。毫无缺点,但就本是这个完美的园林设计中,似乎还缺着什么,过于的严谨与实际大自然仿佛相差甚远!杭州的园林,当你走在其中,在我看来与生活当中的实际相差甚远,还有一个,利益,杭州的园林在利益方面抓求的太紧,这与完美的园林中似乎体现出了一丝的不完美。仔细观察中,杭州的大面积的草坪均都由细绳拉起来并打上了标语,湖岸的设计亦是如此,缓缓而流的小溪与道路之间一米多的距离,但偏偏这么完美的比例与设计中,种植了大量的草灌木和花灌木,完全将道路与水系隔绝,让人感觉出自然与人之间的一段差距,人们不能真正的溶于到这个自然与景色。虽然,这在设计中是有诸多的原因和人为因素,在我看来。当小小的错误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而这小小的错误遍布的整个园林,亦是一个大错误。让人本想放松的心情当中又多了一丝压抑。
1设计方面: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一的实习,使学生在基本熟悉苏州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与手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南方园林另一代表园林的造园艺术与手法进行理解和感悟,目的是通过本次综合实习,使学生对以苏州、杭州为代表的我国南方园林的造园立意、场地与环境、造园要素、造园手法、造园艺术等有系统的了解和感悟和总结,以便将其自然地应用到将来的新园林设计的创意之中。
2植栽方面:识别华东地区常用园林树木,掌握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观赏价值和园林用途;了解不同类型园林绿地树木选择的特点和不同的应用形式;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理解园林树木在造景中如何体现地方特色,探讨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优缺点,提高设计实践中应用园林树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的能力。
公园、风景点要求其四季美观,繁花如锦,活泼明快;寺院,祠墓,碑刻、古迹则求其庄严、肃穆。树种的选择必须注意其体型大小,色彩浓淡并同建筑物的性质与体量相适应,才能配置得当。庄严的殿、堂等建筑,一般用高大的乔木作为陪衬和烘托。如六和塔以树形高大,树冠园形常绿的香樟作烘托;灵隐寺大殿配植淡绿、浓绿、金黄叶色的楠木、七叶树,银杏等大乔木,取得体型和色彩上的对比,并以葱笼的常绿树作为背景;轻快的廊、亭、榭、轩,则宜点缀姿态优美,绚丽多彩的花木,使景色明丽动人。
杭州夏季炎热,不宜过多采用大面积的空旷草坪,以疏林草地为宜,可提高草坪在夏季的利用率。草地多,是杭州新建公园绿地的特色之一,它是群众性集体活动的场所,在功能上要求宽旷,便于集散,在植物配植上力求简洁。由于草坪面广,视线长,体量虚实对比强,景物的群体形象鲜明,应多注意植物组合的群体美。利用树龄的不同和地形的高差,处理好树丛,树群的立体轮廓线,使高低起伏,饶有变化。如花港观鱼、柳浪闻莺等公园的大草坪就是这种范例。另外,杭州在大规模绿地改造方面,在新建和改造绿地中已经推广应用了大量植物新品种,如佛甲草矮紫薇、花叶锦带花、金边麦冬、花叶蔓长春花、银边六月雪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中西湖南线绿地极具代表性,在已有的乔木林带基础上,大量应用地被植物,充分体现了杭州园林独特的植物配置特色。虽然杭州城市绿地中的地被植物种类丰富了,但从利用率来衡量还不够广泛,大部分还只作了一些点缀性的种植。
杭州园林,公园比较多也比较成功,种植方式更多样化。比如群植、列植等都是有的。还有花港观鱼疏林草地,这种疏林草地是苏州比几乎没有的。
杭州西湖其余三面环山,面积约6.5平方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云山秀水是西湖的底色;山水与人文交融是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格调。西湖之妙,在于湖裹山中,山屏湖外,湖和山相得益彰;西湖的美,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都能成为美景,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雾西湖。
苏堤和白堤横贯于西湖,把西湖分隔为西里湖,小南湖,岳湖,外湖和里湖五部分。每当晨光初启,宿雾如烟,湖面腾起薄雾时,便出现优美风景,是钱塘十景之一。绕湖一周近15千米。西湖平均水深2.27米,水体容量约为1429万立方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又称“后西湖”或“后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其中外西
湖面积最大。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心。
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原建塔身九级,顶上装灯,为江船导航。宣和五年,塔被烧毁。现存六和塔,外观八面十三层,内分七级。高五十九点八九米,占地八百八十八平方米。历经明正二年,修顶层和塔刹,清光绪二十五年,重建塔外木结构。此况实属罕见,从塔内拾级而上,面面壶门通外廊,各层均可依栏远眺,那壮观的大桥,驶的风帆,苍郁的群山,赏心悦目。宋郑清之有诗句云:“ 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在为期三天的城市认知实习之后,对苏州园林及古典建筑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可能是对古典园林比较钟爱,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拙政园的建筑特色及空间特征。众所周知,苏州的园林文明中外,其中尤以拙政园为个中翘楚,它与北京的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合称中国四大名园,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拙政园由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真的是很有特色的一座建筑,因此我将选取庭院分布,绿化,道路设计,自然景观,造园手法等方面来重点阐述我的理解。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东北角,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是江南园林的代表,占地62亩,也是目前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由于其保持着平淡疏朗,旷远明瑟的明代风格,又被誉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最”。拙政园对联:
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 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神仙
欲扬先抑就是一种对比手法。挫政园的入口位于中园的南面。入口做的很低调,通过一个狭小的走廊后,暂时在空间上放一放,出现一个相对较缓的空间进入腰门。利用腰门前的小庭院空间种植黄杨,门左右分别种植桂和竹,营造园林幽静恬远氛围。园门虽与外界直接相通,但处理得小巧,朴素,淡雅。进入腰门后,映入眼帘的是用土石垒成的山,在山上大面积种植乔木,花草而形成一个天然屏风来挡住园中的主体建筑---远香堂。
处于远香堂西南面的小飞虹一带,可谓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这里的空间丰富,步移景异。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一座廊桥,为三跨石梁,微微拱起,呈八字型。桥面两侧设有万字护栏,三间八柱,覆盖廊屋,檐枋下饰以倒挂楣子,桥两端与曲廊相连。小飞虹不但形态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分隔了两边的空间,但又隔中有透。从松风亭可以透过小飞虹看到香洲的一隅,而透过香洲也可以隐约看到松风亭,空间层次比较深远。站在小飞虹上,更是能饱览周围的水景,廊景,葱郁的植被,隐约见到远处的见山楼,近处又可以见到北面香洲,还有南面小沧浪,可谓是节点位置,利用的极为妥善
苏州园林虽面积有限,但要求树种丰富。植物的种类有乔木、灌木、攀援植物(藤萝类)、地被植物、水生植物及竹类。这些植物首先要符合自然山林景观的需要,或是适合小空间内布置小景的作用。园林内所选用的植物,树形力求自然美观,因地制宜。苏州园林属山水园性质,树木多不宜修剪成整形规则式,如“球形”、“水平式绿篱”等,以免造成不协调。
诗人所云 „但留风月伴烟萝‟者乎?自此以往,穷盛事而乐清时,吴志留园之名长留于天地之间矣!”故名留园。由此从平面图可以看出,留园总体上是用建筑围和空间,同时,建筑又将其内部空间划分成若干小空间,即为园中之院,园中之馆。院与院、馆与馆通过曲廊连接,从而组成一个完整、连续而又富于变化和韵律的空间整体。同时由于建筑密度大,为了避免空间的繁杂和混乱之感,园中利用水池和叠石丰富空间的层次。同时也在假山之中,布置许多小路。小路峰回路转,依山就势给人以空间无尽之感。留园中,中国传统的“无心画”和“尺幅窗”的运用,创造了“处处临虚、方方侧影”的空间视觉无尽之感。留园中有一种空间处理手法就是对比手法的应用。包括大小、明暗、开阖、隐显等。在留园入口处,进入大门是一方小庭院,接着是一条曲廊,使人顿觉空间隘塞,顺着曲廊前行来到“古木交柯”处,由此北望,通过一组假山石之间的空隙,远景依稀可见,在西行至“绿荫”处,顿觉水面开阔,北面的建筑与山石、植物尽收眼底。这从开到和再到开的过程,便给人以“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空间无尽之感。这种利用开阖变化的对比来丰富空间层次的做法在留园中随处可见。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占地30余亩的留园,建筑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园内有蜿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留园内的通道,通过环环相扣的空间造成层层加深的气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复折、小院深深是接连不断错落变
化的建筑组合。园内精美宏丽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凉台燠馆、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使园内每个部分、每个角落无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辉辐射。
留园建筑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装饰效果,也可以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
上海一个让我惊讶的城市,我没有惊叹它的高楼林立和高度发达的经济。而是上海的园林,她没有杭州的完美与严谨,也没有苏州的小巧玲珑。出入上海的园林,我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我感觉到它的设计里面有我的思想,它将园林的性质和功能分的很清楚,不模糊,与我设计的思想相同的是,在城市中寻找自然,自然中的设计是有规可循的。比如,一棵树,它不光在自己的位置上表现出了自己的景色,在整个布局中这棵树,也是完美的自然式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海开放式的园林设计,看似随心所欲,但它却在追求最完美的自然,自然,在我心里面是园林的最高境界,或许你的设计因为一步之差而变的一塌糊涂,在我看来,如今的社会经过人工改造后物质化程度过高,当人们想找一个真正的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空间,又是何等的难,上海的园林让我感觉到了,我家后面的一片,水田相错,树木葱郁的感觉,在那一刻心情所有的累,烦躁都能放下,我没有想到在上海这样的城市能够找到这份净土,植物布置的看似随心所欲,水与道路的结合,在一起显出了自然的手笔,虽然,也有之过,因为人为的园林永达不到自然的高度。喧闹的大城市,人行中的压力,汽车在马路上的疾呼,与这一片的园林相比,两个世界的相差。人类本来就是这个社会的动物。人类试图将这个自然改变,结果越改越乱,并且,将人类自己也改变了。苏州私家园林所有的设计模式和建筑走向与杭州,上海都不相同。首先,它不是公园,不是公共场所,在古代。它只是个私家园林,并不适合大量的游客在里面游玩嬉戏,还有我想猜测,在这样无止境的只注重门票的园林,因为它毕竟只是个私家园林。在不久的将来,苏州的私家园林将会消失。如果有人说苏州的园林是那些隐忍建造的,我却不以为然,开始的主人隐忍,而到后面住进去的人呢?经过几百年的改造苏州的私家园林远不是一开始的私家园林了。若大的手笔,不在乎一朝一夕,由于面对古代的园林研究并非了解也不敢妄加断论,胡猜建造大师们的手笔,单从其园内的景色处理,道路,水,植物,建筑,每一个点,面和空间的处理都巧妙的过渡,形成一个整体。其中,最大的不同点,也是其特色为其建筑,能将其如此多的建筑在如此小的地段里面建造而起,让我惊叹古代设计者的想法,设计者的规划,我很羡慕他们,因为我肯定他们的思想被人们得到了肯定,我个人在其中似乎读懂了一些,古代人,大都讲顺从天应,他们没有过度的改变自然,而是顺其自然,其中的设计,现今必备修改了大半,溶于了现今的思想,其中很多,我们不能在古代的大师们身上所得,古代与现代毕竟已有近百年的差距,现今建造的仿古建筑放在现今的公园里面就像一个小丑,显得与这个社会有些格格不入。也许建筑本身已经少了几百年的沧桑。园内的乔灌木,基本上没有超过两百年树龄的树木,池中的水流也是在几十年前才被清淤,莞尔留下来的只有那些道路和建筑,就那些道路和建筑经过几百年的摧残,我不晓得会变成什么样。在很多的东西面前,我很无知,但院的布局形式多为自然式,道路与水建筑与植物的配合不可谓不经典,所有的都按照了自然式布局分布,让人能够溶于到古代的闲情雅致。让人能够感受到古代的生活方式。单从私家园林中并不能代表什么,虎丘--一种别样的园林。虎丘得名于虎丘塔,由于年代已久,建造时的地基不牢,而导致此塔已倾斜1米多,媲美与比萨斜塔。可谓苏州园林的风景名胜了。虎丘--让我的第一感觉是朴实不浮躁,从进门那万朵鲜花摆出的各种各样的花镜,到层层岩石而起的广场,再到至高点的虎丘塔,可谓样式多种独特,虎丘,自然大师留给我们的礼物。它仿佛在告诉我们,园林无论你将它怎么改变,更改,大自然依然是所有园林的最好归宿。真正的设计,不是一心为了游玩者的心态及想法而去设计的一件作品,游玩者的心态只是考虑的一个部分,设计者的心态和想法才是一个设计的灵魂。自然的园林,不是简单的几棵植物,简单的道路,水系和建筑就能表达的。它是复杂中求简单,每一颗植物的增减,都会是一个不完美的设计,每一处的景色是相辅相成的,而四季是它的添色笔,人为的颜色永是不完美,人为的园林离开自然的增减亦是不完美。
第三篇:苏沪杭实习报告
园林生物系维实环保协会虽然本次实习带着不少的心思与一点点的压力,但概能注意到的本都注意到了,苏沪杭实习报告。马克波罗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杭州--人间的天堂。在我所去的城市中,杭州的园林无论是水,道路,植物的配置,无疑是最严谨的。其中最具代表的当属杭州的西湖了,它在每一个点,平面和空间的布局做的仔细和细心都是无需辩论的。毫无缺点,但就本是这个完美的园林设计中,似乎还缺着什么,过于的严谨与实际大自然仿佛相差甚远,在此与上海相比似乎感触很多,后读!杭州的园林,当你走在其中,在我看来与生活当中的实际相差甚远,还有一个,利益,杭州的园林在利益方面抓求的太紧,这与完美的园林中似乎体现出了一丝的不完美。仔细观察中,杭州的大面积的草坪均都由细绳拉起来并打上了标语,湖岸的设计亦是如此,缓缓而流的小溪与道路之间一米多的距离,但偏偏这么完美的比例与设计中,种植了大量的草灌木和花灌木,完全将道路与水系隔绝,让人感觉出自然与人之间的一段差距,人们不能真正的溶于到这个自然与景色。虽然,这在设计中是有诸多的原因和人为因素,在我看来。当小小的错误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而这小小的错误遍布的整个园林,亦是一个大错误。让人本想放松的心情当中又多了一丝压抑。上海一个让我惊讶的城市,我没有惊叹它的高楼林立和高度发达的经济。而是上海的园林,她没有杭州的完美与严谨,也没有苏州的小巧玲珑。出入上海的园林,我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我感觉到它的设计里面有我的思想,它将园林的性质和功能分的很清楚,不模糊,与我设计的思想相同的是,在城市中寻找自然,自然中的设计是有规可循的。比如,一棵树,它不光在自己的位置上表现出了自己的景色,在整个布局中这棵树,也是完美的自然式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海开放式的园林设计,看似随心所欲,但它却在追求最完美的自然,自然,在我心里面是园林的最高境界,或许你的设计因为一步之差而变的一塌糊涂,在我看来,如今的社会经过人工改造后物质化程度过高,当人们想找一个真正的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空间,又是何等的难,上海的园林让我感觉到了,我家后面的一片,水田相错,树木葱郁的感觉,在那一刻心情所有的累,烦躁都能放下,我没有想到在上海这样的城市能够找到这份净土,植物布置的看似随心所欲,水与道路的结合,在一起显出了自然的手笔,虽然,也有之过,但与总体比较已被忽略,实习报告《苏沪杭实习报告》。因为人为的园林永达不到自然的高度。喧闹的大城市,人行中的压力,汽车在马路上的疾呼,与这一片的园林相比,两个世界的相差。人类本来就是这个社会的动物。人类试图将这个自然改变,结果越改越乱,并且,将人类自己也改变了。苏州私家园林所有的设计模式和建筑走向与杭州,上海都不相同。首先,它不是公园,不是公共场所,在古代。它只是个私家园林,并不适合大量的游客在里面游玩嬉戏,还有我想猜测,在这样无止境的只注重门票的园林,因为它毕竟只是个私家园林。在不久的将来,苏州的私家园林将会消失。如果有人说苏州的园林是那些隐忍建造的,我却不以为然,开始的主人隐忍,而到后面住进去的人呢?经过几百年的改造苏州的私家园林远不是一开始的私家园林了。若大的手笔,不在乎一朝一夕,由于面对古代的园林研究并非了解也不敢妄加断论,胡猜建造大师们的手笔,单从其园内的景色处理,道路,水,植物,建筑,每一个点,面和空间的处理都巧妙的过渡,形成一个整体。其中,最大的不同点,也是其特色为其建筑,能将其如此多的建筑在如此小的地段里面建造而起,让我惊叹古代设计者的想法,设计者的规划,我很羡慕他们,因为我肯定他们的思想被人们得到了肯定,我个人在其中似乎读懂了一些,古代人,大都讲顺从天应,他们没有过度的改变自然,而是顺其自然,其中的设计,现今必备修改了大半,溶于了现今的思想,其中很多,我们不能在古代的大师们身上所得,古代与现代毕竟已有近百年的差距,现今建造的仿古建筑放在现今的公园里面就像一个小丑,显得与这个社会有些格格不入。也许建筑本身已经少了几百年的沧桑。园内的乔灌木,基本上没有超过两百年树龄的树木,池中的水流也是在几十年前才被清淤,莞尔留下来的只有那些道路和建筑,就那些道路和建筑经过几百年的摧残,我不晓得会变成什么样。在很多的东西面前,我很无知,但院的布局形式多为自然式,道路与水建筑与植物的配合不可谓不经典,所有的都按照了自然式布局分布,让人能够溶于到古代的闲情雅致。让人能够感受到古代的生活方式。单从私家园林中并不能代表什么,虎丘--一种别样的园林。虎丘得名于虎丘塔,由于年代已久,建造时的地基不牢,而导致此塔已倾斜1米多,媲美与比萨斜塔。可谓苏州园林的风景名胜了。虎丘--让我的第一感觉是朴实不浮躁,从进门那万朵鲜花摆出的各种各样的花镜,到层层岩石而起的广场,再到至高点的虎丘塔,可谓样式多种独特,虎丘,自然大师留给我们的礼物。它仿佛在告诉我们,园林无论你将它怎么改变,更改,大自然依然是所有园林的最好归宿。真正的设计,不是一心为了游玩者的心态及想法而去设计的一件作品,游玩者的心态只是考虑的一个部分,设计者的心态和想法才是一个设计的灵魂。自然的园林,不是简单的几棵植物,简单的道路,水系和建筑就能表达的。它是复杂中求简单,每一颗植物的增减,都会是一个不完美的设计,每一处的景色是相辅相成的,而四季是它的添色笔,人为的颜色永是不完美,人为的园林离开自然的增减亦是不完美。其实,自然的园林亦是上帝的手笔。杜为康好学生,学有所获!我说怎么看不懂呢。嗯,杭州挺喜欢,就是水太脏了,有时间可以追其塑源,唉,俺看不懂的东西不好做评价。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娃不错!
第四篇:苏沪杭实习报告[范文模版]
园林实习报告
2010109xxxxxx
一、园子概况
留园:始建于明代万历年二十一年,距今有419年的历史,是中国的四大名园之一,占地2.3公顷,可分为东、中、西、北四部分,东部厅堂华美,重园叠户,中部山明水秀,古木蔽空,西部林木幽深,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篱小屋,呈田园风貌。留园以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精湛著称,庭院错落相连,层次丰富。园中众多的太湖石峰形态各异,引人入胜。
狮子林:初建于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最后重修于1917―1926年间。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狮子林”。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长廊的墙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的书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诗》的碑刻作品。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墙深宅,曲廊环抱。以中部的水池为中心,叠山造屋,移花栽木,架桥设亭,使得全园布局紧凑,富有“咫足山林”意境。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
网师园:网师园始建于公元1174年(宋淳熙初年),始称“渔隐”,几经沧桑变更,至公元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前后,定名为“网师园”,并形成现状布局。网师园为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住宅部分共三进,自大门至轿厅、万卷堂、撷秀楼,沿中轴线依次展开,主厅“万卷堂”屋宇高敞,装饰雅致。现占地面积10亩,总面积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网师园布局精巧,结构紧凑,以建筑精巧和空间尺度比例协调而著称。全园清新有韵味,因此被认为是中国江南中小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网师园分三部分,境界各异。东部为住宅,中部为主园。西部为内园(风园),占地约1亩。宅第规模中等,为苏州典型的清代官僚住宅。
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年四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占地5.2公顷。现园林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园景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移步换景,处处充满诗情画意,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体现了明代园林旷远明瑟、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
沧浪亭:是在苏州现存古典园林中历史最悠久的,始建于北宋,为著名
诗人苏舜钦所建,明清时均有修缮。沧浪亭占地面积1.08公顷。园内有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以重阜广水为特色,园外清流萦绕,园内古木苍天,竹影婆娑,堂轩简朴,漏窗精美。山巅的沧浪亭在康熙年间重建,柱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为中国名联。在众多的苏州古典园林中,沧浪亭以城市山林的风格独树一帜。
杭州西湖: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方,它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有悠久的历史,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而断桥上的白娘子更为西湖增添了几许浪漫色彩。其三面环山,面积约6.5平方千米,南北长约3.2 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其中外西湖面积最大。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苏杭之景可以说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们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是这座城市的“活化石”,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景象,向我们传达着风俗、文化,以及古人的灵感,我想它们也是需要知音的。苏州的园林总的来说有很多共性:第一,规模都比较小,一般只有几亩或十几亩,更为甚者一亩或者半亩而已,像狮子林只有1.1公顷,虽然小,但水体、假山、亭、台、楼、阁、廊应有尽有,而且空间一点也不会显得“挤”,第二,它们大多都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假山等,构成一个景点或几个景点,第三,多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园林主要功能,古人大多都喜欢游山玩水,像一些不得志的文人墨客更是把情都寄托与山水之间,第四,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画,清高风雅,淡素脱俗,像屋中陈列的古玩字画,像堂中刻的对联,像外面的景色,都充斥着文化的气息。
西溪湿地国家生态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公园。
延中绿地:延安中路大型公共绿地位于静安区、卢湾区、黄浦区三区交界处,被马路分割成七个小块。其布局呈三部分,南部是展现历史文化的空间,以中共二大会址和平民女子学校为中心,周围种植了规则式的墨西哥落羽杉林,红花继木和龟甲冬青,体现了庄严肃穆的气氛。中部为城市森林空间,地形高低起伏,绿化种植以高大乔木为主,并配植各种花灌木及四季常绿的草坪,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序、层次丰富的美丽景观。北部为自然山水空间,建有高达10米,长150米黄石堆砌成大型假山、瀑布,栽植名贵花木,东侧毛竹成林,山上松柏茂盛,枫槭辉映,山下水池野趣昂然,辟有樱花路、榉树林荫道。形成了壮观美丽的“城市山林”景观,为久居都市的人们带来了亲近自然的感受。
现在的景象无论是公园还是湿地,它们除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外,更多的是追求生态,经济。生态是前提,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我国的国土资源越来越少,人们对环境的迫害也是越来越严重的,无疑生态是我们现在重要的话题。就设计者而言就是以适用、经济、美观为原则,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设计要点
建造私家园林的原因:古代由于交通的制约,达官贵人或文豪墨客便在家叠山适水,使人足不出户,便可感受到山水乐趣;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的趋使;财力、物力雄厚。
留园独创一格、收放自然,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空间小但精致,等级分明,毫无拥挤之感。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园内有蜿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且每孔都有所不同。留园的入口处理的非常好,狭窄的道路与两边高墙形成一个闭塞空间,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狮子林是座寺庙园林,首先在植物的运用上跟别的园子比就有很大不同,松柏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虽缀山不高,但洞路崎岖;虽凿池不深,但回环曲折,层次深奥,飞瀑流泉隐没于花木扶疏之中,古树名木令人叫绝,厅堂楼阁更是精巧细致。园以叠石取胜,洞壑宛转,怪石林立,水池萦绕。园内四周长廊萦绕,花墙漏窗变化繁复,名家书法碑帖条石珍品70余方,至今饮誉世间。那种模拟自然形态的感觉处理的非常好,而且里面以空窗形成的风景画比较有特色,歩随景异,处处都可以作为框景。
拙政园相对于其他私家园林占地面积比较大。园子以水见长、自然典雅、庭院错落有致、花木为胜。中部花园围水而建,建筑门外多采用屏风等进行遮掩再进行过渡,以亭台楼阁等借镜、榭景,植物的配置尤为讲究,而且古树多,古树就是“活着的人”,给这里增加了生命气息。
网师园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住宅园林。园中低矮的轩榭与高些的楼阁层次分明,但又不失联系,粉墙与植物、粉墙与植物与窗的结合,形成一幅幅立体的天然画,梯与假山的结合更是别具匠心,让人为之好奇。园子虽不到6000平米但东宅西园有序结合,以水为中心,全园环绕。全园布局外形整齐均衡,内部又因景划区,境界各异。园中部山水景物区,突出以水为中心的主题。水面聚而不分,池西北石板曲桥,低矮贴水,东南引静桥微微拱露。环池一周叠筑黄石假山高下参差,曲折多变,使池面有水广波延和源头不尽之意。园内建筑以造型秀丽,精致小巧见长,尤其是池周的亭阁,有小、低、透的特点,内部家具装饰也精美多致。
沧浪亭注重内部与外部的沟通,水相通,循循交换的水更显清澈,园内主要是野趣横生,跌山堆石略显夸张,但不会觉得杂乱无章,庭院等都与上述园子多有相似。
三、参观感受
通过这次学习,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因为课堂上理论知识说的再全面、再生动,也比不上一次亲身实践,很多东西不是转动一下思维就可以
想象出来的,就算想象的出来,在表达上我们还是会有困难。像在课堂上,老师总给我们讲要注重空间的过度、空间的围合,要注意小空间的处理等等,而且还讲了很多手法,但是当我们面临自己设计时,完全不知道怎么去运用,很难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这次去苏州看了很多私家园林,感受颇深,除了感受外,给予我更多的是设计想法,参观过这些园子后,才发现以前自己的设计太小儿科了,古人设计园子也是会考虑到每一处的功能作用,而且分区很明显,而我的设计大多是模糊分区,自己都不知道在哪里到底适合做些什么,古人在空间的处理上有很多方法,如在空间很小的时候,会用水形、半亭等拉伸距离,让人觉得小中见大,而且常会用山石、建筑、植物等去围合空间,这些都值得我去学习,他们还注重曲径通幽、开闭有度,而我在做设计时,常常都把每处做的都差不多,也不太会去用植物、地势等去做障景,可以说我的每个景会让人感觉很平淡,走多了就会厌烦,而古人都是步移景异,通过开闭的处理,起初也许会让人感觉到压抑,而又会突然间变得开阔,使人心情感到明朗,可能你站在现在这个位置,看不到对面若隐若现的东西,这就会激起游人的求知欲,欣然前往,所以做设计还要站在游人的角度思考,人有亲水性、有探索的欲望、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要素。
现在学的很多东西,不再像我们以往的升学考试那样,只要会背公式,记得重点句,就可以解出很多题,写出很优美的文章。做设计,讲的不全是理论,但也要有理论,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在此之上,我们还要去真实的空间去感受,去发现,去学习,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与此同时我也从中学会了一些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世,要适时低调,心胸要开阔,要学会取舍,这样才能展现出自己的魅力。
第五篇:苏沪杭实习报告
园 林 专 业
实
习
报
告
系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
班级:园林技术
姓名:徐华勇
学号:2009011708
指导老师:欧阳菊根 李甘
二 ○ 一二年 三 月
前言
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掌握课程知识。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系领导的统筹安排以及带队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于2012年3月19日拉开了园林专业‘杭’‘苏’‘沪’实习的帷幕。通过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践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巩固和运用已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实习上海为第一站,为期3天;苏州为第二站,为期5天;杭州为第三站,为期2天。主要以实地考察、实地测量、老师讲解和速写等方式进行。通过各个项目的参观学习,记录笔记,分析思考,完成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
此次是历届实习时间跨度大,任务量繁重,给带队老师强大的精神压力以及学生极大的体力考验。
本实习报告是作者结合课本所学与实习内容,参照笔记与相关网络资料,总结完成的,由于个人水平等相关原因,报告内容可能有所疏漏偏差,望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实习概况
一、实习时间:
2012年3月19日—2012年3月30日
二、实习地点:
上海市、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
三、实习指导老师:
欧阳菊根、李甘
四、实习指导思想:
1、通过参观实习、实地考察、分析讨论,学习和掌握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和造园艺术手法。学习和掌握我国现代城市园林的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内容、形式、规划和特点。
2、学习现代城市各类公园的规划设计内容、特点,包括公园内容,功能分区,出入口位置,道路和河湖系统规划,种植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园林设施„„,掌握现代城市各类公园规划布局原则、尺度、比例和方法。
3、分析苏杭,上海等地城市各类公园的规划布局和绿化设计的优缺点,比较我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在造园艺术、布局原则等方面的异同点。
五、实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地参观走访杭苏沪三市,学习和总结我国具有代表性园林——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城市园林的先进经验和成就,进一步掌握和扩大园林专业,了解园林工作的意义和承担的责任,为毕业设计和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园林设计及园林工程的思路提供感性认识和经验教训。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学习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吸取现代园林和风景名胜规划设计的先进理念,收集有关园林案例的素材和资料,丰富感性认识,并对参观的园林案例作出全面的分析评价,收获实习的学习心得并认真完成各项作业。
第二部分:
实习内容
1、实习课程内容:
《园林艺术》、《园林绿地规划》、《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城市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
2、参观内容:
一、上海——中国现代城市园林
一:实习目的
通过参观上海大都市各种类型绿地的实地参观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内容、方向和设计特点。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和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园林设计及园林工程的思路,提供感性认识和经验教训。二:实习内容
上海现代城市景观园林主要有:人民广场、南京路、外滩、延中绿地等。
三:准备资料
上海市城区地图、各类宣传旅游交通图等 四:实习任务
在参观的过程中,调查和了解现代城市景观园林的趋向,记录和测绘相关设施小品。五:实习作业:
4567
二:实习地点:
杭州风景园林:西湖(花港观鱼、三潭映月、曲院风荷)
三:准备资料:
西湖全景旅游图、杭州市城区详图以及各景区介绍资料与导游图等 四:实习任务:
在参观的过程中,记录和测绘相关景点景区。五:实习作业:
1、杭州花港观鱼在设计风格上有哪些特点?
杭州花港观鱼:设计风格,以中国的自然式风格为主。前接柳丝葱茏的苏堤,北靠层峦叠翠的西山,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两面镶着翡翠框架的镜子分嵌左右。观鱼位于西湖西南边群山之中的九溪十八涧,峰回路转,涧水潺潺;林深鸟语,一幅江南山村图,野趣醉人,是西湖风景区内规模最大的一级公园,以鱼、花景观著名。园内景观由鱼乐园、牡丹亭、花港、草坪和丛林几个部分组成,鱼乐园是全园的主景。
2、杭州花港观鱼对我启发最大的地方
造园可以在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基础上,吸取了西方造园开朗飘逸的艺术处理手法,富有潇洒、自然的艺术趣味。吸取其中的精华,来营造一个具有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
第三部分:
心得感受
通过这次实习,了解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独特,文化氛围浓厚。亭塔楼阁,飞檐彩壁,雕梁画栋,隐于山水浓荫之中。隔墙围栏饰彩云飞龙坐狮,拱桥曲廊隔园地林木幽池为万千气象。其造景的艺术手法和观赏效果主要有框景、借景和障景。框景手法假藉造型各异的门窗为风景画框,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浪漫,造出一幅幅变幻的风景画引人入胜。借景手法巧借园外远景和以园内景物互为背景,扩大三迭景深,使远山近水尽收 眼底。障景手法使景物相互掩映,免一览无余,造曲径通幽、园中有园、步移景异之效 果,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诗意。高低错落、曲幻掩映、奇景迭出、补朔迷离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美学意境。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另一特色是无园不有题额楹联。诗行词句绘自然之风光,表诗人之情怀,其书法亦常为中国艺术之精华。诗情文采使园林韵致倍增,这些历史文化遗迹使中国古典园林更具魅力。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和建筑园路无不独具匠心,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 开”,因而成为中国风景名胜的中心。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论基于以儒道佛思想为中心的多元文化。其“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观念对造园者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历代帝王与道士方丈寻仙山玉宇以求升天得道,于是产生了堆山理水的基本构想,造成象征蓬莱仙阁的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布局。老庄返朴归真、任其自然、虚静恬淡的意向是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标准,因而有了仿天下名山大川或田园风光之杰作。出世的佛道追 求禅栖道隐的志趣为中国古典园林平添几分超凡脱俗之清越。中国文学艺术的诗情画意 更为中国古典山水园林所融合。无怪乎中国山水园林与山水诗、山水画意趣相通,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精华。中国古典园林也因之而成为世界古典园林三大体系中东方园林的 代表作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如其他中国古建筑一样,中国古典园林多为平面铺展的土木建筑,是多组小园递进环抱,相互呼应成趣的群体建筑。中国古典园林大致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皇家园林气势宏伟,山水萦回,花木繁茂,建筑华丽厚重,多为帝王皇室的行宫、游宫和寝宫。建造于清代的几座大型皇家园林占地都在数百公顷左右,其中首推颐和园和承德 避暑山庄。私家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