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泥石流的预防和避灾常识

时间:2019-05-14 16:4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滑坡泥石流的预防和避灾常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滑坡泥石流的预防和避灾常识》。

第一篇:滑坡泥石流的预防和避灾常识

一、什么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自然地质现象。

泥石流是指在降水、溃坝或冰雪融化形成的地面流水作用下,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俗称“走蛟”、“出龙”、“蛟龙”等。

泥石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松散的物源(土石)、可以携带松散物质的水和一定纵坡降的沟谷。为此,崩滑流极易形成灾害链。

泥石流按其物质成分可分成3类: 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谓之水石流。泥石流按其物质状态可分为2类:一是粘性泥石流,含水量粘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粘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达80%。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短,破坏力大。二是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粘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物在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似“石海”。以上分类是我国最常见的两种分类。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泥石流的成因分类有:冰川型泥石流,降雨型泥石流;按泥石流沟的形态分类有:沟谷型泥石流,山坡型泥石流;按泥石流流域大小分类有:大型泥石流,中型泥石流和小型泥石流;按泥石流发展阶段代发类有:发展期泥石流,旺盛期泥石流和衰退期泥石流等等。

泥石流特点是沿沟“流动”,具有明显的直进性和非恒定性。它是在重力作用下,物质由高处向低处的一种运动形式。因此,流动的速度都受地形坡度的制约,即地形坡度较缓时,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慢;地形坡度较陡时,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快。

当泥石流运动速度较快,并且当泥石流运移路径上有路桥、城镇、村庄分布时,常常由于人们猝不及防而造成巨大生命、财产损失。所以,泥石流与滑坡、崩塌一样是山区最为常见的突发性地质灾害。

在山地环境下,崩滑流现象虽然不可避免,但通过采取积极防御措施,崩滑流危害则是可以减轻的。

所谓突发性,也是相对而言。事实上,所有崩塌、滑坡、泥石流活动都要经历一个孕育→发生→发展→休止的过程,只是时间上有的长、有的短。在孕育阶段,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有一些前兆显示。如果能及时捕捉到这些前兆,就为我们防灾、避灾赢得了宝贵时间。

二、泥石流沟的识别

物源依据: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一定量的松散土、石参与。所以,沟谷两侧山体破碎、疏散物质数量较多,沟谷两边滑坡、垮塌现象明显,植被不发育,水土流失、坡面侵蚀作用强烈的沟谷,易发生泥石流。

地形地貌依据:能够汇集较大水量、保持较高水流速度的沟谷,才能容纳、搬运大量的土、石。沟谷上游三面环山、山坡陡峻,沟域平面形态呈漏斗状、勺状、树叶状,中游山谷狭窄、下游沟口地势开阔,沟谷上、下游高差大于300米,沟谷两侧斜坡坡度大于25度的地形条件,有利于泥石流形成。

水源依据:水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局地暴雨多发区域,有溃坝危险的水库、塘坝下游,冰雪季节性消融区,具备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流水的条件,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其中,局地性暴雨多发区,泥石流发生频率最高。

如果一条沟在物源、地形、水源三个方面都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这条沟就一定是泥石流沟。但泥石流发生频率、规模大小、粘稠程度,会随着上述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已经发生过泥石流的沟谷,今后仍有发生泥石流的危险。

三、如何预防、躲避泥石流灾害

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泥石流的产生和活动程度与生态环境质量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生态环境好的区域,泥石流发生的频度低、影响范围小;生态环境差的区域,泥石流发生频度高、危害范围大。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在村庄附近营造一定规模的防护林,不仅可以抑制泥石流形成、降低泥石流发生频率,而且即使发生泥石流,也多了一道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

房屋不要建在沟口、沟道上:受自然条件限制,很多村庄建在山麓扇形地上。山麓扇形地是历史泥石流活动的见证,从长远的观点看,山区的绝大多数沟谷今后都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因此,在村庄规划建设过程中,房屋不能占据泄水沟道,也不宜离沟岸过近;已经占据沟道的房屋应迁移到安全地带。在沟道两侧修筑防护堤和营造防护林,可以避免或减轻因泥石流溢出沟槽而对两岸居民造成的伤害。

不能把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在冲沟中随意弃土、弃渣、堆放垃圾,将给泥石流的发生提供固体物源、促进泥石流的活动;当弃土、弃渣量很大时,可能在沟谷中形成堆积坝,堆积坝溃决时必然发生泥石流。因此,在雨季到来之前,最好能主动清除沟道中的障碍物,保证沟道有良好的泄洪能力。

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下雨天在沟谷中耕作、放牧时,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一旦听到上游传来异常声响,应迅速向两岸上坡方向逃离。雨季穿越沟谷时,先要仔细观察,确认安全后再快速通过。山区降雨普遍具有局地性特点,沟谷下游是晴天,沟

谷的上游不一定也是晴天,“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群众对山区气候变化无常的生动描述。因此,即使在雨季的晴天,同样也要提防泥石流灾害。当地国土气象部门的预警预报,可以为防范泥石流灾害提供重要信息,大家都应养成每天收看预警预报的习惯。

第二篇:预防山体滑坡、泥石流及河磅坍塌

预防山体滑坡、泥石流及河磅坍塌

应急预案

预防山体滑坡、泥石流是关系到师生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也是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我校具体实际,本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一)组织机构

长:徐 华(董事长)副组长:易 鑫(校 长)

成员:刘美彬、李凯、徐振、晏鑫、刘汉胜、李易、袁贵英、李明珠、王玉笛、杨敏

(二)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积极协助处置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2、研究解决遭受山体滑坡、泥石流、河磅坍塌等自然灾害学校处理中的问题,确保事故处理工作迅速有效开展,减少人员伤亡,避免事故扩大,力争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3、检查督促存在隐患各校作好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故的扩大曼延,检查事故发生学校的整改情况;

4、负责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事故应急处置情况;

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三)工作重点

1、制定防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师生演练。

2、对师生进行防山体滑坡、泥石流、高磅、河磅坍塌等教育。

3、调查学生上学、放学必经的路线和学校周边的山体、高磅、河磅情况,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4、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高磅、河磅坍塌险情时,必须以生命第一,尽力采取保护和自救措施,及时组织人员向安全地点疏散,事后及时施救,并将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5、逢大雨天坚持24小时值班,当发生险情时,协调组织好抢险工作。

6、学生沿途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逢大雨天实行教师护送制或家长接送制。

三、报告制度及程序

(一)当学校或学生上学放学沿途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高磅河磅坍塌险情时,要及时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报告,并由中心小学按照有关规定及时逐级上报;具体程序如下:班主任、教师(或接到学生报告的教职工)→校长→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县教育局。

(二)学校突发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简要经过、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面临的问题、事故报告单位和报告时间等。

四、预案的启动程序和条件

(一)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时对所属学校报告的信息进行分析,并立即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二)对符合本预案适用范围规定情况之一的,由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处理工作程序,根据事故性质、危害范围等,立即派出人员救援、抢险、事故调查,开展应急处理工作,必要时报经当地政府同意,请有关部门参加。

(三)人员转移

在发现险情时应坚持先救人,后抢物的原则,切实做好人员(特别是学生)的安全转移工作,要按照计划做到有秩序、有组织地转移到牢固的楼房或附近居民家中,尽最大努力避免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

(四)抢险准备

平时要加强巡逻检查,发现险情立即上报,并迅速组织抢险。

(五)物资转移

学校物资要根据可能出现的灾情,制订应急措施,按照转移、垫高或转放楼上等方法制定预案,其中易爆、易燃、危险化学品等要按数登记造册,严格管理,贵重物品转移楼上明确专人负责。

五、保障措施

(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健全日常的学校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系统,确保信息24小时畅通。

(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要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负责协调、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事故处理,提供必要的资金。

第三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研究报告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研究报告

参赛号码: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一:研究动机

近年来重大泥石流山体滑坡之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二:研究的目的

让人们知道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并学会去避免这种灾害,即使发生也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学会把损失降到最低。三:研究方法:

1.分析并找出相关原因。2.上网查阅资料。3.查阅文献资料。4.如何减灾防灾。四:研究内容:

1. 产生原因:地震是因为板块移动,地震可以造成滑坡和泥石流。山上植被减少也会增加滑坡和泥石流的风险。

2. 分布的地域:山区

3. 滑坡和泥石流的区别: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4.治理方法:泥石流防治是一项由多种措施组成的系统工程。它主要由四方面措施组成:①防止和削弱泥石流活动的防治体系--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保护和治理流域环境,消除或削弱泥石流发生条件;②控制泥石流运动的防治体系-采用拦挡坝、谷坊、排导沟、停淤场等工程措施,调整和疏导泥石流流通途径和淤积场地,减少灾害破坏损失;③预防泥石流危害的防护工程体系~一修建渡槽、涵洞、隧道、明硐、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对重要危害对象进行保护;④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一一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及时搬迁、疏散,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减少灾害破坏损失。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

(一)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①水平钻孔疏干;②垂直孔排水;③竖井抽水;④隧洞疏干;⑤支撑盲沟。

(二)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常用的措施有:①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②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①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②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③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④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五:研究结论:

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六:研究心得:

总之,当前我国山区城镇泥石流问题十分严重,对城镇设施的破坏巨大,且威胁着城镇居民的生命安全,严重影响了山区城镇的经济发展,因此,应重视对泥石流的防治。

第四篇:滑坡泥石流灾害研究报告

滑坡泥石流灾害

一、研究的动机

近年来,我国多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如:①2008年9月24日开始持续不断的降雨使北川县城附近多处山体产生滑坡和泥石流,正在筹建的北川“地震博物馆”老县城一半以上被泥石流掩埋。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地震遗址很可能“瞬间消失”。② 2008年9月10日山西临汾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发生泥石流,造成128人遇难。③2008年11月5日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已造成40人死亡43人失踪,电力、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92亿元。④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目前遇难人数升至1117人 627人失踪;舟曲5公里长、500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

如此多的灾难袭卷我国大地,难道正在上学的你不担心我们的祖国吗?我想你也会行动起来,一起号召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不断从灾难中积累经验,共渡难关。

二、研究的目的

让人们更加了解滑坡泥石流灾害,从此次学习中学会在灾难中进行自我保护和逃生的一些方法,也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将损失降到最低。

三、研究的方法 上网查阅、独立整理

四、研究的内容

1、滑坡和泥石流的定义

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2、滑坡和泥石流形成的条件

①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②滑坡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人为因素:A、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常因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B、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渗漏,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的排放、农业灌溉等,均易使水流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岩、土体,增大坡体容重,从而促使或诱发滑坡的发生。C、采矿时弃土弃渣采石,长期大雨就会暴发泥石流,冲出松散固体物质。D、滥伐乱垦会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冲沟发育,大大加重水土流失,进而山坡的稳定性被破坏,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

3、灾难来临的异常现象 滑坡:

①.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②.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③.大滑动之前,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这是滑坡明显的向前推挤现象。

④.大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这种现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动物对此十分敏感,有异常反应。

⑤.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岩(土)体会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⑥.如果在滑坡体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那么大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或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临滑的明显迹象。

⑦.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⑧.临滑之前,在滑坡体范围内的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如猪、狗、牛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泥石流:

泥石流发生前的迹象: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

②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③动物出现鸡犬不宁、老鼠搬家等异常现象

4、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滑坡:

①当处在滑坡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跑离时,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当遇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

②当处于非滑坡区,而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并立即组织有关政府、单位、部队、专家及当地群众参加抢险救灾活动。泥石流:

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五、研究结论

灾难并不可怕,人们只要对灾难有足够的了解,能够判断灾难即将来临的那些征兆,做好自我防护和灾后互救,就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六、研究心得

第五篇: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格龙水电站进场公路施工项目部

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

二○○八年八月二十日

目 录 总则 2 概况 应急预案内容

3.1 应急指挥机构的组成 3.2 危急事件的预防 3.3 应急预案的启动 3.4 危急事件的应对 3.5 生产、生活维持或恢复 3.6 预案的终止 3.7 应急通讯联络电话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格龙水电站进场公路施工项目部

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 总则

1.1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保人身、保设备”的原则,及时、有效而迅速地处理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避免或减轻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对人身、生活、施工安全构成的危害,根据《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危急事件管理工作规定》的通知,结合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管理实物指南》内容和有关实施细则制定本预案。

1.2 山体滑坡及泥石流是一种土、石、水相混合的流动体,该流动体夹有的土石固体碎屑物含量在15%---80%,它不同于一般的山洪,冲刷、撞击能力都远大于山洪,常给施工单位的生命财产及安全生产造成巨大的危害。水电公司驻乡城工程项目部领导是危急事件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危急事件管理工作。各施工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是本单位危急事件的第一责任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与危急事件处理的责任和义务。概况

目前古瓦进场公路、各施工支洞口及施工便道等部位较易发生山体滑坡及泥石流。滑坡体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并对施工队伍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做好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的预防和应急抢险,制定好应急预案,对施工单位员工的生活、生产正常运作及防汛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急预案内容

3.1 应急指挥机构组成及其职责: 3.1.1 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黄传庚 副组长:蔡维鑫

成 员: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格龙水电站进场公路施工项目部全体员工、各施工队负责人。下设日常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限公司格龙水电站进场公路施工项目部,郭卫任办公室主任。

3.1.2 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3.1.2.1 在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报告立即按规定的程序,下令启动应急预案。

3.1.2.2 负责向大唐四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地方政府报告滑坡及泥石流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3.1.2.3 各应急小组在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按职责分工,赶赴现场组织抢险,并严密监视事故的发展,确保抢险人员人身安全。

3.1.2.4 事故处理期间,要求各岗位尽职尽责,联络渠道要明确畅通,联络用语规范,认真做好有关情况的记录工作。

3.1.2.5 发生滑坡及泥石流事故的施工单位,应派专人对事故发生的部位、危害程度、人员伤亡、设施、设备损坏情况和事故处理经过等做好记录备查。

3.1.2.6 组织和提供事故恢复所需要的备品备件,组织事故恢复所必需的生产车辆(挖掘机、推土机尤为重要),组织实施事故恢复所必须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3.1.2.7 完成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原因、处理经过、设备设施损坏、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情况)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3.1.3 成立各专业应急小组 3.1.3.1 应急分队

各施工单位组织,在应急指挥机构的指挥和协调下,负责处理各处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主要任务是人身救援。

3.1.3.2 抢险突击队

各施工单位组织,在应急指挥机构的指挥和协调下,负责处理各处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主要任务是抢救生产生活设施、疏通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造成的交通道路。

3.1.3.3 物资保障应急组

各施工单位组织,应急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进行统一协调,主要任务是为抢险突击队及受困群众提供抢险物资和生活物资的保障。

3.1.3.4 医疗保障组

主要由乡城项目部牵头联系地方医院,各施工单位派人协助。主要任务是及时救治伤员,卫生防疫等。

3.1.3.5 通讯保障组 各单位专人负责,主要任务是负责保障重点部位的通讯的畅通,及时报告事故信息、事故现场的情况,接受应急指挥机构的命令并执行,负责记录事故过程。

3.2 危急事件的预防

3.2.1 各施工单位要及时分析和预测事故发展可能带来的后果,预先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范。

3.2.2 发生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易发部位一般集中在高边坡、山体冲沟、河边等区域。施工单位应加强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易发部位的巡查并及时进行排险;同时在易发部分设置安全警告标志,提醒行人不可停留。

3.2.3各施工单位的生活营地、物资仓库的建设需按程序审批,不可建设在有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的区域。

3.2.4各施工单位的领导和技术人员要群策群力,要顾全大局,针对事故的蔓延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2.5各应急组要确定事故处理的重点和中心,把抢救和保护人员安全放在首位。

3.2.6在事故发生后,保持和上级部门联系,汇报事故情况和抢险进展情况,必要时请求上级部门援助。

3.3 应急预案的启动

各施工单位加强常规检测和日常巡查,特别是在长时间降雨或降雨量特大时,要加大巡视的频率。巡视人员发现滑坡体滑动或有岩石掉落时,要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汇报,施工单位负责人及时组织进行清理;如果发生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单位负责人迅速向应急指挥机构汇报,应急指挥机构根据现场情况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若危及人身安全时,工作人员可边撤离边汇报。

3.4 危急事件的应对

3.4.1 提高全体员工对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的认识,掌握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形成原因、特性、表象和预防等基本知识,提高预防、抢险救援的成功率。

3.4.2 所有在危险区域的人员迅速撤离

3.4.3 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后,按照事态的严重程度由应急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抢险。各施工单位负责人要经常性带队组织各相关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对山体滑坡及泥石流易发生部位进行认真巡查,完善措施,并必须备足生活、医疗救护用品等。

3.4.4 各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应保持完好,油料充足。备好充足的救援物资。听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统一调度,合理分配使用救援资源。

3.5 生产、生活维持或恢复

现场的事故处理工作完毕后,应急行动也宣告结束。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属正常工作范围。3.6 预案的终止

根据现场恢复情况,由应急领导小组宣布事故应急处理情况的终止,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恢复为正常状态。

3.7 应急通讯联络电话

应急救援总指挥黄传庚:***

应急救援副总指挥蔡维鑫:*** 日常管理办公室主任郭卫:***

乡城火警电话:119 ;乡城急救中心电话:120 定点医院:洞松乡卫生院(电话***刘院长)、乡城县人民医院(电话 0836-5826021白天 0836-5826273 二十四小时)

下载滑坡泥石流的预防和避灾常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滑坡泥石流的预防和避灾常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预防洪水、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预案2016.05

    金中发„2016‟24号 旬阳县城关镇金洞初级中学 关于呈送《预防洪水、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预案》的报告 县教体局: 现将我校《旬阳县城关镇金洞初级中学预防洪水、滑......

    《避灾场所管理制度》

    洲泉镇避灾场所管理制度为了加强避灾场所管理,切实保障灾民基本生活,维护受灾区社会稳定,特制定避灾场所管理制度。一、避灾场所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原则,无偿为受灾群众......

    2018防灾避灾汇报材料

    安康市初级中学 关于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情况汇报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深入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根据安康市教育局《关于认真组织开展2018年全国防......

    应急避灾教案

    一、课题:灾害事故应急避险审阅人: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五大灾害发生时的应急避险措施。 2.情感目标:从思想上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让学员充分认识到......

    滑坡与泥石流灾害的研究报告

    滑坡与泥石流灾害的研究报告 学校:南海一中班级:116姓名:陈思彤指导老师:谢群 1、研究的动机 滑坡与泥石流一旦发生,会给人们造成很大的伤害和财产损失。例:在2012年,彝良县发生了......

    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调查研究报告 一、研究的动机: 我国幅员辽阔,暴雨、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

    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应急演练方案

    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应急演练方案 (2013年) 批准: 审定: 编制部门:冰峰风电场 编制时间:2013年06月 一、总则 冰峰风电场地处1600-2500m高山地区,夏季雷雨天气较为频繁,针对冰峰风电场......

    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概况1.2 业主概况 1.3 主要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4 可研报告概要及研究结论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