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个扶贫日活动电视讲话
第一个扶贫日活动电视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扶贫日”,首先,我代表皮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向皮山社会各界人士发出“扶贫济困、共建和谐”的倡议!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皮山扶贫工作,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活动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努力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一直在为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和谐而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广大人民的富裕安康为己任。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改革发展史,也正是13亿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奋斗史。皮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扶贫济困工作,采取了边境扶贫、山区扶贫、产业扶贫、对口扶贫、智力扶贫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取得明显成效。但受历史、自然和经济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皮山县仍然存在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贫困现状,16个乡镇均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截至目前,全县尚有贫困村133个,贫困人口2万户、7.8万人,扶贫开发工作任重而道远。
扶贫济困,是我们的责任。因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本质要求,我们有责任创造条件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只有团结一致,立足实际,扎实开展好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才能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全疆人民一道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我们皮山人民历来具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在支援汶川、玉树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等方面,都充分展现了皮山人民助人为乐的精神风貌,涌现出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乐于奉献的企业家和爱心人士。为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济困活动,加快皮山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今天,我们在全县开展“扶贫日”活动。
行善积德,福有攸归;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积极开展和参与扶贫济困活动,将使被帮扶者点燃生活希望、迎来崭新生活,将使帮扶者拓展社会责任、提升价值情操,将使全社会洋溢友爱互助之风、达到共赢和谐之旨。希望全县各级党组织、政府各部门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各项扶贫工程,不断丰富扶贫济困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确保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要认真总结扶贫工作经验,探索建立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要树立扶贫济困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扶贫济困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希望各行各业和广大企业踊跃参与扶贫济困活动,立足行业特点,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行业扶贫。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扶贫济困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要立即行动起来,在扶贫济困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社会各界人士也要积极伸出援助之手,用爱心点燃希望,用行动播 — 2 —
洒阳光,共同为皮山贫困群众筑起爱的长城,共同用我们的善举和关爱高扬起当代皮山扶贫济困的文明新风。
扶贫济困,我们义不容辞。共建和谐,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社会各界和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和支持,皮山“扶贫日”活动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皮山和谐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第一个"全民学习日"前的电视讲话
在第一个“全民学习日”前的电视讲话
在第一个“全民学习日”前的电视讲话
同志们:
根据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市委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以学电脑、学外语、学专业技能、学法律法规、推广普通话“四学一推广”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群众活动。自2月26日动员部署以来,全市上下行动迅速,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基础工作,认真组织各类活动,基本形成了组织机构健全,工作网络完善、活动开展有序的良好局面。目前,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活动正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市城乡轰轰烈烈地展开。
开展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活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活动,而是适应时代发展和环境变化,以学习力提升竞争力的自我调整、自我创新的系统工程,它丰富的内涵就是要在全社会努力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的格局。学习既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作支撑,又要有喜闻乐见的形式作载体,更要有严格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为此,市委决定每逢双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为“全民学习日”。值4月6日第一个“全民学习日”到来之际,市委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各社区要精心组织好各级各类各个层次的学习活动。全市党员干部尤其是各党委中心组成员要身先士卒,带头参与,深学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增强驾驭全局和服务经济工作的本领;企业职工要珍惜时机,自觉参与,精学本职业务,苦练内功,提高专业技能;广大农民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参与,勤学适用技术,增强致富本领;各公共教育和文化活动场所要面向社会,敝开大门,因地制宜地举办学习讲座,报告会及其它学教活动;六大类学习型组织的牵头部门要想方设法为基层单位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并结合各自的实际进行必要的学习辅导;各新闻单位要开辟“学习日”教育专版、专栏,并及时报道全市“学习日”活动情况,宣传典型,推广经验,努力营造浓烈的全民学习氛围。
同志们,学习是时代的召唤,是使命的要求,是责任的驱使。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要坚定不移地把学习当作一种境界和责任,牢固确立先进的学习理念,培育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坚信,只要大家人人都从自身做起,从第一个“学习日”做起,全市上下就一定能尽快形成人人热爱学习、处处崇尚学习、时时重视学习的生动局面。
第三篇:第一个宪法日
设立
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在这一天中,部分民众可进法院参观。
从1986年至2000年,全国实施了三个五年普法规划,“六五”普法在全国普遍展开。2001年12月4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法制宣传日,将宪法实施日定为法制宣传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标志寓意
该作品底色为红色,由“法”字演绎而来。“法”字的“水”部放射出三条弧形光带,穿越整个圆形,具有动感、传播、放射、扩大之效应,寓意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像光芒一样在全社会传播,同时又如一只用于宣讲法律知识的喇叭。“法”的“去”部,造型如一把金钥匙,插在三条光带中,象征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开启法律知识之门,启迪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中确定: 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保障,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进行宪法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公民了解宪法、掌握宪法,增强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权威。因此,将现行宪法的实施日作为全国法制宣传日,充分体现了宪法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体现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2001年以来,我国各地、各部门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在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通过举办座谈会、书画展、网上论坛,印发宣传资料,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制作播出专栏、专版、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传播了法律知识,弘扬了法治精神,促进了社会和谐。“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正逐步成为我国公民熟悉法律、认知法律、维护权益的有效载体,成为展示中国法治建设成就,树立我国良好法治形象的重要窗口。
2014年部署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 2014年11月底,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对活动作出部署。活动从11月中旬开始,到12月中旬结束。
《通知》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大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弘扬宪法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通知》明确,今年活动的宣传重点是:要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全会《决定》,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宣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要求,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深入学习宣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更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入学习宣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要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宪法所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基本原则、活动准则,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教育引导各级组织和全体公民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履行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职责。
中央有关部门将举行关于宪法宣传教育的座谈会。《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行业要根据实际,组织召开学习宪法座谈会、报告会,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宪法。
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与中央电视台举办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特别节目“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CCTV2014法治人物颁奖礼”。教育部组织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新闻媒体开设宪法专题学习宣传专版、专栏,制作专题节目,播放宪法宣传主题公益广告。司法部、国信办、全国普法办组织开展“百家网站暨中国普法官方微博宪法知识竞赛活动”。
《通知》强调,各地、各部门行业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准确宣传解读四中全会精神,准确宣传解读宪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宣传活动要庄重大气,形式多样,气氛热烈,务求实效。拓宽宣传渠道、创新方式方法,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积极吸引公众参与互动。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的有关要求,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反对铺张浪费。[1] 历年主题 2001年
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2002年
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2003年
依法治国,执政为民。2004年
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2005年
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2006年
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2007年
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2008年
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2009年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
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2011年
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2012年
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2013年
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2014年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第四篇:土地日宣传电视讲话
6.25全国土地日宣传电视讲话
尊敬的全镇人民:
大家好!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我们的衣食所依、生存之本。今天是第20个全国土地日,在这里,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岗位上的各位同志表示诚挚的问候,向长期关心和支持我镇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土地与发展方式转变——依法管地、集约用地”。这一主题要求我们以积极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完善土地调控政策和机制,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要完善土地调控政策,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既要加强总量控制,又要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有保有压”的原则,在用途管制、产业准入、区域政策等方面加强结构性调控。科学编制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以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优先保障重大民生项目,高科技、高效能,现代服务业等符合城市发展战略的项目,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要严格依法用地,全力守护耕地红线。坚持依法用地,是保护红线、维护规范、爱护干部的需要,我们要始终绷紧依法用地这根弦。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要树立依法管地、批地、用地的思想,不断增强国策意识,主动规范用地。“卫片”执法已成常态,要加大执法监管和查处力度,对重点地区以限期整改、责任追究、问责处理等措施严格监管,确保“零约谈、零问责”目标。加强动态巡查,构筑“第一防线”,坚决遏制新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三要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机制,破解土地利用和保护难题。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乡(镇),真正做到“惜土如金”,深度挖潜,盘活存量,进一步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企业开发、利用闲置土地,在拓展空间上求创新;要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从项目的科技含量、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强度、产值和税收等方面引导和控制用地规模,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依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整合城乡土地资源,使耕地资源得到更好地保护,用地保障空间得到更大地拓展。
依法管地、集约用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让我们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依法管地、依法用地的意识,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共同保
护好、利用好宝贵的土地资源,共同促进我镇发展“双突破、双超越”,让我们为真武美好的明天共同努力。谢谢
真武镇人民政府:陈建军
二0一0年六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6.25土地日电视讲话
“6.25”全国土地日电视讲话同志们:
今年6月25日是第二十三个全国土地日,在这个具有非常意义的日子里,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人民群众,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今年全国土地日宣传的主题是:“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主要目的是通过6〃25全国土地日宣传,引导全市人民进一步认识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全面树立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切实实现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是财富的源泉,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人之难,莫过于无家园;民族之难,莫过于无国土。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支撑着各行各业,关系千家万户,影响着千秋万代。依法管理用地,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基本国策和国情决定的,也是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市国土资源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土资源部门作为国民经济宏观管理部门的地位进一步确立,国土资源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按照土地管理法规-1-
定,我市实行了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了土地有形市场,土地交易逐步规范,土地收益不断提高。在保红线、促发展的同时,2012年我市全年完成国土收入创历史新高,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借此机会,我就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工作。重点要增强三种意识:一是增强我国人均土地资源量相对较少的资源国情意识;二是增强国土资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三是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意识。坚决实行“一个口子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土地市场管理模式,使政府牢牢掌握土地市场的主动权。坚决杜绝场外交易行为,取缔土地隐形市场。充分发挥政府在严格土地管理和加强土地调控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土地的管理调控,确保政府对土地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和对土地一级市场的高度垄断,真正实现土地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收购储备、统一供应、统一开发整理、统一监督管理,不断提高政府对土地的管理水平和调控能力。
二、合理优化配置和利用土地资源。充分盘活利用城镇存量闲置土地。依法科学调剂城镇规划区内可利用土地,引导工业用地向工业区集中,引导城镇住宅用地向小区集中。科学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把土地
开发整理与村庄改造相结合,引导农民建房向新农村建设示范区集中。
三、严格执行土地调控新政策,切实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按照行业准入和产业政策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一是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推进高产农田建设,以建设促保护。二是严把土地审批闸门。坚决落实先批后建,严禁“以租代征”等违法行为,对国家产业政策明令禁令类项目,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项目,一律不得供地。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严格执行征地补偿标准,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确保他们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四、加快建立强化国土资源管理长效机制。按照国土资源部统一部署,深化提高素质完善体制活动,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职能,强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完善国土部门与监察部门、司法机关联合办案制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用地,创造良好的节约集约用地环境,确保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不失守。
同志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土地资源的保障能力和集约利用水平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高度重视土地问题,切
实关心、支持国土资源工作,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