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在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2013 年本科生毕业典礼
大学校长讲话选编 my office 工作室 2013 年 6 月
目 录
做一个有为担当的科大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侯建国校长).............................................1 让梦想之花在自信与担当中绚丽绽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怀进鹏校长)
...........................5 选择(中南大学
张尧学校长)...............................................................................................12 临行奉送锦囊,人生追求‘六好’(北京邮电大学方滨兴校长).......................................17 做一个负责的人(华南农业大学陈晓阳校长).....................................................................22 带上郑大人的自信前行(郑州大学刘炯天校长).................................................................26 告别(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校长).........................................................................................30 立目标
善规划
有恒心(哈尔滨理工大学李大勇校长).....................................................34 成长仍将继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晓静校长).................................................................38 怀揣梦想
永不停止(上海海洋大学潘迎捷校长)...............................................................43 与善同行
一生平安(南京大学陈骏校长)...........................................................................49 最后一课:荣誉至上(华东理工大学钱旭红校长).............................................................54 愿大学精神,伴你一生前行(中国农业大学柯炳生校长).................................................60 致梦想(烟台大学房绍坤校长).............................................................................................66 为何“南以离开”?(南开大学龚克校长).........................................................................69 1 做一个有为担当的科大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侯建国校长)
——在 2013 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着装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2013 年 6 月 21 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一个收获的日子,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共有 1675 位同学顺利完 成本科学业,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首先,我谨代表全体师生员工向同 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我提议同学们用最诚挚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掌声,向为 你们的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的老师们、家长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在座的同学都是“90 后”,作为中国的“90 后”,你们是幸运的一代,伴
随着中国的崛起而成长,见证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与前几代人相比,全球 化浪潮为你们提供了更宽广的视野,网络信息环境为你们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微 时代”多样化的交流与表达方式让你们更加个性鲜明、充满自信。作为科大的“90 后”,你们也是学校快速发展的亲历者和参与者。2009 年学校启动了因材施教、个 性化培养的教育改革,在坚持基础宽厚实传统的同时,让同学们拥有更多的专业选 择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在科技英才班和创新班,有更多的同学可以与一流科学家面 对面,尽早接触了科学前沿;在夏季小学期,有更多的同学有机会接受国内外名师 的指点,拓宽知识面,提升知识层次;在课堂、在实验室,有更多的同学通过研究
型学习,提高了创新能力与科学素养;在“三下乡”和海外交流过程中,有更多的 同学拓宽了人生视野,加深了对中国国情和世界不同文化的理解?? 拥有为数众多的“学霸”和“学术帝”,可能是科大学子的特色和标签,但全
面发展也一直是科大的优良传统。今天出席典礼的 1959 级杰出校友王志珍院士,2 今年是科大建校 55 周年,也是首届科大学生毕业 50 周年。在今天这个特殊的 日子里,我们一起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一起缅怀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做出杰出 贡献的科大老一辈科学家,共同体会他们所体现的科大精神传统,有着特殊的意义。科大近代物理系首任系主任赵忠尧先生是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1946 年,赵 忠尧先生作为中国科学家代表观摩了美国原子弹试爆实验,之后便立志发展中国的 核科技。当时的中国连一台加速器也无法建造,由于缺乏资金,他就到美国不同的 大学里工作,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购买,最后花了 4 年时间凑齐了加速器所需要的 关键零部件。1950 年回国途中,他被美军关进了日本监狱,受到死亡威胁,但仍 矢志不渝,最后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回国后,他利用带回的器材和零件,主持 建造了我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并培养了一大批高能物理的科技人才,为我国 的科技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台加速器如今静静地陈列在中国科大的校史 馆里,诉说着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情怀。
赵忠尧先生在《我的回忆》一文中说:“回想自己一生,经历过许多坎坷,唯
一希望的就是祖国繁荣昌盛,科学发达。我们已经尽了自己的力量,但国家尚未摆 3 脱贫穷与落后,尚需当今与后世无私的有为青年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尽管时代 在变、外部环境在变,但我相信,科大人心中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始终不变,科 大人肩负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也始终不变。希望同学们努力成为一个有为担当的 科大人,把科教报国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同学们即将离开母校,踏上新的征程。四年前的开学典礼,我曾告诉大家,进 入大学只是真正学习的开始。今天,我也想告诉你们,本科毕业只是事业成功的开 始,你们的未来任重而道远。虽然在科大的四年,你们也许在学习、生活上遇到过 各种困难与挫折,也可能由于学校各种条件的限制和不尽完善的管理,让同学们有 诸多的不如意和抱怨,但大家要有思想准备,未来你们要做大事、成大器,会遇到 更多的艰难险阻和“大风大浪”,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才能看到更多更美 的风景。科大 55 年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尽管学校经历了多次波折,但科大人 始终追求卓越、坚守使命,为建设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同学们,人生不是因为有 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我们坚持,才有了希望;同样的,不是因为有机会才去争取,而是因为我们争取,才有了机会。就像在高温超导领域经十数年努力而取得重大突 破的陈仙辉教授、在语音领域不断推陈出新而最终执产业牛耳的刘庆峰校友一样,只有坚持不懈、勇于争取、创造机会,才能取得成功。正像化学学院的一位郭奖获 得者所说的,“在科大学到的最重要一课就是坚持自己热爱的事业”。在这里,我也 希望同学们都能拥有自己梦想和热爱的事业,在未来的日子里,为了实现梦想,努 力去坚持、去争取、去奋斗!
科大的四年,同学们不仅增长了知识与才干,也收获了友情,体味了人生。正 如同学们创作的校园歌曲《破茧成蝶》中所唱的:“一路奔向那远方,为梦想何惧 风浪,让自由扬帆起航,去看看那曾经想象,世界本来的模样;把明天刻在手掌,4 用汗水化作希望,把每一次成长写进专属于青春的流章。”若干年后,你们回首青 春,科大岁月一定是你们人生中浓墨重彩、刻骨铭心的那一页。
同学们,我希望,也相信,十年、二十年后,你们都将成为有所担当、有所作
为的社会中坚。我还有一个希望,或者提前给未来的校长提一个建议,在科大第 100 届本科毕业典礼上,你们中间的某一位将被邀请作为毕业 50 年的校友代表,报告 你们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留下的永恒印记,展示你们为科大的声誉增添的不灭 光彩!
最后,衷心地祝愿同学们一帆风顺、鹏程万里!
谢谢大家!5 让梦想之花在自信与担当中绚丽绽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怀进鹏校长)——在 2013 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怀进鹏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和校友们,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 2013 届本科生毕业典礼。首先,我代表胡凌云书 记和全校师生员工,向 3393 名同学表示真诚的祝贺,祝贺你们通过了艰苦的努力 和严格的思维训练,并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同学们,你们毕业了!
我提议,全体毕业生同学,以你们最真挚的方式,向一直关爱培育你们的亲友 和老师们传递出感恩与敬意!
刚才,在播放毕业短片和授予学位时,大家的掌声和欢呼声让我们感受到了你
们的激情和活力,也仿佛回到了 2009 年,那是我第一次作为校长欢迎大家的到来,并承诺过要做学生的校长,现在想起来,还是那样温馨,因为我也与你们共同成长。四年前,你们作为首届“90 后”唱主角的本科生,开始了专属北航的生活记 忆,也幸运地进入了男女生 3.5 比 1 的年代;你们是以“3”开头学号的最后守护 者,曾为了学弟学妹志愿去体验沙河校区的运行,但自己却持续三年做了学弟学妹,有时也无奈的充当过“壮丁观众”;你们迎来了祖国 60 周年华诞和北航甲子之年,曾在甲流的冲击考验中,完成了最短的军训,结束了令人揪心的“躺枪”时光;你 们征战“冯如杯”,看到了北航的前进方向,在毕业晚会上展现了你们“高端、大 气、上档次”的宣言。
有位同学对我说,从前的我害怕决定,逃避责任,而往往到最后逃无可逃时,才后悔自己的怯懦,他懂得了,担当才是自信的源泉。四年来,你们让我逐渐学会 6 “给跪了”与“伤不起”等许多流行语。我也逐渐知道,你们慢慢地发现,生活就 是笑笑别人,顺便再让别人笑笑,从“卖萌”中走进走出,因为你们说,心自由,生活就自由,要学会听进去批评意见;你们慢慢地也发现,想赢得尊重先要学会尊 重,快乐不在于得到的多,而是计较的少、包容的多,因为你们说,心简单,世界
就简单,幸福才会生长,而重要的是养成健康的人格,因为它将会改变命运;你们 慢慢地还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知识很重要,抱怨很无助,但绝不能向 困难和挫折低头,因为你们说,心有多宽,路就有多长,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因为得失不可能永远,而自信与担当是一种品质与智慧,它能改变生活质量。我想,你们将会发现,尽管学校的考试很麻烦,而假期与毕业会带来一段轻松和憧憬,但 社会的“考试”很实际,而只有“毕业”之后才能快乐与成功;你们也许还会发现,物质上的成功很重要,但仅仅物质上的满足却无法让人过上幸福的生活,重要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且绝不能让脾气与本事一起增长,特别是本事没长,脾气 猛长!
四年前,我曾问过大家一个问题:面对新生活,你是否做好了准备?四年后,一位同学对我说,有一天他凌晨三点走出实验室,回头望着依然灯火通明的新主楼 时,他对自己说,这就是我要来的地方。在今天的毕业典礼上,我希望每一位同学想 一想,四年来自己究竟收获了什么?
我认为,四年来,你们引领创新发展。航空学院的张子旭、王亚龙和仪器学院 的孙利、宋晓瑞同学组成的团队,首次荣获了 2012 年在美国举办的国际航空设计 大赛高级组冠军,王亚龙同学还获得了第 12 届全国“挑战杯”竞赛特等奖,自动 化学院沈琳同学、法学院邢弼家同学获得了一等奖,能源与动力学院朱岚锋同学荣 获第六届首都“挑战杯”一等奖,新媒体学院李佳越同学获得第七届“挑战杯”首 7 都大学生创业竞赛金奖;化学与环境学院的贺帅同学,在王广胜和郭林老师的指导 下,在纳米硫化铜的微结构和性质研究中,发现了在较低无机填充量条件下的吸波 性能,并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
四年来,你们示范青春风采。自动化学院付剑津同学在 2011 年第 20 届世界 脑力锦标赛中,荣获“世界记忆大师”美誉;新媒体学院陈雪燃同学创作了近50 首歌曲和纯音乐,为《我要上春晚》舞蹈节目配乐,举办了北航首次学生个人毕业 演唱会;人文学院梁牧笛同学积极参与“education without borders 国际学生学 术会议”、“全国大学生模拟 apec 总决赛”和广西支教项目等活动。
四年来,你们追求自强担当。自动化学院史大龙、计算机学院张凯和仪器学院
陈浩同学虽然经济困难,但他们自立自强、勤奋好学,赢得了北航学子的最高荣誉; 材料学院黎宏涛同学在沙河校区进行创业实践,创办了北京华涛家园商贸中心,品 尝了创业的“初恋”;物理学院王玮彬同学大一就在老师指导下参与科研,作为团 队负责人完成了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自动化学院“志航班”的同学们,立志投身中国航空航天事业,成为北京高校“我的班级我的家”十佳班集体。许多教师告诉我,你们身上有太多可圈可点的业绩和感人的故事,你们中有 3498 人次获得奖学金,2726 人次和 253 个集体获得过表彰。让我自豪的是,你 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经历了思维与实践的交融与历练,领略了独立思考和解决 问题的魅力,特别是,你们关注社会发展,传递着真诚的爱心与社会的责任,为你 们这一代赢得了社会的信赖与期待。我认为,“爱国奉献,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笃行坚卓”就是北航为你们设定的教育目标。
这四年间,你们见证了北航的成长与发展。学校致力于构建“科学基础、人文 素养、实践能力”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倡导有温度的教育,通过实施《人才 8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全力实施“ups 国际合作伙伴计划”,设立了面向品学兼 优但经济困难同学的“海外学习基金”,国际学术合作和面向本科生的海外学习交 流取得成效,今年,学校首次在法国、比利时和西班牙成功举办了“欧洲北航周”,北航学子的自信与睿智也赢得了国际的赞誉;目前,每届学生中有近五分之一的同 学参与海外交流。我觉得,未来的社会,不仅需要创造发明,而且需要跨文化交流 与相互尊重,而北航学子-未来的社会栋梁和领导人,理应具有国际视野和经验,才能更好地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期待着,有那么一天,北航能让所有希望 增长国际经验的同学,在毕业前都能获得有意义的海外经历!上个月,在与同学座谈时,你们谈起四年的转型经历,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恩之 情和对朝夕相处同学们的眷恋,并善意地“吐槽”了学校在人文教育与课程设置、9 服务管理与校园文化,以及国际交流与社会实践等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国家和社 会也对北航,这所根植于中国的一流大学给予着更高的期待。我们只有居安思危,不断地反思和超越,才能赢得持久的尊重。我相信,北航人已有的卓越对未来的改 革发展应该是一种激励,而不会是一种障碍,我们绝不应该停留在舒适地创新与教 育模式中,停留在过去的满足和快乐中,停留在自娱自乐的思维定势与工作习惯中,否则我们的理想只会成为空谈。
和全校师生一样,我心中也对你们充满眷恋。今天,我想向同学们再提一个问 题,你们这代人共同的价值观或人生目标是什么?也许你们会给出许多答案,也许 还没有确定,但我真心地希望你们思考一下这个问题。10篇二:方滨兴校长在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方滨兴校长在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临行奉送锦囊,人生追求“六好”
方滨兴
(2013年6月27日)
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掌声)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本科生毕业典礼,虽然每年的校历都镌刻着这个日子,对教师们来说习以为常,但对你们来说却非同寻常。因为这是你们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是你们人生征途中的一个里程碑。不瞒你们说,这次毕业典礼对我来说也是极为特别的,因为这次毕业典礼恰逢本届校行政领导班子履职期满,这是本届领导班子最后一个本科生毕业典礼。(掌声)几个月来我一直在想,我该在这最后一次的演讲中向你们传达一些什么信息?我回想起我毕业后的工作与生活,回顾了我的人生轨迹。今天,我在最后一次以校长名义所做的毕业典礼演讲中,要向毕业生们奉送一个锦囊,以陪伴你们行走四方。这也是我今天的演讲题目:“临行奉送锦囊,人生追求‘六好’”。
“第一好”是指要有个好品德。“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北邮校训的第一个词语就是“厚德”。因为“德”是做人之本,也是指导我们思维、行事的灵魂所在。一个人的善或恶、好或坏、成或败、瘦或硕,无不源自于其品德。要注意你所想的,你的想法会变成你的语言;要注意你所说的,你的语言会变成你的行动;要注意你所做的,你的行为会变成你的习惯;要注意你的习惯,你的下意识会变成你的性格;要注意你的性格,你的本性会左右你的命运。而所有这一切,其源头就是取决于你的品德。我个人对自己的要求是:“举事为先、待人以诚,开拓进取、善善恶恶”。当然,我也知道“善善恶恶”并不适合于领导者,因为做领导的不能简单地爱憎分明,而需要普惠众生,包容丑恶;领导者可以“善人以善”,却不宜“恶人以恶”。的社会,是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量子计算、3d打印、自动内容识别、自动驾驶、自然语言问答、语音翻译、大数据、nfc支付、手势控制、物联网安全、云安全、高级持续威胁(apt)等等,都在等待我们去探索,你们需要去选择性地掌握这些知识。但是,只有拥有真本事才能驾驭这些领域。英雄气概是以“本事”为资本的,敢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那是需要有真本事的!“第三好”是指要有个好谋划。北邮精神的第二条是“追求卓越”。要做到追求卓越,首先就是要善于规划自己,不能浑浑噩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礼记?中庸》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没有事前的准备与计划,就不能取得期望的成果。你们应该想清楚今年我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谋划好在现在这个岗位中要如何做,应该追求什么目标?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也是指没有长远谋划,做事必定没有章法,势必以疲于奔命的方式来应付眼前遇到的每一件事情,不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荀子曰:“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谋事在先就会顺利,随心所欲行事极易失败。
“第四好”是指要有个好态度。好态度首先表现在奉献和敬业中。北邮精神的第一句是“崇尚奉献”,北邮校训的第三句是“敬业乐群”,这就是号召大家对事业要严谨、认真,要有奉献精神。荀子曰:“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故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就是说,是否敬业将会决定你自己事业的成败。宋代大儒程颐说:“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就是说,凡是做一件事,便要专心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头,心无旁骛,这便是敬。梁启超先生说:“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敬业包含爱业、勤业、精业、创业等多种境界,我们应该具备为社会发展而奉献的价值观。“好态度”也可用于诠释“团结、勤奋、严谨、创新”的北邮校风。在此,“创新”是第一要义,开拓进取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严谨”是核心,“规格严谨、功夫到家”是锤炼优秀科研人员的基石;“团结”是基本要求,团结协作是能干成大事的前提条件;“勤奋”是根本方法,兢兢业业是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你们应该做到“眼勤、脑勤、手勤、腿勤”,要热爱岗位、笃学求精、献身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来。“第五好”是指要有个好心气。这就是你们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要提高自己的抗压、耐挫能力。我作为校长始终倡导我们的教职员工“对待学生要像对待朋友的孩子一样”加以关怀,所以我一直对你们就像敞开我的邮箱一样敞开心扉,有言必达、有信必回。但是,我的这一要求并没有得到教职员工的广泛认同。不赞成者认为学生从家庭到大学,就是走向了社会,他们需要认识社会,需要感受社会残酷的一面。这个残酷现实的主要表现就是,你已脱离了家庭的中心地位,社会上无人会拿你当宝,甚至能够认可你的存在就不错了。如果我们把学校仍旧打造成一个温室,温室的花朵今后焉能承受住社会的风霜雨雪?从真空进入大气中,焉能有抗毒能力?有个毕业生回校感言:“老师,过去你们对我们太好了,我以为社会上都是这样子。工作后我做了甲方,没想到乙方居然敢跟我拍桌子瞪眼。你们为何不早些告诉我社会是这个样子呢?”
我收到过一个学生的邮件,向我抱怨说“学校的大叔大妈为什么总是大吼大叫的?”我在向他表示需要改善学校服务态度的同时,也告诉他要学会不受干扰,不要让此类事情烦心自己,别忘了自己的本意是来读书的,不是来生气的。其实与人打交道是一种学问,既要追求自己有个好心情,也要给对方一个好心情。我身边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两个人去喝咖啡,每一杯咖啡赠送一包薯条。其中一个人想再要薯条,但不要咖啡,可是服务员说薯条只赠不卖。这个人就拿出钱来协商,同意只要比买咖啡便宜就行。服务员正在犹豫到底该收多少钱好?这时另一个人冲过来说,“象征性收一些就行了,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死脑筋呢?”服务员立即把钱退回说:“我不是死脑筋,按照规定就是不能卖!”这一来单买薯条是不可能了,相信你们也明白了其中的缘由。总之,凡事一定要清楚自己原本的目的是什么,要学会掌握心理抗压的能力,要让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hold住。你们好比是高速运行中的星体,不要让飞来的石子改变自己的轨道。要记住:不被他人所激怒也不去激怒他人是一种包容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被他人所左右不随意改变既定目标是一种定力,要善于步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儒雅境界。“第六好”是指要有个好身体。健康是人类的财富,要注意锻炼身体、劳逸结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很赞成这样的说法:人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其中身体健康是最前面的1,人的事业、荣誉、地位、财富、家庭、朋友等等都是1后面的0,显然0越多数值就越大。但是,一旦前面的1没有了,这个数字就真的成为零了。只有保持住了身体的这个1,后面的0积多了才有意义,才能体现出其价值。我们说“身体是人生的本钱”。本钱是用来投资的,不是用来挥霍的。所以你们不要随意突破自
己的身体极限,任意浪费自己的本钱。不仅如此,你们还要努力增加自己的本钱。我曾经有一个很好的身体,轻易就能连续自由泳两千米。但由于过度透支自己的身体,同时也没有拿出足够的时间来补充,所以一场大病让我失去了能够熬夜奋战的资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双肩同时挑起学术、管理两副重担。这也是我向主管部门提出不再连任北邮校长职务的原因。没有一个健壮的身体,我只有放下一副担子。而你们都有着长远的未来,有着家庭、事业、孝敬父母等多副担子,所以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一辈子都要健健康康的!(热烈掌声)
同学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说的主要意思就是:要想做人,就要有好品德;要想做事,就要有好本事;要想成大事,就要有好谋划;要想取信于人,就要有好态度;要想取信天下,就要有好心气;要想勤耕不辍,就要有好身体。希望你们记住:凡事要沉稳,要避免草率决策;做事要恒心,要勇于承担后果。
同学们,我愿意最后一次以校长的名义告诉你们大家:我会永远用真心祝福你们!(掌声)我,爱你们!(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欢呼声,学生们起立鼓掌)篇三:白岩松在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白岩松在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2013年7月
我从来没有参加过母校的典礼,我当然也从来没有机会穿过各位穿的如此漂亮的服装。我今天早早的就来了,结果一路上看到的都是最美丽的景致——留影的,大家相拥相伴的。可是换一个角度突然??很奇怪,今天在我来的路上,我在听一首老歌,这首老歌有一句歌词,“泪落在胸口像一场雨”。我记得有一个诗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一次告别,都是一次微型的死亡”。我想是的。人生中具有如此仪式感的事不多。而这一次告别,是如此的,将来会让你难忘。也许你们还意识不到,结束的这四年大学生涯是什么。我已经离开这所学校,整整二十四年了,是我读大学的六倍,走得越远越清晰。原来我以为这四年不过是我的大学生涯,到现在我才清楚,这分明是我的另一个故乡啊。故乡就是你年少的时候天天想离开,而年岁大了之后天天想回去的地方,越远越清晰。不管你曾经在故乡有怎样的抱怨,有怎样的不顺畅,或者怎样难忘的记忆,一切都会被时间慢慢地冲刷掉,剩下的都是最美好的一种回忆。所以,你们真心的应该在接下来要离开校园的这不多的时间里头,去触摸,将来注定会在你们记忆当中永远无法忘记的故乡的每一寸肌肤。
接下来,自然会??作为一个师哥,应该给大家说几句临别的赠言了。其实我想说的不是临别的赠言,而是欢迎的话语。也许离开校园二十四年了,我可以代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今天??恕我还是用“广院”吧,今天广院交给社会一群你们,未来社会将还给广院怎样的一群呢?该用怎样的欢迎语对你们说呢?我觉得第一个要说的是,永远对未来抱有好奇,而不是畏惧,希望成为你们一生的箴言。人都希望有一种安全感,在每一次变动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忐忑,前途未卜。但是,永远要用好奇之心去看待未来。我今天依然如此。不管经历怎样的波折,我依然好奇,五年后,十年后的中国会怎样,我们会怎样,身边的朋友会怎样,我的很多梦想会变现吗?不要用畏惧去看待未来,要用好奇去看待未来。
第二点,有梦,但是绝不梦游,务实地去圆梦。有梦当然很好,必须要有梦。但是,不要被梦冲昏了头脑,最后去梦游,好多事情难以做到。现实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残酷,要更多的波折挑战。另外,现实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绝不像大家想象的,充满着玫瑰色的梦,或者理想,或者都是浪漫的东西。我不得不坦诚地告诉各位,现实非常平淡。您做好了离开校园,去面对平淡的准备了吗?生活中,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的时光全是平淡的。即便恋人间也不会是天天送玫瑰花的,因为当他/她是你的老公或者妻子之后,你会说,不用天天送了,太浪费钱了。即便是工作或者说事业,每天绝大多数的时间应对的也都是平淡的琐碎的事情。一个能接受平淡,并且把平淡变得不平淡的人,才可能让自己的人生不太平淡。但是你首先要去接受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是平淡的事实。务实了,才可能慢慢地靠近梦想。
第三句话,我要把我去年在奥运会上的一个感受,跟小弟弟小妹妹们——因为二十四年了,可以说“小弟弟小妹妹们”——来分享。什么呢?“敢于去赢,但是也敢于去有尊严和体面的输”。这个社会上有一个非常糟糕的现实——一切都要成功,一切都要赢。不对啊,还有一种赢,叫有体面和尊严的输,尤其在年轻的时候。去年奥运会,伦敦奥运会的主旨是“激励一代人”。当奥运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有记者问伦敦奥组委的人,体育是如何激励一代人的?我们要从中学到什么?伦敦奥组委的人回答是,体育会教会每一个孩子,如何去赢,同时,如何有尊严并体面的输。所以最近我一直想传递一种观点,在当下的中国,有一种成功,叫体面和有尊严的输。大家不知道,在我的广院的毕业留言册上,清晰的好几页记录下了我的同学给我的留言,是指的我在广院几次漂亮的输。其中有一次??我是一个跑百米和跳远的,当时我是广院最快的一两个人之一。但是有一次,班级人手不够,要参加学校的4*400米接力,结果我们系,我是新闻系的,第一棒,就被人家落到了最后一名。400米是最难跑的,我是一个从来没有跑过400米的人,我是第二棒。当我接到第二棒之后,我以百米的速度跑完了这400米,我已经由最后一名跑到了正数第三。但是最后还是没有得冠军,也许被很多人认为,哦,你们没赢,但是我的同学给我的留言是,“那瞬间,扶住快要吐血的你,我的心中感受,你是我们班的英雄”。我永远忘不了,因为这次没有赢的经历,却被别人当成英雄。人生中有很多体面和有尊严的输,会让你特别体面和有尊严。我希望从这一代人开始,中国越来越接受,成功还有另外的概念,那就
是,体面和有尊严的输。趁年轻赶紧去试着输,岁数大了,机会不多了。
第四句话,接刚才袁军副校长的话,这是冯晓兰先生总结的,说中国,每一个人想要有成功,三件事——立言,立德,立功。但是我必须告诉各位,成功不一定,它需要很多外在的环境。比如说,立言,就需要天赋;而立功,也就是我们今天指的事业有成,需要机缘巧合。我就是运气地赶上了九三年的《东方时空》,其实跟我一样的人有很多很多,但是我要承认这种运气。但是只有一种成功,被中国人认为是巨大的,而且没有门槛,那就是立德。但是最简单的立德却又最难,因为它需要你每天简简单单的坚持。它太难了,但却是中国最高的成功境界,那就是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不管社会如何现代化,请注意,你只要做一个大写的“人”,你得到的会非常多。就如《道德经》上的那五个字——“无私为大私”,当你真正无私之后,你得到的是最多的。最后一句话,我希望各位激活生命,让自己的人生漂亮,成为中国正方向的最大的推动者。不要总是去谈成功,去谈事业,等等等等。我希望我的弟弟妹妹们,在未来的生涯当中,做有用的事情的同时,也多做一点无用的事——看看太阳是怎么落山的,看看春天的花是怎么悄悄绽放的,去听听莫扎特、巴赫的音乐是怎样美的??我很高兴毕业了二十四年,我今天下午依然要去踢我每周两场的高强度的对抗性的足球比赛。我越来越爱喝茶,依然狂热地喜欢着音乐,读到好的小说的时候,现在这个世界上很多的不如意会慢慢地消失。如果没有这些仿佛无用的事情,怎么可能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精彩?所以,一生,总有一件事情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做人和让生命变得更漂亮。
最后,当然要说一句话啦,要让你自己成为中国正方向的推动者。中国这列车,有的人从后向前推,我希望是我们;有的人从前面拦着,不让它走;还有人从侧面推;最可气的是,居然还有很多人,不管你从哪面推,他都坐在车顶上去享受。不要去看别人,让你,成为车厢后面,去推动中国向正前方向好的未来去前进的那股力量。最后,拿什么做结尾呢?其实我没用那么长的时间??珍惜眼前的这一切吧,现在大家可能还意识不到,终究在大家拼搏,然后成立家庭,然后事业有成的过程中,突然有一天你静下来了,然后突然发现,好多年前听过的歌,模糊了又重新清晰起来。从来不会有哪首歌,像很多年之后你再听起来那样,让你浑身鸡皮疙瘩,然后热泪盈眶,那可能就是——“校园的大路两旁,有一排年轻的白杨??”你们会怎么唱呢?一,二,三。(全场齐唱:)“校园的大路两旁,有一排年轻的白杨。早晨你披着彩霞,傍晚你吻着夕阳??”这是我们的国歌,我们懂的。很多年后,你会在歌声里,记住这一个上午。篇四:[精品]西安交大校长郑南宁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西安交大校长郑南宁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西安交大校长郑南宁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清风冷月
西安交大校长郑南宁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愿你们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
亲爱的同学、老师们,尊敬的各位家长和来宾: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欢聚在一起,共同分享同学们毕业的兴奋和喜悦。在这里,我谨代表学校向在座的各位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大学几年,如白驹过隙,但它又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时光。红顶灰砖的教学楼,庄严恢弘的钱学森图书馆,还有绿荫蔽日的梧桐树下,彩蝶飞舞的樱花道旁,都留下了你们青春活泼的身影。而世代相传的交大精神也早已潜移默化地融进你们的血液,并将影响着你们未来的生活。
上世纪前五十年,尽管当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但无论是坐落在大都市的著名学府,还是偏安一隅的地方大学,都有一批充满魅力的学者,他们有着非凡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执著的人生追求、丰富的人生阅历,以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对学生的深切的爱和责任感,倾心教育,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启迪人生智慧。
时至今日,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的大学也经历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蜕变。市场机制的导入和社会的型对中国大学的功利化影响,教师群体价值追求的多样化,青年教师人生经历的单一化,使得大学在急剧变化的时代面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困惑重重,甚至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也成为一种时尚。同时,巨大的生活压力、快捷的生活节奏、各种社会喧嚣和诱惑,也使我们很容易沉浸在物质生活的漩涡里,许多年轻人很难静下心来追问自己:究竟要追求一种什么样的人生? 大学被称之为社会的精神高地,她理应成为指引社会发展和人类前进的灯塔。在建设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面对物欲横流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努力找回失落的大学精神,维护大学校园的平静、优雅和从容。这需要大学的从业者恪守大学的德性良知,捍卫大学的尊严;也需要从大学走出的你们,坚守知识分子的行为底线,勇于成为有品德、有涵养、具有领袖素养和民族责任感的国家栋梁之才。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责任感的公民,你们应当以积极的行动参与到中国社会的伟大的变革中去。
讲到这里,不由得让我回想起30年前搅动中国大地的潘晓讨论。当时我正在读研究生,我想在座的一些同学的父母或许也参与过这场讨论。1980年第5期的《中国青年》杂志刊发了一封署名潘晓的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这封信用沉重、哀怨、激愤的心情述说了自己对人生追求的迷茫和失望的过程,由此引发了来自全国六万多封读者来信,对青年人的人生和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度思考。
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历史发展的变革时期,青年一代都有着追求人生幸福的梦想,同时也有着迷茫。与当年潘晓纠结、困扰于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的这种人生观大讨论的时代相比,你们有着和30年前完全不同的迷茫。那时,相当多的青年人因为无法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进行选择,个性的我得不到自由发展而痛苦;现在的你们,却因可选择的太多但不知作何选择和如何去充分实现个性的我而迷茫。从当年的潘晓们身上,你们应当发现和学习那个时代的青年人所洋溢的理想主义精神和对人生价值的积极思考。尤其是,在理想主义和价值追问不断被遗忘甚至被嘲弄的今天,敢于向时代发问,应是我们青年学子所坚守的一种精神品性。
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630万,就业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生活总会默
默地告诉我们,人生旅途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困惑和挫折。我想在座的大多数同学一定看过《杜拉拉升职记》,从中你或许能够学到职场的生存规则———如何在职场游刃有余,如何从笨鸟成长为职场上成熟的白领,这些都是学校里学不到的。我相信你们会演绎出比其更为精彩、成功的人生经历,用你们的行动诠释新时代的潘晓之问,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同学们,今天的毕业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社会是人生的大课堂,还有更多的新课等待着你们去学习和参与。在匆忙前行的人生路途中,在为生活奋力拼搏的时候,你们应当牢记:学识永远比财富更宝贵。希望你们学会时常静心思考人生,用理性和热情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母校祝福你们的未来光明、幸福!谢谢大家!篇五: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在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寻梦、追梦、筑梦
——在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13年6月27日
老师们,同学们:
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祝贺2013届本科生顺利完成学业,祝贺同学们即将踏上新的人生旅途!与此同时,让我们共同感谢为同学们成长而辛勤工作的全校教职员工!
最近一个时期,同学们处于欢乐的忙碌之中。毕业答辩、毕业合影、毕业晚会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醒着同学们,人生最美丽、最宝贵的岁月即将结束。今天,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将与同学们一起完成最后一个毕业纪念活动。如果说在此前的聚会中大家主要是回味在老师们悉心教导下的大学时光,纪念苦读求索中度过的青春岁月,那今天毕业典礼的主题不是过去,而是未来、是梦想!北京理工大学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将因为梦想变得飞扬热烈,因为梦想变得无比厚重。今天我结合这个主题说三句话。
一、寻梦要与祖国同行
关于梦想这个话题,最近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中国梦”。对于“中国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诠释。
今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李源潮副主席等领导与包括“中国
国家梦、民族梦,和我们每个人的事业发展、人生追求是紧密相连的。作为一所以国防科技为特色的国家重点大学,我校培养的人才更应该有一种立志报国的情怀,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爱国是人们内心最热切、最深厚的情感,也是梦想的根基和源泉。希望同学们在寻梦过程中,始终与祖国同行。
二、追梦要靠内心的坚定
谈到追梦这个话题,大家很容易联想到前不久上映的一部优秀电
影《中国合伙人》。影片中,三个怀有热情和梦想的年轻人在大学校园内相遇,从此展开了他们长达三十年的友谊和梦想征途。最近,《北京日报》有一篇关于北理工毕业生创业的报道,我把它起名为“北理工合伙人”。故事讲的是2007年冬天的一个上午,在海淀北清路的一片荒地上,我校毕业生田刚印和满意把自己“捣鼓”出来的电子控制盒装进一架航模里。那天,他们历尽艰辛研制的第一架无人机终于颤颤巍巍地飞了起来。当时,这两位走出校园刚两年的男孩儿谁也没想到,几个月后这个“盒子”卖出的近30万元成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而六年之后他们会成为我国无人直升机技术领域响当当的人物。去年年底,他们创办的北京中航智科技公司研发出了世界上首架电控共轴无人直升机。最近,还在试飞阶段的无人直升机已经收获第一笔千万元订单,而意向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田刚印和满意在我校学习的四年中一直是校航模协会的成员,他们一直有着一个自己造无人机的梦想。毕业后这个梦想一直在他俩的内心徘徊,最终他们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开始了追梦的过程。同学们,田刚印和满意这两位“北理工合伙人” 面对未来,内心无比坚定地去追梦。他们用自己的坚持不懈、用自己的努力执着,成就了一番精彩的事业,成为北理工青年人学习的榜样。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让人不断成长、走向卓越、成就自我,为社会发展和他人幸福贡献价值。然而,成就梦想不能靠想象和等待,只有坚定地追寻和实践,才能成就梦想。希望同学们在追梦过程中,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要记得出发时的目标。一旦坚定了信念,就要自信无畏地执着追梦。
三、筑梦要经得起磨练 2013年,被国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我相信同学们都感受到了就业形势的严峻。令人欣喜的是,今年我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已达到97.13%。更让我高兴的是,在直接就业工作的同学中,大部分人选择去基层单位,其中有70多人选择到最艰苦的地区基层一线工作。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在天津调研时勉励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当年,他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离开中央军委办公厅,去基层一线投身实践、接受磨练的。2011年,我校有近20名80后干部和教师经过选拔调到北京市各远郊区县的乡镇街道工作。在他们中,还有几位曾是你们的辅导员、班主任。他们放弃在北京市区的安逸生活而选择到艰苦的乡镇街道去锻炼,说明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梦想需要磨练,尤其需要在基层的实践工作中磨练。他们在未来筑梦的道路上,塑造执着,培养坚毅,时刻提醒自己“再踏实一些,再努力一些”,他们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我曾在各种场合鼓励同学们去基层磨练自己,但一部分同学的反馈很消极。他们认为,如果去小单位或离开北京去小城市发展,工作起点太低,要经受太多磨难,无法实现梦想。我希望上述榜样的力量能改变这些同学的想法。基层能给青年人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你们在磨炼中积蓄能量,创造更多的辉煌。
同学们在构筑梦想的时候,要仰望星空,超脱功利;在实现梦想的时候,又要脚踏实地,步步进取。基层是创造力的源泉。走进社会,走进普通人,在实践中磨砺自己,才能让你们真正体会到梦想的分量。经历基层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你们才能真正体会中国之大、民生之艰辛、社会之多样、人生之厚重。基层的历练,将是以后人生路上的宝贵精神财富。同学们,从明天起,你们将离开校园,踏上社会,走向新的人生旅程。未来的几年,你们可能会遭遇迷茫、挫折、沮丧,可能会陷入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的诱惑,会质问自己最初的信念和理想是不是正确,自己的坚守是否还有意义。我想告诉同学们,梦想和创造力是青年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唯有梦想,才能支撑你们不断奋斗进取、实现自我超越,不至于庸庸碌碌走完一生。
希望同学们不忘国家民族的使命,去寻梦;忠于内心的理想和激情,去追梦;勇敢地走进基层实践磨练,去筑梦。我相信,带着梦想的你们,是最优秀、最闪耀的;也相信若干年后,在你们无悔地实现梦想、成就人生价值的时刻,会发现母校始终与你们的梦想同在。母校将是所有北理工追梦人的坚实依靠和温暖港湾。
同学们,从明天起,带着梦想启程吧。母校永远祝福你们,支持你们,惦记着你们。
第二篇: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在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哈工大校长呼吁学生上课记笔记:会受益终生 “我去听课时发现,有很多同学不记笔记,这种现象令我为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担忧。”国庆假期期间,哈尔滨工业大学官网上刊载了该校校长周玉的署名文章《让记笔记成为人生的必修课》,该文提倡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仍要拾回课堂记笔记的传统。据介绍,这篇文章是周玉在国庆节前一天与部分学生座谈,并批阅每个学生的课堂笔记后即兴而作的。周玉在这篇3000多字的文章中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学习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笔记却记得越来越少。上课,我们可以下载相关课件、拷贝老师的ppt、上网搜到需要的内容。看起来学习的方式更加轻松了,但并没有经过系统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有些知识变得似是而非,有些观点变得人云亦云,有些宝贵的想法一闪而过。海量信息的冲击淹没了我们对知识的选择与吸收,许多知识还没有好好消化就成了过眼云烟。”
周玉在文中谈到记笔记的好处时说,“有研究发现,相比不记笔记的学生,那些记录笔记的学生成功记住学习内容的几率高出7倍。笔记不仅是在听课过程中记录的重点和难点,更是自身思考和总结的智慧结晶。”
毕业于哈工大的周玉在文中还说,“有人说我们77级学生是记笔记的能手,这话不假,因为当时教科书很少,参考资料匮乏,学生在课堂上拼命地记笔记,课后复习也靠看笔记。这样反而使我们在记笔记中受益匪浅。由于形成了习惯,后来有了教科书和参考书,也仍然坚持记笔记。我本人就是记笔记的终身受益者。”
曹宇是该校电信学院大二学生,他是国庆节前那次座谈的受邀学生之一,他说周玉在现场就曾询问同学们能否上课坚持记笔记。会后,当天参加座谈的同学的课堂笔记都被本科生院老师收上去。笔记再发回来后,每本笔记上都多了一行署名为周玉的批阅。曹宇的那本“工科数学分析”笔记上写的是“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你会终生受益”。
哈工大校长撰文呼吁上课要记笔记
“我去听课时发现,有很多同学不记笔记,这种现象令我为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担忧。”国庆假期期间,哈尔滨工业大学官网上刊载了该校校长周玉的署名文章《让记笔记成为人生的必修课》,该文提倡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仍要拾回课堂记笔记的传统。据介绍,这篇文章是周玉在国庆节前一天与部分学生座谈,并批阅每个学生的课堂笔记后即兴而作的。
周玉在这篇3000多字的文章中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学习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笔记却记得越来越少。上课,我们可以下载相关课件、拷贝老师的ppt、上网搜到需要的内容。看起来学习的方式更加轻松了,但并没有经过系统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有些知识变得似是而非,有些观点变得人云亦云,有些宝贵的想法一闪而过。海量信息的冲击淹没了我们对知识的选择与吸收,许多知识还没有好好消化就成了过眼云烟。”
周玉在文中谈到记笔记的好处时说,“有研究发现,相比不记笔记的学生,那些记录笔记的学生成功记住学习内容的几率高出7倍。笔记不仅是在听课过程中记录的重点和难点,更是自身思考和总结的智慧结晶。”
毕业于哈工大的周玉在文中还说,“有人说我们77级学生是记笔记的能手,这话不假,因为当时教科书很少,参考资料匮乏,学生在课堂上拼命地记笔记,课后复习也靠看笔记。这样反而使我们在记笔记中受益匪浅。由于形成了习惯,后来有了教科书和参考书,也仍然坚持记笔记。我本人就是记笔记的终身受益者。”
曹宇是该校电信学院大二学生,他是国庆节前那次座谈的受邀学生之一,他说周玉在现场就曾询问同学们能否上课坚持记笔记。会后,当天参加座谈的同学的课堂笔记都被本科生院老师收上去。笔记再发回来后,每本笔记上都多了一行署名为周玉的批阅。曹宇的那本“工科数学分析”笔记上写的是“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你会终生受益”。
周玉校长:让记笔记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2015年10月01日 11时17分44秒浏览次数:7294 哈工大报讯(周玉/文)为了写《资本论》,马克思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列宁在研究帝国主义专题读了148本书、写下60多万字的札记;毛泽东提倡不动笔墨不看书,一本约10万字的《伦理学原理》上就写了万余言的评语„„让人震撼的数据、故事背后,是他们广泛阅读、勤记笔记的精神。
在信息化时代,知识获取更加方便快捷,“记笔记”似乎正在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意味着一种习惯、一种修养、一种文化的渐行渐远。今天重拾这个看起来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想谈谈我对于记笔记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唤起大家对于“笔记”的记忆与再认识。
让记笔记成为一种习惯
今天,我们还有多少人保持着上课、开会、阅读、学术交流时记笔记的习惯?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习惯吗?我们又是何时把这个习惯淡忘了? 我想大多数人都曾有过记笔记的习惯。那时没有电脑、没有网络,信息不这么发达,所以我们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抓紧一切时间记录那些让我们觉得弥足珍贵的知识、那些启发我们思考的线索、那些可能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我们的一些创意与成果,也许就缘于那些随手记录下来的笔记。
可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学习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笔记却记得越来越少。上课,我们可以下载相关课件、拷贝老师的ppt、上网搜到需要的内容。看起来学习的方式更加轻松了,但并没有经过系统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有些知识变得似是而非,有些观点变得人云亦云,有些宝贵的想法一闪而过。海量信息的冲击淹没了我们对知识的选择与吸收,许多知识
还没有好好消化就成了过眼云烟。叔本华说:“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那么如何让读过的东西刻骨铭心?记笔记是十分重要的途径。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学而思”的过程,是“解惑”的过程,是对知识进行记录、整理、提炼、加工、思考、理解、消化、吸收、创造、提高的过程。正如《在斯坦福和哈佛大学连续拿a:如何学得更快,思考更灵活》一书作者皮特·罗杰斯所说,“你要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精华。记笔记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对学生来说,记好笔记是学习好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有研究发现,相比不记笔记的学生,那些记录笔记的学生成功记住学习内容的几率高出7倍。笔记不仅是在听课过程中记录的重点和难点,更是自身思考和总结的智慧结晶。可以说,笔记是买不到的教科书,其价值远超过教科书。我还记得上大学时用的教科书,每一章后面都贴着一张纸,那是一份特殊的笔记——记录的是我们总结提炼的这一章的精华。这种方法让书越读越薄、知识越学越精。这就是笔记的力量。有人说我们77级学生是记笔记的能手,这话不假,因为当时教科书很少,参考资料匮乏,学生在课堂上拼命地记笔记,课后复习也靠看笔记。这样反而使我们在记笔记中受益匪浅。由于形成了习惯,后来有了教科书和参考书,也仍然坚持记笔记。我本人就是记笔记的终身受益者。
俗话说:“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爱默生说:“灵感就像天空的小鸟,不知何时,它会突然飞来停在树上。你稍不留意,它又飞走了。”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学会记录那些随时出现又随时消失的(转载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在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灵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记笔记成为一种修养
读书使人明智、使人进步、使人完善,比读书更重要、要求更高的是记笔记。通过笔记可以记录读书过程的所思、所感、所得,让读过的每一本书都深深融入自己的头脑、融入自己的内心。因此记笔记不仅应该成为伴随一生的习惯,更应当成为内化于心的个人修养。杨绛先生在《钱钟书手稿集》的序言中说,许多人认为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其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还勤勤谨谨地做笔记。他做的外文笔记有178册、3万4千多页;“日札”有23册、2000多页。《管锥编》里的许多文章都是日札里的心得经发挥充实而写成的。由此可见,这数量惊人的笔记才是他“神奇”记忆力的源泉。
当记笔记超越习惯,内化为一种个人修养,笔记的含义也就不再停留在笔记本身的层面,而是有了更广更深的延伸,成为一种知识的再创造和思想的再升华。我常常在很多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活动中,看到很多知名学者在一丝不苟地记着笔记。也许就在这一点一滴的字里行间,伟大的思想、伟大的发明就会应运而生。
许多大师、大家都是“笔记迷”。列夫·托尔斯泰的观察笔记、达·芬奇的腰带笔记、狄更斯的夜游笔记、契诃夫的卡片笔记、果戈理的万宝笔记、杰克·伦敦的纸片笔记、黑格尔的活页笔记„„记笔记已经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个人修养。据说爱迪生总是随身带一个小笔记本,一想到什么新鲜问题和见解就立刻记在里面。而爱因斯坦去世后留下数万份学术笔记和研究手稿,完整地记录了他毕生研究探索的学术过程。我一直放在案头的《钱学森手稿》,也是一份特殊的学术笔记,真实地记录了钱学森的整个思维创新过程以及他对待科学严谨缜密的态度和求实探索的精神。
记的完成者很多后来成了学界泰斗,如王光远、潘际銮、吴从炘„„看到他们的笔记,我仿佛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传统,让我深受触动。
让记笔记成为一种文化
在我国历史上,不少名人学者都十分重视做读书笔记,许多笔记涉及到政治、历史、经济、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季羡林老先生曾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喜藏书和读书的国家,古籍中便有许多藏书和读书的故事,堪称佳话。相传和苏东坡同时代的一位学者苏子容,对于历史知识记得滚瓜烂熟。苏东坡向他请教读书的经验,他说:我曾经按照年月排史实,这样编写了一遍,以后又在史实下面注出年月,这样又编写了一遍,编来编去自然就熟了。
还有一个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的故事。传说张溥的天资并不聪颖,尤其是记忆力很差,读过的书转眼就忘了,曾被老师罚抄文章十遍。张溥发现,一边写一边在心里默读,很快就领会了文章的精髓,并熟练地背诵下来。“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张溥一直坚持着这样的学习方法,后来成为很有名望的文人。他还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七录书斋”。
有句话说: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等名句,记载了先辈热爱读书、热爱记笔记的传统。据记载,唐代诗人白居易把平时记录下来的所见所闻所感装在陶罐内,定期整理成篇从而完成《白氏六帖》;元末著名学者陶宗仪用树叶做笔记,积叶成章而著成《南村辍耕录》;近代著名诗人龚自珍用竹簏储存自己的数百篇诗作,写成著名的《己亥杂诗》。这些都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笔记”经典。然而,当今的碎片化阅读、快餐式阅读冲淡了对经典的深度阅读和思考,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最近一次调查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远低于早先调查显示的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0本。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现实。我在国外访问,发现他们在飞机上、地铁上都喜欢捧一本书静静地读。在国内情形却大不相同,很多人要么低头玩手机,要么大声谈笑,读书成为罕见的风景。同样,在学术交流中,我也发现有些国内学者不太喜欢记笔记。看到这样的统计、这样的现实,我很担忧。一个民族渐渐远离了阅读,如何建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一代人远离了阅读、不再记笔记,又如何去思考、去创造?
总而言之,能否记好笔记已不仅仅是一种学习习惯、个人修养的体现,从某种程度上说,更代表着民族素质和文化修养的水平。让我们从民族文化的高度重新认识笔记文化、弘扬笔记文化,让记笔记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必修课。篇四:校长周玉院士畅谈世界一流大学的教与学
校长周玉院士畅谈世界一流大学的教与学 发布时间:2015-5-8 7:30:02 哈工大报讯(吉星 常康石/文 兰锐/图)“大学不在大而在学,学科不在全而在精、优、特,办大学是办特色、创优势、求卓越、出精品。”5月6日晚,校长周玉院士做客新基论坛,畅谈世界一流大学的教与学,提出“哈工大规格”,向学生推荐《钱学森手稿》一书,并寄语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周玉从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精英教育的内涵与要素、教师与教学、学生与学习、考试制度、个性化培养与创新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对教师与学生的评价、哈工大办学传统与特色、教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等10个方面做了详细解读,并就“钱学森与加州理工”、“钱学森谈创新教育”进行了专门介绍。
结合一流的师资、生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与学术声誉等14个方面,周玉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针对对“美国大学?宽进严出?”的误解,周玉指出,世界一流大学的生源是优中选优,属于典型的“严进严出”。他说,美国名校师生的国际化程度很高,同时特别重视本科生教育。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科学》《自然》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的第一作者就是本科生。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大学是周玉特别关注的世界一流大学,哈工大跟这两所学校有相似之处,都是以工科起家,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很多。
周玉还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为大家讲述了大学学习的基本环节:课前预习,有准备地去上每一节课;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带着问题关注重点;课后认真复习消化,加深理解;积极主动答疑,解疑明惑;认真完成作业,融会贯通地运用知识;认真做实验,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总结,温故知新。周玉告诫大家,学习就像种庄稼,不论耕地播种还是秋收冬储,每个环节都缺一不可。“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是毛主席的名言。希望大家学以致用、在实践中继续学习。”周玉最后强调。
讲座中,周玉还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传统与特色。历史上,学校曾采用苏联办学模式,专业教育优势突出,针对性强,重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恪守“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培养出的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创新求实、创业务实。学校一直保持和强化这一优良传统和特色,并擅长多学科协作攻关,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完成大工程项目,形成了“哈工大规格”。
“《钱学森手稿》这本书就在我办公室放着,每次翻阅我都非常感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他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讲座最后,周玉带领大家一起重温了钱学森关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谈话,对其“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思想进行了解读,并就教学、梦想和出国等学子关心的问题答疑解惑。1 2 论坛现场
3篇五:高校发展要跟得上时代需要
高校发展要跟得上时代需要 2015年11月09日08: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11”“985”,这两个代码般的数字为广大师生家长熟知,在人们心中,这代表着重点大学、中国最好的高等教育资源。日前,这一“重点”的概念全面升级,我国高等教育追求的,将是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近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部分高校负责人。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已成关系国家发展的根本性战略问题 记者: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当前对于世界一流大学并没有公认的严格定义和统一的评价标准,但所有的世界一流大学都必然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独立的大学精神,能够为各行各业培养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能够取得划时代意义的科学研究成果并对本国乃至世界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记者:为何要在当下提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居世界首位,特别是通过“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实施,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良好学术积累和发展前景、国际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院校,其中一些院校和学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明显差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万立骏:发达国家依托一流大学带动国家富强、引领世界潮流的发展路径表明,一流大学在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产业革命、文化繁荣中始终肩负重大使命并担当重要角色,成功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乃至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社会、文化、教育发展到较高水平或新阶段后的迫切需要。记者:《方案》出台的意义何在?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方案》是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迈向高水平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指明了方向,也为全面推进高校综合改革提供了指引和强大动力。打破高校身份壁垒,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 1 记者:此次《方案》和以前的相关建设有什么区别?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以前的建设中,明确提出了要建设世界高水平的大学这一宏观目标,但对高水平大学的具体要求没有做出界定。《方案》则提出了“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和“进入一流前列”的明确要求,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大学、学科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入世界一流前列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
记者:《方案》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机制方面有什么突破? 周玉:《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建设机制。为支持高校差别化发展,《方案》提出分类推进,既适度发展综合性大学,也支持发展小而精、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而且,明确规定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分级支持”,即中央高校以中央财政支持为主、地方高校以地方财政支持为主。《方案》建设机制完善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强化绩效、动态支持”,更加强调绩效导向、引入竞争、形成激励约束机制、扶优扶强。而且,《方案》第一次明确提出“进一步增强高校财务自主权和安排经费的能力”。这些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将进一步突出我国高校的特色,并充分激发高校争创一流办出特色的动力与活力,有力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朱秀林:《方案》打破身份壁垒,实行适度开放,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释放了改革红利。它鼓励竞争,为全国不同类型的高校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引导不同类型的高校结合自身和区域特色,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扎根中国大地
记者:怎样把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建设目标?
朱秀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创建一流大学,不是简单复制西方大学模式,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中国有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和灿烂文化,这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土壤、水分、空气和阳光。
陈骏:考察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路径,根源都在于体现了国家特色、民族特点和文化自信,在于引领了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自觉肩负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的责任和使命。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坚持中国特色,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瞄准世界一流,就是要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拥有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就是要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拥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毕业生质量得到广泛认可;就是要产生一流的科研成果,推动和引领国际学术前沿发展;就是要作出一流的社会贡献,支撑和服务人类科技和文明进步。2 记者: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需注意什么? 陈骏:要坚持遵循教育规律,要回归按大学规律办大学的大学之道,坚守教书育人的大学之本,重塑返璞归真、宁静致远的大学之魂,允许大学按照自身特点、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建设发展自身特色,充分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知识技术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避免各种急功近利的恶性竞争给大学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要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创新驱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进一步破除制约大学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加快创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为开放、有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
第三篇:华东师范大学校长200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在闵行校区200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举行2008年毕业典礼,和闵行校区2085名本科生共享学业成功的喜悦。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也诚挚地感谢同学们为这所大学的发展所尽的努力!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是与闵行新校区的建设发展一起度过的。樱桃河流淌着你们青春的脉动,图书馆挺立的是你们学子的骄傲,春天盛开的樱花是你们的浪漫,四季常青的樟树林是你们的活力。因为你们,这里每一天都如诗如歌;因为你们,这里每一处都如景如画。同学们,历史会记下你们在樱桃河畔的华彩篇章,华东师范大学会永远珍惜你们的青春热情和美好情感!
同学们,毕业意味着一段学业的成就,也意味着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此时此刻,在大家尽情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不能忘记那些默默支持和帮助我们的人。同学们,你们的成就凝聚着家长、师长的辛勤奉献,也是同学们相互帮助的结果。我请大家,以最热烈的掌声向父母和家人表示感谢!我请大家,以最热烈的掌声向导师、向全校教职工表示感谢!我也请大家,以最热烈的掌声向你的同窗好友表示感谢!
同学们即将走向社会,作为师长和校长发表临别赠言,我觉得不只是仪式,更是一份责任。如何与同学们分享这所学校给予我们的财富?在思考良久之后,我想说两点,一是面对现实,有危机感;二是树立理想,满怀信心。
这里,我想借用两位名人的话谈点个人感受。一位是比尔•盖茨。昨天晚上在报纸上看到比尔•盖茨的11条名言。我觉得这些名言用在对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同学们而言,尤为合适。因此,我在这里摘录其中的7条与大家分享:
1、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
2、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
3、如果你认为学校里的老师过于严厉,那么等你有了老板再回头想一想;
4、卖汉堡包并不会有损你的尊严。你的祖父母对卖汉堡包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称之为“机遇”;
5、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不要将你理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他人,而要学着从中吸取教训;
6、走出学校后的生活不像在学校一样有学期之分,也没有暑假之说。没有几位老板乐于帮你发现自我,你必须依靠自己去完成;
7、电视中的许多场景不是真实的生活。在现实-1-
生活中,人们必须埋头做自己的工作,而非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天天泡在咖啡馆里。
第二位是我们的首任校长孟宪承先生。引用孟校长的话作为毕业赠言,这不仅是为了表达对华东师大文脉的敬仰,更因为在我看来,著名教育家孟校长的话真切地表达了我们这所大学的崇高理想。孟宪承校长认为,现代大学的使命是:“创造智慧”,“陶冶品性”和“发展民族和社会”。借用孟校长的话,我讲三点感想,与同学们共勉:
第一、创造智慧,敢为天下先。半个多世纪以来,华东师大培养了数十万毕业生,英才辈出。我们这所大学所以有今天的声望,最重要的是得益于各行各业的优秀校友超然于众的表现。你们的成功也将为华东师大带来荣耀。今天的中国,正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祖国需要青年具有“敢为天下先”精神。同学们,青年时期是人生事业发展的黄金阶段,希望同学们坚守心中的理想,勇于创新,勇于求索,勇于直面挫折;敢于突破,敢担风险,敢为天下先。做一个有智慧、有成就的人。
第二,陶冶品性,万事德为先。华东师范大学传承了大夏、光华的爱国热诚和治学精神,师大人享有良好的声誉,而诚实、信义是做人、为学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在承担历史责任,成就个人发展上,品性是关键,“人不信于一时,则不信于一世”。希望同学们像爱护眼睛那样珍惜自己的信誉,珍惜母校的声誉。为人正派,治学严谨,做一个道德高尚、有尊严的人。
第三,发展民族与社会,以天下为己任。你们这代人生逢盛世,国家正处在持续快速发展时期,但也是各种矛盾的突显期。同学们,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急剧社会变革,我们要勇于承担发展民族和社会的责任。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举国迎奥运的同时,我们经历了雪灾、震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和各种经济、政治因素的挑战,我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力,见证了中国人大爱无疆的优秀品质。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个人,成功道路之艰难,需要坚忍、需要勇气、需要爱心、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希望同学们用博爱之心亲和万物,以社会和天下为己任,争做国民表率、行业精英和社会栋梁。做一个乐于奉献、敢于担当责任的人。
诗人普希金曾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这幸福的时光,明天你们就要离开学校
开始新的征程。无论你到哪里,无论未来成就如何,请记着,华东师范大学是你的母校、你坚强的后盾、你永远的家。我衷心地祝福你们,祝你们前程似锦,祝你们生活幸福,祝你们永远保持一颗青年的心!谢谢!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在中山北路校区200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举行2008年研究生毕业典礼,共同见证435位博士生和1893位硕士生探求真知的足迹和收获成功的喜悦。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对你们在过去三年、六年、甚至更长时间里,为这所大学的发展所尽的努力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华东师范大学会永远珍惜你们的青春热情和美好情感!
同学们,今天是你们的节日。此刻,在大家尽情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也一定心存无限的感激。同学们,你们的成就凝聚着家长、师长的辛勤奉献,也是同学们相互帮助的结果。我请大家,以最热烈的掌声向父母和家人表示感谢!我请大家,以最热烈的掌声向导师、向全校教职工表示感谢!我请大家,以最热烈的掌声向你的同窗好友表示感谢!作为校长发表临别赠言,我觉得不只是仪式,更是一份责任。如何与同学们分享这所学校给予我们的财富?思考良久,我决定用我们的首任校长孟宪承先生的话与大家共勉。这不仅是为了表达对华东师大文脉的敬仰,更因为在我看来,著名教育家孟校长的话真切地表达了我们这所大学的崇高理想。孟宪承校长认为,现代大学的使命是:“创造智慧”,“陶冶品性”和“发展民族和社会”。借用孟校长的话,讲三点感想,与同学们共勉:第一、创造智慧,敢为天下先。半个多世纪以来,华东师大培养了数十万毕业生,英才辈出。我们这所大学所以有今天的声望,最重要的是得益于各行各业的优秀校友超然于众的表现。你们的成功也将为华东师大带来荣耀。今天的中国,正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祖国需要青年具有“敢为天下先”精神。同学们,青年时期是人生事业发展的黄金阶段,希望同学们坚守心中的理想,树立“鸿鹄之志”,“以计天下大利”,勇于创新,勇于求索,勇于直面挫折;敢于突破,敢担风险,敢为天下先。做一个有智慧、有成就的人。
第二,陶冶品性,万事德为先。华东师范大学传承了大夏、光华的爱国热诚和治学精神,师大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享有良好的声誉。同学们,“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诚实、信义是做人、为学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在承担历史责任,成就个人发展上,品性是关键,“人不信于一时,则不信于一世”。希望同学们像爱护眼睛那样珍惜自己的信誉,珍惜母校的声誉。为人正派,治学严谨,热爱生活,做一个道德高尚、有尊严的人。第三,发展民族与社会,以天下为己任。你们这代人生逢盛世,国家正处在持续快速发展时期,但也是各种矛盾的突显期。同学们,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急剧社会变革,我们要勇敢担当起发展民族和社会的责任。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举国迎奥运的同时,我们经历了雪灾、震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和各种经济、政治因素的挑战,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力,见证了中国人大爱无疆的优秀品质。成功道路之艰难,需要坚忍、需要勇气、需要爱心、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希望同学们用博爱之心亲和万物,以社会和天下为己任,争做国民表率、行业精英和社会栋梁。做一个乐于奉献、敢于担当责任的人。
诗人普希金曾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这幸福的时光,明天你们就要离开学校开始新的征程。无论你到哪里,无论未来成就如何,请记着,华东师范大学是你的母校、你坚强的后盾、你永远的家。我衷心地祝福你们,祝你们前程似锦,祝你们生活幸福,祝你们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谢谢!
第四篇:哈佛大学校长Drew Faust在2012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哈佛大学校长Drew Faust在2012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英语文本)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Drew Faust女士在2012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同时Drew G.Faust也是哈佛375年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校长,还是第一位非哈佛毕业生校长,杰出的历史学家,2001年从宾西法尼业大学到哈佛的Radcliffe学院任教。With Commencement today, we close our year of commemorating Harvard’s 375th birthday.From an exuberant party for 18,000 in torrential rain and ankle-deep mud here in Tercentenary Theatre last fall to today’s invocation of John Harvard’s spirit still walking the Yard, we have celebrated this special year and this institution’s singular and distinguished history.Founded by an act of the Great and General Court of the Massachusetts Bay Colony in 1636, Harvard was the first college in the English colonies and is the oldest in what has become the United States.Harvard was already 140 years old when the nation was founded.There are few institutions in this country or even the world that can claim such longevity.But what does such a claim mean? At a time when the buzzword of “innovation” is everywhere, when the allure of the new drives business, politics and society, what do we intend by our celebration of endurance and of history? Why do we see history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our identity? Why is Harvard’s past an invaluable resource as we decide how to shape the future? In a quite literal sense, history creates our identity – who we as Harvard actually are – and as a result who we aspire to be.We live in a community made up not just of the students, faculty and staff now here – or even the 300,000 Harvard alumni around the world.We are part of a community that extends across time as well as space.We acknowledge an indelible connection to those who have come before – predecessors both recent and remote, who remind us of what is possible for us by their demonstration of what was possible for them.Harvard’s history instills both expect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as it challenges us to inhabit this legacy.One cannot study philosophy here without sighting the ghosts of John Rawls, Willard Quine, Benjamin Peirce, Ralph Waldo Emerson, or William James.One cannot study law without thinking of the 18 Harvard Law School alumni who have served as Supreme Court justices, including the 6 currently on the bench – not to mention the graduate in the White House and the seven presidents with Harvard degrees who have preceded him.Those who appear on Harvard stages surely imagine themselves as Jack Lemmon or Natalie Portman or Stockard Channing, directed by the equivalents of Peter Sellars, Diane Paulus, or Mira Nair.Or perhaps our aspiring actors see themselves in John Lithgow and Tommy Lee Jones, who returned together for Arts First weekend earlier this month to reminisce about their thespian adventures in Cambridge.And those seeking to change the world through technology are sure to reflect on Zuckerberg, Ballmer, and Gates.In these domains and so many others, we have the privilege of living alongside a remarkable heritage of predecessors.We have certainly not come to work and study here in Cambridge and Boston because of the weather – though this past winter suggests climate change may be altering that.We are drawn here because others before us have set a standard that extends across centuries in its power and its appeal.We think of ourselves in their company;we seek to be worthy of that company, and to share our days with others similarly motivated and inspired.We want to contribute as they have contributed in every imaginable field.We want to know – to understand – societies, governments, eras, organizations, galaxies, works of art and literature, structures, circuits, diseases, cells.We want to make our lives matter.We want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and build a better world.We want Harvard to ask that of us, to expect that of us and to equip us to accomplish it.History shapes our institutional ideals as well as our individual ambitions.Having a history diminishes the grip of the myopic present, helping us to see beyond its bounds, to transcend the immediate in search of the enduring.It challenges us to place our aspir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within the broadest context of understanding.We expect the future to be as long as the past;we must act in ways that are not just about tomorrow – but about decades and even centuries to come.This means that we teach our students with the intention of shaping the whole of their lives as well as readying them for what happens as soon as they leave our gates.This means that in the sciences – and beyond – we support research that is driven by curiosity, by the sheer desire to understand – at the same time that we pursue discoveries that have immediate measurable impact.And it means that we support fields of study – of languages, literatures, cultures – that are intended to locate us within traditions of reflection about the larger purposes of human existence, enabling us to look beyond ourselves and our own experience, to ask where we are going – not just how we get there.Even in our professional Schools, designed to educate students for specific vocations, we seek to instill the perspective that derives from the critical eye and the questioning mind;we charge our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lasting value, not just quarterly returns.These commitments shape our institutional identity – our discussions and decisions about what a university is and must be.As both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world have been transformed, Harvard has not just weathered the past 375 years.It has changed and flourished – from its origins as a small, local college designed to produce educated ministers and citizens, to its emergence as a research university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to its transformation into a national institu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after World War II as an engine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and economic growth, as well as a force for significantly broadening social opportunity.We are now in another moment of dramatic shift in higher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and technology are prominent among the forces that challenge us once again to examine how we do our work and how we define our aims.This year alone we have launched a new University-wide initiative to think in fresh ways about our method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a new University-wide Innovation Lab to help our students bring their ideas to life, and edX, a new partnership with MIT to embrace the promise of online learning for our students while sharing our knowledge more widely with the world.As we reimagine ourselves for the 21st century, we recognize that history teaches us not just about continuity – what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is enduring.History also teaches us about change.Harvard has survived and thrived by considering over and over again how its timeless and unwavering dedication to knowledge and truth must be adapted to the demands of each new age.History encourages us to see contingency and opportunity by offering us the ability to imagine a different world.Think of how Harvard changed as we came to recognize that our commitment to fulfilling human potential required us to open our gates more broadly.The continuity of our deepest values led u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our practices – and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faculty and staff who inhabit and embody Harvard.What was once unimaginable came to seem necessary and even inevitable as we extended the circle of inclusion and belonging to welcome minorities and women, and in recent years to so significantly enhance support for students of limited financial means.Our history provides “a compass to steer by” – to borrow a phrase from Massachusetts Bay Governor John Winthrop.It fills us with confidence in our purposes and in our ability to surmount the risks of uncharted seas.With the strength of our past, we welcome these unknowns and the opportunities they offer as we reimagine Harvard for its next 375 years.For nearly four centuries now, Harvard has been inventing the future.History is where the future begins
第五篇: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在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范文]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在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
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
岁月如梭,又到了六月,又到了美丽的凤凰花开的时节,又到了要相互道别的日子。今天,我们在雄伟的建南大会堂隆重举行厦门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欢送今天毕业的4841位本科毕业生。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圆满完成学业、即将踏上新的人生旅途的2010届本科毕业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愿!向所有为你们的成长付出辛劳、默默奉献的师长、亲人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昨天,我们也在这个雄伟的大会堂举行了2010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我在毕业典礼上向同学们致辞,送给同学们诚挚的祝福与殷切的期望。我的祝福与期望是:期望同学们能牢记校训,自信地面对任何挑战,用自信的人生态度去拥抱人生。今天,是本科生的毕业典礼,要送给本科毕业生们以什么祝福呢?我再三思索,觉得本科生比研究生更加年青,更有激情,更少磨难,也更有可能在挑战面前感到茫然。因此,我认为本科毕业生与毕业的研究生一样,需要对自信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需要自信,甚至更加需要自信。所以,我今天给在座各位的祝福,也是期望各位牢记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以自信的人生态度去勇敢地面对自己即将踏上社会之后可能遇到的任何挑战。
同学们,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三十年的高速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巨大变化,人们在赞叹繁荣与进步的同时,也在抱怨污染与贫富分化;人们渴望着工业化带来的生活激情,同时也日益感受到竞争带来的沉重压力;发展让空间变小了,让时间变短了,“人生苦短”、“光阴似箭”,这种感觉现在是万般的真切!可以说,在座的一代青年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只有敢于应对挑战,才有可能得到机遇。在挑战面前是接受还是退却,成了我们每个人必须作出的选择。为此,每当毕业来临,同学们要告
别母校,奔向社会接受挑战时,我常常在想我们的同学究竟作好准备没有,作好应对困难接受挑战的准备没有?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与思考,一个人要能够战胜各种挑战,要有三件法宝,即知识、才干与心态。我想在座的各位都具备了应有的知识与才干去面对挑战,所以我想仅就心态这一问题说点看法。
七年前,在我接任厦门大学校长之初,有一位记者问我,你上任后最想为厦大做的贡献是什么?我说,我想为厦大做的事情很多,但最想做的是如何进一步提升厦大学生的自信心。去年12月我和我们的之文书记一道率团到香港参加我们的厦门大学香港校友会成立六十周年庆典活动,活动期间我们的校友香港证交所主席(当时是候任主席)李小加博士告诉我,说他几年前看到一篇报道说我当任校长最想做的一件事是如何进一步提升厦大学生的自信心,他说他非常赞同我的看法。我说是的,我说假如现在有人问我你这七年做了哪些你自己感到满意的工作,我会说自己最满意的就是厦大学生的自信心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还要告诉各位,李小加博士是厦大外文学院1984届的本科毕业生。厦大本科毕业后,他在中国日报工作了数年,后又到美国完成了研究生的学习与训练,研究生毕业后担任过律师,后又到华尔街工作,曾任J.P.摩根公司的中国区总裁。去年被聘为香港证交所主席兼行政总裁。李小加是香港证交所成立一百多年来第一位出生在大陆毕业于厦大的CEO,他始终感谢母校给予他本科阶段的良好教育和锻炼。他是我见到过最有自信的人之一。他无论是做石油钻井工人,还是做报社编辑;不论是做记者,还是做律师;无论是做美林的项目经理,还是做J.P.摩根的地区总裁,他都自信地认为自己适合这个岗位,都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够做好工作,而且确实做得很好。我们的这位校友无疑是一位成功的人,但我首先赞赏他是一位自信的人。
为什么我如此重视一个人的自信心?因为我认为自信是一个人最重要最可贵的正常心态,或者说最重要的人生态度。什么是自信?翻开辞海辞典和各等著作,对自信有多种的解释。我的解释是,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在社会上有一个合适的位置,自己能与社会和谐相处。哪怕这个位置一时不合适,经过努力或调整会达到合适。对于心态也有多种的描述,乐观的心态、悲观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消极的心态、自由的心态、保守的心态等等,但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划分是自信、自卑和自大这三种心态。因为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心态,而且这三种心态又是相互关联的,过于不自
信很可能就变成自卑,而过于自信盲目自信很可能就变成自大。自卑与自大也会相互转化,自卑的人常常表现得非常的自大,而自大的人一遇挫折往往就变得自卑。一个人在心态上无论是自卑或自大,他往往都无法摆正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都很难与自己的周围和谐相处。只有自信的人,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也正确地看待他人,才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与整个世界和谐地相处。
当然,心态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多变的一种精神状态,一个人的心态往往是自信、自卑、自大交织在一起,只有自信,而没有自卑或自大的人是极少极少的。因此,当我们感觉到自己有自卑或自大的心态时,不必紧张,只要正确对待,并加以调整就好了;但怕的是我们自己意识不到自己有这样的心态。所以,当你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挫折或麻烦的时候,你一定会寻找发生挫折或麻烦的原因何在,千万记住,在查找原因的时候,首先查查自己的心态,是不是因为自卑或自大的心态影响了你的生活与工作,给你带来了挫折与麻烦。
说到这里,我由衷地期望在座的各位同学都能保持一个自信的心态,相信自己是这个世界必不可少的一个分子,是这个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成员;相信自己能为这个美好的世界增光添彩,能为这个美好的社会添砖加瓦;相信自己能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地相处。有了自信的心态,你就会懂得幸福、懂得美好、懂得宽容、懂得感恩、懂得责任、也懂得奉献;有了自信的心态,你就一定能为自己的理想而脚踏实地地不懈奋斗,可以言败,但永不言弃,失败了查找不足重头再来继续奋斗;有了永不言弃的精神,胜利一定属于你;有了自信的心态,你会无比的感恩这个社会、感恩自己的父母、感恩所有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从而当自己有能力时你就会尽自己所能去报答和感谢他们。总之,自信的心态会让你活得自由、活得自在,会让你为了这个美好的社会而辛勤地劳动同时也尽情地享受。
同学们,朋友们,厦门大学是一所自信的学校,“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这八字校训是何等的自信!厦门大学在自己建校90周年的历程中,无论多么的艰难困苦,从来没有言弃,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地奋斗。同学们,我希望你们始终牢记自己的校训,以自信的人生态度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离别的时刻最为珍贵。今年的凤凰花开得特别少,我感觉好像这凤凰树有点舍不得与各位亲爱的同学说告别,我也一样。但不管如何不舍,还是要与各位说声再见!同学们,朋友们,你们把自己人生最美好的四年留在了厦门大学,不管你愿意与否,厦门大学这4个字将与你终身相伴,在座的各位都已深深地烙上了厦门大学的印记,而且这印记将会伴随你的远离而越来越深!我前两周在美国访问,见到了我们的一些校友,他们问我最希望校友能帮助母校做点什么?我说,我最希望校友们做的就是时时刻刻记得母校,有什么事都想着这与我们的母校有没有关系?有空的时候会惦记着回母校走走看看。我觉得这就是校友对母校的最大帮助。一所学校有这样的校友,这所学校就不可能不进步,不可能不伟大!同学们,朋友们,明天你们就要迈出校园,步入新的生活。你们即将成为厦门大学骄傲的校友中的一员,我由衷期望你们时刻记着母校,抽空常回家走走,始终把母校的进步与发展与个人的进步和发展联系在一起;我由衷地期望你们永远把母校当作自己一位忠实的、可信赖的朋友,这个朋友愿意分享你成功的喜悦,更愿意在你困难的时候助你一臂之力!
最后,祝各位同学鹏程万里,一路平安!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