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华工中级财务平时作业
中财2018年春季学期平时作业
注意事项:
平时作业截止提交日期为2018.05.31,在此日期前均可以提交平时作业; 计算分析题的计算部分按步骤给分,请写计算过程,分录部分按要求填列;
请下载题为“中财2018春季学期平时作业答题卡”的Excel附件(答题卡),并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直接在试卷上作答,否则将酌情扣除卷面分;平时作业的答案将在作业截止提交日期之后公布
一、单选题(本题含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基本前提是(B)。A.持续经营 B.会计主体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2、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这体现的是(A)。
A.及时性 B.相关性 C.谨慎性 D.重要性
3、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则其所采用的会计计量属性为(D)。A.可变现净值 B.重置成本 C.现值 D.公允价值
4、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存货实际成本中的是(A)。A.用于直接对外销售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时支付的消费税 B.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非合理损耗
C.发出用于委托加工的物资在运输途中发生的保险费 D.商品流通企业外购商品时所支付的运杂费等相关费用
5、下列固定资产中,不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C)。
A.大修理的固定资产 B.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 C.正处于改良期间的经营租入固定资产 D.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6、某企业200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贷方余额为200万元,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100万元,分别按10%和5%提取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07年年末未分配利润的贷方余额应为(D)万元。
A.205 B.255 C.270 D.285
7、甲公司8月1日A材料结存100件,单价10元,8月6日发出A材料20件,8月12日购进A材料320件,单价6元;8月23日发出A材料100件。该公司对A材料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价,8月末A材料的实际成本为(B)元。A.2,020 B.2,040 C.2,720 D.2,120
8、企业的下列各项现金支出中,不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是(C)。A.支付在建工程人员的职工薪酬 B.购买机器设备所支付的增值税款
C.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资本化部分 D.购买长期股权投资而支付的价款
9、下列金融资产中,不应计提减值准备的是(A)。
A.交易性金融资产 B.持有至到期投资 C.应收款项 D.可供出售权益工具
10、A公司和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3年6月1日,A公司委托B公司销售300件商品,协议价为每件80元,该商品的成本为50元,代销协议约定,B公司企业在取得代销商品后,无论是否能够卖出、是否获利,均与A公司无关,商品已经发出,货款已经收到,则A公司在2008年6月1日确认的收入为(B)元。A.0 B.24000 C.15000 D.28080
二、多选题(本题含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下列资产中,属于本企业资产范围的有(BC)。
A.经营租赁方式租入设备 B.经营租赁方式租出设备 C.融资租入设备 D.盘亏的存货
2、债务重组的主要方法包括(ABCD)。
A.以资产清偿债务 B.将债务转为资本 C.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D.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
3、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适用范围包括(AC)。A.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B.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C.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D.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4、满足下列(AD)条件的金融资产,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A.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
B.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 C.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
D.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5、下列有关会计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C)。A.企业的经济活动应与投资者的经济活动相区分 B.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的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C.会计主体可以是盈利组织,也可以是非盈利组织 D.会计主体限定了会计确认和计量的空间范围
三、计算分析题(本题含3小题,第1、2小题每题15分,第3小题20分,共计50分)
1.2015年l月1日,甲公司按面值从债券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公开发行的债券10 000张,每张面值200元,票面利率3%,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5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为每张200元。
2016年,乙公司因投资决策失误,发生严重财务困难,但仍可支付该债券当年的票面利息。2016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下降为每张160元。甲公司预计,如乙公司不采取措施,该债券的公允价值预计会持续下跌。
2017年,乙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并整合其他资源,致使上年发生的财务困难大为好转。2017年12月31日,该债券(即乙公司发行的上述债券)的公允价值已上升至每张190元。假定甲公司初始确认该债券时计算确定的债券实际利率为3%,且不考虑其他因素,每年末计息并发放利息。
要求:作出甲公司有关的账务处理。(单位用元表示)(15分)答:甲公司的有关涨势处理如下:(1)2015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000(2)2015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公允价值变动 借:应收利息 60 000 贷:投资收益 60 000 借:银行存款 60 000 贷:应收利息 60 000 债务的公允价值变动为零,故不作账务处理。(3)2016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及减值损失 借:应收利息 60 000 贷:投资收益 60 000 借:银行存款 60 000 贷:应收利息 60 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40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0 000(4)2017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及减值损失回转应确认的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2 000 000-发生的减值损失4000 000)*3%=48000(元)借:应收利息 60 000 贷:投资收益 48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2 000 借:银行存款 60 000 贷:应收利息 60 000 减值损失回转前,该债券的摊余成本=2 000 000-4000 000-12 000=1 588 000(元)2017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1 9000 000(元)应回转的金额=1 900 000-1 588 000=312 000(元)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12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12 000
2.2017年6月1日,某企业决定自行研制开发某项技术。该企业认为,研发该项技术具有可靠的技术和财务等资源的支持,研发成功后用于产品生产,可降低产品成本,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有关资料如下:
(1)2017年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46 800元(含增值税),人工费100 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的其他费用80 000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80 000元。(2)2018年1月1日,该专利技术研发成功,已经达到预定用途,以银行存款支付律师费11 400元,注册费600元。(3)该项专利权的法定保护期限为10年,企业预计该项专利权的使用寿命力5年,采用直线法于每年年末摊销。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该企业相关的会计分录。(单位用元表示)(15分)答:(1)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46800--资本化支出 18000 贷:原材料 46800 应付职工薪酬 100000 银行存款 100000 借:管理费用---研究费用 468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46800 借:无形资产 1800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18000(2)借:无形资产--律师费 11400--注册费 6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无形资产成本=18000+12000=30000(3)每年摊销 =30000/5=6000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6000 贷:累计摊销 6000 3.甲公司和乙公司同为同一集团公司的子公司,甲公司2016年至2017年有关长期股权投资资料下:
(1)2016年4月1日,甲公司以原价为2000万元,累计折旧为60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的固定资产作为合并对价,从丁公司取得其子公司A公司60%的普通股权。合并日A公司的账面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200万元。在企业合并过程中,甲公司支付相关法律费用20万元,相关手续均已办理完毕。(2)2016年4月21日,A公司宣告分派2015年度的现金股利200万元。(3)2016年5月10日,甲公司收到A公司分派的2015年度现金股利。
(4)2016年度,A公司实现净利润 600万元(其中1~3月份净利润为200万元)。(5)2017年4月25日,A公司宣告分派2016年度的现金股利300万元。(6)2017年5月20日,甲公司收到A公司分派的2016年度现金股利。要求:(1)说明甲公司对该项投资应采用的核算方法;
(2)编制甲公司有关长期股权投资业务的会计分录。(单位用万元表示)(20分)答:(1)从丁公司取得其子公司A公司60%的普通股权,大于50% 所以用成本法核算(2)借 固定资产清理 1400 累计折旧 600 贷 固定资产 2000 借 长期股权投资 1500 管理费用 20 贷 固定资产清理 1400 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利得 100 银行存款 20 借 长期股权投资 420 贷 营业外收入 420 2016年4月21日 借 应收股利 120 贷 投资收益 120 2016年5月10日 借 银行存款 120 贷 投资收益120 2017年4月25日 借 应收股利 180 贷 投资收益 180 2017年5月20日 借 银行存款 180 贷 应收股利 180
四、简答题(本题含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1、简述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10分)答:商品销售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有: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简述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10分)答: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和可验证的。而可靠性取决于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
(2)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联,即与使用者进行的决策有关,并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相关性的核心是对决策有用。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于是否具有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3)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能够被使用者所理解,即会计信息必须清晰易懂。
(4)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会计信息尽量做到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确认、计量的依据”。
(6)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7)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8)及时性
所谓及时性是指信息应在对用户失效之前提供给用户。
第二篇:2018华工管理会计平时作业
管理会计》课程作业 2018-03-07
一、不定项选择
1、差量分析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有多种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如(AC)等。A.成本性态分析 B.本、量、利分析法 C.边际分析法 D.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E.折现的现金流量法
2、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明显区别主要有(BC)。A.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B.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C.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D.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
3、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在于:(ABCDE)A.产品成本组成不同 B.存货成本组成不同
C.产品销售收入不同 D.期间成本构成不同 E.盈亏计算不同
4、具有生产能力潜力的企业采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资金需用量时,下列各项目,应列入随销售额变动的资产项目的有:(AB)A.应收账款 B.存货 C.无形资产 D.固定资产
5、(B)成本在决策中属于无关成本。A.边际 B。沉没 C.专属 D。机会
6、某人有现金10 000元,他若购买企业债券,年息10%,若购买金融债券,则年息12%,那么,他购买企业债券的机会成本是(C)元。A.1 000 B.1 200 C.200 D.800
7、付现成本是(B)需以现金支付的成本。A.过去 B.现在 C.将来 D.都不是
8、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根据不同备选方案计算出来的成本差异,称为(A)。A.差量成本 B.沉没成本 C.机会成本 D.边际成本
9、在产销平衡的情况下,一个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其中一种单位贡献毛益为正的产品最终变为亏损产品,其根本原因在于(C)。A.该产品存在严重积压 B.该产品总成本太高
C.该产品上分担的固定成本相对较高 D.该产品销量太小
10、下列各项中,与经济订货量无关的是(D)。
A.每日消耗量 B.每日供应量 C.储存变动成本 D.订货提前期
二、填空题
11、最优生产批量,就是确定一个适当的生产批量,从而使其(生产准备成本)与(存储)之和达到最小。
12、当企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时,企业的盈亏临界点不能以(实数)表示,而只能以(数量销售收入)表示。
三、名词解释
13、责任中心 答:责任中心是指,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实施分权体制管理条件下,按照目标管理原则,将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目标分解为不同层次的子目标。落实到相关单位去完成,而形成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
14、零基预算
答:是指任何一笔预算支出,不是以现有的费用水平为基础,而是一切以零为起点,从根本上考虑他们的必要性及数据多少的一种预算方法。
四、简答题
15、请简要阐述利润预测中敏感分析的内容
答:利润预测中敏感的分析包括:单位售价变动影响,固定成本的变动影响,变动成本变动影响,多种因素同时变动影响和生产率变动影响的分析。
五、计算题
16、某企业生产甲零件,该零件市场价50元,企业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制造该零件,单位制造成本为: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6元,变动制造费用6元,固定制造费用4元。要求:
(1)甲零件每年需要量为30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该零件应否外购? 答:自制:3000*(20+6+6+4)=108000
外购:3000*50=150000 因此,得出结论,企业应该自行制作
(2)甲零件每年需要量为3000件,剩余生产能力如不用于生产甲零件,可以生产其他产品,每年的贡献毛益总额3000元,该零件应否外购? 答:自制:3000*(20+6+6+4)=108000+3000=111000 外购:3000*50=150000 因此,得出结论,企业应该自行制作
(3)甲零件每年需要量不确定情况下,企业自行生产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8000元,该零件何时应外购?
答:临界点产量=8 000/(50-20-16-6)=1 000件、当甲零件每年需要量大于1000件时,企业应选择外购方式。
17、某公司生产甲产品,单价3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180元,每月固定成本总额为50 000元,本的销售量为10 000件。【要求】(1)计算本的保本量、利润额;
(2)公司打算在本实现利润900 000元,则本的销售量应该为多少? 答:(1)本的保本量=50000/(300-180)=417 本的利润额=(300-180)*10000-50000=1150000(2)本的销量=(900000+5000)/120=7917
18、设A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该产品的单位售价为8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 000元,预计正常销售量4 000件。
【要求】(1)计算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及盈亏临界点作业率;(2)计算安全边际及安全边际率。答:(1)盈亏平衡点销售量=60000/(80-50)=2000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2000/4000=0.5(2)安全边际=4000-2000=2000 安全边际率=2000/4000=0.5
19、设乙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的企业,当年有关数据如下:销售产品4 000件,产品单价80元,单位变动成本50元,固定成本总额50 000元,实现利润70 000元,计划年目标利润100 000元。【要求】(1)计算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2)计算销售量的敏感系数。
答:(1)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100000+50000)/(80-50)=5000(件)(2)销售量的敏感系数=V*(SP-VC)/P=4000*(80-50)/70000=1.71
第三篇:华工网络教育《刑法学》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
1.从旧兼从轻原则
答:从旧兼从轻原则是一个刑法适用原则,指除了对非犯罪化(除罪化)、弱化惩罚或有利于行为人的规定之外,刑法不得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它是刑法罪刑法定原则中从旧原则的发展。刑法的该规定主要是针对我国1979年旧刑法和1997年现行刑法之间的矛盾问题,且主要是针对新刑法溯及力的问题。即新刑法对公布之前的行为是否认为是犯罪问题,以及如何适用等问题。
2.犯罪
答:是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犯罪概念一般分为形式概念、实质概念、混合概念。中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是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混合概念,也就是指触犯了法律
3.牵连犯
答:是指行为人实施某一犯罪,而其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况
4.洗钱罪
答: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而提供资金账户的,或者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或者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或者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5.挪用特定款物罪
答:是指违反特定款物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
二、概念比较
1.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答: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间接故意是指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两者区别是(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认、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4)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2.破坏交通工具罪与交通肇事罪
答: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飞机,已经或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两者区别是:(1)主观方面不同。前者为故意;后者为过失。(2)客观行为不同。前者表现为针对火车、汽车等五种大型交通工具实施破坏行为;后者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3)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前者只要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即可构成;后者则必须发生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才能构成。
三、简答
1.我国刑法的任务是什么?
答: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过于自信的过失有什么特征? 答: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同时又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故特征:
(一)行为人过高地估计了可以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其自身的和客观的有利因素;
(二)行为人过低地估计了自己的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程度
3.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的区别是什么? 答: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或者为犯罪制造条件,而犯意表示是指行为人表达一个犯罪的意图,最大的区别是犯罪预备构成犯罪,而犯意表示不构成犯罪
4.假释的适用条件。
答: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这是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或者关键条件。犯罪分子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的,应当认为“确有悔改表现”:认罪伏法;遵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和监狱纪律;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完成劳动任务。而“特殊情况”应包括如下情形(1)罪犯在服刑期间有重大发明创造或突出的立功表现;(2)罪犯已经基本丧失活动能力,并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会再危害社会;(3)罪犯有专门技能,有关单位急需使用;(4)罪犯家庭有特殊困难,需本人照顾,请求假释的,在司法实践中,须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证明。但对犯罪集团的首犯、惯犯和罪行特别严重的罪犯除外;(5)为了进一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执行对未成年罪犯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犯罪时未成年,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6)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对某些具有外国国籍或不属于大陆籍的罪犯而适用假释;(7)其他特殊情况。5.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答:(1)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权利。(2)行为手段不同。前者仅限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分或者职称进行诈骗;后者的手段无此限制。(3)犯罪主观目的有所不同。前者的目的是追求各种物质的或者非物质的非法利益;后者的目的仅限于非法占有公私财物。(4)构成犯罪有无数额限制的不同。前者不以占有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为要件;后者以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为要件。
四、论述题
1.试论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在全部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准则,即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适用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2.试述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界限。
答: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在客观行为表现、犯罪对象和主观方面有相同之处。但两者亦有以下不同:(一)犯罪主体不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是从一般受贿罪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的罪种,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犯罪构成标准。其受贿犯罪主体范围是指:(1)公司工作人员;(2)公司以外企业的工作人员。就是说,除了公司、企业管理人员之外,还有利用职务之便的工人。而受贿罪的主体主要有:(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在国家各类事业机构中的工作人员;(3)国有公司、企业中的管理人员;(4)在公司、企业中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命或委派的管理人员;(5)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股份、合营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能的人员;(6)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二)犯罪客体不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的正常管理活动和公司、企业的利益。而受贿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管理活动和国家公务人员的廉洁性。(三)定罪量刑幅度不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处罚要比受贿罪轻些。3.论述紧急避险的条件。
答:
(一)必须有威胁合法利益的危险发生 有威胁合法利益的危险发生,是紧急避险的前提条件。
(二)必须是危险正在发生 危险正在发生,是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
(三)必须是为了使合法利用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或者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是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
(四)避险的对象必须是无辜的第三者 避险的对象只能是无辜的第三者,这是紧急避险的对象条。
(五)避险行为只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 避险行为只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是紧急避险的客观限制条件。
(六)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五、案例分析题
1、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答:甲是在刑罚执行完毕后5年内再犯罪,但因其所犯之罪是过失犯罪,故不构成累犯,应当迳行以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
2、对乙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答:乙构成绑架罪,应一绑架罪进行处理。
第四篇:华工项目管理平时作业2017
1、答:
一、项目融资系统风险的内容
(1)完工风险:项目不能按期、按质、按量完工,甚至完全停工就构成了完工风险。(2)用风险:项目融资参与各方彼此都存在一个信用风险的问题。由于追索仅限于项目经营现金流量和项目资产,因此项目合作者各方能否按合同文件履行各自的职责及其承担的项目信用保证责任。
(3)生产风险:是指在项目试生产阶段和生产运营阶段中存在的技术、资源储量、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生产经营、劳动力状况等风险因素的总称。
(4)政治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政府的政治形势、制度环境不稳定,以及政治经济法律变化,造成项目融资失败或损失的风险。
(5)金融风险:是资金本身的风险。主要表现在项目融资中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两个方面。
二、项目融资系统风险的管理
1、完工风险的管理 对于完工风险,一般采用以下四种方式来分担:其一,一揽子承建合同。其二,设备、材料供应合同。其三,有关的资金协议。其四,项目贷款的分阶段控制。
2、生产风险的管理 生产风险的控制是通过一系列的融资文件和信用担保协议来实施的,针对生产风险种类不同,设计不同的合同文件。对于资源类项目所引起的资源风险,可以利用最低资源覆盖比率和最低资源储量担保等加以控制。投资者亦可利用混合融资方案来规避风险。关于生产风险中的技术风险,可以通过采用经过市场证实的成熟生产技术来规避或减轻。
3、市场风险的管理 市场风险的管理贯穿于项目始终。其关键在于预防。一是在项目初期做好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可以大大减少项目的盲目性。二是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通过签订建立在固定价格基础上的长期原材料及燃料供应协议和无货亦付款的产品出售协议,来减少市场不确定因素对项目收入的影响。三是项目公司争取获得其他项目参与者,如政府或当地产业部门的某种信用支持来分散项目的市场风险。
4、政治风险的管理(1)项目国际化。项目国际化就是尽可能采用各种国际金融组织、多国出口信贷银行的贷款,使项目出资方来自众多国家和不同机构,将减少东道国政府干涉贷款人利益的风险。(2)寻求项目所在国政府、中央银行、税收部门或者其他有关政府机构的书面保证。政治风险主要是政府行为对项目造成的风险,因而政府对此风险负有较大的责任。(3)为政治风险投保。
5、金融风险的管理(1)签订远期外汇合约。承包商事先与当地银行签订卖出远期外汇合同,在规定的交割日将收入的人民币卖给银行,按合约规定的远期汇率再买入美元。(2)固定汇率。选择何种货币进行项目融资,直接关系到融资主体是否将承担外汇风险,如果是的话将承担多大的外汇风险,因此融资货币的选择是融资主体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3)汇率变动保险。许多国家有专门的外贸外汇保险机构,为本国或他国企业提供外汇保险服务,可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来分散外汇风险。
2、答:
1、导入阶段;
2、概说阶段;
3、明示阶段;
4、交锋阶段;
5、妥协阶段;
6、达成协议签约阶段。注:按中国人划分方法,谈判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谈判准备阶段;
2、谈判出价(开局)阶段;
3、讨论协商阶段;
4、谈判确定(达成一致,终局)阶段。
3、答:
一、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进度目标 编制进度计划与资源供应计划,进行进度控制,在与质量、费用、安全目标协调的基础上,实现工期目标。
二、编制项目进度计划 编制进度计划前要进行详细的项目结构分析,系统地剖析整个项目结构构成,包括实施过程和细节,系统规则地分解项目。
三、成立项目进度控制管理小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以项目副经理为常务副组长,以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以各单元工作负责人、各班组长等为组员的控制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清晣;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严格执行讨论、分析、制定对策、执行、反馈的工作制度。
四、制定项目进度控制流程 控制流程运用了系统原理、动态控制原理、封闭循环原理、信息原理、弹性原理等。编制计划的对象由大到小,计划的内容从粗到细,形成了项目计划系统;控制是随着项目的进行而不断进行的,是个动态过程;
五、进行项目进度控制时实分析 每项工作开始之前,控制管理小组组长即项目经理组织相关人员,运用头脑风暴法等方法,结合各成员各自的工作经验对潜在的、可能影响到各工作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进行预见性分析,研究,归纳,并制定出解决措施,责任到人进行落实实施。
六、建立对策表 影响因素主要有人、料、机、工艺、环境、资金等方面。
七、项目进度实施措施 计划要起到应有的效应,就必须采取措施,使之得以顺利实施,实施主要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管理措施。
八、项目进度动态监测 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对施工进展状态进行观测,掌握进展动态,对项目进展状态的观测通常采用日常观测和定期观测方法。
4、答:
1、项目概况
2、项目质量目标
3、项目分包计划
4、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5、资源配备
6、项目质量控制要点和监测要求
7、样板工程的设置要求和检查方法及质量要求
8、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9、质量管理小组(QC 小组)活动计划 10质量监测与验收
11、产品防护方法
12、项目如出现不合格品的调查、分析、处理(整改)方案
13、纠正与预防措施、服务
15、质量记录的收集、整理、编目、保管和人员安排
16、项目创优所需影像资料的收集方案
17、对本策划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方法
5、答:
一、项目后评价是指在项目已经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
二、项目后评价的步骤如下:
1、提出问题;
2、筹划准备;
3、深入调查,收集资料;
4、分析研究;
5、编制项目后评价报告。
国际通用的后评价方法主要有:
1、统计预测法--统计预测法是以统计学原理和预测学原理为基础,对项目已经发生事实进行总结和对项目未来发展前景作出预测的项目后评价方法。
2、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是把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对比分析法通常是把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从数量上展示和说明研究对象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各种关系是否协调。
3、逻辑框架法(LFA)--逻辑框架法是将一个复杂项目的多个具有因果关系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用一张简单的框图分析其内涵和关系,以确定项目范围和任务,分清项目目标和达到目标所需手段的逻辑关系,以评价项目活动及其成果的方法。
4、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效益分析法等。
第五篇:华工网络教育《刑事诉讼法》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刑事诉讼是指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内的侦查部门)、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按照法定程序,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犯罪分子,并保障无罪人不受刑事追究的专门活动。
2.物证是指以外部特征、存在状况、物质属性来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和痕迹。
3.取保候审指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其不逃避或者妨碍侦查、起诉、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4.自诉人指在法定的自诉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不予追究被告 人刑事责任的法定的公诉案件中,以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请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人。
5.上诉不加刑指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仅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时,不得 改判重于原判决所刑罚的原则。
6.间接证据指不能单独地直接证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实,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二、判断分析题
1.在公诉案件中,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就是被告人。
答:错。在立案侦查和审查阶段中,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是犯罪嫌疑人。2.被害人只能是自然人。
答:错。被害人是指其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直接 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3.审判公开,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应当向社会公开,允许公民到法院旁听,但不允许记者采访和报道。
答:错。审判公开制度是指导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和宣告刑事裁判,除依 法不公开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允许公民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报道的法 律制度。4.有关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答: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5.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
答:对。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代表国家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法院居于享有定罪和判刑权的惟一审判机关的地位。
6.在我国,案件经过一审、二审、再审后,即告终结。
答:错。我国的审级制度实行两审终审制,即一个案件最多经过两经人民法院的审理即告终结,其判决或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的审级制度。
三、简答
1.证据的属性。
答:证据的属性包括:证据的客观性;证据的关联性;证据的合法性。
2.简要列举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答: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包括:(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3)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5)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3.简要列举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答: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包括:(1)贪污贿赂罪; 国家机磁工作人员渎职罪;(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非法搜查、刑讯逼供与暴力取证、体罚、虐待被监管人、报复陷害、破坏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得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3)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并经省级人民检察院决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犯罪案件。4.简要列举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答: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条规定第3款规定: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自诉案件包括:侮辱、诽谤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 虐待案;侵占案。5.简述我国辩护的种类。
答: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辩护分为:
(1)自行辩护: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针对指控,由其本人进行反驳、申辩和解释,为自己进行的辩护。(2)委托辩护: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依法与法律允许的人签订委托合同,由他人协助自己进行的辩护。(3)指定辩护:指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在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为被告人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辩护人,协助被告人进行辩护。
四、论述
(一)请对刑事诉讼法“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进行论述。
答: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这是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的法律依据。
(1)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是调整公检法三机关之间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分工负责要求公检法三机关依据法律规定的职权,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分工进行刑事诉讼,不允许互相替代和超越职权,更不允许任何一个机关独自包办。互相配合要求公检法三机关通力协作,互相支持,互通情报,共同完成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任务。互相制约要求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能互相约束,依据法律规定的职权对有关问题、决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防止可能出现的偏差和纠正已经出现的错误。(2)分工负责是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基础和前提,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是分工负责的结果和必然要求。没有分工负责,谈不上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没有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分工负责也就失去了意义。至于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之间,则是辨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制约中体现配合,配合中有制约的关系。(3)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三者之间不可偏废。有时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可能会特别强调其中的某一个方面,这当然是可以的,而且有时是必要的。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因此而丢掉其他方面。(4)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本身不是目的,所以不能为分工而分工,为配合而配合,为制约而制约。三者共同服务于一个目的,即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5)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是保证正确有效地执行法律的三个相互联系的必要条件。分工负责有利于提高办案质量,防止主观片面。互相配合可以使公检法三机关互通情况,通力合作,保证准确及时地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互相制约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保证作到不漏不错,不枉不纵。所以,实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既可以充分发挥公检法三机关各自的功能,保证顺利完成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的共同任务;同时又可以防止任何一个机关无端专横和滥用职权,防止和减少错误。
(二)试述刑事诉讼中的管辖。
答: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管理是指公检法机关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范围上以及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在审判第一审判刑事案上的权限划分。各专门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叫做管辖范围;各专门机关在一定范围内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叫做管辖权。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管辖包括:
1、立案管辖,也称职能管辖或部门管辖。指公检法专门机关之间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分工。立案管辖的实质是解决当一个刑事案件发生时应当由公检法机关中哪一个机关立案的问题。确定立案管辖的主要依据是: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具体任务与职责;刑事案件本身的性质、严重复杂程度;及时、准确地查明案件事实。公、检、法三机关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基本分工是:(1)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犯罪。(3)自诉的刑事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2、审判管辖,指人民法院系统内部的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同级人民法院之间、普通人民法院与专门人民法院之间以及专门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分工。可以分为级别管辖、地区管辖、指定管辖和专门管辖。(1)级别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范围上的分工。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法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除外。2)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3)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4)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2)地区管辖是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范围上的分工。确定地区管辖应遵守以下原则:1)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为主,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为辅的原则;2)以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为主,主要犯罪地人民法院审判为辅的原则。
(3)指定管辖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指定其辖区内的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管辖不明的案件或者将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审判的行为。指定管辖包括指定审判与指定移送两种情况。
(4)专门管辖是指专门人民法院与普通人民法院之间,各类专门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类专门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在审判第一审判刑事案件范围上的分工。我国目前已建立的受理刑事案件的专门人民法院有军事法院和铁路运输法院。1)军事法院管辖的是现役军人和军内在编职工的刑事案件; 2)铁路运输法院管辖的是铁路系统公安机关侦破的案件。
三、刑事诉讼终止和刑事诉讼中止。刑事诉讼中止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由于发生某种情况影响诉讼的正常进行而将诉讼暂时停止,待中止的情况消失后,再恢复诉讼的制度。刑事诉讼终止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由于出现某种情况致使诉讼没有必要或者不应继续进行,从而结束诉讼的制度。二者主要区别是:(1)原因不同。终止审理缘于审理中出现不应当或者不需要继续进行的情形,而中止审理则是因为出现了使得案件无法继续审理的不可抗拒的情况。(2)法律后果不同。终止审理后,诉讼即告终结,不再恢复,而中止审理只是暂停诉讼活动,一旦中止原因消失,即应恢复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