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讯稿-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系列活动之参观纪念馆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活动顺利完成
为了铭记历史,缅怀逝者,XXX年X月X日,由XX大学XX学院主办,XX学院协办的“XX大学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系列活动之“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活动顺利完成。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凝聚力量、圆梦中华”。11月以来,XX大学开展了“XX大学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系列活动。11月21日7:30分,同学们在XX大学XX处集合。虽然寒风凛冽,却丝毫不影响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两位学生代表朗诵,“我们应该拿出实际行动来缅怀这段历史,珍惜和平,不要让此类悲剧重演·····”。朗诵过程激情愤慨,激扬澎湃,让路过的人们在寒冷的天气里也被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所融化,纷纷停步注视。
朗诵结束后,大家乘车出发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车后,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可是这并不影响同学们的悼念决心,大家步行至纪念碑处集合。同学们驻足在纪念碑前,默默地阅读着碑文,回顾70多年前在南京发生的人间惨案。接下来工作人员拉起“沉痛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横幅,学生代表敬献花圈,全体同学手捧白菊花,集体低下头默哀1min,悼念30万无辜被屠的同胞。默哀完毕,同学们依次将自己手中的白菊花摆在活动前方的地上,以表达对死难者的敬重和怀念。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庄严肃穆,不断有其他的参观者参与进来,与同学们一起在雨中默默的哀悼遇难同胞,敬献白菊花。
献花完毕后,同学们自由参观纪念馆。看着那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照片,听着纪念馆里播放着的对大屠杀幸存者的采访视频,回顾当年发生在南京惨绝人寰的历史,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南京沦陷后普通百姓的绝望与无奈,深思和平来之不易。青年一代要以史为鉴,勿忘国耻,为了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本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党爱国情怀。南京大屠杀是全体中国人永远的痛,是不能忘却,更不应该忘却的历史惨案。作为当代青年,心中应时刻牢记时代之使命,勿忘国耻,认真工作,刻苦学习,努力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心得体会
202013090009 孙雨晨
民族劫难,无法因时间消逝而抹去;历史疤痕,也被许多人的记忆存档。84年前,秦淮河畔、金陵城中,一场举世震惊、惨绝人寰的屠杀,让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戮,让山河为之泣血。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惨烈的悲剧之一,亦是中华民族永远消不掉的伤痕。
84年过去了,时过境迁,可对那些死难同胞的悼念、追思,却丝毫不能因时间河流的冲刷而淡去光色。与追悼逝者伴随的,还有对这场屠杀关联命题的思考,如民族复兴、和平愿景、人道尊严等等。而这些,都始于对历史的铭记,正如某句名言所说的: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也正基于此,让铭记历史找到一个可倚靠的栏杆,让激越情绪得到一个集中迸发的出口,成了我们“以史为镜”“汲取教训”的方式,也是抚慰逝者的必由路径。
要知道,在历史的宏大叙事背后,站立着的从来都是一个个真实的个体,他们的苦难指控着每一份指向无辜者的罪恶,也提示着战争的残酷。我们无法轻易将其简单化约为一个抽象的群体,只能把他们经受的人道主义灾难写进史书。
公祭日的确立不仅是为“溯及过往”,更是为了提醒今人:勿忘历史。一如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铭记历史是为了不重蹈覆辙。当然,这不是什么历史宿怨的低回,也非民族主义的发酵,而是让我们能穿透时空迷障,去打探到历史的幽深之处,对灾难进行记忆的温习,进而知耻而后勇,化痛感为前行的动力;究其旨意,也绝非培养什么仇恨,将民族感情矮化为街头泄愤,而恰恰是让我们在是非之辨中,懂得守护和平。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抚今追昔,默哀致敬,就是为了照亮未来,让未来不必罩上历史悲剧的阴影,能在明亮的路途上走得更远。
而今,让我们为过往的逝者悼念、缅怀,在记忆苦难的仪式感召中记住那些伤痕,也在民族情感的共振中找到一种奋进推力,既不忘来时的路,更为找到通往未来的方向。
第三篇:丹麦女王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南京大屠杀中的丹麦“黄玫瑰”
南京大屠杀期间,1911年出生于丹麦奥胡斯市的伯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用自己的力量救助和保护了近两万名中国难民,受到中丹两国人民的尊敬。
1937年12月5日,26岁的辛德贝格受丹麦史密斯公司的派遣,与受德国禅臣洋行派遣的京特博士,一起从上海赶到位于南京栖霞山附近的南京江南水泥厂,并负责守护江南水泥厂从丹麦购买的、年产20万吨水泥的生产设备。
南京沦陷后,为阻止日本屠杀者,辛德贝格、京特等人利用外国人身份,在江南水泥厂周围插满丹麦和德国国旗,庇护了当时在江南水泥厂难民区和栖霞寺难民所的约2万名中国难民。
因为日军暴行,辛德贝格不得不在1938年3月20日离开南京,但他不忘向国际社会揭露日军暴行。
辛德贝格终身未婚,于1984年4月去世,骨灰撒入大海。
为了纪念这段战争期间铸就的中丹国际友谊,辛德贝格的妹妹比坦•安德森特地邀请当地知名园艺师整整花了3年时间,于2004年,成功培育了一种新型黄色玫瑰,命名为“南京•辛德贝格玫瑰”。2006年,“南京•辛德贝格玫瑰”被种在了中国南京的土地上,在次年移植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并在那里专门辟出“南京•辛德贝格玫瑰”园,用以纪念辛德贝格先生和那段难忘的历史。(腾讯新闻综合中新社报道)
返回腾讯网首页>>
第四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后感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后感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承载了太多历史的厚重,而在这厚重的历史中有一件永远难以被南京以及全中国人民忘记的事情,这件事中南京人们代替其他地区人民承受了深深地苦难,这种痛是深入骨髓的,足以让人世世代代不会忘记也不敢忘记,不愿忘记。
这次借着小组实践的机会我们一行人为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当时的悲惨岁月,怀着沉重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说实话,我本人之前心理已经做了最恐怖的打算了,然而在现场我的所见所闻仍然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1937年12月13号,历史仿佛定格在了那个秋风萧索的日子,南京一片风声鹤唳,随着整齐划一的日本皇家陆军的行军步伐声,一切都被打破了,不一会儿砍杀声敲响了南京人民的挽歌,“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的日军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写上了最凶狠残酷,最罪大恶极的一笔,无所不为,罄竹难书,七周之内南京城上空飘荡着三十万无家可归而又充满着无奈与愤恨的冤魂,南京,最为中华民国首都,再一次向以往各个朝代一样因为其盛名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一进纪念馆的大门就是一座下行的台阶,寓意着你将踏上一条回顾往事之旅。钟声不时敲响,伴随着我们,更为我们这次游览营造出一种沉闷抑郁的氛围。一路走来,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出现在我面前,无声的控诉了日军杀气腾腾开入南京后惨无人道令人发指的暴行;一张张坚毅的面孔呈现在我们面前,他们是南京保卫战或者其他战争中英勇反抗日军暴行的志士仁人,虽然战死,但却活在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心中,必将必将永垂不朽;还有那无数张鲜活的面庞,这些是大屠杀中被屠杀的孩子,他们有的才几个月大,在人生最充满希望的时候彻底断绝了希望;这里更有一些普通平民要被杀时那绝望的眼神,空洞而迷茫,那是对战争前途的担忧与自身悲惨处境的无奈„„太多太多,如果一一介绍下去纵使终其一生也难以说完。在这个之中,两个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其一是一个德国人,名叫约翰拉贝,在大屠杀进行到最惨烈的时候,他建立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区——安全区,保障了无数中国难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积极与日军斡旋,为难民争取粮食等生命物资,值得敬佩,另外一个是一个美国女人,她冒着生命危险拍下了日军对无辜民众犯下的累累罪行,并积极将照片文章发表出去,让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内幕,对日本形成了极大的舆论压力,可歌可泣。
将要出来的时候有一个活动,用电话静静听到8秒秒钟转动的声音,因为在当时的南京每8秒钟就有一个鲜活的生命永远的离开这个世界。这令我感触颇深。
走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有一种穿越时空,处于两个世界的感觉,大概是因为里面的气氛太过压抑,也有可能是那些往昔的照片文字勾起了心中极为惨痛的回忆,让我们产生了共鸣。也许很多人几天之后可能会淡忘这种感觉,但曾经经历过这种类似战争景象的洗礼会根植与我们的灵魂,我们将不会忘记。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之旅也是一次精神之旅,让我们领悟了战争的残酷,警示我们“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9*** 韩东
第五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后感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后感》
适逢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和同学于7月8日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庆祝胜利和缅怀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同胞时,更不能忘记历史惨痛的教训,以史为镜。
那天小雨连绵,前来参观的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从他们的身上,我看见了愤慨和历史责任。我们的心情无比沉重,尤其是在庄严肃穆的灰色围墙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被扭曲的人物雕塑,他们是战争的不幸者,更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他们的无声哭泣,控告侵华日军的禽兽行径,暗示后人勿忘国耻。
随着馆区入口处参观者队列的缓缓移动,我们进入了纪念馆,在眼前的是一片由石子铺成的广场,象征着白骨,让当年的情形就不自觉的在你的脑海里浮现,任何一个人也会为此场景而震撼的。顺着小道,我们和行人一同进入了位于地下部分的纪念馆。
拾级而下,我们看到被炮火轰击过的城墙,投影在墙上的视频画面让整个人仿佛置身于战争中。我看到了不幸的市民和丑恶残忍的侵华日军,还有禽兽们留下的痕迹。进入地下后,首先是一个巨大的遇难同胞的灵堂,地面上的盏灯象征着不幸罹难的人们。我们默哀与沉思,来到了让人愤怒和悲伤的万人坑边上。里面的白骨清晰可见,数量之巨大让人魏然起敬,场面之惨烈让人义愤填膺,侵华日军的禽兽行径由此可见。我想此时参观者的无声胜有声。
我们已经来到国际友人约翰•拉贝先生的展区。
在南京,在毫无人性的日军的魔爪下,存在着这样一群国际友人,他们为南京难民提供避难区,为他们提供食品与医疗,而在其中最突出的一位便是拉贝先生,他用自己的厂区挽救了数以万计的中国人,中国人不能忘记他的贡献。
最后我们走过尾厅,头顶的和平鸽一直从过去飞向未来。我们渴望和平,热爱和平,不惜以一切代价维护和平。这是我们的态度。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要清楚的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身,更加刻苦的学习文化知识,以报效祖国为己任,让中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献给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