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摄影的真实性分析

时间:2019-05-14 17:4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纪实摄影的真实性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纪实摄影的真实性分析》。

第一篇:纪实摄影的真实性分析

纪实摄影的真实性分析

纪实摄影是注重和追求再现生活自然面貌的摄影。在故事片摄影中,不刻意追求单个镜头(特别是短镜头)的视觉效果,而是以若干镜头的流畅衔接(或运用长镜头)表现真实自然的生活面貌和生活多种多样的自然形式。在画面选取和拍摄时不拘泥一般已有的构图法则,尽量不加修饰。多采用运动摄影,注意造成具体画面与广阔空间相联系的感觉。在表现各种戏剧性内容时,也以自然、流畅、具有客观真实性为特色。纪实性摄影风格是电影历史上与绘画派相对立的纪实派摄影流派的主体性显现。

说到纪实摄影其中就包含了很大一部分的手机摄影,因为现实中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具有突发性,而事件发生的现场不一定有专业的摄影人士,很多时候都是非专业的大众在现场,而这时就不能要求构图的讲究,图像的质量很高。大众们用自己的手机所拍摄下来的图片就是真实再现事件的最好的原始图片,所以虽然没有很高的质量,很好的技术,但是却是最最真实的反映,所以手机摄影也是纪实摄影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目前有关纪实摄影的话题很多,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去把握真实性的问题。大致可归为两种观点,其一:强调利用摄影的写真特性,中立的存留眼前看到的事物,追求对客观事物的复制结果。观点体现为:不参与、不干扰、不艺术。有瞬间不定论;摄影本质论等观点。其二:以追求事物内在本质为出发点,通过寻找并得到最具代表性的瞬间为目标。观点为: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注重事物本质和艺术表现力等目的。以上所说只是一种归纳,是目前比较突出的两种观点,大家也不要忙于就位,也许你另有观点,或许两者兼之只是偏重不同。但无论怎样都是关乎“真实”而言。但对“真实”各有表述。从纪实摄影的本意来看,“纪”为记录,偏重于对事物外在特征的描述,而“实”更多的指向对事物内涵和本质的把握。也可以说我们不单要了解“象谁”更要知道“是谁”。每当我们在拍摄的过程中总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干扰我们的思维和行动。对于“真实”的目的我们需要客观面对,对于获取“真实”的途径也必须客观。否则只能背离“真实”。

往往学习摄影的专业人士要在照片的各个方面都追求太多,很这些追求也许会导致纪实摄影原汁原味的丧失,而在不懂得摄影技巧的普通人看来,他们只能在事件发生时最客观的用手机记录所看到的内容,所以真实性也就更强。

我们要想把肉眼看到的东西忠实客观的拍下来,首先取决于设备的能力和摄影技术的进步,一百多年来人们不断把它推向便捷和更加理想的程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再现人眼所能见到的程度。结果这种“仿生”革命的成果最终给我们带来了极其广阔的领域,目前数码条件下可控制的感光度设置一高再高,大画幅,高像素以及RAW格式通过后期技术的宽容度也得到了很大扩展,夜晚已经可以如同白昼,色彩更加逼真,超肉眼所能及的趋势越来越成为可能,那么就其真实性来说能不能这样讲:“现在的图片比过去以往任何时候的图片更“真实”;只要是彩色摄影就一定比黑白摄影更“真实”。如果我们单单是为了复制眼前的场景的话那么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就是存在的,黑白摄影就至少应在纪实摄影中被取缔,因为它不够“真实”。反之技术性就不能成为直接影响真实性的主要问题。也就是说技术层面的“真实”虽然十分有利于我们找到更信服的方式,但似乎距我们所要把握的“真实”之间并不能完全划等号,造成这个不等式的内因是什么呢?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存在。机器永远是被有思维有主观的人所使用,机器再精密再准确也不能保证摄影者拍什么、什么时候拍,怎么拍。可见就“真实性”而言机器和技术只能是条件,起决定性的仍然是人,最终判定真实性的也仍然是人。

纪实摄影首先要选择的就是纪实的内容,带有不同主观立场的摄影者自然有其观点,自然会选择适合自己立场的内容来拍,对于持不同立场的人来说展现在其眼前的客观内容所具备的本身含义也截然不同。也有很多人并不是十分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立场,基于模仿某些语境和状态更不排除基于追求某种既得利益而为,其作品本身仍然会带有某种立场或范立场,而自己却不知(包括投机心理),其结果往往是被一些意识形态所利用。“真实”这面旗子就有可能成为幌子而被暗度陈仓。

摄影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瞬间性,纪实摄影当然也不例外是靠取得适当瞬间影像为目的的。它与动态影像是有区别的,更须强调平面构成的瞬间效果。成功的瞬间不但能够解释存在的真实性还能予以准确的信息传播和影像存留。近来考虑到数码发展态势,每秒钟的连拍速度足以使任何拍摄者都能够超越以前只有大师们才能拿捏完成的瞬间可能,便产生了“决定性的瞬间”无用论,这显然是比较幼稚的想法,因为瞬间性和速度的提升无关,但与“真实”合理的影像架构有关。决定性瞬间应该是指对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相对“真实”表象做最佳瞬间的取得,而不仅仅是对事物美感以及状态合理性的选择。这里面有质的不同。所以决定性瞬间依然可贵不容置疑。

构图有维,色彩有度,前后有别,透视有法,虚实并存。这些都是平面影像构成不可获缺语言形式,并不与真实内容构成天敌。相反还是真实影像内容赖以展现和表达的具体手段,当然它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纪实摄影的目的仍然以解释事物的真实性为目的,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无中生有固然不好,掩耳盗铃更不足取。

关于纪实摄影真实性方面的这些看法,主要是从纪实摄影的具体拍摄方式、设备、摄影者主观因素、画面等方面来探讨事物。

“真实”的必然性结果,当然还很不全面,比如客观事物存在的空间(环境)因素等都还未曾涉及,同样也会对“真实”性产生影响。这些因素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是不以你的意志而存在,都将成为你追求“真实”路上的阶梯,无法绕过,只能面对。当你追求更高的时候不要忘记你脚下的阶梯一定要够结实才好。真理永远是相对的,更是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任何绝对的、片面的、僵化的做法和目标都是不可取的。

第二篇:纪实摄影浅谈

纪实摄影浅谈

(马达)

一、器材选择

工欲行必先利其器,拍摄纪实摄影首先要选择器材,没有合适的器材是没有办法拍摄出效果好的纪实照片的。

1.相机的选择:相机操作起来要方便,重量要轻便,不宜太重。

2.镜头的选择:最好使用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24-70mm以上),这样拍摄出来的效果更好。

除了模特,人们不习惯被近距离拍摄,利用长焦距作远距离拍摄可以令被拍者放松。而广角便于你在一组照片中抓取全景。

3.忌用闪光灯。大部分人对闪光灯非常敏感,应尽量避免。

4.不必带三脚架。因为随时需要走动,保持装备轻便能令拍摄更轻松。应注意锻炼自己的手持稳定性,至少要保证1/15秒不糊片。

二、什么是纪实摄影

纪实为“记录现实”的摄影手法,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拍摄真实的影像,作文件式的记录。纪实摄影是在与拍摄对象平等关系的同时,在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的前提下,使用抓拍纪录真实的场景,或用“摆拍”的方式再现真实的情景。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丑陋,目的都在与表现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关注,唤起社会良知,同时记录特有的文化,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

纪实摄影其实没有清晰的界定,一般而言,照片多是一系列及有主题的,用作记录历史事件,记录当时的社会生活,也可以用文字作辅助,表明时间、事件、人物、地点。

最重要的,纪实摄影需要让人欣赏和了解拍摄当时的环境、气氛、人物及摄影师的感觉,可以带出故事,彷如一短篇小说一样。

三、纪实摄影的不同种类

题材可以是非常严肃的,比如:战地拍摄;重大灾害拍摄,重要历史事件拍摄等等。

但也可以很生活化,比如:旅行拍摄的照片,记录旅程;街头抓拍,记录社

会现况;采风摄影,记录所见所闻。

再更具体的多说几个,例如:记录你自已最熟悉的居住地区;连续一星期每天探访养老院,记录老人们平时的生活;当个“随行摄影记者”,跟随你的朋友,记录他们的活动;当个忠实的旁观者,拍摄工人、农民、战士、市民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或者就呆在家里,给自已的家人拍记录,拍什么都可以。

四、纪实摄影主题的选择和提炼

照片是对正在发生并即将消逝的事物的凝固,每张照片都具有唯一性,不可能绝对精确重复再现,纪实就是忠实地记录事物真相。

记录真相只是一种摄影风格或方法:它是写实的、事实的、史实的,强调的是照相本身这一动作自身的特点,模仿绘画是其美学功能。

纪实摄影的图片,诠释了摄影者的社会观和生活观,并影响观看者。纪实摄影通过记录社会现状、民众生活等等,充分表现人文关怀,唤起人们对被摄主体的尊重和重视。

纪实摄影表现摄影人对环境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追求,记录边缘景象或被有意无意间忽视的事实,借助影像的强大视觉感染力,使之成为参与和影响社会活动的工具。

我们通常所说的纪实摄影是指社会纪实摄影,而社会纪实摄影的最大困难不是“如何拍”,而是“拍什么”。

真实性和倾向性是纪实摄影的两大要素,真实性是纪实摄影的生命,这是纪实摄影爱好者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倾向性就是纪实摄影拍摄的动机,确定主题的目的,通过对拍摄对象的影像表现和视觉冲击来阐述摄影人的社会理念。纪实摄影不是提出一个社会问题,就是揭示一种社会现象,这就是纪实摄影人自觉或者不自觉必须要承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

这就需要纪实摄影爱好者用理性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清晰的思路判断现象,用合理的元素描绘对象,用摄影的语言诉说情感。

1.宏观看问题,微观找现象。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选题方法。要表达宏观的主题,我们可以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寻找具体的现象。

比如说人口问题,我们可以从人口的数量和素质两个方面入手。因为人口数量而引起的事件或者社会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如道路的拥挤、车站的排队、就业的窘迫、社会资源的紧缺等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因为人口素质而造成的一些社会现象,如公共场所吸烟、街面门前的广告、意外事故的围观等等。

这就是从宏观着眼,从微观着手,化整为零的纪实摄影题材选择方法。2.从自身出发,从身边思考。这就是要你从本人的职业出发,充分发挥你的职业优势。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不但是你个人的遗憾,也是你们当地摄影界从专业角度看世界表达手段的缺失。

如果你是工人,你最好从工人生活出发,在自己身边的工友中寻找你最熟悉的人和事。如果你是教师、干部、军人也应该这样去寻找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

自己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群,熟悉的生活,最能找到纪实拍摄题材。如果你没有作充分的资料收集准备工作,没必要跑几千里路去猎奇,因为你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和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只能拍些走观观花的旅游片。所谓“远行拍风光,近游拍纪实”,其实就是说明的这个道理。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居住地点来选择最方便的拍摄题材,这就是扬长避短的纪实摄影题材选择方法。

3.走出误区,关注民意。个人觉得现许多纪实摄影爱好者走进了选题的误区。

一是猎奇的误区。有的人放着身边最熟悉的人群不拍,偏偏喜欢到西藏、新疆、云南等地拍少数民族,虽然能拍到一些很有视觉张力的片子,但是我们能有多少时间、多少次机会深入到拍摄对象实际生活中?

二是唯美的误区。有些纪实摄影爱好者陶醉于光影的效果、构图的精典、焦外的虚化,结果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当然,这并不是表示我们在纪实摄影时不要光影,也不讲究构图,不必突出主体,如果有条件,这些也是必须的,但不能为光影而光影,为构图而构图,为突出主体而盲目虚化背景。

三是底层的误区。有的纪实摄影爱好者把目光放在拾荒人、乞讨人身上。这类人无论哪个国家、无论什么社会都存在,这不是政府的决策和行政的干预就能解决的,更何况这类人并不是一个典型的阶层,因此把这类人当作主体来选题,最后得到的除了视觉的刺激以外,在几秒钟之后就会淹没在视觉疲劳的海洋里,就如现在人像摄影的糖水片一样。

五、纪实摄影快速抓拍技巧

1、手动估焦预设景深拍摄

将对焦置于手动模式,然后调整焦点至适当距离,比如3米或者5米。接下来你所要做的事就是等被摄物进入你的对焦距离,或者你移动到被摄物进入你的对焦距离,按下快门即可,颇像陷阱对焦。当然,这个要求你的镜头带有景深窗或者是手动镜头。

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练习,要保证你目测的距离与镜头实际设定的对焦距离吻合。熟练程度决定了你可以使用的最大光圈,越熟练,你就越可以合理使用大光圈,同时还有不错的成功率。听起来似乎颇有点难度,实际上练上几次之后,你会发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深,女同胞我不知道情况如何,但男人通常空间感和距离感都不会太差。

这种抓拍速度是所有方法里最快的,因为你除了构图按快门,不需要做其他动作,非常简单快速。这个方法,一定要掌握。

2、手动对焦

数码时代的相机都具有自动对焦功能,但这种方式需要对焦系统要比较强大才行。但是中低档数码相机的合焦提示不够敏感,实际上是在合焦平面前后的一个范围内,指示灯都会一直亮着。这会或多或少给大家造成一定的困扰。而高档机型,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

其实手动比起自动,速度上毫不逊色。运用熟练的人可以通过身体的前倾后仰或者前后快速移动机位进行对焦点的微调,不仅好用,还很有趣。这种方式非常适合与预设景深法搭配使用,效果非常好。

3、自动对焦区域对焦模式

这种拍摄法对相机的对焦功能有一定的要求。用区域对焦法拍摄非常简单,一般情况下相机会在一堆对焦点里自己选择离拍摄者最近的一个点,或者选取若干对焦点组成的平均焦平面,对焦并拍摄。有些相机带了人脸识别,会选择最贴近人脸的那个对焦点。不过,这种功能在取景器里没法实现,必须在屏幕取景或者电子取景器里才能实现。

不过,毕竟是相机帮你选择往哪对焦,所以会出差错,还好出错概率不算大。这种对焦模式最严重的问题是要做大量运算,对焦速度不甚理想。按下快门,相机会计算一下,稍有延迟。

4、自动对焦单点对焦模式

用单点对焦想要快速的捕捉到对象,你需要仔细的观察和具备预先构图的能力,在取景器里微调对焦点到拍摄对象身上,随即按下快门即可。这种方法对善

用定焦镜头的人比较好用,而时不时变换焦距的话是比较难有预先构图的。好在现在相机多具有对焦锁定功能,可以对焦后锁定,再构图拍摄。

5.使用自动ISO 把最高ISO设定到当前光线下能接受的最高值。很多人可能会担心画质,噪点之类的东西,说实话,在纪实摄影中,这个不是关键因素,何况我们大都在白天拍摄,一般现在大多数CMOS相机在ISO=1600都不会出现明显噪点,所以,放心大胆的使用自动ISO。

6.使用最佳光圈

使用最佳光圈可以获得最好的画质,而使用更小的光圈可以获得尽可能大的景深。只要你熟练地掌握抓拍的技巧,就能随心所欲的使用各档光圈。纪实摄影往往要求交待环境,所以不必考虑什么焦外虚化的问题,而是注意构图时的相互避让,以突出主体。

7.关于测光和曝光

对于初学者或者摄影技术掌握尚不完全熟练的人,建议使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自动程序、或者干脆全自动档拍摄,以保证成功率。

测光方式可以选用区域评价测光,这样可以基本保证全画面均匀曝光。如果你的拍摄对像相对静止,或者移动缓慢,可以采用中央重点测光,甚至单点测光。当然,这个要求你对18%灰的原理运用娴熟,并能熟练掌握白加黑减的原则。

如果你对上面这些都非常熟悉了,就可以采用M档拍摄。这种方式是建立在同一环境,类似的光线条件下,曝光值近等的原理上,测光正确后,固定光圈和快门,也就固定了曝光,拍摄时只考虑构图和对焦。即使光线稍有改变,有经验的摄影人会随之调节快门或者光圈来获得适当的曝光,也非常迅速。

六、纪实摄影的后期处理

一般来说,纪实摄影的后期处理要求尽可能还原画面的本来色彩,不能做过多的色彩变动,但可以做成黑白片。除了裁剪以外,不能人为增减画面中的任何元素。

如果是参赛作品,只能进行曝光修正、曲线调整、对比度和亮度调整、提锐、降噪、色彩浓度调整等。如果拍摄环境需要加补光、滤镜,应在拍摄时加上,不

能后期处理时用软件加上。此外,也不能在画面上加相框、文字、水印等。如果需要文字说明,应单独行文。

纪实摄影一般是组图,大场景和表现整体效果的,可以单张表示,但数量不宜过多。中景和近景,是我们纪实的主要内容,可以独立成张,也可以做成组图,即多张拼合。不管什么形式,组图的张数,一般控制在12张以内为好,同时注意照片的连续性、逻辑性、故事性。当然,如果是全过程实录,那是资料片,不能全部参赛。

作为个人保留的影像资料,原片应单独建立文件夹命名并备份。后期复制到新的文件夹处理,处理后的照片一般都是JPG格式,可用批处理功能为这组照片命名并加上编号,方便以后查找。

七、纪实摄影实例(以下均为国际大赛获奖作品)

八、后记

此文为本人多年来收集的大量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有关摄影经验综合而成,目的在于与摄友交流纪实摄影的有关问题,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出。

谢谢大家。

第三篇:摄影与纪实

摄影与纪实

一、纪实摄影是什么?1840年,法国画家保罗.德拉罗什“从现在起绘画已经死了!”1851年“历史上第一次纪实计划”画意派摄影家主宰了19世纪,到了20世纪纪实摄影家才能实现他们的媒体的创作潜力。影响纪实摄影形成的因素:

1.摄影自身的进步和人们对摄影艺术性理解的提升2.社会发展与社会需求广义上的纪实性摄影与狭义上的纪实摄影从广义上讲,凡是在真实场合、以真实的拍摄手法、并在后期制作中不加以篡改的任何照片,都可看作纪实性照片。狭义的纪实摄影可以记录一桩事件,但这个事件必须具有某种普遍意义,从而超出一张新闻照片具有的特殊意义。在摄影领域,第一次使用“纪实”这个词的是20世纪初法国伟大的纪实摄影家尤金.阿切特。

1935年,FSA摄影小组的斯特莱克对纪实摄影的描述:一种方法,而不是技术;一种确认,而不是否认。

1974年,美国出版的《当代摄影辞典》:“纪实摄影是制作非虚构性电影或照片的专门手段,强调现实性,通常为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目的服务

1980年英国迈克尔.兰福德《世界摄影史话》

1985年美国斯蒂芬妮.安.克莱因《纪实摄影的新定义》1986年亚瑟.罗特斯坦《纪实摄影》《ICP摄影百科全书》”纪实摄影与社会纪实摄影词条中将“纪实性摄影”,即广义的纪实摄影认定为“纪实摄影”,而把狭义的纪实摄影说成是“社会纪实摄影”。纪实摄影的题材涉及到人类社会及其环境的各个方面,它可以以某个族群或者某些特定的人为研究对象(人物纪实);也可服务于目前,揭示那些错误的或正在损害的行为和实践(问题纪实),或者是记录那些一去不复返而又有价值的东西(文献纪实);摄影师对题材的挖掘要本着一个由个体到公众、由特殊到一般意义的原则,其主旨是通过深入研究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各个层面的关系,探讨人的终极命运问题;纪实摄影的操作者可以是专业的,也可以是业余的,但他们对题材的反映都是全面而充分的,真实而朴实的;第一任务是记录;第二任务是评价。纪实摄影是一组照片,并配有相应的文字解说。纪实摄影呈现给读者的方式主要是展览和图书。纪实摄影客观上要在社会优化发展上其积极作用。

二、纪实摄影在西方的发展·1850——1880年:萌芽期的纪实摄影实际上是以简单记录摄影的面目出现的【美】马修.布雷迪

【英】约翰.汤姆逊马修.布雷迪的“南北战争”美国内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被摄影全面记录的战争。马修.布雷迪与林肯“是布雷迪的照片和库珀协会演说让我当上了美国总统”约翰.汤姆逊:用相机穿越中国1837年出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1869年来到香港·他的足迹西至四川、湖北,南到福建、台湾,还沿长江流域作了摄影考察并最终来到古都北京。他的拍摄方法和特点:必须与他认定的拍摄对象做深入的谈话后,才会架起相机拍摄 照片涉及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对不同摄影景别的合理运用“如果当年伟大的马克.波罗能用几张照片来说明他漫游古老中国经历,那么他的美丽传说会更加动人。”一眼百年

1880——1930年 纪实摄影的发展纪实摄影取得重大进步的直接动因1.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干版和手持照相机已经得到了实际使用。2.印刷术的发展为摄影大幅度进入报刊领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3.社会的巨大变动牵引着摄影师们做多方向的探索。尤金.阿切特:老巴黎温情的抚摸者

是这一时期纪实摄影先驱中,“最能将纪实传统独一无

二、特殊的品质汇集一身的人”——亚瑟.罗斯坦刘易斯.海因:社会改革的鼓动者系统而自觉地以纪实摄影作为社会改革工具的伟大摄影家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纪实摄影家FSA(美国农业安全管理局):社会纪实摄影的巅峰《移民的母亲》1936背景:大萧条代表人物:罗伊.斯特莱克、沃克.伊文斯、多萝西娅.兰格斯特莱克:创造了珍贵的FSA照片档案,甚至改变了摄影的发展方向。多萝西娅·兰格:她的照片传播一种情感型的写实主义,那就是面对苦难时个人的力量、人格与尊严。代表作:《移民的母亲》1936 FSA的启发

1、干涉与不干涉对象?

2、呈现还是宣传?

3、个人因素与团队价值。

4、纪实摄影是否非得划归到艺术的范畴中?30——50年代的纪实摄影都市纪实摄影:布拉塞、维加、布兰特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新闻摄影的黄金时期西方的先纪实后新闻摄影西方19世纪就开始了纪录重大事件的进程,比如布雷迪的战争纪录,这种系统的纪录可以看成纪实摄影,但当时还没有新闻摄影的概念,由于印刷技术的原因,照片不可能被印到报纸上,所以也就谈不上新闻摄影了。中国的先新闻后纪实摄影中国人自己的摄影活动,除了商业人像摄影,大约起步于上世纪20年代,此时新闻摄影是主流,纪实摄影还没有提到日程上赌命的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我的确觉得卡帕不容置疑地已经证明照相机不仅仅是冰冷的机械装置。就像笔一样,照相机全看人如何使用,用得好,可以是理智与心灵的延长——约翰.斯坦贝克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西班牙战士之死,1937年7月12日登载在《生活》杂志上五六十年代——新纪实摄影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美国一小部分摄影师重新演绎了传统的纪实摄影,他们在记录新闻或社会事件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观点,这个浪潮后来被人们称作为“新纪实摄影”。1967年,由纽约现代艺术馆摄影部主任约翰-萨考斯基(John Szarkowski)策划的“新纪实摄影”群展的黛安-阿勃丝(Diane Arbus),李-弗里德兰德(Lee Friedlander)和加里-威诺格兰德(Garry Winogrand)便是其中的领军人物。新纪实摄影戴安·阿勃丝(1923年3月14日-1971年7月26日)是美国新纪实摄影最重要的旗手,对社会主流人物和边缘人的两面性在视觉上做了深入探索。被攻击为不道德的女摄影家,专注于畸形、极度胖极度瘦,流浪汉、变性人、低能儿和侏儒,若拍“常人”,她也总爱拍多胞胎照片是关于秘密的秘密,它揭示的越多,你知道的就越少。戴安作品 这个时期的纪实摄影呈现出区别于以往的几个特点:1.在纪实摄影的态度上,理智多于热情,更倾向于冷静的观察和记录,他们对问题的看法隐藏在他们对题材和图像形象的选择中。2.在记录题材上,摄影师的目光,由原来的过多涉及较坏的状况,转为既记录好的也记录坏的状况,摄影关注的范围明显扩大。3.在表达上方式上,过去那种宏大的叙事和重大的主题被质朴、平和的表达所代替。过去那种意义明确、叙事严谨的结构被多义、松散、巧合不断消解。4.在传播方式上,由于电视的冲击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杂志萎缩,纪实摄影不得不寻找其他更加有效的传播出路。专题性的书籍成为传播纪实摄影最重要的媒介。私人纪实摄影产生的背景·记录个人生活、体味个人感受、使摄影成为个人生活的一部分的私人纪实摄影可以看作是新纪实摄影的进一步延伸——当摄影师不再将镜头朝向外界,而是面向自己;不再从社会生活关系的角度和立场而是从个人的角度和立场反映事物的时候,这种摄影形式就诞生了。代表人物:南·戈尔丁纪实摄影流派的发展自然主义摄影→纯粹派摄影→新写实主义摄影→堪的派摄影

三、纪实摄影在中国的发展代表人物:沙飞

四、纪实?真实“照片就是一个婊子,是一个任人随意打扮的女人”——鲍昆一个摄影师只是一个图像的“制作者”,而不是现实之物的二维状态下的“还原者”。参考:鲍昆《谎言与真实》、刘树勇《纪实摄影,给我们带来什么》

“纪实摄影”的悖谬,虽然照片不会撒谎,但撒谎者却可能去拍照——刘易斯.海因参考:徐勇《纪实摄影:误导中国摄影创作三十年》

第四篇:财务报表真实性分析

财务报表真实性分析

(要真正能够分析企业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具备一定的企业财务管理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企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做好。)

本文分析介绍如何识别借款企业的风险信号和财务资料的真实性,为信贷人员及尽职调查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企业可能提供虚假财务报表,制造企业经营假象的动机,这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识别企业会计信息的真相。因为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包括企业股东、企业债权人银行或债券持有者、企业的管理层、税收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等)有着重要意义。虚假的会计信息必然会损害部分当事人,而使操纵会计报表的当事人得益。例如,通过虚假的盈利水平,可以使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管理者的收入水平、逃避税收或国家管制等等;在财务信息之间进行调整,可以提高企业信用等级、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转移企业资产进行逃废债等等。当然,我们必须把一种情况区别开来,那就是因为企业管理水平不高,财务人员素质有限,导致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有重大缺陷;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与企业沟通而进行纠正。

其次,我们必须观察理解并掌握企业编制虚假会计报表的主要方法和手段,这有助于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识别。一般说来,企业为了获取银行信贷支持,向银行提供虚假会计报表和制造经营假象有如下手段:

1、虚增收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通常采取的手段有:①违反会计准则,提前确认收入,比如在货物发出前确认收入、在代销商没有售出货物前确认收入、在销售很不确定时确认收入、在服务过程没有完成时确认收入、用长期合同的收入代替部分完工收入等,将下一会计期间的收入在本期报告;②直接制造虚假收入,如直接通过虚开销售发票来虚增收入、在没有收到定单时通过发送货物来虚加收入;③安排销售活动,如通过安排关联方销售来增加收入、通过放宽信用条件加速销售来增加收入、通过与买方协商提前安排销售活动来增加收入等等。

2、虚减成本费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采取的手段有:①费用资本化,例如将研究与开发费用资本化降低管理费用、将广告费用资本化降低营业费用、将利息费用资本化降低财务费用等;②减少折旧和摊销,例如选择直线折旧法而不是加速折旧法、高估使用期限和预计残值来降低固定资产折旧并由此降低制造费用和销售成本、高估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期限来降低管理费用;③减少销售成本,例如在成本上升时选用先进先出法代替后进先出法对存货进行计价、虚减应付帐款和虚增预付帐款来降低进货成本;④减少计提,例如减少甚至不提坏帐准备以及存货跌价准备来降低管理费用、减少预提费用来降低财务费用;⑤安排支出活动,例如推迟研发活动来降低管理费用、推迟广告活动来降低营业费用、安排关联交易让关联方转移部分费用等等。

3、虚增非营业收益。这一目的主要采取如下手段:①获得投资收益,例如通过出售增值的短期投资、按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等方式增加投资收益;在增值时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核算改变为权益法核算,从而确认投资收益。②获得营业外收入,例如通过出售帐面价值被低估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获得营业外收入。

4、虚减损失。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通常有:①虚减投资损失,例如通过减少短期和长期投资跌价准备的计提来减少投资损失,在减值时通过将长期股权投资从权益法核算改变为成本法核算,隐瞒投资损失;②虚减营业外支出,例如通过减少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的计提来减少营业外损失,通过虚减或隐瞒应该在资产负债表确认的或有负债来减少营业外损失。

下面,介绍对财务报表真实性进行分析及企业的其他潜在风险信号进行识别的方法。我们并不是在提倡对所有企业的财务报表持有怀疑态度,而是从提高对企业财务信息质量警惕性的角度出发,通过掌握企业可能提供虚假会计报表的动因及其手段,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分析、识别和防范,保护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

1、识别可能出现虚假会计信息的公司客户。这类客户通常熟悉银行信贷融资的流程及方法,为了改善自身的信用等级或降低融资的难度,会制造一套专门的报表提供给银行,因此要给予特别的关注。这类客户一般包括:①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的企业,尤其是财务报表没有经过审计的企业;②有大规模信贷融资计划,在许多银行之间来回活动的企业;③正处于困境中的企业,通常不仅资金周转,而且经营管理都出现困难的企业;④管理层发生重要变动,股权结构和资本规模发生重大变化的企业。

2、通过三张会计报表之间的关系分析进行识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之间关系非常紧密,通过三张表的对应项目及科目进行识别。其中,利润表是资产负债表在期初和期末之间的过渡性报表;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包括现金等价物)为编制基础,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引起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报表,它是企业偿债能力更为直观的表示。因此,利用三张表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识别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程度。其间关系非几言能详尽,这里举几例:①虚增销售收入,常会虚增应收帐款,此时通过考察应收帐款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找到销售收入是否被虚增的线索;②通过考察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是否被虚增可以发现成本和费用是否被虚增的线索;③假如利润表反映公司一直处于盈利状态,但现金流量表的经营性现金流却持续为负,那么便可以判断利润的真实性有问题;④从现金流分析中,考察企业的一些现金流出,例如支付职工工资、支付税收、支付股东现金股利等,可以反映企业盈利水平的真实程度。

3、引入常用的财务指标分析方法,识别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常用的财务指标分析方法对判断企业报表的真实性也很有用,这些分析方法包括静态分析(如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等)和动态趋势分析(如利润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也包括同业比较分析、敏感性分析等等。分析指标也不一而足,例如:①销售收入增长率为负,但企业利润增长率却很高,可以判断企业的会计政策、经营方向存在着重大的变化,或者有虚假操作的可能;②若销售收入大幅度增加,而利润大幅度减少,则企业的母子公司之间或关联企业之间可能存在不正常的情况;③结合现金流量表补充材料中的固定资产折旧数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率,可以考察企业是否有可能通过少提固定资产折旧来虚增利润;④结合现金流量表补充材料中财务费用数额计算财务费用提取率,可以考察企业是否通过少提财务费用来虚增利润。

4、阅读会计报表附注及审计报告,深入探究财务信息的来源真实性。完整的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和会计报告附注两部分,其中会计报表附注提供了关于企业更为全面的会计信息,并结合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可以进一步探究企业的真实财务情况,这一点很重要。例如,可以重点关注以下方面:①仔细阅读会计政策,在会计政策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即使这种变化符合会计准则),需要分析这种变化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程度,并与同业的其他公司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这种变化的合理性;在有的企业故意不披露会计政策的变更时,这尤其需要关注。②考虑一些特殊的交易,包括关联交易和资产重组行为,这些交易时佛公允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是否可能存在虚假信息;③比较重要和巨额的或有负债,应考虑这些或有负债实现的可能性,是否需要反映在会计报表中,以及可能对企业财务状况造成的影响。

5、其他值得注意的可能引起关注的风险信号。在识别企业财务虚假信息,避免信用风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一些相关的其他风险信号,这些信号对判断企业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①如果企业连续2个月以上不能按期提供会计报表,则可以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好或财务管理混乱;②企业财务报表中应收帐款余额和存货的期初期末余额有明显变化(上升或下降),则说明企业的销售发生了重大的事项或存在问题;③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是财务主管频繁变动,可以考虑企业持续经营是否受到了影响;④考察企业会计人员的反映和表现情况,他们应该对企业资金了若指掌,若随意的盘问便讳莫如深、支支吾吾,则可以判断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存在问题;⑤若银行长期无法与企业取得联系,或者企业频繁增资转制或注册变更,则可以考虑企业是否有逃废债倾向和嫌疑;⑥若企业发生经济诉讼案件,则可以判断企业诚信或财产出了问题,需要对其财务信息加倍关注。

总之,上面介绍的企业客户制造虚假财务信息的动机、采取手段以及如何判断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只是信贷分析工作中的一部分,更多的信息需要信贷人员勤于下户调查、勤于学习思考、勤于接触企业、勤于与人交流,进行获取并判断分析;信贷管理部门也要时时跟踪这些基本信息,建立起银行信贷的风险预警系统,完善监督管理的体制建设,建立信贷风险信息共享体系,加强对企业财务信息和企业风险信号的研究和提示,才能更好地提高信贷资产的管理水平。

第五篇:财务报告真实性分析

银行信贷调查中的企业财务报告真实性分析

银行信贷调查时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审核企业(借款人或授信申请人)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借款申请的成功概率。因此作为银行信贷调查专业人员对企业财务报告真实性的辨识能力就是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

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和附注。会计报表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数字反映,附注是对报表数字的文字说明和注释。实践中信贷人员应看完整的财务报告,不能光看会计报表不看附注,附注中隐含着大

量的经济活动信息;看会计报表不能只看三张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应该尽可能看全套的完整的财务报表(含成本表等),最起码一个要有一份全面完整的企业财务报告。但在实践中由于企业的原因或是信贷人员的原因或其他原因,往往只看三张表,就表论表,干巴巴的,当然无法吃透企业的全面真实情况,造成调查不深入,分析难到位。

企业财务报告是一个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全面最终的、综合的价值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信息最终要以数字形式体现在财务报告上。虚假的财务报告传达的是企业不真实的财务信息,如果信贷人员依赖这样的信息进行分析决策,必将导致信贷人员对借款人偿债能力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如何分析辨识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就是一个合格信贷人员的基本功。以下从企业为何作假,如何作假,银行怎样识别三个方面作一分析。

(一)企业为何要作假(或粉饰)财务报告

根据多年来的信贷实践和对各类企业财务报告的分析,企业在财务报告中进行不真实的反映,无非出于某种利益的考虑。归纳如下:

1.为了完成考核目标或绩效考核,达到保职位、保待遇、保福利等目的;

2.为了银行贷款或争取授信,把财务报告做得漂亮些,迎合银行的信贷标准;

3.为了进军资本市场或融资需要,进行财务报告的深加工;

4.为了应对税务问题,少缴税,晚缴税甚至偷逃税款而不惜做假账、编假表;

5.为了获取重组改制利益,骗取商务合作、甩掉债务而进行造假;

6.为了获取国家专项资金或补贴,做出迎合有关政策的报表;

7.为了企业自身管理层的利益(如维持市价、获得期权收益、企业形象等);

8.其他。

出于以上种种动机,企业财务报告可能会成为一个“泥人”,会根据需要变幻出不同的形状。或利润大增,或利润大减,或收入猛长,或成本大增等,资产无论哪一种表现形式都不是真实的企业经济活动的会计反映。一个真实的财务报告无论大小、收人多少、利润高低,都应该是一个客观的事实。银行信贷调查强调的是客观、真实,看报表首先确定的是其真实性,只有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各种分析才能发挥作用,否则,财务报告不真实,你的各种分析工具分析出的结论可想而知,能否作为信贷决策的依据。银行不怕企业的报表难看,怕的是数字不真实。任何一个企业都要面对各种风险,银行分析的是企业的预期,是未来,而不是过去。有风险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看企业是否有应对风险的能力和应对风险的措施及预案。过去的良好业绩只能作为参考,并不能说明企业未来就一定好。当前的经济越来越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变数越来越多,企业经营的两头(供应和销售)也越来越需要重视,面对的市场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环境风险及自身管理风险越来越现实。这些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风险因素时刻存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时刻产生影响。如果靠造假来迎合一时之需,将是得不偿失,舍本求末。看一看近些年来一些公司由此引起的诉讼、索赔、摘牌、破产、清盘、倒闭等结局,无一不与财务报告造假有关,无一不是其自食其果的结局。

(二)企业如何作假(或粉饰)财务报告

1.假账真做。既企业编制虚假的经济业务,之后按照会计处理流程进行下去。近年来国内证券市场上不断揭露的某些企业就是采用大量的虚构销售收入及交易的方式造假,给各方债权人及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令人震惊和痛心,教训深刻。

2.账实表假(改表不改账)。即直接改造报表数字,不改变账面数字。完全是在糊弄报表使用者,如被发现则以笔误、差错掩饰,打补丁了事,蒙混过关。

3.打擦边球。利用现行的财务制度赋予企业的权利,在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确认上玩“能耐”,使得数字多也行,少也行,高也行,低也行,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以至于有些会计人员形象地幽默“利润是算出来的,不是干出来的”,甚至出现有些不会配合当权者的业务人员无法继续干下去的现象,要么穿着玻璃小鞋(看不见,能觉着)。

4.操纵各项计提。会计上有八项计提(坏账、减值),目的使得企业做实资产,防范风险,储备后劲。但有的企业念歪了经,人为地、随意地操纵计提工具,达到调节资产、利润的目的。

5.连环行动。现在有些企业的产权关系、股权关系、关联关系等复杂而隐蔽。不良企业会在关联关系上“玩太极”,在关联交易上“玩花哨”,将资产、利润等利益在关联方之间倒来倒去,“合理”转移,达到各方“按需”而用。

6.金蝉脱壳。利用债务重组、资产重组、股权重组、企业改制的时机,随意调节、捏造会计数字,将包袱甩给老企业,将优质资产重新注册为新企业,悬空银行资产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造成债权人有账要不回。

7.避重就轻。在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中,有意隐瞒或有债务(或有事项),有意隐瞒关键的重要信息,或打时间差,在信息披露上“后改前”、“打补丁”,造成企业股价的“猴性”波动,损害投资者利益。

8.其他手法。

(三)怎样识别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1.通览财务报告。根据掌握的企业基本情况,按照一般的逻辑进行总体把握分析。考虑企业内外情况、所处行业状态,同业竞争程度、宏观面走向、企业管理层以往的诚信度、当地媒体评价等,以一个信贷专业人员的职业敏感进行职业判断,形成总体概括。这样可以初步发现企业的风险因素及风险点,对重大的报告项目标注“红旗”标志,为以下的详细分析点明方向。

2.研读审计报告。在日常信贷实践中一般都要求企业提供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信贷人员要对审计报告的结论进行认真研读。审计报告的四种结论意见分别昭示着企业的四种可否信赖的财务报表。首先,要看审计报告是无保留意见还是其他三种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拒绝表示意见),在分析时对无保留意见也要具体看是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还是标准的无保留意见。其次,要看审计报告的明细,特别是会计报表项目的明细,从明细反映中找出问题和重点。再次,将审计调整后的会计报表和审计前的会计报表进行对比,分析是否存在差异,其差异的程度是否对最终判断产生影响。对保留意见型的审计报告,要看审计师保留的是什么意见,有必要的话信贷分析人员要进行二次审核,作出取舍,其程度是否影响到债权的安全。对审计师出具的无法表示意见和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的企业当然还是“慎贷”的好,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了。

3.利用会计钩稽关系验证。会计报表是一个逻辑整体,自身带有钩稽捻子。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之间都有钩稽对应关系,从这些对应关系出发,可以进行报表真实性的逻辑验证。

4.反向验证。即通过其他相关报表验证。如通过纳税申报表验证收入的真实性,通过财政报表验证利润的真实性,通过查验会计凭证,核对账簿验证会计报表数字的真实性(发现是否账实表假、假账真做)。通过银行现金流量验证利润增长的真实性。通过行业指标的一般变化验证企业指标的个别变化是否正常。

5.指标分析。通过计算一系列的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现金流量指标,进行比率分析,一般可以发现异常变动,揭示风险。

6.重点项目解剖分析。对会计报表中的重点项目或权重较大的项目进行解剖。如应收账款、存货、长期投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应付账款、实收资本(验资报告)、资本公积、主营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重点项目进行明细分析,从总量、结构、质量、状态、市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追溯性的分析,一定能发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问题和风险。

7.细读附注。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可以了解企业的会计政策历程,发现是否合理合法,如政策变更是否进行了追溯调整或账务处理是否合规。还可以发现或有事项、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这些都可以提供进一步的分析线索。特别要说的是对于有关联关系的企业一定要追溯到终极所有者(终极控股人)。

下载纪实摄影的真实性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纪实摄影的真实性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纪实摄影大赛策划书

    纪实摄影大赛策划书 纪实摄影大赛策划书1 一、活动背景校园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即日,燎原新闻社联合淮师大论坛、文学院09新闻班推出“大学那些事儿”大......

    上海市纪实摄影服务合同

    合同编号:_________接受服务者(甲方):_________提供服务者(乙方):_________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为使合同内容具体确......

    大学纪实摄影大赛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校园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即日,燎原新闻社联合淮师大论坛、文学院09新闻班推出“大学那些事儿”大学生纪实摄影大赛。大赛以展示学校风采为......

    灾难性题材新闻纪实摄影论文

    灾难事件中纪实摄影的价值探析 ——以汶川地震为例 邹吉文 摘 要:由于近几年来世界各地灾难频发,各大媒体都使尽浑身解数,力求把灾难全面立体的展现在受众面前。灾难事件中的纪......

    热爱,是纪实摄影的根本

    热爱,是纪实摄影的根本 内容摘要:热爱是纪实摄影的根本。要做到热爱,不计较被人冷落,要发自内心痴迷,要找到好方法才持久,从而充实自己回报社会。 关键词: 热爱;痴迷;持久;根本。 人们......

    2010级新生纪实生活摄影征集活动

    2010级新生纪实生活摄影征集活动 一、活动目的: 为展示2010级新生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再现2010级新生入学报到以来的精彩瞬间。 二、活动对象: 10级全体同学 三、活动......

    第六届“发展、民生”纪实风情摄影大赛

    第六届“税收 发展 民生”全国大展征稿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责编:小A2013-03-26今年4月是全国连续开展的第22个税收宣传月,宣传月的主题是“税收•发展•民生”。为运用群众喜......

    狄更斯创意写作和纪实摄影大赛(★)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语文报社联合举办我们的时代——狄更斯创意写作和纪实摄影大赛(少年组)参赛指南竞赛主题:我们的时代——狄更斯创意写作和纪实摄影大赛“这是美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