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江西遴选策论文:立足国情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2018江西遴选策论文:立足国情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仍有一些人谈到社会治理时“言必称希腊”,推崇西方社会治理模式。虽然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有其优长之处,但如果照抄照搬、简单套用,结果必然是“南橘北枳”、水土不服。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立足中国国情。
西方社会治理理论大多强调“理性人”基础上的社会自我治理,主张弱化政治权力甚至去除政治权威,实际上是一种分散型社会治理模式。我国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之后,社会治理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在继续发挥党政部门作用和优势的同时,促进群众通过社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广泛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这与西方国家社会治理弱化政治、消解权威的逻辑是根本不同的。实践表明,国情不同,社会治理的理论和模式必然有所不同。即使在西方各国,其社会治理模式也有很大差异。
立足国情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求我们在借鉴西方社会治理的一些有效做法时坚持以我为主,进行创造性转化。例如,我国一些地方开始试行“网格化治理”时,曾按西方国家网格化治理的思路,以每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进行网格划分,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不同于地广人稀的西方国家,在我国如果不考虑村落布局和人口等实际因素,就会导致网格与基层行政单元的犬牙交错与重叠设置,进而大大增加基层社会治理成本。因此,许多地方在实践中坚持因地制宜,将“网格化治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相结合,或者把一个自然村(或行政村)设置成一个网格,或者把一个行政村划分为多个网格,或者把多个自然村纳入一个网格,这样就把“网格”概念用活了。
立足国情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应当用好我们的历史资源,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和乡风传统。比如,目前农村不少地方制定的村规民约,就是将现代社会规范与村情实际、当地风俗相结合的产物,经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后成为村民自治的基本行为规范,得到了村民认同。又如,一些地方建立的“乡贤理事会”,借鉴我国乡绅治理的历史经验,发挥本地德高望重的长者贤者的带头模范作用,提升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稳定性。由此可见,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历史传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应当用好自身的优秀历史传统,而不能把现实与历史割裂开来,盲目引进其他国家的理论和模式。
立足国情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关键是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在这一社会治理体制中,党委领导是第一位的。实践证明,加强和改善基层党委对社会治理的统筹谋划与组织领导,能够更好地凝聚社会力量、完善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提升治理效能,从而有效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可见,我国社会治理必须立足自身国情,而不能“言必称希腊”。只有立足自身国情的社会治理,才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并为世界提供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 人民日报 》(2018年09月12日 07 版)
第二篇:2018江西遴选策论文:以企业创新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8江西遴选策论文:以企业创新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企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各类企业竞相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也是企业创新发展、活力与创造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但在现实中,还有不少企业的发展理念和思路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些企业出于自主创新费时费力的懒汉心理,不看长远、只顾眼前的短视思维,企望立竿见影、立马见效的浮躁情绪,不愿下功夫搞创新,仍然沿袭简单模仿、低成本竞争的老套路。按照这种老套路走下去,企业最终难免被市场淘汰出局。新形势下,企业必须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走好全面创新的新路子。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的制胜法宝。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勇立潮头的创新型企业。它们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在电子商务、“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大都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面临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和发达国家高端压制的双向挤压。要摆脱这一处境,我国企业发展就不能止步于过去的老套路,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将创新作为提升企业发展水平的核心密码,协同推进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以全面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进发展理念变革,用创新理念引领发展。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引导行动。企业走好全面创新的新路子,首要问题是更新发展理念。一是树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变片面强调速度和规模的传统思维,摆脱要素投入、资本投入的路径依赖,探索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业态创新和管理创新,更加注重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二是树立科技兴企理念。加强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应用,探索“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提高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转型升级。聚焦新需求,拓展新市场,创造新价值,打造新品牌,积极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
推进发展方式变革,用先进方式提质增效。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应加大研发投入,瞄准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推进技术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改进生产经营流程,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坚持质量兴企,积极创建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品牌培育和营销水平,加快由低端制造向高生产率的设计、研发、品牌、营销、产业链管理等
环节延伸。加强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应用,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信息产业跨界融合,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全面提升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通过装备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走高效低成本发展之路。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崇尚创新的氛围。浓厚的创新氛围是企业保持创新活力的重要因素。企业实现创新发展,需要培育形成崇尚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文化。一方面,爱护创新人才。打破论资排辈的用人观,给予创新人才应有的待遇和地位,增强企业员工创新意识,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另一方面,建设学习型企业。结合企业实际,将推进自主创新与建设学习型企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不断学习、崇尚创新的企业价值观,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 人民日报 》(2018年10月16日 07 版)
第三篇:2018年江西遴选策论文——用和谐促发展
2018年江西遴选策论文——用和谐促发展
【导语】2018各省遴选考试在陆续进行,由于遴选考试信息非常繁多,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网会及时公布最新的遴选考试信息,便于考生查阅。
“五味杂陈之为和,五音相映之为谐”和谐是不同之间的协调共生,和谐是美好的体现。和谐是修身之要,和谐是齐家之本,和谐是治国之纲。同样和谐强调的就是处理好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用和谐文化来修身来处世来顺应自然。
和谐促进人内心的平和,是协调发展的第一步。内心平和、物我两忘是中国文人长久以来追究的内心境界,然而却不得不承认当代人在处理与自我关系之时却背离了这样的原则,当代或是繁忙庸碌无所作为,或是性情乖张轻易发怒。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悲剧,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在于工作压力巨大,每天深陷在沉重的工作之中,让人难以释放压力;另一方面在于社会矛盾多样化,在生活中每个人之间都可能存在着矛盾,甚至随时可能激化,难以找到知心的朋友。但根本原因在于当代人生活中逐渐遗忘了曾经最终重要“和谐”,缺乏和谐理念必然看待自我看待世界变得不再平和。因此当代社会要重拾和谐理念推进人们的内心平和,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和谐促进人与自然正确相处,是绿色发展之基。关于绿色发展,总书记曾用生动的语言加以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的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然而目前中国的发展道路却是以牺牲自然生态为代价的。从肆虐雾霾到到水土流失,从土壤污染到乱排污水。种种现实说明中国当前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关系并不协调。而中国自古以来强调的“和谐”理念正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人与宇宙的和谐。“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正是这种和谐理念的表述。因此唯有在发展中重树和谐的理念才能真正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天人合一,进而促进绿色发展。
和谐改善社区人际关系,是共享发展的发力点。良好的社区人际关系,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邻里关系不和谐那么必然会导致问题积累社会矛盾多发。中国历史上不乏和谐邻里的例子。例如“六尺巷”就是这样的典型。当宰相的家人与邻居争地之时,千里传信希望宰相能够利用职权“帮助”一下家人。而宰相回复却留下了千古佳句“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
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传递了邻里和谐之道。最终两家人各退三尺形成了邻里和谐的象征“六尺巷”。一封家书传递的是和谐之道,六尺巷正为当代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需用和谐理念改善社区人际关系。
践行和谐文化,是促进人自身协调发展根基;学习和谐文化,是与人和谐的初始一步;追求和谐文化,更是促进生态和谐的必由之举。可以说和谐文化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可以说践行核心就是在促进协调发展,就是在推动共享发展,就是在实现绿色发展。
第四篇:2018江西遴选策论文:治理校园欺凌还要靠法律
2018江西遴选策论文:治理校园欺凌还要靠法律
原标题:治理校园欺凌还要靠法律
面对学生欺凌事件,学校教育是必须的,但不是万能的。有关方面要在立法上认真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处罚和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悖论,寻找平衡点
近日,《法制日报》报道了海南文昌一起学生欺凌事件及其处置结果,引发舆论热议。人们因欺凌行为的恶劣而愤慨,更对文昌市的处理结果表示无奈。报道说,“对参与打人的陈某等已满14周岁的3人作出行政拘留15日,并处罚款1000元,因这3人均未年满16周岁,且系初犯,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法律的鞭子高高举起,却轻轻放下,真正受处罚的是家长,赔偿1000元。
当前,欺凌事件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事实证明,法律监管乏力,教育功能缺位,实施欺凌者游走在教育不到与法律不罚的灰色边缘,是其深层次的主因。因此,人们不禁要问:面对校园欺凌事件,学校应该怎么做?
要对欺凌事件坚决说“不”。为了防治中小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按照《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实际相继出台了实施方案,海南省经省政府同意,省教育厅联合省委政法委、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海南省委、省妇联、省残联等11个省直单位于2018年5月印发了《海南省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明确了学生欺凌的界定,提出了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强化预防体系、依法依规处置、构建长效机制等四项工作任务,厘清了部门的职责分工,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保障措施,形成中小学生欺凌防治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进一步来说,面对欺凌事件,学校要确实负起第一责任。因为学生欺凌实施者是学生,学校作为防治的主体责无旁贷。因而要在处置中坚持“教育为先”的原则,避免出现重平息,轻教育,致使学校教育功能缺失的误区。
首先,学校在事发之后不能只给派出所报警了之,自己成了甩手掌柜,而要成立由校长负责,教师、少先队大中队辅导员、教职工、社区工作者和家长代表、校外专家等人员组成的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高中阶段学校还应吸纳学生代表),细化学生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在学生欺凌事件发生时,主动受理并实施学生欺凌事件的正确处置。
其次,教育的结果不应只落在家长身上,给钱摆平,丧失对实施欺凌学生的教育契机和教育责任。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虽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要加强家庭教育,但不等于在未成年人违纪违规时,仅仅由父母出面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而代为受过。要制定一定学时的专门教育方案并监督实施欺凌学生按要求接受教育,针对事件的不同情形予以相应惩戒,同时要安排一定学时的法制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课程,可以聘请法制专家或公安民警主讲,强调其严肃的训戒性。
同时,对不同程度的欺凌事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是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就要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如果是反复发生的,除了批评教育外,还可视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给予纪律处分和法律处罚,触及灵魂,惩前毖后,警戒他人。
面对学生欺凌事件,学校教育是必须的,但不是万能的。有关方面要在立法上认真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处罚和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悖论,寻找平衡点,让处理学生欺凌事件的法律长牙齿,真正发挥法律法规的刚性作用。防治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和处置,不光是学校一家的责任。正如海南省制定了《海南省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协调会议议事规则》,推动省直11个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共同治理。2018年10月中旬省教育厅将联合相关省直单位组织督导组,随机抽取市县开展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实地督导,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第五篇:立足源头治理 创新社会管理
立足源头治理 创新社会管理
——黄浦区法院加强立案信访工作服务保障平安世博
黄浦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行政、金融、文化、商贸云集,在上海加速建设 “四个中心”过程中,聚焦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当前,由于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处于矛盾凸现期,加之黄浦区特殊地理、历史原因,导致社会矛盾、冲突尤为复杂,信访维稳工作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黄浦区法院在院党组的带领下,迎难而上,积极创新,立足源头治理,坚持能动司法,在立案调解、化解信访与窗口接待中进行着多途径的努力,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立案信访维稳工作机制,为服务保障平安世博做出了积极贡献。建社区立案信访便民工作站
从源头预防与化解矛盾
市民遇到纠纷想诉诸法律,但往往心里没有底,有的人连打官司的流程也不甚了解;大量的邻里、社区纠纷经常发生,如果处理不当,可能进一步转化为恶性事件。这些,都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需要面对的问题。为推进司法进社区,密切法院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作用,拓展矛盾纠纷化解的新途径,黄浦区法院将立案信访工作前移至社区基层组织,力求从矛盾纠纷产生的源头加以预防和化解,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化解、社会管理创新。今年4月12日,黄浦区法院与区司法局在辖区六个街道挂牌设立社区立案信访便民工作站,聘任人民调解员担任社区立案信访联络员,作为就近解决社区居民纠纷、化解社区矛盾、开展法制宣传、提供司法服务设立的便民服务机构。
在工作站,记者看到,每个社区立案信访便民工作站都张贴着立案信访联络员工作职责,摆放宣传架发放诉讼指南;社区的立案信访联络员都由法院进行了上岗前培训,持证上岗;联络员在调解化解地区纠纷过程对所掌握的民间矛盾纠纷信息及潜在因素,认为需要通过诉讼解决的,可及时与法院联系,通过主动提供法律咨询、诉前调解等方式,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的渠道反映合理的诉求;对涉及老、弱、病、残孕等行动不便的社区居民,帮助联系法官上门予以立案指导;对法院经审查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但因涉及民生、稳定而需要解决的纠纷,在征求当事人意见后,移送 “区联合调解委员会”或社区立案信访便民工作站进行调解。法院每月安排两名法官定期到便民工作站进行巡回指导,不仅指导为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办理上门立案手续,还有对容易产生涉诉信访矛盾的人员进行疏导化解。事实上,一些纠纷未进法院大门就被解决在萌芽状态。
张某与谢某系上下邻居关系。谢某在底楼天井搭建了顶棚,窃贼利用该天井顶棚翻窗进入张家实施盗窃,导致张家被盗财物合计2000元左右。为此,张某要求谢某拆除天井顶棚,赔偿被盗损失2000元,否则将自行拆除谢家天井顶棚。社区立案信访联络员得到消息后,立即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谢某同意拆除天井顶棚,张某亦放弃赔偿2000元损失的要求。又如,邻居马某与曹某因发生口角,曹某动手打了马某。为赔偿医药费纠纷,双方本来要对簿公堂,经社区立案信访联络员调解,双方最终就医药费赔偿事宜达成协议。
此类邻里、社区纠纷经常发生、不胜枚举,如全部进入诉讼程序,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并导致当事人诉讼成本增加,而且会使现已不堪重负的法院面临更多案件,有限的司法资源难以应对。社区立案信访便民工作站不仅可以及时掌握社区纠纷与矛盾,还可以在法院的指导下,通过简便、灵活的居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及时地调解化解这些社区纠纷与矛盾。据了解,社区立案信访便民工作站自成立以来,共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166件,177人次,为当事人提供立案指导50余件,目前成功调处各类社区邻里、婚姻家庭、治安案件、债权债务等纠纷共计385件。
“在家门口就能咨询法律问题,也能立案了,真方便。” “发现信访苗头可以马上疏导,不要等到上访了再化解,难度小多了!”这项举措不仅得到老百姓的欢迎,也让社区调解干部压力减轻不少,还可以逐步增强人民调解与法院裁判之间的同质性。
“利用社区力量加强法院立案信访工作,既减轻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又对法院落实司法为民举措,拓展司法公开、司法民主具有积极作用。”黄浦区法院立案庭庭长田家俊这样告诉记者。
首设信访维稳跨区联动机制
增强工作措施的实效性
黄浦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法院的信访对象存在上访老户多、居住在外区的上访人员多、历史老案多的“三多”现象。其中,居住在外区或外省的上访人员所占比例高达70%左右,很多属于 “人案分离、人户分离、人案户分离”的三分离情况,这对法院落实信访矛盾化解和维稳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上访人王某在与某公司因买卖发生纠纷而来法院起诉,法院经审理作出的判决并未支持王某的诉讼请求,对此他不服判决走上越级上访之路。为使王某息诉,法官来到王某所在的闵行区某居委会沟通,得知王某在发生纠纷之后,无业在家,而妻子患病、女儿读书,生活面临重重压力,因此对社会和法院产生对立情绪。为了使王某息诉罢访,法官通过熟悉了解王某的居委会干部经常主动与王某约谈,增加互信。同时,法院也与居委会一同帮助王某解决一些实际生活困难,进而转变了王某的对立情绪,最终使其息诉罢访。
在长期的信访工作实践中,黄浦区法院发现信访对象居住的街道居委等基层组织,在落实化解维护稳定等方面有着天然的地缘、人缘优势,通过与街道居委干部密切合作,可以极大地增强法院信访维稳特别是矛盾化解的实效性。因此,法院开始与各街道居委采取点对点联系的方式,以化解信访矛盾。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黄浦区法院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配合,在全市法院系统内率先建立了法院信访维稳跨区(市)联动机制,并在今年3月下旬举行了法院信访维稳跨区联动工作组成立仪式,以充分发挥联动效应、规模效应及集约效应,切实有效落实化解维稳工作措施。黄浦区法院目前已与浦东、徐汇、闵行、宝山、静安等8个区12个街镇社区居委形成联动,还与外省市的信访对象所在地的镇政府建立联动机制,并且联动的社区正在逐步拓展中。
据田庭长介绍,该项跨区联动机制具备成员单位广泛、组织目标明确、会商制度完善三大特点。“联动工作组成员包括法院立案庭及相关街道(镇)、派出所、居委会,基本涵盖了法院重点涉诉信访对象所在全部街道、居委。”“法院立案庭与各成员单位联手研究制定涉诉信访重点对象劝访息诉化解方案,落实维稳措施、互通信息和定期会商,建立长效涉诉信访化解维稳机制。通过建立各成员单位间的联动机制,密切联系,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及时掌握涉诉信访对象的思想动态,切实有效落实维稳措施。”同时田庭长也表示,法院每半年召开一次情况通报会,交流反馈涉诉信访对象化解及劝访维稳工作,研商对策,落实涉诉信访对象的教育疏导和劝访息诉措施。
“6+2+3”信访一体化接待
建章立制练好内功
无论是建立社区立案信访便民工作站,还是信访维稳跨区(市)联动机制,在这些创新举措的背后,离不开黄浦区法院内部规章制度与深厚“内功”的支撑。
从2009年开始,黄浦区法院就以深入贯彻落实中政委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意见》为契机,在高院 《关于立案接待窗口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指导下,进一步规范了信访接待制度及日常信访接待工作,建立诉讼事务中心,明确信访接待窗口功能,将信访接待窗口打造成为集日常接访、法律咨询、判后答疑为一体的接待窗口,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法院对信访人信息的集合查询,为化解信访矛盾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基础。
今年,黄浦区法院为进一步增强立案信访接待人员便民为民利民的服务意识,畅通法院立案信访接待窗口的渠道,全力化解涉诉信访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在进一步完善立案、信访、诉讼事务三位一体便民服务机制的基础上,特地制定包括 “真心、真诚、真知、真话、真办、真了”在内的 “六真”约规。
据介绍,“真心”要求牢固树立真心为民着想,真心为民服务的司法理念; “真诚”要求面向民众以诚相待,以诚交流; “真知”要求真正了解群众来访诉求,真正了解讼案情况,真正掌握法律政策; “真话”要求本着实事求是、严肃执法的原则,接待来访群众讲实情,说真话; “真办”要求增强责任意识,推行首问责任制,做到有访必谈,有信必办;“真了”要求增强化解涉诉纠纷,协调各方,加强沟通,使涉诉信访矛盾真正达到涉诉矛盾案结事了的目的。法院在 “六真”约规之外,还创设了 “两”方参与和 “三”个三举措。两方接待是指院内和院外一同参与信访接待。院内参与由院长接待制和审判长庭长轮值制组成,院外参与包括了人民陪审员、特邀监督员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正是依靠两方面参与信访接待,做好矛盾化解工作。而在 “三”个三举措中,首先是坚持“三依靠”,依靠上级法院、依靠地方党委、依靠基层组织和单位,加强信访联动机制建设;其次,推行 “三走访”,走访上访人、上访人亲属、上访人所在单位,全力化解涉诉信访矛盾;最后,重视 “三关心”,关心上访人生活状况、身体健康、思想动态,体现人文关怀,减少信访。
在 “6+2+3”体系下,法院的立案信访工作表现得更为扎实,世博会召开以来,黄浦区法院的信访维稳工作取得很大进展。
围绕服务保障世博对立案信访工作提出新要求
“积极调解、化解信访、方便百姓„„我们的立案信访工作一直立足源头治理,坚持能动司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以实现平安世博目标。”黄浦区法院分管立案信访工作的章小平副院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期以来,法院通过各
种创新机制,在立案调解、化解信访与窗口接待中进行着多途径的努力,特别在世博会期间,在服务保障世博的宗旨下,法院又对立案信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立案窗口是群众走进法院的第一窗口。据介绍,目前黄浦区法院已开辟 “绿色通道”,对涉世博案件的立案、审判和执行予以快速处置,建立涉世博案件立案通报制度。“这就要求立案人员在立案审查过程中,除了高度重视疑难、敏感案件外,还需对涉世博案件一经发现就及时汇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及时立案并提供相应的司法服务,对于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则明确告知起诉人不予受理并做好释明工作。”章副院长告诉记者,法院在对涉世博案件进行快速处置的同时,也已加强了对各类涉世博案件新情况、新问题的预测、分析和研究,以更好地为世博提供服务保障。
“世博期间,信访维稳任务将更加繁重。”章副院长坦言,考虑到世博会举行的周期,为确保世博期间社会的和谐稳定,法院成立了世博信访维稳工作小组,并通过定期召开的会议,加强预测分析,健全涉世博案件定期排查登记制度、初信初访办理机制、世博区域社会矛盾化解协作机制等,具体落实法院信访维稳工作部署,制定具体化解与维稳方案。围绕服务保障世博的工作,章副院长表示,法院将一如既往地坚持 “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方针,做到严格审查和保障诉权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大力加强对当事人诉权的保障,依法高效地做好常规纠纷的立案审查工作;另一方面针对法院所处辖区行政机关、国有企业、金融机构 “三多”的情况,对涉及国计民生、重大影响及疑难复杂案件,慎重审查,把好立案关口。
“我们的法官还需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升立案审查水平。加强对 《侵权责任法》等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针对立案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交流,总结规律和工作经验。”章副院长同时表示,世博期间,法院将进一步规范窗口服务,强化文明接待,注重司法礼仪,展现上海基层法院良好的司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