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我国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
试论我国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每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盛衰存亡。然而,企业文化并非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不断发展、随“需”而变、与“时”俱进,应该随着企业面临的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随着企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的提高,从而能够自始至终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关键字】企业文化、建设、策略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随着国有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随着我们逐步全面地融入WTO,尤其是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壮大,我们国家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领域内各个方面的状况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市场为基础和国家调控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初步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业已成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也初具规模,以国家为主导、充分调动社会和个人力量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初具雏形。面对着这种种急剧的变化和深刻的变革,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为了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推进企业各项工作的发展,而企业文化建设便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那么社会的种种变革是如何作用于企业文化的呢?企业文化应该如何适应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呢?本文将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现代企业文化的概述我们要探讨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首先应该对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内涵有所了解,以便让我们下面的探讨变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不是“水月镜花”般的“空中楼阁”。本文涉及到的最基本的概念便是企业文化这个基本的概念,下面我们分别来认识一下。
(一)、企业文化概念及特征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和特征有着重要意义,是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完善的关键。
1、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企业的物质文化是指企业的机械设备、厂房、产品等,其主体是物体;企业的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思想成果和价值观念等精神性财富。狭义的企业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也就是指支配和主导企业及其职工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时,在向自然索取、与社会交往中,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可以说其在本质上,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及其职工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此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企业文化“本身也是一个富有层次的体系”,它并非是散乱的、无序的,而是系统的、协调的。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企业表层文化、企业幔层文化、企业深层文化。三个层次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体系,共同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作用.2、企业文化的特征企业文化要经过长期的培育才能形成并完善,同时企业文化又因企业的差别而各有千秋。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通常具备以下一些特征:时代性、科学性、系统性、隐蔽性、特殊性、动态性,具体表现为:(1)时代性:任何企业都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从事其活动,因而企业文化也就带有浓厚的时代特征。企业文化是一个时代精神的反映,往往凝聚着时代的风貌。优秀的企业文化更是时代精神的具体化,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保持良好关系的体现。(2)科学性:企业文化的科学性是指企业文化应该正确反映企业经营活动自身的规律。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科学的根据,它的制定应该是实事求是、有理有据的,只有科学、合理、正确的企业文化,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3)系统性:一个企业的文化尽管有表层、幔层、深层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企业文化并不是零散的,而是有系统的一个整体。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个子系统,应与企业的其他部分保持有机的联系。企业文化各要素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4)隐蔽性:这主要是针对企业文化的精神性来说的。从形式上讲,价值观、信念、经营哲学等都是隐形的;从形成方式来说,精神的铸就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靠外界灌输的;从存在方式来看,它存在于员工和经营者的内心。(5)特殊性:企业文化的特殊性又叫做企业文化的具体性,也就是说每一个企业的文化内涵都是不同的。其包括不同国家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结构、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管理风格、目标追求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6)动态性:企业文化并不是一经确定就一成不变了,恰恰刚好相反,企业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必须表现出一定的动态性特征。虽然企业文化某些核心部分可能是永恒的,但相当一部分是变化的,企业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而且,不断以新的观念、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来充实企业才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对企业的作用,集中的体现在对企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上,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其所具有的四大功能:
1、凝聚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鼓励、引导把员工个人的人生追求与公司的目标相结合,帮助员工了解公司的政策,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团队之间、个人与公司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
2、导向功能。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首要的。在构成企业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念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3、激励功能。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如果企业能以正面奖赏的形式对员工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的挫折进行鼓励,而不像有些企业那样员工一犯错误就对其进行惩罚,这样就有效地保护了员工的创新精神。
4、约束功能。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现代企业文化发展状况要了解现代企业文化的状况,顾名思义,就是不仅只了解国内企业文化的发展状况,还应该了解国外企业文化的发展状况。在认识自我、借鉴他人的基础上,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一)现代世界企业文化发展概况从 1769年,英国诞生了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成为人类走向工业社会的标志。1911年,美国人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问世,使企业步入了科学管理的新阶段。再到1982年,美国的迪尔和肯尼迪出版了第一本系统探讨企业文化的权威之作《企业文化枣企业生存的习俗与礼仪》,立即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深广、效果深远,世界各国企业纷纷掀起一股“文化热潮”。
1、美、欧等西方企业文化发展概况在企业最早发源的欧洲,在现代企业制度最为完备的北美,企业管理的模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从个体户到工厂,再到集团化的规模,慢慢地从人事的管理到人才的管理,再到人资的管理,从而推动企业的管理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文素养的发展进而升华到美学社会的发展,达到了所谓的“企业文化的管理”阶段。正如威廉.大内总结说,管理文化的核心是“使工人关心企业。”在强调“个人主义”、“个性至上”的西方世界,平等、民主、正义、效率等价值自然而然的渗透到了企业文化中,因而,在美、欧等国,企业文化更多的强调的是企业文化的“人文关怀”,即企业文化应该致力于发展、增进职工的权利、福利等,从而保障企业职工的人生权、谋求幸福等各项权利,任何有损职工基本权利的企业制度、规章都会被视为“不道德”,并遭受工会的强烈反对。例如,美国的世界级的企业(如壳牌、杜邦等),他们的企业文化就经历了从“忽视人”到“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注重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的发展阶段。有人更将企业文化“尊重人”看作世界500强企业为何多在美国的原因。
2、韩、日等东方企业文化发展状况韩、日等国是继美、欧之后,现代企业制度较为完备的国家。二战之后,日本、韩国在美国的扶植下建立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其中就包括美欧等国的现代经济制度,然而,韩、日的现代经济制度虽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但是在经济发展上却各自走出了一条不同的发展、成功之路。时至今日,日、韩不仅是亚洲经济的样板,也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其企业文化更是呈现出与美欧等截然不同的特色,显得别具一格,对于同属东亚文化圈的中国或许更有借鉴意义。与美、欧等国强调“个人”、“个性”的企业文化截然不同,韩、日的企业文化则强调“集体利益”和“团队精神”。有人戏说“一个日本人是一条虫,但一群日本人就是条龙”,因为韩国、日本在历史上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的“和衷共济”、“重义轻利”、“和谐”等观念也为韩日人民所接受,并深深的融入到了国民性格之中。因而,韩、日的企业文化,往往侧重于倡导、培养员工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在80年代,日本的电器行业凭借这种精神,一度占领了美国的市场,引得美国企业如临大敌、风声鹤唳。而在今天,韩、日等国的企业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良好契合的成功范例,仍旧吸引着全世界众多企业、政府、组织的关注、研究。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起步较晚,现在还处于初步建立的探索阶段,具有一些与国外不同的特点,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有以下表现:
1、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因为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但总结我国不同企业多年发展过程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1)从企业性质看,企业文化广为各类型企业所采用。改革开放之初,合资和独资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比较重视;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过程,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和部分大中型国有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也日益重视并进行了很好的实践;到目前,部分有远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也逐渐进行了企业文化建设。(2)从地域特点看,各个地区的企业文化发展极不均衡。积极从事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从总体上看发展很不平衡,东部沿海企业比较好,中西部企业这一方面的意识相对比较差一些,这种差距需要一定的时期才能消除。(3)从行业分布看,从总体上看,金融、保险、建筑、食品、石化、矿山、电力、航运、电信、电子、冶金、铁路等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走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前列,如呼和浩特铁路局、大庆油田电力集团、蒙牛集团等。其他企业和系统相对弱一些。(4)从内容方面看,已经从国外企业的简单模仿、移植、开始向结合中国文化环境和本企业特色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特色化”阶段发展,现在还处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契合、磨合的阶段。(5)从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者看,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是培育独特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的关键所在。作为企业领导的企业家的素质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起着异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企业文化建设还为进入常态发展的阶段。
2、我国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发展之后,我国的企业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企业文化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称道、重视。但是,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企业文化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企业领导者由于个人职业素质和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只注重资金、技术、市场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工作,不足够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不知道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和“软实力”所起到的巨大的作用,对于企业文化的作用和意义没有充分的认识。(2)企业文化的发展不平衡。正如张光照会长所讲,我们国家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不够均衡的,包括两方面的不均衡:一是区域上的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明显要比西部地区发展充分;从行业上看,金融、保险、建筑、食品、石化、矿山、电力、航运、电信、电子、冶金、铁路等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走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前列。(3)存在“重形式,轻内涵”的倾向。许多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目的不明确,习惯于追风,不注重实效,“包装”、“炒作”现象突出,忽视企业文化内容的建设,忽视企业文化的精神力量。过分注重形式、礼仪,而轻视了内容、实质,更不注意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4)盲目跟风、缺乏个性。张光照会长指出,我们国家广泛存在把企业文化当作“包治百病的药方”,以为只要有“文化”,就能“有品位”。其实这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没能够很好地根据我国现实社会的价值观念,结合本企业和员工的特点来构建和创新企业文化。
三、解决的对策及建设策略面对上述我国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我们不用“讳疾忌医”,也不用“如履薄冰”,而应该坦然正视、勇敢面对,认真思考解决的办法。
(一)解决企业文化问题的对策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并非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解决这些问题也并非是简单的事情,而需要经历一个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而逐步的解决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实现企业文化“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发展。要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我们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解决:
1、消除偏异,促进健康的企业文化的形成。针对一些企业所倡导的和表现出来的文化有明显的偏差,即实际行为和企业文化的脱节,精神口号叫得很响亮,但在经营中表现的却是不择手段的现象。企业若要想取得快速、稳定、长足的进展,就必须消除文化的偏差,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抛弃不利于企业成长的习惯和管理方式,学习和利用有利于促进发展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在此过程中形成企业真正的、适合的、健康的文化。
2、解放思理,不断的推进企业文化的发展。对企业来说,塑造企业文化不是从理论上去研究和讨论,而是将新的经营思想细化到企业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不断的企业变革来实现员工最初的行为改变。成功企业对文化的理解就表现在他们不断变革和丰富上,企业文化不断促进企业的变革,业绩增长来之于企业不断的变革,企业的变革过程也就是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通过不断深入的企业变革,来实现企业价值理念和员工价值理念的不断融合,从而形成具有自身个性和风格的企业文化。
3、合理统筹,促进企业文化的均衡、协调发展。针对企业文化存在的区域行业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国家和行业组织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履行相应的职能,给中西部企业以企业文化相关的知识理论的咨询、指导,以及给予必要的经济的扶植和支持。各级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引导已经拥有企业文化的企业科学合理的建设企业文化,没有建立企业文化的企业在适当的时候建立企业文化,从而促进行业内、国家内企业文化的合理布局、发展。
4、“洋为中用”,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众所周知,很多西方的营销理念已被我国企业广泛接受,可以说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学习西方的基础和传统。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只要对自己有用的,只要是对自己有益的,不妨拿来用一下,文化的不断融合,将促进文化的进步。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坚持吸收著名成功企业的经营理念,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补充。但也要注意到借鉴成功企业的文化建设,必须要联系自身实际,要有选择、扬弃,不能一味模仿。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和策略为了更好的解决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也为了更好的指导我国的企业文化事业,我们应该在思想上和理论上做出一些探讨,也应该在实践中和策略上做出一些思考。因而,下面我将从思路和策略两方面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1、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它是一种基于员工自身需要和企业实际的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意味着平等、尊重、付出、福利、回馈等各种关系的和谐。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必须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和工作重点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必须随“需”而变、与“时”俱进。在比较、吸收国内外诸多优秀企业构建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及分析、借鉴众多企业失败的教训后,我们认为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企业文化的建设要以人为本:我们知道企业的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创造出来的,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认识根基,是企业的领导者无法随意制定的,更是不能强加的。企业的文化应该着力于打造“为了人、关心人、培育人、重视人、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凝聚人”的人文氛围,关注细节、关注现实,不流于口号、不止于表面,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企业的文化为员工所接受、认同,并表现到言谈举止中,渗透到的日常的生产生活里。这样的话,企业的文化并不只是企业的文化,而已经内化为企业员工自己的文化,企业文化已经于员工融为一体。(2)企业文化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当员工把企业文化与自身融为一体,像完善自身一样去完善企业文化的时候,企业文化就已经具备了发展、变化的条件了。况且,企业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不能固守一种固定文化表现形式,它既要保持其文化的本质不变,又要不断创新它的表现形式,不断增添新的文化内容。创新是企业活的灵魂。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是企业价值观的内核。没有创新的文化就没有创新的企业英雄人物和创新的员工队伍,就没有创新的技术、创新的管理、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服务和市场,企业就会丧失其发展的前途和道路,就会丧失社会价值的依据。因而,企业要激发和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同时为其提供创新的外部环境,大力推进企业的经营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从而创新、发展企业的文化。
2、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众所周知企业文化作为主观实践的精神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家(决策层、管理层)在企业发展水平和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在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文主义,通过有形化渠道或策略,努力构建“为了人、关心人、培育人、重视人、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凝聚人”的人文氛围,最终实现企业发展成果共享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践活动。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有多个层面、多个侧面的内容。要建设科学、健康、合理的的企业文化,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而企业文化的建设要经历一个从企业的现状和实际出发,由易到难、由表及里、逐渐积累、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们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建设:(1)要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目标。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依据资源制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须的政策和计划。企业战略和企业目标充分体现着企业文化,同时又受一定的企业哲学和企业文化支配,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战略和企业目标。有了明确的企业战略和企业目标,职工才知道企业现在做什么,将来要做什么,现在该怎么做。企业文化要贯穿到企业发展战略生产经营服务的全过程,以市场为导向、以目标为指导,制定适合企业特点的发展战备和目标,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要制定规范化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人们的行为方式都有一个从强制到自觉的过程,即通过制度、规章、约定的强制执行,使人们形成一种习惯,逐步培养成一种自觉意识,最后形成一定的文化形态,同时反过来又影响制度和规章的形成,促进文化的逐步提炼和升华。所以,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纪律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根据形势要求和企业发展实际,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培养职工的行为习惯和自觉意识,形成高度的凝聚力,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3)要制定企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有利于营造企业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强化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作风、职业信誉教育,制定企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让职工知道企业反对什么、主张什么、提倡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要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先进道德,规范企业行为,振奋职工精神。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同精神文明创建设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精神文明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努力形成企业的文化氛围。(4)要注重培育企业的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精神的基础,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企业精神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经形成,能产生强大的号召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个人的价值往往依附于企业价值,企业价值得到员工认可,其团队的产出远远大于个体之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培育企业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树立强大的精神支柱,激发员工的创业热情。企业价值和企业精神渗透进员工的心灵并成为员工的追求,才能构建出科学、健康、合理的企业文化。总而言之,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企业在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应该根据企业的发展不表,为“需”而变、与“时”俱进,不断的更新企业文化的形式,不断的发展企业文化的内核,在扬弃中不断的发展企业文化,在借鉴中不断的增强企业的“软实力”。参考文献:
1、刘仲康、司岩:《企业经营战略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斯蒂芬,罗宾斯(stephen.p.rpbbins)、玛丽.库特(mary.coulter):《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刘仲康:《企业管理咨询》,中国政治经济出版社,2001年
4、廖为建:《公共关系简明教程》,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
5、人民网:《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及思路》刘卫民 史妍
6、曼昆(n.gregory mankiw):《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7、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浅析我国企业文化建设
浅析我国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巨大作用日渐凸现出来,成为企业经营最深厚的基础和最根本的要素。所以只有着重培养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使其物质资源在精神文化的作用下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最优化,才能在今后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与不败之地。
[关键词] 企业文化问题建设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的总称。它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巨大作用日渐凸现出来,成为企业经营最深厚的基础和最根本的要素。有无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拥有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富有个性化魅力的企业文化,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与成败。任何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并受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社会文化、外来文化及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个性、社会性和群体性。我国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也不例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实践,却是不能超越国家民族界限的。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企业文化,只有在不断摸索中创建有本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我国企业文化的演变过程
1.改革前“非系统性、外显性”企业文化
我国的社会主义是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没有经历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所以我国企业文化是在传统农业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其生成阶段,这种企业文化是一种不系统但又具有很强外显性的企业文化,它更多地受当地社会经济力量、政治力量、文化力量的影响。虽然企业文化未系统成型化,但在文化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以及精神层面上都有很强的外显性(或称可觉察性)。国有企业从厂长到工人每个人都有一种共识:“我们是国家的主人”,“爱厂如家”,“勤俭节约”,“勤劳苦干”,“无私奉献”,“遵纪守法”等。由于受到上述理念的支配,工人们上下一致,团结奋进,以极大的热情完成上级下达的一个又一个任务。从建国初期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增长率来看,这种外显性的文化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强正面的影响。
2.改革初期“模糊、隐性”的企业文化
改革初期,由于十年**给人们内心带来的巨大创伤,造成了人腾飞的情感和信仰危机,人们彼此间不再相互信任,不再坦诚交流。而对外门户的打开,在带来改革、创新的新风尚的同时,也带来西方个人主义观和拜金主义。人们对未
来会怎么不知道,都抱着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想法。个人主人拜金主义和人们之间的冷漠相结合形成了一股文化暗流,如“当官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公家的东西,不拿白不拿”、“少管闲事,明哲保身”等,这严重侵蚀着人们的心灵,贪污浪费现象屡见不鲜。公共水房水龙头的水在哗哗的流,人们熟视无睹。这是一种未公开化,却又在人们心头潜移默化地起作用的隐性文化。国有企业在改革初期大幅度亏损的原因除了体制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企业办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外,这种隐性文化的负面影响也是原因之一。
3.改革现期新型的企业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人们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转变,以及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需要,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产生。这种新型的企业文化,是一种系统性、开放性的企业文化。它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使企业完成既定的战略目标。这种文化是一种战略支持性文化,由于它与企业的经营策略紧密配合,因此能有效地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新型企业文化的分类,参照约翰.科特的方法,把其分为三类:强力型企业文化、策略合理型企业文化和灵活适应型企业文化。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行业特点,分别实施相应的企业文化战略。
二、我国企业文化的现状及其建设
近20年来,随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我国的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大价值,许多企业也开始有意识的培育企业文化。但从总体来看,目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间较短,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企业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不少企业以市场经济文化为背景,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尚不成熟,在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文化的沟通与竞争中显得乏力。主要表现在:从企业文化的内涵上看,缺乏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核心理念尚未形成;从表现形式上看,注重公关形象的运作过程、目标和结果,但尚未形成良性循环;从企业文化的结构上看,尚停留在表层和中间层,对企业文化的三个主要层次——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之间还缺乏全面的考虑,没有形成一个整体。不少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认定上虽然认为越来越重要,但对其内涵却不十分清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有识之士预测到中国的企业文化将会再度升温。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前后,一段时间,研究企业文化火热但后来又逐渐平静下来了,说明研究企业文化只停留在表层或照搬国外的企业文化的做法是行不通的。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建设的发展和进入21世纪全球信息化、跨国公司的兼并与进入等等紧迫形势下,本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就比较滞后的今天,若再不加强研究和进行建设,我们就可能会丧失发展机遇,影响我国的企业文化的发展。
三、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1.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包括各种符号、英雄、活动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2.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
有些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有学者曾经指出,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运用
我国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用文化来管理企业,如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儒家学说来管理企业,还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老子学说来管理企业。这些学说作为中国文化的思想代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理念,应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用传统文化来把握当代人的心理,来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来调整对中国员工的工作激励,这需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找准其中许多具体的联系。
4.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做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
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四、新时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
在当前我国特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使我国企业进行一个良性的稳步的发展,建设企业文化是极其重要的。在高层管理人员战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实施企业文化战略。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精辟论述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的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科学论断,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企业文化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始终坚持先进的文化前进方向,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是建设企业文化生命力的源泉。具体而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在选择性的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的同时,注意要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期形成本国的企业文化
随着WTO的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推进,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日益广泛而深入,从文化的角度上看,文化也必将趋向多元化。但企业文化是一定的民族文化的体现,它从属于民族文化并由民族文化所决定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重视仁爱,以人为本的传统;团结一致,儒家文化的重教育、启发和强化感化作用的传统;中华民族具有的自强不息的传统和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的传统等等要注意继续保持和发扬,同时也要注意摒弃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利的部分,吸纳国外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2.企业文化贵在创新
只有创新的企业文化才有生命力,才能使企业文化出现活力,在企业文化创新方面要注意不断吸收容纳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各种新的文化要素,不断融合现代科学与教育的新质内涵,形成具有现代意识、现代知识、现代内容的新企业文化。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致力于企业价值观的创新;二是要确定企业文化创新的机制,并以企业精神为统帅,指导企业不断创新。
3.注重企业家文化建设,以期带动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家担负着企业文化倡导、示范、整合、变革责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推动者,因此,一定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程序是由上而下的,而不是由下而上的,对企业文化建设而言,企业家的重要贡献和责任,应该是为企业培育一种使企业生生不息、健行不已的企业文化。因此要加强各类企业的企业家文化建设,以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为企业文化的建设真正起到指导和领导作用。
4.开放思想,摒弃陈见,不断加强学习
学习是企业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具有开放性的头脑,不断向成功者学习,善于分析和总结,将其成功之处善于用到本企业中去。同时,也要加强对市场经济体制的研究和学习,加强对国际规范的了解,瞄准世界科技的发展,针对本行
业的特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5.与生态文化有机结合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
6.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企业文化将从商业氛围升华出来,更重视于“人” ?商业化管理的本质特征是以物为中心,以全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忽视人的因素,在管理上强调铁的纪律、绝对服从和至高无上的权威。这里,劳资之间变成了纯粹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企业文化绝对不是片面地发掘职工体力,更重要的是发掘职工的智力资源,更注重于人的因素。况且,企业文化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反对“见物不见人”的理性管理思想,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
从长远来看,经济竞争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凝结在产品上的人类智慧和精华,是渗透到企业运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理念、意志、行为规范和群体风格。强烈而和谐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企业应有鲜明的价值观,有明确的指导方针,有强烈的经营信念。和谐,一指达到内部的和谐。二制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其次,成功的公司也注重激励员工,将人视为最宝贵的资源,力图将人才资源的潜力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经营在于人,还要求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上下一心,团结一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着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而企业文化将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最重要的、甚至是主要手段。文化手段重要性的这种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优秀企业所具备基本素质。这也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得到了初步体现。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企业文化的边际效益远大于技术的边际效益。所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着重培养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使其物质资源在精神文化的作用下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最优化,才能在今后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与不败之地。
第三篇:浅谈现代港口企业文化建设
论文关键词:港口;企业文化;建设
论文摘要;从国内外成功企业及其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港口企业要在全球化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强化港口企业文化建设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对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分析,提出了现代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策略。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积累,经过筛选提炼形成并倡导的一套优良作风、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是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职业道德、经营作风、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企业形象等文化观念的总和。企业文化一方面代表着企业优良传统的积累与沉淀,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提炼;另一方面又代表着企业发展的目标与导向,需要与时俱进地提出和补充许多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并丰富其内涵。从与时俱进的意义上,企业文化重在建设。
港口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分支,有其鲜明的行业特性,其中集中体现为港口资源的有限性、港口生产的专业服务性、港口产品的不可转移性。这些港口特性决定了港口企业必须突破一般企业文化建设的模式,着重于通过港口企业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进行理念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构建现代港口优秀的企业文化。
一、港口企业文化建设新的历史背景
港口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经济运行的命脉,也是国与国、城与城、人与人在经济、文化、商贸往来最大的交流平台。在新的经济条件下,现代港口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港口企业运营管理模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都对港口企业文化的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随着现代物流产业链的发展,港口现代物流也发展迅速,尤其是第四方物流的发展使得企业管理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智力、信息和经验的累积,倾向于整合的物流系统以及咨询服务。因此,现代港口企业将花更多精力围绕整个物流链或者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进行协同合作。在战略协作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不同性质、不同产业、不同国度的企业结成联盟,促进了不同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二)港口管理体制改革逐渐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发生新的变化
随着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港口企业从原有政企合一的体制下解脱出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主体和法人实体。原有的企业发展目标、组织形态、产业定位、经营策略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港口企业管理体制的建立,企业的整体战略、组织构架、经营业务、经营策略、区域范围以及产业方向都实现新的战略转型,因此,港口企业文化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也受到重要的影响。
(三)港口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港口企业文化建设面临挑战
加入WTO后,中国的港口进一步加快了开放步伐。越来越多国内外跨国企业、知名公司或民营经济加入到港口建设与经营,这些企业的加盟,形成了港口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而这些不同的投资主体,有着各自特有的企业背景、管理模式、区域文化、组织氛围以及沟通方式,这对现代港口企业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多元文化体系下构建适应现代港口企业的优秀文化成为众多港口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目标。
二、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并成为先进企业增强活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港口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一)建设优秀的港口企业文化是港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是企业经营哲学、价值取向、管理理念、道德原则、行为规范等要素的综合体现。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使企业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理念,把精神的力量化为员工的行动,化为企业的管理制度,化为企业的形象与信誉,进而形成企业独特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合力,并能释放无法估量的能量,极大地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二)港口企业文化建设是加强现代港口企业运营管理的有效途径
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人为本为主体,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群体行为为基础,以企业管理整体优化为目标的管理学说。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直接目标就是能够有效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促进管理创新,实现企业管理思想、管理人才、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港口企业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指导管理实践,一方面,从宏观上把握企业管理的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可以通过塑造员工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切实可行的企业制度和道德规范,促进港口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港口企业文化建设是港口改革发展的有力支撑
港口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这其中包括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一系列创新工程。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在企业产权结构、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上进行改革创新,而且还需要企业在精神层面进行文化创新。即在建立符合现代市场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同时,要积极塑造并创新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文化。通过不断加强港口企业文化建设,改造传统企业文化中不合理、过时的价值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法,建立起与时俱进的企业价值观和运营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企业中的文化力量,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知识资本运营和运作的新境界,确保港口企业各项改革顺利进行。
三、现代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策略
在现代知识经济背景下,加强港口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到现代港口企业面临的外部机遇与挑战,也要全面认识企业自身的内部优势与劣势,不断提升企业的战略素养,构建起优秀的现代港口企业文化。
(一)强化理念先行,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和鲜明个性的港口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文化一般包括3个层面的内容: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它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是一个组织能否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以价值观为核心,创新为动力,知识为基础,事业为共同追求,职业道德、法规、制度为导向的长期发展战略。现代港口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围绕港口产业,构建与整个社会正确价值导向相符合的港口企业价值标准,培育富有时代特征和鲜明个性的港口企业精神,形成“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不断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竞争力,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和优秀精神文化因素对现
代港口制度建设和物质生产的反作用,实现港口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
(二)加强制度建设,形成现代港口企业制度文化的保障体系
积极鼓励和动员全体员工参与港口企业文化的制度建设,为港口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崭新的制度平台。这就需要现代港口企业一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制定长远规划,注意近期效果,全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积极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工资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建立员工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以及员工休(疗)养制度等等;二要加强港口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教育广大员工发扬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提高自身服务质量,杜绝行业不正之风,自觉维护港口良好形象;三要定期组织或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与客户、合作伙伴充分沟通与交流,使员工在轻松的氛围中联络了感情,增进了相互间的理解和支持;四要建立客户回访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召开货主、客户以及合作伙伴的互动座谈会,提取各方意见,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不断完善港口现代企业制度。
(三)实施行为工程,重塑现代港口企业的行为文化
首先,现代港口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条件,为港口企业员工、广大货主和船东以及有关联检单位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着力搞好港容港貌,建设一个花园式的港区环境。提供港口生产生活一流的服务设备和安全可靠的后勤保障设施,港口员工、广大客户以及合作伙伴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其次,港口企业要加大对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的投入力度,积极参与社会的公益事业,以生动的事实感染人、打动人,给港口企业赋予浓厚的知识和文化含义,更加提升和丰满港口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品牌内涵,进而使港口企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最后,港口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和培养人才,进一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通过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广大员工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加强广大员工对现代物流、港口运营管理、生产安全知识、工艺流程以及装卸机械常识的认识深度和广度,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鼓励员工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培激发广大员工高度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氛围和文明健康的环境,培养港口企业员工高度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为现代港口企业文化的建设奠定坚实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张明伟.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中国市场,2007(6).2、吴志.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塑造[J].中国市场,2007(27).3、陈再福.抓好时机推进港口企业文化的重塑[J].中国港口,2004(7).4、徐廷光.港口企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港口,2004(8).5、刘博纯.关于港口发展与现代港口物流中心的思考[J].社会科学,2006(30).
第四篇: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之探讨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之探讨
作者:刘院丽 编辑:studa090420 [摘要]本文概述了企业文化的涵义,并重点论述了我国企业文化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以期望企业管理者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关键词]企业文化 文化创新 以人为本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企业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形式而建构起来的社会集合体,为了满足自身运作的要求,必须要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行为准则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机构和制度。而企业文化的任务就是努力创造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和共同的行为准则。所以它是指企业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是一个企业所特有的哲学思想和性格特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核心资源。实践中一个企业要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进行战略的管理,而战略的管理需要一个文化氛围的支撑。实践证明,虽然一般的企业都有与其匹配的企业文化,但是杰出的企业都有着强有力的企业文化。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将企业家文化等同于企业文化
由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往往都是由企业家和少数精英主导推进的,因而很难避免在企业文化中留下企业家越是英明和伟大,该企业的制度文化就会受企业家个人影响程度越大,于是企业家个人的生命周期被复制成了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但企业家个人寿命是有限的,而企业经营是要持续的,企业只有通过培育超越企业家个人自然寿命的限制的制度文化,才有可能成为持久经营的企业。我们必须承认,绝大多数中国企业还没有建立起超越企业家个人文化的企业文化。就连长虹集团这样一个曾风光一时的大企业都曾随着的企业领袖的波动而难以维持。相反,也有很多大企业,如沃尔玛,1992年山姆·沃尔顿的去逝并没有影响它依旧执世界零售业之牛耳,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百年企业所应该具有的超越企业家个人文化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而忽视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我国很多企业的领导者都存在对企业文化理解上的误区。他们认为所谓的企业文化无非就是企业标语口号的斟酌、企业标识的设计,诸如“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之类的标语,再加上精致的厂徽、统一的厂服等,这些企业的外在形象。但这仅仅是形象设计,并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把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也没有把企业精神渗透到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工作、行为习惯中。这就导致了一些企业天天开会倡导产品“质量”,然而天天在处理产品质量问题;天天讲顾客是上帝,但下面的员工在真正面对这些“上帝”时却总是漠然的态度。导致文化不但没有起到推进作用,反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三)没有进行文化建设的战略化思考和决策
由于一些企业规模不大,组织机构相对简单,管理方式较为单一,员工素质相对不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忙于生计,不被残酷的市场所淘汰,只能更多地考虑企业当前所处的位置和现状,忙于追求自己的短期利益,而对长远利益的战略无暇顾及。而且,他们一般认为文化战略是大企业、大集团的事,中小企业没有必要进行战略方面的考虑。这也使很多中小企业的领导者认识不到文化战略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四)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和创新精神
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共性有余,个性不足。企业文化应该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比如说,目前我国企业在理念设计上千篇一律的都用上了“求实、奋斗、团结、创新”等,这其实不是自己的真正的企业文化。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四、如何搞好企业文化建设
(一)转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现代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人、财、物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最先进的管理思想是用文化进行管理,因此,企业经营者越来越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塑造,企业文化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所以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而不是它的影子,企业管理讲求成本最小、收益最大,企业文化亦然,所以企业文化从本质上说应是一种经济文化。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企业文化的这种重要性,但它在一个企业中的地位是别的东西所无法替代的。而获得企业文化的办法就是学习,所以本世纪组织学习将变得非常重要,企业的主要工作就是学习。另外管理者对于未来的掌控感也取决于以下两种能力:在别人都没有看到方向的时候,你看到了方向;在别人都为看不到方向而迷茫的时候,你对你的方向有信心,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学习。当企业开始重视学习,当企业开始重视文化的时候,是企业强大的标志和起点。
(二)重点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管人,人是企业之本,而人又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这个客观的环境之中,虽然他们也在一个组织和部门中工作,但他们在思想,行为等方面可能与组织不一致。所以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人本管理,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管理理论的创新发展。
“顾客至上”这一法宝,在各大企业的竞争中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企业管理要达到其效益就必须使顾客感到满意,而顾客的满意度是建立在员工满意度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目标应始终围绕“以人为本”这一中心做文章,要做到尊重人、关心人,调动人的积极性,依靠全体员工发展企业。要高度重视深刻体现人本思想的企业文化建设,秉承“顾客至上”的人本管理理念,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把企业管理者的理念培育成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形成推动企业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最大限度地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
具体而言,就是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尽最大可能满足员工的需要,以保证组织中的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地完成组织目标而自觉作出贡献。我们提倡不但制度化管理员工,更要“人性”化管理员工。真切的体现“人本管理”的内涵。比如海尔提出“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等理念;蒙牛的用人理念即:“有德有才,提拔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人才,把人才的竞争力当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建设企业文化势在必行。
(三)加强企业文化的创新观念 由于企业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不能固守一种固定文化表现形式,它既要保持其文化的本质不变,又要不断创新它的表现形式,增添新的文化内容,这是企业文化获得巩固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管理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其它企业的经验再好,都要适合本企业的文化。成熟的企业文化是一个能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文化,其标志是上下同欲,自觉求新求变。所以在创新或学习移植先进的企业文化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学习,要开展研究,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但是绝不能盲目照搬,要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创新,学习——消化——吸收——创新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海尔文化堪称创新文化的典型。张瑞敏对海尔文化是这样表述的,概括成两个字:创新;概括成四个字:不断创新;概括成六个字:永远不断创新。创新是海尔之魂。开拓创新是日本索尼公司的企业精神。索尼公司的前身是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创立之时,创始人井深大就说:“我们要凭着别的公司都无法超越的决心,创造我们独一无二的产品……我们将始终是一个未知世界的开拓者。”正是在这种精神和信念的支撑下,索尼公司的产品不仅在国内独占鳌头,即使是在世界的同类市场上也备受称道。
所以创新是企业活的灵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是企业价值观的内核,它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变化同步,不能有丝毫的窒息和停滞。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的一个核心项目。我们必须正确的对“企业文化”加以认识。同时,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个企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持久地发挥作用。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总之,有了卓越的企业文化,企业将不战而胜。
第五篇: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之探讨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之探讨
作者:刘院丽编辑:studa090420
[摘要]本文概述了企业文化的涵义,并重点论述了我国企业文化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以期望企业管理者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关键词]企业文化文化创新以人为本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企业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形式而建构起来的社会集合体,为了满足自身运作的要求,必须要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行为准则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机构和制度。而企业文化的任务就是努力创造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和共同的行为准则。所以它是指企业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是一个企业所特有的哲学思想和性格特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核心资源。实践中一个企业要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进行战略的管理,而战略的管理需要一个文化氛围的支撑。实践证明,虽然一般的企业都有与其匹配的企业文化,但是杰出的企业都有着强有力的企业文化。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将企业家文化等同于企业文化
由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往往都是由企业家和少数精英主导推进的,因而很难避免在企业文化中留下企业家越是英明和伟大,该企业的制度文化就会受企业家个人影响程度越大,于是企业家个人的生命周期被复制成了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但企业家个人寿命是有限的,而企业经营是要持续的,企业只有通过培育超越企业家个人自然寿命的限制的制度文化,才有可能成为持久经营的企业。我们必须承认,绝大多数中国企业还没有建立起超越企业家个人文化的企业文化。就连长虹集团这样一个曾风光一时的大企业都曾随着的企业领袖的波动而难以维持。相反,也有很多大企业,如沃尔玛,1992年山姆·沃尔顿的去逝并没有影响它依旧执世界零售业之牛耳,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百年企业所应该具有的超越企业家个人文化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而忽视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我国很多企业的领导者都存在对企业文化理解上的误区。他们认为所谓的企业文化无非就是企业标语口号的斟酌、企业标识的设计,诸如“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之类的标语,再加上精致的厂徽、统一的厂服等,这些企业的外在形象。但这仅仅是形象设计,并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把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也没有把企业精神渗透到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工作、行为习惯中。这就导致了一些企业天天开会倡导产品“质量”,然而天天在处理产品质量问题;天天讲顾客是上帝,但下面的员工在真正面对这些“上帝”时却总是漠然的态度。导致文化不但没有起到推进作用,反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三)没有进行文化建设的战略化思考和决策
由于一些企业规模不大,组织机构相对简单,管理方式较为单一,员工素质相对不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忙于生计,不被残酷的市场所淘汰,只能更多地考虑企业当前所处的位置和现状,忙于追求自己的短期利益,而对长远利益的战
略无暇顾及。而且,他们一般认为文化战略是大企业、大集团的事,中小企业没有必要进行战略方面的考虑。这也使很多中小企业的领导者认识不到文化战略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四)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和创新精神
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共性有余,个性不足。企业文化应该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比如说,目前我国企业在理念设计上千篇一律的都用上了“求实、奋斗、团结、创新”等,这其实不是自己的真正的企业文化。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四、如何搞好企业文化建设
(一)转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现代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人、财、物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最先进的管理思想是用文化进行管理,因此,企业经营者越来越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塑造,企业文化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所以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而不是它的影子,企业管理讲求成本最小、收益最大,企业文化亦然,所以企业文化从本质上说应是一种经济文化。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企业文化的这种重要性,但它在一个企业中的地位是别的东西所无法替代的。而获得企业文化的办法就是学习,所以本世纪组织学习将变得非常重要,企业的主要工作就是学习。另外管理者对于未来的掌控感也取决于以下两种能力:在别人都没有看到方向的时候,你看到了方向;在别人都为看不到方向而迷茫的时候,你对你的方向有信心,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学习。当企业开始重视学习,当企业开始重视文化的时候,是企业强大的标志和起点。
(二)重点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管人,人是企业之本,而人又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这个客观的环境之中,虽然他们也在一个组织和部门中工作,但他们在思想,行为等方面可能与组织不一致。所以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人本管理,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管理理论的创新发展。“顾客至上”这一法宝,在各大企业的竞争中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企业管理要达到其效益就必须使顾客感到满意,而顾客的满意度是建立在员工满意度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目标应始终围绕“以人为本”这一中心做文章,要做到尊重人、关心人,调动人的积极性,依靠全体员工发展企业。要高度重视深刻体现人本思想的企业文化建设,秉承“顾客至上”的人本管理理念,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把企业管理者的理念培育成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形成推动企业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最大限度地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
具体而言,就是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尽最大可能满足员工的需要,以保证组织中的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地完成组织目标而自觉作出贡献。我们提倡不但制度化管理员工,更要“人性”化管理员工。真切的体现“人本管理”的内涵。比如海尔提出“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等理念;蒙牛的用人理念即:“有德有才,提拔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人才,把人才的竞争力当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建设企业文化势在必行。
(三)加强企业文化的创新观念
由于企业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不能固守一种固定文化表现形式,它既要保持其文化的本质不变,又要不断创新它的表现形式,增添新的文化内容,这是企业文化获得巩固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管理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其它企业的经验再好,都要适合本企业的文化。成熟的企业文化是一个能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文化,其标志是上下同欲,自觉求新求变。所以在创新或学习移植先进的企业文化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学习,要开展研究,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但是绝不能盲目照搬,要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创新,学习——消化——吸收——创新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海尔文化堪称创新文化的典型。张瑞敏对海尔文化是这样表述的,概括成两个字:创新;概括成四个字:不断创新;概括成六个字:永远不断创新。创新是海尔之魂。开拓创新是日本索尼公司的企业精神。索尼公司的前身是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创立之时,创始人井深大就说:“我们要凭着别的公司都无法超越的决心,创造我们独一无二的产品……我们将始终是一个未知世界的开拓者。”正是在这种精神和信念的支撑下,索尼公司的产品不仅在国内独占鳌头,即使是在世界的同类市场上也备受称道。
所以创新是企业活的灵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是企业价值观的内核,它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变化同步,不能有丝毫的窒息和停滞。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的一个核心项目。我们必须正确的对“企业文化”加以认识。同时,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个企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持久地发挥作用。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总之,有了卓越的企业文化,企业将不战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