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策略类论文

时间:2019-05-14 17:22: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区域经济策略类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区域经济策略类论文》。

第一篇:区域经济策略类论文

区域经济策略类
序号

第二篇:区域经济分析论文题目

区域经济分析的论文题目

1.工业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

2.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才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因素研究。

4.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5.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6.物流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7.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物流战略规划研究。

8.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9.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

10.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11.怀化区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关系。

12.区域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3.某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建议。

14.物流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15.区域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

16.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

17.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

18.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9.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与分析。

20.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增衡分析。

第三篇: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课程论文

学年第一学期《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课程论文

武汉大学

通识课课程论文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论文题目:《浅谈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课程教师: 邹维列教授

学生学号: 2009302450023

学生姓名: 吴东东

学生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010年 11月2010—2011

浅谈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吴东东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我们都知道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是要求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区域经济运行中生产力地区布局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以期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而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对区域有限的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出资源的最大作用。一般来说,交通是联系地理空间社会经济活动的纽带,交通运输的改善都会萃取沿线经济资源要素,优化区域资源的配置,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资源整合就是要通过适度的政府宏观调控,使资源向更有效率的优化配置方向转化,并通过市场的具体调配来保证资源的微观效率,而便捷的运输条件是实现资源整合的必要条件。本文就将探讨分析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交通运输;区域经济;芜湖 ;黄山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系统是区域社会基础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各项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区域投资环境的主要构成主体,没有交通运输业,经济发展就要停止,社会生产将无法进行。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强化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增加了对交通的需求,因此,经济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是相互影响的,应该相互匹配,协调发展。

芜湖

因为我来自安徽,下面我就以安徽省芜湖市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俗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经济要发展,交通需先行。芜湖市作为安徽省仅次于省会合肥市的第二大城市,充分利用了自己毗邻长江的优势,发展内河港口贸易经济,同时大力扶持奇瑞公司,利用奇瑞这一汽车品牌,做好芜湖的汽车制造业发展。据了解芜湖市的财政税收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奇瑞,而芜湖市也是大力支持奇瑞汽车公司,整个芜湖市的出租车全部都是奇瑞品牌,并且跟新速度很快。所以近几年芜湖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呼应,原有的交通能力和状况已经满足不了芜湖市的发展了,因此芜湖市交通在不断提速,基础设施“硬件”全面提升,长江大桥、省内高速、省际高速以及市内的交通系统等都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交通的综合承载能力一再刷新,正是有了这样的“底气”,今天芜湖才可以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大有走在全省最前列的趋势。

经过多年努力,芜湖市已初步建成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高速公路网,市到县快速通道全部建成,市区过境公路改造基本完成,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大大提高,出租车、客运班线公司化改造稳步推进,港口货物吞吐量、船舶拥有量名列全省前茅,铁路步入“高速时代”,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芜湖交通的发展已经打下了好基础。

当前,芜湖市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特别是由于我们安徽省近年提出了“皖江崛起“的发展战略,芜湖市又是作为重点中心城市,位于其中。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构建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

系。可以预见,随着宁安城际铁路、京福、皖赣、合芜杭客运专线、芜溧高速、芜雁高速、芜申运河、长江公路二桥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的加速推进和建成,芜湖将迅速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正是由于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芜湖市正着眼于如何利用交通大发展而有效促进经济要素的集聚、辐射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

芜湖市利用便捷的交通发展本市的高校文化,努力使本市成为仅此于合肥的安徽省第二大高校密集城市,如今芜湖市已建有安徽师范大学、皖南医学院、芜湖中西医结合高等学院等一大批高等院校。另外芜湖的医疗水平在全省也是很高的,因为便捷的交通,外市来芜就诊的人数也大幅度地提高,对促进芜湖的医疗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芜湖方特游乐园的建立更是促进了芜湖旅游业的一大发展,众所周知,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的发展,没有便捷的交通,是很难谈得上发展一个地区的旅游的。

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物流业成为芜湖交通运输业培育的下一个增长点,这与该市未来现代物流中心的城市定位不谋而合。近年来交通部门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支持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提高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已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下一步将继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拓展服务领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竞争能力,把促进物流业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增强交通运输业的综合竞争力。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而交通的便捷和高效又促进了经济的增收,循环反复,不断相互促进,使得芜湖市作为安徽省发展的先行者之一,奏响了皖江崛起振奋人心的高音,响彻皖江大地!

黄山市

黄山市是安徽省最南端的一座小城市,也许更多的人是通过那座世界闻名的——黄山,才了解这座城市的。而今天,我并不是跟大家探讨黄山的风景,而是跟大家讨论黄山的经济发展,说的更直白点,就是黄山人“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以及“将黄山的牌子打出去”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黄山人,我目睹了我们城市面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高楼在皖南山区拔地而起,一条条沥青大道不断铺成。黄山交通在变化,黄山经济在增长,而这经济的增长是与交通的改善密切相关的。如今经济发展了,为了更好地发展黄山旅游业,促进我市经济的更大的增长,黄山人又在不断完善交通系统,发展更多交通方式,提高交通运输能力。

黄山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旅游胜地,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安徽尤其是对黄山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黄山作为国际旅游的主要景点,对外交通不畅始终制约着黄山旅游业的发展。

由于地处皖南山区腹地,四周环山,原先,黄山对外闭塞,联系主要靠水路,随着城市发展,虽然开通了公路铁路等,但是对外联系依旧很少,加上最开始黄山的品牌并没有打响,城市旅游业也才刚刚起步,来黄山观光旅游的人很少,黄山的发展很受限制,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水平很低。

随着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这句强有力的口号经过几代黄山人地不懈努力,黄山终于迎来的发展的新局面。旅游业正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相继在黄山这块“七山一水一分田,半分道路与庄园”的城市落成。九十年代初开始黄山市加快国省道主干线公路建设步伐,1994年底,屯黄旅游公路全线建成通车,一条条国省道干线公路通行能力也不断得以改善。1987年至2007年20年间,黄山市新建公路1908.5公里,新增二级公路239公里,铺筑沥青路面1300余公里,国省道干线彻底消灭了泥结碎石路面,公路等级不断提升,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41.1公里。

正是如此,黄山经济发展了。黄山人知道经济发展,交通的重要性,因此,黄山人并没有满足当时的交通现状。本世纪黄山市开始掀起高速公路建设的新篇章,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而且在建高速公路一条接着一条。2004年黄山至杭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黄山到杭州只需两个多小时,村里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早上从家里动身,中午就到了杭州、上海;2007年9月底,黄山至铜陵、合肥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省城合肥来回一个上午就够了;2008年年底通往浙江、江西方向的黄塔(桃)高速公路将建成通车,来黄山市旅游赏美景的中外游客已经很方便了。如今,黄山市初步建成了高速公路、国省道公路、县乡村公路全面、立体的公路交通网络。随着之后黄山至绩溪、屯溪至江西景德镇等一系列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黄山市将成为安徽省仅次于省会合肥市拥有高速公路最多的城市,成为皖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虽然黄山的交通较历史上是有了较大的发展,也有所谓的陆水空交通体系,但是目前黄山的交通较一些交通发达的城市来说,还有很多欠缺和有待改善的地方。就查阅相关资料我了解到,当前黄山旅游交通不畅有待改善的主要表现在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空中航线少。据从黄山市政务公开信息网上了解,目前黄山市开辟了与国内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武汉、合肥、深圳、厦门、宜昌、汕头10个城市以及与香港的航线,但这些航线大多是与东部及沿海一带联系,与东北、西北、西南等地都没有直接通航的航线。除北京、上海航班较多外,其余航线大多为每天一班,周末班次更少。除与香港直接通航外(每周只有2、4、6、日各一班),再没有与其他国际城市相联的航线,国外旅客到黄山旅游必须通过国内上海、北京或香港等地中转,行程很不方便。尤其是省会合肥到黄山的航班每周只有二、六、日3班,班次太少。

二是火车经过车次少,时间不衔接,旅客选择比较困难。从黄山市政务公开信息网上了解,目前全国有12个车次的火车经过黄山,其中有四个车次是普快,三个车次是慢车,快速车或空调快速车只有四个车次,还有一辆是普通空调车。从黄山起点的只有黄山到上海、黄山至南京西和黄山至淮北三个车次,其他九个车次都是过路车,经过黄山的时间大多是在深夜或是清晨,使得旅客难于安排在黄山的游玩时间。如鹰潭经黄山到上海的车次经过黄山的时间是22:11分,返回时间是1:28分。没有一辆从省会合肥起点到达黄山的火车,仅有的三辆过路车经过合肥或到达黄山的时间都不理想,不仅乘座时间长,而且在合肥购票也不方便,普通车票没有座位号,卧铺车票发售的也不多。而且从东北、西北等地区没有一辆经过黄山的车次,给西部地区旅客到黄山旅游带来了困难。

三是公路客运条件差。突出表现在从省会合肥到达省内诸多旅游景点的交通都存在很多不便,到黄山尤其严重。合肥到黄山370公里左右的路程,乘普通汽车需要近7个小时,乘轿车也需要5个多小时。目前全国已有上海、杭州、南京、武汉、景德镇等地以及省内的合肥、安庆、宣城、芜湖、蚌埠等开往黄山的长途客运班车,但由于安徽境内高等级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里程短、普通公路里程长,各个地区到黄山的公路条件不理想,行走时间非常长,给旅客的旅行带来诸多的困难,制约着旅客前往黄山地区的旅游行为。尤其是黄山的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在辖区的黄山区、歙县、黟县、徽州区等地,由黄山到各景点多靠汽车行驶,公路条件的不理想制约着各旅游景点资源的充分利用。

结语

经济要发展,交通得先行;经济得发展,不能忘交通。区域发展道路上,经济和交通相辅相成,交通技术与手段条件决定空间相互作用的深度和广度 ,一个地区的交通状况往往成为该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样,经济得到了发展,不能忘了交通,应该不断地发展交通,优化交通,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

最后,感谢邹维列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这门《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通识课,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虽然老师说此次可能是他最后一次上这门课程,以后可能不会开了。但还是希望《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这门课可以一直开下去,并且越开越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安徽先锋网

[2] 中安在线

第四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起源与本质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自古以来就在劳动人民的思维中存在,“积谷防饥”、”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等最朴素的劳动人民生活方式都从不同程度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但在过去漫长的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人类文明尤其是科学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人类的数量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人类所带来的消耗与破坏,地球生态系统尚可承受,因而这一问题在那时并未为世人所关注。直到工业革命后,人类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创造和掌握了众多征服大自然及向大自然索取财富的技术和工具,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大大加强了,与此同时也为世界带来了从前无法预见的危机。人地系统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尖锐矛盾,这些矛盾严重威胁到人类长远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也大大唤醒了人类的忧患意识,促进了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探索及其思想体系的形成。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处理自身与环境关系过程中所提出来的一种新战略,在80年代初为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以来,不同国家各个学科领域的科学家纷纷从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和主张。其中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提出的概念最具代表性,也广为人们所接受。这次大会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是能满足人们当前需要,但同时不会损害下一代人生存、发展需要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思想本身具有及其丰富和深刻的本质。

2.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比一般经济指标系统的范畴更加宽泛,包括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联的影响。

(1)环境指标

环境指标是指反映人类生存环境压力变化或状态变化的指标系统。主要包括环境压力指标系统和环境效应指标系统等部分。

(2)可持续性的判断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以归纳出判断可持续性的四条标准: ①污染物或废弃物的排放是否超过了环境系统的容量和承载能力;②对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是否超过资源的再生速率;③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是否超过了其他资本形成对其的替代速率;④ 收入是否随时间的推移可持续地增加。(3)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一些公认的单项指标和指标集能够较为有效地应用于可持续发展的衡量。这些单项的指标和指标集一般不能被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直接应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通常是根据实际情况, 从这些单项指标或指标集中选择相应的一组指标来构建与自身目前可利用资源紧密联系的指标体系, 以便切实有效地衡量本国或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程。目前, 国际上尚未形成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一致的系统性认识和理解。

下面介绍衡量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单项指标和指标集

①生态足迹或生态占用空间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也称生态占用空间, 是生态经济学家近年来提出的用于测度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状况的方法。它通过跟踪人类利用的大多数消费品和产生的大部分废弃物, 估算生产和维持消费的资源所需要的生物性生产土地或海洋面积。该方法根据不同尺度的消费确定其生态占有空间, 并与其实际可利用的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 以此测度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状况以及衡量某个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在其生态承载力范围内。

②21世纪议程的衡量指标集21 世纪议程衡量指标集的内容是基于1992 年里约协议中《21世纪议程》的相关章节内容而确定的。

③“压力-状态-响应”指标体系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使用的“压力-状态-响应”指标体系是基于下列的一种因果关系而建立的,即人类活动改变自然资源数量和状态,对环境产生压力;社会通过环境、经济等政策对这些变化和压力进行响应,形成了包括问题预测、政策形成、监测和评估的反馈环。“压力-状态-响应”指标体系揭示了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一种线性关系。

④“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指标体系欧洲环境组织开发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指标体系的特点是较详细地描述了资源环境问题的起源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及其动态机制。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关于区域范围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区际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学科。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下列鲜明特征。

(1).区域可持续发展强调区域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相互依赖及由此构成的有机结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能力正是建立在这种结构基础之上。这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构及由此形成的实施能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一般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区别所在。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好、需求高,通常基本形成或接近于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结构,其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能力较强;落后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需求低,往往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结构,其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能力也较弱。

(2).区域可持续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区域自组织和路径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讲求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区域结构的存在,区域内任何经济社会活动通过区域结构的联系网络将其影响遍及区域各处。因此,根据区域的结构特点对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和模式在区域层面上加以运用,根据不同区情选择适宜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和可持续发展的区域自组织,制定、组织和实施不同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非常重要。

(3).区域可持续发展强调区域之间,即区际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区域可持续发展不能孤立地研究某个区域内部的资源环境承载和配置问题,而应该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和互相流通的区际整体中去研究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和配置问题。

(4).区域可持续发展强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管理。由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区域自组织和差别路径的特征,区域之间可持续发展的不平衡也就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现象。不仅区域可持续发展自身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有效的政策支撑,而且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解决更离不开政府强而有力的政策措施。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强调政策和管理的研究。

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研究内容

区域发展中不可持续性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本质上是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主要探讨的是,在总体可持续性最优的目标下,区域可持续战略与经济增长的双赢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1).区域形成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一方面,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辩证地探讨和总结区域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带来的不可持续问题。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一样,与区域结构呈现出相互影响的函数关系。人类前进的步伐走到今天,应该在总结以往区域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新一轮的区域形成和发展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理念。

(2).如何安排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自组织能力在不同区域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多种模式,应该选择适合于区情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这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

(3).区际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和统一区域之间,即区际的可持续发展是密切相关和相互影响的。区际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和统一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方面。其目的是通过充分协调,发挥各区域的不同优势,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效益,实现最优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4).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和政策包括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模式, 区际可持续发展的协调与管理等内容。这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3.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

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相一致,区域可持续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虽然全球化作为一个词汇早已存在,但通常认为是美国学者Levitt于1985年首先将全球化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提出来的。全球化可理解为经济活动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大和跨界相互渗透不断深化的过程,表现为区域经济活动和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相互联系与依赖性的空前增强,各国、各地区通过商品、劳务贸易、生产要素流动等方式越来越密切地整合、联结在一起。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联系和影响如下。

(1)贸易扩张经济全球化的最显著特点和最直接的表现是包含贸易快速增长和贸易自由化两方面内容的贸易扩张。贸易扩张已经从传统的商品贸易领域遍及技术、金融、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1997年全球贸易总额为6.7万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全球贸易总额将达到16.6万亿美元。各国和各地区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贸易成为联系区域经济的重要纽带,特别是服务贸易得到迅速增长。1986~1995年,全球服务贸易的年增长率为12.5%,1996年服务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已超过20%。服务贸易量及比重的显著提高,对区域经济体系重建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资本流动国际或区际对外直接投资(FDI)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在投资自由化的鼓励下,各国、各地区间资本流动规模迅速扩大。1996年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为3600亿美元,1999年国际直接投资达到8440亿美元。其中,流入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额为6360亿美元,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额为2080亿美元。直接投资在全世界范围内充分利用有利资源和生产要素,降低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作用,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影响是深远的。

(3)生产要素有效配置生产要素包括资本、资源、劳动、技术、管理等。信息化技术发展、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和金融服务网络的完善,极大地促进了资本要素的流动速度和流动量。全球范围内资本要素的流动量远远超过全球的贸易量, 并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其他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配置,提升了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争夺高品质的资本和自然资源要素已经成为区域或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4)技术进步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浪潮降低了区域间运输、通讯等成本,使区域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大幅减少,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也加深了区域之间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影响和联系。一方面,技术进步使得信息产品在全球区域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又直接推动了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促进了区域经济体系和结构的优化。同时,技术进步也大大推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和有效配置。这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5)社会价值、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全球化融合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传统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通过全球化进程得到广泛传播和相互促进。其中,既有主流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有东方古老优秀文化传统下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生活方式的全球化也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理念和模式在不同区域间的共同倡导。

(6)区域一体化与全球化相伴而产生的是区域一体化,即区域化合作不断加强的倾向。区域一体化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阶梯,是全球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各国各地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区域内国家和地区相互之间的经贸关系快速发展,内部经济上的依存度不断增加,不同区域集团的迅速形成和壮大,导致区际分工的进一步调整和区域经济格局的进一步重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一体化发展更加迅速。目前,全球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组织已有100多个,共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这些区域经济组织已覆盖了全球大部分地区。国内的区域一体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长江流域地区、粤港澳地区等区域经济联合体已见雏形。各个区域经济组织内部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一系列旨在推进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上也进行了深入的协调。这实质上是全球化制度在区域范围内的具体表现。区域一体化特征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对最终实现全国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改变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衡增长模式,投资重点开始集中在了经济效益好、见效快的地区,充分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的空前高涨,增强了区域经济自组织和发展能力,宏观整体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高。同时,也伴随着发展空间比例失调,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加剧。目前,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增长速度上的差距呈不断扩大的态势,造成三大地带经济总量的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这种区际间差距的加大,严重影响了区域之间可持续发展的协调与平衡。经济落后地区财政更加困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所需资金更加短缺,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个别地区甚至陷入不可持续的恶性的循环。

(2).忽视资源环境约束条件,弱化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

区域经济自组织的积极性,一方面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地方政府追求和保护地方利益的问题。发达地区为保护在经济发展中的领先地位,落后地区为一步跨出贫困的恶性循环,竞相在加工工业等少数几个利润大、周期短的相同领域展开激烈竞争,盲目引进、盲目配套、重复建设,区际分工弱化,区域之间产业结构趋同严重。这种忽视区域资源环境约束条件的做法,必然导致资源不能优化配置,整体生产要素效率和经济效益下降,弱化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3).区域之间摩擦加剧

在给地方放权让利的同时,没有及时建立约束这些权力和利益的有效机制,造成地方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未能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出现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的“以邻为壑”,争夺原材料的“资源大战”等。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使区域可持续发展处于“囚徒困境”的边缘。

(4).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地方的主动性不高

中央政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区域层面上经常不能正确地贯彻、落实,造成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区域变异和偏差。同时,地方政府经常寻找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空隙来谋求地方利益。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在区域中经常出现扭曲和作用失效。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

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1).环境影响公式

艾里奇和康芒纳(1971)最早进行了环境与发展的定性和定量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环境影响公式:I = PAT。式中,I(impact)为发展而产生的对资源环境的压力;P(population)为人口数量;A(affluence)为人均资源消耗水平T(technology)为现有技术对环境的破坏程度。环境影响公式指出,人类发展对环境和资源的主要影响因子是人口数量、消费水平和技术能力。人口增长、消费增长和技术能力不足,都会增加发展的环境资源的压力。环境影响公式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上,阐述了传统发展模式导致环境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改变发展方向的政策意义,为可持续发展理论转化为政策提供了基本依据和途径。根据环境影响公式的三个因子的变动情况可以具体地判断发展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康芒纳对美国1946年以来污染增长原因进行分析后指出:人口增长的对数是污染增长对数的12%~20%;财富增长的对数是污染增长对数的1%~5%;技术因素的对数是污染增长对数的80%~85%。因此,美国大部分急剧增长的污染来自生产技术的变化。这说明了技术变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艾里奇等人认为:每个人的行为都可以对环境影响公式中的三个因子,特别是消费和技术因子产生影响,消费者的集体选择更可以强化这种影响。例如,注重节制生育的责任可以影响人口因子P,多吃蔬菜少吃牛肉或减少能源的使用可以影响资源因子A,驾驶节油汽车可以影响资源因子A和技术因子T。

(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美国的Arrow和Costanza(1996)提出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如图12-1所示。通过环境压力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进一步阐述环境与发展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

①在工业化初期,一般是重化工业阶段和人均GDP低于4000美元之时。由于人口增长、消费增长和粗放的产业技术,环境影响由小增大呈现正的增长,发展的可持续程度不断下降。

②在工业化中后期,一般是有加工业阶段和人均GDP在4000~10000美元之时。由于人口逐渐平衡、消费逐渐平衡和产业技术逐渐集约化,环境影响由正增长逐渐趋于零增长。

③在后工业化时期,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后将出现人口减少、消费软化和产业技术的非物质化,环境影响将由大到小呈现负的增长,从而使发展的可持续程度得到增强。世界银行的Munasinghe(1995)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描绘了区域处理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的三种不同途径。①不顾忌库兹涅茨曲线原理的途径。这样的工业化增长将会加速环境与资源的恶化,导致发展的可持续程度迅速下降, 资源环境退化的峰值不断攀高,甚至超出生态不可逆的阈值。②考虑库兹涅茨曲线原理的途径,避免增加资源环境退化的速度和峰值。这样的工业化进程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推进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无害化的技术和政策措施。③对区域资源环境影响较小的库兹涅茨曲线途径。这样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在区域人口、消费、技术、政策等进行全面社会变革的条件下取得的,对区域资源环境的破坏可降至最低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得到大幅提高。

2.区域未来环境与发展关系的三种展望(1).传统发展模式

传统发展模式的基本纲要是:区域经济一如既往地继续增长,同时采取污染控制措施来缓解环境压力。如果以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设环境影响公式I=PAT中的人均资源消耗水平A为1990年基数的5~10倍,人口P为1990年的2~4倍, 技术对环境的破坏程度T是1990年的1~2倍,则这种模式的发展产生的环境压力将是1990年水平的10~80倍,所导致的环境压力的增加是惊人的。如果以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仍然以1990年为基准,A为3.05~6.1倍,P为1.64倍,T为50%,则这种模式的发展产生的环境压力I为2.5~5.0倍,所导致的环境压力的增加仍然较高。可见,传统发展模式下,即使采取污染控制措施,仍无法有效缓解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2).技术推进模式

技术推进指的是在保持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技术变革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保证环境压力的增加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技术推进模式所依靠的主要是技术层面的改进与提升,这要比仅仅采取污染控制措施高出一个档次。以1990年为基准,通过技术变革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使T =0.2 %(洛文斯《四倍跃进》),A 为3倍, P为2倍。这种发展模式的结果是环境压力I=1.2%。此时,应该是不会产生不可逆的环境破坏的问题,但是这种模式对提高资源生产率的技术变革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技术推进模式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的重要意义,应该让技术因素发挥尽可能大的生态效率。这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尤为重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则和思路提出的。

(3).全面变革模式

全面变革是指在区域人口、生产、消费等各个领域进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变革,全面变革模式是涉及可持续发展的所有层面的整体的模式转变。在这种发展模式下(米斯都《超越极限》,1992),以1990年为基准,当A=40%,P为1.54倍,T=10%时,发展对环境的影响I是1990年的6%。这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一个理想方案。3.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

(1).区域振兴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压力环境影响公式指出,人类发展对环境和资源的主要影响因子是人口数量、消费水平和技术能力。从三大影响因子的分析可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如果沿着现行的传统型轨道前进,未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势必将不断增大。从人口总量来看,未来我国全区域的人口仍将呈刚性增长。2020年人口接近15亿后才可能基本稳定下来,然后逐渐下降。届时,人口要比现在至少多出2亿人。同时,现代化进程在客观上要求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城市人口规模将迅速扩大,即至少要有足够的城市人口增量来实现城市化。这两方面都将导致对区域资源环境的需求增大。2000年我国人口的36%被划归为城市人口,另外在许多大城市约有20%的临时的国内移民。与此同时,世界上发达地区的11.9亿人口中有75.4%为城市人口;不发达地区的48.7亿人口中有40.4%为城市人口。相比之下,我国的城市人口与城市化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区域,尤其是城市的资源环境压力会更强。从消费水平上看,按照小康发展目标,人均GDP到2010年要达到12777元, 到2020年要达到23851元。假定区域一直保持年平均5%~7%的经济增长率, 到2030年时人均GDP将可能达到34000元,即4000美元左右。按惯例,即使达到人均4000美元的GDP水平,区域社会经济仍将基本上是以物质性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根据环境影响公式的计算,区域人口以物质性消费为基本构成的生活水平提高,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至少增加3倍,与上述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相结合,未来30年对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的压力将至少达到现在的4~5倍。从技术和体制上看,以目前区域对集约化技术的常规式应用和累进式促进的进展,恐怕难以切实应对区域消费水平和人口对资源环境需求压力的迅速增加。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制度和其他领域绿色变革方面的欠缺,也制约了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技术能力和体制能力影响作用的发挥。

(2).降低区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对我国未来发展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变化情况,近年来有两种较有代表性的展望。

①较为保守的估计

牛文元(1999)认为,我国的环境与发展曲线需要到2050年以后才会出现转折。其主要观点是,中国必须经历人口的零增长(2030年后达到)和资源能源消费的零增长(2040年后达到)两个过程,最终达至生态环境退化的零增长之后,才能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发生转折,进而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较为乐观的估计认为我国在2010年左右可以改变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如果战略措施适当,应该有可能尽早使区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发生转折。

(3).主动型的战略思路

协调解决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的方法应该是:不局限于片面地就资源环境而论资源环境,通过区域发展模式的变革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整合性的考量, 以主动的姿态去面对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强调更多地改变现存发展模式中的不可持续方面,善于从各个方面避免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向双赢式战略的转变。

4.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1)科学的发展理念

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和谐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科学的发展理念。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发展,也称为新的发展三角形,体现了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跨越。对我国的区域发展而言,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当然是发展。不发展就不能改变区域经济社会落后的面貌,而且落后状况本身也会产生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我国大部分区域在生态环境方面是先天比较脆弱的,其有效的生态空间更是有限。由于近代以来人口增长的压力,生态破坏和退化不断加重。许多工业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在计划经济年代同时又是跃进式失调增长和发展决策失误的重灾区,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和环境污染更为加剧,支撑发展的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极限。因此,在21世纪新的区域发展进程中,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非常重要,这是选择科学的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前提。为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还应该上升到世界观的层面,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对应的公平的发展伦理,从而使新的科学发展理念能够内在化为区域社会成员的基本意识,指导人们的选择和行动。当每一个局部主体在发展中都追求各自的利益最大化时,这样发展的结果很可能是整体和长远的发展利益遭到破坏;当每个局部主体都从整体和长远的利益来考虑,适当地节制各自对利益最大化的欲求,则发展的结果反而是每个局部主体都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回报。(2).成熟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①人口对策。人口对策的基本精神是节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根据土地承载力研究提供的数据,我国区域要实现未来的人口控制指标还有一定难度,而且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需要加大提高人口素质工作的力度。在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人口素质普遍提高的重要性。人口素质的提高可以将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本,有效地减少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增加人对环境的正面影响。因此,教育和人力资本投入应该成为区域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②资源对策。资源对策的基本精神应该是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节约强调的是在源头上减少资源的使用数量, 在发展中尽可能地推行节约资源和减资源化。高效利用强调的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我国单位GNP的能耗是日本的11倍多,是美国的4.5倍,是印度的2.5倍。这说明我国的差距很大,同时也说明改进、提高的余地很大。在当前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节约资源措施的潜力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程度也会较大。

③环境对策。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从源头上主动地预防环境问题对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中,环境保护只是服务于增长目标的工具, 必然导致边发展、边污染、边破坏,结果往往是破坏多治理少、破坏程度超过发展程度、局部有所改善而整体恶化。根据《中国生态问题报告》的分析,我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水平约占GNP的14%,已接近国际上通行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占GNP年均损失范围8%~15%的最高点。即使从传统发展模式的角度看, 我国当前的发展都是环境代价相当大的。我国区域的工业化发展与发达国家曾走过的工业化进程的基础条件有很大不同,我国没有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时拥有的较为丰富的生态环境容量, 同时也不具备发达国家目前所拥有的资金技术条件。因此,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必须避开西方传统发展模式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以尽可能少的环境代价实现区域的发展和振兴。

④减资源型的经济体系。减资源型的经济体系的突出特征是从经济机制上贯彻节约和高效地使用资源的原则,形成与高度消耗资源的传统经济系统不同的资源组合与配置方式。⑤绿色导向的科技能力。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支持。因此,以绿色为导向的科学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的重要组成和支撑。绿色导向的科学技术体系应该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建构:a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大多数高新技术具有高效低耗的特点,比如信息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等,发展高新技术不仅可以从高效低耗方面改造传统产业,而且高新技术本身的产业化也能够有效地降低区域发展进程中产业序列演进的资源环境代价。b研发适合国情、区情的适用技术发达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结构不一定适用于我国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振兴。我们必须研究、开发和引进与本地区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技术。c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技术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是人类遵循自然界的生态原理对技术结构发展的一次变革,它不同于传统的生产技术和消费技术,是通过把生产和生活废弃物还原利用或妥当处置,将传统工业过程生态化的一种技术。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体系中意义能与高新技术相提并论的重要内容,许多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本身就是高新技术。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是区域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体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能高度融合资源环境与发展,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都有贡献的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的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⑥共识的社会机制。政府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政府的宏观调控和身体力行是有效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基本保障。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不够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也不够高,尚不具备类似于发达国家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内生性地产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社会基础。因此,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求各级领导者能理解和领会其中的实质和内涵,充分认识到区域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和本地区发展的深刻意义,发挥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带动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⑦企业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落实在发展上,企业是区域发展的经济细胞。只有企业做到了内部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的协调和统一,区域可持续发展才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保证。企业应该合理地追求经济利润,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同时要约束自己的外部不经济影响,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一个突出特色是在市场经济并不壮大和成熟的条件下与市场经济建设同时进行。这给可持续发展中的我国企业提出了更富有挑战性的要求。一方面,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绿色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必须寻求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经营之路;另一方面,我国企业今天面对的资源环境条件远不及发达国家企业在其发展之初的条件。我国企业只有现在就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考虑, 强调技术创新,加强现代化经营管理,通过现代化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在减少负面外部影响约束下的利润最大化,真正提高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永续经营。

⑧社会公众参与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立以社会公众参与为主要特征的群众基础。社会公众参与的群众基础一旦建立并发展壮大,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由下而上的、自然滋生的、内生性的持久动力。政府应该展开有规模、有力度、全民性、经常性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宣传教育,把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事业的热爱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机地融合。对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而言,人民的精神状态、民族意识、群体观念、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社会目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等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因素。社会公众参与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区域可持续发展社会公众参与有以下几个主要途径:a自我约束行动。社会个人或团体在控制人口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的自我约束行动。b信息公开。使公众能够基于更充分的信息作出选择,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c公众听证制度。在涉及资源环境的重大决策时要进行公众听证。这不仅能提高决策的合理性,而且能借此有效地促进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d尝试以公众参与的方式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管理。

第五篇: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与中国的策略

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与中国的策略(黄真;11月16日)

文章作者:黄真 作者单位: 文章出处: 《中国信息报》

形势判断是战略决策的前提。当前国际大势正在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总体来看,三大特征或三种发展的大趋向脉络日益显现。一是经济的全球化有向区域化深入的趋势;二是在国际政治格局中,单极化与多极化的斗争日趋激烈,多极世界的到来已现端倪;三是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加速转向亚洲。亚洲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只重要力量,但是相对于欧洲和北美,亚洲的区域经济合作水平无论是广度和深度,都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在参与全球竞争和防范全球性危机方面,整体上还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加快亚洲经济整合,提高区域化合作水平,走向亚洲经济一体化,是亚洲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利用机遇,化解挑战的必由之路。中国是亚洲大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一,中国有条件也有必要在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中扮演关键性角色,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自身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增进亚洲其他经济体的整体利益也是大有裨益的,也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加强亚洲经济合作的现实背景和必然逻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月份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05年全球经济将保持4.3%的增长速度。其中,美国经济增长3.5%,是七国集团中增幅最高的国家。欧元区经济增长1.2%,日本经济增长2.0%,欧元区经济和日本经济共占全球经济总量的近1/4,但其增长表现令人失望。而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将增长7.8%,其中,中国经济增长9.0%,印度增长7.1%。

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无疑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

但近年来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国际政治关系日趋复杂,对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安全的影响加剧,经济全球化进程有转向区域化方向发展的势头。今年以来,仅在中国及其周边,就发生了一系列体现上述趋势的经济和政治事件:

——在中东和中亚,为争夺中东和里海“油库”,美欧对叙利亚、伊朗施压围堵;西方国家在中亚煽动和插手所谓的颠覆现政权的“橙色革命”。

——在东北亚,美日加紧联手,在朝鲜核问题、中日东海油气开采问题和领土争端、台海问题频频出手,挑战中国利益;借口贸易不平衡和转移自身经济政策的失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人民币汇率施加升值压力;美欧还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挑起针对中国的纺织品贸易争端。

——在南亚,美国出于其挤压俄国、包围中国的地缘政治需要,周旋于印度和巴基斯坦这对冤家之间,忽左忽右,又打又拉,意图控制南亚局势,为其所用。

——在东南亚,美日散布“中国威胁论”,意图离间中国与周边国家。

——针对美国的上述一系列单边主义企图,中俄在莫斯科发表多极化宣言,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并且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选择在中亚和东北亚方向进行了反制行动:乌兹别克敦促美国撤走军事基地,中俄在东北亚举行军事演习。

——中国针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汇率和纺织品贸易挑起的事端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自身利益。面对石油价格的飞涨,中国与俄国及中亚国家加强了能源合作。对与美勾结的日益“右倾”反华的日本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挫败了其“入常”的野心,打击了其反华气焰。出台《反分裂国家法》,调整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压缩了台独势力和“台湾牌”的腾挪空间。作出了促进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努力。加强了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的联系。正式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

上述这一系列事件和国际关系运作,反映出亚洲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舞台。政

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亚洲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和丰富的经济资源禀赋,既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必然使亚洲成为世界各种势力角逐的舞台,从而也必然对亚洲经济安全造成深刻影响和威胁。

不可否认,包括中国在内的充满着生机的亚洲经济确实分享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显示出日益强大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当这种竞争力触动和有可能挑战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时,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因为他们不愿与发展中国家公平地分享全球化的好处,而希望将发展中国家变成其经济殖民地,永远处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和经济附庸地位,靠一种所谓的“奶头乐”苟延残喘,从而无法与其平等竞争。作为自由贸易的倡导者,西方发达国家本质上追求的是对其绝对有利的自由贸易,一旦新兴经济体越过了这一界限,必然导致其撕下一贯虚伪的道具,露出真实的面孔。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幕幕已经和正在上演的真实的活剧的本质所在。

世上没有救世主,亚洲经济的崛起从根本上只能靠自己的奋斗,尤其是要靠自身的团结和合作,通过加强区域性经济整合,靠集体合作的力量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与发达国家展开国际竞争,抵御和化解经济风险。

亚洲经济合作的现状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目前世界上有172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其安排的内部货物贸易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50%以上。这表明,通过建立优惠经贸安排寻求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政策选择。相对于欧洲和北美,亚洲的区域经济合作尚处于一种低水平的初级阶段,而且在地域分布上呈现不平衡局面。从亚洲内部的区域合作组织分布来看,在东南亚有东盟10国,西亚有阿盟、海湾合作委员会和欧佩克绝大部分成员国,南亚有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在东亚有刚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中日韩与东盟间的“10+3”和3个“10+1”。至于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东亚经济一体化等等还只是概念的提出或酝酿阶段;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因印巴之间的矛盾,基本上有其名而无实质行动。上海合作组织到目前为止,在经济合作领域也因俄罗斯的心不在焉而缺乏内容。总体来看,东盟10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水平相对较高;中国与东亚各经济体之间的联系相对活跃,经济融合的程度不断加深。

中国是东亚诸经济体外商直接投资(FDI)的重要承接地,1994年来自东亚国家和地区的FDI为280亿美元,占当年实际利用FDI总量的80%以上;2003年达到340亿美元。作为东亚地区产业结构传递的主要途径,FDI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中国外向型经济迅速起飞。而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加深了东亚经贸合作与经济融合的程度。

从2004年的情况看,中国与亚洲诸经济体的双边贸易额达到6650亿美元之巨,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57%以上。其中80%以上是与东亚诸经济体的贸易往来,与东亚的贸易规模比1994年增长了4倍。东亚诸经济体不仅从对华贸易中享受到313亿美元的顺差好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因素正在改变着东亚新的劳动力分工与市场格局。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2004年,中国台湾、韩国、东盟以及日本的对中国大陆贸易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顺差,而中国香港、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大陆贸易则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逆差。众所周知,香港是中国大陆连接世界市场的出口通道,这就意味着,在这个新的生产系统里,中国是韩国、东盟等工厂的组装中心。中国从东亚其他经济体进口材料和零部件,之后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将产品组装起来,而最终的成品销往世界各地,主要是美国和欧盟。目前,中国从东亚的进口规模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名副其实的东亚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深化亚洲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

在亚洲的经济版图内,拥有深化经济合作的诸多有利条件。

一是资源禀赋。西亚、里海和中亚是世界的“油库”,开展能源合作具有资源丰富的条件和现实的市场需求。俄罗斯亚洲部分储藏着巨大的油气资源和森林资源。中国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东海、南海蕴藏的油气资源也相当可观。西太平洋及其近海和印度洋的渔业资源也相当丰富。

二是人口禀赋。亚洲拥有中国和印度两个世界人口大国,亚洲的人口居世界第一。人口多,虽然带来的发展经济的压力大,但也意味着潜在的巨大市场和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三是资金储备较多。中日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两个国家,西亚的石油美元也十分充裕。亚洲尤其是东亚国家有储蓄的习惯,便于筹集经济建设的资金。

四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互补性较强,商业机会多。日韩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中印发展相对较快。西亚、中亚和俄罗斯东部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东南亚偏于出口型经济。

如果能够将日韩的资金和技术,香港和新加坡的管理经验,中国大陆的加工制造能力和丰富的劳动力,西亚、中亚以及俄罗斯远东的油气资源这些要素资源与中国、印度的庞大潜在市场相结合,必将拓展出巨大的经济发展空间。

影响亚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是社会制度差异的协调任务很重。与欧美不同,东亚地区是一个多元化地区,各国间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别是建立区域共同体的一大障碍。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合作目标不一致,使得各国仍可以国家安全、社会道德和文化保护等理由,以关税或非关税措施继续限制某些产品的进出口。成员国之间领土、民族、宗教冲突等双边关系问题也会对组织内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带来一定的影响。这意味着亚洲经济一体化将没有一个现成的可以照搬照抄的模式,必须进行合作机制的创新,迎接更大的挑战。这必将是一个难度很大、短期内难以解决的艰巨使命。

二是发展差异的协调亟待加强。与欧盟相比,亚洲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悬殊很大。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上看,日本、新加坡为3万美元,而缅甸、柬埔寨仅有260美元,两者相差100多倍。如何缩小区域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异是各国面临的当务之急。

三是复杂的战略安全因素的制约。亚洲区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中东问题、伊朗核问题、美欧在中亚的渗透、印巴问题、朝核问题、台海问题、南中国海主权争端、台海两岸关系、中日关系问题、中美关系问题,以及美国对亚洲经济整合的态度都会对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中美俄大三角仍然是亚洲战略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对亚洲经济合作的走向具有重大影响。

四是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比如,10+3的发展方向可以说已成为东亚的共识。但以何种形式,何种速度向前发展,各方并未达成一致。现在,三个10+1基本上是并行的,这不利于东亚合作的开展。从整个亚洲来看,经济的联系多为双边往来,区域性协调整合还处在一个初步阶段。一些复杂的地缘政治竞争因素阻碍着经济合作的深化。

中国的策略

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今年很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牵引东亚乃至世界经济贸易增长的现实,决定了中国有条件也有必要在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中扮演关键性角色。

在过去的20多年当中,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亚洲是紧密相连。目前,中国与东亚的双边贸易和引进的FDI分别占中国贸易总额的50%以上、年吸引外资总额的60%以上,中国从西亚进口的石油占全部石油进口的60%以上。中国的发展给东亚带来了更多机遇和实际利益。中国经济与东亚经济的日益融合已成为推动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力量。中国积极参与东亚“10+3”合作、中日韩合作、亚洲合作对话、大湄公河次区域等各个区域合作机制,为推动东亚一体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为继续推动包括东亚在内的亚洲经济一体化,中国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扎实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一直没拥有自己的自由贸易区,一直游离于区域经济化、集团化之外。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顺应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潮流、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东亚地区乃至整个亚洲的经济合作,都有重大的战略示范意义。因为这不仅对双方经济的发展是双赢的,而且对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增进互信,消除误解,发展双方长期稳定的政治关系,促进东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十分有益。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5年后,一个人口总数近20亿、国内生产总值近3万亿美元的自由贸易区将在东亚出现。因此,我们需要把这一“战略示范工程”搞好,“形象”与“内容”并重,使之在亚洲范围内产生良好的连锁反应。在策略上,我们尤其要调动和发挥东盟的积极作用,消除东盟中小国家产生被东北亚大国压倒和控制的固有担心。同时,东南亚10国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政体不尽相同,在文化上也是多元并存,若非东盟将其组织起来,区域合作谈何容易?

二是亚洲成为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已是不争的事实,各大政治经济势力在亚洲纵横捭阖是一种常态。因此,必须妥善处理好中美、中俄、中欧、中日、中印五大双边关系,从而为亚洲经济合作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安全环境。在这五对双边关系,中美和中俄关系是重中之重,中俄要加强协调,中美应扩大合作。欧洲是一种可资借重的平衡力量,对于日本则必须以斗争求共识,而对于印度可以扩大经济协作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中国应以积极和建设性姿态参与亚洲事务,推动亚洲经济合作进程,实现政治、经济、安全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区域合作,最终走向“亚洲经济共同体”,形成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重要的一极。这将促进亚洲各国政治和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共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下载区域经济策略类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区域经济策略类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畜牧类科技的现况与发展策略论文

    1队伍整体的素质较低当前,畜牧兽医行业相关的从业人员整体的素质比较低,业务的水平也不高,这样不仅影响到行业的实施水平,更是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科技研究开发的工作。因为,畜牧......

    区域经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论文(最终版)

    在区域经济的影响下,区域产业结构迅速转型和创新,增加了社会市场对创业型技术人才的渴求,进而对高校创业教学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综合高校自身发展情况和所处市......

    打造现代职业教育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这次有幸参加职业教育活动周,感觉太兴奋、太有趣、太震撼了!”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梁冰冰用三个“太”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活动中,她负责向参观者讲解模拟动车的操作......

    人力资源类论文

    企业销售人员流失的原因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开始,也是我国人才流动的起源。转型时期的特征之一就是社会资源的再分......

    铆工类论文

    一种用于固定线路板的铆接螺母新方法 【提要】结合工厂多种固定线路板方法的实际应用,介绍一种新的防扭转、防脱落效果更好的铆接螺母新方法,这一方法也可在其它领域推广应......

    如何写财会类论文?

    第一,关于选题的方法。选题是开展研究工作的第一步。这一步迈得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后续研究是否能取得预期成效。就硕士研究生而言,在选题中主要存在着两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不......

    土木工程类论文大全

    浅析土木工程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导语:在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中,成本管理是实现施工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手段,也是实现施工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措施,因此,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

    酒店类论文

    浅论我国连锁经济型酒店的生存发展状况与发展 指导老师:刘建华 学生姓名:李玉秀 学号:1011141026 院系:机电学院 专业:车辆工程 电话:*** 日期:2011年11月 【摘要】随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