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桥中学发展规划

时间:2019-05-14 17:1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槐桥中学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槐桥中学发展规划》。

第一篇:槐桥中学发展规划

槐桥中学发展规划

槐桥中学确立了“创一流育人质量,建示范学校”的奋斗目标。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奋进,勇于拼搏,与时俱进,争创一流,有力地推动着学校的健康、文明发展。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及县委、县政府对优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初中教育资源的迫切需要,我校将沿着“升学并重,造福社会”的发展思路,特制定《槐桥中学近期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执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教育就是服务的办学理念,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为社会培育更多的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二、组织机构

为使学校近期发展规划得到科学、合理、有效的落实,为下一步制定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奠定基础,槐桥中学成立创建普通初中示范学校发展规划领导组织机构。

三、时间要求

2013年12月,努力进入市级示范初中行列。

四、办学理念

依法治校

科学管理

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依法治校”,就是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通过依法规范办学思想、依法规范办学行为、依法规范学校管理,建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的现代化管理体制。

“科学管理”,就是要确立现代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思想,建立有序、高效的管理系统,确保学校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办学,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作为办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是否有利于师生的全面和谐、持续发展作为衡量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准则。

“和谐发展”,就是要强调学校管理、教学设施、后勤服务相互配套;五育并重,师生互动,全面协调;最终达到学校、社会、家庭、学生、教师、家长的和谐统一,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五、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创一流育人质量,建邯郸示范学校

创一流育人质量,就是要倡导教育民主。学校从一开始就大力改变传统机械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生动地发展,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使其充分发挥个性潜能,具有创新精神;要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丰富学生的闲暇生活,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使个性获得自由发展,创造力得到良好培养,坚决改革“应试教育”模式下把学生束缚在课堂上、教室里、题海中的不良现象;要培养创造型教师。学校要不断创设环境、创造条件,力争使所有教师具有豁达自信、志向高远、锲而不舍、超越自我的人格力量,具有尊重学生人格,实行教学民主,发展学生个性的先进教育观念,具有思维敏捷而富于想象,充满理性而富于激情,既严谨执著又幽默灵活的教学艺术。

建邯郸示范学校,就是从一开始,学校就高标准要求,高起点规划,高设施配备,高质量打造。学校加强各科室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加强教学管理和行政决策,营造文化氛围,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目标

1、行政管理优质高效。优化管理职能系统,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行政管理网络,对学校工作进行卓有成效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协调,营造团结奋进、分工负责、相互合作、凝聚力强和有感召力的战斗集体。严格干部任用标准和程序,努力建设一支人员精悍、业务精良、结构合理、懂教育、善管理、务实型、创新型开展工作的干部管理队伍。

2、学校管理科学有效。班子成员能分工负责,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校园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等方面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注重实效,讲求科学。进一步完善和形成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统一的科学机制。

3、德育工作注重实效。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努力构建“学校—班级—家庭”立体德育网络结构;利用多种教育资源,拓展学生自主发展空间;以不同形式把德育渗透到课堂及校园环境各个角落;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注重学生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身心素质、诚信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各种德育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竞争、学会生存,能主动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德育考核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4、师资建设高标准优化。在现有教师队伍的基础上,严把新教师入口关,努力建设一支能适应培育优质人才需要的、水平高、能力强、有开拓创新精神、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一专多能、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既要引进优秀教师加盟学校,也要为促进一批本土名优教师奋斗。

5、学生培养德智育并重。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使其志向远大、兴趣广泛、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能力多样、特长明显、人格健全、适应性强、富有创新精神。无论在尖端技术领域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都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6、规模轨制适度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学校扩轨与提高质量之间的矛盾,构建全市一流的优质初中学校。

7、硬件建设高规格设计。现在学校的硬件设置已完全能适应初中教育的需求。今后三年,要争取多方筹措资金,完成住宅楼工程建设。加大力度,努力构建绿色环保、数字化校园,铺设校本培训基地及现代信息化“高速公路”。实现“文化品位先进、教学设施一流、校园景观优美”的办学目标。

8、校园文化建设高品位。认真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突出本校特色,在物质、制度、精神及行为等层面上,建设人本民主的制度文化、体制全新的课程文化、严谨务实的教师文化和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通过全面、系统、高品位、高标准地构建现代学校的校园文化,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

9、资源整合稳步推进,全面关心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0、依法治校日益彰显。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办学,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范办学。学法、普法教育,师生违法犯罪率控制在“零”。

11、体艺文卫协调发展。积极开展有利于增强师生身体素质的体育运动,鼓励师生参加各类体育项目竞赛活动;组织师生开展各类文艺活动,丰富师生业余生活,提高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继续推进文明卫生校园、班级、宿舍等创建活动,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六、保障措施

(一)学校管理工作多元化

1、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团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作用。重大决策经专家论证,教代会审议,上级批示,做到教工、家长、学生知情。坚持依法治校,重视制度创新。完善“决策—执行—反馈—监督—评价”的良性循环运行机制。根据公平、竞争、科学、可操作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管理实施方案、考核条例和细则,督查评估教师教学的全过程。

2、创新用人制度。学校将积极稳定地实行合理流动的用人制度,不断建立完善、推行择优聘用、竞争上岗、优胜劣汰机制,采用低聘、缓聘、解聘和分流转岗、待岗的办法,盘活教师资源,营造竞争机制,既增强在职教职工的紧迫感和压力感,又增强新教师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

3、实行“一二五”目标管理体制。即“一先”:思想领先;“二参”:教师参与决策、学生参与管理;“五优化”即优化年级、优化班级、优化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优化教辅人员。在学校发展进程中,不断对该体制充实完善。

4、强化考核、分配机制。调整和完善《教职工考核奖励细则》和《教师功能评价系统》,在年度考核评估方案的基础上,对教师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量化分等、绩效挂钩,分配实行结构工资制,建立重绩效、重贡献的分配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5、实行民主管理制度。坚持校务公开,增强校务管理透明度和民主性,建好校务公开帐,设立校务公开栏;完善教代会制度,学校重大事项须公开广泛征询意见,再由校委会讨论决策,并经教代会审议通过然后实施。

6、完善校内外监督机制。成立由学生、家长、教师、社会各界代表参与的各类管理组织,充分发挥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学生评教师、教师评领导、社会评学校”的监督考核评价机制。全方位推动学校管理工作“上规范、创特色、争一流”。

(二)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化

1、进一步启动好“培养青年教师工作计划”。学校领导实行包班包组包学科,坚持定期听评课或“推门听课制度”,对学校新近聘请及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搞好“传、帮、带”结对子工作,每周总结一次师带徒活动情况。大力培养县、市、省三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创造条件,培植各科“教学能手”。主动指导带动新教师快速成长为教学骨干。

2、开展教学大练兵。每学年举办3—4次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要求名师和高级教师上精品课,中级教师和教研组长上示范课,获奖教师上观摩课,青年教师上竞教课,教坛新秀上公开课,新分教师上汇报课。组织教学竞赛和新分教师专业知识考试。教研组工作重点转移到培养青年教师上来。

3、逐步落实“六个一工程”。即每位教师每学年设计一个优秀教案,讲好一节公开课,制作一个优质课件,接受一次业务水平测试,搞好一次社会调研,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4、严格执行考评机制。不断充实完善《学校教师考核量化标准实施细则》,通过教师自评,学生、家长、社区参评,校委会总评的程序,进行考核评价。公开、公正、公平地任用和分流教师。

5、继续抓好“安居乐教”工程建设。对教师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和津贴水平,改善办公、住房、生活、娱乐条件,为教师创造性地劳动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让教师“无后顾之忧,有用武之地。”

(三)德育工作网络化

1、进一步抓好德育工作的“三创三全”运行机制,即“创新德育管理机制,创设德育氛围,创新德育评价办法,全员、全程、全方位”。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通过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多样化,尤其抓好每周一下午主题班会,把“四文明”创建活动落在实处。

2、德育工作在继续贯彻“一条主线”(常中“崇尚卓越、追求一流”精神)、“两支队伍”(校内德育队伍和校外兼职辅导队伍)、“三个结合”(与学科教学结合、教科研结合、活动课程结合)、“八项教育”(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为准则进行八项教育:民族精神的培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德育科研,探究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规律、新特点。

3、强化班主任培训、评估、考核制度,将班级各项行为规范评比与班主任考核挂钩。建立班主任各种考核机制和学生干部培养机制。通过日记、周结、月考核和期末评定制度,评选和奖励“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班团干部”和“文明班组”、“三好学生”,逐渐形成学生自主管理机制。

4、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建立各种类型教育基地。

5、重视人文教育,营造多彩的校园文化,让墙壁空间说话,使花草树木育人,通过各种名人字画、名言警句,各种标语、警示牌,创设浓郁的人文环境和育人氛围,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四)教学科研工作经常化

1、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试验。进一步发挥试教领导组的带领作用,发挥试教学科组的带动作用,试教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一轮实验当中。

2、强化课堂教学改革,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向45分钟课堂教学要效益。

3、根据教学计划,开足开全开好每一门课。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正确把握教材结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4、合理地安排好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进一步开放信息技术课。从实际出发安排好综合实践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研究性课程;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工作,推动此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5、强化教研组工作。一是增强竞争机制,每学期分别评选2—3个优秀教研组、优秀教研积极分子;二是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教研组工作及时通报,加强督导;三是稳定教研活动形式,每周三下午进行教学研究。四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教研组长及任课教师会议。

6、加大教改教研工作力度。

(五)硬件设施配备现代化

1、更新改造及配备。

2、主要建筑设施。

3、校园美化绿化。进一步形成美化、绿化、香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校园环境。

第二篇:马桥中学体育工作发展规划

马桥中学体育工作发展规划(2012——2015)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要求,我校体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积极做好体育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制订我校体育工作发展规划。

二、现状分析

1、学校概况

我校始建于1974年,学校占地45亩,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628人,教职工74人,专任体育教师二名。全校教师都达到专科以上学历,全部符合国家规定学历。是一所管理严谨有序,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突出,社会声誉显著的农村特色学校。

2、学校体育工作现状

(1)严格执行课时计划,确保正常教学秩序。我校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课程管理计划,按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并按课标的要求授课,充分发挥体育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各年级每周3节,学校不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体育课时间,同时分为冬夏两季开展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确保了阳光体育锻炼的实施。学校还专门制订了体育工作计划,并纳入教学工作计划,把这项工作提到学校的议事日程中。

我校还利用周二、四下午的时间组织建立了体育特长团队。如乒乓球团队、田径团队、篮球团队等。训练有计划、有组织、有安排、有教案、有总结。并配备了体育器材室一个,器材室内配有跳箱、跳绳、羽毛球、篮、足、排球、体操垫等体育器材,为学生进行各种体育锻炼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有力的保障。

(2)开展多种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强化管理、制定制度、分工协作,建立良好高效的工作秩序,这是我校对体育工作的定位。常规工作如:上课、课间操、大课间等活动均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如遇到重要活动,各组老师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发挥各自特长,互相帮助。学校每年都开展“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

我成长”的运动会,雷打不动,另外还经常组织一些小型的体育比赛,如:拔河比赛、排球比赛、广播体操比赛、乒乓球、跳绳、踢毽子等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丰富的体育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制,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3)提高学生体育成绩,关注学生身体健康。

我校每学期都要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和实践的检测,目的是让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也要了解一些体育方面的知识,从而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我校每年都要按照《国家学生体制健康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测试,并认真记录测试成绩,对学生体制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完善学生健康档案,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执行体质健康测试报告制度,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坚持和完善体育科目测试工作。学校还将体育科目测试成绩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学生学生评价机制。

(4)学校着力培养体育方面的师资队伍,将体育教师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大力鼓励他们通过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在评先进、职称评骋时,和其他教师享受同样待遇。目前我校有专职体育教师2人,且都是青年教师,符合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5)体育设施配备到位,学生安全得到保障。

我校校园划分为两个区:运动区和运动场。运动场含300米跑道及足球场一个;运动区含排球场一个、羽毛球场一个、篮球场两个。

近年来,我校体育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按照三类标准配备了各种体育器材,学校每年还从公用经费中专门拨出一部分基金用于完善体育教育的设施、设备。体育课学生安全有了保障,体育课的内容更加丰富。

3、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重点问题

我们体育教育工作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帮助。但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

(1)学校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根据学校现状,体育器材配备还不够完善。个别活动还不能正常开展。

(2)体育场地还不够规范。

(3)由于各方面原因体育师资队伍还不能达到定期定时培训,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从而更加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三、工作总体目标

1、总体目标:

努力构建与我局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具有我校特色体育工作体系;构建班级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融通的体育课程体系,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2、具体目标:

(1)开齐开足体育教育课程。所有班级体育课程开课率均达到100%。(2)结合课程改革,更新理念,调整结构,整合内容,优化评价,逐步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课程体系。

(3)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运动,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配足专职教师,强化教师在职培训,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结构合理、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教学和活动需要的体育教师队伍。

(5)加大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力度。学校要按教育部制定的体育器材目录配备要求建设、配备体育活动场地设施。

四、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2——2013)

1、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教法手段的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进一步挖掘体育课的育人功能,育德、育智、育体、育心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体育课及格率、优秀率力争达到80%和40%以上。

4、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得以落实,并在时间上、内容上、场地安排上得到有效保障。

5、群体活动形成系列,具有多样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

6、“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得以形成,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率力争接近100%。

第二阶段(2013——2014)

1、教研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定期开展专题研讨、观摩课、研究课等活动。

2、教师的科研意识进一步增强,积极申报课题,并有计划的开展科研活动,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果。

3、积极探索和解决学校体育工作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

4、在三年期间力争有一项课题在市区获奖,有3篇论文在市区的刊物上发表或征文中获奖。

5、课间操在组织形式、练习内容上再有新的突破,融教育性、趣味性、健身性于一体。

第三阶段(2014——2015)

1、坚持体育竞赛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丰富竞赛内容,突出群众性和参与性,为每一名学生提供机会,充分挖掘体育竞赛的育人作用,实现体育竞赛与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体育教学、健康标准测试、中考体育的有机结合。精心设计和办好体育节、新生运动会、球类联赛、队列广播操比赛等体育赛事。

2、坚持课余训练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发展。在抓好田径队训练的同时,实施课余训练拓展工程,建立非田径项目训练队。田径队要力争实现三次进入市级比赛前六名,区级大型竞赛保持前二名的奋斗目标。男篮代表队要继续保持区前三名的成绩,女篮在保持区前六名的基础上,争取进入前三名,乒乓球进入区三甲行列,争创区级球类重点校。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进一步加强对体育工作的政策规划、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之中。学校要有领导分管学校体育工作,负责研究、统筹、协调学校体育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学校体育规章制度。建立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素质教育检查、督导、评估的指标之中。

组织机构如下:

长:郭建平

副组长:孟本法

员:洪罩保

冯朝辉

钱定强

方火宁

黄继业

王绍清

廖奇志

刘于侯

唐宏贵

金光柱

邓晓丽

组员有行政人员和体育教研组长,体育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学校体育工作。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学校体育工作的长远规划;制定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规章制度;预算、审核和监督学校每年体育工作经费;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班级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2、制度保障。

(1)教导处要坚决保证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教学时间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严禁随意挤占挪用体育课时间。切实保证学生每周体育课、体锻课,要坚持做好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2)体育组要加强对体育教学标准、教材、教法研究,要努力备好每一节课,写好每一节的教案,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坚决不允许无教案上课或用同一本教案对不同年级使用,对备课、上课,辅导等工作,纳入本校量化考核。

(3)体育教研组要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每周安排2~3次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

(4)体育教研组要把推行《国家测试标准》和体育合格率当做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并做好验收班级达标率制度。

(5)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组织参加各类体育竞赛活动,组建适合本校条件的各类业余体育训练队。坚持定期的业余训练,要组织好本校每年一届的田径运动会和各类体育单项比赛,积极组织参加县举办的有关体育比赛,要不断提高体育运动比赛水平和成绩。(6)学校对体育工作将逐步确立有关项目的工作质量标准,按标准实施本校量化考核。对体育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班主任、体育教师每年进行表彰奖励。凡体育达标率达不到学校规定标准的班级,当年不能评选先进集体,其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不能评选为优秀教师,体育成绩不合格,体育不达标的学生不能评选市、县、校优秀少先队员、队长。

学校自觉接受上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对本校体育工作的监督。定期上报有关的计划、总结或单行材料。

3、经费保障:

(1)保证体育经费,关心和解决体育教师的实际问题。学校要注意加强对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帮助他们参加上级有关单位举办的培训班或外出参观学习,对他们的职务聘任、工资待遇与其它任课教师一视同仁,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解决工作服装、津贴等基本待遇。

(2)学校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并随教育经费的增长而增加。设立体育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活动、发展体育特色项目、添置体育卫生设施设备等,以满足学校体育工作需要。

第三篇:庐江盛桥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庐江盛桥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5.9~2018.9)

学校本着“求真、尚德、明理、达智”的精神,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对学生一生幸福负责”为办学理念,以新课程实验为契机,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结合盛桥中学实际,规范办学行为,深化体制改革,推进教育科研,提高管理效益,构建和谐校园,提升办学水平。明确方向,统一思想,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化学校。为此,对学校的办学做出如下规划: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背景和发展思路

一、学校基本情况

盛桥中学始建于1958年9月,是一所完全中学,现有教职工98人,其中高级教师32人,中级44人,初级19人。学生802人,其中高中学生650人,初中学生152人。占地73370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11270平方米,生均占地91.5平方米。学校布局合理。学校办学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越,运动场地面积22408平方米,计算机204台,两个标准计算机教室,实验室6个,实验仪器齐全,图书29623册。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一年四季景色怡人。,校园绿化面积38260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47.7平方米,2009年被巢湖市教育局评定市示范高中,2010年被市环保局评为市园林学校。

二、学校发展优势

1、学校管理规范化。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学校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监督作用和工会组织的民主管理职能,结合奖励性绩效工资,学校制定了一套健全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在“统一领导、全程管理、分部负责、分权赋职”的管理机制下,重视纵横层次的协调性,强化部、处、室、组、班级的全局意识,全员意识、民主意识,明确干部岗位职责已基本形成学校的组织文化和团队精神,能体现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现代管理走向。

2、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化

学校一直重视教师政治学习和师德教育,强化校本培训,已逐步形成一个师德水平较高、业务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职工群体,并有在市内较有高知名度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坛中坚,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文体活动多样化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广阔舞台,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运动会、广播操、篮球赛、素质运动会等)、摄影、书法、绘画、写作、朗诵、演讲等等学生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三、目前面临的挑战

1、生源质量不高,教学管理工作难度大。由于受生源地区位条件的限制,我校的生源数不足,质量不高。盛桥区域的初中毕业生数少,加之布局不够合理,每年学校招生难度大,而且质量不高,这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学校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与全县同类完中高中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2.教师队伍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有所显露,专任教师对教学常规管理和自身专业化发展认同感不强,加大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难度,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进取意识不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不够系统,班主任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3、校园文化有待于加强。良好的学校精神,不仅能够凝聚人心,激发师生潜在的活力,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效应,而且影响着学校成员的价值取向、人格塑造、学习品质、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学校精神最终必将形成学校的个性,它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活力、发展态势。我校精神概括地说就是: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乐学勤教的作风、自学自理的能力,用事业心、责任心、耐心、爱心换取学生的自信心。这种精神有待于形成与发展。

做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 “三化”建设工作,要加强校园“书香”文化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让墙壁会说话,小草会唱歌,使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里熏陶,从而提高学生情操。

4、教师办公、住宿条件差,影响教研组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5、学校债务负担重,经费难以维持。由于学校前期大规模建设,留下巨额债务。债务问题也成为掣肘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部分: 学校的发展目标

一、学校三年发展总体目标: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切实推行并实施素质教育,以“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成才”为办学目标,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对学生一生幸福负责”为办学理念,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口,以教师专业化培养为着力点,以新课程实验为契机,以加强管理为抓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结合盛桥中学实际,规范办学行为,深化体制改革,推进教育科研,提高管理效益,构建和谐校园,提升办学水平。发扬“求真、尚德、明理、达智”的校训精神,倡导“尽心、精心、细心、耐心”教风和“勤学、善学、乐学、博学”学风,形成“严谨、务实、团结、奋进”的良好校风。将盛桥中学建设成为一所市级现代化学校。

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学会学习,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并且能主动发展、自我完善的小学生。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师风优良、专业知识扎实、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

二、学校三年发展具体目标

1、德育工作

总体目标:落实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德育功能能,形成德育管理有效、德育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工作局面,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营造积极、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

具体目标:

(1)德育组织网络化。设立家长学校和留守学生活动中心,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2)德育队伍专业化。一是加强德育管理人员和班主任培训,提高德育管理水平;二是培养或引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开展心理指导和心理咨询活动。

(3)德育评价科学化。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建立具有科学性、发展性、可操作性的德育评价机制。

2、教学工作

总体目标:大力加强新课程实验,倡导新课程教学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正确面对学生实际状况,形成“尽心、精心、细心、耐心”教风和“勤学、善学、乐学、博学”学风,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目标:

(1)教学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备课、上课、辅导、考试、作业布置与批改行为。引入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积极推广教学质量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方式,逐步完善和提高教育教学的管理水平。

(2)教学过程注重效益的提高。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落脚点,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注重引导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初中毕业率逐年提高,高考完成市教育局下达的“丰收计划”和“英才战略”,中考继续保持领先水品。

3、教师队伍建设

(1)一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教师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2)评职中逐年扩大高级教师的指标数。三年内使一线教师高级教师人数达到32人,力争在特级教师上有所突破。

(3)逐步调整年龄结构,使教师队伍较为合理;逐步充实薄弱学科教师,使各学科教师较为配套。

(4)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争取每年培养、评选出校级学科带头人1-2名,校级骨干教师3-5名,力争培养出县、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3名。

4、学生管理

(1)完善和修定《盛桥中学学生学习、生活管理手册》,编印成册,做到学生人手一册。

(2)实行封闭式管理,杜绝社会闲散人员进入学校,严禁学生随意进出学校大门,加强学生管理,杜绝违法犯罪现象。

(3)积极探索学生公寓的管理模式,在注重学生自身管理的前提下,加强住宿生的管理,力争每一个应该住宿的学生在学校集中住宿,对不在学校住宿的学生必须要与家长签定责任书。

5、体育、卫生、艺术、科技等工作

(1)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贯彻执行“阳光体育行动”计划,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2)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效控制常见病发病率,杜绝传染病流行。

(3)积极开展“体育健康节”、“文化艺术节”,并以“两节”为载体,扎实推动学校的体育、卫生、艺术、等教育工作。

6、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等工作

(1)三年中力争有省级、市级、县级课题立项,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2)认真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并结合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加强教研组建设,注重校本教研,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3)完善学校课程方案,开齐开全课程,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的开发校本课程。

五、后勤工作目标

1、资金、资产设备管理

(1)资金收入、支出符合上级要求,财务管理严格规范,财务制度建立健全,规范收费行为,坚持财务公开,开源节流,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2)实行“一支笔”的财务开支制度,每年两次公布财务开支情况,设立公示栏对收费项目进行公示,在全体教职工大会或教代会上通报学校收支情况。(3)建立健全资产设备采购、实施、验收、使用制度,大宗购物实行政府招标,严格执行招标程序和采购规定,少量采购要公开透明,保障充分发挥资源效益。

(4)设置财产管理员,建立财产帐和领用明细帐,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方法,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总务处每学年组织一次全面财产核对清查,做到帐物相符。

2、基建、修缮工程管理

(1)经费预算决算、重要基建项目、大宗购置和大额项目支出安排等,由校务委员会讨论,行政会研究决定。

(2)学校基础建设要按学校的总体规划执行,要根据学校的财力量力而行,在建设的过程中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质量跟踪监控,确保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

(3)基建项目、修缮工程完工,聘请相关部门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合格后并经审计部门审计鉴证,方可付款。

3、学生食堂管理

(1)严格执行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持卫生部门核发的《健康证》上岗,操作过程规范,符合卫生标准。

(2)严把食品原料的入口关,杜绝不符合国家卫生质量标准的大米、食用油、食盐等物品进入学生食堂,杜绝不卫生的食品向学生销售,杜绝学生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三、学校三年发展特色目标:

以优秀的校园文化塑造学生、引领学生、促进学生发展。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条件,在学校的显眼位置,张贴励志、劝学、诫勉等标语,发挥长达118米的校园文化长廊宣传作用,凸显我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在校园十景中,展示学校的风采,彰显学校的文化底蕴,每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天地。让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中学习,在积极进取的文化熏陶下进步,这是我校发展中的重要特色。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明确责任。

成立盛桥中学实施发展规划领导组。组长孔德银(负总责),副组长许从雨(负责学校治理现代化、特色课程构建、减负增效提质、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工作),祁增松(负责平安校园保障、教育信息化等方面工作)‘徐乐天(负责学生素质提升工程、三位一体统筹工程、学校文化育人工程、师资队伍固本等方面工作),成员为行政人员,在分管校长的领导开展相对应的工作。

2.加强政治学习。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学习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教育法规和其它有关政策法规,端正办学思想,提高办学水平。

3、加强干部队伍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1)加强干部自身修养,勤政廉洁,建设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明确分工,又协调一致的团结、进取、高效的领导班子。

(2)发现、培养并大胆使用年轻干部。

(3)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坚持深入第一线,密切联系群众,加强横向联系,发挥协调作用,加强学习,提高领导艺术水平。

4、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制订《学校管理手册》、《党员干部廉政制度》、《教师道德行为要求》、《教师教学效果量化方案》、《学校教学质量奖》、《差生帮教措施》、《关于论文、经验总结、投稿及奖励规定》、《教师工作量化方案》、《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方案》、《班级财产管理制度》、《创建“文明班级”评分细则》、《安全保卫工作实施意见》、《安全防范制度》、《学校食堂管理制度》等。

(1)坚持校务公开原则,加大校务管理透明度。(2)进一步明确在校长室统领下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形成精干高效的领导集体。

(3)明确分级管理的责任,保证正常运作,完成工作任务。

(4)坚持按劳分配,健全奖惩制度,优级优酬,重奖有突出贡献教职员工。

5、努力逐步改善职工待遇,多为教职工办实事。

6、加强内部管理,不断革新不合理的条条框框,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和谐发展”的原则,努力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第四篇:汛桥中学学校五年发展规划2016学年自查报告

汛桥中学学校五年发展规划2017学年自查报告

一年以来,我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始终坚持“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办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办学特色,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队伍精良、质量较优、管理优化、特色明显、设施先进、花园式的农村一流学校。具体汇报如下:

一、校园美丽升级,打造精致“花园”,优化育人环境

(一)目标

1.建立机器人实验室(重点工程)。2.筹备学校体艺楼工程。3.学生宿舍维修。

(二)实施举措

1.筹备学生宿舍楼的维修工程。

2.学生宿舍进行改造,改善学生生活条件(重点工程)。3.安装教师办公室、教室空调。4.校园绿化修整。

(三)达成情况:部分达成 1.办公室教室空调安装并使用。2.学生宿舍维修工程已进入招标阶段。3.校园绿化进一步精细化

(四)问题及改进措施

1.因工程重叠,机器人实验室还在初步建中。2.积极筹建,争取下半年机器人实验室工程启动。

二、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一)目标

1、阶梯式骨干教师的培养模式初步形成。2.教师专题学习制度初步形成。

3.“教师教育教学论坛”和“教学反思”活动继续推行5期以上。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有一定提高。

4.“汛桥中学继续教育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开始实施,继续教育成绩成为考核、晋级、聘任、奖励的重要依据。

5.学校教师专项培训,每学期定期组织学习,每个学科、每一位教师都进行外出学习交流。

6.教研组“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主题教研、反思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教研活动每周定期进行,并有做好台账整理。

(二)实施举措

1、逐步形成阶梯式骨干教师的培养模式,形成相关奖励机制,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展校内名师工程,进行名师的推荐、评选及签订相关责任书,提高教师的责任心,积极性。

2.制定教师专题学习制度。定时间、定任务、定人员、定地点,加强新思想、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传递和学习,引导教师及时“充电”,优化自身素质。

3.继续推行“教师教育教学论坛”和“教学反思”活动。开展“从中考看课堂教学改革”和“有效教学的探讨”等课题的研究讨论,通过交流、研讨、反思、总结,力求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4.制定“汛桥中学继续教育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整体规划学校教师专项培训,每学期定期组织学习。专项培训内容以心理教育知识、人文知识、学科知识、教学管理为主。继续组织教师外出教研、学习、提升。将继续教育成绩作为考核、晋级、聘任、奖励的重要依据。

5.加强各教研组建设,开展半天无课日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水平。推行教研组内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主题教研、反思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教研活动,将教师个人研究和教研组集体研究相结合,提高整个学科组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达成情况:各项目标基本完成

1、阶梯式骨干教师的培养模式成熟。2.教师专题学习制度常态化。

3.完善师德评价制度,每学期对教师的师德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评价。

4.教师学历本科率达100%,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5.每位教师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

(四)问题及改进措施

1.“汛桥中学继续教育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还未落实。2.教师专项培训,每学期组织学习只有部分教师,没有全覆盖。3.教研组教研活动台账不够完整 下阶段措施:

1.进一步加大教师外出学习提升工作力度。

2.进一步教研组“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主题教研、反思交流”活动,完善资料。

3.参加教研室“星级教研组评比”。

4.进一步完善并落实“汛桥中学继续教育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

三、优化课程改革,实施“农村教育领头”工程

(一)目标

1.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和小组建设操作方案形成体系。3.拓展性课程选课全面展开,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4.“五段式作业”和“分层作业”模式形成。5.每个学科开展校际交流。

6.制定《临界生成绩跟踪表》,临界生管理初见成效。

7.“阳光体育”“两体一艺”活动全面开展。举办一届体育嘉年华活动和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

(二)实施举措

1.探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各教研组合力建立导学案资料库。

2.加强学习小组培训,构建小组管理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七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3.丰富并完善拓展性课程项目,逐步构建课程评价机制。4.继续推行“五段式作业”和“分层作业”,尝试作业考试化。5.进一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公开课等形成制度。6.继续抓临界生管理,抓30%率。

(三)达成情况:基本达成

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各教研组导学案资料库初步建立。2.学习小组培训到位,小组管理形成体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养成。3.拓展性课程项目丰富并完善,初步形成课程评价机制 4.“五段式作业”和“分层作业”,作业考试化初现成效。5.每个学科教研组都有课题立项,有论文参赛。

6.临界生管理并取得一定效果,后30%有所下降,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突出。

(四)问题及改进措施 问题:

1.分层作业没有很好的铺展; 2.临界生工作成效有待进一步提高。下阶段措施:

1.进一步开展分层作业模式。2.进一步抓临界生工作。3.逐步完善分层走班教学模式。

四、构建“幸福校园”,打造“本色文化

(一)目标

1.“校本德育课程架构”初步形成。2.学生快乐小课题研究工程正式启动。3.第二快乐课堂开创工程正式启动。4.快乐温馨的办公室文化建设基本完成。5.快乐经典的廊道文化建设基本完成。6.快乐本色课堂创新工程基本完成。7.校级德育骨干队伍完成基础培训。

(二)实施举措

1.优化德育常规活动系列。

2.基本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式和管理网络。3.围绕四大建设,进一步打造快乐校园文化。4.实施四大工程,打造快乐高效的育人课堂。

(1)快乐本色课堂创新工程。凝聚全校师生之心力,形成独具汛中特色的本色课堂即:“学案引领、互助合作”教学模式。

(2)快乐校本课程创编工程。开发校本课程,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选修课,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

(3)快乐小课题研究工程。各学科坚持开展小课题研究。

(4)第二快乐课堂开创工程。不断创新课后兴趣小组活动,及“快乐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

(三)达成情况:部分达成

1.“校本德育课程架构”初步形成。2.快乐温馨的办公室文化建设基本完成。3.校级德育骨干队伍完成基础培训。

(四)问题及改进措施

因资金和人力问题,学生快乐小课题研究工程、第二快乐课堂开创工程、、快乐经典的廊道文化建设、快乐本色课堂创新工程没有如期建设完成。

下阶段措施:

1.加快学生快乐小课题研究工程 2.加快第二快乐课堂开创工程。3.加快快乐经典的廊道文化建设。4.加快快乐本色课堂创新工程。

第五篇: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丹阳市珥陵高级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2020年9月—2023年8月)

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改革观念、发展观念和创新观念;认真落实“双十规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教科研为切入点,努力推进学校特色发展,持续建设“三适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内涵发展,激发内在活力,凝心聚力,乘势而上,把学校建成一所有特色、有影响、有实力、有内涵的一流农村高中。

一、学校发展背景分析

(一)学校发展概况

丹阳市珥陵高级中学建于1956年,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中学,同年初高中分设,学校由丹阳市珥陵中学更名为丹阳市珥陵高级中学,2004年顺利转评为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学校位于地处丹阳市最南端,毗邻常州金坛区的丹阳四大古镇之一——珥陵镇,现为丹阳市唯一的一所农村三星级高中。目前学校占地面积48782.67平方米。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87人;教职工154人,专任教师145人,41人具有硕士学位或以上学历,114人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各级各类拔尖人才51人(含镇江2名教坛新秀)。学校以“潜心三适,践行三敬”为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办适合的教育,育多样的人才”的目标,努力打造“三色”德育品牌。近年来,珥高人高扬素质教育大旗,筚路蓝缕,砥砺前行,校容校貌日新月异,办学绩效节节攀升,享有很高的美誉度。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十三五’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智慧校园”、“镇江市文明单位”、“镇江市模范学校”、“镇江市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镇江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镇江市心理健康特色学校”、“镇江市书香校园”、“镇江市A级食堂”、“丹阳市文明单位”、“丹阳市师风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二)优势与特色

1.形成依法办学的良好局面。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党支部发挥监督保障作用,重大决策经教代会讨论决定,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制定系列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各部门目标较明确,人员职责较分明。

2.队伍建设成效逐步显现。学校制定并认真落实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制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学历进修、专业培训,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引领教师自主发展,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将教师个人的成长目标与学校的远景规划统一起来,实施“青蓝工程”“新秀工程”,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促进他们快速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实施“名师工程”,积极支持名优骨干教师参加市、省、国家三级培训和出国进修,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外出进行学术交流,激励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并注重发挥其师德示范作用、专业引领作用、学科辐射作用,带动全体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目前,学校有江苏省特级教师1人,正高级教师2人,镇江市学科带头人3人,镇江市骨干教师19人、镇江市教坛新秀2人、丹阳市级拔尖人才26人,涉及德育、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政治、生物、信息等10门学科;合计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5.2﹪。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学历共41人,占专任教师的28.3﹪。

3.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升。在“三适”核心办学理念引领下,建设 “三适课堂”,倡导适合的坡度、适合的难度、适合的速度的教学主张。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协同努力,几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成效显著,学校教育品牌的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4.办学特色逐步形成。学校设立美术专业教学班级,通过逐步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获得了较为成功的办学成果。学校连续多年保持高位运行,江苏省美术统考成绩稳居镇江地区美术专业艺考前列,获得了广泛好评,有较高的社会美誉度。学校将成功的经验与美术班精神转化并融入到学校传统文化中去,不仅形成了学校特色发展项目,更使得学生寻求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学校发展与时代进步、社会要求、群众愿望还有一些差距,需要我们保持理性认知和清醒判断。机遇与挑战并存,欲求突破和超越,实现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必须直面和解决好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学校缺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学科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和团队建设仍显薄弱,专任教师、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等队伍的发展还不够平衡,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近年来虽然我校的师资队伍整体有了质的提升,但名师数量不足,学科间师资的综合素养、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效不平衡,骨干教师的数量还不能较好地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定提高。加速培养一定数量的特级教师、省市县学科带头人、优质的学科教学团队,进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全校教师团队,成为学校的当务之急。

2.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生源基础参差不齐。近几年受招生政策影响,学校的生源质量高低错落,喜忧参半。在短期内提高生源质量与教学质量,尤其是大幅度提高高考质量,还有一定的困难与压力。如何从现在有的现状中突出自身的作用?如何从目前的现状中寻找出突围的路径?实现后发先至、错位发展、特色发展。让学校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与后劲。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方式,构建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精神等方面还需要积极努力。

3.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待进一步彰显

作为一所有着6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学校积淀了一定的文化底蕴,但学校文化内涵不丰富,需要在课程建设、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全面系统地挖掘、培育和凝练,办学历史所形成的文化积淀有待凸显。如何提高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努力实现师生的主体价值,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二、办学理念

学校经过多次思考与论证确立办学思想为师生共成长,崇尚真善美,办学理念为潜心“三适”,践行“三敬”(三适:适合学生,适合教师,适合社会;三敬:学生敬学,教师敬业,学校敬人);与此同时确立了人才培养目标是:身心健康,激发灵性,具有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学校校训:崇实 求真 积善 尚美;学校校风:抱朴 守诚 务实 创新;学校教风:发展学生 成就自我;学校学风:快乐学习幸福人生。

三、学校发展愿景和发展目标

(一)发展愿景

2021年成功申报并通过省四星级高中的验收。按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的标准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升办学绩效,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打造学校优质教育品牌,把学校学校建成一所有特色、有影响、有实力、有内涵的一流农村四星级高中。

(二)具体目标

1.更新完善理念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育政策的调整,学校办学理念需要进一步更新与完善。这需要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2.构建“三色”德育

坚持德育为先原则。善待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引领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根据学校生源现状,了解学生需求,初步形成常规扎实、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德育工作机制。以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拥有健康思想、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促进教师成长

贯彻《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研读校长、教师两个专业标准,从规范入手,紧抓教学质量这道关。通过积极争取,补充师资力量,完善培训、考核机制,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四有”教师标准,努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热爱学校、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队伍。

4.强化资源配置

通过自身努力和上级支持,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配置,达到四星级高中的标准要求和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模式的要求。

5.形成办学合力

加大学校对外宣传力度,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建立较为完善的家校合作机制,让家长和社会参与到学校建设中来。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妥善解决学校操场围墙被占用问题。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丰富落实办学理念

学习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新课改、新高考的要求,不断更新丰富学校“潜心三适,践行三敬”核心办学理念,将理念落实到队伍管理、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等方面,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内涵,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实现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目的。

(二)加强学生习惯养成1.强化德育管理

学习贯彻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文件精神,加强以班主任、任课教师,年级组为骨干的德育队伍,培养一支精干有力的管理队伍。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对学生的评价激励机制和对教师的考核机制,继续实行流动红旗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考核流程,坚持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发挥考核的激励功能。增强考核的可操作性、透明性,进一步完善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的考核评比办法,充分发挥月考核的激励作用,激发班主任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德育工作队伍,加强德育科研工作。加强学生生涯发展规划指导,确立积极、健康、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

2.培养良好习惯

要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高尚的道德价值观,树立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意识,教育学生学习做人,学做真人。要在放眼未来的基础上脚踏实地,在结合校情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先进管理经验,在日常管理上,紧抓细节不放松。从规范学生的服饰、发型、言行、礼仪抓起,从胸卡佩带、课外书籍、通讯工具、卫生习惯和文明用餐等方面抓起,反复抓,抓反复,重点教育,让学生在课堂、自习课、课间张弛有度,在作业习惯、诚信意识、文明交往等方面形成良好的习惯,抓好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和学习方式。

3.完善社团建设

加大力度推进学校社团建设,通过努力,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经典社团,形成一定社团建设的成功经验,争取尽快创建成为“镇江市中小学生社团建设优秀学校”。

4.推进心育工作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完善心育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心理辅导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有效性。

(三)教师队伍成长

1.强化师德师风

学校开展师德建设的各项工作,完善师德评价和考核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通过开展活动,评选先进,树立典型,以此带动全体教师达到师德规范的较高要求,建设良好的师风。

2.强化教研组建设

重视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不断完善优化集备制度,落实制度中的每项具体要求,定时定人定任务,备课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法,既要讲规范,又要有个性,把备课成果变成一笔财富,成为个体专业提升的基础。

3.提升专业水平

学校积极配合“丹阳好老师计划”、“教师引航工程”,加强队伍梯队化培养,通过“教师关爱工程”,组织各种活动,搭建展示平台,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和生活需求。争取各级各类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人数均有所突破;发展更多优秀教师加入青年名师班,打造学校青年名师;筹建校内名师工作室,重视促进校内名师的培养和成长;为促进教师的不断进步制定阶段性目标,分层考核,一步一个脚印强化教学和教育培训。对事业性强、勤于钻研业务、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要多压担子,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评优课比赛、讲座、学术研讨活动。打造优势学科,培养出相当数量在丹阳市乃至镇江市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的骨干教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向浙江、上海等课改前沿地区学习经验,争取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取得优势地位。结合本职工作,指导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升教师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推动课题研究

形成“以科研促教研,以课题应课改”的氛围,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环境。结合教学,围绕课程改革带来的学科教学方式和内容上的新变化,不断提高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实提升教科研的质量和水平,推动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形成和推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5.加强课程建设

推进学校课程教育创新,树立课程意识,构建系列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功能,有效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益。

(四)优化办学氛围

1.密切家校联系

积极推进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三结合”,完善现有如“家访”、“微信客户端”、“家委会”等家校合作方式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家校合作的有效方式。通过探索,让家校之间能更加有效沟通与合作,为学校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获取得更广泛的家长群体支持。

2.争取社会支持

主动争取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和珥陵镇党委政府、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推动扩大校园面积,建设教学、活动用房,体育场馆建设,设施设备更新、添置等问题的解决,积极稳妥解决学校操场南围墙被占用问题,尽早解决校园安全隐患,改善、提升办学条件,优化发展氛围,积极建设围墙内教师安心从师,学生静心学习的精神家园。

五、重点发展领域及具体措施

(一)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目标:

落实课改精神,优化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学科特色,完善教学管理,增强教学实效,初步建立学校教学质量稳中有升的保障机制。

2.措施:

(1)加强教学环节管理。依据新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我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依纲靠本,落实双基,开发思维,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素质”。第一阶段研究重点:①以新高考和课堂教学为中心,规范新课程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②推行直观教学,加强训练实践,培养竞争意识,研究现代教学手段,创新教法、学法、考法,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③加强新高考教学研究,规范模块教学和考试纪律教育,多方位设置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展课堂教学艺术的探讨。授课以“课堂教学”为基点,以“有效管理”为中心,以“习题训练”为手段,坚守“五严”规定,投身“活力课堂”,贯彻“向45分钟要质量”的要求,坚持课堂教学高质量,高效率,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和学生知识层次,规定考试次数,减轻不必要学生负担,提高教师教学层次和学生层次学习能力。第二阶段研究重点: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和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上下工夫,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第三阶段研究重点:依据新课程精神,按照新课程规划,在实现教学手段(硬件)现代化基础上,初步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管理、教学考评(软件)的现代化,达到手段和目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2)强化特色学科建设。加强艺术教育,发展办学特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加强体育工作,推进学校群众性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创建艺术、体育特色学校,对体艺班的设置要转变理念,将一批基础好的学生引向体艺发展,把这一块做大做强。

(3)注重过程管理。树立质量意识。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教师自身的生命线,各年级要确立管理重点,树立目标,形成良性的教育模式,高一抓习惯养成,高二抓合格性考试,抓衔接,为高三做好充分准备,高三抓高考,提升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全面收获。广大教师要树立“有作为才有地位”的思想,牢牢抓住课堂主阵地,扎扎实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要指向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以“教学六认真”为抓手,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教师要管好课堂,管好学生,坐好班,教师要有亲和力,要善待一切学生,要努力规范课堂教育行为,克服随意性。要进一步规范听课制度,不仅在听课数量上而且要在质量上真正提高。

(4)强化备课组建设。珥陵高中教师个体实力可能不是十分突出,但整体实力较强,靠的就是团结协作精神,具体到教学上,就要强化备课组建设。发扬敬业精神,求实精神,协作精神,强化绩效意识,营造团结向上的教学研究氛围。在工作措施上要选好着力点,抓好集备工作,积极落实集备的有关措施,定时定人定任务,备课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法,既要讲规范,又要有个性。五年以内的教师要写详案,年轻教师要突出板书设计和教后感。各备课组要注意教案的汇编和经验的积累,充分利用电脑,加强学科基本建设,把备课成果变成一笔财富,成为以后教学的基础。各备课组还要按质按量完成听课任务,加强集备,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5)做好临界点学生的培养。尽管我校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但是我们要自重自强,最大限度发挥有效资源的潜力,做好临界点学生的激励工作,这是我校各个年级成绩提高的重要增长点。对临界点群体要明确对象选准起点,及早入手,班主任、任课教师、年级组长要人人心中有数,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可采用谈心、布置个性化作业,面批等方式,及时有效地使这些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同时耐心帮助暂差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营造班级学习氛围,打造学校精神。

(6)探索评价方式。教师教育教学的成败与否要以学生满意程度,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和教师对学生过程的有效性指导为主要标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二)加强队伍建设,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1.目标:

努力打造一支勇于开拓、求实创新、作风踏实、严于律己的干部队伍,建设一支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热爱学校、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队伍,形成一支具有学习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的教职工队伍。

2.措施:

(1)凝心聚力,优化领导班子工作作风。建设一支团结、高效、廉洁、务实的领导班子,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学校的工作核心,是学校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的保证,为此,从目前情况出发,新的阶段领导班子建设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①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虽然农村高中生源质量有所下降,但我们不靠不要,珍惜拥有,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克服自以为是的不求进取的思想,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寻找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增强发展和创新意识。②进一步明确各处室岗位工作职责,在职责范围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经过几年的工作和锻炼,我校各处室干部岗位职责明确,业务水平较高,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出大主意,做小事情。③强调忠于职守,秉公办事,对学校负责,对事业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学校的干部在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一个“公”字,即公心、公正。“公心”就是要从学校利益出发,秉公办事,对学校负责。“公正”首先就是实事求是,是即是,非即非;其次就是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坚决杜绝拿学校的利益与人情作交易。④干部要了解教师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教师要清楚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帮助和指导?制定符合本校特点的行政管理岗位考核细则。把学校的目标责任分解到各个管理岗位,责任到人,全面考核其合作精神、岗位业绩等方面的情况,另外,还要对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定期公开述职、群众评议,强化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政务实的作风,使学校班子树立良好的形象,以自己的表率作用和工作实绩,赢得师生的认可和支持。

(2)以人为本,深化教师队伍建设。“以人为本”和“敬业奉献”,是新时期学校师德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贯彻落实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和后勤服务工作的方方面面。首先,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改革教师管理模式,变程序化、事务性管理为人性化管理,为教师构建和谐的心理时空。学校要主动适应教师发展的需要,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增强学习和培训机会等来满足教师对成就感的需求,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和生活需求。其次,要教育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学校中受教育和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此“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教职工要把学生当人看。面对农村高中的生源现状,更要做好这一点。在这里要落实几个方面的工作:①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特长,甚至于包容学生的缺点。②还要落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针对不同学生,确定不同的期望值和评判标准。③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角色应是学生求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④还要求教育者要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真正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体罚和变相体罚这些影响教师形象的事才会真正消失,“爱心铸师魂”才能得以深化。

高尚师德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敬业奉献”。我校将继续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深化“敬业奉献”的师德建设主题,开展师德建设的各项工作,完善师德评价和考核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通过开展活动,评选先进,树立典型,以此带动全体教师达到师德规范的较高要求,建设良好的师风。

(3)创设良好的骨干教师成长环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重视拔尖人才的培养,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要建立骨干教师后备梯队,形成科学的分层培养机制,并制定出本校的考核方案,既要为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也要为促进教师的不断进步制定阶段性目标,分层考核,一步一个脚印强化校本培训。对事业性强、勤于钻研业务、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要多压担子,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评优课比赛、讲座、学术研讨活动。打造外语、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优势学科,培养部分在丹阳市乃至镇江市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的骨干教师。

(三)重点项目:全力构建“三色”德育特色建设

根据学校实际,全力构建“三色”德育特色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成就学生幸福人生。

1.目标:

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善待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引领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根据学校生源现状,了解学生需求,初步形成常规扎实、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德育工作机制。以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拥有健康思想、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措施:

(1)在德育的要求上。要求做到务实、求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形成良好的育人机制。

(2)在德育的内容上。要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高尚的道德价值观,培养良好习惯,教育学生学习做人,学做真人。要在放眼未来的基础上脚踏实地,在结合校情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先进管理经验,在日常管理上,紧抓细节不放松。从规范学生的服饰、发型、言行、礼仪抓起,从胸卡佩带、课外书籍、通讯工具、卫生习惯和文明用餐等方面抓起,反复抓,抓反复,重点教育,让学生在课堂、自习课、课间张弛有度,在作业习惯、诚信意识、文明交往等方面形成良好的习惯,抓好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和学习方式。

切实加强法制教育。要求班主任和各班级广泛利用橱窗、黑板报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力争将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做到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项治理相结合,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一方面,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使安全教育有深厚的基础。另一方面,开展心理教育培养,帮助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要求每位教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者,增强教育效果。同时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构建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氛围和心理环境,不断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完善安全预案,打造平安校园。

(3)在保证措施上。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三结合”,校外要主动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校内加强以班主任、任课教师,年级组为骨干的德育队伍,培养一支精干有力的管理队伍。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对学生的评价激励机制和对教师的考核机制,继续实行流动红旗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考核流程,坚持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发挥考核的激励功能。增强考核的可操作性、透明性,进一步完善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的考核评比办法,充分发挥月考核的激励作用,激发班主任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德育工作队伍,加强德育工作科研。

六、学校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三年规划实施的全程管理。各分管领导、处室、教研组具体落实,全员参与,是完成规划的可靠保证。管理小组根据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负责本规划的全程实施和管理,努力做到团结协作,分工明确,条块清晰。

(二)制度保障

畅通信息渠道,加强监督反馈。不断完善校内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划进行修订、完善,加强实施过程的调控和改进。建立立体、交叉、多维的信息网络,在规划的具体实施阶段,学校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和各部门做好规划的咨询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工作,及时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形成干部接受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齐心协力,保障三年规划的顺利实施。

及时作好规划各阶段实施的检查测评工作。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部门及个体的短期目标行为进行评估,将行为绩效与实施奖惩结合,鼓励先进,激励全体,真正提高学校组织的整体效应。

(三)后勤保障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学校经费预算(经费收支情况)的计划和项目投入的规划要用预见性,并依照有关规定规范操作。在基础建设方面,要结合校情,科学论证,让有限的财力物力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真正服务于师生,服务于教育教学。同时,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切实做好校园安全和稳定工作,创建平安校园。强化安全教育意识,加大安全技术防范投入,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切实保障校园安全。

(四)舆论保障

学校将积极争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科研院所等的指导与服务,多途径全方位寻找学科专家团队的支持和帮助,与此同时向属地党委政府为办学争取足够的经费。

未来三年是我校发展的关键时期,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振奋精神、齐心协力,为实现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所有特色、有影响、有实力、有内涵的一流农村四星级高中。

七、实施进度

第一阶段(2020年9月-2020年12月):研制与论证。研究起草规划文本,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和教职工代表进行论证。修改完善后交学校教代会审议,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批。

第二阶段(2021年1月-2021年6月):学习与研究。一是开展规划培训活动,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研读本规划,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文献。二是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分工研究制定管理机制、文化建设、队伍建设、培养模式、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三是各处室按照分工,选定重点,组织教师逐步付诸行动。

第三阶段(2021年7月-2022年6月):全面实施阶段。依据规划和各具体实施方案,切实开展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七大任务均进展顺利,成效显著。2021年下半年,将邀请有关专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申报创建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第四阶段(2022年6月-2023年8月):深层推进阶段。全面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并在若干领域有新的思路,新的突破。2020年12月,对五年主动发展规划实施过程、成果经验进行全面分析总结,邀请主管部门领导和有关专家进行总结性评估。

本规划经学校教代会审议通过、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下载槐桥中学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槐桥中学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第四中学“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全面贯彻《中共凤冈县委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精神,全面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全面加强学校特色......

    中学三年发展规划(推荐)

    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表 二、现状分析 (一)概述 西夏墅中心小学是一所有着八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农村学校,始建于1926年,曾连续三届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小学”。学校......

    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市*******中学 20**年——20**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黑龙江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强......

    --中学中长期发展规划

    -----中学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2—2020) 2012年9月 为切实加快我校的发展,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适合我校发展需要的中长期规划,......

    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五年发展规划 定南中学 一、 学校简介 定南中学坐落于定安县南部南丽湖畔,距海口市仅45公里,离东线高速公路入口14公里,地处要塞,交通便利,是南端交通枢纽。定南中学现有面积185......

    大水井中学发展规划

    江底中学发展规划 (2006年—2015年)一、学校现状 拟建大水井中学,位于鲁甸县南部,大水井新集镇旁。距县城19公里,目前未有任何设施。按照初级中学建设规划,首先要有一定硬件设施和......

    中学近期发展规划

    九垸乡中学发展规划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有关精神,巩固现有创建成果,围绕“为幸福生命负责,为灿烂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校......

    两道桥中学

    两道桥中学 开展“反‘四风’、惠民生、促发展、”突出问题 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