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司法处置
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司法处置
一、交通肇事案件发案特点及原因
我院四年来受理案件中,交通肇事案件已经成为我县常态多发刑事案件。交通肇事案件均占当年受理案件的10%以上,平均值为13%左右。
交通肇事案件中的犯罪主体91%都为农民身份,非农民身份的人数平均仅占每年受理案件总数的9%。
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之一在于我县的地理位置处于北京市的远郊县,农业人口占全部居住人口的绝大多数。原因之二在于农民所具备的驾驶经验不足、欠缺相应的车辆管护能力,当使用价格较低,配置较差的车辆行驶的时候,事前又没有进行检查,疏忽车辆本身安全问题,造成事故在所难免。原因之三在于驾驶车辆本身安全性能差。近四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农用车辆本身问题引发交通肇事案件占比例大,约占10%。农用车引发交通肇事案件主要是由于农用车本身安全性能差。农用车顾名思义是用来农用的,然而很多人因为农用车价格便宜,使用农用车进行道路营运,导致事故发生。
近四年的交通肇事案件中因驾驶车辆避让行人及驾驶车辆避让问题引发的交通事故占绝大多数,占到总数的65%。因雨雪天气及道路坑洼等原因引发的交通肇事案件占总数的5%。这一特点也反映出部分肇事者的主观恶性小,具有从宽处理情节。
造成因避让问题引发交通肇事案件多的原因之一在于驾驶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礼让观念差。原因之二在于行人横穿马路不注意观察路况。
造成雨雪天气、道路问题引发肇事案件的主要原因在于驾驶人员对于突发情况处置的经验不足。
近四年的交通肇事案件中因饮酒引发的交通肇事案件占总数的12.1%。
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之一在于我国饮酒的习俗。许多人认为无酒不成席,往往“逼迫”驾驶员饮酒。而许多司机又认为喝一两杯没有关系,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原因之二在于我国对于认定酒后驾车的酒精浓度起点是每毫升0.2毫克,大致相当于一杯啤酒,而不是“零容忍”。原因之三在于立法层面对于酒后驾驶造成交通肇事案件的处罚较轻,不能起到足够的威慑作用。我国刑法对交通肇事案件的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然而根据《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的特别恶劣情节中又不包括“酒后驾驶”,也就是说对于酒后驾驶没有加以更加严厉的管制。
在四年来受理的案件中肇事后逃逸的占总数的5%。也就是属于具有加重情节的占绝对少数。这一方面是驾驶人员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在于监控设施的完善使得肇事后逃逸却能逍遥法外的几率大大降低,减少了肇事人员的侥幸心理。
二、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司法处置现状
(一)在适用强制措施方面
1.交通肇事案件批捕率高。造成交通肇事案件批捕率高的原因之一在于执法人员的执法理念,构罪即捕的观念长期占据执法人员的思想,对于宽严相济理念贯彻不够。原因之二在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没有达成和解协议,为了避免被害人的损失得不到应有补偿引发矛盾而批准逮捕。原因之三在于外地人占移送审查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比重大,在近两年的统计中外地人占到总数的35%,为了保障诉讼顺利进行而批准逮捕。
2.取保直诉案件较多。取保候审被大量采用,显示出在交通肇事案件中贯彻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
然而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中也不乏由于酒后驾驶引发交通肇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对于这部分案件的涉案犯罪嫌疑人是否可以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交通肇事案件中作不起诉案件比例最高在6%,平均值在4%左右,高达96%的案件都起诉到法院进行审判,适用不起诉处理的比例低。
(二)在审查起诉方面
大量的交通肇事案件被提起公诉而不是被作出不起诉决定。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1)执法人员受到力求用刑罚惩罚和处理犯罪的传统司法观念影响深。(2)不起诉预警比例与实践中的现实需求差距较大,不能满足实践的需求,限制了不起诉裁量权的行使。(3)刑事案件办理程序透明度不高,人民群众对行使不起诉权产生“办关系案”、“司法不公”等误解,导致检察机关慎用不起诉权力。(4)在有限的不起诉案件中,几乎都是通过刑事和解的途径实现的,这一方面显示了刑事和解在司法处置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显示刑事和解在司法实践中运用少。
(三)在审理判决方面
在交通肇事案件中判缓刑的案件相当多,均占每年受理案件总数的60%以上,最高已达到78.3%,平均值在62%左右。高达96%的涉案被告人被起诉到法院进行审判后被判为缓刑。
交通肇事案件被大量适用缓刑其原因和上述大量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的原因相一致,都是因为此类属于轻微刑事案件,犯罪人的主观恶性极小,与适用缓刑的条件相吻合。由此可以看出在适用刑法中也运用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然而对于酒后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导致交通肇事案件发生的被告人也被判处缓刑,就违背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放纵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出现。
(四)在刑事和解方面
诉前调解案件占每年受理案件总数的49%以上,平均值在55%左右。在审判阶段进行调解的案件相对较少,平均仅占每年受理案件总数的9%。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1)在和解中检察机关所扮演的角色不清。(2)刑事和解的规范程序不清。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和调解人的帮助,和解成功的案件少之又少。
三、交通肇事案件司法处置程序完善
(一)强制措施方面:以取保候审为原则,以逮捕为例外
1.对于部分轻微违法“当宽则宽”。交通肇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其个人基本信息是在公安机关的管理之中的(无证驾驶除外),交通肇事之后为逃脱法律处罚而不归案的很少,在最近四年的变更强制措施提捕的案件中没有一件是交通肇事案件,也说明交通肇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不采取逮捕的强制措施也是能够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的。从法院对交通肇事案件的判决结果看,大多数的被告人最终都被判处缓刑的处罚。这也说明大多数交通肇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是没有必要被羁押的。
2.区分情况“当严则严”。对于具有酒后驾驶等严重情节的肇事者,要区分情况具体对待,杜绝取保候审的适用,以切实达到宽严相济。
(二)推进办案专业化,建立快速办理机制
在案件侦查方面,改革现有交通队侦查与预审侦查双重侦查体制,变为交通队直接侦查并负责移送至下一步诉讼。在审查逮捕、审查起诉中改进办案分工,对案件实行繁简分流,指定专门人员办理交通肇事等轻微案件,建立轻微案件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的快速办理机制,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犯罪嫌疑人认罪的案件,简化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的办案文书,缩短办案期限,提高诉讼效率。
(三)完善刑事和解制度,促进宽严相济的实现
1.明确规定对于交通肇事案件进行和解的适用条件
从案件范围上,对于初犯且认罪态度好、社会危害性不大、积极赔偿被害方损失、法定刑在三年以下的普通案件,可以适用刑事和解。但是对于累犯,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等不得使用刑事和解。
2.明确刑事和解对于案件司法处置的影响
现有法律中对于和解对于案件处理是否具有法定从轻条件没有明文规定,只是法院审理案件时对于量刑一个酌定情节,从而严重影响了肇事者一方对于刑事和解的积极性。为了促进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更好的化解社会矛盾,建议明确刑事和解的机构为公、检、法三个机关。明确和解对于强制措施应用、是否提起公诉、是否判处刑罚等方面的影响的规定。增加刑事和解措施。
第一,根据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员会2002年制订的《关于在刑事事项中采用恢复性司法方案的基本原则》的规定,刑事和解方案可以在不违反本国法律的情况下,可以在刑事司法制度的任何阶段使用。交通肇事和解申请的提出和受理可以在刑事诉讼的任何阶段提出,即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提请刑事和解,三机关均可受理。双方当事人在交通调解阶段同意适用刑事和解的,则由公安机关主持直接进入刑事和解程序。若当事人不同意适用刑事和解,则侦查终结后移送检察机关。
第二,明确和解对于强制措施应用、是否提起公诉、是否判处刑罚等方面的影响的规定。当事人在侦查阶段即同意调解的,公安机关主持和解并达成和解协议后,应当将该案连同和解协议移送检察机关,由检察机关做出是否起诉的决定。因为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仅能对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撤销案件,无权对已经构成犯罪、符合起诉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自行做出替代处理,而应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双方当事人达成并履行和解协议后,检察机关应当对刑事部分做出相应处理。国外对交通肇事案件的处理,若肇事者已支付罚金的,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可以做不起诉决定。如日本道路交通法第130条第2款的规定对已交付罚金者适用不起诉处分。[1]此外,和解成功后,检察机关认为仍需对肇事者进行行政处罚、行政处分的,应当向有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
第三,刑事和解的措施与处理结果现行的刑事和解实践主要是由加害人向被害人支付赔偿款。笔者认为,对交通肇事案件的刑事和解措施还可以包括:向国库交纳和解罚金、将其机动车交付封存一定期间、将其驾驶执照扣押一定期间、在一定期间内为公共机构完成义务劳动、自费完成由专门机构组织的交通知识培训等等。这使得刑事和解的措施多样化,可以更好地实现和解目的。
(四)完善不起诉制度,促进宽严相济
1.扩大不起诉范围,适用附条件不起诉
刑事诉讼法虽然明确了检察机关具有不起诉的权利,但是根据法律规定对于交通肇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适用不起诉仍然存在阻碍,限制了不起诉在交通肇事案件中的应用。在修改刑事诉讼法的过程中,对不起诉制度的改革,学术界的观点比较一致,就是主张适度扩大范围,设立附条件不起诉。
附条件不起诉,就是把某些对象尽量非刑罚化,不进行刑罚处罚,以有利于教育改造。与此相联系,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原则,一方面是法治的需要,另一方面不能绝对化,应该从绝对走向相对,这也是世界的潮流。[2]
2.明确规定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条件
附条件不起诉的条件:对于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罚金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年龄、品格、近况,犯罪性质和情节,犯罪原因以及犯罪后的赔偿情况等,认为不起诉更符合公共利益的,可以确定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被不起诉考验期,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期限届满,人民检察院就不再提起公诉。[3]
对违法情节严重的限制不起诉决定的做出,在对犯罪情节轻微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同时,对于累犯,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等不得做出不起诉的决定。
3.程序上严格遵守办案程序规定
对于附条件不起诉的案件一定要严格遵守办案程序的规定,对于不起诉或附条件不起诉的案件要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并向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接受上级检察机关的复查。并要求执法人员将不起诉或附条件不起诉的理由告知当事人,做好
释法说理工作,减少社会误解。
注释:
[1]裘索:《日本国检察制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40页。
[2]陈光中《不起诉制度改革与完善专题关于附条件不起:诉问题的思考》,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24期。
[3]同[2]。
第二篇:刑事案件 交通肇事 最后陈述词
最后陈述词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公诉人、被害人家属:
你们好!
今天,我对自己所犯的罪行非常悔恨,内疚,对被害人的死亡表示哀悼,并向家人们表示深深的歉意,“对不起”
对于当天事发时,我一直都没有离开现场,通过朋友打电话报案,我在事发现场救人,并将被害人送到医院,我也是提前预垫付医疗费,积极抢救被害人,并且安排我的家人一直陪护着,我希望能用一切方法挽救被害人。可是没办法,后来人去世以后,我也积极提前就垫付了丧葬费,为能抚慰家属心灵,我个人认为我这是属于自首的情节。
再有就是,今天虽然被害人家属并没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是我也愿意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积极主动的竭尽全力、尽我所能,对被害人进行赔偿。但是,我是一个农民,三个孩子,家庭也比较困难,我可能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我希望被害人家属能理解,我愿意分期支付赔偿给被害人家属,也请求审判长能安排庭外调解,我一定会积极主动赔偿,以换的家属们的原谅,谢谢。
最后,请求法院给我一个机会,念在我初犯,并自首且主动赔偿损失的情况,能对我从轻减轻处罚,给我一个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谢谢审判长!
第三篇:关于不良资产处置相关司法文件
关于不良资产处置相关司法文件汇编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延长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案件减半缴纳诉讼费用期限的通知
?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国有商业银行就政策性金融资产转让协议发生的纠纷问题的答复...?
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产法司法解释》第68条的请示的答复...?
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后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确认债务的询证函的行为是否构成新的债务的请示的答复
?
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就如何适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4条请示的答复...?
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就在诉讼时效期间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是否承担保证责任及如何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对的答复》等问题请示的答复...?
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债权人在保证期间以特快专递向保证人发出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但缺乏保证人对邮件签收或拒收的证据能否认定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权利的请示的复函...?
十、最高人民法院对《关于担保期间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权利的方式及程序问题的请示》的答复
?
十一、最高人民法院对《关于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十二条”司法解释有关问题的函》的答复
?
十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担保法生效前发生保证行为的保证期间问题的通知...?
十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十四、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关于人民法院不宜以一方当事人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已丧失民事诉讼主体资格为由,裁定驳回起诉问题的复函...?
十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
?
十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新疆石河子地区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转移给石河子八一棉纺织厂的财产不应列入承德市针织二厂破产财产问题的复函...
第四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7年06月16日 星期六 18:2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为依法惩处交通肇事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将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第三条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
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第四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第五条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第六条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第七条 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第八条 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和本解释的有关规定办理。
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二百三十三条等规定定罪处罚。
第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三十万元至六十万元、六十万元至一百万元的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条第(三)项的起点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近年来,交通肇事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依法惩处交通肇事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这部司法解释的出台,对于正确适用法律审理好此类案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司法实践中,应当着重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交通肇事罪的主体问题
根据国务院于1988年3月9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四条有关“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行人、乘车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都必须遵守本条例”的规定,交通肇事行为的主体范围十分宽泛。
从实际发生的交通肇事案件看,使用各种机动、非机动交通工具肇事的情形较为普遍,因行人违章造成交通事故的情形也时有发生,给公民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危害。鉴于修订后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将交通肇事罪主体扩大为一般主体,因此,《解释》第一条规定:“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析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认定问题
《解释》第一条强调,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析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法定罪处罚。首先,分析事故责任是认定交通肇事罪的重要依据。根据国务院于1991年9月22日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从有关部门提供的情况看,负事故次要责任的情形,由于其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较小,损失后果不大,一般作行政处罚,不需追究刑事责任。对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承担其他几种责任的情形,则确有追究刑事责任的必要。在论证过程中,一种意见认为,由于缺乏统一的定责标准,在认定事故责任方面存在着随意性较大、定责失衡等问题,建议在认定交通肇事罪问题上,可否不以交管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意见为依据。诚然,认定交通肇事罪的焦点问题集中在事故认定和责任分析上,比较特殊也很复杂。但是,如果不以此为前提,则无法判定交通肇事行为人与肇事后果间的因果关系,更无法确定其应当承担行政责任还是刑事责任。有关事故责任认定方面的统一执法标准虽然仍需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进一步规范,但在目前条件下,还应坚持以交管部门认定的事故责任为认定交通肇事罪的前提条件。此外,两高于1987年8月21日发布的《关于严格依法处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中也有类似表述,《解释》延续了相关规定。
三、关于交通肇事罪中财产损失的认定问题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公私财产”是否包括肇事者个人财产问题,在有些情况下,就成为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有的案件中,肇事者造成的公共财产及他人的财产损失数额不大,但自身遭受的财产损失惨重(比如名贵车肇事与低档车俱毁)。有种意见认为,在上述情况下如果仅认定公共财产及他人的财产损失,数额不大的,则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将其自身财产一并计入损失数额,就可能符合定罪条件。因此,本着从严惩处这类犯罪的需要,应当将肇事人的个人财产损失一并计入损失数额。但是,交通肇事罪的危害在于对公共财产、他人人身及其财产造成的损失,其自身的财产损失应当视为肇事人为自己的违章行为承担的经济责任,而不应将其作为承担刑事责任的条件。因此,《解释》第二条中关于“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是符合立法本意的。
四、关于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问题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修订后刑法关于交通肇事罪增加规定的加重处罚的情
节。实践中,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往往导致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损失无法得到赔偿、案件查处难度增大等等,必须依法予以严惩。《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
(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首先,《解释》将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前提条件界定为“逃避法律追究”。实践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想逃避法律追究,但也有少数人逃跑的目的是怕受害方或者其他围观群众对其进行殴打等等。同样是逃跑,但这些人往往在逃离现场后,能够通过报告单位领导或者报警等方式,接受法律的处理。因此,对逃跑行为作上述区分是必要的,以保证准确适用法律,不枉不纵。
其次,《解释》规定的“逃跑”,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在论证过程中,有种意见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应当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实践中大多也是这种情况。但是,据交管部门提供的情况,有的肇事人并未在肇事后立即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管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类似的情形也有很多。如果仅将逃逸界定为逃离现场,那么性质同样恶劣的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就得不到严惩,可能会影响对这类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因此,只要是在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都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采纳了这种意见。
五、关于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问题
实践中,交通肇事逃逸后,发生被害人死亡结果的情形有多种,应当区分不同情况予以定性:
《解释》第五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这一规定强调的是“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主要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并不希望发生被害人死亡的后果,但是没有救助被害人或者未采取得力的救助措施,导致发生被害人死亡结果的情形。
此外,针对实践中较为多见的,司机在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的行为,《解释》第五条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在论证过程中,有种意见认为,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以共犯来处理指使逃逸的人显然有违共犯理论。不可否认,司机肇事引发交通事故是过失的,对肇事行为不存在按照共犯处罚的问题。但是,鉴于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将这种故意实施的行为规定为交通肇事罪加重处罚的情节,而且在肇事后逃逸的问题上,肇事人主观上是故意的,其他人指使其逃逸,具有共同的故意当然符合共犯的构成条件。因此,《解释》
第五条的规定是符合立法本意的。
《解释》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
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即行为人在肇事后,为了掩盖罪行、毁灭证据,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如隐藏在杂草丛中,使被害人处于无法获得救助的境遇,主观上是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对这种情形,根据被害人伤亡的结果对行为人定罪处罚是适宜的。
六、关于单位主管人员等指使违章造成交通事故的定性问题
实践中,一些单位的主管人员、私营企业主、机动车辆所有人、机动车辆承办人等,为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多拉快跑”思想的影响下,往往指使或者强令属下、雇工疲劳驾驶、严重超载、开快车、强行超车等等,是引发重大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在这类案件中,如果仅仅处罚肇事行为人,显然不能有效发挥刑罚的惩戒作用。因此,为减少因上述原因引发的交通事故,《解释》第七条规定:“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七、关于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因使用交通工具致人伤亡行为的定性问题
实践中,在机关、厂矿、学校、封闭的住宅小区等没有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因使用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造成财产损失的情形也较多,如何定性处理是困扰司法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依照道路交通管理法规的规定,交管部门只对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如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处理。同样是使用交通工具肇事,但由于不是在交通管理的范围内,交管部门无法进行处理。而其他职能部门也多以这种行为属于交通肇事为由而推诿管辖,致使一些案件被害人告状无门,犯罪行为得不到及时惩处。为此,参考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92年3月23日发布的《关于在厂(矿)区内机动车造成伤亡事故的犯罪案件如何定性处理问题的批复》的有关内容,《解释》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二百三十三条等规定定罪处罚。”。
八、关于《解释》的适用范围问题
《解释》只规定了发生在道路交通运输中的肇事犯罪行为的认定问题。从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看,交通肇事罪应当包括水运过程中发生的肇事行为。据掌握的情况,虽然水上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中多有“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表述。但是从实践情况看,即使是因违章行为发生事故,大多是按照海事海商案件处理的,由船东负责赔偿各种损失,船长等驾驶、技术操作人员也会被追究相应行政责任或者经济责任。交通肇事罪的规定虽不排除水上运输问题,但司法实践中对因水上运输发生重大事故如何适用法律问题反映并不突出,此件解释暂未对此问题作出规定。
第五篇: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2009年8月21日)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
(2009年8月21日)
全省各级人民法院:
为了统一执法标准,依法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打击严重交通肇事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依照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经本院审判委员会第2136次会议讨论通过,现就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关于缓刑的适用
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后果不是特别严重,赔偿积极,符合适用缓刑条件的被告人可以适用缓刑,同时又要避免出现适用缓刑过多过滥的情况。
下列情形,一律不适用缓刑:
(1)醉酒驾驶机动车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2)有出于追逐取乐、竞技、寻求刺激等动机,在道路上超速行驶50%以上情节的;(3)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后逃逸的;(4)斑马线上致行人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5)具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的“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6)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下列情形,一般不适用缓刑: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2)无驾驶资格的人驾驶机动车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3)曾因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被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受到过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留行政处罚的;
(4)交通肇事后让人顶替的;
(5)明知是无牌证的机动车、已报废的机动车、安全设施、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非法改装的机动车而驾驶,或者严重超载等,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二、关于自首的认定
交通肇事后报警并保护事故现场,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被告人交通肇事后必须履行的义务。人民法院依法不应将交通肇事后报警并在肇事现场等候处理的行为重复评价为自动投案,从而认定被告人自首。
交通肇事逃逸后向有关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可以认定自首,依法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内从轻处罚,一般不予减轻处罚。对于有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情节的,不适用缓刑。
三、关于人身损害赔偿与量刑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或者重伤案件民事部分的及时足额赔偿,有利于安抚被害人或者被害人亲属。因此,对民事赔偿积极,取得被害人或者被害人亲属谅解的,一般应该在量刑时有所体现,酌情予以从轻处罚,以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但要防止产生“以钱抵刑” 1 的负面影响,对那些犯罪情节恶劣、影响极坏、造成后果特别严重的被告人,从轻幅度要小一些,甚至可以不予从轻处罚。
对于基本未赔偿的,或者隐匿财产逃避赔偿的,要酌情从重处罚。
人民法院应当加强交通肇事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的执行力度,并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被害人或者被害人亲属给予司法救助。
四、关于无能力赔偿数额的确定
交通肇事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四十万元以上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八十万元以上的,属交通肇事罪“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关于意见的执行
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本院以前有关规定与本意见相抵触的,以本意见为准。如果最高人民法院有新的相关规定,以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为准。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报告本院。
二○○九年八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