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刑事案件中涉案财物如何处置的分析
刑事案件中涉案财物如何处置
当前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侧重于对被追诉人生命权、自由权的保障,而在财产权的保障上则相对滞后。诚然,财产权的地位次于生命权、自由权,但它仍然是基本人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处置涉案财物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法治不断健全,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对财产权的重视也不断提高,人们对刑事案件中处置涉案财物存在问题的关注度也与日提高:
一、未经法院审判,部分扣押物品已被拍卖。《人民检察院扣押、冻结涉案款物工作规定》(以下简称《工作规定》)第32条规定:“扣押、冻结的款物,除依法应当返还被害人或者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以外,不得在诉讼程序终结之前处理。”即未经人民法院宣判,任何部门、组织和个人不得拍卖被告人的涉案财物。这亦是无罪推定的必然要求。但在实践中,刑事案件因诉讼周期太长,扣押物品不易保存,在审判前部分扣押物品已被拍卖。
二、拍卖物品不属于“易损毁、灭失、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工作规定》第26条规定:“对易损毁、灭失、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可以经检察长批准后及时委托有关部门拍卖、变卖。”但是在某些刑事案件中,拍卖品多为汽车等物品,并不属于“易损毁、灭失、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
三、大量拍卖物品被贱卖。我国刑法定罪量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涉案财产的价格,但是在某些刑事案件中,拍卖物品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影响着定罪量刑,不能有效地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虽然我国法律对上述问题已有规定,但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执法存在困难,笔者总结原因如下:
其一,执法机关不移送涉案财物的情况比较普遍。涉案财物一般情况下均应移送到人民法院。但是在实践中出现的情况却恰恰相反,涉案财物的移送成了例外情况。由于办案经费紧张问题较为突出,一般情况下入库的罚没收入都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给办案机关,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罚没收入越多,所得的办案经费也就相应的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办案机关为了本部门利益,就可能尽可能少地移送涉案财物,擅自将涉案财物处分。
其二,我国刑事诉讼周期太长,导致扣押物品存放困难且贬值较快。有人说许多刑事案件中拍卖的物品不属于《工作规定》第26条中的“易损毁、灭失、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但是究竟什么物品属于上述物品?法律并没有做出明确解释。
仅以车辆为例,由于更新快、降价快、有使用期限,如果闲置几年不使用,肯定就报废了。金华市公检法出台一份文件,专门针对此类案件里的车辆之类资产做出规定:车辆等贬值快的资产应及时、抓紧处理,尽可能地将资产保值。相关法律规定粗放,根据理解的不同,执法部门自主性也较强,正是这种灰色空间造成了上述问题。
其三,缺少财产鉴定的权威机构。涉案财产价格数额在定罪和适用量刑幅度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认定数额是正确定罪量刑的关键。我国目前缺少财产评估的权威机构,现实中总是存在涉。
妥善处置涉案财物的建议
第一,加强监管力度。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的司法机关经费困难,造成地方“以收定支”、“以收补支”,即根据司法机关上缴地方财政钱款数额确定该机关经费的数额,或者用司法机关上缴的违法所得弥补该机关经费的不足。一些地方的司法机关为了弥补基建、购置车辆装备等费用的不足,在查办案件过程中,随意扩大违法所得认定和追缴的范围,争取多上缴钱款,以便地方财政按比例或全额返还。此外,还应着重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坐支现象的监管力度。
第二,改善保管场所的环境。《工作规定》第30条明确了对扣押物品应当设立符合防火、防盗、防潮、防尘等安全要求的专用保管场所,并配备必要的计量和存储设备。但是实践中,管理部门少有达到以上要求的保管场所。扣押物品大多是露天存放,损毁严重,贬值速度较快。国家应该加大对司法机关硬件设施的投入,确保各项硬件设施达到标准。
第三,成立或者委托稳定的专业鉴定机构。国家应成立或者指定专业的“价格评审委员会”,“价格评审委员会”应聘请不同领域的权威专家参与,因鉴定、拍卖产生的相关费用应由国家承担。如对区、市认证中心鉴定价格有疑义的,均可由该委员会进行最终评定。对区认证中心鉴定有疑义,可要求市认证中心复核,市认证中心有权否定区认证中心的鉴定。
第四,改变旧观念,确立财产权和人身权同等重要的思想。财产权与生命权、自由权并列为人类的三项基本权利。然而,人们却普遍认为财产权不及生命权、自由权重要。没有财产权,个人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人权的其他内容将无法实现。面对实践中出现的侵犯被追诉人财产权的现象,必须重视对其保障。
在刑事司法活动中,正确认定和处理涉案财产意义重大,关系到公民的财产权利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虽然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对涉案财产问题已经作出一些规定,但这些规定尚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加以改革与完善。
本文章由河北牛皮癣医院http://www.xiexiebang.com/整理发布,欢迎分享!
第二篇:刑事涉案财物处置将公开
刑事涉案财物处置将公开
据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2月30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改革形成了上下联动、主动作为、蹄疾步稳、狠抓落实的好局面,呈现出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生动景象,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有力促进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的工作。明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气可鼓而不可泄,要巩固改革良好势头,再接再厉、趁热打铁、乘势而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总结报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5年工作要点》、《贯彻实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重要举措2015年工作要点》。
会议指出,明年,各地区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问题意识、攻坚意识,加强组织领导。要抓好改革任务统筹协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重点提出一些起标志性、关联性作用的改革举措,把需要攻坚克难的硬骨头找出来,把需要闯的难关、需要蹚的险滩标出来,加强对跨区域跨部门重大改革事项协调,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地把改革难点攻克下来。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意见》。会议还就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等问题进行了研究。“2014年中央深化改革”回顾 今年改革任务
2014年,中央深改组一年召开了8次会议。
2014年,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完成108个改革任务,出台370条改革成果。今年改革成效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改革形成了上下联动、主动作为、蹄疾步稳、狠抓落实的好局面,呈现出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生动景象,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体制改革:领先推进 民主法制改革:协调推进 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创新 社会事业改革:统筹推进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标本兼治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慎探路 党的纪检体制改革:立行立改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力度加大 今年改革举措(部分)
2014年5月 中央再发文整治会所歪风。
2014年6月 政治局通过《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2014年7月 国务院发布户籍制度改革意见。中办、国办发布公车改革方案,副部以下取消一般公务用车。
2014年8月 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
2014年9月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高考改革方案。2014年10月 中央审议通过《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2014年11月 《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条例》向社会征求意见。2014年12月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方案审议通过。中纪委将首次向中办、国办等派纪检组。《居住证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央深改小组审议《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发布,明年3月施行。
明年改革部署
会议通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5年工作要点》、《贯彻实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重要举措2015年工作要点》。
1.明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气可鼓而不可泄。2.要重点提出一些起标志性、关联性作用的改革举措。
3.把需要攻坚克难的硬骨头找出来,把需要闯的难关、需要蹚的险滩标出来。4.加强对跨区域跨部门重大改革事项协调,一鼓作气攻克难点。5.要把提高改革质量放到重要位置,坚持速度服从质量。
6.对已出台的改革,要抓紧出台细化实施方案,坚决消除“中梗阻”、“肠梗阻”。【焦点1 刑事诉讼涉案财物】 涉案财物将建集中管理平台
【会议内容】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意见》。会议指出,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是一件事关正确惩治犯罪、保障人权的大事,是一项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举措。这些年来,司法不公、贪赃枉法的一个突出问题就发生在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的过程中。
涉案财物处置涉及不同诉讼领域、不同执法司法环节,是一项跨部门、跨地方的复杂工作,政策性、操作性要求都很高,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加强协作配合,尽快探索建立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信息平台,完善涉案财物处置信息公开机制。
【解读】 在处理刑事诉讼涉案财物问题上,我国法律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现实情况是,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比如,个别司法人员将赃款赃物据为己有,该返还被害人的没有返还,存在贪污、挪用等情况。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樊崇义表示,中央提出涉案财物的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财产权,非常及时,对于今后解决相关领域的乱象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樊崇义表示,在涉案财物处理的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主体。如果信息不公开,容易滋生暗箱操作,为司法腐败制造漏洞。如果建设一个公开的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将财物的来源、去向、保管、移送和处理在平台上公开,可以促进司法公开和司法透明,对于遏制腐败和防范涉案财物的暗箱操作是一个有力的武器。
涉案财物认定标准将明确
【会议内容】 有关部门要对涉案财物的定义、认定标准和范围等进行明确,增强各地和各司法机关执行政策的统一性。
【解读】 目前,我国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来处理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樊崇义表示,这些规定有的比较笼统,定义不明;另外,一些处理程序不具体,造成了一些漏洞。比如,“与犯罪有关的财物”的说法,“有关”如何理解?很明显这种定义和界限不清晰。各地和各司法机关在理解上可能有不一致的地方,容易滋生漏洞。
樊崇义建议,要研究赃款、赃物、犯罪场所、犯罪工具的定义。厘清定义,才好执行。另外,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要明确,要具体化,明确处理的主体、过程和法律效力。
党政部门不得干预涉案财物处置
【会议内容】 各级党政部门要率先遵法守法,不得干预涉案财物处置过程。【解读】近年来,地方部门干预司法的情况屡见不鲜,其中包括涉案财物的处置。今年10月,《中国纪检监察报》曾总结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预司法的几大方法:发函警告型、红头文件要求型、会议“判决”型和地方保护型。
樊崇义表示,目前地方政府干预涉案财物处理的现象比较严重。若赃物和赃款属于国库,比如涉及公共财产、集体财产、国家财产,地方不能进行干预和扣留。根据财产的所有权,归谁就是谁,以法院的判决为准。
运用法治方式开展追赃追逃 【会议内容】 要加强境外追赃追逃工作,抓紧健全境外追赃追逃工作体制机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追赃追逃工作。
【解读】 今年以来,海外追逃追赃成为“热词”。12月4日,公安部通报称,“猎狐2014”行动开展以来,先后从60个国家和地区抓获外逃经济犯罪人员428名。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刑法研究所所长黄风表示,境外追逃追赃是一个法律问题,要依据相关国际法和有关国家的国内法律运作。另外,我国一些法律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可能也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和改革。
追赃方面,中国的一些法律存在一些问题,不被一些国家接受。黄风说,我国目前并未建立“相互承认和执行没收令制度”。若我们不协助外国冻结、扣押被转移到我国境内的财产并执行外国的没收令,有关国家可能也不愿协助我们。
【焦点2 公安改革】
深改小组会议首提“全面深化公安改革”
【会议内容】 会议还就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解读】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多处提及“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但未提及“公安改革”。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仅有2处提及公安。分别是“建立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
迄今为止,今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召开了8次会议,昨日的会议上首次提到“全面深化公安改革”。
据公安部网站报道,今年10月16日,公安部曾召开部分地方公安厅局长座谈会,专题研究讨论推进各项公安改革。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特别要紧紧围绕群众期待、社会关注、基层关心的突出问题,紧紧围绕制约公安机关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影响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难点问题,紧紧围绕影响公安机关战斗力的薄弱环节,广泛听取意见,认真研究谋划改革举措。
郭声琨指出,一方面,要在完善人民警察分类管理、职业保障制度等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上下功夫,力求在解决基层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关心关切的难点问题上求突破;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公安改革的社会效果,在回应社会关切、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上求实效,在便民利民服务、公正规范执法等各项工作中有更大的作为,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第三篇:刑事案件涉案财物的审理问题研究
刑事案件涉案财物的审理问题研究
一、引言
刑事案件涉案财物的审理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对该问题处理不当极易损害刑事司法的公信力。然而,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仅有刑法第六十四条、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及若干条司法解释作了简单的规定。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导致司法实践中对该问题的处理较为混乱,一些法院的判决对涉案赃款、赃物没有处理或者处理不明确,造成在执行时对涉案赃款、赃物无法执行。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增加了“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应当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作出处理”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以下简称《刑诉法解释》)第十六章对此问题予以细化。根据上述规定,笔者对刑事案件涉案财物的审理问题作如下梳理,对其中的模糊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二、立法理由及法条释义
根据有关人员的解释,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之所以明确规定法院的判决应当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作出处理,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979年刑事诉讼法对涉案财物的返还、移送、没收等问题没有具体规定,实践中作法不统一、不规范,有时甚至出现一些扯皮甚至违法处理的情况。因此,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对被扣押、冻结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物及其孳息如何处理作了规定。此后,随着实践的深入,该条规定在实践中仍存在问题,即由哪个机关作出决定、依据什么法律文书处理,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仍然存在由于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权属不明确而无法处理的问题。有些既不能判断属于赃款赃物,无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也不能判断属于被害人的财产予以返还;有些财产如何处理,各机关认识不一,相互争执扯皮;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无法妥善处理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而法院在判决书中也没有对该财产作出处理决定,导致大量的涉案财产搁置,无人问津,社会反映强烈。{1}因为上述理由,2012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增加了该条规定。
那么,如何理解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应当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作出处理呢?笔者认为,该规定有如下含义:第一,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权对权属不明确的在案财物进行处理,对于公诉机关提起明确指控的,人民法院必须作出处理,不得因涉案财物的权属不明或者权属较为复杂而不作处理;第二,人民法院对涉案财物的处理决定要体现在判决书中,即无论是何种处理结果,必须在判决书中予以明确,不得通过口头裁定等方式处理;第三,需要处理的不仅有涉案财物本身,也包括这些财物的孳息,前者可称之为原生的违法所得,后者则称之为违法收益或者称之为派生的违法所得。一般认为,孳息可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两种,天然孳息是指依物的自然属性所产生的物,法定孳息则包括存款的利息、股票的红利等。另外,必须明确的是此处的孳息是指查封、扣押、冻结之后涉案财物所产生的孳息;第四,此处的处理,内容应当具体明确,即根据涉案财物的性质分别作出不同的处理,如经认定为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物的,应当作出返还被害人或者上缴国库等决定,对于经认定不属于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物的,应当作出发还物品持有人的决定,对于无法认定是否属于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物的,也应当作出返还物品持有人的决定。
三、庭前审查与先行处理
对财物的保管和移送,司法实践中一般采用谁查封扣押谁保管、谁移送的原则。对查封、扣押、冻结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物及其孳息,公安机关在移送审查起诉的时候,应当制作清单,一并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应当连同清单一并移送人民法院。公诉案件中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及其孳息,人民法院在庭审以前应审查人民检察院是否已经处理,对于没有处理的,应审查人民检察院是否在提起公诉时,移送财物及其孳息或者提交财产清单并在起诉书中有所涉及。对于涉案财物包含在人民检察院起诉书的事实范围内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与案件一并审理。对于涉案财物没有包含在起诉书的事实范围内的,由于我国法院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审理机关,在一定程度上负有真实发现的责任,故人民法院应与检察院进行沟通,建议检察院就涉案财物所涉及的事实补充起诉。{2}人民检察院坚持不予补充起诉的,人民法院在调查后仍无法查清权属的,应按存疑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进行处理。
根据《刑诉法解释》第359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阶段的涉案财物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被告人财物及其孳息;二是检察院随案移送的财物及其孳息。根据学者研究,检察院移送的涉案财物的管理主要有两种模式,即实物移送、分别管理模式和单据移送、公安管理模式。{3}也就是说,不管人民检察院采用的是实物移送还是单据移送,人民法院在审理时对于案件中的财物应该是知道的。根据《刑诉法解释》第356条的规定,无论是在法院阶段产生的涉案财物,还是检察院随案移送的,对于被害人的合法财产,且权属明确的,可以确认属于特定被害人所有的,应当依法及时返还,以使被害人的权利得到及时救济。对于人民检察院附有财物清单,但因该财物权属明确,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已经先行返还相关人员的,人民法院不再处理。对于人民检察院附有财物清单,涉案财物包含在起诉书的事实范围内,且该涉案财物权属不明确(如诈骗类案件涉及多名被害人,但在案财物的总数与被害人被骗金额之间有差距,无法清偿被害人全部损失,此时涉案财物的权属就不明确),则应当在判决生效后,根据判决按比例返还各被害人,以平等地保障各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四、法庭调查与异议处理
根据《刑诉法解释》第364条的规定,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对涉案财物及其孳息,应当调查其权属情况,对于是否系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物,需要由公诉方举证证明。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应要求人民检察院举示证据证明涉案财物的权属和与案件的关联情况,提出处置意见并说明理由。对于涉案财物的权属问题,进行调查时要抓住其中的证据链条。{4}一般来说,证据链条完整的案件,涉案财物的权属都较为明确。涉案财物的具体法庭调查问题,由法院灵活掌握,可以参考刑事部分的法庭调查程序,但应掌握一条原则,即根据法庭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不能确认涉案财物是违法所得或者其他涉案财产的,应按照存疑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进行处理。那么,什么情况下才能确认呢?即调查涉案财物属性时应达到什么样的证明标准?笔者认为,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应当依照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明标准的规定,即证据确实、充分标准。{5}因为,涉案财物的处理不仅涉及被告人的财产权,也是刑事判决的一部分,一些涉案财物直接涉及被告人的罪名及罪行的严重性,属于案件事实的一部分,故应当依照刑事部分的证明标准。
根据《刑诉法解释》第364条第2款的规定,案外人有权对涉案财物提出权属异议,法院对于案外人的异议应当审查,并根据不同的情况依法处理。本条设置的案外人异议程序,是借鉴的执行程序中案外人异议程序。对于案外人提出异议的渠道、方式、期限,对案外人异议的处理程序,以及案外人以什么身份参加刑事诉讼,在法庭中如何举证、质证、认证等问题,《刑诉法解释》均没有具体规定,各地可以探索实践。{6}笔者认为,具体方式可以灵活掌握。案外人提出异议的渠道、方式只要达到让法官知晓的目的即可,期限在判决作出前都可以。案外人提出异议的,应提供基本的证据材料或者线索。案外人的身份可以是证人、被害人,要具体分析。举证、质证、认证等可参照刑事诉讼法庭调查程序进行。当然,由于案外人异议程序更多的涉及的是财产的权属问题,与执行程序中的案外人异议程序较为类似,故在案外人异议程序中,可以设定比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低一些的证据标准,可以参照作为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高度盖然性标准,{7}即证实涉案财物属于案外人的在案证据如果能够达到高度盖然性标准时,应作出有利于案外人的决定。
五、处理形式与处理内容
根据《刑诉法解释》第365条的规定,对于与本案有关的涉案财物,应当在判决书中写明相关信息及处理方式等。根据该条规定,法院对涉案财物的处理必须在判决书中写明,对于涉案财物较多,不宜在判决主文中详细列明的,可以附清单。对于涉案财物未随案移送的,应当写明由查封、扣押、冻结机关负责处理。对于无法查清涉案财物的权属,应作出返还物品持有人的决定。对于查明涉案财物与本案无关的,法院判决不作处理,由查封、扣押、冻结机关依法处理。根据《刑诉法解释》第139条的规定,对于被告人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的,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1997年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综上,对于尚未追缴到案的违法所得财物,应当依法判决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且判决书中继续追缴或责令退赔的金额或物品要具体明确。
人民法院在作出判决的时候,应当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作出处理。总体来说,对于属于赃款赃物的,除了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依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对于被告人的合法财产,除了折抵罚金、没收财产、附带民事诉讼赔偿外,剩余部分应当及时解除查封、扣押、冻结,返还被告人。具体来说,经过举证、质证、辩论等法庭审理程序,如果法院经审查能够确认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属于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物的,应当在判决中明确予以没收或追缴。对没收或追缴的涉案财物,应当在判决书中写明名称、金额、数量、存放地点及其处理方法等,涉案财物较多的,可以附清单;法院经审查不能确认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属于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物的,应作出返还物品持有人的决定。涉案财物未随案移送的,应当在判决书中写明,并写明由查封、扣押、冻结机关负责处理。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属于被告人合法所有的,应当在赔偿被害人损失、执行财产刑后及时返还被告人;财物未随案移送的,应当通知查封、扣押、冻结机关将赔偿被害人损失、执行财产刑的部分移送人民法院。
根据实践经验,对于确认属于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物的,具体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返还被害人,没收并上缴国库以及交职能部门处理。其中,如果涉案财物属专管机关管理的财物,应依相关规定将赃物交由有关职能部门处理。交职能部门处理具体又包括三种情形:{8}第一,如果赃物是文物的,应按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没收、追缴文物的移交办法》的规定,“在结案后应立即全部无偿移交给接收部门”。第二,如果赃物是毒品的,应按国务院于1981年8月27日发布的《关于重申严禁鸦片、烟毒的通知》第五条的规定,各有关部门没收毒品后,应一律将毒品上缴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管理局后统一上缴国家医药管理局依法处理。第三,如果赃物是武器弹药、管制刀具、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品或者淫秽物品的,应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刑事涉案财物的处理直接关系到被告人的罪责大小以及利害关系人的切身利益。对涉案财物的妥善处理,对改善司法形象、树立司法权威以及增强司法公信力均有重要的意义。在刑事诉讼法修改前,有人就曾经建议法院对赃款赃物定性和行使最终处置权的原则。{9}这一建议虽未被采纳,但刑事诉讼法及《刑诉法解释》对于该问题给予重视,规定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对涉案财物应作出处理。财产是人类文明特有的标示。在法治社会,国家权力对于任何财产权利的限制必须要经过合法的程序。刑事诉讼法及《刑诉法解释》对涉案财物处理程序的详细规定,体现了国家对公民财产权利的重视与尊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有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
【注释与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编:《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69-270页。
{2}周维平:“法院对涉案财物的处理不能超出起诉书指控的事实范围”,载《人民司法·案例》2010年第18期。
{3}程建:“刑事诉讼涉案财物集中管理的实证调研和制度构想”,载《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3年第2期。
{4}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课题组:“赃款赃物处理的法律实务问题研究”,载《法律适用》2010年第5期。
{5}李玉华:《刑事证明标准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1-45页。
{6}江必新主编:《的解释>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第326页。
{7}吴泽勇:“中国法上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载《清华法学》2013年第1期。
{8}曹云清:“涉案财物的管理与处置”,载《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9}胡学相:“我国赃款赃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处置原则初探”,载《学术研究》2011年第3期。
【作者简介】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
【文章来源】《人民司法》2014年第1期 责任编辑:winema
第四篇:涉案财物管理制度
思经派出所涉案财物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派出所涉案财物管理,规范派出所的执法活动,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财产权益,根据《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规定(试行)》、《四川省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为制止违法犯罪活动,收集违法犯罪证据,维护安全和管理秩序,派出所民警可以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与公安机关办理的刑事案件、行政案件有关的违法犯罪人员的人身和随身财物进行检查、搜查。
第三条 违法犯罪嫌疑人财物保管实行集中保管和分散保管相结合、保管与办案相分离、依法及时处理的原则,严禁以扣代管。
第四条 严禁截留、挪用、借用、销毁、私分、调换、变卖、转移涉案财物。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犯罪嫌疑人财物,应当严格保密。
第五条 由两名以上民警具体负责违法犯罪嫌疑人财物的管理工作,不得由办案人员自行保管。
第六条 需要对案件有关的财物采取扣押、调取、收缴、抽样取证等法定措施的,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会同财物的持有人和见证人当场查点清楚,分别使用相应的法律文书,并在文书上详细注明物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质量、成色、纯度、颜色、新旧程度、来源等特征情况,由两名以上侦查员、持有人和见证人签名,并加盖办案单位印章,备注中应载明财物详细特征。
第七条 在对涉案人员的人身自由采取法定措施前,应当告知涉案人员可以将随身非涉案财物委托他人领回保管或者交由派出所代为保管。
第八条 涉案人员需要移送其他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执法机关处理的,其随身非涉案财物应当退还本人。
第九条 不得对违法犯罪嫌疑人随身非涉案物品扣押。
第十条 需要将案件移送其他公安机关办理或者本局案件主管部门办理的,应当将涉案财物连同清单等法律文书一并移送。
第十一条 办案人员确因侦查、调查、鉴定、质证等事由,需要调取涉案财物的,应当严格履行收付手续,保管人员应对调取和送还情况详细登记并签字。对于有毁损、短少、灭失、调换等情况的,及时上报。不得以“办案需要”为由调用涉案机动车和其他涉案物品。
第十二条 刑事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将涉案财物随案移送;对于不宜随案移送的涉案物品,应当依照本规定妥善保管并依法处理。
第十三条 依法返还涉案财物时,应当制作《呈请发还物品、文件报告书》,送法制部门审核,报经分管局领导批准后制作《发还物品、文件清单》,一式两份,由办案人、领取人分别签字,一份交领取人,一份附卷。返还时,在案卷中注明返还的理由,将原物照片、法律文书和当事人的领取手续存卷备查。
第十四条 对应当依法返还的涉案财物,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限及时返还,不得无故拖延。对原主不明确的,返还时应当采取公告方式告知。
第十五条 处理、销毁物品、文件时应制作《呈请处理(或销毁)物品文件报告书》,经法制部门审核,报请分管领导审批后,制作《处理(或销毁)物品、文件清单》,然后实施处理或销毁,并由承办人、证明人签字确认。
第五篇:涉案财物_总结
******派出所
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总结 为深入开展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切实解决公安机关在涉案财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和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派出所认真分析研究,因地制宜,全面推进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一是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涉案财物专项治理结合起来。耿湾派出所高度重视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充分认识涉案财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将严重影响执法规范化建设,将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损害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以及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筑牢思想防线,力求从根本上解决涉案财物管理违法违规问题,进一步规范涉案财物管理,促进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二是把强化业务学习培训与涉案财物专项治理结合起来。为顺利开展好涉案财物专项治理排查清理工作,耿湾派出所召开涉案财物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并组织全体民警认真学习了公安部党委《2011年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全国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等规章制度,并对涉案财物的界定、种类、涉案财物案件的划分以及排查清理工作要领进行了详细解读,同时在行动的第一阶段下发了《耿湾派出所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
方案》,为下一阶段涉案财务管理的建章立制提供了保障。
三是把提升业务工作能力与涉案财物专项治理结合起来。耿湾派出所为坚持避免出现“为治理而治理”、“为排查而排查”的观念和走过场、搞形式的问题,要求全体民警以求真务实和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涉案财物专项治理工作与执法质量、信访投诉等考核指标结合起来抓实抓好抓紧,着力发现并解决涉案财物管理中存在的制约公安工作的问题。
四是把“大走访”工作与涉案财务专项治理结合起来。涉案财务管理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了使该项行动取得实效,耿湾派出所结合大走访深入群众当中的便利条件,重点针对涉案财物问题对辖区进行了走访,充分听取他们对于公安机关在涉案财务管理方面的意见,认真核实,积极进行整改,进一步完善了涉案物品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