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
yn.offcn.com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
【热点背景】
文化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其发展不依赖于资源消耗,其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人类的智力成果。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正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但是当前文化产品产能过剩和产品有效供给不足这一突出矛盾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014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618部,2015年有望突破上千部;电视剧在2014年年产达到1万6千集,居电视剧第一生产大国的位置;动画片产量年均20万分钟在世界遥遥领先,比日本产量高出近一倍。但是在中国文化市场上,受追捧的却是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的文化产品,大量的国产文化产品被市场淘汰。是我国文化消费市场乏力造成的吗?事实证明,国产文化精品绝对不缺市场。2015年7月国产影片《捉妖记》、《煎饼侠》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同时上映,优良的品质激发了井喷的票房,创下了史上最红火的暑期档,风头远盖过好莱坞大片;一部古装电视剧《琅琊榜》在各大电视台、视频网站掀起了收视狂潮,拥趸者不少于美剧、韩剧。遗憾的是,真正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还太少,才使本应成为常态的火热文化市场变成一个个文化现象。
根据文化部发布的《中国文化消费指数》显示,我国文化消费的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而实际消费仅为1万亿元,存在超过3万亿元的消费缺口。供给侧改革是通过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将资源要素从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过剩的产能中释放出来,来实现同需求之间的平衡。供给侧改革正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综合评析】
文化产业附加值高、产业链延伸潜力大,且具有极强的关联效应和融合特征,既是创新创业的多发领域,也是容易推陈出新,诞生新业态的试验田。与此同时,各种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新兴业态也正呼之欲出,人民群众在文化上的消费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培育空间。文化创意与制造业、农业、建筑业等其他产业的融合将全面提升各类产业的附加值。奔驰汽车并不是单纯售卖汽车,而是融入文化使其变成一辆会跑的艺术品。文化产业的融合为传统工艺的改造提供了多种可能,也为新兴业态的孕育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更为日常生活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因子与文化乐趣。文化与科技和互联网融合,形成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和“互联网+文化”的发展战略,这些强劲因子和活力要素正在渗透到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每一个环节,贯穿到产业发展各方面,日益成为文化发展重要引擎,成为文化产业形态演进中蓄势待发的催化剂。可以预见,文化产业将是新消费诞生最活跃的领域。
无论是从需求端还是供给端发力,文化产业的结构性调整目的是要构建健全的文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创新发展的市场氛围,大力激发企业主体的发展动能,从而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充分满足。文化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关键是要健全产业要素市场,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提高生产效率,做大做强文化企业,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生产提供丰富优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生产促消费。在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当中,尤其需要关注以下四个问题:
(一)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统一
由于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无论文化产业的形式与内容如何创新,如何惊艳,其背后总有一条不变的底线,即“双效统一”。文化企业的发展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社会价值优先的经营理念,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这一原则既是对“市场缺陷”的纠偏,又是对文化市场的塑造与引领。文化企业第一位的任务是社会效益,与其经济效益并不矛盾。事实上,只有彰显社会效益的掌声常常响起,才有文化市场的久久繁荣。文化企业承担着文明传承的重要使命,只有将主流价值转化为商业机遇,才能在未来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文化品位不该是被迫的无奈之举,也不仅仅是为满足制度和监管的要求,而应将其转化为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从而帮助企业顺利进入市场并最终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文化企业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以高品质的文化产品来赢得市场。双效统一,是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必须坚守的原则。(二)注重顶层设计,政府因势利导
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推动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支撑和保障。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人才流通体系、文化金融体系、版权交易与评估体系、文化产品海外推广体系等多方面都需全盘考虑,协同规划与落实。政府的顶层设计尤为关键。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通过破除体制性的障碍来促进文化资源要素的结构性调整,首先需要对现有政府文化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长期以来文化管理职能割裂、政出多门,文化资源无法跨体制自由流动整合导致生产效率不高。尤其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形成文化建设合力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体制障碍必须克服。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文化市场活力,引导企业以质量和内容为基准,以更新和多元为目标,不断提供高质量文化产品的供给水平。政策制定需从大文化着眼,将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发展协调共融,充分发挥文化在“五位一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注重文化生态建设,营造文化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对已出台的文化政策要狠抓落实,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加快构建完善的文化法律体系,逐步放开文化领域的准入,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文化要素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双创”政策的引导作用,完善创新创业体系,为创业企业和人才提供更加便捷的平台和优质的服务,激活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力。充分借助互联网促进文化产业的升级,实现生产要素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实现供给升级,从而引领潮流,创造新的需求。(三)健全市场体系,激发产业活力涌流
着眼供给侧改革,最终是要实现高效、高质的文化供给。企业作为文化市场的主体,需当仁不让地担当起文化产品供给的责任。国有文化企业理应做大做优做强,更好地服务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目前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意见明确建立健全严格的市场退出机制,对内容导向存在严重问题或经营不善、已不具备基本生产经营条件的国有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文化企业予以关停。市场退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将倒逼国有文化企业自我改革,提高文化供给效率,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文化风尚的企业使命。民营文化企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具有机制灵活的优势,在吸纳就业、创新技术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文化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因此需要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公平竞争的保障机制,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让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市场当中优胜劣汰。此外,伴随着我国持续对外开放的政策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推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需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更新思维,鼓励和支持企业大胆地走出去,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生产和经营水平,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的资本、技术、人才,促进我国文化企业供给水平的提升。
(四)双轮驱动,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公共文化服务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市场、导向,营造文化氛围,培育消费习惯。随着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参与形式逐渐增多、范围不断扩大、主体日渐多元,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的深度融合将开启,也将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人们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全新需求。无论是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还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发展的深度融合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供给侧改革中,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应当形成合力,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全面激活文化消费。公共文化服务要做到保基本、有提升、不缩水,以“利民、惠民”为根本,通过多元化公共文化共建模式,提供高质量、对口味、适应现代传播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与产品,提升大众文化素养,为培养文化消费习惯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扩大文化消费需求。同时,必须认识到文化消费需求水平的全面提升是对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与数量各方面的倒逼。“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要走精品化路线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要走高端化路线,在发展过程中打通产业链,占据文化产业链价值的高端环节,在供给层面为文化消费活力的释放创造更大可能性。因此,需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机制,打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通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将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富民紧密结合,培育和激发群众的文化消费潜力,引导、鼓励、扶持全民开启文化创业新篇章,以文化发展促进个人发展。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云南中公教育官网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第二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
【热点背景】
文化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其发展不依赖于资源消耗,其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人类的智力成果。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正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但是当前文化产品产能过剩和产品有效供给不足这一突出矛盾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014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618部,2015年有望突破上千部;电视剧在2014年年产达到1万6千集,居电视剧第一生产大国的位置;动画片产量年均20万分钟在世界遥遥领先,比日本产量高出近一倍。但是在中国文化市场上,受追捧的却是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的文化产品,大量的国产文化产品被市场淘汰。是我国文化消费市场乏力造成的吗?事实证明,国产文化精品绝对不缺市场。2015年7月国产影片《捉妖记》、《煎饼侠》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同时上映,优良的品质激发了井喷的票房,创下了史上最红火的暑期档,风头远盖过好莱坞大片;一部古装电视剧《琅琊榜》在各大电视台、视频网站掀起了收视狂潮,拥趸者不少于美剧、韩剧。遗憾的是,真正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还太少,才使本应成为常态的火热文化市场变成一个个文化现象。
根据文化部发布的《中国文化消费指数》显示,我国文化消费的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而实际消费仅为1万亿元,存在超过3万亿元的消费缺口。供给侧改革是通过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将资源要素从过剩的产能中释放出来,来实现同需求之间的平衡。供给侧改革正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
【综合评析】
文化产业附加值高、产业链延伸潜力大,且具有极强的关联效应和融合特征,既是创新创业的多发领域,也是容易推陈出新,诞生新业态的试验田。与此同时,各种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新兴业态也正呼之欲出,人民群众在文化上的消费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培育空间。文化创意与制造业、农业、建筑业等其他产业的融合将全面提升各类产业的附加值。奔驰汽车并不是单纯售卖汽车,而是融入文化使其变成一辆会跑的艺术品。文化产业的融合为传统工艺的改造提供了多种可能,也为新兴业态的孕育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更为日常生活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因子与文化乐趣。文化与科技和互联网融合,形成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和“互联网+文化”的发展战略,这些强劲因子和活力要素正在渗透到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每一个环节,贯穿到产业发展各方面,日益成为文化发展重要引擎,成为
文化产业形态演进中蓄势待发的催化剂。可以预见,文化产业将是新消费诞生最活跃的领域。
无论是从需求端还是供给端发力,文化产业的结构性调整目的是要构建健全的文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创新发展的市场氛围,大力激发企业主体的发展动能,从而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充分满足。文化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关键是要健全产业要素市场,提高生产效率,做大做强文化企业,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生产提供丰富优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生产促消费。在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当中,尤其需要关注以下四个问题:
(一)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统一
由于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无论文化产业的形式与内容如何创新,如何惊艳,其背后总有一条不变的底线,即“双效统一”。文化企业的发展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社会价值优先的经营理念,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这一原则既是对“市场缺陷”的纠偏,又是对文化市场的塑造与引领。文化企业第一位的任务是社会效益,与其经济效益并不矛盾。事实上,只有彰显社会效益的掌声常常响起,才有文化市场的久久繁荣。文化企业承担着文明传承的重要使命,只有将主流价值转化为商业机遇,才能在未来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文化品位不该是被迫的无奈之举,也不仅仅是为满足制度和监管的要求,而应将其转化为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从而帮助企业顺利进入市场并最终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文化企业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以高品质的文化产品来赢得市场。双效统一,是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必须坚守的原则。
(二)注重顶层设计,政府因势利导
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推动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支撑和保障。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人才流通体系、文化金融体系、版权交易与评估体系、文化产品海外推广体系等多方面都需全盘考虑,协同规划与落实。政府的顶层设计尤为关键。通过破除体制性的障碍来促进文化资源要素的结构性调整,首先需要对现有政府文化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长期以来文化管理职能割裂、政出多门,文化资源无法跨体制自由流动整合导致生产效率不高。尤其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形成文化建设合力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体制障碍必须克服。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文化市场活力,引导企业以质量和内容为基准,以更新和多元为目标,不断提供高质量文化产品的供给水平。政策制定需从大文化着眼,将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发展协调共融,充分发挥文化在“五位一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注重文化生态建设,营造文化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对已出台的文化政策要狠抓落实,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加快构建完善的文化法律体系,逐步放开文化领域的准入,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文化要素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双创”政策的引导作用,完善创新创业体系,为创业企业和人才提供更加便捷的平台和优质的服务,激活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力。充分借助互联网促进文化产业的升级,实现生产要素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实现供给升级,从而引领潮流,创造新的需求。
(三)健全市场体系,激发产业活力涌流
着眼供给侧改革,最终是要实现高效、高质的文化供给。企业作为文化市场的主体,需当仁不让地担当起文化产品供给的责任。国有文化企业理应做大做优做强,更好地服务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目前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意见明确建立健全严格的市场退出机制,对内容导向存在严重问题或经营不善、已不具备基本生产经营条件的国有文化企业予以关停。市场退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将倒逼国有文化企业自我改革,提高文化供给效率,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文化风尚的企业使命。民营文化企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具有机制灵活的优势,在吸纳就业、创新技术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文化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因此需要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公平竞争的保障机制,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让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市场当中优胜劣汰。此外,伴随着我国持续对外开放的政策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推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需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更新思维,鼓励和支持企业大胆地走出去,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生产和经营水平,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的资本、技术、人才,促进我国文化企业供给水平的提升。
(四)双轮驱动,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公共文化服务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市场、导向,营造文化氛围,培育消费习惯。随着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参与形式逐渐增多、范围不断扩大、主体日渐多元,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的深度融合将开启,也将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人们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全新需求。无论是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还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发展的深度融合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供给侧改革中,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应当形成合力,全面激活文化消费。公共文化服务要做到保基本、有提升、不缩水,以“利民、惠民”为根本,通过多元化公共文化共建模式,提供高质量、对口味、适应现代传播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与产品,提升大众文化素养,为培养文化消费习惯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扩大文化消费需求。同时,必须认识到文化消费需求水平的全面提升是对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与数量各方面的倒逼。“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要走精品化路线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要走高端化路线,在发展过程中打通产业链,占据文化产业链价值的高端环节,在供给层面为文化消费活力的释放创造更大可能性。因此,需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机制,打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通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将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富民紧密结合,培育和激发群众的文化消费潜力,引导、鼓励、扶持全民开启文化创业新篇章,以文化发展促进个人发展。
第三篇:2017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打好供给侧改革攻坚战
>>>中公名师解析申论范文大全
2017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打好供给侧改革攻坚战
通过宁夏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宁夏公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热点背景】
“加强结构性改革”和“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是2016年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这也表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开始出现重要转向。会议认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我们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必须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必须克服困难、闯过关口,坚持辩证法,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潜力大,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所以会议强调,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公分析】
中央经济会议总结了当年的经济工作成绩,同时对明年经济工作做一个规划。2015年刚好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因此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会议强调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总结过去经济工作中的经验和结合当年经济形势做出的英明决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强调在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
过去二三十年,中国经济能够比较平稳地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是充分运用了经济赶超时期后发优势和要素资源比较优势,释放出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活力。但今天中国经济体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各种生产要素已经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国内国际经济格局也出现了深刻变化。再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资金成本等要素投入的低水平数量型规模扩张助推经济快速增长的“要素红利”时代已经告一段落。今天的中国,面对的是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克服“三期叠加”的“成长中的烦恼”,要应对各种利益博弈的挑战,在传统生产要素边际效率递减、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拐点的时候,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依靠创新驱动,优化要素配置,重塑产业结构和生产组织结构,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释放组织变革的红利和制度改革的红利,以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首先政府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中公教育·汇总>>>宁夏公务员历年真题
>>>中公名师解析申论范文大全
要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然后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想方设法减少企业成本。其次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实干,提高扶贫质量。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能力。培育发展新产业,加快技术、产品、业态等创新来扩大有效供给。最后,各级领导干部务必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握正确方向,脚踏实地推进,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宁夏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多写多练,中公申论批改服务可以系统的提高学员写作水平。中公教育宁夏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
中公教育·汇总>>>宁夏公务员历年真题
第四篇: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古文化的根
【背景链接】
我国历史悠久,遗存自然就丰厚,除了那些价值连城的稀世文物,还存有大量的“活态文物”——古村落。它们具有一定的历史年限、规模,在美术、建筑、民俗上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可以毫不夸饰地说,我国古村落历史之久、范围之广、数量之多,是他国所无法比肩的。
然而,2012年10月20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天津表示,中国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他援引官方公布的数字说,过去十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比较妥当的说法是每一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这些消失的村落中有多少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则无人知晓。冯骥才说,“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保护中国传统村落已经迫在眉睫”
【标准表述】
我国城市风格和个性已荡然无存,能否守住古村落这个“最后的家底”,现在还是未知数。如果不抓紧采取措施,很多古村落可能人们还没来得及认识,就要失去它们了。
——冯骥才 [原因分析]
古村落的快速消失,中公教育专家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与我国快速的城镇化建设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此长彼消,使得古村落在中国的版图上日渐式微。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已从1980年的19.4%增加到2011年的51.27%,城镇人口达6.9亿,首超农村,除此之外,近年来大张旗鼓的“新农村建设”,也使得古村落屡屡处于“夹缝中求生”的态势。
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开发使古村落生态不断恶化,失去原有风貌。按理说,旅游业的开发是人们认识古村落的最佳路径。倘若没有近些年的旅游业发展,这些古村落罕有人迹,鲜为人知。如今其频频“亮相”,成为旅客光顾的热点,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收益,这无疑应当归功于旅游业。但是,对古村落来说,旅游业似一把双刃剑,它同时也使古村落的管理和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我国的文物保护至今实施的是属地管理的原则,有些地方政府投入不足,加上“重开发轻保护”的思维作祟,把古村落当做“摇钱树”,在这个过程中,使原生态风貌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中公教育版权
[措施]
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中公教育专家认为,需要政府主导、社会推动、村民参与的多方联动。要以保护助发展,以发展促保护,要实现古村落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推动古村落保护可持续发展,促使古村落这一“历史活页”重焕新生。
一是切实提高古村落的保护意识,尤其要加强对古村落的保护宣传。
二是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成立专门的古村落保护工作委员会,统一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政府必须承担这个责任,制订规划,落实经费,组织协调,动员社会各界参与。
三是认真抓好古村落的保护规划,针对各个古村落的开发建设,要有长远规划、发展目标,包括划定范围、确立标志、建好档案。
四是保护为主、合理开发。不能过度破坏古村落的生态环境,要保持古村落的原汁原味。
五是设立专项基金,现在文物保护有专项基金,但古村落还没有。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对古村落保护进行资助,拓宽保护、开发古村落的资金渠道。中公教育版权
六是要寻找和发现村落文化中的生动性和传递性,我们要认知这种传递,走近这种传递,将故事记忆和记载下来,这是村落保护的重点,也是目前最濒危的文化存在。
热点:奥巴马成功连任有乾坤 2012年美国大选结果于当地时间7日凌晨出炉。奥巴马击败对手罗姆尼,成功连任。虽然美国经济自金融危机以来仍未完全实现复苏,但失业率已经显著下降。凭借个人魅力、拯救汽车业、通过医改法案、结束伊拉克战争、制定从阿富汗撤军时间表、击毙本•拉登等突出政绩,奥巴马成功击败罗姆尼。
奥巴马成功连任,大有乾坤: 一是个人魅力被评“无人能敌” 个人魅力来源有三:
一方面是自己本身为少数族群代表
在女性选民、拉美裔与非洲裔等少数族群中,奥巴马的支持率拥有绝对优势。
有民调显示,奥巴马在女性选民中的支持率达到6成以上,比支持罗姆尼的整整多出30个百分点。此外,在非洲裔族群中,奥巴马的支持率更是在90%以上。拉美裔日益成为美国大选中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拉美裔人口中支持奥巴马的人比支持罗姆尼的人要多一倍。
另一方面是其人文关怀
奥巴马表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为他带来了不少的选票。6月15日,奥巴马“出招”宣布停止遣返儿童时期进入美国的部分守法年轻非法移民,并向其发放工作许可证。这项几乎等同于“大赦”的政策将使80万人受益,同时令罗姆尼陷入被动。
另外,出生草根与罗姆尼形成鲜明对比
罗姆尼出生于富裕家庭,曾长期经商,创建投资公司“贝恩资本”,积累起两亿美元财富,他还主张为富人减税。奥巴马阵营借此大肆攻击罗姆尼代表富人利益,对穷人漠不关心。奥巴马阵营为此在摇摆州投入巨额资金,大做竞选广告。
奥巴马出生“草根”,与罗姆尼形成鲜明对比。第一夫人米歇尔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强调人生经历“决定你是谁”,称奥巴马曾经历的人生苦难使他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普通民众面临的疾苦。此番关于人生经历的言论使得奥巴马和家境优越的罗姆尼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是经济与内政方面有所建树
奥巴马上台执政时,正值美国遭遇金融危机,陷入经济衰退。奥巴马采取措施,拯救了银行业和汽车业。独立评估机构认为,奥巴马的刺激措施可能挽救或创造了超过300万个工作岗位。
在经济重要指标的失业率方面,美国劳工部10月5日与11月2日公布的当月就业数据显示,美国的失业率分别为7.8%与7.9%,均在8%以下,是美国四年来失业率首次低于8%,舆论称这对奥巴马十分有利。
2010年初,凭借当时民主党控制参众两院的便利条件,奥巴马上台后力推的医改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此医改法案遭到共和党的反对,罗姆尼扬言一旦上台,将废除这个医改法案。但罗姆尼今年9月8日也罕见地表示“喜欢”奥巴马医改的部分内容。今年6月28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奥巴马医改法案合乎宪法,条款得以保留。医改法案成为奥巴马在内政方面的重要政绩之一。
三是外交工作政绩突出
在外交方面,奥巴马当政以来,实现了结束伊拉克战争,制定从阿富汗撤军的时间表,美军特种部队在巴基斯坦击毙基地组织前头目本•拉登等。
2011年12月14日,奥巴马在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对美军发表讲话,正式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驻伊美军将于12月31日前全部撤离。结束伊战使奥巴马兑现了2008年为赢得大选所作的承诺。
2011年6月23日,奥巴马宣布他从阿富汗撤离美军的“三步走”计划,撤军行动将在2014年年底前结束,完成向阿富汗方面的防务移交。
2011年5月1日,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在巴基斯坦首都郊外击毙本拉登,结束了美国在“911”恐怖袭击后对拉登持续10年的追捕行动。据报道,在击毙拉登之前,奥巴马政府内部曾就采取何种方式抓捕或击毙拉登产生激烈争论,最终奥巴马拍板由海豹突击队突袭拉登住处,而不是选择风险较低的轰炸其住所的方式。可见在击毙拉登的过程中,奥巴马做出了非常正确的决定,起到了关键的领导作用。
四是处理飓风“桑迪”表现受称赞 10月29日,飓风“桑迪”在美国东北部登陆,对纽约与新泽西州等地造成重大损失。奥巴马及时取消竞选活动,坐镇白宫,主持救灾工作。他31日亲自前往新泽西州视察当地的灾情,与民众亲切交谈。奥巴马的表现得到了对手与民众的交口称赞。
后续阅读:总统选举耗尽美国公众希望
民主竞选的美妙之处在于,为那些久未被倾听的人创造了希望。这次选举却有所不同,它带走了普通大众的希望,使得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结构性问题看起来比几个月前还难处理。在国内政治方面,他奥巴马在人们记忆中是在两党合作方面记录最少的总统。
奥巴马前四年并没有像竞选所说的那样进行治理。他的治理代表着穷人和富人,而非选民中的中间阶层。他不受欢迎的2010年大型医改显示了他的效忠对象。对穷人来说,它在美国已经拥有的两个医疗福利之外又创造了一个新的。对两个富裕的行业——保险业和医疗业来说,它使得购买它们的产品成为强制性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代价就是85%的国民声称满意的一个保险制度遭到破坏。在2010年的选举中,民主党遭到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的中期选举失利。
当奥巴马声称要为“中间阶级”说话时,他指的是工作的穷人。当罗姆尼这样说时,他指的是工作的富人。他们的言论显示,美国中产阶级可能失去了对美国政治文化的控制。这是个严重的问题,一旦发生,就会越来越严重而非逐步缓解。
在2008年的大崩盘后,美国经济正在复苏,不过对众多失业或者寻找一份收入合适工作的美国人来说太慢了。在先进知识广泛传播和不难获得低成本劳动力的世界中,美国的优势受到威胁。在阿富汗、中东、北非和南中国海,美国的决心正受到考验。美国仍然需要智慧和改革的政府。
社会民生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你幸福吗
【背景链接】
当前,“幸福”正成为诸多地方的施政目标。不完全统计显示,全国至少18个省(市、区)明确提出了“幸福”的概念。2011年的数据则显示,已有1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幸福城市”。不过,在一些城市,出现了幸福被指标化、数量化的现象。
在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发布中国幸福城市排名,央视发布省会城市幸福感排名,二线城市多列榜首。而在“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上,北京、上海在100个城市中分别位居第96位和99位。
在中央电视台《走基层百姓心声》栏目中“你幸福吗?我姓曾”的“神回复”,引起舆论调侃,不少人吐槽,自己总是“被幸福”,日子其实过得很累。
这些有关幸福的消息挤在一起,充塞了社会的公共舆论空间,使幸福不仅成为社会热词,更凸显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
【标准表述】 [深入分析]
改革开放与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精神与文化需求,实际上也就是为了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同时,唯有让群众生活得越来越幸福,才会真正有利于维护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所以,中公 教育专家认为,诸多地方明确提出“幸福”概念,将“幸福”作为施政目标,体现出的是“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
中公教育专家还认为,从片面追求GDP,到提出“幸福”的概念,应当算是政府施政理念的一大进步。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GDP数据的本意也是通过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间接地反映全体国民的发展水平。然而现实情况却事与愿违,单纯考核GDP让一些地方陷入了“唯GDP”的发展怪圈,导致报表上的数据与民众实际感受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带血的GDP”等情况。现在,100多个城市争相提出建设“幸福城市”,正是对过去“唯GDP”发展理念的校正和补充,也是现代政府职责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个体来说,幸福与否永远都是相对概念,所谓“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但对整个社会而言,“幸福”不应该是个体的体验,不能落入相对主义的窠臼,而应该是可衡量的,应该包含一些社会各阶层共同坚守和普遍需要的东西。中公教育版权
对政府来说,这些共同的东西至少包括,大力发展教育、医疗、社保等各项事业,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来提高公众感受到幸福的可能性。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干点让所有人都受益的实事:把城市规划得更科学一些,车不堵了,司机就幸福了;把频出虐童事件的幼儿园管得严一点,孩子和家长就幸福了;让食品更安全些,百姓吃得就幸福了。
[措施]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幸福”要能从施政目标变成现实,广大民众要能真正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国家与政府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首先,政府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进一步进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让民众的收入普遍得到较大的提高。较高的收入水平是保障幸福的基础,没有较高的收入水平作为基础,幸福显然无从谈起。需要看到的是,尽管我国不少地区民众平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社会收入差距也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所以,政府应该通过“限高、保中、提低”等多项举措并举,使民众收入水平普遍得到较大的提高,将社会收入差距控制在适度范围之内。如此,才会有利于让更多的民众感觉到幸福。中.公教育版权
二是政府有必要进一步促进民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显而易见的是,一个人即便拥有较为体面的收入,但是如果缺乏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一旦遭遇自己或家人罹患大病等变故,经济上就很容易被拖垮,也就无法感觉到幸福。即便目前自己与家人都身体健康,但是如果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依然无法摆脱后顾之忧,所能感受到的幸福感也就难免要打折扣。唯有政府大力促进民生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让民众免于“因病致贫”的命运,才能切实感受到幸福。中公教育版权
三是要大力健全民主法制建设,通过有效制约权力来促进公平正义。一个社会如果缺失公平正义,民众必会没有幸福感可言。而要维护与促进公平正义,就要通过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完善权力制约机制,防范权力作恶或与资本联姻来损害公民权利、践踏公平正义。唯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有效推进,权力受到法律与制度的有效约束,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出现,社会公平正义才可能得到切实维护,民众才可能真正体味到幸福感。
文化建设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中国式过马路”
【背景链接】
2012年10月11日,有网友在新浪发微博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一天内被近10万网友转发。
【标准表述】
[原因]
一方面,行人“闯红灯”的“违法成本”太低。行人只要一个匆忙的理由,就可以置交通法规不顾,横闯红灯而去,而许多正常行驶的机动车不得不小心翼翼对“闯红灯”行人进行避让。
另一方面,近些年我国对机动车安全驾驶的要求更加严格。在许多城市大量“高清摄像头”的“监督”之下,司机对于闯红灯可以免于处罚的侥幸心理已经越来越少,特别是在一些重点路段,机动车都要严格按照标志线通行,否则都会受到处罚。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行人在“闯红灯”过马路时的安全意识。
另外,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不足,也在客观上导致了“闯红灯”行为的发生。一些城市的非机动车道变成了事实上的机动车道,路边的人行道变成了汽车的临时停车场,有的红绿灯时间间隔太短,来不及让行人通过。
[本质]
“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交通规则之中,在社会管理、官场治理、商业伦理上同样存在。表面上是“法不责众”的社会心态在作怪,其实还是社会规则失范所致。正是因为对“法不责众”过于迁就与放纵,才形成了结伴而行的群体心态。
[措施]
“中国式过马路”是社会生态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规则失范的表现。如果不能重塑规则意识,实现真正的制度治理,那么这样的状况将难以改变。因而,无论是交通秩序维护,还是社会治理,都应当强化法纪的刚性,而减少人为的影响。
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良好和社会秩序和有效的社会管理是必要条件。要有效地止失范现象的蔓延,需要釜底抽薪,正本清源。
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
其一,完善法规。法制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法治社会,依法治国。法律的意义不仅在于剑锋锋利,而且在于警示高悬;惩前解决现实问题,毖后解决根本问题。
其二,建立有效的社会奖惩机制。严格地说,要绝对禁止失范是不可能的,个人的越轨行为有其突发性。但是问题在于不能使失范积累成为一种社会风潮,成为一种理性化的有预期的习惯化行为。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社会奖惩机制。中.公教育
其三,加强人们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社会规范的内在支撑,是现代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得以稳固存在的重要文化价值观念基础。“失范”危机并不是源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性价值的缺失,而是这些思想价值未能得到有效内化并“合法化”而导致的。必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蕴含的新的价值体系进行及时的、理想的建构和阐释,将其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自觉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准则。培养公民意识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工作。
第五篇: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铁路改革启动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铁路改革启动
厦门中公教育温馨提醒: 2014年国家务员笔试,201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国家公务员笔试面试培训,嘉庚学院公务员考面试,2014年福建公务员笔试,2014年福建公务员面试热点,2013年厦门事业单位笔试面试。【背景链接】
2013年6月15日,中国铁路货运改革正式启动。这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后推出的首项改革,旨在实现铁路运输组织由内部生产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铁路运输整体改革,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铁路运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铁路运输质量和效益。
这次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是对以往货运组织工作的全面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四大方面: 改革货运受理方式。通过简化手续、拓宽渠道、敞开收货,为广大客户提供最直接、最简便、最快捷的服务。
改革运输组织方式。根据客户的运输需求编制运输计划,及时安排装运,提高运输效率。清理规范货运收费。对所有收费实行“一口报价、一张货票核收”,做到所有收费严格执行国家的运价政策,坚持依法合规、公开透明收费,靠铁路的运价优势赢得市场。
大力发展铁路“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构建“门到门”接取送达网络,实现“门到门”全程“一口价”收费,推动铁路货运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变。
【标准表述】 [原因]
补足物流短板呼唤铁路货运改革。我国物流成本、运输成本分别约占GDP的18%、9%,高出发达国家一倍。尽管铁路拥有大运量、低运价、全天候的竞争优势,但全社会每天申请铁路车皮的满足率还不足一半,导致了“汽车长途拉煤”等运输怪象,还造成了拥堵、污染、安全事故等其他社会问题。
破解效益难题也需要铁路货运改革。长期以来,铁路收入都是“以货补客”。然而,近些年来,尽管营业里程逐年增长、装备水平大幅提高,铁路在大交通中的市场份额却不升反降。2012年,铁路货运周转量在全社会货运周转量中的比重已从1991年的39.2%下降到16.8%;铁路运输收入增长率从2011年的12.14%骤降到5.42%;运输成本则同比增长16.98%。无论是市场的痛失,还是效益下滑,均与其运输组织与市场需求脱节息息相关。[意义]
铁路本次正式实施货运组织改革,一方面是铁路转企改制的客观需要,过去铁路货运“不求人”,只看计划、很少看市场。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变革和其它物流形式的发展,铁路货运的市场份额正在快速流失,不符合企业发展的市场规律。
另一方面,随着大量高铁线路的投入运行,为铁路客货分离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加快铁路走向市场的步伐,充分展现铁路运输全天候、大运力、低运价、节能环保的优势。
[措施]
破除“铁老大”的思维模式,树立充分的市场竞争和服务意识是基础。铁路的货运以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带给大家一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印象;然而,随着公路、航空等其他货运方式快速发展,铁路货运的市场份额正被不断蚕食。铁路货运想要在后面的竞争中逆转取胜,就必须破除“铁老大”的思维模式,树立充分的市场竞争和服务意识。
破除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组织体系,建立现代物流组织管理模式是根本。铁路的货运组织以前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等货主上门;但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等”的结果将是把自己的市场份额拱手让给别人。唯有从根本上改变货运组织体系,建立一切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现代物流组织管理模式,全方位介入企业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提供“门到门”的快递式服务,才能抢占市场的制高点,把握主动权。
破除容易暗箱操作的服务方式,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服务流程是保障。暗箱操作不但有损公平,而且给权力寻租增加了空间,给腐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货运组织改革要赢得广大货主的支持并实现双赢,公开、公平、公正的服务流程必不可少;运力的配置情况、收费项目和标准等必须公开和明示。将“实货制”、“一口价”落到实处,杜绝暗箱操作,为改革提高公信力并赢得货主的支持提供保障。
破除纷繁复杂的货运手续,建立简单、明了、方便的作业流程是目标。铁路货运虽然具有运量大、价格低且节能环保的优势,但同样存在手续繁、环节多、时间长等缺点。改革的过程必须在确保正常货运秩序的基础上简便手续、简化流程,客户只需提出运输需求,客服人员直接受理,帮助客户办理手续;客户可以选择网络、电话、铁路货运营业场所等多种方式联系发货;在对大宗稳定货物给予运力保障的同时,其他货物努力敞开收货,随到随装,缩短运输周期,提高竞争力,这些是货运改革的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