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院内征求意见)
*****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院内征求意见稿)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学院建设和发展,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编制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渝教计〔2010〕11号)的有关工作部署,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与背景
自2007年11月升格为高职学院以来,我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质量工程实现突破,专业建设取得进展,校企合作深度推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院获得了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主要成就
1.转变观念,明晰办学思路
学院深入组织学习贯彻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先后邀请教育部、重庆市教委、兄弟院校的多位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开讲座,进行了12场次的各级各类科技工作培训会、学习交流会、专题报告会、课程建设、教研室建设研讨会,使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强化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不断深化专业改革、深化课程改革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学习,学院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这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举全院之力,创造性地开展学院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2.创新机制,启动质量工程
“质量工程”是教育部、财政部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高校教学改革项目,是新时期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实施质量工程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新体系的需要,是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学院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以加强内涵建设为重点,先后出台了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多项管理办法,启动了质量工程,开展了教研教改立项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立项建设了重庆市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6门、市级教学团队1个,立项研究了20个市级自然科学项目和16个校级教学研究项目,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质量工程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3.能力为本,优化培养方案
学院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学院实际,围绕学院定位和人才培养目 标,开展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人才培养方案,学院颁发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各专业采取到各高校、企业进行调研,召开专题研讨会,聘请行业专家为人才培养方案提建议、出点子等方式,将行业的技能特色引入到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使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既具有一定特色又保证了相对的规范性和实践性,突出了能力为本。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严格控制课内理论学时,增加实践环节,强化素质类和技能类的课程开设,使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更好的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4.资源共享,校企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学院十分注重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积极推进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按照“校企双方共商培养目标,共议专业课程,共建师资队伍,共管培养过程,共享教育资源,共融校企文化”的基本思路,近一年来,学院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与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特别是与重庆交通大学开展“专衔本”模式,与新龙湖物业公司实施订单式培养,与重庆市建科院共办专业,充分激发和增强了学院的办学活力。
5.内培外引,加快队伍建设
一所合格的学校必须有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在教学工作中教师 是主导,是关键,加强师资培养,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学院制定出台了《专业带头人遴选及管理办法》、《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和培养管理办法》、《学院教师培训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历(学位)管理办法》等规定,开展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选拔,遴选出首批专业带头人7名,首批院级骨干教师4名,新引进人员17名。为强化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院实施了教师教学技能提升计划,开展了系列教学竞赛活动,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许多青年教师已成为学院的教学骨干,为满足教学需要,确保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规范管理,强化制度建设
规范管理是实现学院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实行规范管理,必须强化制度建设。学院在严格遵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的同时,根据学院教学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不断进行研究和探讨,先后制定了“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成立了教学督导组,实施课堂督导和领导干部听课等制度,从学期初到学期末进行不间断的检查督导,较好的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通过学生信息反馈制度,院长信箱、院长公开接待日等多种方式,搭建了师生信息交流的平台,为稳定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构建和谐校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基本经验
1.坚持党的领导,是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学院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加强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实行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馈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坚持院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师生员工为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按照重大事情“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2.坚持高职教育办学方针,是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了学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3.坚持改革创新,是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改革是学院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解决学院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保证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学院始终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胆探索目标管理制度,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4.坚持艰苦奋斗,是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传家宝
坚持艰苦奋斗,弘扬“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岩精神是学院办学的传家宝。全院师生员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苦干实干,形成了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十二五”期间学院面临的机遇
“十二五”时期,学院面临的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 5 战的发展环境。
(1)未来五年将是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新的机遇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必须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将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2)职业教育的市场需求将更加旺盛,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国高职在校生规模将由2009年的1280万人发展到2015年的1390万人,为职业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3)重庆“314”部署、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实验区为我院的发展带来良好机遇。这是认真贯彻“314”总体部署、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推进城乡统筹改革和发展、促进重庆大开放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建设重庆作为西部教育高地,有效地促进我院大发展的极好时期。
2.“十二五”期间学院面临的主要问题
(1)建设一支适应学院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将更加迫切。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将是高职院校彰显特色、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加快专兼职教师梯队的培养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将是学院“十二五”期间的一项紧迫任务。
(2)校企合作还需要从政策、机制等方面得到根本改善。由于 缺乏政策层面的“校企互动”激励、保障机制,学院同行业、企业的深层联系和合作还存在许多障碍。探索适应学院实际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在人才培养、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将是学院“十二五”期间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3)新校区建设需大力推进、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优化。学院基本办学条件比较薄弱,距离市教委的合格评估还有很大差距。新校区建设需大力推进,进一步优化办学基本条件,这将是学院“十二五”期间重要工作任务。
(4)适应新的形式要求,社会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为贯彻落实重庆“314”部署,及重庆市城乡统筹的逐步推开,学院需进一步提高服务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格评估建设为引领,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办学活力,实施“树品牌、创特色、建示范”的办学战略,全面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学生就业、创业和成人、成才创造条件,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2.坚持科学发展
逐步扩大办学规模,注重基础建设和内涵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努力使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坚持改革创新
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的协调机制、激励机制、引导机制和驱动机制;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各项管理制度创新。
4.坚持开放办学
以政府为主导,积极整合社会、行业企业资源;积极开展校际合作与对口支援,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增强学院社会影响力。
三、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市场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本建设,全面提高办学综合实力,增强服务能力,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015年以前,在校学生规模达到8000人,其中全 8 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达到5000人;各类成人教育在册生达到3000人。
(一)师资队伍与领导能力建设
到2015年,按生师比18:1的比例,配备专兼职教师总数328人,其中专任246人。
建立完善教师准入、评聘、考核评价、分配激励等制度,创新教师管理机制。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程”、“兼职教师建设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等六大师资培养工程,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使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选拔、培养、聘用专业带头人30名和骨干教师60名;提高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水平,组建跨专业、跨系部、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参与的课程教学团队。力争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市级教学团队3-5个,院级教学团队30个以上。
通过选拔、培养和引进(聘用),充实师资队伍。不断完善专任教师职称、学历结构,争取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30%以上,青年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达70%以上。
严把新进教师录用关,力争新进专业教师具有一定企业工作经历;加强现有校内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鼓励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积极参与企业技术革新,五年内每位专任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或参与技术革新累计达到1年以上。
建立“校企互通,人才共用”机制,通过紧密合作企业计划安排、向社会定期发布兼职教师招聘信息、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建立兼 职教师资源库等措施,吸引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常年聘请兼职教师100人左右。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职结合的辅导员队伍。按师生比不低于l:200的比例配备专职辅导员。把辅导员队伍建设列入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和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构建有利于辅导员干事业、求发展的选聘机制和培养、培训机制,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使学院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理论功底扎实、知识结构科学、专业结构合理、智能结构互补、气质结构和谐,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以及科学决策、战略规划和资源整合的能力。进一步完善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增强教学部门自我发展和管理的自主性。
(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要,积极拓展新专业,2015年专业设置达到30个,进一步拓展专衔本工作、打造第二专业建设。力争建成市级特色专业3个,院级特色专业6个。
实施以建设类专业为特色,土木工程技术、房地产经济、市政工程、轨道交通等多专业群协调发展。建成15个左右基础理论扎实、产学研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校级品牌专业。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继续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依据专业特点和企业生产要求,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实施订单、冠名式培养、工学交 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抓好“专衔本”联合办学,注重学生学历提升,积极拓展多个高校实施联合办学。至2015年,我院“专衔本”专业争取涵盖我院所设大部分专业。以道桥专业为突破口,积极打造高职第二专业建设工作,全面搭建起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加强课程建设,基于职业岗位工作分析,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将行业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力争2015年,建成市级精品课程6门以上,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加强精品教材、规划教材、校本教材建设,力争出版教材50部。加强图书资料建设,确保生均图书资料达到60册以上。
积极开展“双证”教育,重视大学生职前培训。切实落实教育部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的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为学生创造就业上岗条件,力争95%以上在校学生毕业生同时获得职业资格上岗证书。
探索构建适合于能力递进工学交替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柔性化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及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与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逐步建立“全员、全程、全面”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学生能力递进、素质提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教研管理与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培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十二五”期间,力争获得市高等学校 教学成果奖1-2项、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1项。
(三)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新建、重组、充实相结合,继续大力推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成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必要的基础技能实训室,与行业、工种相对接的院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按照“全面规划、分期建设、突出重点、办出特色”的原则建成与教学需要相配套、专业门类较全、仪器设备先进、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的院内实训场所。至2015年学院将完成2400万元仪器设备投资,建成涵盖各专业、工种在内的实验实训室共60个,1个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1个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1个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力争各专业实验实训开出率达到90%,仪器设备利用率达到90%,实现专业主干课程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广泛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以学院无形资产的投入和技术投入为主、物质投入为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对实习单位和学校双方应是互惠互利的实习实训教学基地。至2015年学院将建成长期的、稳定的,集教学、培训、研发、生产于一体的30个以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四)科研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以教育教学研究为重点,加大产学研工作力度,注重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究与开发、科研攻关。努力使课题立项和科研经费有重大突破。学院成立科学技术服务小组,提高科技研发及服务能力。力争获得市级以上科研及教研教改项目立项100个以上,创办《重庆建 筑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持续稳定地抓好专科层次的成人继续教育。计划在2015年以前完成继续教育学院的组建。
组建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初步规划2012年完成组建工作。一是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培养初、中、高级技能建筑工人。二是开展职业岗位培训,更多地培养从事建筑行业施工现场基层技术管理岗位人员。三是起步开办各种执业资格师培训。四是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各种中短期培训。五是开展建设行业职业岗位继续教育培训。力争在2011年内年培训人次达2000人,到2016年时年培训人次达5000人。
实时组建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主动实施对学生的技能鉴定,同时服务社会,积极开展建筑行业技能鉴定工作。
加强学院检测中心建设,在满足我院学生实习实训前提下广泛拓展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服务。
(五)学生工作创新与发展
以素质教育为重点,强化学生教育与管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红岩文化、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拓展学生素质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坚持以服务学生发展为宗旨,做好日常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规范学生管理、评优表彰、学生资助、勤工助学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等工作程序。积极探索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有效结合的新模式,强化学生工作目标责任管理,不断完善院系两级学生工作体制机制。科学 编制招生计划,使招生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加强就业工作环境软、硬件建设,开拓就业新市场,提升就业水平。重点抓好宣传教育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组织引导服务平台、自主创业服务平台、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务平台等五大平台建设。
2.围绕“第一课堂抓校园文化、专业发展抓素质拓展”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构建“学院活动精品化、班级活动精彩化、社团活动经常化”的社团文化活动格局。
3.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形势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
(六)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在现有合作基础上,建立合作契约,细化分类合作,加强实质性紧密合作。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任(聘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在新型校企合作框架下,每个专业至少与业内一家主流企业深度合作,力争“建成一个专业,办好一个实体,创出一个品牌”。
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强化合作过程中的督导、反馈、监管机制,建立深度、全程、紧密、持久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强合作保障机制建设,建立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议事制度。完善项目合作跟踪服务机制,进一步与企业、政府职能部门取更广泛的联系,争取更多的优惠扶持政策,不断研究和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 题。深化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开展技术研发,促进成果转化,实现互利共赢。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和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强办学活力。
开发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校企合作平台。强化与建科院、新龙湖物业的专业共建、订单培养的示范作用,拓展校企合作办学空间。力争建成校企合作基地30个以上。
(七)新校区建设
1.加快推进新校区建设。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合格标准,满足8000—10000人在校生的使用。
2.科学规划校区功能。把拟建校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绿色环保的新校区。妥善处置现有校区。
3.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扎实推进新校区五个校园建设工作。2011—2013年基本完成新校区建设,包括12万平米建筑物、环境绿化、教学设施设备购置及学生运动场所,确保学生整体入驻;2014—2015年完成二期工程,满足学院远期办学需求。
(八)五个校园建设
把“五个校园”建设作为我院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参与和推动“五个重庆”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五个校园”的意见》和平安校园、健康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建设五个实施方案,扎实开展“五个校园”建设工作。加强部门协作,强化部门职责,积极开展五个校园建设工作,认真做好创建评估工作。在创建合格平安校园创的基础上,力争2011年创建合格健康校园、2012年创建合格绿色、数字、人文校园。
(九)后勤服务建设
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按照“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改革目标,进一步开放校内市场,引进社会优质资源,参与学院后勤服务,从而逐步建立健全适合我院后勤服务的保障体系。
一是组建后勤服务公司,将学院物业管理交由后勤服务公司经营,作为后勤服务公司的起步业务。二是组建学校印刷厂,对内对外开展印刷业务;三是适时开展检测外包业务。四是积极创造条件,采取股份制的形式,创办宾馆等第三产业。五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院固定资产效益。特别是充分挖掘临街商业设施的价值,使物尽其用,物尽其效。六是紧扣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走好产学研结合的路子逐步提高后勤产业的科技含量。
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达到后勤服务质量居于全市高职学院的中上水平,服务成本居于中下水平,师生普遍满意,上级部门肯定,在业内有较大知名度的后勤服务品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划任务按期完成
成立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院规划以及规划检查监督工作,实现对学院工作的全面指导。各相关处室要在学院总体的前提下,制定建设发展规划、师资队伍规划、科研工作规划等详细规划;各系部要制定系部发展规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实施方案。
(二)健全工作机制,为规划实施提供制度层面的保障。健全学院政治学习和理论学习制度,提高学院领导班子 科学发展的能力,提升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定期开展中心组学习、党校培训、理论征文、专题研讨、学术报告、外出培训、参观考察等学习活动,系统全面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增强全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广大教职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探索高职教育规律,进一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高职教育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增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三)积极筹措资金,为规划实施提供财力保障
充分依托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成渝两地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设”的有关政策,争取国家、行业及地方政府的投入和支持;完善产学研合作办学机制,扩大合作办学领域,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拓展校办产业,增加办学收入;改革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监管,依法理财,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教学和各项重点工作的资金投入。
(四)发挥资源优势,为规划实施提供行业依托保障。充分利用主管部门的隶属体制,加强同主管部门、建设类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争取主管部门对学院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科研推广项目、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指导、支持和帮助。积极利用校友资源,在奖学金设置、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大力开发合作领域,为规划的顺利实施提 供良好的行业依托保障。
(五)加强科学民主制度建设,为规划实施提供体制保障。坚持学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党委会议和院务会议等议事决策制度;坚持和完善各部门规章制度;实行政务公开,发扬民主,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坚决禁止“长官主义”式的决策,实行决策失误追究制;尊重客观、尊重科学;对集体作出的重大决策,加强跟踪,督促落实;在执行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为规划实施提供体制保障。
第二篇:武汉市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
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
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目 录
一、发展新起点
二、发展新环境
(一)“十二五”时期武汉发展的机遇
1、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带来历史新机遇。
2、中部崛起战略的深人实施带来发展新机遇。
3、外部经济环境为内需型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4、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为我市加速发展带来新机遇。
5、绿色产业革命给武汉产业跨越式发展带来新契机。
(二)“十二五”时期武汉面临的挑战
1、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2、资源供求矛盾和环境约束力将进一步加剧。
3、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剧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市劳动力供需矛盾将加剧。
4、在区域发展上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三、发展新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主要指标
四、发展新任务
(一)把结构大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主线。
(二)把城乡大建设作为功能提升的重要支撑。
(三)把改革大推进作为率先崛起的强大动力。
(四)把民生大改善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
五、发展新举措
(一)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新理念,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1、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城城市核心竟争力。
3、加大对民生工程、自主创新、亚友基础没施、新农村建没、生态环境等领域项目的推进力度。
4、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相结合,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二)按照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架构,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1、注重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2、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增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3、加强市政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4、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三)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趋势,加快城乡一体化主迁程。
1、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人持续较快增长。
2、继续坚持都市农业取向,全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3、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4、深化城乡要素市场改革,促进农村个面发展。
(四)按照生态宜居的新内涵,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1、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塑造城市特色魅力。
2、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
3、加强环境保护,构建生态宜居环境。
(五)按照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好服务型政府。
2、坚持开放先导战略,赢取市场发展空间。
(六)按照全市人民的新期待,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全力化解就业压力。
2、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4、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的五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编制和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统一认识,凝心聚力,努力实现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具有重大意义。
一、发展新起点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的历史平台,迈上了新的发展起点。
从经济发展看,经过“十一五”的持续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5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500亿元,一、二、三产业比重预汁为3:46:51。
从城乡建设看,经过“十一五”的大量投入,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国内率先开展“三维数字地图系统”建设,铁路枢纽、武汉新港、航空枢纽、高速快速路网和轨道交通等重点项
目建设加紧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完善,城市圈一体化建设加速推进。武汉通往周边城市的8条高速出口公路基本建成,青山、东西湖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国家园林城市成功创建。
从体制机制看,经过“十一五”的开拓创新,体制环境不断完善,合配套改革试验取得新突破。制定并实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和3年行动计划。深化企业改革,非 公有制经济比重提升到46.9%。区域金融中心建没加快推进,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和外包服务中心初现雏形,汉口银行实现跨区域经营,9家金融机构 在汉设立全国性后台服务中心。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创建。对外开放逐步深化,一批重大项项目相继落户,美驻汉领事馆成功开馆。
从社会发展看,经过“十一五”的全而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深人实施“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和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深人开展“四城同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全民创业,人民,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预计到2010年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农民人均纯收人达到2万元、8000元左右,城镇化率达到64.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内。
二、发展新环境 进人“十二五”,武汉将进人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建设、改革大推进、民生大改善的关健时期同时,也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一)“十二五”时期武汉发展的机遇
1、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带来历史新机遇、成为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是我市“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的最大机遇,我市可以在重大项目、资金投人等方面,在打破常规、改革创新等方而,争取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中部崛起战略的深人实施带来发展新机遇。随着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效应的逐步显现,海内外资本与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的态势日渐明晰,项目和资本聚焦我市的态势正逐步显现,政策、体制与资本的叠加效应将逐步释放出来,为我市发挥比
较优势,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中积极承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全面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3、外部经济环境为内需型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我市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整体较适应内需型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市经济发展依然能逆势而上、成为全国亮点的重要原因。利用这一自身内需型经济特征优势,与未来发展趋势相祸合,将加速我市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4、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为我市加速发展带来新机遇。“十二五”时期,我国在内需的扩大上将保持较高水平,这为武汉等以内需为主的城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投资、出口拉动的作用不会减弱,这为包括我市在内的中西部地区,继续推进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本积累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期。
5、绿色产业革命给武汉产业跨越式发展带来新契机。当前,以绿色能源和环保技术为主体的“低碳经济”正方兴未艾。我市在绿色产业技术上的现有基础、科技教育资源优势,将为我市依托自主创新,促进创新能力与产业化能力同步、技术创新机制与产业转化机制匹配,加快实现“弯道超越”、跨越式发展。
(二)“十二五”时期武汉面临的挑战
1、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加剧。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十二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将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从过度依赖外需向扩大内需方向转型。这将使武汉等内陆城市占得发展先机,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东部沿海地区也会主动利用新的发展趋势,在继续保持外向型经济优势的同时,加快发展内需型经济,带来更大的区域竞争压力。
2、资源供求矛盾和环境约束力将进一步加剧。“十二五”时期,我市能源、土地等重要资源将面临长期偏紧的严峻局面,同时,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口益突出,两型社会建没的任务更加艰巨。
3、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剧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市劳动力供需矛盾将加剧。社保基金仍存在较大收支缺口,部分失地农民、困难企业下岗人员仍然游离在社保之外: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够合理,优质教育资源缺少等,将给我市“十二五”日寸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增添新的压力。
4、在区域发展上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剧。“十二五”时期我市有可能成为中西部地区的要索集聚地,形成具有区域带动能力的新增长极。但我市与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合作和产业关联带动不强,与自身周边城市群间的合作还没有形成体化,在区域发展竞争上面临新的压力。
三、发展新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动力,以深层次推进创新武汉、和谐武汉建设为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开放先导战略,坚持利学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和谐发展,注重以人为本,着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道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竟争力,为我市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进而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抢抓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省“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乘势而上,在两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基地,努力把武汉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龙头城市、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成为全国两型社会会建设和自主创新典型示范区
(三)主要指标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进入“万亿元GDP俱乐部”,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副省级以卜城市中争取进人前9强。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2万亿元,财政收人过2000亿元,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中心城区生产总值的比乖超过50%。物流业、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明显提升,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从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工业增加值到2015年突破4000亿元,占到GDP的4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建设创新型、外向型、多功能的现代化大都市。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知识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到2015年R&D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外向型经济发展取得突破,打造一批国家级出口基地地,大幅提升外贸出口率。城市核心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软实力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社会发展全而进步。教育水平明显提升,市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上。人人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城镇化水平提高到7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城市人均可支配收人、农民人均纯收人持续增加,基本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节能减排有新的进展,单位GDP能耗在“十一五”基础上再降低20%,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
四、发展新任务
(一)把结构大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主线。
推进增长结构大调整。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在稳步提高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的基础上,努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着力培育消费新热点,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构建内需型经济重要支点。
推进产业结构大调整加快建没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收为支撑,现代都市农业相协调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强产业核心竟争力,构建中部地区产业整合中心,实现现绿色增长。
推进布局结构大调整。科学确定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坚持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优化生产力布局,建设中心城仄服务业聚集区、远城区新型工业化发展区,进一步强化少「发区产业集聚和配套服务功能。
(二)把城乡大建设作为功能提升的重要支撑。
加大城乡规划力度。坚持用现代化大都市的理念指导城乡规划,谋划城市的功能定位、空间框架、产业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发展品位。坚持建管并重,改变传统的城乡建设模式,努力增加城乡建设管理中的创新元素,组织实施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建设一批交通枢纽性工程,加快建设环形放射状路网和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积极推进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进一步强化交通枢纽功能。加强信息、能源、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公共服务功能,提升现代商务服务功能,彰显生态宜居功能,努力把我市建成“生态、文明、宜居、特色”的现代化大都市。
加大重点功能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力度。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动各类功能区尽快形成城市发展新空间和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以惠民、安民、便民为根本,有序推进旧城改造,改善城市面貌。
(三)把改革大推进作为率先崛起的强大动力。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思想大解放,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拓宽改革思路,发动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积极支持和参与两型社会建设,形成全市上下共谋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开拓创新,先行先试,增强改革的开拓性与示范性,尽快推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改革举措,力争成为两型社会建设先行先试和体制创新的示范区、改革模式的输出地。
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后区域经济格局调整的有利时机,扩大对内刘外开放,着力推进制度创新,配套实施各项改革措施,积极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促进我市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
(四)把民生大改善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
着力打造中部公共服务中心。加快全国重要的利,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和科一技人才聚集、高等教育等“四个中心”建设。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积极创建学习型城市。整合优化医疗巨生资源,努力建设中部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切实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大力推进个民创业,多方开辟就业渠道。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人分配结构,较大幅度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人水平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持续推进安居工程,加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范围。严格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切实抓好食品、药品、交通、消防安全工作,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子少取放活的力一针,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产业化提升农业、城镇化带动农村,着力推进远城区新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人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努力形成城乡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新格局。
五、发展新举措
(一)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新理念,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1、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服务业与制造业配套发展,规模扩张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打造一批千亿元规模的支柱产业,培育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型产业,构建具有强大竟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钢铁、汽车、石化、电子信息、船舶及装备制造等支机产业,支持轻工纺织、烟草食品业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发展,突破发展半导体及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节能环保装备、新一代移动通
信、新能源、生物医药、激光、新动力汽车、数控机床、新材料、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创意产业、软件及服务外包、地球空间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商贸业,打造亚要的全国性商贸中心。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业、旅游业、文化创意等产业。
2、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城城市核心竟争力。整合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的区域知识创新体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合作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实现知识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的顺利对接,加快建没练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白主创新示范区。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发展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提升各类孵化器、加速器功能,健全技术市场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和风险基金,建立多元化科技投资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光电子于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武汉软件产业基地、武汉动漫产业基地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完善产业园问的互动发展
机制,加快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医药、先进环保与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无促进投资与消费协调拉动,提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做好项目策划,积极争取更多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规划,继续加大投资力度。
3、加大对民生工程、自主创新、城市基础没施、新农村建没、生态环境等领域项目的推进力度,逐步提高工业投资比重,不断优化投资结构逐步扩大消费需求,努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切实改善消费环境,加快推进消费结构升级,稳定发展住房、汽车、通信消费,加快培育文化、旅游、健身等新的消费热点。
4、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相结合,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按照区域集中、企业聚居、开发集约的发展原则,推进全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问布局调整。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加快远城区新型工业化步伐,促进中心城区产业结构提档升级加快重点功能区建没,推动国家级开发区优势产业的集聚,推动各类功能区尽快形成城市发展新空间和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二)按照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架构,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1、注重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要求,推进重点功能区与城市中心区在主导功能土的有机融合、在空间特色上的适当区分、在基础设施上的密切配套衔接。主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区域辐射能力;主城区外围集中建设六大新城组群,促进产业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利用长江、汉水交汇,河湖密布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城市空间相对均衡的拓展趋势,依托
区域性交通干道,通过生态绿地分隔,由主城向外沿阳逻、豹懈、纸坊、常福、汉水、盘龙等方向构筑6条城市空间发展轴。
2、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增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大力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加快建设汉孝、武咸、武黄等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汉口站改扩建、武汉新港、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建设工程等项目建设。构建“环形+放射状”城市路网主骨架体系。打通新一环、建设二环、贯通三环、畅通原一环,新建和提升放射线,完善区域路网,加密支路网。实施二环线以内“30分钟畅通工程”,加强过江通道和重要交通节点的立体交通建设,拓宽、疏通次干道和支路,完善城区道路系统,加强慢行交通和静态交通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综合交通承载能力、辐射能力和服务质量,完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打造畅通武汉。
3、加强市政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逐步完善城市给水管网设施,不断扩大城市集中给水服务范围,形成多源联网、安个可靠的给水系统。加强骨十排水工程的更新改造及其配套工程建设,对新拓展地区同步建设相应排水系统,提高排水设施的能力。建立以雨污分流为主的城镇污水系统,加快主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管道改造,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实现主城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新城基本达到50%以上的污水处理率,中心镇和一般镇实现污水处理零的突破。加强电网、通信网、燃气管网等网络建设。
4,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实施重点区域提升改造,建立名城保护协调机制,不断丰富城市内涵,保护武汉城市历史文化风貌,提升城市品位。切实推进城市历史遗存保护与旧城改造相结合,不断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而貌。
(三)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趋势,加快城乡一体化主迁程。
1、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人持续较快增长。夯实政策增收基础,切实做好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工作。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依托东西湖国家级食品加工园、黄破武湖、新洲双柳、汉南卓尔等农产品加工园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植一批大型农产品加上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农民非农产业收人促增收,加快培育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2、继续坚持都市农业取向,全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拓展农业功能,大力推进农业利一技和体制创新,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升级步伐,基本形成装备现代化、生产集约化、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推进农村通湾公路建设,促进农村“_三网融合”,实施村湾环境整治和农村清洁工程,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全面提升农村社会救助水平。
4、深化城乡要素市场改革,促进农村个面发展。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户籍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体系。
(四)按照生态宜居的新内涵,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1、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塑造城市特色魅力。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建设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加强对区域和城市生态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态绿地、沿湖绿地、河流水系、各类湿地的保护和绿化建设,加快构建宜居的生态格局,实现由山“园林城市”到“生态园林城市”的跨越
2、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以青山和东西湖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为从础平台,继续深化循环经济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具有武汉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创新节能减排实施机制,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新机制,推进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实施,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新格局
3、加强环境保护,构建生态宜居环境。加强水污染防治,建立一批以河流、湖泊、水库和湿地为核心的生态保护区,加快大东湖水网修复,深入推进“清水人湖工程”,加快汉阳“六湖连通”和武昌“大东湖”生态水网建设。加强大气环境整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严格加强环境监管及对重点地区的环境整治。加强噪声污染治理,控制交通噪声污染,加强对商业网点、娱乐场所、社区生活等主要生活噪声源的监管。加强固体废物处理,大力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
(五)按照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好服务型政府。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适时推进大部制机构改革,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公开,深化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经济领域改革,加大国有经济改革力度,完善鼓励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深化价格、财税、投融资等专项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
2、坚持开放先导战略,赢取市场发展空间。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深人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兴贸战略,加大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培植和发展,积极开拓新兴国际市场。继续加强对内合作,高起点承接产业、资金、技术转移,把武汉建设成为国内产业与资本的重要聚集地。积极融入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五个一体化建设,大力培育各类区域性组织。统筹主城区、远城区发展,全面拓宽有利于发挥优势、互利共赢的市场发展空间。
(六)按照全市人民的新期待,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全力化解就业压力。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大力培育台创业主体,全面提升创业能力,完善创业服务体系,营造创业社会氛围,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努力打造全国创业型城市积极拓展就业空间,建立统一高效的就饮服务新体系,积聚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主导产业促进就业,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支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扩大就业,鼓励劳动者通过灵活就业形式实规就业。努力破解就业难题。做好改制、关闭破产和裁员企业职工安置再就业,安置好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就业、就近转移就业和返乡再就业,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帮助高校毕业生尽快就业。
2、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促进发展的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使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提高城乡居民收人,扩大中等收八者比重,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改善贫富贫差别。加大对农民和其他低收入者、弱势群体的保护、保障及援助力度。有效调节过高收人,取缔各种非法法收人,缩小行业间收人差距,使社会各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承受范内,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实现养老保险、基木医疗保险全市全覆盖,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失业、_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将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休及民办非企价中位的职工纳入工伤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建立健全就业冉就业、失业预防与失业保险制度的联功机制,探索建立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生育津贴贴制度。建没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专项救助制度与基础性救助制度、紧急性救助制度以及社会保险制度的衔接配配措施,进一步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机制促进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和商业保险发展,建立健个以川有社会福利机构为基础、其他所有制形式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全市人民。
4、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推进各类各级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学前教育,支持在汉高等院校加快发展,进一步提升科教在全国的竞争优势,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教墓地。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培养名医、名科、名院,努力建设中部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加快推进辛亥首义、汉口租界等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着力引进高层次人才、高科技人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缺人才,打造全国重要的人才密集高地和人才聚集洼地。大力发展文体事业,加强博物馆、群艺馆、图书馆和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
设,积极探索大型社会公益设施市场化管理,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体服务设施网络。推进平安武汉建设。切实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抓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突出问题,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三篇: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中期总结
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中期总结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教育“十二五”规划中期总结工作的通知》要求,##职业学院紧扣《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认真开展中期总结工作,为科学决策、推动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重点发展工作总结如下。
一、人才培养
学院突出“@@@@,@@@@”办学特色,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恪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通过多种形式促进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等多元参与,增强办学活力。坚持机制、体制创新,加强校企战略合作,丰富校企合作内涵,促进校企共赢,发挥企业与学校各自教育资源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新型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探索实践并形成了“2+1”、订单式培养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教育教学链与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的产业产品链深度融合,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切性和实效性,在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依托企业实现学院实践性教学需要。学院结合专业特点要求,积极拓展各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经实地考察协商,自 1 2011年以来新签或续签校企合作协议书(有效期三年)的企业达@家,使学院校企合作单位达@家,能满足学院各专业认识性实习和顶岗实习要求。学院在行业内部还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为**省的有色金属行业——@@等公司培养了大批一线的技术人员和操作员工,为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学院依托@@公司的雄厚经济实力和社会资源,将学院基础设施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纳入企业整体建设规划,与企业共建、共用教学、实习实训和生活设施,有力促进了学院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公司和其所属企业全面向学院提供学生校外实训场所和教师挂职锻炼岗位,成为学院最全面最有效的实训基地,大大地扩充了学院的教学设备,满足学院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要求,使校企双方实现了在人才培养中学院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加强专业设臵与企业发展的适切性。学院开设的@个专业均与企业合作建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各专业与企业共同分析岗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方向,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将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的内涵融入到教育教学文件及实施过程,多途径、多形式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着力培养行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开设的专业中有12个专业在学院可以考取相应职业(工种)的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国家三级),其他6个专业可以考取相应职业(工种)的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国家 2 四级)。毕业生到企业后上手快,工作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岗位胜任力,受到行业企业的青睐。
二、专业建设
学院紧紧围绕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构建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框架。主动适应中国@及有色金属行业和**省“蓝黄”经济区建设,围绕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以优势和特色专业为核心,按行业基础、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充分融合相关专业,打造形成了冶金化工、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财经等5大专业群。
——以打造特色专业为抓手。以现代高职教育理念的更新为先导,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按照导向性、前瞻性、效益性的原则,在前期专业建设的基础上,结合2012年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及2013年评估回访,在全院专业群中遴选设立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会计电算化、应用化工技术5个具有明显专业优势和较高社会声誉的院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同时学院专门修订和完善了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管理办法》,配套出台了2012、2013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支持和鼓励专业建设,并划拨专项资金???余万元用于专业建设,学院专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依据建设的基础和进展情况,申报了?专业为2013年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并获批。截止到目前,3 学院有冶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省级特色专业。
——以发展“梯队式”的专业结构体系为规划。不断加大以冶金技术、应用化工技术为主的优势专业群建设,结合专业定位和产业发展趋势,学院积极配合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转方式、调结构,适时调整专业发展方向,着力培育“以行业为依托,以典型冶金生产过程为核心”的专业特色。冶金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获得支持建设资金??万元。以??职教集团挂牌为契机,以**省名校工程建设为切入点,制定了冶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电子商务九个专业建设项目方案。依据人才需求分析,2013年新申报增设了建筑工程技术和??加工技术两个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急需的专业。计划在2014新增设??类相关专业。
三、课程建设
学院遵循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理念,把课程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基础与核心,以精品课程建设提升内涵建设水平,以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形成为主线,进行全面课程改革。不断完善精品课建设相关的支持政策办法,紧紧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遵循高职人才成长规律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理念,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展精品课创建,形成了教研室、系部和学院三级课程建设管理工作体系。
2011年,完成《税务会计实务》和《网络系统集成》申报省级精品课建设工作,其中《网络系统集成》被评为2011年省级精品课。2012年,组织对申报的?门院级精品课进行了评审,其中联合申报3个课程群共?门课程,评定院级精品课?门,并从中优选出?个课程群申报省级精品课。其中会计电算化专业联合课程群《会计电算化实务》、《基础会计实务》、《税务会计实务》?门课程被评为2012年省级精品课。2013年,修订了《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配套出台了《2013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建网、管网”等?个课程群、《园区网实施与测试》等?门课程进行了公开评审,评定了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5项共?17门课程,并从中择优推荐了“建网、管网”、“机电设备装调与维修”2个精品课程群,“园区网实施与测试”、“大规模路由网实施与测试”、“网络安全与实施”、“Linux操作系统”、“机构认知与组装”、“液压与气动系统组装与调试”、“金属切削机床”、“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共8门课程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点,并均被评审为**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至此,学院已经拥有15门省级精品课程。
四、师资队伍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以“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师资结构,强化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使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能够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一是推进人才引进计划,优化师资队伍整体结构,满足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需要。近三年学院共引进具有企业工作实践的教师?人。二是完善职称结构,理顺了职称评审渠道,积极开展教师职称申报和评定工作,成立高校教师职务中级评审委员会,近三年共有?人通过高级职称评审,?人通过了中级职称评审。
——多措并举加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一是外出学习培训。近三年组织?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国培和省培工作,组织?名教师参加国内访学项目;组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外出培训。二是进企业实践。为强化教师的双师素质,学院出台教师进企业实践管理办法,组织教师参加了进企业实践,要求教师每学期进企业实践不得少于18天。三是内部培训。通过说课、说专业等专题培训、聘请专家、学者来校交流等形式,使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学院重新定位教师岗位职责,出台《教学运行、教学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制定了?个配套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促进学院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均衡发展,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奠定了建设高职院校合格教师队伍的基础。
——打造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积极发挥校企一体、师资共建的优势,选聘优秀人才到校任教,聘请一线技术人员、能 6 工巧匠为兼职教师。各专业建立了?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兼职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同时,近三年,学院从@@企业技术人员队伍内,增选了?名内部培训师作为兼职教师,壮大了兼职教师队伍。
五、校企合作
学院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需求建设相关实训基地和实验室,依托企业办学优势组织开展了大量的教研、教改与合作创新活动。
——与校企合作单位进行教研、科研等方面的务实合作。依据专业特点和教学培训要求,组织学院教师与相应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实验、实训条件进行改造升级,并对急需项目进行自主研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冶金技术专业的“++生产仿真教学系统”就是学院与@@公司生产运行部、设计院等单位以校企合作的方式研发完成的&&公司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目前已成为冶金专业实训教学与企业员工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方面重要的训练平台。该项目经科技成果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先后荣获2012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不断增强学院产学研工作与企业的契合度。借助**教育集团的平台,整合**各成员单位相关资源,并通过公司投资和校企合作的方式,新建、扩建了一批实验、实训场所,使其基本满 7 足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比武竞赛和社会服务、应用技术研发、生产、创业、咨询等功能要求。计算机系与化学品公司合作研发的“++生产设备管理系统”已作为**省省级科研项目予以立项;学院经管系与@@公司财务部、计划经营部、市场营销公司和物流配送中心联合建立的++沙盘模拟实训系统将经济数学、财务会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生产经营的相关知识恰当的运用其中,使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发挥到极致,为经管类专业全方位对接企业生产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此系统不仅能满足对口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要求,还为相关专业师生提供了先进的实物教学实验实训环境和良好的研究开发平台,并对地方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与指导做出贡献。
六、教学科研
学院将教学科研工作作为支撑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下大力气发展教学科研工作,取得成效。
——学术成果频频获奖。2011年承担的&&公司科技研发项目《氧化铝生产仿真教学系统的研发》顺利通过鉴定;完成2010年省教育厅审批的立项《高职〈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获得2010年**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高职人文教育引论》获得2011年**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高职院校如何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获得2010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2012年申报的**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职英语阅读教 8 学现状与改革研究》和**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研究》获得审批;《++生产仿真教学系统的开发》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和2012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5项成果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跨区职教集团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构建研究》获高职高专人文社科类二等奖、《浅谈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的税务处理方式》和《家庭作业考试化的教育悖论及其改进策略》获高职高专人文社科类三等奖;《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驱动参数整定法》获高职高专自然科学类二等奖;《大孔容活性+++的生产》获高职高专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完善制度,提高教师科研积极性。2013年修订了《教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教科研成果管理办法》和《教材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配套出台了《2013教科研项目管理实施方案》和《2013教科研成果管理实施方案》,成立了高职教育研究室,制定了《关于加强高职教育研究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学术研究、参谋咨询及信息服务等职能定位、工作职责和基本要求。加强了对高职教育理论、政策、发展动态研究和学习,并编辑印制了10期近+0万字《高职教育研究信息》资料,供老师参考。教师累计发表学术论文+++篇,出版教材著作+部。2013年向省教育厅组织申报的科研项目《++++仿真教学系统升级改造》、《+++弯管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现代设备管理、评价 9 及考核系统研究》和《企业+++施行与内部控制改善一体化实践研究》获准立项;向**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申报的《职业教育集团产权运作模式创新研究》获准立项;评定了院级教科研项目立项26项。
七、社会服务
学院作为铝行业唯一的一所职业院校,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壮大,在企业人才培养和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培训实践等社会服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采取校企联合的方式,组织开展学历学位教育。先后与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等近10所高等院校合作,举办了机电、化工、冶炼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班,培养企业急需人才。
——加强员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突出抓好企业员工岗位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承担了国家有色金属行业特有职业、**省通用职业的技师、高级技师等+++余人次的高技能人才晋级培训、鉴定考试、论文答辩、评审等工作。承担了**省、**市“金蓝领”培训任务,培养维修电工、焊工、氧化铝制取工技师++余人。组织相关企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三支队伍培训及企业内部劳务市场员工培训达+++余人次。组织完成了**市“—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类比武竞赛活动。面向企业先后组织举办了++制取工、++电解工、机修钳工、电焊工、汽车驾驶员等+多个工种职业技能晋级培训班,组 10 织职业培训与考核鉴定+人,其中:初级+人、中级+人、高级+人、技师=人、高级技师+人。组织完成相关企业员工与本校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与颁证=余人次,鉴定合格率为?%。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万余人次。
——做好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培训。学院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承担了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加工技术、电气运行控制、焊接技术应用、建筑工程施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等六个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任务。来自江苏、甘肃和山西的?名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参加了培训。承担了来自甘肃和山西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制造、电气运行等六个专业?位青年教师的企业实践项目培训任务。
八、管理体制
学院管理体制突显了“校企相融,产学互动”的办学特色。与企业高度相融,精干高效。
——逐步完善学院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明确了院系两级责、权、利关系;进一步深化了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办法,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淘汰机制;加强学生工作改革,实施职业素养教育模式,建立了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出台《教学运行、教学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逐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结合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修订了学院《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教学督导工作条例》、《教学检查工作制度》和《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等制度,坚持领导、教师听课和同行评议制度,逐步引入企业和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规范教学过程,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形成了计划、执行、督导检查、处理反馈的循环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采用“督”、“导”、“评”等方式监控教学过程质量,采用学生信息员、班级日志、信息反馈制度、三级三次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信息,有效监控培养过程质量。形成了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听课、教学信息采集与反馈等多层次质量监控结果,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处理,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2011—2013连续三年学院总体就业率?%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以上,用人企业满意度达?%。学院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比赛活动,特别是各类技能大赛、技术比武,不断丰富参与竞赛活动的类型与级别,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多元选择,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2012年**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10个竞赛项目中,学院参加了?个竞赛项目的比赛,荣获“?” 项目二等奖、“?”、“?”三等奖; 2012年**市第三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7个竞赛项目中,学院参加了?个竞赛项目的比赛,荣获“复杂部件造型与 12 加工” 项目一等奖、“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组建及信息安全维护”二等奖;2013年**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10个竞赛项目中,学院荣获“电气自动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二等奖,“计算机网络组建及信息安全技术”、“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项目三等奖。
九、校园文化建设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将企业文化融入学生教育全过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积极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开设职业素质教育课堂。学院制定了《学生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和《职业素质教育课堂实施方案》,利用职业素质教育课堂,通过校内闭路电视系统每周播放《感动中国》、《伟业之魂》、《优秀员工》等思想教育系列教学片,组织学生集中收看,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社交礼仪”、“心理健康知识”、“硬笔书法”、“普通话普及”等专题系列讲座,使学生掌握职业素质提升的方法途径,提升学生基础素质;设计开展了每周一次的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主题班级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推介会、人生观价值观讨论、大学生必备素质讨论、良好习惯养成、专业能力、求职常识讲座、职业规划设计培养等主题班级活 13 动,以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以“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导向,创建富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每年一次、为期一个多月的“科技文化艺术节”,对打造富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以学术讲座、职业技能竞赛、科技英语竞赛、书法绘画比赛、征文比赛、校园歌手大赛、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科技文体艺术十几项精品系列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文化艺术节,特别是计算机操作技能比武、计算机维护维修技能比武、珠算、点钞技术比武、机械制图技能比武、锡焊技艺大赛、钳工、维修电工技术比武等技能竞赛活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拓展学生职业技能方面效果显著。
——组织学生参加行业、企业的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行业特色、企业文化和对社会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及其与企业和社会的融合能力。学院组织开展了“爱心服务进社区”活动、“冬日送温暖、爱心献社区” 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公司表彰大会暨文艺晚会、@@公司全民健身运动广场展示系列活动、青年联谊演出、无偿献血和社区绿化植树等活动;组织学生志愿者承担了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教工作年会、&&公司职教集团成立大会的志愿服务工作;承担了@@公司庆祝建党91周年暨第二届优秀??人表彰大会、@@公司庆祝建团九十周年青年歌 14 手颁奖晚会、@@公司职工篮球赛等活动的志愿者服务和礼仪服务工作;参加了2012年7月份举行的全国??行业职教工作年会。学院学生的过硬素质和出色工作,受到教育部及企业领导的高度评价。
——学生社团活动健康有序,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丰富自我的舞台。“星星火文学社”、“启明星艺术社”、计算机协会、学生记者团、曲艺队、舞蹈队、武术协会、礼仪模特队、健美操队、篮球队等20余个学生社团,在培养学生特长和文化艺术素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学院每年组织多次大型文艺汇演和体育活动,在“五四”青年节、国庆、元旦、新生入学等节点,组织文艺汇演、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此外,每年组织举办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越野赛、跳大绳团体赛等适合各个季节的体育活动,各系也经常举办周末舞会、周末影剧院放映、演讲比赛、拔河比赛、球类比赛、棋类比赛、师生联谊等小型多样的文体活动,吸引广大学生踊跃参加,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第四篇:大河乡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大河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乡情民意、资源优势,准确定位发展方向和支柱产业,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抓住和用好支持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机遇、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产业政策新导向,顺应农牧民的新期待,围绕工业经济强县、绿色畜牧名县、旅游文化特色县、生态文明示范县、民族团结进步县发展战略,以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改善农牧民生产条件、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为重点,立足大河地处县城周边的区位优势、地处祁连山生态保护重点区域的生态优势、甘肃高山细毛羊主产区的资源优势、裕固族传统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优势,着力实施甘细羊设施养殖业、牛羊肉加工返销业、农家旅游餐饮业、祁连玉石加工业和劳务输转服务业“五业工程”,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大河。
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基本原则。
1、完善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乡村实际,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立足资源布局调整产业布局,确定“五业工程”发展规划,大力提高整个乡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作程度,分区域、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2、产业带动,增收先行的原则。注重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五业工程”发展方向调优调强产业发展布局,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注重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注重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农牧业稳步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3、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原则。
从城郊村禁牧和全乡农牧民群众陆续进城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深化乡情、村情和发展优势认识,围绕“四大优势”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统筹考虑。抓好示范,树立典型,善于总结,积极推广,多形式、多层次推进城乡一体化,利用产业特色优势的扩散效应带动整个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4、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提高农牧民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摆在第一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抢抓祁连山北麓生态保护和牧民集中定居工程建设项目,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城乡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
5、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坚持群众为主体,问计于民,集智于民,宣传引导广大农牧民参与改革,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牧民根本利益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投身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成为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行动。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在2010年的基础上农牧村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16%,到2015年达到1.046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到2015年达到13876元;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加强对农牧民的科技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劳动力技能培训2500人,覆盖面达到60%;农牧村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100%。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全面发展,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着重规划好以下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创新学习教育方式,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上求突破。领导班子成员要充分利用“下村入户访民情”、“包村、包项、包重点”、政策法律进村入户“百日行”活动、下村入户搞调研和工作指导督查等方式,广泛开展调研、座谈、交流、征求意见等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对乡情、村情认识,以事实为依据,以科学为指导,准确谋划农牧村目前和未来的发展思路,提升农牧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特别是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增强落实科学发展的自觉性,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拓展思想解放的深度和广度,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更新观念中转变观念,在改革创新中促进发展,引导全乡干部群众努力克服“等、靠、要”、求稳怕乱以及老传统、***惯等思想观念的束缚,树立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转变片面发展的观念,增强统筹协调的理念;转变因循守旧的观念,增强改革创新的理念;发扬敢闯敢干的精神,增强探索求异的本领,树立“百姓创家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意识,不给自己留遗憾,不给他人留隐患,不给后人留包袱。深入开展各类争创活动,用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提升来引领跨越式发展,用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来推动跨越式发展,用工作作风的改进和加强来保障跨越式发展。
二、坚持外引内举,在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上求突破。
1、人畜饮水有所改善。以牧区人畜安全饮水项目为突破口,围绕塘尕尔工程延伸改造,积极争取牧区人畜安全饮水项目,实施“一片一个水池,一户一眼水窖”工程,利用5年时间,以塘尕尔工程为主线,辐射至榆木山水窖网,以线带面,最终形成四季草场人畜安全饮水网络,逐步改善韭菜沟片牧业点冬春场严重缺水的恶劣条件,不断提高牧区人畜饮水安全和质量,使60%的牧民喝上清洁安全的饮用水,缓解人畜饮水困难。在全力抓好黑河流域治理工程实施的同时,重点抓好牧区生态水资源保护、农村安全饮水、小型农田水利、山洪灾害防治、小水电开发建设等项目的争取建设工作,切实强化水资源的优化配臵,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水利建设项目:营盘村农田引水渠道8公里;白庄子村农田引水渠道4.6公里;韭菜沟农田引水渠道2公里;西河村农田引水渠道两条4.6公里;西岔河村农田引水渠道两条12公里;西岔河村一排松人畜饮水工程24公里;改造塘尕尔引水管道延伸西沟至宽沟9公里,塘尕尔至管家圈4公里,水渠15公里。
2、通村道路逐年延伸。积极争取牧区“通达工程”项目,认真实施牧区“村村通”工程,完善乡村交通网络,在配合抓好大水等级公路建设的同时,多方争取资金,在5年内以甘青省道(207线或肃黑公路)为轴线辐射抓好县城—老虎沟—大岔、县城—松木滩、县城—天营等城郊通村公路建设;以塘尕尔滩(野马泉)主干线为轴线辐射抓好韭菜沟—红湾、韭菜沟—大滩(大滩河)、韭菜沟—光华(榆木山)等通村公路建设;以大水公路铺油建设为轴线辐射抓好韭菜沟—东岭(塘尕尔)、韭菜沟—西岭(黑石头河)等通村公路建设;以新西公路建设为轴线辐射抓好红崖子村—西河通村公路建设;以10条通村公路建设带动30条牧道建设,形成“十纵一横”的通村路网建设,彻底解决牧民行路难的问题,创建集转场、运输为一体的生活给养线,构建“通畅、安全、高效、舒适”的交通运输网络。具体通村道路建设项目:大水公路铺油(或水泥优化)18公里;西新公路铺油(或水泥硬化)8公里;西河村通村道路铺油(或水泥硬化)5.2公里;县城至天营公路硬化5公里;新建牧道桥梁10座;新建牧道吊桥20座;牧道建设20条、100公里。
3、生活用电全面覆盖。积极争取实施农电网改造工程、风电开发项目和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在完成西岔河、东岭、西岭、大滩、光华、红湾、大岔和老虎沟等村定居点农网改造的基础上,利用榆木山风能资源,立项对榆木山进行风能勘测、评估,加快风能开发步伐,力争5年内实施风电开发项目,在榆木山冬春场实现风电和太阳能全覆盖;利用黑藏等区域海拔高、日照时间长、辐射量大的有利条件,积极争取立项,加大太阳能开发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太阳能开发利用评估工作力度,力争早日争取实施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通过优化乡村电力资源配臵,使90%以上的牧业点通过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逐步在解决照明难的同时享受到“家电下乡”的实惠。具体农电建设项目:韭菜沟5村冬季牧业点照明电架设工程;老虎沟村农网改造;大岔村白泉至黑藏30公里农电线路架设工程;配备太阳能光伏电板1000台套。
4、通讯电视进村入户。认真实施卫星接收“村村通”工程,以元白光缆主干线为依托,以农牧村现代远程教育宽带网为基础,结合实施农村“三通”工程,加快全乡农牧村通讯设施建设步伐,立项争取光缆宽带和3G宽带进村入户项目,利用5年时间,实现光缆宽带进村,电话入户,3G宽带进村覆盖100%,入户达到60%,数字化电视入户率达到60%。积极争取实施移动信号无盲区工程,在黑藏、榆木山等边远牧业点实现通讯信号全覆盖。以通讯建设为重点,构筑现代通讯平台,使农牧村信息传递、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得到全面普及。乡政府新建主体二层,砖混结构机房、办公室及配套设施220.2平方米,概算总投资369.24万元的广播电视站一座。
5、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抢抓祁连山北麓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机遇,积极谋划在更高层次上转变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遏止林草退化趋势,促进生态有效修复,积极争取祁连山生态补偿,农牧民退牧补助,大力发展畜牧业舍饲养殖模式,使农牧民变牧羊为护草。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与建设为重点,加大退牧还草、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的实施力度,认真落实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各项政策措施,扩大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范围,合理有效的利用草原,努力遏制草原植被退化。积极争取实施大河乡草原(场)建设项目,每年完成草场改良1万亩,利用5年时间,补播改良5万亩以上。在小泉河、九个泉石滩、芨芨泉、西台子、九个台子和喇嘛坪规划20万亩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重点争取草固城饲草料基地建设,为大力发展甘细羊设施养殖业和祁连山北麓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后舍饲育肥打好饲草料基础。加大草原虫鼠害、毒草治理力度,每年完成草原毒草治理0.5万亩,培训项目区干部群众200人(次),5年完成2.5万亩毒草治理;重点做好野马川、张肃路两侧鼠害治理,做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坚决禁止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行为,尤其抓好大岔等地虫草乱挖滥采治理,切实维护生态的多样性,增强草原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服务业,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5年内生态文明村达到60%,5年内生态文明村达到100%,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态破坏,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体生态建设项目:黑河流域二期工程;退牧还草二期工程;退耕还林500亩工程;250万亩草原灭鼠、防蝗、毒草治理。
三、转变发展方式,在做大经济总量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上求突破。
以“产业发展,规划先行”的发展思路,认真分析、研究、筛选全乡资源分布,科学调整产业布局,确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工业经济强县、绿色畜牧名县、旅游文化特色县、生态文明示范县、民族团结进步县发展战略,推进我乡“五业工程”发展进程,每年保持16%的发展速度,加快膨胀经济总量促量变,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促质变,努力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
依托乡扩繁场,加大对规模养殖户、养殖小区、合作社的培育扶持力度。把大岔、老虎沟、松木滩、西河3000米以上高海拔牧业区域确定为牦牛、藏西羊养殖区;把韭菜沟片红湾、西岭、大滩、光华、东岭确定为细毛羊优势区;把天桥湾、营盘、红边子、旧寺湾、西柳沟、喇嘛湾、白庄子确定为劳务输转发展区和舍饲养殖区;把围绕县城的天桥湾、营盘、红边子、西柳沟、喇嘛湾等城郊村作为饲草料基地,在项目和优惠政策给予大力扶持;确定天桥湾、营盘、红边子、旧寺湾、西柳沟、喇嘛湾、白庄子城郊村及城乡结合部发展农家餐饮业和祁连山玉石加工产业,充分发挥城郊优势,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1、大力发展设施养殖业。把发展细毛羊产业作为促进农牧民增收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做大做强。立足韭菜沟片丰富的草畜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优化种养结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划片定点,扩大优势产业基地规模。加大以乡扩繁场为中心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生产推广力度,加强科技培训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畜牧业整体竞争力。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按照优质标准组织加工,按照效益理念组织营销,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牧民和社会各界以牲畜、草场、资金、技术等要素入股,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把市场理念、质量理念、标准化理念等现代农牧业运行理念贯穿于细毛羊生产全过程,创建地域声誉,提升产品品位,不断提高细毛羊及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培育我乡细毛羊畜产品品牌,力争做强享誉县内外的红湾细毛羊肉品牌。坚持以科技为动力,大力推进以澳血导入为主的绵改育种技术,以绵羊穿衣、机械剪毛为主的科学化管理技术,以暖棚养殖为主的高效养殖技术,稳步提高细毛羊个体质量,整村推进良种繁育、上站配种、科学养殖、免疫接种、绵羊穿衣、机械剪毛、统一销售。围绕畜种改良、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等生产环节,进一步加大配种站、药浴池、暖棚羊舍、剪毛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细毛羊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全乡细毛羊基础母羊达到8万只,扩繁能力达到10万只,年产优质细羊毛300吨以上、羊肉1800吨以上,产值达到570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使优质细毛羊产业实现四季草原围栏化、饲草生产基地化、牲畜品种优良化、畜群越冬暖棚化、舍饲养殖规模化、疫病防治科学化、畜牧产品标准化,构筑现代畜牧业生产格局。具体细毛羊扩繁建设项目:新建高标准暧棚羊舍100座,其中:集中连片50座、分散50座;新建简易暧棚羊舍100座;新建药浴池10座;新建配种站10座;新建配种站放牧员宿舍110间、110O平方米;引进优质种公羊250只;新建高标准机械剪毛棚8座;购入机械剪毛机80套。
2、大力实施牛羊育肥、返销、加工业。以扩建天桥湾牛羊育肥基地为基础,加大养殖小区、饲草料基地建设,动员群众上喇嘛坪发展设施养殖,挖掘加工大河干肉、大岔奶制品等精深产品,引导带动县城周边群众做大做强育肥贩销、牛羊肉加工业。羊产业开发以发展优质肉毛兼用细毛羊产业为主,以天桥湾、营盘、松木滩、老虎沟、大岔为重点进行集中连片开发辐射至韭菜沟7个牧业村、康乐乡部分牧业村,甚至可辐射至与青海省祁连县毗邻的部分牧业乡及高台、临泽、甘州等县区畜禽资源。牛产业以发展高原牦牛为主,以大岔、老虎沟、松木滩为重点区域可辐射至与青海省祁连县毗邻的部分牧业乡。以促进牛、羊“夏秋山上放牧、冬春养殖小区集中反季节育肥”模式的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加工转化增值,推进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和优势产业带建设为着眼点,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努力建设具有较大产出规模的牛羊产业优势产区。到2012年,出栏牛羊占全县牛羊出栏总量的40%以上,初加工品牌包装占80%。以百万只甘肃高山细毛羊扩繁行动计划为契机,依托我乡已建的细毛羊扩繁场,配套完善人工授精站(点)建设,提升杂交改良速度,在重点村配套建设细毛羊常温人工授精站(点)10个,基本覆盖重点养殖区域。大力推进高原牦牛复壮改良和品种保护。通过5年努力,高原牦牛改良率达到70%以上,细毛羊人工授精达到95%以上,良种肉羊本交授配率达到80%以上,牛羊良种化程度分别达到70%和80%以上,乡扩繁场成为康乐、大河、祁丰优质细毛羊重点养殖村的优质种源基地。具体建设项目:新组建专业合作社4个;天桥湾、大岔牛羊屠宰返销市场2座,包括冷库、风干设备;扶持育肥养羊户100户,其中:养殖200只以上规模育肥户50户;扶持牛羊屠宰户50户;引进1/4野血统种牦牛20头;积极争取立项投资扶持大岔高原牦牛配套建设。
3、大力发展祁连玉石加工业。立足乡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广泛吸纳乡内外藏石、赏石爱好者,以及玉石、奇石加工、销售人员,组建大河乡祁连玉石加工合作社,激发广大农牧民群众捡石、赏石和参与石产业开发的热情,抢抓全县祁连玉产业发展的机遇,充分挖掘我乡丰富的祁连玉石资源,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合作社为依托,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加快资源开发,把发展祁连玉石产业作为拓宽农牧民转移就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新兴产业。通过5年努力,使我乡松木滩、老虎沟、西柳沟、喇嘛湾等城郊村成为全县祁连玉石原料集散地、雕刻加工基地及产品营销的主要市场,通过祁连玉石产业基地建设,不断培育壮大产业基地,打造一个既能创造税收、增加就业,又能拉动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祁连玉石新型产业,力争5以后,使祁连玉石产业年产值占农牧村经济总收入的10%以上、达到1000万元以上,带动200名以上农牧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或转移就业。
4、大力实施牧家乐饮食旅游业。做好长沟寺旅游景区和西柳沟农家旅游餐饮一条街初步规划,加大长沟寺旅游景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基础条件。立足城郊资源、山水文化、牧区风光和牧家乐美食等优势资源,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发展乡村旅游,挖掘城郊经济,拓展牧家特色服务,把发展旅游经济作为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举措来抓。以创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管理规范的饮食娱乐农家生活为目标,采取内投外引、资源入股等多种投资渠道,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力争建成西柳沟生态休闲园、牧家乐美食娱乐一条街,精心打造成“乡村旅游休闲名街”,以沟养沟,形成“一户牧家乐,十户种养业”的发展模式,以乡村旅游带动他类种养业发展,做活县城旅游饮食业。以项目资金整合等手段,突出民族特色和农家风格,加大对西柳沟农家院改造力度;制定规范标准,实行西柳沟农家院服务人员统一着装,精心打造一家一景、一户一特色,提升西柳沟旅游餐饮业服务水平和档次。深入挖掘裕固族民间艺人,鼓励民间艺人组建小型文艺演出组织,以机动灵活的方式,积极参与到旅游服务当中,丰富城郊旅游项目,积极培育旅游品牌。及早谋划,创新方式,继续举办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节,进一步提高大河丰富的人文、旅游、畜牧等资源优势的宣传效应。坚持经济与饮食、休闲、文化互动的发展理念,以规划建设县城“后花园”“餐厅”为目标,不断挖掘牧家美食文化资源,推动特色牧家特色饮食文化产业的大发展,经过5年的努力,浓郁的牧区文化特色元素基本凸显到位,特色牧家美食文化品牌知名度明显提高、城郊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明显、成为城郊第三产业发展和城郊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突出“旅游饮食”地位,将其功能定位在体验牧民生活、探究牧区文化、享受森林氧吧、探险幽谷深邃、近赏丹霞奇观等方面,使西柳沟农家园、牧家乐一条街不仅仅是吃饭就餐的好地方,而且成为阳春踏青、夏季避暑、深秋观叶、冬季赏雪、旅游休闲的最佳去处,以创新的理念、求新的思维,研究特色、挖掘特色、突出特色,培育乡村特色旅游精品。坚持“一园一景一特色”,按照有楼房,有帐篷;可固定,可活动;既有生态园,又有裕固帐;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小桥流水错综分布的规划布局,切实打造生态旅游美食文化一条街,成为县城“美食休闲步行街”。同时,围绕雪泉片10个村充分发挥临城靠县的优势,做好“借城发展、依城兴村”的文章,走为城市服务、与城市接轨、参与城市分工、策应城市发展和经营城市运作的路子,精心打造“南肉架、北菜篮、西餐厅、中服务”的城乡共赢格局。以隆畅河沿岸和元白公路周边原生态草地资源为纽带,以鄂博台子和长沟寺为原生态风情优势区,充分利用该旅游资源区内的藏传佛教寺院—长沟寺人文旅游景点、鄂博台子祭祀、垒山观岩画、鹿场赏鹿和周边的原始森林、峡谷彩林、高山流水等自然风光。5年内形成集宗教文化旅游、裕固族民风民俗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带。具体乡村旅游建设项目:鹿场至垒山至鄂博台子至长沟寺旅游景区和线路开发;大岔黑藏天池至雪大阪冰川探险旅游线路开发;冰沟丹霞影视及旅游基地建设工程;高标准新建改建农家园、牧家乐20户。
5、大力实施劳务产业。依托城郊优势,把农畜产品加工返销、旅游餐饮服务、建筑工地务工、祁连玉石加工作为引导农牧民转移就业的主攻方向,加大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按照政府推动、市场牵动、能人带动、有序流动的总体要求,把劳务经济作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整合劳动力资源,联合天桥湾、喇嘛湾等村劳务输出队、工程队,依托已建立的大河乡劳务输转协会,提高组织化程度,力争每年有组织输出劳动力1000人以上。同时,组织城郊村、城乡结合部、牧民新村居住的农牧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以拓展家政服务、驾驶、维修等其他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5年之后,建成以大河乡劳务输转协会为中心围绕县城服务的综合服务中心。利用市县30万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城乡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全面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建立劳务基地,发展劳务经纪人,不断拓宽农牧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渠道,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组织农牧民就地输转,实现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术型、雇工型向经营型、季节型向常年型转变。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牧民广泛利用各类资源,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类型多样的服务业、农畜产品加工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扩大就业容量,培育新的增收点。具体劳务产业建设项目:乡劳动力技能培训中心配套建设;劳动力技能实训基地6处(九个台子、天桥湾养殖小区、西柳沟旅游饮食一条街、西台子扩繁场、乡劳务实训基地、大岔高原牦牛改良扩繁基地)。
四、统筹城乡发展,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求突破。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围绕城郊,大力实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行动计划,全力做好发展利民、创业富民、保障安民、服务惠民文章,推进财富共创、成果共享、和谐共建。
——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以围绕县城、服务县城、经营县城、依城发展的理念,把大河牧民新村、农牧村社区和中心村在县城整体规划内同步规划、同步统筹、同步整合、同步提升。在提升整体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科学规划,积极扶持大河牧民新村、农牧村社区发展,在县城已建的7幢牧民定居楼区域内建立大河牧民新村,在城乡结合部建立农牧村社区,在乡政府驻地和西岔河建立中心村,构筑以县城为中心、连接城乡结合部农牧村社区和中心村,功能互补的网络型集镇框架,强化新牧区规划建设,鼓励城郊村和韭菜沟片农牧民举家进城入住大河牧民新村,实现集中定居。同时,在进城农牧民集中定居小区修建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推动农牧村人口向大河牧民住宅小区和城郊农牧村社区集聚,努力打造容量大、环境好、配套完备、功能完善的大河牧民新村。打破地域界限限制,逐步将雪泉片天桥湾、营盘、老虎沟、松木滩、大岔城郊接合部的散居户发展为农牧村社区,实行社区化管理;把喇嘛湾等条件成熟的部分村并村发展为城郊农牧村社区,为实现牧民集中定居、产业优化布局创造条件,最终实现草地放牧、城市生活、农牧村发展、社区管理的模式。具体建设项目:新建大河乡政府农牧民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办公楼2000平方米(牧民住宅小区);1000户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新建牧家超市1处600平方米。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快大河牧民新村、城郊结合部社区、农牧村社区和中心村交通、供水、供暖、排污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牧民新村建设,实施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工程,创造优美人居环境;不断完善农牧村社区、中心村基础设施,加快水、电、暖、路等设施配套建设,使之尽快完善配套功能,发挥农牧村地域性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作用。到2015年,农牧民在大河牧民新村、城郊接合部社区、农牧村社区和中心村集中定居率达到70%以上,城镇化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具体建设项目:大河街道6公里排洪渠道工程;大河3公里街道美化亮化工程。
——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加大对农牧村社会事业政策的落实,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使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公共服务。依托县城教育资源,鼓励全乡农牧村适龄儿童进城上学,实行教育集中办学,共享县城教育资源;整合乡村卫生资源,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行乡村医生巡诊制度,加大村卫生室设施投入,形成城乡资源共享、疾病共防的公共卫生网络体系;整合社会文体资源,健全乡村文化服务网络,抓好以乡综合文化中心为重点,辐射带动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的农牧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开展每的民俗文化节和“比、学、赶、帮、超”表彰活动暨创先争优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广泛开展群众性民族传统文化体育运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完善乡村农牧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各类专业技术协会,构建适应市场、面向群众的科技推广体系。具体建设项目:新建畜牧站综合楼400平方米;新建计生综合楼400平方米;新建卫生院住院部楼500平方米;新建10个村级卫生室1500平方米;新建10个村委会办公室(红边子、旧寺湾、西柳沟、喇嘛湾、白庄子、西岔河、西河);新建韭菜沟文化体育活动中心300平方米;新建文化体育综合活动场地2个。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覆盖城乡的就业政策扶持体系和各类就业群体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困难救助、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做好、做实“一册明、一折通”工作,切实把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实现社会保险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全面协调,社会关系和谐稳定,管理服务规范高效,城乡居民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围绕上述任务,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利用县乡党校,县农科教培训中心,结合实施市里30万技能培训工程,重点加强对农牧村劳动力的就业创业培训,建立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重点开展针对农牧村劳动者的引导培训、技能培训、订单培训和创业培训,切实提高就业创业技能。健全完善乡社保所各项工作规范,建立健全城乡劳动力就业、失业登记与管理制度,围绕我乡“五业工程”的实施,大力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引导农牧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牧民就近转移就业,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组织起来就业的政策体系。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与维权,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完善一体化、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险制度。推进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和农牧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各项政策,全面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工作,加快推进新型农牧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各险种间转换衔接制度,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征缴工作,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全覆盖。建立健全一体化、多层次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提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牧村合作医疗保险接轨后的管理服务水平。
3、健全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着力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灾民救助、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为重要内容,与住房、教育、司法等救助衔接配套,系统完善、制度健全、运行高效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提标扩面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加快低保制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城乡医疗救助,把我乡五保户、孤寡人员分别纳入县老年公寓或养老院管理。完善以集中供养为主、分散供养为辅的供养体系,建立健全农牧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优抚对象生活保障制度。
4、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为重点的农牧村自治制度,促进村民自治活动的规范化和程序化。
五、维护社会稳定,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上求突破。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我们要立足当前形势,顾大局、保稳定、促和谐,切实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努力理顺各种关系,拥有一个和谐、融洽、协调的发展环境。一是加强与毗邻乡镇的睦邻友好合作,依法调处涉及边界及其它生产生活方面的矛盾纠纷,妥善解决各种遗留问题,确保边界稳定。二是妥善解决好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和群众反映较多的遗留问题,不断加强社会管理,拓展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好人民调解在维护稳定工作中的作用。三是强化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畜产品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加强民族团结,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县建设,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发挥宗教在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服务社会的作用,营造宗教和顺的良好环境。把稳定问题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矛盾纠纷联调联动调处机制,全力以赴、扎实有效地做好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确保农牧村长治久安,为促进全乡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干部群众思想政治素质上求突破。一是用科学理论、先进文化教育和武装广大农牧民。持续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社会主义优越性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纲领、基本知识和现阶段党在农牧村的方针政策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集体主义教育;法律、文化和科技、艰苦奋斗与移风易俗、无神论教育等等,通过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和对改革开放的认同感,对祖国、对家乡的自豪感,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准。
二是广泛普及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增强道德意识,提高道德素质。要在农牧村大力普及道德知识,特别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文明素养。不断改变传统的封闭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各种陈规陋习,自觉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切实加强诚信建设,逐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在农牧村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农牧民群众充分认识讲诚信与自身利益的密切关系,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
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提高为民服务能力上求突破。
一是强化班子建设。进一步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强调查研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让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顺应民心、为群众所拥护支持。
二是强化党组织建设。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策部署。加强“五个基本建设”,实施“强基创先”工程,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建立与统筹发展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机制,实现基层党组织统筹管理,探索开创党组织领办新兴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坚决破除形式主义、摆花架子,坚决杜绝说一套做一套、欺上瞒下,多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切实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力争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效率。
四是强化队伍建设。切实抓好班子带强队伍,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农牧村配班子、选干部、用人才的重要标准,让善于科学发展的人上、不善于科学发展的人让、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下。
第五篇: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2009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09年6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并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的决定》。湖北旅游业被推进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编制好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勾画未来五年湖北旅游业发展路径,对于推动全省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指导作用。
根据省“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的要求和国家旅游局关于“十二五”旅游规划编制安排,省旅游局及时启动湖北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在一年的时间里,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规划编制工作专班具体实施,在广泛收集相关资料、深入实地开展调研的基础上,采取座谈会、书面送阅和网上发布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并注重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全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衔接,注重借鉴各省市规划编制经验,经过多次修改,形成了《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坚持了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总结“十一五”旅游发展基本经验。在总结“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注重概括提炼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经验。继续坚持和发扬这些经验,对于“十二五”时期我省旅游业在原有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是实施“一城两圈”旅游发展战略。在审视全省“一城两圈”旅游发展战略几年来具体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贯彻实施“两圈一带”战略,进一步丰富我省旅游发展内涵,为我省旅游业在“十二五”时期继续围绕全省重大战略部署、并结合旅游业实际正确前进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旅游业发展的决定。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十二五”,都是围绕旅游支柱产业培育和旅游经济强省建设,对未来旅游业发展进行谋划,但决定是基础。规划基于决定所确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重点、保障措施展开,但侧重于规划的指导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
四是把握“十二五”旅游业发展大势。“十二五”时期我国旅游业进入快速增长的新阶段,国内旅游成为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中国旅游业进入最好发展时期,这三个形势分别侧重于人民旅游消费增长、国内旅游成为重点、中国旅游业在世界地位增强。规划适应了这种新形势,体现了加快发展的思想。
五是坚持“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十二五”时期,我省旅游业不仅要高于全省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还要高于全国旅游业平均增长速度,努力使旅游业成为我省重大支柱产业,使我省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经济强省。
六是推进形成大旅游发展格局。在完善旅游各要素、不断壮大旅游业自身体系、加快发展旅游生产力的同时,全面推进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大力发展旅游新业态,并使旅游新业态成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最直接体现。与此同时,强调发挥旅游业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刻地体现了旅游业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观念。
“十二五” 时期是全面推进我省旅游业的战略提升期、机遇叠加期、黄金发展期,也是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湖北省“十二五”旅游业发规划》指引了未来五年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全省旅游行业要适应新形势,站在新起点,认真贯彻实施规划纲要,把旅游业推向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为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我省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强省而努力奋斗!
第一章 旅游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我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特别是积累的基本经验,是我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的现实基础,未来五年国内外旅游业发展形势和我省旅游业面临的战略任务,是我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的基本背景,共同构成我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的环境。
一、“十一五”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
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前 言 “十一五”时期,我省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促进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旅游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 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亿元,年均增长 %和 %,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 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亿元,年均增长 %和 %。2010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旅游者 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和 %,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
(二)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已形成“食、住、行、游、购、娱”全面发展、广泛融合相关行业的旅游产业体系。至2010年底,全省有质量等级旅游区 家,其中5A级5家,4A级26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家,其中国家级 家;星级饭店 家,其中五星级 家,四星级 家;星级游船 艘,其中五星级 艘,四星级 艘;旅行社 家,其中出境旅游组团 家,长江海外、省海外、省中旅、大三峡国旅、武汉大学旅行社先后进入全国“百强”行列;设有旅游院系的大专院校 所,旅游中专 所,旅游职高 所;旅游从业人员 万人,其中导游 万人;完善了旅游娱乐设施,打造了 一批精品旅游文化节目;开发了系列旅游商品,各景区建立了旅游购物厅或购物一条街。与此同时,旅游业加快与各行各业融合,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座,湖北旅游强县 个,湖北旅游名镇 个,湖北旅游名村 个,星级农家乐 家。
(三)旅游开发建设加快推进。以武汉、“一江两山”为依托,大力推进武汉城市旅游圈和鄂西生态旅游圈建设,逐步形成了几大特色鲜明的旅游板块和一批吸引力强的旅游核心品牌。建立了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旅游强县——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旅游景区)的新型旅游支撑体系和向纵深推进的旅游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了全方位、递进型、开放型的旅游整体发展布局。全省旅游景区景点形态趋于完备,产品组合和消费方式呈现多样化,逐步形成了以观光游为基础,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蓬勃兴起,会展旅游、商务旅游、节庆旅游迅猛发展,工农业旅游、科教旅游、红色旅游等专项产品异军突起的旅游产品新结构。目前,全省旅游业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和横向融合、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四)旅游市场结构更加合理。海外市场更加多元,国内市场层次清晰,出境旅游市场不断壮大,呈现出全面兴旺的良好势头。在入境旅游市场方面,西欧、北美、日本等传统市场进一步扩大,港澳台和东南亚市场进一步巩固,韩国、俄罗斯等新兴客源市场成长迅速,北欧、东欧等潜在市场得到逐步开发。在国内旅游市场方面,华南、华北、华东等远程市场增长迅速,出现了以包机、包船、专列、自驾车形式来鄂旅游的新特点;包括周边市场在内的外省入鄂游大幅增长;省内居民循环游持续兴旺,城郊周末休闲和市内一日游空前活跃。全省出境旅游市场活跃,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不断增加,我省居民出境旅人数不断增长,从2005年的 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 万人次,5年间增长了一倍多。
(五)旅游开放程度极大提高。首先,旅游业积极承接沿海产业和国际资本转移,实现了以政府投资为主向以对外招商为主的重大转变,推动了多元化投资格局的形成。各类资本在继续投入旅游景区和星级饭店的同时,开始向其它领域广泛渗透。其次,省内旅游企业加快改革步伐,民营化程度不断提高,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探索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现有1567家旅行社、饭店、游船公司中,民营企业1249家,占79.7%,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14家,占20.04%,外商独资及中外合资企业4家,占0.26%。再次,旅游行业积极创先体制机制,旅游景区尝试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大型旅游企业推行集团化、规模化和外向型发展战略,拓展了新的发展模式和途径。随着旅游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全省旅游产业更加充满朝气和活力。
(六)旅游带动功能显著增强。旅游业发挥引擎和带动功能,促进了文化、商贸、交通、体育、通讯、信息、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为工业、农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调整和优化了我省产业结构。旅游业发挥劳动和智力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达到 万人,涌现出一大批通过旅游开发脱贫致富的典型。了农民脱贫致富。旅游业发挥“两型产业”的优势,促进了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改善了当地人居环境。旅游业释放社会功能,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旅游目的地人群观念的开放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另外,旅游业发展,还促进了我省对外整体形象和招商引资环境的改善。
二、“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基本经验
“十一五”时期,旅游业的形象进一步树立,地位进一步增强,影响进一步扩大,同时也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科学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我们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旅游业具有较强的经济功能,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发展”这个第一要义,认识到旅游业具有较强的社会功能,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认识到旅游业具有较强的综合功能,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认识到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兼容功能,充分 2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通过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来忠实实践科学发展观。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突出人文关怀,旅游业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二)政府主导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我省旅游业还处于打基础向大发展的过渡时期,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需要进一步实施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业的战略。从近年情况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旅游名镇名村创建等,都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的,产业定位、规划衔接、部门协调、旅游投入、交通畅通等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关心解决的。实践证明,各级党委、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和支持,是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了全省旅游业的加快发展。
(三)市场主体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市场在加快旅游开放开发、完善旅游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旅游企业作为旅游市场的主体,是旅游经济的细胞,没有旅游企业的成长壮大,就没有旅游经济的规模扩张和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行业积极承接“两个转移”,吸引国内外资本大办旅游业,进一步壮大了旅游企业主体;积极支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培育了一批初具竞争力的骨干旅游企业,同时引导了中小旅游企业的快速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发挥市场在配臵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壮大旅游企业主体,才能真正推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四)区域统筹是旅游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大力发展“一江两山”旅游业的同时,每年抓住一个重点召开现场办公会,扎实推进,为全省旅游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区域合作,走出了一条联合发展的新路子。湖北、重庆两省市联手打造长江三峡无障碍旅游区,武汉城市旅游圈加快合作发展的步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签订一体化合作协议,很好地统筹了区域旅游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坚持重点突破、打造精品,才能发挥品牌优势和示范作用,提高吸引力和竞争力;只有以开放的眼光和全局的观念,坚持开放合作,才能开发大市场,发展大旅游。
(五)服务大局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旅游业产业链条长,涉及到服务业、农业、工业三次产业的几十个行业,只有把自身发展与各行各业紧密联系在一起,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才会越来越有形象和地位。近年来,我们始终站在服务大局的高度思考旅游产业的发展,使旅游产业植根于各行各业,借助于社会产业群,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目标,同时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和引擎作用,不断放大了旅游业的综合效应。实践证明,只有将旅游业紧密融合于大局之中,才能广泛凝聚共识,为自身发展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从而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六)改革创新是旅游业发展的不竭源泉。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改革为主线,不断推进旅游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方式创新。举办旅游发展高层论坛,厘清全省旅游发展思路,适应金融危机新形势,调整旅游发展方针,同时积极探索大旅游发展的机制和模式,大力推动景区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不断深化旅游企业改革和加快其民营化进程,着力推进旅游业的外向型发展,为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旅游业才能顺应历史潮流,经受住各种危机和考验,不断成长壮大。
三、“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我省旅游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但总体来说,机遇多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顺势抢抓机遇,从容应对挑战,我省旅游业就能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向前迈进。
(一)旅游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决定》提出把旅游业建设成为重要支柱产业,都将旅游业推上了发展的前台。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实施“两圈一带”战略为旅游业带来了率先发展的先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科学发展为旅游业带来了超常发展的转机,“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的政策调整为旅游业带来了加快发展的契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为旅游业带来了迅猛发展的商机,以武汉为中心的高铁网的形成为旅游业带来了跨越发展的良机。“十二五”时期,将是我省旅游最好的发展时期。
(二)旅游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我省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旅游业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人民群众对旅游业发展的新期待还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全国特别是周边省份旅游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给我省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与此同时,我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旅游资源整合不够、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旅游企业不大不强、旅游关联带动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也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有效加以解决。
第二章 旅游发展思路
旅游业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是一项关乎民生的社会事业,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标准,也是一个地区形象地位的重要标志。我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思路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旅游业放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贯穿于实施“两圈一带”战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全过程,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服务业中的引擎和龙头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和强化管理相结合。安全第一,规范有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三是坚持区域合作与扩大开放相结合。加强两大旅游圈之间及与周边省份的合作,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四是坚持科学开发与永续利用相结合。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五是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既立足长远,整体谋划,又着眼当前,抓住重点区域、重点景区和关键要素、关键环节优先予以突破。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旅游品牌进一步彰显,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使我省成为特色鲜明、品质卓越、便捷舒适、管理上乘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旅游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产业素质不断提升,旅游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经济结构、社会关系、城市建设、农村面貌和精神文明的新变化。
到2015年,全省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5亿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3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全省同期GDP的12%以上;提供直接就业100万人,带动城乡间接就业600万人。培育3—5家国内知名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5家以上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行列;4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100家以上,其中5A级旅游景区8家以上;四星级以上饭店达到15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0家以上;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强县达到40家以上;湖北旅游名镇达到40个以上,旅游名村达到200个以上,星级“农家乐”达到2万家。
第三章 旅游空间布局
全省深入实施“以武汉为龙头,加快建设武汉城市旅游圈,积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一城两圈”旅游发展战略,努力形成以“二四六八十”为骨架的空间布局。
一、两大旅游圈
与“两圈一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适应,加快建设武汉城市旅游圈,积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圈并进,双轮驱动,加快推动湖北新一轮旅游大发展。
(一)武汉城市旅游圈。大力整合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推进旅游联合体建设,提升旅游综合素质,加快形成以温泉、湖泊、湿地、山岳、森林和乡村风貌为载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品牌,以历史文化、都市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为载体的文化旅游品牌,以革命遗迹遗址为载体的红色旅游品牌,使之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考虑到武汉城市圈旅游业起步较早,但各地发展水平不一,要在既扩大规模、又提高整体素质上下功夫。一方面,要着力打造一流的旅游企业集团、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和一流的商贸会展品牌、文化体育旅游项目;另一方面,要广泛调动各个城市的积极性,以发展国内旅游为重点,扩大规模,整体推进。
(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旅游精品,加快形成以“一江两山”为核心的全国一流、国际知名旅游品牌,以荆楚文化、三国文化、炎帝文化为支撑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以土苗风情和清江山水为依托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使之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文化考察、健身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圈和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典型示范区。考虑 4 到鄂西地区旅游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又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双重难题,要在整体起步、重点发展上下工夫。“一江两山”地区瞄准入境旅游建设一流景区,宜昌市努力创建一流的旅游企业集团、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和一流的旅游节庆品牌;其它地区在景区建设上争创一流,在接待设施上量力而行,并注重特色化、本土化和乡村化。二、四大旅游集散中心
为支撑全省旅游业发展,把武汉建设成为全省和武汉城市圈的旅游集散中心,把宜昌、十堰、恩施分别建设成为区域旅游集散中心。
(一)武汉市。充分发挥武汉市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九省通衢”的对外交通优势、业已形成的经济综合优势和整体领先的旅游产业优势,进一步强化其旅游集聚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使之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商务会展型、都市休闲型旅游中心城市和长江流域最具成长性的旅游集散地。
(二)宜昌市。充分发挥宜昌市作为“三峡门户”的独特地理优势和连接鄂中、鄂西南、鄂西北和渝东的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完善城市文化休憩、商务会展和度假购物功能,增强旅游产业组织、服务和集散能力,尽快建成具有峡江风情和水电特色的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集散功能,建设游客集散服务系统,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咨询、集散、休憩、展览、线路供应、产品和交通、住宿预定等服务,形成辐射大三峡地区,连接鄂西、渝东、湘西北,并带动鄂西旅游发展的区域旅游中心城市。
(三)十堰市。加快陆路交通设施建设步伐。动工兴建武当山机场,进一步完善城市游览观光、文化娱乐、商务会议和休闲购物功能,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如游客服务中心、散客集散中心、旅游预订网),提升旅游接待、集聚和辐射功能,增强旅游枢纽中心地位,建设成为以大山大水大人文为特色的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带动鄂西北、辐射渝陕豫周边地区的区域旅游中心城市。
(四)恩施市。以不可多得的高品味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充分发挥日渐改善的对外交通优势和连接鄂湘贵渝周边区域的区位优势,加强与利川市的合作联动,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功能特别是旅游接待和公共服务功能,建设成为集生态、文化、民俗等特色为一体的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带动鄂西南、辐射大武陵地区的区域旅游中心城市。三、六大旅游板块
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区域协作互动,形成覆盖全省的溜达旅游板块,即武汉都市旅游板块、温泉休闲度假旅游板块、大别山红色旅游板块、“一江两山”板块、清江民俗生态旅游板块、荆楚文化旅游板块。
(一)武汉都市旅游板块。包括武汉市全境,以及黄石、鄂州、孝感、仙桃、天门的部分区域。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圆点,着力打造标志性城市景观、滨江滨湖景观和乡村旅游景观,推动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形成全省最重要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域和武汉都市休闲——环城游憩带——生态休闲集群递次推进的放射型旅游目的地圈层网络。
(二)温泉休闲度假旅游板块。包括咸宁市全境,以及荆州、黄石、鄂州相关县市区的部分区域。以咸宁国际温泉城为核心,全面整合板块内温泉、山林、湖泊、湿地、乡村等旅游资源,着力完善休闲度假和会议商务功能,形成以温泉度假为主打、山水和乡村休闲为补充的华中地区最重要、最具特色、最有成长性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三)大别山红色生态旅游板块。包括黄冈市全境,以及鄂州、黄石相关县市区的部分区域。以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为核心,大力整合绿色生态和历史人文资源,不断完善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提高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形成中部地区最大的红色旅游基地和红色、生态、人文、宗教相结合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四)“一江两山”旅游板块。包括宜昌市、十堰市、神农架全境,以及而是自治州的巴东县。以长江三峡和武当山为依托,整合神农架和版块内其他山水、人文旅游资源,完善旅游休闲度假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形成以长江三峡为主体、连接神农架和武当山的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和板块内以各自旅游资源特色为基础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集群。
(五)清江民俗生态旅游板块。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宜昌市长阳、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充分发挥清江沿线土苗民族风情和清江山水画廊的资源优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进一步 5 完善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加快开发和提升一批重点旅游景区和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以点带面,滚动发展,打造全省唯一的民族风情旅游品牌。
(六)荆楚历史文化旅游板块。包括荆州市、荆门市、襄樊市、随州市和潜江市。充分发挥楚文化、三国文化、炎帝文化等三大文化品牌优势,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以遗址公园和物化展示为重点,加快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使其成为最能体现湖北旅游之文化魅力、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特色旅游板块。四、八大核心旅游区
按照区域对立成块、内部连接畅通、景观价值独特、引领全省发展的原则,重点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并能带动周边旅游区发展的八大精品旅游区,即武汉大东湖旅游区、咸宁国际温泉城、黄冈大别山旅游区、宜昌长江三峡旅游区、十堰武当山旅游区、荆州楚国故都旅游区、神农架旅游区、清江画廊旅游区。
(一)大东湖旅游区。武汉市需要打造的精品旅游区很多,但必须先行突破带动全局。随着深圳华侨集团落户东湖建设大型主题公园,应首选大东湖旅游区进行重点建设,以示范引领全市大型人造景观建设和滨江滨湖景观建设。立足省内,面向国内外,以华侨城项目为重点,整合周边山水、人文和科教旅游资源,建成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商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二)咸宁国际温泉城。打造这一旅游区的意义不仅在于培育一流的温泉旅游品牌,更在于提升全省休闲度假旅游品质,推动形成多元化旅游产品格局。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借鉴国内外著名旅游胜地开发经验,按照保护性开发原则,以国际化、生态化、高端化为目标,把咸宁国际温泉城打造成为适应高端游客需要,以高品质和特色项目为主的生态型、时尚型、健康型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三)黄冈大别山旅游区。打造这一旅游区在于综合发挥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诠释旅游的综合内涵,同时树立一个红色与旅游相结合的典范。深度挖掘大别山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以红安红色旅游为主打品牌和形象感召,以罗田、英山生态旅游为卖点,形成在周边区域乃至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复合型旅游区,并连点成线培育大别山红色旅游经典产品、连片成块建设大别山红色生态旅游经济带。
(四)宜昌长江三峡旅游区。长江三峡是全省旅游的形象之所在,是面向国际的竞争力之所在,是湖北旅游的一面光辉旗臶。以保持三峡原汁原味特色的西陵峡和山水人文特色显著的神农溪为主体,以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为依托,以峡江文化、屈原文化和移民文化为背景,整合唯一性、垄断性、独特性旅游资源,打造形成沿长江带状分步、并向腹地延伸,具有国际品质的中国一流观光度假旅游区。
(五)十堰武当山旅游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鄂西北区域最具代表性的旅游资源,武当山具有较强的带动功能和引领作用。以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为依托,全面提升风景区内各主要游览区,加快开发太极湖生态人文景观,同时整合丹江口水库旅游资源,形成大山、大水、大人文相得益彰,据哟普国际品质的中国一流文化旅游区。
(六)荆州楚国故都旅游区。楚文化是湖北文化的基本背景,是全国最重要的区域特色文化之一,也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文化特色的典型代表。考虑到荆州古城旅游区多元文化主题并存,难以代表楚文化旅游的特色品质,应重点开发楚国故都旅游区。在保护性建设纪南城遗址公园的同时,重建楚国故都纪南城,形成遗址及陈列与大型人造楚文化景观相互映衬、集中展示荆楚文化魅力的大型文化旅游区。
(七)神农架原始生态旅游区。神农架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特色最集中、最完美、最典型的体现。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和大九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为重点,以南部其它核心旅游区域为补充,开发形成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主题、观光和度假相结合、具有国际品质的中国一流生态旅游区。
(八)清江画廊旅游区。清江是不可多得的山水长廊、历史长廊、风情走廊,建设这一旅游区对于彰显湖北是土家族的发祥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虑到清江画廊成带状分布且跨度太大,应在总体规划使之连成线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地分别打造恩施大峡谷和长阳清江画廊两个亚区。突出绝壁、奇峰、地缝等资源优势,将恩施大峡谷打造成以观光为主、辅以名宿风情体验的生态旅游区;坚持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将长阳清江画廊打造成融观光览胜、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五、十条精品旅游线路
以核心旅游区为依托,编排形成十条精品旅游线路,即“江城武汉”都市风情旅游线、“巍峨大别”红色经典旅游线、“回归自然”平原水乡旅游线、“温泉沐浴”生态休闲旅游线、“一江两山” 6 黄金三角旅游线、“仙山圣水”大武当旅游线、“土苗清江”民俗风情旅游线、“浪漫荆楚”文化体验旅游线、“精彩三国”文化寻踪旅游线、“炎帝史迹”踏访旅游线。
(一)“江城武汉”都市风情旅游线。该旅游线以武汉中心城区为起点,向郊区延伸,是时尚都市、人文历史和山水风光相结合的综合旅游线路。省内旅游市场庞大,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咸宜。
(二)“巍峨大别”红色经典旅游线。该旅游线以大别山旅游公路为通道,连接大别山北部7个县市,是以红色为基础、红的和绿色相结合的旅游线路。主要面向国内旅游市场。
(三)“回归自然”平原水乡旅游线。该旅游线以洪湖、梁子湖和仙洪试验区为依托,是体现湖北“千湖之省”神韵和乡村风情风貌的专题旅游线路。主要面向国内城市旅游市场。
(四)“温泉沐浴”生态休闲旅游线。该旅游线以咸宁“中国温泉之乡”为依托,组合周边旅游资源,是体现湖北休闲度假旅游品质的专题旅游线路。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特别是高端旅游市场。
(五)“一江两山”黄金三角旅游线。该旅游线以长江三峡、三峡大坝、神农架、武当山为核心,是全省顶级的自然与人文复合型旅游线路,主要面向国际高端度假旅游市场和国内远程观光市场。
(六)“仙山圣水”大武当旅游线。该旅游线将武当山与丹江口水库连接在一起,是联动打造的水陆精品旅游线路。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特别是南水北调用水地区和国际道教文化、中国武术影响地区。
(七)“土苗清江”民俗风情旅游线。该旅游线将风光独特的“清江画廊”与浓郁醇厚的土苗风情融合在一起,是武陵山区的黄金旅游线路。主要面向国内旅游市场。
(八)“浪漫荆楚”文化体验旅游线。该旅游线以荆州为龙头,整合周边资源,注重与武汉楚文化旅游对接,是湖北地方特色显著的文化旅游线路。主要面向国内旅游市场和受到汉文化影响的海外旅游市场。
(九)“精彩三国”文化寻踪旅游线。该旅游线以襄樊为龙头,整合荆州、宜昌等地三国资源,并与武汉城市圈的武昌、赤壁、黄州、鄂州联动,是演绎三国风云的文化旅游线路。除国内市场、港澳台地区市场外,重点针对日本及东南亚市场。
(十)“炎帝史迹”踏访旅游线。该旅游线沿随州(厉山炎帝故里)、枣阳(雕龙碑氏族聚落遗址)、谷城(五谷农耕园)谷、神农架(神农坛和宝坪)延伸,是探寻中华始祖炎帝史迹和脉络的专题旅游线路。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和海外华人市场。
第四章 旅游要素建设
在大力发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基本要素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提高旅游产品组合能力,推动旅游产业聚集,培育旅游产业集群,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建立起现代旅游产业体系。
一、旅游景区
树立大旅游资源观,发挥全省旅游综合资源优势,继续开发统观光度假型旅游资源,不断拓展社会性旅游资源的领域,开发形成具有山水观光、洞穴探奇、森林穿越、乡村远足、野外考察、名胜游览、历史访古、文化体验、民俗采风、祭祀朝拜、红色洗礼、工程参观、康乐疗养、运动拓展、休闲度假等不同特色和功能的各类旅游景区,推动实现我省旅游产品结构的多元化。
大力推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标准,加强对旅游景区的行业管理。力争到“十二五”期末,纳入旅游景区质量等级体系的旅游景区达到500家以上,其中5A级旅游景区8家以上,4A级旅游景区达到100家左右。积极推动旅游景区联合发展,支持发行“一卡通”,培育有吸引力的旅游景区集群,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旅游景区集群达到10个以上。引导推动旅游要素向核心旅游景区聚集,着力打造旅游联合体,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旅游产业集群。
二、旅游住宿设施
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普遍化、多样化、个性化,优化旅游住宿设施的空间布局、档次结构和功能结构,形成以集散中心城市为重点,各个区域广泛分布;以中低档为主体,各档次饭店齐全;以质量等级旅游住宿设施为导向,公寓式酒店、社会旅馆、家庭旅馆有序发展;以观光型饭店为基础,商务型、度假型、会议型适度发展的多元化旅游住宿设施新结构。
适应高铁时代对旅游住宿设施的新要求和全省旅游业提档升级的新形势,武汉加快建设一批五星级饭店,咸宁、宜昌、襄樊、十堰、荆州、恩施等重点旅游城市和武当山、神农架等重点旅游景区建设多家五星级饭店和一批四星级饭店重点,其他中等城市和重点旅游区建设
一、两家旅游五星级饭店和多家四星级饭店。适应大众化旅游需求,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各地加快建设一大批中低档次旅游饭店。“十二五”期末,全省星级饭店超过150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0—50家,四星级饭店力争达到150家以上。
在武汉、宜昌、咸宁等城市,建设一批具有商务会议功能的高档次旅游饭店;在以山岳、湖泊、温泉为依托的旅游休闲度假地,建设不同风格和数量的度假型主题酒店、度假村或度假公寓;适应自助游、自驾游、家庭游、拓展游等散客市场需求,规划、引导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家庭旅馆、汽车旅馆、青年旅馆、露营地和各种经济型旅馆。
引进国内外知名的旅游饭店管理品牌,扶持本土化旅游饭店管理品牌,推行旅游住宿业的特许连锁经营和品牌化经营。
三、旅游车船
重点引导新建和改扩建适合高峡平湖度假特点的豪华旅游船,发展新型环保观光游船、游艇和城市、湖泊观光船,形成以高峡平湖豪华度假游和普通观光游相结合,三峡旅游与支流观光、城市夜游、湖泊休闲相结合的游船旅游产品体系。延伸长江旅游线路,引导游船企业开辟长江中下游观光旅游。支持游船公司通过租赁、兼并、参股、收购等方式整合单船公司,打造系列连锁品牌。
支持成立专业旅游汽车运输公司,鼓励旅行社成立旅游车队,价高旅游团队接待能力和水平。鼓励成立旅游汽车租赁公司,适应散客自助驾车旅游消费需求。完善旅游汽车服务公司信息发布和网络预订系统,提供便捷及时的旅游服务。建立旅游汽车服务公司和单车的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对公司和单车的标准化管理。
四、旅行社
支持大型旅行社依托资金、品牌、规模、特许权等优势资源,走集团化、网络化的发展之路,建立批发商、代理商、零售商的销售网络体系,创新现代企业经营模式和资本运作模式,延伸和整合旅游产业链,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竞争。“十二五全省形成3—5家对旅游发展起重大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主要旅游城市形成1—2家产品生产能力强、业内联动能力大、旅游服务品质好的龙头旅行社。
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新要求,大力支持中小型旅行社立足特定旅游消费群体,实行市场细分定位和差异化竞争,走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之路,鼓励和引导中小旅行社创建品牌,诚信经营,规范服务。“十二五”期末,全省旅行社总量达到2000家以上,其中5A级旅行社50家以上。
五、旅游餐饮
加快旅游餐饮设施建设,形成星级饭店和社会品牌餐饮设施的高档化、城市街区餐饮设施的集群化、星罗棋布餐饮设施的大众化相结合的新结构。主要旅游城市、旅游中心城镇建设特色饮食街,树立品牌意识,重视环境建设和文化氛围营造,打造餐饮名店。鼓励社会餐馆积极面向旅游者服务,并结合旅游特点不断提高其接待服务水平。引导城市近郊和景区大力发展以餐饮为主的“农家乐”旅游项目。
继承传统餐饮文化,创新旅游餐饮产品,大力开发地方特色餐饮、民族文化餐饮、绿色餐饮、健康餐饮等,凸现餐饮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创新鄂菜烹调工艺,推广水鲜产品、小吃名点等鄂菜系列。重点开发荆州风味、土家风味、乡村风味、山野风味等特色菜肴和绿色食品、便携食品。
建立旅游餐饮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体系,出台并实施具有旅游行业特点的旅游餐饮标准和服务规范。培育旅游餐饮品牌,区域旅游集散地城市和重点旅游区要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带动力大的餐饮品牌。
六、旅游购物
加强旅游购物设施建设。武汉、宜昌、襄樊、十堰、荆州、咸宁等主要旅游城市建成比较集中的旅游购物区和旅游商品展销批发中心;其它城市、旅游中心城镇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旅游商店;景区在游客集中区设立旅游商品销售网点,星级饭店、游船设立旅游商品销售橱柜。
按照“大旅游购物”的思路,开发形成和推广销售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品、本地名产品、旅游用品等四大旅游购物品系列。结合旅游城市和旅游区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开发出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形成风光纪念品、文物复制品、青铜石雕艺术品、藤木竹草艺术品、手工编织和刺绣产品等多种旅游工艺品系列。大力展销鄂烟、鄂酒、服装等地方名牌工业品和便于保存、携带的茶叶、淡水鱼、山野菜、名吃名店等土特产品。创新思路和理念,积极生产和销售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用的购物品。
七、旅游娱乐
在充分利用现有文化娱乐设施的同时,主要旅游城市和重点旅游景区可规划建设面向旅游者服务的旅游娱乐街区和现代和传统相结合、高档和低档相结合、表演性和参与性相结合的各类旅游娱乐场所。鼓励和引导建设旅游娱乐和旅游餐饮、旅游购物相结合的大型旅游服务设施。
在引进和发展现代旅游娱乐的同时,重点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娱乐项目。发挥我省文化资源优势,加速开发一批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文化精品节目。各城市按照“一城一戏”的原则,创作一批舞台艺术类文艺精品,丰富城市旅游的文化娱乐活动;重点景区按照“一景一演”的原则,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演艺节目,使之成为景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八、旅游公共服务
建设和完善主要城市旅游集散换乘中心、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和重点景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建立和完善全省自助自驾旅游服务网络、旅游质量安全监控系统。强化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立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全省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完善12301旅游服务热线。完善景区、道路、城市旅游标识系统,在省内主要媒体和游客集散地开展旅游公益广告宣传。加强旅游应急管理,建立全省旅游应急预警和应急救援体系。
第五章 旅游融合发展
长期以来,旅游业是以重点城市和景区为依托、立足本地、围绕旅游六大基本要素而发展起来的。适应大半旅游、办大旅游的新形势,必须加快推进城乡旅游统筹发展、区域旅游协作发展、旅游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充分释放旅游业的综合功能,全面发挥旅游业的综合效应。
一、城乡统筹
在继续大力发展城市旅游的基础上,发挥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发挥乡村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发挥城乡互为全面推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城乡旅游协调互动。
(一)旅游发展支撑体系。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乡统筹发展大局,形成中心旅游城市——次中心旅游城市——旅游强县——旅游名镇——旅游名村的旅游发展支撑体系,推进城乡旅游统筹发展。深化城市旅游发展,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基础上,以完善旅游旅游功能为重点,增强城市的集散和服务能力,同时积极开展旅游名街创建工作,打造城市旅游的核心板块。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大力实施强县名镇名村创建工程,为全省旅游业发展想纵深地带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二)市镇旅游功能建设。旅游城市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美化城市环境,加强市政建设和景观建设的衔接;配套完善“行、游、食、住、购、娱”旅游要素,为旅游者创造良好的体验环境;建立健全旅游现代产业体系,增强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开辟与本区域景区容量相适应、连接主要客源地的交通线路;火车站、机场、码头、汽车客运站提供旅游咨询、集散服务;在公共场所建立双语标识系统,在窗口行业推广使用英语,提高全民旅游意识。旅游中心城镇加强对历史文化遗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形成独有的旅游吸引物,城镇建筑具有景观价值;配套服务设施有传统和地方特色,城镇环境优美,具有乡村风韵;完善旅游中心城镇服务功能,建设娱乐休闲、土特产销售和特色美食功能区;完善旅游信息、散客接待、紧急救援、疾病监控、卫生防疫、9 金融服务、互联网服务、供水供电、邮政通讯、污水垃圾处理、环境检测、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
(三)旅游街区创建工程。按照“一城一街一景”的原则,将文化遗产保护、游憩商业、旅游休闲等功能融为一体,打造一批体现不同城市文化和产业特征的旅游街区。鼓励各城市结合优势文化资源,或依托旧城改造,或依托新的文化景区建设,或依托商业街区改造,或依托文化产业园的开发等,建设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支持旅游产业要素向旅游名街集聚,将旅游名街建设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服务区。制订旅游名街标准,开展旅游名街,“十二五”期末,我省旅游名街达到50条。
(四)旅游强县创建工程。突出和发挥县城连接城市和农村的地位和作用,与发展县域经济的总体部署相适应,与旅游发展目标考核相结合,推动各县市区确立“旅游立县”、“旅游兴县”、“旅游活县”等战略,大力开展“旅游强县”创建活动,推动县域旅游经济加快发展。“十二五”期末,“湖北旅游强县”达到40个以上,其中5个以上旅游强县旅游产业综合收入占当地GDP的20%以上,1—2个旅游强县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五)旅游名镇创建工程。城镇在发挥“以镇带村”优势,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优势。将“湖北旅游名镇” 创建和“市州旅游名镇”创建结合起来,深化和拓展旅游名镇创建,发挥和放大旅游名镇效应。“十二五”期末,“湖北旅游名镇”达到40个以上,市州旅游名镇达到150个以上,形成梅县都有旅游中心城镇的发展格局。
(六)旅游名村创建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发挥广大乡村的旅游资源优势,利用仙洪试验区和全省各地展现出来的农村新风貌,完善农村旅游接待设施,提高农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大力实施旅游名村创建工程。采取“村办民参”、“公司+农户”、“村民互助”、个体经营等多种形式,广泛调动农民参与旅游业的积极性,形成农民办旅游的热潮,使旅游业成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思想观念解放的重要渠道。“十二五”期末,省级旅游名村达到200个以上,市级旅游名村达到1000个,星级“农家乐”达到2万家。
二、区域合作
在加强省内区域合作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与重庆、鄂豫皖、鄂湘粤、长江流域的旅游协作,是我省旅游业在开放合作中不断发展壮大。
(一)两大旅游圈的合作。以武汉出城高速公路和城际铁路为纽带,推进武汉市和周边城市的一体化、紧密性发展;以“一江两山”全面合作为基础,实现各大板块和个城市互动,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业一体化发展。以武汉为共同龙头,加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对接与合作,优势互补,东西呼应,整体联动,在资源互享、产品整合、市场开发、品牌扩张、行业管理等方面加强协作,实现旅游发展的共赢。推广跨区域旅游产品,增强全省旅游的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长江三峡旅游合作。按照湖北、重庆两省市签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合作的协议》,在整合旅游资源、建立协作协调机制、推进旅游合作开发、联合开展营销推广活动、统筹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与重庆的合作,联手打造长江三峡无障碍旅游区,将长江三峡旅游合作打造成全国区域旅游合作的典范。
(三)鄂豫皖旅游合作。以大别山红色旅游发展为重点,加强与安徽、河南的旅游合作,将大别山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并带动鄂豫皖三省全方位的旅游交流与合作。与此同时,围绕“旅游促进中部崛起”、继续加强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特别是在资源互享、产品互推、客源互动上取得新突破。
(四)鄂湘粤旅游合作。武广高铁的开通,拉近了湖北与湖南、广东的距离,为三省旅游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发挥和放大“同城效益”,落实和深化三省旅游合作协议,加快编排连接三省的高铁旅游产品,加强我省与广东、湖南的旅游客源互动,借鉴广东、湖南旅游发展经验,引进广东、湖南旅游开发管理模式、管理品牌、旅游人才和投资商,为我省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加强湖北、湖南武陵山区、两湖平原等临近区域的深度合作,打造无障碍旅游区。
(五)长江流域旅游合作。加强与长江流域省份的合作,建立长江旅游协作发展的新机制,重点在线路组合、市场互动、管理共进上缺的突破。特别是加强与长江中下游省份的合作,形成并推广长江中下游游船产品。
三、产业联动
树立“用旅游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明确旅游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相互连带的关系,加快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拓展旅游新领域,发展旅游新业态,并使旅游新业态成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最直接体现。
(一)基本思路。在旅游与相关行业资源性融合上,着力发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康体旅游。在旅游与相关行业生产性融合上,大力发展旅游装备业、旅游商品生产和加工业,积极研制、开发、生产旅游活动用品和旅游住宿设施用品。在旅游与相关行业的服务性融合上,充分发挥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的关联性,带动旅游过程中相关行业的产品销售和金融、保险、邮政、通讯、医疗、保健、汽车运输、人力运输、娱乐休闲、商务会展等服务活动,从而拉动综合消费的增长。
(二)旅游与文化。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最为紧密,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两者融合空间十分广阔。一是直接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形成三国文化、荆楚文化、风俗文化等旅游产品。二是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其开发为特色旅游活动,可将文艺表演、传统民俗活动、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各种物质文化载体等纳入到相应的旅游线路之中,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予以表现,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三是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完善和延伸旅游产业链,如以楚文化、三国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和文化符号为依托开发旅游纪念品,以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物质为依托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四是鼓励创办旅游文化娱乐公司,建设旅游娱乐场所,不断壮大旅游文化业。
(三)旅游与体育。结合体育旅游资源特点,建设野外拓展、水上活动、滑雪、滑草、极限运动等基地和若干高尔夫球场。加强现有体育设施的综合利用,在为旅游者服务中放大效应,发挥效益;有条件的城市和景区可新建为旅游者服务的体育设施,实现旅游与体育的共赢。加快潜力大、参与性强的大众体育竞技与健身旅游产品的开发步伐;开展汽车拉力、龙舟竞渡、长江横渡、武当武术、水上竞技、滑翔跳伞、攀岩探险、溪河漂流等体育旅游活动。发展沿沪蓉高速、京珠高速、汉十高速、荆襄高速、318国道、209国道和“一江两山”区域自驾车旅游,以及国家风景道自行车大奖赛,形成系列体育旅游专项产品。
(四)旅游与农业。湖北农业资源丰富,武汉城市旅游圈种植业、林特产业、园艺业比较发达,农业产业化的近程不断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湖北优质茶叶、优质柑桔的主产地,同时也是我省发展板块经济、实施生态农业的重点区域。全省以水库、运河、水利设施为主要内容的水利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水利旅游,推进农业与旅游、水利与旅游的结合,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建设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区、高科技农业产业示范园,扩大农林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从而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的脱贫致富。
(五)旅游与工业。在资源性融合上,综合利用工程建设、景观地产、城乡建筑、工业成就、科教成就、高科技产业园区等特色资源,开发形成一大批工业旅游示范点,推动工业旅游的发展。在生产性融合上,把旅游房车、邮轮游艇、景区索道、游乐设施和数字导览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鼓励类产业目录,大力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休闲、登山、滑雪、潜水、露营、探险、高尔夫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及饭店游船专用产品。
(六)旅游与商贸。商品流通和销售一部分面向当地居民,一部分面向流动人群,旅游与购物的结合就是针对旅游者的购物特点和需求扩大商品销售,一方面拉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提高购物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因此仅从狭义的角度开发和销售为旅游者服务的旅游购物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广义的角度引导和刺激来鄂旅游者的全方位购物需求。旅游行业大力宣传和推广我省不同门类的特色商品,使购物成为旅游者旅途中的基本需求;商贸行业注重研究旅游消费市场,为旅游者购物提供便利条件和服务;旅游和商贸行业共同加强购物管理,保证商品质量,完善购物服务。
(七)旅游与交通。按照旅游发展的标准,适应旅游发展的形势,加快旅游交通设施建设,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拓展空间。按照互联互通、方便快捷的原则,构建以航空、铁路干线、城际铁路、高速公路、骨干航道为主骨架,旅游公路、旅游航道及旅游站场为补充的现代综合旅游交通网络。加快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枢纽机场,开通直达主要客源地的国际航线,改造完善宜昌三峡机场、恩施机场、襄樊机场,新建神农架机场,力争建设武当山机场。进一步发挥武汉作为全国四大铁路客运枢纽之一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开武汉至省内各重要旅游城市的客运专列。加强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加快旅游航道整治,新建和改造一批重要旅游码头,形成若干条水上黄金旅游线路。在完善全省干线公路网络的同时,所有景点均有道路状况良好的旅游公路连接,重要景区均可半小时内到达该区域骨架公路。
第六章 市州旅游发展
全省旅游业加快发展,以各市州旅游业加快发展为前提.。17个市州在全省及各自旅游圈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只有立足特色,发挥优势,找准定位,顺势而为,才能形成合力,整体联动,更好地促进全省旅游支柱产业建设和旅游经济强省建设。
一、武汉城市旅游圈
以武汉为龙头,推进旅游业一体化发展,形成“一核”(武汉市)、“两轴”(长江-汉江人文旅游发展轴、京珠生态休闲旅游发展轴)、“三圈”(环武汉城郊游憩带、环武汉山水都市文化旅游圈、环武汉山水生态休闲圈)和“多节点”(众多旅游明星城镇)的空间结构,形成科教文化、温泉度假、红色文化、生态休闲、工业旅游、三国文化、宗教文化和体育健身等八大精品线路旅游产品。
(一)武汉市。突出滨江滨湖和都市风情特色,加快大型主题公园、城市标志性景观、一流旅游设施和旅游集散功能建设,以东湖华侨城主题公园、极地海洋世界、东方马城、水乡旅游城、江夏巴登城等为依托,着力打造凝聚力和带动力强的旅游联合体,推动旅游产业集群式发展,努力成为中部地区聚散能力最强大、旅游生产力最发达、引领和带动能力最显著的综合性旅游城市。到2015年,武汉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人数和实现旅游业总收入,均占全省的50%左右。
(二)黄石市。塑造“青铜故里〃山水黄石”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着力建设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主体的矿冶文化旅游区、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为主体的青铜文化旅游区、以磁湖为主体的环磁湖都市休闲旅游区、以东方山为主体的禅宗文化旅游区、以仙岛湖和保安湖为主体的湿地生态旅游区、以龙港革命遗迹为主体的红色文化旅游区,同时打造以冶炼、服装、酿酒等工业企业为依托的黄石工业之旅。到2015年,黄石市接待旅游者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亿元。
(三)鄂州市。围绕“吴王古都〃三国文化”和“梦里水乡〃生态之邦”主题,以“两湖(梁子湖、红莲湖)两山(西山、莲花山)”为重点,加快建设三国吴都历史文化旅游区、梁子湖(岛)生态旅游区、红莲湖旅游度假区、莲花山旅游区和城市休闲旅游景观带。到2015年,鄂州市接待旅游者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亿元。
(四)黄冈市。突出红色文化,以红安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为主体,整合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建成全省最重要的红色旅游区。发挥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以罗田大别山省级旅游度假区、英山吴家山、浠水三角山等为重点,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区。挖掘佛教文化资源内涵,以五祖寺、四祖寺、妙乐寺为核心,着力打造全省最大、全国知名的禅宗文化旅游区。到2015年,黄冈市接待旅游者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亿元。
(五)咸宁市。突出温泉旅游、生态度假和三国文化特色,积极打造“中国温泉之乡”和全省重要的三国文化旅游区。高起点建设国际温泉城,深度开发三国文化景观,整体提升九宫山生态旅游区,综合开发系列山水旅游景观,建成综合性的国内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咸宁市接待旅游者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亿元。
(六)孝感市。突出孝文化特色,以“黄香温被”、“孟宗哭竹”、“董永葬父”等“三孝”故事为背景,以故里碑、董公墓、孝子祠、董永公园等孝文化景点为依托,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着力建设“中华孝都”。发挥临近武汉的区位优势,以天紫湖、观音湖、汈汊湖、双峰山、白兆山和汤池温泉等为依托,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到2015年,孝感市接待旅游者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亿元。
(七)直管市。仙桃、潜江、天门三市以武汉为依托,大力开发乡村旅游,积极发展湖泊湿地旅游、特色文化旅游和美食旅游。仙桃市重点发展沔城自然文化旅游区和沙湖生态休闲旅游区。潜江市重点开发借粮湖、返湾湖、龙湾楚文化遗址和曹禺文化旅游区。天门市重点开发陆羽文化旅游区、佛祖山宗教旅游区。
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根据资源禀赋状况、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以“一江两山”为龙头,形成“三大旅游板块、四大集散地、六大精品旅游区、六条精华旅游线路”的空间布局,成为旅游功能多样、文化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旅游产品结构优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一)襄樊市。按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三国文化旅游中心的定位,突出三国文化特色,建设成为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文化生态型旅游目的地。以三国文化为主打品牌,深度开发古隆中、襄阳古城、水镜庄,形成三国文化系列产品。发挥山水资源优势,重点建设以鱼梁洲为主体的汉江休闲度假风光带和以九路寨、薤山为主体的荆山生态旅游区。到2015年,襄樊市接待旅游者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亿元。
(二)荆州市。按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楚文化旅游中心的定位,突出“楚国故都、三国名城”特色,以楚文化为主体,融入三国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水文化等元素,形成“一主多元”的旅游发展格局。重点开发荆州古城旅游区、楚纪南故都文化旅游区、江汉平原湖泊湿地旅游区,建设成为以文化为主导、兼具湖泊湿地特色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荆州市接待旅游者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亿元。
(三)宜昌市。按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旅游城市的定位,以三峡大坝为龙头,依托重点企业,整合开发屈原、昭君、神农、清江风情、三国遗迹、都市休闲等资源,由小旅游向大产业转变,由数量型向质效性转变。着力打造两坝一峡、长阳清江画廊、柴埠溪、秭归凤凰山、屈原文化、昭君文化、车溪民俗文化、后河等旅游精品,加快建设三峡游船基地和城市旅游消费基地,形成三峡旅游精品集群和宜昌旅游产业集群。到2015年,宜昌市接待旅游者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亿元。
(四)十堰市。按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旅游板块的定位,发挥山水文化旅游资源综合优势,全面提升十堰旅游产业实力。重点建设武当山,将武当建设成为“鄂西圈”内的旅游精品与珍品;整体打造武当山与丹江口水库,将自然山水、宗教文化、中华武术连成一体,全力打造国际旅游精品名牌;挖掘七夕文化内涵,整合周边山水文化资源,尽快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七夕文化旅游区。到2015年,十堰市接待旅游者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亿元。
(五)荆门市。按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节点旅游城市的定位,发挥连接两大旅游圈的区位优势,突出“文化休闲、体育休闲、生态休闲”主题,重点开发明显陵文化旅游区、漳河生态旅游区、大洪山生态旅游区,并加强与周边区域互动,建设成为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文化生态型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荆门市接待旅游者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亿元。
(六)随州市。按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东进门户旅游城市的定位,突出神农文化、编钟文化特色和大洪山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开发神农故里、擂鼓墩、大洪山等旅游区,形成休闲度假、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旅游产品格局。到2015年,随州市接待旅游者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亿元。
(七)恩施州。按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民俗风情旅游重心的定位,以土苗风情、清江画廊为突破口,重点开发神农溪、恩施大峡谷、腾龙洞、野三河、坪坝营、唐崖河等重点旅游区,加强与长江三峡、武陵山区的互动,建设成为自然风光优美、土苗风情浓郁的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和鄂西乃至全省新的旅游增长极。到2015年,恩施州接待旅游者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亿元。
(八)神农架。按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旅游核心区域的定位,以南部自然保护区和大九湖湿地生态旅游区为重点,着力打造世界生态旅游极品,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到2015年,神农架接待旅游者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亿元。
第七章 旅游市场开发
把旅游形象、产品组合和市场定位有机结合起来,面向不同市场宣传针对性强的旅游主题形象,推广适应性强的旅游产品组合,传统宣传手段和现代促销手段并举,广泛占领国内外旅游市场,推动我省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实现。
一、基本方针
坚持以省内旅游为基础,国内旅游为重点,入境旅游为目标,使旅游业在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为提高湖北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湖北经济的外向型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全面发展省内旅游。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首先必须适应并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首先,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省内交通条件的改善,我省民众的出游内力明显增强。其次,我省客源市场庞大,而且相当大的一部分民众的消费水平还只能与省内旅游相适应。再次,我省自然景观多姿多彩,人文景观美轮美奂,完全可以成为省内民众出游的重要选择。一是丰富市内一日游。编排推广多种半日游、一日游旅游线路,建成开放不同类型的休闲场所和设施,开通城市至主要景点或连接系列景点的旅游客运线路,引导市民节假日出游。二是深化城 13 乡互动游。以主要旅游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为依托,以城市旅游景观和乡村旅游景观的差异性开发推广为基础,进一步推动城乡客源互动。三是拓展省内循环游。在对省内客源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省内民众的休假状况和旅游选择,通过不同形式组合省内旅游景区,大力推广一日游、二日游、多日游旅游线路,重点在编排推广短平快旅游线路上取得新的突破。
(二)大力发展国内旅游。依托交通干线,以中低层次人群为基础,兼顾高层次消费人群,以观光旅游为基础,兼顾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以普适性旅游线路为基础,兼顾专业化旅游线路,进一步开放国内旅游市场。一是深度开发周边旅游市场。优化省内旅游产品组合,增强我省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发挥区域相邻、山水相连、文化相近的优势,编排跨省市旅游线路;加强与重庆、陕西和中部省份的旅游合作,推动旅游客源互动。二是重点开发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市场。组合高品质旅游景区和高档次旅游设施,编排跨区域的高铁或长江旅游线路,度假观光并重,努力拓宽珠三角、长三角、环北京旅游客源市场。三是兼顾开发其它旅游市场。结合旅游产品开发状况和旅游市场变化形势,有选择性地开发华北、西南、东北、西北旅游市场。
(三)积极发展入境旅游。从产业角度讲,发展国内旅游是为了做大旅游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入境则是为了打造旅游品牌,提高运行质量。因而,发展入境旅游的基本原则是:鼓励武汉市、宜昌市和长江三峡、武当山等重点地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引导其他地区依托重点地区,量力而行发展入境旅游。市场定位是:巩固日韩、东南亚、港澳台等亚洲传统市场,拓展西欧、北美、澳洲等中远程市场,培育北欧、南亚、南美、俄罗斯及东欧等新兴市场。
二、开发战略
旅游市场开发战略是以树立旅游形象为基础、以组合旅游产品为必要环节、以加强市场营销为重点的统一体。
(一)形象推广战略。对外旅游整体形象包括旅游地域形象、旅游产品形象和旅游景区形象,面对不同的市场应有所侧重和选择。面向国际市场,应弱化省域形象,突出城市形象和产品形象,因为国际旅游者没有湖北这一概念,但有武汉、宜昌等城市概念和高山峡谷、世界遗产等旅游产品概念。面向港澳台地区市场,可省域形象、城市形象、产品形象、景区形象并举,但以城市形象和产品形象为主。面对省外旅游市场,宜突出省域形象和景区形象。面对省内市场,宜突出本地域形象(包括城市和农村)和景区形象。基于上述不同市场的形象取向,提炼不同旅游主题口号口号,多层次、多维度塑造推广湖北旅游整体形象。
(二)产品组合战略。一是针对性。面向欧美旅游市场重点推广长江三峡、武当山等旅游产品,面向日本、韩国、东南亚和港澳台市场,同时推广三国文化、荆楚文化和高尔夫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面向省内外旅游者推出多种类型的大众化旅游产品,同时面向珠三角、长三角等旅游市场的高端消费者,推出生态度假型、运动休闲型旅游产品。二是多重性。无论是面向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应注重多重旅游主题组合,把能体现湖北特色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组合在一起,或以武汉都市风情、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等为主体糅合其它类型旅游景观,避免旅游产品的单一性。三是善变性。面对同一市场,旅游产品也要做到常变常新,每年体现新变化。在推广团队旅游产品的同时,注重散客非组合旅游产品的推广和引导。
(三)市场营销战略。一是整体战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订旅游市场营销整体营销方案,每一个地区、每一旅游要素、每一、系列中每一环节的营销成为整体营销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联动战略。把形象宣传与线路推广、地区推广和全省推广、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资源互补与市场互动、出境旅游与入境旅游等结合起来,同时加强旅游部门与相关部门、旅游企业与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奖励旅游啊那批单位)的联动。三是竞合战略。竞争是合作的基础,合作是竞争的延伸。在提高湖北旅游的市场竞争能力的基础上,加强与周边省份的合作,联合编排旅游线路,联合开展市场促销,共同做大区域外旅游市场,同时推动区域内旅游市场互动。
三、推广途径
在创新赴外参展、赴外促销、邀请来访、媒体推广和户外广告的基础上,重点在以下宣传促销方式上取得新的突破。
(一)综合宣传。把旅游形象纳入全省对外整体形象之中,把旅游推广纳入政府对外宣传、交流、合作的整体方案之中,在融入大局中扩大旅游宣传,放大旅游效应。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大力推进旅游宣传与省情外宣、文化交流、经济合作、贸易推广、友城互访等的结合,借势借力提升旅游的地位和形象。
(二)网络营销。搭建湖北旅游网络平台,丰富更新网页信息,加强外部网络连接,不断拓宽网上展示、网上推广和网上信息服务的领域。利用网络资源特别是网络电视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同时参加和组织网上旅游博览会。建立电子网络销售系统,完善电子网络销售功能,扩大网络销售效果。
(三)公众宣传。面向广大民众,编制适合公众特点的旅游宣传品,通过社区宣传、广场宣传、手机宣传、车身广告和公共场所电子屏宣传等为民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旅游目的的形象,大力挖掘潜在旅游客源市场,特别是散客旅游市场。在其他宣传促销方式中,注重与公众面对面的宣传,扩大旅游的受众面。每年策划开展一两次大型公众旅游推广活动。
(四)事件营销。关注和利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活动中的重大事件,善于捕捉我省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重大活动中蕴含的旅游推广机遇,策划组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反响的事件营销活动,增强旅游宣传的生动性和轰动性。
(五)在点拓展。与实施“走出去”战略相结合,加强对外开放与营销合作,在国内外主要客源市场设立旅游办事处,以在点宣传为基础,积极拓展周边旅游市场。争取到“十二五”期末,海外旅游办事处和旅游企业经营点)达到5处以上,国内主要旅游城市均设有我省旅游宣传和销售窗口。
(六)节庆会展。重点办好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华中旅游博览会、武汉国际旅游节、武当山国际旅游节、咸宁温泉国际旅游节,并打造出
一、两家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在全省起龙头带动作用的节庆旅游品牌。支持各地和重点旅游景区举办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增强当地的旅游文化魅力和市场吸引力。创新节庆举办模式,积极推进政府、社会、市场的结合和旅游、文化、经贸的结合。
第八章 重大旅游项目
项目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杠杆。“十二五”期间,立足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质运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积极承接国内外资本转移,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旅游项目。
一、武汉城市旅游圈
武汉市重点推进武汉高铁旅游集散中心和武汉旅游港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高档次饭店和旅游会展等接待设施项目、城市标志性景观项目、大型主题公园项目、参与性和体验性旅游项目;其它城市重点推进以景区为依托、相关旅游要素聚集的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和大型旅游综合体项目。同时,推进武汉大东湖地区、武汉“两江四岸”地区、黄冈大别山地区、咸宁国际温泉城等一批区域旅游资源整合项目。
(一)武汉高铁旅游集散中心。预计到2013年我国以武汉为中心的高铁网建成后,武汉火车站高峰期间日到站游客流量将达到9万人以上。旅游集散中心的设计规模达到日综合接待游客9万人以上,主要功能是为各地来汉的游客提供旅游信息、咨询、集散、休憩、展览、线路供应、产品、交通、预定、餐饮和住宿等服务,另外针对散客提供专项服务。分为游客公共服务区、游客休憩区、交通服务区、餐饮购物区、住宿配套区等功能区。
(二)武昌古城及首义文化区。范围以辛亥年间武昌城城墙范围为基础,东北到中山路,南到津水路、巡司河,西到临江大道,总面积7.7平方公里。项目计划投资125.68亿元,其中政府出资41.95亿元,规划实施首义文化区房屋拆迁、建设辛亥革命博物馆和辛亥大道、生态文化、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多功能街区及危房改造等6大工程。
(三)武汉世茂嘉年华。位于武汉市蔡甸区后官湖畔,由香港世茂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400多亿元,控制用地2万亩,实际建筑用地15000亩,将建设辐射华中区域超一流、生态型、地标性互动式体验中心和室内主题乐园,规划建设超大型室内主题乐园、总部基地、消费体验中心、创智园、多功能星级酒店及商业配套设施、生态度假别墅区和生态居住区等内容。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能力2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可达100亿元。
(四)武汉水乡旅游城。位于东西湖区径河农场西湖,由浙江正达集团投资,总投资额80亿元。武汉水乡旅游城将以多种形式的大规模水景营造和园林绿化为景观核心,同时又以国外先进的度假旅游产品为参照对象,在主题定位、功能布局、休闲形态、空间构造等方面与目前国内的旅游产品迥然不同,着力体现人与自然的深度融合与交流,强调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在景点的分布上,它突破了单纯主题公园的构想,将传统的景区概念彻底打破,把旅游休闲的功能分散到各个社区,是集旅游、休闲、会展、度假、居住、高科技与文化为一体的大型旅游综合体。
(五)东湖华侨城文化旅游项目。位于东湖风景区,深圳华侨城集团与东湖风景区管委会联合打造,总投资45亿元,是融主题公园、都市娱乐、文化休闲、主题酒店、人文居住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性项目。项目注重与当地历史文化融合,深入挖掘楚文化特色,强调文化内涵,在水面处理和水岸线的使用上注重市民娱乐和公众绿地的概念,强化旅游功能和生态环保理念,将努力建设成一个“全新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六)黄冈李时珍国际健康旅游区。位于蕲春县,规划面积约80平方公里(折合12万亩),其中水域面积53000亩、项目建设用地面积19200亩、生态观光园面积5000亩、生态控制区面积42800亩,总投资约35亿元人民币。将以山水生态为自然吸引物,以李时珍保健养身文化和影视文化城为人文吸引物,建成集“观光旅游、健康旅游、会议旅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区。
(七)咸宁国际温泉旅游城。位于咸宁市中心城区淦河以南,包括双龙山、孝子山、潜山、王三寨以及潜山周围的温泉国际酒店、汉商咸宁温泉山庄、碧桂园、温泉谷、三江潜山森林温泉、太乙国际温泉等旅游项目,规划用地38.70平方公里,是集温泉度假、生态居住、养生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经济区。温泉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亿元;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其中碧桂园温泉城总投资约150亿元。
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突出生态和文化优势,优先打造以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清江和荆楚文化为依托的大型旅游综合体,推动旅游业提档升级。宜昌市还应推进三峡游船基地、高档次饭店和城市标志性景观等项目建设。
(一)襄樊古隆中旅游区。位于襄樊市西郊,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项目投资15亿元,由鄂西圈投公司和三特索道公司共同开发。以诸葛亮智慧文化为核心,建设成为集文化旅游、生态休闲于一体的三国旅游核心景区。
(二)襄樊襄阳古城旅游区。位于襄樊市城区,规划面积5.28平方公里,总投资193亿元。将修复损毁城墙,重建城门,打通护城河,开发城上行人、城下跑马、河中泛舟的环城旅游项目。把襄阳古城打造成以城墙、护城河、襄王府和北街为核心,以城外景点为补充,集观光、休闲、娱乐和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三)襄樊鱼梁洲旅游区。位于襄樊市区河段,规划面积17.55平方公里。湖北新神韵汉江旅游优先公司将投资25亿元,以豪华游轮为载体,综合开发沿汉江都市、洲滩、湿地风光带的旅游项目,按照生态良好、人水和谐、面向世界的目标,建成生态之洲、文化之洲、运动之洲、休闲之洲、浪漫之洲。
(四)荆州重建纪南城暨海子湖休闲度假陆游项目。位于荆州市北郊海子湖畔,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总投资100亿元。建设纪南城大型人造景观、水上嘉年华、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成为集文化观光、生态度假、水上运动为一体的大型旅游区。
(五)荆州关公文化园。位于荆州古城护城河南岸东段,建筑用地面积28万平方米,总投资18亿元。整个项目由关公朝觐广场、关府、五星级酒店、关帝文化交流中心、时空长廊景观带、文化演艺广场等组成。
(六)荆州“洪湖岸边是家乡”湿地生态旅游城。沿洪湖城西洪湖岸边12.5公里岸线展开,总投资126亿元。以保护洪湖湿地为前提,以大湖综合整治、湿地生态修复为手段,以洪湖水文化、荷文化、红色文化为灵魂,建设成为集休闲旅游度假区、湿地生态体验区、中高档生态居住区、生态农业产业区、新农村建设样板区于一体的湿地生态旅游新城。
(七)黄柏河平湖半岛综合开发项目。位于宜昌市夷陵区,主要由宜昌旅游客运港和岛旅游休闲商务区构成,将打造成宜昌的“维多利亚港”。宜昌旅游客运港占地面积约20公顷;平湖半岛旅游休闲商务区包括若干高星级酒店、会议中心、特色餐饮区、休闲娱乐区、大型购物中心、明珠广场、水上游乐活动区、大型表演区、两坝一峡观光游船码头、私人游艇码头等,占地面积约100公顷;另外,周边还有占地面积约50公顷的旅游房地产。
(八)长阳清江画廊深度开发项目。位于长阳清江河段,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总投资27.84亿元。按照5A级旅游景区的定位,整合山水、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打造成为生态观光、民俗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九)十堰太极湖旅游区。位于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规划面积67平方公里,建筑面积350万平方米,总投资100亿元,由太极湖新区和太极湖旅游区2大区域、4大板块、17个分区、180个子项目组成。太极湖旅游区与武当山共同构成以“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为主题的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大型生态文化旅游区。
(十)荆门漳河航空旅游生态园。位于东宝区漳河镇,规划面积约700公顷,总投资100亿元。将依托宽阔的水域风光和原有的航空技术优势,打造成以航空休闲运动为主题,集科技会展、滨水运动、生态度假、航空培训、高星级酒店为一体的大型参与式旅游区。
(十一)荆门明显陵。位于钟祥市郊,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总投资100亿元。主要建设项目有明显陵核心区重要建筑恢复、显陵文化公园、明文化主题公园、楚文化公园、民俗展示馆、莫愁湖国际大酒店、王府国际假日酒店、山水实景演艺中心等,打造以长寿文化为主题,融旅居、休闲、度假、养生、购物、祝寿为一体的大型旅游区。
(十二)恩施大峡谷旅游区。位于恩施市,规划面积32.38平方公里,总投资12.25亿元。开发朝东岩、七里寨、大山顶和板桥四大片区,建设游客中心、游步道、栈道、停车场和住宿餐饮设施,打造成峡谷景观独特、风俗特色浓郁的大型旅游区。
第九章 政策措施保障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要围绕建设旅游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系列保障措施。为 “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策措施保障。、一、扶持政策
(一)加大政府投入。各级政府要把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旅游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省级旅游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旅游宣传推广、旅游规划编制、旅游人才培训、旅游公共服务、旅游发展奖励和旅游重点项目引导性投入。中央和省安排的促进服务业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移民后扶、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以及其它与旅游业相关的资金,要对旅游项目予以支持。各地应根据财力状况,安排相应的旅游专项资金,支持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和引导作用,推动多渠道资金投向旅游业。
(二)加大金融扶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对新建、扩建、改建旅游项目优先安排贷款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进行资本运作,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产权臵换等方式筹措资金。制订完善旅游项目贷款贴息财政补贴办法,促进社会化融资。创造条件,组建旅游企业信用担保平台,逐步建立健全旅游产业融资担保体系。积极推进金融机构和旅游企业开展多种方式的业务合作,探索开发适合旅游消费需要的金融产品,增强银行卡的旅游服务功能。
(三)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认真做好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将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对重大旅游项目的新建、改建、扩建等确需调整土地规划的,可依法申请调整。列入全省重点项目的重大旅游建设项目用地计划由省专项安排。在投资和绿化工作落实的条件下,对以有偿方式取得旅游景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并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或旅游资源开发的土地,使用出让期限最长为40年,期满可申请续期。非政府单项投资1亿元以上的旅游项目建设取得土地使用权,植被恢复费、配套费等规费可由受益地方政府按适当比例奖励给项目单位,土地出让金按合同约定方式缴纳。
(四)落实税费价格政策。投资经营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企业、投资旅游景区开发达到有关条件的企业,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每年发生的宣传广告费用,可根据有关规定税前扣除。旅游饭店实行与一般工业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同价。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研究开发费用,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予以优惠。旅游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予以财政补贴。旅行社可以接受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委托,为有关公务活动提供交通、住宿、餐饮或者会务服务。
(五)完善旅游发展激励政策。对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强县、湖北旅游强县、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五星级饭店(游船)、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的单位和进入全国“百强”、接待入鄂旅游人数居全省前五位的旅行社分别给予奖励。对引进10亿元以上投资且建成营运的重大旅游项目的市(州)政府,给予奖励。
二、保障措施
(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优化领导环境,发挥湖北省旅游产业委员会的领导协调职能,全省统一领导,部门加强协作,不断强化旅游发展的合力。优化商务环境,打破行政和行业壁垒,消除地域歧视,鼓励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发展旅游业;建立和完善引导性、激励性机制,为基层和企业办实事。优化政务环境,规范审批行为,简化审批流程,扩大网上审批,提高行政效率;简化通关手续,争取口岸升级和落地签证,为海外旅游者来我省旅游提供便利。优化监管环境,建立相关部门与旅游部门联动执法检查机制,减少对旅游企业的干扰,减轻旅游企业负担。优化舆论环境,扩大旅游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旅游、支持旅游、发展旅游的良好氛围。
(二)创新旅游发展体制和机制。建立大旅游发展机制,整合全省各类旅游资源,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强化旅游行业管理职能。改革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完善旅游景区经营机制,依法推进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选择部分县市作为全省县级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旅游景区体制改革和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三)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大力推进依法治旅,贯彻国家有关旅游法律法规,健全我省旅游法规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省及重点地区的旅游执法机构和饭店、旅行社、景区的质监机构,健全旅游行政执法体系和质量监督网络。建立覆盖全行业的地方标准体系,抓紧制定并实施旅游环境卫生、旅游安全、节能环保等标准,重点保障餐饮、住宿、厕所的卫生质量。引导企业创建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鼓励专业旅游管理公司推进品牌连锁,促进旅游服务创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旅游行业社团组织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开展行业文明创建和诚信建设,推进旅游行风建设。逐步建立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
(四)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旅游人才培训和鉴定的“千万十”工程,每年培训一千名旅游职业经理人、一万名导游和领队、十万名各类旅游职业技术工人。有效整合和利用全省旅游教育资源,鼓励支持旅游院系学科发展,培养各类旅游人才。加强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和机构建设,建立多层次旅游培训网络,对旅游从业人员开展经常化专业培训。注重旅游高端人才的引进,优化我省旅游人才结构。建立和完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健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把培养旅游专业大学生纳入“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湖北旅游名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依托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加强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课题研究。
(五)加强监督考核。通过试点,积极探索旅游发展目标任务考评机制,把旅游发展目标任务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之中,纳入县域经济考核排名的指标体系之中。开展旅游发展先进县市区评选活动,推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推进旅游业发展贡献突出、成绩显著的地方、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附表:湖北省“十二五”重大旅游项目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