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自然与人”环保社团活动方案
本学年活动方案
项目类别:丰富校园文化,从环保做起
起止时间:2013年9月——2014年5月
项目负责人:何燕茹
单
位:“自然与人”环保社团
填表日期:2013年9月5日
二零一三年 九月份
(一)活动:招新生
时间:九月上旬
(二)活动: 新老会员交流会
时间:九月中下旬
十月份
(一)活动:校园环保方面试讲或演讲比赛
时间:十月下旬
主题特色:丰富校园生活,从环保做起。十月,学生活跃时间段,利用这份心情,让全校师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主题是环保,参与者可以是ppt试讲形式或是演讲形式进行参赛,奖励有奖状,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15名。
活动目的:“自然与人”环保社团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对我们身边的环保有更深的认识。同学们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整理出来的文稿,让同学们对环保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使“环保”在校园里动起来。
十一月份
(一)活动:学生宿舍废旧物品回收活动
时间:十一月下旬
主题特色:每天,我们每个人都在生产一定数量的垃圾。专家说,很多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可循环使用的东西却被随意丢弃,失去了它本身再次产生价值的可能性。其中,饮料瓶,废纸等等可二次使用的资源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倘若我们把这些“资源”聚集起来,变废为宝,在响应国家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又能使自己享受低碳生活的乐趣,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为了宿舍卫生,让同学们有一个清爽干净的学习生活环境,“自然与人”环保社团特开展本次活动——学生宿舍废旧物品回收活动。同时也体现了我们社团的环保特色和我们社团的创社宗旨:生命不息,环保不止。
活动目的:“自然与人”环保社团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养成珍惜资源的好习惯,使我们身边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保护我们的校园环境。其次借此活动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再次,本活动也可以为社团接下来的公益活动筹集一部分资金,并且提高社团在学校内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二零一四年 三月份
(一)活动:环保征文
时间:三月份
主题特色:三月共有植树节和世界水日两个节日,我社团联合“小荷”文学社与商学院文学社共同举办此次活动。把两个节日合并,在3月12至3月22日进行全面征文。奖励有奖状,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15名。此外,利用此次节日,我们在世界水日举行签名活动,用行为来提醒自己,世界节水从我做起。
活动目的:环境保护,已是全球性的话题,我们不能去做点什么,但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用号召和以我们的行动来影响身边的人,宣传环保。
五月份
(一)活动:劳动光荣,从环保做起
时间:四月底至五月
主题特色:在劳动节期间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我社团与中华传统美德学习社携手举办这次活动,在校园内举行便利贴活动,让同学们把环保的寄语写在便利贴上进行粘贴公版;此外,动员社团会员进行一次环保校园活动,劳动光荣,从我们自身做起。
第二篇:人化自然与人的本质
人化自然是马克思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首先使用的术语,表示一种过程,即客观的自然界不断进入人的活动的过程,客观世界对象化的过程,或者说,由于人的对象活动使越来越多的天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人化自然”是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即人工自然。自然的人化,或人化自然,是人类活动形成的自然界,人类创造的自然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本质力量越来越表现了自然界的对象化,自然界在越来越广泛的意义上成为人化自然,成为人工生态系统。
自从有了人以后,人类为了能够生活就要通过自己的活动作用于自然,变天然的自然为人化的自然。人引起自然界的变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体现,并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一致性。人化自然是主体进步的表现;人化自然是对物化自然的扬弃;自然人化的实现方式;人化自然的现实基础;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直接统一。而统一的关键在于作为人类本质的自由自觉的社会性类活动。在马克思文化自然思想中,表达了他的文化哲学思想的最核心的价值取向。
人化自然是指体现了人的本质的自然对象或自然事物,即人们把自然材料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根据自身需要而改变了的自然界。
人工自然是指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改变了的那部分自然,包括:人类直接影响到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利用自然材料创造的人工自然物。
作为中国画家,我个人喜爱走进自然去写生。人化自然,在风景绘画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以及人对“道”的体认。具体地说,人化自然表现为画家在写生时与自然亲近、与自然的平等对话,在思想情感上能与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绘画实践去体悟自然的规律。这种人化自然,是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现,画家们在创作时追求寄情于山水,忘情与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境界。
对于人的本质力量的论述,首先我们要对人的本质进行讨论。只有真正了解到了人的本质,才能更好的认识到人的本质力量。
人的本质要通过具体的人性表现出来,研究人的本质首先要认识人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生成的人类特性。它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共同人性,即贯穿于人类一切历史阶段的一般特性。二是具体人性,即表现为不同历史阶段的一般特性。没一个人的人性都是一般人性和具体人性的辨证统一。马克思说:“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一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总的来说,人是由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的,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理性存在物的统一,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所谓“本质”,是指一件事物或一个过程在生生不息的宇宙万物及其有机整体中有别于其他事物、其他过程的内在基本特征。所以要确定一中物一过程的本质,只有把它放在与他事物、他过程的整体关系中来考察,才有可能。例如生物的本质是相对于无生物而言的,它必须以无生物为对象,与无生物作比较,才能确定。人的本质是相对于自然界的其他动物而言的,它必须以动物为对象,与动物作比较,才能确定。所以关于本质的规定性,不仅来自人类具体地考察各别事物的需要,也来自人类整体地认识世界的需要。孤立的、单独的事物是没有本质的。孤立的、单独的个人也是没有本质的。用马克思的话说,这就叫“无对象的本质是非本质”。在马克思看来,人怎样超越出动物界,人就怎样进入历史,而形成自己的本质。
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社会性。而人的本质概念是对人性进一步抽象的结果是人对自身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形成的,它力图从根本上回答“人是什么,或“什么是人”这一重大问题。
由于人的本质只能存在于个体和整体的统一之中,所以抽象的、静止的、孤立的个人不具备人的本质,也不具备人的价值、意义和丰富性。孤独的个人不具备人的本质,也不具备人的价值、意义和丰富性。孤独的个人的存在历史上是昙花一现的现象,这样的人的存在是动物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存在。所以一旦人和历史、社会脱节,一旦人和“人的世界”疏远了,一旦人的族类由于内在的矛盾而自我分裂,孤独的、不自由的、在历史命运面前无能为力的“个人”,就会发现自己的渺小、空虚、生活没有意义;就会被异化为“非人”的事物,精神生活找不到出路。
而人的本质力量,并非是指人身上的一切社会性因素,它是指人类按照客观规律和自身目的进行自由创造的力量,这是一种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它的范围很广,可以说,凡是人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所显示出来的智慧、才能,在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中所显示出来的理想、情感,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人的本质力量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前进的力量,也是为一切从事自由创造的进步人类所共有的力量。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里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人的本质是一个社会的概念,它是就整个人类来说的,因而,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应是人类本质力量所达到的高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淀成果。
我们认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对美的本质属性的重要概括,它揭示了美是人类自由创造劳动实践的产物。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对象化一词在美学界极为流行。但是在笔者看来,流行的理解存在许多混乱。我们有必要结合进化论,对“对象化”作合乎自然科学的解释。美学界许多人对马克思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理解,基于一种非常朴素的反映论:红的感觉是对客观存在的红的物性的反映,美的感觉是对客观存在的美的物性的反映。按照这种观点来理解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结论只能是:被人改造过的对象,比如梯田,才能说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没被改造过的对象,象原始森林,星空,月亮就不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坚持实践美学的人说,对象化是一个深刻命题,不能这样简单理解,而要从人和对象的关系变化来理解。关系变了,对象就变了? 如何变的,能不能说得明白一点? 坚持实践美学观点的人就是不敢承认,或有意回避这样一个是事实: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本意是感觉构成的表象对象化,自然人化是指表象世界人化丰富。表象世界是由感觉构成的,是相对的,和人的感觉功能有关。客观对象变化,表象也会变化,但是反过来不一定。虽然在马克思那里,对象化有了改造客观世界的意思,但是原来的基本含义并没有否定。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出了美的特点,美的本质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俩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通过上述的对人的本质和力量的理解使得我们要对人的本质有一个更好的认识,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核心内容,为我们正确地认识人的本质指明了方向。首先,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其次,规定人的本质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再次,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也必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人的本质是自由。自由是一个标志人的活动状态的概念。就一般意义而言,自由是同受限制或束缚。
人是自然的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追求自由和争取解放的过程,也就是人本身得到发展的过程。人的发展经历一系列历史阶段,逐步趋向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本质力量,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坚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人的本质力量。
第三篇:《自然与人》读后感姚亮
《自然与人》读后感
自然万物之间是生生相息不可分割的,就像鳄鱼与黄鸹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帮助,取得一个适度的零界点,从而更好更有利地在自然之中得以生存,人与自然也似这般,相互依赖,所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动物之间有许许多多的相同点,人与动物的细胞及形成之上就有许多相似,人与动物都十分聪明,人会做游戏,动物也会做游戏。
在生理结构上相似的有:猩猩与人类就长的无比相似,近似得我们都无法言表,所以人们就认为猩猩是人类的祖先,人类是由猩猩演变过来的。但再见过猿,狒狒等灵长类生物之后就认为人是由灵长类生物所演变的,但科学却又证明了海豚与人类的相似度更高于以上生物,这更令人费解了。从而科学家们开始了进一步考察,但结果更令人们目瞪口呆,据了解到的动物指标显示,人类与绝大多数动物之间都有一定的相似度,从而引发各种猜想。因为实在想不到原因,人们就将这一切都归属于自然,其实,人们的这一想法我十分赞同,的确是自然造就了我们,所以我们应当感激自然,感谢自然。
感激自然,感谢自然就先要从保护自然开始,自然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一但自然的生态遭到破坏,后果自然不言而喻。
人类自认为是万物的主宰,认为自己是地球上最高端的生物,智慧是最高的,其实不然,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目标是不竞相同的。人类在世界之上为的是生存,生存无非包括衣食住行,动物也一样,既然有较为简单的生存方式又何必去追求那奢移的浪费呢,这样只会破坏自然,最终受难的依然是我们自己。
人们认为动物很笨,其实它们只是认识的比我们更早而已,因为它们在这个地球上的延承的比我们人类更加久远,更加了解自然而已。
现在我们也开始逐渐了解自然,了解这个世界了,人们之中不断有人开始追求那种原始状态下无拘无束的生活了。也许,你会说动物有什么好,又没有游戏玩,其实只是人们没有认真观察而已,动物也有自己的游戏,自己的乐趣。例如:在缅甸的热带丛林里,高达十几米的树顶上,两只叶猴在树上玩“走钢丝”和“倒立”的游戏:在北极地区的冰雪陡坡上,一群北极渡鸦发出欢快的舌燥声,它们飞上坡顶,像小孩坐滑梯一样一只挨着一只滑雪而下,滑到一定坡度后,飞上天去:在美洲巴塔哥尼亚附近的大海里,每当刮大风时,成群的露脊鲸把尾鳍高高举出水面,正对着大风,以便像船帆似的让大风推着它们,得意洋洋的“驶”向海岸。靠近海岸后,这些巨大的海兽又会潜回去,重复刚才的举动。这些是动物在游戏,也许大家会认为动物的游戏就和它们本身的技巧有关,其实不然,动物的游戏有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物的游戏。
其实单独游戏和战斗游戏,都能够“顾名思义”的了解出来,但操纵游戏大家认为动物不可能完成,但事实却不然,比如野象把杂草老藤滚成草球,然后用象牙“踢”草球。我们人类也是一般,去除科技,也是与动物一般运用自然界的事物玩乐,所以说动物是聪明的,人们之所以有如此的成就,只不过是比它们多了一点野心而已。
自然是万物的本源,动物离不开大自然,人也是动物的一种,所以我们要保护自然,创造美好的家园。
第四篇:感恩自然环保实践活动方案
“感恩自然 五水共治 美化家园”进社区环保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开展感恩自然、五水共治、美化家园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引导队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人共同爱护水资源,绿化大自然,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二、活动主题:
感恩自然五水共治美化家园
三、具体安排:
1.时间:3月5日下午2:20——3:30
其中一、二年级活动到3:00(如遇下雨或地面湿滑,活动推迟)
2.参加人员:全体师生(班主任和配班老师负责好自己班)
行政领导负责好相应年级
3.摄影摄像:
队伍集合:
1、2年级3、4年级5、6年级
4. 活动地点:
5.活动准备:
(1)各班班主任老师在周二抽时间对学生进行一次活动内容(捡一捡垃圾、撕一撕垃圾广告、清扫楼道)及安全教育。
(2)各班分好小队,安排好小队长。建议由5——8人组成。四、五、六年级每班确定3名左右学生组成宣传队,和社区人员一起下发倡议书,学校出发前先单独排队,由王平中老师负责带队走到社区服务中心。
(3)工具准备:扫帚、塑料带、一次性手套或筷子(拾垃圾用)
(4)4、5、6年级每个班可发动班干部制作一块环保宣传口号牌(简短、精炼),写上标语,注明学校班级。活动标语牌插在相应活动区域。
(5)每班带上中队旗。
6.年级安排(各个年级大致区域安排)
第五篇:环保社团活动计划
环保社团活动计划
环保社团活动计划1
去年年底杭州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打出“实施低碳新政,建设低碳城市”的口号,“低碳”这个词不仅要纳入决策者的理念、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中,同时也一定要传达到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居民的心中。作为中学生环保志愿者,我们更应该坚定信念并付诸行动。本学期社团活动仍以低碳为主题,关注低碳新闻,做到食,低碳——不浪费粮食,住,低碳——节约能源,行,低碳——随手注意环保,争做低碳环保先锋。
一、调整和加强校内各项目小组的活动,力求人人参与,取得点点成果。
1、保护水资源小组
a、水资源宣传:在暑期开展“同一条钱塘江” 水环境公益创新活动的基础上,继续组织更多的社员参与大中型保护水资源宣传活动,成为新一代保护水资源使者。
b、水质监测:对运河(卖鱼桥段)水质进行监测、定期汇总数据进行分析
c、节约用水:调查学校节约用水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行动,同时结合社区活动在更广的范围开展宣传。
2、噪音监测小组:进行噪音情况测查、定期,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并公布。
3、节电小组:每周一次抄录全校各班电表。定期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并公布。
4、节纸小组:定期到办公室、教室回收用过一面的废纸;装订草稿本分发各班并进行二次回收。
5、废油再用小组:在社团活动室制作或赴社区开展废油制皂活动。
6、绿色植物推广小组:在校园、社区推广绿色植物、宣传绿色理念。
7、废旧变宝小组: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环保创意物品。
8、绿色宣讲小组:有兴趣、有一定能力的社员自愿报名,不定期组织环境教育互动活动技能培训,为在社团、小学、社区进行环保知识宣讲打好基矗
二、要求每位社员从身边做起、践行环保。
1、经常浏览社团博客,了解活动资讯并发表真情实感;积极主动参加社团校内外各项活动,积极为社团发展提建议。
2、树立“减少废物、变废为宝”的理念并付诸行动,从身边起步、从小事做起:利用节纸小组装订的草稿本(包括用完后回收);回收废弃牛奶(或饮料)纸盒、厨余废油、饮料瓶及易拉罐等。每天中午集中回收,各班负责人做好组织和登记,社团有关负责人做好汇总记录,也是社员期末学分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加强和校内各兄弟社团的沟通并开展联合活动。
关注并加强自然之友及绿色浙江环保组织、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浙江根与芽及青少年能源可持续发展项目(ysee)办公室的联系,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四、校外环保实践系列活动。
1、亲近自然系列活动
登山活动、观鸟活动、生态民居及生态基地体验活动等。
2、乐水行系列活动:通过实地考察、专家介绍,水质调查、滨水毅行、水
资源宣传等形式让我们重新认识家乡的江河,对江河的生态有更深的'了解,“我们一起乐水行,会给你带来很多快乐,也会带来很多感悟,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和江河一起可持续发展。”
3、以低碳环保为主题的社区志愿服务及系列宣传活动。
4、继续开展“大手小手同牵、绿色家园共护”活动,走进小学开展环保互动活动。
具体活动安排将另作通知 “绿之翼”环保社团
xx年9月
环保社团活动计划2
塑料袋从生产到处理,整个过程都会造成大量资源的耗费,以及地球环境的污染。每个塑料袋的自然分解需要200年以上,会污染周围的土地和水质,全国每年耗费掉的塑料包装袋,它在生产中所消耗的原油超过1000万桶,而处理时要耗费的电量更是大得惊人啊!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购物用的都是塑料袋,塑料袋虽然给我们很大的方便,可是使用过后又该怎样处理呢?有些人说“丢掉呗!”。又有的同学说,把它收回再利用。还有的同学说把它埋在土里。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有关资料显示:“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容易分解,一百年都不会腐烂;如果埋在土里,就会破坏土壤的质量;如果把它丢在大海里,鱼儿们一不小心吃了,消化不良,就会死亡。”
第一,影响农业发展。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不断累积,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第二,对动物生存构成威胁。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去年青海湖畔有20户牧民共有近千只羊因此致死,经济损失约30多万元。羊喜欢吃塑料袋中夹裹着的油性残留物,却常常连塑料袋一起吃下去了,由于吃下的塑料长时间滞留胃中难以消化,这些羊的胃被挤满了,再也不能吃东西,最后只能被活活饿死。这样的事在动物园、牧区、农村、海洋中屡见不鲜。
第三,废塑料随垃圾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如果将其填埋,200年的时间不降解。
据了解,我们平时使用的塑料袋具有许多危害:
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当温度达到65℃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日常使用的塑料袋主要原料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
如果掩埋地下,大约200年才能腐烂,会对土壤的酸碱度产生不良影响,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中国的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量数量庞大,不仅消耗、浪费了大量的木材,同时由于制造一次性筷子的原料大都是劣质木材,加以化工漂白,对人体健康也有危害。校园周边的小吃商铺大都使用一次性筷子,若想制止,只能从学生方面拒绝使用。活动目的:
减少全校师生在我校使用一次性餐具、筷子以及塑料袋用作用餐用具的次数。让全校师生认识到使用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筷子以及塑料袋对生态以及个人健康的危害。从而杜绝同学将餐具带进教学楼、寝室楼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