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人才订单培育新模式,谱写校企合作新篇章 ——万企共赢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时间:2019-05-14 18:25: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启人才订单培育新模式,谱写校企合作新篇章 ——万企共赢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启人才订单培育新模式,谱写校企合作新篇章 ——万企共赢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第一篇:开启人才订单培育新模式,谱写校企合作新篇章 ——万企共赢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开启人才订单培育新模式,谱写校企合作新篇章

——万企共赢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5年4月30日,四川万企共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式签署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协议并举行授牌仪式,仪式后就校企电商人才培养新模式与相关校领导进行了研讨,并开展了“互联网品牌打造”的知识普及讲座。

此次,校企双方达成资源共享、互建基地的战略协议,成立四川万企共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泸州运营中心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融入行业企业、服务社会发展的特色道路。

万企共赢商学院作为西南地区首家电商全产业链的“黄埔军校”人才培养基地,为缓解企业电商人才缺口,勇于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责任,积极探索,在长期实战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现状开发了《实践培训》、《网络天下》、《图谋天下》等系列课程;同时,在教学形式上,通过“实操+互动”的教学模式,让零基础学员学以致用,掌握运营的核心技能。

按照培训协议,为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需求,校企双方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开展合作交流,就人才需求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商议解决方案,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提高业务能力和社会服务影响。

万企共赢通过与学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对学生采取“订单式”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企业人才培养带来新的契机,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并在校企合作共建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探索人才储备创新之路,为公司注入新活力,力争打造“学生受益、学校收益、企业受益、社会收益”的多赢局面,实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在校企合作的道路上,万企共赢将不断完善学生实践的软硬件设施,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与学校互相促进,实现企业与院校的互利共赢。

开展校企合作,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不仅有利于企业人才的储备和可持续发展,也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更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让学校资源与企业需求、技术实现完美对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打造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在全世界都“触网”的大时代面前,在“政园企校”四方共建机制下,公司愿与广大职业高等院校一起,为祖国培养更多实用型、富有创新意识的电子商务人才,为早日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而不懈努力!

第二篇:校企合作互利共赢打造高端技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互利共赢打造高端技能型人才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院长期致力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创新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近年来开展校企合作的有关情况与各位领导做一交流,请各位同仁给与指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高等职业院校要实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广泛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办学,不断完善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院坚持“面向未来,面向实践,面向技术”办学理念,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建设思路,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明确了“立足市场、面向产业、服务企业,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办学定位,起草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制度,规范了校企合作的管理,逐步构建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学院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行业企业资源优势、文化优势等,搭建合作平台,先后与山西省内外40余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开展资源共享、综合实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为实践教学教学搭建有效载体。与山西益源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设“干部储备班”,与康美徕药业有限公司开办“店长强训班”,形成了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09月,中国药店商学院山西分院在我院挂牌,标志着学院的校企合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具体情况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把校企合作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计划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专题召开院长办公会研究校企合作相关事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教师联系企业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定了相关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并组织全校教职工共同学习。我校

校企合作相关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校企合作已经作为我院办学的基本制度,在学校中长期发展计划中处于战略地位。

二、建立健全运作机制,有效推行校企合作各项工作

为促使校企合作的稳定、健康发展,我院逐步完善和加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一是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由院领导和企业负责人组成,指导开展全面的校企合作,协调校企双方的利益。二是各专业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论证专业设置、制定培养方案、开展教学活动。三是由合作办学科作为校企合作专门管理机构,对双方在人才培养中的义务、权利和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制定校企合作规划。

三、工学结合,凸显特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始终把工学结合作为突出办学特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构建了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411”、中药制药技术专业“321”、中药专业“1344”、医药营销专业“三阶梯进”等适合专业特点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学院安排2010级现代中药技术、中药鉴定质量检测技术、中药制药技术、、医药营销等10个专业学生分赴山西旺龙药业、太原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等20家校外实践基地进行为期2-3个月的阶段实习,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增加学

生岗位的适应性,亲身实践职业技能,有效实现学校和社会的“零距离接触”,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目前,2013年,学院计划安排学生阶段实习的班级超过30个班级,1500人次,占全院学生的三分之一。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阶段,专业课教师全程跟踪,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熟悉岗位技能操作,学生参与企业经营和生产过程,使得学生对未来的工作环境有充足的认识,使学生在职业现场提高了真实本领,规范了职业行为,接受了企业文化的熏陶,就业后能很快融入企业员工团队。

四、基于过程,联通岗位,创新课程体系

学院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深入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组织企业行业专家进行专业论证,发挥行业、企业专家作用,把好人才培养方案质量关,实现了专业与产业、职业岗

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教改目标。2010年以医药营销、中药制药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三个专业为试点,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先后组织500多人次专业教师进行了3000余天企业调研、专项培训、专家研讨,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制定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法,实现了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教改目标,并在全院其他专业广泛推行,并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果。目前学院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行业

教学成果奖4项。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13门。与企业学者、专家共同编辑并正式出版职业教育教材66门。在首届山西省职业院校“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方案设计竞赛”中,分获金、银、铜奖,成为参赛院校中获奖最多的院校。

五、面向岗位,产学一体,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明确把建立真实和仿真型、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工程来抓。一是按照医药行业GMP、GSP、GLP、GAP 等管理规范要求,建设校内仿真型实训基地,利用自身技术与资源优势创办3个生产性实训基地;二是学院与山西医药工业五大园区主要骨干企业签订产学战略合作协议,与山西振东、山西亚宝、宁夏唐明、山西仁和等40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率达100%。三是从建立产学一体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管理手段、评价指标入手注重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着力构建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以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为依托,以“双师型”实训指导教师为支撑的,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四部分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六、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培养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一大力推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围绕培养提高教师理论教学、实践指导、社会服务三种能力为中心,学院充分利用企业优势资源,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公司的生产实习、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通过参与企业锻炼,教师对企业的生产管理、产品工艺、设备使用维护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应用能力,使职业教育更有针对性。同时学院要求专业教师必须通过实习训练取得一到两门高级以上操作技能证书,实现理论和实训教学的一肩挑,成为双师素质教师。目前,目前学院193名专任教师中,有双师素质教师119名,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有省级“双师型”教学名师3人,省级“双师型”优秀教师10人,省级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的专家14人。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9项,取得国家新证书5项,获得专利5项。近三年,培训企业员工5600多人次,中药种植农民3100多人次,执业药师近2548人次;指导古县连翘GAP基地、襄汾县生地GAP基地、和顺县平松乡黄芩种植基地建设150人次。

(二建起一支稳定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

学院与合作企业实行资源共享,学院将企业管理、技术、工艺人员整合,成立兼职教师专家库,按照教学要求,有偿选聘到学院任教。兼职教师队伍理论扎实、专业实践经验丰富,使我院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得到较好的融合,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学校从教的制度,两年来,从行业、企业和社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熟悉行业情况、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企业高级管理和技能人才96名,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七、引企入校,合作共赢,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学院根据市场需求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构建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培养环境,通过“引企入校”形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如山西仁和大

药房投资一百余万元在学院设立一个实体药店,为中药、药学、医药 营销三个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地,企业通过药店的经营实现知名 度的扩大和利润的回报。

八、企业冠名,双培主体,打造高端技能型人才 学院与山西康美莱医药有

限公司、山西益源大药房等企业合作成 立以企业冠名的“康美莱店长强训班”、“益源储备干部班”等,形成 了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发挥学院与企业 各自在知识传授、素质养成、技能训练和创业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共 同组织教学和技能训练,使学生接受良好的大学文化熏陶和一流的职 业技能训练,为成长为本行业高端技能人才和业务精英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学院每年 10 月份举办历时一个多月学生专业技能比赛,要求“学院统筹、分系组织、企业参与”,营造“学技能、练技能、比技能”的浓厚氛围。各系围绕专业特色,与企业密切合作,设置比 赛项目,以“黄河杯”、“昂生杯”、“国药杯”、“亚宝杯”等企业冠名 的“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和“荣华杯”、“康美徕杯”、“益源杯”等企 业职工与在校学生对抗赛的开展,企业不仅给予比赛经费、奖品等物 资方面的支持,有关专家还亲临比赛现场,担任比赛的评委,在全校 形成了“比技能、促质量、谋发展”良好氛围,促进了高端技能型人 才的培养。通过比赛扩充了校企双方的合作范围、增进了彼此信度、检验了教学质量、提供了就业机会,众多企业当场与学生选手签订就 业协议,为学生发放就业绿卡。

九、校企合作的思考与体会 6 1.立足实际,摒弃“两望” 作为学校来说,在校企合作中要大力转变思想和观念,主动树立 适应企业需要的开放式教育理念,要立足实际,摒弃“两望”观-即不因“剃头挑子一头热”学校热、企业不热而“悲观失望”、又不 因政府支持政策滞后而“等待观望”,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发挥自 身能动性,先动起来,以动带动,先热起来,以热传热,提高合作质 效。2.服务企业,着眼双赢 根据不断成熟的劳动力市场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校企合作应 着眼于互动与双赢,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观 念,职业院校应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需求和各行各业经济增 长结构调整的信息,及时地调整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着眼 于为企业提供数量、经过、层次、质量符合企业的人才储备,降低企 业招工成本。搭建平台,举办校企供需见面交流会,引导学生正确择 业,主动向企业推销人才;发挥学校技术教育优势,为企业培训在职 人员和新员工,开展技术服务,把学校与企业联系在一起。3.加强沟通,注重感情。关注企业的发展变化,并及时给予信息回应。同时,涉及学校改革 发展的重大事件、重要政策调整等信息及时向企业发布,使企业感到 学校对他的重视;要重视相关人员的相互交往。如学校

经常走访校企 合作的相关人员 ,定期不定期召开校企合作相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 , 讨论解决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与 7 校企合作相关人员劳动 ,关心其疾苦 ,帮助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和 问题,使他们切身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一旦企业的相关人员对 学校及校企合作工作产生了感情,校企合作就有了稳固的基础和较高 的质量,高技能人才培养也就落到了实处。8

第三篇:泰山职业技术学院--优化机制促就业 校企合作育人才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优化机制促就业 校企合作育人才

就业是民生之本。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着力点,紧密结合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实施与企业全面有效对接,进一步优化就业工作机制,狠抓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开创就业工作的新局面,实现了就业质量、就业率“双高”和用人单位、毕业生“双满意”。学院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率均达90%以上。近几年,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排名中,稳居全省前列。

一、优化就业机制,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一)建立“2345”就业工作机制

深化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两项改革,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建立“学院为主导、系为主体、毕业生唱主角”的三位一体运行机制;形成了学院、职能部门、系、专业“四级联动”长效机制;实施就业考评、目标管理、实习导师、定期排查通报、预警五项制度。

(二)强化四个保障

不断强化就业工作意识,视就业工作为办学生命线。从指导思想、领导体制、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硬件建设和制

度建设等方面,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夯实了基础。

1.组织保障。实施“一把手”工程,学院成立党委书记任组长、院长任副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定期召开全院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确保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各系成立了以系主任任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组织、检查、落实本系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具体负责毕业生就业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管理、教育、指导、服务”职能。建立了全院抓就业、全员抓就业、全年抓就业的“三全”就业工作机制,就业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关爱学生成长、关心学生就业。

2.队伍保障。按照“严把进口、加强培训、提升能力”的思路,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坚持以“双满意”为目标,努力打造思想政治水平高和业务素质过硬的就业工作队伍。一是在人员配备上保证了就业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二是重视就业工作人员培训和提高。

3.经费保障。一是经费投入。近三年安排用于就业市场、教育指导、科技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队伍培训、信息化建设等各类就业经费四百多万元。二是硬件设施。建立了集就业咨询、指导、教育、服务于一体的就业工作阵地,设有就业办公室、就业洽谈室、信息查询室、就业档案室、就业宣讲室等就业办公场所。

4.制度保障。立足自身优势,在就业中体现特色、突出亮点,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了就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1)实施就业考评制度。制定了《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工作考评暂行办法》,按照“既重结果,又重过程;既重横向比较、又重纵向对比”的原则,进行量化考核。

(2)实施目标管理制度。分管院领导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与各系主任签订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就业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实现“双高”、“双满意”就业工作目标。

(3)实施就业实习导师制度。推动全员参与就业工作,加强毕业生顶岗实习管理,实习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生完成实习任务的同时,把推荐就业作为岗位职责,实行实习与就业相结合。

(4)实施定期排查摸底制度。学院定期实行毕业生就业情况摸排,对未就业毕业生逐个分析,找明原因,加强就业指导。

(5)实施就业进展情况月通报制度。1至5月份每月在全校范围通报各系就业进展情况,6月份实施周通报制度,一周一总结、一周一调度。

(6)实施就业预警制度。对就业工作开展不力、措施不到位、对口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和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限期整改提高。

(三)加强就业创业教育

加强就业规划和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积极引导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加强创业教育,积极培养班级创业团队,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开展,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益。如工美系2012届毕业生高维全在校期间,学院为其提

供专门创业工作室,在老师的帮助下,未毕业即注册公司开展创业。

二、强化政行企校合作,实现就业“零距离”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泰安全省旅游文化高地、“一圈一带”(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的重要城市,泰山旅游、优质农产品生产等优势产业和人才需求强劲的独特区位优势,坚持政行企校合作,通过实施“德技并重,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德育为首、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并重,实现理论与实践交融,构建了“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培养德高技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可以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为顺利就业、零距离上岗提供了保障。

(一)政行企校合作,探索合作办学新模式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在泰安市政府统筹下主持组建了包括5所高职、23所中职、30家企业,中高职有机衔接、行企充分参与的机电技术职教集团等7大职教集团;与4所中职、4所本科合作办学;与韩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及台湾地区的企业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已培养韩国留学生67名,探索并深化政校、区校、企校和校校合作新模式。

(二)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始终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与企业联姻,与社会携手,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方向上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一是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世界第一大机器人巨头——瑞士ABB公司,合

作建立山东省唯一“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与上海中锐教育集团合作,共建校内汽车工程实训中心;与东方领航教育集团共同打造校企合作特色航空服务专业;与泰安轻松表计公司合作,将智能电表的焊接、组装、调试等工序搬进了实验室;利用电子专业技术优势,与中天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天电子等离子焊接研究所;利用校内SMT生产线,与泰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校中厂”,生产“胎儿监护仪芯片”;机电系与泰安厚丰有限公司合作,把车间搬进学院,不仅为学生实践锻炼创造了全真的生产环境,并且运用企业化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创建了学生即员工、教室即车间、教师即师傅的企业运行氛围。二是满足企业急需开设“订单班”。学院常年开设“三星电子班”、“鲁能班”、“晨辉班”、“方特班”、“银座班”“欧典班”等订单冠名班20个,成为学院校企深度合作的最佳典范。三是依托项目建设,校企深入合作。与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泰安五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共同实施了省级科研项目“重型汽车电气系统数字化”;与山东光明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共同实施了市级科研项目“钢丝绳电动葫芦报警器”。四是探索实践 “实境体验、生产实训、顶岗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入学后即在合作企业接受不少于30个工作日的职场实境体验,在一年内接受企业与学校共同组织的职业体验测评。之后,通过技能训练中心、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一体化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中心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在进企业顶岗前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在第三学年进入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践,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获得相关工作经验

和一定的顶岗报酬。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培养的人才深受企业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优化专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与社会需求联系的衔接点。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市场,着眼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现实和前景,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找准专业定位,调整培养方向,以完全的“市场思维”做好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一是专业设置应“时”而“动”。学院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采取“留、并、撤、转、上”等方式,以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会计电算化、旅游管理、园艺技术为重点特色专业,建设6大专业群,服务当地支柱产业发展。

二是课程建设应“需”而“变”。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相关职业资格为标准,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改革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涉及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以及生态、旅游、泰山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完善以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重点的课程评价标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学院专业设置随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应“时”而“动”,课程建设随经济社会发展应“需”而“变”,专业建设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上实现了“贴身服务”、“零距离对接”。

三、桃李成才自芬芳,成就泰职品牌

(一)技能大赛获佳绩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大力支持师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参加省级以上技能大赛,累计获奖200多项,体现了学院突出实践教学、注重技能培养成效。2012年技能大赛获奖数量、等次再创历史新高。在学生参加的22项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34个,其中,特等奖1个、一等奖1个;获得省级奖项42个,其中,一等奖7个。

(二)学子事业起飞展风采

学院毕业生秉承“攀登”精神,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坚守职业道德、苦练职业技能,迅速在企业站稳脚跟,涌现出一批企业、行业技能能手,并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屡屡获奖,展示了“泰职人”的风采,在社会上树立了泰山职教品牌。2012年9月服装设计专业09级学生肖振宇同学的作品淘小子@《唐顿》在第14届江苏国际服装节的中国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赛中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进入全国总决赛。旅游专业2000届毕业生韩兆君,被评为泰安市终身精品导游,2012年获得全国导游员大赛大奖。2013届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巩熙,现任总装备部上等兵,担任“神十”解说员。毕业生岳文利,毕业一年后就职区域销售经理,第二年个人销售总额突破1300万元。毕业生刘国,毕业后创建了5家公司,解决就业2000余人,年营业额过亿元。

(三)泰职品牌打造就业高地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毕业生追踪回访制度,密切关注毕业生生存、发展状况。经统计,毕业生就业满意率、用人

单位满意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泰山职业教育品牌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用人单位认为学院毕业生爱岗敬业,能吃苦、有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专业技术扎实并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整体素质较高。良好的品牌效应和社会认可度为泰职学子搭建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高”就业平台。2011年,毕业生2695人,就业率98.77%。2012年,毕业生2337人,就业率98.48%,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6.01%。部分毕业生入职半年就晋升为中层管理人员,2012届毕业生最高年薪达23万元。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毕业生凭借超强的综合能力迅速融入企业,受到社会的普遍青睐和认可。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省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等,在“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山东省高校德育工作评估”和“山东省高校校园文明建设检查评估”中均获优秀等级,在社会上确立了良好的泰职品牌形象。(闫远东 毕于民)

第四篇: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博校企合作专业优势与特色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博校企合作专业优势与特色

培养模式:

整合学校、企业、社会三方资源以“学生+员工”的培养模式,应用“企业化+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强调“项目+实操”的教学模式,共同实现“把需要工作的人,变成工作需要的人”的培养目标。

师资力量:

校企合作专业的教师由学校老师与企业项目经理共同兼任,专业技术课程由公司指派专业技术经理,并且都具备至少3年以上项目开发经验,同时配备专业的职业指导师和创业导师,共同组成了一支技术全面、职业化能力较强、“工学结合”,“双师型”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

通过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的“安博IT实训体系”植入日常教学与实训,同时安博独有的IT实训平台(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08SR13055)对学生的实训、教学安排、过程管理、跟踪反馈实现企业化高效管理。

安博作为微软MASP(全球微软IT学院服务伙伴和管理服务中心)在中国区唯一授权教育服务战略合作伙伴,共享微软的教学与实训。

项目实训:

突出以实战操作为核心,通过课程实训、阶段项目实训、企业实训等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实践、巩固和完善所学的专业知识,从技术及经验上保障学生有良好的就业能力。除此之外,合作企业还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校外实训机会,覆盖全国大中城市的安博园区型实训基地(昆山、大连、福州、广州长沙等)千家软件企业的实训工厂为合作专业的学生提供完整的实训服务。

素质训练:

引入由教育部认证通过的安博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项目课程(CCEP);开展一系列的素质拓展活动;全面落实“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其中包括:野外素质拓展、团队游戏、IT专家讲坛、校园文化活动、职业技能比赛、名企实习计划等。

就业保障

在学生就读期间,安排系列就业指导课程,训练,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安博集团与省内外众多IT企业建立长期的人才订单合作关系。校企合作专业学生可以实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州、天津、石家庄、济南等IT企业对口、高质量就业。

第五篇:智游集团与中原工学院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

智游集团与中原工学院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

概要:4月1日,智游集团与中原工学院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在滨海国际酒店举行。智游集团执行董事吕甦、中原工学院校长俞海洛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与会领导共同见证了签字仪式。会上,双方就校企合作的目标及合作模式进行了探讨,初步构建了未来的合作框架。

4月1日上午,中原工学院校长俞海洛,党委副书记刘志刚,副校长曹健,教务处处长刘洲峰,党政办公室主任邹海林,科技处处长宋晓炜,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李学新,理学院院长宋长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凌士义,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瞿博阳,信息商务学院副院长张超,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刘卫光,软件学院副院长郭基凤等相关职能处室领导一行18人莅临智游集团访问,并签署校企合作协议。智游集团执行董事吕甦,副总经理武学光、许刚等接待了中原工学院领导一行。

在吕总等人的陪同下,中原工学院领导一行首先驱车考察了智游集团总部和位于报国大厦以及中国(郑州)人力资源中心的两个IT人才实训和开发基地。

为了让学院领导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智游集团,在参观的过程中,吕总向一行领导讲解了智游的办学理念、发展历程、就业情况等,并详细介绍了智游的业务构成和发展情况。

俞海洛校长一行对智游集团旗下位于人力资源中心的培训基地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详细询问和了解了智游集团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的人才供应链模式。俞校长表示,智游解决了当前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大学毕业生技能与企业用人需求无缝对接。他坦言,在“产学研用”脱节的情况下,高校一直都在探索一条毕业生技能和企业需求相衔接的路线,智游的教学理念正好符合当下热切需求。智游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在课堂上看不到、学不到的东西,并通过贴合企业业务需求的短平快的课程体系,为大学生走入企业铺平道路。

上午11:00,校企双方在滨海国际酒店举行座谈会并签署校企合作协议。

座谈会上,智游集团执行董事吕甦致欢迎词,并回顾了近几年来智游与中原工学院部分专业和学院在学生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吕总表示,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在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开发、学生交流等三个方面的合作将更为深入和密切,合作内容除学生实训基地建设外,还将互派老师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长期互访、工作。

接着,副总经理许刚介绍了智游完整的“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产品研发”、“人才外派”、“人才投资”的产业链战略和智游在全国IT培训领域,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相关专业培训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社会效应。

许总表示,智游作为河南本土老牌的IT培训机构,9年来已经积累了丰富的IT人才培养经验,并且与中原工学院部分学院的合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希望双方都能以本次签约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在IT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

随后,中原工学院俞海洛校长发表了讲话。俞校长着重介绍了中原工学院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尤其是实践教学上取得的成绩,并推心置腹的谈了下当天的考察感受。

俞校长说:“今天的参观让我感到很亲切。中原工学院和智游都是做教育的,而智游的教育更接地气。”

他坦言,国家要求高校办高等教育要跟地方经济发展挂钩,要跟社会需求挂钩;而学生要求毕业能就业,就好业。他们一直在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路,智游之行给了他很多启发。“智游的项目推进式教学方法、紧贴市场需求的教学理念、灵活的培训方式值得大多数高校借鉴,我们不能关起门来办学。”

俞校长表示,这次的签约,是智游、学校、学生三赢的结果。近几年,中原工学院每年都有数百名学生通过智游取得良好的职业开端,这给双方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希望未来和智游开展全方位合作,建立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相信双方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一定能取得新的成果。

最后,智游集团执行董事吕甦、中原工学院校长俞海洛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确立了在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等方面的三点合作方向:

一是双方根据学科专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多种以行业、企业需求为驱动,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联合建立校内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积极为学生的教学实践创新活动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是双方逐步建立规范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学校发挥专业师资技术优势,企业发挥资金和市场优势,资源整合共享,联合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发,联合申报产学研项目,共同培育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熟化项目,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转移。

本次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智游集团与中原工学院的合作迈向了一个新的里程。未来,智游将继续本着优势互补,学生需求至上的合作原则,与更多高校展开合作,协同育人,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实战型”人才。

下载开启人才订单培育新模式,谱写校企合作新篇章 ——万企共赢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启人才订单培育新模式,谱写校企合作新篇章 ——万企共赢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