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洮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临洮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012年09月03日
金秋季节,漫步临洮县城,一股“新风”扑面而来:椒山广场崭新的健身器材上,孩子们在锻炼身体;滨河马路边,垂钓的居民悠然自得;城中公园内,老人们神情专注地听戏、唱红歌、唱花儿;大街上,文明出行的居民越来越多,道路保洁率越来越高……这一切,都与临洮坚持不懈地创建“省级文明县”密切相关。
近年来,临洮县以创建“省级文明县”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抓手,以提高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的,统筹推进城市和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后创建成为“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在全县上下树立了争先创优、文明诚信的崭新风貌。
大力实施“道德培育工程”。广泛开展“知荣辱树新风、再塑陇人品格”主题教育宣传和“讲文明、懂礼仪、树新风”、“建设新农村、争做新农民”等活动;每年在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期间,广泛开展“祭祀英灵、缅怀先烈”、“诵读经典、亮丽人生”等道德实践活动,涌现出了“感动中国”人物李剑英、“陇原骄子”史录俊等一批先进典型;深入开展“文明和谐校园”、“德馨校园、书香校园、欢乐校园、绿色校园”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实施网吧“零点断网”行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大力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深入开展小康文明示范工程和“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四优文明科室”、“文明窗口”等文明创建活动,先后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两个、省级文明单位12个、市级文明单位35个;积极实施“诚信临洮”创建工程,每年评选表彰诚信企业10户、诚信门店20户。定期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和“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山区乡村支医服务、法律援助和法制讲座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建立起了学雷锋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
全力保障城乡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该县建成乡镇文化站18个、“农家书屋”230家,完成了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有序推进。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定期组织开展田径运动会、岳麓山迎春灯会、千台大戏送农村、花儿歌手表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连续举办了5届公祭老子典礼和8届洮阳之春文化旅游节,在今年春节期间举办了大型社火调演和焰火晚会,受到了城乡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此基础上,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重点,狠抓城市规划管理、加强市容市貌整治、净化城区环境卫生、强化文化市场监管,创造了整洁有序、和谐靓丽的城市环境。
据临洮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在凯介绍,近几年,该县坚持抓发展打牢创建基础,抓整治营造优美环境,抓核心提升文明素质,抓统筹促进社会和谐,抓机制强化工作保障,推动文明县城创建活动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铸就了一个文明新临洮。
第二篇: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摘要:推进城镇化,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可促进和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要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城市发展,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要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要鼓励全民创业,积极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县域规模。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4-0023-03
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追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更迫使我们认识到,原有二元体制架构下建立的城乡关系,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阶段。另外,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村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等问题,都进一步证明单纯靠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靠分散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已经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经济多年内需不足的问题。进一步讲,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一方面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工农、城乡互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另一方面就在于实施和完善推进城镇化,从而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由此也大大地促进和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也就是说一方面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但另一方面只有扩大城市,才能发展城市。为此,必须进一步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一、城市化发展现状
以吉林省为例,改革开放前期,吉林省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在全国均处于较高水平,但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却相对缓慢,2008年全省农村人口1 45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4%,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320万。也就是说还有一半多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二元结构分割现象较严重。其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不仅低于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唐等地区,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判断吉林省还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重工业占较大比重,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城市难以大量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阻碍了城市化的步伐。二是小城镇发展较为缓慢。吉林省的城市规模结构以大中城市为主,小城镇数量少、规模小,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化基础薄弱,制约了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进程。三是吸引外资能力不强。
二、城市化发展的趋势
就全国而言,在未来的10多年中,全国将有3.5亿农村居民离开农村,到城市定居,使城市人口从今天不足6亿增加到10亿,使我国成为有2/3城市人口的国家。新迁入城市的人口将主要分布在8个人口数量超过1000万的超级城市,和15个人口数量处于500―1000万的大城市中。另外,到2025年,全国至少会出现221个人口数量超过百万的城市。这一新的城市化进程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到2025年城市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目前的25%上升到33%。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是城市化推动了过去20年的经济增长,未来20年也将是继续这样。满足城市化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全国需要新建170个交通枢纽,需要新建总建筑面积超过400亿平方米的500万栋楼房,其中5万栋楼房的楼层超过30层。吉林老工业基地要实现全面振兴,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制定政策、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从束缚他们的土地中解放出来,这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像吉林省这样一个拥有2 700多万人口的省份,又有着像长春、吉林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要让更多的农民经过培训,从黑土地当中走出来,进入城市开始新的生活。因此,有必要使城市化水平至少提高到70%以上。目前,长春市城镇人口(不含所辖县、区)358.1万,驻长高校学生约50万,合计408.1万人。3年内应该达到500万,7年内达到700万,到2020年实现900万,这样,将会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长春。每个市(州)再发展到50―100万,这就有500~900万,再加上40多个县,农村人口就基本上转移到城市中来了。那么,剩下的农业人口在原有的土地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富裕之路,就不会是纸上谈兵了。而农村人口转移出来后,城市的活力就增强了。对房地产的拉动也将大大增强。原来想买新房的,换个大一点的房子的,可把旧房子卖出去。旧房子卖出去,新房子就会有人买了,房地产业就好起来了。
目前,延边州正在根据吉林省政府批复的《延龙图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延龙图一体化战略,建设以延吉为核心的区域中心城市,以此作为推动延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延龙图三市共享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投资200亿元,其中,延吉市长白山路向西延伸布尔哈通河西段综合治理等工程正在建设中;围绕扩大延吉发展空间,原龙井市朝阳川镇已整建制划归延吉市;三市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2008年上半年延龙图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9亿元,占全州58.6%。下一步将进一步抓好《规划纲要》的落实,做好相关专项规划编制以及城市规划修编工作。加快延吉市北出口加宽、西部城区规范与建设、州新兴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三市供热、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一批先导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8年完成延吉市长白山路西段至朝阳川联络线路基工程建设,做好延吉至海兰湖至图们城际公路等工程前期工作。围绕产业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共享、市场共体、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科教同兴目标,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做好同城一体化发展的各项准备工作。全力争取开通延吉至龙井城际公交线路,2008年底撤销延龙、仁坪收费站,构建日趋紧密的城市结合体。针对延龙图城市人口布局不合理、人口规模小的实际,在不改变现有城市框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延龙图三市特别是龙井市探索户籍制度改革的有效方法,力争使延龙图地区人口有大幅度增加。积极协调金融、税收、电信、邮政等部门,在延龙图三市实行同城管理,为群众提供便利条件,使群众享受到一体化带来的实惠。
三、城市化发展的措施
要创造条件,通过制定政策加快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积极推进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的配套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以实际居住地登记的户籍制度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要加快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流转制度和承包地、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制度,增加农民进城创业的原始资本。要继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提高文化技能水平。
(一)要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城市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有超前的总体规划、重大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和刚性约束力。要从国家生态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高标准、高水平出发,规划设计城市的建设布局。
(二)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重点是通过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设施的完善、服务功能的齐全,增强集聚力和辐射力。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事业,促进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方面取得突破,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如,近年来,通化市以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商贸中心、旅游服务中心以及宜居城市为目标,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利用BOT等方式,新建了绕城公路、城市立交桥,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启动建设了一批大型商贸服务设施。目前,吉林省欧亚大型购物中心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义乌国际商贸城、恒坤家居博览购物中心正在建设之中,长白山药谷物流中心,中东新天地购物公园、东润五星级酒店等项目也在2008年建设。这些重点工程的建设,使城市的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三)要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要进一步做好大中城市的土地利用修编工作。在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同时,加快城市向周边延伸,拉大城市骨架。通过各种类型的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特色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文化科技城等建设,通过引进和建设大项目,使之成为中心城市持续发展的新空间、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和现代服务业的新集聚区。
(四)要鼓励全民创业
只有全民创业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释放每一个城市市场主体的潜能,让全社会创造活力竞相进发,才能真正解决城市化的就业和发展问题。在发达国家每千人企业数量平均45个左右,发展中国家是20~30个,中国不到10个,吉林省为2.9个。反差非常大,所以大大限制了城市化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观念落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小进即满的小农思想、重官轻商的官本位思想等等,在许多人的脑子里根深蒂固。为此,要加大解放思想的力度,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造精神,从文化的根源上,培育创业文化,引导树立敢创、敢闯的创业信念和信心,鼓励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精神。要最大限度放宽市场准入,让全民创业有更大的创业空间,最大限度地加大对全民创业型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从战略高度认识经济发展的转型,推动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全民创业型经济转变。
(五)积极发展县城经济,扩大县城规模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十分薄弱,因而更具有重大的发展空间。以工业化为主导,突出抓好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大力发展专业化产业基地,提高县城的承载功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县域公路、饮用水、商业服务业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和条件。
第三篇: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孙景淼(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为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对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这对于我市进一步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4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扣“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中心,以大力抓好都市农业发展和农村实事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深化城乡体制改革为动力,整体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市民化,加快形成城乡产业融合互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以都市农业促进城乡产业融合以建设都市农业为主题,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有新突破。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在重视和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加快形成以六大优势产业、五大特色产业为重点的都市农业产业格局和“城市、平原、山区”三大圈层布局,优势、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流通的扶持,引导和鼓励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产业化经营。积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等办法,充分利用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都市农业外向度。
继续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着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培育以推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流动为重点的人口集聚机制和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要素市场化的产业集聚机制。引导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加速向小城镇集聚,吸引乡镇企业逐步向小城镇合理集聚。以产业化为依托,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为纽带,发展块状物色经济,繁荣农村二、三产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积极推进家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健全都市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充分发挥杭州农网和农技110的作用,为发展都市农业提供更有效的科技信息服务。抓好食用农产品安全工作,进一步健全生产管理、检测检验、监督保障体系,强化全过程管理,不断满足群众对放心、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以实事项目实现城乡共同进步
以农村实事项目建设为重点,致力城乡共同进步,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上有新成果。坚持城乡统筹、执政为民、惠及农民,把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从农民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入手,设计和利用有效的载体,从需要和可能上考虑,明确内容、时间、标准,集中力量抓好和深化一批涉及实事项目,并以此为抓手积极探索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和现实途径。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加快改善农村发展条件。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载体,以改善农田水利、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为重点,推进农村建设与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努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丰富农村文化精神生活,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多领域、多层次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需求。深化“49100”工程,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帮扶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群众共同富裕。重视改善农村饮水条件和困难户危房改造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困难。
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深化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结合杭州实际,积极推进农业税征收办法改革,尽快实现农户零说赋。
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健全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筑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以深化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坚持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自愿、有偿流转,逐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改革农村征地制度,努力解决征地补偿标准偏低、被征地农民就业困难、社会保障难以落实到位等问题。
深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撤村建居单位的清产核资和股份改革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行农村社区股份制度改革,促进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更好地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大地,让公共财政的雨露滋润广大农民。
深化农村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和流动。
积极探索乡镇管理体制改革。适应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趋势,适时调整乡镇、村行政区划和管理范围,加快建立“精简、高效”服务型的乡镇、村管理体制。
第四篇:街道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材料
龙潭街道位于市区东北部三环路外侧,幅员面积37.61k㎡,总人口5.3万人,其中农村居民4.3万人,辖20个社区。在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前,由于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缓慢,居民生活困难,城乡面貌和发展环境十分落后,曾被称为成都的“西伯利亚”,是中心城区农业面积最大、农村人口最多、城市化水平最低、推进难度最大的地区。
龙潭街道党工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推进城乡一体化“三个集中”、“六句话”的工作要求,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努力实现整个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化
2005年初,街道党工委新班子到位后,根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立足成都市城市向南、向东发展的战略部署,及时确定了区域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重点是进一步完善了《成华区龙潭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龙潭地区生产力布局规划》、《龙潭地区控制性规划》、《成都市北郊风景林地控制性规划》、《龙潭地区道路交通建设规划》等城乡一体化专项规划,形成了“三区一中心”(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北郊风景区、龙潭现代农业片区和龙潭场镇中心)的空间布局,并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对全辖区37.61k㎡的土地资源进行了功能定位,划分为工业用地、仓储物流用地、商住用地、现代农业用地、旅游风景区用地等几个板块。在此基础上,结合龙潭实际,集中多方意见和智慧,提出了打造“成华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和建设“工业龙潭、物流龙潭、居家龙潭、休闲龙潭”的发展思路,并得到市、区两级的一致认可。
二、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区域发展承载力
落后的道路、破旧的场镇,成为制约龙潭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严重阻碍了城市化进程,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去年,街道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全面推进路网建设和旧场镇改造。
1、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
龙潭地区2004年底以前仅有13公里的破旧水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龙潭地区道路面貌的真实写照。老百姓出行难、经济发展受阻,群众怨声载道。街道一方面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另一方面积极发动群众全方位参与,于去年4月12日,全面启动双龙路、龙石路改扩建工程和30余公里的乡村路网建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相关社区,克服了任务重、时间紧的困难,用1个月时间完成了一般情况下半年才能完成的拆迁工作。目前,投资15623万元,长约9公里的双龙路、龙石路改扩建工程即将完工;投资8400多万元,长30余公里的新社区道路全部通车。辖区已经形成以成华大道、龙青路、老龙青路等主干道为主,环湖路、龙潭绕场路、龙木路等次干道和乡村路网为辅的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
2、高起点改造旧场镇
龙潭旧场镇是典型的“五无”(无市政配套设施、无污雨水管道、无自来水、无天然气、无消防安全设施)场镇。落后的场镇设施,不仅给居民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困难,而且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对旧场镇进行改造,是龙潭广大干部群众多年来的心愿,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施。在多方努力下,于去年5月25日启动了龙潭旧场镇改造工程,比计划提前一年时间。按照规划,经改造后的龙潭老场镇将是成华副中心的核心区,是一座集生态休闲、客家文化、商务旅游等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现代活力新城。目前,已经完成场镇拆迁任务的35%。预计今年10月底完成拆迁,2007年底全面完成旧场镇改造任务。
三、培育支柱产业,强化产业支撑
根据“工业龙潭、物流龙潭、居家龙潭、休闲龙潭”的发展思路,街道以项目为抓手,促进都市工业、商贸物流、房地产业、休闲旅游4大支柱产业发展。
1、以加快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为重点发展都市工业
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位于龙潭街道鹤林、丛树、威灵社区,规划占地11000亩。为了把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打造成成都市都市工业的制高点和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乐园,建立了区、管委会、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机制,确保落户项目尽快建设、尽早投产。目前集中发展区一期工程2700亩建设已完成,引进光明乳业、焊研科技等规模企业47家,已有21家企业建设竣工,16家企业建成投产。2005年8月,园区成为第二个四川省中小企业示范园。下一步,将抓紧实施占地3100亩的二期工程,欧盟工业园在11月中国――欧盟企业产品发展洽谈会召开前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采取“市场主体办园区”的模式,实行多方联动,启动建设占地1200余亩的机械电子创业园。
2、以推进北湖核心景区深度开发为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
2004年11月,在全面完成北郊风景区植绿的基础上,启动了北湖核心景区建设,建成水面面积近800亩、蓄水量达50万立方米的北湖,形成城区规模最大的人工湖泊。鼓励农民采取土地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引进休闲观光旅游项目95个,其中大型项目16个,引进资金2.3亿元,成功打造集“旅游、娱乐、购物、住宿、美食、健身、会展、学术研讨”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都市生态旅游区。目前,北湖秀丽风光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成为成都市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和新农村的典范,受到中央和省市领导及社会各界的肯定。通过北湖核心景区建设,昔日的废砖厂变成了美丽的生态公园,长期贫困的和成、秀水、石马3个社区人均纯收入达到7680元,部分农民人均收入超过了万元,就地解决就业1700人。下一步,我们将抓住2k㎡高档居住区建设、高尔夫球场定点及游乐园规划搬迁的机遇,推进北湖深度开发。同时加快外环路外6 k㎡的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区建设,努力提升龙潭地区休闲旅游业的规模和档次。
3、以构建现代物流中心为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业
依托龙潭寺火车站为核心的一站七线和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整合辖区仓储资源,大力发展流量经济,打造区域商贸枢纽。目前已引进以坤泽物流、中石化、437处钢材交割中心等为代表的重点物流项目。下一步将精心策划、包装西部农产品批发展销中心等一批物流项目,争取每年有4-6个项目见成效,逐步构建现代物流中心。
4、以构筑成都“人居天堂”为理念加快发展房地产业
在“成华副中心”的产业布局中,房地产用地达5 k㎡,外加北湖核心景区周边2k㎡的高档住宅用地,房地产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街道结合北湖的环境和人文优势,按照“杭州有西湖,成都有北湖”的定位,提出了构筑成都“人居天堂”的房地产开发理念。目前,万科、海昌等知名房地产商已积极筹划,准备入驻龙潭。
5、以招大引强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
依托旧场镇的改造和北湖核心景区、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总部经济,目前已引进四川鑫拓、万佳实业、坤泽物流、中石化成都代表处、四三七处钢材交割结算中心等税收上千万元的总部企业。下一步争取每年引进3-5个总部企业,特别是吸引入驻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各大企业总部进驻龙潭。
四、加快集中居住,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我们一方面加快旧场镇改造和新居、新社区建设,促进农民集中居住,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另一方面通过“新农村•新市民”系列宣传活动促进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一是向场镇集中。按照规划,改造后的龙潭场镇可吸纳5万人居住,将成为成华区的副中心,直接为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北郊风景区提供后勤和社会化服务。
二是向新居集中。根据规划,在龙潭布局了4个农民新居,安置农民2万余人。目前,建筑面积29万㎡的桂林新居主体工程即将竣工,年内将交付使用,可集中安置农民6000人,其他3个新居工程正进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三是向新社区集中。街道引入市场机制,采用BT模式,于去年11月8日,启动建设成都市首个“198”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同乐新型生态社区。该社区有效解决了新农村建设“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难题。目前,占地69亩,建筑面积9.7万㎡,投资近1.5亿元的同乐新型生态社区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全部完工,预计将于今年8月交付入住,集中安置农民2000人。占地180余亩,建筑面积26万㎡的二期工程将于10月份开建。
四是转变农民观念。我们与区团委、民政局等一道,整合社区、高校、老年大学的教育资源,在全国率先启动了 “新农村•新市民”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目前该活动已派遣了200多名“文明助理员”到辖区20个社区,帮助农民转变生活、就业等观念,摒弃陋习,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创新就业机制,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居民将离开土地,面临重新就业。如何解决这些观念落后、文化素质偏低、技能欠缺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龙潭街道在认真分析现行就业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围绕规划抓项目,围绕项目抓就业,围绕就业抓培训”的就业思路,于去年7月,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集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劳务组织――成都图强劳务有限公司,有效解决了政府劳动保障所、社会培训机构、社会职介机构在就业方面存在的不足。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操作,公司在劳动力培训转移方面的“政府统筹、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日益成熟,达到了“为政府分忧、为企业解愁、为农民服务、自身得发展”的“四赢”格局。目前,图强公司拥有2000多㎡的办公场所,成功开发岗位3000多个,转移农村劳动力1800余名,已经成为失地农民的就业的“保险公司”,具有较强的品牌效应,目前省劳动保障厅已将此模式在全省推广。今年,我们将图强公司做成全市、全省的知名品牌,并通过这个平台,力争做到辖区有就业愿望的劳动力95%以上能得到实用培训,参加培训的90%以上能实现就业。
六、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龙潭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我们非常注重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争创“平安街道”。加强巡逻队伍和治安亭建设,完善综合治理机制,抓好集中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2005年各类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9.8%,一举摘掉成都市治安重点整治地区的帽子,今年将争创成都市平安街道。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有效整合信访、司法、调解资源,充实信访调解力量;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网络,变上访为下访,每月对辖区内的不稳定因素进行疏理、排查、化解,确保龙潭有个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
实施环卫管理全覆盖。今年在全市率先实行“户集、社收、街运、区处理”的城乡一体化环卫管理模式,场镇、社区、企业生活垃圾
做到日产日清,保洁率达100%,城乡环境得到较大改观。
构建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了以城乡一体化、社会全覆盖为特点,城乡低保为基础,助学、助医、建房三大救助工程为配套,其他专项救助、临时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困难群众的生活撑起一张“安全网”。
七、狠抓党的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重点是抓好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党组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是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干部整体素质。转变思想作风,增强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紧迫感;改进工作作风,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导入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提高服务的质量、效率和水平,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严格工作纪律,主要精力和心思放在工作上。
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工委班子建设,坚持集体议事制度并开放党工委会议,把科学民主的理念贯穿于班子建设始终;通过定期集中学习、外出参观等多种方式,提高班子成员抓科学发展、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本领和能力。建立干部激励机制,调整和提拔了一批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科级干部,激发了干部工作激情与积极性。在社区党员中开展“三个转型”(思维方式、致富方式、生活方式转型)活动,并按照社区职能探索党员分类管理新模式。实施“双培双带”为载体,大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鼓励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和带民致富。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去年秀水、丛树成为区级党建示范社区的基础上,今年在所有社区支部中开展创建市级、区级党建示范社区活动,促进硬件、软件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增强社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区委、区政府的具体部署,进一步提高统筹推进“三个集中”的质量和水平,加快龙潭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
龙潭街道党工委
2006年6月26日
第五篇: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必要条件。当前,浙江省已进入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调整不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是浙江实现科学发展走在前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动力。
近年来,浙江省认真贯彻中央的“三农”政策,通过启动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在统筹城乡发展上不断拓展范围、加大力度、提升水平,迈出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步伐。但总的来看,浙江在体制机制方面仍然存在城乡差别和城乡二元分割问题,这是影响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进城农民市民化、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村庄和人口布局优化的主要瓶颈,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躲不开、绕不过的制度性障碍。同时,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触及的矛盾越来越深,推进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中农办把浙江省确定为农村综合改革试验联系点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明确推进改革试验和制度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面上改革创新”与“点上改革试验”两手抓,着力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及制度体系,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着力构建集约化家庭经营与产业化合作经营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应进一步健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着力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推进组织创新,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社成为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普通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农业创业创新、公平分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的有效载体和机制。选择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开展资金互助、保险互助试点,探索实施拓展农产品加工、农超对接的优惠政策;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更高平台上开展农资供应、产品营销、技术推广、技能培训、信用合作、保险合作等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构建普通农民平等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公平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的机制。健全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完善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参与现代农业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
创新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体制,努力形成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格局。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应大力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着力促进农科教融合发展,让农技研发、推广、教育各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合心合拍合力的农技创新与推广体制。探索组建以涉农高校科研机构为主导,农技推广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企业、乡镇科技特派员等共同参与的农科教、产学研联盟,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服务高效、运行顺畅的农技创新与推广体制,形成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格局。探索农业公共服务队伍建设机制,在完
善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基础上,推进乡镇(区域)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功能拓展、条件改善和能力提升。完善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机制,支持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形式创办、合办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深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总量控制、存量盘活、流转规范、布局优化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格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是村庄撤并和人口集聚的关键。应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和跨村置换机制,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促进中心村培育、特色文化村开发和农房集聚点建设。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转让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允许农民依法参与城镇建设规划区范围外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大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整理复垦力度,整理复垦产生的新增建设用地优先用于中心村建设,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机制,加快形成和谐共处的农村社区管理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必须牢牢抓住农村基层社会和谐稳定这个重点。应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主体,完善社区组织设置,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社区工作者队伍。创新农村社区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完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机制,强化对社区成员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社保、养老等公共服务。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集体物业经济,拓展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健全基层矛盾排查化解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创新解决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问题的机制,确保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体制,解决在“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中小企业成长、农民创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积极组建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组织,继续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资金互助社的试点,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拓展资金融通功能的办法,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等抵押贷款试验,扩大农村有效抵押物范围和抵押物受让人范围。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扶贫小额信贷、创业小额信贷,扩大林权抵押贷款,深化实施“便农支付工程”,扩大“丰收—小额贷款卡”、“金穗惠农卡”的覆盖面。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探索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探索组建农村保险互助社。完善政府主导的新农村建设融资平台,促进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新农村建设。建立农民创业服务体系,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促进农民创业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途径。推进这项改革的重点和关键是建立要素供给机制和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应加强农民创业服务,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
记、信息咨询、技术供给、业务辅导等方面支持农民创业,为农民参与现代农业、来料加工业、家庭工业、休闲旅游业、社区服务业等领域创业提供各类服务。转变农民创业方式,形成农村能人带动下的合作创业机制。大力发展劳务合作社,着力解决农村人口集聚后农村闲散人员、中老年农民的就业增收问题。转变农民培训方式,大力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农村„两创‟人才”培养,努力提升农民创业就业的能力。
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着眼于打破城乡分割、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促进已在城镇就业和居住的农民落户城镇上,并切实保障他们在农村的集体经济权利和在城镇的公共服务权益。按照促进人口合理流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原则,加快建立以合法稳定住所或合法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为户口登记基本形式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取消不合理的落户条件限制。逐步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户口性质划分,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完善居住证制度,进一步明确和扩大居住证持有人可享有的公共服务等待遇。坚决维护法律赋予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合法财产权利。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形成与户籍相分离、责权利明确的农村产权制度。明晰的产权不仅是产权流动的前提,也是产权人流动的前提。应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房屋产权登记制度,探索建立农村房屋产权流转、交易和处置机制。健全村级经济合作社组织,严格界定村民委员会与村经济合作社职能。加快开展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造,努力让农民人人持股、户户分红。积极构建市、县、乡(镇)三级联动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引导确权后的土地山林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留用地等进行交易流转。
深化公共服务制度改革,促进农村民生加快改善。在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基本建立后,解决“标准上的城高乡低、质量上的城优乡劣、制度上的城乡二元”问题,成为推进公共服务制度改革的重点。应建立城乡公共服务标准差距逐步缩小机制,继续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教育医疗救助等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应加快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同标,提高中小学校生均经费、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标准,并探索建立享受标准与物价上涨的联动调整机制。探索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质量差距的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师、医生的培训,继续办好乡村全科医生定向培养,推广城乡学校共同体、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等办法。探索城乡公共服务制度衔接并轨,加快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的衔接,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推进城乡合作医疗制度并轨。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深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注重突出顶层设计,加强上下互动、横向沟通。既加快现有改革经验集成推广和体制机制创新,又按照超前探索、先行先试、封闭运行、风险可控的要求,通过设立农村改革试验区开展制度创新改革试验,确保浙江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三农”科学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