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生活垃圾的再生之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调研
调研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及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而来的生活垃圾污染开始侵蚀农村。近十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以年均7%的速度持续增长,农村每天每人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0.86公斤,全国农村每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吨,农村生态环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随着国务院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农村生活垃圾的再生之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调研(节选)
作者:2010“调研中国”华东交通大学调研团队:晏蓉、邹隽、苏长平、苗琬笛、肖娟、程国军、甘卫华
来源:南风窗 日期:2010-12-10 浏览:105
分页显示 调研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及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而来的生活垃圾污染开始侵蚀农村。近十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以年均7%的速度持续增长,农村每天每人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0.86公斤,全国农村每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吨,农村生态环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随着国务院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设定了13项定量指标,如天然湿地面积稳定在3100平方公里,水质稳定在三类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2015年比2008年下降20%,人均生产总值2015年达到4.5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8%。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首先在欠发达地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到2020年,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2 调查方法及调查对象说明
本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村生活垃圾调研以抽样问卷调查法、个别重点访谈法为主,观察法、参考文献法等方式为辅。
经过认真讨论,根据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8个县、市、区内的自然村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的实地调查地点有丰城、高安、樟树、鄱阳、万年、余干、乐平、永修、瑞昌、都昌、星子、九江、新建、南昌等14个县市,并分别对以上各县、市、区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如图1)。
图1 调研路线图
本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村生活垃圾调研共发放400份问卷,回收问卷386份,有效问卷368份,回收率达到96.5%,有效率达到95.3%。为保证问卷的广泛性,选取的受访对象包括在校学生、家庭主妇、留守老人、农村青年、村中儿童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工作性质的村民,其中家庭主妇为34.6%,留守老人为20.4%,学生为15.8%,农村青年为16.2%,儿童为13%。这样,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获取到第一手资料,能客观反映数据的代表性,体现相关问题。为保证问卷的有效性,采取一对一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关于农村生活垃圾现状情况的匿名问卷调查,同时,在对生活垃圾产生及处理情况有整体了解的基础上,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以进行深度访谈,并对问卷中出现的特殊现象进行深度访问,从而挖掘出村民看法和潜在态度。并且,通过向当地政府相关人员咨询,借阅相关政策文件,使我们的调研能从各个角度全面地把握农村生活垃圾现状。根据收集的文献资料及调研所得数据、信息等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建议及有效措施,以便走出垃圾困局。3 调查内容 3.1现况综述
本次调研中,我们共对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14个县市区的29个自然村落、6个垃圾处理中心、2个垃圾填埋场进行了实地走访,涉及农户达400户。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地调研中可以发现,农村中存在着生活垃圾随意乱扔、垃圾处理意识不强、垃圾管理制度不完善、垃圾处理技术参差不齐等普遍现象;垃圾处理中心的焚烧技术不够完善,对废气、污水的处理不彻底,造成二次污染;垃圾填埋场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后期维护不够,造成环境脏、乱、差的局面,而且日益恶化。从走访的调研地中发现,虽然有些农村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新农村、生态渔村等相关建设,建设了垃圾的基础处理设施,提供了配套的垃圾处理技术,加强了环保知识的宣传,增强了村民的垃圾处理意识,但是由于地理环境不一,村民的配合积极性不高,设施的后期维护及管理不到位,垃圾的日益增长与垃圾处理依然存在很大矛盾,垃圾处理现状不容乐观(见图2)。
图2 垃圾处理现状及处理中心 3.2 调查结果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及所得相关数据的分析,辅之对个别重点访谈记录的研究,我们深入透彻地了解到调研地的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见表1): 3.2.1农村生活垃圾数量及种类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不仅数量多,而且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趋向多样化,逐步向城市“看齐”(见图3)。
图3 垃圾来源
题1:“您家主要生活垃圾有那些来源?”从图3中可以看出,选择A选项厨房废弃物有50%,选择B选项废塑料、废纸、碎玻璃、碎陶瓷、碎纤维、废电池达41.30%。这一结果表明,农村的主要垃圾来源仍然是厨余垃圾。但是通过对村民的深度访谈,了解到村民的生活垃圾不仅为废菜、煤灰、蛋壳、废弃的食物等厨房废弃物,还有农药瓶子、塑料包装盒、没法卖的废家电等垃圾也逐渐增加。这些都足以说明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包装化、厨房煤气化等逐渐普及,农村消费品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固体废弃物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题2:“您一般处理垃圾的周期是?”所整理的数据中发现,3天以上处理一次的农户仅占所有所走访农户总数的3.125%,即说明大量村民家中垃圾较多,处理频繁。这可表明,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逐步城镇化,村民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这将导致农村垃圾数量猛增。3.2.2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及设备情况 乡镇除废物箱、垃圾容器等有设置外,其他均无设置,环卫设施比例偏低和缺乏。同时,有环境卫生设施的地区由于布局不均衡或是政府重规划、轻运行,致使环境卫生设施形同虚设,流于形式,给使用和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
图4 垃圾处理方式
在题7“您在生活中如何处理自己家的生活垃圾的?”中,从图4中可以发现仅有42.19%的村民会自觉放到指定的垃圾投放点,50%的村民乱扔。因此,需要有完善的垃圾处理设施及政府的合理制度来约束村民对生活垃圾进行正确的处理。农村固体垃圾的处理要由三个方面力量来承担,第一是村民,第二是村组干部,第三是政府。群众的责任是将家庭垃圾分类。而在题16“您对垃圾分类怎么看?”中,高达46.88%的村民认为垃圾分类有些多此一举,甚至有15.63%的村民不知道有垃圾分类一说。由此可见,良好的环保意识与完善的设施设备相辅相成,只有双管齐下才能真正发挥出他们共同的作用,处理好生活垃圾,保护环境。3.2.3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
题13:“下面哪种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在你所居住的地方最常见?”中,图5中显示只有20.13%的村民选到D选项将垃圾归类,不同的垃圾进行不同的处理。图5 常见垃圾处理模式
图6 村民垃圾处理方式
题14:“您村里的垃圾主要是怎样处理的?”中,从图6中发现选择D选项不处理是占有较大比例的,达到20.31%。并且在走访过程中,村民反映村庄里面基本没有人会收垃圾,只有废品回收站的人会经常来收废纸,废瓶子,旧家电等能卖钱的丢弃物,像废塑料,旧电池等生活垃圾就直接扔。目前,农村垃圾处理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三种技术。卫生填埋成本低、易于操作,对于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较为实际,但垃圾减容少,占用土地面积大,产生气体和挥发性有机物量大,并对土壤和地下水存在长期的潜在威胁。对于有机物含量高的垃圾可作高温堆肥,但堆肥技术尚不成熟,肥料肥效较低,对有机质含量、温度、湿度、含氧量、pH、碳氮比有要求,占地较多,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污染,且堆肥质量不易控制等,农民一般不爱用。焚烧处理方式相对前两个较好,但投资、运行成本高,对搅动程度、垃圾含水率、温度和停留时间、燃烧室装填情况、维护和检修有一定要求,如果技术不过关,焚烧还可能产生大量二恶英,造成二次污染。总之,这些方法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点,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难的问题。
3.2.4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关制度情况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虽然有些农村在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宣传,但并不到位,后期的监督工作也不是十分理想,村民普遍反应虽然知道垃圾分类这一概念,但却不知道怎样的分类才是正确的。说明目前实施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到位、宣传不到位。
3.2.5对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视程度 即使有完善的处理垃圾的措施,但农民观念意识不强,村委或政府对垃圾处理上不够重视,生活垃圾的处理仍然得不到很好的效果。
图7 垃圾处理措施
图8 政府重视程度
图9 村民满意程度
图10 村民对垃圾处理制度的了解程度
纵观题
3、题
4、题
5、题15图形分析很容易发现,对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视程度方面,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村民的环保意识不高,对垃圾处理制度很不清楚。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偏低,群众的环保观念和公共卫生意识淡薄,缺乏保护环境意识和责任感。由于农民对垃圾的危害认识不足,将可分解与不可分解、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有害与无害生活垃圾混为一体随意丢弃。由于农民对垃圾的危害认识不足,在处理垃圾上就显得极为随意,许多地方垃圾遍地,无人处理,甚至是随意焚烧,造成空气、土壤、水体污染严重。(2)基层干部认识存在误区,重视不够。在政府实际工作中,政府政管理部门的执法范围更多的或完全集中在市区城镇和中心乡镇,一些地方村干部甚至乡镇领导对垃圾造成的环境危害性认识不够,只重视新农村的建设却忽略了长效机制的建立,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执法管理处于一种近乎真空的状态,没有专门针对农村这一特殊环境和区域的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给依法管理带来了困难。更有一些传统的村庄由于经济负担或传统农村观念等原因影响,对垃圾的侵害视而不见,忽视了环境管理的重要性。(3)垃圾处理后勤服务的成本高、投资少、运营不顺畅。
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收集运输处理的建设和运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来自政府的财政支持,致使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无法正常运作。据有关部门估算,乡镇建设一个日处理五吨垃圾的处理厂,需投资约150万。多数乡镇财政较困难,基本上无法承担巨额的垃圾处理建设投入的运营管理费用。目前,由于垃圾处理的后勤服务设施投资成本高,回收期长,致使很多自然村后勤服务跟不上。同时,运行难以到位,是制约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深入开展的重要原因。由于运输成本高,大多数政府无法提供相关支持,致使运输难以解决,这都影响了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无法及时完成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5 农村生活垃圾对策分析及建议 在了解农村生活垃圾产生多、处理难的原因后,并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相关情况,我们认为,垃圾处理方式应是坚持“无害化”处理的基本原则;着手于“减量化”,从源头分类收集,减少垃圾产生量;实行“资源化”战略,为后续的综合处理打下基础,从而解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关问题。5.1减量化
5.1.1 建立并完善家庭废弃物回收系统
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虽然大部分农村居民都了解废旧报纸、塑料等的经济价值,但由于农村地域因素,以前那种“游击式”的个人收购公司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定点式的正规物资回收公司,虽然这有利于城市的管理,但由于回收点距农村较远,付费过低等原因,很多家庭都白白将可回收垃圾直接丢弃。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闲置生活用品的更换频率明显增加。居民抛弃的“生活垃圾”中甚至包括完好的木柜、板凳、儿童玩具等物品。很多居民虽然知道弃之可惜,但由于不了解回收渠道,只能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物资回收公司,甚至直接丢弃。政府须建立以农村为单位建立可回收废弃物回收系统,由工作人员定期上门收集;并加强废旧回收,推动旧货市场的发展。现阶段及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拣破烂”的劳动政府应重新评估,将这种行为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看待,有意识地组织、鼓励、支持他们的行为,充分利用这批免费的劳动力,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培训教育,在现有基础上,提供废品回收场地,扩大废品回收范围,对回收经济效益低下或目前没有经济效益的废品,可通过政府收购的方法回收,然后再向生产该类商品的厂家征收处置费。5.1.2 完善垃圾处理收费体系 以完善的垃圾回收体系作保证,拓宽村民排放垃圾的选择途径,采用垃圾收费的管理政策,将能真正实现垃圾减量化。定额用户收费和计量用户收费是生活垃圾收费最基本的两种方式,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采取这两种方式。从综合效益分析,以垃圾收费为手段的减量化措施主要发挥了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垃圾收费的直接目标是筹措资金。事实证明,这是缓解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资金匮乏这一现实矛盾的重要手段;第二,垃圾收费的根本目标还是在于从源头对垃圾排放量进行控制和消减。据欧洲回收和再利用协会(ERRA)1998年统计资料显示,垃圾收费对于减少垃圾排放量具有潜在的效果。显然,垃圾数量的减少使环境污染负担大为减弱,摒弃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管理思想,节约了末端处理低效率的治理投入,从根本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5.1.3 加强儿童环保教育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的未来,培养环保意识就应该从娃娃抓起。我们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家庭中儿童成员大都对该方面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适当的教育和指导下不但自己能够完成生活垃圾的分类工作,而且还可以对父母等长辈的行为起到督促的作用。因此在鼓励成人进行垃圾分类的同时,相关媒体和教育机构应重点加强培养儿童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小学习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鼓励儿童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减量化处理,养成良好的习惯。5.2无害化
5.2.1 建立并完善垃圾分类制度 要做到垃圾的无害化,首先我们应该从垃圾分类开始做起,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农业生产附属垃圾(蔬菜枝叶、瓜果皮、各类腐坏蔬菜和水果等)、燃料废渣(煤渣、草木灰等)、建筑材料类(碎砖瓦、渣土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等)、高科技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人畜排泄物等。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制度,在对垃圾进行完全分类后,再针对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有效的相关处理,从而最终达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5.2.2 对传统无害化处理方法进行改善
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主要采用的传统无害化垃圾处理方法分别是焚烧、填埋、堆肥,虽然这三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但也有一定的缺陷。焚烧方法中,垃圾燃烧后会对大气产生二次污染;而填埋方法中垃圾会对水质和地表产生污染;堆肥法则和填埋法差不多,对土壤和水质都有一定的污染。由于传统的三种方法都存在的缺陷,这样也使得垃圾无害化处理不能有效的开展,因此对传统无害化处理方法进行改善时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可以结合各自然村的当地条件,进行相关合理的改善。例如:将焚烧炉进行再造,对焚烧垃圾后排出的废气进行后期处理,从而满足环保要求;对填埋场或堆肥地可进行发电站等设施的建设,合理利用能源,减少二次污染,从而达到无害化的效果。5.3资源化
在我们调查研究过程中,通过文献资料和实地探访,了解到除了以前传统的资源化垃圾处理方法外,另外几种新型的资源化垃圾处理方式: 5.3.1 电子废弃物和废旧电池的再利用 在我们对丰城市的实地调研中,我们参观了格林美公司——针对电子废弃物和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的公司,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回收利用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物等废弃资源循环再造高技术产品。公司建立了从废旧资源到高技术产品的高端循环再造模式,利用自主开发的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电子废弃物、废旧钴镍资源、废旧电池等废弃资源循环再造塑木型材和钴镍行业中的超细钴粉、超细镍粉等高附加值产品,形成了超细钴粉、超细镍粉、钴镍电池材料、塑木型材、无铅焊料等多种高技术材料系列。以此类公司为主体建立的中国废旧电池回收网络的成功实践,标志着中国资源的“城市矿山”开采模式的实际运行。
运用此类公司的相关技术能够避免废旧电池乱丢乱扔现象的发生,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这将成为废旧垃圾合理回收利用的一场变革。5.3.2 仿生技术应用于生活垃圾处理
这是在西安阎良首先试行的一种新型垃圾处理方法,目前效果很好,且没有二次污染。这种技术是中国科学家从动物胃的消化分解原理得到启发,将“仿生技术”应用到了垃圾处理,发明了这种技术。与传统的堆肥法、填埋法和焚烧法不同的是,这里的垃圾没有聚集起来堆积如山,而是根据垃圾的形状、体积、比重、运动碰撞时的弹跳高度等特性,利用智能控制风力、重力、磁力、形状、离心力、速度,将金属类、电池类、玻璃、纸张、塑料、土渣、建筑废料、有机质等全封闭、自动化分选开,日处理200吨生活垃圾,并实现无废气、废液、废渣排放。经过一道道处理、加工,厂房的另一头,是垃圾变废为宝的成果:软质塑料垃圾变成了塑料的再生颗粒,硬质塑料变成可燃气体或重油,建筑废料、土渣制成免烧砖,有机废弃物变成肥料还田,产品也供不应求。进厂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基本没有二次污染、全资源化利用,虽然这种方法不是在我们所调研的地区所应用,但是我们觉得这种方法应该得到推广与普及,这是未来垃圾处理的理想方法。6 小结
为加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解决好日益严峻的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将刻不容缓。农村生活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因此在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下,在政府、企业、农民的重视、参与和行动中,寻求一种投资少、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的处理工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从而解决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的相关问题,共同造就美好生活。
第二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划调研—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划调研—
推进我们省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宏伟决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社会注意新农村意义深远,任务艰巨,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稳步前进。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借此契机,江西迎来了一个快速、高效发展的春天。
在这个假期,我们去了我们村(鹰潭市工业园区倪家村)的村委会进行实践调研活动,在那里我们看到很多家乡惊奇的变化。因为有很多优惠的政策在我们们村里实行,这也是我们们村这几年发展迅速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在“三农问题”上得到很大的解决。经过村里的领导介绍我们了解到我们村正在加快推进生态旅游建设,村里的产业也正在由单纯的第一产业向多元化产业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工业园。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保障!
对于“三农问题”不是中国特有的,但有中国特有的客观实际。“三农问题”是三农的各个方面的弱质性带来的,有其质的、历史的、社会的深刻原因;解决“三农问题”要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入手,对宏观政治体制、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派遣大批“小康工作队”与广大农民“三同”,在实践中探讨、创造、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任何工业化国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问题的突出性主要是中国人口基数大,解决起来规模大;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单方面独进,“三农问题”积攒的时间长,解决起来难度大;新中国建国50年,许多城市政策设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比较效益短时间内凸显,解决起来更加复杂罢了。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
1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系统的描述是指21世纪的中国,历史形成二元社会中,城市现代化,二、三产业发展,城市居民的殷实,受制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
在农业问题问题上,我们村实行补料加补钱的优惠政策,是农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提高和改善。比如说沼气池在农村的建设,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政策。在我们村沼气池建设上,当地政府补助材料并且另外在补助400元人民币,对于我们们西部那些落后的地区,由于对这方便知识了解不足,误认为是政府的一种表面工作,但通过这样的优惠政策,很大程度上提高人民对政府的信任。这种优惠也推动的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村民积极配合政策市实施。很多人家都用上了沼气,这是目前较为环保的燃料,材料也不难,利用农村养牲口的大便即可。我们村的发展最近几年真很快。
对于农村问题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但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很多体制在我们村得到适当的调整,因地制宜这才是实行政策的客观方法。我们村的乡间小路也不再是泥土,而是水泥路,家家通公路,这对于我们们那落后的山区已经的很大的变化了。
对于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便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在最近几年,人们的传统观念得到很大改变。当地政府不断对村民宣传计划生育的知识,并且认真落实中央政府的政策,对独生子女进行各方面的优惠,村里还不是举行妇女活动,对村民的素质的改善有很大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没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国民如何与强国竞争?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要减
轻农民负担。现在的农村不但可以不交农业税,甚至还有补助。但是在个别地方却农民负担依旧。
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同样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才是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尤其重视,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解决农村问题是中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中国农村虽然有局部的繁荣,但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双重挤压下,中国农村处在破产的边缘,孕育着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引人关注。2003年2月8日,《人民日报》用第2版一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温家宝的文章《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而奋斗》。这篇文章是温家宝在1月7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可以看出“三农”问题在新领导集体整个施政战略中具有前所未有的分量,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种新的思路和施政理念正在悄然中形成。这次农村工作会议中央特别重视,胡锦涛、温家宝以及曾庆红、黄菊、李长春都出席了会议,显示了中央领导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会议文件对“三农”问题的提法有了新的表述,称其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此之前的提法是“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2008年10月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闭幕。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改革的焦点问题。
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最重要的是扩大农民就业。要内外结合、多措并举,既 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做足种植业结构调整、耕地精耕细作的文章,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又要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增收空间,还要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大战略,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
业,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基本问题,由这一问题折射出来的制度成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反映国民待遇的法权落实问题又有产权明晰问题;既有行政权障碍问题,又有知情权、发展权障碍问题;更有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因素。但要探析与“三农”问题形成相关的终极制度原因,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社会等级制度当为其要。事实上,二元社会体制本质上反映的是按社会等级高低决定发展的先后顺序、接受各种公共服务的多寡以及就业的选择机会等。就农民而言,除了土地可算做是有保障的生活来源外,其他社会公共服务和福利保障少而又少;相反,中国农村多数县乡财政的窘况和供养人员过多,不仅危机到对农民的公共服务,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因此可以说,“三农”问题的根本制度原因是社会等级制度及其思想观念影响下的社会运行机制与运行方式。
在以上阐述来看,我们村虽然发展不完善,但是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村工作人员积极的工作态度使我们村的发展走在了其他村的前头,做到了争先创优,科学规划,扎实配合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充实了我们的暑期生活,更让我们在活动中了解了国情,受到了教育、服务了社会、增长了才干。同时,“三下乡”还让我们意识到了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也让我们认识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我们们要想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大学生,要想尽快地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就绝不能只埋头于书本之中,必须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使自己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在这段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和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们们是将来中国的建设者,是将来中国的希望,我们们应该努力学习,更应该在学习中争先创优,为将来建设国家和自己的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延及子孙的持久工程。我们认为我们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科学规划,要将农村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结合在一起统筹规划,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实施。根据我们县农村实际,我们认为要坚持以下原则:一要坚持民族风格、传承文化的原则。我们县具有其自然、历史等渊源和经济、社会条件,承载着底蕴丰厚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胜地。对具有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资源的农村,要结合保护和开发利用,保存古文化的特色和传统。二要坚持美化环境、设施配套的原则。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要实施村庄周边的封山育林、植树绿化,实现村庄道路硬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要坚持布局合理,设施综合配套,下大力气解决好道路、电力、通信、饮水、排污以及卫生文化教育等配套设施。三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彻底改变过去农村“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现象。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落实村民自治,充分调动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创建文明县(区)、文明镇(乡)、文明单位、文明庭院、生态文明村、文明户和科技示范户活动,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文明和谐的农村新风尚。
第三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48亿元,年末总人口2006.6万人。
第一章发展背景
第一节 现实基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江西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第三节 战略意义
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坚持科学布局,促进协调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促进跨越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
第二节 发展定位
——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第三节 主要目标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2009年~2015年为先行先试、强基固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2016年~2020年为深入推进、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
2009~2015年重点规划期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生态文明社会初步构建。
第四节 功能分区
——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高效集约发展区。
第三章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第一节 湿地保护
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
第二节 污染防治
加强生活污染防治。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第三节 绿色屏障建设
构建生态廊道。加强植树造林。
第四节 血吸虫病防治
加强综合治理。提升防治能力。
第四章 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
第一节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提高优质粮食生产能力。开发绿色有机农产品。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生态农业服务体系。
第二节创建新型工业体系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
专栏3:新型工业产业基地
● 光电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基地
● 生物产业基地● 铜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 优质钢材深加工基地● 炼油及化工产业基地
● 航空产业基地● 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
第三节培育现代服务业
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服务业。
着力发展旅游业。
努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
大力拓展金融服务。
专栏4:服务业重点项目
● 生态旅游基地● 传统文化产业园
● 红色旅游文化产业● 服务外包体系建设工程
● 现代物流基地● 特色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全文发布
第五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统筹布局、适度超前、安全环保、集约用地原则,加快水利、交通、能源和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形成与建设生态经济区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第一节 强化水利设施
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加强主要圩堤和河道治理。
完善灌溉排涝系统。
第二节完善交通体系
铁路建设。公路建设。
水运建设。机场建设。
第三节保障能源供应
建设重大能源项目。开发可再生能源。
完善电力传输网络。加快油气管网建设。
推进能源节约。
第四节健全信息网络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政务统一应用平台建设。
电子商务基础平台及服务系统建设。
农村信息网络建设。
专栏5: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 水利保障体系工程 ●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工程
程
能源供应体系工●
第六章构建生态文明社会
第一节建设绿色乡村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建设富裕文明、安宁祥和的美好家园。优化村庄布局。打造生态家园。树立文明乡风。
第二节创建生态城镇
营造宜居环境。引导绿色消费。完善社区功能。
第三节促进社会和谐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人才支撑和就业服务。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专栏6: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工程
● 生态创建工程● 生态景观工程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
● 农民知识化工程● 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工程
第七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以省会城市为核心,区域其他5个中心城市为重点,加快构建鄱阳湖城市群,形成以点带轴、以轴促面的城镇集群发展模式。
南昌 九江 景德镇 鹰潭 新余 抚州
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第三节带动革命老区发展
提升发展能力。推进扶贫开发。加大扶持力度。
第八章深化改革开放
第一节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推进市场一体化
第二节 推动生态环保机制创新
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保长效机制。积极推进相关改革试点。
第三节扩大开放合作
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切实加强国内区域合作。积极推进国际生态合作。
第九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加大国家支持力度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加强金融政策支持。给予重大项目支持。
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
第三节加强监督检查
第四篇: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引言: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鄱阳湖经济区。是江西发展的机遇,江西的经济将实现飞跃式的发展。用科学的 眼光看待这个发展的机会。
1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崛起的战略举措,是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要以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切实保护鄱阳湖区域优良的生态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的高度统一,使鄱阳湖区域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聚集区、改革开放前沿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鄱阳湖是江西的代名词,是我省的名片,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鄱阳湖的保护治理和鄱阳湖的经济开发关系江西未来的发展,关系全省4300万人民子孙后代的福
一个地区的发展,全民皆富才是一个地区的富裕。面临机遇,要善于把握,把握好,明天将是另一番景象。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清新的一座城市,让人有种自然与现代结合的感觉。这是现代都市的发展趋向,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建设鄱阳湖经济区就是江西发展的一个机遇。要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实现可持续发展。
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有了政策的扶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繁荣景象指日可待。江西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提供人才资源。江西高校林立,人才倍出。文化和经济是一致的,同步前进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要把基础巩固好,实现全方位,多领域的发展。
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60%。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鄱阳湖又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
建立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的长效机制。科学制定规划,指导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强立法,制定和完善加强鄱阳湖保护治理、促进经济开发等方面的法规;制定新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分行业制定鼓励、限制、禁止发展的产业目录;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生态保护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美国硅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里是美国重要的高
新技术产区。发展微电子产业,再加上优美的环境。这里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优美环境和发达经济并存的城市。鄱阳湖同样具有优越的生态环境,但经济有待发展。把握好先天的地理环境优越,努力促进后天的发展。
为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要拟定合理现实的定位。计划好今后发展的道路和目标。
1.建设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2.建设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
3.加快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带动区4.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战略目标做好了区域定位,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未来的发展会需要多长时间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近期为2009年至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2009年—2015年的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到2015年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率先在欠发达地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到2020年,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 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就因为有了良好的基础,以后的发展会如日中升的。历史的车轮是在转动的,而且会越转越快的。
发展的方向要明确,结合自身省情作出合理的选择。如资源的分布及数量,人口的稠密度来分析。
光电产业基地:以南昌为中心,重点建设硅衬底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及器件项目、LED照明光源项目、高亮度LED显示屏项目、LED背光源项目、有机发光器件(OLED)项目、计算机等终端电子产品项目、第三代移动通信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新能源产业基地:以南昌、新余为中心,重点发展高性能且资源高效利用的高纯硅材料、太阳能电池组件与发电系统、兆瓦级以上风电设备和螺杆膨胀发电机组等项目。
生物产业基地:以南昌、樟树为中心,依托南昌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樟树中药产业传统优势,重点推进中药现代化,建设治疗艾滋病新药、抗癌原料药、新型功能糖、血细胞分析仪器、磁共振成像系统等产业化项目,积极培育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新兴产业,形成从生物医药到生物医疗器械、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的完整产业链。
铜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以鹰潭、南昌为中心,以江铜集团为龙头,提高铜冶炼水平,重点开发铜引线框架、铜板带、铜箔、特种漆包线等高精度、高性能产品。
优质钢材深加工基地:以超量或等量淘汰省内落后钢铁产能为前提,依托新钢、萍钢、南钢现有生产能力,以区域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船板、弹簧钢、建筑用钢、线材等钢材深加工产品,提升钢材深加工水平。
炼油及化工产业基地:以九江为中心,实施九江石化油品质量升级工程,适时实施化肥原料路线改造项目,落实环保措施;以永修为中心,重点发展有机硅单体和有机硅系列深加工;以樟树、新干为中心,积极开发离子膜烧碱、纯碱以及无机氯产品和有机氯产品。
城市发展南昌: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的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强化昌北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引领作用,重点发展汽车、航空、医药食品、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等产业,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基地水平;加快发展金融、商贸、物流、会展、旅游、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金融、旅游集散中心,全国重要的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加快形成南昌一小时经济圈,联动发展新建、安义、进贤、余干、南昌县城和丰城、樟树、高安市区。
具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创建一流生态文明示范区。主要是实施“绿色生态江西工程”,以水污染治理为重点,推进污水达标排放工程,制止非法采砂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节能降耗减排工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湿地保护工程,血吸虫病防治工程等建设。同时,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的前期工作。
――加快经济发展,使环鄱阳湖区成为江西崛起的带动区。主要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有序推进昌九工业走廊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加强城乡统筹,使环鄱阳湖区成为江西城乡协调先行区。合理发展大、中、小城市,逐步形成以产业为基础、功能互补、空间布局合理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继续落实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稳定、健全、高效的工作机制。
――建立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的长效机制。科学制定规划,指导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强立法,制定和完善加强鄱阳湖保护治理、促进经济开发等方面的法规;制定新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分行业制定鼓励、限制、禁止发展的产业目录;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生态保护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
发展经济必须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水,陆,空都通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点工程:1交通-昌九城际,杭南长高铁,景德镇机场扩建等。2能源—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鄱阳湖风力发电等。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改变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促进中部及江西崛起新的增长极。鄱阳湖地区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生态农业。种植本地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一片金黄色的稻田,一湾清澈的湖水,岸边上优雅的别墅和不远处的办公大楼。这景象将在不久后的将来呈现在世人面前。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意义重大,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加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国务院指出,要把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重大举措,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国务院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产业基地。用科学的态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项目建设,都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当前,全省各地抓项目建设决心大、力度大,这是好事。值得注意的是,抓项目建设、搞招商引资,一定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不能使用行政手段下指标、分任务;一定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坚决不搞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项目,坚决不搞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不
搞水分,不弄虚作假。乡镇党委政府应集中精力抓好“三农”工作,原则上不搞招商引资,有合适的项目可在县级工业园区落户。各级干部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优良的作风推进科学发展、加快我国崛起。我们要描绘出一幅美好的规划图。
鄱阳湖会因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变得更具活力。不再有鱼腥味,而是从湖中飘来清新的空气。人门将可以在岸边观赏到候鸟迁徙的过程,骑着车沿着岸边观赏湖中的美景。物种的多样性不会因发展经济而减少,而是会出现人与动物,生态环境和谐的发展。人口的增长间接地使水资源总量下降。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导致“围湖造田”,破坏了地表水;这种现象要坚决反对。在前进中不断进步着,进步是自然界中神秘的概念,任何生物都是沿用这一条件和大自然保持着同步,如果失去方向就会停滞,就会在方向的尽头消失。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一要义是发展,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发展虽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为各方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科学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首要力量。
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保护生态入手,再延伸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争取列入国家规划,上升为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既保住“一湖清水”,又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努力把鄱阳湖保护开发推向新的阶段,使之成为生态优美、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层次较高、城乡协调发展的功能区。统筹兼顾,江西不会停下历史发展的脚步,不但前行着。
参考文献:1 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在2010年3月1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座谈会的发言江西日报
第五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讲稿
我们能够感觉到,现代社会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交通越来越便利,gdp也在不断增长,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水土流失严重,湖泊被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各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工业化过程中经济飞速的发展大多是建立在破坏环境及消耗大量资源的基础之上的,那么基于这样一个大背景,全世界都在反思,人类文明该如何发展下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它将成为主流;而我们国家也先后提出了一些列重大方针政策,目的是引导经济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那么在这样的战略环境下,江西省结合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即江西现在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期”,也就意味着资源能源的压力在不断加大,生存环境容易恶化,为了要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权利,就必须探索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道路,因此江西省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并且国务院在2009年批复了这一《规划》,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
-------------------背景 接下来我将围绕位置范围、发展定位、功能分区、特色以及实施影响几个方面对该规划做一个大概介绍。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就是以鄱阳湖为中心,包括周围的南昌、景徳镇、鹰潭等38个县市区。
--------------位置范围 基于鄱阳湖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以及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毗邻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发展的潜力较大,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
因此将其定位为:(三区一平台)
1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
2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保障区
3加快中部崛起的重要带动区
4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发展定位
规划又根据区内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特征和经济地域的内在联系,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三个部分,湖体核心保护区,以98年最高水位线为界,有5181平方公里,滨湖开发带一湖体核心保护区界线,向陆地延伸3公里,有3746平方公里,区内其他范围称为高效集约发展区,依据各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现状及开发潜力,对各区的功能进行了界定,湖体核心保护区主要强化生态功能,禁止开发,而滨湖开发带主要是构建生态屏障,严格控制开发,高效集约发展区则集聚经济人口,高效集约开发。
----------------功能定位
围绕着前面所说的发展定位及各区的功能定位,规划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1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2环境友好型产业大发展3重大基础设施建设4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6深化改革开放,而其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环境有好型产业的发展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规划的重点,也是该规划具有特色的地方,我将对这三个方面做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
(1)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这部分是以湖体保护,滨湖控制、生态建设为重点,用工程建设的方式旨在提高环境容量和生态功能,增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了可持续的长远发展理念。包括重要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污染防治,绿色屏障建设,血吸虫病防范,工程建设方面,在鄱阳湖建立了五个重点的自然保护区(图),以及遍布区内建设了三十余个污水处理中心,恢复生态植树造林等(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特色是生态,核心还是要促进经济发展,那么就要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关键的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规划中强调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这是第二个特色,按照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在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三个方面进行规划调整,①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要求利用现代科技生产经营方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依据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包括优质稻谷生产基地、油菜基地、水产品基地、柑橘基地、茶园基地、食用菌加工基地、优质蔬菜基地。
② 第二块是工业,要求创建新型工业体系,突出特色,改造传统优势工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借鉴了国际与中国业内已成熟的产业转移和集群发展模式,各市抓住本地的优势,建立了八大产业基地(图),在南昌市建立了光电、新能源、生物、铜精深加工、航空、汽车产业基地,九江炼油及化工产业基地,湖口优质钢材深加工基地、景德镇航空、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贵溪铜冶炼生产基地、樟树生物化工产业基地、新余新能源产业基地、新干化工产业基地,实施支柱产业基地化战略,有利于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既整合了有限的资源,又可根据产业的前后级旁侧关联效应,优化产业结构。
③ 培育现代服务业,要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依托中心城市,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文化、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充分发挥服务业配套、支撑和引领作用,主要也是依靠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
(3)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项目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针对重点项目建设《规划》
包括4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一是水利设施完善,兼顾防洪与抗旱、生活与生产;第二个方面是保障能源供应,建设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图)布局合理规划,为区域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除此之外,《规划》还要求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完善电力传输网络,加快油气管建设以及信息网络建设。
-------------------------基础设施 针对规划中的范围广、任务重的系统工程,分阶段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2015年为先行先试、强基固本阶段;2016年~2020年为深入推进、全面发展阶段,可概括为三个定性的目标1保证区域生态环境继续畏惧全国前列2经济实力明显增强3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该规划批复至今有四年多,从规划实施以来生态环境也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下鄱阳湖的环境,在定量目标上也不断地靠近,鄱阳湖湿地面积由08年46937.5公顷到13年增加到70126.8公顷,区内38个市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也不段提高、稳定在63%以上,此外经济综合实力也显著增强,2009年区内生产总值4491.39亿元,2011年达6805.48亿元,到13年前三个季度就达到了5739.2亿元,人均gdp也不断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这些进步都充分肯定了规划的重大战略意义。当然这其中也有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比如完善鄱阳湖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工程建设的力度、加强监督和统计等。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