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关于律师主持和解制度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9-05-14 18:5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湖区关于律师主持和解制度的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湖区关于律师主持和解制度的实施意见》。

第一篇:西湖区关于律师主持和解制度的实施意见

西湖区司法局 西湖区人民法院

关于律师主持和解制度的实施意见

为提高诉讼效率,充分发挥律师在化解民商事纠纷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西湖法院探索诉讼和解模式的实践经验,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则

第一条 〔定义〕

律师主持和解是指在西湖法院受理的当事人各方均有律师作为委托代理人的民商事案件中,律师为促进各方当事人自愿在诉讼过程中自主协商、达成和解所主持的相关庭外和解工作。第二条 〔基本原则〕

各方当事人在律师主持下进行和解,须遵循自愿、平等、自决、合法原则。

第三条 〔适用案件范围〕 除下列案件外,西湖法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均可由律师主持进行和解:

(一)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式催告程序、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

(二)涉及身份关系、权属关系、合同效力等必须由人民法院裁判确认的案件;

(三)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在起诉时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案件;

(四)其他依案件性质及特定情形不适宜由律师主持和解的案件。

二、审查与启动

第四条 〔启动方式〕

律师主持和解工作,可在案件受理后、判决作出前由当事人申请启动或由法官建议启动。

第五条 〔原告在起诉阶段的申请启动〕

对西湖法院受理的原告起诉时已经聘请律师的案件,立案庭应在立案时向原告告知其可以申请启动律师主持和解程序。申请启动律师主持和解程序的原告应按要求填写《律师主持和解申请书》,申请书经原告及代理律师分别签名或盖章后于原告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后三日内交回西湖法院。

西湖法院收到原告申请后,应告知被告,同时将《律师主持和解申请书》随同《应诉通知书》、起诉书副本、开庭传票等一并送达。被告聘请了律师并同意启动律师和解程序的,应在答辩期内将《律师主持和解申请书》经被告及代理律师分别签名或盖章后交回西湖法院。第六条 〔被告在答辩期间的申请启动〕

西湖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将《律师主持和解申请书》随同《应诉通知书》、起诉书副本、开庭传票等一并送达被告。申请启动律师主持和解程序的被告应按要求填写《律师主持和解申请书》,申请书经被告及代理律师分别签名或盖章后于答辩期内交回西湖法院。

西湖法院收到被告申请后,应在三日内告知原告。原告聘请了律师并同意启动律师主持和解程序的,应在三日内向将《律师主持和解申请书》经原告及代理律师分别签名或盖章后交回西湖法院。第七条 〔案件审理期间的申请启动〕

各方当事人在案件审理期间就启动律师主持和解程序达成合意的,可在法院裁判作出前向承办法官提交由各方当事人及代理律师签名或盖章的《律师主持和解申请书》。第八条 〔法官对启动申请的审查〕 对当事人提出的律师主持和解申请,承办法官一般应予准许。但属于本实施意见第三条所列四种情形,或在审查过程中发现有下列情形的,不予准许:

(1)当事人利用和解期间拖延案件审理的;

(2)争议、矛盾较大,不具有达成最终和解可能性的;

(3)根据个案实际情况存在其他不宜进行律师主持和解的情形。第九条 〔法官的建议启动〕

对符合律师主持和解条件的案件,承办法官可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在裁判作出前的各诉讼阶段征询各方当事人意见,适时建议启动律师主持和解程序。在征得各方当事人和律师明确同意后,律师主持和解程序即行启动。以上情形应记入笔录,入卷备案。

三、和解的进行

第十条 〔和解期间〕

律师主持和解程序启动后,承办法官应视案件的复杂程度指定和解期间。和解期间一般不超过20天,期间内确因正当合理理由无法达成和解的,各方当事人可向西湖法院申请延长一次,延长期间一般不超过10天。

律师主持和解的上述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第十一条 〔和解地点〕

律师主持和解可以在西湖法院的调解室内进行,也可以在各方当事人或律师协商确定的地点进行。第十二条 〔律师的代理权限〕

主持和解的律师应当有当事人委托其代为进行和解的授权。无代为进行和解权限的一般代理律师主持下达成的和解协议对当事人无约束力,但当事人事后予以追认的除外。第十三条 〔律师的工作内容〕

律师受己方当事人的委托、代表当事人利益主持和解工作。

律师应对案件事实进行必要调查,在充分了解事实的基础上向当事人阐明法律规定,进行利弊分析,并根据己方当事人的意愿,制定符合当事人意愿的和解方案。律师应就己方制定的和解方案和对方提出的和解方案向当事人进行全面、详细的说明,使当事人知悉和解方案被接受后可能引起的法律后果。

主持和解过程中,律师应注意化解当事人的对立情绪,及时缓和矛盾。在考虑自身需求的同时,引导己方当事人理解对方立场,分析阐明对方和解方案中的合理化部分,帮助各方当事人寻找共同的利益基础,引导当事人作出合理选择,促成最终和解。主持和解过程中,律师发现案件不适合和解程序的,可以建议承办法官终止和解程序。

在无法促成和解的情况下,律师应及时向承办法官通报。第十四条 〔律师的义务〕

律师在主持和解工作中应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律师执业规范,对当事人负有忠实义务、勤勉和尽责义务,不得有下列行为:(1)强迫当事人接受和解;

(2)诱导、蒙骗当事人做出与其真实意愿相悖的错误意思表示;(3)串通对方当事人或律师损害己方当事人利益;

(4)利用和解协议规避法律法规、损害他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对当事人忠实、勤勉和尽责义务的其他行为。第十五条 〔更换律师的情形〕

律师主持和解工作过程中,当事人与原代理律师解除委托关系、更换代理律师的,当事人可以委托更换后的律师继续主持和解工作,并应向西湖法院提交由该律师继续主持和解的书面说明。书面说明上应有当事人和更换后的律师的签名或盖章。第十六条 〔法官的职责〕 律师应及时将主持和解过程中发现或发生的新情况和重要信息及时通报承办法官。律师主持和解时,可邀请承办法官到场旁听或帮助协调。

承办法官对律师主持和解工作的进展应保持关注,在和解陷入僵局时可以适度介入并发挥和解辅助作用,帮助律师引导、说服当事人,以促进各方意见交流,推动和解进程。对重大、复杂、涉群体性矛盾纠纷案件,尤其要注重把握案件全局,做好与当事人、律师的及时沟通,必要时也可以参与律师主持和解工作,避免出现矛盾激化等后果。第十七条 〔和解期间的意思表示〕

当事人未能达成和解协议的,各方在律师主持和解期间为促成和解而对案件事实、法律关系性质、权利处分等事项做出的意思表示不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

四、和解协议

第十八条 〔和解协议的制作〕

和解协议经各方协商、修改、定稿后,由各方当事人、各方律师在最终的和解协议上签名或盖章确认,并各执一份。第十九条 〔和解协议的内容〕 律师主持和解所达成的协议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案件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争议事项、和解结果。

和解协议的内容超过诉讼请求范围的,可予准许。第二十条 〔和解协议的效力〕

和解协议对各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各方当事人应自觉履行和解协议,律师可督促己方当事人及时、全面地履行和解协议规定的各项义务。

第二十一条〔和解协议达成后的两种处理方式〕

律师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当事人可以选择申请撤诉,也可以选择申请西湖法院对和解协议予以审查确认并制作民事调解书。第二十二条 〔和解撤诉〕

律师促成和解后,可以向西湖法院申请撤诉,经审查符合撤诉条件的,应予准许。

第二十三条 〔和解协议的异议之诉〕

当事人撤诉后起诉请求变更或撤销和解协议,或请求确认和解协议无效的,应当受理。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应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无效或被撤销的和解协议自始不生效力,当事人可就原纠纷重新起诉。诉讼时效自和解协议被撤销或被认定无效的判决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

第二十四条 〔和解协议的履行之诉〕

当事人撤诉后因履行和解协议发生纠纷而提起诉讼的案件,西湖法院应予受理。和解协议系出于各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作为案件裁判的重要依据。第二十五条 〔制作民事调解书〕

律师促成和解后,可以要求西湖法院根据和解协议制作民事调解书。各方律师或当事人应在和解协议达成后五日内向承办法官提交有各方当事人及其律师签名的书面和解协议。承办法官经审查确认和解协议有效的,应当及时制作民事调解书送达各方当事人,并将和解协议附卷备案。

第二十六条 〔不予制作调解书的原因〕

承办法官在审查和解协议过程中发现存在下列情形的,应责令当事人和律师进行协商修改或瑕疵补正。拒不修改或补正的,西湖法院不予制作调解书:

(1)和解协议的内容违背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的;(2)和解协议的内容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3)和解协议的内容损害案外人利益的;(4)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5)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

(6)和解当事人没有诉讼权利能力或诉讼行为能力的;(7)必要共同诉讼的和解,未经全体当事人同意的;(8)和解协议的内容不明确、不具体的;(9)主持和解的律师未经当事人委托授权的;

(10)承办法官根据案件实际情况认为不宜制作调解书的。第二十七条 〔经法院确认的和解协议的效力〕

西湖法院根据和解协议制作民事调解书的,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和解协议的,另一方可以持调解书向西湖法院申请执行。

五、和解终止

第二十八条 〔终止的情形〕

律师主持和解工作因下列情形而终止:

(一)和解达成后,当事人撤诉或西湖法院根据当事人要求制作民事调解书的;

(二)在和解期间或延长的和解期间内未能达成和解协议的;

(三)有一方或几方当事人在和解期间终止与律师的委托代理关系,且未再行委托其他律师的;

(四)一方或几方当事人不愿继续和解的;

(五)当事人对立严重,承办法官认为已无达成调解可能性的;

(六)承办法官认为出现使和解工作无法进行或不适宜继续由律师主持和解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九条 〔恢复审理〕

律师主持和解因本实施意见第二十八条第(二)项至第(六)项的事由而终止的,承办法官可根据当事人申请或自行决定恢复审理。第三十条 〔和解的再行启动〕

终止和解后,如在裁判作出前再出现有可能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的情形,当事人及其律师可申请再次启动律师主持和解程序,承办法官根据再次申请的理由、最终达成和解的可能性等因素,决定是否准许。律师主持和解程序的再行启动申请以一次为限。

六、其他 第三十一条 〔颁布施行〕

本实施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施行。如具体内容与新颁布实施的法律、行政法规及司法解释不一致的,以新实施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为准。

第二篇:和解协议书(律师推荐)

赔偿协议书

甲方: 身份证号:乙方:身份证号:甲、乙双方就宜,在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授权代表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本协议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之结果,是双方真实意思之表示,且公平合理。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年月 日

年月日

第三篇:西湖区推进技术标准化和实施名牌战略的意见

西湖区推进技术标准化和实施名牌战略的意见西湖质监分局

(二○一○年七月)

为进一步提高西湖区标准化和产品质量整体水平,根据《浙江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十一五”规划》、《关于推进“品牌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杭州市标准化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和杭州市打造“品牌大市”战略部署,现就西湖区推进技术标准化和实施名牌战略提出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建四创”,实施“六大战略”,紧紧围绕“大力发展首位经济,加快构建具有西湖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先试先行,大胆突破,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和名牌战略在促进西湖区“强三高二精一”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为打造首善之区、共建共享全国最美丽城区提供强大技术和品牌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原则。技术标准和名牌战略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统筹性的工作,因此,必须坚持政府宏观引导、主管部门牵头指导、各级各部门协调合作,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标准化和名牌战略工作机制。

(二)坚持企事业主体原则。以企事业基层组织为主体,充分发挥企事业基层组织在标准研制和实施、名牌培育和创建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加强企事业基层组织标准化与质量工作主力军作用,提升自主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企事业基层组织的标准化与名牌工作密切联系市场,并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四)坚持试点先行原则。以我区文化创意、休闲旅游、高新技术、楼宇经济、都市农业等产业为重点,先试点总结经验后再推广,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有序发展。

(五)坚持民生优先原则。以改善民生、提升生活品质为根本目的,在直接和民生有关的环境保护、城市管理、民生保障领域推行两大战略,推进首善之区建设。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通过实施技术标准化和名牌战略,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主导、合力推进”的两大战略工作机制,建立涵盖服务业、工业、农业及环境保护、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等社会领域的先进标准体系;培育一批优势企事业基层组织,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区域标准研制、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标准话语权进一步显现;块状产业标准质量明显提升;标准化人才队伍基本形成;同时,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手段,建成具有强大辐射功能的标准与名牌公共服务平台,全区标准化与名牌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达到国内同类城区的领先水平。

(二)具体目标:

1、做强首位经济。按照创服务业强区总体目标要求,到2012年,在我区休闲旅游、文化创意、楼宇经济等重点发展产业、行业推行服务标准化和名牌建设工作,研制3个具有西湖特色、人无我有的服务业地方标准、形成6个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单位和4个服务名牌,技术标准化和名牌两大战略在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加。

2、发展高新产业。在科技创新先导区建设和产品研发中注重技术标准和名牌战略实施,到2012年,在包装机械、节电照明、照相机械、特种车、教学仪器等多种产业制定引领行业的先进标准65项以上,采用国际标准30个以上,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0家以上,培育市级以上名牌40个以上。市级以上名牌产品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3、打造精品农业。认真抓好有机农产品生产,做大做强龙井茶叶、特色水产、花卉苗木、有机蔬菜等优势特色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建设工作。到2012年,完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典型示范项目)7个以上,制定农产品标准5个以上,培育农业名牌8个以上,西湖龙井茶区域名牌基本形成,实现零的突破。

4、推进社会事业。环境保护、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两大战略推进工作取得实效,到2012年,在5家以上重点用能单位推广能源计量管理和资源节约型标准实施工作,在2个街镇(村社)、2家教育和卫生公共服务基层组织开展服务标准化和品牌建设试点,提高城镇居民满意度,城区美丽指数达到95分以上。

四、工作重点

(一)围绕服务业强区战略,提升服务业经济发展质量

1、推进总部楼宇集群管理服务标准化。在黄龙国际商圈等总部楼宇集聚区,将“三位一体”楼宇集群管理模式进行标准提升,开展管理服务标准化试点。

2、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标准化试点和名牌培育。在数字娱乐产业园区、西溪文化创意园、之江文化创意园、天亿家居文化创意产业园、467创意联盟等我区重点文创园区推行管理与服务标准化试点,并启动培育服务业名牌工作。

3、推进休闲旅游服务标准化。完成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省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西山游步道公共信息图形标志标准化;双浦沿江休闲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化。

(二)围绕转型升级,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1、加强技术标准研制。发挥我区科研院所林立、大专院校集聚的优势,发掘具有潜力的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推动产学研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技术标准的研制,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2、提高企业标准化活动参与水平。加大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龙头企业的标准化活动指导,提高企业主体参与水平,鼓励其承担国际、国家标准化技术组织工作,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争创标准化良好行为。

3、开展园区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围绕我区两大科技经济区块建设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拓展区建设,积极向上级质监部门争取项目,推行园区标准化示范试点,努力发挥技术标准战略在推动园区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块状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

4、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名牌。加大扶优扶强,加强层级梯队培育,帮助、引导底子厚、有潜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以及“瞪羚计划”企业树立主体责任,增强法律意识,完善质量管理,巩固质量基础,争创各类名牌产品。

5、争创区域品牌。不断提升西湖龙井茶等特有品牌影响力,引导现有企业有效整合,联盟发展,做大做强,增强综合竞争力,形成产业集聚、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区域品牌。

(三)围绕精品农业,提升农业经济发展质量

依托西湖区精品农业特点,在西湖龙井茶、特色水产、花卉苗木、有机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强地方标准制定,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试点,培育农产品名牌,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围绕统筹发展,提升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质量

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和资源节约型标准实施,发展低碳经济;推行房地产中介服务标准化、家政服务标准化、农贸市场服务标准化、餐饮联锁经营服务标准化等,规范城市管理;试点城乡社区基本医疗服务标准化、名校集团化办学管理标准化,规范卫生、教育领域的民生保障和民生服务行为。

按照服务业、工业、农业、社会事业等进行分类,设立一批重点标准化和名牌战略实施项目,推动我区标准化和名牌建设进程。

五、主要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1、建立区级组织协调机构。加强对标准化与名牌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宏观指导,建立以区长为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西湖区推进技术标准化与实施名牌战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西湖质监分局,以不断完善区政府统一领导、区质监部门协调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

责、社会广泛参与的标准化与名牌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同时,建立西湖区标准化与名牌战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不少于一次联席会议。

2、明确工作责任分工。区标准化与名牌战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处理标准化与名牌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和检查标准与名牌战略的实施工作;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有关标准的制定、标准化与名牌建设培育规划、试点计划和实施进度的评价工作,每年定期向领导小组上报本行业标准化与名牌战略培育规划、实施计划及其实施状况。

3、发挥行业企业作用。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负责承担标准化与名牌建设的具体工作。各企事业基层组织要将标准化与名牌战略实施工作纳入本组织的议事日程,明确本组织标准化与名牌战略实施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充分发挥现有的国家标技委(分标委)等标准化组织在其专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引领作用和西湖区标准化专家组的决策咨询作用,协调开展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各项标准化活动。

(二)加强战略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1、媒体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宣传标准化与名牌战略实施工作的重要意义,普及标准化与质量法律法规与基础知识。

2、活动宣传。结合每年世界标准日、全国质量月等活动,组织策划标准化与名牌战略宣传与学术活动,积极争取举办区内外标准化论坛和质量学术会议,有效提升我区在标准化与质量领域的国内外影响力。

3、其他宣传。通过编制、发放标准化与名牌战略基础知识宣传手册,利用展览、讲座、知识竞赛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标准化与质量知识,培育企事业基层组织和社会公众的标准化与名牌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学标准、讲质量、创名牌的良好氛围。

(三)落实资金保障,加强政策支持

全面实施《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强区建设的财政扶持意见(试行)》(西委办发[2009]84号),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导向作用,加大对标准化与名牌战略实施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各项扶持资金到位。

1、对经验收合格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技术标准试点示范项目(含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一次性给予5至20万元资助。首次认定为国家级、省级标准创新型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5万元、3万元的奖励。

2、对将专利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或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促进产业升级,并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单位分别给予一次性1—5万元的奖励。

3、首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含服务名牌)或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主要经营者一次性30万元的奖励;首次获得省名牌产品(含服务名牌)或著名商标的企业,给予主要经营者一次性10万元的奖励。

4、经立项,牵头制定先进技术标准进行关键技术项目攻关的,给予最高10万元的资助;经认定,制订完成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单位(第一起草单位),每项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15万元、10万元、5万元的资助。

5、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成员单位或引进国家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的企业,给予一次性最高30万元奖励;成为国家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的企业,给予一次性最高10万元的奖励。承担标准化专业工作组组长单位的一次性给予最高3万元资助。承担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关工作的单位,一次性给予最高3万元资助。

6、参加应对国外贸易壁垒的评议和应诉经审核认定的,每宗给予一次性最高10万元的奖励。对取得能显著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CE、UL、GS、TUV、CCC等产品认证和取得工业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按每项(指每张证书)一次性最高2万元的奖励。

(四)加强队伍建设,发挥人才保障

1、借力助力。充分借助并发挥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标准化与质量人才优势和作用,积极有效地开展我区标准化专家组活动。

2、教育普及。组织编写标准化与名牌战略实施方面的科普作品,走进中小学科普教育课堂,使试点学校的每个中小学生遵守校园标准,具备质量安全基础知识,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素质。

3、加强培养。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加快培养一批能参与国内外标准化与质量活动、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标准化与质量专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行各业和各企事业基层组织标准化、质量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五)加强平台建设,强化信息服务

1、建立信息平台。加快完善西湖区标准与质量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我区现有标准、计量测试、质量检测资源,对接国家和浙江省、杭州市标准与质量馆藏资源及信息平台,加强标准与质量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全区统一的、国内一流的标准与质量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区内企事业基层组织实施技术标准和名牌战略提供全面、快捷的标准与质量信息技术支持。

2、发展中介服务。加快标准化与名牌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标准与名牌建设中介服务,为企事业基层组织提供标准查询、标准研制、标准实施、标准推广以及标准评价、检测认证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标准化与质量中介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机制。

3、应对技术壁垒。提高我区企事业基层组织标准的采标率,突出前瞻性、战略性、导向性。进一步加强我区主要出口产品的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进口国标准和WTO/TBT信息的跟踪收集。加强对主导产业重点产品执行标准与国际、国内标准水平的比较研究,指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充分利用国家、省级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系统平台,对主要出口企业实行预警信息通报服务,使企业及时主动应对,减少出口贸易损失。

第四篇:律师行业党的纪律监督实施意见

为全面开展党的纪律监督工作,实现党的纪律监督工作向新社会组织的延伸与覆盖,不断提升律师行业党的纪律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根据省纪委、市纪委关于“进一步推进‘两新组织’纪检组织建设,提升党的纪律监督工作水平”部署要求,结合全市律师行业实际,现对进一步加强律师行业党的纪律监督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在现有行业管理和奖惩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律师执业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律师行业党的纪律监督工作,切实加强对党员律师执业活动的监督制约,以优良的党风带作风促行风,用党员律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全市律师行业树立“守法、廉洁、诚信”的社会形象,为建设苏南现代化示范区、推进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二、工作目标

按照“党的组织建设到哪里,纪律监督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要求,在每个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中,建立党的纪律监督组织,明确一名纪律监督员,实现律师行业党的纪律监督工作“全覆盖”。纪律监督员通过对律师执业过程的监督,以规范律师执业行为、促进律师依法履行职责、确保司法公正为引导,以提升人民群众对律师行业满意度为目标,把党的纪律监督工作与律师行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履职,确保取得实效。

三、主要内容

1.党的纪律监督与行业自律相结合。以“强化管理、规范运行、服务发展”为理念,结合律师行业发展,把履行监督职能融入到执业活动之中,渗透到行业管理每个环节,切实增强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一是完善全市统一的律师事务所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律师事务所信息化管理水平;充分运用告诫规劝、检查评议和违规惩戒等自律管理手段,强化律所对所内律师的日常执业管理。二是改进律师事务所检查考核和律师执业考核工作,完善律师事务所规范化等级评定机制。对律所重点考核律师事务所律师队伍建设、业务活动开展、律师执业表现、内部管理情况,对律师重点考核在执业活动中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执业道德、执业纪律和行业规范,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况。同时不断细化考核标准,严格考核程序。三是继续推行律师执业风险监督员制度,通过监督员对律师办理法律事务全过程的监督、控制、纠正以及日常的教育、规范工作,督促律师严格遵循相关业务办理流程。

3.党的纪律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以服务大局、服务民生为责任,全方位接受社会各界对律师行业的监督,以党的纪律监督工作促进整个行业作风的改进,进一步完善教育、监督、惩戒制度建设。一是提升律师行业社会公信力,完善律所和律师的执业基本情况信息、优良行为信息、不良行为信息记录,做好诚信档案的登记、整理、归档以及发布工作。将党员律师培养成为“诚信服务带头人”,将律师党支部建成“诚信堡垒”。二是完善律师投诉查处工作督办制度。加大对律师统一收案收费、投诉查处、重大复杂案件集体讨论以及群体性、敏感性案件报告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通过电话回访、委托第三方调查、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加强对律师违纪投诉查处工作的督察力度,重点惩处妨碍司法公正、扰乱公共秩序、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等行为,实行有效投诉“一票否决”制。三是将律师服务职责、收费标准、办案程序、服务规范、执业纪律等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开辟和畅通行业行风热线、网上监督、服务对象征询等信息渠道;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听取意见,及时整改;为党员律师统一制作党徽标志,做到亮牌上岗执业。

4.党的纪律监督与党建工作相结合。以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最大程度激发党员律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有计划地做好律师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党员律师队伍,深化“1+3+x”凝聚力主题教育,力争做到“组建一个、规范一个、发挥好一个”。二是引导广大党员律师增强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积极投身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万工程”等专项活动中,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三是发挥基层组织紧密联系律师的优势,支持律师协会维护律师合法权益作为纪律监督工作服务律师党员的结合点,深入了解和倾听律师呼声,维护律师行业合法权益。

四、相关要求

1.强化领导,周密组织。要把律师行业党的纪律监督工作作为全局的重要工作,列入重点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并建立相应的联系和督导制度,加强对律师行业党的纪律监督工作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确保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2.落实责任,务求实效。律师事务所是开展律师行业党的纪律监督工作的主体,实行主任挂帅、专人负责制,纪律监督员需报律师协会备案;律师协会和法律服务科负责日常工作的实施和检查,对基础较差的律师事务所,要加大监督指导力度,促进规范化管理;市律协党总支负责日常工作督办,同时建立和畅通社会公众、当事人等对律师队伍的监督渠道。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相关科室、市律师协会和各律师事务所要注意总结收集工作动态和经验并及时上报,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同时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研和分析,不断完善律师行业党的纪律监督工作。

第五篇:浅谈刑事和解制度

浅谈刑事和解制度

摘要:刑事和解制度属于“恢复性司法”范畴,通过刑事和解,司法机关对犯罪人从轻处罚,这有利于实现犯罪人的再社会化,被损害的社会关系也有利于得到恢复。适用刑事和解制度是推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题中之义,发展刑事和解制度无疑将极大地促进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贯彻实施。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剖析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提出刑事和解制度未来发展的建议,希望能促进刑事和解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刑事和解宽严相济制度完善

一、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刑事和解,是指通过被害人和被告人共同协商达成经济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处置的刑事诉讼活动。刑事和解制度属于“恢复性司法”范畴,在我国目前尚属一种新兴制度。虽说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已有初步发展,但其在现实中仍面临不小困境。笔者认为,刑事和解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一)与传统的报应刑刑罚理念相矛盾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是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报应理念,这种根深蒂固的报应正义理念对现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仍具有很深影响。人们对于犯罪者深恶痛绝,认为必须对犯罪者施加严厉刑罚,惟此才能实现公平、正义。而刑事和解所秉承的理念明显与报应正义理念相矛盾。在刑事和解案件中,通过给予被害人一定的经济赔偿以

达成和解协议,被告人就很有可能被从宽处罚甚至免于追究刑事责任。这很容易出现“花钱买命”、“花钱买刑”现象,而这与传统的报应刑刑罚理念相抵触,也是司法公正所不容许的。

(二)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我国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该规定确立了罪刑法定基本原则,这就要求对于犯罪人,一定要依法定罪处刑,不能随意减轻甚至免除其刑事责任。但在刑事和解案件中,一旦被害人与被告人达成和解协议,法院就可以根据被害人的请求对被告人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刑事处罚,而这明显违背罪刑法定原则。因此,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陷入一定法律困境。

(三)刑事和解的案件适用范围过于狭窄

目前,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地区司法机关对于适用刑事和解处理案件持较为谨慎态度,刑事和解的案件适用范围大多仅限于刑事自诉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犯罪较轻的法定刑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等。笔者认为,目前刑事和解的案件适用范围过于狭窄,很多重罪案件包括死刑案件都可进行刑事和解。刑事和解的出发点在于抚慰被害人,并感化犯罪人,实现综合利益的平衡。只要犯罪人真诚悔过,人身危险性得以降低或消除,双方有和解可能的,都可以准予和解。

(四)犯罪人经济赔偿能力不足

在刑事和解协议中,被害人一般会提出赔偿要求。据了解,除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犯罪案件外,如果犯罪人不能满足被害人的经济赔偿要求,那么双方达成刑事和解协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令人尴尬的局面是,很多犯罪人的经济赔偿能力明显不足。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或社会援助机制,被害人的经济赔偿要求如果无法得到满足,很难劝导被害人放弃或减轻对犯罪人的刑罚控诉请求。

二、发展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

由上文可知,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面临很大困境。但发展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说明,即使面临很大问题,也要冲破阻碍,使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获得进一步发展。具体说来,发展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促进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贯彻实施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中的“宽”就是指,从立法、司法等各个层面从轻处罚轻罪,对轻微刑事犯罪的犯罪人少一点刑罚报应,多一些人文关怀和适度宽容,以尽快实现犯罪人的社会回归和社会秩序的整体恢复。而实行刑事和解恰恰就是推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题中之义,发展刑事和解制度无疑将极大地促进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贯彻实施。通过刑事和解,司法机关对犯罪人从轻处罚,这有利于实现犯罪人的再社会化,被损害的社会关系也有利于得到恢复。

(二)有利于满足被害人的现实诉求

在很多刑事诉讼案件中,被害人既有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诉求,也有要求被告人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诉求。但在,被害人的这两种诉求往往很难同时得到满足。许多被告人提出被害人不起诉或者让被害人向法院出具从宽处罚意见书的条件,否则拒绝向被害人支付经济赔偿。所以,往往被告人被追究了严厉的刑事责任,但被害人却只能获得很少的经济赔偿甚至得不得任何赔偿。而在刑事和解案件中,在给付一定经济赔偿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的情况下,被告人能够获得从宽处罚,而被害人的诉求也能得到满足。

(三)有利于提高司法机关的办案效率、节约司法资源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犯罪案件数量急剧增加、诉讼成本日趋增加等问题,因此效率问题成为我国刑事诉讼中一大日益突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繁简分流,将适于刑事和解的案件采用刑事和解的方式予以从宽乃至非刑事化处理,以最大程度减轻司法机关负担、节约司法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刑事和解,被害人与被告人达成和解协议,双方对案件处理结果都比较满意,这就极大地减少了案件上诉、申诉甚至信访等现象的发生,节约了很大的司法资源。

三、对刑事和解制度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对刑事和解制度进行立法规定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要求有法可依,严格依法办事。到目前为止,全国人大常委会还没有制定适用刑事和解的法律,刑

事和解的适用一般都是依据司法解释、地方规范性文件。所以,对于刑事和解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来说,对刑事和解制度进行明确的立法规定至关重要。

(二)扩大刑事和解的案件适用范围

笔者认为,刑事和解的案件适用范围应当包括以下几类案件:(1)刑事自诉案件;(2)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基于对未成年人的关怀和保护,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尽可能地适用刑事和解;(3)过失犯罪案件;(4)绝大多数案件,包括严重暴力刑事案件,对于此类案件,是否适用刑事和解,应当根据被害人的真实意愿、被告人的悔罪程度和案件的社会影响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必要时,法定刑为死刑的案件也可适用刑事和解。

(三)规范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

为了尽量减少“花钱买命”、“花钱买刑”现象的发生,应当规范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笔者认为,应当着重规范刑事和解的以下适用条件:(1)被告人认罪并悔过,双方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无争议,因为只有被告人积极悔罪,才有可能取得被害人的谅解;(2)双方当事人自愿,尤其是被害人自愿,这对刑事和解至关重要,如果被害人不愿进行和解,被告人给付再多经济赔偿也无法适用刑事和解;(3)符合刑事和解的案件适用范围,如果案件不符合这一点,即使被告人与被害人已经达成和解协议,也坚决不能适用刑事和解。

(四)建立完善的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目前,对被害人的经济赔偿一般仅限于犯罪人进行赔偿。这种单一的赔偿途径具有很大弊端,因为如果被害人只能选择犯罪人赔偿途径,势必造成很多被害人违心和解,刑事和解的真正目的就会被违心表象所架空。所以,建立完善的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非常必要。通过这种方式,被害人受到犯罪损害但得不到犯罪人赔偿的部分可以由国家补偿。另外,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犯罪人经济赔偿能力不足问题。如果双方达成刑事和解协议,可以通过国家补偿方式由政府有关机关先代为垫付被害人经济赔偿,然后由被告人向政府有关机关分期偿付。

(五)完善刑事和解制度的配套、辅助机制

为了防止司法工作人员借处理刑事和解案件谋取私利,也为了防止刑事和解的滥用,应当建立完善的刑事和解监督机制。通过国家有关机关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尽可能规范刑事和解的适用。另外,为了更好帮扶教育犯罪人,应当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制度。通过社区矫正,可以帮助犯罪人真心悔过,重塑其健康人格,使刑事和解发挥良好的适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应辉:《刑事和解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葛琳:《刑事和解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下载西湖区关于律师主持和解制度的实施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湖区关于律师主持和解制度的实施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西湖区街道乡镇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意见

    关于西湖区街道乡镇推行消防安全 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意见 各街道(镇处)、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和中央综治办、公安部、民......

    党员责任区制度实施意见

    各基层党支部:为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公司党委决定建立健全党员责任区制度,作为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努力打造“学习型党组织、争做知识型好党员”,以实......

    党员责任区制度实施意见

    各基层党支部:为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公司党委决定建立健全党员责任区制度,作为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努力打造“学习型党组织、争做知识型好党员”,以实......

    党员责任区制度实施意见大全

    党员责任区制度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区党支部决定建立健全党员责任区制度,作为开展各项活动,努力打造“学习型党组织、争做知识型好党员......

    西湖区发改委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

    西湖区发改委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第一条 根据《信访条例》和省、市有关文件的规定,为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第 一岗双责是指区发改委、区联社及区直各企......

    律师制度

    浅析我国律师制度的发展 哲学与法学学院 法学 2011049011 浅析我国律师制度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不断进步,律师制度的确立,律师在服务国家和社会的......

    律师制度

    律师制度期末复习重点详解 律师制度期末复习重点详解 ◆ 题型一、名词解释 1、律师:我国《律师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

    工伤和解协议(律师审核版)

    和解协议 甲方(用人单位): 乙方(劳动者):身份证号: 甲、乙双方关于乙方工作中发生的工伤事故,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乙方从本协议签订之日起自愿解除与甲方之间的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