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2018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八年级历史二word含答案

时间:2019-05-14 18:1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省玉溪市2018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八年级历史二word含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省玉溪市2018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八年级历史二word含答案》。

第一篇:云南省玉溪市2018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八年级历史二word含答案

云 南 省 玉 溪 市 2018 初 中 学 业 水平考 试 试 卷

八年级历史

(二)(本试题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 9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

A.开国大典 B.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渡江战役的胜利 D.南京的被攻占

2.西藏的解放,标志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这一年是()A.1949 年

B.1950 年 C.1951 年

D.1952 年

3.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B.采用公元纪年

C.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4.作家魏巍所著《谁是最可爱的人》歌颂的是()

A.中国人民志愿军 B.人民解放军 C.八路军、新四军 D.东北抗日联军

5.清明节是我们祭奠先人、缅怀英烈的日子。黄继光和邱少云是下列哪一时期涌现出的 英雄人物?()

A.抗日战争 B.人民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镇压反革命运动 6.封建地主阶级作为剥削阶级在我国被消灭是()

A.开国大典后 B.抗美援朝后 C.土地改革完成后

D.镇压反革命运动后 7.“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于下列哪一时期?()

A.一五计划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整风运动 8.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新中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西藏的和平解放

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土地改革法》 10.关于“大跃进”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违反了经济规律 B.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后果

D.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11.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最正确的一项是()

A.有利国家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 B.提高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严重脱离国情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一大二公”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12.1959 年到 1961 年我国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探究其原因主要不包括()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B.严重的自然灾害 C.“文革”的破坏 D.苏联终止对华援助

13.艰苦创业,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劳动模范是()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邓稼先 14.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A.1958 年 B.1960 年

C.1963 年 D.1964 年

15.他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奋斗到生命最后一息”。“他”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时传祥

D.焦裕禄 16.导致“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尝试的失误 B.林彪、江青集团的推动 C.毛泽东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估计 D.西方的和平演变

17.标志“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是()A.《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条》的通过 B.“二月抗争”的开始 C.全国大**的开始

D.“九一三”事件的发生 18.“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

犯”。刘少奇这段话表明“文革”期间()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C.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D.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被践踏 19.“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九一三”事件发生 B.4 月 5 日天安门广场的抗议运动 C.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

D.“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20.从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的是()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

A.科教兴国战略上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C.民主与法制建设上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 2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

A.毛泽东思想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民主集中制 D.四项基本原则 2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在下列哪一刊物上首先展开的()A.《人民日报》 B.《解放军报》 C.《光明日报》 D.《红旗》杂志

2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首先在下列哪一地区打开?()A.农村 B.城市 C.经济特区

D.沿海开放区

25.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平均分配

B.集体承包

C.包产到户

D.国家分配

二.非选择题(50 分)

26.(12 分)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是哪一模范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称誉?(6 分)

(2)在图三人物的参与下,我国 1964 年、1967 年在国防科技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什么?(4 分)

(3)除了图片中的三位人物,当时还出现了哪些先进模范人物?(举一例)(2 分)27.(14 分)李明对书上的两幅图片感到十分不解:自己家种的水稻没有大人高、萝卜没

有脸盆大,为什么图画上的水稻高耸入云,萝卜硕大赛驴?这究竟是不是真实的现象?

水稻高耸入云天 一个萝卜千斤重 农民伯伯乐翻天 两头毛驴拉不动

请你进行学习探究,回答问题:

(1)“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的情况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 什么现象?对经济建设造成了什么影响?(6 分)

(2)为什么从那以后我们没有再见到此类社会现象?这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历史教训?

(8 分)

28.(12 分)如右图是邓小平同志在一次党的重要会议上 发言的情景,就是在这次会议上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 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请回答:

(1)这是党的历史上的哪一次重要会议?在这次会 议

上有什么重大决策?(6 分)

(2)这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具有什么样的深远意义?

(6 分)

29.(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 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 口

号。

材料二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 20 世纪 70 年代末 广

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4 分)(2)分析材料二得知,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6 分)(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对比分析,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 分)

云 南 省 玉 溪 市 2018 初 中 学 业 水平考 试 试 卷

八历

(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5 A C A A C 11 — 15 C C A D D 21 — 25 B B C A C — 10 16 — 20

C C A A A D B D B A

二、非选择题。(50 分)

26、(12 分)(1)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王进喜称誉:

铁人。

焦裕禄称誉: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邓稼先称誉:两弹元勋。(6 分)

(2)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4 分)(3)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2 分)

27、(14 分)(1)20 世纪 50 年代“大跃进”运动时期。现

象:“浮夸风”盛行。影响:给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违反了客观经济规律,浪费了国家资 源,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6 分)(2)原因:六十年代初党中央逐步纠正了“大跃进”等“左”倾错误。(或提出“八字 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教训: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和实际出发,避免急躁 冒进。(8 分)

28、(12 分)(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6 分)(2)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新中国 历史

上的伟大转折。结束了 1976 年 10 月以来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成为开创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6 分)

29、(12 分)(1)“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 分)(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生

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 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权。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利益紧密结合 起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6 分)(3)认识:制定经济发展政策要从实际出发,符合本国国情,不能违背客观经济规 律。(2

分)

第二篇:云南省玉溪市华宁二中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二 历史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二中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二

高一 历史 命题教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据《中国近代史工业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A. 鸦片战争爆发B. 《马关条约》签订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D. 《辛丑条约》签订

2.《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内容不能作为直接依据的是()A. 割香港岛给英国B. 赔款2 100万银元

C. 开放五口通商口岸D. 与英国协定进出口中国货物的税款

3.1990年5月5日开始,民主德国、联邦德国以及苏美英法四国的代表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条约规定:四个占领国放弃占领德国的权利和责任,解散与此规定相关的一切机构。这一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启动东欧剧变的进程B. 是美苏对抗缓和的表现 C. 改变了欧洲政治版图D. 为德实现统一奠定基础

4.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改革()A. 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B. 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C. 将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黄金时代D. 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5.1962年,“在经过几天极度紧张对峙之后,苏联退却了。……肯尼迪对赫鲁晓夫做出让步,调整美国一些驻亚洲的军事基地,同时答应不再进攻古巴。”这次危机反映出()A. 古巴是美苏对峙的主要阵地B. 两极格局下世界局势的基本特点 C. 世界格局呈多极化发展趋势D. 美苏共同主宰世界的局面被打破

6.“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该条约内容与哪次战争有关()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较大的局部战争之一。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下

列观点,最有可能为当今我国史学界所接受的是()A. 是金日成主谋并发动的 B. 是斯大林指使金日成发动的

C. 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李承晚发动的内战

D. 是当时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8.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彼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为表征。”该电文表明()A. 正面战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B. 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 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D. 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9.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 世代相袭B. 考试选拔C. 地方推荐D. 皇帝任命

10.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80年代又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其根本原因是()

A. 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B. 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 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D. 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11.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在《东方的文明》中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B. 实现了国家统一 C.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D. 创立三公九卿制度

12.某历史学家在尼克松当政期间(1968~1974年)写了一本书,叫《帝王总统》,声称美国的总统已经从“宪政总统”变成了“帝王总统”。从该历史学家的视角看,美国总统的这一转变反映出()A. 美国政体趋于完善B. 总统行政权的扩大 C. 西方民主的局限性D. 美国民主的独特性

13.据徐柯《可言》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视无发者如同仇敌”。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认为“剪辫即系投洋”,以致20世纪20年代“辫发犹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

A. 辛亥革命对移风易俗无作用B. 封建势力在革命后恢复旧有统治秩序 C. 剪辫运动缺少广大基层民众支持D. 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过程曲折

14.孙中山说:“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而且统一之时就是治,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美国之所以富强,不是由于各邦之独立自治,而是由于各邦联合后的进化所成的一个统一国家。所以美国的富强,是各邦统一的结果,不是各邦分裂的结果。中国原来既是统一的,便不应该把各省再来分开。”材料表明孙中山的主要观点是()A. 建立美国式的联邦共和国B. 反对各省自治和实行联邦制度 C.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D. 主张民族独立

15.《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 000箱左右。1912年获利4万元,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对这一现象最恰当的理解是()

A. 甲午战争完全瓦解了国内自然经济 B. 国民党政府颁布实业法令保护商品市场 C. 倡导国货、振兴实业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增加了经贸总量 16.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它极大地调动了苏联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它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③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④它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并对以后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其他各领域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

17.1919年俄国1普特(重量单位)粮食的价格:国家零售价为30卢布,黑市价格为200卢布,但农民必须以6卢布的价格卖给国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俄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B. 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D. 斯大林集权专制

18.世贸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于2013年12月7日上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闭幕,会议达成“巴厘一揽子协定”,其内容涵盖了简化海关及口岸通关程序、允许发展中国家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具有更多选择权、协助最不发达国家发展贸易等。从协定内容可以看出世贸组织()①致力于促进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 ②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③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 ④根除了大小国家之间贸易纷争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

19.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A. 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 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 C. 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 D. 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20.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实际就是美元“绑架”全球,其基本特征是()A. 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 B. 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

C. 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D. 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代表共同签订

21.民国初年出现了戒除鸦、雀、鸨“三鸟”的进德会,提倡“当然进德”、“自然进德”。进德会创办的主要目的是()A. 宣传男女平等思想B. 抵制尊孔复古逆流 C. 注重国计民生改善D. 扭转社会不良风气

22.“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能被认可,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列关于该理论产生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尝试 B. 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C. 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 D. 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

23.阅读下列两幅图片。导致图一到图二贸易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 政治文明程度B. 物质利益驱动 C. 经济发展水平D. 交通工具革新

24.清政府在1904年正式颁布《商人通例》与《公司律》。《商人通例》简明扼要地界定了商人的身份和他们的权利、义务;而《公司律》则首次规定公司的组织形式有合资公司、合资有限公司、股份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四种。这反映出()A. 晚清政府制定了完备的经济法规 B. 商人权利和公司制度法律化趋向 C. 清政府放弃抑商政策鼓励其发展 D. 清朝末年商人政治地位明显提高

25.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二战后初期,为实现上述想法而建立的国际组织有()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②世界银行 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④欧盟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26.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其根本目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C. 保护本国封建经济D. 发展资本主义,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27.西奥多·罗斯福说,“我们正面临着财产对人类福利的新看法……有人错误地认为,一切人权同利润相比都是次要的。现在,这样的人必须给那些维护人类福利的人民让步了。每个人拥有的财产都要服从社会的整体权利,按公共福利的要求来规定使用到什么程度。”这段话反映了西奥多·罗斯福怎样的改革理念()A. 调整财产与公共福利的关系B. 人权比利润更重要 C. 反对垄断D. 追求社会和谐

28.《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中记载:“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受田者,名为雇工。”对该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 最早可能开始于西周时期的井田制 B. 体现古代农耕经济的主要特征 C. 土地兼并是形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 D. 租佃现象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29.“引起我们注意的还不仅是资本数额的巨大……同时还有消除竞争,用有计划的生产组织代替资本主义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无政府状态。”材料作者的意图是()A. 用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B. 用手工工场代替家庭手工业 C. 用垄断组织代替机器工厂D. 用国家垄断代替私人资本

30.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其中“转变”的含义是()A. 东方从属于西方格局的形成B. 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 民族主义萌发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31(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人使自己拥有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自由、平等,不仅在法律面前平等,而且在机会面前平等,每个人都有平等地追求幸福的权利。……当英国统治者将本土不征收的税收强加给殖民地时,美国人民对此就越觉得不可忍受,于是他们革命。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制度,而不仅仅是进行了一场独立战争。——茅琦《历史的边际与坐标》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制宪会议取得制宪的任务,不是基于人民的创意或同意……而是由于会议中代表自己的决定。参加

会议的各州代表的产生,不是出于人民直接或间接的选举,制定出来的新宪法也未交人民表决。

——《高中历史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文化制度”是指什么?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用史实说明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美国宪法“将……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3)分析材料三,有人据此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反映广大人民的意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32(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家宅、财产、营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居住、迁徙、信仰等自由,有请愿、陈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承担纳税、服兵役等义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

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请回答:

(1)明清两代为实现“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采取了哪些措施?

(2)材料二反映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存在什么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有何重要意义?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回顾,建国初期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33(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凯恩斯说:“古典经济理论所谈其实只是很极端的理想状态,而不是一般的、普遍的、现实的状况。真实的情况是,垄断和工会等制度将妨碍市场自行地向着充分就业的方向调节工资和价格。”凯恩斯的政策结论很清楚:通过操纵总需求,能够有效地解决失业。也就是说,政府运用财政政策,通过税收和公共开支,人为制造出需求,将有助于实现充分就业。至于因此而大幅度扩大政府权力和规模,凯恩斯并不担心,在凯恩斯看来,这总比市场和自由被彻底摧毁要好。

材料二 1958~1968年这段时期以新发现和新发明为基础的工业部门的平均增长率为85%,但是电子计算机的生产在这段时期增长511%……这些数字表明,仅仅保持加工工业每年平均增长52%的比例,就需要有多少新部门,就需要这些部门有多么高的增长率。

请回答:

(1)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的核心是什么?这一思想第一次被成功应用是在什么时候?(2)从材料二可看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思考,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代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尔平认为,只有在霸权统治下的国际体系才是稳定的,否则就会出现战争或混乱。他认为“国际自由经济的存在少不了要有一个霸主,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占主宰地位的自由强国,国际经济合作极难实现或维持,冲突将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

试依据二战后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和发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论断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马关条约》内容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建厂,使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转为了资本输出,一段时期内外资企业迅速增加,所以选B。鸦片战争主要是商品输出,排除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排除C;《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采取了以华制华政策,D不符合题意。2.【答案】B

【解析】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自主权、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赔款不能说明主权遭到破坏。3.【答案】A

【解析】启动东欧剧变的进程是1989年的波兰,A项符合题意。B、C、D 三项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4.【答案】A

【解析】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的基石,所以正确的是A项,B是克利斯提尼时期,C是伯利克里统治时期,D项不是梭伦改革时期的内容。5.【答案】B

【解析】从材料“苏联退却了。……肯尼迪对赫鲁晓夫做出让步”中可以看出,美苏之间相互妥协,两国之间不直接爆发战争,这是两极格局下世界局势的基本特点。所以答案选B。6.【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英两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给英国,故选A项。7.【答案】D

【解析】从立场上看,要为我国现在史学界所接受,以此分析,朝鲜战争是当时美苏冷战和朝鲜半岛内部矛盾激化的结果。8.【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台儿庄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台儿庄战役为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役,故选A。B项说法与材料不符;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故排除D。9.【答案】D

【解析】秦朝和郡县长官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改变了过去世袭的特点;A项是西周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B项是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制;C项是汉代实行的察举制。所以答案选D。10.【答案】C

【解析】学生解答此题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日本在80年代追求政治大国主要得益于日益发展的经济基础,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B项中的“开始”错误;D项不是根本原因;在七八十年代两极格局没有瓦解,排除A项。11.【答案】A

【解析】从材料“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可以看出是“中央集权制度”。故选A。12.【答案】B

【解析】美国总统从“宪政总统”变成了“帝王总统”说明总统的权力扩大了,而在美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总统行使行政权,所以权力扩大就是指行政权扩大,故选B。13.【答案】D

【解析】A不符合史实;士绅在革命后维护旧俗,但不代表恢复旧的统治秩序,B项说法错误;不少士绅不代表广大基层民众,C不符合史实。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的曲折性,是在新旧势力激烈冲突和斗争的背景下展开的, 势必受到旧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材料表明的正是这一点,故选D。14.【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所以美国的富强,是各邦统一的结果,不是各邦分裂的结果。中国原来既是统一的,便不应该把各省再来分开。”可见孙中山反对各省自治和实行联邦制度。15.【答案】C

【解析】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起了推动作用;掀起抵制日货,爱用国货的运动,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材料中描述的现象就是这种运动的进一步体现。16.【答案】D

【解析】斯大林模式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这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①错误,②③是其进步性,④是其局限性。因此D正确。17.【答案】B

【解析】1918~1921年,在三年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国家以低价购买农民的余粮。18.【答案】A

【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世贸组织致力于促进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此外,此题易用排除法,④项明显错误。故选A。1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共同点的比较分析,限定词:根本相同点。A项并不是两者的共同点,仅是罗斯福新政强化国家干预,排除A项;题干两个政策都涉及工业方面,如罗斯福新政中的工业方面措施是中心措施,B项并不是两者的根本共同点;新经济政策是小农占据优势的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探索,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都涉及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C项正确;D项是两者的共同点,但不是根本相同点。20.【答案】C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就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的汇率和比价。21.【答案】C

【解析】戒除鸦、雀、鸨等社会陋习,与宣传男女平等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也与抵制尊孔复古逆流无关,故B项错误;戒除这些社会陋习有助于促进个人身心健康,故C项正确;戒除鸦、雀、鸨等社会陋习,扭转了社会不良风气,但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22.【答案】A

【解析】罗斯福新政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大规模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而“货币主义”理论主张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23.【答案】C

【解析】A、B、C、D都是变化产生的因素,但决定性因素应从经济方面归纳总结,C项正确。24.【答案】B

【解析】材料中只能体现《商人通例》与《公司律》商人、公司相关,没有体现其是完备的法律,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两部法律界定了商人的身份和他们的权利、义务,规定了公司的组织形式,说明了商人权利和公司制度的法律化趋向,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具体体现商人有怎样的权利,不能体现商人政治地位提高,故D项错误。25.【答案】A

【解析】本题可从各国际组织成立的时间及目的角度出发来回答问题。关贸总协定(1947年)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世界银行(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的世界性经济组织。它们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美国在这三大支柱中拥有特殊地位。在此基础上,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欧盟成立于1993年,由欧共体发展而来,是主导欧洲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与材料无关。26.【答案】B

【解析】师夷长技以制夷不是根本目的,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其根本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维护的是封建专制制度,不是保护本国封建经济,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军事企业是带有近代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工业企业,民用工业是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其根本目的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故D项错误。27.【答案】A

【解析】“正面临着财产对人类福利”可知西奥多·罗斯福讲的主题是财产与公共福利的问题,本题强调福利和人权应该相适应的问题,A符合题意。28.【答案】C

【解析】井田制下,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作,不存在私有性质的雇佣关系,故A项错误;古代农耕经济的主要特征包括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手工业和农业生产相结合、自给自足等,不包括材料所述现象,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土地买卖成为合法现象,地主阶级利用政治和经济特权兼并农民土地,失地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劳动力充当佃户或雇工,故C项正确;从历史发展的角度

来看,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作为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一项产物,租佃现象的出现从侧面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故D项错误。2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史料分析和概念理解。“资本数额的巨大”“消除竞争”“有计划” “代替资本主义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无政府状态”,表达了一种新的组织要代替当时的无政府状态。A项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是自由主义,与“有计划的生产”不符合,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国家政权作用,排除D项。所以答案应该是C项。30.【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强调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指的是各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B、C两项符合题意,但B项应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故选C。31.【答案】(1)总统制共和制。1787年宪法。

(2)宪法规定,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同时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3)答案1:同意。立法程序脱离民意,导致出现忽视甚至损害人民权利的结果。如:没有提及人民的基本权利;承认黑人奴隶制等。

答案2:不同意。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如确立联邦原则,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经济发展;确立民主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共和政体,防止了独裁和暴政。

【解析】第(1)问由“不仅仅是进行了一场独立战争”看出,“新的社会文化制度”指美国独立后依据1787年宪法建立起的代议制政体。第(2)问联系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原则进行回答。第(3)问为开放性答案,结合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或局限性加以阐述。

32.【答案】(1)措施: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2)问题:当时人们没有真正理解“民主”的内涵。原因: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对西方国家了解不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3)进步性:明确提出主权在民。意义: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

(4)特点:扩大了基层民主;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标志着中国民主法制建

设达到新的高度(或是中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成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1)“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措施,即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联系课本知识从废丞相、设内阁、设军机处等方面来归纳即可。

(2)第一小问问题从材料二中“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的信息可以得出人们没有真正理解“民主”的内涵;第二小问原因可从近代中国的经济、思想特征来分析,根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原理,可得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从对民主的认识总是同“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可知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另外还可从对西方的认识不够深入的角度来分析。(3)第一小问进步性可从材料三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民主原则来分析,从“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等信息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提出主权在民,并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第二小问意义直接联系教材知识回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即可,主要围绕推动近代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来展开。(4)新特点直接从材料四中的信息来归纳即可,从“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信息可归纳出扩大了基层民主;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可归纳出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标志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即可。

33.【答案】(1)核心: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第一次成功应用:罗斯福新政。(2)变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就业人数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3)变化:出现了“新经济”这一经济增长模式。

【解析】第(1)问,考查凯恩斯主义,政府运用财政政策,通过税收和公共开支,人为制造出需求,将有助于实现充分就业。第一次成功应用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其理论基础就是凯恩斯主义。第(2)问,考查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注意问题中的限制条件:产业结构。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一、第二产业大大下降,第三产业迅速上升。分析依据:电子计算机的生产在这段时期增长511%。第(3)问,考查“新经济”的出现,材料二反映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结合问题中的时间信息,由知识可知是新经济的出现。

34.【答案】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国际组织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起了主导作用,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因此,作者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二战后国际经济体系,欧洲联盟、世界贸易组织等经济组织都是通过国际会议和国际协议的方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迅猛发展,使各国间的利益休戚相关,更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的主导,导致了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平等,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只有加强协商对话,照顾各方利益,才有利于全球化的发展。作者的观点体现了霸权思维,与世界发展的潮流不符,因而是片面的。【解析】此题为开放型试题,论述合理即可,解题思路是先概括材料观点,然后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评价,最后进行总结概括即可。

第三篇:2014年云南省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卷含答案

201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卷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境内发现的距今约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

2.《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的繁荣景象,其作者是()

A.顾恺之B.吴道子

C.张择端D.赵孟頫

3.与图1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戚继光

B.雅克萨之战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左宗棠收复新疆

4.清朝末年,有一个学者买了一味叫“龙

骨”的中药,发现上面有刻画符号,经研

究这是一种古代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

()

A.隶书B.金文

C.小篆D.甲骨文

5.“八国联合军队由英国海军将领西摩尔,„„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帝逃往西安。北事件以清王朝战败,并赔款4.5亿两白银为终。”该材料所涉及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D.南京大屠杀

7.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与这一诗句有关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的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9.建国初期,捍卫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保卫了国家独立,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A.《共同纲领》的颁布B.抗美援朝

C.西藏和平解放D.土地改革

10.近年来,小汽车已进入中国的许多普通家庭,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新中国汽车制造

业兴起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11.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各级政府机构瘫痪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12.图2为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各国代表争相请周恩来签名的情景。该情景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国力强大

B.与会各国赞成社会主义

C.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得到广泛赞同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席位

13.一位美国学者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

写道:“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

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位美国学者评价的是()

A.邓稼先B.王进喜

C.袁隆平D.雷锋

14.古代人类文明的产生与河流息息相关。以下文明成果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A.金字塔B.《荷马史诗》

C.司母戊鼎盛D.《汉谟拉比法典》

15.图3是一幅世界名画。画中的人正对你微笑,人物眼神温柔、宁静,充满着期待和生命

力。下列选项与这幅名画匹配的是()

A.《神曲》——但丁

B.《向日葵》——梵高

C.《蒙娜丽莎》——达·芬奇

D.《英雄交响曲》——贝多芬

16.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英国议会”“英国王权”

“君主立宪”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

17.有人比喻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

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提示了()

A.英国在北美进行殖民统治B.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

C.法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D.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疯狂屠杀印第安人

18.有人说林肯拯救了美国,这是因为他()

A.维护了国家统一B.领导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C.领导了独立战争D.领导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

19.“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伯里克利改革B.查理·马特改革

C.俄国农奴制改革D.日本明治维新

20.“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

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纠正材料所叙述的错误,列宁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D.实行农业集体化

21.1921年—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A.欧洲的统治秩序B.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C.美洲的统治秩序D.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22.有位著名的生物学家以充分的事实证明了物种的可能性,并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他是()

A.牛顿B.达尔文

C.爱因斯坦D.伏尔泰

23.促使日本经济在“二战”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美国的扶植②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③重视科技和人才培养④实施“产业复兴法”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4.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C.马歇尔计划的推行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25.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是()

A.蒸汽机的应用B.原子能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C.电力的广泛应用D.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有位唐朝名僧爱日本僧人礼请,率弟子、工匠等,前后5次东渡,均告失败。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他到达日本后,受到日本天皇和人民的热烈欢迎,政府为他在平城京都建了一座名为“唐招提寺”的寺院,供其讲经传道。他在日本除了传布佛教外,还将盛唐的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介绍到日本。

材料三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人们称为什么?开通于哪个朝代?(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名僧”是谁?他在日本受到尊崇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材料三是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2分)

(4)根据以上材料,说一说古代人类交往的方式有哪两种?(2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李鸿章

材料二张謇是江苏南通人。他从小勤奋读书,1894年考中状元。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于是决定弃官经商,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

材料三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

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洋务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张謇为什么弃官经商?他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4分)

(3)为拥护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3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3分)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井冈山)周围各县的农民,因为受过大革命的影响,觉悟程度较高。地势险要,出产丰富,群众条件好,这就是建立根据地的条件。

[来源学科网]

——罗荣桓《回忆井冈山斗争时期》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习促勋提出:“利用临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材料三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判时指出:“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我们

不是晚清政府。如果到时还不收回,就无法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交代。”

(1)根据材料一,说出中共产党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什么决定?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决定有

什么重要意义?(4分)

(3)材料三中的谈判针对的是哪一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

想?(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什么样的精神?(2分)

29.(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

材料二17-20世纪,欧洲先后发生过多次战争,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给文明带来了巨

大的灾难,它毁坏了欧洲国家的力量和文化成果,危及人们的自由和生命。因此,欧洲的理想主义者纷纷提出各种统一欧洲的方案,以便谋求欧洲的和平和发展。

材料三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大会将“可持续发

展”确定为人类社会的共同战略,要求通过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材料一中罗斯福和斯大林所评价的是哪两次战役?并根据材料一指出苏、美、英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理想主义者提出统一欧洲方案的原因。哪一组织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开始走向联合?(5分)(3)以史为鉴,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人类怎样才能赢得自己的美好未来?(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6.(10分)(1)丝绸之路(2分)西汉(1分)

(2)鉴真(1分)不怕牺牲,(1分)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先进文化技术。(1分)

(3)促进东西经济、贸易往来;(1分)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1分)

(4)战争与征服、和平交往。(2分)

27.(14分)(1)“自强”(2分),创办军事工业(2分)

(2)“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2分)困难:缺资金、缺技术;政府官员态度冷

淡(2分)

(3)新文化运动(1分)冲击了封建主义,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

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分)

(4)近代火车传入中国,人们出行可以坐火车;(1分)人们可以看中文报纸;(1分)

男子可以穿新式服装——中山装、女子可穿旗袍。(1分)

28.(12分)(1)受过大革命的影响,觉悟程度较高;地势险要,出产丰富;群众条件好。(任意两点即可,2分)

(2)设立经济特区(2分)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2分)

(3)香港问题(2分)一国两制(2分)

(4)与时俱进的精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不断创新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2分)

29.(14分)(1)斯大林格勒战役(2分)诺曼底登陆战(2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2分)

(2)原因:①两次世界大战给欧洲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灾难,②战争毁坏欧洲国家的力

量和文化成果,危及了人们的自由和生命;③谋求欧洲的和平与发展。(3分)欧盟的成立(2分)

(3)青少年应该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长大后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要树立国际意识,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言之有理即可,3分)

第四篇:2017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机密★考试结束前

2017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卷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传说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深得众望。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

领的位置传给了禹。这一传说反映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2.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这条古商路以运送丝绸为主。19世纪下

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最早将这条古商路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通,下

列哪一位人物功不可没

A.玄奘 B.鉴真 C.张骞 D.郑和

3.北魏孝文帝喜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并通过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鲜卑族与

汉族的交融。下列措施与孝文帝改革无关的是

A.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 B.重农抑商,推行县制 C.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 D.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4.有一本史书,历时19年编撰,宋神宗认为这部史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为此

书赐名。该史书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5.毒品问题为各国所关注,1987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中国近代历史上领导虎门销烟的人物是

A.林则徐 B.魏源 C.左宗棠 D.邓世昌 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某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该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沙俄 7.1915年,一场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

兴起。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严复发表《天演论》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8.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它是中国 A.近代史的开端 B.近代化的起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9.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追根溯源,与建军节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10.与图1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

11.抗战胜利前夕,在党的一次重要会议

上,毛泽东号召全党:“下定决心,不怕 图1 牺牲,排除困难,去争取胜利”。会议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该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二大

12.与“1947年6月”“晋冀鲁豫解放军”“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等信息相吻合的历史

事件是

A.转战陕北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淮海战役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3.抗战期间,通过自身努力,打破了外国公司的技术封锁和垄断,成功发明“联合制碱法”的我国著名化学家是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邓稼先 D.袁隆平14.1958年,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全国大约出动9000万人,大搞“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炼铁)、群(群众运动)”。小土炉、小高炉遍地开花,全民大炼钢铁运

动在全国掀起。这一现象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5.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

转折。会议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这次会议确立的思

想路线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两个凡是” C.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代表” 16.2017年4月26日,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显示了我国国防建设的巨大成就。新中国建

立的第一支海军是

A.北洋水师 B.华东军区海军 C.北海舰队 D.南海舰队

1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下列外交成就属于改

革开放前取得的是

①中美建交 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2001年承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下列图片与古印度文明有关的是

狮身人面像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A B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 C C

司母戊鼎司母戊鼎

D D 19.马拉松赛跑已在云南多个城市举办,越来越多的发挥着凝聚公众的纽带作用。与马拉松

赛跑起源相关的是

A.琅城起义 B.希波战争 C.亚历山大东征 D.布匿战争

20.美洲“新大陆”被发现与下列哪位航海家的航行活动有关 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

21.与图2内容相符的历史文献是 A.《民法典》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图2

22.日本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每一次改革都有可能是一次巨大的进步。近代历史上,使日本

实现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废除农奴制改革 C.明治维新 D.百日维新

23.某同学在历史故事分享时讲到:5月21日,凡尔赛反动武装最终冲破了圣克鲁门„„ 27日,剩余的公社战士退守至拉雪兹神甫公墓„„28’日晚,公社战士高呼“公社万

岁!”英勇牺牲。故事描述的是

A.五月流血周 B.宪章运动

C.攻占巴士底狱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24.“二战”爆发前,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侵略,加速了战争的爆发。下

列哪一事件的发生,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A.波兰灭亡 B.巴黎沦陷 C.慕尼黑阴谋 D.英国遭到空袭 25.“二战”结束后,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中东问题的焦点是 A.巴以冲突 B.争夺水源 C.石油争夺 D.印巴冲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3分,第29题 12 分,共50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始皇,赢姓,名政。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材料二

材料三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 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图4 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签字仪式

(1)根据材料一,说说秦始皇的历史功绩。(2分)

(2)材料二图片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写出该朝代统治前期,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管辖采取的措施。(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2分)

(4)请给以上内容确定一个主题名称。(2分)

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了巩固清朝统治,李鸿章提出变“成法”、立“奇业”的主张,即在不变更封建 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略事变革,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加强内部统治,对付新的

“变局”和“强敌”。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 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中国共 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材料四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 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相继展开。(1)材料一中李鸿章“变‘成法’、立‘奇业”’的主张后来在哪一运动中付诸实践?这一

运动的目的是什么?结局如何?(3分)

(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4分)

(3)材料三中所说“正确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写出标志新中国成立的重大事件。(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性事件。农村经济

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

28.(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霸斗争愈演愈烈。它们根据各自的利益结盟,最终形成了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随着两大集团的形成,国际局势更加动荡不安。争霸各国剑拔弩张,欧洲大陆的上空密布着战争的乌云。材料二

1919年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西方的相互关系。但在远东、太平洋地 区,它们之间的矛盾仍很尖锐,各国海军军备竞赛加剧。1921年11月12日~ 1922年2月 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了一次会议,参加国有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比利 时、荷兰、葡萄牙和中国。会议实际是在美、英、日三国操纵下进行的。

——罗伯特.E.勒纳《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材料四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已走向缓和,但是大国强权和霸权主义造成的地区争端以及恐怖 主义活动仍在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国际社会只有用对话代替对抗,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 作,才能真正避免战争,维护和平。

(1)写出材料一中“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的名称。“争霸各国剑拔弩张”,最终成为“战

争”导火线的是哪一事件?(4分)

(2)材料二中两次国际会议的召开导致“一战”后帝国主义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形成,这一

格局被称为什么?(2分)

(3)分别写出材料三中两幅图片反映的世界局势。(4分)

(4)谈谈从材料四中得到的认识。(3分)

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原始人类起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 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蒸汽机的汽笛发出了第一声呜响,世界 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工厂里机器在轰鸣,江河中轮船在航行,铁路上火车在奔驰……人 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材料三

这场革命包括两部分—一积累信息和传播信息……仅世界各地每24小时公布的科学信 息,其量之多,即可填满7套24卷一套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同样空前的、爆炸性的是用 计算机储存和检索信息的速度。还有以光速——尤其是通过卫星——向全世界发送信息的速 度。任何国家中的任何人都能通过报纸、杂志、收音机、电视机或计算机得到这种信息。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文明史观认为,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 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而不同的方面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又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如物质文明 史又可分为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几个阶段。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 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黄河、长江流域有代表性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 的名称。(写出两个即可。2分)

(2)材料二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蒸汽机改良成功与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4分)

(3)材料三中的“这场革命”指的是什么?“这场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4分)

(4)写出材料四中的主要观点。(2分)

第五篇:云南省玉溪市华宁二中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四 历史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二中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四

高一 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随着一股股黄金热的到来,英国殖民者考虑建立海外殖民地,并在殖民地上生产在国内无法生产的东西。”英国的这一历史活动事实上()

A. 以掠夺黄金作为其根本目的 B. 加快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 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 D. 说明英国工业水平先进

2.下表所示是蒋孟引在《英国史》中统计的1835年全英国棉纺织业中从业工人人数及比例,表中统计数字最能说明()

A. 英国的棉纺织业呈现出衰落趋势 B. 资产阶级极力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C. 成年男工独立意识增强觉醒较早 D. 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3.下图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期间,工人捣毁机器的“卢德运动”。对造成这一运动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A. 工业革命造成了工业生产能力的过剩 B. 工业革命激化了抢占商品市场的竞争 C. 工业革命中工人劳动和生活状况恶化 D.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4.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西欧的联合”在当时客观上有利于()A. 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 B. 推动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 C. 消除中美间敌对关系 D. 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

5.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祟明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竟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由此可见()

A. 清政府大力支特洋务派创办工业 B. 封建势力阻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C. 民族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D.近代民族工业没有摆脱外来势力控制

6.1524年,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西班牙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 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得巨额财富 C. 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西班牙打败荷兰,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7.公元前1世纪,罗马军队将领凯撒先与庞培和克拉苏结盟对抗贵族元老院,后来凯撒争取平民支持,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并击败了盟友,并被元老院承认为独裁者。可见当时()A. 军队与贵族的政治目的基本相同 B.平民是罗马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 C. 保护平民利益的法律被独裁者废除

D. 贵族失去了罗马政治生活中的权利

8.魏晋时期,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杨氏、袁氏世代占据高官主要靠的是()

A. 战事立功 B. 门第出身 C. 才学品德 D. 皇亲国戚

9.下图的漫画发表在1858年10月2日的英国《笨拙》周刊上,标题为“John Leech”。(一位大腹便便的清朝官员,身着朝服,双膝跪地,张开了大嘴:面前站着的一位矮小绅士正在把一卷条约(TREATY)向他口中塞去。下列内容符合漫画中条约(TREATY)的是()A.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B.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 C. 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D. 攫取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10.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

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A. 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 放弃“一边倒”政策

C.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11.1969年《人民日报》对联合国不满、批评和谴责的文章占当年该报纸关于联合国政治类文章的71.43%,1970年为17.24%,1971年为3.13%。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第三世界国家控制了联合国 B. 尼克松访华改善了中美关系 C. 中国国内“左”倾思想得以根除 D. 中国对美政策做出调整

12.“一边倒”其基本释义为比喻某人或某种力量,从相互对立的双方中间,完全倒向一方。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方针,其实质是()

A. 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B. 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 C. 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 D. 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

13.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A. 罗斯福始终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 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 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 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14.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A. 开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B. 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C. 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D. 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15.对明清两代实行闭关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一概禁绝外商来华贸易

B. 使中国与世隔绝,落伍于世界潮流 C.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范西方国家的侵略 D. 根本上是由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

16.马克思、恩格斯在设想将其理论变为现实的道路问题时,开始侧重于暴力革命,后来也注重和平过渡。十月革命最初也贯穿着暴力起义的主旋律,并兼有和平夺权的考虑,但最终引发阿芙乐尔号“炮声”的是()A. 《四月提纲》的提出 B. 七月群众抗议活动被镇压 C. 俄军前线战事失利 D. 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

17.下图是一幅讽喻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后时局的漫画。其反映的问题是()

A. 松散的邦联体制使国家面临危机 B. 南北矛盾异常尖锐 C. 英国殖民者的武力威胁

D. 奴隶制度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

18.下面三幅图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欧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B.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 C. 世界银行主宰世界经济 D. 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19.某纪念徽章上有“中华民国鄂军政府起义纪念”字样,图案是五色旗和十八星旗。该徽章纪念的起义爆发于()

A. 广州 B. 南京 C. 南昌 D. 武昌

2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推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是()A. 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B. 加紧普法宣传 C. 加紧总结“文革”教训 D. 加紧平反冤案

21.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22.国家主席习近平说:“深化农村改革……要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三大改造时期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其相似之处是()A. 都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 B. 都加速了中国农业的集约化发展

C. 都改变了中国广大农村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D. 都使广大农民获得了自主生产的权利

23.英国和法国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欧洲,且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但二者在政治制度和政治运行方面有许多区别。有关两国的区别正确的是()A. 英国是多党制而法国是两党制

B. 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法国是民主共和制 C. 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法国总理只对总统负责

D. 英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法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24.对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 B. 议会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C. 议会拥有立法大权 D. 议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议员可以世袭

25.1944 年7 月,孔祥熙发给蒋介石密电:“英、美暗斗颇剧,美对基金必需掌握,英对国际银行颇欲主持,美可能将国际银行对英让步,其他各国则望基金与银行均告成功。”与这封密电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 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 B. 马歇尔计划实施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 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召开 26.1978年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A. 城市 B. 农村 C. 广大内地 D. 沿海地区

27.北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它是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的西方国家的主要安全组织。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正式成立于1985 年,包括7个由印度教徒、穆斯林和佛教徒构成的国家,该组织几乎完全失效,甚至连会议都无法召开。这些事实表明()

A. 文化样式影响合作的紧密程度 B. 经济合作根源于文化的共性 C. 国家利益成为国际合作的基础 D. 宗教信仰差异阻碍国际交流

28.“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A. 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B. 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 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 实行粮食税制度

29.下图“跟粮票说再见”中,下边有三个时间分别是“1980、1983、1990”,其所示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四人帮被粉碎,“文革”结束 B. 设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C. 农村出现大量闲置劳动力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0.1877年5月,法国议会以多数票赞成政府限制教权派的宣传,共和派的内阁总理西蒙接受这一决议。5月16日,总统麦克马洪以破坏出版法为由迫使总理西蒙辞职,任命君主派首领布罗伊公爵为总理。共和派强烈反对,麦克马洪于5月25日征得参议院同意,解散了众议院。从中可以看出1877年的法国()A. 权力中心是总统 B. 内阁对议会负责 C. 政治斗争仍激烈 D. 共和政体没确立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31(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西班牙与中国的贸易以菲律宾为中转而进行。万历四年(1576年),西班牙完全控制菲律宾,中菲间的贸易迅速升温。福建、广东海商“将中土丝、绵、缎布、磁、铁贵货到彼番国,不卖货物,止卖金银”。面对汹涌而来的中国商品,西班牙人只能从殖民地墨西哥调运白银来交换,然后西班牙将中国商品运往南美。为维持这样一种中国货物-墨西哥白银-菲律宾的物流关系,他们不得不加快墨西哥白银的开采与多条菲律宾海上航道的开辟。其中最重要的是墨西哥西海岸Acapulco港,横越太平洋至菲律宾的航线。——摘编自杨天明《明末清初外国银元内流问题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货物-墨西哥白银-菲律宾的物流关系”形成的历史背景。

32(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海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有何区别?

3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后,在“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唤出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打开了一个新的潘多拉盒子。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的社会弊病也在产生和蔓延。资本主义带给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的不是自

由和财富,而是野蛮的掠夺和剥削。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正直的思想家不得不重新开始思索人类的命运,寻找能够克服资本主义弊病、解脱劳动大众苦难的新的道路,从而产生了各种勾画未来社会图景的思潮、理论和学说。但是,由于没有正确历史观作为理论基础,这种种构想都成为不可能实现的空想,按照这些构想进行的社会实验也都归于失败。

正是在寻求改造资本主义社会正确途径的探索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为无产阶级和一切劳动阶级摆脱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为人类社会走向光明的未来指明了惟一正确的道路。科学社会主义一经产生,就很快成为无产阶级战斗的旗帜。建立一个美好社会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和实践美好理想的历史,封建主义代替奴隶制度,资本主义代替封建制度,都把这种理想和追求推向了前进。但是,直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指出一条真正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现实道路。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既是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固有矛盾和弊病的科学理论,也是探索实现人类美好未来的思想结晶。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从根本上讲,不是个

人的天才预想,更不是马克思在大不列颠图书馆进行纯粹理论推导的结果,而是社会演进的客观必然性的反映。

——许志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为什么材料中说“直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指出一条真正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现实道路”?

(2)材料中说“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从根本上讲,不是个人的天才预想,更不是马克思在大不列颠图书馆进行纯粹理论推导的结果,而是社会演进的客观必然性的反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34(15分).近代史上,英国社会不断得到改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 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征税等。1701 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1784 年,小威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未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的支持,仍旧执政。——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832 年,英国议会通过选举法案,规定:取消和减少已经衰落的选区的议会代表席位,它们的席位转给新兴的工业城市;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城市选民资格放宽至凡年收入达 10 镑以上的房主和年付房租10镑以上的房客,农村选民资格则为年收入达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达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结果,选民人数由43万增至65万,在增加的22万选民中,城市资产者占18万。(1)根据材料一,近代前期,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重要的环节?(2)材料二表明,英国选举制度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英国近两百年政治体制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英国的这一历史活动,即殖民扩张,其主要目的是建立殖民地,而不是掠夺黄金,故A项错误;英国荷兰的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得到拓展,故B项正确;英国的殖民扩张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故C项错误;此时,英国尚未进行工业革命,工业水平并不明显比殖民地先进,故D项错误。2.【答案】B

【解析】分析图表内容,18岁以下的童工和女工加起来占全部纺织工人的比例达到97.6%。在同样条件下,雇佣童工和女工可以减少工资的支出,体现了资产阶级极力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体现了资本家贪婪的本性,故选B项。3.【答案】C

【解析】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逐渐排斥手工劳动使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工人失业,工资下跌。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4.【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结合“1975 年”这个时间关键点进行排除即可。1972 年中美、中日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排除C项,中苏两党关系正常化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排除B项;1975 年中国改革开放还未开始,排除A。故选D。5.【答案】B

【解析】由信息“张謇依仗清政府取得垄断权”“清政府商部竟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可知,封建势力阻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故B项正确。6.【答案】B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商贸中心在大西洋沿岸的英国和荷兰,并不在西班牙,所以A不能选;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并没有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所以B项不正确;打败西班牙,掌握世界殖民霸权的是英国,D项不符合史实。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得巨额财富,西班牙人自以为站在了世界的中央,所以选B。7.【答案】B

【解析】由材料“后来凯撒争取平民支持”可知,当时平民是罗马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所以答案选B。材料并没涉及到A、C、D,排除。在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注意结合材料解答。8.【答案】B

【解析】战事立功是商鞅变法时的选官制度,A项排除;注重才学是隋唐时期科举制的选官标准,品德是汉朝察举制的选官标准,C项排除;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吏采用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依靠门第出身即可步入仕途,B项正确;皇亲国戚依靠世袭制或裙带关系为官,D项错误。9.【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858年”“清朝官员,身着朝服,双膝跪地”等,所学知识,本题实际上考查

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内容——《天津条约》。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D三项分别是《南京条约》《辛丑条约》和《南京条约》附件,不符合题干内容史实,排除。进一步可知,C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10.【答案】C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的大背景就是因为二战后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例如印度、缅甸等,所以才可能去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C。A、B、D属于新中国刚成立时确立的外交方针,不专门针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故排除。11.【答案】D

【解析】出于中苏关系紧张、处理台湾问题的需要,中国主动调整对美政策,国内反对美国的声音逐渐减少,故D项正确。12.【答案】D

【解析】“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封锁、包围,为维护国家独立与安全而作出的正确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维护民族独立的要求。13.【答案】C

【解析】罗斯福上台前,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经济出现严重衰退。罗斯福批注“哪有此等好事”,明显是不赞成国家干预经济,说明在当时他还没有新政的理念。但是“提议政府增加开支、干预经济”的新政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就已经萌生,不是罗斯福率先提出的,故C正确。14.【答案】C

【解析】洋务运动创办工业把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进国内,使中国开始了经济工业化,从而启动了近代化进程。15.【答案】A

【解析】小农经济的封闭性是“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产生的经济根源,虽然这一政策造成了中国逐步落伍于世界潮流并最终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但在当时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因此B、C、D三项表述均正确,而A项“一概禁绝”的说法错误,因为清朝时仍开放广州一处与外国通商。16.【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月群众抗议活动被镇压,这是由主张和平夺权到武装起义的转折点。所以答案选B。17.【答案】A

【解析】图中所示,北美独立之初,由于实行邦联体制,各邦不能紧密团结在一起,使国家面临危机。18.【答案】B

【解析】图一和图二体现经济全球化,图三反映区域集团化。A、C、D说法错误;B正确。19.【答案】D

【解析】由文字信息“中华民国鄂军政府”可以判断出这是讲武昌起义的史实。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湖北简称为“鄂”。所以答案为D。20.【答案】A

【解析】从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逐渐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故选A项。B、C、D项不符合题意。21.【答案】C

【解析】材料不是描述反日情绪,而是描述农村的农民们对辛亥革命、对中华民国不甚了解,不了解中华民国为何物,也就是说材料意在表明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的确是有限的,选项B、D也均不合材料的主旨,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22.【答案】A

【解析】不管是三大改造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对农民的政策,都是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都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所以答案选A;改革开放时期农民承包土地并没有加速中国农业集约化的发展,而是不利于,所以排除B;改革开放时期农民承包土地并没有改变中国广大农村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所有权依然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所以排除C;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进行改造,农民并没有获得自主生产的权利,排除D。2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错误,英国不是多党制。C项“法国总理只对总统负责”,错误。D项“英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错误,英国议会还是最高权力机关。B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本题正确答案选B。24.【答案】D

【解析】对各国代议制的特点和议会权力掌握不准确是做错的主要原因。代议制的议员(尤其是下院)多由选举产生,不是世袭,而且有任期限制,D项说法错误。25.【答案】A

【解析】本题可根据1944年7月的时间来排除B、C、D三项,B项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提出并实施的;C项北约成立于1949年;D项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一届联大召开于1946年,这三项从时间上都不符合可排除;1944年7月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美国、英国、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故A项正确。26.【答案】B

【解析】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从1984年开始,迟于农村,故A项错误;1978年后,安徽、四川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故B项正确;“广大内地”过于空泛,故C项错误;沿海地区首先开放,故D项错误。27.【答案】A

【解析】题干中“北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它是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由印度教徒、穆斯林和佛教徒构成的国家,该组织几乎完全失效”说明文化样式影响合作的紧密程度,故A项正确;经济合作根源于国家利益的需要,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国家利益对经济合作的影响,故C项错误;宗教信仰差异阻碍国际交流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28.【答案】A

【解析】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发展社会经济,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逐步战胜资本主义。B项表述错误;C项表述不全面;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A。29.【答案】D

【解析】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粮食产量也提高了,这些都归功于对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答案选D。四人帮早在1976年被粉碎,排除A;1980年开始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这是对外开放方面,并不是对农业方面,所以排除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助于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会有多余的劳动力出现,因此排除C。30.【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麦克马洪于5月25日征得参议院”说明总统还受制于议会,A项权力中心是总统说法错误;B项内阁对议会负责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从材料中“迫使总理西蒙辞职”“共和派强烈反对”“解散了众议院”可见政治斗争仍然激烈;根据时间“1877年5月”可知此时共和政体已经确立,D项错误。故选C。

31.【答案】背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和世界各地的贸易联系加强;西班牙、葡萄牙等国进行早期殖民扩张,抢占殖民地;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大肆掠夺和开采黄金白银;明朝(万历年间)政府一度开放海禁。

【解析】该问注意结合材料,从“西班牙完全控制菲律宾,中菲间的贸易迅速升温”,可以看出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从“西班牙人只能从殖民地墨西哥调运白银来交换,然后西班牙将中国商品运往南美。他们不得不加快墨西哥白银的开采与多条菲律宾海上航道的开辟”可以看出该物流关系的形成与殖民者对美洲的掠夺有关;另外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当时整个世界形势与中国明代的经济政策进行回答即可。32.【答案】(1)都不允许民间船只出海,禁止海外贸易。

(2)明朝是为了防止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清朝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解析】本题考查“海禁”与“闭关锁国”。根据材料判断并比较二者不同点。目的要从明清二者统治背景分析。33.【答案】(1)因为以前的理论都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没有为无产阶级和一切劳动阶级摆脱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为人类社会走向光明的未来指明正确的道路。

(2)经济前提: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逐渐暴露,为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及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思想基础:欧洲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成果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前提。

【解析】(1)据材料“资本主义带给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的不是自由和财富,而是野蛮的掠夺和剥削。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正直的思想家不得不重新开始思索人类的命运,寻找能够克服资本主义弊病、解脱劳动大众苦难的新的道路,从而产生了各种勾画未来社会图景的思潮、理论和学说。”“为无产阶级和一切劳动阶级摆脱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为人类社会走向光明的未来指明了惟一正确的道路”可以归纳得出答案。(2)考生对于原因或者背景类问题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阶级通来考虑;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是1848年,这时候的经济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要是资产阶级的统治,但是矛盾加深;思想上主要是借鉴英国法国德国的思想。

34.【答案】(1)从限制王权到责任内阁、司法权从王权中独立、内阁从属于议会到下议院中的多数派组阁。(2)向城市工商业者倾斜;有财产资格限制;选举范围扩大。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参与国家管理。

(3)经济是政治发展的动力;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处理材料的能力。材料一详细列举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过程。材料二则从选民的财产资格角度反映了英国 1832 年议会改革状况。

下载云南省玉溪市2018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八年级历史二word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南省玉溪市2018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八年级历史二word含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