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元江一中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历史

时间:2019-05-14 22:0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省玉溪市元江一中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历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省玉溪市元江一中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历史》。

第一篇:云南省玉溪市元江一中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历史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一中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高一 历史 命题教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梭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赋予各等级不同权利和义务。此项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

A. 违背了自然界的很多法则,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 B. 打破了贵族强调出身的世袭原则 C. 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导致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

2.“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A. 宝山战役 B.平壤战役 C. 黄海海战 D. 四行仓库战役

3.2012年打赢官司的秋菊发家致富后又当选为村长,计划全家出游带孩子见见世面。与图文有关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B. 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加强 C. 海峡两岸“三通”已经实现 D. 台湾社会制度发生了改变

4.160年前的南方民谣唱到:“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四方兄弟到金田,斩龙除妖声震天。”这说明()

①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②太平天国矛头直指清政府③太平天国的宣传组织方式落后④斩龙除妖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5.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或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该宪法赋予“皇帝”大权的主要原因在于()A. 皇帝掌控外交权为德国传统 B. 普鲁士领导并完成德国统一 C. 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 D. 容克贵族在议会占绝对优势

6.20世纪初,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某外国公使说: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府台,老是同我们作对;从此任接手以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扩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这段谈论的背景最可能是()

A.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 B.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 C.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 D.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 7.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 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 B. 带有笼统排外思想

C. 具有彻底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D. 义和团容易被清政府所利用

8.明朝在中央机构中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其目的是()A. 提高办事效率 B. 增强六部权力 C. 扩大统治基础 D. 加强专制统治

9.北京时间2010年5月12日43岁的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在竞选中最终获胜。随后,英国女王邀请卡梅伦担任首相,组建新一届政府,卡梅伦欣然接受。于是,他获得女王象征性的任命,成为下一任首相。对此说法不准确的是()

A. 女王依然是英国的国家元首 B. 女王只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C. 首相的权力来源于国王授予 D. 英国首相通过选举方式产生 10.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 由一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 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军事集团 C. 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D. 使“冷战”局面相对缓和 1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不包括()

A. 清政府反动卖国本质的暴露

B.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主革命

D.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2.2010年5月11日晚,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宣布组成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成为联合政府的首相,他上台执政的经历依次应该是()

①觐见女王,获得授权 ②党内竞选 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 ④正式出任首相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① 13.最能体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武汉精神的是()A. 汉口开埠 B. 武昌起义 C. 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D. 武汉会战

14.“它……徒有其冲动的反抗热情,而没有看到历史的进化趋势,不了解科学的革命方法,所以失败。”“它”指的是()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八国联军侵华

15.《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 中央集权强化 B. 皇权至上独尊 C. 等级制度森严 D. 民风习俗变化

16.“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费里德曼的“货币理论”()A.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 B.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干预政策的实施 C.是为解决美国的经济衰退而提出的

D.促使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

17.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商业革命、金融革命,还有信息革命、能源革命。那时租佃关系日益普遍……街市制取代坊市制,一批商业名镇开始兴起,城市的经济文化职能显著增强。”这一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8.李鸿章在对《开平煤矿招商章程》所作的批示中指出:“摒除官场习气,悉照买卖常规,最为扼要。”这反映了洋务派()

A.重视民间资本的引入 B.强调以市场规则经营管理企业 C.重视商品生产 D.反对官员的贪腐

19.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流行词语,下列各组中,都是从属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是()

A.阶级斗争 一国两制 无私奉献 B.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 经济特区 C.市场经济 勤俭节约 休闲娱乐 D.和谐文明 注重环保 小康社会

20.来自美国的著名连锁快餐厅KFC(肯德基),创建于1952年,并于1987年11月12日在中国境内开设了第一家加盟店。下图反映的是肯德基自1992年到2009年在中国餐厅数量增加的情况。目前,我国已经约有几千家肯德基加盟店。这说明经济全球化()

①已影响到中国人的生活 ②为世界人民普遍接受

③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④实质是资本在世界的新一轮扩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有的朝代出现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离的现象,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谈到某个朝代的后期“立国于西北而植根于东南”。这个朝代可能是()A.西汉 B.唐代 C.北宋 D.明代

22.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②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国际市场 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有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的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②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将一直是输家 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 ④第三世界国家反对经济全球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24.1930年,上海《申报丛书》如是描述某经济政策:“解放了个人的商业和个人的工业之束缚,对于农民废止了生活必需量以外的谷物的强制征收。”据此推断,该经济政策()A.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卫了新生政权 B.允许自由贸易促进了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C.使美国逐步走出经济大萧条的阴影 D.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5.下表是1913—1921年中国私人资本工业各部门资本额增长情况(单位:万元),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造成民族工业全面萧条 B.民族工业某些行业发展速度减慢,整体仍在发展

C.鸦片贸易是推动20年代经济的主要动力 D.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措施,推动民族工业继续发展

26.某同学在收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了一些有关“新航路开辟对西欧社会

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给西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引发了“商业革命”

D.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7.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全球性和地区性的国际组织纷纷建立。下列标志所代表的组织按其成立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28.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愿放款而效果不宏。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处于()A.清末“新政”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29.与赫鲁晓夫改革相比,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

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C.以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D.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30.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

A.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B.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C.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 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

31(15).历史的长河不断向前,而众多的历史事件都离不开重要城市的承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费正清这样看待北京:“北京的气势雄伟,布局对称,毫无疑问使他成为一切首都中最有气派的------没有一个西方的首都能这样的威严,清醒地构成君主专制整体的象征。”

材料二 电影《南京!南京!》在各大影院放映,引起巨大反响。它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历史故事。材料三

请回答:

(1)清朝使君主专制政体的“威严”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是如何结束的?

(2)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南京有着特殊的地位。请列举除了“南京大屠杀”之外的与南京有关的近代史上的其它历史事件。

(3)材料三图中会议的会址是在哪个城市?这次会议有什么意义呢?(4)材料四图中会议的会址是在哪个城市?这次会议又有何意义呢?(5)结合材料五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遵义会成为一个历史名城?

32.(15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条线背后,坐落着中欧“古国”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丘吉尔:富尔顿演说

材料二 应当指出,丘吉尔先生和他的朋友在这方面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希特勒干他发动战争的勾当,是从散布种族理论开始的,说什么只有讲德语的民族才是最优秀的民族。丘吉尔先生干他发动战争的勾当,也是从散布种族理论开始的,他硬说只有讲英语的民族才是最优秀的民族,负有决定世界命运的使命……英国的种族理论使丘吉尔先生和他的朋友得出这样的结论:讲英语的民族是惟一的最优秀的民族,应当统治世界上的其他民族。

——斯大林《关于丘吉尔先生的演说和〈真理报〉记者的谈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丘吉尔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对富尔顿演说的主要反应。(3)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与事实不符的现象。(4)由材料一、二,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33(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观察下图《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

(2)材料二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GDP增长率的发展变化,1957年、1984年和1993年分别出现了三个

峰值,请概括指出这些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34(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历史上看,全球化可以说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时就已经开始了。随着欧洲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全球化就伴随着战争、暴力、殖民扩张、资本输出、自由贸易等各种因素而不断演进。……到20世纪初期,全球化迎来了其自身发展的第一次高潮。这一次高潮随之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打断。……从80年代开始,全球化开始了它的第二个进程和高潮:这一进程是与两极体制的终结联系在一起的。

材料二 例如,我们要参与全球竞争,要加入WTO,但谈判进行得那样艰难和旷日持久,其中固然有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设置种种非经济因素的政治障碍;同时也确实有我们自己的发展水平问题。作为“全球化”和全球竞争的“后来者”。中国只能在发达国家早已制定的条款和“游戏规则”上进行“讨价还价”。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异同点。并说明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2)我国是如何努力改变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后来者”地位的?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材料提到,梭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赋予各等级不同权利和义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项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打破了贵族强调出身的世袭原则,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2.【答案】C

【解析】A、B、C项都是甲午中日战争过程中的重大战役,但只有C项符合题意。1894年9月,在中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冲杀在前,驾舰全速撞向日本第一游击舰队旗舰“吉野”号时,不幸为一条鱼雷击中而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故C项正确。D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3.【答案】D

【解析】“秋菊发家致富后又当选为村长”体现了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A正确;2012年海峡两岸“三通”已经实现,海峡两岸人员可以往来,B、C正确;现在台湾和大陆还没有实现统一,台湾社会制度没有发生改变,D错误。所以正确选项是D。4.【答案】C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运动,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响应,故①错误;材料只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统治的内容,没有体现其反侵略的内容,故④错误;从材料信息看,太平天国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民谣的形式也显得落后,故②③正确,故选C。5.【答案】B

【解析】选B。普鲁士是德意志的一个重要的邦国,专制色彩浓厚,在俾斯麦的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大业。材料中《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明显的专制色彩,主要原因就是具有专制色彩的普鲁士领导并完成德国统一。6.【答案】D

【解析】本题依据“20世纪初”“北京东交民巷的某外国公使”等信息判断,D项结论符合题目要求。1901年的《辛丑条约》规定,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A、B、C三项结论与题意不符。因此选D。7.【答案】C

【解析】“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体现了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争取官员反帝,但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忽视了当时严重的阶级矛盾;另外还可以动员群众反帝,但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因此A、B、D的表述均符合史实。而C的表述不合史实,因为口号只体现了反帝,而没有体现反清,故选C。8.【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的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所以答案选D。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的政体。在英国,首相由下院多数党的领袖担任,经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所以不正确的是C,A、B、D正确。

10.【答案】A

【解析】考查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的性质。是军事政治集团。11.【答案】C

【解析】C项内容不符合历史事实。12.【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下民主运作的程序。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要想成功当选英国首相首先参加党内竞选,在取得多数支持成为领袖后,领导本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议会下院多数议席;觐见女王,获得授权;最后正式出任首相。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13.【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最能体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武汉精神。所以答案选B。14.【答案】C

【解析】义和团运动虽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但其又带有盲目排外的落后的色彩。15.【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可知《百家姓》中宋代第一个是“赵”,明代第一个是“朱”,而这些都是皇帝的姓且皇族姓氏排在首位,主要体现了皇权的独尊地位。所以答案选B。16.【答案】D

【解析】“货币理论”把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虽然政府不直接干预经济,但在货币供应方面政府有相应的职能,并非完全的自由放任,故A项错误;由材料“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可知,弗里德曼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故B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经济发展缓慢,但并非是经济衰退,故C项错误;二战后货币主义开始流行起来,并对美英等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故D项正确。17.【答案】C

【解析】秦汉时期坊市有严格规定,故A项错误;隋唐时期坊市分开,不符合材料中“街市制取代坊市制”的信息,故B项错误;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坊市界限被打破,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商业市镇形成规模,不符合材料中”开始出现“信息,故D项错误。18.【答案】B

【解析】洋务派民用企业重视民间资本的引入,但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悉照买卖常规”反映出洋务派强调以市场规则经营管理企业,故B项正确;洋务派民用企业产品投放市场,重视商品生产,但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摒除官场习气”强调反对以官僚作风鼓励企业,与反对官员的贪腐无关,故D项错误。19.【答案】B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时间“20世纪80年代开始”,采用排除法。A项“阶级斗争”开始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故排除;C项“市场经济”开始流行于20世纪90年代,故排除;D项“和谐文明”开始流行于21世纪初,故排除。20.【答案】C 【解析】肯德基进入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但一个国家出现的某些经济现象,不能说明整个世界的问题,29.【答案】B 故排除②。正确答案是C。21.【答案】B

【解析】“立国于西北而植根于东南”说明该朝代政治中心在西北,但经济中心已经南移,西汉的都城在长安,【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在所有制结构、经济管理方法等方面有了根本突破,故选B。A是斯大林模式;C、D是赫鲁晓夫改革内容。30.【答案】B

符合“立国于西北”,但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故A项错误;北宋都城在中原地区,明代都城在华北地区,【解析】“下田戽(汲)水”是水利工具,未涉及耕犁技术,故A项错误;据“田园”“下田戽(汲)水”“高垄”不符合“立国于西北”,故C、D项错误;唐朝的都城在长安,此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故B项正确。22.【答案】A

可知与农业灌溉有关,故B项正确;“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表明是翻车,而不是筒车,故C项错误;水排水力鼓风冶铁工具,与“田园”“下田戽(汲)水”的农业灌溉无关,故D项错误。【解析】欧洲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财富,获得资本原始积累,故①正确;殖民扩张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故②③正确;欧洲的自由劳动力来自于内部的圈地运动,不是从海外掳掠的,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23.【答案】D

【解析】第三世界即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应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排除②④项,答案为选D。24.【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词“1930年”和“对于农民废止了生活必需量以外的谷物的强制征收”可以判断出是新经济政策,该政策实施于1921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保卫了新生政权,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废除余粮征集制,允许私人小企业和自由贸易,促进了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故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是苏联的经济政策,对美国没有影响,故C项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体制的内容,故D项错误。25.【答案】B

【解析】从图片中数据可以看出,在1913—1921年间,卷烟业、棉纺业等行业发展比较迅速,并不是全面萧条,故A项错误;缫丝业年增长率虽不如其他行业发展迅速,但总体上仍在发展,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20年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战”的爆发,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C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于192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加速了封建社会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给西欧商人带来了大量财富说法不全面,故排除;B项表述明显错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说法不准确。27.【答案】B

【解析】①为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于1994年;②为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③为欧盟,成立于1993年;④为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28.【答案】D

【解析】抓住题干中“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的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

31.【答案】(1)标志:军机处的设置

结束: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2)列举:《南京条约》的签订;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解放南京等等。

(3)城市:广州,意义: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国民大革命的迅速兴起。(4)城市:武汉(汉口)

意义:纠正“右”倾错误,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为中共指明前进的方向。(5)1935年1月,中共遵义会议的召开,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解析】(1)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中国近代史上在南京发生的重大事件有: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化;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改名天京,成为太平天国的都城;1912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党统治开始;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统治覆灭。(任答出其中的三个事件即可)

(3)材料三中的国民党一大旧址位于广州。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兴起。

(4)材料四中的八七会议旧址位于汉口。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八七会议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5)1935年1月,中共在遵义召开了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所以遵义会成为一个历史名城。32.【答案】(1)中欧和东欧各国均被苏联的高压所控制。(2)认为丘吉尔等同于希特勒,是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

(3)材料一过分夸大苏联对中欧和东欧各国的控制,忽视他们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材料二过分夸大丘吉尔演讲的危害,因为丘吉尔的演讲没有直接引发侵略战争。

(4)每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都服从于各国自身利益;过分夸大一些国际言论会引起国际动荡和国际关系恶化等。

【解析】本题围绕美苏冷战的主题命题,以新材料的形式出现,所以要注意对材料信息的最大限度的利用,并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第(1)、(2)问主要从材料中归纳要点。第(3)问需要对材料进行仔细辨别,找出其中夸大其词的成分。第(4)问总结观点,需要围绕材料的中心思想进行归纳概括,要言之有理且符合两段材料的主题。

33.【答案】(1)第一次由私有制经济占优势变为以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①1957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②1984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已经初见成效。③1993年:十四大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第一问紧扣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进行解答。第二问结合曲线图,联系所学知识解答。34.【答案】(1)异同点:推动力、影响相同;进行的方式、参与者地位不同。

积极影响: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最大受益者;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机遇;加速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2)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提高我国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谋求国际合作,争取改变原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顺应全球化趋势,积极加入WTO;合理利用现有规则,趋利避害。

【解析】第(1)题结合20世纪初和80年代两个时间段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来回答。第(2)题概括中国积极应对全球化的主要史实。

第二篇:云南省通海二中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历史

云南省通海二中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二)高一 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I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1871年4、5月的巴黎当局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取消市场经济自由交换的原则;禁止企业克扣工人工资;没收逃亡富人的住宅,供无家可居的工人居住;对贫困的劳动者实行社会救济等。这些措施()A. 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B. 是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 体现出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D. 表明法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

2.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

A. 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B. 王权的自我神化 C. 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巨大影响D.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3.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具有皇帝家仆性质;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A.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 宗法制度不断加强D. 郡县制度不断强化

4.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时指出:“我们比谁都更彻底地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们完全是自觉地、坚定地和一往直前地向着社会主义革命前进,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二月革命的完成非常有助于十月革命的展开 B. 二月革命是一场最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随时转为社会主义革命 D. 两场革命都充分体现了列宁高超的领导艺术

5.杨成武将军在《开国大典和开国大典阅兵式》中写道:“开国大典和开国大典阅兵式,给我留下了莫能淡忘的壮观图景……”开国大典除了给个人留下壮观图景外,它还标志着()A.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B. 国民党统治在祖国大陆的彻底结束 C. 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完成了祖国的统一

6.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发出了恢复高考的文件。学生报考资格的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伦”。这则材料的历史背景是()

A.平反昭雪工作已在全国展开B. “文化大革命”的动荡局面结束

C.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D.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开始 7.古代雅典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主要是因为()A. 亚非文明成就的影响B. 浩瀚海洋给人的灵感 C. 城邦民主制度的促进D. 希腊人丰富的创造力

8.20世纪80年代,中国邮政总局针对台湾问题发行了一套纪念封(如下图)。结合时代背景及图片涵义,请为其拟定一个贴切的标题()

A. 海峡两岸盼通邮B. 和平统一,反对台独

C. 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9.1788年,美国革命家帕特里克·亨利说,新体制的原则是“极其有害、失策和危险的”,新宪法“偏向于君主制”。此观点主要是依据新宪法()

A. 确立了分权制衡原则B. 赋予了总统军政大权 C. 联邦法官实行终身制D.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10.2015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启程访美。有关专家评论习近平此次访美的意义不亚于36年前邓小平的访美。以下有关邓小平访美的历史背景的描述最为贴切是()

A. 美苏两极格局面临崩溃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D. 中国“复关”谈判取得成功

11.下图是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封面上方的英文是:China:A Whole New Game;下方的英文是:U.S.Ping Pong Player sat Great Wall。符合该封面内涵的主题是()

A. 另起炉灶B. 体育交往 C. 破冰之旅D. 中美建交 12.下表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A. 新闻报道的基础是国家实力 B. 新闻报道追求客观性和时效性 C. 新闻报道中意识形态观念削弱 D. 新闻报道受外交关系的变化影响

13.有人认为,“同为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却比义和团运动更好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这主要因为()A. 建立了自己的农民政权 B. 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C. 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 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4.19世纪末,外资银行开始落户北京东交民巷。1896年,盛宣怀在《自强大计折》中提出:“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上述言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列强已控制中国的政治中心 B. 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C. 列强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D.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5.1932年1月9日,临时政治局通过了由张闻天起草的《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号召“为占领几个中心城市以开始革命在一省数省首先胜利而争斗”,同日,电令苏区中央局“急攻赣州。”这表明()

A. 井冈山道路遭受了重大失败 B. 中国革命必须从城市开始 C. 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浓厚

D. 国民党在城市的力量薄弱

16.《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B. 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 C. “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D. 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

17.“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

A. 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B. 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C.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D. 农业技术的变革创新

18.李鸿章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结合所学判断此项发明应为()A. 火车B. 电话C. 轮船D. 电报

19.进入近代,中国电报事业开始发展起来。中国人自行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在()A. 台湾B. 天津C. 广东D. 湖北

20.汤因比指出:“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这是基于()A. 胡佛的措施使人们对西方社会失去信心 B. 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弊端不可消除 C. 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日渐萧条

D.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繁荣隐含着巨大的危机

21.美国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A. 恢复银行信用B. 调整农业 C. 调整工业D. 举办公共工程

22.由于立场观点的不同,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解释或评价往往会有差异,甚至截然相反。如对哥伦布远航美洲就有不同的解释和评价。下列哪一种说法最能体现欧洲殖民主义者的立场()A. 发现了“新大陆”B. 开辟了“新航路” C. 证实了“地圆说”D. 找到了“无主地” 23.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实质是()

A. 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B. 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

C. 主要由私人投资兴办

D. 受外商企业的刺激而产生

24.“当辑里大经(加工蚕丝)蜚声欧美之时,大约以一百零六七两之白丝摇为纯经百两,故其时货品均高,外洋甚有信仰,每年出口达一千余万元之谱。”这对当地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 原材料大量出口B. 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5.“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符合材料描述思想特点的历史人物是()A. 林则徐

B. 曾国藩

C. 洪仁玕

D. 孙中山

26.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

A. 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B. 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 推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 D. 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27.“前年卖粮用箩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这是一首江西民歌。它可能产生于()

A. 1950年

B. 1956年C. 1958年

D. 1979年

28.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一言以蔽之是“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其中“中国需要世界”体现在()

A. 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地位举足轻重

B. 可以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被动接受规则的不利状况 C. 发展中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

D. 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对外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29.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 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 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30.下表为某国际经济组织对中国的援助战略和主题内容,该国际经济组织是()

A. 世界银行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 世界贸易组织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31(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制衡”。政治制度的“制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 “美国实行联邦制……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制衡”的,这种“制衡”的目的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

(3)材料三图片中的人物,如果穿越时光隧道,能否出现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为什么?

32(15分).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组老照片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与哪次侵略战争有关?给中国带来的根本影响是什么?

(2)材料一中图二所涉及的战争,因为毛泽东与蒋介石“欢笑言和”而取得了胜利。“欢笑言和”指什么?为什么说这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起点?

(3)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的革命目标发生的变化。有何进步意义?

(4)材料一中图三所示人物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指出这条道路的中心问题及其依据。

33(10分).2015年伊始,中央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推介了“新年第一书”——《历史的教训》,响应习近平的号召,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和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现在俄国的社会主义,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动力。……同时,资本主义也经历了与之相关的过程,它借助于类似于半社会主义的立法,通过财富再分配政策,来限制个人所得。……对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不断扩大自由;而对社会主义的恐惧,则迫使资本主义不断增加平等。

——《历史的教训生物学与历史》(美)威尔·杜兰特 阿里尔·杜兰特1968年著

请回答:材料中俄国“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有哪些表现?它是否使民众实现了真正自由?为什么?

34(15分).伴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经济秩序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65~1985年世界贸易示意图

本协定的组成部分,对所有成员方均具约束力。”第15条又规定:“各成员方都要保证使其法律、规章与管理办法均符合本协定附件中规定的义务。”从而奠定了WTO法律制度或规则优于各国国内法的宪法性原则。——赵维田《世界贸易组织(WTO)》

(1)材料一反映了世界贸易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并分析其成因。

(2)依据史料二,分析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必要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协定”。它只是一个准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方面,关贸总协定的主要手段是协商,没有具备法律约束性的强制手段。

WTO协定第2条规定:“包括在附件1、2、3中的各项协议及附属法律文件(以下简称“多边贸易协议”)是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巴黎公社维护工人和劳动者的利益,没收逃亡富人的财产,体现出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2.【答案】B

【解析】根据“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可知这与君主有关,没有体现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排除A项;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是在汉代提出,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商代君主以天干为名行事,将自己的行为与天的意志有意识地联系在一起,以神化自己的统治地位,使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故选B项。3.【答案】B

【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而不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所以A、D项不正确。C项与史实不符,宗法制度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瓦解了。所以答案选择B项。4.【答案】A

【解析】十月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两个阶段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相连的特点,与材料中“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相符,故A项正确。5.【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C是三大改造;祖国统一大业没有完成,排除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所以答案选A。6.【答案】B

【解析】学生报考资格的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则材料的历史背景是“文化大革命”的动荡局面结束,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7.【答案】C

【解析】雅典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8.【答案】A

【解析】图中信鸽,体现了通邮的信息。9.【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788年”“新宪法”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认识。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D三项的表述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干材料意思,体现不出材料里“偏向于君主制”,排除A、C、D。进一步判断可知,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10.【答案】B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2015年”“36年前”,故得知题目中指的是邓小平1979年访美。此次访美能够成行,其背景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故B项正确。11.【答案】C

【解析】“China A Whole New Game”的含义是“中国一个全新的游戏”,“U.S.Ping Pong Player sat Great Wall”的含义是“美国乒乓运动员坐在长城”。图片是1971年4月26日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在长城的合影。这是中国展开乒乓外交,与美国接近的一个策略。这里的Game不是指乒乓球的Game,而是美国将与中国形成一个新的国际关系,二者要展开一个与以前不同的Game。很明显正确答案为C。A出现于建国初期,B不是实质,D出现于1979年。12.【答案】D

【解析】题干中1960年关于美国的消极报道是323篇,当时中美处于敌对状态;1975年对美国的消极报道减少为81篇,这种数量的减少是跟中美在1972年关系缓和有关,故选D。13.【答案】B

【解析】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农民政权属于专制性质的政权,不利于中国的现代化(民主化)进程,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为以后清政府的灭亡埋下了伏笔,推动了君主专制走向结束的进程,而义和团运动却是盲目的排外和盲目的拥护清政府,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主要目标是反对封建的清政府,对外国势力的打击是有限的,而且义和团运动对外国势力的打击比太平天国运动要强有力,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虽然颁布了《资政新篇》,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施,故D项错误。14.【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信息“外资银行开始落户北京东交民巷”“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华设立银行属于近代列强资本输出的方式之一,因此选C。材料涉及的是列强经济侵略,A排除;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在鸦片战争后已经发生,而且材料无从体现,B排除;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属于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影响,主要是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D排除。15.【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为占领几个中心城市以开始革命在一省数省首先胜利而争斗”可知,这是主张攻打中心城市以取得革命的胜利,这表明了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浓厚,所以答案选C。16.【答案】B

【解析】管仲和商鞅的改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但材料与土地私有制确立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作者是战国的墨子,意思是,鲁国南边村野之地,有个叫吴虑的人,冬天做陶夏天耕田,逍遥自在好比古代的舜,可见,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经济已经出现,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礼崩乐坏”,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生产关系的变革”,故D项错误。17.【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描述的是农业技术的变革和创新,D项只是总结材料的现象没有反映实质。农业技术的进步实质上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的改进。1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可以直接得出该发明为电器。19.【答案】A 【解析】中国第一条自行架设的有线电报线是在台湾,由此选A。20.【答案】C

【解析】注意时间“1931年”,此时正处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破坏,这正是人们思考的原因。故C项符合题意。A项人们失去的是对胡佛总统的信心;B项并非当时迫切的问题;D项时间不符,且危机并未显露。21.【答案】D

【解析】罗斯福新政中,举办公共工程既可提高就业率,又可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22.【答案】D

【解析】欧洲殖民主义者疯狂鼓吹对外扩张,占领殖民地。“找到„无主地‟”,殖民者理所当然成了美洲新发现土地的主人,这正是殖民者所期待的。23.【答案】A

【解析】本题所考查“近代”的含义,不单是政治上的含义,要从经济范畴(主要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上考虑,选项B、D只说明了其产生的时间和原因,选项C说明了其来源,都不是“近代”的本质含义。或者,联系历史上关于工业革命的定义,可得出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含义。选A。24.【答案】A

【解析】注意题干限制词“直接影响”,根据材料信息“每年出口达一千余万元之谱”可知其直接影响应为生丝大量出口,故A项正确;随着生丝大量出口,生丝生产也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这是间接影响,与题干要求不符,故B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D两项错误。25.【答案】B

【解析】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通过学习西方的实用技术,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体现了“以新卫旧”的特点。以上四位人物中只有B符合这一特点。26.【答案】C

【解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对鸦片战争后兴起的“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内容的理解,当时学习西方上停留在“器物”阶段,即知识界的先进人物仅仅认为中国失败的原因是由于英军“船坚炮利”,因而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27.【答案】C

【解析】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社会上出现了“浮夸”风,是“左”倾错误的表现。28.【答案】B

【解析】“中国需要世界”说明中国加入世界大市场的必要性,中国加入世界大市场“可以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被动接受规则的不利状况”。29.【答案】A

【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广大农村实行人民公社体制,高度集中管理,吃大锅饭,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30.【答案】A

【解析】世界银行的宗旨是援助全球性的经济发展,其手段是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材料信息“解决贫困问题”、“环境技术援助”正好符合世界银行要求,故A为正确选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着眼于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世界贸易组织着眼于实现贸易自由化,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着眼于加强区域经济合作,都与材料不相符合,排除B、C、D。

31.【答案】(1)实行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立,又相互制约;实行两党制。目的:保障民主(防止专制)。

(2)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

(3)不能。因为1787年宪法制定之初不承认妇女、黑人享有同白人男子相同的权利。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实行三权分立: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防止专制和独裁,维护了美国长期的政治稳定,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2)结合所学知识,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3)联系1787年宪法,允许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的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与白人同等的权利,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最初没有规定人民应有的基本权利。32.【答案】(1)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国共第二次合作

原因:人民民主力量发展壮大;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民族革命取得局部胜利;收回一系列国家主权;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变化: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

进步意义:正确认识了中国国情,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4)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亦可)中心问题:土地问题;依据是:民主革命的性质与任务

【解析】(1)根据《辛丑条约》这一提示可知这次的侵华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合所学知识,造成的影响是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分析“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的签字仪式”可知,七七事变发生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蒋介石答应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国共两党十年对峙局面基本结束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两党携手并肩,共抗外敌,取得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胜利。第二小问回答抗日战争的意义即可。(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中

(一)(二)的信息,可知变化是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其中的进步意义是正确认识了中国国情,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4)图中的人物毛主席可知他开创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亦可)。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知道,中心问题和依据分别是土地问题和民主革命的性质与任务。

33.【答案】表现:苏联进行了一系列鼓励物质利益原则的改革(或答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列夫改革的具体措施)。

是否实现:没有。理由:因为这次改革并未打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民众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提高,经济上、政治上的自由都是极其有限的,改革最终陷于停滞。

【解析】第一小问表现,联系1968年苏联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如鼓励物质利益原则;第二小问是否实现,由所学知识可知未实现;第三小问理由,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未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最终苏联解体。

34.【答案】(1)特点:发达国家一直主宰着二战后的世界贸易。(或: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成因:第三次科技革命;关贸总协定建立;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经济区域集团化。(2)必要性: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准国际组织,在解决贸易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对各成员国具有法律约束力。

作用: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减少其成员间的不平等,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

【解析】(1)第一小问,从图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所占比重,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第二小问,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如科技革命、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区域集团化等因素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三“关贸总协定的主要手段是协商,没有具备法律约束性的强制手段”“ WTO法律制度或规则优于各国国内法的宪法性原则”等信息对比分析即可;第二小问,联系所学世贸组织积极作用的相关史实回答即可。

第三篇: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一中2018年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历史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一中2018年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高一历史 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下列关于近代各国代议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法官由议会任命 B.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员每州2名 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内阁须对参议院负责 D.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 2.下列有关太平天国东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 要推翻清朝 B. 要巩固天国

C. 断绝清朝的财源 D. 此项行动,由东王杨秀清统一指挥

3.一个雅典的家庭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未成年的男孩和女孩各一名,还有一名奴隶。那么公民投票时,这个家庭最多可投几票?()A. 1票 B. 2票 C. 3票 D. 4票

4.公元前452至前451年,在古罗马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和平民的努力下,由贵族编制出十个法表,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但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平民不满。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形成著名的《十二铜表法》。这一过程最能说明()

A. 贵族的利益不再受法律保护 B.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C. 罗马法体系的完善和成熟 D.平民取得了罗马法的制定权

5.《解放日报》1945年9月5日社论:“经过八年的战争,全中国创痍满目,百废待兴,全中国人民迫切地需要和平、团结与民主,以便同心协力,建设新中国。”这说明()A. 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 抗日战争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C. 中国共产党力图推动战后民主联合政府的成立 D. 国共重庆谈判,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6.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主要说明了()A. 中央集权 B. 规范法度 C. 君权神授 D. 皇权至上

7.崇奉古代雅典民主的法国革命者,未能成功地建立现代民主;而怀疑雅典民主的美国建国精英,反而成了

现代民主的奠基者。其原因是()

A. 雅典民主具有不可复制性 B. 雅典民主并未影响现代民主 C. 雅典民主不是一个好东 D. 雅典民主有性别和种族歧视 8.下列宪法中,首次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的是()A. 英国《权利法案》 B. 德意志帝国宪法 C. 美国1787年宪法 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9.法里德·扎卡里亚的《后美国时代》认为:“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这里的“群雄竞起”()A. 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B. 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 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D. 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10.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 《共同纲领》封面 B.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C. 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11.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并说“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这说明他()

A. 正确分析了俄国当时的国情

B. 认为俄国当时尚不具备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 认识到俄国现阶段任务是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D. 为俄国革命实现向第二阶段过渡指明了方向

12.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国的记者发回电文说:“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非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现城内各机关尽归革命党掌握,民间尚无骚扰情事。”据此判断当时的情境是()

A. 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已经夺取了政权 B.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宣告成立 C. 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然把持政权 D. 北洋军阀政府对俄国革命持中立态度

13.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按照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有()①立法权,决定权②立法权,司法权③管理权,任免权④任免权,监督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一本新书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该书的书名应是()

A. 《新中国60年外交历程》 B. 《两极格局下的新中国外交》 C. 《周恩来的外交艺术》 D. 《邓小平的全方位外交》

15.“寸板不许下海”是明朝建立伊始就制定的遏制中国人对外交往的“海禁”政策。为了防止沿海人民入海通商,明朝法律规定了严酷的处罚办法:“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此政策()

A. 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B. 绝对禁止任何人进行对外贸易活动 C. 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D. 是相对宽松的商业政策的体现 16.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宣传画《大豆过江》,图中的题诗为: “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 器,家在东吴试验田。”它反映了()A. 当时南方大豆高产丰收 B. 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 D. 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空前高涨

17.1947年,上海《大公报》连载了漫画《三毛流浪记》,三毛对当时中国市场上到处充斥着某国商品感到疑惑不解,这种外国商品来自()

A. 日本

B. 英国

C. 美国

D. 苏联

18.下图为嘉峪关地区出土的魏晋时期画像砖,据此可以判断当时()

A. 我国北方开始出现铁犁牛耕 B. 西北地区农耕技术全国领先 C. 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得到推广 D. 我国古代犁耕技术已经定型

19.唐代诗人张籍的《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这首诗反映了()

A. 丝绸之路的兴盛 B. 古代玉石业的发达 C. 陶瓷之路的兴盛 D. 古代畜牧业的发达

20.《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1.上表能够说明1920~1936年间()

A. 中国近代工业遭受挫折 B. 外商企业退出中国市场 C. 民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 D. 民族资本多于官僚资本

22.1979年春,广东省委书记提出:“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是()

A. 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 C. 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D. 中央开始推进企业自主管理

23.下面两幅图分别展示了上世纪70、90年代我国流行服饰的变化情况,其所反映 的实质问题是()

A. 外来文化的影响 B. 服装业的迅猛发展 C. 人们的思想解放 D. 人们穿着品味的变化

24.20世纪20年代初期,俄国农村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人们想拿鸡蛋等实物换些盐、面包等物品,却不愿

意要卢布。这是因为()

A. 农民交纳粮食税后的余粮归个人所有 B. 私人商业已经完全禁绝,自由贸易被取消

C. 很多人感受到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已经改变 D. 废除实物分配制的影响扩大到各个地区和行业

25.改革开放之初,如果一个农村中学的女生给一个男生递上一杯水,很容易被认为是有情愫好感的表现;如今,一般只会被认为是关心同学的表现。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以上主要体现了()A.近代化史观 B. 文明史观 C. 社会史观 D. 全球史观

26.《让子弹飞》是2010年上映的一部贺岁电影,许多台词在网络上流行,一些网友还创造了“让##飞”网络语言;电影的拍摄地——广东开平碉楼,游客数量激增。这表明,电影具有哪些功能()①大众娱乐功能 ②彻底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③文化艺术等传播功能 ④商业功能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7.苏(俄)联某领导人指出:“一条是资本主义道路,就是用在农业中培植资本主义的方法使农业成为大农

业……另一条是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农业中培植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任何第三条道路都是没有而且不可能有的。”这一论断()A. 是对苏联国情的准确概括 B. 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要求 C.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D. 不利于苏联农业经济长期发展

28.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指出:“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它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1/3”。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 跨国公司准备在全球开展业务

B.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的相互兼并 C.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 D. 世界各国的经济命脉都被跨国公司控制 29.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①出发点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A. ①②都是正确的 B. ①②均不正确 C. ①正确,②不正确 D. ①不正确,②正确 30.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挑战,因为()

①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 ②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③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压力 ④不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情,……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成员,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

——《顾准文集》

材料二 间接民主乃现在最流行的民主,那便是由老百姓选出代表负责处理国政,这又叫作代议的民主。这种间接的民主现有三种类型,第一是内阁制,以英国为代表;第二是总统制,以美国为代表;第三是委员制,以瑞士为代表。

——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

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2)据材料二,分别指出英、美两国的政体类型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代议制确立的基本途径或方式。

(3)根据材料三,概括布什的主要观点(不得照抄材料)。结合《1787年宪法》分析其观点。

32(14分).情境材料

探究思考

(1)你能说出左边漫画的寓意吗?右边漫画中走在送葬队伍最前面的人应该是谁?为 什么?

(2)俄罗斯科学院一名院士说:“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 己”,对此你如何理解?

(3)从苏联解体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33(14分).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货币的发展与演变体现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和社会状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尚书·盘庚中》记载:“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然。”

材料二 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新唐书·食货志》

材料三 白银在宋代已具有货币的各项职能,到了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的流通更加广泛。1436年解除银禁,白银的流通便公开化,且更普遍,朝野上下都使用白银,白银取得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成了正式通货。到嘉靖年间(1522-1566年)政府又规定了白银同钱的比价,还规定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遂取得法定通货的地位。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飞钱”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概括我国古代货币发展的基本趋势。

(3)商朝使用贝币,秦朝通用圆形方孔钱,北宋出现纸币,明清使用白银。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

34(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也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材料二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截至2007年11月,世贸组织共有成员151个。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以来哪些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贸组织的任务是什么?它的成立有什么重要意义?(3)中国加入WTO后,你认为中国的企业应该怎么办?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英国法官是由国王根据首相提名而任命的;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5个黑人折合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德国的议会由联邦议会(上议院)和帝国议会(下议院)组成,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权力很小,故选C项。2.【答案】C

【解析】太平天国成立后进行了北伐、东征和西征,北伐目的是推翻清政府,西征目的是巩固天京大本营,东征目的是切断清政府财源。故选C项。D项东征不是杨秀清的统一指挥。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公民大会的相关知识,材料提到: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未成年的男孩和女孩各一名,还有一名奴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民投票时,这个家庭最多可投1票,即男主人属于公民,其他人都不属于公民。因此选A。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古罗马平民的努力”、“引起平民不满”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平民斗争的产物,它的出台表明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B项为最佳答案。A、D项观点错误,贵族仍然受到法律保护,平民并未取得罗马法的制定权。C项罗马法体系完善和成熟的标志是《民法大全》的汇编,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5.【答案】C

【解析】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是在1937年9月,所以A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的建立,所以B错误;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所以D错误。由“同心协力,建设新中国”可知中国共产党力图推动战后民主联合政府的成立,故选C。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皇帝制度及其特征。据题干材料所述,秦始皇嬴政将“政月”改为“正月”以避讳其名,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实质上反映出皇权至上的特点,D项正确。A项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C两项材料主旨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D。7.【答案】A

【解析】选A。本题可采用选项分析法。B项说法错误,雅典民主是现代民主的源头,轮流执政等措施对现代民主有重要意义;C项说法明显错误;D项说法与本题材料无关联。根据材料内容来看崇奉雅典民主却不能成功建立,怀疑雅典民主则成了现代民主的奠基,反映了雅典民主具有不可复制性。8.【答案】C

【解析】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首次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另外三个选项中只有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时间比美国1787年宪法早,但《权利法案》主要是限制国王的权力,没有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

9.【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所谓的“群雄”指的是 “一超多强”,“一超”指美国,“多强”包括俄罗斯、欧盟、中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这时美苏两极格局已不复存在,故排除A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故排除B项;“一超多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故C项正确;“群雄竞起”不可能促进政治一体化,故D项说法不正确。10.【答案】C

【解析】A项《共同纲领》是1949年新政协上通过的,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与题干要求60年代不符,不选。B项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宪法,不选。C项西藏自治区成立是在1965年,阿沛·阿旺晋美任自治区第一任主席,符合题干要求。D项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成立了,而30周年应该是在1977年,不选。11.【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梦话”表明普列汉诺夫反对《四月提纲》所主张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故A、C、D三项错误;“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说明普列汉诺夫认为俄国当时革命的条件尚不成熟,故B项符合题目要求。12.【答案】A

【解析】“1917年11月8日”,这正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次日,“现城内各机关尽归革命党掌握”,可知A项正确,C项错误。B项表述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北洋军阀政府对俄国革命的态度,排除D项。所以答案选A。13.【答案】B

【解析】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位最高,权力最大。主要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故选择B。14.【答案】A

【解析】从新书内容看涵盖新中国建交到2009年中国外交的重大事件,所以该书的书名应是A。《新中国60年外交历程》。其他选项均是其中一个阶段的内容,不能涵盖所有的内容。15.【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朝“海禁”政策,这是一种抑商政策,但并非禁绝任何人进行外贸活动,“海禁”政策下官方贡赐贸易还是有所发展,这种政策严重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16.【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当时南方大豆高产丰收,故A项错误;据材料信息“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故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空前高涨,且该说法与材料时代不符,故D项错误。17.【答案】C

【解析】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为换取美国支持其打内战,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从而

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18.【答案】C

【解析】图示中体现的是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方法出现在西汉时期农耕发达的中原地区。图示展现的是魏晋时期的嘉峪关地区,说明了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得到推广。19.【答案】A

【解析】“白练”指代丝绸。该诗描绘了古代丝绸之路兴盛时期的场景:在初春的西北边陲,随着傍晚的细雨和低飞的大雁,一阵驼铃声穿过戈壁到达了安西,正是运送丝绸的商队到了。20.【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心意自得” 展现了自给自足的生活画面,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具有落后性的特点,结合题干无法得出“生活富裕”的结论。故选D。21.【答案】C

【解析】通过表格可以看出,从1920到1936年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都有所发展,但民族工业明显比官僚资本增长快得多。所以,答案为C。22.【答案】A

【解析】依据“1979年春”“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搞贸易合作区”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初对经济特区的设想,故选A项。B、C、D三项都不是背景,排除。23.【答案】C

【解析】从服饰的变化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的解放。24.【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不愿意要卢布”正是“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中自由贸易被取消所产生的影响的一个折射。25.【答案】C

【解析】近代化史观研究人类如何从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是文明演进史,包括从横向看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纵向看的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社会史观更加注重底层民众的社会生活状况,以研究社会风土人情为主,故C项正确;全球史观将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显然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26.【答案】B

【解析】近些年的国产贺岁片具有明显的大众娱乐功能,其独特的文化传播方式和巨大的商业机会越来越受到重视。题干材料体现了这些贺岁片电影的特性,故选B。27.【答案】D

【解析】题干中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只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可走,但实际上苏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曾采用过利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发展社会主义的先例,因此其不能算是对苏联国情的准确概括,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未涉及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建立,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利用资本主义模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与题干中的观点不符,故C项错误;题干中结合史实可知苏联选择了社

会主义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模式,其不符合苏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而不利于农业经济的长期发展,故D项正确。28.【答案】C

【解析】解题时注意把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分析概括,特别注意“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这一关键信息。再准确解读有关数字信息表明,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C符合题意。29.【答案】A

【解析】①是其改革的目的,②是影响,都符合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情况。30.【答案】C

【解析】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和挑战,其中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是机遇而不是挑战,排除含有④的选项。①②③都符合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挑战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综合分析机遇和挑战的表现,要注意趋利避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31.【答案】(1)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2)政体: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或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制)。途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或王朝战争);通过颁布宪法或法律文件。

(3)观点:总统的权力受到制约。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掌握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

【解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根据材料“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得出人民主权,根据“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得出轮番而治。第(2)问,第一小问政体类型,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民主共和制。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资产阶级内阁制度;美国通过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总统共和制度,无论是内阁制还是总统制都是代议制民主。

第(3)问,本题首先提出观点,然后结合宪法的内容进行论证,做到史论结合。材料强调总统权力受到制约,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主要是由于美国实行的三权分立制度,总统只拥有行政权,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实行有限任期制。

32.【答案】(1)寓意:苏联解体。人物:戈尔巴乔夫。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以“人

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直接导致苏联解体,葬送了苏联。

(2)这句话的含义是苏联解体是由于其自身的原因。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 巨大障碍,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苏联模式上的弊端和政策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是其历史原因;经济困难和政局动荡是其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进入误区是其直 接原因。

(3)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独立自主,防止西方的“和平演变”。【解析】根据图片提取信息分析。

33.【答案】(1)铜钱过重,不便携带;商品经济和信用交易的发展。

(2)由多样走向统一;由一般金属货币向贵重金属货币发展;由金属货币向纸币方向发展。(3)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繁荣。

【解析】本题以货币的发展演变为切入点,考查我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状况。第(1)问根据所学基础知识不难回答;第(2)问要注意从整体上归纳概括;第(3)问明确货币是一种流通手段,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货币从根本上看,它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34.【答案】(1)交通运输技术、通讯技术(或电气技术)、信息技术(或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经济全球化趋势。

(2)任务: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意义: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3)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解析】第(1)问实际上是考查推动全球化的因素和全球化的趋势;第(2)问应注意结合世贸组织的宗旨和作用作答;第(3)问应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说明。

第四篇:2018年云南省通海三中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三) 历史

2018年云南省通海三中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三)高一 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求同存异”的方针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亲疏、好恶 B.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决定亲疏、好恶

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通过妥协寻求一致利益 D.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

2.《大明律·吏律》中“大臣专擅选官”“文官封公侯”“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死罪条款为明律所特有,这主要反映了明代()A.法律体系臻于完善B.强化律令的教育和宣传 C.官员素质明显下降D.君主专制日趋强化

3.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这表明()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 C.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

D.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4.《明宜宗实录》中写道:“私通外夷,已有禁例。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尔宜申明前禁,榜谕沿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货之半。”由此可见明朝政府()A.鼓励发展贡赐贸易B.禁止民间对外贸易 C.防范倭寇侵扰沿海D.加强外贸税收管理

5.“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美国文化以电影、时装、摇滚音乐这类商业形式牢固占领欧洲市场时,许多欧洲人不安地要求:欧洲应当有一个简明有力的自我概念。法国在反对美国文化影响方面特别积极……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欧洲的价值和传统而战……”。欧洲特别是法国对美国文化的反应实质上反映出()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C.世界政治冲突的不断加剧 D.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在激化

6.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出现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包括()①城市化快速发展 ②交通工具数量和品种增多 ③电力技术广泛应用 ④计算机技术产生和普及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7.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弗贝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然而美国选择了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之后的1948年到1950年,美国给16个欧洲国家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材料分别反映了美国的什么政策?()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B.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 C.冷战政策、门户开放政策D.遏制理论、马歇尔计划

8.下表记录了英国人弗朗西斯·德雷克的活动。推动其活动出现的主要因素是英国()

A.新生产方式的开放性B.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C.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D.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流

9.连环画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通俗读物。下图为某连环画中的一页,其中文字“就这样,杜聿明集团被围困在陈官庄一带方圆10余里的地区,打不出去,走不了。然而,30余万国民党军和随军而来的家属,吃饭成了大问题。撤出徐州时,只带了几天的粮弹。于是,30余万人的生命全系在飘飘忽忽的降落伞上了。”图中所示的战役的是()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徐州会战

10.《蒋介石年谱》记载,1933年3月,蒋电张学良,“明日恐不能起飞,而热(河)战紧急,兄须速往承德督战,不必待弟到平,免误战机”,这一电文发出的背景可能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备战日寇D.“围剿”红军 11.罗马法规定,原告如有诈欺、胁迫等情事,被告如有可原宥(原宥,宽大处理)的错误,虽程式书中未列有抗辩,承审员也有权减免被告的责任。这表明罗马法()A.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原则B.特别重视证据的作用 C.用法律手段防止司法不公D.重视审判结果的公平性 12.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古希腊历史和文化的是()A.地理环境B.生活方式 C.政治特点D.民族性格

13.南京某大礼堂,门外有“和平永奠”的牌楼,又有胜利屏一幅,上缀大红“V”字。门内正面悬挂中美英苏四国的大幅国旗。这一场景出现在()

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B.日本无条件投降后 C.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时D.渡江战役胜利后

14.义和团运动兴起前,其口号是“反清复明”;兴起后,其口号是“扶清灭洋”;运动被镇压后,其余部又提出“扫清灭洋”的口号。这表明()

A.农民阶级的运动也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B.民族矛盾已成为当时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C.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不断深入 D.义和团不断变换斗争口号,斗争目标不明确

15.20世纪以,在英国议会投票表决过程中,多数党组成的内阁会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会党团的督导员则会指示本党议员如何投票,而多数议员因害怕失去党内任职机会也会接受督导员的指示,从而导致()

①下院实际权力的下降 ②上院实际权力的上升 ③内阁的作用越来越大 ④议会内阁制名存实亡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1872年,如果德国的帝国议会准备通过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其结局应当是()A.帝国议会通过后即可生效B.联邦议会和皇帝不批准 C.经过宰相批准后才能生效D.联邦议会通过后即可生效

17.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当宣言出版时,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当时,社会主义至少在大陆上,是上流社会的,而共产主义运动却恰恰相反。”材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奋斗的目标是()A.实现社会主义B.革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C.解放被压迫民族D.为工人阶级谋取利益

18.有人说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短短8 天之内,俄国变成一个„自由‟的国家”。这里“自由”的含义是()

A.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B.俄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俄国人得到了面包与土地D.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

19.由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组成的、各成员之间经济互补的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标志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20.2004年,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中说:“台海的民主发展与台海的和平稳定,一直备受国际关注,个人要代表我国政府及人民再一次表达由衷的感谢。面对海峡对岸持续增加的武力威胁,盼望国际社会继续关注并协助维护台海的和平与亚太地区的稳定。”这一演说()A.取得了国际势力对台湾独立的支持 B.是对大陆“一国两制”的歪曲和误解 C.逐步地改变了海峡两岸的力量对比 D.严重违背了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

21.恩格斯说:“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起到加利福尼亚止的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这里的“纲领”指的是()A.《共产党宣言》B.《法兰西内战》 C.《马赛曲》D.《国际歌》

22.下列各项中,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A.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 C.石油输出国组织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3.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运行规则要求,任何一项议案必须达到85%的投票通过率才能执行。而美国的两项投票权基本是16%和17%,据此可以推断()A.只要美国支持的议案就能够通过 B.美国完全控制了两大金融组织 C.只有美国支持的议案才能够通过

D.美国通过这两个组织对其他国家进行商品倾销

24.巴黎公社被称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主要是因为()A.它是欧洲的第一次大规模工人起义 B.它没有成功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C.它是在法国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爆发的起义 D.它是在准备不充分情况下发动的起义

25.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形成了“斯大林模式”,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下列现象中与这一模式相符合的是()A.开辟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B.下放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 C.取消农产品的余粮收集制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6.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列强侵略导致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27.20世纪70年代以前,英国的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已占到支出总额的50%。1960年社会保障的支出为14.99亿英镑,1970年增加到39.27亿英镑,1980年猛增到235.08亿英镑,1983年更是达到339.91英镑。英国福利开支的不断攀升()A.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有效性 B.很大程度削减了经济增长动力 C.解决了社会上严重的失业问题 D.是应对经济“滞胀”局面的手段

28.1939年罗斯福政府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国际问题上。凯恩斯说:“你们的战备,远非一种牺牲,而是提高个人消费和生活水平的刺激,这种刺激既不是新政的胜利,也不是新政的失败。”他认为()A.罗斯福新政推行社会福利政策改善了民众生活 B.美国在战争中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C.罗斯福建立军事经济体制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 D.罗斯福新政没有起到彻底缓解经济危机的作用

29.史料是学习与研究历史的依据和基础,图表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之一。分析下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经济危机发生后生产和消费能力低 B.20世纪20年代工业持续稳定繁荣 C.经济危机前供求关系状况基本平稳 D.一战期间的经济发展态势非常良好

30.1960年和1979年,中共中央先后提出了两个以“调整”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八字”方针,尽管相距近20年,但调整的重心都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这两次“调整”都()

A.面临有利的国际形势B.全面纠正了“左”倾错误 C.实现了经济体制转型D.体现出计划经济的特点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5.0分,共60分)3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纵横双向发展说”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世界近代历史(1500~1900年)进程的一家之言。其主要观点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是指西方资本主义上升、发展并向整个世界扩张的历史;横向发展是指世界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取得联系,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过程;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制约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横向发展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它们共同的基础和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从而把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世界历史进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纵横双向发展说”。(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2(12分).近代中国在逐步融入世界大潮的过程中,先后产生了一批通商口岸。它们见证了近代中国艰难成长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外国资本主义除向中国倾销棉纱外,也向中国倾销洋布……七十年代后,沿海、沿江一些通商口岸穿洋布的人已相当普遍,以至有的记载说,八十年代江苏一些商埠穿土布者“竟至绝迹”。……上海、杭州等口岸盛产棉花,这些棉花,除运销本国各地外,有很多都出口到国外。……南方闽、广一带,还有大批破产农民流离国外。如1879年厦门一地,有二万一千余人出洋。——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材料二 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通商口岸发展起之后,其影响力不断向内陆腹地辐射,带动更多的中国城市走向了近代化。……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因为对外经济联系的建立和租界的开辟,直接与此相关。——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对东方国家侵略的过程中,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他们“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 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导致通商口岸社会面貌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2)运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通商口岸的开放为例,论证材料三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33(18分).交通是现代社会的血脉,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各国铁路建设各不相同。1875年德国铁路里程是27960公里,1890年美国铁路里程是26900公里,同年的英国是32000公里,1894年中国铁路里程却只有483公里。——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等 材抖二

沿地带,这对迎接世界经济重心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经济体制十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开放14个沿海城市的目的。并说明外来资金、技术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关系。(2)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对外开放体系形成的过程。

注:表中数据摘编自《浅谈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史》结题报告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外铁路建设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3)据材料三,从交通方式、动力、工具等方面概括四川交通的变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其变化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34(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都是大中城市。我们欢迎外资,也欢迎国外先进技术,管理也是一种技术。这些会不会冲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呢?我看不会的,因为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 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求同存异”指的是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来区分好恶,A项正确;任何国家外交都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排除B项;C项中“放弃……冲突”,D项中“妥协”都不正确。故选A项。2.【答案】D

【解析】材料中“《大明律·吏律》”“死罪条款为明律所特有”反映的是明朝加强对官吏的管理,意味着君主专制日趋强化,D项正确。故选D项。3.【答案】D

【解析】柯乐柏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这说明新中国承认其“总领事”得身份,这体现了另起炉灶的原则,即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故D项正确。4.【答案】B

【解析】朝贡贸易一般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由官方主持,与材料“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从材料“申明前禁,榜谕沿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货之半”可知明朝政府禁止民间对外贸易,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的信息无法得出倭寇侵扰沿海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加强外贸税收管理,故D项错误。5.【答案】B

【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冲击,但仍然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不能说“丧失”,A项错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崛起并走向一体化,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所述现象发生在文化领域,没有反映“政治冲突”,C项错误;美国与法国等欧洲国家都属于资本主义阵营,它们之间是国家利益的冲突而非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D项错误。6.【答案】D

【解析】材料所述为时间为1914年,可见应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均正确,④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④,选D项。7.【答案】A

【解析】根据“之后的1948年到1950年,美国给16个欧洲国家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我们可知这是二战后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援助——马歇尔计划。而政治上是抑制社会主义的杜鲁门主义。按照顺序选择A选项。8.【答案】A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时间信息。材料中提到黑奴贸易、野蛮掠夺和商业战争,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的英国早期殖民扩张。早期殖民扩张源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开放性,所以选A;弗朗西斯·德雷克是协助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舰队,排除B;早期启蒙思想产生于17世纪,排除C;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流,排除D。

9.【答案】C

【解析】结合题意可知题目叙述的是国共内战的情景,由“撤出徐州时,只带了几天的粮弹”可判断为淮海战役。徐州会战是抗战期间中日之间的会战,不符合题意,故选C。10.【答案】C

【解析】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故A项错误;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故B项错误;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故C项正确;1933年红军仍然在南方地区反抗国民党统治,故D项错误。11.【答案】D

【解析】从材料“原告如有诈欺、胁迫等情事,被告如有可原宥(原宥,宽大处理)的错误”“承审员也有权减免被告的责任”中可以看出,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重视审判结果的公平性。A、B、C项材料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D。12.【答案】A

【解析】从题干和选项的关系看,B、C、D三项是希腊历史和文化的具体表现,而A项正是影响这三者的客观原因。13.【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和平永奠‟的牌楼、胜利屏、大红„V‟字、中美英苏四国的大幅国旗”等关键信息可判断出,此场景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接受日本无条件投降仪式。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中国远征导入缅作战是在1942年,渡江战役是在1949年,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14.【答案】C

【解析】本题对义和团运动不同时期斗争的口号进行比较,从而揭示了农民运动的基本特点。解题时要用阶级的眼光来分析。从义和团运动口号的不断变化中,可看出农民阶级对清政府和洋人的认识在不断深入。15.【答案】C

【解析】题干反映了由下院多数党组成的内阁在议会选举中作用增强,而英国内阁要对议会负责,但多数议员却接受议会党团督导员的指示,实际反映了下院权力的下降,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与题干材料无关。16.【答案】B

【解析】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具有立法权,但任何法案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如果德国的帝国议会准备通过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联邦议会和皇帝不会批准。17.【答案】D

【解析】抓住关键句“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时,“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可见最确切的解释就是马克思、恩奋格斯斗的目标就是为工人阶级谋取利益。故答案选D。18.【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俄国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这符合题干中说的“自由”,正确的选项是B项,A项是俄国对外政策,不符合题意;十月革命之后人民才获得了面包和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权,排除C、D项。

19.【答案】C

【解析】解题关键是弄清这三个标志所代表的组织,①代表欧洲联盟,②代表北美自由贸易区,③代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都是由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组成的,各成员之间经济互补。20.【答案】D

【解析】A与题意无关,排除;题干没有涉及“一国两制”,排除B;“逐步地改变了海峡两岸的力量对比”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C;陈水扁只强调台海的民主发展与台海的和平稳定,这是在搞“两个中国”,背了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故D正确。2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社会主义文献”、“工人公认”等信息可以判断这里的“纲领”指的是《共产党宣言》。所以答案选A。2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区域集团化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欧洲联盟,是根据1993年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建立的政治经济联盟,故A项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不属于政治联盟,故B项错误;石油输出国组织不属于经济区域集团组织,故C项错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合作领域只限于经济,故D选项错误。23.【答案】C

【解析】根据“美国的两项投票权基本是16%和17%”,也就是说,任何一项议案,只要美国反对,都不会得到85%的支持,所以,本题选C项。24.【答案】C

【解析】因为当时无论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还没有达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故应选C。25.【答案】A

【解析】“斯大林模式”的显著特点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A项是其表现之一。B、C、D三项虽是一些经济政策,但与题干无关。26.【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外国纺织品的输入导致“女红失业”,煤油等产品的输入导致“桕树皆弃为不材”,可以看出中国的自然经济在外国的侵略下逐渐解体。27.【答案】B

【解析】据材料“英国的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已占到支出总额的50%。1960年社会保障的支出为14.99亿英镑,1970年增加到39.27亿英镑,1980年猛增到235.08亿英镑,1983年更是达到339.91英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福利开支的不断攀升产生负面影响,很大程度削减了经济增长动力,故B正确。滞胀现象从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变得日趋严重,无法体现国家干预经济的有效性,故A排除。福利开支的不断攀升并不能解决社会上严重的失业问题,故C排除。应对经济“滞胀”局面的手段是以货币主义为主的政

策措施,不是增加福利开支,故D排除。28.【答案】D

【解析】罗斯福新政“提高个人消费和生活水平的刺激”,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但开始于战争之前,故B项不符合史实。“这种刺激既不是新政的胜利,也不是新政的失败”说明新政虽然缓和了经济危机,但没有让美国彻底摆脱经济危机,故选D。AC与题意不符,故排除。29.【答案】A

【解析】从图表看出,1929年—1932年工业生产与零售物价指数都为负数,说明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生产和消费能力低,故A正确;根据图表1920—1929年数据看,工业生产指数起伏很大,故B选项“20世纪20年代工业持续稳定繁荣”错误;C不符合材料;1914—1918年一战期间的经济发展态势非常良好不符合材料。3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两次“调整”的比较,根据所学知识分析,1960年的“调整”是针对“大跃进”之后的国民经济所做出的措施,是有助于经济发展的;1979年的“调整”是改革开放拨乱反正,也有利于经济发展。A选项错误,1960年国际形势不利于中国;B选项错误,1960年并没有全面纠正“左”的思想;C选项错误,1960年的经济政策并没有实现体制转型;D选项正确,两次调整都有计划经济的特点。

31.【答案】(1)1500年~18世纪中后期:(纵向)15世纪前后,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横向)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带来的早期殖民扩张,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期:(纵向)18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英法美等国产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横向)伴随着殖民扩张和商品输出,工业革命进一步促进了世界的联系和交往,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冲击了其他地区落后的生产方式,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3)19世纪中后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纵向)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垄断资本主义形成,资本主义统治日益巩固;(横向)同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以欧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解析】首先提炼观点:世界近代史发展是由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构成。接着可以结合所学知识,纵向发展可以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史以及对外殖民扩张进程加以阐述,横向发展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两方面史论结合,时间则从15~18世纪中后期、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加以阐述。

32.【答案】(1)资本主义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或资本主义列强侵略)。(2)

【解析】第(1)问解题的关键,即在于把握住材料一中心句,即“外国资本主义除向中国倾销棉纱外,也向中国倾销洋布”,从中把握住“资本主义列强经济侵略”维度,围绕以上维度展开,言之有理即可。第(2)问首先应根据材料归纳概括观点,材料二概括西方侵略对中国经济的客观有利影响,材料三说出西方侵略的双重作用。概括其中一点即可。其次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论证自己观点,切记论述要有针对性。

33.【答案】(1)原因:中国社会制度和经济落后;观念保守;科技落后;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控制。西方工业革命的推动;经济发达;制度先进。

(2)信息:近代以来,中国铁路建设持续发展;近代铁路的发展与列强侵略关系密切;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铁路建设获得一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建设高速发展。(3)变迁:①方式:由水陆运输发展到水陆空运输; ②动力:由畜力、水力和人力发展到机械力、电力;

③工具:由马驮、木船发展到火车、轮船、飞机;范围:从国内扩大到国际。

原因:政府的重视;实行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思想观念的变化。(4)认识:交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交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数据,“差异”是指中国铁路发展缓慢而西方铁路发展迅速。回答差异的原因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思路进行,并且应该从两方面回答:中国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和西方铁路发展迅速的原因。比如政治方面,中国是封建制度,十分落后,而欧洲很多国家已经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方面,中国是小农经济,贫困落后,而欧洲国家进行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方面,中国人观念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而西方思想开放;文化方面,中国科学技术十分落后,而西方自然科学发展迅速;外交方面,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西方列强侵略和控制等。

(2)归纳表格信息的方法,可以从整体和局部来收集信息,也可以从表现和原因方面来归纳信息。从整体看,中国铁路在不断发展,从各个阶段看,1894~1911年中国铁路里程达到九千多公里,原因是列强的侵略,因为其中中国自己控制的铁路不到7%,在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时对中国的铁路修筑权也进行了激烈的争

夺,可见,中国铁路发展与列强侵略关系密切;1927~1945年中国铁路发展主要得益于国民政府的推动,可见,在国民政府的推动下中国铁路建设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1945~1978年铁路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78~2006年铁路迅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

(3)第一小问变迁,要求从交通方式、动力、工具三个角度回答,回答“变迁”应该回答“从……到……”的变化过程,即要答出变化的前后状态。根据上下图片来寻找相关信息。交通方式主要是指交通类别的划分,其变迁从图片看,是从水陆交通发展到水陆空交通;动力的变化是从过去利用人力、畜力、水力到利用机械

力和电力(高铁);工具是指具体用的器物,过去用马、木船到后来用火车、轮船、飞机等新交通工具。第二小问原因,即问现代交通发展的原因,可以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传统的答题思路去回答。例如政治上党和政府对发展交通事业的重视,经济上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思想上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文化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上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因此交通运输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4)综合以上材料谈认识,首先要把材料内容进行归纳综合,再谈认识。三则材料都是围绕铁路的发展展

开的,故认识也应当围绕铁路展开。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得出一个中心思想: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影响着铁路建设的发展;而铁路建设的发展又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围绕这一思想谈认识即可。34.【答案】(1)目的:进一步扩大开放,引进外资、引进技术,推进经济现代化。

关系:可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可能会带来一些暂时的消极影响,但整体而言是利大于弊。(2)过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解析】

第五篇:云南省景东一中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达标测试二 高一历史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景东一中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达标测试二

高一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经过20年的革命起义、军事专政等风风雨雨之后,到了(17世纪)60—80年代,中下层人民既没有自己的组织,贵族、资产阶级也对暴力流血深感畏惧。”这段话旨在说明()A. 英国“光荣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C. 英国选择成立共和国的必然性 D. 英国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的必然性

2.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A. 对外开放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不结盟政策 D. 多边外边交政策

3.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这首诗反映的是()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前述之参议员和众议员、各州议会议员以及合众国政府和各州一切行政、司法官员均应宣誓或誓愿拥护本宪法。”该条款体现了()①宪法至上②主权在民③中央集权④三权分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5.孙中山在1912年元旦的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郑重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统一。”确切地说,这一论断()A. 提升了民族力量 B. 凝练了民族精神 C. 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D. 推动了民族繁荣 6.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 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 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 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 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这段文字反映出()

A. 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 C. 三权分立的原则 D. 共和政体的实质

8.法国右翼学者让·塞维利亚在《历史真相》一书中认为,公社时期的巴黎处于一种恐怖的气氛下,造反者们的权力是依靠恐怖来维持的。他的观点()

A. 肯定了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B. 分析了当时巴黎的客观形势 C. 提供了审视历史的正确视角 D. 反映了对工人运动的偏见 9.观察下表,导致1946~1947年国共军队数量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抗战结束,国共军队休整 B. 内战爆发,共产党精兵简政

C. 中共粉碎国民党的进攻,成功进行战略反攻 D. 中共打败国民党的进攻,准备进行战略决战 10.二战后形成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是()A. 维也纳体系 B.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 雅尔塔体系 D. “一超多强”的格局

11.1861年,伦敦有家报纸报道称:“就数量和重要性而言,下院9/10的议案是通过政府(内阁)之手。”这表明当时英国内阁()

A. 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权 B. 加强对议会工作的控制 C. 权力的膨胀达到顶峰 D. 对下院的控制大为削弱

12.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扬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A. 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 B. 清末舆论界支持革命 C. 巡抚张曾扬徇私枉法 D. 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 13.《马关条约》不同于《南京条约》的突出特点是()

①签订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②便利了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 ③反映了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侵略要求④通商口岸已深入中国内地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4.19世纪英国政治家评论道:“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反映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A. 国王是国家元首 B. 国王“统而不治” C. 国王任命内阁首相 D. 国王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15.导致下表中某一时期数字呈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开放通商口岸 B. 《马关条约》的签订 C. 政府奖励实业 D. 引进外国资本

16.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主要是因为()A. 金银存量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 B. 丰富的原材料降低了制造业成本 C. 西欧的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 D. 人们的商业冒险意识和财富观念增强

17.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经济措施都()A. 忽视市场的作用 B. 强化指令性的经济计划

C. 力图解决经济发展缺乏活力的问题 D. 解决了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 18.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它极大地调动了苏联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它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③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④它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并对以后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其他各领域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9.某经济学流派认为:“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发行量而不是需求。它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这一理论()A. 是凯恩斯主义的新发展 B. 主张国家减少干预经济 C. 与自由放任政策相一致 D. 不利于滞胀危机的解决

2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35美元等价于1盎司黄金,各国货币再与美元挂钩,这本质上说明()

A. 实行了固定汇率制

B. 美元在货币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 C. 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 美元与黄金价值相等

21.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 B. 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C. 第③段成为最大殖民帝国的是英国

D. 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22.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 20世纪50年代初 B. 农业合作化时期 C. “文化大革命”初期 D. 20世纪70年代末

23.下列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 股票投机盛行

B. 劳动人民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力 C. 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虚假繁荣 D. 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腐朽,丧失了生命力

24.有学者认为,区域性合作组织形式有三种模式,其特点见下表:

下列组织属于模式1的是()

A. 亚太经合组织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欧洲联盟 D. 上海合作组织

25.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了历史小论文。下列他们立论的题目中,错误的是()A. 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开始的 B. 美国人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C. 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 D. 工业革命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26.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 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 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 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 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27.下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在全国普遍推广国营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②把增强企业的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③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④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28.“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们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这一条文反映了()

A. 英殖民帝国已经形成 B. 英国已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 C.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D. 英国与荷兰的商业竞争激烈

29.学者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20世纪)……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是指()A. 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B. 生产和贸易全球化 C. 世界市场一体化 D. 国际分工日趋明显

30.列宁曾强调“它是在特殊条件下实行的特殊政策,实行的是一些非常措施,但是非常明显,这个政策在军事上战胜了敌人,但在经济战线上没有取得成功。”为纠正这一问题,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采取的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共55分)3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乔治•凯南说“如果把苏联遏制住了,而不损害美国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那么苏联党的结构就要经历一段非常紧张的阶段,最终将导致苏联政权的解体或逐步软化。” ——摘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像苏联以前的很多帝国一样,苏联最后从内部爆炸和瓦解了。其原因不是直接的军事失败,而主要是由经济和社会问题加速引起的分崩离析。——摘自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三

如果一个国家把它的很大一部分资源不是用于创造财富,而用于军事目的,那么,从长远看,这很可能导致该国国力的削弱。——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材料一体现了何种政策主张?为落实上述主张,美国采取了哪些行动?(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32(20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李明《浅论世官制向职官制嬗变的历史动因》

材料二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三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度”下,官员主要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产生的?根据材料一,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三、四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核心标准的演变。

(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四,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说明两种选官制度的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影响。

3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34.(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它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它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便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哥伦布《航海日志》

结合所学指出哥伦布“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的原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哥伦布前往东方探险的目的。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对暴力流血深感畏惧”预示着资产阶级革命将会用新的方式来达到目标,即结束暴力革命的方式,这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故选A。2.【答案】B

【解析】“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 体现的是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由此可得知我国外交政策的法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以选C。3.【答案】C

【解析】从材料“瀛东弃可伤”“初传烽火照辽阳”“筹海患难防”可知,这次历史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割占台湾。所以答案选C。4.【答案】C

【解析】材料“前述之参议员和众议员、各州议会议员以及合众国政府和各州一切行政、司法官员均应宣誓或誓愿拥护本宪法”体现了宪法至上的原则;材料“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体现了联邦制即中央集权制的原则。所以答案选C。5.【答案】C

【解析】民族认同感表示个体对所属群体的归属感,即一个民族中的人们对于自己所属民族的归属意识。题干材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直接表述了其“认同感”。故答案选C。6.【答案】D

【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前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C项错误;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B项错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所以答案选D。7.【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第一句主要强调了联邦政府拥有哪些权力,第二句话说明地方各州之间拥有的自治权,故能反映出美国政治结构的特点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A C D三项表述的特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符合题意。8.【答案】D

【解析】该学者认为巴黎公社是“依靠恐怖来维持的”, 否定了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和民主措施, “造反者们”的称呼也反映出对工人运动的偏见,故D项正确。9.【答案】C

【解析】依据图表时间信息,C项发生在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国共兵力对比由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符合史实。A、B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D项与表中时间不符。故答案选C。10.【答案】C

【解析】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一些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雅尔塔体系。11.【答案】B

【解析】材料“就数量和重要性而言,下院9/10的议案是通过政府(内阁)之手”说明英国内阁对议会加强了控制。所以应选B。12.【答案】A

【解析】由材料“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可见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故选A。1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马关条约》的内容反映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对中国的危害更大了,①②③④均是《马关条约》不同于《南京条约》的特点。14.【答案】B

【解析】抓住题干时间19世纪,可知英国责任制内阁已经确立并得到完善,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这与题干信息“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相符,故B项正确;AC项不能说明题干“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信息,故排除;议会是英国的权力中心,故D项错误。15.【答案】B

【解析】解决本题首先需要找到呈现大幅增长的时期,通过观察表格可知数字大幅增长的时期是1894年至1913年,这个时期是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时期,由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政府为了赔偿大量的战争赔款,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所以这一时期的数字有大幅的增长。16.【答案】A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使大量金银涌入西欧,从而使金银价格下降,货币贬值,物价上升,引发通货膨胀,结果使封建主、城乡雇佣工人和一般贫苦农民的收入受到严重损害,而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大发横财,这样就促进了西欧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故A项为最佳答案;B项只能导致制造业主的收入增加,故不正确;C项只能使大西洋沿岸的商业资产阶级财富增加,故不正确;D项只是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并不能导致西欧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故不正确。17.【答案】C

【解析】两个改革都没有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D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改变了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并且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所以A不是相同点;B错误;故C正确。18.【答案】D

【解析】斯大林模式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这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①错误,②③是其进步性,④是其局限性。因此D正确。19.【答案】B

【解析】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与材料内容相反,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货币学派主张,从“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可知反对国家过多干预经济,故B项正确;从“它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可知仍然主张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与自由放任政策不同,故C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滞胀危机后,国家减少了对经济干预,缓解经济危机,故D项错误。20.【答案】C

【解析】这样的规定使美元取得了高于其他各国货币、等同于黄金的地位,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这从本质上反映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21.【答案】B

【解析】第②段是在17、18世纪,当时主要的殖民国家是荷兰、英国、法国,美国在18世纪后期才独立。22.【答案】D

【解析】阅读材料,“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说明事情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仍然在“割资本主义尾巴”说明旧的思想做法依然存在,人们一时还不能适应新变化。根据以上推论,此事应该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23.【答案】D

【解析】股票投机、购买力低、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等反映了产销矛盾,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存在,但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丧失了生命力,故选D项。24.【答案】C

【解析】模式1的特点是政治、经济一体化,世界唯一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是欧盟;模式2符合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3符合亚太经合组织。25.【答案】A

【解析】工业革命是从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开始的,A项论文题目不符合史实,故选A。26.【答案】B

【解析】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坚持无产阶级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商品、市场、货币等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涉及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逐步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也涉及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故正确答案为B项。27.【答案】D

【解析】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大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召开,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故时间排序应为②①④③,选择D项符合题意。28.【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英国通过立法打击别国,维护本国商业利益,根据“1651年12月”可以判断此时为17世纪中期,恰是英国与商业比较发达的荷兰之间的殖民争夺时期,故D项正确。29.【答案】A

【解析】当今全球化是一个发展趋势,因此B、C两项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D项在工业革命期间就已经出现。故选A。30.【答案】B

【解析】由题干可知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项与问题不符,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在战时共产主义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阻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推行的,故B项正确;C、D两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与问题中列宁采取的政策不符,故错误。

31.【答案】(1)主张:遏制苏联。行动: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发动冷战;经济上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和遏制苏联,同时主导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2)原因: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经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长期得不到根本纠正导致了严重的经济衰退;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新思维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导致了政治思想的混乱;政治多样化导致了社会动荡加剧,危机全面爆发;西方的和平演变。【解析】(1)本题考查美国对苏联的政策,第一问学生从“如果把苏联遏制住了,而不损害美国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得出美国要遏制苏联的意图;第二问学生结合所学答出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实行的措施即可。

(2)本题考查苏联解体的原因,学生从材料中“苏联最后从内部爆炸和瓦解”、“很大一部分资源不是用于创造财富,而用于军事目的”可知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较好的基础知识。

32.【答案】(1)方式:世袭。原因:宗法世族的削弱,士阶层的崛起;私学的产生;战国时期新人才观的提出;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

(2)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3)不同: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关系: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

(4)影响: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解析】(1)据材料“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可知,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为世官制,其方式为世袭制。原因结合材料“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加以归纳概括即可。(2)据材料可知,材料二体现的选官制度为察举制,材料三体现的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材料四体现的选官制度为科举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选官标准的演变为由察举制以德行为标准,到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直至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演变过程。(3)据材料“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可知,察举制中的考试不是能否做官的标准,只是用以区分等级高下;据材料“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可知,科举制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由材料“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可以归纳出二者的关系。(4)本题考查科举制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影响在于:有利于打破特权对官制的垄断;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民间向学风气的形成,为封建王朝的发展繁荣奠定了人才基础。

33.【答案】特点:政府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经济计划,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影响:发展重工业,实现了工业化,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造成经济发展比例失调;僵化实行计划指令,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

【解析】苏联工业化的主要特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影响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回答,积极方面从实现了工业化,改变国家落后面貌角度回答;消极方面从对农业、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等角度回答。

34.【答案】原因:奥斯曼帝国阻碍了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的通道,必须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哥伦布坚信地球是圆的。

目的:熟悉当地风俗人情,传播宗教;掠夺黄金、白银、香料等。

【解析】第一小问的原因需要区别“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的原因和“走向西的海路”的原因,前者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阻碍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后者因为哥伦布相信并接受了地圆学说。第二小问的目的依据材料提炼并联系所学知识从熟悉当地风土人情、传播宗教;“黄金热”、希望得到东方的香料等方面进行思考。

下载云南省玉溪市元江一中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历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南省玉溪市元江一中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历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