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华宁二中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二 历史

时间:2019-05-14 23:1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省玉溪市华宁二中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二 历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省玉溪市华宁二中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二 历史》。

第一篇:云南省玉溪市华宁二中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二 历史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二中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二

高一 历史 命题教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据《中国近代史工业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A. 鸦片战争爆发B. 《马关条约》签订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D. 《辛丑条约》签订

2.《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内容不能作为直接依据的是()A. 割香港岛给英国B. 赔款2 100万银元

C. 开放五口通商口岸D. 与英国协定进出口中国货物的税款

3.1990年5月5日开始,民主德国、联邦德国以及苏美英法四国的代表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条约规定:四个占领国放弃占领德国的权利和责任,解散与此规定相关的一切机构。这一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启动东欧剧变的进程B. 是美苏对抗缓和的表现 C. 改变了欧洲政治版图D. 为德实现统一奠定基础

4.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改革()A. 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B. 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C. 将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黄金时代D. 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5.1962年,“在经过几天极度紧张对峙之后,苏联退却了。……肯尼迪对赫鲁晓夫做出让步,调整美国一些驻亚洲的军事基地,同时答应不再进攻古巴。”这次危机反映出()A. 古巴是美苏对峙的主要阵地B. 两极格局下世界局势的基本特点 C. 世界格局呈多极化发展趋势D. 美苏共同主宰世界的局面被打破

6.“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该条约内容与哪次战争有关()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较大的局部战争之一。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下

列观点,最有可能为当今我国史学界所接受的是()A. 是金日成主谋并发动的 B. 是斯大林指使金日成发动的

C. 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李承晚发动的内战

D. 是当时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8.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彼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为表征。”该电文表明()A. 正面战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B. 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 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D. 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9.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 世代相袭B. 考试选拔C. 地方推荐D. 皇帝任命

10.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80年代又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其根本原因是()

A. 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B. 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 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D. 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11.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在《东方的文明》中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B. 实现了国家统一 C.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D. 创立三公九卿制度

12.某历史学家在尼克松当政期间(1968~1974年)写了一本书,叫《帝王总统》,声称美国的总统已经从“宪政总统”变成了“帝王总统”。从该历史学家的视角看,美国总统的这一转变反映出()A. 美国政体趋于完善B. 总统行政权的扩大 C. 西方民主的局限性D. 美国民主的独特性

13.据徐柯《可言》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视无发者如同仇敌”。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认为“剪辫即系投洋”,以致20世纪20年代“辫发犹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

A. 辛亥革命对移风易俗无作用B. 封建势力在革命后恢复旧有统治秩序 C. 剪辫运动缺少广大基层民众支持D. 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过程曲折

14.孙中山说:“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而且统一之时就是治,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美国之所以富强,不是由于各邦之独立自治,而是由于各邦联合后的进化所成的一个统一国家。所以美国的富强,是各邦统一的结果,不是各邦分裂的结果。中国原来既是统一的,便不应该把各省再来分开。”材料表明孙中山的主要观点是()A. 建立美国式的联邦共和国B. 反对各省自治和实行联邦制度 C.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D. 主张民族独立

15.《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 000箱左右。1912年获利4万元,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对这一现象最恰当的理解是()

A. 甲午战争完全瓦解了国内自然经济 B. 国民党政府颁布实业法令保护商品市场 C. 倡导国货、振兴实业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增加了经贸总量 16.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它极大地调动了苏联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它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③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④它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并对以后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其他各领域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

17.1919年俄国1普特(重量单位)粮食的价格:国家零售价为30卢布,黑市价格为200卢布,但农民必须以6卢布的价格卖给国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俄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B. 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D. 斯大林集权专制

18.世贸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于2013年12月7日上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闭幕,会议达成“巴厘一揽子协定”,其内容涵盖了简化海关及口岸通关程序、允许发展中国家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具有更多选择权、协助最不发达国家发展贸易等。从协定内容可以看出世贸组织()①致力于促进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 ②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③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 ④根除了大小国家之间贸易纷争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

19.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A. 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 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 C. 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 D. 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20.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实际就是美元“绑架”全球,其基本特征是()A. 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 B. 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

C. 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D. 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代表共同签订

21.民国初年出现了戒除鸦、雀、鸨“三鸟”的进德会,提倡“当然进德”、“自然进德”。进德会创办的主要目的是()A. 宣传男女平等思想B. 抵制尊孔复古逆流 C. 注重国计民生改善D. 扭转社会不良风气

22.“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能被认可,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列关于该理论产生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尝试 B. 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C. 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 D. 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

23.阅读下列两幅图片。导致图一到图二贸易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 政治文明程度B. 物质利益驱动 C. 经济发展水平D. 交通工具革新

24.清政府在1904年正式颁布《商人通例》与《公司律》。《商人通例》简明扼要地界定了商人的身份和他们的权利、义务;而《公司律》则首次规定公司的组织形式有合资公司、合资有限公司、股份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四种。这反映出()A. 晚清政府制定了完备的经济法规 B. 商人权利和公司制度法律化趋向 C. 清政府放弃抑商政策鼓励其发展 D. 清朝末年商人政治地位明显提高

25.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二战后初期,为实现上述想法而建立的国际组织有()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②世界银行 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④欧盟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26.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其根本目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C. 保护本国封建经济D. 发展资本主义,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27.西奥多·罗斯福说,“我们正面临着财产对人类福利的新看法……有人错误地认为,一切人权同利润相比都是次要的。现在,这样的人必须给那些维护人类福利的人民让步了。每个人拥有的财产都要服从社会的整体权利,按公共福利的要求来规定使用到什么程度。”这段话反映了西奥多·罗斯福怎样的改革理念()A. 调整财产与公共福利的关系B. 人权比利润更重要 C. 反对垄断D. 追求社会和谐

28.《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中记载:“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受田者,名为雇工。”对该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 最早可能开始于西周时期的井田制 B. 体现古代农耕经济的主要特征 C. 土地兼并是形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 D. 租佃现象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29.“引起我们注意的还不仅是资本数额的巨大……同时还有消除竞争,用有计划的生产组织代替资本主义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无政府状态。”材料作者的意图是()A. 用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B. 用手工工场代替家庭手工业 C. 用垄断组织代替机器工厂D. 用国家垄断代替私人资本

30.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其中“转变”的含义是()A. 东方从属于西方格局的形成B. 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 民族主义萌发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31(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人使自己拥有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自由、平等,不仅在法律面前平等,而且在机会面前平等,每个人都有平等地追求幸福的权利。……当英国统治者将本土不征收的税收强加给殖民地时,美国人民对此就越觉得不可忍受,于是他们革命。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制度,而不仅仅是进行了一场独立战争。——茅琦《历史的边际与坐标》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制宪会议取得制宪的任务,不是基于人民的创意或同意……而是由于会议中代表自己的决定。参加

会议的各州代表的产生,不是出于人民直接或间接的选举,制定出来的新宪法也未交人民表决。

——《高中历史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文化制度”是指什么?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用史实说明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美国宪法“将……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3)分析材料三,有人据此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反映广大人民的意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32(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家宅、财产、营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居住、迁徙、信仰等自由,有请愿、陈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承担纳税、服兵役等义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

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请回答:

(1)明清两代为实现“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采取了哪些措施?

(2)材料二反映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存在什么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有何重要意义?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回顾,建国初期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33(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凯恩斯说:“古典经济理论所谈其实只是很极端的理想状态,而不是一般的、普遍的、现实的状况。真实的情况是,垄断和工会等制度将妨碍市场自行地向着充分就业的方向调节工资和价格。”凯恩斯的政策结论很清楚:通过操纵总需求,能够有效地解决失业。也就是说,政府运用财政政策,通过税收和公共开支,人为制造出需求,将有助于实现充分就业。至于因此而大幅度扩大政府权力和规模,凯恩斯并不担心,在凯恩斯看来,这总比市场和自由被彻底摧毁要好。

材料二 1958~1968年这段时期以新发现和新发明为基础的工业部门的平均增长率为85%,但是电子计算机的生产在这段时期增长511%……这些数字表明,仅仅保持加工工业每年平均增长52%的比例,就需要有多少新部门,就需要这些部门有多么高的增长率。

请回答:

(1)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的核心是什么?这一思想第一次被成功应用是在什么时候?(2)从材料二可看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思考,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代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尔平认为,只有在霸权统治下的国际体系才是稳定的,否则就会出现战争或混乱。他认为“国际自由经济的存在少不了要有一个霸主,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占主宰地位的自由强国,国际经济合作极难实现或维持,冲突将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

试依据二战后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和发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论断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马关条约》内容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建厂,使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转为了资本输出,一段时期内外资企业迅速增加,所以选B。鸦片战争主要是商品输出,排除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排除C;《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采取了以华制华政策,D不符合题意。2.【答案】B

【解析】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自主权、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赔款不能说明主权遭到破坏。3.【答案】A

【解析】启动东欧剧变的进程是1989年的波兰,A项符合题意。B、C、D 三项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4.【答案】A

【解析】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的基石,所以正确的是A项,B是克利斯提尼时期,C是伯利克里统治时期,D项不是梭伦改革时期的内容。5.【答案】B

【解析】从材料“苏联退却了。……肯尼迪对赫鲁晓夫做出让步”中可以看出,美苏之间相互妥协,两国之间不直接爆发战争,这是两极格局下世界局势的基本特点。所以答案选B。6.【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英两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给英国,故选A项。7.【答案】D

【解析】从立场上看,要为我国现在史学界所接受,以此分析,朝鲜战争是当时美苏冷战和朝鲜半岛内部矛盾激化的结果。8.【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台儿庄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台儿庄战役为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役,故选A。B项说法与材料不符;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故排除D。9.【答案】D

【解析】秦朝和郡县长官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改变了过去世袭的特点;A项是西周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B项是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制;C项是汉代实行的察举制。所以答案选D。10.【答案】C

【解析】学生解答此题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日本在80年代追求政治大国主要得益于日益发展的经济基础,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B项中的“开始”错误;D项不是根本原因;在七八十年代两极格局没有瓦解,排除A项。11.【答案】A

【解析】从材料“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可以看出是“中央集权制度”。故选A。12.【答案】B

【解析】美国总统从“宪政总统”变成了“帝王总统”说明总统的权力扩大了,而在美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总统行使行政权,所以权力扩大就是指行政权扩大,故选B。13.【答案】D

【解析】A不符合史实;士绅在革命后维护旧俗,但不代表恢复旧的统治秩序,B项说法错误;不少士绅不代表广大基层民众,C不符合史实。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的曲折性,是在新旧势力激烈冲突和斗争的背景下展开的, 势必受到旧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材料表明的正是这一点,故选D。14.【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所以美国的富强,是各邦统一的结果,不是各邦分裂的结果。中国原来既是统一的,便不应该把各省再来分开。”可见孙中山反对各省自治和实行联邦制度。15.【答案】C

【解析】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起了推动作用;掀起抵制日货,爱用国货的运动,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材料中描述的现象就是这种运动的进一步体现。16.【答案】D

【解析】斯大林模式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这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①错误,②③是其进步性,④是其局限性。因此D正确。17.【答案】B

【解析】1918~1921年,在三年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国家以低价购买农民的余粮。18.【答案】A

【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世贸组织致力于促进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此外,此题易用排除法,④项明显错误。故选A。1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共同点的比较分析,限定词:根本相同点。A项并不是两者的共同点,仅是罗斯福新政强化国家干预,排除A项;题干两个政策都涉及工业方面,如罗斯福新政中的工业方面措施是中心措施,B项并不是两者的根本共同点;新经济政策是小农占据优势的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探索,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都涉及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C项正确;D项是两者的共同点,但不是根本相同点。20.【答案】C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就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的汇率和比价。21.【答案】C

【解析】戒除鸦、雀、鸨等社会陋习,与宣传男女平等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也与抵制尊孔复古逆流无关,故B项错误;戒除这些社会陋习有助于促进个人身心健康,故C项正确;戒除鸦、雀、鸨等社会陋习,扭转了社会不良风气,但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22.【答案】A

【解析】罗斯福新政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大规模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而“货币主义”理论主张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23.【答案】C

【解析】A、B、C、D都是变化产生的因素,但决定性因素应从经济方面归纳总结,C项正确。24.【答案】B

【解析】材料中只能体现《商人通例》与《公司律》商人、公司相关,没有体现其是完备的法律,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两部法律界定了商人的身份和他们的权利、义务,规定了公司的组织形式,说明了商人权利和公司制度的法律化趋向,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具体体现商人有怎样的权利,不能体现商人政治地位提高,故D项错误。25.【答案】A

【解析】本题可从各国际组织成立的时间及目的角度出发来回答问题。关贸总协定(1947年)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世界银行(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的世界性经济组织。它们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美国在这三大支柱中拥有特殊地位。在此基础上,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欧盟成立于1993年,由欧共体发展而来,是主导欧洲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与材料无关。26.【答案】B

【解析】师夷长技以制夷不是根本目的,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其根本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维护的是封建专制制度,不是保护本国封建经济,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军事企业是带有近代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工业企业,民用工业是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其根本目的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故D项错误。27.【答案】A

【解析】“正面临着财产对人类福利”可知西奥多·罗斯福讲的主题是财产与公共福利的问题,本题强调福利和人权应该相适应的问题,A符合题意。28.【答案】C

【解析】井田制下,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作,不存在私有性质的雇佣关系,故A项错误;古代农耕经济的主要特征包括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手工业和农业生产相结合、自给自足等,不包括材料所述现象,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土地买卖成为合法现象,地主阶级利用政治和经济特权兼并农民土地,失地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劳动力充当佃户或雇工,故C项正确;从历史发展的角度

来看,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作为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一项产物,租佃现象的出现从侧面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故D项错误。2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史料分析和概念理解。“资本数额的巨大”“消除竞争”“有计划” “代替资本主义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无政府状态”,表达了一种新的组织要代替当时的无政府状态。A项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是自由主义,与“有计划的生产”不符合,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国家政权作用,排除D项。所以答案应该是C项。30.【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强调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指的是各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B、C两项符合题意,但B项应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故选C。31.【答案】(1)总统制共和制。1787年宪法。

(2)宪法规定,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同时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3)答案1:同意。立法程序脱离民意,导致出现忽视甚至损害人民权利的结果。如:没有提及人民的基本权利;承认黑人奴隶制等。

答案2:不同意。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如确立联邦原则,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经济发展;确立民主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共和政体,防止了独裁和暴政。

【解析】第(1)问由“不仅仅是进行了一场独立战争”看出,“新的社会文化制度”指美国独立后依据1787年宪法建立起的代议制政体。第(2)问联系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原则进行回答。第(3)问为开放性答案,结合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或局限性加以阐述。

32.【答案】(1)措施: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2)问题:当时人们没有真正理解“民主”的内涵。原因: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对西方国家了解不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3)进步性:明确提出主权在民。意义: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

(4)特点:扩大了基层民主;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标志着中国民主法制建

设达到新的高度(或是中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成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1)“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措施,即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联系课本知识从废丞相、设内阁、设军机处等方面来归纳即可。

(2)第一小问问题从材料二中“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的信息可以得出人们没有真正理解“民主”的内涵;第二小问原因可从近代中国的经济、思想特征来分析,根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原理,可得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从对民主的认识总是同“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可知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另外还可从对西方的认识不够深入的角度来分析。(3)第一小问进步性可从材料三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民主原则来分析,从“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等信息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提出主权在民,并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第二小问意义直接联系教材知识回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即可,主要围绕推动近代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来展开。(4)新特点直接从材料四中的信息来归纳即可,从“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信息可归纳出扩大了基层民主;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可归纳出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标志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即可。

33.【答案】(1)核心: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第一次成功应用:罗斯福新政。(2)变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就业人数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3)变化:出现了“新经济”这一经济增长模式。

【解析】第(1)问,考查凯恩斯主义,政府运用财政政策,通过税收和公共开支,人为制造出需求,将有助于实现充分就业。第一次成功应用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其理论基础就是凯恩斯主义。第(2)问,考查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注意问题中的限制条件:产业结构。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一、第二产业大大下降,第三产业迅速上升。分析依据:电子计算机的生产在这段时期增长511%。第(3)问,考查“新经济”的出现,材料二反映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结合问题中的时间信息,由知识可知是新经济的出现。

34.【答案】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国际组织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起了主导作用,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因此,作者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二战后国际经济体系,欧洲联盟、世界贸易组织等经济组织都是通过国际会议和国际协议的方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迅猛发展,使各国间的利益休戚相关,更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的主导,导致了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平等,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只有加强协商对话,照顾各方利益,才有利于全球化的发展。作者的观点体现了霸权思维,与世界发展的潮流不符,因而是片面的。【解析】此题为开放型试题,论述合理即可,解题思路是先概括材料观点,然后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评价,最后进行总结概括即可。

第二篇:云南省玉溪市华宁二中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四 历史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二中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四

高一 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随着一股股黄金热的到来,英国殖民者考虑建立海外殖民地,并在殖民地上生产在国内无法生产的东西。”英国的这一历史活动事实上()

A. 以掠夺黄金作为其根本目的 B. 加快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 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 D. 说明英国工业水平先进

2.下表所示是蒋孟引在《英国史》中统计的1835年全英国棉纺织业中从业工人人数及比例,表中统计数字最能说明()

A. 英国的棉纺织业呈现出衰落趋势 B. 资产阶级极力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C. 成年男工独立意识增强觉醒较早 D. 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3.下图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期间,工人捣毁机器的“卢德运动”。对造成这一运动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A. 工业革命造成了工业生产能力的过剩 B. 工业革命激化了抢占商品市场的竞争 C. 工业革命中工人劳动和生活状况恶化 D.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4.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西欧的联合”在当时客观上有利于()A. 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 B. 推动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 C. 消除中美间敌对关系 D. 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

5.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祟明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竟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由此可见()

A. 清政府大力支特洋务派创办工业 B. 封建势力阻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C. 民族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D.近代民族工业没有摆脱外来势力控制

6.1524年,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西班牙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 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得巨额财富 C. 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西班牙打败荷兰,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7.公元前1世纪,罗马军队将领凯撒先与庞培和克拉苏结盟对抗贵族元老院,后来凯撒争取平民支持,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并击败了盟友,并被元老院承认为独裁者。可见当时()A. 军队与贵族的政治目的基本相同 B.平民是罗马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 C. 保护平民利益的法律被独裁者废除

D. 贵族失去了罗马政治生活中的权利

8.魏晋时期,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杨氏、袁氏世代占据高官主要靠的是()

A. 战事立功 B. 门第出身 C. 才学品德 D. 皇亲国戚

9.下图的漫画发表在1858年10月2日的英国《笨拙》周刊上,标题为“John Leech”。(一位大腹便便的清朝官员,身着朝服,双膝跪地,张开了大嘴:面前站着的一位矮小绅士正在把一卷条约(TREATY)向他口中塞去。下列内容符合漫画中条约(TREATY)的是()A.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B.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 C. 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D. 攫取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10.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

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A. 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 放弃“一边倒”政策

C.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11.1969年《人民日报》对联合国不满、批评和谴责的文章占当年该报纸关于联合国政治类文章的71.43%,1970年为17.24%,1971年为3.13%。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第三世界国家控制了联合国 B. 尼克松访华改善了中美关系 C. 中国国内“左”倾思想得以根除 D. 中国对美政策做出调整

12.“一边倒”其基本释义为比喻某人或某种力量,从相互对立的双方中间,完全倒向一方。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方针,其实质是()

A. 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B. 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 C. 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 D. 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

13.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A. 罗斯福始终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 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 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 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14.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A. 开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B. 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C. 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D. 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15.对明清两代实行闭关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一概禁绝外商来华贸易

B. 使中国与世隔绝,落伍于世界潮流 C.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范西方国家的侵略 D. 根本上是由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

16.马克思、恩格斯在设想将其理论变为现实的道路问题时,开始侧重于暴力革命,后来也注重和平过渡。十月革命最初也贯穿着暴力起义的主旋律,并兼有和平夺权的考虑,但最终引发阿芙乐尔号“炮声”的是()A. 《四月提纲》的提出 B. 七月群众抗议活动被镇压 C. 俄军前线战事失利 D. 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

17.下图是一幅讽喻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后时局的漫画。其反映的问题是()

A. 松散的邦联体制使国家面临危机 B. 南北矛盾异常尖锐 C. 英国殖民者的武力威胁

D. 奴隶制度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

18.下面三幅图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欧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B.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 C. 世界银行主宰世界经济 D. 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19.某纪念徽章上有“中华民国鄂军政府起义纪念”字样,图案是五色旗和十八星旗。该徽章纪念的起义爆发于()

A. 广州 B. 南京 C. 南昌 D. 武昌

2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推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是()A. 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B. 加紧普法宣传 C. 加紧总结“文革”教训 D. 加紧平反冤案

21.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22.国家主席习近平说:“深化农村改革……要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三大改造时期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其相似之处是()A. 都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 B. 都加速了中国农业的集约化发展

C. 都改变了中国广大农村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D. 都使广大农民获得了自主生产的权利

23.英国和法国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欧洲,且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但二者在政治制度和政治运行方面有许多区别。有关两国的区别正确的是()A. 英国是多党制而法国是两党制

B. 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法国是民主共和制 C. 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法国总理只对总统负责

D. 英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法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24.对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 B. 议会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C. 议会拥有立法大权 D. 议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议员可以世袭

25.1944 年7 月,孔祥熙发给蒋介石密电:“英、美暗斗颇剧,美对基金必需掌握,英对国际银行颇欲主持,美可能将国际银行对英让步,其他各国则望基金与银行均告成功。”与这封密电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 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 B. 马歇尔计划实施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 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召开 26.1978年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A. 城市 B. 农村 C. 广大内地 D. 沿海地区

27.北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它是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的西方国家的主要安全组织。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正式成立于1985 年,包括7个由印度教徒、穆斯林和佛教徒构成的国家,该组织几乎完全失效,甚至连会议都无法召开。这些事实表明()

A. 文化样式影响合作的紧密程度 B. 经济合作根源于文化的共性 C. 国家利益成为国际合作的基础 D. 宗教信仰差异阻碍国际交流

28.“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A. 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B. 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 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 实行粮食税制度

29.下图“跟粮票说再见”中,下边有三个时间分别是“1980、1983、1990”,其所示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四人帮被粉碎,“文革”结束 B. 设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C. 农村出现大量闲置劳动力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0.1877年5月,法国议会以多数票赞成政府限制教权派的宣传,共和派的内阁总理西蒙接受这一决议。5月16日,总统麦克马洪以破坏出版法为由迫使总理西蒙辞职,任命君主派首领布罗伊公爵为总理。共和派强烈反对,麦克马洪于5月25日征得参议院同意,解散了众议院。从中可以看出1877年的法国()A. 权力中心是总统 B. 内阁对议会负责 C. 政治斗争仍激烈 D. 共和政体没确立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31(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西班牙与中国的贸易以菲律宾为中转而进行。万历四年(1576年),西班牙完全控制菲律宾,中菲间的贸易迅速升温。福建、广东海商“将中土丝、绵、缎布、磁、铁贵货到彼番国,不卖货物,止卖金银”。面对汹涌而来的中国商品,西班牙人只能从殖民地墨西哥调运白银来交换,然后西班牙将中国商品运往南美。为维持这样一种中国货物-墨西哥白银-菲律宾的物流关系,他们不得不加快墨西哥白银的开采与多条菲律宾海上航道的开辟。其中最重要的是墨西哥西海岸Acapulco港,横越太平洋至菲律宾的航线。——摘编自杨天明《明末清初外国银元内流问题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货物-墨西哥白银-菲律宾的物流关系”形成的历史背景。

32(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海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有何区别?

3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后,在“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唤出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打开了一个新的潘多拉盒子。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的社会弊病也在产生和蔓延。资本主义带给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的不是自

由和财富,而是野蛮的掠夺和剥削。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正直的思想家不得不重新开始思索人类的命运,寻找能够克服资本主义弊病、解脱劳动大众苦难的新的道路,从而产生了各种勾画未来社会图景的思潮、理论和学说。但是,由于没有正确历史观作为理论基础,这种种构想都成为不可能实现的空想,按照这些构想进行的社会实验也都归于失败。

正是在寻求改造资本主义社会正确途径的探索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为无产阶级和一切劳动阶级摆脱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为人类社会走向光明的未来指明了惟一正确的道路。科学社会主义一经产生,就很快成为无产阶级战斗的旗帜。建立一个美好社会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和实践美好理想的历史,封建主义代替奴隶制度,资本主义代替封建制度,都把这种理想和追求推向了前进。但是,直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指出一条真正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现实道路。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既是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固有矛盾和弊病的科学理论,也是探索实现人类美好未来的思想结晶。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从根本上讲,不是个

人的天才预想,更不是马克思在大不列颠图书馆进行纯粹理论推导的结果,而是社会演进的客观必然性的反映。

——许志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为什么材料中说“直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指出一条真正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现实道路”?

(2)材料中说“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从根本上讲,不是个人的天才预想,更不是马克思在大不列颠图书馆进行纯粹理论推导的结果,而是社会演进的客观必然性的反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34(15分).近代史上,英国社会不断得到改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 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征税等。1701 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1784 年,小威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未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的支持,仍旧执政。——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832 年,英国议会通过选举法案,规定:取消和减少已经衰落的选区的议会代表席位,它们的席位转给新兴的工业城市;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城市选民资格放宽至凡年收入达 10 镑以上的房主和年付房租10镑以上的房客,农村选民资格则为年收入达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达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结果,选民人数由43万增至65万,在增加的22万选民中,城市资产者占18万。(1)根据材料一,近代前期,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重要的环节?(2)材料二表明,英国选举制度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英国近两百年政治体制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英国的这一历史活动,即殖民扩张,其主要目的是建立殖民地,而不是掠夺黄金,故A项错误;英国荷兰的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得到拓展,故B项正确;英国的殖民扩张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故C项错误;此时,英国尚未进行工业革命,工业水平并不明显比殖民地先进,故D项错误。2.【答案】B

【解析】分析图表内容,18岁以下的童工和女工加起来占全部纺织工人的比例达到97.6%。在同样条件下,雇佣童工和女工可以减少工资的支出,体现了资产阶级极力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体现了资本家贪婪的本性,故选B项。3.【答案】C

【解析】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逐渐排斥手工劳动使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工人失业,工资下跌。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4.【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结合“1975 年”这个时间关键点进行排除即可。1972 年中美、中日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排除C项,中苏两党关系正常化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排除B项;1975 年中国改革开放还未开始,排除A。故选D。5.【答案】B

【解析】由信息“张謇依仗清政府取得垄断权”“清政府商部竟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可知,封建势力阻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故B项正确。6.【答案】B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商贸中心在大西洋沿岸的英国和荷兰,并不在西班牙,所以A不能选;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并没有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所以B项不正确;打败西班牙,掌握世界殖民霸权的是英国,D项不符合史实。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得巨额财富,西班牙人自以为站在了世界的中央,所以选B。7.【答案】B

【解析】由材料“后来凯撒争取平民支持”可知,当时平民是罗马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所以答案选B。材料并没涉及到A、C、D,排除。在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注意结合材料解答。8.【答案】B

【解析】战事立功是商鞅变法时的选官制度,A项排除;注重才学是隋唐时期科举制的选官标准,品德是汉朝察举制的选官标准,C项排除;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吏采用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依靠门第出身即可步入仕途,B项正确;皇亲国戚依靠世袭制或裙带关系为官,D项错误。9.【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858年”“清朝官员,身着朝服,双膝跪地”等,所学知识,本题实际上考查

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内容——《天津条约》。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D三项分别是《南京条约》《辛丑条约》和《南京条约》附件,不符合题干内容史实,排除。进一步可知,C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10.【答案】C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的大背景就是因为二战后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例如印度、缅甸等,所以才可能去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C。A、B、D属于新中国刚成立时确立的外交方针,不专门针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故排除。11.【答案】D

【解析】出于中苏关系紧张、处理台湾问题的需要,中国主动调整对美政策,国内反对美国的声音逐渐减少,故D项正确。12.【答案】D

【解析】“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封锁、包围,为维护国家独立与安全而作出的正确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维护民族独立的要求。13.【答案】C

【解析】罗斯福上台前,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经济出现严重衰退。罗斯福批注“哪有此等好事”,明显是不赞成国家干预经济,说明在当时他还没有新政的理念。但是“提议政府增加开支、干预经济”的新政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就已经萌生,不是罗斯福率先提出的,故C正确。14.【答案】C

【解析】洋务运动创办工业把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进国内,使中国开始了经济工业化,从而启动了近代化进程。15.【答案】A

【解析】小农经济的封闭性是“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产生的经济根源,虽然这一政策造成了中国逐步落伍于世界潮流并最终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但在当时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因此B、C、D三项表述均正确,而A项“一概禁绝”的说法错误,因为清朝时仍开放广州一处与外国通商。16.【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月群众抗议活动被镇压,这是由主张和平夺权到武装起义的转折点。所以答案选B。17.【答案】A

【解析】图中所示,北美独立之初,由于实行邦联体制,各邦不能紧密团结在一起,使国家面临危机。18.【答案】B

【解析】图一和图二体现经济全球化,图三反映区域集团化。A、C、D说法错误;B正确。19.【答案】D

【解析】由文字信息“中华民国鄂军政府”可以判断出这是讲武昌起义的史实。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湖北简称为“鄂”。所以答案为D。20.【答案】A

【解析】从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逐渐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故选A项。B、C、D项不符合题意。21.【答案】C

【解析】材料不是描述反日情绪,而是描述农村的农民们对辛亥革命、对中华民国不甚了解,不了解中华民国为何物,也就是说材料意在表明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的确是有限的,选项B、D也均不合材料的主旨,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22.【答案】A

【解析】不管是三大改造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对农民的政策,都是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都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所以答案选A;改革开放时期农民承包土地并没有加速中国农业集约化的发展,而是不利于,所以排除B;改革开放时期农民承包土地并没有改变中国广大农村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所有权依然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所以排除C;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进行改造,农民并没有获得自主生产的权利,排除D。2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错误,英国不是多党制。C项“法国总理只对总统负责”,错误。D项“英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错误,英国议会还是最高权力机关。B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本题正确答案选B。24.【答案】D

【解析】对各国代议制的特点和议会权力掌握不准确是做错的主要原因。代议制的议员(尤其是下院)多由选举产生,不是世袭,而且有任期限制,D项说法错误。25.【答案】A

【解析】本题可根据1944年7月的时间来排除B、C、D三项,B项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提出并实施的;C项北约成立于1949年;D项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一届联大召开于1946年,这三项从时间上都不符合可排除;1944年7月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美国、英国、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故A项正确。26.【答案】B

【解析】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从1984年开始,迟于农村,故A项错误;1978年后,安徽、四川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故B项正确;“广大内地”过于空泛,故C项错误;沿海地区首先开放,故D项错误。27.【答案】A

【解析】题干中“北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它是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由印度教徒、穆斯林和佛教徒构成的国家,该组织几乎完全失效”说明文化样式影响合作的紧密程度,故A项正确;经济合作根源于国家利益的需要,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国家利益对经济合作的影响,故C项错误;宗教信仰差异阻碍国际交流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28.【答案】A

【解析】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发展社会经济,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逐步战胜资本主义。B项表述错误;C项表述不全面;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A。29.【答案】D

【解析】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粮食产量也提高了,这些都归功于对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答案选D。四人帮早在1976年被粉碎,排除A;1980年开始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这是对外开放方面,并不是对农业方面,所以排除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助于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会有多余的劳动力出现,因此排除C。30.【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麦克马洪于5月25日征得参议院”说明总统还受制于议会,A项权力中心是总统说法错误;B项内阁对议会负责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从材料中“迫使总理西蒙辞职”“共和派强烈反对”“解散了众议院”可见政治斗争仍然激烈;根据时间“1877年5月”可知此时共和政体已经确立,D项错误。故选C。

31.【答案】背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和世界各地的贸易联系加强;西班牙、葡萄牙等国进行早期殖民扩张,抢占殖民地;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大肆掠夺和开采黄金白银;明朝(万历年间)政府一度开放海禁。

【解析】该问注意结合材料,从“西班牙完全控制菲律宾,中菲间的贸易迅速升温”,可以看出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从“西班牙人只能从殖民地墨西哥调运白银来交换,然后西班牙将中国商品运往南美。他们不得不加快墨西哥白银的开采与多条菲律宾海上航道的开辟”可以看出该物流关系的形成与殖民者对美洲的掠夺有关;另外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当时整个世界形势与中国明代的经济政策进行回答即可。32.【答案】(1)都不允许民间船只出海,禁止海外贸易。

(2)明朝是为了防止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清朝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解析】本题考查“海禁”与“闭关锁国”。根据材料判断并比较二者不同点。目的要从明清二者统治背景分析。33.【答案】(1)因为以前的理论都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没有为无产阶级和一切劳动阶级摆脱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为人类社会走向光明的未来指明正确的道路。

(2)经济前提: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逐渐暴露,为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及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思想基础:欧洲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成果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前提。

【解析】(1)据材料“资本主义带给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的不是自由和财富,而是野蛮的掠夺和剥削。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正直的思想家不得不重新开始思索人类的命运,寻找能够克服资本主义弊病、解脱劳动大众苦难的新的道路,从而产生了各种勾画未来社会图景的思潮、理论和学说。”“为无产阶级和一切劳动阶级摆脱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为人类社会走向光明的未来指明了惟一正确的道路”可以归纳得出答案。(2)考生对于原因或者背景类问题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阶级通来考虑;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是1848年,这时候的经济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要是资产阶级的统治,但是矛盾加深;思想上主要是借鉴英国法国德国的思想。

34.【答案】(1)从限制王权到责任内阁、司法权从王权中独立、内阁从属于议会到下议院中的多数派组阁。(2)向城市工商业者倾斜;有财产资格限制;选举范围扩大。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参与国家管理。

(3)经济是政治发展的动力;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处理材料的能力。材料一详细列举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过程。材料二则从选民的财产资格角度反映了英国 1832 年议会改革状况。

第三篇:云南省玉溪市2018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八年级历史二word含答案

云 南 省 玉 溪 市 2018 初 中 学 业 水平考 试 试 卷

八年级历史

(二)(本试题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 9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

A.开国大典 B.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渡江战役的胜利 D.南京的被攻占

2.西藏的解放,标志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这一年是()A.1949 年

B.1950 年 C.1951 年

D.1952 年

3.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B.采用公元纪年

C.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4.作家魏巍所著《谁是最可爱的人》歌颂的是()

A.中国人民志愿军 B.人民解放军 C.八路军、新四军 D.东北抗日联军

5.清明节是我们祭奠先人、缅怀英烈的日子。黄继光和邱少云是下列哪一时期涌现出的 英雄人物?()

A.抗日战争 B.人民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镇压反革命运动 6.封建地主阶级作为剥削阶级在我国被消灭是()

A.开国大典后 B.抗美援朝后 C.土地改革完成后

D.镇压反革命运动后 7.“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于下列哪一时期?()

A.一五计划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整风运动 8.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新中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西藏的和平解放

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土地改革法》 10.关于“大跃进”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违反了经济规律 B.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后果

D.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11.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最正确的一项是()

A.有利国家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 B.提高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严重脱离国情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一大二公”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12.1959 年到 1961 年我国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探究其原因主要不包括()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B.严重的自然灾害 C.“文革”的破坏 D.苏联终止对华援助

13.艰苦创业,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劳动模范是()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邓稼先 14.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A.1958 年 B.1960 年

C.1963 年 D.1964 年

15.他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奋斗到生命最后一息”。“他”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时传祥

D.焦裕禄 16.导致“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尝试的失误 B.林彪、江青集团的推动 C.毛泽东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估计 D.西方的和平演变

17.标志“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是()A.《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条》的通过 B.“二月抗争”的开始 C.全国大**的开始

D.“九一三”事件的发生 18.“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

犯”。刘少奇这段话表明“文革”期间()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C.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D.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被践踏 19.“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九一三”事件发生 B.4 月 5 日天安门广场的抗议运动 C.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

D.“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20.从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的是()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

A.科教兴国战略上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C.民主与法制建设上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 2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

A.毛泽东思想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民主集中制 D.四项基本原则 2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在下列哪一刊物上首先展开的()A.《人民日报》 B.《解放军报》 C.《光明日报》 D.《红旗》杂志

2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首先在下列哪一地区打开?()A.农村 B.城市 C.经济特区

D.沿海开放区

25.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平均分配

B.集体承包

C.包产到户

D.国家分配

二.非选择题(50 分)

26.(12 分)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是哪一模范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称誉?(6 分)

(2)在图三人物的参与下,我国 1964 年、1967 年在国防科技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什么?(4 分)

(3)除了图片中的三位人物,当时还出现了哪些先进模范人物?(举一例)(2 分)27.(14 分)李明对书上的两幅图片感到十分不解:自己家种的水稻没有大人高、萝卜没

有脸盆大,为什么图画上的水稻高耸入云,萝卜硕大赛驴?这究竟是不是真实的现象?

水稻高耸入云天 一个萝卜千斤重 农民伯伯乐翻天 两头毛驴拉不动

请你进行学习探究,回答问题:

(1)“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的情况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 什么现象?对经济建设造成了什么影响?(6 分)

(2)为什么从那以后我们没有再见到此类社会现象?这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历史教训?

(8 分)

28.(12 分)如右图是邓小平同志在一次党的重要会议上 发言的情景,就是在这次会议上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 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请回答:

(1)这是党的历史上的哪一次重要会议?在这次会 议

上有什么重大决策?(6 分)

(2)这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具有什么样的深远意义?

(6 分)

29.(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 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 口

号。

材料二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 20 世纪 70 年代末 广

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4 分)(2)分析材料二得知,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6 分)(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对比分析,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 分)

云 南 省 玉 溪 市 2018 初 中 学 业 水平考 试 试 卷

八历

(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5 A C A A C 11 — 15 C C A D D 21 — 25 B B C A C — 10 16 — 20

C C A A A D B D B A

二、非选择题。(50 分)

26、(12 分)(1)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王进喜称誉:

铁人。

焦裕禄称誉: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邓稼先称誉:两弹元勋。(6 分)

(2)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4 分)(3)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2 分)

27、(14 分)(1)20 世纪 50 年代“大跃进”运动时期。现

象:“浮夸风”盛行。影响:给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违反了客观经济规律,浪费了国家资 源,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6 分)(2)原因:六十年代初党中央逐步纠正了“大跃进”等“左”倾错误。(或提出“八字 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教训: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和实际出发,避免急躁 冒进。(8 分)

28、(12 分)(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6 分)(2)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新中国 历史

上的伟大转折。结束了 1976 年 10 月以来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成为开创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6 分)

29、(12 分)(1)“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 分)(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生

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 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权。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利益紧密结合 起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6 分)(3)认识:制定经济发展政策要从实际出发,符合本国国情,不能违背客观经济规 律。(2

分)

第四篇:云南省玉溪市华宁二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二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 历史 命题教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非正义战争,但就局部来看,有些国家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这些国家包括()①塞尔维亚

②保加利亚

③比利时

④法国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

2.结合下边漫画,对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认识有误的是()

①针对的目标是所有船只 ②只针对前往协约国港口的一切船只 ③“无限制的潜艇战”的实行加速了美国的参战 ④“无限制的潜艇战”在当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德国的状况 A. ①B. ②③C. ①④D. ④

3.下列关于1918年苏俄同德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是摆脱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 B. 使俄国失去了大片国土 C. 使苏俄赢得了巩固政权的时间 D. 苏俄根据该条约制订了《和平法令》

4.阅读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们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A. 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 B. 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 C. 首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怪现象 D. 许多大城市逐渐被布尔什维克党控制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西线战场上的战役有()①马恩河战役 ②凡尔登战役 ③索姆河战役 ④日德兰海战 A. ①②B. ①②③C. ③④D. ②③④

6.在凡尔赛体系下,中东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A.巴尔干地区成立民族国家B.奥斯曼帝国瓦解 C.德国丧失了海外殖民地D.奥匈帝国瓦解

7.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因此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B.无力与欧洲列强争夺霸权 C.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益D.日本代表不擅外交辞令

8.华盛顿会议后,美国国务卿休斯说:“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这个“条约”是指()

A.《四国条约》B.《五国海军条约》 C.《九国公约》D.《凡尔赛和约》

9.《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和削弱包括()

①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削减其领土 ②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③严格限制德国军备 ④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归还给中国 ⑤德国必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10.20世纪20年代,欧洲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方式是()A.和平谈判B.武力方式 C.经济封锁D.外交孤立

11.“从文明演进角度看,两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和联合国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根据相关历史事实,下列选项中能为这句话提供有力支撑的是()A.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使世界和平得到有效维护

B.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的成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 C.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的存在遏止了世界战争的爆发 D.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使世界各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12.“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国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的人口。”为此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

A.镇压社会主义革命B.大规模迫害犹太人 C.向边境地区迁移人口D.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

13.在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埃塞俄比亚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原因中,具有共性的是()A.武器装备落后B.内部出现叛乱 C.缺乏国际援助D.大国纵容侵略

14.英美在二战中与苏联结盟的主要原因在于()A.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B.英美遭到法西斯国家的进攻 C.苏联是抗击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已经无效

15.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中立”的外交政策。对这一政策的正确表述是()

①适应国内外形势,维护自身利益 ②反映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③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④不利于地区冲突的缓和与解决 ⑤不关心美洲地区以外的事务 A.①③B.④⑤C.②③D.①④

16.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A.苏联实力最强B.罗斯福野心最大

C.美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D.三国争霸意图显现

17.二战后期,主要大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对战后世界进行安排,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下列各项条款中,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A.“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 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C.“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D.“我们的宗旨是……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18.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提出“缓和”战略的实质目的是: A.改变争霸目标B.采取更为积极的进攻战略 C.限制和裁减核武器D.苏联的霸权主义发展到高峰 19.下图是位于联合国参观中心入口处的一座雕塑,这是一支枪杆打结的枪。此图寓意联合国所行使的主要职责是()

A.推动发展中国家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 B.协调国际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

C.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D.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

20.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了“和平战略”,这一战略的实质是()A.维护世界的稳定与繁荣B.放弃美国的全球霸权政策 C.运用文、武两手称霸世界D.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 21.下列现象与二战后世界和平运动第一个高潮没有关系的是()A.人民反战和平意识空前提高B.社会主义国家的号召与组织 C.美国对苏联挑起全面“冷战”D.美、苏战略核力量形成均势 22.海湾战争与伊拉克战争的相同点有()

①都是针对伊拉克发动的 ②战争中美国都起到了核心作用 ③两次战争的发起都得到了联合国的授权 ④都带有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3.两伊战争严重损害了两国经济的发展,导致战争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边界争端B.宗教教派矛盾 C.经济利益冲突D.意识形态的矛盾

24.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持续时期较长、损失消耗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是()A.朝鲜战争

B.海湾战争

C.两伊战争

D.科索沃战争

25.中东地区和南亚次大陆都曾多次发生战争。历次中东战争和印巴战争()A.都是由于殖民主义者“分而治之”政策造成的 B.都是多个民族国家对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战争 C.都是为了争取独立建国的民族生存权利 D.都是长期存在的民族和宗教矛盾的产物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征兵海报,防务大臣霍拉肖·赫伯特·基奇纳勋爵动员青年人参军:“同胞们,国家需要你。加入祖国的军队吧!” 材料二 西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投入和伤亡人数

材料三 当时德国可以征发的男子大约在1 500万人左右,年龄阶段在18岁到55岁之间。当然这部分男子不可能完全调用。后来在征兵环境极度恶化的情况下,德国的征兵年龄甚至放宽到17岁到 65岁之间。到了灭亡前一刻,就连12、13岁的小男孩和70岁的老人都被强征去组成国民卫队。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1914年,“国家需要你”参加哪一次作战?对英法而言这次作战最大的意义是什么?(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战争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知道,你们很清楚,我们的军用物资已通过苏伊士运河……你们希望在希特勒问题上,我们同你们站在一起。我们认为作为代价,你们会同意我们在埃塞俄比亚的行动。——皮雪利(意大利资本家)在英国议会中的讲话(1935年)

材料二 我们强烈希望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之间友好地解决问题,但当务之急和首要的目的是确保法国、意大利和联合王国在欧洲的安全。——霍尔(英国外交大臣)在下院的讲话(1935年)

材料三 双方一致同意,排除实行(对意大利的)军事制裁,不采取任何海上封锁措施…… ——英、法两国1935年9月公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出哪两个国家在进行什么交易?其实质是什么?(2)材料三的观点造成了什么后果?

(3)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之间的问题解决后,英国、法国的“当务之急和首要目的”达到了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果?

28(10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要独自走过多少的远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白鸽要飞越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安息?炮弹还要再呼啸几时,才能真正销声匿迹?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还要抬头张望多少次,人们才能看到蓝天?当权者还要再长几只耳朵,才能听到人民的哭声?还要有多少人死去,我们才会真正醒悟过来?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美]鲍勃·迪伦《随风而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说反战者的愿望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反战运动高涨的原因。(3)材料三表明了这场战争的什么特点?它决定了反战运动的什么特点?

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尼罗河畔休息时,一直冥思苦想,考虑如何尽早收复西奈半岛的广阔国土。在反思了中东战争后,他突然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从一开始就没能建立起起码的信任——整整两代人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把对方看作不共戴天的敌人。

材料二 他最后唱的歌是和平之歌,他把歌词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但是子弹射穿了口袋里的歌词。——以色列外交部长佩雷斯纪念拉宾的讲话 请回答:

(1)萨达特认为中东地区冲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针对战争的不断发生,萨达特的政策作出怎样的调整?有何意义?

(3)拉宾是以色列的和平使者,他的遇刺说明中东和平的历程不会一帆风顺。请你归纳一下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的侵略,比利时抗击的是德国的侵略,他们所进行的战争是出于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2.【答案】A

【解析】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针对前往协约国港口的一切船只,②③④均是正确的。

3.【答案】D

【解析】《布列斯特和约》使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和平喘息的时间,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整顿了国家经济和扩大了红军,为以后夺取国内战争的胜利和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创造了条件。D项把条约与《和平法令》的因果关系颠倒了。

4.【答案】A

【解析】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但取得政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未退出一战。5.【答案】B

【解析】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均发生在西线战场上,而日德兰海战发生在北海。6.【答案】B

【解析】奥斯曼帝国瓦解属于中东地区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在此地区也产生了新的民族国家。7.【答案】C

【解析】要结合一战后日本的状况仔细分析选项。日本“沉默”的最主要原因是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益,并期望获得西方国家的支持。8.【答案】C

【解析】《九国公约》确认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9.【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及归类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凡尔赛和约》的内容,选项中①②③⑤符合凡尔赛和约规定,④是错误的表述,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了日本。

10.【答案】A

【解析】经过一次大战以后,欧洲和平主义盛行,各国都不愿意轻易采用武力解决问题,往往通过谈判,签订协议的形式,维护安全。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国际联盟和联合国都是本世纪以来对国际关系影响深刻的全球性国际组织,这两个组织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在性质上都是全球性国际组织;在宗旨上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故B项正确。从效果和影响来看,国联成员国不及联合国普遍,对成员国的约束力也不及联合国。国联由于受少数大国控制,导致在许多国际事务处理上不公正,制裁侵略软弱无力,国联并没有遏止了“二战”的爆发。联合国在成立初期,由于受美国控制,从而使其宗旨得不到有效发挥,但也发挥过一些有益的作用,如参与推动印度尼西亚独立事务,这是联合国史上首次有效处理殖民地问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A、C、D三项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12.【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了德国要对外扩张的意图,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体现了德国要摆脱和约的束缚,再度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13.【答案】D

【解析】在法西斯势力侵略或干涉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过程中,英法等大国都采取了纵容侵略的政策,助长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这是导致西班牙、埃塞俄比亚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重要原因。14.【答案】C

【解析】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要取决于其国家利益。就英美来讲,二战期间他们最大的国家利益就是打败法西斯国家,而苏联在抗击法西斯的斗争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正好符合英美的需要。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在二战中推行的“中立”外交政策。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中立”政策实质上是一种绥靖政策。30年代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英、法、美继续坚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为避免影响本国经济以及希望祸水东引,西方列强实行了绥靖政策。绥靖政策是一种西方国家为维护自己的利益,采取以牺牲他国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德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世界局势空前紧张,打破了凡—华体系的限制;美国一战后企图夺取世界霸权,故②③⑤错误。16.【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苏、美、英三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抗击法西斯的主要国家,虽在反法西斯的基础上结成了同盟,但都有自己的战后野心。通过对话,依照次序答,下一个国家都在力图掌握一个国家,获得最大的霸权,故答案选择D项,其他选项与材料不符合。17.【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A项属于1943年11月开罗会议之内容;B项属于1944年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范畴,因1944年诺曼底登陆代号为“霸王行动”;C项属于波茨坦会议之内容;只有D项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体现了雅尔塔会议精神。

18.【答案】B

【解析】70年代美苏在欧洲缓和,但在亚非积极进攻。19.【答案】C

【解析】由“一支枪管打结的枪”很明显可以看出它的寓意是反对战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故选C项。

20.【答案】C

【解析】肯尼迪的“和平战略”,把矛头指向社会主义国家,强调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口号下,通过援助、贸易、旅行、科技与文化交流,削弱东欧国家与苏联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扩大其霸权,称霸世界的目的。21.【答案】D

【解析】世界和平运动的第一个高潮是在20世纪50年代,与社会主义国家反对美国挑起“冷战”、世界人民反战和平意识增强相关,但美、苏战略核力量形成均势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22.【答案】D

【解析】海湾战争是经过联合国授权的,而伊拉克战争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两场战争都是由美国发起的针对伊拉克的现代高科技战争。23.【答案】D

【解析】伊朗和伊拉克都信仰伊斯兰教,但教徒分属伊斯兰教的两个不同派别,所以两伊意识形态相同,但又有教派矛盾冲突。

24.【答案】C

【解析】本题要从题干中提取两个主要信息:一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二是规模和损耗最大的战争。符合要求的只有两伊战争。

25.【答案】D

【解析】 印巴战争的根源在于英国殖民者“分而治之”的政策,而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分别建国则是联合国的决议,据此排除A项;B、C两项是针对中东战争而言。

26.【答案】(1)马恩河战役。意义:打退了德国进攻,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2)规律:战争越来越惨烈,伤亡人数越来越多。原因:作战双方都想通过一次战役给对方以致命一击;越来越多的有更大杀伤力的武器投放到战场上使用;阵地战和攻坚战的陈旧作战方式。

(3)随着战争的进行,伤亡人数日益增加,国内兵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德国元气大伤,已无力继续厮杀下去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第(1)题,只要结合马恩河战役有关知识即可作答;第(2)题,应首先分析出战役越来越惨烈、伤亡人数越来越多的特点,然后从作战国家、作战指导思想、武器装备、作战形式等方面考虑;回答第(3)题时应结合第(2)题有关信息得出战争伤亡惨重,国内兵源枯竭,已无力再战等内容。

27.【答案】(1)英、意在进行交易,英国以牺牲埃塞俄比亚的方式换取意大利对自己的支持。实质上是英国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实行绥靖政策。(2)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助长了意大利的侵略气焰。

(3)没有。因为1937年意大利与德、日结成了法西斯同盟,它们要挑起重新瓜分世界、称霸世界的战争。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不难看出意大利为侵略埃塞俄比亚,在外交上依托德国向英法施压,而英法由于经济实力下降,实施避战自保,从而采取了绥靖政策。第(2)问结合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史实回答。第(3)问结合材料二“当务之急和首要的目的是确保法国、意大利和联合王国在欧洲的安全”,运用法西斯国家结盟的史实说明即可。28.【答案】(1)反对美国发动侵略战争,要求和平。

(2)美国在越南进行战争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战争持续时间长,并不断升级而且异常残酷,美军在大肆屠杀越南人民的同时,自身伤亡惨重,给美国人民也带来深重的灾难。(3)持续时间长。使反战运动具有时间长的特点。【解析】

29.【答案】(1)未能建立起起码的信任,相互为敌。(2)开始与以色列进行谈判。开启了中东的和谈之门。

(3)彼此间的分歧;大国的插手;地区极端民族主义与恐怖分子的威胁等。

【解析】萨达特和拉宾都在中东地区和平进程中做出了杰出贡献,但同时两人在不同的时间遇刺身亡,这说明中东的和平进程是异常艰难的,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第五篇:云南省2014年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云南省2014年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是一律无效。第Ⅰ卷 阅读题(共4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探秘南极洲

南极大陆,冰天雪地,容易给人没有生命存在的感觉。但哥伦比亚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却认为,南极是有生命存在的。南极是人类研究最少的陆地。2007年,研究人员在这里发现了纵横交错的冰下河流,与亚马逊流域的形状非常相似。

美国航天局卫星新近发回的照片和影像资料显示,南极拥有若干个“湖区”,其矿化作用相当积极,倘若没有微生物的参与,这一进程要么无法进行,要么会缓慢得多。这意味着南极并非一片没有生命的旷野,而是一个丰饶的自然体系,拥有“生命绿洲”。

哥伦比亚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斯塔丁格介绍说:“事实上,南极的冰下水系相当庞大,其面积与美国相差无几,堪称全球最大的水域。那里很可能存在着一个完整的、全新的世界,而10年前这对人类而言是难以想象的。”

他说,即便没有卫星提供的最新图片资料,过去在南极地区进行的研究发现也证明了这一庞大水系的存在,如古老的东方湖、因冰下大陆的运动而引起的冰川漂移等。

南极湖泊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在3000万—3500万年的漫长时间里完全与外部世界隔绝。尽管如此,因为有来自陆地深层的热量,河流和湖泊一直都处于运动中。这表明,数十万年来,与其他大陆一样,南极冰盖下的生命也是在不断发展进化的。

不久前,研究人员在毗邻南极的海域中发现了科学界所不知道的动物物种,如生活在海底的食肉类海绵,他们靠很小的骨针来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

目前,学者们尚难对南极的河流和湖泊数量做出精确统计。最新的数量是145个,它们都位于4000米深度以下。

明年,专家计划在南极安装配有最新雷达设备的探测器,以推动对南极深处的研究。

研究者认为,南极其实就是一块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的普通大陆,正是冰盖妨碍了人们对南极的深入了解。然而,由于全球变暖,温度较高的冰下湖泊开始从底部侵蚀冰川,加速了后者的融化。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冰川融化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希望国际社会能够对此问题进行关注,并敦促全球各国领导人积极努力,应对全球变暖。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南极”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南极冰川下有着与亚马逊流域的形状十分相似的纵横交错的河流。B.南极并非一片没有生命的旷野,而是一个丰饶的自然体系。

C.受全球变暖气候影响,南极冰川开始融化了,而大量存在的冰下湖泊加快了其融化速度。

D.因为冰下大陆的运动,南极冰川会缓慢地漂移;因为有来自陆地深层的热量,南极河流和湖泊一直都处于运动中。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南极是人类研究最少的陆地之一。

B.专家拟在南极安装配有最新雷达设备的探测器,以推动对南极深处的研究,此举将有可能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C.过去,科学家就研究发现南极是一个“生命绿洲”,只是当时缺乏卫星提供的相应图片资料。

D.目前,科学家们精确统计出了南极的河流和湖泊的数量,总数为145,它们都位于4000米深度以下。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2分)

A.种种迹象表明,南极很可能存在一个与外部世界隔绝的完整的、全新的世界。B.因为水是生命之源,科学家在南极发现了纵横交错的冰下河流,可见那里是有生命存在的。

C.科研人员不久前发现的生活在海底的食肉类海绵是科学界以前不知道的动物物种,它有可能是从南极冰盖下的河流或湖泊里游离出来的一种生物。D.南极是一块被厚厚冰层覆盖的普通大陆,但因冰天雪地的表象妨碍了人们对南极的深入了解,造成那里没有生命存在的感觉。

二、古代诗文阅读、默写(24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节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木直中绳 中:合于 .B.虽有槁暴 暴:晒干 .C.假舆马者 假:借助 .D.君子生非异也 生:出生 .5.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A.吾尝终日而思矣 B.登高而招 ..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蟹六跪而二螯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种生活现象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实现超越。B.第一段用“輮木为轮”来推导出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的结论。C.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D.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3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对这首诗,清人沈德潜曾评价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从全诗来看,你同意他的看法吗?“送别”二字应该如何理解?(3分)

9、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每空1分,共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雕栏玉砌应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雨霖铃》)马作的卢飞快。(辛弃疾《破阵子》)月明星稀。(曹操《短歌行》)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灵魂镜视者——列夫•托尔斯泰

徐则臣

①很多年里我都不喜欢托尔斯泰,虽然他是我最早拜读的大师之一。不是因为他写得不好,而是因为他写得太好了,好到所有人都在说他好,那么我就不喜欢——对众口一词的大师和圣人我总有莫名其妙的警惕和拒绝。鲁迅也如此,我对中学课本中所有鲁迅文章被阐释出的无比丰饶的微言大义感到绝望,我受不了语文老师“说文解字”般地把巨大的意义落实到一个个标点符号上。至于吗?我只能不喜欢。

②当然这是个相当情绪化的错误。大学毕业后我重读鲁迅和托尔斯泰时,为此备感后悔,⑪好书是栽培身心的原始股,读得越早你赚得越多,所以得尽力把亏欠的给补回来。这些年我反复重读,我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过去一直讨厌的那种人,提到托尔斯泰和鲁迅我就要忍不住对你跳脚:好啊,你一定要读!③虽然时下搞文学的国人已经习惯了把拍托尔斯泰巴掌视为矫情和恶俗,没关系,像当年坚持的情绪化一样,我还要再坚持一回。

④托尔斯泰长得丑,为此半生自卑和苦恼。我打开老托的画传,翻看一张张照片和画像,朋友看见他的大胡子、崎岖的五官和深邃的目光,说,帅呆了,好一张山河岁月、世道人心的脸!托尔斯泰泉下有知,听了不知会作何感想。朋友把我的话说了。在这张脸上你的确能看到山河壮阔、岁月浩淼,看到世道繁复、人心忠直。不知道当年须髯飘飞的托尔斯泰揽镜自照时,看到的是什么。年少时,他每一次站在镜子前,都要为一缕总也不服帖的头发、为自己难看的高额头和凸下巴懊恼和焦虑。

⑤我断定托尔斯泰是个爱照镜子的男人。丑人皆如此,照镜子为寻求安慰,希望自己一觉醒来成为汤姆•克鲁斯,⑫这和自恋既背道而驰又殊途同归;年既长,托尔斯泰继续照,他在镜子里由五官看到了内心,由自我看到了身处的整个世界。正如我们现在在镜子里看到的托尔斯泰。

⑥一个作家,一生最大的任务也许正是照镜子。先审视自我,从肉身到灵魂,然后推己及人,再由人心抵于更广大的世道。

⑦早期的作品《童年•少年•青年》和日记里,托尔斯泰已经把自己定位为忠诚的镜视者。在一个虚荣和作弊也可以博得理解和合法性的年龄里,托尔斯泰已经早早地把自己置于两面镜子之前。一面镜子实实在在,轻触微温,他拍打自己只能在幻想中才可以变英俊的脸,镜子残酷不说谎,一如既往,托尔斯泰的虚荣无处藏身;如果这还不够惨,在那看不见的幽暗处,另一面镜子接着竖起来,抽象,是看不见的刀,这是他自愿的,他立志自虐般地盘剥自己的内心和欲望,他决意把最隐秘的煎熬和盘托出,务求真实,像对待敌人一样彻底,让欲望、缺陷和丑陋来个底朝天。灵魂的审查官不会躲在日记里工作,他要行诸文学作品,把真实的灵魂公布出来:对,这个人就是列夫•托尔斯泰,这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写出的人物,他们如此这般云云。

⑧知己方能知彼,洞悉人心然后兼济世道。无疑勘探灵魂乃是作家最大的职责与道德,如果匡时救世,把笔落到更辽阔的世界上,那也不算越位,不过是将兴趣扩展到一个国族的灵魂上而已。老托尔斯泰永为典范,他为俄罗斯的灵魂搬来镜子。一个国家的问题不会比一个人的更小,他不得不用笔鼓与呼,公开与沙皇叫板,但这依然还不能分解他对俄罗斯的忧患。老人家不仅要在信仰和理念上完满“托尔斯泰主义”,还须俯身躬行,行动起来才能真正心安。办学,从基本的文化启蒙开始,壮大俄罗斯的心智;克己苦修,仗义疏财,解放农奴,还地于民;伯爵先生要在世俗和精神两个层面上塑造出健康的俄罗斯人。

⑨一个人是否能够改变世界?远道而来的托尔斯泰信徒会说:当然。也许更多的人倾向于保守和矜持,他们说:一个人只能是一个人。

⑩——就算这样吧,那托尔斯泰这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一再重读之后,我的想法是: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倔强的老头,在文学上他是大师,在世俗中他是圣人。在俄罗斯瞻仰过托尔斯泰故园的师友送我一件礼物,褐色木质相架,图片里的老托尔斯泰目光如炬,须发峥嵘,其白如雪;面相山河岁月、世道人心。师友说,他是单为我“请”来的。一个“请”字,有他对老托的尊崇和隆重。

⑾相架在我书桌上,此刻,能听见我敲打出的每一个字。如果须发之间的耳朵够好,他一定能分辨出那些声音足够真诚。这个喜欢照镜子的老头,已然成了一面镜子。

11.作者大学毕业以前,为什么对大师和圣人总有莫名其妙的警惕和拒绝?(4分)6

12.联系全文,解释划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分)(1)好书是栽培身心的原始股(2分)

(2)这和自恋既背道而驰又殊途同归(2分)

13.第④段写到了托尔斯泰面貌的丑,这有哪两方面作用?(4分)

1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哪几方面启示?(5分)

第II卷 表达运用题(共53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佝偻(gōu)洗尽尘滓(zǐ)杀一儆百(jǐng)强人所难(qiǎng)....B.踟蹰(chí)牛山濯濯(zhuó)纵横捭阖(bǎi)退避三舍(shě).....C.拗(ǎo)开 浑身解数(xiè)烜赫一时(xuǎn)金蝉脱壳(ké)....D.岑寂(cén)舐犊情深(shì)扺掌而谈(dǐ)返璞归真(pú)....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B.他在敦煌学研究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C.世界杯比赛时,比赛所在城市的人多数都到比赛现场去看球了,居民区里常常是十室九空。....D.“日本右翼所担心的是被孤立,而不在乎被我们批判”,如果我们在斗争中扩大了批判范围,那对右翼势力来说则是“正中下怀”。....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2分)A.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思想解放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B.大约在西汉时期,我们祖先就开始使用仪器进行气象观测了,但那时比较简单。C.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不仅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学生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

D.几年前,我乔迁新居,一时兴来,在客厅里置了一个水族箱,养水草、“孔雀”等小鱼玩。

18.下面语段,已打乱顺序,最佳排列顺序是()(2分)①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②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③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④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⑤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⑥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A.⑤⑥④①③② B.⑤①③⑥④② C.①③②⑤④⑥ D.③②⑤①④⑥

19.按照下面语句的格式仿写两句话,要求与原句组成一个排比句,表达一个中心意思。(5 分)

我们不做屋檐下叽叽喳喳的麻雀,要做搏击蓝天高瞻远瞩的雄鹰。

五、写作(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嫩芽破土是一种力量,孤松挂壁也是一种力量;百米冲刺是一种力量,泥泞举步也是一种力量。生命的力量的获取可能源于遗传的奥秘,也可能源于一次顿悟或回味。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阙乐曲,一段历史„„我们时时窥见生命力量的强大与深邃。请以“力量”为话题,写下你的经历、感受或思考。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600字。

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参考答案

1.C(缺少必要的限制词,原文说“温度较高的冰下湖泊开始从底部浸蚀冰川,加速了后者的融化”)

2.B(A多了“之一”。C过去只是研究证明南极冰下庞大水系的存在。D原文说“目前,学者们尚难对南极的河流和湖泊数量做出精确统计”)

3.B(“水”是生命存在的几个必要条件之一,但并非唯一条件,因此,不能根据南极冰下河流的存在来推断南极冰盖下必然存在着生命)

4、D

5、C

6、B

7、(1)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2)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8、沈德潜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诗中确实无送别朋友的意思。从诗的内容来看,“送别”应该是作者告别家乡的意思。所以可以删去。(如果不同意,能结合最后两句扣住“送行”二字答题,且言之有理,则酌情给分。

9、拟人手法,诗人将自己的感情移于物,表面写江水送自己,实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离开故乡时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10.(1)无边落木萧萧下。道之所存。相逢何必曾相识。只是朱颜改。卷起千堆雪。(2)申之以孝悌之义。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弓如霹雳弦惊。乌鹊南飞。梧桐更兼细雨。

11.(4分)

⑪人在年轻气盛的时代,往往有逆反心理,很难读透作品;(2分)⑫评论家对大师及其作品,容易有一厢情愿的过分解读;(2分)⑬语文老师把作品的巨大意义肢解到字词句上。(2分)(说明:每点2分,考生只需答出两个点即可得到4分)12.(4分)

(1)比喻,作者把好书比喻成原始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初读一本好书,往往不得要领,但越读越有收获,越能促成我们的身心良性发展。(2分)(2)人照镜子说明自恋,丑人照镜子发现了自己的丑,这和照镜子的初衷背道而驰;(1分)但又幻想自己变得英俊,这又和照镜子的初衷殊途同归。(1分)13.(4分)反托托尔斯泰心灵的美丽和人格的伟大(2分);为下文写托尔斯泰爱照镜子,进而审视自己的灵魂及世人世道张本。(2分)14(5分)

⑪好书要反复读,直至读一辈子,透彻领悟主旨,乃至发展提高。(2分)⑫ 作家要讲真话,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2分)⑬人要有勇气审视自己的灵魂,有责任审视世人和世道。(2分)(其他答法,意思对也可得分。考生如果只答一点给2分,答对2点即可得到5分)

15、A(B.舍.shè C壳.qiào.D.扺.zhǐ)

16、D(A指手划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放肆或得意忘形;也比喻瞎指挥,乱加指点批评。用来修钸“练动作”,不合适。B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持不同的看法。C十室九空:十家有九家一无所有。形容因灾害、战乱或苛征暴敛以致百姓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D.正中下怀: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意。中:投合;下:在下,自己。)

17、C(A多重否定不当;B表意不明,是“仪器”简单还是“观测”简单,没有说清楚;D“乔迁”不宜用于自称,另外,“水草”不属于鱼类,分类不当,不合逻辑)

18、A

19、示例:我们不做路边随风摇摆的小草,要做高山根深叶茂顶天立地的苍松;我们不做山沟里易涨易退的小溪,要做寒暑不变的一望无涯的沧海。

下载云南省玉溪市华宁二中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二 历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南省玉溪市华宁二中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二 历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一中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历史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一中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高一 历史 命题教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各题正确答案选出来并在答题卡上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本大题共......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卷1.韩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乡。司马迁的最大贡献是写成了A. 《史记》B。《缀术》C. 《资治通鉴》D.《水经注》 2.宋代旷世......

    云南省通海二中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历史

    云南省通海二中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高一 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卷(24)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卷(24)温馨提示:1.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2......

    2017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范文合集

    机密★考试结束前 2017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卷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2014年云南省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卷含答案

    201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

    201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201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给下面这句加点的字注音,并将划横线的词语用正楷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工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