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陪伴孩子一起成长(2018.5)
从小学到初中,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尊敬的各位学校领导、老师,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五年级八班邓玮诚的家长。感谢学校和老师给我这次机会,让我能够在这里跟大家探讨一下孩子的成长教育。借此机会,我想代表家长们对各位老师多年来对孩子们的辛勤教育表示衷心的感谢。
再过不久,孩子们就要告别小学时代,进入初中学习了,这也可以说是孩子们人生当中的一个转折点。那么在小升初这段时间,哪些关键环节是家长需要注意的呢?作为济宁学院附属中学的一位英语教师及班主任,我也很高兴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体会。
一、初中的学习特点和各学科的学习要求 1.初中的学习特点
跟小学相比,初中的学习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三多——科目多、内容多、老师多;三大——难度大、作业量大、思维量大;二快——节奏快、速度快。
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小学开设的课程以外,初中增加了政治、生物、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一些考试学科,以及形体、劳技、心理、安全等一些非考试学科,而且每门学科的内容都趋向专业化和系统化。中学教材中每一节课安排的信息量较多,重复少,重在讲普遍规律,记忆性、重复性知识减少,理解性知识增多。另外,学科新旧知识联系密切,概念性强,提高了对空间想象力的要求,对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题目的难度与小学相比也加大了许多。
小学的语文、数学内容较少,每周上8-10节课,中学课本内容增多,几乎增加一倍,但每周只能上5节课,因而教师教学进度必须加快,上课提问学生次数相应减少。在小学阶段,学生放松一段时间的学习,如果努力还能赶得上,而中学有几节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下不认真完成作业,就很容易造成知识上的缺漏,最后可能导致跟不上学习进度,从而掉队。由于初中课程增多,难度加大,故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学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在理解基础上记忆,记忆基础上灵活运用。老师们不再像对小学生那样,手把手地指导学生。随着学科的多样化、深刻化,这就特别需要初一新生听从老师的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学好课本,还要拓展到课外。另外,还要合理分配各科学习的时间,有计划,有重点。
2.各学科的学习要求
(一)语文 :学习的范围更广、难度更大,侧重于理解和思考。
1.预习:我们小学里老师要求的预习方式,同样适用于初中的语文预习。但有一点,在预习的过程中,一定要落实字词的掌握。因为,初中语文课上,老师不会在课堂上处理生字词。
2.课堂:老师不仅强调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更侧重于对文章的解读,学生要从老师的解读中总结方法。比如:环境描写的作用,如何生动形象地介绍人物等。
3.阅读:阅读的篇幅长,理解难度大。
4.作文:作文的要求更高,不仅能完整地记叙一件事。力求把文章写的有意思(不枯燥、愿意读)、有意义(思考、启发、触动)、有新意(表达出新、视角独特)。字数650左右。(二)数学:
1.变化:课时量减少、作业量增加,孩子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反复练习同一类型的题目。
2.反思:初中数学的学习需要孩子们多反思、多总结易错题,总结思想方法,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尤其是方程的思想,要求初中的孩子必须熟练地掌握。建立有思维含量的错题本。
3.怎样衔接?(1)进一步加强训练计算能力(每日5题左右);(2)做一些能力提升题,开阔数学思维,克服畏难情绪;
(3)暑假中,可让孩子预习数学第一章,提前尝试做一些错题总结。(三)英语:(初一大部分内容在小学学过,但因为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不一样,可能孩子们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样。)
1.初中开学前,最好能让孩子掌握48个音标以及拼读方法,这样有助于孩子英语单词的拼读和记忆。
2.目前,小学阶段学习英语,以听说为主,因为没有考试压力,并不太重视词汇的拼写。而初中英语的阅读理解和写作占分比重高,难度也大,因为这两块题型对词汇量要求大,所以,现在开始,就可以试着让孩子拼读所学的单词,同时,一定要积累词汇。
3.以兴趣为起点,做个有心人,多方法、多渠道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比方说,培养孩子听唱英文歌曲的兴趣;有意识的给孩子看一些英文版的动画片;或者引导孩子从一些简单的英文读物开始(如牛津树分级阅读、外研社的阅读联播等),培养英文阅读的习惯;还可以下载一些像英语趣配音等此类的英语学习软件培养孩子说英语的兴趣。
(四)政、史、地、生
1.抓住课堂,“听”是关键。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堂上划好重点,挤时间做笔记,如果实在跟不上,就只记关键词,课下及时补上。
2.所学知识努力做到天天清,周周清。
3.方法因学科而异。地理、生物主要依靠理解掌握,历史、政治需要背诵,但仅仅背诵是不够的。如,要学好历史,首先头脑里要有清晰的历史线索,然后才是记牢基础知识。这样学习历史就容易了。
二、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迎接孩子的“心理断乳期”
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进入了全新的学习时段和领域。这个阶段,心理学家们形象地称之为“心理断乳期”。那么,作为“小升初”的学生家长,我们该如何迎接孩子的“心理断乳期”呢?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孩子的眼里,初中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陌生的世界,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体谅孩子的困难,帮助孩子去主动了解身边的新环境,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习惯,让孩子知道自己面对的困难是正常的,而且在此时培养适应能力是最好的契机。告诉孩子,应该努力去适应环境,而不是要求环境来适应你。此时,作为家长,切记不可求全责备,不要总是拿小学成绩或者其他同学的成绩来和孩子目前的成绩频频对比。
关注孩子的思想变化和心理需求
1.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知道你爱他/她是无条件的,在他/她无助的时候你一定会给他/他温暖。
2.给孩子信任感。让孩子知道你非常信任他/她、欣赏他/她,在你的心目中他/她是最棒的。
3.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适当地在孩子面前示弱,表示你也需要他/她的帮忙,他/她也是你的依靠。
总之,给孩子多一些民主、尊重,少一些侮辱、呵斥。请记住:关系好,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关系糟,则冲突不断,抵触逆反。
三、家校配合
1、强化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
优秀孩子的背后至少有一位付出辛苦教育汗水的家长。
原则: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而有度,严而有格”。多一些智慧与宽容、少一些唠叨与苛刻。再忙也要顾孩子、再累也要帮孩子。
2、重视品德教育,帮助孩子学做真人 “德”就是根,扎的越深、汲取的养料越多,树干越粗壮强大;“德”就是人的脊椎骨,有了它的支撑,人就会挺拔。
教育孩子爱祖国、爱集体、爱老师、爱父母、讲文明、懂礼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敬畏规则等。
3、重视习惯养成,帮助孩子学会学习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家长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反复多次,抓孩子的习惯养成。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培养孩子八个良好习惯和三个意识。
八个良好习惯:预习的习惯、写错题集的习惯、适应老师的习惯、大事办不来小事赶快办的习惯、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制定计划的习惯、自己留作业的习惯、出考试题的习惯。这八个习惯反复抓、抓反复。
三个意识: 竞争意识、量化意识、效率意识 4.具体的建议:
1.家中在醒目位置张贴一张课程表,督促学生。
2.每天检查作业,落实老师要求,建立错题集,帮孩子整理错题。
3.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但是我们要关注孩子是否看不健康书籍(不良卡通漫画、网络小说、非正式出版社的杂志)。
4.关注手机上网问题。5.注意孩子的交友选择。
最后,下面四句话希望跟各位家长共勉:
第一句话:教育孩子,要以人为本。不管你学了多少先进教育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落实到孩子身上。
第二句话:教育孩子,要蹲下身子。孩子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会欣赏孩子、倾听孩子,不能用大人眼光来看孩子。第三句话:教育孩子,要言传身教。孩子是家长的镜子。
第四句话:教育孩子,要从细节做起。谁关注孩子细节越多,孩子进步就越大。细节决定教育的成败。
感谢各位的倾听,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对于各位家长帮助孩子平稳度过衔接期,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有所启发。也祝愿各位朋友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祝愿我们的孩子平安、健康,快乐成长!谢谢大家!
15分钟左右)
(
第二篇: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文/李亚芳
孩子的成长是绝大部分家长心里最为关注的事情了,因为孩子对于家长来说,意味着一个希望的诞生梦想的成长。
但是在当今社会中,孩子的成长往往又让家长们绞尽脑汁。然而到孩子越大越让父母亲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煞费苦心培养的孩子不但学习成绩很差,而且很叛逆?
我接触过好几个青少年问题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亲通常都会这么跟我说:“请你帮帮我的孩子吧,他再这么继续下去他这一辈子都完了”。原来他们的孩子成长到青少年的时候,出现了网瘾、逃学甚至是打架斗殴等等不良行为,这引起了家长们更大的担忧。
估计很多家长到这个时候不是很清楚为什么孩子越大越叛逆了,我也问起过这些来寻求帮助的家长们:“你们觉得这是孩子的问题,还是你们教育上出了问题”?基本上家长们都会抱有这样的观念:“是孩子变了,长大了翅膀硬了,我们管不到他了”,他们很难承认自己的教育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都会帮他们反思一下孩子的成长经历。特别是在孩子3到7岁时候的这个年龄阶段,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孩子三岁左右的时候,是非常需要爸爸妈妈陪伴的,同时这也是父母亲培养孩子品性最为关键的时期。
有很多父母亲都会说:“我们是在陪伴孩子啊,给他买了他想要的玩具、零食或者衣服,我们也只是要他听话就好,他那个时候还算听话,为什么现在就听不进我们半句话了呢”。“你们给他买了他想要的玩具、零食或者衣服,那你们陪他玩吗”?我继续问到,这个时候家长们就有点无言以对了,他们会认为孩子都三岁多了,可以自己到一边去玩,而且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抽不出时间。如果家长们有这样的观点,我会告诉他们:“是的,可能你们是很忙没时间,那你现在为什么有这么多时间去担忧孩子的将来呢”?
我想说的是在孩子3到7岁这个年龄阶段,如果你没意识到孩子的品性培养。以为用几个孩子喜欢的玩具、零食或者衣服就能换回来他一生的优秀,这未免也太不切实际了吧,而往往换回来更多的是对父母亲的怀疑或怨恨了。
因为,即便是孩子想要的玩具、零食或者衣服堆满了整间屋子,绝对填补不了内心的空缺。这个空缺就是爸爸妈妈陪伴的空缺,如若不然在孩子的心里很可能会认为“家,就是吃饭睡觉的地方,爸爸妈妈就是给我买东西的人”。一旦孩子有了这种想法,那他长大以后,他的叛逆就不是偶然交到几个坏的朋友才变坏的,而是他对父母亲的怀疑和怨恨到这个时候发泄出来了。
所以,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潜在的问题:问题确实是在孩子身上,但根源却是在父母亲的教育上。他们错误的以为用孩子喜欢的物品去激励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的确,是可以用孩子喜欢的物品换回来孩子一时的“听话”,但孩子长大以后呢?只要孩子喜欢的东西都能满足孩子吗?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家长就开始反对我所说的了。他们会说:“我的孩子在3到7岁这个阶段,我并没有给他买过什么他想要的,而且从小我们就教育他,我们也相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什么他长大了还是这么不争气呢”。抱有这种观念的家长们,或许他们的确注重了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但他们注重了孩子内心的感受吗?
这些家长们把教育孩子模式化了,也就是说对孩子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反而限制了孩子心灵上的成长,因为孩子在这个时间段最想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也不是什么从小就接触奥数、舞蹈或者钢琴等等技能。如果孩子从小就被这些技能占据了他的童年,那么长大之后他对父母亲甚至是自己都会有怨恨的。
相信很多人也看到过这样的新闻,有位女孩出国留学并且拿到了博士学位的那天,她自杀了,她在遗书上触目惊心地写了这么一句话:“妈妈,你从小就教我学习,现在我的任务为你完成了,我不再需要这个世界了”。
这说明什么?孩子在3到7岁这个年龄阶段,只是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尽量多抽出时间陪孩子玩玩你们认为非常无聊的游戏吧,孩子并不是需要什么玩具、零食或者衣服,也不需要什么奥数、舞蹈甚至钢琴。不要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要知道人生不是中长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只要不让孩子跑错方向就很好了。
如果说在孩子3到7岁是奠定品性最基础的时间段,那么青少年时期就是人生最为关键的阶段。就像我接触过这些被认为有问题的青少年,不论什么问题,归根结底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点:童年的回忆是比较空白的,因为陪伴他们走过来的童年,只有一些现在一点都不喜欢的玩具、零食或者衣服,要么就是非常枯燥的奥数、舞蹈或者钢琴等等,他们最想依赖的父母呢?居然在他们的回忆里是模糊的。
陪伴孩子是对孩子最好的认可和人品的教育,不论孩子是在童年期还是青少年时期,孩子不能得到父母亲的陪伴,他们的问题就会逐渐凸显出来。越是叛逆的孩子,父母亲陪伴他们的时间就越少,也就是和父母亲之间的亲子关系越疏远。
你的孩子之所以会这么叛逆,问题一定出在家庭教育上。孩子长大后出问题,一定是父母种下的根源。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我们教孩子教的是人品和道德,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
从现在开始,还是都抽出时间陪同孩子尽情的玩耍吧,这不仅仅是拉进亲子关系最好的方式,也是培养孩子人品和道德最有效的途径了。
第三篇:用心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指南》心得体会)
用心陪伴孩子成长
我,一个非专业的幼儿教师,怀着对孩子的喜爱,踏进幼儿园的门槛。紧张、忐忑和不知所措是我刚入园的心情,而当我来到孩子们中间,看到他们天真可爱的笑脸,心里的那种爱被瞬间激发,我感受到了无穷无尽的快乐,我知道,我的选择是对的。在幼儿园的这大半年里,与领导、同事的接触与交流,以及各类的培训、参观和学习,让我从什么都不懂到逐渐进入状态,心里和行动上都有了很大转变,但我明白在幼教这块土壤上,我要学习的还有太多太多。
暑假期间,我很有幸参加了六安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市级培训会,《指南》的培训学习,为我指明了方向,为我在平日的带班过程中,树立了一面镜子,让我知道要做什么,该怎么做,还需要做些什么等等。
“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是啊,要想走进孩子的心灵,我们就要倾听孩子的心声,而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往往只注重培养孩子们学会倾听,却忽视了自己去倾听孩子的心声。《指南》中提出,“要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要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其实,学会倾听,这何尝不是我们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呢?
“不能说话,眼睛要看着老师”“老师说过多少遍了,你都记不住!”“你不准......!”这些话也许是我们在不经意间会
随口而出的,也许我们觉得这是为孩子好,但是我们却忘了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老师还是权威的命令,并没有蹲下来倾听。上学期的时候,我就犯过类似的错误,灏阳在我们班是年龄最小的,但却是个调皮的孩子,经常有孩子来向我告状说:“老师,灏阳打我”“老师,灏阳抢我玩具”“老师,灏阳画我的本子”,而灏阳自然也成为经常被“教育”的对象。有一天在自选游戏活动时,杨先浩突然捂着肚子哭了起来,我连忙过去询问原因,他说“灏阳捶我肚子”。我一听又是灏阳,火气立马上来了,立刻把他叫过来说“你又打小朋友,不用玩了,在旁边看他们玩吧”,灏阳嘟噜了一句“他先打我的”就站在了旁边,我当时没理会,心想他是在撒谎。后来我通过其他小朋友了解到原来是杨先浩在玩的时候先撞了灏阳,灏阳才动手的。我在下午区域活动时找灏阳聊天,我问他:“上午是不是杨先浩先撞了你,你才动手的?”他点点头说:“他先把我肚子撞的非常疼,我才打他的”。我才明白,原来是我一直没有用心去听他的话,而理所当然的把错误强加在他的身上,我的态度让他不敢和我交流,这是我的失误,我觉得很愧疚。换了一种心态之后,我发现灏阳他真没有说谎,他只是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解决遇到的问题,他其实是个诚实的孩子。于是我和灏阳约定,有什么问题先告诉老师,老师帮忙解决,他虽小却很聪明,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现在,我们成了好朋友,他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来告诉我,心里有什么想法也会说给我听,我给的意见他也愿意听。第一次,我发现了倾听的力量,它让我和灏阳心贴心。
在很多孩子们第一印象里,老师是高高在上的,这种无形的距离感将师生之间的关系拉的好远。如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我想最好的方法应该是,用诚恳的态度去倾听孩子,走进他们的心灵,与他们一起成长。弯下腰或蹲下,拉着孩子的手,看着孩子可爱的笑脸,纯真的眼睛说话,缩短与孩子的空间距离,让孩子感受到你我之间的平等和亲切。面带微笑,心揣耐心,用温暖的眼光看着孩子,让孩子知道你愿意去听他说话。游戏时,你洋溢着热情和孩子们一起嬉戏、玩耍,让孩子感受到老师也是一个爱玩的大孩子,消除“大人”与孩子间的距离感和神秘感。学习活动中,你试着和幼儿商量着对话:“这样行吗?”“你认为呢?”为他们营造轻松、和谐的谈话氛围,让他们可以自由的“敞亮”自己的观点……
我们常说要用一颗童心,一份爱心去对待孩子,其实无需扮演或伪装,只要学会用心倾听每个孩子的心声,走进他们的世界,就自然能理解他们的言行。作为新老师,我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在《指南》的指引下,用心去贴近孩子的心,和他们一起欢乐一起笑,一起成长一起跳,我希望每个孩子快乐童年里都会有我身影。
第四篇:引导并陪伴:孩子,我们一起成长
作者:魏数锋
联系邮箱:yuximami@126.com 引导并陪伴,孩子,我们一起成长
孩子的学校向家长征集“培养学生价值观的家教经验”文章,原本因学识浅薄,不打算写,可是后来越琢磨“价值观”一词,越觉得困惑起来,还是赶鸭子上架写一写,好有话题与孩子及其他家长共同探讨,共同学习。
所谓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对人自身行为的定向调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所以,作为家长,引导和帮助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正确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胡适先生说:生命本身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你赋予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呱呱坠地的一刻,我们的孩子都是一张白纸,随着她长大,开始接触这个世界,会形成她对世界的一系列的认识,即她的价值观。孩子对于世界的认识,来自于她的成长环境,来自于周边的人和事,来自于媒体、书本等。家长作为孩子最亲密最重要的人,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远,帮助孩子树于正面价值观,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我的孩子今年7岁了,是个女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这几年里,我们和孩子之间以沟通为主,几乎每天都要有大量的语言交流,对于她的教育,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乐观
之所以把“乐观”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我觉得乐观的态度对于人生的影响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用乐观的心态看世界,世界就充满阳光;用乐观的心态处理事情,事情就会顺顺当当,遇上挫折也易反败为胜。有一次带女孩逛商场,女儿想要一个玩具,可是在我看来,那个玩具很贵且不实用,就对女儿说:“这个太贵了,我们暂时不买它了好吗?”女儿虽答应了,可是离开商场的时候却心事重重,对我说:“妈妈,我们家要是有一棵发财树就好了,那样我们就有钱了!”回到家里,我跟女儿说我们玩一个游戏吧,女儿说好。我先给她的口袋里装了一些钱,说:“你现在是有钱人哦!现在我们开始玩游戏。”游戏使女儿很开心,咯咯咯笑个不停,然后我把她口袋里的钱掏出来,说:“好,你现在没有钱了,给我了。继续游戏!”女儿同样玩得非常开心,前仰后合的。之后我又把钱给了她再拿走,这样重复了好几回。游戏结束后,我问女儿:“你开心吗?”女儿说:“非常开心!”我说:“你口袋里有钱的时候和没钱的时候,都是同样的开心吗?”女儿说:“是的!”我说:“那这说明呢,不管有没有钱,都不会影响我们的快乐,快乐来自于我们的心里,而不是来自于口袋里的钱。同样的道理,当你做什么事遇到挫折了,它也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快乐,因为快乐是从我们心里来的,而不是从心灵之外的东西来的,你明白吗?”女儿似懂非懂地点头,好像在仔细地琢磨这个问题。我想,即便孩子在幼小时并不能太明白,但通过家长不断地引导,孩子始终会明白其中的道理,进而形成不为身外之物影响心态的心理能力,能够在处理事情时,由心内激发出积极快乐的感觉,从而使事情朝着一个乐观的方向前进。
2、正直诚信
女儿经常和我们一起看法制频道,对于其中的一些案例,她有时候也会发表 作者:魏数锋
联系邮箱:yuximami@126.com 一些自己的看法,比如哪个人做了什么事不应该,哪个人是个坏人之类的。我们也会跟她做一些探讨,比如这件事是为什么发生的,原告和被告都有什么样的错,如果各自处理得好一些,事情就不会发展到这种地步,等等。也会有一些“正人先正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的教育。女儿很豪爽,经常会答应小朋友们很多事情,我经常督促她:答应别人的事情,不管小事还是大事,都要做到。担心她会因此活得太累,也经常告诫她:量力而行,别人请求帮助时,你要考虑一下再回答,如果自己无法做到,一定要委婉拒绝;但是你一旦答应了,就要想办法做到,不能食言。我们耳熟能详的《狼来了》的故事,其实也是告诉我们,因为失掉了人们的信任,所以得不到帮助,导致严重的后果。现如今很多企业利欲熏心,唯利是图,拿消费者的健康和性命不负责任,毒奶粉地沟油防不胜防,是一种严重的诚信缺失,没有底线,失去良心,也必定失去人心,招致失败,失去了他们原本追逐的利益。在信息越来越透明的今天,民众的判断力日益提升,谁没有诚信,谁必定会迅速遭到围观,寸步难行。
3、宽容心
与人接触,总难免会有一些矛盾或者误会,一家人之间也是这样。我自己因为工作繁忙,自控力较差,有时候会因压力大而发脾气,伤害到孩子。事后我会很诚恳地跟孩子道歉,并向她解释我发火的原因,希望她理解和原谅我,并明白这不是针对她的。女儿总是很大度地原谅我,并很体谅地劝我心情好一点,要经常微笑,还适时地夸我笑起来会漂亮些。相比女儿这点,我是很惭愧的。也经常会同女儿讲,以后的生活中,也许会遇上像妈妈一样脾气坏的人,要学会容忍,理解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难处,多发现别人的优点,把别人的伤害写在沙子上,让它一会儿就消失,而不要放在心里。伟大的黑人总统曼德拉经历了20多年的囚禁生涯,受尽了常人所无法承受的折磨与欺辱,在他出狱后,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然生活在监狱中。”仇恨是一把双刃剑,宽容别人,也是放过自己。抛却伤害与仇恨,保持一颗放松、纯净的心,世界依然是美好的,充满希望。
4、独立性与协作精神
孩子从小与父母在一起,如果太溺爱,会加重孩子的依赖性,逐渐形成一种惰性,小到穿衣吃饭,大到人生方向,都要别人帮忙来做选择,这样等于剥夺了孩子的自我意识,使她一旦失掉了可依赖的人,便失掉安全感,失去生活的能力。从小教会孩子自己动手,独立思考问题,独自处理力所能及的事,长大后,即使父母不在身边,她也能自己求得生存,判断好恶,保护自己。孩子作为一个个体,要保持人格的独立性,但当她参加工作后,无论是经商、公司职员、老师、医生还是别的行业,都要形成一个团队,要从团队的整体情况来考虑问题,不能随心所欲,要明白一个指头的力量始终大不过一个拳头的力量,与团队成员平等沟通,精诚协作,共同努力,使团队目标顺利达成。在自立自强的独立人格之外,也要学会尊重别人,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取长补短,完善自身,达到一个人也能活得很好,在团队中也能使团队合作得很好的状态。
5、爱
有一句话说,世界是面镜子,你对她笑,她便对你笑。那么你厚爱这个世界,作者:魏数锋
联系邮箱:yuximami@126.com 这个世界定会回报你爱。爱家人,爱朋友,爱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爱是神奇的,她使我们有同情心,有责任感,懂得分享与感恩,使我们学会担当。一个心里充满爱的人,眼睛里便充满温暖和阳光。不要太计较当下,不要太在意得失,你付出了爱,会在另一个地方,以另一种形式,得到爱。爱是上天给予人类最珍贵的礼物,她是柔软的,却又是强大的。《感动中国》每年都会播出一些大爱的典型事迹,可以和孩子一起看,让孩子从中体味和学习。爱是一种善,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歌词不是煽情,如果每个人从小就接受爱的教育,每个人都播种爱,传递爱,美好的人间就不是传说。
以上几点,是我们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比较注意强化的一些东西。当然,对孩子的教育远远不止这些,除了“乐观、正直诚信、宽容心、独立与协作、爱心”,还要具备责任感、同情心、尊重他人、分享、感恩、忠诚、明礼、公正等美德。北京精神所倡导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以及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导向,需要我们去理解、领悟和贯彻。
当然,一个人的价值观会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我们虽已为人父母,但与孩子一样,媒体报刊电视广播,以及周边人群的观点与行为对我们的价值观也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人应该像一棵树,树的主干部分是其核心价值观,生长出来的枝杈是从自身之外接受过来的价值观。应该分清好坏,学习好的东西,而摒弃坏的东西,使自身不断健康成长,使主干部分汲取积极养分,具备越来越多的正能量。作为家长,我们与孩子一样,一直在受到外在的影响和挑战,要不断地修正自我,多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多引导和陪伴孩子,进行适时的言传身教。作为社会最基本的构成体,个体的价值观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是兴国之魂。树立良好价值观,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家长们,让我们与孩子携手,共同学习,一起成长。
第五篇:在阅读好书中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在阅读好书中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和所有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作为家长,我们无法为孩子铺垫一生的路,能够做的是给他一个充满书香的童年。
孩子读书的兴趣需要培养,也需要引导。我们的做法主要有:
一、让孩子广泛的读书:
我们上学的年代,知识好比一口井,深挖就行;而孩子们处在一个信息时代,知识已经连成了一片海。只有广泛的读书,才可能有一个开阔的胸怀和视野。小儿从二年级时开始读《中国通史》,读书的兴趣从此一发从可收。这套《中国通史》和《国家地理》、《探索系列百科全书》等等,都成了他最喜欢的读物。
二、让孩子读高品位的书:
以两首儿童诗为例,一首:“一只鸡两只鸭三只什么„„”,另一首:“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同样是教孩子认识数字,品味的高低一读便知。前一首内容贫乏,后一首语言优美如画。所以,孩子读什么样的书,我们帮他做了选择:
1、小儿喜欢漫画,我们没有买过《乌龙院》、《老夫子》之类的书,给他看《父与子》、《丁丁历险记》,三联书店出的丰子恺的诗意漫画、蔡志忠漫画《孔子说》《庄子说》等。看画的同时也受到人文的熏陶。
2、不买也不让孩子看《脑筋急转弯》。孩子正处在培养逻辑思维的阶段,而脑筋急转弯却是打乱了正常的逻辑,答案往往不合常理。这种书对他有害无益。
3、注重出版社、作者、翻译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语言的规范。因为规范的、优美的语言,对孩子语感的形成和培养至关重要。小儿喜欢动物,一年级时给他读法布尔的《昆虫记》,法布尔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昆虫,生动有趣的语言很值得孩子学习。
4、少看作文书读名家名篇。作文书往往给文章一个固定的模式,容易局限孩子的思路。作文书里假话、空话、大话、套话也比较多,如果一味模仿乃至抄袭,也许能够应付一时。但从长远看,到了中学大学,即使用到一些漂亮的句子,却往往内容空洞,甚至无病呻吟。而名家名篇却感情真挚、富有人文思想,对孩子的品质和情感的培养还能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
5、由浅入深读适合他的书。上学前,孩子读的以童话、图画为主,像《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刚上学时,属于识字阶段,教他读背儿童诗,像《对韵歌》,例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简单、押韵还有美感;从二年级开始,读了不少十九世纪后期二十世纪早期的经典童书。像《小王子》、《波利安娜》、《秘密花园》、《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汤姆•索亚历险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小坡的生日》等等,它们不仅有一个出色的故事,还有我们这个比较浮躁、比较急功近利的时代所缺少的一种纯净;读五年级,考虑到和初中的衔接,增加一些散文和诗,像《读者》杂志、朱自清的散文、郭风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飞鸟集》、《新月集》等等。
三、和孩子一起读书:
“身教胜于言传”。我们经常带他到西单图书大厦、地坛书市买书,在书的扉页上写上激励他的话。去年巴金老人去世,我们去中国现代文学馆搭建的灵堂悼念巴金,带他参观了现代文学展。他读过的书我都读,并且和他交流读后的感受,指导他写读后感,加深他的理解。和我们找到了共同的语言,他读书的兴趣更浓了。有时他读了书还会来考我们,这样让他还有一种成就感。
读书成了孩子最大的爱好,读书也提高了他的理解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他的功课也就学得比较轻松,没有学过的功课,通过看例题可以搞懂。他从没有上过补习班,课外时间除了完成作业,就是玩和自己读书。
当孩子在日记、作文里引经据典;当他用诗一样的语言对我说:“妈妈,你的笑脸阳光一样照耀了我的童年”;当他思考:“美国为了一棵红杉让高速公路改道,而我们的南水北调线路上有九百多个历史古迹,高坝和电站也会造成新的生态影响”;当他立志将来去耶鲁大学学习法律„„我知道是这些美好的书在他的心里播下了种子,也许它们不会马上开花结果,但一定可以启迪孩子的心智。我会陪伴孩子,一起等待这些美好的种子蔚然成荫。
孩子一起读书
(一)——兼答给桑老师
“摘抄不符合要求!我要求摘抄每天不少于100字,要写日期,而且必须有我推荐书目的内容!读后感写随笔本上!”
这是语文老师在刚上初一的儿子的摘抄本上的第一篇评语。红笔、大字、三个感叹号。小儿摘抄的是柯罗连科的《火光》,另加一段作者介绍,又多抄了一篇从网上找来的《火光》赏析,并注明“摘抄”两字。
可能老师没太留意,误把摘抄的赏析当成他的读后感,最重要的是他没有摘抄老师推荐的《小王子》和《窗边的小豆豆》(他在小学二年级已读)。
老师的批评可以理解。刚开学,布置的作业不按要求完成,以后怎么管理? 她考虑到老师的权威,没有考虑到:既是推荐,就不一定是任务;既是阅读,完全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她也没留意到小儿的这份摘抄不仅字数远远超过了她的要求,而且字迹工整、内容丰富,小家伙是用了心的。
其实,即使是批评,也可以换一种语气:“《火光》是篇佳作,你的摘抄很认真!但下一次希望也能认真听清作业的要求。”
问问我们自己:让孩子读书、摘抄的目的是什么?或许我们就可以转批评为欢喜了!
所以,我想说的第一点是:让孩子爱上读书,不是从要求、指令和批评开始的,而是从引导、感染和鼓励开始的。
第二点,推荐给孩子的书,我们最好先读一读。因为这样做,不仅是在尊重书,也是在尊重孩子。而且,这样的阅读一定可以和孩子找到共同的话题或兴趣,增进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了解、理解和认同。
记得曾经也教初一,有天几个孩子拿了郭敬明的《幻城》和《梦里花落知多少》给我看。我很认真地读了,只有读了才有发言权。从《幻城》里我读到了虚幻,从他的《梦里花落知多少》里我读到了放纵。
于是我跟她们说,在我上学时王朔也火过,王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和郭的《梦》相近。我还读过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庆幸的是,感动和影响我的是《晚霞消失的时候》,它让我对青春有了思考对爱情有了憧憬。我没有放纵自己的青春„
第三点,了解孩子发展的心理特征有助于我们的推荐。例如:青春期(11、12岁~15、16岁)
1、它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一个时期。优美的诗歌和散文的一个最佳阅读期,这个时候背诵的诗文有可能终身记得。
2、抽象逻辑思维阶段。读读社科类、思辨类的书,既拓展思路,也开拓胸怀。
3、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读读名人传记吧,尤其是西方的人物传记,比较坦诚。
4、第二反抗期,也是情绪最为波动和躁动的一个时期。多推荐他一些美好的书、积极健康的书,有着人文关怀的书。情感是可以培养的。
最后,我要说的是,永远不要低估了孩子。我们每一个人从社会、文化、原生家庭、经历,学到知识和经验,我们很容易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模式,我们很容易有一种惯性的思维。聪明的父母和老师懂得放空自己。
给桑老师在上一篇文章留言:“哦,问问陈诗老师,俺的学生们要建小书架,十五岁左右的孩子,有什么适合的好书吗?”,我的一点粗浅的想法和建议:
1、诗歌、散文类:
泰戈尔《飞鸟集》、《吉檀迦利》,《德富芦花散文》,《朱自清散文》,《冯骥才散文》,苇岸《大地上的事情》,徐志摩、戴望舒、余光中、张晓风、席慕蓉的散文和诗歌。
2、小说:
沈从文《边城》,林海音《城南旧事》。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高尔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奥斯特罗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3、阅读类:
严凌君《成长的岁月》、《心灵的日出》,舒婷选编《影响了我的两百首诗词》,马浩岚编译的《美国语文》(上、下)。
4、古文:
《菜根谭》、《古文观止》。
5、人文社科类:
龙应台《野火集》、《亲爱的安德烈》,《培根论说文集》,《蒙田随笔》,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罗曼·罗兰《名人传》,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比尔·布莱森《万物简史》,吉林出版集团的《品读西学》系列。
6、励志类:
薛涌《一岁就上常青藤》,李开复《世界因你而不同》,《奥巴马演说集》。
7、自然科学类
法布尔《昆虫记》,乔治·伽莫夫《物理世界奇遇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