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 师 读 书 笔 记 摘 要.
教 师 读 书 笔 记 摘 要
▲埋怨环境的不好 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 埋怨别人太狭隘 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 埋怨
天气太恶劣 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 埋怨学生难教育 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魏书生 摘抄人 杨雪莲
▲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 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 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 推崇的模范。
——笛福 摘抄人 文雪莲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 摘抄人 高慧芬
▲班主任应该重视心理换位 学会角色扮演 改善心育环境 提高教育效能。具体途径有四
想学生所疑 想学生所错 想学生所难 想学生所想。——朱恒元 摘抄人 费远卓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 蔡元培先生说过 “我们教书 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 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 字的都讲给学生听 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 教员不讲也可以 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
力量去了解功课时 才去帮助他。”
——摘自网络“教育家名言” 摘抄人 朱银华
▲上课的经验 上课怎样开头 怎样结束要反复推敲。开头要激发兴趣 结束要让人回味 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悍 切忌拖泥带水 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 守 时 不拖堂。
——《40年教学的20条经验》 摘抄人 王锡荣
▲一个教师教好学生知识固然重要 当好学生的“杂家” 用自己的爱心、关心、热心、细 心、耐心 去换取学生和家长的放心 是对教育事业的最大贡献。一个教师 最大的期望和 乐趣不在于个人境遇的贫富升迁 而在于教育的成功和学生的成长。
——马茂华 摘抄人 陈晓宝
▲“所谓”最好的老师 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及其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 但我可以和自己比 也就是拿今天的“我”与 昨天的“我”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 我今天上课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 昨天更机智 „„每天都不是最好 甚至每天都有遗憾 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 坚持 不懈 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李镇西 摘抄人 杨永仙 怎样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答问 ▲对正确答问的评价
明确肯定正确的答问 培养学生的情商 拓宽拓深思路 使答问更具深刻性 异中求佳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增添新条件 引出新问题 ▲对错误答问的评价
接通思路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弄清概念的内涵 理解问题的本质
鼓励争辩 判明是非
探求错因 寻找科学的思维方法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 1-2合期 摘抄人 高丽 ▲班主任在人格形象的自我塑造中 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自尊——尊重自己 并期望学生与家长也尊重自己。自尊的外在 班主任就能牵动学生的心 灵 体现出强大的感召力。
自爱——爱护自己的名誉。在品德上 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 班主任由此可以获得学生的高 度信任。
自立——要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班主任必须教好专业课 能出色地教学 同时能独立管 理班级 具有独创性。
自强——在事业上具有发愤图强的精神。班主任在成绩面前不骄傲 在困难面前不自卑 高 瞻远瞩 不断进取 自强不息。
自信——认准目标 信守目标 在事业上有乐观主义精神。班主任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想 有 坚定的育人信仰 面对现实 冷静分析 愉悦地承担任务和责任。——《班主任自培体系的研究 摘抄人 汤娟惠
▲教师就要淡泊名利 宁静致远。守住精神的家园。分数只能证明学生的成绩 不能说明这 个人的思想品质 分数也只能说明教师的教书能力 不能说明这个教师的道德情操。要全面 地看待教师 就不能不考虑人性——人生价值、道德情操。思想意识等教师精神的实际的东 西。——魏书生 摘抄人 孙振琦
▲教师的微笑拥有无穷的教育魅力。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 能给学生一种宽松的师生交往人 际环境 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关心、宽容和激励。教师的微笑是腼腆学生的兴奋剂
使他们得到大胆的鼓励 敢于去表达自己 教师的微笑是外向好动学生的镇静剂 使他们得
到及时的提醒 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需要控制和自律 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微笑能够活跃课堂氛
围 活跃学生思维 活跃学生的情绪 德育工作中教师的微笑是对不良行为的鼓励和赞许
能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和进取 教师的微笑和严格同样重要 但二者相比 微笑更平易、温和
更可亲、可爱。严格的教师令学生敬畏 微笑的教师令学生喜爱。善于在严格中不时渗透会 意微笑的教师 则令学生敬爱。——《教师的20项修炼》 摘抄人 陈艳
;▲同理心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 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
在他人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所谓“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可以说 同理心是 现代
人际交往的基础 是当今社会个人发展与成功的基石。——《同理心的力量》 摘抄人 姚新妹
▲好的学习方法很多 关键取决于使用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的学生能不能把握住“两个适合” 的原则。一是要适合学科规律。用朗读语言的方法朗读数学例题当然学不好数学 用多做课 外习题的方法恐怕也不会大主要依靠逻辑思维 多分析多归纳。学科不一样 方法当然也不一样 二是要适合个人需要
你完全采用你同桌的学习方法学习你往往不能提高学习成绩 因为你和他情况不同 适合
他的不一定适合你 学习“太僵化太死板”就是学习方法太教条 没有融入“个人特色”。达不到“为我所有”的目的。所以 同学们学习要走有个人特色的尊重学科规律之路 把 一些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使用得“溜”一些 即精致、到位一些。——《送你一把“金钥匙”》 摘抄人 凌柏明
▲厚积薄发 水到渠成。只有积水深的地方 才能浮起大船 人若想成功 也需要付出很多 的努力 成功需要勇气 也需要不断地积累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多一份行动 多一份成功。庄子以为道路是由人走出来的 只有走的人多了 才能称为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就可以说明人只有拿出行动 去做一些事情 才有可能得到自己希望
得到的东西 也只有多了一份行动 才会多条成功的路。
——《现代国学大讲堂》 摘抄人 王兴华
▲总之 让儿童在兴趣的牵引下 自由自主地参与各种学习和时间活动 获得丰富的智力背
景 是有效获取知识和获取活的知识的前提。那种将学生整天束缚在课堂上 禁锢在狭隘课 业上的做法 显然影响了获取知识的质量和效率。况且 由于每个学习个体由于遗传因素以 及生活环境和经历等方面的不同而使得他们在学习兴趣、智力特点、认知方式以及知识经验 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那种对于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过程整齐划一的要求造成了 大面积的厌学现象 最终大多数儿童都被贴上了“孺子不可教”的标签。
因此 从掌握知识的角度看 中小学应该把自由归还给学生 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选择学习
内容 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和特点去学习。
——《论自由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摘抄人 吴玉洁幅提高语文成绩。语文主要依靠形象思维 多读多背多写。数学 教师读书摘要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劳动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 它,教师要
时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基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 学生。——
陶行知 ▲教育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爱弥尔
▲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讲给学生听,最好是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是在不能用 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他。——蔡元培
▲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周密的考虑,他所讲授的知识将在学生 的头脑得到怎
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挑选方法。——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一点宽恕可能会让别人感激一生,一点爱心可能会让别人温暖一生,一句 祝福和鼓励的
话语可能会让别人幸福一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
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
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学会让头脑平静的生活。——多萝茜?;洛?;诺尔特
▲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
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就会在那里找 到答案。——魏书生
▲学生超越教师是教育的幸事;然而如果教师太容易超越,我看则是教育的悲哀。为了培养
出最优秀的学生,我必须使我自己成为最优秀的教师。再忙也要留出思考的时间,一小时 的思考胜过一周的忙碌。知识只是奠定教师课堂教学的底气,而思考却给教师带来灵气,一
切有底气和灵气的教师在课堂
上才会有大气,才会表现出教育机智。
教师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一个没有思想的教师也就没有了教书育人的灵魂,孩子正常的
精神成长也无法在他手中完成,更不可能培养出文化的巨人。——河南安阳市语文教师常作印
▲陶行知先生讲:“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
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 的生活环境,我们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倾听的本质为理解,教育成为一种指向理解的谈话
和倾听过程,倾听可以通过以下一些途
径:1.教师信箱;2.师生交流周记;3.个别会谈。——《倾听,倾听,再倾听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当你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形
象教育”是一种无痕的教育,无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何从教师的形象入手,充分
彰显教师形象在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感染、榜样和引 领作用,可以从以下几面尝试: 1.走
下讲台向学生学习; 2.向学生渲染自己的个性特长 3.让学生知道教师的另一面;
4.请学生设计可爱的老师 ——摘自《和谐教育不妨从教师形象做起》
▲现代教师要具备三种能力:1.自我更新的能力;2.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 3.科学评价学生的能力 课堂教育要有三声:1.要有笑声;2.要有赞美声;3.要有惊讶声 课堂教育要做到三实:1.做到真实;2.做到朴实;3.做到扎实 ——摘自《今天,教师应该怎么上课》
▲赞科夫说过,为了在教育中取得理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 不够的,还必须在他身上树起掌握知识的志向。
▲陶行知指出:教育中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界限完全引出,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 烧鸭。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 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经验型教师常问的一句话:“你听明白了吗?”科研型教师常反思的问题是:“学生为什么这么想。”经验型教师像蜡烛,乐于又局限于燃烧自己,燃烧 结束,生命随之终结;科研型教师燃烧自己,又升华自己。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第二篇:教师读书笔记摘要
教师读书笔记摘要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劳动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时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
——苏霍姆林斯基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教育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爱弥尔
▲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讲给学生听,最好是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是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他。——蔡元培
▲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周密的考虑,他所讲授的知识将在学生的头脑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挑选方法。——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一点宽恕可能会让别人感激一生,一点爱心可能会让别人温暖一生,一句祝福和鼓励的话语可能会让别人幸福一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学会让头脑平静的生活。——多萝茜•;洛•;诺尔特
▲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就会在那里找到答案。——魏书生
▲学生超越教师是教育的幸事;然而如果教师太容易超越,我看则是教育的悲哀。为了培养出最优秀的学生,我必须使我自己成为最优秀的教师。
再忙也要留出思考的时间,一小时的思考胜过一周的忙碌。知识只是奠定教师课堂教学的底气,而思考却给教师带来灵气,一切有底气和灵气的教师在课堂上才会有大气,才会表现出教育机智。
教师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一个没有思想的教师也就没有了教书育人的灵魂,孩子正常的精神成长也无法在他手中完成,更不可能培养出文化的巨人。——河南安阳市语文教师常作印
▲陶行知先生讲:“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生活环境,我们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倾听的本质为理解,教育成为一种指向理解的谈话和倾听过程,倾听可以通过以下一些途径:1.教师信箱;2.师生交流周记;3.个别会谈。——《倾听,倾听,再倾听》 批评学生的“五一”艺术
问一问 学生犯了错误先要问一问原因,以免错怪学生。学生与老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学生的自尊心是极其敏感的,如果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学生,很可能会错怪学生,所以批评前一定要问清原委。
缓一缓 学生的缺点错误,有时的确让人十分生气,班主任如果在气头上,难免会有一场暴风骤雨,这种批评对学生身心是一种摧残,此时,最好缓一缓,先让自己心平气和下来,再选择适当的方式批评教育学生。
引一引 有经验的班主任,学生犯了错误后,不是一味的指责,而是像慈祥而又有经验的顾问一样,站在学生的立场,启发引导。这样,学生在班主任的启发下,自己改正错误,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就会提高。
选一选 学生犯了错误,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批评,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邀请学生到校园散步,或午饭时坐在一起谈天,在融洽的气氛中学生情绪放松,容易
接受教师的批评。如果不分时间、地点的唠叨或训斥,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激一激 根据学生要求上进,好胜心强的特点,有时可以用激将法激励学生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班主任工作总结》 ▲在课堂中,首先至少应树立有关课堂的四点基本认识: 1.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 2.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 3.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4.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当你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形象教育”是一种无痕的教育,无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何从教师的形象入手,充分彰显教师形象在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感染、榜样和引领作用,可以从以下几面尝试:
1.走下讲台向学生学习; 2.向学生渲染自己的个性特长 3.让学生知道教师的另一面; 4.请学生设计可爱的老师 ——摘自《和谐教育不妨从教师形象做起》
▲现代教师要具备三种能力:1.自我更新的能力;2.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3.科学评价学生的能力
课堂教育要有三声:1.要有笑声;2.要有赞美声;3.要有惊讶声 课堂教育要做到三实:1.做到真实;2.做到朴实;3.做到扎实 ——摘自《今天,教师应该怎么上课》
▲赞科夫说过,为了在教育中取得理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他身上树起掌握知识的志向。
▲陶行知指出:教育中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界限完全引出,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经验型教师常问的一句话:“你听明白了吗?”科研型教师常反思的问题是:“学生为什么这么想。”
经验型教师像蜡烛,乐于又局限于燃烧自己,燃烧结束,生命随之终结;科研型教师燃烧自己,又升华自己。——摘自《师道》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世界上最公正的莫过于时间了,尽管时间是如此公正,然而,处于相同学习环境和相同工作条件的人们,成绩和成就却参差不齐,大小各异。这是为什么?爱因斯坦已将这一原因找出来了,他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个人支配的业余时间的不同处理,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差异的产生:“有人杰出,有人平庸,有人沉沦。而在杰出平庸沉沦的各类人中,又有各自不同的差异。——“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爱因斯坦的话何等正确。——摘自《教育信息资料》
第三篇:教师《师道》读书笔记摘要
--精选公文范文--------------------------教师《师道》读书笔记摘要
▲在课堂中,首先至少应树立有关课堂的四点基本认识:
1.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
2.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
3.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4.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当你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形象教育”是一种无痕的教育,无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如何从教师的形象入手,充分彰显教师形象在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感染、榜样和引领作用,可以从以下几面尝试:
1.走下讲台向学生学习;2.向学生----------------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渲染自己的个性特长
3.让学生知道教师的另一面;4.请学生设计可爱的老师
——摘自《和谐教育不妨从教师形象做起》
▲现代教师要具备三种能力:1.自我更新的能力;2.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3.科学评价学生的能力
课堂教育要有三声:1.要有笑声;2.要有赞美声;3.要有惊讶声
课堂教育要做到三实:1.做到真实;2.做到朴实;3.做到扎实
——摘自《今天,教师应该怎么上课》
▲赞科夫说过,为了在教育中取得理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他身上树起掌握知识的志向。
▲陶行知指出:教育中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界限完全引出,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的----------------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经验型教师常问的一句话:“你听明白了吗?”科研型教师常反思的问题是:“学生为什么这么想。”
经验型教师像蜡烛,乐于又局限于燃烧自己,燃烧结束,生命随之终结;科研型教师燃烧自己,又升华自己。
——摘自《师道》
----------------精选公文范文----------------
第四篇:读书笔记及摘要
个人读书笔记及摘要
1、法国学者孟德拉斯在其著作《农民的终结》一书中说:“20亿农民站在工业文明的入口处,这就是在20世纪下半叶当今世界向社会科学提出的主要问题。”对当下中国而言,这一命题的一个重要内容则是,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政府与社会支持,减少他们的亲情缺失、教育缺位、行为失范与安全隐患,实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强调的“所有儿童享有平等的权利与机会”。这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城市化能否有一个稳定大后方,也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能否有一个可持续未来。——“流动时代”怎样呵护“留守未来”(人民时评)范正伟2011年10月12日00: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高声叫嚷的,是内心虚弱的人;招摇显摆的,是骄矜浅薄的人;上蹿下跳的,是奸邪阴险的人。他们急切地想掩饰什么,急躁的想篡取什么,于是。这个世界因他们而咋咋呼呼,而纷纷扰扰,而迷乱动荡,而乌烟瘴气。这些虚荣狂傲之辈,浅陋无知之徒,像风中止不住的幡,像水里摁不下的葫芦,他们是不容易沉静下来的。
————《读者》2011年第11期低调 作者:马德
3新中国成立之初,惩办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时,毛泽东就曾尖锐指出:“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会这样。”
《杂文选刊》 2011第八期“治庸风暴”能刮多久
《水浒传》:爹是高官在朝堂,为所欲为太猖狂;
《三国演义》:祖上皇家真荣光,资源不用怎做强?
《红楼梦》:可怜不幸爹早亡,无依无靠心发慌;
《西游记》:虽有本领没爹娘,为人打工里外忙
4在我的一生中,我是非常注重个人责任的。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也终于相信,在某些时刻,一个人必须依赖其他人的诚信和判断。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这样想:迎面而来的灯光也许不是一种威胁,而是一个分享信任的时刻。
——————摘自《羊城晚报》
第五篇:假期读书笔记摘要
2011寒假读书笔记摘要
阅读书目《病隙碎笔》
作者:史铁生,男,汉族,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4年始在某街道工厂做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往事》等;散文随笔集《自言自语》《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以及《史铁生作品集》。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2002年,史铁生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杰出成就奖,同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近日看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很为他那深遂的思想和坚强的意志所感动。他,一个双腿瘫痪,双肾衰竭而停止工作,又患上了尿毒症,人生的苦难几乎都找上了他,他,却在那轮椅上,用生的意志探寻着生命的终极意义;用理性的文笔,甚至是幽默的语调,述说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疾病的抗争;他体验到的是人生的苦难,表达出来的却是存在的欢乐和充实。
《病隙碎笔》——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在书中,他用睿智的语言,犀利的文笔,把自己的灵魂一一解剖开来,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这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而他做到了。他要为“残疾的肉身续上一个健全的心途,为隔离的灵魂开放一条爱的通路”,他的碎言碎语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崇高的理想开始的。他在谈到“精神”时写道:
精神,当其仅限于个体生命之时,便更像是生理的一种机能,肉身的附属,甚至累赘。但当他联通了那无限之在,追随了那绝对价值,他就会因自身的局限而谦逊,因人性的丑陋而忏悔,视固有的困苦为锤炼,看琳琅的美物为道具,既知不断地超越自身才是目的,又知这样的超越乃是永远的过程。这样,他就不再是肉身的附属了,而成为命运的引领——那就是他已经升华为灵魂,进入了不拘于一己的关怀与祈祷。所以那些只是随着肉身的欲望而活的,你会说他没有灵魂。这个不能用脚走路,“而是要以屁股,要不就以全身,与它摩擦”(指坐
着,躺着,死)的人,不甘心命运强加于他的苦难,把心灵托付给笔,把痛苦与烦恼凝聚在笔端,不断地叩问生命的意义,呼唤光明的到来。
“你一定能找到你的方式,一定能以你残损的身体表达你美丽的心愿,一定可以为爱的祈告创造出丰富多的乃至独领风流的语言。”
“如果意义只是对一己之肉身的关怀,它当然就会随着肉身之死而烟消云散。但如果,意义一向牵系着无限之在和绝对价值,它就不会随着肉身的死亡而熄灭。事实上,自古至今已经有多少生命死去了呀,但人间的爱愿却不曾有丝毫的减损,终极关怀亦不曾有片刻的放弃!”
他就这样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生命的意义,用支离破碎的身体阐述着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已经把写作融入了自己的生命,或者说,他已经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写作。
作家韩少功评论《病隙碎笔》说:“《病隙碎笔》几乎是一个爱好科普知识的耶稣,一篇可以在教堂管风琴乐声中朗读的童话,是一种在尘世中重建天国的艰巨努力。”
在书中,有对癌症、艾滋病、足球、艺术、音乐、性爱等等描述,更有对安乐死、同性恋、身体残缺和精神残缺的独到见解。
当我把书的最末一页看完,轻轻地把书合上的时候,我觉得意犹未尽,此书的碎语拼凑起来不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吗,就好比一个漂亮而好吃的水果拼盘,给人视觉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又有一定的实用性。
我想我已经被它感动了。
阅读书目《十四堂人生创意课》
作者:李欣频 台湾女作家,台湾政治大学广告研究所硕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客座讲师,除了身为多本畅销书的作者,她还担任旅游卫视“创意生活”节目特约外景主持人。这是一个不可思议女子,19岁就让世人为其才华惊为天人,成为台湾的文化地标——诚品书店的御用文案。她被誉为华语世界“文案天后”,连续五届担任“广告流行语金句奖”评审。她是情感世界的文字精灵。她平均一天阅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最多时一年举办100多场讲座。此外,她30多岁游历过近40个国家,担任多家知名媒体的专栏作家,将其经历挥洒自如
地转化为无限的文字。
犹记得《少有人走的路》从成长的过程里,挖掘出了人生命中缺失的那一块;最近很是风靡的《活着》则从经由升华工作态度,探讨出人活着的意义。他们都一个共同点,谈及人心性和灵魂,可知现下无论是在情感生活,还是成功事业的研究,已经全面回归到人本位的基础上。
而这本《十四堂人生创意课》在若干年前,就已经是探讨人本位的翘楚之作。作者一直在强调“自由即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读书观影旅行乃修身养性之道”“所有人生的过程都是,在不断地体验人生、提升智慧、创造自我”。对于提升自我的智慧,我是这么认为的—— 当一个人总是被绕进情感失败的怪圈,他应该看看《少有人走的路》;当一个人在经由激情万丈的斗志到与现实处处碰壁的奋斗,悲观又无力时,他应该学习李开复和稻盛和夫;而,一个人在任何各个时候,都?读读这本《十四堂人生创意课》。
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在于其“大视野”和“大韧性”,无论你现在是在汲汲而生,还是在汲汲而死,当你翻开这本书,你首先会发现(或者说从新的角度发掘出)这个世界的广阔和精彩。你会发现自己的苦恼,或许只是因为身陷囹圄、坐井观天;你的绝望和掣肘,或许只是因为作茧自缚、自作自受。(有很多现在你很在乎、让你很痛苦的事,其实若干年后看,实在不值一提。那当时为什么会被逼仄到走投无路呢。)做最好的自己,首先第一步,并不是就此认定自己只能是怎样糟糕的人,而现实又只能是怎样的无奈,自?从现在到最好,世界从现在你的角度到它的真实面貌,都是有一个很大的成长展望空间的。
很多大学生会喜欢这本书,是因为这部分从未进入社会的人,一切都是可以从零开始塑造的,而他们愿意成长的意愿最大,愿意学习的想法最强。其实,作为一个从大学时代就喜欢李欣频的人来说(那时还不清楚她是谁),我觉得现在的自己,更喜欢也更能参悟那些人生课了。这是因为,在当时的我,更多的是学习到了展望人生的“大视野”;而现在的我,更能明白“大韧性”的涵义。
人们常常感到现实的痛苦,稻盛和夫说“其实,只要肯努力,有?么东西要不到手?又有什么事难得倒人呢?”——这话固然是真理,可是却正是大家备受折磨的根源。肯努力,未必就能打通关系加官进爵;肯奋斗,未必就能买到房子
赢得爱情„„努力工作、精进劳作,对于所有想成功的人来说,都是必做的。失败的人,当然是因为深受打击没能坚持下去。可是,坚持说到底,是一种大韧性。这种韧性的培养,不仅仅是简单地埋头苦干。连鲁迅都曾说过,夜路走多了,鼻子也会被墙壁碰扁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很推崇这本书的原因,这是一个索引,一个心灵线索的索引,无论你是在一片空白的阶段,还是伤痕累累的?地,你都当回归自我,利用这些索引去取得那些关于“大视野”和“大韧性”的真知。你不仅仅是看两本心灵励志书,就可以明白并解决问题,它应当是给你一个更广大的学习的方法和线索。每个人都需要修炼这十四堂课,从中真正去修炼灵魂,让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