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练习(含答案)
襄阳市第二十六中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1.据统计,到1956年底,全国建立了75.6万个农业合作社,入社农户达到1.17亿,占全国农户的96%.说明中国农村已经()A.完成了分田到户 B.实现了现代化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2.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潮,中国只有一种选择:开放,汇入世界经济潮流。我国首先对外开放的“窗口”是()A.上海等沿海开放城市 B.深圳等经济特区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3.下列措施中,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 4.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准确的是()
A.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形成过程 B.改革开放后外交发展成就 C.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发展过程 D.改革开放后教育发展重大历程
5.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确认将出席今年4月底在印尼举行的纪念亚非会议60周年活动,60年前的亚非会议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是()A.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B.彻底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C.为新中国打开了同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 D.中国由此与印度尼西亚建立外交关系
6.如图,哪个字母所代表的时期属于“社会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A.A B.B C.C D.D 7.流行语往往能反映时代的特点,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勤劳致富”、“承包”、“倒爷”、“下海”、“万元户”、“计划生育”等流行语出现于()A.土地改革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8.1971年11月8 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为“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以此说明新中国将会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9.20世纪80年代,为了加快发展高科技,我国制定并实施了()
A.“千人计划 B.“985”计划 C.“863”计划 D.“21”计划 10.八年级三班钟国平对中国现代的科技文化教育等史实进行了认真整理,他整理的笔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B.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
C.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被国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
第1页,共6页 父”
D.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上升 11.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解放祖国全境 B.变革土地所有制 C.巩固新生政权 D.提高国际地位
12.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展开想象,判断54、28的深刻含义源于下列大事()A.鸦片战争、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13.下列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部队建立时间最晚的是
A.陆军 B.海军 C.第二炮兵 D.空军
14.2015年12月31日,昔日的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这一军种将继续担负的任务是 A.科学试验 B.核反击 C.保卫海疆 D.对外出访 15.中国人民解放军走上科技强军道路的最重要的标志是()
A.核潜艇的研制成功 B.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
C.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空军基地的建立 D.我国自行研制成功海军导弹驱逐舰
16.9.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C.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17.下图画中的文字是“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与下列那一历史事件有关()A.人民公社化运动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文化大革命 D.西部大开发
18.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我国于2001年
A.开发和开放浦东新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加入亚太经全组织
19.某中学生记者访问了四位老人,让他们分别说一件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事情。其中一个人说的明显的是谎言,请你找出来()
A.“我参加了10月1日开国大典的群众游行,兴奋的心情无以言表” B.“1956年,我家经营了几十年的企业进行公私合营,我真是心痛啊”
C.“文革时期,别人都去参加红卫兵了,我一个人拼命学习,终于在1970年考上大学”
D.“1982年,我家分到了5亩8分地,从那一年起,就再也没有挨过饿”
2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在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先后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这些自治区的建立()
①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愿望
②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③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
④体现了民族间的平等。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第2页,共6页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在此“宣告”的基础上,后来中国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这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材料二:
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是指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亚非各国的矛盾、分歧提出了什么方针?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情景出现的事件是什么?请你再举出两例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成就?
2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我们坚定不移的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胡锦涛在国庆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材料三:2015年9月,习近平对美国进行了首次国事访问。共同打击网络犯罪、推动在美国建立人民币交易机制„„习近平访美期间,双方在多项重要议题上达成共识,此外,中美双方还在金融、军事、能源、商务、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第3页,共6页 中方列出的成果清单多达 49项。英国《金融时报》刊文称,这是全球两个最有影响力的大国才有的合作框架。
(1)根据材料一回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2分)(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哪一重大外交成就?(2分)同时期,我国还取得了哪些重大外交成就(任举二例)(4分)?(3)联系材料三,你认为21世纪的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如今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5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8分)。材料一:
1982年全国通用粮票
长城信用卡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1)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1分)材料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以下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语录:
1.爱人民首先要爱农民。
2.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最大的问题是土地问题
3.农民不富,中国不会富;农民受苦,中国就受苦;农民还是古代化,中国就不会现代化!
第4页,共6页 4.我们欠农民太多。农民穷,中国穷,农民古代化,中国不可能现代化,谁要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忘记农民,谁就是数典忘祖!
5.我在农村问题上有一条原则:尊重农民,让农民真正解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3)建国初期我国采取什么措施让农民获得解放,正真成为土地主人?(1分)(4)“农民受苦,中国就受苦”,举一例说明中国农村改革中的失误?(1分)(5)“农民不富,中国不会富”,我国实行什么措施使农民富裕起来?(1分)(6)“谁要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忘记农民,谁就是数典忘祖!”说说如何实现农村现代化?(2分)
25.(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材料三: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是。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1分)这部法律文献的颁布有何重大意义?(1分)
(2)材料二中,国家主席被批斗和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1分)这一时期,我国哪一根本政治制度形同虚设?(1分)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这一时期颁布的两部法律文件。(2分)
(4)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1分)
第5页,共6页
第6页,共6页
第二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同步练习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一
选择题
1.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呼吁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推行公司制
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废除国有制
2.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建设
D.国有企业改革
3.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
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D.农村改革率先在广东开始
4.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后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新阶段。材料中的新体制指的是()
A.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1992年1月19日上午9时,邓小平乘专列驰骋2441公里后,抵达深圳,这次完全意义上的私人之行,却让中国改革开放国策得以延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他倡导“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B.他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C.他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他的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提供基础。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大强国,被人不安地看作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好斗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授以贪婪的目光、即将被瓜分的弱国。”这里的“改变”不包括
①采取了渐进、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②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成为各民族团结友爱合作的大家庭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恢复自由市场秩序
A.①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④
7.有学者在研究经济发展模式时发现:上个世纪20年代,苏俄曾实行“中心城市暴动”,中国曾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90年代邓小平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上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8.“一个改革的政策如一场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一个开放的决断如一场春雨,滋润了华夏中原。”改革这场“春风”在中国最先从哪里开始刮起
A.农村
B.城市
C.外资企业
D.国有企业
9.请仔细观察如图“大包干纪念馆”里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从中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四川农民率先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安徽农民率先实行土地私有
C.四川农民率先实行政社合一
D.安徽农民率先分田包产到户
10.1979年至1988年,徐州粮食产量年均增长6.0%,累计生产3391.15万吨,相当于前3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昔日贫穷落后、缺粮少吃的徐州农村变成苏北粮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C.农民土地所有权的获得
D.南方谈话的正式发表
第三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来源:Zxxk.Com] 1.(2分)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描述的是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同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进行销毁。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来源:学*科*网]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三元里人民斗争 D.义和团运动 2.(2分)鸦片战争后,反抗淸朝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其中太平天国运动最为波澜壮阔。领导这场运动的领袖是()A.石达开 B.洪秀全 C.李秀成 D.杨秀淸 3.(2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不包括()A.动摇了淸王朝统治的政治莪础 B.在中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抗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武装干涉 D.近代史上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4.(2分)一位同学对近代一位历史人物很感兴趣,整理出如下的笔记:“他兴办洋务企业,创建近代海军,探索自强道路;
还代表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这位历史人物是()A.林则徐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康有为 5.(2分)清末状元张謇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不做,在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此后还建立了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由此可见,张謇主张()A.实业救国 B.废除科举 C.民主共和 D.思想启蒙 6.(2分)甲午战争后,围内出现了兴办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A.西方科技的传播 B.重商主义的影响 C.改良思想的推动 D.清政府鼓励民间办厂 7.(2分)如图为某出版机构的标识,它主要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今天,你的很多工具书仍然大多是由它出版的。这个出版机构是()A.三联书店 B.人民教育出版社 C.商务印书馆 D.北京出版社 8.(2分)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有大量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公共设施和纪念场馆。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为他()A.建立了光复会 B.创办了《民报》 C.领导了保路运动 D.创立了中华民国 9.(2分)如图是民国时期旅顺学生刘成汉的小学毕业证书。他毕业的时间应该是公元()A.1947年 B.1948年 C.1949年 D.1950年 10.(2分)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独裁统治,妄想复辟帝制的是()A.段棋瑞 B.张勋 C.蒋介石 D.袁世凯 11.(2分)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如表反映的是()类别 时期 发式 服饰 称谓 礼节 脚形 辛亥革命前 剃发留辫 顶戴花翎 长袍马褂 大人 老爷 跪拜 作揖 缠足 辛亥革命后 强令剪辫 中山装 旗袍 先生 某君 鞠躬 握手 天足 A.大众传媒的发展 B.习俗风尚的变革 C.交通工具的更新 D.通讯设施的完善 12.(2分)如图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它可以用来研究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 B.清帝退位 C.一二•九运动 D.庆祝抗战胜利 13.(2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向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其中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先驱的是()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周恩来 14.(2分)如图是新中国的将军外交家黄镇在1935年创作的一幅漫画,这幅画定格了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下列诗歌与之反映的史实相符的是()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5.(2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一次重要会议是在与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召开的,同时这次会议还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A.中共二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6.(2分)在武昌洪山修建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官兵烈士墓中,安葬着191位革命士兵。墓碑上镌刻着“精神不死”“先烈之血,主义之花”等词句。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亊件是()A.武昌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北伐战争 D.武汉会战 17.(2分)抗日战争爆发后,对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起到重要作用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八一三事变 D.黄埔军校建立 18.(2分)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其公祭的对象是()A.国民大革命死难者 B.抗日战争死难者 C.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D.解放战争死难者 19.(2分)毛泽东指出《双十协定》“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协定,这是历史上未有过的。”与此协定签署相关的事件是()A.国民党一大 B.中共七大 C.抗战胜利 D.重庆谈判 20.(2分)一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收集了四处纪念馆的参观券。按其纪念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④③ B.①④③②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21.(2分)北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众多的遗迹。这些历史遗迹在解放战争中得以完整保存下来,主要得益于()A.北平和谈 B.北平和平解放 C.南京解放 D.开国大典 22.(2分)1949年,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是()A.1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23.(2分)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A.巩固新生政权 B.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24.(2分)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完成 25.(2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2分)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列强的入侵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
材料一 近代前期列强三次侵略战争局部地图(1)观察三幅地图,将它们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材料二 中国近代三个不平等条约内容节选(2)依据材料二,请依次写出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3)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怎样的政治局势? 27.(13分)19世纪中叶后,面对西方国家的人侵,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
[来源:Z|xx|k.Com](1)上述图示呈现了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不同派别的主张,请写出各项主张对应的事件名称。
(2)任选其中一个事件。说明其对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影响。
(3)结合所学,总结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史轨迹。
28.(11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始了艰苦的探索。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于2017年10月31日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参观,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
(1)为什么中共中央常委要专程去上海和嘉兴参观? 材料二(2)依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3)结合所学,谈一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认识。
29.(14分)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人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材料一(1)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一中“抗战14年”开始的时间。
(2)请你参照示例D,写出A、B、C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名称。
材料二 太平洋战争后,援助中国的物资81%是由驼峰航线来完成的。动用飞机2000余架,运送各类物资近80万吨。“美国空军在驼峰航线一共损失飞机468架,平均每月达13架;
牺牲、失踪的飞行员和机组人员共计1579人。” ﹣﹣根据美国《白宫文件》(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解答】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第一幅浮雕就是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的领导者是林则徐。依据所学知识,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成为无愧的民族英雄。
答案:A。
2.【解答】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太平天国运动兴起,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B符合题意。
答案:B。
3.【解答】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阶级不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他们的目标是“有田同耕”,是局限在农业上的。他们的目标是“有田同耕”,局限在农业上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不包括在中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B。
4.【解答】据本题关键句“兴办洋务企业,创建近代海军,探索自强道路”和“代表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位历史人物是李鸿章。近代中国腐败落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多次代表清政府和帝国主义谈判签约的是李鸿章,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等;
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还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C符合题意。
答案:C。
5.【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创大生纱厂可知引人是张謇。《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故张謇主张实业救国。
答案:A。
6.【解答】甲午战后,由于大量赔款,清政府出现财政困难,所以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D。
7.【解答】图片是商务印书馆的标识。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它最初专营印刷,后来成立印刷所、编译所和发行所,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答案:C。
8.【解答】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答案:D。
9.【解答】题目给出的图片中有民国三八年字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38﹣1=1949年。
答案:C。
10.【解答】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从此进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袁世凯在1915年称帝,后爆发护国运动,1916年3月取消帝制。此后,中国进入北洋各系军阀混战的局面。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独裁统治,妄想复辟帝制的是袁世凯。
答案:D。
11.【解答】材料中“发式、服饰、称谓、礼节、脚形”属于人们日常生活习俗的范畴,从材料可知,辛亥革命前后,人们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答案:B。
12.【解答】由“北京学生示威游行路线”图中,火烧赵家胡同曹汝霖住宅,结合所学,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在行进途中,火烧赵家胡同曹汝霖住宅。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五四运动。
答案:A。
13.【解答】根据课本所学,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指出它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并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李大钊第一个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先驱。
答案A。
14.【解答】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指的是秋收起义,发生于1927年;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渡江战役,发生于1949年;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指的是红军长征,发生于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指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发生于1950年。
答案:C。
15.【解答】据所学知,1935年,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答案:C。
16.【解答】据“在武昌洪山修建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官兵烈士墓中,安葬着191位革命士兵。墓碑上镌刻着‘精神不死’‘先烈之血,主义之花’等词句。”可知,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北伐战争。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1926年7月,北伐军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湖南、湖北是主战场,那里有吴佩孚的主力把守;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猛攻武昌,经过激烈战斗,北伐军登上武昌城头。吴佩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之后北伐军又集中力量进攻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答案:C。
17.【解答】抗日战争爆发后,对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起到重要作用的事件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答案:B。
18.【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开始的时间,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等死难者而设立国家公祭日。
答案:C。
19.【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双十协定》是1945年10月10日国共重庆谈判签订的,D项符合题意;
国民党一大召开于1924年,主要内容是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国七大召开于1945年,主要内容是制定党的政治路线,与国共谈判无关;
抗战胜利的时间是1945年8月,且《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在抗战胜利后通过谈判签订的。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D。
20.【解答】观察题干四处纪念馆的参观券,其纪念的历史事件是北伐战争、辽沈战役、抗日战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年7月;
辽沈战役发生在1948年;
抗日战争胜利发生在1945年;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生在1927年。其发生的先后顺序①④③②。
答案:B。
21.【解答】北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众多的遗迹。这些历史遗迹在解放战争中得以完整保存下来,主要得益于北平和平解放。1948年11月,东北解放军又挥师入关与华北解放军合力在林彪、罗荣桓、聂荣臻领导下进行平津战役,1949年1月,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的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保护了北平这座驰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免遭战争破坏,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答案:B。
22.【解答】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使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了国家主人。1949年,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是10月1日。
答案:D。
23.【解答】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获得大团结。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新中国成立初,美国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为保家卫国,中朝人民共同作战,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战争结束。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三者都是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措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巩固新生政权。
答案:A。
24.【解答】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经济经济已经取代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符合题意。
答案:C。
25.【解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D符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解答】(1)据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幅地图分别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鸦片战争。故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③②①。
(2)据材料二可知,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3)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或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政治局势。
故答案为:
(1)③②①。
(2)《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3)中国近代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或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7.【解答】(1)据题干年代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他们以“自强、求富”为名,主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提出变法图存的口号,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的口号,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旗帜,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的过程。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结合所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史轨迹是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
故答案为:[来源:学科网](1)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
28.【解答】(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由于敌人破坏,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因此中共中央常委要专程去上海和嘉兴参观。
(2)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创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故答案为:
(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由于敌人破坏,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创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来源:学§科§网Z§X§X§K](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29.【解答】(1)据所学知,“抗战14年”开始的时间1931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2)由图A及“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可知,这反映的是七七事变,这是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由图B及“1938年春”“李宗仁”“台儿庄”可知,这反映的是台儿庄战役。由图C及“1940年”“八路军”“100多个团”可知,这反映的是百团大战。
(3)由材料二“太平洋战争后,援助中国的物资81%是由驼峰航线来完成的。动用飞机2000余架,运送各类物资近80万吨。‘美国空军在驼峰航线一共损失飞机468架,平均每月达13架;
牺牲、失踪的飞行员和机组人员共计1579人’”并结合所学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中华民族实行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得到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援等。
故答案为:
(1)1931年。
(2)A七七事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3)中华民族实行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得到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援等。
第四篇:【提高练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畅言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1949年的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其历史意义不包括()A.国家独立人民当家作主 B.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C.壮大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 D.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开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事件是()A.新中国成立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五四运动开始 D.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畅言教育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C.确定了国旗与国歌 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为什么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还要将曾经激发中华民族英勇战斗的《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呢?为什么还要时时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呢?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是()A.学以致用 B.知耻后勇 C.居安思危 D.闻鸡起舞
5.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6.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宣告:“我们再也不是一个被侮辱的民族,我们已经站起来了!这表明中国()A.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B.已经彻底消灭了剥削制度 C.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已经完成 D.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这个“新”主要是指()A.国家的名称变了 B.国家的性质变了 C.国家的发展水平变了
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D.人民的生活变了
畅言教育
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9.1951年它以和平的方式获得了解放,60年代它经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今天它已发展成为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这里的“它”是指()A.新疆 B.西藏 C.内蒙古 D.青海
10.2009年3月28日,西藏自治区各届干部群众一万余人在布达拉宫广场集会,热烈庆祝第一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1951年。其解放方式是()A.和平解放 B.武力解决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二、材料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次影响重大的会议】
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共622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1)这次会议通过了什么纲领?它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2)下列图片中与这次会议的决定无关的是?
畅言教育
【一场全民参加的盛宴】
来源学#科#网
材料二:巍峨的华表,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3)诗歌中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诗歌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谁?
(4)请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畅言教育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明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更不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2.【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A项符合题意;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3.【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同纲领》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文献,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4.【答案】C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将曾经激发中华民族英勇战斗的《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目的是为了居安思危。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C。5.【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标志着中国人民 “命运自己主宰”开始,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认识, 1949年9月,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畅言教育
会议还通过了关于新中国成立的相关事宜,表明我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故选A。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至此结束,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ADC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不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该说法正确;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该说法正确;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该说法正确。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需要分清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而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即变私有制为公有制,至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据此即可得出答案。9.【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并在60年代废除了农奴制,建立了西藏自治区。所以答案选B 10.【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的具体时间是1951年10月。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二、材料题 11.【答案】
(1)《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2)国徽
(3)开国大典;毛泽东
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畅言教育
(4)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解析】
第(1)问,从材料可知此次会议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通过的文件是《共同纲领》,考查它的性质。
第(2)问,国徽是在1950年由梁思成、林徽因等人设计。
第(3)问,有材料可知是开国大典的盛况,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第(4)考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第五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政治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八下知识点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规定的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是什么)
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规定的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我国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5.我国宪法是如何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我国宪法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的?/为什么说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3)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5)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从而保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
6.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该怎么做?(怎么样)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我国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1)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宪法保护的人权主体和内容十分广泛。
(2)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3.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各级国家机关应该如何采取措施保护和促进人权?
(1)立法机关在立法过程中应当依据宪法,规范立法权的行使,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立法保障)(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执法保障)(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保障)(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知识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普法)
*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
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一)组织国家机构
1.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怎么样)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3)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二)规范权力运行
1.为什么我国宪法要规范权力的运行?
(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2)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3)
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4)总: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2.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怎么样)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2)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法定职责必须为)(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国家四大机关: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统称司法机关)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本课易错点】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是错误的,因为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国家权力:是政治概念。是指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机器来实现其意志和巩固其统治的支配力量,通常被称为公权力。与服从相对应。
公民权利:是法律概念。是由法律规范所认可的一种法律上的资格,即法律关系主体一方要求另一方作为或不作为的可能性。与义务相对应。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一、坚持依宪治国
(一)根本活动准则
1.宪法的构成: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2.为什么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总纲)
(1)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①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②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要求】:
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3)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②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③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二)最高的法律效力
1.宪法的地位:(是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总纲)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2)从法律效力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①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看: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①全面依宪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体系。
②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③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加强宪法监督
(一)监督权力行使(他律角度---依靠制度)
1.为什么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2.如何保证国家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
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3.人大如何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怎么样)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二)增强宪法意识(自律角度---自觉践行)
1.公民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1)学习宪法。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2)认同宪法。我国宪法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4)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政治权利和自由:
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地位:选举权和被包括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2)政治自由
①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监督权
①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②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人身自由
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含义: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内容: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3)住宅不受侵犯。
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法律依据: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二)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1.社会经济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
(1)财产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2)劳动权
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3)物质帮助权
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文化教育权利: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1)受教育权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2)文化权利
公民的文化权利的内容: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3.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和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二、依法行使权利
(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1.行使权利的界限是什么?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行使权利有界限的原因:
(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他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2)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3)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二)维护权利守程序
1.公民行使权利的要求及意义
要求: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意义: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2.公民维护权利的途径和方式:①协商;②调解;③仲裁;④诉讼
3.协商——(1)适用的维权行为: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2)优势: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3)程序: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
4.调解——(1)含义: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2)方式:我国的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
5.仲裁——(1)适用的维权行为: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2)程序: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
6.诉讼——(1)诉讼机关:人民法院
(2)种类:①民事诉讼——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
②刑事自讼——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的行为
③行政诉讼——对行政机关的违法或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
第四课
公民义务
一、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
1.原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2.具体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怎样遵守宪法法律?
①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②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护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③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二)维护国家利益
1.公民维护国家利益的表现: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我们公民应当如何做?
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诸的关系。
(三)依法服兵役
1.原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2.我国的兵役制度: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
(四)依法纳税
1.原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偷税的后果: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其他义务
①劳动的义务;②受教育的义务;③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④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⑤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二、依法履行义务
(一)权利义务相统一
★1.如何理解权利义务相统一?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
2.公民权利义务相统一,有哪些现实意义?
(1)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2)反过来,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更好的条件。
3.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公民如何做?
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二)法定义务必须履行
1.为什么说法定义务须履行?
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2.怎样履行法定义务?
(1)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依据法律规定,有的法定义务要求公民必须做出一定行为,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2)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三)违反义务须担责
1.什么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违法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2.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违法行为)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①违反民事法律——承担民事责任(如:民事赔偿)
②违反行政法律——承担行政责任(如:行政拘留、行政罚款)
③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承担刑事责任(如: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五课 我国基本制度
一、基本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为主体
1.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经济形式?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我国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和国家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1)含义: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2)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3)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
(4)国家政策: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5.我国集体经济的含义、作用和国家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1)含义:是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2)作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
(3)国家政策: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作用和国家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1)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2)作用: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国家政策: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2)我国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被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根本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各自的权利或职权是什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
(2)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2.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2)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3)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4)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
三、基本政治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它的内容是什么?
(1)政党制度:我国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内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2.我国的政党制度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我国的民主党派的地位或作用是什么?
这些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
4.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中国人民政协的地位、工作主题和职能分别是什么?
(1)地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2)工作主题:团结和民主。
(3)职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6.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2)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政策决策。
(3)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4)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国形成的民族关系是怎样的?民族分布特点又是怎样的?
五十六个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2.我国的民族制度是什么?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实行这一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如何实施的?
(1)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有哪些?
(1)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2)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3)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4)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什么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包括哪些?
(1)含义: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包括: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2.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职能是什么?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3.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3.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它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1)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根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权。
(2)决定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3)任免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力。
(4)监督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本级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
二、国家行政机关
(一)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1.什么是行政机关?我国的行政机关是如何组成的?我国的行政机关是如何运行的?
(1)含义: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
(2)组成:我国行政机关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
(3)运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都设若干工作部门,这些部门分工不同,分别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它们又相互配合,共同致力于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3.行政机关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二)行政机关的职权
1.我国最高的行政机关是什么?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
2.行政机关的职权是什么?
(1)根据宪法,我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
(2)行政机关层级不同,职权也不同。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3.行政机关怎样做到依法行政?
(1)从行政机关自身来讲,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行政机关享有哪些职权,具体如何行使职权,都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2)从外部来讲,行政机关的职权通常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实施。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出现履职不力、监管缺失、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
现代政府的基本特征:法治政府
三、国家司法机关
我国的司法机关是什么?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一)人民法院
1.人民法院性质及分类
(1)性质:国家的审判机关
(2)分类: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等。
2.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有哪些?
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是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3.人民法院如何依法行使职权?
(1)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人民法院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二)人民检察院
1.人民检察院性质及分类
(1)性质: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2)分类: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
2.人民检察院的基本职权有哪些?
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的公正,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3.人民检察院如何依法行使职权?
(1)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