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立宪党导制(九):二元宪治与双层民主

时间:2019-05-14 18:37: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立宪党导制(九):二元宪治与双层民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立宪党导制(九):二元宪治与双层民主》。

第一篇:论立宪党导制(九):二元宪治与双层民主

论立宪党导制

(九):二元宪治与双层民主

更多美文请见

www.xiexiebang.com编者按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四条要求,即

一、人民民主;

二、依法治国;

三、人权保障;

四、宪法至上。走中国特色的宪政之路,将宪政的普遍适用性和中国特殊国情相结合,是中国未来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也是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对有中国特色的宪政之路的理论探索,不仅是政治学界与法学界的重要命题,也是每一位关心国运民瘼的学者重大使命。在此意义上,中国政法大学柯华庆教授团队关于“立宪党导制”的研究极富现实与历史意义。他们认为:宪政是摒弃革命思维,崇尚改良道路的制度设计,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历史,不同国家政治力量分布也不相同,因此不同国家所采取的宪政模式自然不同。我们在赞同立宪政治的价值时要按照自身的国情选择自身的宪政道路,进行最适合中国的宪政制度设计。立宪党导制就是在宪法中明确人民主权,规范一党的领导,人民主权和党的领导有机统一在宪法中,宪法和党章并存的二元宪政体制。立宪党导制是中国的现实,只不过现在是以潜规则形式存在,不规范的地方很多,我们需要将其变成明规则,使之制度化和规范化。立宪党导制的价值是共同自由,即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相结合的共同体的自由。立宪党导制的理论基础是适度赋权论,即公民将一部分权利保留,也就是宪法中的基本权利,不容许任何包括政府在内的主体的侵犯,同时公民赋予政府一部分权利,任由政府自由支配。适度赋权论是一种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体制的理论。立宪党导制的基本要求有:一个全民性的先进党领导,宪法与党章并存的二元宪治,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并存的双层民主、党内法规、国家法律和党导法规三法一体的法治结构,一党领导三权分立的政体结构。现代政治都是立宪政治,任何文明国家都应该也将会接受宪政价值,因为宪政是宪法下的政治,保障的正是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关键词:适度赋权论 实效主义 共同自由 双层民主 三法一体 党导政分

论立宪党导制文

柯华庆全文发表在《战略与管理》2015年第7期 目录导言:正名第一章:制度方法论1.1,制度的三性1.2,制度的借鉴1.3,制度的实效1.4,制度的改良1.5,实效主义新猫论1.6,反对教条主义1.7,衣服合体伦与鞋子合脚论1.8,摒弃非黑即白思维第二章:适度赋权论2.1,专制与自主2.2,人民主权理论2.3,制宪权2.4,宪政原则及其理由2.5,适度赋权论2.6,宪治的价值2.7,宪治的改良性2.8,三大立宪政体第三章:立宪党导制的基本要求3.1,一党领导3.2,二元宪治3.3,双层民主3.4,三法一体3.5,党导政分第四章:新宪法的总体设计第五章:立宪党导制不是什么5.1,不是党主立宪制5.2,不是党国宪政或者一党宪政5.3,五项根本法?5.4,实证的、规范的还是实效的宪治之路?结语:立宪党导制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正

文 3.2 二元宪治

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提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习近平同志讲求实效的一贯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宪法实施的前提是宪法必须是规范性的和可实施的,作为中国最根本政治制度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在宪法的规范之下,宪法的实施才有意义。如果我们不能在宪法中规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的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就是空话,中国共产党就永远游离在宪法法律之外,中国的政治就永远是潜规则,在现实中也只有通过党的领导人的道德自律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就是空谈,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没有保障。

立宪党导制的精髓就是在人民主权基础上的一党领导,是宪法与党章并存的二元宪治,通过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方式将党的领导和人民主权结合在一起。立宪党导制有点像两层复式结构住宅,分为上下两层,通过楼梯将上下两层连接起来,下层是人民主权,是主体结构,上层是党的领导,宪法是联接上下层的楼梯。立宪党导制坚持人民主权,而非党主权,这是宪治的基石,立宪党导制同时肯定代表全民利益的先进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立宪党导制不是立宪的一党主权制,而是立宪的一党领导制。立宪党导制是中国的现实,只不过现在是以潜规则形式存在,不规范的地方太多。我们要不要将潜规则变成明规则?将隐形规则显性化?如果我们要真正推行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法治就是明规则之治。

二元宪治意味着一方面有适用于全国人民的法律,另一方面有适用于党员和党组织的党章党规,国法党规统一在宪法之中。教条主义者常常受非此即彼思维的影响,认为一个国家要么是民主的,要么是专制的,要么是宪政主义,要么是反宪政主义。这样的学者可能将立宪党导制归为党主权,是***,而我们所说的立宪党导制是人民主权和党的领导的相结合,主权在民,中国共产党仅仅行使领导权,而且领导权是在宪法规范下运行,党的领导不可能是任意和专政的。立宪党导制要求通过党内法规和党导法规对党进行规范,将党员和党组织关进党规的钢笼子里,从而实现民主和“专制”、集权和分权的双重优势。

立宪党导制意味着民主是双层的,既有人民民主,也有党内民主,集中民主制将两者连接起来;立宪党导制的法治是统一的,通过党导法规体系将党内法规体系和国家法律体系连接起来,形成三法一体的规范结构;立宪党导制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打造党导政分的政治运行体制。3.3 双层民主

宪治的本质是民主政治,有效实现宪治的国家的民主模式都是基于该国的政治体制和民主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所确立的。中国民主最突出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主权,所以中国的民主模式只能是党导民主。党导民主是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相结合的双层民主模式,党导民主实际上是一个先进党来引领人民民主的发展。中国有十三亿多人口,是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群体,中国共产党的人数达到了全世界排名第十四大国的人口数量。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分别是什么性质的民主?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又通过何种民主途径连接起来呢?

我国的宪法和党章宣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就意味着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民主模式都是民主集中制。然而,民主集中制是我们见到的最混乱的中国政治概念,在没有明确是在哪种意义上用时,张三所说的民主集中制和李四所说的民主集中制可能正好相反。我们需要花费比较多的笔墨来说明其因果,可以说中国政治的奥秘就在此。有学者指出:“民主集中制既是党的组织原则,也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因此而有效地组织起来。如果说西方的政治模式是代议制民主,中国的政治模式则是民主集中制。支撑‘中国模式’的根本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生命力和优势来自民主集中制。” 中国区分国体和政体,西方国家没有国体之说,只有政体,发达国家的政体基本上是代议制民主,与之相对应的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因为政体的组织原则是政治最重要的原则。3.3.1 列宁的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最初是由列宁提出来的,列宁的民主集中制实质上是民主之后的集中制,是集中制。列宁最初提出“集中制”是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说:“作为党组织的基础的基本思想,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第一个思想,即集中制思想,是从原则上确定了解决所有局部的和细节的组织问题的方法。”,“是唯一的原则性思想,应该贯穿在整个党章中”,“集中制要求中央和党的最遥远、最偏僻的部分之间没有任何壁障”,“中央有直接掌握每一个党员的绝对权力。”。很明显,列宁所说的是“集中制”,与民主没有什么关系。列宁的话有三层含义:1,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原则;2,集中制是唯一原则;3,中央集中制对所有党员有绝对权力。列宁这里所讲的实质上不是集中制,而是中央专制独裁。1904年,卢森堡对列宁的“集中制”思想提出了批评意见,她在《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组织问题》一文中,虽然认为集中制对于改变党组织的分散性是必要的,但她强调,集中制根本不是在工人运动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实现的绝对概念;社会民主党不能建立在党的战士对中央机关盲目听话和机械服从的基础上。按照列宁集中制的原则,“中央委员会成了党的真正积极的核心,而其他一些组织不过是它的执行工具而已。”卢森堡因此认为列宁的集中制是“极端的集中主义”、“无情的集中主义”。卢森堡的批评无疑是正确的。针对卢森堡的批评,列宁在1905年将“集中制”的概念更改为“民主集中制”的概念。列宁申明,集中制有专制主义的集中制、官僚主义的集中制,而俄共所实行的则是民主的集中制。在1905年12月俄共第一次代表会议上,列宁提出:“党是根据民主的原则组织起来的。这就是说,党的一切事务由一律平等的全体党员处理或者通过代表处理;并且,党的所有负责人员、所有领导人员、所有领导机构都是选举出来的,是必须向党员作报告的,是可以撤换的”。1906年俄共四大所通过的党章规定:“党的一切组织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在列宁的这段话里说的都是民主制,与他说的中央专制独裁更没有关系,列宁的集中制与民主制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要从民主制说起。民主(Democracy)的字源来自古希腊语:δημοκρατ?α(dēmokratía),意为由人民统治;这个字由古希腊语:δ?μο?(dêmos,人民),以及古希腊语:κρ?το?(kratos,权力或统治)所组成。这个字被用来形容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城邦中的一种政治制度,以雅典为代表,它的最显著特征是将统治权力交给城邦中的多数人,相对而言,将权力交给单一个人的,称为独裁统治;交给少数人的,则称为寡头统治。民主的定义是: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制不是一盘散沙的无政府主义,只是多数人的统治,怎么实现多数人的统治呢?就是少数服从多数,也就是最终执行的是多数人的意见,因为“集中”了多数人的意见,所以说,民主制是集中制。既然民主制是集中制,那么列宁所说的民主集中制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只能从时间上分开才可以理解。党的基层组织和党中央最开始都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建立起来的,最后集中到了中央,然后中央就拥有了集中起来的权利,中央就可以高高在上执行中央的意志,而且是对所有党员有绝对的权力,肯定会出现多数人的暴政,所以列宁的民主制是中央独裁,只不过是民主之后的独裁。西方代议制民主也是先民主选举,然后选举出来的政权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执政,只不过代议制民主国家有权力分立制度来限制被选出的政府的意志,保障宪法中所规定的基本权利,而且执政者干满一届之后,选民可以重新投票可以将当初选出的政府选下来。如果列宁说的民主集中制就是先民主后独裁,那确实既不同于民主制也不同于独裁制,也不同于列宁所说的专制主义的集中制、官僚主义的集中制,因为后者一直就是专制的,没有经历民主集中的过程。列宁的所谓民主集中制实质上就是民主之后的专制。设想一个金字塔结构,民主是从塔底到塔尖,专制是从塔尖到塔底,这两者本无绝对的优劣之分。“民主”就曾经长期被社会上层精英视为“洪水猛兽”,如今,“民主”已经成为不用怀疑的褒义词,“专制”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贬义词,而“集中”则比较中性,我们就仍然用“集中”,但实质上指的是从上往下的专制,而不是自下往上的“集”中。这样说明之后我们就可以说列宁的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之后的集中。事实上,列宁对集中的强调一直贯穿于其政治生涯的始终。1920年列宁仍强调:“无产阶级的无条件的集中制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 列宁还将集中制的原则推广到了第三国际。1920年7月,他在《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的报告中,将“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作为加入共产国际的重要条件。他强调:“共产党必须按照高度集中的方式组织起来,在党内实行像军事纪律的铁的纪律,党的中央机关必须拥有广泛的权力,得到全体党员的普遍信任,成为一个有权威的机构。只有这样,党才能履行自己的义务。” 3.3.2 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结合制

中国共产党最初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按照加入条件中国共产党自然应该以“民主集中制”作为自己的组织原则。将民主集中制原则正式写入党章的是中共六大(1928年)。六大党章明确规定:“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其他支部一样,其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中共七大(1945年)通过的党章第十四条对民主集中制作了如下概括:“民主的集中制,即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该规定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内涵。至今为止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基本上仍然是1945年的规定,仅仅是去掉了“在”和将“领导”改为了“指导”,事实上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出版后改名为《论党》)中用的就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的解释大大扩展了列宁最初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解,此时取名为“民主集中结合制”可能更好,因为该原则实际上包含了民主集中制和集中民主制。

什么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什么是集中领导下的民主?刘少奇在七大所作的《论党》中作了解释。关于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刘少奇的解释是:“党的领导机关是在民主基础上由党员群众所选举出来并给予信任的,党的指导方针与决议是在民主基础上由群众中集中起来的,并且是由党员群众或者是党员的代表们所决定、然后又由领导机关协同党员群众坚持下去与执行的。党的领导机关的权力,是由党员群众所授予的,因此,它能代表党员群众行使它的集中领导的权力,处理党的一切事务,并为党的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所服从。党内的秩序,是由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各个部分组织统一服从中央的原则来建立的。这就是说,党的集中制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不是离开民主的,不是个人专制主义。”关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刘少奇说:“党的一切会议是由领导机关召集的,一切会议的进行是有领导的,一切决议和法规的制订是经过充分准备和仔细考虑的,一切选举是有审慎考虑过的候选名单的,全党是有一切党员都要履行的统一的党章和统一的纪律的,并有一切党员都要服从的统一的领导机关的。这就是说,党内民主制,不是没有领导的民主,不是极端民主化,不是党内的无政府状态。”刘少奇还特别指出:“党内民主的集中制,即是党的领导骨干与广大党员群众相结合的制度,即是从党员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党员群众中坚持下去的制度,即是反映党内的群众路线。”而且刘少奇还批评了对民主集中制的两种错误理解:仅仅是集中和仅仅是民主。明确指出,“党内反民主的专制主义倾向,和党内极端民主化的现象,是党内生活上的两种极端现象。而极端民主化的现象,又常常当作专制主义倾向的一种惩罚而出现,凡是专制主义倾向较严重的地方,那里就可能出现极端民主化的现象。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都极大地妨害与破坏党内的真正统一与团结,全党必须警惕,严防这些现象的发生。”我们之所以大段引述刘少奇的话是希望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至今没有实质上的变化。

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二章 “党的组织制度”第十条明确提出“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有六条:

(一)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二)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

(三)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四)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五)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六)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我们可以初略分析一下这些规定。“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党的组织是不是由党员选举产生的。“少数服从多数”是明确的民主原则,没有多大争议。“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中非常明显是集中制,问题在于上级是怎么产生的?难道不依赖于下级吗?第五款“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何谓“集体领导”?在有争议时是少数服从多数吗?还是由一把手最终说了算?现实中是由一把手说了算的,这又是一个中国政治生活中的潜规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中用“民主集中”是循环定义的。我们由此大致可以得出几条结论:第一、民主集中制是想将民主和集中的优点都集中起来;第二、民主集中制偏重集中;第三、民主集中制中民主与集中可能会发生冲突,这些冲突怎么解决并没有说明,现实中肯定是强者取胜,也就是一把手专权。第四、民主集中制的操作性比较差,操作比较低就没有办法规范化和制度化,自由裁量权比较大,人治的成分比较多。正是因为民主集中制中民主与集中的冲突没有解决办法,操作性比较低,而且本来就偏重集中制,所以总体来说民主集中制是集中制,而民主的成分到底有多少则依赖于每个单位“一把手”的民主意识。3.3.3 国家的民主集中结合制

民主集中制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也是国家基本制度。毛泽东很早就将民主集中制作为建立新中国的组织原则。早在1937年7月23日,毛泽东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中明确指出:“政府如果是真正的国民政府,它就一定要依靠民众,要实行民主集中制。他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最有力量的政府是这样的政府。”1937年10月25日,毛泽东在与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系统阐述了民主集中制:“政府的组织形式是民主集中制,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将民主和集中两个似乎相冲突的东西,在一定形式上统一起来。……民主和集中之间,并没有不可越过的深沟,对于中国,二者都是必需的。一方面,我们所要求的政府,必须是能够真正代表民意的政府;这个政府一定要有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人民也一定要能够自由地去支持政府,和有一切机会去影响政府的政策。这就是民主制的意义。另一方面,行政权力的集中化是必要的;当人民要求的政策一经通过民意机关而交付与自己选举的政府的时候,即由政府去执行,只要执行时不违背曾经民意通过的方针,其执行必能顺利无阻。这就是集中制的意义。只有采取民主集中制,政府的力量才特别强大,抗日战争中国防性质的政府必定要采取这种民主集中制。”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设想了新民主主义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权组织,应该采取民主集中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大政方针,选举政府。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就是说,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只有这个制度,才既能表现广泛的民主,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高度的权力;又能集中处理国事,使各级政府能集中地处理被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委托的一切事务,并保障人民的一切必要的民主活动。”民主集中制不仅仅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政体,也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条就是民主集中制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这些原则都不具体明确,不同的人在使用这些原则时差别很大。例如,“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实践中会出现“一统就死,一放就乱”。

民主集中制实质上是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制度,希望实现《中国共产党章程》上所说的“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非此即彼的思维中,这些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但突破了非此即彼思维,这些是可以实现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通过具体的制度组合来实现这些目标。法治要求明确的规则和具体的规范,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下我们需要将民主集中结合制真正制度化和规范化,不管是党还是国家都需要分门别类将民主和集中落到实处,具体到哪些事情需要民主、哪些事情需要集中,而不是像现在不清不楚模模糊糊,使得我们的政治没有确定性。3.3.4 党导民主制

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现在都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已经有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也有了,但关于党中央组织的选举规则还没有,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怎么衔接也没有具体的规则,党导民主需要建立起从党内民主到人民民主之间的确定的规则桥梁,这个桥梁现在是以潜规则的集中民主制来实现的,一般情况下,重大事项都是先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或者中央委员会通过民主集中制决定之后再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进行讨论贯彻落实。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之间的党导民主也需要通过明确的规则进行规范,这也是立宪党导制双层结构所必须解决的根本性法治统一问题。

第二篇:一论“党主立宪”公众演讲与七一优秀党员发言稿

一论“党主立宪”公众演讲

一、党主立宪制概念的逻辑渊源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下列一些政体:

1、自主政体。这种政体存在于原始社会早期。在这种政体下,不存在多数服从少数或少数服从多数。每个社会成员都处于自主状态,社会活动建立在参与者完全自愿的基础之上。

2、宗主政体。这种政体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后期和奴隶社会前期。其特征是:社会或国家的重大事务由一个或多个宗族首领当家作主。中国古代的尧、舜、禹时代和梭伦改革前的雅典就存在着典型的宗主政体。今天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基本上是宗主政体,该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就是由七个酋长(宗主)组成的联邦最高委员会。

3、君主政体。这种政体存在于奴隶社会后期和封建社会时期。国家和社会一切重大事务由君主一人当家作主,君主世袭并且不受任何法律约束。

4、党主政体。这种政体存在于近现代社会,其特征是:国家和社会的重大事务由一个政党当家作主。国家机关是党的执行机关,执政党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而不是通过选举取得政权。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党主政体。

5、民主政体。这种政体存在于近现代的发达国家,其特征是: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由经公民选举产生的代表机关当家作主。代表机关内少数服从多数。巴黎公社的政体是典型的民主政体。

6、君主立宪政体。这种政体是君主政体与民主政体的混合,其特征是:国家权力由世袭的君主和民选的代表机关共同执掌。英国和日本就长期采用这种政体。

7、宗主立宪政体。这种政体是宗主政体与民主政体的混合,其特征是:国家权力由宗主和民选的代表机关共同执掌。如梭伦改革后的雅典政体就属于这种政体。

既然历史上出现过君主制与民主制以及宗主制与民主制的结合,为什么我们不能设想党主制与民主制的结合呢?既然有了君主立宪的概念,为什么不能演化出党主立宪的概念呢?

二、党主立宪制的基础和前提

现在通行的权威观点认为:我国的政体是民主政体,具体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理由主要有三点:

(一)我国的其他制度(如军事制度、政党制度、司法制度、教育制度等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派生的,都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而其他制度只能表现社会政治生活的某一方面。

(三)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产生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一切国家权力。然而,现实的政治生活告诉我们,上述三点理由并不那么充分。

方案之一,实行多党制或一党多派制,不同党派自由竞争,轮流执政。

多党制在一些发达国家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政体形式,最近,缅甸、阿尔及利亚、匈牙利也正朝这个方向努力。但在中国,却不宜实行。中国的特点在于: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解放的贡献,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心理各方面对全社会的渗透是缅甸的社会主义纲领党、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阵线、匈牙利的工人党所无法比拟的。在中国搞多党制群众不会积极响应。如果勉强地搞多党制,有可能导致国家的**和分裂。同样道理,作为多党制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一党多派制也不是现实的可行方案。

方案之二:真正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切权力归“苏维埃”。

这种方案也不是切实可行的。从理论上讲,真实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比多党制这种典型的民主制度更高的民主制度。这一点,列宁在反击考茨基对苏维埃制度的攻击时早就作过论证。可惜的是,十月革命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理想还未能实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巴黎公社创造的政体形式,虽然它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它却是真实的。中国和苏联之所以未能实行真实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于其客观情况与巴黎公社相比有三点重要不同:

七一优秀党员发言稿

目录

马迹塘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做为一名年轻党员,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也没有取得多少成绩,大家却给了我这么多的偏爱和这么高的荣誉。我知道我工作和学习的进步,同大家的关心、支持、帮助是分不开的,值此之际,我向在工作生活中关心、支持、帮助我成长进步的领导和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举七月之圣火,昭示我们负重前行,知难而进,擎七月之红旗,我们将倍加努力,为打造西部重镇献计献策,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以此来回报大家对我们年轻干部的厚爱,并决心做到: 在工作中树立服务群众的“奉献形象”,保持共产党先进性,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题,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在学习上以加强学习为重点,学好政治思想理论,学习科学知识,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用先进的科学理论丰富自己、武装头脑,做善于学习的表率;在责任上以无私奉献为支点,任何理由都不会成为我放弃工作责任的借口。并将永远怀着火热的耐心,踏踏实实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我的每一块土地上贡献我的青春和热血。

“希望与困难同在,挑战与机遇同行”,面对新的困难,新的激流、新的险峰、新的考验,只要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党员干部共同努力下,何愁征途难关不能攻破?何惧前方险峰不能跨进?我们将以必胜的信心,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加速马迹塘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先争优,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工作中树立服务群众的“奉献形象”,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题,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在学习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学习党的政策理论,坚持党的路线方针,用先进的科学理论丰富自己、武装头脑,做一名党在基层的方针政策不折不扣的贯彻者和执行者。

我坚信,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党员干部共同努力下,对党怀着一颗火热的心,以必胜的信心,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共和的明天会更好,党的事业会更加辉煌!

谢谢!

位更是源于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作为一名教师,我的大部分生活都是与学生联系在一起的,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欢笑,也有眼泪,但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没有退缩,我认为自己个性当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轻言放弃,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力去做好。我用一件一件的小事,一点一滴的行动去履行一名教师的职责,去诠释一名共产党员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忠诚,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每个党员的行为,映照着人心向背;忠诚,是人的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行动。在人生的辞典里,爱一词最为广博而深奥,但在每个人爱与被爱的生活中,它显得又是那么单纯与具体.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教育学生最好的方法是爱。

在这里,我想讲述在我从教生涯中记忆深刻的几段经历。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除了父母,教师是和学生相处时间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楷模。教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1997年,那时我还在广西工作,我带一个班的学生到山心一中开展教育实习,初二(3)班的实习生向我反映,她们班上有个叫黄君青的女生,父亲刚刚去世,而母亲又没有工作,还有一个弟弟也在同一所学校读初一,家庭生活困难,学业更是无以为继,提出要退学。这件事情让我的心里顿时沉重了起来,我午饭也顾不上吃,和实习生

赶到了那个女生的家里。当看见简陋的毛砖房里唯一的“电器”就是一个落满灰尘的灯泡的时候,我的心被深深的触动了,当场把身上仅有的几十块钱捐给了这位学生,在我的带动下,实习生中掀起了为这对姐弟捐款的活动。实习结束了,可我依然牵挂着这对姐弟,为了生计,姐弟俩的母亲到广东打工,所以,逢年过节我就把他们请到我家来和我们一起过节。我想实习生的捐款只能解决他们暂时的困境,要是没有别人继续帮助的话,姐弟俩一定会失学。虽然当时我的月工资也只是仟元左右,但为了不使这对姐弟辍学,我还是决定资助他们直至完成初中学业,在我的帮助下,姐弟俩也顺利的完成了学业。

我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教师的爱心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却是一生的。曾有位学生对我说“老师,从你的身上我们学会了如何去做人、做事。”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就是一种良心的职业。是的,只有我们做教师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工作不能用简单的时间和量来衡量,学生占据你的不只是时间还有你的思想和灵魂。做了教师我才体会到什么是魂牵梦萦,多少次半夜醒来,梦境中全是学生。而且要教育好学生,你面对不只是学生本人,而是他的整个家庭,他 的家庭背景,他的成长环境,你要操心的不只是他们的学习还有他们的精神生活。

大学生虽然是成年人,但他们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社会经历,心理还不成熟,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中,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指导和帮助。作为教育工作者,我知道教育学生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应该延伸到课堂以外,考虑到学生有些问题不好当面和老师说,也为

了能在课堂以外与学生沟通,给学生以帮助,无论在哪个班任课,我都给学生留下email地址,告诉他们有问题就给我写信,我是他们的朋友,我会尽力帮助他们的。结果有的学生来信反映思想问题,有的要求解答学习上的难题。有个学生在给我的信中反映了她的苦恼和困惑,她说“不知为什么,虽然“人”字简单,但是却很难写。我觉得我在人际关系方面处理得不好,很难跟别人沟通,发现做人真的很难呀。我觉得我在我的方面做得不错的,但是为什么还是觉得很难和他们相处呢?一想到以前和中学同学玩得开心的时候,就感到现在生活的不够高兴呀。直到现在我都很少开心,我真的很希望有一个人能帮我重新找到快乐的含义。”显然,这个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了难题,非常希望得到我的帮助。我想这个学生可能是刚入校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在新的环境里一时难以适应,情感方面有点失落,导致情绪低落。她渴望别人对她的关注,但却未能如愿,因此,很怀念过去快乐的时光。为了不让学生失望,我及时给予了回复。首先帮她分析原因,告诉她人要学会适应环境,鼓励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过多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凡事多从好的方面去看,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沟通,对自己要有信心,同学之间要以诚相待,以心换心,我相信同学会慢慢地了解你,理解你,和你交朋友。后来她给我回信说:“梁老师:多谢你能在百忙中回信给我,我觉得我很幸福。从此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学习,不要辜负关爱我的人。我要从失落中找回我的自信来。发挥我个人的专长,自强不息、勇往直前、亮丽人生。人总需要靠自己的,路虽然很长,但是一定要走下去的,对吗?”虽然至今我都不知道给我写信的人是谁,但我很高兴学生如此信任我,也很高兴我能为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能带来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敬佩你,因为你严谨治学,为他们树立了榜样;学生拥戴你,因为你既是他们的良师,又是他们的益友。当我听到学生说“老师,我们希望你一直教我们”的时候,所有的苦和累都不算什么,心里感到莫大的欣慰。

从这些小事上我体会到了用真心去爱你的学生竟能得到如此丰厚的心灵回报,而这是只有我们教师才能拥有的精神财富。说句心里话,为学生所做的一切,我从没想过什么回报,只是出于一名教师的责任感,出于一名共产党员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就为了学生的这份纯真的爱戴之情,也为了一名教师的神圣职责,更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之心,我必须倾尽全力的去努力工作。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任务。要做好教师,就应该追求做高层次的教师——人之师;同时,要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道德境界或人类境界;并且,要追求更高的治学境界——名师或大师。作为教师,把课上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刚调入本院的时候,系领导安排我上XX英语2班的《综合英语》、XX法律和计应班的《大学英语》以及三水辅导站的两个函授班的《大学英语》。这几头的课,最令我担心的是《综合英语》,虽然在这之前我也教过多年《综合英语》课,教学效果都很不错,深得学生好评。但此时我的心里还是没有底。接受任务后,我的心理压力很大。我想我是副教授,学校是把我当人才引进的,如果上不好课,岂不是被人瞧不起,很丢面子?带着沉重的思想负担,我开始了紧张的备课,全身心地投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备课也可谓细致入微,恨不得把课本上所有的知识

点滴不漏地教给学生。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注意以身作则,不怕吃苦,不计较得失,主动承担重、难的教学任务,多替老师们着想,为有困难的老师分担工作。在这儿我想和大家说一件发生在我调入本院之前的事。有一年年终考核评优,我系只得一个优秀的名额,获得此殊荣者可谓名利双收,它不仅是对个人工作的肯定,证明工作能力,还可以晋升一级工资。我知道许多老师都希望自己能评上,年轻老师更希望获得此荣誉,为申报职称增加砝码。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大家一致推选我,但我觉得系里的一位年轻老师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工作都表现得很出色。在宣布了选举结果之后,我就那位年青老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谈了我的看法,最后我说这荣誉应该给这位老师,问大家有没意见,大家都说没意见。事后这位老师感动地说,在这里工作她感到很开心,因为大家都受到公平对待,付出多少努力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我也很高兴,因为我看到了一个团结互助、拼搏进取的集体,工作开展得很顺利。

我每个学期的教学工作都比较重,每学年的教学工作量都在六百课时左右,有时一学期讲授四门不同的课程,有专业课,非专业课,函授课和继续教育课。函授课是老师们最不愿意上的课,主要是因为授课时间都是在节假日,老师们平时在校内上脱产班的课已经够累的了,本想周末好好休息一下,结果不但不能休息,还得连续两天全天上课,而且多数是下到各函授站授课。这种浓缩课是按1:1.5计算课时的,可以说授课老师没有得到多少实惠,更多是旅途奔波以及讲课的劳累和辛苦,而这种心情和劳累只有亲身经历的老师才能体会得到。其次是学生基础差,水平参差不齐,教学难度大。我负责系里的函授工作,在安排工作的时候,我考虑到有的老师小孩还小,需要照

顾;有的要参加研究生函授学习,也应给予支持。而我夫妻两地分居,小孩在外读书,不需要照顾家庭,所以,我尽量承担函授任务。有一次,系里一位承担有函授任务的老师怀孕了,经常来回奔波身体吃不消,但中途要换老师不好办,因为老师们的课程都排得很满了。为了不影响函授教学,我接过了这个班的教学任务,当时我自己也有一个函授班的课,我只让培训科对授课时间作了适当的调整。

我知道我所做的只是我的本职工作,我庆幸命运赐给了我教师这个职业,是它给予了我幸福,给予了我快乐,让我在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无悔当初的选择。

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任何形式的交流都比不上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与其说学生需要的是一个严格的师长,倒不如说学生需要的是一个从心灵到生活上都能给予他引导和帮助的良师益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品行,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学识、道德,对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道德重要。教师的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权力只能维系短暂的顺从与亲近,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对于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成绩和荣誉都属于过去,只要我还能够站在讲台上,我就一定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每个老师应尽的职责,每个党员应尽的义务,算不上先进事迹。

我把青春献给党

——迎“七一”优秀党员发言稿 王建

二〇一四年六月十日

在这繁花似锦的夏季,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九十岁的生日,值此激动人心的时刻,请允许我向党表达我的心声,献上我诚挚的祝福,也由衷地感谢组织和同志们对我的信任。

值此党的生日来临之际,我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这里,能有机会发言,向党倾诉心声,我感到很荣幸。面对“优秀共产党员”的殊荣,我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因为在工作中我并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业绩,而在座的各位党员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默默奉献,与你们相比,我所做的一切还远远不够。

抚今追昔,1921年的7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湖一条小船上诞生了,党开始托起苦难的旧中国杨帆起航,从此中国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弹指一挥间,90年过去了,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在好范 文 网搜索更多的文章..)的变化。茅檐土舍成了一片片的高楼,穷乡僻壤成了富饶的新都会,这些变化离不开我们光荣而伟大的党,离不开我们那些可爱又可敬的共产党员们。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时刻牢记着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从风华正茂到耄耋白发,无怨无悔的把青春献给了党。

正是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的感召和带领下,XX年12月5日,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我人生中值得纪念而又美好的时

刻。从那时起,我就坚定一个信念: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不是口号,也不是虚言,而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在与党组织朝夕相处的近6年时间里,我慢慢从一个懵懂的社会青年逐步成长为有理想、有责任、有思考、有奋斗的共产党员。从此以后,我的生活中多了一些阳光、少了一些昏暗;多了一些责任,少了一些抱怨;多了一些闯劲,少了一些懒散;……正如温总理在《仰望星空》中写到的: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值此建党90周年之际,我向党组织倾诉心声的同时,再一次庄严承诺:时刻不忘入党时的铮铮誓言,把自己无悔的青春全部献给党!

首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更是共产党人应该努力达到的崇高道德境界。“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的孔繁森、“吃人民饭就得服人民管”的吴天祥、“万事民为先”的郑培民、扎根基层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村干部沈浩等等,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真谛。为此,在对口支援工作中,我始终向他们学习、向他们看齐,以西部地区贫困群众最期盼、最迫切、最现实的需求为己任,用真心、动真情、求真效,扎实落实好每一个项目、使用好每一笔资金。

虽然长途跋涉、尽管山高谷深、哪怕气候恶劣…,当你在乡村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上驰骋,感叹沿途的风光正茂时;当你在乡村集镇采买生活用品,为生活的便利感叹时;当你在设施大棚,亲手采摘丰收的喜悦时,朋友,你回回首,请把您的目光停留在西部百姓那纯真的笑脸和欢腾的舞蹈之中吧!

其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对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诚,乐于吃苦在前,冲锋在前,乐于承担艰巨任务,乐于发挥骨干带头作用。我始终坚信,作为一名党员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吾日三省吾身” ①,常用党的宗旨、入党誓词、先烈精神和英模事迹对照自己的言行,才能进入角色,明其所想,知其所为,做出成效;才能秉公持正,坦荡磊落,“利归天下,誉属黎民”;才能见贤思齐,不以物惑,不以情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保得住气节。

刚刚闭幕的市委九届十次全会,对全市提出了落实“四个注重”②、坚持“五个结合”③的总体要求,我们合作交流系统干部职工要乘势而上,创造性的把思路、举措统一到总书记的要求和市委的工作部署上来,推动我们的事业向广度和深度开展。对我们合作交流事业而言,这是一个可以而且必须大有作为的时代,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我们青年党员干部更要敢于开拓、善于创新、勇于实践,用自己的青春与热情、用自己的知识与本领奏响合作交流的时代最强音。

再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用更多的热情和更好的务实精神支持党的伟大事业,要坦率真诚,相信党组织、相信群众。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锻炼,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用党的思想来武装自己,深刻理解里面的精髓,用于指导实际行动。这不仅是对党员的要求,也是最高层次的人生境界。恩格斯曾说过:我们在批判社会的时候,往往忘记了自己的责任。我们应当学会善于用一把尺子来衡量自己。青春短暂,犹如一场一场的烟火表演,绚丽迷离,耀眼短暂,在来不及叹息的时候便已

走得遥远,所以像雷锋同志一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才是我惟一的信仰,在今后前行的道路上我将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言行来实践我的信仰,谱写一曲壮美的青春之歌。让我们的青春不留下空白,让我们的青春不留下遗憾!让我们的青春发出永远美丽的光环!

最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干工作。要立足本职,追求卓越,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历练、在历练中提高。这几年来,我正是坚守着这一份执着,事事想在先、干在前,因为我热爱着自己的工作、热爱着我们伟大祖国广袤无垠的西部地区。然而,我只是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和一个扶贫开发战线的基层干部应该做的事,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职责,而组织上给了我许多荣誉。这些荣誉应归功于组

织,归功于集体。对照其他同志,我深知自己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虚心学习,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默默无闻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在办党组和处长的指导帮助下,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做一名真正合格的共产党员。

我把青春献给党!这是响亮的宣言,更是我永远不悔的选择!谢谢大家!注: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①出自《论语·学而》

传不习乎?”

: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②胡锦涛五一期间在考察天津时,提出了“四个注重”

深化改革开放,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③张高丽强调,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必须坚持“五个结合”:一是与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一系列重要要求相结合,全面系统学习,把握精神实质,更好地统一思想认识行动。二是与总结天津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相结合,坚持市委确定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举措,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天津特点的发展路子。三是与查找存在的差距和问题相结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百倍珍惜、坚决维护和不断发展天津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四是与正确把握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相结合,坚持主题主线主攻方向,构筑持久的竞争优势,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五是与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相结合,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保安全保稳定保廉政,防事故防风险防突发事件,确保今年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产党,以虔诚的祝福,赤诚的丹心,向伟大的党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信赖,向战斗在全局各条战线上的全体党员表示节日的祝贺!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局全体税务干部为了地方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克难勇进,征税聚财,满怀信心地开创**地方税务工作的新局面。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尽了自己应该尽的义务,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大家却给了我们这么多的偏爱和这么高的荣誉。我们知道这点点滴滴成绩的取得,同大家的关心、支持、帮助是分不开的,值此之际,我谨代表全体优秀共产党,向在工作生活中关心、支持、帮助我们成长进步的领导和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举七月之圣火,昭示我们负重前行,知难而进,擎七月之红 旗,我们将倍加努力,为**依法聚财献计献策,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以此来回报大家对我们的厚爱,并决心做到:

一、树形象:树立服务群众的“奉献形象”,保持共产党先进性,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题,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树立创新发展的“领跑形象”,做敢创敢干的领跑人;树立立足岗位的“敬业形象”,做立足本岗位,爱岗敬业,扎实工作的带头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二、做表率:以加强学习为重点,学好政治思想理论,学习科学知识,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用先进的科学理论丰富自己、武装头脑,做善于学习的表率;以效率和服务为重点,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严于律已的身先士卒的表率;以行动与自律为重点,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清正廉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

“希望与困难同在,挑战与机遇同行”,面对新的困难,新的激流、新的险峰、新的考验,只要在税务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广大职工共同努力下,何愁征途难关不能攻破?何惧前方险峰不能跨进?我们将以必胜的信心,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加速**地方税务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默认

七一优秀党员发言稿 七一优秀共产党员发言稿 迎“七一”优秀党员发言稿 工商所优秀党员七一发言稿 “七一”优秀党员代表发言稿

第三篇:一论“党主立宪”公众演讲与七一“升国旗”仪式主持词

一论“党主立宪”公众演讲

一、党主立宪制概念的逻辑渊源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下列一些政体:

1、自主政体。这种政体存在于原始社会早期。在这种政体下,不存在多数服从少数或少数服从多数。每个社会成员都处于自主状态,社会活动建立在参与者完全自愿的基础之上。

2、宗主政体。这种政体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后期和奴隶社会前期。其特征是:社会或国家的重大事务由一个或多个宗族首领当家作主。中国古代的尧、舜、禹时代和梭伦改革前的雅典就存在着典型的宗主政体。今天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基本上是宗主政体,该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就是由七个酋长(宗主)组成的联邦最高委员会。

3、君主政体。这种政体存在于奴隶社会后期和封建社会时期。国家和社会一切重大事务由君主一人当家作主,君主世袭并且不受任何法律约束。

4、党主政体。这种政体存在于近现代社会,其特征是:国家和社会的重大事务由一个政党当家作主。国家机关是党的执行机关,执政党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而不是通过选举取得政权。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党主政体。

5、民主政体。这种政体存在于近现代的发达国家,其特征是: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由经公民选举产生的代表机关当家作主。代表机关内少数服从多数。巴黎公社的政体是典型的民主政体。

6、君主立宪政体。这种政体是君主政体与民主政体的混合,其特征是:国家权力由世袭的君主和民选的代表机关共同执掌。英国和日本就长期采用这种政体。

7、宗主立宪政体。这种政体是宗主政体与民主政体的混合,其特征是:国家权力由宗主和民选的代表机关共同执掌。如梭伦改革后的雅典政体就属于这种政体。

既然历史上出现过君主制与民主制以及宗主制与民主制的结合,为什么我们不能设想党主制与民主制的结合呢?既然有了君主立宪的概念,为什么不能演化出党主立宪的概念呢?

二、党主立宪制的基础和前提

现在通行的权威观点认为:我国的政体是民主政体,具体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理由主要有三点:

(一)我国的其他制度(如军事制度、政党制度、司法制度、教育制度等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派生的,都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而其他制度只能表现社会政治生活的某一方面。

(三)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产生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一切国家权力。然而,现实的政治生活告诉我们,上述三点理由并不那么充分。

方案之一,实行多党制或一党多派制,不同党派自由竞争,轮流执政。

多党制在一些发达国家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政体形式,最近,缅甸、阿尔及利亚、匈牙利也正朝这个方向努力。但在中国,却不宜实行。中国的特点在于: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解放的贡献,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心理各方面对全社会的渗透是缅甸的社会主义纲领党、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阵线、匈牙利的工人党所无法比拟的。在中国搞多党制群众不会积极响应。如果勉强地搞多党制,有可能导致国家的**和分裂。同样道理,作为多党制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一党多派制也不是现实的可行方案。

方案之二:真正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切权力归“苏维埃”。

这种方案也不是切实可行的。从理论上讲,真实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比多党制这种典型的民主制度更高的民主制度。这一点,列宁在反击考茨基对苏维埃制度的攻击时早就作过论证。可惜的是,十月革命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理想还未能实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巴黎公社创造的政体形式,虽然它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它却是真实的。中国和苏联之所以未能实行真实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于其客观情况与巴黎公社相比有三点重要不同:

七一“升国旗”仪式主持词

今天是“七一”建党节,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纪念日。为庆祝建党94周年,回顾党的光辉历程,颂扬党的丰功伟绩,局党总支在前期相继组织举办了“庆七一重温入党誓词”、“升国旗”、“诗歌朗诵”、“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摄影大赛展评”、“书法绘画展览”等一系列庆祝活动,在弘扬“红船”精神、倡树文明新风、丰富干警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充分展现了近年来我局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升国旗”仪式,通过举行升旗仪式,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情感,激发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大家爱岗敬业、争先创优的热情和干劲。

下面,升旗仪式现在开始。

一、出旗,奏乐;

二、升旗开始,全体肃立,升国旗,奏国歌,行注目礼; 礼毕。

三、升旗仪式结束。

第四篇:四论党主立宪——浅论法治国家与党的领导法治化公众演讲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得到了国际国内、党内党外的广泛认同。十五大以来,理论界对于法治国家的原则、要求、标准、标志、方向、道路等等问题已经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问题上,理论界的研究还很不够。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初步的粗浅的探索。

一、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党的领导

现代国家都是由政党领导的,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虽然领导方式各有不同,但是,有一个强有力的、完善的政党领导体制则是各现代国家的共同特征。

一个国家要想建设成为现代民主法治国家,如果没有一个或几个坚强的政党发挥领导作用,根本是不可能的。

在美国,如果不是联邦党、民主共和党、民主党、辉格党、共和党等政党先后对国家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美国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强大,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民主和法治。在日本,二战以后,如果没有自由民主党的坚强领导,日本也不可能迅速从战争废墟上复苏并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成为法治国家和经济上的超级大国。

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产生过许多政党,但真正强大的、发挥过领导国家作用的政党只有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曾经强大过,但是它未能肩负起领导中国走上民主法治道路的历史重任。领导中国走向民主和法治的神圣责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在它七十多年的历史上曾经得到过充分的展示和证明。尽管毛泽东说过,革命以后的历史任务更艰巨,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够担当起比革命更艰巨的历史任务,能够领导国家建成现代民主和现代法治。

政党及其领袖人物的表率作用,是政党领导作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建国初期,联邦党、民主共和党在遵守宪法和法律方面都发挥了极好的表率作用。华盛顿、杰斐逊、麦迪逊等人都主动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传统的国家元首职务终身制划清了界限。华盛顿1796年9月发表《告辞书》时才64岁,杰斐逊1808

年离开最高领导岗位时也只有65岁,麦迪逊1816年离开最高领导岗位时也是65岁。他们不仅在独立战争和建国活动中功勋卓著,而且在担任总统期间也政绩非凡。无论是从资历、经验还是从声望、精力哪个方面讲,他们如果竞选连任第三届总统都会得到足够的支持,当时的美国宪法也没有“一个公民只能连任两届总统”的限制,然而,他们从国家的大局出发,从建设现代民主和现代法治的神圣目标出发,都在政治上的盛年时期放弃了总统竞选。这种表率作用,对于美国的民主和法治建设无论如何也是不能低估的。

在我们中国,由于几千年的专制统治,反民主、反法治的封建观念根深蒂固。在民众和干部的意识中,人治的东西很多很多,对建设法治国家十分不利。在这种情况下,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更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集团发挥重要的表率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方面的表率作用是发挥得非常好的,得到了人民的公认,但在民主法治方面的表率作用则比较欠缺。

值得钦佩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领导制定了许多重要的促进民主和法治建设的法律和政策,而且在学法、用法、守法方面也发挥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最近几年,第三代领导集体经常举办法治讲座,在全党和全体公民中树立了学法、用法、守法的榜样。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

二、党的领导需要法治化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需要法治化。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

所谓党的领导方式法治化,是指党的领导有明确的法律根据,有充分的法律保障,有具体的职权范围,有法定的活动程序。

法治国家要求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严格依法办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不例外),任何个人和组织从事任何活动都要有法律上的授权并承担法律上的责任。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领导力量,也是执掌政权的政党,在国家生活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处于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政党在其政治活动中不能严格依法办事,其他社会组织和国家机构就不可能严格依法办事。所以,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首先实现党的领导方式的法治化。

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主要靠政策,靠政治运动,靠领导人的威望。这是一种政策化、运动化、人治化的领导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一定的历史根源和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政策化、运动化、人治化的领导方式的负面作用也很大,有的时候还相当严重。

五十年代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和大跃进运动,六十到七十年代连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都给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建设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损害。之所以如此,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党的领导方式的政策化、运动化、人治化不能不算是重要原因之一。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转变领导方式的新探索,逐步告别了旧的领导方式,初步确立了法治化的领导方式,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的稳定、繁荣和富强。

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党的领导方式的法治化至关重要。

三、党的领导法治化的基本要求

实现党的领导方式的法治化,要求党严格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明确规定党的具体职权和具体的活动程序。这就是党的领导法治化的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缺一不可,不能偏废。

在宪法和法律中明确规定党的职权及其程序的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必要进行充分的讨论。那么,为什么要在宪法和法律中具体规定党的职权和程序呢?这是因为:

(一)明确党的职权和程序是党的领导权的性质决定的。

我国的宪法理论和政治理论都承认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权,然而,这种领导权究竟是什么性质?是权利之权还是权力之权?宪法没有明确的规定,学术理论界也没有认真地讨论过。笔者以为,这个问题应该讨论清楚,因为它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

第五篇:四论党主立宪——浅论法治国家与党的领导法治化公众演讲

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得到了国际国内、党内党外的广泛认同。十五大以来,理论界对于法治国家的原则、要求、标准、标志、方向、道路等等问题已经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问题上,理论界的研究还很不够。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初步的粗浅的探索。

一、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党的领导

现代国家都是由政党领导的,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虽然领导方式各有不同,但是,有一个强有力的、完善的政党领导体制则是各现代国家的共同特征。

一个国家要想建设成为现代民主法治国家,如果没有一个或几个坚强的政党发挥领导作用,根本是不可能的。

在美国,如果不是联邦党、民主共和党、民主党、辉格党、共和党等政党先后对国家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美国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强大,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民主和法治。在日本,二战以后,如果没有自由民主党的坚强领导,日本也不可能迅速从战争废墟上复苏并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成为法治国家和经济上的超级大国。

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产生过许多政党,但真正强大的、发挥过领导国家作用的政党只有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曾经强大过,但是它未能肩负起领导中国走上民主法治道路的历史重任。领导中国走向民主和法治的神圣责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在它七十多年的历史上曾经得到过充分的展示和证明。尽管毛泽东说过,革命以后的历史任务更艰巨,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够担当起比革命更艰巨的历史任务,能够领导国家建成现代民主和现代法治。

政党及其领袖人物的表率作用,是政党领导作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建国初期,联邦党、民主共和党在遵守宪法和法律方面都发挥了极好的表率作用。华盛顿、杰斐逊、麦迪逊等人都主动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传统的国家元首职务终身制划清了界限。华盛顿1796年9月发表《告辞书》时才64岁,杰斐逊1808 年离开最高领导岗位时也只有65岁,麦迪逊1816年离开最高领导岗位时也是65岁。他们不仅在独立战争和建国活动中功勋卓著,而且在担任总统期间也政绩非凡。无论是从资历、经验还是从声望、精力哪个方面讲,他们如果竞选连任第三届总统都会得到足够的支持,当时的美国宪法也没有“一个公民只能连任两届总统”的限制,然而,他们从国家的大局出发,从建设现代民主和现代法治的神圣目标出发,都在政治上的盛年时期放弃了总统竞选。这种表率作用,对于美国的民主和法治建设无论如何也是不能低估的。

在我们中国,由于几千年的****统治,反民主、反法治的封建观念根深蒂固。在民众和干部的意识中,人治的东西很多很多,对建设法治国家十分不利。在这种情况下,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更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集团发挥重要的表率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方面的表率作用是发挥得非常好的,得到了人民的公认,但在民主法治方面的表率作用则比较欠缺。

值得钦佩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领导制定了许多重要的促进民主和法治建设的法律和政策,而且在学法、用法、守法方面也发挥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最近几年,第三代领导集体经常举办法治讲座,在全党和全体公民中树立了学法、用法、守法的榜样。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

二、党的领导需要法治化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需要法治化。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

所谓党的领导方式法治化,是指党的领导有明确的法律根据,有充分的法律保障,有具体的职权范围,有法定的活动程序。

法治国家要求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严格依法办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不例外),任何个人和组织从事任何活动都要有法律上的授权并承担法律上的责任。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领导力量,也是执掌政权的政党,在国家生活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处于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政党在其政治活动中不能严格依法办事,其他社会组织和国家机构就不可能严格依法办事。所以,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首先实现党的领导方式的法治化。

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主要靠政策,靠政治运动,靠领导人的威望。这是一种政策化、运动化、人治化的领导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一定的历史根源和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政策化、运动化、人治化的领导方式的负面作用也很大,有的时候还相当严重。

五十年代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和大跃进运动,六十到七十年代连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都给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建设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损害。之所以如此,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党的领导方式的政策化、运动化、人治化不能不算是重要原因之一。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转变领导方式的新探索,逐步告别了旧的领导方式,初步确立了法治化的领导方式,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的稳定、繁荣和富强。

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党的领导方式的法治化至关重要。

三、党的领导法治化的基本要求

实现党的领导方式的法治化,要求党严格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明确规定党的具体职权和具体的活动程序。这就是党的领导法治化的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缺一不可,不能偏废。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一原则早在1982年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被正式确立了,而且已经得到了全党和全民的认同。因此,本文不再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证。

下载论立宪党导制(九):二元宪治与双层民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立宪党导制(九):二元宪治与双层民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