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4 18:5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

第一篇:2015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

中国公考高端品牌

2015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模拟试卷

(三)满分:100分 时限:120分钟

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http://www.xiexiebang.com/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材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2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材料参考时限为3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90分钟。满分100分。

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2009年4~5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生态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的社会信息,得出2008~2009年度中国生态小康指数为60.1,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至比,我们连续5年发布的中国生态小康指数首次超越60分的及格线。

这一年,人们对周围环境问题的严峻性认知不断提升,满意度上升,悲观预期和程度已有降低。源于经济发展和环保之间的内在矛盾,地方政府和企业依然被认为是引发环境问题的“罪人”。相对2005年,中国人在环保意识、环保行为和环境满意度等方面都有所上升,但在专业性环保行为和捍卫自身环境权利方面依然薄弱,中国的环保事业任重而道远。人们的环境维权不断觉醒,媒体是最重要的求助对象。但中国公众在环保方面的知行并不统一,在生存危机的压力下,环保的认知遭遇“缩水”。中国环保知行不一。

在5456人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垃圾处理依然是人们认为当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尤以水污染为最,以89.3%的得票高居首位。这一调查结果与之数年前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其余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还包括“土地沙漠化和沙灾问题”(39.4%)、“噪音问题”(38.6%)、“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34.9%)、“水土流失问题”(34%)、“气候变暖问题”(31.8%)。

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监测的519个城市中,有399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的76.9%,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七大水系的409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55.0%,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劣

中国公考高端品牌

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占20.8%,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829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6.1%,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5.3%,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1.6%,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从统计数据看,水、大气以及垃圾污染的治理情况在好转。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的愿望更加强烈。网民群体所反映的调查比较好地展现了中国城市居民的基本诉求,而实际上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也已经非常严重,水污染、土壤污染、自然生态的破坏等成为影响中国农村发展的严峻问题。专家提醒,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污染、工业污染、垃圾污染全方位向农村渗透,蓝天绿水成为可望不可及的田园绝响,而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反过来又将对城市生态引发更大的危害,引发环境问题的恶性循环。

2.追究环境污染的原因,人们认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应该承担最主要的责任,民调显示,84.5%的人认为引发国内环境问题的原因在于“政府追求经济GDP的同时忽视环境保护”,“环保部门的权力边缘和监管不到位”(76.7%)紧随其次,其他方面的原因还包括,“企业缺乏社会责任”(63.8%)、“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59.2%)、“公民环保意识淡漠”(51.8%)等。人们认为,在环保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依次是“中央政府”(50%)、“跨国企业”(28.4%)、“媒体”(27.6%)和 “个人”(20.5%),最差的是“地方政府”(3.4%)和“私营企业”(1.5%)。

网友评论认为,“地方政府和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这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最大原因。只有各地方政府领导、企业管理者和公众的素质提高了,才有可能根本改变环境问题。”

民意将环保问题更多地归咎于政府和企业,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没有兼顾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同时,相对中央政府的作为,地方政府更遭受民意的“诘责”。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环境社会学博士卢春天认为,导致公众对中央和地方认同差异的症结在于中国过去的干部考核体系,在一种唯GDP导向的体制下,地方政府和企业极易形成基于“增长”的“利益同盟关系”。

在遇到环境问题时,超过五成的人选择求助“媒体”(36.3%)或“12369环境举报热线”(18.9%),高达42.1%的人选择无所谓。各类传媒成为人们关注环保问题并获得求助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对象。媒体作为监督力量在民间的影响远远超过政府相关机构、绿色组织和司法救济。

中国公考高端品牌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教授王灿发教授认为除求助媒体或热线,法律诉讼是解决问题的正规渠道,但中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比较粗,人们的法律意识也相对薄弱,另外诉讼的成本较高、案件判决的不公正都影响了人们环境维权的“无所作为”,但“有作为”的数字应该比五年前有很大的进步。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我国环保系统1999年接收群众来信来访31.9万件(次),2004年这一数字已高达52万件(次),呈不断攀升之势。有关专家分析,由于各地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和落后生产生活方式的强大惯性,中国政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但公众的环保权利已逐渐觉醒,伴随着各项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以及更多环境问题的曝光,将有更多的人选择环保维权之路。

来自环保部的一位官员表示,西方整个社会范围内的环保意识和行动群体都远远高于中国,普通公众对公共品属性的环保事业的参与度更高、更持久,也更专业。

这位官员的观点在调查结果中得到了印证。一项对人们环保行为的调查显示,人们最经常的环保行为是 “节约用水/煤/家用天然气”、“公共场所中节水/电/不乱丢垃圾”、“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车对空气的污染”。其他如“生活垃圾分类”、“用清洁或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或有害能源”、“参加公益环保活动”等方面仍然较弱。从调查结果看,人们更容易进行一些技术含量低、成本低、门槛低的行动,在参与需要更多精力、财力或专业知识的行为方面还比较薄弱。根据有关专家分析,提高人们环保行动的软硬件条件还没有完全跟上,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或消费习惯非短期所为,需要政府和社会更持久的宣传及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

另一方面,中国公众的环保行为和环保理念有相当的差距。93.9%的网友认为自己周围的环境问题“严重”或“比较严重”。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接近二成的人赞成“环保要暂时为经济增长让路”。这显示了中国公众环保观念上具有实用主义的取向。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除大超市和商场执行较好外,去年6月1日开始执行的“限塑令”几乎成为一纸空文。

3.尽管如此,但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对过去一年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建设及具体的实施效果上,人们的满意度在提高:2008年的调查汇总显示,85%的人认为过去一年中政府在环保方面的努力没有效果,而本年度的调查显示,无论是对生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还是对政府的环境投入和效果,不满意的比例已经降到了50%左右。相对往年,政府在法律建设以及环保实践效果方面获得更多的认同。

2008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措施,涵盖法律、法规、经济等各领域,包括《淮

中国公考高端品牌

河、海河、辽河、巢湖、滇池、黄河中上游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与此同时,环保也获得了更多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在国务院出台10项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措施中,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成为重点投资领域之一。2008年,环境保护投资大幅增长,中央投资达到340亿元,比上年增长百亿元。

尽管仍然有超过50%的人认为中国生态环境“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继续恶化”,但2008年这一数字超过了60%,2007年则高达78.3%。这表明,公众对中国环境问题的悲观预期正逐渐降低。

4.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它主要是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将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

循环经济促进法着力强调减量化,并且专门用了一个章节来规定。减量化、就是在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中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尽量减少废物的产生。

月饼等“过度包装”“豪华包装”,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污染环境,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循环经济促进法对此也做了相应在限制性规定。“设计产品包装物应当执行产品包装标准,防止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5.在国家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安排的4万亿元投资中,尽管直接投向生态环境建设的为3500亿元,但其整体产生的环保效应却是无法计算的。

在4万亿元投资中,保障性安居工程占2800亿元,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占3700亿元,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建设占18000亿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占400亿元,生态环境投资占3500亿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占1600亿元,灾后恢复重建占1万亿元。

从这一投资结构中不难看出,国家对这笔投资的导向非常明确,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能力的投资,更没有“两高一资”的投资。据了解,“两高一资”是指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性,在产业经济,商品贸易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将具有这3种特点的行为业称为“两高一资”行业,生产过程中具有这3种特点的产品称为“两高一资”产品。

中国公考高端品牌

不仅如此,对于增加的1000亿元中央投资,国家也设定了明确的准入门槛,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准入标准,必须符合土地、环评、节能等各项条件,严格防止新增中央投资用于“两高”行业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

从具体的投向来看,对环保产生影响的,绝非仅仅是投向生态环境的3500亿元。在农村的投入中,投资将为新农村建设增加活力,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推动建设环境优美乡镇等,无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在灾后恢复重建的投入中,执照国务院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投资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优化城乡布局、人口分布、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促进入与自然和谐的基本原则,也必将对强化灾区环境保护产生巨大作用;而用于自主创新结构调整的投资,更将直接通过科技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加快转型,对环境保护产生深远影响。

国家的投资导向和规定,再一次向人们发出了明确的信号:环境与经济已高度融合。在当前的形势下,无论是出于保护环境的需要还是出于未来发展的保障,都必须将环境作为基础性生产要素对待,使环境保护的投资与经济建设投资相互融合,既要使环保投资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又要使经济建设投资有利于促进保护环境,从而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6.在4万亿投资政策实施3个季度后,环保部于今年6月11日对外发出通讯,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华能集团和华电集团(除新能源及污染防治项目外)建设项目、山东省钢铁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按照环保部的说法。此举是为了警示各地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中,“两高一资”项目借机上马,或出现大量环境违规建设项目。

“担心地方在执行中央政策时可能出现偏差。”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陆新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评价,国家通过4万亿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举措,对各地克服当前金融危机有着重大的积极作用,对拉动经济增长非常明显,但地方出现偏差的可能性也客观存在。

“上述项目主要是严重违反了国家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准入条件。”当天,环保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这样解释。

环保部这样描述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建设的总投资177.9亿元的鲁地拉水电站和华能龙开口水电有限公司建设的总投资达118.7亿元的龙开口水电站:两项目均是未经环评审批已于2009年1月截流,对金沙江中游生态影响较大。

当地一位知情人士向媒体分析:“如果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进行技术改造,一则投资

中国公考高端品牌

成本高,二则审批时间月余以上,面对急速增长的利润,企业有动力上车不买票,相关职能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得原本是提升技术水平的项目变了味。”

环保部表示,在上述两家企业问题得到整改前,将暂停审批山东省钢铁行业建设项目,以使山东“调整钢铁行业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遇制无序建设,转变发展模式,加大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整治力度”。

环保部负责人,在11日则表示,在拉动内需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低水平重复建设,“两高一资”项目可能会借机卷土重来。

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陆新元分析说,如地方政府为拉动经济增长,可能会头脑发热,上项目时可能会对污染的项目有“麻痹”,或者是在应该上的项目中,弱化了对环保设施的投入。

其次,企业违法排污可能性加大,一些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放松内部环境管理,减少污染治理投入,甚至偷排偷放,转嫁污染治理成本。环境监管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7.实质上,投资所带动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已显现,据环保部通告显示,从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底,环境保护部共审议批复365个项目,总投资达14428亿元,其中交通、水利、输变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5个,总投资4521亿元。

与此同时,为防止“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上马,环保部对总投资达1467亿元的29个化工石化、钢铁、火电项目采取暂缓审批或不予批复等措施。实质上,地方投资热潮背后存在着环境隐忧。如根据此轮云南投资设置规划,有高达“三万亿”规模,包括水电开发、矿产开发、土地转让等。

分析人士认为,环保部在关键时刻叫停相关项目,显示了坚决不把环保当作地方投资牺牲品的决心。

“两高一资”是条高压线,我们宁可做现在的恶人,也绝不能将来做历史的罪人——和今年年初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的表态一样,环保部再次申明,严格把好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环保准入关,决不能让“两高一资”项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重新抬头。

三、申论要求

1、在认真阅读背景材料的基础上,概括该背景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30分)要求:1.条目清晰、内容全面;

中国公考高端品牌

2.要点概括准确、简明; 3.字数不超过300字。

2、针对背景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加强环境保护,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30分)

要求:1.对策建议条目清晰、有条理;

2.对策建议具体,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3.方面整洁,字数在600字以内。

3、针对背景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40分)要求:1.参考给定背景材料,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字数在800-1000字。

2015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

(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1、在认真阅读背景材料的基础上,概括该背景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30分)要求:1.条目清晰、内容全面;

2.要点概括准确、简明; 3.字数不超过300字。

目前,我国公众在环保意识、环保行为和环境满意度等方面都有所提升,(2分)但在专业性环保行为和捍卫自身环境权利方面依然薄弱,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2分)究其原因,一是地方政府和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无视环境恶化的严峻性。(2分)二是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公众的法律意识相对薄弱。(2分)三是社会环保行动宣传、相关制度和硬件的建设不足,公众的环保行为和环保理念落后。(2分)由此引发我国环境问题的恶性循环,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分)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要转变落后政绩观,(2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2分)提高

中国公考高端品牌

公众环保意识,(2分)严格控制企业准入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分)结构分:10分。问题+原因+影响+对策

2、针对背景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加强环境保护,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30分)

要求:1.对策建议条目清晰、有条理;

2.对策建议具体,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3.方面整洁,字数在600字以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目前,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行为和满意度都有所提高,但是在专业性环保行为和维护自身环境权利方面还比较薄弱,(3分)城市污染开始向农村渗透,环境污染情况依然严峻。(2分)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没有兼顾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3分)第二,我国关于环保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公众的法律意识薄弱,诉讼成本高造成了公众环境维权的无所作为。(3分)第三,目前社会环保行动相关配套制度和硬件的建设不足,我国公众的环境保护行为和环保理念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的差距。(3分)

为了改善我国环境污染现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首先,各级政府改变旧的政绩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经济,以宏观经济手段引导企业投资导向;严格控制行业准入制度,暂停“两高一资”项目审批,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相统一。(4分)其次,完善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和个人予以严惩;努力提高公众法律意识,增强公众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环境的权利。(4分)再次,加强社会环保行动的设施、宣传以及相关配套制度等软硬件建设,鼓励和增强公众的环保行为、环保理念,将环保行为和理念向全社会推广,增强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4分)最后,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鼓励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4分)

3、针对背景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40分)要求:1.参考给定背景材料,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字数在800-1000字。

中国公考高端品牌

知行合一 加强环保

进入21世纪,环保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城更美”,成为人们的共同心声。我国公众在环保意识、环保行为和环境满意度等方面都有所上升,但是,我国环境污染仍然不容乐观,环保事业依然任重而道远。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环保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地方政府追求GDP的同时没有兼顾经环境的保护,环保部门监管不到位,公民环保意识的淡漠,各地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和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强大惯性,使得中国的环保行为和环保理念有着相当的差距。因此,要在政府的引导下,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首先,加大政府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力度,要把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面对重大挑战的国际金融危机,并不意味着环保危机。要明确投资导向,主动转型,通过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加快转型,将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推进。同时要进行能源消耗的审核和环境影响的评价,暂停“两高一资”项目的审批,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力,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

其次,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和监管力度。长期以来,各种传媒的监督力量取代了法律,这说明人们的法律意识相对薄弱,中国的法制法规还比较粗糙,这都影响了人们对环境的维权。环境保护工作要在法律的配合和强制约束下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再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主要目标的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型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

最后,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加入到环保队伍中来,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要加大宣传力度,调整和改造不利于环保观念和价值标准,培育友好的环境理念,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另外,应该加大媒体的监督和曝光力度,对排放不达标、污染严重的企业予以曝光。

“天地人和,物我为一。”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加快建设

中国公考高端品牌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更好地造福子孙后代,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2012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录365前程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2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给定资料 1、2011年5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会议强调,应当清醒地看到,财政预算公开工作进展不平衡,公开还不够细化,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仍存在一定差距。必须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建立健全公开机制,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一要进一步细化公开中央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2011年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部分重点支出和2010中央财政总决算要公开到“项”级科目。二要继续推进中央部门预算和决算公开。2011年报送全国人大审查部门预算的98个中央部门,都要公开经全国人大审查批准的部门预算。今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中央决算草案后,98个中央部门要公开部门决算。中央部门要加大公开力度,增加部门预算和决算公开的内容。三要公开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支出情况。中央财政2010行政经费支出决算总额和“三公”经费决算总额,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公开。中央各部门要公开本部门2010“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四要公开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五要大力推进地方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开经同级人大或其常委会审查批准的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并做好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公开工作。

2、公车管理堪称世界各国职务消费中的普遍性难题。“加快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制度改革”,在温总理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公车改革问题,成为两会上一个热点话题。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监察局副局长,今年两会上,杜黎明的《关于公务用车管理和改革的建议》与这个话题不谋而合,引起各方强烈关注。他对此并不意外,“公车改革提出多年,但成效不大,百姓对公车改革早已反应强烈,的确到了动真格的时候了。”“根据国家发改委调研报告,公车使用有三个1/3: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根据有关估算,今年公车私用的经费支出达600亿元左右。提到公车改革的话题,杜黎明有些激动,“公车接送孩子上学,造成学校门口大塞车,婚丧嫁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录365前程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娶公车成龙,这些现象别说老百姓,连我也看不下去。”全国人大代表宋心仿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规范公务用车配备管理,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公车改革要真正见效,关键在于有效减少公车,适当保留的公车也不能专用、私用。全国政协委员陈志列说,要明确最低限度保留公务用车的范围、使用规范、公车腐败的处罚措施及保障群众和社会舆论对政府机关公务用车的知情权、监督权。“这些年的公车改革主要是靠政府部门内部的自我监督,但现实是,政府部门内部的很多人都是现有公车制度的受益者。如果政府部门内部的一项改革,遭到系统内部极大多数人的反对或是不配合,改革是很难推行的,自我约束也会没有动力。因此要启动一个更强大的外部监督体系。”法律专家B说。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省部级干部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厅字[2011]1号)规定,省部级正职干部专车配备2.5升(含)以下、价格38万元以内的轿车;省部级副职干部专车配备2.0升(含)以下、价格28万元以内的轿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厅字[2011]2号)规定,一般公务用车配备排气量1.8升(含)以下、价格18万以内的轿车,其中机要通信用车配备排气量1.6升(含)以下、价格12万以内的轿车。安徽宣城市宣州区招投标中心网站显示,该区民政局在采购一辆公车,车型为广汽丰田汉兰达2009款3.5L四驱豪华版。按规定,宣州区政府机关采购公车的标准不能超过25万元,而这辆车却要近40万元!对此,宣州区民政局财务室有关人员承认采购车辆档次的确有点高,但属于工作需要,因为当地路况不好。陕西旬阳县国土资源局曝出在中央纪委严查公务车辆超标时,竟然顶风违规购置超标车的消息,一时引发社会热议。记者采访发现,旬阳县国土资源局不仅存在自身购车超标问题,还出现由上级部门统配车辆造成的“被动超标”现象。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在当前整治公车配置、使用过程中,此类公车采购“被动超标”现象需警惕。

4、昨日,一张网友给停放在禁停区内的警车贴了张手写版的“人民罚单”,其格式完全模仿交警罚单书写。对此,长沙警方复称,当日该车正在执行巡逻任务,之所以临时将车停放在交警大队门口,是由于工作需要前来队部临时办理相关公务。并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规范警车管理,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

去年连续3个多月在网络上曝光1000多张公务车照片而走红的“专拍哥”,在网络上掀起“街拍公务车”热潮。“专拍哥”坦言,想以此撼动公车私用这一“顽疾”。北京、深圳等地的网民纷纷响应,在网络上曝光公务车种种“怪现状”。从3月18日发布名为“公务车随拍,坚持一天拍一张”的帖子以来,“专拍哥”已在帖子上发布了1000多张照片,这些照片拍的都是济南街头行驶或停靠的公务车,其中一部分涉嫌公车私用。这一帖子的浏览量已达到近40万次,回复2300多条。在“专拍哥”镜头里,有的用公务车送孩子上学,有的使用公务车到商场购物,有的用公务车到医院看病 “专拍哥”说:“虽然无法准确判断一辆车到底在公用还是私用,但是根据我拍车的经验,周末和下班以后的业余时间,大部分公务车在私用。”

5、在美国,从联邦政府到地方政府,公务用车管理部门每年向公众出具政府机动车情况报告。以德州为例,德州机动车管理办公室(简称OVFM)必须要制定一年的公务车队情况预算,对于车队的数量、规模、各种车的类型、新增车的计划,都要以报告的形式列出。2007年OVFM的报告长达31页,关于车队的状况、甚至是油耗花费情况都有资料显示,另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录365前程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外政府将会处理的车也有明确的资料。当然,对于购车款项的来源,也是必须要说明的。还有专门的章节阐述省油情况和环境考量。

瑞典财政部请专家设计了一套由电脑控制的“公务汽车监控系统”,即在每辆公车上安装了带双按钮的计程器和代码发射器,一个按钮上刻着“公务”,另一个按钮上刻着“私用”。任何人用车时,必须先按下两个按钮中的一个,车才能启动。按钮按下后,代码器就将该车的特定代码发往监控卫星,卫星再把代码及汽车所在的方位信息传向中央监控台。是公干还是私事经核实后,据此对开车者收费或罚款。

在博茨瓦纳繁忙的公路上,民用车挂的是白底或黄底黑字车牌,而公务车则挂“红底白字”车牌。每逢星期

六、星期日,公路上只有民用车行驶,见不到公车行驶,因为博政府严格实行只准在工作时间因公务需要才能使用公车的规定。另外,政府所设的公车加油站,加的汽油也与众不同,呈粉红色。一到节假日,这种加油站都休息,不给公车加油。人们把公车叫做“廉政车”。

在德国,“特权车”只在非常紧急和必要的情况下才存在。警车和急救车在道路上是至高无上的,任何车辆听到后面有警车或救护车的笛声都必须让行。但除此之外,德国对政府用车等公务车的管理与对普通车辆的管理没有任何区别,在交规上不会有任何优待,一旦发现违章便立即处理。而一般来说,政府车辆也非常自觉,很少有违章的情况发生。

6、2010年7月5日凌晨,沪陕高速蓝田段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印有“司法”字样的制式警车与路边一辆大货车追尾,造成警车上3死1伤。经调查,车祸发生时,驾驶警车的司机是商洛市商州区司法局局长的儿子,其在车祸中当场身亡,车上死者和伤者都是同学朋友关系。死者家属介绍,三名死者均是26岁左右的“80后”。据驾驶大货车的司机讲,当时事故发生后,他立即下车救人,就闻见车内有一股酒气。记者了解到,这辆牌号为“陕HD037警”的制式警车为商洛市商州区司法局所属。在商洛市商州区司法局,记者经调查,确认事发时驾车的正是该局局长郭安成之子郭亮,他是商州区司法局下属部门公证处的职工。商州区公证处一位负责人表示,郭亮只是公证辅助人员,并不是司机。因为公证处没有配车,就谈不上有司机。这位负责人对郭亮当天凌晨驾驶“陕HD037警”的制式警车外出的情况并不知情。商洛市司法局表示,按照商洛市司法行政系统警车管理规定的要求,郭亮不属于驾驶警车的人员,违反了规定,将责成商州区司法局就此问题做出专门的书面汇报说明。

7、虽然经过多年的车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不同程度地引起了民众的质疑与非议,令人喝彩者鲜见。“车改不但没使群众的意见减少,许多地方反而更加强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L教授指出,“主要是各地的公车几乎全部采用‘卖公车、发补贴’的改革方式,即所谓‘货币化改革’的形式。这样的改革,尽管表面上减少了些开支,却使公车改革陷入误区。”

“货币化的好处是把公车的费用转变为个人收入,激发个体的节约机制,从而在整体上控制公车费用的增长。”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M教授这样分析,“但由于公车消费数额巨大,根据这一数额公车消费转变为个人补贴,相当于相关人员每个月增加了数百乃至数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录365前程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千的收入。这如果没有与公务员薪金制度改革相配套,很容易引起进一步的不满,因而是很难持久的。”

全国人大代表Y认为政府也并非不想治理公车私用问题,但碰到特权“雷区”却不敢触动,用车单位也总是能想出对策抵制抵消中央指令,变换花样继续享用特权。这反映的是改革不到位,部分地方没有对公然盛行的弊政以雷霆之力坚决去除。

8、广州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苏志佳在参加“两会”分组讨论时,主动谈起广州公车监管措施。未来,广州市公车将安装GPS跟踪系统和身份识别系统,实行分级管理,经批准非公务用车将采取有偿使用措施,试点单位估算,拟按照每公里1.5~1.7元收费。在不久前召开的省人大会上,市财局局长张杰明曾表示,广州公务用车的拨款每辆车每年是2.5万~3.5万元。如果按节省1/4的比例计算,每辆公车年节省费用在7000元以上。苏志佳说,相信随着汽油费上涨,节省费用会越来越多。据悉,目前GPS费用成本预计每辆车3000元,财政部门表示限制公车使用后节约的费用,可以令该笔安装成本在半年内收回。

苏志佳说,目前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将会总结三个试点单位的经验,预计上半年将完成设备招投标,然后陆续开展安装。按照初步设想,广州市将严禁周末使用公车,如果公务员周末使用公车,公车监管系统将发出警报。苏志佳说,考虑到有的公务员工作繁重周末确实需要用车,因公需要使用的可以向上级领导报告申请,如果公车私用就要经批准后收取相应费用。苏志佳表示,收费不是随随便便象征性收费,而是要把公车使用产生的汽油费、管理费、折旧费、保险费等统统算进去,费用由财政局收取,采取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取费用将作为公车折旧等补偿。苏志佳表示,公车监管系统一旦建立,发现违规将追责。如果市纪委监察部门发现公车私用等问题,将采用一次口头警告、两次书面警告、3次追究责任的办法。对于单位监管不严等问题,也会对单位领导给予警告和追责处罚。

从技术上来说,采用卫星定位技术建立的公务用车卫星监控平台可以做到随时查询目标车辆的精确位置,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以及查询目标车辆历史轨迹等。通过这些手段,后台监控人员就可随时发现公车私用现象,也可以保存资料,进行公车使用情况数据分析,生成报表。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梁盛祥则表示,对公务车装GPS以及周末封存绝对可行,但对于公车私用收费的问题,则不太现实。梁盛祥认为,防止公车私用,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公开监管;其次要加强政府机关内部的管理。此外,要提高公务员队伍自身的素质,让他们知道公车私用是不对的。

一名医疗界的政协委员表示,“既然是公车,怎么能拿来私用呢,车辆折旧费如何计算,出交通事故又如何赔偿?”该政协委员表示,承认公车私用合法,甚至可能导致大量公车被用来进行盈利性运输,后果将不堪设想。政协委员付松山也认为,公务车周末私用收费的方法操作难度较大,不好实施。付松山说,“怎么区分公用和私用,这是扯不清的,估计实行这个办法,在管理上的成本将会比省下的资金更大”。付松山表示,采取给公务车设置明显标志的做法会更有效,比如警车中公务车私用的情况就少得多,因为标识很明显。微博网友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录365前程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省城既贫下中农”则考虑得更细致“钱由哪个部门来收?用完车后不加满油甚至不加油怎办?油费到星期一依然是报销?”

9、截至上世纪末期,中国约有350万辆公务用车,每年消耗费用约3,000亿元,占行政成本的90%,远远超过中国的军费开支,超过全国教育经费和医疗经费之和。乘用汽车已成为中国政府采购中订单最大、增长最快的采购项目之一。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汽车在政府采购物品中始终占据前三位,2004年全国政府公务用车采购金额为500亿元,2005年增加到600亿元,而今年政府用于公交车采购的财政支出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700亿元,占财政部预计实现的3,000亿元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近1/4;而在整个“八五”期间,5年购买公交车的总额只有720亿元。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遏制官僚主义、挥霍浪费和腐败现象,而这些问题都集中地体现在公车腐败上。它已成为平民百姓和一般干部痛恨的一种现象。六中全会以后,遏制公车腐败、大幅减缩公车车队,应成为当务之急。有学者认为,这些年来有关部门一直将公车问题当做反腐败的问题来抓,但是很少有因为公车问题被处理的官员,也没有哪个官员因为公车问题而丧失升迁的机会。“财政支出的决策权,基本上都掌握在政府部门手里,公务用车的标准、公务用车的支出水平等,基本上都由用车者说了算。即使有一些纪律约束,基本上也是软约束。贪污不受贿买公车,即使超标准,也没有听说过有人被处理。”学者A说。英国思想家洛克说:“在一切情况的条件下,对于人们滥用职权的强力的真正纠正办法,就是用强力对付强力。”公车泛滥的根源在于权力失控。公车改革要顺利实行、落实到位,唯有约束住官员手中的权力。无疑,这需要政治决断以及强力推动——没有这些釜底抽薪之举,这一轮的公车改革,恐会成为下一轮腐败的开始。

作答要求

一、请结合资料对给定资料4中提到的“顽疾”进行解释。(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00字。

二、根据给定资料,概括我国公车使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200字。

三、根据给定资料,请为我国公车管理提出合理有效措施(30分)

要求:有针对性,有可行性,条理清晰,不超过400字。

四、给定资料8谈到了广州新近实施的公车监管措施,请结合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项措施的看法。(40分)

要求: 1.结合给定资料,自选角度;2.符合题意,观点鲜明,论证充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3.总字数1000~1200字。

第三篇: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评分标准

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试卷评分标准

(一)概括给定资料中关于网络问政的各种评价与观点。(20分)要求:全面准确,语言简练,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1.网络问政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一种新形式,在倾听网络民意、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以及网络监督、网络反腐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2.要警惕网络问政的负面作用,网络问政必须还原网民的真实身份,虚拟身份参与容易出现乱贴“大字报”的情况。

3.网络问政在当前还远未形成具有刚性约束力的制度效应,往往形式大于内容,无实质性内容和进展。

4.网络问政必须与现实问政结合起来,网络问政只是一种制度救济的渠道和形式,问政是根本,而网络只不过是一种载体,不能过高估计互联网对民主政治发展的作用。

5.网络问政要想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关键在于政府官员真正树立起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同时还需要官民双方,从制度、态度、道德等方面共同努力。赋分说明:以上每点5分,答对4点即为满分。

(二)给定资料6中讲到“决定网络问政能走多远的,不在网络自身,而在网络之外。”,结合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思路清晰,不超过350字。参考答案:

首先,不能把网络所反映的民意当作民意的全部,要去伪存真,仔细筛选和甄别网络信息。否则有可能被网络信息误导,政府的决策行为可能会被少数人操纵。其次,建立网络信息公开法律责任制度。网络问政是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有效途径,如果政府机关没有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把网络问政的主动权自觉交给公众,而不是由党政机关垄断话语权。一方面要建立一种负责任的意见表达机制,另一方面也应该努力营造宽松的舆论空间,让公众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了解监督党政机关工作的整体情况。

第四,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防止政出多门的现象在网络问政中发生。为防止各个政府网站发布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相互交叉甚至互相矛盾的现象,党政机关应当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让公众通过固定的网站反映自己的意见。

赋分说明:以上每点5分,提到相应的观点赋2分,阐述清楚再赋1-3分。

(三)根据给定资料,以科学有效实施网络问政为主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60分)

要求:观点鲜明,主题明确,分析合理,论述深刻,语言流畅,字数800-1000字。参考例文:

为科学有效实施网络问政建言献策

传递民意,建言献策,正在成为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新型民主表现形式。从胡锦涛总书记与网友在线交流到温家宝总理通过网络问政于民,网络问政议政蔚成风气,创新民主形式,诠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彰显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巨大进步。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不重视、流于形式、处理不及时、处理结果不透明、缺乏必要的法律与制度保障等问题。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优势与局限同在,如何科学有效实施网络问政,发挥其巨大的优势作用,是当前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为科学有效实施网络问政建言献策,成为每一名公务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一,要从制度方面规制网络问政。从短期来看,对网络民意表达的“制度性回应”是一个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应当加强对民意的吸纳、回馈、说理制度。“缺乏这些制度和机制,问政就会成为长官意志的点缀,爱听的听,不爱听的可以听而不闻,网络的参与和表达,都将陷入浅表化、符号化。因此,必须在程序上明确要求:对网络参与的意见、主张和偏好,都必须公开;政府应当对这些不同意见进行分析整理,并作出回馈,阐述相应理由。在这个意义上,问政就变成了双向的政策交流和互动。

第二,要建立网络问政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建立领导干部带头上网的制度。领导干部要定期上网,实行与网民在线交流,亲自过问和解决网民提出的一些问题。其次,要建立网民反映的问题交办和答复制度。要将网民们提出的问题,定期给职能部门交办,要求定期解决和答复。最后,要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让“网络发言人”定期公布政府信息,与网民在线交流、沟通,释疑解惑,解决一些思想、政策以及反响上的问题。如此,“网络问政”才能在工作中有位子,才能促进我们工作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才能更加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第三,建立网络信息公开法律责任制度。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必须公开的信息,政府机关应当及时公开有关信息。网络问政是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有效途径,如果政府机关没有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建立顺畅的问政渠道。官方媒体要充分利用其广泛的渠道资源,建立网络问政平台或者领导干部电子邮箱,并且加大宣传力度,将网友引导到主流媒体上发表言论,便于对于各类问题和建议进行集中办理。赋分说明:(总分40的标准)内容:

一档——观点正确、鲜明、论述翔实、逻辑严谨、分析细致、对策合理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并有一定的高度。(24—28)

二档——观点正确、鲜明,论述翔实、逻辑严谨、分析合理、线索清晰,对策合理。(18—24)

三档——观点鲜明,分析合理,有对策。(12—18)四档­——观点不明,语句不通或不知所云(3—12)形式:有题目且合乎规范(2分);结构合理(3分);语言通顺,无语病(2分)奖励:观点或内容的创新,文采酌加1~3分

扣分: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字数1000字以内,没超过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少于800字,没超过50字,扣1分。

第四篇: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三)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

全真模拟试卷

(三)适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资料

1.人类社会之初,人们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饥饿、疾病、野兽的侵袭和自然灾害。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由这些纯粹自然性破坏因素造成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少。进入文明时期以后,人类社会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单一,日常交往和公共活动并不频繁,安全问题比现代社会也少得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到来,公共领域越来越多,公共安全问题大增。同时,安全问题也不再简单围绕衣食住行的狭窄领域发生,而是大大延伸,特别是向生产领域渗透,如工业过程安全、化学危险品安全、火灾安全、爆炸安全、矿山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建筑安全以及核安全等。但是,随着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能力的增强,这些安全问题在技术和制度层面仍然具有很大程度的可控性,并没有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因此,人们对安全问题的关注点长期停留在各领域对自身安全问题进行技术和制度层面的防范上。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问题的外延继续扩大,社会化倾向日趋明显。许多传统的技术性安全问题由于渗透了复杂的社会原因,使安全问题向着非传统性异化,越来越多地演化为社会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可防性安全问题变得更加难以捉摸。因此,非传统性安全问题的破坏力和影响面在不断增大。在表现形式上,现代安全问题纷繁复杂,小到社会中的犯罪问题,大到民族性冲突、宗教性冲突、社会性冲突、文化性冲突、地区性冲突和国家间冲突,而冲突的方法手段也由理性向非理性转变。“9·11”以后,国际恐怖主义暴力手段升级,恐怖活动也由个体化朝着组织化、基地化、社会化甚至国际化过渡,成为国际和平与安宁的重大隐患。国际政治多极化进程、一超多强的格局,一方面强调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另一方面又在局部地区不时制造动荡局面;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使得经济、金融、信息等方面的安全打破了传统的国家观念,安全问题的平台提升到国际层面。人们不会忘记,金融大鳄索罗斯一夜之间能使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地区的经济倒退数十年;2003年的SARS危机造成全球性恐慌。

不难看出,新形势下的安全问题与传统的安全问题已经大相径庭,而且已成为当今世界和平大合唱中最不和谐的音符,对人类构成严重威胁。

2. 研究显示,安全保障措施的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故整改效果的关系是1∶5的关系。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公共安全问题属于公共产品范畴,是运用公共权力的政府必须向公民提供的服务。

尽管中国GDP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但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也逐年上升。中国每年因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500亿元,约占GDP总量的6%。2008年的南方雪灾直

接经济损失达537.9亿元,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8451亿元。不难看出,多年来中国用非常低的劳动成本和非常高的资源环境代价换来了GDP的高速增长,而忽略了社会的均衡发展,没能躲过所有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历过的沉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30年的经济高增长改变了世界对传统中国的认识。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构成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我们越来越多地面对诸如SARS病毒、三鹿奶粉等公共食品、卫生突发事件的威胁。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许多社会矛盾是非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认识的形成,以及对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选择,是对过去发展观的反思。中国社会矛盾的解决,需要我们走出一条新的改革发展之路。深化体制改革,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我国综合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是社会转型期我国公共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水平低、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易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同时,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重大突发性灾害频发,70%以上人口,80%以上工农业和城市受到各种灾害严重威胁,全国22个省会城市和三分之二的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均位于地震高危险区。“天灾”之外,各种人为的安全事件也直接威胁着公共安全。经济、社会结构面临剧烈变动,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对人民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隐患。社会转型期因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持续增多,投毒、杀人等恶性暴力犯罪发案率不断上升,刑事案件年均上升幅度为24.7%,每年均达300万起以上;经济犯罪涉案金额平均每年都在800亿元以上。这些都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

3.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起火。截至11月19日10时20分,大火已导致58人遇难。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四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同时,装修工程存在违法违规、层层多次分包等情况;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存在明显抢工行为;事故现场违规使用大量尼龙网、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有关部门安全监管不力等。

当“经济奇迹”和“GDP高速”的热浪席卷全国,高楼作为“城市名片”的象征而压倒性地泛滥时,反对之声总是蝼蚁般地被“局限性”的巨浪淹没。就算是“不完全的统计”,10层以上的高楼在上海已经过万,1万栋高楼瞠视着我们,怎样防火?有关部门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让一名身强力壮的消防员背负灭火设备从35楼跑到1楼总共用了35分钟,然而大火在30秒内就可以从第1层迅速燃烧到第28层!

11月15日由于四名电焊工的违章操作致使火灾从10层左右的位置烧起,加上当天又刮着五级东北风,风助火势,更加速了火灾蔓延。

消防部门接到火警10分钟后,第一批消防队员就赶到了现场,但消防员很快面临尴尬,因为他们的水枪根本无法到达大楼的高处。上海唯一的一辆90米云梯车以及各类用于高层火灾扑救的曲臂车都投入了救援,但是由于大楼立体燃烧,这辆90米的云梯车只能封住一个方向的小面积火势。在现场的其他32米、50米等各种类型的大小曲臂高喷车也仅仅能控制它们所控范围内的大火。多房间同时起火也成为灭火的难点,消防员无奈之下爬上附近的高楼,架起水炮从远处一个窗一个窗地进行攻击灭火,但效果不明显。

上海市消防局表示,目前上海消防的装备在世界上都处于先进水平,但在这次火灾扑救中,尽管全部投入先进救火装备,面对居民住宅高层建筑如此大的立体燃烧火灾也显得力不从心。

高层楼的有效消防无疑是一个还没有彻底解决的难题。2010年11月,大连在东港商务区开建绿地中心项目高楼,设计楼高为518米,建成后为世界第四、中国第三、东北第一的超高层城市综合体。看到这条消息后,不论号称这些第几第几有什么意义,还是会让人不禁想到,这样超高的建筑,消防问题能有效可靠的解决吗?

为永远铭记“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惨痛教训,上海市委、市政府考虑,把11

月15日设为上海“城市公共安全日”,让警钟长鸣,让惨痛的教训时刻警醒各方,对生命负责,对城市负责,切实做好维护城市安全的每一项工作。但也有网友表示担忧,“设‘城市公共安全日’能保障上海安全?”

4.1911年3月24日华盛顿广场大楼内衣厂起火,141名工人不幸遇难。重大灾难开启了美国人的防火安全意识,也促使美国加快了防火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这次惨剧成为美国防火立法依据,随后美国的《劳动法》规定,在工作场所每3个月相关人员都必须进行一次防火训练。

2001年“9·11事件”纽约世贸中心被恐怖分子袭击后起火倒塌,它加深了美国对高层建筑防火的反思。袭击发生之前,美国对高楼的防火规定严密到包括烟雾警报器的设置,逃生门的位置、距离,中央警报装置的定期更换等。正是因为有如此严格的规定,才使毫无预警的恐怖袭击发生时,有1.5万人从两栋110层高的世贸大楼基本实现有序撤离,堪称现代史上危难之时人类自觉维护秩序最壮观的场面!袭击发生后,美国对高楼全部进行重检,从严从速要求做好安全防范,对高层建筑的防火意识细化到室内烟灰垃圾桶的设计。

在美国,几乎每个公民都接受过逃生培训,公共安全意识早已深入每个人生活的言行举止中。6岁的小孩看见别人玩火,就懂得严肃批评对方不要“玩火自焚”,即使对方是孩子的爸爸。消防人员还会把郊区废弃的房子改造成民宅,然后将学校的孩子召集起来,把房子点燃,让孩子亲身目睹一栋完好无损的民宅是怎样在瞬间变成一堆废墟的,由此使孩子认识到防火的重要性。另外,美国公共安全教育者还专门为学生设计了一种扑克,上面印着一些防火知识,使孩子在游戏中了解安全防火规则。美国各大城市还在市民集散密集地设立自动消防安全电子访问台,万一发生险情,经过专业训练的、由普通居民组成的义务消防队可在5分钟内被召集成军,配合灭火,实施救援。

5.在日本,一般学龄前儿童就已接受过3小时的安全逃生模拟教育,这些知识对于懵懂的孩子来说,往往影响终身。接着自幼儿园开始,孩子就会接受各种安全教育课程,比如6~12岁的孩子就有消防课程、防震课程,主要内容是教导孩子在危急时逃生自救的技能,而且这种知识教育以生动、有趣的活动方式进行。

日本的防灾教育并不主张孩子参加救火活动,也不鼓励孩子充当救火小英雄,而只是教育他们遇到火灾时呼喊报警,这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日本的报刊和电视台,经常宣传防灾自救知识。日本的消防队一般都是开放型的,可以随时为国民提供必要的安全知识。大型公共汽车上都有紧急疏散门,注有“太平门”字样。所有这些对孩子都能起到提高防灾意识的作用。

由于日本民众有高度的公共安全意识,所以到处都有群众组织的公共安全服务队伍,比如“妇女防火俱乐部”和“青少年消防俱乐部”等群众组织便在救灾中十分见效,一旦灾情发生,便可“召之即来,来之即战”。同时日本还将分散在各地有经验、有技术的专业人员进行登记形成网络,平时组织他们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这些安全服务团体,都是“要曹操,曹操就到”,而且不用交学费。

2009年9月,日本地震教育专家田中礼治先生拜访了四川泡桐树小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泡桐树小学校长周英在目染了田中先生的教育方式之后感叹道:“我教书这么久,很遗憾地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没有一套系统的、科学的,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针对中国公共安全教育的现状,田中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是‘说’得多,日本是‘做’得多,这是两国安全教育的不同。”田中先生的话对于中国教育者来说虽颇为逆耳,但确是事实。不少日本公共安全教育者,一直热衷于中日两国公共安全教育的交流活动,把日本的先进经验与中国人分享。因为日本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度,日本民众更能够体会同样生活在多难之中的中国民众的需要,同时也具备了更强烈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意识。1985年4月19日哈尔滨的天鹅宾馆大火中,旅客中的日本人全部脱离危险,而大多数中国人却葬身火海。

6.自2003年SARS危机以来,我国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给予了高度关注,编制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特别是2006年2月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公共安全列入了11个“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要求大力发展公共安全科技,积极构筑公共安全科技体系。显然,我们已经认识到目前我国在公共安全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公共安全理念还相对滞后,公共安全保障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公共安全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专门人才缺乏等,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经济和社会的安全度,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是目前我国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

很显然,我国公共安全的供给和需求严重失衡,原因是多方面的。仅以学科建设、人才状况为例,我们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从学科建设方面看,“公共安全学”独立学科至今尚未形成,目前的情形是:涉及安全方面的分支学科分别散落在不同的学科门类,在我国现行的学科专业管理体制下,很难形成学科群和学术团队,不同的分支学科往往又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因而很难协调和形成合力,多学科攻关局面难以实现;同时,公共安全学科建设方面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的现象或多或少地存在,使原本应是综合性的公共安全学科发展不够平衡,短期内学科地位难以提高。从人才状况看,目前我国公共安全人才总数偏少是不争的事实,而目前已有的人才又主要是各领域安全的技术与工程技术类人员。公共安全方面的管理型人才奇缺,这种状况与目前的专业设置及学科布局是一致的。

从经验上看,一个学科体系的形成往往与两种动力有关:一是社会需求,二是学科自身的发展。现在看来,有关公共安全学的社会需求是明确的。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多,不安全事件不时出现,尤其是我国正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安全对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至关重要性,使大力开展安全特别是公共安全问题研究并掌握其规律成为当务之急。也可以说,构建和完善“公共安全学”学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安全问题”是人类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可以预见它会永远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然而,世界各国都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警察部门承担了大部分维护安全的工作,尤以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为其法定职责,即使是其他领域的安全在出现重大问题时,警察部门也往往介入处理。我国公安机关的职责范围较西方警察更为广泛,其政治和社会责任是“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这种职责凸显了中国公安机关在维护国家与社会安全方面的主力军地位。

7.在我国公共安全形势趋向稳定的同时,社会的进步也对公共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这些新的要求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新挑战。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彦吉教授认为,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追求,远远大于对社会负面问题的关注,安全感并不是一个显著的社会问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社会发展和人类幸福的认识进一步升华。其中一个重要热点,就是对公共安全的认知和感受。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公共安全研究所所长顾林生也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服务的重心从重视为经济发展服务转向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所以,确保公共安全在我国的政府行政,特别是地方行政中将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与此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公共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增加。一个例证就是,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公安部已经委托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过六次群众安全感调查。

顾林生分析说,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财富集聚程度高、各种矛盾复杂多发等因素,都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早在2003年,经合组织在《21世纪面临的新风险:行动议程》中,就已经提出了“系统型风险”的概念。这一概念强调在现代社会中,要害系统在未来可能变得更加脆弱,成为影响21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因为卫生、服务、运输、能源、食品和供水、信息和电讯等领域的要害系统,有可能遭受单一或一连串灾难性事件的严重破坏,从而导致整个社会陷入瘫痪状态。

现代社会的系统型风险提醒我们,在分工越来越细的现代社会管理中,跨部门的人员、信息、物资的整合也越来越重要。防范风险和防灾减灾不只是防灾减灾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的专业工作,而是整个政府部门必须参加和负责的重要行政事务之一。

全民参与缺失所造成的问题,在各个方面都已表现出来。在生活方面,大部分群众还是缺少安全生活和防灾减灾的基础知识;在生产方面,缺少有关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的基本安全操作规则和程序;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经济利益诱惑大,企业在公共安全方面的社会道德和社会贡献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等。

顾林生认为,目前公共安全领域存在的地区差距明显,社会保障体系薄弱等问题,也是我国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薄弱环节。

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给定资料3”中有网友表示出担忧,“设‘城市公共安全日’能保障上海安全?”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0分)

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150字。

2.根据“给定资料”,概括当前中国在公共安全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3”和“给定资料4”分别介绍了我国上海和美国遭遇火灾的经历,请谈谈你从两则材料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三、假设你是某省公共安全部门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提高群众公共安全意识的工作方案》的内容要点,供上级领导参考。(20分)

要求:

(1)切合主题;

(2)表述全面、准确,有逻辑性;(3)不超过400字。

四、参考“给定资料”,以“增强群众安全感”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40分)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第五篇:2012年浙江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冲刺试卷(三)

二、给定资料

1.淡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水利设施薄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制约之一。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国年平均缺水约 400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六分之一的城市严重缺水,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水功能区达标率仅42%。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全社会科学用水、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不断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0.35提高到0.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953立方米降低到127立方米。但总体上看,我国水资源管理仍较为粗放,主要表现为“一低、一高、两重”,即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仍比先进国家低0.2—0.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高,仍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河湖水污染和地下水超采仍较严重,一些地区“有河皆污,有水皆脏”,一半以上的城市地下水遭到污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就是要始终坚持像重视国家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资源安全,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严格水资源管理,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抓好节水工作。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必须建立“三项制度”、确立“三条红线”。要从水量、用水效率和水质三个方面,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确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着力改变当前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使水资源要素在我国经济布局、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中成为重要的约束性、控制性、先导性指标。

2.近年来,山东省政府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坚持统筹治水、科学用水、依法管水,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脆弱“三大”水问题,促进了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水利保障。

据了解,山东水资源严重匮乏且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不足全国1/6,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没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怎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此,山东省政府制定实施了《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将控制区域用水总量作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确定了各市县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严格实行区域用水限批制度,对超过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取水许可,引导各地“眼睛向内”挖潜,初步形成了 “以供定需”和“一控双促”(控制用水总量,促进用水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倒逼机制。

山东省还将严格定额管理作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关键,去年以来相继颁布了9大重点工业行业产品用水定额、主要农作物灌溉用水定额、饮用水企业产水率等地方标准,严格按照定额,对取用水户实行计划管理,有力地推动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目前,全省万元GDP取水量下降到72立方米,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下降到15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实现了增产增效不增水的目标。

将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前提,山东省强化了对地表水、地下水、空中水和外调水等各类水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建立起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统一取水许可、统一监测计量、统一征收水资源费“五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有2个区市和89个县(市、区)实行了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

严格监督考核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保障,山东省健全完善了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依法强化了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对违规审批、非法取水行为进行了严格查处。去年全省组织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查处了1500多起非法取用水案件。实施了最严格的水生态管理制度,取消了行业排污特权,流域水质总体上恢复到1985年以前的水平。把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地方党委、政府执政能力和发展实绩的重要依据,对突破用水控制指标的严格“问责”。

3.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湖南省区域性、季节性缺水问题日趋严重。与此同时,水资源管理方式粗放,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据统计,2009年湖南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73立方米,是全国103立方米的1.67倍。2010年,全省用水总量达到323亿立方米,接近全省控制用水总量336亿立方米。特别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已逼近控制红线指标。此外,河湖水域侵占严重,河道乱采、乱挖、乱弃现象比较严重。严重影响水域和河道的防洪、排涝等功能正常发挥。同时,湖南省仍有2100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该省水利厅提出,在今后5到10年,将基本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全面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将全省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36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0%。大力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全省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5%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不低于98%。通过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对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推进以湘江为试点的流域管理体制改革,在湘江率先实行流域管理,并适时推动资水、沅水、澧水和其他重要流域的管理工作。推进区域水务管理一体化,2012年长株潭城市群全面完成水务一体化改革。以长株潭城市群为重点,率先建立城市生活用水阶梯水价制度,建立工业、服务业用水定额、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制度。

4.著名环保组织“自然之友”2011年8月10日在京发布了《六城市居民水资源意识及用水行为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近半数市民已认识到城市水资源紧缺问题严重,近七成市民觉得所在城市浪费水现象严重,近六成市民对城市水源安全表示担忧。

本次调查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南京、郑州、杭州、武汉。从调查结果看,有46.8%的人认为所在城市水资源紧缺。其中北京市民认为北京市缺水情况最严重,达到比较紧缺的程度,其次是上海和郑州。市民已经认识到水质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是困扰各城市水资源的主要问题,分别有49.3%和45.5%的人提及上述两点。有67.2%的人觉得所在城市浪费水的现象严重,其中14%的人认为非常严重,53.2%的人觉得比较严重。相对来说,北京市民认为城市浪费水的现象最严重,分别有45.3%和28.1%的家庭洗衣服、洗澡用水量最大。调查中,有47.3%的人自我感觉没有浪费水;50.5%的人认为家里有一点浪费水,2.2%的人认为家里存在严重浪费水的现象。调查发现,目前六城市仅7.2% 的被访者家里安装了中水,95.4%的家庭有自来水,11.7%的家庭管道中有纯净水。其中,12.2%的北京家庭表示安装了中水管道,比例最高,而北京市民对中水推广的必要性认同程度也是最高的。

本次调查结果还表明,56.2%的市民认为工业是城市用水量最大的行业,23.2%的人认为居民生活用水量最大,10.4%的人认为园林等公共用水量最大。“自然之友”理事长杨东平表示,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工业基本搬迁完毕,居民生活用水已超过1/3,上升为城市最大用水大户。但正如本次调查的结果,很多市民都认为工业是城市用水主体。这个认识上的误差很可能是居民没有大力节水的原因所在。他建议各地政府应像公布城市空气污染指数那样公开城市的水资源状况,通过及时、准确地公开城市水情,强化全社会的水危机和节水意识。

5.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饮用水管理,安徽省法制办对外公布了《安徽省农村安全水工程管理办法(草案)》,征求各方意见。为此草案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划定本行政区域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区,在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要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

一直以来,包括合肥三县在内的全省范围内的农民,在饮水上主要是通过自家打井取水。这样的取水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随着乡村开发进程的加快,农村水资源受到污染的威胁加大,必须要采取新的措施,保证村民饮水安全。

一是办水厂准入条件严格。尽管个人和单位都可以参与供水工程,但相应的条件要求却是非常严格的,并不是所有的个人和单位都可以无条件进入。草案指出,供水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依法取得取水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直接从事供水管水的从业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健康检查,持证上岗;建立出厂水、管网水、管网末梢水水质检测、化验制度等。日供水1000立方米或者供水人口1万人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供水单位应当设立水质检验室,配备仪器设备和专业检验人员,负责供水水质的日常检验工作。

二是供水定价应保本微利。在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广大村民最关心的问题是水价会不会太高,如果价格高了,村民们是不乐意接受的。对此,草案指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实行有偿使用、分类定价和计量收费制度。农村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确定,非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按照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确定。从目前来看,有偿使用是必然的趋势,这对于水源的节约保护也有很大作用,规定微利的原则,可以保证农村供水的持续性。

草案同时又充分照顾到了部分居民的实际生活条件,进一步采取分类定价的制度;而且政府可以选择为其提供一定的补助,或对于部分困难家庭采取免费政策。保证村民们花最少的钱,实现安全用水。

三是水源区设明显标志。安全用水的根本在于水质保护。为此草案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划定本行政区域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区,在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要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草案同时规定,禁止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地从事下列活动: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在取水点周围100米水域内,从事捕捞、养殖、停靠船只等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在取水点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水域内,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或者在沿岸倾倒废渣、生活垃圾等。如违反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6.2011年8月12日,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毕小刚、北京市水务局排水处副处长熊建新做客新华网,就北京市如何做好“水”文章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有网友问:地球不缺水资源,缺的是对水资源有效管理的制度。水务改革发展工作大会专门提到了北京市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控制居住规模的制度。是这样吗?

【毕小刚】好的用水制度确实对用水能力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们前不久召开了水务改革发展大会,刘淇同志提出了要采取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主要是用水总量、用水质量和用水保护方面,实行以量定需,节约保护,建立“三条红线”。第一是“用水总量红线”,一个区域、一个乡镇、一个村委会将来用水都有总量控制,不是说你想用多少就用多少,要根据你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给你核定一个用水总量,然后逐级分解,层层控制。第二是“用水效率红线”,各行各业都有用水定位指标。发改委发布了用水定位名录,将来我们要和行业的主管部门签订协议,允许这个行业用多少水,总量是多少,用水效率是多高。我们北京现在是29,就是每万元耗水量是29方,在全国来说是属于比较领先的。在这样的水平上,“十二五”期间我们还是要让它每年有一个下降的幅度,每年大致下降5%左右。这样的话,到了2015年的时候,万元GDP要到25,每万元产值耗水不要超过25方,这就是一个衡量。将来我们可以用这些指标和主管行业签定协议,来考核行业用水是否超标。第三是“纳污能力”的考核。

【熊建新】我们大家最通俗的就是知道河道和航渠都有自己的纳污能力,如果超过了能力我们就能够闻到臭味,如果上游的污染通过这种红线来控制,也要对污染源进行控制,签订责任书。

【主持人】这条河可能会涉及的企业会不会很多?

【毕小刚】企业首先要达到排放标准,环保部门负责监控每一个企业是否能够达排放。比如说区域农药、化肥也是污染水的因素,我们要尽可能地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用农家肥替代。另外生活垃圾也会污染河道。

7.日本是一个降雨充沛的国家,又是一个人均水资源稀缺的国家。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30毫米,是世界平均值(970毫米)的1.8倍,是我国多年平均值(660毫米)的2.6倍。因人口密度大,人均年降雨量仅为5300立方米,比我国的人均年降雨量5907立方米少,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5。但日本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比我国高得多。据水利部2005年统计,中国年平均淡水利用量达5600亿立方米,日本年平均淡水利用量为900多亿立方米,不到中国的 1/6,而日本GDP总量是中国的8倍。日本的万元GDP用水量仅为我国的1/30~1/48。日本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有一整套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日本一向注重对水资源的利用和长远的统一规划。早期的规划着重于河川水量的分配、调度,后来的规划着重于确保水质,明确整治的方向,实施可持续的开发。全国水资源总体规划由国土厅负责,与建设省、环境厅等部门和相关都、道、府、县的行政长官共同协商,拿出规划方案,经内阁讨论通过,最后由内阁总理大臣决定是否批准。规划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但由于水量、水质的不确定性较大,规划不可能一步准确到位,须依据新情况修订完善,20多年来日本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重大修订就有3次。最近一次是2000年,以2010—2015年为目标,制定了《新的全国综合水资源计划》,简称“21世纪水计划”,重点是构筑可持续的用水体系,适应循环型社会的需要。

日本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属于“多龙治水,协同管理”模式,分别由国土厅、建设省、农林水产省、通商产业省、厚生省、环境厅(2000年升格为环境省)、科学技术省等部门,按照中央政府赋予的职能各负其责,衔接配合。几个部门依据法律办事,既分工又合作又制衡。在官方机构之外,还有许多半官方、半民间和民间组织。如水资源开发公团,是一个对日本7大水系进行统一筹划和开发治理的半民间组织,受内阁大臣的监督。

日本的水价较高,这是节制用水量的有力的经济杠杆,也是供水公司持续运转并得以发展的保证。不同用途的水有不同的价格,一般都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水平。每月20立方米市政生活用水的价格,是伦敦的1.36倍,巴黎的1.17倍,纽约的3.25倍。几乎所有的供水公司都归市政当局所有,公司独立核算,但无权像一般企业那样按照供给、需求的市场法则来定价,水价的涨落一律由当地的市政议会负责决定。决定水价的基本原则是:减轻使用量较少的消费者的负担,对超过平均使用量的消费者采用累进制收费。收费标准按水表口径的大小来制定,水表的口径分为小、中、大、特大4种,每一种口径再细分为几个等级,口径越大者收费标准越高。不同的口径即使用水量相同,大口径也比小口径的水费多。这样就有效地节制了大户的用水,同时以较低费用保障了最基本的生活用水。

8.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着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不断加强,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是,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依然是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突出水情,长期以来形成的水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污染严重、生态恶化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水资源问题仍然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我们还要看到,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水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发展与水资源的矛盾更为突出。为此,我们必须按照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精神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一要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在确定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城镇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因水制宜、以供定需,做到量水而行。二要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大力倡导、全面强化节约用水,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做到节水优先。三要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到强化保护。

为把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还要加快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切实加强监督考核,全力实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坚决守住三条红线,以确保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高效利用。

三、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个小题。(25分)1.概括“给定资料2~4”的主要内容。(1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字数不超过250字。【参考答案】

近年来,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很多城市开始改革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主要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相关的规章政策,严格定额管理农业、工业以及生活用水;二是加强对水资源管理机制的创新;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强化对取水认可的管理;四是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并将结果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五是加强城市用水情况的公开化,使广大居民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强化全社会的水危机和节水意识。

2.“给定资料2~4”反映了我国水资源存在的诸多问题,谈谈如何理性看待当前存在的水资源问题。(15分)要求:准确、简洁、有深度。字数不超过200字。【参考答案】

当前我国水资源本身以及在利用中存在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利用管理方式较为粗放、水浪费严重和居民对于节约用水的认识不够等问题。

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是需要我们客观理性地看待:首先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存在的客观性,正视这些问题;其次要在遵循客观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寻找解决方式,如政府要根据现实状况加强建设水资源管理体制;最后我们要从自身出发,从点滴做起,珍惜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二)某市将召开一次以“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发布会。会上,某领导要就加强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做主题发言。请结合“给定资料7、8”,为领导拟一份发言要点。(25分)要求:全面、简洁、条理清晰,有一定高度。字数不超过500字。【参考答案】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我市水资源分布不均,区域性、季节性缺水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在水资源管理利用方面我市必须按照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精神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对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缓解人多水少、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通过多部门合作,各负其责、衔接配合,进行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统一筹划和开发治理水资源,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第二,有利于缓解水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的问题。通过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水平,可以进一步优化水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结构。

第三,有利于改变水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污染严重、生态恶化的状况。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控制用水总量,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可以确保水资源得到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高效利用。

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于秋的系统工程。我市要进一步加大对水资源改革的投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请结合给定资料,以“水源·家园”为题,写一篇议论文。(50分)要求:1.主旨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3.字数1000~1200字。

【参考例文】

水源·家园

水孕育生命,滋养万物。长江、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星罗棋布的湖泊孕育了江南鱼米之乡。因为有水,生命得以延续;因为有水,人类得以生存;因为有水,国家得以发展。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我国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从自然情况来看,我国虽然拥有众多河流,但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均占有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全国年平均缺水约400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六分之一的城市严重缺水。从社会情况来看,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工业用水量大、民众节水意识还不够、水利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我国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全社会科学用水、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制定各地区的最高用水量。对超过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取水许可;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逐步形成通过控制用水总量,促进用水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倒逼机制。

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严格定额管理。对工业用水、农业灌溉、饮用水等制定用水标准,严格按照定额,对取用水户实行计划管理。加强节水科技研发,推广节水技术设备,普及节水科学知识,促进节水事业发展。

进行体制创新,严格对水资源的管理。对各类水资源,如地表水、地下水、空中水和外调水等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形成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统一取水许可、统一监测计量、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把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等主要控制性指标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硬约束”,纳入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制定价格标准,根据水的用途确定水的价格。收费标准按水表口径的大小来制定,不同的口径即使用水量相同,大口径也比小口径的水费多,口径越大收费越多,这样有利于减轻使用量较少的居民的负担。对那些超过平均使用量的居民采用累进制收费。这样不但有效地节制了大户的用水,同时以较低费用保障了居民最基本的生活用水。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建立节水型社会,才能使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得到解决、水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水利现代化美好蓝图届时将变为现实。

下载2015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

    2014年黑龙江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01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模拟试卷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

    2014年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解析

    ln.huatu.com 2014年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解析 第一题 一、根据“给定资料1-3”概括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0分) 要求:准确、全面,表达简明扼要......

    2015年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年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

    2016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大全)

    2016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ll0分钟。满......

    2005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05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

    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 定资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

    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