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税务人员渎职犯罪发生的主要环节201403
守住法律底线
预防职务犯罪
税务机关是国家授权的税收法律法规的执行部门,肩负着为国聚财的重任,代表国家行使税务管理、税款征收、对社会财富实行再分配的权力。作为行使这种税收执法权的税务人员,是联系征纳双方的纽带,是税收政策直接的执行者。近年来,税务部门虽然通过改革税收征管体制,加强分权制约,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提高队伍素质等一系列措施,使税务部门的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有很大提高,但同时一些税务干部在执行税收政策过程中为了私情私利,违背职业道德,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挪用私分税款、贪赃枉法等腐败现象时有发生,有些情节较为严重的,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严重扰乱了税收秩序,危害了社会经济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规范税务人员的执法行为,有效地预防税务人员职务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税务部门职务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
近年来,税务系统职务犯罪时有发生,也为税务干部敲响了警钟。究其本质,可以看出,目前税务人员违法乱纪和职务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滥用行政管理权。多发生在基建工程招标发包、大宗物品采购、经费管理以及人员调入、干部选拔任用等环节,主要表现有调入提拔干部收受贿赂、采购收取回扣、贪污挪用私分公款等。如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案、内蒙古自治区国税局原局长肖占武案等等,都是滥用行政管理权谋取非法利益的典型案例。
2.滥用税收执法权。多在税款征收、税务管理、税务稽查、税务处罚等环节发生。一是超越权限,擅自减免税,或擅自降低税率,改变税目,或给纳税人开具发票而不征税款;二是积压、截留国家税款。发现较多的是一些基层税务所(分局)负责人伙同会计人员违反国家关于税款征解入库规定,收税不解税,将本年(月)度实际已征收的税款积压转下年,冲抵下年度税收任务,造成国家对税款暂时失控;三是收关系税、人情税。任意降低税率,缩小征收范围或擅自不加收滞纳金,在税收上照顾熟人亲友或为行贿人在税收上谋取非法利益;四是挪用税(公)款。从挪用的具体对象来看,主要是挪用税款、纳税保证金及办公经费;从挪用的手段来看,主要有涂改完税证存根联、报查联的开票日期;跳号开票,不按税收票款“限期限额”的双限规定结报入库,结报一部分票款,挪用一部分税款;五是利用职务或职权的影响,为配偶、子女和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谋取非法利益。
3.“不作为”引起的失职渎职犯罪逐步显现。目前一些税务干部对罪与非罪的界限认识不清,认为只有“为”了才可能犯罪,“不为”就不会犯罪,殊不知税收征管过程中的很多“不作为”都涉嫌失职渎职犯罪问题。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限主要是税务登记,帐簿凭证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职责,也属于行政执法人员,而有的税务执法人员,因一己之私或图一时之利,将本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却不知此行为也触犯了我国刑法。而另一方面,有些地方的个别税务人员徇私舞弊不征或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因而得到法律的制裁。
二、税务人员渎职犯罪发生的主要环节
税务机关作为一个经济执法部门,管辖对象是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涉及的社会面较广,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相对较多,行政执法环节是税务人员渎职犯罪发生的主要领域。
1、税务认定环节。包括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未达起征点纳税人认定、下岗职工、福利企业等各种税收优惠认定,该环节是纳税人领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享受减免税款的重要通行证。部分税务人员对纳税人提供的证件、资料审核不严,实地调查存在走过场等形式主义,认定把关不严,为不法分子骗购增值税专用发票,偷逃国家税款创造了条件,势必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
2、发票管理环节。《发票管理办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对发票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部分税务人员对纳税人发票领购资格审批不严,对发票发售数量核定过多,没有执行验旧供新制度,对发票的保管和开具监管弱化,为纳税人违法倒卖发票、虚开增值税发票、谎报发票丢失等提供了可剩之机,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逃税、骗税案件的发生,损害了国家的发票管理秩序。
3、税款核定环节。《税收征管法》第35条赋予了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权,部分税务人员在核定税款时,调查研究不够,对纳税人的经营情况不掌握,税款的核定不准确,与纳税人的实际税负相差甚远,公平税负的要求没有落到实处;核定过程和核定结果不及时向社会公开,存在暗箱操作的嫌疑,纳税人的意见较大,向纪检、监察、检察等机关投诉、举报较多,税务人员面临被调查、查处的风险。
4、税款征收环节。《税收征管法》第28条规定“税务机关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部分税务人员对逾期未申报缴税的纳税人催报催缴工作不重视,纳税人欠税现象较严重;对纳税人违法违规行为,没有加收滞纳税和处以罚款,执行税法的刚性不强;定税、处罚等税务行政自由裁量权弹性太大,很容易导致渎职犯罪现象。
5、税务强制环节。税务机关滥用职权违法采取税收保全,强制执行措施,不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随意扣押查封纳税人及其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须的住房和用品,或者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措施不当,查封了临时经营纳税人的其他财产,未及时办理解除查封、扣押手续,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纳税担保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失的行为,应视为渎职行为,存在渎职风险,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6、税务稽查环节。税务稽查是税收征管的最后一道环节,主要负责偷、逃、骗、抗税案件的查处,实施稽查时,稽查人员擅自行使调账和银行存款查询审批权,存在滥用职权、越权执法的嫌疑;违反执法先后顺序、时限规定等法定程序,导致辞处理(处罚)决定无效的后果;违法事实认定不清楚,违法证据不确凿,引用法律条文错误,案件定性不准确,适用依据不正确,存在较大的执法隐患。
三、几类易发的职务犯罪
近年来,湘乡市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发生的犯罪情况:贪污、受贿、挪用公款、非法持有毒品、寻衅滋事、赌博、滥用职权。柳云才因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刑15年,国土局陈光荣因受贿罪被判刑10年半,规划局鲍志平因犯受贿罪被判刑五年。
1、受贿罪
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第三百八十六条 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个人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
2.个人受贿数额不满5000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因受赌行为而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2)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
(3)强行索取财物的。
元氏县国税局原局长马某某受贿案
2011年10月,元氏县国税局发现并查处河北久运公司虚开增值税发票的违法行为。在查处期间,时任元氏县国税局局长的马某某收受为河北久运公司谋取利益的李某某送来的贿赂款25万元。马某某将其中20万元投资到某公司进行营利。接到群众举报后,石家庄市检察院、高邑县检察院对马某某进行了侦查。2013年10月,高邑县法院以受贿罪,判处马某某有期徒刑10年,并收缴涉案款项25万元及其孳息上缴国库。
嵊州市国税局一工作人员犯受贿罪被判刑八年
2011年至2012年3月期间,被告人许正江在担任嵊州市国家税务局纳税科办税大厅工作人员期间,利用代开发票等职务便利,为裘某、张某等人违规开具约1.45亿元的免税苗木发票,并按照票面金额千分之二的比例非法收取好处费,共计人民币29万元。今年6月,被告人许正江在尚未被司法机关追究前,向所在单位负责人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已的犯罪事实。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许正江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用,受贿数额达人民币29万元,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鉴于被告人许正江具有自首情节和部分退赃行为,遂作出以上判决。
税务总局稽查局稽查三处处长孙海渟税务稽查受贿案 2006年初,国家税务总局接到关于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涉嫌偷逃税款的实名举报,确定把国美公司作为稽查对象,要求各地按照统一要求开展工作,严格遵守纪律,不得对外透露案情。北京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按照部署到国美公司总部将财务账册全部调走后,时任该公司法人代表的黄光裕通过他人找到北京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处与税务部门联系较多的四大队副大队长靳红利(另案处理),由靳红利出面约请负责协调该项工作的孙海渟吃饭。席间,黄光裕希望孙海渟给予关照,尽量不要把调查公开化。2007年下半年,该案告一段落,国美各地的子公司补缴了相应税款、滞纳金和罚款。
2008年春节前,黄光裕为感谢孙海渟,在一次吃饭时私下给他一个信封10张银行卡,共计100万元,孙海渟收下了。2008年底,孙海渟听到黄光裕出事的消息,将锁在办公室抽屉里的10张银行卡剪成碎片,扔进卫生间放水冲掉了。
2010年5月28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孙海渟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继续追缴违法所得100万元予以没收。
【点评与警示】作为一个在国家税务总局任职的资深处长,孙海渟曾被誉为“著名税务征管及稽查专家”,主持查处过刘晓庆案、毛阿敏案等多起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涉税案件。然而,他自己却在国美案中重重地摔倒了。
孙海渟对税务稽查工作中的廉政风险并非没有认识。他曾在一次座谈会上说:“我们办案子的,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你说你进去了,你的家庭怎么办?”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在黄光裕送给他10张分别存有10万元的银行卡后,最初的想法是“不能收”,并在随后的饭局上找机会将卡塞到黄光裕的口袋里。可是,当黄光裕再次将卡塞给他时,孙海渟尽管仍然拒绝过,但最后还是收下了,只是一直锁在办公室抽屉里没敢动用。可见,孙海渟在收受稽查对象钱财问题上是有防线的,他的悲剧在于最终没能守住自己的防线,这才不幸被自己在座谈会上的讲话言中,即使将银行卡销毁也无济于事。
孙海渟没能守住防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拉不开朋友情面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按照规定,稽查人员不能私下约见稽查对象,也不能接受稽查对象吃请。但是由于有朋友出面斡旋,孙海渟不但私下与黄光裕见面,接受黄光裕的宴请,而且透露了有关情况,答应了黄光裕的请求。在多次的觥筹交错中,孙海渟的防线渐渐被瓦解了,收下了断送他一生的100万元银行卡。
本案中,黄光裕并非一开始就给孙海渟明目张胆送钱,而是等国家税务总局对国美公司的稽查工作告一段落后,才以答谢的名义给他送上100万元银行卡。黄光裕的做法,一方面是为了麻痹有一定警惕性的孙海渟,让他不至于开始就产生收受贿赂的警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但是,受贿罪包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与为他人谋取利益这两个行为要件,即使行为人在履行职务行为、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时候,并没有收人钱财的意图或者没有证据证明行为人具有这一意图,但只要在为他人谋取利益之后,明知或者应知他人赠送钱财是对自己通过履行职务为其谋取利益的酬谢而予以收受的,仍然认定其具有受贿的故意。因为,行为人收受钱财时,是明知或者应知所收钱财是作为对其利用职务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回报,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回溯本案,孙海渟明知黄光裕送他银行卡是为了答谢自己在国美案中提供的便利和帮助,所以他的行为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应当以受贿罪惩处。
2、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概念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刑法第404条),是指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认定
1、因收受他人贿赂而不征或者少征税款,属牵连犯,应根据行为人的犯罪事实、情节,择一重罪从重论处。
2、如果税务人员与偷税、逃避欠税的犯罪分子要勾结,而不征或少征应征税款,应当按照刑法共同犯罪的规定处罚。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量刑标准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是指造成国家税收流失数额特别巨大,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立案标准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是指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询私舞弊,不征、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为狗私情、私利,违反规定,对应当征收的税款擅自决定停征、减征或者免征,或者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不征、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
2.询私舞弊不征、少征应征税款不满10万元,但具有家取收受贿赂或者其他恶劣情节的。
凤阳国税分局副局长徇私舞弊少征税款65万 身为国家税收征管人员,却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贿赂,造成国家大量税款流失,近日,由明光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凤阳县国税局大庙分局原副局长范某,因犯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和受贿罪被明光法院数罪并罚,决定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公诉机关指控,2008年至2011年,被告人范某任凤阳县国家税务局稽查局执行股股长和凤阳县国家税务局大庙分局副局长期间,在收受凤阳县两矿业有限公司相关人员的贿赂后,徇私舞弊,发现上述两企业存在税款申报异常情况,未予上报清查征缴,造成两企业合计少缴税款650744元。在此期间,被告人范某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辖区内企业、经营户等贿送的现金及购物卡计74000元,为他人谋取利益。案发后,被告人已将全部受贿款退还行贿人。
被告人范某在被调查期间,检举他人涉嫌徇私舞弊少征税款及收受贿赂的犯罪线索,经查证属实,具有立功表现。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范某身为国家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少征应征税款650744元,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74000元,为他人谋取利益。其行为已触犯刑律,分别构成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和受贿罪。法院考虑被告人认罪态度好,并具有立功表现,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3、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 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是指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办理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1] 3.刑法条文
第四百零五条第一款 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办理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工作中,询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2] 4.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 渎职犯罪案件
(十三)询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案(第405条第1款)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是指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办理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工作中掏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l.为彻私情、私利,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对不应发售的发票予以发售,对不应抵扣的税款予以抵扣,对不应给予出口退税的给予退税,或者擅自决定发售不应发售的发票、抵扣不应抵扣的税款、给予出口退税,致使国家税收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2.徇私舞弊,致使国家税收损失累计不满10万元,但具有索取、收受贿赂或者其他恶劣情节的。[3] 3.处罚
根据刑法第405条第1款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加重处罚事由 犯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这里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是指给国家税收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北京:两国税干部在办理抵扣税款时徇私舞弊被判刑 人们常说依法纳税,利国利民,税务工作人员肩负重任,也手握重权,如不自律就会自毁前程。3月13日,本网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获悉,两名国税局工作人员因在为企业办理抵扣税款时徇私舞弊,收受贿赂,给国家造成巨额损失,受到法律严惩。
北京市某区国税局的景永强因犯嫌犯徇私舞弊抵扣税款罪分别被北京一中院终审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
据了解,景永强原为北京市某区国家税务局第五税务所科员。
法院审理查明:2005年9月间,被告人景永强在北京市某区国家税务局第一税务所纳税申报管理岗工作期间,接受在工商局工作人员孙某的请托,为北京市金博达物资有限公司办理纳税申报时,未能认真履行审查职责,在无税收管理员签字等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下,仍为该公司办理了税款申报抵扣,致使该公司利用经修改后的虚假海关完税凭证7张抵扣进项税款156万余元。至人民检察院立案时止尚有114万余元税款未被收缴。后经税务机关追缴,仍造成国家税款人民币84万余元的经济损失。被告人景永强在为北京市金博达物资有限公司办理纳税申报后,收受孙某给予的好处费人民币5000元。
法院审理认为,景永强系国家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办理抵扣税款工作中,违反国家对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徇私舞弊并收受贿赂,造成国家利益的特别重大损失,其行为已构成徇私舞弊抵扣税款罪,应依法惩处。据此,以徇私舞弊抵扣税款罪判处景永强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没收其犯罪所得。
5、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第四百零二条【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 日)
(十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案(第四百零二条)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监察等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对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案件不移交的;
2.不移交刑事案件涉及3人次以上的;
3.司法机关提出意见后,无正当理由仍然不予移交的; 4.以罚代刑,放纵犯罪嫌疑人,致使犯罪嫌疑人继续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5.行政执法部门主管领导阻止移交的;
6.隐瞒、毁灭证据,伪造材料,改变刑事案件性质的; 7.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牟取本单位私利而不移交刑事案件,情节严重的;
8.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 郑州一税务局长被判5年 原郑州市国家税务局开发区分局稽查局局长华峰,因犯受贿罪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日前被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一审依法分别判处有期徒刑5年和6个月,决定合并执行有期徒刑5年。
法院审理查明,1999年年底,郑州市国家税务局开发区分局稽查局根据群众举报,对郑州市第二电缆厂的偷税案件进行了查处。这个厂的厂长金某四处活动并找到了稽查局局长华峰,先后给华峰送去人民币5万元,要求给予关照。华峰在收受贿赂后,将这个厂已涉嫌构成偷税罪的案件压住,仅仅以罚款了事。
2000年8月,郑州市国家税务局要求开发区分局清理移交1998年以来的税务违法案件,郑州第二电缆厂偷税数额比例较大,本应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华峰私自更改数据,隐瞒事实,使第二电缆厂涉嫌偷税案件未移交公安机关。其后,华峰因群众举报被抓获归案。
法院认为,身为国家工作人员的华峰,明知郑州市第二电缆厂涉嫌偷税犯罪,却收受他人贿赂,不移交刑事案件,已分别构成受贿罪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遂作出上述判决。
6、滥用职权罪问题
1、《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
2、导致1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
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5、虽未达到3、4两项数额标准,但3、4两项合计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合计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合计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6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
7、弄虚作假,不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不报、缓报、谎报情况,导致重特大事故危害结果继续、扩大,或者致使抢救、调查、处理工作延误的;
8、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9、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规定的特殊渎职罪构成要件的,按照该特殊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主体不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规定的特殊渎职罪的主体要件,但滥用职权涉嫌前款第1项至第9项规定情形之一的,按照刑法第397条的规定以滥用职权罪追究刑事责任。原阳春市国税局长滥用职权受贿 帮黑老大偷税 原广东省阳春市国家税务局局长欧开业、局直属征收分局局长钟智长期收受阳江黑社会性质组织首要分子林国钦好处。阳江市江城区人民法院对2人犯滥用职权、受贿等罪一案依法进行一审公开宣判。欧开业获刑17年。以滥用职权、受贿数罪并罚,决定对钟智执行有期徒刑4年
2001年6月,广东春潭水泥有限公司(下称春潭公司)原总经理林国钦(阳江黑社会性质组织首要分子,已判刑)买下春潭水泥厂后,通过他人介绍结识了欧开业。
欧开业自认识林国钦之日起,即长期收受林国钦及其春潭公司好处,为春潭公司偷税事宜提供保护和帮助。至2007年11月,欧开业收受春潭公司的林国钦等人送的贿赂共计人民币24万元、港币8万元,钟智收受春潭公司的程某富等人送的贿赂共计人民币4.8万元。
在春潭公司经营期间,阳春国税局有关人员发现春潭公司有偷税嫌疑,多次向欧开业提出对春潭公司进行检查,但欧均不同意。钟智也放弃应有的监管职责,任由春潭公司按自行提供的虚假纳税申报进行缴税,造成了国家税费重大损失。此外,2010年7月,被告人欧开业指使属下以公款52621元购买了一台尼康相机供其个人所有、使用。阳江市江城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欧开业、钟智不正确履行职责,任由春潭公司采用多种手段大量偷税,造成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两人的行为已构成滥用职权罪。被告人欧开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春潭公司财物人民币24万元、港币8万元,为春潭公司谋取利益,被告人钟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春潭公司财物人民币4.8万元,为春潭公司谋取利益,两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受贿罪。被告人欧开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阳春市国家税务局公款52621元用于购买相机为己用,其行为已构成贪污罪。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从自我做起
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弘扬良好约作风对领导干部来说十分重要。但是,由于教育的特性,它相对比较“软”、比较抽象,所以在现实中就很容易出现一个悖论:一方面,领导干部都强调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育又容易受到忽视。往往是,一些领导干部出了问题,甚至出了严重的问题才后悔和仟悔。为什么不能结合现实的工作岗位,正确履行职责,廉洁从政,经受考验呢?为什么非要到出了严重的问题,导致了人生的悲剧才来发感叹。
比如,江苏省徐州市建设局原局长靖大荣,她曾经是江苏徐州女强人的代名词,她的家人、同学、朋友以她为荣。由于没有正确认识权力、把握权力,人生观出了问题,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被判13年有期徒刑。当领导干部的光荣跟阶下囚的耻辱形成巨大反差的时候,靖大荣悔恨到了极点。她忏悔说,“在这特殊的场所、特殊的环境,才算清我的人生‘七笔账’:一算政治账,自毁前程;二算经济账,倾家荡产;三算家庭账,夫离女散;四算名誉账,身败名裂;五算亲情账,众叛亲离;六算自由账,身陷牢笼;七算健康账,身心憔悴。”
“聪慧的人善于把别人的教训变成自己的经验,愚蠢的人则以自己的教训教育他人。”贵州省原省委书记刘方仁是几届中央委员,他自己说,他在陕西出生,那里有一个革命圣地延安。后来在江西工作,那里也有一个革命圣地井冈山;他在贵州工作,那里也有一个革命圣地遵义。他曾经立下誓言,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一定要带领贵州人民脱贪致富。后来在出了严重问题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老泪纵横。面对腐败分子在铁窗内声泪俱下的忏悔,我们不会怀疑他们当时悔意的真诚,但为时已晚,因为他们的行为已给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也给家庭和个人带来巨大不幸。因此,一定要从典型案例中认真吸取教训,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增强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第一,加强学习,坚定信念。有人说书是男人最好的健身方式,是女人最好的美容方式。读书已经不是简单的扩充知识、开拓视野,还关乎安全感、幸福感甚至国家民族的竞争力。领导干部要过好生活关,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修养。
在诸多考验中,最重要、最重大的是政治上的考验。领导干部政治的成熟来源于理论的清醒,理论的清醒来源于系统的学习、深入的思考、丰富的实践。领导干部一定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放松学习,不注重世界观改造,导致人生的悲剧也是令人震惊的。北京市有一个正厅级干部,被派往京澳总公司担任总经理,出了严重问题,被判了18年有期徒刑。他在给党组织的忏悔材料中写到,他放松了学习,任总经理的四年间只读过两个红头文件,第一个红头文件是对他总经理的任命,第二个红头文件是开除他党籍的决定。党性原则臵于脑后,不按政策法规办事,一味敛财必将出大问题。
第二,接受监督,坚持原则。首先,耍正确认识权力。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用不好,就会导致悲剧人生。所以有人说,拥有权力是风光与风险同在。其次,耍正确使用权力,耍无条件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千万不要滥用权力,不能够越雷池一步。贪欲是人心中的恶魔,不注重防范的话,就会像潘多拉盒子,放出的妖魔把人毁掉。要常思贪欲之害,不断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自觉性,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时时、事事、处处绷紧抵御贪欲诱惑这根弦,用道德规范、党纪国法约束自己的言行,用违纪违法分子的案例教育警醒自己。要像远离毒品那样远离贪欲,像拒绝毒品那样拒绝贪欲。面对金钱、权力、美色,要管住自己的手——莫伸手,要管住自已的眼——不眼热,要管住自己的心——不动心。
第三,法律是高压线。只有学法,才能知法、懂法,才能守法。很多贪官不懂法,有的违法了还不知道,主要是平时太不注重学法。几年前,检察机关查处了湘电集团公司下属分公司一名负责人的受贿案,受贿10多万元,他竟然还以为只要把受贿的钱退了就没事了,真的是太不懂法了。所以要学法,明确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哪些钱可以收,哪些钱不可以收,明确罪与非罪的界限,一旦越雷池,就会要受到法律的严惩。而且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也不要以为躲得过今天、躲得过今年。
第二篇:当前税务人员渎职犯罪及预防
当前税务人员渎职犯罪及预防
税务机关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执法部门,掌管着相应的行政管理权和税收执法权,其尽职与否,有无渎职,直接关系着经济税源能否健康发展、税收法制能否得到有效维护、国家财政能否充实。近年来,税务系统内部渎职犯罪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同时对税务机关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一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各级检察机关和税务机关的普遍重视。笔者就当前税务机关人员渎职犯罪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如何有效的预防涉税渎职案件进行探讨。
当前,我国对渎职罪的立法,具体可分为42种表现形式,而税务渎职犯罪涉及其中的15种,税务人员的渎职犯罪,是指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在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等,致使国家税务遭受重大损失,依法应给予刑事处罚的行为。
一、涉税渎职犯罪的特点
从现实情况来看,税务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时有发生,有些为了私情私利,有些情节严重,给国家税收造成了重大损失。在这里我们结合检察机关的一些案例,分析涉税渎职犯罪的特点。
(一)涉税案件金额巨大,危害后果严重。税务渎职犯罪金额至少在几十万元以上,有些金额甚至上亿元,致使国家税源大量流失,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如在北京发生的一起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浙江临海市农民陈某等10人团伙,伙同北京某国税分局的吴某,虚假注册公司,骗购、虚开大量增值税专用发票并高价倒卖,虚开税款金额高达人民币4.2亿余元,国家因此损失税收3亿多元人民币。
(二)税务人员涉案人数占比增加。随着税收地位的提高和税收作用的加强,税务人员面临着偷骗税与反偷骗税、腐蚀与反腐蚀的两场尖锐而复杂的斗争。据统计,近年来全国共立案查处税务渎职犯罪嫌疑人,均占当年立案查处行政机关犯罪嫌疑人总数的10%以上。
(三)权钱交易,徇私情私利导致的渎职犯罪增多。从被查处的案件来看,税务人员因金钱利诱,徇私利私情而渎职犯罪的情况有增多的趋势,也就是说,大多数渎职犯罪案件与贿赂犯罪案件交织在一起,大多数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渎职犯罪的背后隐藏着行贿、受贿等贪利型犯罪。
(四)一线征管、稽查人员居多。从近几年查处的税务案件来看,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纳税评估、退税和出口退税审批、纳税数额核定、发票管理、金税工程管理、稽查原始资料管理成为国税涉税渎职犯罪的高发环节。而这些也是一线征管、稽查人员的重要工作,由于他们直接和纳税人接触,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影响到纳税人利益,客观上容易受到拉拢,从而违法行使税收执法权导致渎职行为的发生。二.涉税案件的典型案件
(一)滥用职权罪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高春才(原系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国税局葛渔城分局局长)2005年9月至2007年7月,高春才多次违反规定,越权收税并擅自截留税费。经查明:2005年9月至2006年1月,高春才擅自决定截留本分局代征的教育费附加费104818.94元;2006年2月至2007年7月又擅自征收按照规定已改由地税部门征收的教育费附加68174.01元,并且全部截留;2006年2月至2007年7月高又将分局代地税部门征收的城建税95022.16元截留了92989.91元。以上费用征收和截留后被高春才用于本单位开支。2007年7月25日,高春才因涉嫌滥用职权罪被安次区人民检察院刑事拘留,9月22日被提起公诉,10月18日,法院认定高春才滥用职权罪名成立。
高春才滥用职权案中,其擅自征收所在单位已无权征收的税款,又将税款截留不上交,既违法,又违反规定,虽然截留的钱款没有落个人腰包,而是用在了本单位的开支上,但是其行为本身已经违法,是渎职行为。高春才造成公共财产损失累计达26万余元,已经符合滥用职权罪立案标准第四条规定:“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因此,高春才的行为构成犯罪。
(二)玩忽职守罪问题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周惠民(原系保定市新市区国家税务局市场分局局长)2003年6月至2004年3月,周惠民在对保定市冀华废旧金属回收站使用废旧物资销售专用发票审核过程中,在发现该站使用发票异常的情况下,仍批准给该站废旧物资销售发票八次,共计140本3500份,致使该站的夏建国及该站受聘人员刘福来以每张70-80元不等价格卖给多家冶炼企业,共计2267份,虚开金额 224433702.76元,致使这些企业已向国家抵扣税款22443370.28元。保定市新市区人民法院于2005年10月25日开庭审理了此案,2005年10月25日作出判决。法院认定,周惠民身为国家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职责,未按《河北省废旧物资经营企业免税管理办法》中“验旧购新”制度执行,给国家造成8125184.76元巨大经济损失,其行为已构成玩忽职守罪。被告人周惠民因犯玩忽职守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三)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四条专门规定了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这个罪名是指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法定刑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许国远(原系诸暨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检查股股长)2007年9月,诸暨市地税局根据省局统一安排,对全市房地产企业开展税收秩序专项整治,11月至12月间,时任诸暨市地税局稽查局检查股股长的许国远和工作人员夏林双对华越公司方松巨开发的东昌路住宅项目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许国远发现有钢材、水泥等“三材发票”列支成本,并怀疑建筑成本过高。方松巨获悉后,多次向许国远求情,并在2007年12月送给许国远人民币5万元和中华香烟2条,许予以收受。事后,许国远即对东昌路住宅楼项目账面记载的内容予以确认,并根据账面情况计算出应交的企业所得税,未将本应因重复列支而须剔除的“三材发票”予以剔除,导致少收企业所得税576858.2元。2008年,许国远因犯受贿罪和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被判刑,其中因犯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四)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问题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监察等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
华峰(原系郑州市国家税务局开发区分局稽查局长),1999年年底,郑州市国家税务局开发区分局稽查局根据群众举报,对郑州市第二电缆厂的偷税案件进行了查处。这个厂的厂长金某四处活动并找到了时任稽查局局长的华峰,先后给华峰送去人民币5万元,要求给予关照。华峰在收受贿赂后,将这个厂已涉嫌构成偷税罪的案件压住,仅仅以罚款了事。
2000年8月,郑州市国家税务局要求开发区分局清理移交1998年以来的税务违法案件,郑州第二电缆厂偷税数额比例较大,本应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华峰私自更改数据,隐瞒事实,使第二电缆厂涉嫌偷税案件未移交公安机关。其后,华峰因群众举报被抓获归案。
2001年,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认定,郑州市国家税务局开发区分局稽查局局长华峰,因犯受贿罪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5年和6个月,决定合并执行有期徒刑5年。
本案中华锋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在明知郑州市第二电缆厂涉嫌偷税数额比例较大涉嫌偷税罪时,却收受他人贿赂,私自更改数据,隐瞒事实,使第二电缆厂涉嫌偷税案件未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其已分别构成受贿罪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三、关于涉税渎职案件预防的几点意见
以上是几个典型的案例,加大惩治力度是防止犯罪的重要途径,但我们要从根本上减少和遏制失职渎职行为发生,还需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还需要更加重视犯罪预防,做为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部门,我们有以下几点意见供参考:
(一)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加强税收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道德是居于法律之前预防违法违纪的第一道堤坝,通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培养税务干部高尚的个人情操,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还要加强勤政、廉政责任教育,努力使税收执法人员认识到:“有权滥用会犯罪,有权不用有时也会犯罪,责任重于泰山”,从而有效防止因滥用职权,或不负责任而犯罪。还有就是加强渎职犯罪法制教育,使税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明白是非界线,及时纠正错误,杜绝行为的随意性,减少税务渎职犯罪发案的几率。
(二)税务人员要加强学习、提升素质。预防失职渎职行为的发生,关键在规范执法行为,而执法必须懂法,懂法需要学法。因此,强化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升税收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最终达到减少或杜绝涉税失职渎职行为的基础。学习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这是日常税收执法的依据和标准,只有透彻掌握了税法知识,才能提高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避免因执法不到位造成玩忽职守,或者在无意间越权执法形成滥用职权;二是执法过错及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的规定以及相关渎职法律条文,这是税收执法人员应努力避免触到的高压线。税务人员只有熟知不规范执法的相关责任,才能更加自觉地规范执法,有效减少税务渎职犯罪的发生。
(三)切实落实各项工作制度,用制度去管理。用制度去管理体现的就是一种法制精神而不是人制。以一套以人为本的制度为基础,用制度去激励、奖励、约束、制约、惩处执法人员,用制度规范权利运行和管人管事管财,用执法程序去规范执法行为,在工作中切实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做到令行禁止,执行国家法律政策才能更少的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才能得到稳定的落实,真正实现该做的事情能做到,不该做的事情做不到,减少失职渎职行为的发生。
(四)完善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落实“两权监督”。要本着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针对存在的普遍问题和漏洞,分析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和环节,明确责任,减少漏洞,建立起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执法预警和监督长效机制,完善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切实加强“两权监督”,实现监督关口前移,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中的随意性,避免执法风险,保证权力始终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活动,防止权力的真空和失控。这是预防税务人员权力异化导致职务犯罪的重要保证。
(六)加大打击及处罚力度。要认识到没有打击的预防,是软弱无力的预防,只预防不打击,则会出现防不胜防。作为税务执法机关要围绕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税款征收、发票管理、稽查和处罚、纳税评估、退税和出口退税审批、基建工程和大宗物品采购的招标投标等案件易发、多发岗位和环节进行监察,从严执纪,不管涉及到什么部门、单位和人,都必须有案必查,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让“高压线”带上“高压电”,以打消一些人的侥幸心理。适当加大对失职渎职的处罚力度,也可以加大对犯罪分子的震慑力,我们不一定强调用重典、判极刑,但要做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第三篇:税务渎职犯罪的预防
税务渎职犯罪的预防
继贪污,挪用公款,索贿受贿等职务犯罪之后,近年来,在税务系统,渎职犯罪的发案率有所增加,这些案件的发生,由于渎职犯罪的特殊性,这类案件严重地影响了税务机关在社会中的执法形象,同时也税务内部造成深度的消极影响。从发案原因分析,税务渎职案件的发生,既有我们税务系统内部部分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的内在原因,也有近年来检察机关重点整治职务犯罪的外部因素。但无论何种原因,这个问题已经确确实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如何预防税务渎职犯罪,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结合自身日常工作实际,在学习理解党校老师专题的辅导基础上,谈三点简单和不成熟的体会:
第一,干部教育是根本。首先讲,所有的法律行为都是由税务干部队伍来承担的,建立一
支学法、懂法、严格执法的干部队伍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建立这样的干部队伍,这就需要从干部的法制教育着手,加强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执法人的职业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认真解决我们干部队伍中法制意识淡薄,法律素养低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克服工作实践中重实体法轻程序法的倾向,克服工作中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同时还要纠正以往在干部队伍中比较普遍存在的只要不贪污受贿就不是犯罪的模糊认识。只有在干部队伍中真正树立起了法律至上,严格执法,认真履职的观念并使之成为风尚,那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者杜绝税务渎职犯罪的发生。
第二,严格执法是关键。从税务渎职犯罪的构成和发生的原因分析,渎职犯罪的主要特点
是行为犯罪和过失犯罪。是对法定职责不履行或没有严格履行从而导致国家和集体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那么是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就是犯罪行为是否发生的关键。因此,严格执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工作制度履行职责就成为预防税务渎职犯罪的关键。从执法过程的角度看,我们只有在行政执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能够做到严格执法严格履职,才能有效地防止渎职犯罪的发生。
第三,加强协调是重点。加强协调应从从两个层面讲,第一个层面是要加强向当地党政领
导的工作请示和汇报,争取党政领导对税务工作的理解、关心和重视,取得他们的支持,最大限度地保护税务干部。第二个层面就是要加强与地方检察机关的协调。检察机关的司法监督量大面宽,有时出现对税务业务和税务工作性质的不了解和不理解也是正常的,这就需要我们加强与当地检察机关的沟通和协调,建立起正常的税检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交流,互通情况取得检察机关对税务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从而避免或减少渎职案件的发生。
第四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发生渎职犯罪的原因
三、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发生渎职犯罪的原因
(一)工作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发生的渎职犯罪,犯罪行为人大多数是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视公权为私权,权力观念错位,特权思想严重,讲亲情不讲原则。
(二)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导致执法腐败滋生蔓延。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行垂直领导体制,领导干部拥有较大的权力,领导干部往往很少受到真正有效的监督。上级对下级的管理和监督有较大难度,难以到位。
(三)制度执行不严,管理混乱。实际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都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其内部规章制度还是比较健全的。但在实践中,这些规章制度并未真正得到执行,落到实处,有的形同虚设,这是渎职犯罪重要成因之一。
(四)一线执法人员权力过大,形成监督漏洞。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业务管理体制中,业务管理权限实际上集中在基层执法人员手中。这些基层执法人员地位不高,待遇较差,工作辛苦,素质参差不齐,但他们手中权力却很大。他们是否依法行事,完全取决于自身的素质和良知。由于执法权力集中在一线人员个人身上,形成一些监管漏洞甚至是黑洞,不法分子只要买通了他们,就可以实施不法行为。
(五)意志薄弱,经受不住拉拢腐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各种管理制度还不十分完善,权力在某些环节,某些方面还起不到决定性作用,这就导致社会上企图牟取暴利的不法之徒,千方百计向行政执法人员发动进攻,瞄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人员的薄弱环节,动用一切手段达到非法目的。意志不坚定的行政执法人员,往往会被他们腐蚀、利用、沦为罪人。
(六)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法律监督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行政执法监督的有关立法存在缺失和空白。进行执法监督的首要条件必须有相应的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现有法律只是笼统地规定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未对行政执法监督作出专门的规定,缺乏应有的刚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行政执法监督较之侦查监督、立案监督等司法监督显得更薄弱。由于现行法律对于检察机关行政执法监督的范围、内容、方式方法等界定不清或没有界定,因此造成了监督上的许多盲点和空白,以至于检察机关行政执法监督在某些方面只能“望详兴叹”。即使有法可依的监督,由于缺乏具体实施监督的程序性和实体性的规定,致使监督刚性不足、措施乏力。若被监督者对于检察机关提出的建议不予履行、不予纠正,检察机关的监督便显得苍白无力,只能陷入无可奈何的尴尬境地。
四、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全面扎实开展好预防工作((二)加强思想教育,夯实预防基础
思想教育是预防工作的基础。我们要从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出发,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和境界。第一、要加强宣传预防职务犯罪的重大意义,使得干部职工积极支持、密切配合、广泛参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第二、要经常性的通过典型案例在干部职工中间开展警示教育,提醒干部职工算好自己的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珍惜美好生活,远离腐败,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
(三)完善管理制度,为预防提供保障 制度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保障。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制度去约束人,使得预防有一个规范的长效机制。要认真调研,根据行业特点和日常工作中发现的管理漏洞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可操作性强的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并在工作生活中良好地贯彻执行。同时做到及时发现新问题,不断总结完善,做到与时俱进。比如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干部任用提拔制度、群众监督举报制度等等。
(四)加强监督制约,做好根本预防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职务犯罪。所以,我们要对国土部门的权力结构进行分析,根据权力的大小确定责任,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做到权责利相统一,构建起科学、民主、有效的监督体系。这样的管理体系才能做到严谨、科学。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保证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制度能得到良好的执行,这样才能有效防止职务犯罪现象的发生。
(五)更新预防职务犯罪理念,密切联系群众原则
预防职务犯罪没有群众的参与,要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贯彻好联系群众原则,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活动,使得人民群众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邪不压正,能够切实拉近领导层和职工群众的距离,万众一心去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首先,要端正对职务犯罪的态度。对职务犯罪是坚决打击、积极预防还是容忍。如果是坚决打击和积极预防,那么对职务犯罪就不能采取藏掖的方式,而必须充分地做到政务公开。其次,要建立健全举报制度,顺畅举报渠道。使得每一个苗头性问题或违法犯罪问题能得到及时发现、公正解决。最后,要在单位积极营造民主、公正、廉洁、道德的气氛。通过建立健全有关民主议事、决事制度,开展各种文体或业务竞赛活动,弘扬公正、廉洁、道德的精神风气。(
第五篇:03银行税务自查大纲
银行税务检查大纲
一、营业税
(一)普通贷款利息收入
1、查核属于未逾期贷款(含展期,下同),是否根据先收利息后收本金的原则,按贷款合同确认的利率和结算利息的期限计算利息,并于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计缴营业税。(国务院令第13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九条)
2、查核是否按利息收入的全额计征营业税(包括加息、罚息、罚款等价外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及其实施细则第十三条;财税字〔1997〕45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发〈国务院关于调整金融保险业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第五条第二款。)
3、查核已缴纳过营业税的应收未收利息,若超过应收未收利息核算期限(90天)后仍未收回或其贷款本金到期(含展期)后尚未收回的,是否按税法规定减除营业额。
4、查核收回表外应收未收利息(包括表外核算的应收未收利息的复利)时,是否按税法规定在收回当日及时确认当期收入计征营业税。有无不冲减表外应收未收利息,挂在往来款科目,不申报缴纳营业税。
5、查核已核销资产(如呆帐贷款产生的利息收回等)收回利息收入时,是否按税法规定在收到利息收入当日及时确认当期收入计征营业税。
6、查核减征免征营业税收入,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的减、免营业税条件,并准确区分减征营业税、免征营业税的利息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九条;财税字〔1999〕220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债转贷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的通知》;财税〔2000〕94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第一条。)
(二)转贷利息收入
查核是否按合同约定的利率和应收利息时间,全额确认贷款利息收入计缴营业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 中关于差额征收营业税的项目,由原来的六项调整为只有五项。将旧条例第五条第四项“转贷业务,以贷款利息减去借款利息后的余额为营业额”予以删除。就表示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转贷业务一律将按全额征收营业税。)
(三)委托贷款利息收入
查核是否把减、免营业税委托贷款和征收营业税委托贷款业务收入准确区分,是否将应收营业税委托贷款业务混入减、免营业税委托贷款业务。(国税发〔1994〕8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人民银行贷款业务不征收营业税的具体范围的通知》。财税〔2000〕78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外汇管理部门委托贷款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的通知》。)
(四)票据贴现、押汇、透支利息收入
1、查核是否在贴现当日(贴现业务发生时),以合同约定利率直接确认全部票据贴现收入全额作为计征营业税收入。(国务院令第13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九条。)
2、查核是否有再贴现、转贴现业务混入贴现业务,把转贴现业务利息收入计征营业税。按税法规定金融机构从事再贴现、转贴现业务取得的收入,属于金融机构往来,暂不征收营业税。(财税字〔1995〕79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业征收营业税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财税字〔1997〕45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发〈国务院关于调整金融保险业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第六条。)
3、押汇利息收入的查核。在查核中,应重点对押汇合同进行审核,看其是否及时、全额结转利息收入计征营业税,不应扣减相关费用后确认收入。具体内容详见“普通贷款利息收入”的查核要点。
4、透支利息收入的查核。在查核中,应重点对透支的协议或合同进行审核,看其是否及时、全额(包括罚款、罚息等)结转利息收入计征营业税。具体内容详见“普通贷款利息收入”的查核要点。
(五)金融机构往来业务收入
查核金融机构往来收入,重点查核是否将普通贷款、银团贷款利息收入、金融机构相互之间提供的服务收入(如代结算、代发行金融债券等)、分行从总行取得分成收入等,混入金融机构往来业务收入,误作为暂不征营业税收入,2 少申报缴纳营业税。税法规定暂不征收营业税的金融机构往来业务是指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占用、拆借资金的业务,不包括相互之间提供的服务(如代结算、代发行金融债券等)。对金融机构相互之间提供服务取得的收入,应按规定征收营业税。(财税字〔1995〕79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业征收营业税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财税字〔2000〕191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业若干征税问题的通知》第一条。)
(六)融资租赁收入
1、查核融资租赁业务是否经中国人民银行、外经贸部和国家经贸委批准,确认融资租赁收入征收营业税或增值税。如果未经上述批准的融资租赁业务,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方,征收增值税,不征收营业税;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未转让给承租方,征收营业税,不征收增值税。(财税〔2003〕16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第三条第(十一)项;国税函〔2000〕51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租赁业务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0〕90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租赁业务征收流转税问题的补充通知》。)
2、查核是否全部融资租赁合同申报缴税。是否按合同约定的融资租赁全部收入减去融资租赁货物实际成本后的余额、融资租赁期限,准确确定营业税计税依据。融资租赁以其向承租者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残值)减去出租方承担的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后的余额,以直线法折算出本期的营业额。计算方法为:本期营业额=(应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实际成本)×(本期天数÷总天数),实际成本=货物购入原价+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运杂费+安装费+保险费+支付给境外的外汇借款利息支出。(国税发〔2002〕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申报管理办法〉的通知》附件第十三条。)
3、查核全部融资租赁货物的实际成本是否按税法规定进行计价核算。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包括由出租方承担的货物的购入价、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运杂费、安装费、保险费和贷款的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财税〔2003〕16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第三条第(十一)项。)
(七)金融商品转让业务收入和持有期间的利息收入
1、查核金融商品转让业务收入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否为金融商品所有权转移之日。(国税发〔2002〕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申报管理办法〉的通知》附件第二十条。)
2、查核金融商品转让业务是否按卖出价减买入价后的余额为营业税的计税依据。卖出价和买入价分别是指卖出原价和买入原价,买入原价不得包括购进过程中支付的各种费用和税金,卖出原价不得扣除卖出过程中支付的任何费用和税金。
重点查核股票和债券买入价是否依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以股票、债券的购入原价减去股票、债券持有期间取得的股票、债券红利收入的余额确定(即股票、债券持有期间取得的股息、红利、利息收入是否按规定缴纳营业税)。(国税发〔2002〕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申报管理办法〉的通知》附件第十四条;财税〔2003〕16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第三条第(八)项;)
3、查核金融商品买卖的负差是否跨会计结转。金融商品转让业务,按股票、债券、外汇、其他四大类来划分。同一大类不同品种金融商品买卖出现的正负差,在同一个纳税内可以相抵。但年末时仍出现负差的,不得转入下一个会计。金融商品的买入价,可以选定按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加权法进行核算,选定后一年内不得变更。(国税发〔2002〕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申报管理办法〉的通知》附件第十四条。)
4、查核银行债券投资持有期间的利息收入,除免税规定外,是否按合同约定利率和应付利息日期确认的利息收入作为计征营业税。(财税〔2001〕152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承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专项债券利息收入免征税收问题的通知》。)
(八)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或中间业务收入)
1、查核支付结算、代理、银行卡、担保、承诺、交易、其他等各类中间业务收取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是否按税法规定准确确认纳税义务时间。对新开展的中间业务品种和收入比重较大中间业务应重点进行查核。(国税发〔2002〕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申报管理办法〉的通知》 4 附件第二十一条;中国人民银行令〔2001〕第5号《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银发〔2002〕89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落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2、查核每一中间业务环节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是否按税法规定全额作为营业税的计税收入(除受托收款业务外),包括价外收取的代垫、代收代付费用(如邮电费、工本费、账单费、凭证费)加价、以及以某种名义向贷款户收取的管理费或赞助费等价外费用,从中不得作任何费用扣除(如回扣、返佣支出、银联费用、POS机租金)。(财税〔2003〕16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第三条第(十)项;国税发〔2002〕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申报管理办法〉的通知》附件第十五条;财税字〔1997〕45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发〈国务院关于调整金融保险业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第七条。)
3、查核代发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而取得手续费收入,是否按税法规定的“代理业”缴纳营业税。(国务院令第13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国税发〔2001〕3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代扣代缴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手续费收入征免税问题的通知》)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32号 文件的规定:储蓄存款在2008年10月9日后(含10月9日)孳生的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既然个人存款利息不缴个税了,也就无所谓代扣代缴手续费收入了,储蓄机构也就无所谓代扣代缴个人存款利息所得税手续费收入缴纳营业税的问题了。
(九)其他收入
1、查核是否有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的租金收入(如POS机终端出租租赁收入)未按税法规定及时缴纳营业税。(国务院令第13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条和第二条。)
2、查核是否有处置抵债不动产、无形资产收入未按税法规定缴纳营业税。(国务院令第13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条和第二条;国税函发〔1995〕15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问题解答(之一)〉的通知》第九条。)
3、查核向储户收取的帐户年费、信用卡年费是否按税法规定缴纳营业税。(国务院令第13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条)
(十)外汇结算营业额
查核银行业以外汇结算营业额的,是否按其收到的外汇的当天或当季季末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价折合营业额。纳税人选择何种折合率确定后,一年之内不得变动。(国税函〔1996〕61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银行外汇收入计征营业税问题的函》。)
(十一)境外母公司利息
从2009年1月1日起,境外母公司取得的利息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缴纳营业税,核查企业在向境外母公司支付利息时是否履行代扣代缴营业税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
二、增值税
1、银行销售金银是否按税法规定缴纳增值税。(国税发〔1993〕15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的通知》第一条第(二)项;国税发〔2005〕17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机构开展个人实物黄金交易业务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2、查核是否有处置抵债不动产、无形资产以外的资产(如机器设备、商品等动产)收入未按税法规定缴纳增值税。(国务院令第13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条。)
三、消费税
销售金银是否按税法规定缴纳消费税。(财税字[1994]95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金银首饰消费税纳税环节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三条。)
四、企业所得税
(一)收入(收益)
1、查核按规定发放的贷款,属于未逾期贷款(含展期,下同),应根据先收利息后收本金的原则,按贷款合同确认的利率和结算利息的期限计算利息,并于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与会计上按资产负债表日与实际利率法(不是合同约定的利率)计算确认收入计征所得税,存在税会差异,应进 6 行纳税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五)项及其实施条例第十八条。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23号。)
2、查核发放的贷款逾期(含展期)期间发生的应收利息,是否于实际收到的日期,或者虽未实际收到,但会计上确认为利息收入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23号。)
3、查核已确认为利息收入的应收利息,逾期90天仍未收回,且会计上已冲减了当期利息收入的,是否抵扣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23号。)
4、核查已冲减了利息收入的应收未收利息,以后收回时,是否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23号。)
5、查核票据贴现利息收入是否在贴现日确认全部票据贴现利息收入作为计所得税收入。与会计上以资产负债表日分期分额确认收入,存在税会差异,应进行纳税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五)项及其实施条例第十八条。)
6、查核债券投资利息收入是否按合同约定利率和应付利息日期确认的利息收入作为计所得税收入。与会计上按资产负债表日与实际利率法(不是合同约定的利率)计算确认收入计征所得税,存在税会差异,应进行纳税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五)项及其实施条例第十八条。)
7、查核债券投资利息收入是否分国债利息收入(免税收入)和其他债券利息收入单独核算。(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一)项及其实施条例第八十二条。)
8、查核存放同业、存放中央银行、拆出资金利息收入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利率和应付利息日期确认的利息收入作为计所得税收入。与会计上按资产负债表日与实际利率法(不是合同约定的利率)计算确认收入计征所得税,存在税会差异,应进行纳税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五)项及其实施条例第十八条。)
9、对照有关合同协议等,查核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是否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所 7 得税收入。是否有坐支收入现象、是否有委托人直接支付给银行代办人员佣金,银行在收取费用时,只开具收据,不计收入。是否有帐外经营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
10、查核代发公司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而取得手续费收入,是否按税法规定计入当期损益,缴纳企业所得税。(国税发〔2001〕3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代扣代缴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手续费收入征免税问题的通知》)
11、查核企业购买(包括二级市场购买)的国债未到兑付期而销售所取得的收入,是否计入应税收入,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23号。)
12、查核企业经销、代销国债所取得的代办手续费收入,是否计入应税收入,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13、查核企业收回的已核销的贷款本息,其超过贷款本金部分(包括收回的应收利息),是否计入应税收入,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银监发[2004]19号第四条)
14、查核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的租金收入(如POS机终端出租租赁收入);向储户收取的帐户年费、信用卡年费;代收电话、水、电、气、信息费等其他业务收入,是否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税前扣除
1、查核是否按照合同利率确认利息支出,对会计上采取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支出,应进行纳税调整,特别是定期存款当年提前支取的,对其支取前会计上按资产负债表日计提的应付息与提前支取时按合同约定利率计算实际支付利息,之间存在差异,是否按合同约定的计结息规则计息,进行纳税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一)项。)
2、除法人银行因其母公司向其提供服务,按照双方签订的服务合同(或协议)支付的服务费,符合《关于母子公司间提供服务支付费用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86号)规定的独立企业之间公平交易原则确定服务的价格,可作为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外,法人银行之间支付的管理 8 费不得税前扣除,法人银行支付给其他法人企业的管理费也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国税发〔2008〕86号《关于母子公司间提供服务支付费用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3、除同一银行内各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即联行往来的利息支出,允许税前扣除外,同一银行内各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
4、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行、代表处等机构、场所,就其中国境外总行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能够提供总行出具的费用汇集范围、定额、分配依据和方法等证明文件,并合理分摊的,准予扣除,否则不予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
5、准备金支出的查核:
①查核银行按税法规定可计提税前扣除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资产范围是否准确。税法规定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资产范围包括:贷款(含抵押、质押、担保等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信用垫款(含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等)、进出口押汇、同业拆出等各项具有贷款特征的风险资产;由企业转贷并承担对外还款责任的国外贷款,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买方信贷、外国政府贷款、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不附条件贷款和外国政府混合贷款等资产。
②查核是否有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即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这个应该针对银行拨备,主要是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和银行资产损失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是否按以下公式计算: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本年末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资产余额×1%-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余额,如上述公式计算的数额如为负数,是否相应调增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发生的符合条件的贷款损失,是否按规定报经税务机关审批后,先冲减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不足冲减部分可据实在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财税〔2009〕64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第二条和第三条。)
6、查核银行发生的符合条件的贷款损失,是否按规定报经税务机关审批后,先冲减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不足冲减部分可据实在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财税〔2009〕64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第四条)
7、银行揽储性质的奖励支出应根据奖励支出的对象、形式,正确区分是否属于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范围,按税法规定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对于支出为实物的是否按税法规定作视同销售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六)项及其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国税函〔2008〕828号《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8、查核企业购买(包括二级市场购买)的国债持有到期的,在交易、购买时发生的相关税费(印花税、手续费)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9、装修费支出的查核:
①企业不得预提固定资产修理费(装修费),实际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装修)支出,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通知》(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办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执行。
②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房屋,其发生的装修工程支出,作为递延费用,在租赁合同的剩余期限内平均摊销。
③企业的办公楼、营业厅一次装修工程支出在10万元以上的,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按上述规定扣除。未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的,一律作为资本性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
10、查核企业向客户收取业务手续费后再返还或回扣给客户的,其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是否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所得税收入。是否有坐支收入现象、是否有委托人直接支付给银行代办人员佣金,银行在收取费用时,只开具收据,不计收入。是否有帐外经营现象。)
11、核查企业是否按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20%的比例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可税前扣除并免征个人所得税(京发改〔2005〕197号第六条)
(三)源泉扣缴
1、查核向境外企业支付利息(如我国金融机构向境外外国银行支付贷款利息、我国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向境外支付贷款利息、我国境内机构向我国银行的境外分行支付的贷款利息),除符合免征企业所得税外,是否按税法及相关国家(地区)的税收协定(安排)的规定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三款、第十九条第(一)项、第三十七条及其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和第一百零三条、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零五条;相关国家(地区)的税收协定(安排);国税函〔2008〕95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非居民企业来源于我国利息所得扣缴企业所得税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8〕2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原有若干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后有关事项处理的通知》第二条。)
2、查核向境外支付的Visa 卡手续费、万事达卡手续费,是否按税法及相关国家(地区)的税收协定(安排)的规定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三款、第十九条第(一)项、第三十七条及其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和第一百零三条、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零五条;相关国家(地区)的税收协定(安排);)
五、个人所得税
1、查核银行及金融机构开展有奖储蓄而支付给个人的各种形式的中奖所得,是否错按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应按“偶然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国税函〔1995〕9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有奖储蓄中奖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
2、查核向个人发放揽储性质奖励,是否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向企业内部职工发放的,与当期的工资薪金合并,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向企业非内部职工发放的,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
3、查核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或公杂费中列支的向企业内部职工发放“个人业务拓展费”、“代发行债券手续费奖励”、“向客户经理、部门主管发放业务推广 11 费”,应与职工当期的工资薪金合并,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
4、查核为职工建立(缴纳)的年金,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以下简称企业缴费)是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在计入个人账户时,应视为个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与正常工资、薪金合并),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当期应纳个人所得税款,并由企业在缴费时代扣代缴。
对企业按季度、半年或缴纳企业缴费的,在计税时不得还原至所属月份,均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
对因年金设置条件导致的已经计入个人账户的企业缴费不能归属个人的部分,其已扣缴的个人所得税应予以退还。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应退税款=企业缴费已纳税款×(1-实际领取企业缴费/已纳税企业缴费的累计额)(国税函[2009]694号第二条、第三条)
5、查核向客户刷卡积分换礼品,购买礼品的费用以办公用品名义开出,在营业费用中列支,应按照 “其他所得”项目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
6、查核发放各类信用卡、会员卡,对会员进行现金或实物奖励,应按照“偶然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
7、查核银行及金融机构以超过国家规定利率和保值贴补率支付给储户的揽储奖金,是否按“其他所得”应税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财税字〔1995〕64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银行部门以超过国家利率支付给储户的揽储奖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
8、银行及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利息的查核:
①查核银行及金融机构在向个人储户结付利息时(包括个人储蓄存款、个人银行结算帐户存款、个人投资者证券交易结算资金等),除免税外,是否按税法规定的扣缴个人所得税。对于不符合免税条件的利息支出,应全额扣缴个人所得税。
②查核银行及金融机构在向外籍个人和港、澳、台居民个人储户结付利息时,是否按税法规定审核符合税收协定条件并申请享受优惠税率,对于不申请或不符合条件的,应全额扣缴个人所得税。
③查核银行及金融机构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基金等专项基金或资金免税个人存款账户,是否有应税个人存款混入。④查核银行及金融机构向个人储户结付利息时,是否按区分各时间段内孳生的利息所得,分不同时间段的税率准确计算应扣缴的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在1999年10月31日前孳生的利息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在1999年11月1日至2007年8月14日孳生的利息所得,按照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在2007年8月15日至2008年10月8日孳生的利息所得,按照5%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在2008年10月9日后(含10月9日)孳生的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财税〔2008〕140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32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国税函〔2007〕87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籍个人和港澳台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适用协定税率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2号《国务院关于修改〈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的决定》;国税发〔2005〕148号《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 教育部 关于印发〈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4〕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0〕87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籍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享受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0〕26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籍居民个人在过渡期间储蓄存款利息享受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267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基金个人账户存款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的通知》)
9、查核银行及金融机构、其他企业,在向持有债券的个人兑付利息时,除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外,是否按税法规定扣缴个人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年第8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二项;国税函〔2003〕61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债券利息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1999〕73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铁 13 路建设债券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
10、核查福利费中,发生向职工发放服装费、劳保费等现金支出,或在节日期间发放实物,应与职工当期的工资薪金合并,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
11、核查企业是否按照北京市吸引高级人才奖励管理规定,对金融企业连续聘用2年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在本市行政辖区内购买商品房、汽车或参加专业培训的,按其上一所缴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80%予以奖励,奖励资金免征个人所得税。(京发改[2005]197号第四条)
12、核查企业以股权、期权等形式给予其高级管理人员的奖励,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是否给予优惠。(京发改[2005]197号第五条)
13、核查企业职工是否按不超过其工资总额20%的比例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免征个人所得税,职工住房公积金不受月缴存额上限限制。(京发改[2005]197号第六条)
六、印花税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印花税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现行印花税共设置了13个税目。根据应税凭证性质的不同,分别采用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形式。比例税率有四档,即:千分之
一、万分之
五、万分之
三、万分之零点五,定额税率为每件应税凭证5元。
(一)借款合同
1、票据贴现合同
企业票据贴现合同实质是一种短期借款,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颁布《贷款通则》第九条将“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并列,同时明确“票据贴现,系指贷款人以购买借款人未到期商业票据的方式发放的贷款”。该通则也明确了票据贴现是发放贷款的行为。企业应按借款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五缴纳印花税。(银行会要求贴现人提供贴现申请书、经年检的法人营业执照、代码证复印件、贷款证(卡)、申请人近期财务报表、未到期合法有效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有关购销合同或交易证明等资料,并与申请人签订贴现合同。该合同会列明贴现利率、贴现期限、实付贴现金额等内容,体现债权债务关系。)
2、融资租赁合同 银行及其金融机构经营的融资租赁业务,是一种以融物方式达到融资目的的业务,实际上是分期偿还的固定资金借款。因此,对融资租赁合同,应据合同所载的租金总额暂按借款合同万分之零点五计税贴花。
3、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
关于对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的贴花问题。借贷双方签订的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一般按年(期)签订,规定最高限额,借款人在规定的期限和最高限额内随借随还。为此,在签订流动资金周转借款合同时,应按合同规定的最高借款限额万分之零点五计税贴花。以后,只要在限额内随借随还,不再签新合同的,就不另贴印花。
4、抵押贷款合同
关于对抵押贷款合同的贴花问题。借款方以财产作抵押,与贷款方签订的抵押借款合同,属于资金信贷业务,借贷双方应按“借款合同”万分之零点五计税贴花。因借款方无力偿还借款而将抵押财产转移给贷款方,应就双方书立的产权转移书据,按“产权转移书据”万分之五计税贴花。
5、银团借款合同
关于对借款方与银团“多头”签订借款合同的贴花问题。在有的信贷业务中,贷方是由若干银行组成的银团,银团各方均承担一定的贷款数额,借款合同由借款方与银团各方共同书立,各执一份合同正本。对这类借款合同,借款方与贷款银团各方应分别在所执合同正本上按各自的借贷金额万分之零点五计税贴花。
6、基建贷款合同
关于对基建贷款中,先签订分合同,后签订总合同的贴花问题。有些基本建设贷款,先按用款计划分年签订借款分合同,在最后一年按总概算签订借款总合同,总合同的借款金额中包括各分合同的借款金额。对这类基建借款合同,应按分合同分别贴花,最后签订的总合同,只就借款总额扣除分合同借款金额后的余额万分之零点五计税贴花。
7、免税、不征税(暂不征)合同
①我国的各银行按照国家金融政策发放的无息、贴息贷款及由各商业银行按照规定由财政部门或中国人民银行给予贴息的贷款项目所签订的贷款合同,免征印花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十三条。)
②日拆性贷款合同免税。对人民银行向各商业银行提供的日拆性贷款(20天以内的贷款)所签订的合同或借据,暂免征印花税。(国税函〔1993〕705号)③同业拆借合同免税。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融通短期资金,按照规定的同业拆借期限和利率签订的同业拆借合同,不征收印花税。(国税发〔1991〕155号)
④借款展期合同免税。对办理借款展期业务使用借款展期合同或其他凭证,按规定仅载明延期还款事项的,可暂不贴花。(国税发〔1991〕155号)
⑤拨改贷合同免税。财政等部门的拨款改贷款签订的借款合同,凡直接与使用单位签订的,暂不贴花;凡委托金融单位贷款,金融单位与使用单位签订的借款合同应按规定贴花。(国税发[1991]155号)
(二)营业帐簿(包括资金帐簿和其他营业帐簿)
1、资金帐簿是否按以“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两项合计金额为计税依据计税贴花。(启用新帐时资金未增加的,资金帐簿不再贴花。)
2、企业债权转股权新增加的资金是否按规定贴花。
3、企业改制中经评估增加的资金是否按规定贴花。
4、企业其他会计科目记载的资金转为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的资金是否按规定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