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组织培养在选调生成长中的作用
浅谈组织培养在选调生成长中的作用
选调生是组织部门严格按照组织程序择优选派到乡镇培养煅炼的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我作为选调生已经六年多了,而在这六年的时间里,自己从农村村委会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从镇级,到现在县级机关工作,一路走来,经过了不少挫折困难,也曾经气馁过,也曾经想过放弃,但我却为自己能坚持下来并健康地成长而感到欣慰。这其中也与上级组织部门的关怀和培养分不开的。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笔者认为组织部门在对选调生的培养应“五把关”:
1、把好人员入口关。牢牢把好选调生的入口关,确保选调生的质量,是推进选调生队伍建设,发挥选调生服务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加快选调生自身成长的首要条件。组织部门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降低标准,要择优而取,不能鱼目混珠,不能见“苗”就选,不能报名的就收,要从源头上确保选调生质量。组织部门应该从三个方面确定选调生的人选。一是要思想政治素质好。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有志于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和农民群众的决心;具有真心实意为新农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和汗水的志向。二是要综合素质较高。具备一定的 1
组织协调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基层工作知识和熟悉一定的基层风俗习惯,和农民群众打交道的本领和技巧;较高的公文写作能力、语言交流表达能力和较强的学习更新能力。三是要有正确的心态。不能为了做官而把参加选调生作为到基层“镀金”的一种形式;不能为了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而参加选调生;不能因自身的好奇心,对选调生的性质、意义、作用了解不够而盲目参加选调生;不能把选调生当作一种暂时过渡而参加选调生等等。组织部门要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高度,从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高度,从树立、维护选调生队伍良好形象的高度,慎重、严肃地把好选调生的入口关。
2、把好配置岗位关。科学配置好选调生的岗位,是推进选调生的培养,促使选调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一步。组织部门在将选调生送到基层锻炼之前,要从选调生的特长、所学专业知识和自身意愿,结合拟派往的岗位(单位)是否需要、是否适合选调生,综合考虑选调生的岗位配置,而不是盲目地、一概而论地安排配置选调生的岗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尽其才、适才适岗的效果。如果这个岗位(单位)需要的专业知识与选调生特长、所学专业知识相差太大,发挥不了选调生才能和作用,能不到提高选调生素质的效果,那这个岗位不适宜派选调生去锻炼。如果不考虑 2
选调生自身的意愿和想法,只单纯地从工作需要的角度去选派选调生到岗位工作,则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调动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发挥选调生的作用,不利于他们成长成才,这样的岗位不适宜派选调生去锻炼。如果这个岗位(单位)人才济济,根本没有选调生插足、发挥才能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不宜派选调生去锻炼。如果选调生要去的地方是一个“杂草丛生的不毛之地”,那么组织部门还有必要清除“杂草”,为选调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着眼于“三个有利于”,把选调生安排到适合其成长的乡镇工作。即,本着利于提高选调生驾驭全局的能力,把选调生安排到条件差、困难多、矛盾多的偏远乡镇工作,让选调生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经受磨炼,在处理各种复杂矛盾的过程中增长才干;本着利于选调生的健康成长,把选调生安排到领导班子战斗力强,一把手知人善任,善于关心人、培养人的乡镇工作,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宽松的环境;本着利于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困难,把选调生尽可能安排到交通方便利,经济基础较好,能够解决好吃、住等实际问题的乡镇,让选调生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使他们牢固树立扎根基层的思想。另外,组织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大家都了解、熟悉选调生这个特殊队伍,共同关注、爱护、监督、培育选调生,努力营造有利于选调生成长成才的氛围,使其能顺利成长。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高度 3
重视选调生工作,把其列入议事日程,经常听取工作汇报,认真落实选调生有关政策,为做好选调生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把好素质培养关。良好的素质是选调生被使用的前提和条件,而素质的培养不仅需要选调生个人自身的努力,还需要组织部门下大力气,采取措施来推动。组织部门要加大选调生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选调生的综合素质。要制订选调生培训计划,并列入整个干部培训规划。一是要加强对选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岗位培训、脱产轮训、举办选调生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组织选调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技知识、领导科学知识、法律知识和基层工作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使他们坚定理想理念,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他们正确对待名、权、位,克服“镀金”思想,安心基层工作。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克服浮燥的心态,脚踏实地地锻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和服务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强化对选调生的基层实践锻炼。有计划地安排选调生到行政村、企业挂职兼职,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熟悉基层的社情民意,并通过定期换岗、轮岗交流等形式,使其 4
经受急、难、险、重工作任务的考验,在多种磨炼中丰富经历,增强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要对选调生适当加大成长的压力,增加其身负的担子,把选调生安排到镇党政、综治、共青团等重点、关键岗位锻炼培养,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提高。四是要根据选调生所学的专业和岗位实际,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选调生到对口的上级部门上挂、跟班学习,让他们进一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转变观念,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要建立专人培养制度。选调生所在的单位,要落实一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科级领导同志与选调生的“结对子”,共同负责选调生的培养。从工作上教方法,从思想上解疑惑,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之尽快熟悉基层工作。
4、把好管理监督关。严格的监督管理是选调生成长成才的根本保证。一是实行选调生管理负责制度。明确县级组织部门是本地区选调生的日常管理部门,负有管理选调生的领导职责;明确选调生所在单位的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对其所在的单位的选调生负有直接管理人的责任,真正把选调生培养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指定专人对选调生进行跟踪管理和培养,做到选调生管理培养专人负责,实行动态管理,确保选调生健康成长。二是要实行选调生思想工作汇报制度。以召开座谈会、书面汇报等形式,围绕选 5
调生本年度的一次思想、作风、廉政及本职工作情况作汇报,对选调生做到有情况及时掌握,有要求及时提出,有问题及时研究,有困难及时解决,从而使选调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党组织的关爱,激发其学习、工作和培养的热情和积极性。三是要实行分类管理制度。进一步制定完善管理办法,对不同年龄段和职务层次选调生实行分类管理,区别对待,做到有的放矢,不遗漏一个。四是要实行考察考核制度。由组织部门和选调生所在单位的党组织联合加强对选调生的监督,采取年终考察考核和平时不定期考察考核的方式,对选调生学习、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将考察考核记入本人档案。并根据考察考核情况,确定选调生的培养和使用方向。同时,要把激励机制引入到选调生管理工作中,适时表彰选调生中的优秀分子,激励选调生奋发向上,勤奋敬业,健康成长。五是要实行谈话诫免制度。组织部门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派人与选调生谈心谈话,做到:工作取得成绩受到表扬时谈,教育他们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继续前进;工作中出现失误时谈,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改进工作;职务晋升时谈,提醒他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新的岗位上再创佳绩;未得到提拔重用时谈,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组织的安排,保持平和的心态;思想波动时谈,帮助他们解开思想疙瘩,丢掉包袱,振作精神;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上有不良苗头时谈,6
及时给予提醒、敲打、批评。通过谈心,使选调生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5、把好提拔使用关。在选调生健康成长的前提下,稳步推进选调生的提拔使用,是调动选调生积极性主要性创造性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选调生培养的根本目的,而使用是最好的培养。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做到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做好选调生的提拔使用工作。二是要对选调生的选拔使用要制定具体目标,做出明确规定,使选调生的提拔使用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依,使之走上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三是要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根据岗位需要,择优选拔任用。在乡镇的班子换届时,优先配备选调生,在职位空缺时,优先充实选调生;而在县级以上机关工作的选调生,适合做领导工作的,应及时提拔到机关工作领导岗位。要敢于突破工作年限,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腐观念,论资排辈的陈旧思想,在充分考察了解的基础上,对工作能力比较强、成绩突出、得到大多数干部群众认可的选调生,大胆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让他们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经受锻炼,施展才华。在调 7
整后备干部队伍时,要着眼于领导班子建设需要,优先充实那些德才素质好、表现优秀,有发展潜力的选调生到后备干部队伍中。四是要明确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应重点从选调生中挑选。县级以上机关录用人员时,要制定适度倾斜政策,优先推荐选调生,努力为选调生提供一个向上的发展环境。五是要鼓励和支持选调生参加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竞争上岗等活动,使他们在平等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二篇:浅谈国防教育在小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浅谈国防教育在小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作者姓名:武海燕 作者单位:武邑县实验小学 邮编:053400 内容摘要:在小学阶段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爱科学、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奋进、文明守纪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信、不怕困难、英勇顽强的毅力,有利于学生练就强健的体魄。关键词:爱国主义 提高国防素质 自我超越
作者简介:武海燕,女,1980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2007年6月毕业于河北师大;现任职称为小学一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是:国防教育在小学生成长中的作用;电子邮箱:5715740@163.com 正文: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高和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国防素质,是国防教育的百年大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是培养人才,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小学生是未来的国防后备军,无论是开展国防教育,还是加强后备力量建设,都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就每一个个体而言,成长就是对自身的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是人在征服自身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宝贵的创造性。教育,应从小培养学生“自我超越”的勇气和信心,国防教育活动为学生的自我超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国防教育”为载体,使“旧”我转变为“新”我,达到不断的自我完善。通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国防教育活动可以使少年儿童保持清醒的头脑,激励他们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那国防教育在学生成长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下面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营造“自我超越”的氛围,激励学生由“旧”我变“新”我 小学国防教育活动为学生的自我超越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有了实践的机会,营造了环境和氛围。学生正是在“国防体验”活动中,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改正自已的弱点,不断超越“旧”我,变为“新”我,实现不断成长。学校“国防教育课”的开设、“国防教育读本”的编写、“国防教育基地”的创建、各年级每学期4课时的国防教育课,都是从学生自身出发,既受到了德育教育,又丰富了学生生活体验。平时,我们经常借助照片录像等资料,通过广播、电视、橱窗专栏等宣传与展出,播放军营歌曲,请武警叔叔讲演军营故事,引起学生美好回忆,营造一种受教育的良好氛围,让学生从心中接受国防教育。
二、让小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
引导小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认识自我,从而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这是自我超越的重要基础。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利用学校的黑板报、教室的墙报,开辟国防知识学习园地;把革命战争故事绘成简单易懂的漫画;以国防知识为题材的演讲比赛和作文比赛;与武警叔叔通信;革命故事课本剧表演等),或看,或听,或写,或演,或练,学生有了强烈的内心感受,在班内直呼:武警叔叔太伟大了!他们身上那种为了祖国,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当武警叔叔太累了!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想想自已在学校不遵守课堂纪律,作业经常拖拉,常和同学打骂,真是不应该„„同时,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向他们讲授解放军诸兵种和武器装备知识,牢固树立学生的居安思危意识,增强了他们的国防观念。组织学生观看《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等有关国防教育的影片,拓宽了学生的国防视野。开展了《祖国在我心中》国防图片收集活动;开展了《绿色军营绿色梦想》主题活动,让学生利用课间上网搜集国防资料,向老师、家长请教,三个人一组认真完成国防知识答题卡。同时还举行了以国防知识为题材的演讲比赛和作文比赛,增强了学生“从小学国防,长大报祖国”的国防观念。可以说,同学们的心灵确实受到了震撼。他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是“苦”,真正懂得了“军令重如山,纪律严于铁”的道理,耳闻目睹了部队官兵一致的优良风尚。从中增强了国防意识,了解了国防知识,从而认识了自我,明确了学习目的。
三、让学生自我设定目标、自我管理
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从自已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自我奋斗目标,我校在让学生体验多姿多彩的军营生活的同时,通过评选自理章、礼仪章、服务章、家务章、孝敬章、守纪章、勤奋章、国防章等措施,结合“新时期小学生应如何树立理想”、“新时期应怎样看待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如何看待部队严格的争章守纪”等问题召开讨论会,及“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红领巾与军旗一起飘扬”等主题活动,帮助学生确立目标,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如学生在耳闻目睹了军人内务整理的基础上,进行队列训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和整洁有序的生活习惯。学生做操排队能做到“快、静、齐”,课前准备工作也做得干净利索,把课桌整理的井井有条。又如我班有5位同学在学校综合其各方面的表现,在层层选拔下,分别成为我校升旗手和队号手。这是一个令同学羡慕而敬仰的岗位。想当初不知道有多少位同学豪情壮志,立下誓言,立争获选。但在训练过程中,好多同学受不了,半途而废了。这是需要顽强的毅力的。虽然对于部分同学来讲他们是失败者,但反过来想,毕竟他们还是孩子,随意性还很强,我们应表示理解。但我相信,随着国防教育的不断深入,持久开展,我校学生会学到武警战士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在自理能力、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方面都将得到全面的提高。
要想让学生通过国防教育活动,一下子“超越”成老师、家长心中的人,这是不可能的。人生的足迹,是人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需要时间的积累。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更重要。或许学生一时并没有明显的进步,但至少他们的思想受到了洗礼,洗去了他们身上的浮华,为他们不断走向成熟铺平了道路。
国防教育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快车道,在小学阶段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爱科学、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奋进、文明守纪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信、不怕困难、英勇顽强的毅力,有利于学生练就强健的体魄。我校的军事夏令营的汇报表演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知道“今天”,从小立志创造“明天”。把对小学生的国防教育抓紧加实,努力为全民国防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教师素养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读与思〕教师素养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读书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的爱心和社会的良心。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蕴”。“有人说‘没时间读书’,关键还是他不想读书„„”我完全赞成这句话,并深有同感,因为我就属于这种类型。因为我老是想:“老师也是人,老师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应付学校各种各样的检查,做课题,搞教研、进修、培训、评职称、提高教学质量、白天要上课,晚上有时还要加班„„忙了一天,只想坐下来看看电视、聊聊天,放松放松,哪有精力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反复盯着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我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自己,那就是“汗”。大概算上从小学开始所读的书,可能200本还是有的,不过大概这不是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的本意吧?他所指的应该是你工作后吧?
记得刚成为一名教师时,学校给我们每位新进教师发了一本由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老师们共提出了100条建议。最近我细细品读了书中的部分章节,你会发现,尽管现在的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苏霍姆林斯基那闪光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教育理论大师,本书针对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像与教师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一样。读过此书后,你一定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让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是这些同学们太笨,还是他们上课没有专心听讲,还是应该从我们教师自己身上找某些原因?
因为班里有两位“大将”,所以这更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孩子?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的个人思想和感情,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施恩或者显示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被动等待我们去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份阳光,给那些“无药可救”的“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提到,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应走到这些学生的跟前去,看看他们遇到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好的作业题。有时候在课堂上就能看出,有必要给某个学生布置一点家庭作业,那么有经验的教师通常就当堂布置给他。学习较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千万不要让他光是听别的学生的流利的回答,把黑板上的东西抄下来。一定要设法让他独立思考,因为在思考的过程中就已经包含着运用知识的因素,要促使他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取得哪怕一点点的进步也好。
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不知道有多少老师,能做到这一点,反正我觉得我还没有很好的做到。因为我给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一张卷子。即使做错后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样的。虽然有时也想改变,但这恐怕离苏霍姆林斯基的要求差的太远了。我想,我做不到这些,大概就和我缺少教育素养有关吧?而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恰恰提到了,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而我呢?大多数时候都忙着批改作业,教育孩子,上课,听课,有多少时间在煞有其事地捧着教育名著或教育杂志在阅读呢?只有在写论文、写计划、总结或上公开课时,才想起找一点书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文章,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相信大家肯定不会和我一样吧?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这一定很可悲!因此,我们更要在平常多看书多学习,努力提升自我修养,为我们的事业,为我们的孩子和民族,多投入一份力。1
第四篇: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中的应用
班级:生科一班 学号:20105071103 姓名:王炯 指导老师:远凌威
摘 要:通过有关植物组织培养方面的文献综述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上离体无性系的快速繁殖、培养无病毒种苗、新品种的选育和人工种子和种质的保存方面的应用,并对应用的前景作简单的展望。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 农业
植物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是二十世纪初兴起的一项高新生物技术,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如今已成为了生物领域里面十分活跃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开始走上工厂化和商业化始于20世纪六十年代,得利于花粉小孢子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的成功[1]。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历史相比,中国的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算是比较早的,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这方面就有所研究,但是大范围的发展起来还是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花药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植物体的任何一部分,或器官、或组织,或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使之发育形成完整的植物体。所谓人工控制的条件,即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植物体的任伺一部分是指根、茎、叶、花、果以及它们的组织切片和细胞[2]。它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在不受其他部分干扰的情况下研究被培养部分的生长和分化规律。特点是:取材少,培养材料经济;人为控制培养条件,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管理方便,利于自动化控制[3]。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totipotency)。一个生活的植物细胞,只要有完整的膜系统和细胞核,它就会有一整套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遗传基础,在一个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分裂、分化再生成完整植株,这就是所谓的细胞全能性[4]。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5]是材料选择、培养基配置、接种与培养和最后的小苗移栽。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上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和植物密切相关一些领域。农业主要是以植物的栽培种植为主,因此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上的应用是其应用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离体无性系的快速繁殖、培养无病毒种苗、新品种的选育和人工种子和种质的保存。
2.1 离体无性系的快速繁殖
离体无性系的快速繁殖是组织培养在生产上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一个方面。无性系繁殖植物的主要特点是繁殖速度快,通常一年内可以繁殖数以万计的种苗,特别对于名贵品种、稀优种质、优良单株或新育成的品种的繁殖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离体繁殖良种种苗最早在兰花工业上获得成功。兰花成熟的种子中大多数的胚不能成活,种子不能发芽,通过球茎组织培养,使兰花的繁殖系数大为提高,从而形成了20世纪60年代风靡全球的“兰花工业”。甘蔗繁殖用种量大,1hm2地需要7.5-15t的种蔗。采用茎尖、嫩叶组织培养繁殖种苗,节省了大量的种蔗,加速了优良品种的推广。其他如牡丹、香石竹、唐菖蒲和菊花等难以扦插的名贵品种以及无籽西瓜、草莓、猕猴桃、葡萄、菠萝、樱桃、桉树、杉木等的无性快速繁殖都取得了进展,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
2.2 培养无病毒种苗
许多植物都遭受到病毒病不同程度的危害。有的种类甚至同时受到数种病毒病的危害,严重地影响了产品的商品价值。对于无性繁殖的作物如绝大部分的果树、部分蔬菜(洋葱、大蒜、石刁柏、菊芋、马铃薯)和花卉(菊花、唐菖蒲、风信子、秋海棠、月季)等,如遭受病毒侵染后,代代相传,则体内可以积累相当高浓度的病毒,影响生长和成活,严重危害生产的发展。而病毒病又不同于真菌和细菌病害,采用杀菌剂和抗生素等化学药剂防止很难凑效。自从Morel(1952)发现采用茎尖培养的方法可以从严重感染病毒的植株得到无病毒苗后,这方面的工作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许多园艺植物上进行培育试验也相继得到成功,从此茎尖培养就成为解决病毒病害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可以采用茎尖培养与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茎尖培养的脱毒效果。对于一些木本果树植物,如果茎尖培养得到的植株难以发根生长,[6]且结果晚,则可采用茎尖微体嫁接的方法来培养无病毒苗。
2.3 人工种子和种质的保存
生命物质的保存,已引起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兴趣,其中包括原核生物、植物及动物材料的保存,种质保存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有用的种质能在任何时候都具有生命力。组织培养能安全地保存植物的细胞、愈伤组织或分生组织,且在储藏几年后,仍能稳定地产生再生过程。通过无性系繁殖保存作物已成为迫切要求,尤其对于热带作物。
由于许多植物的组织和细胞培养物在液氮超低温条件下贮藏后,仍然能够保持很高的存活率并能重新再生出植株,保持原来的遗传特性,因此可以利用植物组织
培养技术保存植物种质资源,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土地资源。如建立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物的超低温保存种质库时, 不仅可以防止种质的遗传变异和退化, 而且可以长期保存无病毒的原种。我国对水稻、小麦、玉米、甘蔗、马铃薯、红豆、草莓、唐菖蒲、三分
三、长春花等植物的茎尖分生组织、愈伤组织、胚状体和幼胚、花粉等材料, 展开了材料特性、预处理、光照、冰冻保护剂、降温冰冻方法对恢复生长的影响以及种质保存后遗传性状分析等研究。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
组织培养是分离和诱导产生突变体的有效途径,在作物改良上的作用已随着通过花药培育的新品种的产生而得到证明。其应用于作物改良的优点是:(1)加速杂交后代遗传特性的稳定,使杂种从杂合子迅速达到纯合,从而缩短了育种周期,提高选择效率;(2)诱变处理群体大,诱变率高,筛选方便时间短,可以在人力控制条件下筛选出特定的细胞群体,便于进行遗传分析。
但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一,不同基因型材料的花粉植株生产率差异很大,许多组合H2代优良基因型不能完全表达,尤其是籼型材料的花粉植株生产率距离育种的要求还很远。其二,诱变这一领域处于尝试阶段,我们还未建立能有选择地增强所期望的植株变异频率,对于诱变剂量、筛选方法和时机以及白化苗的控制等问题的解决都有待于探明[7]。
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能快速繁衍濒危植物,使物种得以保存。快速繁殖的植株能保持母本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性状,并可在短期内种植于田间,是当前植物细胞工程中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组织保存的方法和技术近年来逐渐增多,但实际应用过程还存在许多空白。因为天然种子保存具有优越性,组织保存必须人工处理才能储存,所以有时种子保存显得简便有利。但在特殊情况下,组织和细胞不能被种子取代时,组织保存法就为其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途径。将来建立一个植物组织培养种质储藏所是有可能的。
参考文献:
[1]崔德才,徐培文.植物组织培养与工厂化育苗.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5 [2]吴殿星,胡繁荣.植物组织培养.第一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1 [3]谢丽霞.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上的应用.垦殖与稻作[J], 2006,(03)
[4]崔德才,徐培文.植物组织培养与工厂化育苗.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 [5]王忠.植物生物学.第一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325~328 [6]夏镇澳.植物组织培养与农业.植物生理学通讯[ J ].1995, 31(1): 62-641 [7]李松.果蔗脱毒苗快繁栽培技术.南方科技报[M].2006,05,10:B02
第五篇:浅谈自我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浅谈自我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浅谈自我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新课程满载时代的气息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校本研究便成为新课改的推动器。校本研究理论中提出教师个人,教学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而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通过自我反思能够促进教师潜能的开发、素质的提高,使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自我反思对教师的成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何谓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
对自己的各方面情况特别是教学的情况所进行的一种回顾、分析和总结。波斯纳提出一个成长的公式:优秀教师=经验+反思。此公式足见教学反思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意义。已有的研究表明,教师个人实践理论既是接收外界信息的过滤器,又是决定教师行为的核心因素。专业理论要经过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过滤才能被接受,因此教师没有进行理论的学习与实践,其结果是不可能内化到教师自己的观念体系中去的,也必然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二十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经验的二十次重复,他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除非我们善于从经验中汲取教训,否则我们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自我反思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长处,找出自己的问题,确定自我改进的领域,明确自己成长的方向,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自我反思有利于教师责任感和自信心的发展。通过自我反思过程,教师就会对可供选择的各种可能性的方法保持开放的
态度,就有利于教师开放的心态和创造性的发展。教学中的自我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它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助跑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简单说来,没有教师的自我反思过程,就没有教师的成长进步。按教学过程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三个阶段。
进行教学前的自我反思,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要有较强的预见性。我们常常会一次次地否定、修改教学设计,尤其是在公开活动的时候,教学设计不断否定、不断修改的过程,就是教师在不断进行教学前自我反思的过程。它让我们更关注学生的行为基础,更认真地研读教材,更准确地把握活动的目标、重点和难点,更科学的设计每一个环节以
及细心的推敲每一个提问。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而且还要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每次上课前,我都认真地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反应做了充分的反思。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教学的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地做到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产生更透彻的效果。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充分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进行教学中的自我反思,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同时,为教师与学生搭建了学习的平台、交流的平台、实践发展的平台。教学中反思是自身素质反思的具体化,通过教学活动,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自身素质如何;教学活动的自我反思,对于及时地进行教学 的调控,矫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很有价值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教学调控能力会得到明显的提高。面对课堂复杂的、动态的情况,尤其是进入新课程后,教学中所出现的情况越来越有挑战性、常常出人意外。教师就要做到能够敏锐地洞察迅速地作出判断,发现问题,及时调节、修正,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又会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在反思时,会反思教学过程中知识呈现的顺序、难易的程度、课堂管理、教学技能的运用、师生互动、时间安排等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我还要观察、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学到了什么、遇到什么问题、形成了哪些能力等。根据课堂学生反馈出来的
信息,我再及时、自主地调节自己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这样使得教学行为具有自控性,促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进行教学后的自我反思,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和评价能力。教学后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进行重新认识,是一种高层次和高水平的思考,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经常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就马上进行反思,把在课堂上未及时发现的、学生在知识生成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记录下来。课后自我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系统化的研究教材和学生,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表现很明显的是我教两个班级,在一个班级上完课后立即进行反思,调整,然后再去上第二个班级的课时,我总会觉得不论是从知识的生成角度还是对课堂的驾驭角度来考虑,都会比前一节课得心应手。课堂目标更明确,课堂设计更合理,课
堂节奏更清晰、紧凑,从而使课堂效果更好。我坚持每天写教学后记,记录自己感到欣喜、困惑的种种细节及教学中的心得,并做出思考与剖析。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后反思,我经常自觉地带录音机进课堂,以便在课后进行反思时能更细致地回忆课堂的教学过程,分析学生是否能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通过教学后的反思逐渐地使自我教学经验理论化、系统化,有利于改进、优化教学工作,强化了我的教研意识。
通过反思,可以让琐碎细节之间的联系明晰起来,让隐藏在现象背后的问题明朗化,能起到及时反馈与积累的作用。在反思中思考,在思考中寻求策略,在实践中践行策略,从而让课堂教学更有艺术性、欣赏性。在反思过程中,我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旁观者。在双重角色的转化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推动科学
教研工作循序渐进的发展。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进行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我反思是教师个人成长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