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泰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5篇)

时间:2019-05-14 19:1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泰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泰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泰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泰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充分发挥统战部、工商联自身职能作用,切实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于2004年下半年联合开展了“访民营、走百家”活动,在各市(区)委统战部、工商联先期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由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各市(区)重点的、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进一步了解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想法、要求、建议和呼声,宣传党委、政府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他们加快发展,把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现将这次走访调研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民营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市民营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具体呈现出如下特征:

1、认识上的飞跃和政策上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大环境得到优化

近年来,市及各市(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市党委政府关于鼓励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富民强市,实现“五年总量翻番,八年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来抓,各市(区)先后成立了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并且制定了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坚持放宽搞活,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坚持取信于民,加强协调服务,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宣传造势,不断解放思想,积极引导、扶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2、民营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迅猛

党的十六大后,民营企业家们坚定了放心、放胆、放手发展的决心,在党委政府政策扶持、产业引导下,增加了资本投放规模,加大技改投入和新产品的 研发、开发力度。随着民资的不断注入,投资领域逐步拓宽,已经从传统的商业、服务业、制造业向外扩张,延伸到了教育、医疗卫生、交通、旅游、房地产、中介服务、农业等领域,一批科技型、外向型企业迅速发展,一些企业实现了跨行业、多元化发展。国有企业“三臵换一保障”工作顺利完成,一大批改制企业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生力军。大部分市(区)原有的国有、集体经济的主导地位逐步被民营经济所取代。

至2004年底,全市共有民营企业17516户,注册资本178.7亿元,从业人员22.87万人,当年新增3846户。2004年,民营企业实现税收16.9亿元,比上年提高29.9%。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93亿元,占全市总额的41.5%。民营经济在迅速壮大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民营企业发展质量也明显提高,户均注册资本102万元,其中注册资本千万元以上的有239户。

3、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养显著提高,社会责任感更加强烈

他们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走访中,民营企业家都谈到一个主题,这就是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党的方针、政策的指引,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没有党的富民政策,就没有民营经济今天的发展。民营企业家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政治定位深感自豪,在经营中努力做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不少民营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及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管理中善于发挥党、工、团等组织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善待员工,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民营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有了越来越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其它社会公益事业。主动帮助地方党委、政府排忧解难,为地方建设办好事、办实事,在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上都能慷慨解囊。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主动吸纳安排下岗职工、残疾人员再就业,并给予特别的照顾。据统计,2003至2004年民营企业投入到光彩事业的资金达 2440万元。民营企业家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了名符其实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二、全市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走访中,我们对民营企业近几年来的发展壮大感到欣慰,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这只是在本地区纵向比较,如果与民营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相比,与苏南地区相比,我市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又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

1、政策落实力度还有待强化

应该说,当前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社会共识,但在少数人的思想深处,仍对非公有制经济或多或少存在疑虑和偏见,因而体现在行动上,民营企业发展中还有一定的阻力。个别部门和单位为了自身利益,缺乏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对一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支持、不落实,有些中介机构依托职能部门,存在收费名目多、费率高、办事拖拉等问题。个别职能部门办事时采取“卡”的手段,加之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够健全,使部分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不到公平待遇。由于我市信用担保体系尚不完善,加之认识上的偏见以及历史的原因,不少中小企业未能取得金融部门信贷支持,这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宏观经济环境有待改善

2004年4月份开始的宏观调控,由于信贷规模的压缩,受冲击最大的首先是民营企业,使企业扩大再生产受到很大制约。一些生产规模较大,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和生产规模扩大上已经作了很大的投入,但原先与金融部门对接好的贷款规模被压缩后,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短缺,企业经营举步维艰。我省执行的关于废金属及部分农副产品作为生产原料的增值税进项抵扣限制政策,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效益受到严重影响。电力供应的紧张,主要限电对象是广大的中小民营企业,同时原辅材料、燃料、运输成本的急剧上涨,使企业生产成本加大,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民营企业主发展意识有待加强

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家观念陈旧,思想落后,缺乏对与时俱进思想内涵的深刻领会,埋头苦心经营传统式的小作坊生意,在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企业形成一定规模后,表现出了“小富即安”的狭隘意识,害怕承担市场竞争风险,缺乏积极进取的热情,在产品生产上因循守旧,缺乏投资开发新品的意识,在经营 上安于现状,满足“无债一身轻”,不敢负债经营,使企业难得的一些发展壮大的机遇擦身而过。在走访调研中,一些企业家以“我没有借银行一分钱”为自豪,缺乏做强做大、低成本扩张的胆识与魄力。

4、企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包括企业规模、产品研发能力、市场开发能力、企业人才资源、经营管理水平等。我们走访的一些重点骨干企业有较好的发展基础,有些是地方政府重点扶持的企业,竞争能力相对较强。但广大的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在人才资源、资金扶持、产品开发等方面都比较薄弱,其产品档次不高,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短期内企业很难实现跨跃式发展。

5、民营企业的运作有待规范

民营企业创始人在企业创业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些企业主在参与市场竞争中仍把原始的非理性的决策机制抓住不放,往往认为“我的每次决策都是正确的”,导致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在一些产权高度集中的民营企业,亟待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有些民营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核算不及时,甚至有做假帐现象。在不少民营企业,党、团、工会组织不健全,职工的劳动保护、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一些企业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牺牲职工利益和环境质量求效益的倾向,一些企业在经营上还存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所有这些都给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隐患。

三、加快我市民营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把“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面。国务院刚刚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民营经济面临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大发展,我们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营造有利于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氛围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市财政收入 的重要来源,成为我市城乡居民就业的重要渠道。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对于我市在苏中地区“快速崛起”,实现“五年总量翻番,八年全面小康”宏伟目标重大的意义,是必然的选择。认识的深化,理论的创新,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改革不断深化,领域不断扩大,为民营经济加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全民创业热情高涨,民资加速扩张,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全市各界特别是领导干部、机关部门要走在解放思想的前列,在思想上重视民营经济,满腔热忱地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在全市上下大力培育和弘扬自主创业精神,树立创业有功、致富光荣的价值观念,让全民创业、艰苦创业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追求,营造人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浓厚氛围。要加强舆论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和有效形式,深入宣传民营经济在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广泛宣传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动人事迹和骄人业绩,在全市形成一个党委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群众自主创业的良好民营经济发展氛围。

2、进一步完善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

民营企业经营者最关心的是政策,最注重的是效益,最盼望的是平等竞争,最需要的是良好的服务。完善宽松的政策是促进民营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党委和政府不仅要创造宏观政策环境,也要搞好微观政策环境。要做好对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研究工作,结合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已经出台的政策逐一斟酌分析,对其中实施困难、难以落实、概念模糊的政策进行修改,积极学习浙江、上海、苏南等民营发达地区的成功做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制定完善的、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的、切实可行的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各有关部门要结合部门职能,对照政策措施,制订本部门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意见和办法,使政策落到实处。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相关部门、单位及下级党委、政府对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对现有出台的鼓励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要收集整理,汇编成册,加大宣传力度,使广 大民营经济业主都了解政策,用好用足政策。

3、进一步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增强为民营经济的服务意识

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用市场经济的方法,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引导、协调、服务。要结合机关改革,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转变机关职能,建设服务型机关。政府部门要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建立技术、信息、中介服务平台,及时通报国家的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外经外贸政策等信息,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质量管理、电子商务、劳动用工、创业辅导等方面的服务,帮助民营企业引进人才、规范人才管理体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走科技型、外向型发展之路。指导企业规范管理,完善财务制度,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金融部门协调解决好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入问题,加大银企对接力度,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坚持依法行政,杜绝以罚代管的现象,对所有民营企业一个尺度、一个标准,执法过程中严禁滥用自由裁量权,对违规违纪行为坚决查处。要继续巩固“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的成果,将收费登记卡制度落到实处,改分散收费为集中收费,提高税费征收透明度,组织对中介机构特别是依附于职能部门的中介机构收费项目的清理,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坚决杜绝“三乱”,切实为民企减负。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对利用不法手段侵占民营企业资产和威胁民营企业家人身安全的违法行为,要坚决打击,保护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大力推进“平安泰州”的建设,为民营企业家创造一个安心创业、放心发展的环境。

4、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市场经济对企业的经营者特别是决策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素质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教育引导民营企业认真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生产安全、卫生和环保等方面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有关规定,自觉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职工切身利益。面对市场经济的新要求,民营企业也要深化改革,加快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强化企业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帮助民营企业家确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驾驭经济和战略决策能力,强化开放意识、人才意识,以更开阔的思路、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精神,站在更高层次上谋划企业的发展。

5、充分发挥统战部、工商联的作用

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是统战部的一个重要课题。工商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商界组成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统战部、工商联肩负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重任,既要帮助他们发展壮大企业、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也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做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1)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的建设工作。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在政治上要加强引导教育,使他们更自觉地“爱国、敬业、守法、诚信、贡献”,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安排他们担任一定的社会职务,使他们在社会上有政治地位,为他们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同样在社会上也强化了“亲商、重商”意识。对他们中间涌现出的“纳税之星”、“光彩之星”等各类先进典型和旗臶性人物,通过召开表彰奖励大会、宣传报道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在全市形成“加快发展光荣、扶贫济困光彩”的良好氛围。

(2)结合政府职能的转变,充分发挥工商联作为民间商会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商会、企业”的三角关系中,商会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成熟和完善,行业商会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行业商会是自发的民间组织,是市场主体之间自觉的联盟。它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因而是市场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看到,市场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行业商会越是活跃,浙江温州的行业商会就已经超过100家,在行业自律、拓展市场、维护权利、协调关系和自我服务方面,这些行业商会有着政府不能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工商联作为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这样特色十分鲜明的组织,其作用的发挥不言而喻。在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时,要注重建设好行业商会。应充分发挥工商联民间商会职能,加强对行业商会组建的指导工作,坚持“入会 自愿、领导自选、经费自筹、会务自理、人员自聘”的原则。政府部门要让行业商会承担起行业管理的服务职能,行业商会自身也要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原则,制订适合国家政策和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行规行约,加强行业自律,参与行业管理,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引导会员企业依法经营,讲求诚信,多做贡献。

(3)加强工商联的组织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致全国工商联八大的贺词中曾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政府部门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完全可以交给民间商会等人民团体去办。”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同时,应考虑到工商联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帮助他们改善工作环境,切实改变工商联经费短缺、人手缺少的状况。各级工商联自身也应加强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不断拓展为会员企业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和行业商会的建设工作,努力把工商联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篇:泰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泰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把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坚持“富民为先,创业为本”的理念,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营造环境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全市民营经济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2008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注册民营企业174865户,其中私营企业32325户,比2005年增长150%,个体工商户142540户;民营经济注册资本达805.47亿元,比2005年增长251%。2008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38.8亿元,占全市GDP的53%;新增民营企业纳税户数5259户,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15.7亿元,增长27.5%。

1.发展氛围初步形成。加强组织领导。市和各市(区)成立了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建立了有关民营经济职能部门参加的民营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统计工作体系,落实发展目标责任,加强对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和服务。制定扶持政策。出台了《关于鼓励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泰发2004[13]号),从8个方面共20条对放宽企业准入、降低企业负担、体现公平待遇、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作了政策规定。市有关部门成立联合督查组,组织了四次专题清理活动,全面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

2.产业规模得到提升。“三大”支柱产业发挥骨干作用。全市民营机电(船舶)、医药、化工产业实现产值占“三大”支柱产业的比重超过70%。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持续扩张,日益成为全市工业经济新亮点。集群经济形成新特色。全市现有特色产业群体近百个,其中医药、汽车配件、不锈钢、船舶、减速机、脱水蔬菜、动力电源、溪桥乐器、石油钻杆等产业集群进入全省百家产业集群,有的在全国占有一定的位置。

3.创新能力有所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200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852.4亿元,增长24.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8.9%。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扬子江药业集团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林海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委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家、工程研究中心2家。品牌争创工作取得新突破。“泰星”、“泰隆”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市新增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34个。企业家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全市民营企业家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占10%左右,大专学历的占27%左右,涌现了一批善谋略、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4.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建设并开通了“泰州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网”,组织银保联席会、银企对接会,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探寻建立中小企业良好融资环境的有效途径。加强担保体系建设。2008年末,全市担保企业注册资本总额15.4亿元,当年净增6.8亿元。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建立了江苏省泰州中小企业网,实现了国家、省、市中小企业网的联网和“五统一”。积极发展行业组织。目前全市已组建行业商会26个,各类行业协会210多个。

二、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总的来看,全市民营经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步入全面提升的发展轨道,但对照“新标杆”,与周边地区进行横向比较,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1.总量和结构上与周边地区存在差距。目前,全市私营企业的户数、民营经济注册资本在全省列第9位和第8位,分别是全省总数的3.96%、4.76%,扬州的79.1%、81.5%,南通的25.3%、30%。个体工商户户数在全省列第7位,是全省的6.25%。产业结构中化工、冶金等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较多。市区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的矛盾比较突出,市区民营经济增幅较慢。

2.企业核心竞争力上的差距。大部分民营工业企业仍处于原始发展阶段,总体规模不大,主要集中在一些技术简单、投资不大、便于进入的行业。民营企业整体技术水平还不高,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能力薄弱。许多民营企业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国际市场议价能力较弱。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还不高,大部分企业仍然是家族式管理,小富即安、小富即满心态比较突出,企业发展战略不够清晰,企业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相对落后,缺乏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对应的系统管理能力,高素质民营企业家仍然偏少。

3.政策落实不够到位。有的地方对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理解不深,在对待地方民资与外来资本之间的态度上明显不同,企业所享有的待遇、被关心的程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部分出台的政策文件,在抓配套和落实上做得不够扎实。行政审批环节复杂。市场准入难、项目审批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依然存在审批环节多、前置审批难、审批时间长等现象。收费环境亟待净化。少数部门存在为当事人指定中介代理机构或为所属单位招揽业务和收费的现象。

4.企业融资渠道少。驻泰金融机构数量上还显不够,特别是缺少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相适应的中小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缺乏必要的风险补偿机制,制约了银行放贷信心,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民间借贷发育不够充分。

三、加快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量质并举,努力推动全市民营经济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快速发展。

1.树立新理念。一要增强争先进位意识。围绕市委三届五次全会要求,确立新的发展标杆,调高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目标,建议制定和组织实施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争取到2011年全市私营个体企业注册资本达1500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尤其要突出抓好市区民营经济发展,力争到2011年市区私营个体企业注册资本达420亿元,在全市的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二要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宏观调控的形势下,要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引导民营企业自觉遵守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要求,主动调整提升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更加注重土地集约利用,组织对现有土地存量资源进行清理,加快标准厂房特别是多层厂房建设,最大限度地盘活土地资源。更加注重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快推进“飞地”开发,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

2.营造新氛围。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参照周边地区做法,增强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的组织力、协调力,建立经常性的工作协调机制,对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分析研究,提出解决措施。建议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办公室,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落实工作职责,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协调、组织、综合和指导工作。每年定期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市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到会动员,在领导层级上形成大力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新导向。改进民营经济考核评比制度和方法,定期公布实绩、名次,层层传递压力。各部门都要结合自身职能,主动增强服务意识,特别是对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碰到的“融资难、注册难、土地难、用工难”等发展“瓶颈”,主动研究政策,加强服务,化解难题。

二要营造舆论氛围。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开设专版和专栏,宣传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传递民营经济发展信息,经常性报道民营企业的创业事迹,弘扬先进,包容失败,在全社会营造关心爱护民营企业的良好氛围。要通过举办专题文艺晚会、报告会等多种平台,让民营企业家和创业者充分彰显创业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形成“比学赶超”的发展氛围,让创业激情充分涌流。

3.制定优惠政策。一要放宽市场准入政策。切实落实好《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凡是国家的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应允许民营经济生产经营;凡是允许外资经营的,都应向民营经济开放;凡国有和集体资本退出的,都应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大胆进入。在科研项目申报、技改贴息等政府专项扶持资金使用、进出口配额和出口退税、外汇管制等方面,民营企业应该与其他企业一律平等、一视同仁。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民力、激活民资,再兴全民创业热潮。

二要研究财政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议设立市级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民营企业创业、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标准厂房、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风险补偿、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训和信息咨询等。对重点民营企业,在保证财政上缴基数和平均增幅的基础上,对企业超交的税费地方留成部分,按一定比例由同级财政安排支持企业扩大再生产。

三要创新金融支持政策。认真组织实施《关于打造金融三区的工作意见》(泰政发[2008]22号),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组建地方金融办公室,搭建银、政、企三方沟通平台。建立完善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和信用担保体系,鼓励民营企业依法开展多种互助性融资担保。成立创业投资公司,积极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范围。积极探索股权出质新办法,加快解决融资权属凭证问题,从快从简协助民营企业确定土地、房产等物业的权属关系,扩大企业资产抵押能力。

4.调优产业结构。一要加强产业发展规划。以“调高、调优、调轻”产业结构为根本要求,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环节,以加强节能减排为重要突破口,努力实现主导产业高端化,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延伸;新兴产业规模化,做强做大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亮点企业;传统产业品牌化,形成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泰州品牌。推动民营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鼓励民营企业向境外发展,切实提高民营经济外向度水平。二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园区载体建设,构建技术公共服务、科技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服务等平台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大力推进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展研发活动,促进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转化。

5.打造良好环境。一要提高行政效率。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对全市涉及行政许可和项目审批的收费进行全面清理,对能不收的项目坚决取消,对有收费上下限标准的执行下限标准。扩大政务公开范围,进一步规范前置审批事项和年检事项,认真执行告知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实行重大项目领导干部挂钩联系、相关部门参与的制度,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二要规范中介收费。加大环评、安评、能评等社会中介评估机构的培育、建设和完善,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这些行业,加快依附于行政机关的服务性中介事业单位的改制步伐,使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的竞争。规范中介服务行为,严禁行政机关指定社会中介评估机构、指定购买产品。

第三篇:民营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民营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民营经济的作用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主成部分,它在繁荣城乡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安排劳动就业、富裕城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撑力量。民营经济作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重要经济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推进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和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民营经济能够健康成长并取得长足发展与其成长发展的环境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环境因素直接决定着民营经济发展的快慢强弱,是当今我们发展民营经济应该注意并着力规避的问题。

民营经济的发展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因素、市场环境因素、交通环境因素和地理环境因素等,今天我们主要分析市场环境因素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市场环境作为影响民营经济发展诸多因素中一个方面,在某个地区或者是某个时期却决定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技术含量和价值取向。市场环境中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决定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向。民营经济朝哪个方向发展与当地的产业结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市场呈现产供销一体化、单个企业产品专业化、整个市场产品综合化的成熟的环境。多年来该市经济在以手工业、工业为主的产业链中合理地发展,劲头十足、发展迅速,表现出很强的发展潜力,市域民营经济正朝着健康、持续、快速的方向发展。相反个别地区有着同样甚至更突出的优惠政策,却得不到投资企业的青睐,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好的产业结构,企业运行成本相对较高,影响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还有就是产业结构单一,虽然区域内商业林立,但加工业、手工业却相对欠缺滞后,而且商品流通仅限于区域内需,经济也似乎陷入了一种怪圈之中,发展缓慢、萎靡不振,甚至出现经济滑坡现象,综上都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所致。其实,企业与人类有着惊人的相似,也有自己的优点特长和缺点不足,不可能十全十美.以生产轴承的民营企业为例,如果当地有专门为该企业组织原材料的企业和负责轴承销售的中介公司,那该企业的专业化将更强,风险率将更低,合作-1-

性将更成熟紧密,更利于发挥其优势去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开发,反之,如果当地没有这些相互服务、共同发展的企业链条,没有这样的市场环境,那该企业既要有组织原材料的设备、人员、经费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经验,还要有负责生产、销售的设备、人员、经费和相应的管理制度、经验等,势必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风险、影响企业的发展速度,从而制约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因此,市场环境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产业发展链条之间衔接是否紧密,决定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向。

2市场环境中竞争秩序的健康程度,决定着民营经济的技术含量和发展速度。哲学说得好,矛盾是发展的内因。市场经济规律同时证明:竞争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外因,竞争促使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现今市场经济发展中企业不进则退,不优就汰。首先,良好的竞争秩序、健康的竞争环境带给企业的是危机也是动机,既是挫折磨难,更是机遇挑战。为了在强手如林的环境中生存,企业就要学会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具体到企业就是需要进行技术、设备、人才、服务等方面的改造更新,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民营经济的技术含量,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海尔集团曾把服务、创新、整合力作为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实例。同时海尔建立了一个创新体系,其中囊括了战略、观念、技术、组织、市场和文化六个方面的创新,这些都是企业面对竞争做出的本能反应,而且无一例外地提高了民营经济的技术含量,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相反,如果企业在竞争中不是比技术、比服务、比创新,而是比投机、比钻营、比眼前利益,那么民营经济绝谈不上向前发展。再者,成熟市场环境(即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带来的市场需求和合作期望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个体都平等地享受市场机遇,且让尚未参与的个体能够直接参与并相对降低了市场风险,从而使人人参与民营经济成为可能。

3市场环境中企业的文化建设,决定着民营经济的价值取向。企业的竞争是多方面的,其中文化竞争是企业引进人才、尊重人才、利用人才的关键。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根本优势,有了人才,资本才得以向企业集中,企业在竞争中才能取得优胜”。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是市场文化的主流,团结进取、人心思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必将营造出竞争有序、蓬勃发展的市场环境,相反则会导致恶意竞争、假劣横行,由于利润空间较大,让人铤而走险的几率提高,往往是一哄而上败坏一方风气,因而危害性极大。05年的安徽阜阳假奶粉事件都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因此,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影响带动着市场的发展方向,成为影响民营经济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

如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在现今民营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铺好路、架好桥显得尤为关键,下面就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提出一些看法。首先,运用政策杠杆调整好产业结构平衡,加大对外向型、高科技、环保型企业的政策倾斜力度,建立合理的企业布局,营造成熟的市场环境。产业结构合不合理不是简单改变一下产业数字比例,我国多年的市场实践已经证明,盲目跟风、死板教条只会导致供求恶化,调整产业结构需要综合各地人文、地理、历史等因素对市场进行认真细致地研究分析,并结合国家政策、国际环境等因素,给市场一个合理的建议和引导。

其次,加大执法部门对市场竞争的监督管理力度,强化个体私营协会和各类行业协会的引导教育力度,促进行业自律,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不正当竞争的主要监管部门,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11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要从严从快查处,对一些社会影响恶劣的竞争行为,不仅要严查,还要加强正确的舆论宣传,消除其造成的负面影响,让其他经营者能够明辨是非,同时要坚决制止各类不正当竞争,加强对民营企业安全生产、环保等监督管理,引导民营企业合法经营、诚信经营、文明经营、照章纳税。

另外,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作为民营经济从业者的“娘家人”,要同其他各类行业协会一起加强对经营户的引导教育,强化法制宣传,注重开展“讲诚信、重操守”和争当“光彩之星”等活动,促使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现今众多中小企业之所以在市场环境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林,原因很多,值得借鉴和吸收

一、科技创新,推动品牌创新

企业发展需要创新,塑造品牌同样需要创新。随着经济结构的变迁,这

个物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已经由以前的设备转变为科技和信息,知识、科技已成为今日经济的核心。创新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研制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力求单位产品效益最大化。市场是技术创新的起点和终点。建立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机制,首先是科研要面向市场,市场是客观存在,又在不断发展变化。只有深入分析和把握市场,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研究开发方向,才能实现市场价值,产生经济效益。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开发更好、更新、附加值更大、科技含量更高的产品,真正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只有创新才能不断拓展市场,才能赋予产品以新的生命。科技创新还体现在把企业文化转化成产品投入市场,不仅有社会效益,而且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一直以来,企业文化都是以一种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其价值也是模糊的。人们对企业的有形资产都能脱口而出,但往往忽视企业文化、才能等隐性资本。然而恰恰是这些隐性资本支配了有形资产,在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如果没有一批管理者的经营才能、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就难以培育出品牌产品。企业文化也是资产,要把企业文化作为一项资产来管理。科技可以减少原材料、劳动时间、资本、空间和其它投入的需要。所以,企业要创名牌,还需要不断引进人才。以各种措施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不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品牌形象也是建立在知识、企业文化基础上的竞争。

二、科学有效的管理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生产过程的内在要求。管理就是要根据现代化企业实际要求,科学地制定和完善全面的规章制度,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各个部门、环节都有章可循,生产经营的各个部门、每名职工都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能走样。目前,我们的企业在管理上仍需进一步转变观念,彻底抛弃粗放经营、一岗定终身等弊病。尽快树立靠服务求生存,凭本事定岗位的新思路。要加强全体职工的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效益意识。闯出一条“服务生存、竞争取胜、创新发展”的新路子。企业要全面推进成本战略,坚持眼睛向内,挖潜增效。从每一个岗位抓起,从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入手,精打细算,把各项费用的发生都严格地有效地管理之中。

后记

综上几个条件,民营经济会在市场大坏境下将会越做越强,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因此,我们应在市场经济允许的条件下,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第四篇:大通区民营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大通区民营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大通区工商联)(2009年7月)

今年6月下旬到7月深入到乡镇、街道、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和淮南石油化机厂、金达力蓄电池公司、众意工程塑料公司等骨干企业,通过召开座谈会和深入部分企业实地调查等形式对全区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招商引资是硬本领、上项目是硬政绩”的发展理念、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优化环境为保障,加快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民营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1、经济指标在较高位运行。截止2009年6月,全区民营经济单位发展到1820个,其中工业企业由2004年的213家发展到465家,规模以上企业由2004年的7家发展到现在的59家。从整体上看,在克服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经济运行状况良好,运行质量明显提升。今年前5个月,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150万元,增长16.4%。工业现价总产值累计完成17397万元,增长15%。工业现价销售产值累计完成16545万元,增长8.2%,工业产销率95%,企业用电量158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0.2%。

2、规模企业日益壮大。止2009年6月,全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到 59 家,占工业企业总数的12.69%。淮南市石油化机设备厂、淮南市巨石水泥有限公司、淮南市富华服饰有限公司、安徽亚华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已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以淮南市富华服饰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今年5月份产值2584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5.6%。

3、四大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从产业规模上看,我区的水泥建材、机械加工、服装制衣、医药包装行业规模相对突出。初步形成了巨石水泥、强大水泥、富强混凝土等公司为龙头的建材产业群;以富华服饰、步瑞吉制衣为龙头的服装产业群;以淮南石油化机设备厂、淮南市东风化工机械厂为龙头的机械加工产业群;以亚华医药化工公司、康保安公司为龙头的医药化工包装产业群。截至今年6月,这四大产业群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80%,完成产值1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5%,贡献份额日益提高。

4、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我区在园区建设上注重科学安排。一是合理布局,根据本区产业发展实际,建立了“两区两园”。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成立了工业新区投资有限公司,采取几个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在基础建设上累计投资2100万元。在大通、上窑工业聚集区和洛河服装加工工业园、医药包装工业园建成了电力、通讯、雨水管网和9000米的道路,实现了五通一平。截至2009年6月已入驻项目58家,总投资11.29 亿元,完成投资6.1亿元,竣工投产26家。三是科学定位。重点发展机械加工、服装加工、新型建材、医药包装等产业。

大通园区还被授予了省级创业基地、淮南市创业园,列入省861加工制造业基地,园区已成为全区工业发展的强大引擎。,高新技术项目增多。发展了淮南市石油化工机械设备厂、康保安医药包装有限公司、申升达玻璃有限公司等6高家省市新技术企业,8家省民营科技企业,44个高新技术产品,1家企业技术开发中心,1家行业和工程研发中心,有7家民营企业与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和技术依托关系。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区民营经济虽然实现较快增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认真加以解决。

1、破解企业融资难,解决制约经济发展问题。融资难问题是民营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制约着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扩大发展规模的需求。但对融资难的形成,也不能把责任完全归结到银行,银行有银行的贷款程序和抵押认定标准,有些企业自身也有责任,比如还贷信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区政府积极组织银行与企业的对接活动,2008年两家银行和50多家民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企业融资6000多万元。6000多万贷款并不能解决我区民营企业的全部用款需求,仍有一些民营企业产品有市场,但缺少流资无法满负荷生产,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有进行民间融资,付出高额利息,加大了生产成本。

2、破解企业用地难,解决项目落地问题。国家宏观调控对企业用地严格限制。我区坚持新增工业用地指标向园区倾斜,注重加强土地储备。在上窑工业积聚区储备建设用地1089亩,通过土地置换争取大通工业新区用地指标726亩,利用原来国有、集体企业闲置厂房,盘活利用存量土地240亩,缓解了工业用地紧张状况。但尽管如此,有的建成项目仍然以租地租房形式存在,还没有取得合法的土地使用和建设规划、建筑报建手续。

3、民营企业的实力与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民营企业规模小、经营粗放、管理落后、科技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差、素质偏低的状况依然存在。---目前规模以上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 12.69%,缺乏名、优、特、新产品,尤其是省级名牌产品少之又少,至今国家级名牌产品还是一项空白,与“工业强区”的战略要求差距较大。

---《劳动法》颁布后,少数民营企业没有严格执行《劳动法》,企业职工应该享受的利益得不到保证。

---有些企业家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对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国际互联网技术不了解、不重视、不运用,难以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把企业做大做强。

---有些企业在经营达到一定规模后,仍然使用家族管理模式,没有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聘用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三、建议和对策

1、完善政策实施保障机制,优化民营经济生存环境。

据调查,近几年来苏州以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着大批国内外企业投资,这并不是因为苏州的地方性政策优势比其他地方多,而是苏州能把国家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把各种优惠措施用透、用足、用好。近几年我们安徽各级政府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很多,但不少政策在基层落实时却大打折扣,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公经济的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并加大督查力度,保证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从思想上消除民营经济发展的观念性障碍,强调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区税收来源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其次,认真落实好国发[2005]3号、皖政[2004]94号和《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大通区

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文件,用好、用全、用足政策,发挥政策威力。第三,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强化政府的社会服务和管理方面的职能,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从宏观上及时向民营经济提供行业和地区分布方面的指导信息,防止其盲目发展而导致的分散、低水平重复和过度竞争等问题。第四,提高机关效能,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设立民营经济服务和投诉中心,强化服务意识,改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对企业反映的问题限时解决,铁腕治乱,对破坏发展经营环境的人和事从严从重处理,努力为民营经济营造一个政治平等、社会尊重、政策支持、法律保护、服务到位的良好发展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做强做大。第五、建立通畅的信息服务体系。通畅的信息服务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面向广大中小企业投资项目信息服务网络。设立信息化建设,企业化运作平台,建立面向广大中小企业投资项目信息网,引导民营经济向专业化方向投资。二是加强和完善电子政府建设。电子政府不应该只是“形象工程”,而应该真正向民营企业提供及时、丰富、有效的信息。

2、加强园区建设,搭建发展平台。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提高产业集中度,这是发展企业的必然选择,也是目前情况下解决项目用地的有效举措。对于大通工业园区要通过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园区环境以及所实施的封闭管理、开放式运行、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为吸引外资搭建良好的平台。同时,对“先上车后买票”、已进园区的企业作好后续服务,帮助、指导他们完善各种固定资产的落地手续,如报建手续等,解除业主的后顾之忧,用我们的服务将业主的心真正定在园区。对于上窑园区,要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务力度,着力打造一个高效、生态、环保、节能的发展平台,一方面鼓励原有业主入驻园区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和规模经营,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吸引更多的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尽快形成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企业集群和特色产业板块,促进产业集群、特色经济发展。

3、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健全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商业性担保机构为主体,以企业间互助性担保机构为补充的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正在筹备成立的大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要落实担保资金,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中心达到高规格、高质量、高效率,能够及时有效地支持帮助企业解决信贷担保和融资难的问题。

二是要搭建银企交流平台。每年举办1—2次银企交流会,积极热情地为企业与银行牵线搭桥,创造机会和环境,不断增进银企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打破成见,坦诚合作,突破民营企业的资金制约瓶颈,增强民营企业的发展后劲。三是要努力争取政策性资金。围绕争取政策性资金,有的放矢,筛选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政策扶持资金“笼子”,促进企业发展。

四是建议市政府尽快培育起一批中小金融机构,重塑新的银企关系。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正不断深入,对非国有金融机构开放市场已成势所必然,现在温州、广州等地正在加紧动作,地处中部的我市不能再落后,应该抢先发展,尽早对非国有金融机构开放市场,对基层银行分支机构重新整合,以此来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促进地方经济繁荣。

五是发展和完善投资基金市场,开辟直接融资新渠道。市场机制能确保资金的高效配置,它通过价格调节使资金直接流向需求者,并在保持其流动性的同时,不断降低交易成本。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可以通过市场的有效配置,为

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急需的资本性融资。因此,发展和完善投资基金市场,是弥补我市我区中小企业资本缺口的最佳选择。

六是建议在市企业联合担保机制有效运营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区级企业联合担保新机制。整合民营企业资本资源,强化企业信用,开发企业信用,在互信的企业间开展联合担保贷款,为民营企业融资开辟新通道。

4、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民营企业竞争优势。民营企业要常盛不衰、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创新。建议政府每年拿出专项资金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引导帮助百年老店型民营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支持民营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和提高技术设备水平,使企业有能力进行自主创新。同时,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鼓励、支持等一批科技型企业自主建立研发中心,加速科技进步,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强影响力的名牌产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5、全面提高民营企业的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为民营企业服务。一是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学习、培训,克服生产经营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的困难,使民营企业家不断提高文化知识,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增强企业家求高、求强、求大的意识和魄力;二是有计划地组织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学习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知识及现代化管理知识,使其合法经营依法纳税、提高其预测市场趋势及规避风险的能力;三是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手段取代家族式、经验型等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民营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四是帮助企业依靠科技进步进行产业升级,调整和优化民营企业产业、产品结构,提高民营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五是充分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商会、团体互联网站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其开拓市场。

第五篇:-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石县民营经济调查组

为切实掌握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了解制约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探索促进民营经济加速发展对策,最近,我们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采取召开座谈会、汇报会、分析统计资料和到企业调查等形式,对全县民营经济进行了详细、深入和理性分析,并形成如下调查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我县民营经济

发展现状与外地差距近年来,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县秘书网网址:民营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特别是1996年县级国有企业“两个置换”的改革启动,到2003年乡镇、集体企业清盘扫尾基本完成,民营经济

占县域经济比重迅速攀升,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

1、民营经济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一是民营户数不断增加。截至到2004年底,全县注册民营经济户数9432家,比2003年增加%,比1996年增加倍。其中私营企业280家,比2003 表一:我县民经济户数占全县企业户数比重

年增加25家;股份企业256家,同比2003年增加营46家;个体工商户8874家,同比2003年增加351家(见表一);总注册资本亿元,民营从业人员万人,同比2003年分别增加%和%。二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大。通过近些年发展,民营经济比重不断提升。到2004年底,我县三次产业中民营经济创造增加值分别为亿元、亿元和亿元,其比重分别占15%、%和%,与1996年相比,三次产业中民营经济比重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全县民营经济成分最高是餐饮零售业,占%,最低是农业,也占到了20%。

由此可见,民营经济已占据了重要地位(表二)。

2、自身发展活力日益增强。一是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据统计资料,到2004年底,全县登记为公司和私营企业的民营企业注册资本平均每户150万元,远远高于1996年的34万元。目前,在

全县38家规模企业中,民营企业占到31家,比重达%。在规模民营企业中,总资产过亿元的有2家,5000万元到1亿元之间有3家,1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的达到了10家(详细名录见表三)。二是企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2004年,民营企业完成技改投资8560万元,同比2003年增加了25%,产品科技含量明显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也有一定增强。今年科峰公司完成了“网络传输图像监控器”样品设计,目前已申报国家专利;环能

表三:资产总额1000万元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

公司自主研发“煤矸石发电技术”已应

用生产;宝川公司研制成功F3000型中巴车连杆和F7100轿车连杆;宝亿公司研发出了6种国际国内知名轿车用连杆等等。产学研合作关系与也进一步加强,目前全县有九峰实业等3家民营企业已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三是经济外向度有了质的提升。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民营经济做到了率先进入,目前全县有4家民营企业产品开始直接或间接进入国际市场。其中世运针织厂针织产品全部外销,九峰实业取得供港活猪注册证,年均向港供应活猪近5000头,宝川、宝亿公司生产出新型轿车连杆,并开始向大众、雪佛来等国际品牌轿车生产商供货。

3、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突出。一是投资领域越来越广泛。除邮政、电力、电信、石油、烟草、自来水等国家专营和垄断行业外,我县民营经济几乎延伸到全县经济社会中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目前正大量进入公共事业部门,特别是在公共交通、电力、教育、以及管

道燃气等居民生活领域,民营资本开始形成新的投资热潮,有力支持了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对县域经济增长支撑作用越来越大。2003年我县民营经济增长速度高达%,比县域经济增速快个百分点。今年尽管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民营经济发展速度仍达%,比整个县域经济发展速度高个百分点。经测算,在今年预计%县域经济增速中,至少有6个百分点是来自民营经济的贡献(见表四)。三是对工业经济的贡献越来越突出。民营工业经济没有历史包袱,具有体制、机制等优势,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十分良好。据统计,2003年,在县域工业企业中,民营工业以%的资产,产生了%的工业总产值、%的工业利润、%的工业税金,同时还支付了%的工人报酬(表五)。四是初步形成了一批县域工业支柱产业。数据显示,我县经济初步形成了电力、采掘、建材、食品加工、化工以及机械制造等六大行业,在我县203家年产值50万元以上和38家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中,这六大行业的民营企业占153家和27家,其比重分别达到了%和%(见表六)。

4、有力推动了我县城镇化、现代化进程。我县快速发展的民营经济,对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显著作用。一是吸引了千家万12全文查看

下载关于泰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泰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石县民营经济调查组为切实掌握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了解制约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探索促进民营经济加速发展对策,最近,我们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采取......

    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快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区政协会同区中小企业局、经贸局、国税局、地税局等有关......

    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摘要: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大力培育民营经济作为我市实现“两个率先”的重大战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

    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大力培育民营经济作为我市实现“两个率先”的重大战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

    *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5篇]

    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石县民营经济调查组为切实掌握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了解制约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探索促进民营经济加速发展对策,最近,我们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采取......

    关于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2005年5月18日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快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区政......

    民营经济发展材料

    优化环境 强化措施 努力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近年来,我镇始终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有效手段,不断强化措施,优化环境,全镇民......

    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 【政策导向】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