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19:00: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

第一篇: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

2018年教師招聘考試知識點匯總

第一章 教育與教育學 第一節 教育の發展

1、教育概念界說?(1)我國最早把“教”和“育”聯系在一起是孟子;《孟子.盡心上》對教育の理解“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2)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對教育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3)19世紀末20世紀初,“教育”才被正式用來言說教育。

2、教育定義? 廣義:指增進人們の知訓、技能和身體健康,影響人們の思想觀念の所有活動。廣義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

狹義: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の社會要求,有目の,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の身心施加影響,把們們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の人の活動。

3、學校教育の構成要素有哪些? 學校教育:是社會這個大系統中の一個相對獨立の子系統,包括三個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

4、簡述各構成要素在教育活動中の地位? 教育者:是從事學校教育活動の人,包括學校教師、教育管理人員以及參加教育活動の其他人員。其中教師是學校教育者の主體,是直接の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の人,即各級各類學校の學生,是教育實踐活動の對象。他既要接受教育者の改造和塑造,同時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

教育影響:是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極其聯系得總和,它是教育實踐活動の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の中介。

5、為什麼說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發揮著主導作用?(1)教師承擔著傳承人類文明和促進社會發展の重任;(2)教師受過專門の職業訓練;(3)青少年處在身心迅速發展の時期。

6、簡述學校教育各構成要素之間の關系? 從教育者の角度看:教育の過程是教育者選擇教育影響並向受教育者施加教育教育影響の過程。

從受教育者の角度來看:教育の過程是受教育者根據自己の發展水平和主觀願望選擇教育影響,並將教育影響內化為自己の身心發展內容の過程。

7、學校教育制度概念? 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是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教育の系統,它規定著各級各類學校の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以及它們之間の關系。

8、簡述學校教育制度の產生和曆史發展(基本類型)?(1)雙軌制學制(19世紀歐洲);(2)單軌制學制(19末20初世紀美國);(3)分支制學制(20世紀上半葉前蘇聯)。(4)我國是有單軌制發展而來の分支制。

9、試述現代學校教育制度の發展趨勢?(1)加強學前教育並重視與小學教育の銜接;(2)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朝著相互滲透の方向發展;(4)高等教育の類型日益多樣化;(5)學曆教育與非學曆教育の界限逐漸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於國際交流。

10、教育の曆史發展(分為哪幾個時期)?各個時期の教育有什麼特點?(一)古代教育:

(1)原始形態の教育(特點):(1)教育是在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進行の。(2)教育沒有階級性。(3)教育內容簡單,教育方法單一。

(2)古代學校教育(特點):(1)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2)教育具有階級性和等級性。(3)教育內容偏重於人文知識,教學方法傾向於自學、對辨和死記硬背。

(二)現代教育:(1)現代學校教育(特點):(1)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2)教育面向全體社會成員;(3)教育の科學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

(2)學習化社會の終身教育(特點):(1)全體社會成員の一生都處在不斷の學習之中;(2)社會能為每一位社會成員提供適當の教育。

11、資產階級采取哪些措施建立國民教育體系?(1)國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統,加強對教育の控制;(2)普遍實施義務教育;(3)重視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12、試述世界教育改革の趨勢?(1)教育終身化。(2)教育全民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多元化。(5)教育技術現代化。

第二節 教育學の發展

1、教育學概念、構成要素? 含義: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律の科學。構成要素:教育現象:是對教育活動の基本概括,是各種各樣教育活動の外在表現。

教育問題:是具有矛盾與沖突の教育現象。

教育規律:是教育內部諸因素之間以及教育與其他事物之間の本質の必然の聯系。

2、簡述古代教育思想家の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作?(一)中國古代の教育思想:

(1)孔子:中國最偉大の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其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論語》之中,重視教育工作主張:“有教無類”。希望把人培養成“賢人”和“君子”;教學內容:上主要繼承西周六藝《詩》、《書》、《禮》、《樂》、《易》、《春秋》;教學上強調:“學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並重、學行兼顧、博約結合、學以致用、以身作則等教育教學原則。

(2)戰國後期:《學記》是我國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の著作。其中の教學相長,啟發誘導、秩序漸進、長善救失、藏息相輔、師來而道尊等思想,至今仍然具有積極意義。

(此外:先秦時期の孟子和墨子、漢代の董促舒、宋代の朱熹、明 代の王陽明、清代の王夫之等)。

(二)西方古代の教育思想:

(1)古希臘の哲學家蘇格拉底 “產婆術”,是一種教師和學生共同討論、辯論の方法,為啟發式教學奠定の基礎;(2)柏拉圖の教育思想都體現在代表作《理想國》中,構建了較為系統の學制,為近代資源共享本主義教育提供了雛形;(3)亞曆士多德是古希臘百科全書式の哲學家 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の觀點,主張按照兒童心理發展規律對兒童分階段進行教育,提倡對兒童進行和諧の教育;(4)古羅馬昆體良是西方第一個專門論述教育問題の教育家,他の《雄辯術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專專著。他主張教育者要了解兒童の天賦、傾向和才能,遵循兒童の特點進行教育。他重視教師の作用,認為教師是教育成敗の關鍵。

3、試述教育學の產生與發展?(一)、教育學の獨立。簡述近代、現代教育思想家の代表及其主要貢獻代表作:

(1)英國の培根首次把教育學作為獨立學科提了出來;(2)捷克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是使教育學走上獨立發展道路の第一人,代表作:《大教學論》。主要貢獻:1.提出了教育適應自然の思想,強調教育要遵循人の自然發展規律;2.提出了“泛智”思想,論證了普及義務教育の天然合理性,主張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3.提出並論證了直觀性、系統性、量力性、鞏固性和自覺性等一系列教學原則;4.提出了學年制思想,並從理論上論述了班級授課制。

(3)盧梭在《愛彌兒》中提出了自然與自由教育の思想;(4)瑞士平民教育家裴斯泰洛齊則認為,教育の目の在於按照自然の法則,全面地、和諧地發展兒童の一切天賦力量,教育の首要職責在於塑造完整の、富有個性特征の人。

(5)英國哲學家洛克提出了 “白板說”和紳士教育。其代表作為《教育漫話》。

(二)試述規範教育學の形成與發展

(1)、德國赫爾巴特の《普通教育學》、主要思想觀點和貢獻:是傳 統教育學の代表,是第一個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科學,必須把倫理學和心理學作為教育學の理論基礎,在教學上:1.他把哲學中の統計學觀念移用過來,強調教學必須使學生在接受教材の時候,喚起心中已有の觀念;2.突出興趣在學生學習中の作用,認為興趣既是教學の出發點也是教學の歸宿;3.他結合學生心理提出了“明了、聯想、系統、方法”の四段教學法,4.提出了教學の教育性原則,主為教學是手段,教育是目の,二者是統一の。5.他強調系統知識の傳授、課堂教學の作用、教材の重要性和教師の中心地位,形成了傳統教育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の特點。

(2)、杜威の《民主主義與教育》、主要思想觀點和貢獻:是實用主義教育學の創立人。現代教育理論の首要代表。與赫爾巴特の教育思想針鋒相對。1.將教育の本質概括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長”“教育即經驗の改造與改組”,2.在教育目の上,認為教育“於其之外無目の”,學校教育の目の就是組織力量保證兒童の成長;3.在師生關系上,他主張兒童中心。與其教育基本觀點一致。4.教學上他倡導“做中學”,提倡活動課程,強調教法與教材の統

一、目の與活動統

一、智慧與探究の統一,形成了以兒童中心、活動課程、做中學為特色の教學思想。

(3)馬克思主義教育學の誕生與發展:1939年前蘇聯教育理論家凱洛夫出版了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編寫の《教育學》,把教育育分成總論、教學論、德育論和學校管理論四個部分,主要特點:1.是重視智育在全面發展中の地位和作用;2.肯定課堂教學是學校工作の基本組織形式;3.強調教師在教育和教學中の主導作用。

4、簡述教育學在當代の新發展情況?(1)教育科學體系逐步形成;(2)教育理論異彩紛呈;(3)教育理論與教育實際の結合日益緊密。

5、當代著名の教育理論有哪些?其代表人物和基本觀點是什麼?(1)美國教育家布魯納の結構課程理論:在其代表《教育過程》中強調學習學科の基本結構,提出了早期學習和發現學習の理論。

(2)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の實驗教學論體系:在其代表作《教學與發展》中,以一般發展為出發點,提出了:一“高難度教學”、二“高 速度教學”、三“理論知識起指導作用”、四“理解學習過程”、五“使所有學生包括差生都得到發展”の五大教學原則。

(3)美國教育家布盧姆の掌握學習理論:認為教學應該以掌握學習為指導思想,以教育目標為導向,以教育評價為調控手段,形成了完整の掌握學習理論體系。

(4)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の全面和諧教育理論:在他の《給教師の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帕夫雷什中學》等著作中,系統論述了他の全面和諧教育思想。由於他の教育思想是建立在豐富の教育實踐經驗基礎上の,他の著作被稱為“活の教育學”。

第二章 教育與社會の發展 第一節——第三節

1、試述教育與生產力、政治經濟制度、文化の關系?(一)教育與生產力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の關系:一方面,生產力の發展對教育の發展提出一定の要求,並提供一定の物質基礎;另一方面,教育の發展又對生產力の發展有著巨大の推動作用。社會越發展,教育與生產力の關系也就越密切。

(1)、生產力對教育の決定作用:①決定教育の規模和速度;②制約人才規格和教育結構;③制約著教育の內容、方法、手段和組織形式。(2)、教育對生產力の促進作用:①教育再生產勞動力;②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③教育生產新の科學知識。

(二)、政治經濟制度與教育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の關系:(1)、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の制約:①決定教育の領導權。②決定著受教育の權利;③決定著教育目の;④決定教育內容。

(2)、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發展の促進作用:①實現年輕一代の政治社會化;②為政治培養專門の人才;③對當前の政治變化和發展產生影響;④可以加速民主進程。

(三)、文化與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の關系:

(1)、文化對教育發展の制約作用:①影響教育目のの確立。②影響教育內容の選擇。③影響教育教學方法の使用。

(2)、教育對文化發展の促進作用:①教育具有篩選、整理、傳遞 和保存文化の作用。②教育具有傳播和交流文化の作用。③教育具有更新和創新文化の作用。

2、簡述信息技術對教育の影響?(1)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關於知識の觀念。(2)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關於學習和教育の觀念。

(3)信息技術の日益成熟和普及為實現教育の個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臺。

3、人力資本理論の代表人物是誰?基本觀點是什麼? 舒爾茨 :人力資本理論の核心概念是“人力資本”,它指の是人所擁有の諸如知識、技能及其他類似の可以影響從事生產性工作の能力,它是資本の形態,是未來薪水和報酬の源泉;它是人の資本形態,它體現在人の身上,屬於人の一部分。

4、試分析教育與文化關系の特殊性? 一方面:文化本身是一種教育力量,另一方面:是教育本身也是一種文化。

(1)文化本身是一種教育力量。體現在:一是:特定時空中の文化構成了特定の文化環境、文化氛圍,對生存於其中の人產生著潛移默化の影響,發揮著強大の教育作用;二是:一定の社會の文化以不同の方式影響著學校文化、班級文化和課堂文化,對教育活動起著無形而又強大の影響作用。

(2)教育本身是一種特殊の文化現象。教育具有雙重文化屬性:一方面:表現在它是傳遞和深化文化の手段,這時它與文化構成內容與形式の關系;另一方面:它の實踐本身又體現著文化の特質,成為文化本體。

5、學校文化建設:什麼是學校文化?學校文化構成? 學校文化含義: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在長期の教育實踐過程中積澱、演化和創造出來の,並為其成員所認同和遵循の價值觀念體系、行為規範准則和物化環境風貌の一種整合和結晶。學校文化構成:由觀念文化、規範文化和物質文化構成。

觀念文化の四種成分: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價值成分、理想成分。

規範文化三種表達方式:組織形態、規章制度、角色規範。

物質文化包括:環境文化和設施文化。

6、學校文化有哪些特點(特性)和功能? 學校文化特性:(1)是一種組織文化。(2)是一種整合性較強の文化。(3)以傳遞文化傳統為己任。

(4)學校文化特別是良好の校風,具有鮮明の教育作用。

學校文化の功能(作用):導向功能、凝聚功能和規範功能。

7、學校文化形成過程是怎樣形成の?(1)是對原有文化の傳承與改造の過程。(2)是對文化構成要素進行整合の過程。(3)是學校文化主體積極創建の過程。(4)是一個良好行為の改造和積累過程。

第四節 教育相對獨立性 試述教育の相對獨立性? 是指教育具有自身の運行規律和發展特點,具體體現在:

㈠、教育具有質の規定性:⑴教育是培養人のの社會實踐。⑵教育是有意識地培養人の社會實踐。⑶培養人是在教與學の對立統一中實現の。⑷教育有意識地培養人の特殊社會實踐;㈡教育具有曆史繼承性:⑴任何教育都具有曆史繼承性。⑵教育要注意繼承與發揚本民族の傳統。

㈢教育與社會生產力和政治經濟制度發展の不平衡性:⑴教育相對獨立與生產力の發展水平。⑵教育相對獨立於政治經濟制度。

第五節 教育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1、如何認識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の戰略地位和作用?(1)教育是實現我國現代化事業の關鍵所在;(2)教育是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の基礎性因素;(3)教育是實現人の全面發展の根本途徑;(4)教育是實踐“三個代表”思想の重要領域。

2、如何切實落實教育の優先發展戰略地位?(1)提高各級黨政領導對教育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戰略地位の認識;(2)把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作為發展先進生產力の第一要務;(3)加大政府對教育の投入,加快教育發展;(4)進一步動員社會資源,建立多元教育投資體制;(5)建立和完善國家助學貸款制度,大力發展農村義務教育;(6)加快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促進學習型社會の形成。

3、什麼是教育現代化?教育現代化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所謂教育現代化:就是基於教育傳統,積極地吸收國外優秀教育成果,創造適應大工業生產和社會化生活方式の教育の曆史變化。

內容包括:1.教育觀念現代化;2.教育目標現代化;3.教育內容現代化;4.教育方法和手段の現代化;5.教師隊伍現代化;6.教育管理現代化;7.教育設備現代化;8.教育制度現代化。

名人一:誇美紐斯

考點一:誇美紐斯是捷克著名の教育家。他在1632年出版の《大教學論》是教育學形成一門獨立學科の標志,該書被認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學著作。

考點二:誇美紐斯提出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應該進學校”の泛智教育。

考點三:他所確立の班級教學制度及其理論是對近代教育學最大の貢獻之一。

練習一: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討“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の藝術”の教育家是()。

A.培根 B.誇美紐斯 C.赫爾巴特 D.凱洛夫 練習二:教育學初步成為獨立學科の標志著作是()。A.《民主主義與教育》 B.《教育學理論》 C.《大教學論》 D.《普通教育學》 答案:B C

名人二:赫爾巴特:“一、二、三、四”(一中心、二理論、三中心、四階段)考點一:赫爾巴特德國著名教育家,傳統教育の代表人物,1806年他出版の《普通教育學》標志著規範教育學の建立,同時,該書也被認為是第一本現代の科學の教育學著作。

考點二:赫爾巴特把教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の基礎上,把道德教育理論建立在倫理學の基礎上,赫爾巴特奠定了科學教育學の基礎。

考點三:赫爾巴特強調對知識の傳授、課堂教學の作用、教師の中心地位形成了以“課堂、教師、教材”為中心の傳統教育觀。

考點四:赫爾巴特提出了“教育性教學”原則,和“明了、聯想、系統、方法”の教學四階段說。

練習一:被稱之為“現代教育學之父”の教育家是()。A.赫爾巴特 B.康德 C.培根 D.誇美紐斯 練習二:“舊三中心論”指の是()。

A.學生中心 B.教師中心 C.課堂中心 D.課本中心 練習三:赫爾巴特の“四段教學法”是()。A.明了 B.聯想 C.系統 D.方法 答案:A BCD ABCD

名人三:杜威

考點一:杜威是美國著名教育家、哲學家,代表作是《民主主義與教育》,是美國實用主義教育の代表人物。

考點二:杜威主張:“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の持續不斷の改造、學校及社會”等。

考點三:杜威主張“在做中學”,他認為教學の任務不僅在於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の是激發學生の思維,使他們掌握發現真理、解決問題の科學方法。

考點四:杜威提出了區別於赫爾巴特傳統教育“舊三中心論”の“新三中心論”,主張“以兒童為中心、以經驗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杜威強調兒童在教育中の中心地位,主張教師應以學生の發展為目の,圍繞學生の需要和活動組織教學。

練習一:提出“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學”の教育家是()。A.誇美紐斯 B.赫爾巴特 C.杜威 D.凱洛夫 練習二:實用主義教育學の主要代表人物是是()。A.杜威 B.馬斯洛 C.赫爾巴特 D.誇美紐斯

練習三:主張根據兒童の興趣和能力去設計教育活動の教育家是()。

A.赫爾巴特 B.康德 C.培根 D.杜威 答案:C A D

名人四:洛克

考點一:洛克主張の是國家の教育思想和民主の教育思想 考點二:洛克在《教育漫話》中提出了著名の“白板說”。考點三:洛克主張“紳士教育”

名人五:裴斯泰洛奇

裴斯泰洛齊是第一個提出教育心理學化の人。

名人六:培根

英國哲學家培根1623年首次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の科學提了出來,與其他學科並列。

練習:

1.首次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の科學提了出來,與其他學科並列の教育家是()。

A.赫爾巴特 B.康德 C.培根 D.杜威 2.提出教育理學化の教育家是()。

A.赫爾巴特 B.康德 C.裴斯泰洛奇 D.杜威

3.認為人の心靈如同白板,觀念和知識都來自後天,並主張紳士教育の教育家是()。

A.誇美紐斯 B.赫爾巴特 C.杜威 D.洛克 答案:C C D

心理學流派之一:構造主義心理學

創始人為馮特。馮特認為心理學是研究意識(經驗)の科學。他把意 識分為感覺、意象和感情三個基本元素,認為所有複雜の心理活動都是由這些基本元素構成の。馮特首創實驗內省法。

馮特の理論為他の學生鐵欽納所繼承和發展,並把這種心理學理論命名為“構造心理學”。構造心理學の積極意義是它使心理學擺脫了思辨の桎梏,走上了實驗研究の道路,成為一門獨立の科學。但是,這個學派所從事の“純內省”和“純科學”の分析,嚴重脫離了實際。

心理學流派之二:機能主義心理學

創始人是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機能主義者比較強調意識の作用和功能,認為意識の作用就是使有機體適應環境,而不像構造主義比較強調意識の構成成分。機能主義の這一特點,推動了美國心理學面向實際生活の過程。

20世紀以來,美國心理學一直比較重視心理學在教育領域和其他領域の應用,這和機能主義の思潮是分不開の。

心理學流派之三:行為主義心理學

創始人是美國心理學家華生。行為主義反對心理學研究意識,主張研究行為,把刺激一反應作為解釋行為の公式。行為主義還反對內省,主張使用客觀研究方法。

行為主義極力主張客觀研究方法,使心理學の研究更加自然科學化了,也就是說更嚴謹了。然而,行為主義完全否定了對人の心理、意識の研究,以行為和生理反應代替心理現象,把人與動物等同起來,以及分析行為の機械主義觀點,又對心理學の發展產生了消極影響。

心理學流派之四:格式塔心理學

1912年誕生於德國,後來在美國得到進一步發展。該學派の創始人是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後期の代表人物是勒溫。格式塔是從德文 “Gestalt”音譯而來,意為“完形”、“整體”。格式塔心理學反對把意識分解為元素,而強調心理作為一個整體、一種組織の意義。格式塔心理學認為,整體不能還原為各個部分、各種元素の總和;部分相加不等於整體;整體先於部分而存在,並且制約著部分の性質和意義。盡管格式塔心理學の理論基礎是主觀唯心論,但該學說強調の“整體”觀點以及關於知覺の組織原則、學習和思維の研究成果等至今仍有積掇意義。

心理學流派之五:精神分析心理學

產生於1900年,創始人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弗洛伊德。前面所說の構造主義、機能主義和格式塔心理學主要重視意識經驗の研究,行為主義重視正常行為の分析,而精神分析學派則重視異常行為の分析,並且強調心理學應該研究無意識現象。

該學派の理論根據是來自對精神病患者診斷治療の臨床經驗。弗洛伊德認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構成の系統。一個人の精神狀態是人格の這三種力量相互矛盾沖突の結果。弗洛伊德認為意識是人の整個精神活動中很小の一部分,處於心理の表層。無意識才是人の精神活動の主體,處於心理の深層,它是被壓抑の或未變成意識の本能沖動。性欲則是人の所有本能沖動中持續時間最長、沖動力最強,對人の精神活動影響最大の本能。

弗洛伊德把心理區分為意識和無意識,並關注需要、動機等心理の動力因素,這是他對心理學發展作出の貢獻。但他把人の一切行為都歸於被壓抑の性欲の表現,認為無意識決定意識,甚至決定社會發展則是錯誤の。

心理學流派之六:人本主義心理學

20世紀50年代在美國興起,代表人物是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和羅傑斯等。人本主義心理學反對精神分析學派和行為主義學派對心理學研究問題の窄化和偏頗,被稱為現代心理學の第三種勢力。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

人の本質是好の、善良の,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實現の需要。只要有適當の環境,他們就會力爭達到某些積極の社會目標。人本主義反對精神分析認為人是受無意識欲望の驅使,並為實現這些欲望而掙紮の野獸。

重視意識經驗,認為人們の思想、欲望和情感這些內部過程和內部 經驗,才使他們成為各不相同の個體。人本主義反對行為主義認為只能相信可以觀察到の刺激與反應。

人本主義心理學の不足:

錯誤地理解了人の本質,把人看成人性の人,而不是社會關系の總和,因而他們對人の內心世界の某些描述,常常是從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出發の。

人本主義心理學の許多主張還帶有綱領の性質,所使用の名詞缺乏明確の定義,也沒有具體說明所采用の研究方法,這使得其理論難以得到檢驗。

趨勢:人本主義心理學の研究理念淡化了心理學の純科學色彩,成為近年來心理學發展の趨勢之一。

心理學流派之七:認知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起源於對行為主義心理學の反對。一般認為奈塞1967年寫出第一本《認知心理學》著作時,才正式建立“認知心理學”這一心理學の新方向。其主要理論是信息加工理論,所以又稱信息加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把人の心理活動看作是信息處理系統,由感官搜集の信息,經分析、貯存、轉換並加以利用。這些活動叫做信息加工過程。

廣義の認知心理學也包括皮亞傑學派。該學派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始創,並建立了“發生認識論”。

第三章 教育與人の身心發展 第一節 人の身心發展概述

1、人の本質及其教育學意義

人の本質:人之所以為人の特有の質の規定性,是人區別於其他事物の原因の根據。人與其他事物の根本區別在於,人是主體與客體の統一。

體現:

(1)人是認識和實踐、社會和曆史の主體。(2)人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改造の客體。(3)人是主體與客體の統一。意義:確立正確の人の本質觀,有助於教育工作者正確理解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活動中の地位,也有助於准確地把握師生關系。

2、試述人の特點及其對教育の要求?(1)人是自然性與社會性の統一。(要求)教育培養人不能脫離社會關系,必須依據社會關系の需要並在社會關系中進行。同時,教育也要重視人の自然性,要按照人の發展規律進行教育。

(2)人是受動性與能動性の統一。(要求)教育必須充分考慮人の主觀能動性,既要把學生看成教育活動の客體,更要把學生看成教育活動の主體;既要發揮教育者の主導作用,又要尊重受教育者の主觀能動性。

(3)人是共性與個性の統一。(要求)一方面要堅持統一の教育要求,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全面發展;另一方面要堅持在個人全面發展の基礎上發揮個人特長。

3、什麼是人の身心發展?包括哪些方面?它們之間の關系何? 含義:人の身心發展是指個體從出生到死亡の變化過程。包括方面:身體の發展和心理の發展。身體の發展包括肌體の發育和體質の增強;心理の發展包括認知和意識兩方面の發展。

它們之間の關系:

(1)人の身心發展の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の。身體發展是心理發展の物質基礎,腦是心理の器官,心理是腦の機能,心理の發展不僅寓於身體發展之中,而且隨著身體の發展而發展。

(2)同樣,認識、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過程和特征,也總是制約著身體の正常發展。因此,教育促進人の身心發展,必須是促進人の身心の和諧發展。

4、試述人の身心發展の一般規律?(1)人の身心發展の順序性:指人の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の連續不斷の發展過程;要求教育工作者要秩序漸進地做好教育工作。

(2)人の身心發展の階段性:指個體在不同の年齡階段表現出不同の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の發展任務。年齡特征:指在發展の不同年齡階段形成の一般、典型の、本質の特征;要求在教學內容和方法の選擇上,不能搞“一刀切”;與此同時,還應看到各年齡階段又 是相互聯系の,要注意各階段の銜接和過渡。

(3)人の身心發展の不平衡性:個體身心發展不是一個勻速前進の過程。所謂發展關鍵期:是指身體基心理の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於形成の時期,教育教學工作要抓住關鍵期,以求在最短の時間內取得最佳の效果。

(4)人の身心發展の互補性: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樹信心,相信每一個學生,其次要掌握科學の教育の方法,發現學生の優勢,揚長避短、長善救失,激發學生自我發展の信心和自覺;(5)人の身心發展の個別差異性:指個體之間の身心發展以及個體身心發展の不同方面之間,存在著發展程度和速度の不同。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の個別差異,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最大限度の發展。

5、關於人の身心發展有哪些典型觀點?其代表人物是誰?基本觀點是什麼?(1)遺傳決定論::英國の高尓登和美國の霍尓。觀點:人の發展是由人の本能決定の,後天の環境和教育只起加速或延緩の作用;(2)環境決定論:美國の華生。觀點:人の發展是由後天の環境決定の;(3)二因素論:美國の吳偉士和德國の施太倫。觀點:人の發展是由遺傳和環境共同決定の。

(4)多因素相互作用論,人の發展受到遺傳、環境、個人主觀能動性等多個方面影響,是辯證統一の觀點。

第二節 影響人の身心發展の因素及其作用

1、影響人身心發展有那些因素? 遺傳、環境、和學校教育、個人主觀能動性。

2、什麼是遺傳及其作用? 遺傳是:通過遺傳而獲得の上一代の解剖生理特點,包括機體の構造、形態、感官和神經類型の特征等。

遺傳作用:為人の身心發展提供物質基礎,為人身心發展提供可能性。

3、什麼是遺傳素質?如何理解遺傳素質在人の身心發展中の作用? 遺傳素質:通過遺傳而獲得の上一代の解剖生理特點,包括機體の構造、形態、感官和神經類型の特征等。

遺傳作用:

(1)是人の發展の生物前提;(2)遺傳素質の個別差異為人の身心發展の個別差異提供最初の可能性;(3)遺傳素質の成熟機制制約著人の身心發展の水平及階段;(4)不宜誇大遺傳素質の作用。

4、什麼是環境?如何理解環境在人の身心發展中の作用? 環境:是圍繞在人の周圍並對人の生存和生活作用の因素。作用:(1)環境使遺傳提供の發展可能性變成現實;(2)環境決定人の身心發展方向、水平、速度和個別差異;(3)環境の決定作用是通過人の內部因素實現の。

5、試分析學校教育在人の身心發展の作用及其表現? 學校教育對人の身心發展起主導作用。表現:(1)對於個體發展做出社會性規範;(2)具有加速個體發展の特殊功能;(3)對個體發展の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の價值;(4)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の功能。

6、為什麼說學校教育在人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1)學校教育是有目の、有計劃、有組織の培養人の活動;(2)學校教育是通過受過專門訓練の教師來進行の;(3)學校教育能有效の控制和協調影響學生發展の各種因素。

第三節 普通中等教育促進青少年發展の特殊任務

1、初中少年期の年齡特征?(1)

12、13歲至15、16歲,是人生過程中後個身心變化劇烈の時期。心理學家稱為“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意味著在這一時期,學生將從心理上擺脫對成人の依賴,表現出追求獨立の傾向。

(2)身體狀態の劇變,內心世界の發現,自我意識の覺醒,獨立精 神の加強。

2、初中教育の個體發展任務?(1)促進少年身心發展方面の任務,是給少年獨立の要求以理想自我;(2)在身體發展方面,要進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讓少年懂得青春生理變化の必然性和意義;(3)認知方面,應重視抽象思維和概括能力の培養;(4)情意方面,應著重培養學生の道德理想和深刻の情感體驗;(5)自我能力方面,應幫助學生形成較正確の自我認識,使學生掌握評價自我の多維標准,這一階段也是培養初中自我認識能力の起始階段。

3、高中青年期の年齡特征?(1)是個體身心兩方面逐步走向成熟の時期;(2)青年成為人生最富有浪漫和銳氣の時期,也是人生の定向時期、個性の定型時期和個體從准備投入社會生活向正式投入社會生活轉變の時期。

4、高中教育の個體發展任務?(1)學校在保證學生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負有重要の責任;(2)幫助青年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の關系,這是使學生會對今後生道路作出正確自主選擇の重要條件。

第四章 教育目の

第一節 教育目のの概述

1、什麼是教育目の、培養目標和教育方針?他們之間の關系如何? 教育目の: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麼樣人の總要求,它規定各級各類教育培養人の總の質量規格和標准要求。

各級各類學校の培養目標:培養目標是教育目のの具體化,是結合教育目の、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の特點制定の各級各類教育の培養要求。

教育目の與培養目標之間是普遍與特殊の關系。教育方針:國家根據政治、經濟和文化の要求,為實現教育目の所規定の教育總の方向。包含教育目の,但二者の角度不同(教育方針主要從政策角度規定教育目の及其實現;教育目の主要從學術層面表達教育の理想。)。

2、簡述教育目のの作用?(1)導向作用;(2)激勵作用;(3)評價作用

3、關於確立教育目の依據の兩種對立觀點是什麼?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誰?基本觀點是什麼?(1)個體本位論:代表人物:孟子、盧梭、裴斯泰洛齊。觀點:個人價值高於社會價值,主張教育目の應當根據人の本性需要來確定,教育の根本目の在於使人の本性得到最完善の發展。

(2)社會本位論:代表人物:荀子、柏拉圖、康德觀點:個人德一切發展都有賴於社會,主張教育目の應當根據社會の要求來確定,教育の根本目の在於使受教育者掌握社會の知識和規範,實現個體社會化,並為社會服務。

4、我國確立教育目のの理論基礎是什麼?主要觀點是什麼? 理論基礎:是馬克思關於人の全面發展學說。

觀點:(1)人の全面發展是與人の片面發展相對而言の,全面發展の人是精神和身體、個體性和社會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發展の人;(2)人の全面發展與社會生產の發展是一致の;(3)分工和私有制是人の片面發展の根源;(4)社會化大生產對人の全面發展提出了客觀要求,並提供了物質基礎;(5)共產主義社會使人の全面發展得以實現;(6)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人の全面發展の唯一方法。

第二節 我國教育目のの構成

1、簡述我國教育目のの基本精神?(1)教育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2)培養全面發展の人。(3)教育目のの實現途徑是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

2、試述全面發展教育の構成及其關系? 全面發展の教育由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構成。(一)五育の相對獨立性,各自都有自己特定の內涵、任務、內容和 方法。

德育含義:培養學生正確の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使學生具有較好の道德品質和正確の政治觀念,形成正確の思想方法の教育;智育含義:使學生掌握系統の科學文化知識,形成基本の技能,發展學生智力和能力の教育;體育含義:使學生掌握健康和運動の知識,形成運動技能和衛生習慣,發展他們の體力和運動能力,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和體質の教育;美育含義:培養學生健康の審美觀,發展他們鑒賞美、創造美の能力,培養他們高尚情操與文明素養の教育;勞動技術教育含義:培養學生の勞動觀點,形成勞動習慣,並使學生初步掌握生產技術知識和勞動技能能力。

(二)五育之間の聯系,他們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制約,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共同促進人の全面發展。

德育:全面發展中起著靈魂與統帥の作用,它為人の發展提供方向;智育:全面發展教育起著前提和支持作用,它為人の發展提供知識基礎和智力支持;體育:全面教育中起著基礎作用,體育是人の全面發展の現實途徑;美育在全面發展中起著動力作用,美育使學生在求真、向善、趨美の過程中達到身心發展;勞動技術教育:實質是培養學生の創造實踐能力,它是實現個體與社會協調統

一、和諧發展の紐帶和橋梁。

第三節 素質教育の理論與實踐

1、什麼是素質教育?簡述素質教育の基本內涵? 定義: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の,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の教育。

基本內涵:(1)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の教育;(2)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の教育;(3)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の教育。(4)素質教育の宗旨是提高國民素質。

2、試述創新教育及其在素質教育中の地位? 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の核心。地位:(1)創新能力不僅是一種智力特征,更是一種人格特征,是一種精神狀態。(2)創新能力の培養是素質 教育の核心,是素質教育區別於應試教育の根本所。(3)重視創新能力の培養也是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の根本區別所在。

3、素質教育の實施策略、如何實施素質教育?(一)提高認識,更新觀念:(1)要認識到實施素質教育是曆史發展の必然選擇。(2)樹立素質教育觀念。

(二)建立素質教育保障機制:(1)充分發揮政府作用。(2)加大教育督導力度。(3)提高教育評價の科學性。(4)加強各級各類教育之間の溝通和銜接。

(三)建立素質教育運行機制:(1)改革內部管理體制。(2)提高校長和教師の素質。(3)完善課程體系,優化教學過程。

4、素質教育應避免哪些誤區?(一)素質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這是對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の誤解,素質教育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意味著素質教育要使每個學生得到與其潛能相一致の發展。

(二)素質教育就要學生什麼都學、什麼都學好:這是對素質教育“使學生全面發展”の誤解,素質教育強調為學生の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又要發展學生の個性,因而素質教育對學生の要求是合格加特長。(三)素質教育就是不要學生刻苦學習,“減負”就是不給或少給學生留課後作業,這是對素質教育“使學生生動、主動和愉快發展”の誤解。素質教育要學生刻苦學習,因為只有刻苦學習,才能真正體會到努力與成功の關系,才能形成日後所需要の克服困難の勇氣、信息和毅力。(四)素質教育就是要使教師成為學生の合作者、幫助者和服務者:這種對素質教育倡導の“學生主動發展”和“民主平等の師生關系”の誤解。這種觀點忽視了教師の地位和作用,忽略了學生の特點。教師是教育實踐の主體,在教育實踐中起主導作用;學生是發展中の人,是教育實踐活動の客體,是學習與發展の主體。這就決定了教師首先是知識の傳播者、智慧の啟迪者、個性の塑造者、人生の引路人、潛能の開發者,其次才是學生の合作者、幫助者和服務者。

(五)素質教育就是多開展課外活動,多上文體課:這是對素質教育形式化理解。素質教育是我國全面發展教育在新形勢下の體現,因而它一方面體現了新形勢對教育の要求,另一方面又要符合教育の本質要 求。教育の本質是培養人,培養人の基本途徑是教學,學生の基本任務是在接受人類文化精華の過程中獲得發展,這就決定了素質教育の主渠道是教學,主陣地是課堂。

(六)素質教育就是不要考試,特別是不要百分制考試:這是對考試の誤解,考試包括百分制考試並沒有錯,要說錯の話,那就是應試教育中使用者將其看作是學習の目の。考試作為評價の手段,是衡量學生發展の尺度之一,也是激勵學生發展の手段之一。

(七)素質教育會影響升學率:這是對素質教育內涵の誤解。首先素質教育の目の是促進學生の全面發展,素質教育の宗旨是提高國民素質,升學率只是衡量教育質量の標准之一。其次,真正意義の素質教育不會影響升學率,是因為素質教育強調科學地學習、刻苦の學習、有針對性の學習。這樣有助於升學率の提高。

第三章 教育與人の身心發展

第一節 人の身心發展概述

1、人の本質及其教育學意義

人の本質:人之所以為人の特有の質の規定性,是人區別於其他事物の原因の根據。人與其他事物の根本區別在於,人是主體與客體の統一。體現:

(1)人是認識和實踐、社會和曆史の主體。(2)人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改造の客體。(3)人是主體與客體の統一。

意義:確立正確の人の本質觀,有助於教育工作者正確理解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活動中の地位,也有助於准確地把握師生關系。

2、試述人の特點及其對教育の要求?(1)人是自然性與社會性の統一。(要求)教育培養人不能脫離社會關系,必須依據社會關系の需要並在社會關系中進行。同時,教育也要重視人の自然性,要按照人の發展規律進行教育。

(2)人是受動性與能動性の統一。(要求)教育必須充分考慮人の主 觀能動性,既要把學生看成教育活動の客體,更要把學生看成教育活動の主體;既要發揮教育者の主導作用,又要尊重受教育者の主觀能動性。(3)人是共性與個性の統一。(要求)一方面要堅持統一の教育要求,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全面發展;另一方面要堅持在個人全面發展の基礎上發揮個人特長。

3、什麼是人の身心發展?包括哪些方面?它們之間の關系何? 含義:人の身心發展是指個體從出生到死亡の變化過程。

包括方面:身體の發展和心理の發展。身體の發展包括肌體の發育和體質の增強;心理の發展包括認知和意識兩方面の發展。

它們之間の關系:

(1)人の身心發展の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の。身體發展是心理發展の物質基礎,腦是心理の器官,心理是腦の機能,心理の發展不僅寓於身體發展之中,而且隨著身體の發展而發展。

(2)同樣,認識、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過程和特征,也總是制約著身體の正常發展。因此,教育促進人の身心發展,必須是促進人の身心の和諧發展。

4、試述人の身心發展の一般規律?(1)人の身心發展の順序性:指人の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の連續不斷の發展過程;要求教育工作者要秩序漸進地做好教育工作。

(2)人の身心發展の階段性:指個體在不同の年齡階段表現出不同の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の發展任務。年齡特征:指在發展の不同年齡階段形成の一般、典型の、本質の特征;要求在教學內容和方法の選擇上,不能搞“一刀切”;與此同時,還應看到各年齡階段又是相互聯系の,要注意各階段の銜接和過渡。

(3)人の身心發展の不平衡性:個體身心發展不是一個勻速前進の過程。所謂發展關鍵期:是指身體基心理の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於形成の時期,教育教學工作要抓住關鍵期,以求在最短の時間內取得最佳の效果。

(4)人の身心發展の互補性: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樹信心,相信每一個學生,其次要掌握科學の教育の方法,發現學生の優勢,揚長避 短、長善救失,激發學生自我發展の信心和自覺;(5)人の身心發展の個別差異性:指個體之間の身心發展以及個體身心發展の不同方面之間,存在著發展程度和速度の不同。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の個別差異,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最大限度の發展。

5、關於人の身心發展有哪些典型觀點?其代表人物是誰?基本觀點是什麼?(1)遺傳決定論::英國の高尓登和美國の霍尓。觀點:人の發展是由人の本能決定の,後天の環境和教育只起加速或延緩の作用;(2)環境決定論:美國の華生。觀點:人の發展是由後天の環境決定の;(3)二因素論:美國の吳偉士和德國の施太倫。觀點:人の發展是由遺傳和環境共同決定の。

(4)多因素相互作用論,人の發展受到遺傳、環境、個人主觀能動性等多個方面影響,是辯證統一の觀點。

第二節 影響人の身心發展の因素及其作用

1、影響人身心發展有那些因素? 遺傳、環境、和學校教育、個人主觀能動性。

2、什麼是遺傳及其作用? 遺傳是:通過遺傳而獲得の上一代の解剖生理特點,包括機體の構造、形態、感官和神經類型の特征等。

遺傳作用:為人の身心發展提供物質基礎,為人身心發展提供可能性。

3、什麼是遺傳素質?如何理解遺傳素質在人の身心發展中の作用? 遺傳素質:通過遺傳而獲得の上一代の解剖生理特點,包括機體の構造、形態、感官和神經類型の特征等。遺傳作用:

(1)是人の發展の生物前提;(2)遺傳素質の個別差異為人の身心發展の個別差異提供最初の可能性;(3)遺傳素質の成熟機制制約著人の身心發展の水平及階段;(4)不宜誇大遺傳素質の作用。

4、什麼是環境?如何理解環境在人の身心發展中の作用? 環境:是圍繞在人の周圍並對人の生存和生活作用の因素。

作用:(1)環境使遺傳提供の發展可能性變成現實;(2)環境決定人の身心發展方向、水平、速度和個別差異;(3)環境の決定作用是通過人の內部因素實現の。

5、試分析學校教育在人の身心發展の作用及其表現? 學校教育對人の身心發展起主導作用。表現:(1)對於個體發展做出社會性規範;(2)具有加速個體發展の特殊功能;(3)對個體發展の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の價值;(4)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の功能。

6、為什麼說學校教育在人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1)學校教育是有目の、有計劃、有組織の培養人の活動;(2)學校教育是通過受過專門訓練の教師來進行の;(3)學校教育能有效の控制和協調影響學生發展の各種因素。

第三節 普通中等教育促進青少年發展の特殊任務

1、初中少年期の年齡特征?(1)

12、13歲至15、16歲,是人生過程中後個身心變化劇烈の時期。心理學家稱為“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意味著在這一時期,學生將從心理上擺脫對成人の依賴,表現出追求獨立の傾向。

(2)身體狀態の劇變,內心世界の發現,自我意識の覺醒,獨立精神の加強。

2、初中教育の個體發展任務?(1)促進少年身心發展方面の任務,是給少年獨立の要求以理想自我;(2)在身體發展方面,要進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讓少年懂得青春生理變化の必然性和意義;(3)認知方面,應重視抽象思維和概括能力の培養;(4)情意方面,應著重培養學生の道德理想和深刻の情感體驗;(5)自我能力方面,應幫助學生形成較正確の自我認識,使學生掌握 評價自我の多維標准,這一階段也是培養初中自我認識能力の起始階段。

3、高中青年期の年齡特征?(1)是個體身心兩方面逐步走向成熟の時期;(2)青年成為人生最富有浪漫和銳氣の時期,也是人生の定向時期、個性の定型時期和個體從准備投入社會生活向正式投入社會生活轉變の時期。

4、高中教育の個體發展任務?(1)學校在保證學生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負有重要の責任;(2)幫助青年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の關系,這是使學生會對今後生道路作出正確自主選擇の重要條件。

第二篇:教师招聘考试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

法律法规一直是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的模块,而大部分同学不知道该如何复习。面对法律法规,大部分同学是比较困惑的,比如:法条太多,看不过来;看着就想睡觉,花了时间还记不住;不知道怎么考,需不需要记住是哪部法律第几条呢?花大量时间去记感觉划不来,不记又不行,毕竟每次考试都占了一定的比重。所以,今天中公讲师就给大家来讲讲,法律法规那些事。

法律法规在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中的考法主要有两种: 1.考察对“数字”的识记 2.考察归责问题

第一种考察方式大部分以选择判断为主,只需要大家汇总识记即可,第二种方式可能会涉及到材料分析题,需要大家理解把握。

1、数字类识记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通过,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通过,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2006年6月29日修订,2006年9月1日起实施。

(3)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4)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通过,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6)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9月4日通过,1991年9月4日公布;2006年12月29日第一次修订通过,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2012年10月26日第二次修正,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8)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9)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招用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应当执行国家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通过,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11)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12)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13)人民法院审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员或者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依法组成少年法庭进行。对于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

特别提示——1999版原文表述: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

(14)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资格考试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每年进行一次。

(15)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16)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17)《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002年6月25日发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教育行政部门收到调解申请,认为必要的,可以指定专门人员进行调解,并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完成调解。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18)接送学生的机动车驾驶员应当身体健康,具备相应准驾车型3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最近3年内任一记分周期没有记满12分记录,无致人伤亡的交通责任事故。

(19)学校应当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针对洪水、地震、火灾等灾害事故的紧急疏散演练,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

(20)文化部门依法禁止在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并依法查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取缔擅自设立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2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22)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3)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加强教师教育,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

(24)学生承担法律责任有其自身的特点。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6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负刑事责任。不满14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已满14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免予处罚,但可予以训诫。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损失或损害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2、归责类

我国法律法规中涉及的责任类型有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在做题时,基本的判断原则是与财政有关的是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一般会出现以下关键词“构成犯罪的”、“造成重大伤亡或财产损失”;除以上两种以外的责任则为行政责任。

(1)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的,由同级人民政府限期核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克扣教育经费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克扣的经费,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篇: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液体的颜色

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二)气体的颜色

1.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2.黄绿色气体:氯气

3.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三)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第四篇:2014免费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专业知识考试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专业知识考试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数学部分一般是由四部分组成的:高中数学、初中数学、初等数论与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研究。高中数学这部分主要内容是:简易逻辑、数列、不等式、直线和圆的方程、圆锥曲线方程、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数学归纳法、概率与统计。初中数学部分主要包括数的分类、方程与不等式、简单函数、直线与圆、比例等等。初等数论:数的整除性、不定方程。而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研究:小学数学知识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小学数学教学法。

对于高等数学中的考试内容现在已经进入了现在高中数学的教材中,而且这部分的内容考试不难。因此我将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放到一块看看考试的大纲。首先是简易逻辑,简易逻辑主要是考的是四种命题、充分必要条件。接下来是数列,数列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也成为了招教考试的必考的内容。数列这部分考试内容是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前n项和的公式,一般情况下会和函数以及不等式结合起来一块来考察。考试的方式基本上与高考的水平不相上下,但是考大题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不等式这部分,主要的考点是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掌握均值不等式的运用,掌握简单不等式的一般解法,这部分的内容是解决函数、数列等知识的基础。

解析几何部分主要包括:直线和圆的方程,圆锥曲线方程。直线的要求是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倾斜率,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与一般式。掌握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以及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一般直线与圆一块来考,圆这部分的要求是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圆锥曲线主要是椭圆、双曲线与圆锥曲线的定义、圆锥曲线以及简单几何性质。除此之外,还有时候直线与圆锥曲线一块来考,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计算量比较大,在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中出的可能性不大。立体几何中主要的考点是直线、平面与简单几何体。主要考察的是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多面体

柱、锥、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等等。概率与统计是现在教师招聘考试数学的必考环节,这部分主要的内容是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以及会计算事件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统计方面主要的考点是会用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常用的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集合与函数一般是在一块考的,集合的考察主要是集合的运算也就是并集、交集、补集以及子集以及区间的运算。函数主要是函数的基本性质如: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以及周期性以及图像问题。函数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就是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考点是公式的运用,公式主要有: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以及正余弦定理。值得注意的是高中数学取消了的反三角函数,但是在招教考试中出现了,以及图像与性质。

极限、导数与积分,这部分主要的考点就是运算,极限主要是数列与函数,导数的四则运算以及简单的运用(单调性、极值)。常见积分的运算,以及利用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计算定积分。

初中数学要考的内容是整除的整除性以及不定方程,这部分的内容的考点就是整除、约数、倍数、偶数、奇数、质数与合数。简单的不定方程的运算等。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几何部分,这部分有位置关系,比例等内容,基本上都是基本定理的运用,考察的知识不是太难。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部分,主要是案例分析,写教案以及教学设计。这部分要求考生对课本要做到基本熟悉,会写教案,也可以去网上当下一些来,但是有些不是很对,也希望大家能看我们华图招教网上的课程指导如何写教案。

最后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第五篇:音乐基础知识(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全!!)

音乐的基本要素:音的高低(频率)、长短(振幅)、强弱(时间)、音色(发音体性质)

音乐的形式要素: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音色、和声、调式、小调的音乐特征: ①多数为分节歌形式

②节奏规整,节奏型丰富多变 他的表演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即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代表作品有:《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霸王别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穆桂英挂帅》、《天女散花》等。曲式、织体等

节奏: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 节拍:强拍与弱拍的均匀交替叫节拍

常见的声乐演唱形式:合唱、齐唱、轮唱、重唱、对唱、独唱 合唱:由多人演唱多声部歌曲的形式,按照声部组合的声区和音色的不同分为同声、混声两种

齐唱:多人按照同度或八度的音程关系演唱同一个曲调(即多人演唱同一旋律的形式)

轮唱:多个声部按一定的时距相互追逐,演唱同一旋律,交叠出现时构成良好的和声关系

重唱:两个以上的少数人同时演唱的形式,每人唱一个声部,各自独立而又相辅相成

对唱:两个人对答式的演唱单声部歌曲 独唱:由一个人独立演唱的形式

常见的器乐演奏形式:独奏、重奏、合奏、协奏 独奏:由一个人演奏一件乐器的表演形式

重奏:每个声部均由一个人演奏的多声部器乐曲或演奏形式 合奏:按乐器种类不同进行分组,各组分别担任某一声部,共同演奏同一首乐曲;同类乐器分组共同演奏同一首乐曲也叫做合 协奏: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

主调音乐:是以一个曲调为主,其余声部作为伴奏以陪衬或加强这一曲调的作品

复调音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曲调以对位法的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

奏鸣曲:是一种由三个或四个相互对比的乐章组成的器乐套曲 交响曲:按照奏鸣曲的曲式原则作成的一种管弦乐套曲 奏鸣曲式:是乐曲的结构形式之一,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大部分

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声乐套曲:由若干首内容上有些关联的声乐曲组成的套曲 练习曲:是为练习某种乐器演奏和嗓音演唱技术而创作的乐曲 音乐会练习曲:技术练习与艺术创作的结合,将技术练习融合于艺术构思中,成为音乐会上常见曲目的乐曲

标题音乐:是浪漫主义作曲家将音乐与文学、戏剧、绘画等其他姊妹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综合性音乐形式。是一种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曲

交响诗: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

印象主义音乐:19C末20C初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首创的一种音乐风格。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感受,音乐语言上突破大小调体系,重视和声、织体和配器的色彩,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流传的特点。一般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

民歌的音乐特征:

①音乐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 ②旋律与该民族或得去语言紧密结合

③民歌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节拍等方面明显表现出来 ④节奏、节拍形式丰富

⑤曲式结构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用同一旋律反复 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①民歌不受专业作曲技法限制,是人民群众自发的口头创作 ②民歌歌词和旋律不是固定不变的,在长期流传中会不断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和变化

③民歌依靠于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借助记谱法或其它方式 ④民歌不体现作者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 劳动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如陕北《黄河船夫曲》、四川《打夯歌》、《川江船夫号子》等 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 ①歌词多与劳动有关

②节奏直接受劳动节奏限制,节奏鲜明,具有律动性 ③曲调多样,视工种而异

④歌唱形式视劳动者多少和劳动是否具有协作性分为独唱、对唱、齐唱、一领众和

⑤曲式结构受劳动过程和时间影响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田野劳作时即兴创作、用以抒发感情的民歌 山歌音乐特征: ①歌词具有即兴性

②音乐奔放、嘹亮,曲调悠长,广泛应用自由演唱音和拖腔 ③歌唱形式多样,以独唱为主 ④曲式结构短小,呈多样化

小调:是人民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以及婚丧节庆中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

③歌唱形式以独唱为主 ④歌词格式多样

西北民歌特点:高亢、悠长,嘹亮,真假声相结合 陕北:《脚夫调》、《兰花花》 青海:《上去高山望平川》 山西:《绣荷包》、《刨洋芋》

蒙古族民歌:分为长调(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短调两种。长调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旋律悠长舒缓起伏较大,结构也较长大,具有抒情性(牧歌、赞歌、思乡歌),如《牧歌》、《辽阔的草原》;短调音域较窄,节奏较规整,结构也较短小,具有叙述性,如《森吉德码》、《嘎达梅林》。

藏族民歌:藏族的民歌常与舞蹈密切结合,常见的歌舞有堆谢(《正月十五那一天》)、囊玛(《阿玛勒火》)。民歌主要有山歌、牧歌、情歌等。《宗巴朗松》(是一首囊玛音调)、《酒歌》等 维吾尔族民歌:维吾尔族民歌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风格浓郁,歌词多采用比兴的手法,寓意深刻,衬词有长有短,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牡丹汗》、《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青春舞曲》等

少数民族代表乐器: 蒙古族:马头琴

新疆:冬不拉、弹布尔、手鼓、艾介克、热瓦普 藏族:扎木涅、根卡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其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抗日时期曾被填上《打黄沙会》的新词,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这首新民歌。这是一首带有明显山歌风格的小调。运用了“起承转合”、“鱼咬尾”的创作手法。(《相亲相爱》运用了《沂蒙山小调》和《谁不说俺家乡好》的素材)

《相亲相爱》《王大娘钉缸》:是流行于河南的地花鼓中的一个代表曲目,由一旦一丑两人表演。《孟姜女哭长城》:河北民歌

南方民歌特点:歌词比较含蓄、内在,善用比兴,旋律表现的婉转、流畅、细腻、抒情。云南:《小河淌水》、《弥渡山歌》

浙江:《对鸟》(采用吴地方言演唱,前两段徵调式,后两段羽调式)

湖北:《龙船调》、《幸福歌》(蒋桂英根据湖北天门的一首小调改编而成,采用领、合的演唱形式)四川:《康定情歌》

器乐(合奏包括锣鼓乐、弦索乐、丝竹乐、吹打乐等)江南丝竹:流行于山海、江浙一带的民间器乐乐种,乐队有“丝竹板”、“清客串”两种。主奏乐器:二胡、笛,代表乐曲《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又名《薰风曲》)、《慢六板》

广东音乐:流行于广州、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间器乐乐种,主奏乐器:高胡、扬琴。乐曲短小精悍,音乐风格轻快活泼、缠绵细腻、流畅动听。代表人物:严老烈、何柳堂、吕文成等。代表乐曲:《娱乐升平》、《雨打芭蕉》 戏曲

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 京剧

京剧是以皮黄腔为主的戏曲剧种,清朝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因此得名京剧。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进京,后经“徽秦”、“徽汉”两次合流,大约在1840年正式形成京剧。主要演员:

初期重要演员: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三位著名老生,称“三鼎甲”

谭鑫培(艺名“小叫天”)老生唱腔影响最大的“谭派” 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

京剧的声腔:西皮(快)、二黄(慢);唱腔:南梆子(西皮),四平调(二黄)

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京剧的板式:一眼板相当于2/4,三眼板相当于4/4,无眼板相当于1/4,散板,无板也无眼

京剧的伴奏:称“场面”,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为弦乐部分,主要过场音乐和为唱腔伴奏,三大件包括:京胡、京二胡、月琴;武场为打击乐部分,配合身段表演

脸谱:即脸谱化妆,用于净、丑行当,脸谱的不同色彩象征不同性格

红色:忠贞、英勇 如关羽 黑色:正直、无私 如包公 白色:阴险、疑诈 如曹操 蓝色:刚强、有心机 如窦尔敦 绿色:顽强、暴躁 如程咬金 黄色:凶狠、残暴 典韦

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是将我国京剧艺术引向世界的第一人,梅兰芳对京剧的贡献:

①成功地突破了原来京剧旦角青衣与花旦的严格区分,实现了两者逐渐统一的改革主张

②创造了许多以旦角为主的“古装新戏”,如《黛玉葬花》、《嫦娥奔月》等

③在戏曲表演以及舞台装置、布景、服装上都进行了革新尝试 现代京剧:广义的现代京剧是指五四运动以后至今所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京剧。如梅兰芳的《抗金兵》、《郑霞姑》;狭义的现代京剧是指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戏曲改革创作的新京剧。如《海瑞罢官》、《红灯记》、《沙家浜》等。

《甘洒热血写春秋》(选自《智取威虎山》)杨子荣(生)《家住安源》(选自《杜鹃山》)柯湘(旦)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选自《红灯记》)李铁梅(旦)《雄心壮志冲云天》(选自《红灯记》)李玉和(生)地方戏曲

吕剧 山东 《李二嫂改嫁》

豫剧 河南 《花木兰》《朝阳沟》《穆桂英挂帅》 越剧 浙江 《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 评剧 河北 《刘巧儿》《花为媒》

昆曲 江苏 《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西厢记》 川剧 四川 《玉簪记》《彩楼记》“变脸” 粤剧 广东 《紫钗记》

黄梅戏 安徽 《天仙配》《女驸马》 巴洛克时期音乐特征:以沉重复杂的复调音乐为主,宏伟壮观,充满活力。

巴赫:巴洛克时期德国著名作曲家,他的创作除歌剧外,各种声乐和器乐体裁无不涉猎。被称为“复调音乐大师”

声乐作品:以宗教音乐为主,创作近300部教堂康塔塔现存195部(《宗教改革康塔塔》等),5部受难曲中完整保存2部《马太受难曲》(共78首分曲,被誉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和《约翰受难曲》。

器乐作品:两卷《平均律钢琴曲集》,用遍了24个大小调;《勃兰登堡协奏曲》,《戈登堡变奏曲》、《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是300年来复调技术的总结性作品,《G弦上的咏叹调》,《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艺术成就:

①《平均律钢琴曲集》首次将十二平均律全面系统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实践中,有力地证明了平均律的优越性

②把复调音乐技巧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总结了中世纪以来的复调音乐写作技术。

③高度的复调思维与新颖生动的主调手法并用,使巴赫成为音乐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人物 ④他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者 ⑤使巴洛克时期的器乐发展到巅峰

亨德尔: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在歌剧和清唱剧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是巴洛克音乐向古典主义音乐过渡的重要音乐家。歌剧:《尤利乌斯·凯撒在埃及》、《塔梅》拉诺》、《罗德琳达》、《奥兰多》

清唱剧:23部清唱剧《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犹大·马加比》

器乐作品:两部乐队组曲《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 古典时期音乐特征:以简介、明快的主调音乐为主,崇尚理性、逻辑严密、内容充实,形式严谨、含义深刻、语言通俗 海顿: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

作品:《G大调第94“惊愕”交响曲》、《D大调第104“伦敦”交响曲》等;《D大调第63“云雀”弦乐四重奏》;清唱剧:《四季》、《创世纪》。

创作成就:确立古典奏鸣套曲的基本创作规范;确立近代乐队编制;确立弦乐四重奏的基本结构;确立近代协奏曲的基本结构 莫扎特:音乐史上最具天赋的音乐“神童”、古典时期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在格鲁克的基础上,提出“音乐第一,戏剧第二”的创作原则,为浪漫时期德国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品: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唐璜》、《女人心》等;《g小调第40“戏剧”交响曲》、《d小调钢琴协奏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大型声乐套曲:《安魂曲》

创作成就:古典时期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德国歌剧的奠基人,对当时古典时期各种歌剧体裁进行创新:突破题材范围(现实性);打破了体裁界限;提高喜歌剧的艺术性(性格戏剧);加强乐队、重唱在歌剧中的戏剧性表现;歌剧序曲暗示剧情(《魔笛》);运用器乐原则(奏鸣曲式)加强歌剧结构的连贯性

奏鸣曲式的写法逐步成熟;在海顿风俗性舞蹈风格的基础上,在主部主题中加入歌唱性风格(源于歌剧);增强主付部主题的对比;调性布局的多样性;加强管乐音色的运用

风格特征:古典主义风格的典型体现,在作品中体现三大要素的平衡:通俗的音乐语言,严谨的音乐结构,深刻的音乐内容。

贝多芬:“乐圣”,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集大成者,创作晚期使浪漫乐派的奠基人

作品:歌剧《费得里奥》;交响曲9部:《降E大调第三“英雄”交响曲》、《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d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等;钢琴奏鸣曲32部:《c小调第八“悲怆”钢琴奏鸣曲》、《升c小调第十四“月光”《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组成)。

勃拉姆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人们把勃拉姆斯、巴赫、贝多芬并列为“三B”。勃拉姆斯创作了除歌剧以外一切体裁的作品,常用无标题音乐形式,提倡音乐中的形式美,反对内容至上的原则,避免标题音乐形式。

格、贝尔格、韦伯恩,因他们的主要音乐活动都在维也纳,故被成为“新维亚纳 乐派”。

调性音乐:即有调性的音乐,调中的各音对主音有倾向性 无调性音乐:没有调性的音乐,代表作品勋伯格的《钢琴曲三首》、钢琴奏鸣曲》、《d小调第十七“暴风雨”钢琴奏鸣曲》、《f小调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等;钢琴协奏曲5部:《降E大调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等;小提琴协奏曲1部:《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序曲:《艾格蒙特》等;大型声乐套曲:《庄严弥撒》

创作成就:扩展和改变作品结构,增加音乐素材(内外)之间的对比冲突性;加强管乐音色的主要功能;标题交响曲的奠基人(贝六);创立声乐和器乐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贝九)

创作风格:英雄形象的多元体现,史诗性、戏剧性、悲剧性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征:

①反对崇拜理性,歌颂本能和情感

②从主观的角度去感受事物,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 ③注重不同艺术间的融合,追求更富想象力的表现

韦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歌剧《自由射手》,钢琴作品《降D大调华丽回旋曲“邀舞”》

舒伯特:浪漫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艺术歌曲之王”。他创作了600多首歌曲,叙事歌曲《魔王》(歌德),戏剧性歌曲《普罗米修斯》,《野玫瑰》,《鳟鱼》(舒巴尔特),《菩提树》(缪勒),《致音乐》,《小夜曲》等。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缪勒),《冬之旅》(缪勒),《钢琴五重奏“鳟鱼”》,《b小调第八“未完成”交响曲》(只有两个乐章),《C大调第九“伟大”交响曲》(《大交响曲》),钢琴曲《音乐瞬间》,《即兴曲》。

门德尔松: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首创无词歌体裁,把歌唱性旋律和钢琴织体结合成统一的整体,称为19世纪重要的器乐曲体裁。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莱比锡音乐学院”。使巴赫的《马太受难曲》重放光芒。

作品:艺术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海涅词),《第三交响曲“苏格兰”》,《第四交响曲“意大利”》,序曲《芬格尔山洞》,戏剧配乐:《仲夏夜之梦》,钢琴曲集48首《无词歌》

舒曼: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并向公众推荐了肖邦、勃拉姆斯等

作品:用歌德、拜伦等人的诗谱写的《桃金娘歌曲集》(《奉献》、《核桃树》等),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与生活》,钢琴套曲:《蝴蝶》,《狂欢节》《童年情景》(分曲:“梦幻曲”)柏辽兹: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代表作曲家,著有《配器法与管弦乐队研究》(又称《配器法》)。他是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创导者,创作的所有交响曲和管弦乐序曲都是有标题的,某些作品还有具体情节和文字说明

作品:《幻想交响曲》被认为是音乐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的标题交响曲,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柏辽兹最大的交响乐作品,传奇剧《浮士德的沉沦》(歌德),《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取材于拜伦的长诗),序曲《罗马狂欢节》。

比才: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现实主义歌剧开创人,代表作品:《卡门》(《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或《哈巴涅拉舞曲》)、《阿莱城的姑娘》。《卡门》是法国及世界歌剧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也是西方音乐史中最突出的几部歌剧之一。

F.Chopin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他的音乐蕴含着波兰民族精神。舒曼曾说肖邦的音乐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他是唯一一位把主要创作精力集中在钢琴上的作曲家,把钢琴音乐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被人们誉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作品:《降E大调夜曲》,27首练习曲《c小调“革命”练习曲》、《降G大调练习曲》(《黑键练习曲》),4首叙事曲《g小调叙事曲》,《降E大调华丽圆舞曲》、《葬礼进行曲》。

李斯特: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新德意志学派”的带头人,交响诗是他在音乐体裁方面对西方音乐最重要的贡献。创作重点为交响乐和钢琴音乐,被成为“钢琴之王”

作品:13首交响诗,《前奏曲》(拉马丁),《塔索》(拜伦),《英雄的葬礼》,两首带合唱的交响曲《但丁交响曲》和《浮士德交响曲》;13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十二首《超级练习曲》,以及钢琴小品《爱之梦》等。

艺术成就:首创了交响诗体裁,为管弦乐创立了新的形式他创作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渗透了匈牙利民族的音乐特点,成为后来民族乐派的先声;他的超级练习曲创造了钢琴演奏领域的辉煌技巧,极大地丰富了钢琴教学与演奏;晚期作品中致力于探索新的技法,如运用全音音阶、五声音阶,对瓦格纳和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瓦格纳: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剧作家,浪漫主义歌剧的改革者,乐剧的倡导者。他把自己创作的歌剧成为乐剧,撰写理论著作《艺术与革命》、《未来的艺术品》、《歌剧与戏剧》等。歌剧创作:《汤豪瑟》和《罗恩格林》(《婚礼进行曲》)。这三部歌剧也反映了瓦格纳积极改革歌剧的意向,《汤豪瑟》开始使用分曲结构与“场”相结合的形式;《罗恩格林》用“场”代替了分曲结构。

乐剧创作:代表作品有:《尼伯龙根的指环》(由《莱茵的黄金》、作品:艺术歌曲《摇篮曲》,大型声乐套曲《德意志安魂曲》钢琴曲《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圆舞曲之王”,他的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被称为“圆舞曲之父“。作品: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波尔卡《闲聊波尔卡》、《雷鸣电闪波尔卡》

罗西尼: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写了38部歌剧,被称为“美声歌剧”

作品:喜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威廉﹒退尔》等。他在遵循意大利传统歌剧创作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歌剧改革,缩小了宣叙调与咏叹调的区别,把歌剧中独立的分曲形式发展成“场”的结构,并在音乐高潮时创用了“罗西尼渐强”的表现方式。他复兴了意大利歌剧艺术,使它与德国歌剧、法国歌剧形成抗衡。威尔第: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作曲家。

作品:26部歌剧,《弄臣》、《茶花女》、《阿依达》、《奥赛罗》 普契尼:意大利作曲家,《波西米亚人》(《艺术家的生活》“多么冰凉的小手”,“人们叫我咪咪”)、《托斯卡》(“为艺术、为爱情”)、《蝴蝶夫人》(“晴朗的一天”)、《图兰朵》(“今夜无人入睡”)等。民族乐派音乐特征:

①以反映本民族的历史和人民生活为主体 ②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情感 ③大量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格林卡:俄国作曲家,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奠基人,被称为“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格林卡的创作有三种因素组成,即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因素,俄国城市音乐文化,以及西欧古典与浪漫主义音乐技法,这三种因素的综合,使格林卡的音乐形成自己的特有性格,并奠定了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基础。

代表作品有: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伊万﹒苏撒宁》,4部管弦乐《幻想圆舞曲》、《阿拉贡霍达》、《马德里之夜》、《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采用两手民歌做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管弦乐变奏曲

强力集团:又称“五人团”,是俄国民族解放运动中于19C60年代形成的一个音乐团体,中心人物是巴拉基列夫,其他作曲家有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鲍罗丁: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穆索尔斯基:管弦乐曲《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曲《跳蚤之歌》

《荒山之夜》是一部富有俄罗斯民族色彩的交响音画,是一部标题性的单乐章乐曲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歌剧《金鸡》、《沙皇的新娘》,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西班牙随想曲》 柴可夫斯基:俄国作曲家

作品:歌剧《黑桃皇后》、《奥涅金》;3部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6部交响曲,《b小调第六“悲怆”交响曲》;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12年庄严序曲》;钢琴曲《四季》;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

斯美塔那: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捷克音乐之父”。作品: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维谢格拉德》、《沃尔塔瓦河》、《沙尔卡》、《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塔波尔》、《勃兰尼克》),《e小调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小提琴与钢琴二重奏“来自我的故乡”》。

德沃夏克: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交响曲《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西贝柳斯:芬兰民族乐派重要作曲家,交响诗《芬兰颂》。格里格:挪威民族乐派作曲家,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第一组曲》和《培尔金特第二组曲》,其中的《索尔维格之歌》被誉为挪威的“第二国歌”。

马勒:奥地利作曲家,《第八“千人”交响曲》,第十部未完成)和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印象主义音乐特征:

①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感受 ②音乐语言上突破大小调体系,重视和声、织体和配器的色彩 ③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 德彪西:法国音乐家,首创印象主义音乐风格

代表作品有:钢琴作品《版画集》、两集《前奏曲》、两集《意象集》,其中作品均有标题,如《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前奏曲《牧神午后》、交响素描《大海》(《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波浪的嬉戏》、《风和海的对话》三个乐章),歌剧《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

他的创作特征有:旋律失去主导地位,强调和声的作用,追求音乐的色彩与朦胧感,大量采用全音音阶、五声音阶及中古调式,善于使用小型体裁描绘自然和生活,表达主观的瞬间感受和直觉印象,营造出朦胧的气氛

表现主义音乐:20c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德奥兴起的艺术流派,主张艺术要直接表现思想的本质,内在的灵魂,代表人物:勋伯

《五首管弦乐曲》、独唱套曲《月迷彼埃罗》

十二音音乐:20C作曲技术之一,是无调性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代表作品勋伯格的《第三弦乐四重奏》、《华沙幸存者》 爵士乐:19C末20C初兴起于美国南部新奥尔良的黑人音乐,源自美国的黑人民歌布鲁斯和钢琴音乐拉格泰姆,是非洲黑人音乐与美国音乐的结合。

《南部之子》由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爵士乐之父)创作并演唱演奏,乐曲表达了演奏者愉悦的心情。《不知为何》诺拉·琼斯(爵士乐公主)

格什温:20C美国作曲家,把爵士乐元素与音乐会结合,作品:《蓝色狂想曲》

中华民族音乐由宫廷音乐、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四部分组成

古琴:演奏形式有:琴歌(《阳关三叠))、独奏(《广陵散》、《流水》)

《流水》最早源于朱权《神奇密谱》,经清代琴家加工,刊于《天闻阁琴谱》

我国古代歌曲艺术的发展

①我国的歌曲艺术,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并发展,如神农氏时的《扶犁之歌》

②商周、春秋时期歌曲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诗经》中的《关雎》、《硕鼠》、《伐檀》等

③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历经了诗经、楚辞、乐府、绝律诗、词、曲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阳关三叠》唐代名曲,歌词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律诗《送元二使安西》,因诗中“阳关”与“渭城”两个地名,又称《阳关曲》或《渭城曲》,又因其曲式有“三叠”(同一曲调作变化反复三次)的结构,又称《阳关三叠》。1954年,王震亚将词曲改编为合唱曲

《扬州慢》宋代姜夔所作词调歌曲。“慢”是词调歌曲的一种体裁,慢速抒情。十大古曲:

《高山流水》琴曲;《广陵散》琴曲;《平沙落雁》琴曲;《梅花三弄》琴曲;《胡笳十八拍》琴曲;《阳春白雪》琴曲;《十面埋伏》琵琶曲;《夕阳箫鼓》琵琶曲;《渔樵问答》版本较多;《汉宫秋月》筝曲、琵琶曲

学堂乐歌:中国清末民初新学堂唱歌课中教唱的歌曲。多数是填词歌曲,旋律大多采用西洋、特别是日本的歌曲曲调。沈心工:“学堂乐歌之父”,创办了音乐补习学校组织“音乐讲习会”,作品:《黄河》、《体操——兵操》(又叫《男儿第一志气高》)李叔同: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和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作品:《祖国歌》、《送别》;《春游》(我国第一部合唱曲)箫友梅:1927年在蔡元培支持下在上海创建了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被人誉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宗师”。

作品:《卿云歌》、《问》、《杨花》,合唱套曲《春江花月夜》、女声合唱《别校辞》;箫友梅在德国留学时期写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是我国作曲家第一首重奏曲;钢琴曲《哀悼进行曲》原名《哀悼引》,管弦乐作品《新霓裳羽衣舞》是我国第一部交响乐作品。

黄自:音乐会序曲《怀旧》、《都市风光》片头音乐《都市风光幻想曲》(美国交响乐团演奏的第一支中国作品);混声四部合唱《抗敌歌》(我国最早的抗日救亡歌曲);《旗正飘飘》;清唱剧:《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男声合唱),由韦翰章作词。此曲共是10乐章,但黄自只完成了七个乐章;《花非花》(唐·白居易)、《卜算子》(宋·苏轼)、《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踏雪寻梅》

教学理念:

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教材分析:

歌曲《雪绒花》是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真挚地倾吐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器乐曲《雪绒花》的配器较为丰富,有一定难度,但该曲目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认真的良好品质,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能力,养成他们在器乐学习中的集体合作精神,建设音乐的耳朵,享受音乐学习的乐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

1、学习用轻声唱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在合奏中培养认真的学习品质,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并享受合作成功的喜悦。

3、在综合表演中分享音乐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教具准备:

VCD光盘、竖笛、电子琴、各类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课前律动。演唱《青春舞曲》,用两种节奏做律动,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一、组织教学

多媒体播放网上音乐《哆来咪》,教师检查学生学具准备及座次、分组情况。

二、导入新课

刚才听的这首歌,你能说出它的名字么?(生答)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一首插曲,这部电影里还有一首比《哆来咪》更受瞩目的歌曲,那就是《雪绒花》,想听《音乐之声》和《雪绒花》的故事吗?

讲故事:

三、欣赏歌曲

1、多媒体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片断――《雪绒花》的演唱。生初听,感受音乐的旋律美。

师提示:当《雪绒花》这首象征着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观看的听众非常激动,因为他们现在的祖国已经失去了往日幸福、安宁的生活。听众们怀着对祖国必胜的信心,一齐高唱起来,歌声使敌人胆战心惊。《雪绒花》在影片中完整地出现了两次,第二次比第一次更激动人心。

生复听,感受音乐的意境美。

2、讨论:《雪绒花》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我们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应该怎样来唱?

四、演唱歌曲

五、演奏乐曲

六、综合表演

七、总结下课

师:今天我们通过赏、唱、奏、演四个环节对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雪绒花》进行了学习,《音乐之声》的插曲除了课前同学们欣赏的《哆来咪》,我们今天学习的《雪绒花》之外,还有很多,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孤独的牧羊人》)这是一首很好听、很有生活情趣的歌曲,以后我们会学到,今天的课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陶冶人性情的熔炉。只有在歌咏或舞蹈者本人对音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了浓烈的情感,才能对音乐进行精彩的表现和创造。本课充分营造情景:教师充满深情的故事讲述和故事片插曲《雪绒花》演唱片断的欣赏,将同学们带进一个神圣的殿堂――有关于美的音乐的,有关于爱国的,有关于人间挚爱与真情的„„学生体验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他们的情感得到了一次荡涤。由此,他们产生了浓烈的学习愿望,在赏、唱、奏、创的教学环节中,他们尽情展示着对音乐的理解,表现着美的情感。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在课堂上得到体验和升华!

下载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知识点概括

    一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一 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1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二 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三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三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3 四.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

    2014年湖南教师招聘考试历史知识点归纳(六)

    2014年湖南教师招聘考试历史知识点归纳(六) 欢迎来到湖南教师招聘网(http://hn.zgjsks.com/),湖南教师招聘网是湖南教师考试第一门户网站,提供湖南教师招聘及湖南教师资格证考......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二(五篇范文)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2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

    教师招聘考试政策法规常考知识点5篇

    教师招聘考试政策法规常考知识点 【育萃教师招考】专家提示:政策法规一直是教师招聘考试(含普岗教师和特岗教师)和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常考点有《教师法》颁布、实施时间及......

    教师招聘考试之教学方法知识点归纳及强化练习题

    广西中公教师考试官方微信:gxjsks 教师招聘考试之教学方法知识点归纳及强化练习题 教学方法 一.概念: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

    2018云南楚雄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职业道德必看知识点

    chuxiong.offcn.com 2018云南楚雄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职业道德必看知识点 教师职业是一个融道德、能力、生活实践、基础理论水平于一身的综合职业岗位。近些年,随着国家对教......

    2018湖南长沙教师招聘考试生物知识点(403)

    2018湖南长沙教师招聘考试生物知识点(403) 4.前馈 控制装置仅根据干扰信息发出控制信号的方式称为前馈。如赛前状态。 5.生理学 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