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知识点概括
一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 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二 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
四 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
1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二 国外课程改革理念的基本趋势
1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相互渗透和融合课程内容上,重视课程的理论化和现代化
3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化和一体化
4课程结构上,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结合5加大课程难度,实行“尖子生”的筛选和培养
三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过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修改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建立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四 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五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六 新的教学观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新课程提倡的师生关系是合作伙伴关系。为此,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伙伴关系,一要尊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二要民主,民主是师生关系的融化剂,是师生平等对话的前提。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七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学生资助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
2探究学习,转变学生单
一、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3合作学习,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有积极意义。激发创造性;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团队精神;促使学生不断反省、提高。
八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主动性 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独立性 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九 综合实践活动
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三课时。内容:1 信息技术教育 2 研究性学习3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4 劳动与技术教育。特点:1整体性 2 实践性 3开放性 4 生成性 5 自主性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的原则: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十 现代你们信息技术队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促使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有利于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和学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十一 多媒体教学
优点:1激发学生兴趣形象、方便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可以扩大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隐患:1 颠倒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大容量导致教学重难点模糊不清盲目利用,浪费教学可用资源不顾实际强求使用多媒体教学
上好多媒体课的方法:紧扣教材重点,有的放矢个性突出鲜明,富有创意适度的艺术性,激发情趣讲究画龙点睛,适度动用信息量适度,以学生为主交叉设计合理,智能性好
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第二篇:教师招聘考试资料新课程改革(总)
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概述
第一节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
1.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二、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简答题、论述题★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的发展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
巨大的差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原因在于(或:片面追求升学率会造成哪些后果?):
1.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 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2.传统的应试教育实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我国现今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
(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
(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3)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4)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
(5)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6)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及甄别、选拔的功能;
(7)课程管理强调统一,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
样化发展的需要。
★
四、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二)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这次课改在强
调国家发展需要的同时,注重把学生当做国家和人类社会未来的主人,因而非常重视学生的发展,因为这不仅是发展经济和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课改除了重新厘定课程目标之外,还对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其组织方法、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涉及“课
程”的几乎所有方面加以改革。
★
五、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里试从课程观、课程内 容、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学校文化等方面阐述课改的几个重要理念。
1.反思“课程是学科”的传统观念,确立“课程是经验”的新型课程观。
2.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3.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
4.突破知识传授的教学传统,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氛围。
5.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学生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
6.改变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的身份,确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开发者和研究者”的新型教师角色。
7.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造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第二节 新课改的目标
一、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与根本任务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改革要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指导,面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根本任务:面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 ★
二、新课改的具体目标与内容(基础教育课改的目标与内容)
(一)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基础教育课改的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
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 的过程。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
学课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三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级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 新课程与评价改革
一、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评价内容——仍过分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忽视了实 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察;
2.评价标准——仍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 发展的价值;
3.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 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执行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4.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 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5.评价重心——人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 和努力程度,冇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二、新课程评价的改革方向
(一)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即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
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如开放性的执行评价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二)教师评价改革
1.打破“唯学生成绩”论教师工作成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水
平不断提高的的评价指标体系。
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3.打破关注教师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三)对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
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三、新课程下的学生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1.评价学生发展过程的原则;
2.评价主体参与原则和互动原则;
3.评价内容多元化、方式多元化原则;
4.参评主体的多元化原则;
5.倡导质性评价的原则;
6.评价的激励原则。
第四章 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一、概念、性质
概念: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二、特点:
1.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2.实践性;3.开放性;4.生成性;5.自主性。
三、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的原则
1.正确处理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
成性目标、主体的关系。
3.课程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5.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研究
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简答题)
6.把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节信息技术教育与多媒体教学
一、信息技术教育
是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
1.促使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
2.利于转变教师角色。
3.使教和学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4.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二、多媒体教学
(一)概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结合传统手段,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的形态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利弊:
优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可以形象、方便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可以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缺点:颠倒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大容量导致教学重难点模糊不清; 盲目利用,浪费教学可用资源; 不顾实际强求使用多媒体。
(三)上好多媒体课的方法
1.紧扣教材,有的放矢;
2.个性突出鲜明,富有创意;
3.适度的艺术性,激发情趣;
4.讲究画龙点睛,适度动用;
5.信息量适度,以学生为主;
6.交互设计合理,智能性好。
第三篇: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十大重要理念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十大重要理念
新课程理念的主要内容是:
一、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三、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其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学生”。显然是指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以保证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因此,有人干脆把这句话说成: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一切。
五、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专家一致认为,我国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一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二是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三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五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六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七是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八是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九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二、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应实现六大转变。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五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六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六、课程改革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自主”是指直觉地、主动地、独立地学习。新课程倡导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在未来社会里,一个人终身从事一种职业的时代已经过去,职业变更将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我们知道现代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将成为世界性的学习主要方式。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还停留在“教师讲授、学生记忆”为特征的教学方法上,那么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将越来越低下,科技竞争力与综合国力就不言而喻。
七、课程改革的最大困难
我们知道,一切改革的最大困难都无一例外地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与一切新生事物诞生的命运一样,新课程改革的最大困难同样是来自旧观念的束缚。因此,要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标,就要转变社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对学校的评价观念,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八、课程改革的最大阻力
新课程改革的最大阻力来自于管理与评价制度。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如果高考不改革,新课程改革实验将无法取得成功,甚至有人建议取消高考,让高中学生推荐上学之路。殊不知我国高考制度是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和借鉴的。它虽然需要改革,但在短期内取消是不符合国情的,即使是世界超级大国美国,其基础教育的许多改革正向我国借鉴成功经验,正沿着与我国几乎相反的改革方向前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高考制度只能得到改革而不会取消。
九、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
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这里所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以下“四大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十、新旧课程的最大区别
新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课程目标从单维向多维的转变。主要表现为:
旧分科课程的特点是: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对独立,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强调本学科自成一体;旧课程的缺点是: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学科间人为分割,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旧课程的优点是: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学生可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有利于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的发展;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的特点是: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部;实现了分学科课程目标由“知识与技能”的单维目标向三维目标的转变;新课程的内容更具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教材内容多为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强调了“五性”特征,即科学性、社会性、生活性、实践性与整体性。
第四篇:教师资格证考试(新课程改革)
教师招聘考试与新课程改革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
(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
(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
(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
(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
(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一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
(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
(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
(2)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
(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9、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
(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
(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
(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
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第五篇:2018云南教师招聘考试材料分析题之新课程改革
yn.offcn.com
2018云南教师招聘考试材料分析题之新课程改革
在云南教师招聘考试中,部分地区会涉及到材料分析题,由于分值较大,综合性又比较强,所以令许多考生都比较头疼。本文将对教师招聘材料分析题中新课程改革方面的答题方法和常用的答题依据进行归纳整理,帮助大家更好地去攻克这一难题。一.答题原则(一)原理正确(二)逻辑清晰(三)表述得当(四)字迹规范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题
找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学生、教学等 第二步:分析材料 理论依据+相关材料 第三步:组织答案 总:提出观点
分:理论依据+相关材料 总:怎么做
在组织答案时,最后一步联系自身谈做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删减。三.答题技巧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一)分析材料的过程中,将相对应的理论依据标注在旁边,与材料逐一匹配。
(二)组织答案过程中,紧密联系材料,可以使用“在材料中······”这样的提示词。
(三)先分条列点写出草稿,不要急于落笔。
(四)把最符合材料的理论依据写在前面,不确定的写在后面。【例】请运用新课程更改革的相关理论分析案例中的语文教师的做法? 语文教师的行为符合“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语文教师遵循了学生观中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材料中,语文教师······。
其次,语文教师遵循了教师观中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在材料中,语文教师······。
最后,语文教师遵循了教学观中由“教育者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同时做到了对学生的尊重、赞赏。在材料中,语文教师······。因此,作为教师,要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提高。四.常用理论依据
(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常用于开头提出观点部分。
(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正面: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通过实验或者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反面:教师单纯使用讲授法,学生没有思考地接受;学生听懂了知识却不会用。(三)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正面:教师通过合理的方式促进了学生成绩、心理、道德等方面的发展提高;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犯错误是很正常的。反面:由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不恰当,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阻碍了学生在其他发面的发展;学生犯了错误后直接严厉批评指责。2.学生是独特的人
正面:认识到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认识到学生是完整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有发展的可能,不仅仅是从成绩方面看待学生;认识到学生具有个别差异性,能够因材施教。
反面:用成人眼光和标准去要求学生,不容许学生犯错;只注重学生在成绩方面的发展,不重视学生在道德品质、实践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培养;没有认识到学生的独特性,用统一标准和方法去教育所有的学生。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正面:认识到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尊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一样的观点;认识到学生是权责的主体,尊重学生的权利,同时也要履行学生的义务。
反面:否定学生的质疑和独特见解,打击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侵犯学生的权利。(四)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看,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正面:耐心细致辅导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在德育方面正确引导学生。
反面:由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不恰当,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阻碍了学生在其他发面的发展,没有做到教书育人。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正面: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终身学习。
反面:教师不注重终身学习充实自我,甘于做个“教书匠”。(五)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正面: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例如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讨论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独立思考、乐于学习。
反面:教师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不关注学生的思考和情绪情感体验。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正面:做到了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反面:满堂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正面:教师不仅看到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还能正确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反面:只注重最终成绩,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努力付出视而不见。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正面:教师积极关注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道德品格、兴趣等。反面:教师只关注自己学科教学的相关内容。(六)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正面: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能够及时表扬,对于学生的独特思考能够给予尊重肯定,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也不批评讽刺。
反面:教师过于苛责,吝于对学生的表扬激励;否定学生的独特见解和质疑。
2.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正面:教师能够主动思考自己在教学中的得失,根据学生情况积极调整。
反面:当教育教学遇到问题时,教师推卸责任,不能从自身找问题、找原因。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以上是关于新课程改革中一些常用的材料分析题依据,还有部分理论没有呈现,大家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运用。
更多云南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关注云南中公教育信息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