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钢铁辅业体制改革的探讨
钢铁辅业体制改革的探讨
1.主辅分离的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改制分流的政策,八部门联合下发了859号文件及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文件,对开展这项工作提出具体实施办法。这些政策规定为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进行结构调整,做好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操作指导。
全国国有大型企业都存在一个特点就是业务复杂、下属公司众多。“统一经营、统负盈亏”,而且“小而全”、“大而全”、“企业办社会”现象严重,企业管理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从集团企业经营业务来看,由于过去集团隶属于某个部门或某个地方政府,这样集团一成立,许多衍生的业务就随之产生,另外随着集团的不断扩大,对外投资的不断增多,子公司甚至孙公司也衍生越来越多的子业务。集团内公司之间相互投资,相互担保。这样一方面不是集团主业的业务牵涉了相当的集团总资产,另一方面集团内公司层次繁杂,孙子、孙孙公司关系错综复杂。
大型国有集团改制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改制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实现企业的主辅分离,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实行主辅分离,既是解决国有企业人员负担与社会再就业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在新的形势下盘活资产、精干主业、实现国有资产有进有退,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成为今后国有企业分流富余人员的重要形式。八部委859号文件的政策指出,主辅分离,促进辅业发展对于实现减员增效与促进再就业的有机结合、缓解大量下岗人员失业造成的社会就业的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辅业改制的必要性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能够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和促进再就业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一项在深化改革、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在扩大就业中加快改革和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政策,宝钢、武钢等大型钢铁企业的主辅分离改制中,采取业务外包、产权挂牌转让改制、国有划拨、多元合资、非股权性资产转让改制等形式进行改制。辅业企业改制的主要形式是非国有控股。辅业企业分离改制的重要特征是国有产权的退出。在中央企业已改制的4863个单位中,改制为非国有控股公司的有4508户,占92.7%,有的企业还规定国有股权不得超过一定的比例,以利于改制企业克服依赖思想,独立进入市场。
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对实现企业精干壮大主业、放开搞活辅业、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首先,有利于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改革。如何分流安置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始终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最大难点,采取大规模裁员,受到社会承受能力的限制;在企业内部安置,又难以与企业彻底分离。实施主辅分离、改制分流,不仅使企业内部的大量富余人员可以通过利用三类资产创办的经济实体,实现再就业,同时,辅业改制要求改制企业与职工建立新的劳动关系,有利于改革企业用工制度,理顺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构建改制企业新的运行机制。
其次,有利于推进企业结构调整,改变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不合理的结构状况。国有企业在长期计划经济中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结构,在进人市场经济后,己经不能适应专业化社会分工和市场竞争的要求,必须按照专业化分工要求,集中资源发展壮大主业。同时将大量辅业包括后勤等分离到市场中去,使其从依赖主业生存转向在市场中独立生存。通过对经营业务和组织结构进行整合,实现主业精干化、辅业专业化和后勤服务社会化,推进企业资产结构、人员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和优化。
第三,有利于国有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一批国有企业通过改制重组上市后,优良资产进入上市公司,大量辅业资产保留在存续企业,由于这些存续企业主要依赖改制企业生存,制约了上市公司的发展和治理结构的规范运作。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方式,可以将存续企业中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经营单位逐步推向市场,从根本上解决存续企业对上市公司的依赖和制约
3.**集团辅业的现状
据初步统计,**集团除**集团股份、珠江钢铁、有色集团三大主体企业外,有金业集团、石灰厂、金仪公司、金达公司、金兴公司等多家专业公司和辅助单位,在业务上,存在数量众多的非核心企业。**集团从九十年代初就开始对非钢产业进行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集团公司主要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支持,非钢产业已成半壁江山之势。2007年,非钢产业全体营业收入212.43亿,利润3.19亿,分别占全集团营业收入的58.99%,占利润的68.75%。可以说,发展非钢产业我们已有一定的基础,同时也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
**集团近年来加大对非钢产业的重组合并,优化管理,在今年3月下发了关于组建金业集团的方案,加大对辅业的发展改革力度。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集团辅业单位多,辅业人员多,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效率低,包袱重。**集团的非钢产业目前还存在着对主业的依存度较高,部分企业市场经营缺乏核心竞争力,各企业管理、经营和发展不平衡等现象。这些都是组建金业集团后必须正视的现实,和急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由于多数辅业企业曾长期依赖于主体国有企业生存,从产权和劳动关系上推进改革的难度相当大,即使改为非国有控股的企业,从产权关系的分离到实际运行的分离,再到员工观念的分离,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但只要坚持改革的方向,坚定不移地朝着市场化的方向推进,改革所产生的积极变化将会缩短这个过程。作为**集团辅业来说,虽然内外市场的营收比例已平分秋色,但是,依靠主业生存的业务,支撑着**集团辅业公司2/3员工的工作,市场竞争力差、员工“大锅饭”的思维依然清晰可见、职工综合素质低下依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所以体制问题也是**集团辅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4.改制的初步思路 利用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政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一些企业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为解决集团公司产业分散、管理分散、冗员过多等结构性问题,通过关停重组、协议解除劳动关系等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产业分散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只有通过产权制度和劳动关系的改革为改制企业注入新的机制。国有企业的改制是否彻底,改制后的企业是否能够实现机制根本转换,关键是两条:一是产权关系是不是真正实现了多元化;二是国有职工的劳动关系是否调整为市场化的劳动合同关系。改制的辅业单位绝大多数是竞争性行业中的中小企业,能不能真正做到上述两条,对于改制成功与否至为关键。许多辅业改制企业的实践证明,凡是坚持做到这两条,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就足,基础就比较牢固。
结合**集团的特点,在条件成熟的条件下,对属下辅业某个公司或某项业务采取承包经营、出售转让的形式,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具体做法是:
1.业务外包。针对市场化程度较高且业务与主体有关联的餐饮、绿化等生活辅助业务,而相关单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采取了专业化业务外包的方式,即将餐饮、绿化等专项业务外包给具有竞争力的供应商,以其对生活后勤业的全面管理为核心,提供全方位服务,双方分享节约的成本以形成“双赢”的利益分配。企业原有辅业人员全部协议解除,按照自愿的原则,由业务承包方吸收安置,原有资产可以转让或租赁。例如,宝钢在 2005 年将下属二钢公司的餐饮、物业管理、绿化养护、环卫保洁、浴室管理、洗衣洗涤等全部生活后勤业务集成外包给法国索迪斯集团,人员协解后通过外服公司到索迪斯工作。
2.产权挂牌转让改制。对于资产规模大、人员较多、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辅业,采取了产权挂牌转让改制的模式。即国有将所持有的改制企业的产权部分对外转让,并充分利用产权交易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寻找外部投资者,凡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包括外部投资者、原改制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原改制企业的职工或者三者的组合都可以竞买。采取“ 40% 产权采取市场公开竞价方式征集受让人,产权优先定向转让企业管理技术骨干,受让价格同股同价”,该模式有效地兼顾了战略投资者、改制带头人、改制职工、改制企业以及原出资主体的利益,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改制积极性,达到了改制“多赢”的效果。.3.关停并转。对于资产规模小,人员少,与主业无关联、产品或服务缺乏竞争力、市场前景不明,缺乏生存能力的企业,坚决采取清算关闭、停业、内部合并以及对外转让的方式,实现退出。
继续解放思想,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以上只是对**集团辅业未来发展的一些探讨和思路,是否具备实践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第二篇:钢铁加工配送业的发展状况(定稿)
钢铁加工配送业的发展状况
物流配送是一种新兴产业,也是企业产生利润的第三源泉。对钢铁企业来讲,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建立先进的仓储、拉近服务距离、满足用户的需求、追求用户利益、实现双赢。国外一些企业瞄准中国的汽车、家电、电器、电子等庞大的市场纷纷来中国导找合作伙伴,合资和独资建立钢材剪加工配送中心,这一现代营销举措,使国内的一些企业逐步开始转变过去的传统销售和采购管理模式,也使得物流配送很快的在中国崛起。按照最终用户的要求,钢材的加工配送加工中心将钢材经过矫正、清理、剪切、冲压等工序,把动态的钢材加工成下游用户所需的各种半成品或零部件,并通过其仓储、运输系统,及时地提供给最终用户直接使用。由于其具有社会化、现代化服务所产生的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对社会和下游企业的巨大效益日益体现,这种物流方式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物流的主要模式。
我国反映物流需求规模的全社会物流货物总值从2001年的19.5万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70多万亿元,年均增幅近30%,但物流成本却降幅很小。我国人力资源成本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5,而生产成本中所含物流成本却高出他们两倍以上,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虽然逐年有所下降,但仍在20%左右,是美国不到10%的一倍以上。钢铁工业也是如此,虽然我国钢材产量已近6亿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与消费大国的地位,但由于我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不尽科学,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等因素,零乱、分散、自成体系、社会化程度极低的物流方式,凸显出成本构成中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软肋,时刻威胁着企业的竞争能力,鉴于钢材不能直接消费,必须进行一定加工的特性,中国地域辽阔,钢材最终用户需求多样,传统的如集贸式的钢材市场流通模式,已无法满足下游行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需要,下游行业自己配置钢材加工这种小而全、大而全的模式,由于效率低、成本高,将会逐步被钢材加工配送的专业物流体系所取代。
一、国内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已超过300家,从投资和建设的角度看有5种类型:
1、国外企业在我国投资建设钢材加工配送中心。近年来,国外钢铁企业在中国建厂,有针对性地设立钢材剪切配送中心,开展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帮助用户降低采购成本。如韩国浦项在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建有板卷加工中心,加工能力达40万t;日本商社从1993年起在中国建立有29家钢材加工中心,这些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外资、合资和台资企业及一些较大规模的知名企业。
2、国内大型钢铁企业投资建立钢材配送中心。如宝钢先后投资自建和合资在上海、天津、广州、杭州、青岛、重庆、沈阳、东莞等城市建立了钢材配送中心,年剪切配送能力已达到100万t。宝钢面对国际钢铁业的激烈竞争,选择与国际同行业的战略合作策略,2002年与国际知名公司日本三井物产签订了在中国共同发展钢材加工配送业的总协定和合资合同。据了解,未来5年内,宝钢的加工能力将达到250-300万t,加工配送中心将达到25-30家;鞍钢随着冷轧和硅钢项目的改造和新建,全面实施建立剪切配送战略,先后在上海、广东、山东、沈阳建立了钢材配送中心;攀钢也在广东等地建起剪切配送中心;武钢在90年代与日本三井合资在武汉建立了电工钢加工中心,近几年开始系统制定和实施建立剪切配中心的战略,目前拟在江苏太仓实施新建国内最先进、规模最大、品种齐全的物流配送中心;其它钢厂也正在考虑建立钢材剪切配送中心。
由此可看出,宝钢在国内已经建立了钢材剪切配送网络体系,基本实现了国内稳定的市场营销战略。同时看出,国内大钢所建剪切配送中心以家电、汽车行业配套为主,设备先进,剪切精度高、质量好,与用户形成了供应链。
3、使用厂家自建分条、模切、冲片、套裁、落料生产线。如造船厂、集装箱厂、大型汽车厂以及冰箱、空调、洗衣机、电机厂等自建有钢材加工车间,作为企业产品的前工序,用于落料加工。
4、钢材代理商投资建设钢材剪切配送中心。代理商利用在资金和服务手段上的优势,与钢厂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成为供需双方的重要中间桥梁。为了稳定钢厂和使用厂家的关系,代理商主动投资建立仓储和剪切配送中心,这一势头非常之快,设备的档次及加工质量也越来越高,国内一些专业仓库、铁路线已具备了专业仓储和剪切配送功能。还有一些民间自发投资建设钢材配送中心。这主要是在较集中的钢材交易市场附近由民间自发投资建设剪切机组用于在钢材交易时按用户需求进行剪切加工。
5、主要城市社会自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通过调查与分析,近年来,我国自建钢材剪切配送中心发展很快,加工能力已超过1000万t,主要以加工薄规格冷热板、电工钢、镀锌、锡板、彩板为主。
整体来讲,我国钢材深加工比重低。钢材本身的附加值没有得到提升,与下游行业的发展结合还不够紧密,使用钢材的综合成材率和劳动生产率还比较低。据了解,世界发达国家钢材的综合深加工比可达50%以上,其中线材达60%,棒材40%,管材30%,板材70%左右。而我国一般钢材的深加工仅为10%~15%左右。由于钢材深加工比例低,使我国钢材的成材率和使用效率较低,也因此而失去了相当的市场,如何提高我国钢材的使用效率和成材率,改进钢铁行业的物流方式,加强与用户的战略合作,是提升我国钢铁行业竞争力的主要措施之一。
二、国内钢铁配送加工模式的发展
现代物流的理念在上世纪90年代被我国钢厂所认知和接受以后,进一步推动和加速了由“坐商”到“行商”的转化,一批钢铁企业和经销商不满足由坐等到登门的简单转变,而是把营销触角直接延伸到用户对门,实行对用户“量身定做,量体裁衣”式的供给。于是,各种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形成蔚为壮观的新兴产业。通过对初级产品的延伸加工,根据用户要求裁剪和半成品以及零件成型制作,极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不但提高了产品附加价值,扩大了应用领域,密切了供需间联系,增强了营销服务手段,增加了钢厂返回料直接回厂数量,同时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也做出积极贡献。
目前,由钢厂、经销商以及外资合资所建立的各种规格、品种的钢材加工中心已达上千家,装备良好、功能较齐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规模企业200家以上,有些企业决策者已将物流加工配送放置在企业产品营销的战略布局的高度,视其为经营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管理与指导,有布局规划,有专项开支,有计划考核,有专业培训,有人力资源,有信息反馈,有整改措施,有现场服务的规范化运作正在建立与形成。
宝钢、鞍钢等龙头企业一批大手笔运作和探索,其中有的钢厂在全国布点已近30家,加工能力已占本企业社会供应商品材的1/4左右。我国钢厂、经销商等建立的各种物流加工配送中心,面向汽车、家电、电子、建筑、轻工、钢窗、办公设备、集装箱、船舶、公路等行业,开始与用户建立起广泛合作与服务关系,使产品供应链得到进一步延伸。如宝钢在全国建成了21个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其他大型钢铁企业近两年来处于起步阶段;流通企业建立了少数几家,如五矿钢材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3个钢材加工配送中心,今年镇江市在长江边上建立惠龙港国际钢铁物流中心。宝钢公司建立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经验是,加工中心选址应贴近用户,由于加工中心要为用户提供“量体裁衣”式的延伸增值服务,贴近用户的地理位置不仅能够降低运输成本,而且有利于准确把握、快速响应用户需求。
三、国内钢铁配送加工模式存在的矛盾
1、“开门迎客”与“关门制作”的矛盾
根据对现有加工配送行业的调研,多数物流加工配送中心功能不齐全,产品单一,设备利用率差,效率低下,有些仅限于自营产品剪切,据京津地区走访,有剪切点的经销户近百家,服务手段仅停留在“笑脸+剪切”功能上,设备功能雷同,利用率不高,加工精度不高,投资回收慢,维护费用高。
2、服务功能的“单打一”与社会需求的“多功能”的矛盾
现代物流的概念引用热度不低,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所谓的物流加工配送,是通过几个环节的综合运作,整体达到降低成本,增强服务的目的。例如板材加工,用户常需要分条、横切、冲片、套裁、激光拼焊整体配套,同时按生产进程、时间、计划投放现场,达到加工配送目的,而这方面我们钢材加工中心很少能够去承揽,制约了服务链的延展。
3、国产设备的“傻大笨粗”与用户需要“精细加工”的矛盾
建立物流加工配送中心已成为钢厂、经销商经营中的重要环节与手段,这是一个相当有前景的市场,但可惜的是国内制造行业对其的理解与认识还停留在一般化概念上,由众多水平不高,研发能力薄弱的小型制造厂生产的产品简陋,精度较差,非标产品占主导地位,既便有国有大型制造厂参与,所产设备仍停留在“傻大笨粗”水平,设备事故频繁,停工停时率高,尽管报价较国外产品便宜,但总体算账,成本并不低,这对向汽车造船配送等需要精细加工的项目是极大不适应,这需要设备制造,特别是中钢设备等名牌冶金专业化制造单位认真分析市场,研发出适应各钢种、规格加工的系列定型和定向设备,追赶与替代进口,配合钢厂以供应创造需求,扩大需求,推动需求。
四、发展钢铁的物流加工配送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尽管物流加工配送这种模式被越来越多企业接受,并努力实践,但增强科学性,减少盲目性不可忽视:
1、选址是关键。因为选址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钢材剪切配送的生产和经营,选址时,首先要考虑企业产品的客户群在哪些城市和地区;其二应考虑靠近水路、铁路、公路等;其三与用户距离越近越好,与用户门对门最佳,这样可为用户降低采购成本;其四还应认真分析和了解当地的同行竞争对手的布局情况以及社会同类产品的客户、潜在需求、争取新的客户市场;其五应考虑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如广东地区是一个钢材加工集中度较高的地区,是我国家电业最为发达的地区。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内外家电知名企业都有在广东建基地的计划。预计未来5-10年广东地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中心;又如华东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钢材需求量最大的地区,也是我国钢材加工配送最集中的地区。再如其它地区的钢材使用厂家的个性化服务也是选址的一个重要因素。
2、加工精度、质量第一。通过对几家主要钢材配送中心的调研分析,可看出目前国内钢材加工配送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高”,剪切线的技术装备水平越来越高、产品加工精度越来越高、加工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华南、华东地区近期新建或拟建剪切线所选设备一般为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的日本、韩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的设备。
3、加工能力在品种、厚度上要有优势。据了解,目前国内所建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加工能力均在10-20万t/a左右,这主要应看市场需求情况及个性服务量,还应考虑未来需求。如杭宝每年综合加工能力在20万t;攀钢钢材剪切配送中心年加工能力在15万t;日本新日铁、韩国浦项、中国台湾省中钢等钢铁企业在广东、上海、江苏等地设立的剪切配送中心年加工配送能力基本在10-20万t,加工的产品均为冷板、电工钢等,厚度均在0.15-4mm之间。因此,企业在拟建钢材剪切配送中心时,应考虑厚板的加工配送。
4、招投标是设备采购的最佳方式。从宝钢的成功经验来看,钢材剪切加工配送中心所用设备大多采取招标方式。目前国际上除温格尔公司外,还有意大利菲米、西班牙菲戈、美国吉瑞、韩国大铉、中国台湾省等设备供应商。
总之,未来钢铁产品的质量越来越高,钢材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在资源和质量均能满足用户需求时,物流配送必将成为钢铁企业的营销战略。针对目前国内物流加工配送中心,普遍存在小、散、弱的问题,如何通过信息沟通、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整合资源、协调合作、共同发展是我国钢铁物流业的努力方向。如何走向协同合作,创造共赢局面,进而形成我国钢铁物流加工配送体系,达到信息化、功能化、集约化、社会化以及高效率、低成本的目标,也是开创我国钢铁物流加工配送的新局面,提高服务水平与竞争能力,实现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转变必然选择。
五、钢材加工配送未来发展方向
各地钢材市场形式延伸的钢铁物流基地,正向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在上海宝山、广东乐从等一批钢材市场形成品牌效应后,一些地区结合自身区域经济发展定位,着手整体战略规划并加以实施,大力发展以钢铁研发、钢铁贸易、钢铁物流、钢铁会展、钢铁文化等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中心。未来提升钢铁行业竞争力的措施之一,是大力发展钢材加工配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提高钢材流通领域的产业集中度。目前国际上著名钢铁企业主要通过完善营销网络和加工配送中心来提高服务,发达国家的钢铁经销商则主要通过对产品的二次生产,即加工、配送,在延伸服务中获取效益。我国具有一定程度专业化、加工质量较好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已超过200家,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和华中地区。但是目前国内钢材加工配送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经营方式不适应现代物流要求,布局分散未形成网络体系,信息化程度低以及深加工能力不强等。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国内要发展基于供应链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需要实现客户化、网络化、规范化、一体化。
六、东三省的钢铁加工发展前景及百科加工中心的发展潜力
中国是世界上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东北地区是钢铁消费大户,2007年,在汽车制造、机车制造、门窗制造、包装容器、农机制造等行业的板材消费量总量为730万吨,其中60%集中在辽宁省;辽宁省造船业完成的产值占全国造船产值的三分之一,消耗各类船板60万吨;2007年,仅辽宁省的钢铁年交易量就达到3000万吨,交易额在700亿元左右。东北是国家建设重点,在以装备制造业、汽车业、造船业等为发展主线的进程中,钢铁的需求量将高速增长。这面临两个问题,其一,由于钢铁需求量迅速增大,必须解决钢铁的物流问题;其二,由于造船厂的生产空间、材料预处理能力、加工能力等都难以满足发展计划要求,客观上要求造船厂向船体总装上发展,把能够外包的业务全部外包。其它重点发展行业存在同样的问题,这无疑给现代钢铁物流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会。从市场划分的角度看,象大众、一汽这样的大型企业客户,多半由钢厂直供;小型企业的需求比较繁杂,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到钢材市场上去采购,或有经销商为这些企业服务;而那些大中型企业,需求量在钢厂挂不上号,小的经销商、代理商又难以满足要求,特别是有外包业务的企业,要求更高,只有现代钢铁物流企业才能满足它们的需求。大中型企业的需求总量不比大型企业少,这么大的客户足以养育大规模的现代钢铁物流企业。
目前,百科沈阳加工中心占地面积2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交易大厅、加工厂房、仓储库房等),6条冷板、热板加工、焊接生产线,各种吊装设备及配送车辆。年钢铁吞吐能力200万吨,加工能力50万吨。
第三篇:关于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意见
关于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
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讨论意见
根据公司要求,我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对主辅分离、辅业改制 和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现将讨论意见汇报如下:
第一条:根据中央再就业会议精神,在当前形势下,应该围绕“精干主业、规范多产和分离社会职能”,以“改革、发展、稳定”为轴心,开展“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各项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一.建立健全机构:由于这项工作涉及到企业及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要建立起厂、车间二级专门机构,对该项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和指导操作,并起咨询、答疑和其他服务作用。
二.做好宣传工作:利用各种宣传媒体(电视、报刊等),对改革的政策、规定、思路、步骤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宣传,让广大职工都积极参与到改革工作中来。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改革的成功与否,和做好宣传工作是分不开的。
三.明确思路,步调一致,积极稳妥地开展“主辅分离”的改革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以清理和整顿多产企业为契机,为主业减员腾出空间和为发展多经增强后劲;
2、对多产企业的临时工进行整顿和清退工作,为分流的富余人员留出安置空间;
3、重新核定多产企业的定员定岗和机构调整。改变多经企业从原来的“安置型”转变为“竞争上岗型”,规范多经的设岗定员制度;
4、改革检修体制。让检修队伍走出去,开拓外部市场,扩大生存空间。这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来适应改革的发展要求。
5、改革分配制度。为了鼓励多产企业的经营向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方向发展,激励职工的创新发展意识,要加大对外作业创收的措施和分配力度,实行多产企业经营者年薪制以及职工收入和效益利润挂钩。
6、建立项目经理制,保证各项工作得到贯彻落实,项目经理的奖罚要真正落到实处。
四、分流渠道:从目前来看,主辅分离的渠道主要有:运输、保卫、物业管理、幼儿园、服务部、医疗等部门以及多经自办企业。
第二条:需要集团公司制订的政策、规定:关键是分离人员的经济补偿金,身份如何确定转换。
第三条:本企业辅业、多经承担的社会职能有:运输、保卫、物业管理、幼儿园、服务部、医疗等部门。富余人员的数量、范围、结构(见附表)。
第四条:组织实施办法
1)按照《劳动法》规定的法律依据,处理必须解除劳动合同的少数职工(或改变合同关系)。
2)对原属提前退休的36个工种采取两步曲:办理尚在岗的人员提前退休;对于已调离原岗位时间较长的人员分别情况处理(或退休或内退);按照上级出台的文件规定,鼓励非36个提前退休的工种以外的男满55周岁女满45周岁以上人员提前办理内退。
3)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实行统一的岗位标准和考核标准(含多产企业)。对管理、专业(技术)、服务等不同层面和不同岗位、层次的人员,提出并严格执行必备的专业技术技能、文化程度的标准要求。对不能达到要求的,实行下岗分流,经培训后重新竞争上岗。重新竞聘又无法上岗者,则改变劳动合同关系,并相应改变工资待遇。
4)实行考核末位淘汰制。对考核不称职和违规违纪人员,违纪积分达到下岗界限,则改变劳动合同关系,严重的解除劳动合同。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分流富余人员的安置工作,以“改革、发展、稳定”为指导思想,切忌操之过急。
第四篇:煤矿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会主持词
同志们:
在全矿上下积极投入于“双决战”的关键时刻,经矿党委、矿行政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矿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会,会议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前段时间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进展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动员全矿广大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加快推进改革改制步伐,xiexiebang.com确保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的顺利推
进。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在家的党政班子成员,副科级以上的中层干部,以及参加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全体工作人员。今天会议有四项议程:一是赵矿长作重要讲话;二是由工作人员宣读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目标责任书;三是由赵矿长与相关单位人员签定目标责任书;四是党委油书记作重要讲话。
下面请赵矿长讲话;
下面请工作人员宣读白庄煤矿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目标责任书;
下面请赵矿长与改制单位领导签定目标责任书,签定顺序是:
下面请党委油书记作重要讲话。
同志们,今天会议确定的各项议程已全部完成。刚才赵矿长从四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前段时间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情况,从八个方面对今后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要求,赵矿长代表矿与改制单位签定了目标责任书,最后党委油书记作了重要讲话。
今天的会议很重要,对今后抓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为了把这次会议精神贯彻好、落实好,我着重强调三点:
1、召开会议,广泛宣传,层层动员。与会的各单位的负责同志,特别是改制单位的领导回去后,要立即召开相关会议,把今天会议的精神传达下去,传达到每一个职工,通过认真学习和传达,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坚定信心,为改革改制创造良好的思想基础。
2、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参与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要在精心谋划抓好改革的基础上,带头顾全大局,以健康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带动改制;要继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知难而进”大讨论和思想教育工作,真正解决“不想改、不敢改、不会改”的问题;要向职工讲清政策,讲清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努力营造广大职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浓厚氛围,确保改革改制期间的稳定。
3、制定措施,研究方案,积极推进。各有关责任单位要对照今天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借鉴经验,结合实际,研究制订本单位改革改制的具体实施方案,方案制定既要符合政策,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又要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充分考虑职工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方案制定后要认真组织实施,认真研究改革改制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与集团公司相关部门沟通,积极稳妥,确保按期完成改制任务。
会议贯彻情况要于9月 日以局面形式报矿长办公室。
散会。
第五篇:煤矿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情况汇报
煤矿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情况汇报
自集团公司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开展以来,我矿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安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学习,深入宣传发动,严格规范操作,确保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稳步推进。尤其是多种经营改制工作进展较快,目前,“三清”工作已全面结束,改制分流实施方案已上报集团公司,为我矿全面完成改制任务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大宣传,统一思想,浓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氛围
思想通,事事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三分改制,七分思想”。只有把职工的思想引导到自觉参与改制上来,在全矿形成浓厚的改制氛围,才能推进改制工作顺利进行。为此,我们在加大宣传力度,转变职工观念,浓厚改制氛围上狠下功夫。一是层层召开会议。7月16日、17日集团公司召开扩大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后,我矿及时召开了各类会议进行传达学习。腾达公司以及各分公司(厂队)也都召开了各类会议,认真学习上级文件政策和领导讲话精神,通过召开会议进行层层宣传发动,统一了大家的思想,在全矿形成了“改革推进一切、发展解决一切、稳定压倒一切、素质创造一切”的共识,进一步坚定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加大舆论宣传。改革改到难处是观念,改到急上是金钱,改到痛处是人员,改到深处是产权。为切实解决干部职工“不想改、不敢改、不愿改”的思想,我们在全矿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知难而进”大讨论和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向职工大讲改革改制的必要性,大讲改革的政策措施、任务目标,大讲改革改制的重点、热点、难点;大讲改革改制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在广播电视上开设了专题栏目,经常性动态、跟踪报道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情况,全方位、多视角反映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最新动态。在矿内橱窗、公开栏和基层区队的会议室,张贴有关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方面的内容。制定下发了改制宣传提纲,定期印发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简报,并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对职工群众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大造舆论声势,职工群众对改制的认识和承受能力有了明显增强。三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改制工作涉及到改制职工的切身利益,也牵扯到矿上上下下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仅有大量棘手的具体问题需要处理,而是政策性很强,在哪个环节上做不好,都会影响工作的进度。为此,矿经常安排有关改制工作人员深入到基层改制单位,与职工进行面对面的座谈,详细了解改制单位的经营状况、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改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建议,把改制大政方针、有利因素、不利条件等,客观准确地向职工群众讲清楚、讲明白;对职工提出的带有普遍性、模糊性、思想性、政策性、利益性的问题,直接与他们进行交流,并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和分析,对职工反映的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政策解答和协调解决,确保职工意见得到充分反映、职工权益得到有效保护,职工理解改制、支持改制、参与改制的热情空前高涨,人人自觉写出了改制及确保稳定的承诺书,为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深入推进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强化学习,把握政策,确保改制工作规范操作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政策规定、上级文件精神是做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我们始终把学习文件精神和政策规定贯穿于整个改制工作中,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举办培训班和定期召开专业会议等形式,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各位职工代表和改制专业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上级关于国企改革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一系列文件规定,特别深入学习了中发[2002]12号、国家八部委[2002]895号、鲁政发[2003]62号等文件以及集团公司领导关于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讲话精神、改制分流总体方案和矿上的一系列改制文件措施,使所有参与改制的有关人员吃透了文件精神,把握了政策方向,为整个改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强化指导,严格把关,确保改制工作依法合规
为避免改制工作少走弯路,确保工作质量和进度。矿上制定了辅业单位改制进程表,安排经考办、工资科、财务科等业务科室骨干人员盯上靠上帮助腾达公司进行资产清查、人员摸底和补贴测算,并与腾达经营班子一起,结合主体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和改制辅业的实际情况,对每个辅业改制单位进行专题研究和策划,制定了《改制辅业三年发展规划的指导性意见》,及时调整并进一步突出了腾达的主营业务、主导产品,重新确定辅业的市场定位、质量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等,认真编制了相关经济预测指标。此外,矿领导还经常深入到改制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并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及时召开专业会议分析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且矿还多次邀请集团公司多经改制专业组到我矿进行督导帮助,确保了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目
前“三清”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比集团公司要求的期限提前了五天。《白庄煤矿腾达公司改制分流实施方案》(草案)已上报集团公司,审核待批。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涉及到国有资产的处置和职工的安置,政策性强。为确保整个改制工作合法合规,规范操作,我们对改制全过程进行了全过程、全方位监督把关。具体来讲主要把好了以下关键环节。
1、把好
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审议关。凡涉及到改制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改制的总体思路、模式、方案的设计、资产处置、职工劳动关系调整等都采取了个别酝酿、集体讨论、会议决定的原则进行决定,充分发挥集体指挥,避免决策失误。
2、把好资产界定工作。为确保改制单位资产、财务的真实性,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我矿组织财务、工资、经考办等部门对改制单位进行了清查内审,为今后资产评估、职工劳动预留费用的审核做好了前期准备。
3、把好职工经济补偿的测算关。职工补偿金的测算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这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是直接影响到整个改制工作的进程。我矿设计了严格细致的程序,如下发职工改制基准日前12个月的个人收入及补偿金确认数。由于准备细致、程序严密、规范操作、把关严格职工经济补偿的测算工作进展十分顺利。
四、大力扶持,稳步推进,确保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大的前提和思路是“做大做强是目的,精干主业是思路,主辅分离是方法,辅业改制是手段”,要求改制的辅业必须有效益活下来。为此,我们按照“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加大对辅业改制的扶持力度。一是解决遗留包袱。我矿大集体职工由于历史原因,没有及时落实大集体职工政策待遇,工资较低,矿上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解决了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为改制企业轻装上阵创造了条件。二是最大限度地转让国有资产。我矿从扶持支持辅业单位的角度,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尽最大限度转让于辅业相关的国有资产。矿对无帐有物的国有资产无偿划拨,有帐有物的从优划拨,对租赁国有资产提取完折旧的,进行无偿划拨。这样一来,为改制单位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及时结算辅业货款资金。矿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优先结算,确保了辅业单位生产急需,保证了各厂网点的正常运行。四是继续为辅业发展创造条件。对辅业的发展继续做到思想上重视,工作上帮助,发展上指导。特别是在解决给电厂配煤场地问题上,矿上领导矿领导积极牵头,农事办配合,争取解决了租赁15多亩土地的问题,还解决了运输交通工具等。以上这些政策的实施,使改制单位职工切实体会到,改制后辅业单位与矿仍然是一个相互之间紧密联系的大家庭,业务往来、互相帮助、相互依存、共同的发展的关系永远不会变,解决了改制单位职工担心“活不了、活不好、稳不了、管不了”的后顾之忧,确保了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为改制工作创造稳定的环境
为确保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矿长书记为组长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个综合组,四个专业组。辅业改制单位按照矿上的要求,相应地成立了领导机构,明确了各级领导干部的职责和任务,为改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地组织领导。在加强组织领导的的基础上,矿上研究制定了《白庄煤矿关于加快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意见》,矿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改制单位、改制单位与各厂队分别签定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目标责任书,实行了风险抵押金,并把改制工作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矿形成了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落实的责任保证体系,进一步增强了各级领导抓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紧迫感、压力感。好范文版权所有
改制是手段,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开展工作的前提。为此,我们把稳定工作作为改制过程中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先后研究制定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稳定宣传工作方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行了稳定风险抵押金和政工科室人员包单位、包厂点制度,随时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并在宿舍开设了改制咨询服务站,随时解答职工的疑难问题。特别是在整个改制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规定、程序办事,切实做到了不越位、不缺项、不乱许愿以及人为地添加工作程序,公开、公平、公正操作,认真履行“两会一公示”制度,保证了职工对改革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打消了群众对改革的疑虑,激发了群众改革热情,调动了广大职工参与改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了改制稳定工作。
各位领导、同志们,尽管我矿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离集团公司领导要求,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改制工作中,我们将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我矿实际,科学操作、稳步推进,有决心,有信心圆满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任务,为集团公司的大发展、大提高,做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