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德国什么才是行之有效的大学学习方法?
在德国,什么才是行之有效的大学学习方法?
在德国,什么才是行之有效的大学学习方法? 我4年前从汉诺威大学的电子系通讯专业毕业。首先我想简短地介绍一下电子系的上课和考试方式,然后再分别谈谈我的学习方法。
电子系的课程可以简单地分为大课(Vorlesung),专题实习课(Seminar)和专业实习课(Praktikum)。如果一门大课的考试形式是笔 试的话,这门课还会有专门的作业课(Uebungen)。考试的形式有笔试(schriftliche Pruefung), 口试(muendliche Pruefung)和实验课的口试(Kolloquium)。大家都读了很多年的书,上过大学,一定也积累了不少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果事实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就应该坚持,但如果你以前上大学时经常使出的是平时不学习,临时抱三天三夜佛脚这一招,即使它屡屡奏效的话,在德国恐怕这一招也不能对每门课都能起到杀手锏的效果。我想在此介绍我的一些学习方法,供大 家参考。总的来说, 我很慎重地对待每一次的考试,担心三次通不过 Vordiplompruefung/Diplompruefung, 就不得不中断学业。暂且不说考试成绩对毕业后在德资公司能否找到工作有影响,因为很多人想的是早点毕业,回国创业。1. 上什么课?
上什么课,要有一个学习计划。在Vordiplom时,学习计划还显得不是很重要,因为按照课程表
(Vorlesungsverzeichnis)来上每学期的课一般就不会错。但过了Vordiplom进入Hauptdiplom以后,课程就有了必修 课和选修课之分, 以修满学分为准,这时学习计划也因此显得尤其重要。至于怎么制订学习计划, 你可以参照 ETV(Elektrotechnischer Verein)出版的学习指南(Studienfuehrer)。
2.怎么上大课?首先当然要认真听讲, 遇到问题,及时提问, 不要以为只有你一个人不懂, 不懂的人其实大有人在,况且教授为了消除大家提问的心理障碍经常会说: Es gibt keine bloede Frage, Es gibt nur bloede Antwort(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愚蠢的回答)。如果你提了问题,教授的回答却不能让你满意的话,或者因为你自己的德语不够好听不懂教授的回答,或者因为教授暂时不愿在 你的问题上过于纠缠而影响课程的进度,你也一定要在课堂后找教授把问题搞清楚,说不定教授因此对你留下好印象,在考口试的时候对你手下留情。反之,不把重要的问题搞清,会因此留下后遗症,影响后续章节的学习。
3.怎么上作业课?课前独立完成作业,把遇到的问题记下,带到作业课上。如果你的问题刚好也是助教准备要澄清的问题,那当然好,你在听讲时也能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如果不是,一定要提问,把问题搞清楚。
4.怎么考笔试? 其一,是要有足够的准备时间,或长或短,因人而异。就我来说,在每门考试前1-2个月我就已经开始复习了,时间看上去似乎很充裕,其实因为要打工是会占去 一些复习时间的。其二,是到ETV去借往年的考卷(一般附有答案)来复印,尝试独立完成上面的题目。不管是遇到了难题还是对问题的答案不理解都要记下,然后去找负责答疑的助教(Mitarbeiter)。他们一般都给你们上过作业课,在固定答疑的时间你可以带上问题去找他。其三,我们专业的考试一般都题目量大,时间少,所以在考试的时候首先要快速地浏览一遍考卷,对每道题目的难易程度和验算是否繁琐要心里有数,然后先做容易的后做难的,先做简单的后做繁琐的,这样你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出你的最高水平。
5.怎么考口试? 从ETV你可以借到往年考试的记录(Protokoll)。这是一些有爱心的同学在考完口试后根据回忆记下的问题和答案。虽然我们不对在考试中出现记录上同样的问题抱有幻想,但这些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对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获得大概的认识。这样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既不钻牛角尖,又不走马观 花。在进入考试地点后,要和主考的教授和助教打招呼,有的教授会和你聊几句,问你读什么专业的,想不想到他的研究所写学习论文(Studienarbeit)或毕业论文(Diplomarbeit),你要有思想准备。在考试中,你如果对教授提出的问题本身不懂,要及时提出,可以请教授重复或者解释一遍他的问题,这丝毫不会影响你的考试成绩,相反你如果对一个不知所云的问题贸然回答,却很有可能是错的。最后我想提醒你很重要的一点,不要因为自己德语还不太好,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吞吞吐吐支支捂捂,教授很有可能就认为你在猜答案,认为你不懂!相反,如果你放开胆子,充满自信地回答,教授能从你的片言只语中就能判断 出你懂不懂这个问题。
6.怎么考实验课的口试(Kolloquium)?
ETV一般都没有实验课口试的记录(Protokoll), 我不知道为什么,也许大家都认为实验课的口试太简单,不值得费那个力,也有可能是大家不重视。我倒是不敢掉以轻心,毕竟实验课的口试成绩也会列在毕业总评成绩之中。在考试前我会把实验课本以及实验报告从头到尾看上两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里面提出的一些问题,该理解的要理解,该牢记的要牢记。
第二篇:摘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摘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学习语文,要讲究方法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摘抄。
摘抄,是读书笔记的一种,我很喜欢用这种方法。摘抄的时候,我把它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收集、摘抄、分类。
我摘抄的内容五花八门,来自各种不同的报刊、杂志,比如《文摘报》、《中学生学习报》、《作文导报》等。只要这些报刊一到,我就把它们收集起来,收集到一定的数量,就着手准备摘抄。
面对自己收集好一大堆资料,我并不是见什么抄什么,而是把我认为有利于语文学习的那些东西抄下来。摘抄的时候,不能光动笔,同时还要动脑筋思索。体会,否则就不能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摘抄下来的内容杂乱无章,没有头绪,这就需要分类。我分出的类别有:格言集锦、名人事例、写作精华、社会广角等项目。经过分类后,内容就显得有条不紊,用的时候也便于查阅。
一个摘抄过程结束以后,又开始收集资料,为下一个摘抄做准备工作。
我经常使用摘抄这种学习方法。摘抄时,仿佛自己置身于姹紫嫣红的百花园里采集着“花之精英”。闲暇时翻翻看看,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摘抄,使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语言,增长了知识,写作的时候,信手捏来,左右逢源。不
仅学习语文能够使用摘抄的方法,学习其他资料,如历史、政治等,也可以使用,而且同样是你受益无穷。
第三篇:学起来;行之有效的二十种经典学习方法
学起来:行之有效的二十种经典学习方法
许多老师、同学、家长在学习过程中矛盾突出,产生很多疑问如何兼顾身体、学习与自身素质的提升等问题,最佳的选择就是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本人结合前人和一线教师优秀教学经验,推荐以下20种行之有效的经典学习方法:
1、重点学习法
就是对所要学功课,从第一章开始,直到最后一章,每一章的重点予以明确,并进行深入理解、反复记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2、系统比较学习法
就是依次对每章的内容分章、节、目、条、具体对应性内容知识进行整理,做到心中有全局,同类(比如特点、原则、性质、分类等)各章节之间相比较,本质区别搞清楚,以加深理解,牢固记忆。
3、自问自答的验效法
即在基本内容大体掌握,重点难点皆明确的基础上,自己出题目,或按书中已出的测试题目,转抄单列在纸上,自己做答,然后核对检验理解、记忆掌握的程度。不会的再下功夫理解记忆,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4、相互问答法
即同事或亲朋好友在一起学习时,在基本内容已经掌握的基础上,可以采取甲乙相互提问的方式,答的不对、不会的问题记下来,再学习。
5、顺序温习法
学习时间充裕、学习内容已基本掌握的自学者,可以离开书本,逐章节从头到尾的温习记忆。可将内容按节、目整理,整理不下来的部分,再下大功夫去学。由于有顺序概念,大脑识别系统容易形成逻辑,加强记忆理解,可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6、理论联系实际法
就是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解决或解释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人生经历和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的现实问题,或将理论方法应用于实践,检验其效果的学习方法。如学知识产权保护法时,分析现实企业中跳槽者带走技术或管理方法,算不算盗窃商业秘密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学习会计知识时,看现在企事业单位的账目与此是否相符,会计知识是否适用于企业等等。
7、案例学习法
即用学到的知识,结合案例,减少学习的枯燥感,增加对知识的效用性认识。
8、讨论式学习法
即多人在一起时,在对某一章节内容基本熟悉的基础上,对其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应用方法进行充分讨论,集思广益,不仅可加深理解,而且开阔思路,增加实用知识,培养知识的系统能力和演讲能力。
9、研讨式学习法
即组织自学者或自学者自发地结合起来进行讨论,例如讨论在当前市场竞争国际化的时代,还有哪些国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比如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失业率走高、生存环境不断恶劣、战争和冲突不断、南北差距拉大等问题的严重性产生的根源及对象,用哪些相关理论来解释、解决等等。这样,自学者就可以掌握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理论知识最前沿的创新东西,从而大大开拓视野,提高自学者的素质。
10、自我挑战法
即根据自己学习基础等特征,设计出适合自己的学习、学习提高计划及素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等涉及领域的深度计划,从而增加需求渴望感和紧迫感。
11、目标学习法
教学内容是由许多知识点构成,由点形成线,由线完成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构成彼此联系的知识网。因此明确目标,就要在上新课时了解本课知识点在知识网中的位置,在复习时着重从宏观中把握微观,注重知识点的联系。另外,要明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应该掌握的层次要求,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不同层次,最重要的就是明确学习重要目标,即知识重点。有了目标能增强我们学习的注意力与学习动机,即为了这目标我必须好好学习。
12、问题学习法
带着问题去看书,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目的明确,这既是有意学习的要求,也是发现学习的必要条件。问题学习法就是强调有意注意有关解决问题的信息,使学习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问题学习法要求我们看书前,首先去看一下课文后的思考题,一边看书一边思考;同时,它还要求我们在预习时去寻找问题,以便在听课时在老师讲解该问题时集中注意力听讲;最后,在练习时努力地去解决一个个问题,不要被问题吓倒,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你进步的过程。
13、矛盾学习法
矛盾的观点是我们采用对比学习法的哲学依据因为我们要进行对比,首先要看对比双方是否具有相似、相近、或相对的属性,这就是可比性。对比法的最大优点在于:
(1)对比记忆可以减轻我们记忆负担,相同的时间内可识记更多的内容。(2)对比学习有利于区别易混淆的概念、原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对比学习要求我们把知识按不同的特点进行归类,形成容易检索的程序知识,有利于知识的再现与提取,也有利于知识的灵活运用。
综观中学课本,可比知识比比皆是,如政治内容中,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制、物质与意识、和平与发展等等;如语文学习中,复句与单句、设问与反问、比喻与借代、记叙与议论、实词与虚词等等;如数学学习中,小数与分数、指数与对数、奇函数与偶函数、平行与垂直等等;如化学学习中,金属与非金属、晶体与非晶体、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酸与盐等等。对比学习法不仅可以用于同一学科内的学习,还可以进行跨学科比较,如学习政治可用语文中的句子分析法来分析政治概念,如在学习习近平现代史中的民族解放运动时,又可以利用政治有关民族的基本观点,学习自然学时,可回忆一下有关语文课本中的有关科学家的传记文章,也可结合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进行学习。
14、联系学习法
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因此,知识之间同样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我们把联系的观点运用到学习当中,会有助于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新知识就要想到旧知识,想到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不能迷信权威,克服定势思维。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发挥右大脑的作用。如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二次革命发生在1913年,护国战争发生在1915年,护法战争发生在1917年,这四个历史事件依次间隔二年,只要记住这两个历史事件的逻辑顺序,知道其中任何一个事件的年代,就可以联想,推算出其它三个事件的年代。这是联想记忆法。
15、归纳学习法
所谓归纳学习法是通过归纳思维,形成对知识的特点、中心、性质的识记、理解与运用。当然,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来说,归纳学习法崇尚归纳思维,但它不等同于归纳思维本身,同时它还要以分析为前提。
归纳学习法指的是要善于去归纳事物的特点、性质,把握句子、段落的精神实质,同时,以归纳为基础,搜索相同、相近、相反的知识,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识记与理解。其优点就在于能起到更快地记忆、理解作用。
16、缩记学习法
所谓缩记法就是要尽可能地压缩记忆的信息量,同时基本上又能记住应记的内容。比如有要点记忆法、归纳记忆法、意义记忆法,都属压缩记忆法。每段话有明确要点的自然用要点记忆法,如果没有就要经过归纳形成要点后进行记忆。而归纳的最主要方法以意义为依据。可见,记忆以要点为基本单位。也可理解为以中心思想为单位。记住了要点并不是要放弃其他内容,而是以对其他内容的理解为前提,它可极大地增加记忆的信息量。
17、思考学习法
孔子提倡学习知识面要广泛,并且强调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深入进行思考,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只是读书记诵一些知识,而不通过思考加以消化,这只能是抽象的理解,抓不住事物要领,分不清是非。
18、合作学习法
同水平差不多的人一起学习,就有了一个学习伙伴,更何况每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水平高于你的人一起学习,他就是你的老师,你自然可以学得许多东西;同水平低于你的人一起学习,你是他的老师,我们常说“教学相长”,你同样可以学得许多东西。当然,合作学习并不是几个人的简单相加。
有5个要素是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这些要素是:
(1)积极互赖,指的是学生们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2)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
(3)个人责任,指的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4)社交技能。
(5)小组自加工,小组必须定期地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温情与信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技巧与策略,学会有效地表达自我。在学习交往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
19、循序渐进法 我们在学习中有一个误区,认为只要肯花时间,多做练习,学习成绩必然进步。其实不尽然。虽然量变的必然结果是质变,但并不能说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试想,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花得时间不多、练习量不大为何能有明显的进步呢?这就是一个效率问题。在经济学上我们常说企业要发展,必须要采用集约型增长方式。学习也是如此,不能盲目地投入精力。这首先要做到循序渐进。有的同学一心求快,不考虑自己的水平,拿到书就看,拿到练习就做。20、续发展法
中小学是打基础的时候,要文理兼顾,还要重视劳动技能、体育技能的学习,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审美情趣等等。当然,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平均发展,对自己的兴趣、特长应该发展,为此,应围绕其中心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向纵深发展,培养自己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自己科学献身精神,使自己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首先是观念上的要求,只有这样的学习观,才会有这样的学习方法。有了这样的学习方法,才能根本上消灭死记硬背、盲目崇拜倾向,重视其他科学的有效方法。每个人都会有许多学习方法,这些方法构成了自己的一个学法体系,因此,只要优化了自己的学法体系,必定大大提高学习效果,使学习真正快速有效。
第四篇:历史课堂上怎样的学生活动才是行之有效的[范文]
历史课堂上怎样的学生活动才是行之有效的
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课堂上出现了许多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活动便是历史课堂上经常可以见到的方式,这种课堂形式的采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也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日常教学课堂中,一些教师由于过于重视新的学习方式,不明确自己的角色意识,使课堂讨论更多地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甚至出现了过多、过频利用课堂讨论的局面,用“满堂论”代替了“满堂灌”,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那怎样合理地组织学生活动,我认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精心设置题目
题目是课堂讨论成功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题目要新颖有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题目要具有价值。
二、把握活动时机
在课堂讲授和练习过程中,难免有学生对某些内容发生理解偏差,见解分歧,教师应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对一些普遍性问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甚至展开争辩。然后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统一见解。
三、追求“活动”实效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往往一宣布讨论或者是探究开始,学生便开始大声讨论。在课堂上,你根本听不到学生在说些什么,说的内容与学习有关还是无关。讨论一段时间以后,教师再问几个问题,算是结束。有的学生搞“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故作沉默状,有的“你争我夺”,谁也不听谁,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实质上没有认真思考,更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因此,课堂学生要讲究实效,追求最佳的讨论效果。
第五篇:浅谈大学学习方法
浅谈大学学习方法
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B1101万娇学号:1013110119手机:***
浅谈大学学习方法
从我们读初中开始,作为长辈的老师们就以这给我们灌输一个理念: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赋。此话诚然很有一些道理,但更多的,在我现在看来,真正能够使我们成功的,并不是所谓的汗水。而在与天赋与方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举一个例子,同样是在一个班级里学习,花同样的学习时间,用同样的教材和资料书,偏偏得出来的却是天差地远的成绩,你可能刚刚到及格的边缘,而他呢,几近满分。你可能会感叹,他真是天才!其实这是不完全正确的观点。固然,我并不否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的学习能力是与他在这方面的天赋有所关系,但天赋绝不是唯一因素。方法和思维也是能够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方法是除了天赋和勤奋以外,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因而方法正是我们所要讨论与学习的。开学两个多月,上了7节思修课,对大学的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通过老师的博文,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大学读书,笔记是十分重要的。大学笔记的真正用途只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是补充听课时的记忆,任何人在接受知识的时候由于受新知识量或新知识难度的影响,大脑能够完整记忆下来的东西是有限的。这样,笔记就成了唯一可以帮助自己完善记忆的最还途径;其次,大学笔记应该是指导大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参考目录”或“指导目录”。第三,大学的笔记,实际上应该是今后科研方向的参考范畴,无论今后是选择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还是确定今后研究的方向,笔记都可以为你提供很好的参考,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把自己四年听课中老师所讲的学科前沿问题都记录下来。第四,大学笔记形成读书指导目录后。可以让你通过上网或借阅图书后的努力,巩固课堂所听讲的问题,同时形成对听课的巩固和对知识视野的进一步拓宽。我以为,大学笔记就是我们这些后来者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行走时的“巨
人的肩膀”。因此,我们无意中所记下的大学笔记,就是我们在大学听课的同时为自己搭建的一个面向未来发展的平台。我以为,在大学中听课,大学生的笔,应该几乎是是不停的。听出什么就记录什么!
在大学期间听课是和初、高中时代的听课完全是不同的。读大学,是不可以沿用在初、高中时代的的听课方听课的!因为听初、高中时代的课,我们所要达到的听课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掌握各种基础知识以备高考之用。初、高中时代老师所讲的课程,都是人类已经既定了的文化知识,而大学阶段的教学目的和学习目的则已经完全不同了。我认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在大学的听课过程中,至少应该能够听出以下这十五个方面的内容,才是一位合格的大学生所应该掌握的在期间听好大学课程的基本原则:这些内容是:
一、听出学科属性。学科属性,是一个学科区别与另一门科学的性质差别点,也是某一门科学特有的本质所在。区别不出一门科学的本质属性,你的认知、理解、思维、判断乃至应用就都会出现巨大的偏差,进而影响到你的学习效果和知识能力掌握与运用;
二、听出学科体系。大学听课,由于大多涉及到对某一门学科理论的整体认知,因此,听课中能够听出学科体系,就应该是我们的学术修养的基本要求;
三、听出学科范畴。不同的科学门类或不同的学科构成,是有自己独特的内容空间和方法论空间的;
四、听出学科特质。学科特质,是一门科学独具的内容魂魄。学科的特质,大多潜藏于学科的框架范畴中,迥异于相邻科学又独兀与思维园囿;
五、听出学科前沿。学科前沿,是指该门科学研究的前哨景观。包括学术界专家学者们对该学科核心问题、热点问题、理论焦点问题、方法论问题等等所做的最新的研究结果、状况等等信息;
六、听出学科研究热点。“学科研究的热点”,也大多是学科研究的“焦点”或敏感处,通常说来,任何一门学科理论的发展,在不同时期都会形成热点问题,这些热点可以缘起于学科理论括结、内容理解、应用矛盾、理论创新或学科方法论等等,但是,无论是因何而生的热点问题,都应该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所必须关注到的;
七、听出学科“疑点”。学科疑点,也大多集中在学科争议点上,由
于人们对学术问题的个人认知和思考的视野、角度、方法以及观点、立场不同,出现有争议的地方是所有学科的研究中都会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基本是由于研究者的立场、观点、方法引起的,也可以是后来产生疑问的人的认知理解造成的。;
八、听出学科方法论。学科方法论,是哪一门科学都普遍的存在的思维问题。方法论事实上是研究者思维物化的产物。;
九、听出学科价值。学科价值,是一门科学对社会或人类的意义所在;
十、听出学科边际。学科边际,是一门科学与另一门科学的边缘界域所在,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边际问题常常困扰着太多的学者,自然也是大学生常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弄懂了学科的边际,就容易区分出学习和研究的分界限,是学习或研究进入集约化的状态,同时也会是自己对学科理论与实践的深度把握大有裨益;
十一、听出学科流派。学科流派,是学术研究或学科理论见解中具有共同倾向性观点的一种共象表现形式。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中所见的情景颇多。流派,可以是一群人的有意识的共同意志性行为结果,也可以是一些陌生人群无意识的行为所致。但无论怎样,科学活动中的流派现象是会永远存在的。认知和把握科学研究中的流派,可以集约自己的认知空间,简化读书的时间与对象的选择、,同时也会给自己深度认知和掌握理论知识、把握理论体系、识别理论焦点、促成自我规律性认知带来极大的效益;
十二、听出学科发展趋势或趋向。人类的科学总是随着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在发展着的,人类科学发展中的创新与扬弃几乎是并行的,那么,大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必须能够听出一门科学的发展趋势与发展趋向;
十三、听出学科始源与参考对象学科始源。在大学听课中,关于学科始源的认知与考察不仅是必要的、必须的,而且还应该是充分的和深入的,因为就现行科学而言,任何一门科学的既往史都是在不断地经受着历史的变迁、人们认知的深化、人类能力的提高等等动态因素影响而呈现出巨大变异的;
十四、听出学科“可拓点”、“再生点”或“创新点”。所谓可拓点,就是指该门科学理论或实践体系中的残缺的地方或不完善、不完备的地方;所谓再生点。就是该门科学理论和实践的成长不足之处或研究不深部分;所谓创新点,就是指该门科学的理论或实践完全空
穴的部分;
十五、听出学科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这“三点”。“重点”某大学学习中的学科“重点”,不仅仅是指对考试来说的“重要之点”,而是指该门科学理论的核心问题之处。它可能被作为考试的“重点”,也可能不是考试的“重点”,因为对高等教育来说,某一学科理论的重点最大的意义不在于是否“背”下,而是是否在应用中娴熟地把握。所谓“难点”,也不是记忆的难点,而是操作或应用该理论时的不好解决或不容易操作之点。至于说到“知识点”,这就大学学习而言,已经没有了多少目的属性的价值和意义了。总而言之,在大学听课,必须建立其全新的听课理念和听课目的。沿用初、高中时代的听课方式听课,不仅会矮化“高等教育”的形象,而且会影响到大学生最终的自我发展与完善。
在大学的学习,必须要做到的就是有心,要做一个有心人。想学就要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认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