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叙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申报书
《叙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申报书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
“叙事”本是以小说为主的叙事文学的主要元素和文艺手法,社会科学中的叙事研究借鉴了文艺理论中的相关理论。叙事研究又称故事研究,是一种研究人类体验世界的方式,它体现出人们对生活故事的重视和对内心体验的关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式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它以实例讲述和对话构建的叙事方式,诠释日常生活中隐含的深层意义,将思想政治教育事件转化成诗意化的教育叙事文本。教师以平等身份与学生互动,通过对话与理解指导大学生以诗意的眼光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所蕴涵的丰富价值,引导大学生将其内化为本体的思想和观念,让大学生在生活体验、感悟和诠释的中实现“诗意地栖居”。
正如教育叙事研究先驱丁钢教授所说:“叙事探究作为在科学与人文这两极之间的一个中间道路,已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核心学术话语方式。其对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把有关生活性质的理论思想引入到活生生的教育经验之中,并通过生活(如教与学)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
1、叙事理论的渊源及教育叙事研究的发展。西方现代叙事学于20世纪30年代首先在文学研究中得到了初步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进入了结构主义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后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兴趣伸展到了非文学领域,并广泛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叙事研究被作为教师的研究方法运用于教育领域,也正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是由加拿大的几位课程学者倡导的,他们认为“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的最好方法,是说出和不断地说出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国学术界在20世纪80年代就将目光投向叙事学,在20世纪90年代更兴起了叙事学热。华东师范大学丁钢教授主编的《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集刊注重叙事理论和本土教育实践相结合,在教育叙事研究方面起到了先导和推动作用,在教育研究领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2、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现状。丁钢教授认为“教育变革的真正‘秘密’正隐藏在日常教育经验之中,并且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也在不断地赋予教育变革以真实的意义”。闫艳(2008)探讨了叙事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意义:“在生命叙事过程中, 鲜活的故事蕴涵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问题, 包含生命意义的情境展现在说者与听者面前, 形成了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场”。徐燕(2007)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叙事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有其鲜明的研究特点,能够弥补其他研究范式的缺陷,因而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研究方法。南京师范大学的魏善春(2009)指出借用教育研究中叙事行动研究的思路,倡导辅导员通过自我叙述来反思个体的教育职业生活,并在反思中改进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使辅导员从教育研究和生活研究做起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并进一步完成从“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人才的转变。
3、国内有关研究的不足。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形成了许多有启发意义的成果,然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内容建构方面认识不足,研究成果系统性不强。
叙事学的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拼凑,要想获得预想的成果并不是很容易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内容方面,已有什么,缺少什么,要一清二楚,而且对相邻学科的内容要有所涉猎,有所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很有意义,但困难很大,相关的各项研究真正深入的不多。
(2)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实施途径方面研究不够深入,研究成果实践性不强。
目前已有的成果基本停留在叙事文本收集的层面,对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资源缺乏足够的探索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就事论事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通过不断探索,把握思想和实践是如何发生和进行的,使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经验获得重新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将这种诠释反馈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当中。
(3)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载体研究与其实际应用相比严重滞后。手机飞信、博客、微博、QQ群等信息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提供了一个不断相互影响的有效载体,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便捷的相互沟通和理解的途径。目前,对这些教育叙事载体的利用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停留在工作经验和生活体验交流和共享的阶段,研究者没有将提升到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视野中。
(4)以大学生群体对象为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更加不足。目前,教育叙事研究已然成为教育界的热点,但涉及大学生群体对象的相关研究较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既是研究方法,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有利于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大学生个体生命的经历、经验与感受的弊端,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平等身份,以叙事实现互动,有利于大学生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是人本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探索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社会变迁和人们思想变化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新要求。这一要求不但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视个体生命自身的经历、经验与感受,不顾其现实生活感受而灌输抽象的价值规范与道德原则,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弱化。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是从教育的自身特征出发,主张将生活经验世界推向前台,通过对经验事实的细致描述和深度诠释,呈现实践视野中的教育意义。在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中,生活经验世界是主线,宏观理论世界是伏线,重在关注教师和大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呈现和成长,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生活、走进心灵。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强调从以获取灌输标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大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从而建立一个旨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全面发展的人本体系。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了全新的生活语言风格的研究文本,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容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通过教育生活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其本质在于寻找一种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话语方式,为普通教师和大学生提供一种能让他们参与进来的生活语言风格的研究文本。思想政治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用适当的话语和理论方式去呈现它,教育叙事是更为合适的方式。这是因为,日常生活领域里的人群、事件与感受只能借助于叙事语言才能表达清楚。教育叙事研究的考察对象是教育经验和现象,叙事语言使普通人能够参与进来,并依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对叙事文本进行评价。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有利于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强调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指出了实践的重要意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解和解释,目的是为人提供经验,提示隐含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在研究路径上更多地关注日常教育经验和实践方式,通过有关教育经验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及文献分析等研究文本,来逼近经验和实践本身。
(三)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密切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路线”,有利于增强其实效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最大的弊端在于过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严密性、逻辑性,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对象生活的联系,研究对象群体或个体的教育经验和感受被过滤,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被抽空。个体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被强行纳入到宏大的社会历史目标中,忽视了个体的内在体验与感悟。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给人们提供了教育和传达思想的有力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摆脱了原有的灌输式和说教式的困境,将思想政治理论引入鲜活的叙事之中。“对话”与“理解”,让教师和学生实现“诗意地栖居”,使受教育者远离虚幻的道德生活,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与大学生的心灵互动,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的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用适当的方式去呈现它。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谛正隐藏在日常教育经验之中,并且教师们的日常教学实践也在不断地赋予教育变革以真实的意义。叙事研究又称“故事研究”,它更多地关注日常教育经验和实践方式,通过有关教育经验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及文献分析等,来逼近经验和实践本身。叙事研究使普通人能够参与进来,使用普通人习惯的生活语言,并依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对叙事文本进行评价,并与文本中叙述的事实进行对话。这为普通教师、学生提供一种能让他们参与进来的生活语言风格的研究文本。这种生活语言风格的研究文本不仅是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的教育方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是提升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的途径。
3、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的变革。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教育效果的评价,其次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实效的评价。在叙事研究的整个评价过程中,着重考察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而不是对知识的硬性记忆。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结合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撰写论文等方式。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大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叙事研究的这种评价结构能够是教师准确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从而形成具有实践指导性的教育反馈,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手段。
第二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
附件
1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专项)
2014课题指南
一、重点课题
1.中国梦宣传教育与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及其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2.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研究
3.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
4.高校实践育人的核心、思路、内容、方法和渠道研究
5.当代大学生思想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
6.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标准研究
7.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及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研究
8.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及教育对策研究
9.网络话语权与舆情引导策略研究
10.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管理模型研究二、一般课题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1.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合力机制研究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取向与趋势研究
3.社会主义核心观认同教育研究
4.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5.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路径和实效性研究
6.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
7.80后与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特点及教育对策的比较研究
8.中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9.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0.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研究
11.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1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1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研究
15.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研究
16.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工作研究
17.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研究
18.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
19.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研究
20.大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及应对案例的研究
(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1.学生工作系统教育管理资源整合与优化研究
2.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3.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路与方法研究
4.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大学生学习过程管理研究
6.大学生班级建设研究
7.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研究
8.新形势下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研究
9.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研究
10.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11.学生管理工作人本化研究
12.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13.学生申诉“零成本”与防止学生申诉权“滥用”研究
(三)学生资助工作研究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研究
2.新形势下兼顾公平与效率的贫困生资助新模式研究
3.国家助学贷款还贷工作管理模式研究
4.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研究
5.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6.大学生资助与成才关系的追踪调查研究
(四)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1.新培养机制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2.提升研究生德育工作质量有效形式与长效机制研究
3.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思路与方法研究
4.研究生园区文化特色及体系建设研究
5.研究生班级建设研究
6.研究生安全稳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7.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研究
8.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新方案效果评估研究
9.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作用的机制研究
(五)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研究
1.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2.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其特点研究
3.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4.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模式研究
5.新形势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研究
6.高校教师的文化修养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7.高校课程建设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8.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文化素质新元素及其教育途径与方法研究
(六)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研究
1.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与对策研究
2.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研究
3.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标准研究
4.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协同配合研究
5.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影响机制研究
6.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策略研究
7.辅导员培训内容与培训模式创新研究
8.辅导员工作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9.信息时代辅导员工作方法研究
10.辅导员职业倦怠及其克服研究
11.加强辅导员师德建设研究
12.辅导员团队文化建设研究
13.辅导员专家化的成长动机与辅助条件研究
注:课题申报人应根据本课题指南申报课题,也可根据工作实际自行拟订课题研究方向。
第三篇:2010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指南
【大学生电脑主页】—— dxsdianano.com友情提供,欢迎您的访问!2010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指南
一、战略课题
高校学生工作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研究
高校学生工作精致化模式研究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瓶颈及其突破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宗教在当代青年学生中传播的内在机理研究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二、重点课题
重大政治活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影响研究——以60周年国庆游行为例
基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 首都高校学生工作史研究(可滚动连续几年展开研究)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支撑关系研究
中外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比较及中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发展趋势研究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效果评估体系建设研究
首都大学生生命观状况调查研究
北京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北京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高校基层团学组织现状研究
两年制硕士成长现状和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策略研究
民族突发事件与民族院校校园预警、应对机制构建研究 首都大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调查研究
首都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首都大学生生活方式调查研究
首都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研究
首都大学生流行文化调查研究
大学电脑主页 —— dxsdianano.com —— 大学生的百事通三、一般课题
适用于中国高校的心理咨询方法研究
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职业发展研究
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与精神科医院合作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模式研究
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督导模式研究
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管理研究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高校学生工作“双肩挑”与“专职”工作模式的对比研究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心理状况调查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挂职锻炼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色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经典叙事研究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参与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究 高校研究生政治敏感度调查研究
高校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模式研究
研究生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网络时代“文化反哺”现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90后”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组织研究
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行为模式及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虚拟人格”与社会“现实人格”统一性研究 校园“网络暴民”问题调查
从“BBS到开心网”--看大学生网络行为方式的演变 “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研究
大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研究
北京地区高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难点及对策研究
学生信息员队伍建设及作用发挥有效性研究
民族院校学生社团现状和管理模式研究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学生骨干队伍培育研究
“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调查研究
艺术类专业学生特殊心理特点及教育应对研究
地域文化差异对大学生同学关系适应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负性情绪认知机制研究
“90后”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研究
大学生专题式通识教育研究
北京生源大学生与京外生源大学生思想行为比较研究 北京地区高校学生家庭环境对职业认同影响的研究 弱势群体家庭对学生人格影响及对策研究
面向困难学生群体的校园支持系统建设研究
特色院校的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重大历史事件对学生人格培养的影响实证研究
对“后奥运时代”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思考 如何促进毕业生到民营与中小企业就业的认识研究
国家重大纪念和庆典活动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红色短信进手机”探索研究
校园民族宗教节日活动管理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与意识形态认同的共生性研究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四、支持课题
请高校一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结合工作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某种现象等自行拟题申报。
第四篇:河北科技大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指南
附件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指南
1、当代大学生基本思想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
2、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特征研究及管理对策
3、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
4、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及心理教育研究
5、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教育引导研究
6、大学生心理危机个案追踪研究
7、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调查及教育研究
8、高校班级建设的现状与趋势研究
9、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研究
10、学生资助体系和机制研究
11、当前我校学生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安全稳定机制研究
13、学生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14、大学生党团组织建设
15、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实践
17、信息化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的建立
18、文化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19、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整体优化研究
20、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21、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状况跟踪研究
22、辅导员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23、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24、学生就业工作机制和评估体系研究
25、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第五篇: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指南(定稿)
附件1:2009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指南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
2、当代大学生基本思想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
3、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
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整体优化研究
5、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6、大学生心理危机个案追踪研究
7、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8、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体验式教育的设计与实践
9、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10、研究生与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衔接研究
11、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状况跟踪研究
12、辅导员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13、解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途径思考
14、高校班级组织的现状与趋势研究
15、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调查及教育研究
16、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及心理教育研究
17、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18、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社会学分析研究
19、学生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20、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特征研究及管理对策
21、信息化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的建立
22、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教育引导研究
23、学生就业工作机制和评估体系研究
24、学生资助体系和机制研究
25、当前我校学生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6、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安全稳定机制研究
27、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