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教学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习惯和能力,用敏锐的眼睛捕捉灵动的信息,填补语文课堂教学的空白,发挥语文的社会应用价值。语文实践活动为此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我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对片面强调知识掌握忽略情感价值的语文教学进行了反思,对教育培养目标与发展方向进行了重新审视,对封闭性学习进行了调整,大胆拓宽语文教育的渠道,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革新,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积淀丰厚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语文实践活动与新知识的探究对接
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的基础,动作是联结主客体的桥梁和中介。只有儿童自己亲历地、自觉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针对低年级的识字教学难,我尝试着设计了一项“识字剧场”的趣味游戏,借助丰富多彩的形式,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识字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扩大识字容量,一改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具体的操作方式是:一名学生戴上“亻”的卡片就成了部首“亻”,其他学生可以戴上“主”“子”“木”等偏旁,然后让学生蹦蹦跳跳去找朋友,由两名学生说出他们共同组合的字的读音,并组词造句,由其他学生当裁判,读音和一个词分别定义为找到一个朋友,最后谁找到的朋友多谁就获胜。条件允许时可让学生把这些词串连起来编故事,在故事中凸显构字规律,在游戏中识字,学生感到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记忆深刻。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生识字量的增加,“识字剧场”的活动方式也相应不断调整。
制作教具活动,具体做法是:在学习需要教具的篇目之前,我都要求学生通过认真预习,根据课文内容制作教具,如可以是泥塑、剪纸、插花,亦可以是玩具、模型,甚至是画画,学生精心制作的过程,就是对课文深入理解的过程,就是再创造的过程,可谓是一项既动手又动脑的理想活动。
二、语文实践活动与积淀语文基本素养对接
伟大的教育先行者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学校,社会即生活。教语文必须有大视野,学语文必须有大时空。我们做教师的,心中想的,手中做的,都应为孩子们着想,随着学科间壁垒的消除,学科间知识的融合,我们有责任创设大学科学习的实践平台,引导和帮助学生学好语文,增强语文素养。如教学《秋天的画》一文时,课前我就带着孩子们走进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让孩子们看秋风吹拂的山丘黄草层林尽染的秋色,去看红彤彤挂满枝头一眼望不到边的苹果园,去看雪白一片呲牙咧嘴笑的秋棉――回到课堂,让孩子们畅谈自己眼中的秋天,然后学习课文。不经意间,学生已将感性认知与抽象文字符号链接在了一起,将具体形象的事物与生动丰富的语言融为一体,升华了学生们的审美情操。
三、语文实践活动与课内知识的延伸对接
针对课堂掌握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拓宽学习氛围,获取相关知识,又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和孩子们开展了趣味横生的“课本剧场”活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这样的文章适合于学生表演,课外的一些读物中也有适合学生表演的作品,我精心将这些文章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分别担当不同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高年级的学生也可让他们自己动手改编,改编时可让学生合作亦可独立,并且组织学生对学生作品进行评比,选定评议结果最好的作品拿来表演。改编的过程就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就是学生内化再建构的过程,凝练的是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再如学习《穷人》一课小结时,我引导学生说:如果将《穷人》拍成电视短片,假如你是导演,你将设计几个主题画面,每一个主题画面将如何布景,如何渲染气氛。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一条条一桩桩活脱脱展示出一个准导演形象。
我还组织学生开展“错别字门诊”活动。具体做法是:在每一个单元结束时,由学生组成诊疗专家组,把本单元的易错字重点写字找出来进行听写,诊断后升华提高;在学生作文完成后,也由学生组成医疗组对每一篇文章的字词进行逐一会诊,并帮助文章作者医错疗伤;我还组织学生去街头巷尾寻找错别字,然后说服别人改正,再以此来丰富日记内容,可谓一举多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交流合作,把运用工具书当作了必然,辨识错别字的能力大大加强,这比空洞的说教,反复的训练更直观,效果极佳。
四、语文实践活动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对接
语文学习的要旨在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实践活动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应用在各门学科中学到的知识,发挥他们的兴趣特长,不仅使活动开展得活泼,还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转化和拓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完善个性品质,提高综合素质。如小导游活动,学习完一组课文《长城》、《桂林山水》、《林海》、《迷人的天山牧场》后,组织学生开展“祖国风景名胜知多少”的导游实践活动。1.翻阅收集有关祖国风景名胜的资料图片。2.分小组互相交流欣赏,制定导游规划。3.每一组选一位同学当小导游,模拟导游向全体同学介绍。4.活动后写收获。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灿烂。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激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以上是我在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研究中,仅就拓宽空间方面所做的一点尝试,显得稚嫩有余。不过我坚信,语文课将越来越向社会化迈进,使之成为社会的一门系实践与理论于一体的课程,而且它的形式会非常多样,教育者可通过多种手段与形式的教育教学,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逐步开辟人类有待开发的思维领域。
第二篇:浅谈小学语文实践活动
浅谈小学语文实践活动
周红梅
2013-2-27 15:53:15来源:《教育艺术》(京)2010年3期第17~18页
【作者简介】周红梅,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蒙古族实验小学。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利于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所以,我们应积极开展对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
一、凸显语文学习要素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的,其落脚点是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因此,它的实践性、综合性都要立足“语文”。学生刚刚踏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大门时,可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因素上,兴趣点落在“好玩”二字上,而忽视了“语文”的习得。此时,教师要意识到,综合性学习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综合性学习将听说读写整合在一起,既为听、说、写创设了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又为学生课外阅读圈定了内容,指明了方向。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规模小的活动,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于活动之中。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将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与问题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成功地解决或描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的一种活动方式。小学语文12册课本中多次出现与“春联”相关的教学内容,于是我决定利用春联这种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来加强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从而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1.春联这一传统民间艺术与小学语文12册课本中相关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的研究。
2.在组织学生围绕“春联”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研究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3.进行如何结合各年龄段教材及学生学习的特点,分层次、有选择地让学生了解有关春联知识的研究。
4.研究如何在学生对春联深入了解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使学生逐步形成民族意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接着,根据各册语文的教学内容和各学段学生学习的特点,分层次、有选择地让他们了解有关春联的知识,制定各阶段的活动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激发兴趣,知晓春联,诵读春联。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欣赏大量春联的图片,让学生对春联有感性的认识,了解春联的结构、意义、张贴的方法等。对学生讲一些春联的故事,既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春联,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春联感兴趣,他们就会时时处处关注春联,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观察力,在诵读春联的同时增加识字量。
第二学段(3~4年级):掌握特点,赏读春联,体会情感。结合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春联独有的对仗、押韵等修辞方法以及朗朗上口、易于背诵的特点,从而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音律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春联中词语含义的理解,懂得品析、欣赏春联,体会人们借助春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
第三学段(5~6年级):喜爱春联,编创春联,运用春联。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查阅书籍等方式对春联的创作进行深层次的了解。让学生根据对春联的认识,由补春联、重组春联到给上联对下联,甚至能根据一定的情境自行编创春联,将语文与生活相联系,积累与应用相结合,不断地提高学生整体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整合语文教材资源
挖掘教材中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因素,然后通过开放、动态的语文课堂教学,创设开放的语文实践情境。通过有效的实施策略,促使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使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使课内外紧密联系,使语文教学不再壁垒森严,活化语文课内学习。新课标教材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举办故事会、诗歌朗诵会、演课本剧、调查社会上的用字情况、调查“人与环境”的问题等。老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品德与生活课上学生们发现秋天的变化,采集各种树叶、种子并将采集来的物品进行归类。语文课上同学们将自己的发现和优美的课文融为一体,将自己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在介绍树叶、果实的变化中学生认识了表示颜色的“黄、绿、红、金”等生字词;在介绍归类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丰富了词汇,发展了语言。同学们和秋天一起玩,用树叶、花朵、种子贴画,画自己喜欢的树叶,和同伴一起用秋天的物品装饰黑板报„„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的说话、识字、审美、绘画、想象、创造、探究等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加强了语文学科与科学、艺术学科的整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合作与探究意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体验语文探究的价值
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参与活动的发展性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追求,从这一点上看,综合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行为过程的本身,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必须遵循“亲历体验、亲身体验、深度探究”的原则,学生自主参与问题探究与解决的全过程,体会亲身探究的艰辛、收获的喜悦。例如在“走进回乡领略回族风情”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走访、调查、分析,全面了解宁夏回族风情,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和习俗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异族同胞的情感,产生建设家乡的行动。当目标明确之后,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利用星期
六、星期天或放学后的时间,3人或5人一组,走街串户,访问,调查。有的上网查找,有的到清真寺访问,有的到回民家里采访,还有的到图书室、阅览室查找和翻阅大量报刊、书籍,有的走访了许多回族家庭。他们摘文字,做记录,拍照片,找特殊性标志等。在调查中,同学们还和回族同胞拍照,留言,学说回民话。以上活动过程,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主要的是积累了一些与人交往的社会经验,显然这种独特的体验正是学生自己亲历所得,这是任何说教形式都无法企及的教育效果。为了保证学生“长周期、慢节奏”的自主探究实效,让学生及时记录探究所得,进行记载整理,突出了重过程、显实效的探究价值。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一、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这里的“备课”,不仅仅要“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上课之前对教材的解读与把握是每个教师必备的,但语文教材更需要教师全面而深入地解读,一篇文章涉及的非常广,知识点也特别得多,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比较广的知识而,而且在讲解这些知识的时候,也不能面面俱到,一定要分清重难点,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也就是说分析知识点一定要有选择,尽量讲解那些能够举一反三,引起学生共呜的问题。
以上所谈的是语文教师要备好教材,其实要想上好语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上某一课之前,一定要摸清大部分学生对这一课的认知水平。可以通过课下谈心,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这一课的认识,然后仔细分析这种认识,把它作为备课的依据,这样在上课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收到很好地教学效果。
二 教师在工作岗位,一定要虚心,多学习。
语文知识不像其他科知识那样固定,语文知识是非常灵活多变的,而且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丰富改变,所以在教学语文时,有些问题不是我们这些新手想解决就解决的,我们在考虑这个问题不一定周全,我们的知识不一定能涵盖这个知识点,更处理这些问题,需要一定的办法和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从哪里来,就要虚心地向老教师请教,多听老教师的课,看老教师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采用的是什么样的好办法。
当然,虚心请教的对象不一定非是老教师不可,请教的对象很广,甚至包括你的学生。现在社会日新月异,新事物、新词汇不断产生,教师不是所有的东西都知道,学生知道的,教师不知道的这很正常。所以新教师切忌认为自己无所不知,也不要认为不耻下问是件不好的事。所有的这些与语文这个学科的特点都有关系,所以要想教好语文,新教师必须虚心学习。
三、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最为紧密,而有些学生却对语文不感兴趣,这是因为语文教师没有培养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难想象一个对语文根本就没有兴趣的老师能教会语文,也很难想象一个对语文毫无兴趣的学生能学好语文,激发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求得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紧扣教材内容,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法来吸引学生,生动、新颖、恰当的教法,让学生始终在新颖刺激下投入学习。其次是贯彻成功教育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甚至一开始可以普遍降低要求,让优秀生走的更深处,让大多数学生坚定学好的信心,让从没受过老师表扬的学生也能体验到老师肯定所带来的愉悦。最后,语文教学在紧扣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可以广泛联系生活,用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一些事例来解读语文知识点,学生会更感兴趣。
四、要求学生多读、多写。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要想学好,听、说、读、写这四个环节缺一不可,但最重要的还是读与写。早自习上要大声朗读课文;课堂上还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形式多样地朗读课文。离开“读”的语文教学是毫无生机的,是枯燥乏味的,所以我们要在读中引领学生走进语文这个精彩的天堂。写也是非常重要,写时会有更多地思考,是语文能力提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所以要求学生多写,教师还要多作指导。
第四篇: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江南春》杜牧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江南春》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描绘了优美的江南风光,同时寄托了兴亡之感,是一首怀古诗。在教学之前也看了不少老师的关于此课教学的案例,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将后两句定位课堂教学的重点,我深不以为然。顾名思义,《江南春》是描绘优美的江南春光的,在诗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展示了了一幅优美的江南春景图:莺歌燕舞、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招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展开想象,体会千里江南那秀美的风光。在教学时不能因为诗句看似简单而忽略紧抓重点词句,在教学时,应抓住“啼”(可以和“叫”进行比较教学)、“绿指什么?”、“红指什么?”、“水村(小桥流水人家)”、“山郭(出示图片)”、“酒旗风”等词理解想象江南水乡优美的风光,体会诗歌的意境,沉浸在江南水乡的四月天。诗歌后两句是杜牧的想象,后两句不难理解,“寺”、“楼台”都是寺庙的意思,南朝统治者建造了那么多寺庙,现在还存在多少呢?对于这两句,学生能理解多少是多少,并不能作为重点来讲解,因为对于国家兴亡之感和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讽喻意味并不是四年级的学生能理解的,在课堂上,我发现即使学生说的头头是道,但是答案要么是教辅书籍上的,要么人云亦云,教师在适当的介绍“南朝”这个时代背景后,引导学生间要理解文章慨叹南朝兴亡之情即可。对于诗歌教学,在备课时的分析教材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这样简单的诗歌,学生早已烂熟于心,就那么几个字,各种教辅已经讲它分析的透彻无比,老师还要教什么?我想学生所掌握的种种应付考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作为老师,如果眼光仅仅局限于每次的考试也太狭隘太简单了,在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感悟能力更为重要,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体会到我国灿烂文化的魅力,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智慧才是教学的根本。
二、活动背景:
这首诗是四年级学生必备的课外诗,四年级的孩子对抽象的东西不能完全接受,对形象的东西的记忆能力以及兴趣程度都会更好,在教学中还要充分带动学生的五官感受去全方位的学习,充分利用四年级学生的过渡状态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三、活动目标:
1、让学生感受读诗的美
2、让学生自己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并画下来,体会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3、比较学生互相的理解,讨论诗镜诗意
4、和学生一起唱诗,体会古人把诗当歌词来唱的美好,加强诗的记忆和理解
四、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张纸和彩笔
2、教师准备:课件、该诗的绘件、该诗的朗诵件、该诗的歌唱件
五、活动过程:
(一)教学过程
1闭眼听歌,猜歌名。用当下最流行的歌,让学生猜歌名,歌名答案是江南style,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自然引入对江南的理解,引出古诗《江南春》
2、听范读念该诗,体会该诗的韵律,请学生议论读该诗的重点读音在哪里,让孩子自己读
3、让学生自己体会诗的意境,拿出纸和彩笔,把自己理解的诗境画出来,并将诗提在画中
4、讨论各自的画的不足之处,补缺补漏,完善各自的画
5、学生根据讨论出的诗境体会作者写诗时的心情
6、带着对诗的理解,带着作者当时写诗的感情,和录音一起唱诗,同时感受古人唱诗的感觉
(二)收集反馈过程
1、收集学生对该诗的记忆程度
2、收集学生对该诗的理解情况
3、收集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评价
4、成立教学方法研究小组,收集学生各自喜欢的教学研究方法。
收集对象: 收集者:
调查时间 : 收集工具: 问卷
具体做法:让学生到学生中去收集语文教学中他们喜欢的教学方法,集中广大孩子的教学思路,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让同学们充分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带动孩子自主性,自觉性。
(三)成立教学方法研究小组
1、将收集来的教学方法做个数据整理
2、学生自行研究语文一部分课程的教案
3、讨论教案适用程度
4、将教案实施到教学中,体验教案实际运用过程中的受欢迎程度
(四)总结
通过老师的具体生动的一节课,引出学生的教学反馈以及教学方法调查以及教案设计,让孩子的主体特征得到充分发挥,体会自己大众所爱的教学过程,让孩子参与教学,感受教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计划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计划(转载)
2008-12-27 21:33:26|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一种以“突破文本、突破教师、突破课堂”为基本特征、以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发展为基本内涵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方式应运而生,并在我区各个学校中轰轰烈烈、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效果显著。本学期,为了继续开展好此项活动,让语文教育开放而有活力,我校在认真学习《市北区语文实践活动实施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语文学科综
合实践活动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指导,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为主要内容,把学生在校内的语文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兴趣和需要紧密结合,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趣味性的语文实践活动获得积极的、全面的、有益的发展。
二、活动重点:
1.更新一个理念——“大语文观”
笔者认为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之前,每位语文教师应该更新理念,树立“大语文观”,应该非常明确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课标中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出:“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可见语文实践活动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戏,不能只满足于表面上的热闹,更不能单凭教师一时心血来潮,盲目、随意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作为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必须熟知此
活动开展的意义、目标、重点,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2.抓住两个重点——重视积累,强调运用
在过去强调课堂教学、阅读积累的同时,继续重视实践活动的运用,每一名实验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积累是“入口”,运用是“出口”,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活动中要多方设法给学生提供“用语文”的机会,建立起有“进”有“出”、可以循环流通的运行机制。
3.实现“三个突破”:突破文本、突破教师、突破课堂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突破教师,突破书本,突破课堂,拓宽学习领域,开阔视野,主动求知,做学习的主人,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增强。
4.处理好四个关系——简单实践与科学实验的关系、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关系、主动参与与减负的关系、单一突破与齐头并进的关系。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基础课的延续和必要补充,实验中正确处理好
这四个关系,将能确保语文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效果。
三、活动内容及形式:
1、立足教材,大胆突破教材,保障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实效性。
目前我们使用的三套教材版本中,人教版教材每册在“积累运用”中都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的内容,北师大版和苏教版的教材每册的每个主题单元中都安排了至少一次的实践活动内容。语文教师要很好的凭借教材本身所提供的实践活动内容,以及本班的专题活动,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充分组织好每周一次的语文实践活动课,使实践活动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落实好《语文课程标准》中量化的内容,重视积累。
(1)开放“两室”,营造读书氛围,养成读书习惯。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而语言文字的积累则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基础。针对我校学生阅读量偏低的现状,重视积累是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地当务之急。我校的图书室规模大,藏书量大,是一块丰富的资源。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开放图
书室、阅览室,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书源及良好的读书环境。同时调整、落实图书借阅制度,倡导集体借阅与个人借阅相结合,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努力营造读书氛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周五下午的第三节课是“扬帆书海”的读书时间,由语文教师组织好此项活动。单周1、3、5年级,双周2、4、6年级为固定的班级集体借阅图书时间,反之,教师可组织学生自带图书阅读。月末则要进行读书沙龙活动,如“好
书推介”、“读书感悟”、“人物评析”、“精彩片断赏析”等。
(2)建立语文课外阅读考级制度。为了更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语文、广泛阅读的兴趣,扩大读书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我校将建立语文课外阅读考级制度。《延二语文阅读考级方案》将发放给每一位语文教师,要求教师们认真阅读方案,明确考级目的,熟知考级内容,并督促班级学生进行阅读。考级方法将采用随时考与固定考相结合。本学期共进行三次固定考级活动,分别订于10、11、1
2月下旬。
(3)创设书香校园。每周二早上7:40——8:00为“快乐诵读”语文实践活动时间,各班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或诵读唐诗、宋词、四书、五经,或诵读名家美文。旨在培养学生高水平的朗读能力,加深文化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建立“文海泛舟”读书交流园地。每月一期,由3—6年级承办。主题分别是:9月
份“勿忘国耻,爱我中华”、10月份“秋之韵”、11月份“走近科学”、12月份“名人名言伴我行”。
3、为了贯彻区教研室的精神,提高本校学生的书写水平,我校将于11月下旬举行“好娃娃杯”硬笔书法大赛。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写出一篇作品,通过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评选出“小小书法家”。
4、讲故事是学生们喜欢的一项活动。本学期我校将于12月上旬举行“好娃娃杯”讲故事大赛。活动分低、中、高三个组,内容可以是童话故事、科幻故事、寓言故事、英雄故事、名人故事等等。届时将评选
出“金牌故事大王”、“银牌故事大王”、“铜牌故事大王”,进行表彰。
四、活动评价:
语文实践活动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重视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收获,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此评价将纳入学生的语文
学习之中。
五、保障措施:
1、领导重视。将语文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学期计划中,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展实践活
动。
2、加强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学科教学始终。
3、讲求实效。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从班级到学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操作性强,将学生在实践
中的收获作为活动的唯一目标,讲求实效。
4、合理地分配时间,避免造成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