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进展问题与对策

时间:2019-05-14 19:14: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进展问题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进展问题与对策》。

第一篇: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进展问题与对策

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进展、问题与对策

崔传义

2012-9-27 21:09:13 来源:国研视点 2012年4月1日

内容摘要:“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联系在一起,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云南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探索符合省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脱贫。目前,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率较低,该省农民收入与全国的差距不断扩大,主要来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上的差距。本报告对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云南省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

(一)进入新世纪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民族最多的内陆山区省,94%为山区半山区,耕地面积占6%,农业人口多,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3,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农村贫困面较大。“边疆、民族、山区、贫困”等客观因素影响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上前些年主观认识上的欠缺,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对较慢,外省劳动力涌入,本省农村富余劳动力又大量积压。据2003年统计,全省人口41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90万,占84%。农村劳动力2081万,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750万,占农村劳动力的36%。每年还有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20万人。截止2002年全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16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的15%,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86.2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08.8元的18%。

自2003年、2004年起,云南把农民就业转移摆上重要位置,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到2010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790万人,为2002年的2.5倍,约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8%,比2002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上升到930元,相当于2002年的3.2倍。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省内为主,省外转移取得重要进展,农民工回乡创业发展较快

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许多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以跨省流动为主不同,云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以省内和就近转移为主。目前省内转移约占82%,就近就地转移占64%。但省外转移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掌握的情况,2002年到省外就业的仅为12万人。到2009年,输出省外的农民工已经达到119.9万人,为2002年的9.9倍,占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22.8%。输出省外的一半以上在珠三角,80后新生代农民工占80%以上。省外就业加上境外就业1.8万人,合计为121.7万人,已经与省外输入农民工122万人大体持平。2010年转移到省外的进一步达到160万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产业分布较有特色。省内转移除了从事矿产、冶金、建筑等行业之外,旅游服务业、贸工农结合的现代农业,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的重要渠道,到2009年,全省旅游文化产业从业农民工达到了120万人,鲜花、食用菌、蔬菜等新兴现代农业产业已经带动了80多万农民工就近就业。省外务工主要从事制鞋、纺织、电子电器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农民工回乡创业得到较快发展。据有关单位的粗略统计与测算,全省历年回乡创业的农民工约有20万人。改革开放后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步的个体老板,有85%左右的民营企业的业主,都有着外出打工的经历。近些年进入打工行列的部分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在积累了一定资金,掌握了相应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后开始返乡创业。他们有的领办乡镇企业,有的专门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有的兴办工矿业或从事城乡商贸服务业,为农民提供了容量大、门坎低、易接受的就业渠道,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建设。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的基本做法和政策措施

(一)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实现农民增收脱贫的关键

2003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清醒地意识到本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也滞后于一些西部地区省份,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增长的问题。云南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的差距不断扩大,主要是来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上的差距。省委、省政府提出,要转变观念,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统筹城乡、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使云南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和重点,加强领导和政策支持。本着这种认识,2003年成立了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2004年省政府发出《关于加快农村劳务输出的意见》,提出统筹城乡就业,畅通劳动力市场,实行城乡就业平等,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转移输出、扩大就业为主题,坚持农业内部转移与向二三产业转移相结合,千方百计扩大转移输出的渠道和规模,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深化各项制度改革,实行扶持和优惠政策,形成市场配置、多元化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格局。并提出了2004~2010年全省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的规划和目标,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

此后,省委、省政府在贯彻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同时,结合本省实际,陆续发出《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2006年),《云南省农民工权益保障办法》(2008年),《关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意见》、《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2009年),《关于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的意见》、《云南省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规定》(2011年)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和法规。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分析形势、问题,总结推广地方创造的新经验,完善政策措施。政策环境的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加强,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的重要推动因素。

(二)探索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就近转移、回乡创业和农业产业化增加就业结合的路子

云南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选择,注重多方位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子。一是鼓励扶持农村青壮年离开家门,走出山门,到县内外、省内外务工。为克服云南农村县域经济不发达、本地转移就业空间小、务工收入低所造成的种种制约,在省内推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城市转移,并抓住我国沿海地区劳动力供给偏紧的机遇,推动人地矛盾突出的较发达地区和扶贫重点县的农村劳动力向省外输出,积极拓展向外输出的空间。二是大力推动非公经济发展,加强特色优势产业开发,拓宽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空间。立足省情,鼓励大胆探索适合云南区域特色和产业特点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二三产业和乡镇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旅游服务业,着力推进服务创优、全民创业、企业创新和金融支持到位、政策落实到位、实行“放开、引导、扶持、保护”,引导非公企业集群发展,培育县域特色产业,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大容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载体。三是引导扶持农民和返乡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四是鼓励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延长农业产业链中增加就业容量。

(三)不断充实激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

1.畅通省内外劳动力转移渠道,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劳务信息网络和就业服务。深入村组农户,进行农村劳动力摸底调查,摸清农村劳动力年龄、文化、培训、技能、就业意愿等情况,依托劳动保障基层工作平台,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和劳务输出档案。以一定经费支持转移和培训机构、中介服务组织、劳务输出与培训基地建设,在用工量大的地区建立农民工服务站和劳务办事处,加大信息收集整理力度,掌握省外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重点地区的劳务需求、市场供求状况,开展信息传递、劳务对接、权益保护等服务。鼓励、引导和支持民间中介组织、劳务经纪人进行劳务输出。对外出务工就业困难的农村劳动力实施小额信贷帮扶,促进其自谋职业和组织起来就业。

2.加大投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和特色劳务培训品牌建设。省级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输出专项资金,逐年增加农村劳动力培训、职业指导、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的重点地、县,贫困地区的农村劳务输出给予以奖代补,对职业培训和市场开发机构和企业视情给予一定补助,重点对转移输出人员适当资助。2005至2009年各级累计投入培训资金11亿元,其中中央和省投入资金9.8亿元,2010年,中央和省级共安排农民工培训资金3.2亿元,州、县7000万元。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方式面向社会选择培训机构,鼓励和支持校企、校校联合,开展灵活多样的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支持农民工劳务特色培训品牌建设,各地与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和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努力挖掘本地区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潜在劳务品牌,如昭通市组织开展刺绣、竹艺、玻璃工艺制作技能培训,绥江县依托发展竹产业,着力打造“云南竹编之乡”。临沧市大力开发佤族民俗资源,组织开展“唱佤族歌、跳佤族舞、做佤族菜、讲经典佤族传说故事”特色培训,着力打造“佤族文化”劳务品牌,保山市、德宏州着力打造玉石雕刻、玉石销售特色培训品牌,大理州着力打造剑川木雕、鹤庆新华银器制作特色技艺培训品牌,逐步形成“以品牌促进就业、以就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提升农民工劳务及特色培训品牌”的发展格局。

3.实行“贷免扶补”政策,支持农民和农民工创业,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从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培训和创业补贴等方面促进创业就业。实行税费减免,创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给予免费办理有关证照,3年内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农民工创业从事个体经营,2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给予信贷支持,创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每人最高放宽到5万元,新招用失业人员达到企业在职职工总数的30%以上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参照每人不超过5万元的额度,贷款最高可达200万元,各级财政对以上小额担保贷款给予贴息。给予创业培训补贴,按每人不超过1300元的标准给予创业培训补贴。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吸纳就业达到一定数量的,以企业缴纳的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地方留成部分,自投产年度起,前5年由同级财政给予全额奖励或补助等方式,减税收,降用地成本。鼓励金融机构放宽对非公(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扩大有效抵押物范围,探索金融支持途径。允许在城市闹市区、居民集中区开辟创业角、创业街,为创业者提供合法的经营场所。建立“创业技术管理服务专家库”和创业服务网络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信息服务等。

三、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就业依然任务艰巨

虽然近年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取得了进展,但与农民就业增收、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与全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低,转移就业任务仍然艰巨

据统计,2010年云南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为15.3:44.6:40.0,而就业人员构成为59.4:13.6:27.0,就业结构转型明显滞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过大,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7个百分点,也是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最高的省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任务仍然繁重。

(二)农民工资性收入水平低

2010年云南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倒数第四位,这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低,带来农民平均工资性收入水平较低,关系极大。201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其中工资性收入2431元,占41%,而云南农民人均纯收入3952元,比全国低1967元,其中工资性收入930元,占23.5%,工资性收入比重比全国低17.5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绝对值比全国低1501元。在云南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额中,工资性收入的差额占76%(见表2)。云南农民收入增长慢,也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偏大,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4.06:1,明显高于全国的3.23:1。

(三)基础教育薄弱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

不论是从乡村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还是从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来看,云南处于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和劳动力都偏高20多个百分点,而处于初中、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则低约20多个百分点(见表

3、表4)。

(四)转移培训覆盖面低,技能培训薄弱

目前,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主要是引导性培训,技能性培训[②引导性培训是指培训单位用不少于30学时,对进城务工学员进行法律知识、城市生活指南、如何寻找工作等内容的培训。技能性培训指培训单位用不少于90学时,对学员进行某一项职业技能的培训。]比重较小,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占74.6%,技能培训只占25.4%。由于引导性培训时间短、层次低,培训质量不高、流于形式的问题较为突出。转移就业农民工中80%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具有初级技能证书的农民工不到10%。

四、若干政策建议

(一)多渠道并举,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率

一是抓住全国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供给偏紧的有利机遇,继续拓展向省外输出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输出的空间。利用相对于周边国家的某些优势,争取国家支持,逐步扩大境外输出。二是把发展城镇二三产业、承接产业转移,与本省人力资源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特别是有优势的旅游服务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使小城镇与大中城市共同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省内流动和就近转移。三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拓展农业内部就业空间。充分发挥云南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特色优势的农业、林果业、养殖业及蔬菜、茶叶、药业、花卉等多种经营和观光农业,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市场建设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和支持农民广泛利用各类资源,推进集约经营,在农业产业链延长中增加就业容量。

云南具有因地理、历史、民族、交通等因素带来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区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要继续实行因地制宜、区别重点、模式多样、尊重群众选择的思路,扬长避短,在市场开放中挖掘“边疆、民族、山区”的潜在优势,拓展符合自身情况的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途径。

(二)搞活县域经济,以创业带动就业

农民就业问题的解决,最重要的方面仍在于搞活县域经济,扶持农民和农民工创业,发展二三产业,带动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创业带动就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本质的就业机制。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基础,政府给予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创业者通过自找项目、自主经营、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不仅实现自身就业,而且带动一群人就业。搞活县域经济,关键在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激发劳动者的创业精神,激活人力资源市场,通过农民、农民工中的各种能人、人才,开发当地的各种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气候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营中小企业实体经济,活跃县域二三产业,推进特色优势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鉴于欠发达地区农民、回乡农民工创业困难较多,要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更有力的扶持、激励措施,进一步完善“贷免扶补”政策,加强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结合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引导农民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创办和发展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创业者给予表彰奖励,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的农民、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发展带就业,以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三)重点提升人力资本,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教育

针对云南与全国相比,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转移培训覆盖面低,特别是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技能培训薄弱,严重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输出,制约创业、就业,制约农民工收入水平提高的问题,必须从根上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大力推进农民、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

一要增强义务教育这个人力资本的基础。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加强师范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切实解决农村特别是民族地区、边远山区义务教育资金短缺和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

二要重点推进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首先做到技能培训教育对农村“两后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全覆盖,进而做到对所有农村劳动力和转移就业农民工的全覆盖。一方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工程。提高培训中的技能培训比重;提高技能培训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与特色劳务品牌发展、与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包括特色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结合度;提高整合培训资源的统筹层次;提高政府对农民、农民工培训的补贴标准,拓宽技能培训经费由政府补助、企业资助、社会援助和个人缴费分担的筹资渠道。争取实现每年进行100万人的技能培训,按最基本的技能培训人均600元测算,年需培训资金6亿元,中央和省按7:3左右的比例,共同加大公共投入。要创新培训方式,把政府引导、扶持与市场机制结合,推广“培训卷”制度,政府购买培训服务,尊重农民的选择,实行培训机构公平竞争、社会招标,进行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培训。力争使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都能掌握一至二门专业知识和技能,着力提高培训的就业效果。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与城乡经济发展和就业、创业紧密结合的中等职业教育。扩大初、高中三年教育加上一年免费职业教育的范围,落实好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尽快实现整个农村免费中等职业教育。

三要加强已经转移就业农民工的培训。落实政府部门、教育培训机构、企业、行业组织、工青妇组织和社区的培训责任,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依托,以职业学校、技校和其他正规培训机构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培训体制,让公共职业教育培训、企业培训开发、跟师学艺培训都得到发展。对民间培训机构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和规范管理,使之成为农民工培训的重要力量。对获得技能、执业资格证书和高、中技能的农民工予以奖励,让接受培训、拥有一技之长农民工的比重得到大幅度提高,逐步形成农民工的终身培训和可持续培训,激励农民工提高能力,实现自身发展。

(作者单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第二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目 录

一、提纲„„„„„„„„„„„„„„„„„„„„„„„2

二、内容提要、关键词:„„„„„„„„„„„„„„„„3-4

三、正文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5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5-7

3、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7-10

4、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10-15

四、参考文献 „„„„„„„„„„„„„„„„„„„„16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现状问题 对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surplus rural labor force, rural labor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transfer of modern sectors of the economy, which i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he importanc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Rural employment problem is to solv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is also coordinating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 to study the major issues.Therefore, from the start with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and actively explor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the basic method is effective way to alleviat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issue brought about by the economic, social contradictions of an idea.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7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3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3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2002年提高1.79%。2007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2002~2007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7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

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7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7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亿元(至2007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7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4]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足够发展后,会向下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因此,做好产业承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本区域内转移,这既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加速本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转移除受比较优势的因素影响外,制度、市场等因素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区虽有比较优势,但是制度成本高,市场发育滞后,产业转移也会受阻。

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比不上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发展。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

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

1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其次,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适当地发展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尽快完善有利于非正规部门发展的政策,为它们提供小额贷款。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为非正规就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的工作机制。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3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普通劳动者培训,使财政政策真正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516-

第三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0260万人,比上年的9820万人增加了440万人,增长4.5%。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外出就业总量出现平稳增长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92年之后,农产品供求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上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迅速增加。1992—1995年,平均每年转移540万人左右。1995—1997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受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幅下降,平均每年转移360万人左右。1998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度增长,1998—2004年年均转移380万人,年均增长约4%。预计今后几年,每年劳动力转移新增人数将维持在400~500万人左右,增长速度在4%~5%。

(二)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

2004年,外出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比重按序排列:江西省46.0%、福建省41.5%、安徽省34.4%、重庆市31.3%、河南省30.0%、湖北省29.9%、四川省29.0%。全部外出劳动力中,各省所占的比重按顺序是:河南13.2%,四川10.9%,安徽9.4%,江西8.4%,江苏6.6%,湖南6.4%,湖北6.3%,山东6.0%,重庆4.1%。以上9省份合计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71.3%。

(三)外出打工以年轻人为主

2002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3.4岁,其中在乡外县内、县外省内、跨省流动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分别为36.8岁、30.6岁、28.1岁。2004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0.1岁,比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低6.8岁,其中在省外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28.7岁,比在省内就业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低2.4岁。

(四)外出劳动力多是当地素质较高的人员

调查表明,2002年,外出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学历和高中学历的人分别占59.5%和12.6%,比全部农村劳动力中相应的比例分别高出16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2004年,在外出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达63.3%和12.1%,分别比全部劳动力中相应文化程度的比例高17.6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

(五)女性比例不断上升

2002年,外出就业的女劳动力占外出人数的29.89%,2003年则达到34.3%,比上年上升了4.2个百分点;2004年进一步提高到34.6%,又比上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

(六)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

调查显示,2004年,在转移劳动力中,县域经济吸纳了约65%的人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吸纳的比例只有35%。在县域经济吸纳转移劳动力中,县级市占到12.4%,建制镇占到6.6%,乡镇地域内非农企业吸纳的占到81%。在转移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的劳动力中,转移到直辖市的劳动力约占17%,转移到省会城市的劳动力约占34%,转移到地市级城市的劳动力约占49%。

(七)跨省流动的首选地区主要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地点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广东、江苏、福建、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003年,到广东就业的外出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10.1%,到北京的占4.2%,到江苏的占4.0%,到上海的占3.2%,到浙江和福建的各占3.0%。上述6个地区合计吸纳农村外出劳动力的27.5%。2004年,虽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荒”,但是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仍是当前外出农村劳动力流入就业的首选地区。

(八)外出务工农民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2004年,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占40%,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占60%。在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制造业的占67%,转移到建筑业的占22%,转移到采掘业的占8%。在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批发与零售贸易业的占17%,转移到居民服务业的占15%,转移到交通运输业的占12%,转移到包括住宿、餐饮、娱乐、文化、教育、体育等其他行业的占56%。

(九)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稳定性不断增加

2002年,外出就业的农

第四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姓名:李伟忠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班级:工程力学091学号:200911012108日期:2010-8-22)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得到提到,然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城乡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远远高于农村居民,看到城市的发展,大量农村农民纷纷进城打工,希望能够得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据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需要得以解决。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提高,特别是城市居民尤为突出,农村居民生活也得到了提高,但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很大(城市)(农村),据此农民认为城市里容易赚钱,所以大批农民工涌入了城市,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需要得以解决。

通过暑假对我们村里了解,除了家里上有小、下有老的人家劳动力没有进城之外,村里的70%~80%的劳动力都进城打工了,从中也可以看出随着人们外出打工近几年来,大多数人家的生活得到了提高,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

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刚刚结束,我市各县区农民工纷纷踏上了外出务工之路

(农民工进城)。随着宜良、寻甸等外出务工者的陆续启程,今年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拉开了大幕。据悉,今年全市将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以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将得到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增收。

劳动力转移就业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各县区纷纷加大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为广大农民寻求外出务工之路,使 “靠天吃饭”的农民越来越多地转变成有一技之长的工人,改变了他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经济收益,为农村、农民的发展铺出一条新的致富道路。

正如回家过年的宜良竹山乡密棵村委会杨鹏所说:“5年的广州打工经历已经让我大开眼界,学到了手艺,生活也富足了,现在一个月都能拿到两三千块钱呢,和以前在家种地时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和其他省市一样,每年春节过后,昆明的富余农村劳动力也将涌向各个不同城市,开始务工之路。据统计,去年全市共转移就业培训了18.0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24万人,新增转移收入达到了9.27亿元。外出务工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近年来我市外出务工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今年,为进一步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市委市政府以统一城乡人力资源管理为基础,建立健全城乡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强化落实“两后双百”相关政策,预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5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以上,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服务好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发展。

据了解,如今我市外出务工的大部分农民工主要奔赴广州、上海、珠海、浙江等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不同省市,他们中既有普通工人,也有学得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有的甚者还在省外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开始创业,当上了老板,小日子过的越来越殷实。今年,针对旱灾特别严重的实际情况,各县区纷纷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尽可能降低旱灾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并根据市场需求,着力在人力资源变人力资本上下功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从引导性培训为主转向技能培训和订单培训,劳务人员力求从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就业机会,使更多的技能型农民工实现增收致富。[1]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在未来30年中,如果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等障碍得以消除,使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大致相等的话,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正面效应将会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

以这种方式推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物质投入,只需对城乡就业结构做出调整。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1965-1977年是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的重要时期。1965年日本每个农民年收入为14.6万日元,1978年,每1万名农民拥有的汽车量达到了65.7辆。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日本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实现了生活城市化和电气化。在中国,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200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平均务工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2]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差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将新增就业岗位200万到800万个,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到1500万个之间,再加上农村还有2亿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而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经济波动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影响更加直接,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更为艰巨。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

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

四、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我认为,应当重点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农村的伪装失业者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率低,农产品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使我国农业生产率迅速得到提高,从而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2.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哪里产业聚集效应大,哪里吸引的劳动力就多。反过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又加速了这些地区的产业聚集。但是,伴随这种正反馈机制的形成,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不利的。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3]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足够发展后,会向下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因此,做好产业承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本区域内转移,这既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加速本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转移除受比较优势的因素影响外,制度、市场等因素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区虽有比较优势,但是制度成本高,市场发育滞后,产业转移也会受阻。

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比不上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发展。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农民进镇成本低,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还要看到,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小城镇具有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便于直接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水利、道路、环保、农电和通讯等农业和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旧居住在村里,让那些在村外工作的人每天往返上班,比单纯将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新建的小城市和城镇更加便捷、有效。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体现特色,注重质量,逐步完善,把扩大就业需求,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优先目标。为此,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根据小城镇特点,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产业为依托,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小城镇的投融资、用地、户籍、购房、发展二、三产业等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小城镇发展,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企业、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发展小城镇的各项公益事业。在保护耕地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工的种种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4.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进城农村劳动力是城市的建设者和财富的创造者,城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和歧视,实际上是对城市本身发展的阻碍和限制。从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缓解“三农”矛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其次,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适当地发展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尽快完善有利于非正规部门发展的政策,为它们提供小额贷款。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为非正规就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的工作机制。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住房、培训、医疗卫生等待遇的制度限制,使农民进城就业者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其次,要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过去我们比较多地关注劳动力需求不足,对劳动力供给关注较少。面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新形势,尤其是劳动力供给的局部短缺,政府和企业应提高劳动力供求预测意识,及时根据劳动力供求变化,掌握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制定相应对策,维护劳动力市场供求稳定。再次,以改善劳动力供给为目标,努力完善收入政策。一是以工资指导线为宏观手段,按照企业名义工资率逐年增长水平应等于全国平均长期劳动增长率的要求,引导工资合理增长。同时,加强工资和价格的控制,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政府借助于法律或行政手段对工资、价格实行管制,如对价格和工资进行冻结;另一方面,推行以激励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对工资增长率超过工资指导线的企业课以重税,对工资增长率低于工资指导线的企业予以减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裁员与减薪替代经验,以减薪的办法减轻简单裁员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震荡。如一些西方大的跨国公司开始注重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他们在需要裁员时,先与职工代表商议用降低10%的工薪福利的办法替代10%的裁员计划,如果1年以后公司业绩仍

没有好转,才考虑实施裁员计划。最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通过舆论引导和政策推动,加强宣传力度,严肃劳动保障执法,净化劳动力市场环境,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严格社会保险费用征缴,强化企业劳动保护和劳动者自我防患意识,完善劳动者对侵权案件的投诉举报与受理制度,健全劳动保障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依法依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普通劳动者培训,使财政政策真正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五、总结。

农民工进城给社会带来益处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国家也正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农民工进城所带来的问题。农民工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

六、谢词。

在此我要感谢假期里我村委会对我工作的支持,给予了我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了解。还要感谢学校给予我们本次活动的机会,让我们对社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参考文献:

[1] 昆明日报。2010年03月01日,10时51分00秒。记者 杨雪煌 通讯员 罗文彪 报道。

[2] 中国统计年鉴2005。

[3] 袁志刚,经济全球化下的就业政策[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第五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型问题调查报告

一、研究课题:河北省涞水县下庄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二、调查时间:2013年7月1日至8月20日

三、研究目的: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新成果,对下庄村剩余劳动力的结构有初步认识,提高自身的社会活动能力等。

四、研究成果:

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

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

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河北涞水下庄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借助毗邻京津的有利地理位置,非农人口到京津务工的比例显著上升。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调查发现,下庄村剩余劳动力中外出务工人员年收入平

均比从事农业活动收入翻一番。同时,有效缓解了由于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而造成的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

㈢、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㈣、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

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作者认为,应当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

4.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

下载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进展问题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进展问题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

    房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

    甘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性措施。甘州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方面的成功经......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前提和先决,如何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其充分就业,已成为摆在县委、政府面前......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柞水县经管站 作者: 汪燕春、张思琴 如何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其充分就业,已成为摆在县委、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柞水县经管站作者: 汪燕春、张思琴如何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其充分就业,已成为摆在县委、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按照市委主要领导的要求,全市劳动保障部门联合统计部门组织调查专班,从今年5月初开始,用了三个多月时间,扎......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协议书

    茶陵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协议书(甲方) 枣市镇劳动保障服务站(乙方)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关服务,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总结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总结××镇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总结一年来,我镇在上级领导部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