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3 11:43: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房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房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一篇:房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

甘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性措施。甘州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时期农民培训工作的实际,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优化培训环境,完善培训体系,强化培训功能,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水平,增强培训能力,通过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途径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同时还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是当前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而且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性措施,对于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甘州区农村劳动力和转移就业培训的基本情况

1、劳动力资源现状。全区共有城乡劳动力33.87 万人,占总人口的68%。城乡现实劳动力29.68万人,占城乡总劳动力的87.6%,其中农村现实劳动力21.8 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9.08 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6089人。在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57万人,占26.5%;初中文化程度的4.34万人,占44.8%;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2.78万人,占28.7%;有技术技能的3.41万人,占35.2%;无技术技能的6.28万人,占64.8%。

2、培训资源概况。全区目前共有职业教育学校1所,就业训练中心1所,民办职业培训机构6所,行业培训中心2家,农村乡镇劳务培训基地18个,从业人员230多人,涉及培训工种近20个,年培训人数达1万人。

3、培训工作开展情况。2004年至今,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使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达到了5.49万(人)次,占城乡富余劳动力9.08万人的61%,其中技能性培训达0.85万人(次),通过技能鉴定的达3800多人。止2006年底,已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区建立了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主要任务的劳务基地95个,涉及家政、棉纺、保安、电子装配、服装加工等十多个工种和行业,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8.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5亿元。

二、采取的措施及做法

1、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健全培训体系。一是充分发挥职教中心、社会力量办学机构、河西学院成教学院、农广校、党校、行政干部学校、就业培训中心、行业培训机构、乡镇农科教中心和农机中心的优势,在统筹计划的基础上,分别开展了实用性技术、创业政策、劳动保障知识、农村实用技术、岗位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增强了培训效果。二是整合区委党校、行政干部学校、农业技术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五所学校的培训资源和师资力量,成立了甘州区农科教中心和甘州区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中心,提高了培训资源利用率。三是选择大满、沙井等三个乡镇开展劳务培训基地建设试点,并坚持以点带面,全面铺开,主动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提供培训服务,实现了培训体系向街道乡镇的延伸。

2、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是搞好调查抓培训。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农户家中,逐户进行调查摸底,并结合已掌握的企业用工条件和技能要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尽量减少了培训的盲目性。二是突出特色抓培训。在培训时间上,根据不同工种的特点,采取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脱产培训与半工半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办班模式上,积极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联系,坚持以固定办班和流动办班相结合,广泛开展“委托式”、“合作式”、“订单式”培训。在培训项目上,重点针对东南沿海地区的用工需求,着力加强了在电子、服装、电器等方面的专业性培训,并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确保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真知、收到实效。三是结合实际抓培训。采取下乡培训、集会培训和以会代训等方式,把技能培训向乡镇、中心村社延伸,把培训班办到群众家门口,让学员吃住在家、学习在校,切实降低培训成本,方便农村群众参加培训。四是打造品牌抓培训。在重点抓好职业道德培训的同时,引导学员学习城市生活基本常识和交际礼仪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主动适应现代都市生活的能力,使外出就业的农民工,无论在什么岗位就业都能真正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乐于奉献,树立拿得出、叫得响的甘州劳务品牌形象。

3、严格落实就业准入政策,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落实就业准入政策,推行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制度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行政执法监察力度,严格落实就业准入规定,强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就业准入观念,提升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程度。尤其是重点加大了对使用农民工比较多的建筑、运输、服务行业中的电工、焊工、砌筑工、汽车驾驶员、美容、美发等10个工种持证情况的专项检查,使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持证率得到了明显提高。止2006年底,全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各类从业人员已达1.8万多人。

4、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培训支持力度。整合项目培训、“阳光工程”培训、扶贫和农业开发等各方面的资金,先后从中央财政扶贫、“三西”扶贫、中低产田改造、农民科技培训及干部培训资金中调剂资金20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对凡是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项目,一律免收培训费。一些乡镇、村社还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外出务工青年给予一定的培训补助,有效的调动了农村青年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三、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的基础比较薄弱。目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主要面向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大批农民工流动就业的要求,也不利于统筹城乡就业战略的实施。尤其是面对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农业劳动时间随机性大的现实,还没有探索出一条符合农村实际、简便可行、费用低廉、容易实行的新路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部门间职能交叉、协调沟通不够。涉及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的部门虽然较多,但责任不够明确,在劳动力市场管理和就业技能培训方面,缺乏统一的管理规则和制度,部门间也缺乏协调机制,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3、公共信息渠道不畅,适合需要的培训项目少。由于农民外出务工大部分是靠亲友获得信息,从公众信息渠道获得就业信息的机会很少,对社会上的用工需求了解不充分,在培训项目上盲目性很大,有时还存在跟风的现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虽然也开展了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服务,但由于调查研究不够,岗位类型、培训项目、服务模式还不适应农民工的需要。

4、培训项目与用工实际脱节,不能满足农民工就业需要。真正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培训项目往往收费很高,农民工难以承受。有些培训机构只追求参加人数,不关心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虽然接受过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人数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但技能水平普遍还不高,整体素质还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5、培训方式单一,手段不多。各地在培训中普遍存在集中讲理论多,实际操作少;灌输式讲课多,现场指导、观摩少;引导性培训内容多,针对性培训内容少,实效性差的问题;有的培训班还存在走过场、图形式、完任务的现象,还没有真正实现以需定培,定向培训。同时,由于培训教师都是从其他培训机构聘请的,其教学方式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民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的实际。

四、对策及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培训环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部门,需要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因此,要建立政府牵头、部门相互配合、社会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将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培训置于城乡就业工作和职业培训工作的大盘子中统筹考虑,进一步明确劳动保障部门综合管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培训工作的职能,形成统筹协调的运行机制,做到规划统筹制定,资源统筹整合,经费统筹安排,工程统筹联动。同时,政府还应制定短期培训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的工作计划,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力量和与劳务输出相关的服务、培训、维权等各项工作,在大力发展有组织劳务输出的同时,认真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并在安排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培训体系建设时,将针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纳入就业工作整体计划。

2、完善培训体系,强化培训功能。要继续加强乡镇劳务培训基地建设,整合各类培训部门的内部闲置或使用效益不高的教育培训资源,联合外部资源,增

强培训能力,夯实培训基础,使乡镇劳务培训基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要加大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课程的开发力度,使培训课程内容既要包涵岗位基础知识以及与职业技能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又要突出实用性、实效性、职业性和技能性。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和专兼结合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要改革传统培训教学模式,积极研究探索适合农村和农民实际的教学方法,采取简便、实用、有效、可行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使农民能在较短时间内轻松学习、愉快学习,且学有成效。

3、突出培训重点,拓展培训内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要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的培训内容:一是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通过培训与就业岗位的紧密联系,切实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使农村劳动力能够输得出,用得上。二是就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使农村劳动力了解经商就业、投资创业及回乡创业等方面的政策和规定,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其遵纪守法意识,增强其经营发展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安全生产、社交礼仪和公民道德规范培训。主要是通过进行安全生产、公共交通、城市生活等常识的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预防和处理不测事件的能力,使外出就业、经商的农民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切实提高其适应现代城市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4、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率。一是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变化和用工单位的需求,科学确定培训对象、培训规模和培训内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要坚持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积极探索“订单”、“定向”、“储备”等培训模式,加强培训与用工单位和就业市场的挂钩,以需求定培训,以输出带培训。三是要进一步探索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联合办学的路子,充分利用各类培训机构现有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资源,开展远程教育、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实行长短结合、灵活多样、贴近群众的培训方式。四是指导培训机构积极探索异地联合办学模式,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门路广、教学质量好的职业学校合作,走异地培训、合同就业的新路子。

5、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培训水平。要统筹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与输出

窗口,积极开展区际、省际、国际间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大力推行招生-培训-就业一条龙的服务模式,提高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强与用人单位及劳动力市场的对接,把培训与就业引导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职业技能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衔接机制,努力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融为一体。要创造条件,加快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库、岗位培训媒体资源库、城镇用工信息库和就业跟踪资料库等,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供良好的信息资源基础。

6、加大培训投入,增强培训能力。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快乡镇劳务培训基地建设步伐,切实提高乡镇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要抓紧研究制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政策措施,研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补贴办法,调动和激发农民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的积极性。在安排就业资金时,要大幅度增加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补贴资金,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证。

(刊登于《甘肃劳动保障》 2007年第6期)

第二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目 录

一、提纲„„„„„„„„„„„„„„„„„„„„„„„2

二、内容提要、关键词:„„„„„„„„„„„„„„„„3-4

三、正文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5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5-7

3、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7-10

4、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10-15

四、参考文献 „„„„„„„„„„„„„„„„„„„„16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现状问题 对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surplus rural labor force, rural labor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transfer of modern sectors of the economy, which i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he importanc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Rural employment problem is to solv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is also coordinating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 to study the major issues.Therefore, from the start with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and actively explor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the basic method is effective way to alleviat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issue brought about by the economic, social contradictions of an idea.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7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3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3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2002年提高1.79%。2007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2002~2007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7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

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7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7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亿元(至2007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7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4]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足够发展后,会向下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因此,做好产业承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本区域内转移,这既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加速本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转移除受比较优势的因素影响外,制度、市场等因素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区虽有比较优势,但是制度成本高,市场发育滞后,产业转移也会受阻。

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比不上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发展。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

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

1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其次,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适当地发展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尽快完善有利于非正规部门发展的政策,为它们提供小额贷款。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为非正规就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的工作机制。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3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普通劳动者培训,使财政政策真正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516-

第三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0260万人,比上年的9820万人增加了440万人,增长4.5%。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外出就业总量出现平稳增长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92年之后,农产品供求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上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迅速增加。1992—1995年,平均每年转移540万人左右。1995—1997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受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幅下降,平均每年转移360万人左右。1998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度增长,1998—2004年年均转移380万人,年均增长约4%。预计今后几年,每年劳动力转移新增人数将维持在400~500万人左右,增长速度在4%~5%。

(二)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

2004年,外出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比重按序排列:江西省46.0%、福建省41.5%、安徽省34.4%、重庆市31.3%、河南省30.0%、湖北省29.9%、四川省29.0%。全部外出劳动力中,各省所占的比重按顺序是:河南13.2%,四川10.9%,安徽9.4%,江西8.4%,江苏6.6%,湖南6.4%,湖北6.3%,山东6.0%,重庆4.1%。以上9省份合计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71.3%。

(三)外出打工以年轻人为主

2002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3.4岁,其中在乡外县内、县外省内、跨省流动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分别为36.8岁、30.6岁、28.1岁。2004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0.1岁,比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低6.8岁,其中在省外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28.7岁,比在省内就业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低2.4岁。

(四)外出劳动力多是当地素质较高的人员

调查表明,2002年,外出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学历和高中学历的人分别占59.5%和12.6%,比全部农村劳动力中相应的比例分别高出16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2004年,在外出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达63.3%和12.1%,分别比全部劳动力中相应文化程度的比例高17.6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

(五)女性比例不断上升

2002年,外出就业的女劳动力占外出人数的29.89%,2003年则达到34.3%,比上年上升了4.2个百分点;2004年进一步提高到34.6%,又比上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

(六)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

调查显示,2004年,在转移劳动力中,县域经济吸纳了约65%的人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吸纳的比例只有35%。在县域经济吸纳转移劳动力中,县级市占到12.4%,建制镇占到6.6%,乡镇地域内非农企业吸纳的占到81%。在转移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的劳动力中,转移到直辖市的劳动力约占17%,转移到省会城市的劳动力约占34%,转移到地市级城市的劳动力约占49%。

(七)跨省流动的首选地区主要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地点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广东、江苏、福建、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003年,到广东就业的外出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10.1%,到北京的占4.2%,到江苏的占4.0%,到上海的占3.2%,到浙江和福建的各占3.0%。上述6个地区合计吸纳农村外出劳动力的27.5%。2004年,虽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荒”,但是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仍是当前外出农村劳动力流入就业的首选地区。

(八)外出务工农民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2004年,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占40%,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占60%。在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制造业的占67%,转移到建筑业的占22%,转移到采掘业的占8%。在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批发与零售贸易业的占17%,转移到居民服务业的占15%,转移到交通运输业的占12%,转移到包括住宿、餐饮、娱乐、文化、教育、体育等其他行业的占56%。

(九)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稳定性不断增加

2002年,外出就业的农

第四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姓名:李伟忠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班级:工程力学091学号:200911012108日期:2010-8-22)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得到提到,然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城乡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远远高于农村居民,看到城市的发展,大量农村农民纷纷进城打工,希望能够得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据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需要得以解决。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提高,特别是城市居民尤为突出,农村居民生活也得到了提高,但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很大(城市)(农村),据此农民认为城市里容易赚钱,所以大批农民工涌入了城市,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需要得以解决。

通过暑假对我们村里了解,除了家里上有小、下有老的人家劳动力没有进城之外,村里的70%~80%的劳动力都进城打工了,从中也可以看出随着人们外出打工近几年来,大多数人家的生活得到了提高,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

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刚刚结束,我市各县区农民工纷纷踏上了外出务工之路

(农民工进城)。随着宜良、寻甸等外出务工者的陆续启程,今年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拉开了大幕。据悉,今年全市将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以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将得到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增收。

劳动力转移就业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各县区纷纷加大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为广大农民寻求外出务工之路,使 “靠天吃饭”的农民越来越多地转变成有一技之长的工人,改变了他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经济收益,为农村、农民的发展铺出一条新的致富道路。

正如回家过年的宜良竹山乡密棵村委会杨鹏所说:“5年的广州打工经历已经让我大开眼界,学到了手艺,生活也富足了,现在一个月都能拿到两三千块钱呢,和以前在家种地时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和其他省市一样,每年春节过后,昆明的富余农村劳动力也将涌向各个不同城市,开始务工之路。据统计,去年全市共转移就业培训了18.0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24万人,新增转移收入达到了9.27亿元。外出务工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近年来我市外出务工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今年,为进一步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市委市政府以统一城乡人力资源管理为基础,建立健全城乡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强化落实“两后双百”相关政策,预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5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以上,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服务好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发展。

据了解,如今我市外出务工的大部分农民工主要奔赴广州、上海、珠海、浙江等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不同省市,他们中既有普通工人,也有学得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有的甚者还在省外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开始创业,当上了老板,小日子过的越来越殷实。今年,针对旱灾特别严重的实际情况,各县区纷纷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尽可能降低旱灾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并根据市场需求,着力在人力资源变人力资本上下功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从引导性培训为主转向技能培训和订单培训,劳务人员力求从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就业机会,使更多的技能型农民工实现增收致富。[1]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在未来30年中,如果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等障碍得以消除,使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大致相等的话,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正面效应将会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

以这种方式推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物质投入,只需对城乡就业结构做出调整。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1965-1977年是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的重要时期。1965年日本每个农民年收入为14.6万日元,1978年,每1万名农民拥有的汽车量达到了65.7辆。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日本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实现了生活城市化和电气化。在中国,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200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平均务工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2]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差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将新增就业岗位200万到800万个,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到1500万个之间,再加上农村还有2亿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而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经济波动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影响更加直接,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更为艰巨。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

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

四、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我认为,应当重点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农村的伪装失业者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率低,农产品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使我国农业生产率迅速得到提高,从而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2.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哪里产业聚集效应大,哪里吸引的劳动力就多。反过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又加速了这些地区的产业聚集。但是,伴随这种正反馈机制的形成,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不利的。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3]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足够发展后,会向下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因此,做好产业承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本区域内转移,这既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加速本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转移除受比较优势的因素影响外,制度、市场等因素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区虽有比较优势,但是制度成本高,市场发育滞后,产业转移也会受阻。

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比不上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发展。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农民进镇成本低,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还要看到,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小城镇具有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便于直接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水利、道路、环保、农电和通讯等农业和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旧居住在村里,让那些在村外工作的人每天往返上班,比单纯将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新建的小城市和城镇更加便捷、有效。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体现特色,注重质量,逐步完善,把扩大就业需求,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优先目标。为此,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根据小城镇特点,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产业为依托,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小城镇的投融资、用地、户籍、购房、发展二、三产业等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小城镇发展,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企业、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发展小城镇的各项公益事业。在保护耕地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工的种种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4.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进城农村劳动力是城市的建设者和财富的创造者,城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和歧视,实际上是对城市本身发展的阻碍和限制。从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缓解“三农”矛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其次,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适当地发展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尽快完善有利于非正规部门发展的政策,为它们提供小额贷款。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为非正规就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的工作机制。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住房、培训、医疗卫生等待遇的制度限制,使农民进城就业者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其次,要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过去我们比较多地关注劳动力需求不足,对劳动力供给关注较少。面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新形势,尤其是劳动力供给的局部短缺,政府和企业应提高劳动力供求预测意识,及时根据劳动力供求变化,掌握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制定相应对策,维护劳动力市场供求稳定。再次,以改善劳动力供给为目标,努力完善收入政策。一是以工资指导线为宏观手段,按照企业名义工资率逐年增长水平应等于全国平均长期劳动增长率的要求,引导工资合理增长。同时,加强工资和价格的控制,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政府借助于法律或行政手段对工资、价格实行管制,如对价格和工资进行冻结;另一方面,推行以激励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对工资增长率超过工资指导线的企业课以重税,对工资增长率低于工资指导线的企业予以减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裁员与减薪替代经验,以减薪的办法减轻简单裁员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震荡。如一些西方大的跨国公司开始注重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他们在需要裁员时,先与职工代表商议用降低10%的工薪福利的办法替代10%的裁员计划,如果1年以后公司业绩仍

没有好转,才考虑实施裁员计划。最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通过舆论引导和政策推动,加强宣传力度,严肃劳动保障执法,净化劳动力市场环境,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严格社会保险费用征缴,强化企业劳动保护和劳动者自我防患意识,完善劳动者对侵权案件的投诉举报与受理制度,健全劳动保障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依法依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普通劳动者培训,使财政政策真正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五、总结。

农民工进城给社会带来益处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国家也正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农民工进城所带来的问题。农民工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

六、谢词。

在此我要感谢假期里我村委会对我工作的支持,给予了我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了解。还要感谢学校给予我们本次活动的机会,让我们对社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参考文献:

[1] 昆明日报。2010年03月01日,10时51分00秒。记者 杨雪煌 通讯员 罗文彪 报道。

[2] 中国统计年鉴2005。

[3] 袁志刚,经济全球化下的就业政策[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第五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型问题调查报告

一、研究课题:河北省涞水县下庄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二、调查时间:2013年7月1日至8月20日

三、研究目的: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新成果,对下庄村剩余劳动力的结构有初步认识,提高自身的社会活动能力等。

四、研究成果:

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

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

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河北涞水下庄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借助毗邻京津的有利地理位置,非农人口到京津务工的比例显著上升。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调查发现,下庄村剩余劳动力中外出务工人员年收入平

均比从事农业活动收入翻一番。同时,有效缓解了由于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而造成的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

㈢、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㈣、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

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作者认为,应当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

4.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

下载房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房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

    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进展问题与对策

    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进展、问题与对策 崔传义 2012-9-27 21:09:13 来源:国研视点 2012年4月1日 内容摘要:“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联系在一起,其中至关......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中国人多地少,庞大的农村人口和有限的耕地资源是中国过去和未来发展最严重的制约条件之一。如何转移农村庞大的......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培训情况反映

    望海渔业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 培训情况反映 望海渔业村在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中认 识到位、领导到位、制度措施到位、特别是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深入调查摸底,详实......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 【摘要】农民工培训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把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与转移就业结合起来,才能破解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徘徊......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与对策 〔 作者:宁波教科网来源:宁波教科网点击数:3724更新时间: 2006-11-149:06:54 〕保护视力色:【字体:大 中 小】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劳动力就业不仅仅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稳定和发展的社会问题,也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促进我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民生问题。以安徽省蚌......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前提和先决,如何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其充分就业,已成为摆在县委、政府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