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购买全站仪的报告
关于购买全站仪的报告
尊敬的公司领导:
由于我项目部原有徕卡TCA1201+(编号:263085)要调往××××项目部,剩余测量仪器不能满足现场施工需求,为了确保现场正常施工,我项目部急需一台陆万元左右的徕卡全站仪。特申请采购。
请批示。
×××项目部
2013年10月12日
第二篇:全站仪实习报告
一. 实习目的:
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对测绘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实际成图技能,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所用仪器设备
1、全站仪
全站仪是指能自动地测量角度和距离,并能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将测量数据传送给相应的数据采集器。全站仪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多,精度好,通过配置适当的接口,可使野外采集的测量数据直接进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或进入自动化绘图系统。与传统的方法相比,省去了大量的中间人工操作环节,使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同时也避免了人工操作,记录等过程中差错率较高的缺陷。
全站仪的工作特点:
1、能同时测角、测距并自动记录测量数据;
2、设有各种野外应用程序,能在测量现场得到归算结果;
3、自动化数据采集,能实现数据流;
4、从高程测量的误差分析可得出结论。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不能因提高测距精度而相应提高高差测量精度,其施测精度远低于水准高程测量。因此,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无法普遍代替水准高程测量。只有在精度较低的高程测量中才可使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
外业数据采集:
遵循 “ 从整体到局部 ”、“ 先控制后碎部 ”、“ 由高级到低级 ”、“ 步步有检核 ” 的原则。每次作业顺序为:
1.确定测站点
确定测站点时,要尽量保证大的可视区域,同时还要保证有可通视的已知点。所以,在实际作业时一般将测站点定在较高的地势,以避免经常迁站。
2.架设仪器
架设仪器时,要保证仪器架稳,一般是将三脚架的腿间距稍微放大些,保证平稳。角度过大将导致全站仪过低,给观测带来不便,同时也影响观测员的行动;角度过小时全站仪放置不稳,存在仪器损害的潜在危险。观测前要进行仪器的校验,对准已知点,以保证数据均为可信数据。
3.立棱镜
测量读数。立镜时要保证镜竿尽量竖直,每个碎布点保持间距 35-45 米 左右。实际碎部点间距大多在35 米 左右,符合精度要求。全站仪能够自动保存数据,读数较快。一般
有两到三人负责立棱镜,其中两人同时立镜。4.记录
本次数据一般由一人主测,另一人勾绘草图
5.测站点检验及校和
在测量一定点数(一般为 300 点)后或迁站时,要进行一次测站点检和。检和方法为:重测某一已知点(一般为后视控制点),检验两次误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如果误差超出范围则所测数据有误。
三、测量内容
全站仪测量和其他测量仪器一样,首先是对中整平,先粗平再精平,过后开机按“菜单”键选择“测量功能”按对应的“F1”键进入测量模式。水平角的测量: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A,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其中在做角度测量时,望眼镜向左边转角度减小,向右边转角度增大。角度偏差不少于10〃。
水平距离的测量:测距前将显示器切换到距离界面,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其中距离偏差不小于5mm。
坐标测量:首先在某一个创建的项目内,建站通过已知点测量,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设定后视点的坐标。设置棱镜常数。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而坐标测量的偏差不小于5mm。
面积测量:类似于坐标测量,也需要创建一个项目,建站选择已知点那个命令,假定测站点的坐标和高差,输入仪器高和棱镜高,设定后视点的坐标和高差,瞄准地面点测量回车,再测某一块面积的拐角点,先瞄准第一个拐角点测量再编号,然后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瞄准其他拐角点测量回车。在菜单的计算中选择各点的编号,在选择面积周长那个选项回车测量面积。其中面积的偏差不少于2cm2。
对边测量:当两个点之间的地形是不规则的,我们将选择对边测量的方法测量出斜距、高差、水平距离。首先创建项目,到程序再按“4"按键回车,选择第三项(rsD),瞄准A测量再瞄准B测量。最后显示斜距、高差、水平距离。而对边偏差小于5mm
实习体会
首先感谢学校和老师给以了我这次参加工程实践的机会,经过这次实习,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作为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
通过这次全站仪测量实习,加强了自身掌握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与内业作图方法,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数字测图在野外的运用,数字测图带来的不但是数据采集速度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增加,更加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明白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使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在实际中的运用,在学习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学会了分析数据。
实习期间每天都要操作全站仪,培养了我对全站仪的操作熟练程度,增加了我对测绘的热爱之情,与此同时,在实习中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人就应该不怕辛苦,要认真对待自己所测的每一个数据,每一件事情,只要这样自己才能够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无论你在什么岗位上均是如此。通过内业实习的数据整理和作图,将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到了一起,又一次感受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更加培养了我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忙完一天的工作我们总是一起共同探讨今天的收获,共同解决今天遇见的问题。也许生活就是一种态度,只要你认真面对它,你的日子总会充满阳光的
第三篇:全站仪实习报告
实习三测地貌并制图
一.实习时间:
2012年4月
二.实习地点:
学校公路
三.小组成员:
组员:
四.指导教师:
五.实习目的:
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实习设备:
全站仪、棱镜、脚架、铅笔、图纸
七.实习内容
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由高级到低级”、“步步有检核”的原则,实行外业的碎部点测量。
测5个地貌
八.实习步骤:
1.确定测站点
确定测站点时,尽量保证大的可视区域,同时还要保证有可通过的已知点。所以一般将测站点定在较高的地势,以避免经常迁站。
2.架设仪器
架设仪器时,要保证仪器架稳,一般是将三脚架的腿间距稍微放大些,保证平稳。角度大将导致全站仪过低,给观测者带来不便,同时也影响观测员的观测;角度过小是,存在仪器损害的潜在危险。观测钱要进行仪器的校验,对准已知点,以保证数据的精准度。
3.立棱镜
测量读数,立镜是要保证镜杆尽量竖直。
九、实习过程
1.我们把仪器架在操场的点,摆好仪器后,看光学对中器把仪器和地面点对中并升降两支脚架(另一只固定不动)使圆气泡居中,这就完成了对中整平。旋转两个螺旋按钮,将仪器来回90度旋转使管气泡居中这完成了精平。把棱镜放在看台上的点。
2.按开机键开机——按“菜单”键选择“测量功能”按对应的“F1”键进入测量模式——选择测站点,输入测视点点号QS和坐标、仪器的高,将仪器对准后视点的棱镜,并输入后视点的点好HS和坐标、棱镜高。
3.将仪器对准地物,依次按输入点号、按测量键。
五个地貌测量
仪器在已知点放好后,把测站及后视坐标给弄好,后视定向,检核之
后,新建一个文件(注意了有些全站仪在新建文件的时候分为测量文件与坐标文件)然后就可以采集数据了。我们组测了一段公路,一个花坛,灯,一棵树,还有一个下水道井盖,采集好数据后,并制图。测量的时候画了草图。
十、实习收获
实习期间操作全站仪,也使我对全站仪的操作熟练程度加深,学会了对地貌的基本测量,对制图也有了了解,采集数据速度也有了提高,增加了我对测绘的了解及兴趣,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测绘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实习中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认真对待自己所测的每一个数据,每一件事情,这对我们以后做事有了一个很大的帮助。
第四篇:全站仪实习报告
第一天:
今天下午我们来到了领取仪器的地方集合等待老师,看得出每个同学脸上都洋溢着兴高采烈的心情,不久上课的铃声就想起了老师带领着各个小组的组长领取仪器,过了一会各个小组就忙着在摆弄着观看仪器,我当时的心情也是别提多好奇了,可惜好景不长,我们组的仪器不能用,除出了点故障,听到这个消息组员们可真的是欲哭无泪啊,不过老师说明天可以拿到仪器,我们今天就跟着其他组员学习一下经验,于是各个小组的成员被分配到其他的小组,但是大家还是非常的兴奋、好奇,我被分配到了学校第二食堂的测量点,我们先把仪器架起来,但是这个全站仪真的很复杂,调平弄了半天,虽然老师平时教过快速调平法,到了实际操作确实很困难,老师来了,又给了我们每人四个坐标,要我们把这个四个坐标放样放出来。熟悉仪器之后,天色渐渐晚了起来,第一天就感觉什么也没做,就熟悉了一下仪器,了解了全站仪上一些按键,调钮的一些作用,开始连开机关机都不会。看着老师细心的操作着全站仪,一部一部的教我们如何来使用,还有一些违规操作,老师都一一给我们演示着,大家都耐心听着时不时在笔记本上做着笔记和画着图以备参考,后来老师让我们自己来操作,他在旁边做指导,大家讨论了一下是否能够根据在两已知点上放凌镜,以站点为未知点,再得到坐标,最后异想天开,想的容易,做了半天发现此路不通,后来问了老师,老师说,要把仪器架在已知点上,以另已知点为后视点,引出一个点的坐标,或者两个点,然后放样老师给的坐标。终于等到已知点了,把仪器架上,不知不觉就天就暗下来,又该收工。
实习的时间过的真快,不过也发现自己学到不少东西,今天自己调平越来越来快了,有了自己的套路,首先支脚架是就要看好使脚架上平面大致水平,对中,固定仪器后,扭动两个脚支,对中,不用把脚支移动太多,扭动就行,对中之后调平,看圆水准器,气泡在哪个脚支方向,就把那个脚支稍稍降低,气泡居中后,再精对中,然后就可开机,看屏幕上的电子水泡,缓慢微调一下就可精平,屏幕上有水平电子气泡,和垂直气泡,连转动再调,都可省略,只是转动检验一下罢了。虽然我们操作总是遇到困难,老师讲了一遍又一遍,我们总是记不住,但是熟能生巧,我们还是把仪器搞懂了,最后的结果还是美好的。
第二天:
昨天晚上老师给了学校的平面图,我们又仔细找到给的坐标大概在什么地方,今天是周六,本应休息,但是大家还是一日既往的来到了测量现场,今天早早的来到实习场地领取到了仪器,已知点上还没有被占,迅速的架好仪器,测站设置,输入站点坐标,再输入后视点坐标,引出两点坐标,靠近今天要放样的地方,虽然昨天没有仪器,但是我们还是学了很多使用的经验,所以昨天晚上做了准备,讨论了今天该怎么做,所以一切都很顺利,很快。然后在根据引出的两个点,同样的操作,定向,再输入坐标放样,输入放样坐标,出现水平偏差,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偏差尽量最小,一位同学就拿着菱镜沿着这个方向走,在全站仪观测的同学不动仪器,保证菱镜在视线内,在差不多距离时,测一次距离,就知道离放样点相差多远,经过多次移动,就会找到坐标的那一点。就这样四个坐标都放出来,我们也颇有成就感,能够用全站仪坐标放样。在使用中,组内产生了一些分歧,是用这个先弄地形图测绘,还是弄一个闭合导线出来,究竟在哪个范围弄,昨天也确实有点累了,感觉进度也有点慢,一些组员就在这边放坐标,另一些组员在另一边看别的组怎么做,发现一些误差,对误差容忍程度不一样,也产生分歧,今天因为一些分歧,争论,导致今天只得到6个坐标,检验好像不是很精确,感觉合作才是做好事的前提。
第五篇:全站仪实训报告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它是一种可以同时进行角度(水平角、竖直角)测量、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和数据处理,由机械、光学、电子元件组合而成的测量仪器。由于只需一次安置,仪器便可以完成测站上所有的测量工作,故被称为“全站仪”。
目前,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测绘仪器生产厂商均生产有各种型号的全站仪。而我们那组分配用的是南方NTS-350全站仪,附有英语字符按键。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到了几种测量方法,举例如下:
1)水平角测量
(1)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A。
(2)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
(3)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2)距离测量
(1)设置棱镜常数
测距前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2)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
(3)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4)距离测量
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2.5S,最小显示单位1mm;跟踪模式,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最小显示一般为1cm,每次测距时间约0.3S;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0.7S,最小显示单位1cm或1mm。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择不同的测距模式。应注意,有些型号的全站仪在距离测量时不能设定仪器高和棱镜高,显示的高差值是全站仪横轴中心与棱镜中心的高差。
3)距离放样
听老师说距离放样是使用全站仪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该功能可显示出测量的距离与输入的放样距离之差,即测量距离-放样距离 =显示值,下面列出的就是学到的方法:
①照准参考方向。
菜单下按两次【0 SET】,将参考方向设置为零,在测站上照准参考方向。②在测量模式第2页菜
单下按【S-O】,显示放样测量菜单屏幕。选取“2.S-Odate”后按回车。③选取“2.S-O”后,将放样数据输入屏幕:a.放样距离(SO dist);b.放样的角度(SO Hang)。每输完一数据项
后按回车。④按【OK】显示放样测量屏幕。其中:S-OS表示至待放样点的距离值;DHA表示至待
放样点的水平角差值;中断输入按【ESC】。⑤按【← →】健显示放样引导屏幕,在第2行中所显示的角度为角度实测值和放样值之差值,而箭头方向为仪器照准部应转动的方向。⑥旋转仪器
照准部致使第2行所显示的角度值为0°。当角度实测值与放样值之差值在±30°范围内时,屏幕上显示两个箭头。[←]表示从测站上看上去向左移动棱镜,[↑]表示从测站上看去向上移动
棱镜,恢复放样观测屏幕按【← →】健。⑦在望远镜照准方向上安置棱镜并照准,按斜距【S-O】选取放样测量模式。每按一次【S-O】,放样测量模式变化一种:[SDIST]:斜距放样
测量;[HDIST]:平距放样测量;[VDIST]:高差放样测量;[COORD]:坐标放样测量;[HT]:悬高放样测量。⑧按【SDIST 】【HDIST】、【 VDIST】显示距离放样观测屏幕,按【SDIST】开始距离放样测量。测量进行后屏幕第3行所显示的距离值为距离放样值与实测值之差值,而箭头方向为棱镜应移动的方向。前后移动棱镜致使第3行显示的距离值为0m,再次按【SDIST】 【HDIST】 【VDIST】进行测量。⑨选用重复测量或跟踪测量进行放样时,无需任何键操作,照准移动的棱镜,使距离放样值与实测值之差值为0m定出待放样点位。
4)坐标测量
(1)设定测站点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
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5),悬高测量
1把反射棱镜设立在欲测目标点C的天底B'点(即过目标点B的铅垂线与地面的交点)
2输入反射棱镜高HT
3然后照准反射棱镜进行距离测量,4再转动望远镜照准目标点C,便能实时显示出目标点C至地面的高度H。
5显示的目标高度H,由全站仪自身内存的计算程序按下式计算而得:H=Scosα1tgα2-Ssinα1+v(S为全站仪至反射棱镜的斜距;α1和α2分别为反射棱镜和目标点的竖直角)。
在这次学习过程中发现,全站仪的智能运算大大缩短了计算的时间,比起用手算来说,全站仪的作用还是挺强大的,而且大大提高了工程上的效率,所以在施工单位多见是全站仪。在摆正上比起水准仪复杂点,但比经纬仪来说要的时间短。想想有一个学期没有用过测量工具,刚开始测量时感觉有点生疏,接触了就慢慢熟悉了,有一句话
得好,熟能生巧,像这种技术活我想还是那句话:铁杵磨成针,熟能生巧,一切在于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