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圈湾村道路建设项目建议书
大红沟乡东圈湾村东圈湾组至三角城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
建议书
一、项目名称:大红沟乡东圈湾村东圈湾至三角城农村公路
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天祝县大红沟乡东圈湾村委会
三、项目负责人:杨生珠
四、建设性质:新建
五、建设期限:2010
六、项目区基本现状
大红沟乡东圈湾村地处大红沟乡西端,属浅山半干旱区,平均海拔2810米,平均气温4.7℃,年均降水量280毫米,无霜期120天。耕地面积2258亩,共辖6个村民小组282户1266人,有劳动力782人。2009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80元,大小畜存栏7230头(只)。
七、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道路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内容之一,被誉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命脉”,是连接城乡、维系产销、互通有无的纽带。而大红沟乡东圈湾村村组道路坡徒弯急,路面狭窄,如遇雨雪天气,交通便中断,还经常发生交通事故,严重影响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威胁着群众的行路安全,阻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改变落后的交通条件,从而加快脱贫致室奔小康步伐是当务之急。经东圈湾村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决定,修建村组道路5公里。
八、建设条件和方案比选
1、地理条件
项目地区位于石羊河流域源头,平均海拔2810米。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60—2001)》(50年超越概率10%),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区,按照《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划》,公路工程设防烈度采用8度。
2、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项目区筑路用砂石分布较广,贮量丰富,为保护植被,不宜就地开采,筑路用砂石等材料应在指定区域内开采。块石主要产于本地,质地良好,多为岩石,开采方便,运输便利,中(粗)砂、碎砾石、天然砂砾开采运输都比较方便,可采用小四轮车、三轮车等农用车运输,平均运距2公里,均可满足项目需求。
3、社会环境分析
本项目结合地型、地质、水文、筑路材料等自然条件,通过综合研究分析,因地制宜,尽量利用旧路,在路线的平、纵、横三方面进行综合提高,使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并注意与当地环境和景观相协调,完善沿线设施和与路网的衔接。
4、项目对环保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在线形顺畅的条件下,不占农田、少占林地;避免和乡镇规划发生干扰;进行完善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计,防止路基填方边坡雨水、地表水的侵蚀以及引起的环境恶化;妥善设臵取土,弃土地点,尽可能做到取土造田,维护现有的生态环境。
在施工中尽量减少对荒滩、农田、树木的破坏。道路竣工后
在可以植树的地段,尽快植树绿化,并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在村庄附件的环境敏感区施工,尽量缩短工期。施工临时用地在使用完毕后,及时恢复原有农业用地功能。
九、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1、建设规模
该道路途径东圈湾、阴洼沟、生地,终点三角城,总长5公里,计划路基宽4.5米,路面宽3.5米,全线铺筑15厘米厚天然砂砾路面。
2、技术标准
实施方案按村道四级公路标准建设,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为:
计算行车速度(km/h):20
路基宽度(m):4.5
行车道宽度(m):3.5
极限最小半径(m):15
一般最小半径(m): 30
最大纵坡(%):8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15
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十、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根据该项目设计要求、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项目预算总投资30万元。其中:申请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5万元,群众筹劳(折价)15万元。
十一、效益分析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解决东圈湾村282户1266多人的行路难问题,改善当地落后的交通面貌,为进一步促进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比较可见。
十二、组织管理
1、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实施单位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内设施工小组、质检小组,各成员分工负责,在施工期间,领导小组成员亲临现场,及时与沿线群众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2、加强项目管理
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合同管理制,严格按程序规范运作。项目领导小组组长为法人代表,全权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实行合同管理,落实具体责任人,按照建设内容和设计要求,严格监督检查和考核,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质量监督和质量抽查,由质检小组对每个项目进行现场监理、跟踪、检查、阶段验收,保证工程进度和效益,确保这一项目管理好、建设好。
3、加强资金管理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资金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理,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工程完工后委托审计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确保管好、用好项目建设资金。
第二篇:道路建设项目建议书
高村乡西黄村道路建设
项
目
建
议
书
修武县高村乡西黄村村民委员会
二0一0年九月
高村乡西黄村道路建设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提要
(一)项目名称:高村乡西黄村道路建设项目
(二)项目性质:新建
(三)项目负责人:张根林
(四)项目总投资:6万元
(五)项目建设地点:修武县高村乡西黄村
(六)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修建水泥道路长400米,宽4米,厚18cm。
二、项目背景
高村乡西黄村有耕地1200亩,全村共有263户,1108口人。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67元,属省级贫困村。
西黄村村内道路泥泞,排水不畅,遇雨天,群众无法出行,严重影响了生产、生活,但是修路工程投资巨大,而群众经济薄弱,依靠自身无力解决。目前,该村亟需解决的问题,是村内道路修建问题。
三、项目建设内容
(一)项目规划地点:高村乡西黄村
(二)项目工程内容:修建水泥道路长400米,路基宽5米,路面宽4米,厚18cm。工艺流程为:划线——路基整平——水泥路面。资金到位后,40天完工。
(三)投资规模:总投资6万元。
四、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投资概算附后
项目总投资6万元,其中申请扶贫资金5万元,自筹资金1万元。
五、效益分析
道路建设完工后,可以解决西黄村1108人行路难的问题,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推动该村的经济发展。
六、保证措施
项目资金到位后,为使资金充分发挥效益,保证扶贫资金的专款专用,特采取以下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在村干部中抽调专人负责项目的组织落实;负责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定期召开项目专题会,听取项目汇报,解决存在的问题。
2、政策保证:设立扶贫资金专用帐户,规范资金管理,做到资金的专款专用。
3、制度保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使用实行报帐制,做到每笔资金的使用均接受上级扶贫部门的监督,扶贫资金使用实行公开制度,接受群众监督,增加透明度。
七、结论
本项目建成后,可以疏通西黄村村内交通,方便群众出行,促进西黄村经济繁荣,也推动西黄村加快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修武县高村乡西黄村村民委员会二0一0年九月
工程预算书
第三篇:关于东湾村党支部的调查报告
关于东湾村党支部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郑光辉
时间:2011年7月20日
地点:新疆省沙湾县东湾镇东湾村
正文:
今天,我走进了东湾村党支部会议室,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采访。采访中我了解到了村党支部的构成、日常工作以及带领全村人取得的成绩。
东湾村党支部共有党员十六名,其中包括书记一名、委员四名、群众党员十一名.这十一名党员分别负责党组织生活监督岗、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岗、计划生育知道岗、矛盾纠纷调解岗、灌溉核算监督岗、农机标准化监督岗、基本建设项目招标及工程质量监督岗、环境卫生监督岗、科技示范岗。书记说,这些岗位的设立为全村的经济繁荣和和谐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他说着还拿出了党员联系花名册并且为我做做了详细介绍,村里的十一名党员为了配合村长和党支部书记的工作,主动请缨每人负责联系村里的是十五户村民,在上级下达文件、批示、政策、方针时,每位党员就会挨家挨户的向村民传达精神并且积极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在村里集体劳动往往是这些党员发挥领导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感染带动周围的村民。党支部书记还说,在镇驻村工作小组的监督和带领下,党支部积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在创先争优建立五好党支部(即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活动中,党支部召开了村民委员大会,针对领导班子、党员干部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自身的错误并进行改正在端正的领导态度下,村党支部获得了不少的荣誉,比如“文明道德示范村”、“优秀党支部”等。
近几年来,我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不仅在物质生活方面有了很大改善,而且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从2005年的年人均收入3435元到2009年的年人均收入已达到5126元,我村村民的生活有了大幅度提高。2008年政府斥资加上村民集款为每家每户门前铺上了平整宽广的柏油乡道,这条乡道累计长度为5.4公里,建设等级为国家二级标准。修路不仅使村民的生活富裕起来,而且为村民的出门远行也带来了便利,这是大家公认的造福民生的好工程。每年的5-8月份,村里还会向上申请流动电影车进村为村民带来文化盛宴。到了冬天,大多数村民都会闲在家里,勤奋一点的会养一些牲畜,懒散一点的就会聚在一起打麻将来消磨时间,村党支部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及时组织各种技能培训班,号召大家免费学习一些实用的技术,一方面可以消磨时间充实自己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带领大家向和谐文明的方向发展。到了每年过节的时候,党支部还会组织大家编排秧歌、舞会等活动活跃过节气氛。这一系列的大事小节,村民都是看在眼中,记在心中。就在我记录的同时,旁边的村民还很认真的对我说,“小伙子,你别不信,这党的政策还是真的影响了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的生活,别的咱不说,至少咱现在住上了新房,走在了柏油路上,对老百姓来说这就是好日子。”听完老伯的一番话,我开始被现在的发展所折服。
接下来,村党支部书记又向我谈论了“如何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和培养发展”的问题。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培养发展工作,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所在。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遵
守以下条例:
一、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各村级党组织要组织生活制度,要“创先争优”活动“一讲二评三公示”的活动要求,每月开一次支部委员会或党会,每三个月一次支部大会,每季度组织党员上一次党课,每年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要改进活动,组织生活质量。分类,组织关系转接的规定,对农村体中党员的管理。乡(镇)党委要对农村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党性观念,自觉先进性;培养一两门实用技术,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管理上要灵活性,分类,分层管理。农民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和从业特点,决定了农村党员管理上的多样性,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党员的管理。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实用、实效”原则,健全规章制度,走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分类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党员队伍的流动性,外出党员增多,对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外出登记制度,使在党组织的视线之内,而不游离之外;对老年党员可划分党的办法,指派一名支部委员其教育管理,使老党员老学,老管,老为;对从事种养加工业的中青年党员,责任制管理,促其作用。
二、在党员教育上实效性,放矢,按需施教
在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农村党员熟练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把最新科技运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带领党员致富的能力农村党员教育的,解决好农村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观念等问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的千差万别,区分层次,分类,放矢。对那些思想守旧,无开拓创新精神的农民党员要主要工作,采用培训、实地参观、现场示范等,用身边的人和事,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观效益促其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那些科技素质低,致富本领的农民党员有计划地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使党员人人都有一技之长,致富能力;对那些头脑灵活,率先致富的青年党员,有计划地组织参加农广校、农函大的培训,、有意识地带领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三、在党员发展上严肃性,严把“入口”,畅通“出口”
党员队伍结构,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是新下发展党员工作的主攻方向。发展党员要摆脱束缚,放宽视野,从靠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率先富起来的致富能人,骨干力量,从复退军人和村干部中发展党员,从源头上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发展党员要“十六”字方针,“两推四公示”、责任追究制度,把好“培养关”、“考察关”、“发展关”和“审批关”,注重质量,不求,培养,成熟,发展。,要以从严治党为,畅通党员“出口”,那些长期不参加党组织活动,不党员作用,不政策,民主评议定为不合格的党员,党组织反复教育仍不悔改的,要《农村党员积分考评制》的办法组织,绝不姑息迁就,从而农村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要抓好农村的党员发展工作
要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方针,把有文化的优秀青年农民、科技示范户、致富能人和非党村委会、村民长、村民代表培养,列入发展计划。要着力在农业生产线和长期不发展党员、力量薄弱的村发展党员,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要加大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农村入党分子队伍。
听完这些详细的介绍后,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农村党员肩上的历史重任,看到村里的发展,也让我更加坚信,党的方针是英明的,未来是美好的,我们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永远跟党走。
第四篇:2011年东湾村全年工作总结
2011年东湾村全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村党群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提高群众收入,壮大集体经济为已任,突出发展这个最根本的主题,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经济建设跃上了新的台阶,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全村各项工作蓬勃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2011我村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经济发展工作跃上了新的台阶
2011年是我村的机遇之年、发展之年建设之年。设施农业的建设,给我们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机遇、顺势而上,抢抓先机,努力实现我村的快速起跳,“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村的第一要务。在积极做好原有企业服务工作和挖掘潜力的同时,不断谋划全村发展思路,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经济总量不断提高。今年以来,我村始终把精力放在加快发展上,深刻分析形势,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农业立村”。以农业经济为主导,以设施农业为主体,以旅游、农家乐为辅,以发展国民经济为起点,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3、重点项目全面建设。东湾村设施农业项目建设是村“两委”为优化本村农业产业结构布局,紧紧围绕县委关于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决策,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为全面完成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而做出重大举措。项目采集集体+农户的建设模式,由村委会统一组织施工,先后投入520万元,规划建设了411亩的设施农业示范基地,规划设计建设温室大棚,拱棚126座。已完成第一期63座温室大棚的建设。现第二期设施农业温室已竣工。并投入资金150万修建保鲜库1000平方米,并配备有蔬菜检测室,现已基本使用。我村连续两年被评为乌鲁木齐市设施农业重点村。
二、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为了使全村村民切实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东湾村在千方百计求发展的同时,把“执政为民、发展为民”落到实处。今年我们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千方百计从多方争取资金、物资达100万余元。我村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投入45万元将3.5公里的土渠修建成目前最先进的U型渠道,为农牧民群众解决的作物灌溉方面的难题,极大的节约了农民群众播种农作物的成本和劳动力。为了农牧民群众可以喝上自来水投入资金15万多元修建自来水管道2800米;东湾村行道不整,土地不平,投入了2万多元为农田修路1800米,铺戈壁砂石料平整行道11公里;投入38000万元对东湾村2.2公里马路两边进行修整。村集体自筹资金26余万元为村民老年活动室、党支部会议室、民兵值班室、图书室、工作会议室,在提高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时提高精神文化生活。
三、军地共建、共同发展
近年来,水西沟镇东湾村党支部以军地双拥共建为依托,立足政治高度,从巩固发展着眼。以改进创新军地共建工作为突破点、以军地共建促双赢为重点、以军政民团结促和谐为平台、以军地快速发展促“三互”为目标。深入开展“五帮、五创、三促进”活动,创出了党建工作和双拥工作新特色,共建双方“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走出了一条实现军地人才、科技、信息共享,军民共建“三挂钩”的新路子。进一步增强了地方、军队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动,形成军地合力推进军民共建活动。促进了地方两个文明建设和部队战斗力提高。
四、认真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综治、调解、普法工作进一步加强
我村今年为60岁无劳动力老人每人每年发放1500元,为村民合作医疗缴费每人50元。加强社会治安防范,维护辖区社会稳定,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我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关系到我村对外形象和投资环境。今年我们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为大局,以长治久安为核心,积极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发现矛盾,及时调解。结合普法工作设立“法制宣传栏”,利用广播网,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广大村民法制意识,并大力倡导学法、守法、用法。我村综治、调解、普法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责任化的良性循环道路。
五、加强财务清理工作,规范村务公开工作
我们健全完善了财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从根本上预防了违法乱纪问题发生,促进了我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村务公开严格按照“六规范、一满意”的要求,做到规范公开内容和程序。今年,我们深化和提升了村务公开内容、形式,重点公布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了村务公开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今年来虽然做了一些工作,每一步都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都离不开广大干群的开拓进取。取得的成绩离建设“强、大、名、美”的现代化村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我村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水西沟镇东湾村村民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日
2011年水西沟镇东湾村全年
工作总结
水西沟镇东湾村村民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日
第五篇:人畜饮水及村内道路建设项目建议书
******乡***
人畜饮水及村内道路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乡***人畜饮水及村内道路建设项目 项目承办单位:***乡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
项目建设地址:***自然村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申报日期:二0一0年四月
建设期限:二0一0年五月至十月
目录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三、项目建设地点
四、项目区基本情况
五、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六、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七、项目实施计划
八、项目实施后的效益
九、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一、项目名称
***乡***人畜饮水及村内道路建设项目
二、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1、必要性:***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西北7公里处,全村共**户,*人,其中蒙古族*户*名。近几年该村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地主要脱贫致富途径,但受持续性干旱影响,该村人畜饮水造成极大困难。同时,村内道路属于以前的泥土路,为村民生产生活及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加强人畜饮水及村内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便村民生活,推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全乡蒙汉两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因而,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2、可行性:项目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只是受近几年持续性干旱天气影响才导致人畜饮水发生困难,同时道路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有助于促进该村农家游的发展。同时***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该民族村的民生及发展问题,本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创新发展思路,拟将该村建设成为全县第一蒙族风情旅游村,使之成为带动全乡经济法发展的助推器,这就为为该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为******乡***自然村。
四、项目区基本情况
***村位于乡政府西北部。全村地处高原平川区,地势平坦,草场辽阔,西北紧临我省***,气候凉爽,为历代北方少数民族王朝的皇家避暑游猎胜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村全村共 50户183人,其中蒙族17户57人。
当地农牧民以发展种养及农家游为主,为了进一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现状,因而实施本项目。
五、建设规模及内容
1、建设规模
项目拟实施自来水安装及道路硬化工程。
2、建设内容
项目拟在全村实施自来水安装及配套工程,并硬化村内街道2500米。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投资:自来水安装工程及其配套,拟投资20万元。村内街道硬化建设2500米,拟投资35万元。
在总投资中,需上级解决扶持资金35万元,项目单位自筹解决20万元。
七、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计划于2010年5月开始施工,10月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八、项目实施后的效益
项目实施后,将极大的改善该村人居生活环境,同时可使***民族旅游再上新台阶,实现农村经济振兴,提升蒙汉两族人民幸
福指数。
九、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1、组织管理:乡政府建立由乡长任组长,主管副乡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吸收项目所在村主要领导参加,负责项目的设计、施工等具体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派专人深入现场负责项目的实施,同时要按照工程进度,定期召开会议,实行现场办公,解决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要认真执行有关法规、政策,做好资金管理、使用工作,严防挪用、浪费,并保证自筹资金足额到位。工程竣工后,要严格验收,做好工程决算,及时上报。
2、保障措施:在项目建成后,党支部、村委会要建立项目管理小组,将项目建成惠民工程。要制定管护、使用条例,通过责任制的形式做好管护工作,以确保工程能长期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