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强化经济发展

时间:2019-05-14 02:1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改革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强化经济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改革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强化经济发展》。

第一篇:改革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强化经济发展

5月8日,**市委、市政府在市工人文化宫召开了“全市加快建设重点产业集群”誓师大会。会后,我区迅速组织传达此次会议精神,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会议实质。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紧紧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建设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速度,增强发展后劲,推进又好又快发展。

一、抢抓战略机遇,加快基地建设

快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是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加速突破**进程的又一全局性、战略性重大决策,这一决策对推动我区转型振兴、加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区实施“一带、两极、三板块”产业发展规划。全力开发建设中国**经济转型创业基地,力争成为全国首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示范区,在“创新发展,创业富民”的总思路下,全力打造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增长极和以创建“世界工业遗产旅游”“中国玛瑙之都”两个城市品牌为主体的服务业增长极。

工业增长极以水泉工业园区为依托,规划占地29平方公里。详细规划以玄武岩纤维项目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昊海华龙、双橡矿工、太恒铜业等项目为先导的矿山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多晶硅项目为主体的光伏产业集群;以工业地产为牵引的浙江工业园。该基地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益产出为目标,全面提升资源集聚、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三大功能,产生集聚效应、配套效应、规模效应,办成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集中区、吸引外资的集聚区和先导区。目前基地的主干路新开路已经全线贯通,南北路正在加紧施工,尽快开工建设供电、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工程,争取早日达到“七通一平”,分步启动生活服务和商业绿化带开发建设工作,为大项目的发展铺好路、摆好舵,从而加快引进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和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大项目、好项目,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

服务业增长极以国家矿山公园为载体,规划占地28平方公里,目前已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全国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区”。分四个区域开发建设:a.以世界上最大的废弃矿坑为主体的工业遗产旅游核心区。依托海州矿坑煤矸石山、电镐、电力机车、铁轨、废弃的厂房等为代表的工业遗产资源,规划建设国家矿山公园主题广场、矿山雕塑广场、机车广场、工业主题演艺广场、采矿体验场、怀旧铁路、博物馆、地质遗迹等22处旅游观光区,全方位、多层次展示矿山历史与文化、高端休闲与大众娱乐、现代元素与怀旧情结完美结合的工业遗产旅游魅力。同时,按照国际标准,正在积极完善旅游业配套设施及配套功能,促进交通、文化、餐饮、零售、娱乐、休闲等相关服务产业的同步发展;b.以孙家湾棚户区改造腾空区为主体的国际矿山旅游特区。该地块位于**市市区南部,世界级工业遗产海州露天矿东南方,总建设用地约142公顷。目前,北京城市景观设计院正在做详细规划,打造生态商务休闲区,重点建设高端商务休闲、高端酒店及配套高端商业,以建成世界工业遗产广场即超五星级酒店和五条风情街,包括中华风情街、中华美食街、欧美风情街、欧美美食街、时尚名品街;c.在矸子山复垦区规划兴建以高尔夫球场、狩猎场、跑马场、越野车飙车场等高品位的娱乐项目为主的大型体育公园;d.以矿山铁路为主体的蒸汽机车观光线。让游客乘坐富有矿区特色的交通工具游览各景区。目前,博物馆主体建设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不久将对外开放;**矿山体育公园(高尔夫)即将开工建设。

二、集中全区力量,促进经济发展

年初以来,我区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由于受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我区部分重点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相当的困难,尽管如此,我区上下仍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在逆境中实现快速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广辟渠道捕捉信息,打破以往“等、靠、要”的旧观念,围绕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活动的发展机遇,组建招商小分队,树立主动上门招商的强烈意识,用真诚感商,以实惠利商,积极主动地把项目请进来。重点围绕中国**经济转型创业基地和楼宇资源,引进一批大型工业项目、商业项目和总部项目,寻求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以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富民惠民等为重点,对口谋划项目。

2、加强项目储备,做好前期工作。首先,做好项目前期谋划。我区立足自身优势,精心谋划、精挑细选,提前衔接谋划一批亟需建设的项目,同时筛选、论证一批长远发展的储备项目。其次,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加大投入,搞好协调,主动服务,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依据和项目管理程序,重点抓好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址意见、土地预审意见、环境影响评价意见、初步设计和项目概算等必走的前期工作程序,使项目达到一定工作深度和审批要求,抢抓国家加大投入,打动内需的机遇,持“项”待“批”,让项目等资金,不让资金等项目。第三,做好项目储备

。对储备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政策、投资方向随时清理过时和开工建设的项目,补充调整新项目,不断提高项目的质量,使我区始终储备有一大批适时对路的项目。第四,做好项目推介。加大项目的推介力度,积极主动全方位向外、向上推介,使储备项目尽快变成现实资源。

3、加大监控力度,做好协调工作。一方面,建立项目包扶责任制,实行并完

善县级领导包项目责任制,加强领导与企业的联系。实行定期与不定期调度相结合,项目调度制度、项目定期检查和通报制度,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予以协调,帮助解决,确保项目的顺利建设。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对各企业经济运行的调度、监控力度,建立联动机制,每月由主管区长主持召开经济主管部门运行调度会,及时分析把握企业运行态势,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力争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沟通、立即解决,对区各级部门解决不了的困难,要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协调解决,把保证每一户企业的平稳运行作为当前经济运行工作的重点来抓,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确保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圆满完成。

4、壮大现有企业,培育产业集群。把做大做强现有企业作为产业集群培育的基础,依靠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与其关联产业,延长产业链,逐渐形成产业集聚,提高资源开发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大力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创业基地建设,积极谋划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以规划的“工业增长极”和“服务业增长极”带动我区经济的跨越发展。充分利用省、市关于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关政策、中小企业贴息贷款政策、省政府的技改贴息资金政策,并将这些政策与企业对接,积极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加强与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联系,帮助企业将有关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保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重点扶持以金石科技为基础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昊海华龙、北方管件、金广机械、双橡工矿、太恒铜业为基础的矿山设备产业集群;加大对多晶硅项目的推进力度,力争使该项目尽早落户**。

我区会乘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发展的东风,乘势而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有利条件,集聚一切建设力量,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建设宜工、宜商、宜居、宜游、宜乐、宜购的新**!

第二篇:产业集群地区经济发展

目录产业集群的效应 ………………………………………………………1 2 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2

2.1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分布现状…………………………………………2

2.2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2 3立足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树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3

3.1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3

3.2发展产业集群要突出区域特色 …………………………………………3

3.3注重培育集群社会文化环境 ……………………………………………3 4 推进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对策 ………………………………4

4.1加强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指导,构建良好的协作环境,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4

4.2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后发优势,激发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 ………………4

4.3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支撑地方产业发展 …………………………………4

4.4强化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升级……………………………4 参考文献..……………………………………………………………..……

5摘要:产业集群作为现代经济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支撑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起飞,更成为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和现状进行考察,提出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促进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壮大,对

提升民族地区产业竞争力,加快民族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群民族经济产业结构竞争力

产业集群作为现代经济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始终扮演着经济增长助推器的角色。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兴起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促进作用,集群经济战略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发展途径。在当前的“十一五”规划制定中,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城镇化建设也成为各地政府首要关注的问题。对于经济较落后的民族地区来说,其经济发展完全有可能借助产业集群模式,通过政府的扶持、市场的培育和企业的创新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1.产业集群的效应

产业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组织形式。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可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专业化分工,提高企业和区域的劳动生产率,为区域经济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和互补性,可形成协同效应;产业集群的集散效应可汇集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发展完善的产业集群可以促使集群内企业拥有稳定的学习、交流、创新和进步的共生机制,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创新效应;产业集群还可发挥区位群体效应,形成区域品牌优势。更主要的是,集群制造不同于大规模制造,集群制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避免以往工业化道路上的弊端,具有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良性互动的特征,也必然大大推进城镇化进程。

可见,产业集群不仅是一种强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形式,也是一种可扩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其发展能够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为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起点、跨越式发展增加新的动力。

2.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2.1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分布现状

近几年,民族地区经济无论是在空间布局上,还是在产业配套上,集群化趋势皆初显成效,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2.1.1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民族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集群极大地带动了周围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培育了地区龙头企业,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2.1.2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民族地区畜产品资源优势充裕,在肉类加工工业、乳类加工工业、蛋类工业和皮革毛绒工业等各类加工工业中表现突出。

2.1.3能源、化学工业产业集群。近年来,各区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充分发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以煤、电、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

2.1.4金属冶炼制造业集群。民族地区资源富集,许多资源不但储量大而且开发条件好,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

2.1.6旅游业产业集群。民族地区集中了颇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其中新疆、广西近年来发展较快,初步具有一定的规模。

2.2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

2.2.1丰富的资源禀赋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强大基础。资源优势有利于培育构建以此为支撑的产业集群。

2.2.2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拉动产业集聚。民族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依托“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项目及其他国家重点工程,促进了生产要素集聚,加快了产业群、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建设的步伐,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

2.2.3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一批有影响、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及企业集团开拓了市场,创出了品牌,不断带动基地建设,引领其他相关配套企业的成长、壮大。

2.2.4特色产业多集中于初级产品市场。民族地区的特色产品产量大,质量高,但对整体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却有限。

2.2.5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较少。在产业分布上,民族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从规模到数量都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几个高科技园区。

总体来讲,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启始阶段,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相对较少,大部分产业集群仍处在产业集聚阶段,有的还仅仅是个雏形。

3.立足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树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区域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最为明显之处在于鲜明的民族性。其二,民族地区具有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对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其三,在各民族地区,由于区位条件、历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存在差异,发展产业的形式与结构各不相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尽相同,使得各区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经济结构与生产方式也相应呈现出差异性。当前,对于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决策和规划都应充分认识这些特点,由此树立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1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民族地区缺少沿海经济起飞时好的商业环境(沿海区位优势、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国内经济短缺、国际产业大量转移等),因此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民族地区政府要专注于消除妨碍生产力成长的障碍,抓好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的建设,促进本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3.2发展产业集群要突出区域特色

应充分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区位品牌”,不仅要使物质资源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还要使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也被整合到产业集群的体系之中去,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

3.3注重培育集群社会文化环境

民族地区各地文化特色明显,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创新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对于那些还没有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的区域,重要的是营造产业创新氛围和制度文化氛围;对于已经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区域,也要重视制度文化的创新,以发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4.推进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对策

4.1加强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指导,构建良好的协作环境,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

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待开发阶段,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要跨入现代工业化的门槛,就必须把外部资金、人才、技术输入等和区内条件结合起来。为此,应坚持科学规划,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如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协调产业政策;逐步对产业集聚的发展进行金融支持;营造产业载体,吸引企业聚集;加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力度,采取优惠政策积极引入沿海东部企业和外资企业弥补本区集群内部的产业缺口。

4.2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后发优势,激发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

民族地区在特色农业、畜产品、能源开发、旅游业、边境贸易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潜力可挖。不断发展特色产业集群,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特色产品和资源的深加工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现有产业集群要以现有的主导产品为基础,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加强主导产品的内部分工协作,加速上游和中下游产品的开发,填补产业链条上的空白点,逐步完善产业的整体功能。

4.3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支撑地方产业发展

专业市场与地方产业发展有着内在的共生关系,国内许多地区产业集群都得益于各类专业市场的有效发展。民族地区应利用地理等优势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强化专业市场与产业配套,依靠各类专业市场带动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通过市场建设加快产业的集中,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

4.4强化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升级

当前,绝大部分民族地区的产业集群从事的是加工业。这些产业集群凭着资源禀赋、廉价劳动力、规模经济等优势有了一定的发展和影响。但是,这些资源禀赋、廉价劳动力等并不能保证产业集群的持久优势;强化内生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断开发和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才是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民族地区应在充分利用产业集群优势的基础上,推出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大力培育以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集群模式,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速集群产品产业化。对企业而言,要充分利用当地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力量,发挥当地专业性人力资本的优势,加强自主创新。如此,民族地区才能把产业集群不仅建成产品加工基地,更积极建成产品创新基地。

参考文献:

[1]廖佳敏.建立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经济与管理.2006,(3)

[2]徐承红.论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企业活力.2005,(10)

[3]陈柳钦.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南京社会科学.2005,(5)

[4]隋映辉.产业集群成长、竞争与战略.青岛出版社.2005

[5]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李靖靖.发展壮大内蒙古产业集群研究.内蒙古社科规划一般项目.2006

[8]陈德峰.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重大的历史性突破.中国创新网.2006-9-8

第三篇: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中共荆州区委

今年来,荆州区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市委“工业兴市”战略,按照“产业 兴园、园区兴工、工业兴区”的发展思路,以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扩张,以 产业发展推动园区建设,突破性发展工业,初步形成了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拍马纸品工业园、城南纺织工业园、学堂洲建材工业园等四大园区和川店紫 荆、郢城岳山两个工业小区。园区建成面积13平方公里,聚集规模企业近1 00家,石油机械、造纸包装、轻工纺织、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等五大产业 呈集群化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GDP23.5亿元,同比增15%; 财政收入1.4亿元,同比增27%;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同比增15 0%;外贸出口1660万美元,同比增113%;农民人均纯收入2023 元,同比增366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4亿元,同比增31%;工 业增加值7.5亿元,同比增35.6%;园区完成工业产值17.5亿元,五大产业完成产值22亿元,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5%和9 1%。全区工业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产业集群、效益提高的良好 态势。主要做法是:

一、抓规划引导,明确产业集群发展方向

规划是产业发展的龙头。荆州区立足已经形成的园区基础和产业特色,按 照高标准、高起点、高速度的要求,聘请华中科技大学专家,对全区未来五年 的园区及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定位。在园区布局上,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以九阳大道为轴线,北有拍马工业园,中有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南有城 南工业园和学堂洲工业园的古城西环工业带,规划建设总面积25平方公里。在产业布局上,逐步将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打造成国家级石油机械制造业基 地;将拍马工业园打造成中部地区最大的烟用品生产基地;将城南工业园打造 成集高新产业与轻纺工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将学堂洲工业园打造成为 “两湖”平原最大的新型建材基地。在产业发展上,突出抓好石油机械、造纸 包装、轻工纺织、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快速扩张。石油机械制造业,力争 年内实现产值25亿元,“十一五”末达到50亿元;造纸包装业,力争年内 实现产值14亿元,“十一五”末达到30亿元;轻工纺织业,力争年内产值 突破10亿元,“十一五”末达到3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力争年内实现产 值12亿元,“十一五”末达到30亿元。同时,加快培育新型建材和高新技 术两大新兴产业,力争“十一五”末,新型建材业产值突破30亿元,高新技 术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全区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

二、抓园区建设,搭建产业集群发展平台

园区是产业集聚的平台。为了解决工业企业规模小、布局散、园区档次低 的问题,今年来,荆州区从破解园区建设难题入手,举全区之力加速推进了园 区建设。一是破解“投入难”的问题。在区级财力较弱的情况下,财政预算内 优先安排700多万元,争取开行贷款5000万元园区建设资金。利用省市 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机遇,将园区开发与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项目捆绑 申报,向上争取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成立国资经营中心,运用市场手 段,经营园区土地资源,以土地换资金。探索实行“园区共建、设施共享、项 目共引、税收分成”的政策措施,调动了入园企业、镇办、开发区和交通、电

力、通信等部门共同建园的积极性。通过“多轮驱动”,解决园区建设资金难 题。在去年投入40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又投入了5000万元。二是破 解“用地难”的问题。在国家严把土地供应“闸门”的情况下,随着四机厂、江汉建机、湖北四钻等企业规模快速扩张,大批相关企业配套跟进,原四机工 业园的土地供应严重不足。为了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荆州区投资2000多万 元对企业周边的四新渔场、园艺场两家企业实行改制;对“园中村”的居民实 行补偿搬迁,建还迁房115套、9200平方米;对其它零散建筑实行产权 互换;对村集体企业废弃地实行集中购买,通过多法并举,新增工业用地20 00多亩,已形成了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的基本雏形。三是破解“建设慢”的 问题。成立园区建设指挥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6个工作专班,仅一年多时 间,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就建成了九阳大道、太晖路等7条道路,初步形成了 “一纵六横”的路网格局,完成了11万伏的电网改造,绿化、下水、管网配 套工程正在抓紧施工,年内可全面实现“五通一平”。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 了园区对项目和产业的承载能力。

三、抓项目引进,增强产业集群发展后劲

项目是产业之基。荆州区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增强产业发展后 劲的主动力,通过抓招商、引项目来兴特色、强产业。一是依托产业优势抓引 进。石油机械和造纸包装是荆州区两大优势主导产业,其中石油机械产业是全 省产业集群建设的重点项目。为了壮大优势产业,我们采取“延伸链条引项 目、填补空白找老板”的办法,先后引进了华泰石油、众力机械等一批产业关 联企业。投资4000万元的紫江喷铝、投资4600万元的众力机械、投资 2000万元的强盛石油、投资1000万元的宏源包装项目年内均可投产。首期投资1.8亿元的上海宝臣石油套管项目、投资8000万元的上海姚记 扑克纸、投资1.5亿元的10万吨林浆项目也正在积极争取落户。二是依托 资源优势抓引进。学堂洲非耕地和沙石料资源丰富是荆州区的一大优势,利用 这一优势,先后引进了华升商混、中富管桩等8家投资过5000万元的新型 建材项目,其中有6家在建,4家年内有望投产。已投产的商品混凝土搅拌中 心预计年产值将突破3亿元。“大学城”科研人才密集是荆州区的独特优势,依托这一优势,引进培育了玉龙科技、华方软件、垃圾发电等近10个高新技 术项目。新型建材和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全区产业发展的“新秀”。三是依托 客商团队抓引进。客商是我们重要的人际资源。通过上虞市原副市长陈樱牛和 荆州舜隆房地产公司老总金庆荣牵线搭桥,荆州区已形成了一支浙江上虞客商 团队。在这支团队的大力支持下,独立举办了(上海)项目推介会,现场签约 项目23个,协议引资达10.2亿元,目前已有4个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近期,这一团队引来的3位上虞老板将投资6亿元,在学堂洲征地1000亩 创建浙商上虞工业园。通过坚持不懈抓招商,今年上半年,全区共引进项目7 5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48个,到位资金3.6 亿元;入园项目4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7个,年内园区可新增投产项目1 5个。

四、抓骨干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发展规模

骨干企业是产业扩张的强力支撑。今年来,荆州区通过大力实施“32 3”工程(即培育3家产值过10亿元、20家产值过亿元、30家产值过5 000万元的企业),一手抓核心企业带动,一手抓中小企业配套,促进了产 业集群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一是壮大核心企业,增强产业优势。重点扶持四

机、四机赛瓦、拍马集团、骏马纸业、荣海纺织等行业核心企业,扩大企业规 模,提升产品档次,创新管理机制,促使其加速成长为产业“航母”,带动关 联企业聚集发展。四机厂是荆州区石油机械行业的“火车头”,也是全省百家 重点企业建设项目。近几年,四机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企业发展前景十 分广阔。为此,我们积极引导和扶持四机厂向园区扩规,扩大产能,膨胀规 模。通过专门召开现场办公会,多次出面协调,帮助四机厂解决了西厂区扩规 所需的300亩用地;出资120万元对西环路进行整治,并将其更名为四机 大道,改善了四机厂物流货运环境。预计年内四机厂产值可达到18亿元,在 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四机厂”。环保治污是造纸 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今年来,荆州区投入资金2600多万元,实施了拍马 工业园治污工程,建起6座造纸污水生化、物化处理厂,实现了东西两线污水 的达标限量排放和循环利用,促进了拍马、骏马两家造纸核心企业的可持续发 展。目前,全区核心企业对行业的贡献率已达到70%以上,预计年内产值过 亿元的企业将突破10家,上缴税金过千万元的工业企业达到3家。二是发展 中小企业,扩充产业总量。一方面,鼓励和促进龙头企业加速裂变,催生一批 专业化配套企业。湖北四钻是一家从四机厂分离出来的独立法人企业,主要为 四机厂配套生产各类石油专用设备及零部件,在四机厂的带动下,企业产值和 利税成倍增长,一跃成为全省先进民营企业。另一方面,依托核心企业带动,加强产业内上下游企业的配套协作,聚集中小企业规模发展。目前,全区石油 机械制造业聚集企业23家,造纸包装业聚集企业26家,纺织印染业聚集企 业36家,农产品加工业聚集企业20家,新型建材业聚集企业15家。三是 推动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层次。积极引导石油机械、造纸、纺织行业加大技改 投入,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 技术装备水平,使企业向规模型、效益型发展。上半年,全区完成技改投入 3.9亿元,实施过1000万元的技改项目12个。石油机械制造行业,四 机厂投资1.6亿元对压裂泵、高压管汇件两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进 行扩规批量生产;造纸包装行业,骏马纸业投入3000万元启动了纸品生产 线技改项目,项目投产后,集群纸品年生产能力可达到30万吨以上,销售收 入过20亿元;纺织行业,织机总数已突破5000台,其中剑杆织机380 0台,纺纱能力达22万锭。传统产业通过技改提升,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 力。

五、抓服务创新,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环境是第一品牌。荆州区始终把优化服务环境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手 段,在坚持过去一些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服务内容和 服务形式。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促成了园区工业项目规划 和建设手续市级审批权限的下放。荆州区以此为契机,对入园项目实行超前介 入、手续代办、跟踪协调,加速了项目入园。积极调整城南经济开发区管理体 制,剥离其社会职能,更好地发挥了开发区“招、建、管”的主体作用。扎实 开展“产业发展年”和“治三风、建功业”活动,搭建了机关干部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有效载体。建立园区投诉举报中心和经济环境监督网络,形成了投 诉处置快速反应机制。政府出资组建园区治安巡逻队,全天候开展治安巡逻,改善了企业周边治安环境。依托区企业家协会和行业协会,引导企业间广泛交 流与合作,强化了产业内部联系。财政列支50万元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向武汉中信银行争取贷款8000万元,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目前,有利于产业健康发展的区域软环境正在逐步形成。(本文系中共荆州市委三届二次全会典型发言材料)

第四篇:大力培植产业集群加快工业经济发展

大力培植产业集群加快工业经济发展2010-03-10 11:39张新杰中国企业报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 大 中 小

一、曲阜市工业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2009年,曲阜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74户,实现销售收入190亿元,利税28.6亿元,利润16.49亿元,分别增长17.5%、16.5%、11.2%,利税过千万元企业达到14户。煤炭、水泥、蓄电池、活塞、汽配、白酒、啤酒、棉纱、棉布、医药等几十种重点产品初具规模,基本形成机电汽配、煤炭电力、建筑建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六大支柱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5%、85%、80%。

二、培植产业集群的总体思路

按照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战略部署,抓住国家采取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和实施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历史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突出龙头企业带动,加大企业投资力度,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培育机电汽配、煤炭电力、食品加工、建筑建材、纺织服装、生物医药六大产业集群,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培植产业集群,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主要对策

(一)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组建产业集群。深入贯彻落实我市出台的《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二十条规定》和《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二十条规定的实施细则》,充分调动各部门、各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一是组织制定产业集群激励政策。明确发展目标,对照部门职能,细化工作措施,严格落实责任。二是突出资金扶持。设立1亿元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扩张优势产能,研发新产品,全力打造“强企方阵”。对列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重点企业,在企业还贷周转金的借用和信用担保支持上给予倾斜。对重点项目融资提供财政贴息或帮扶。三是加大集群龙头企业的扶持。市政府与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签订《科学发展快速成长承诺书》,坚持一事一议,一企一策,专案运作,综合采取财政贷款担保、融资平台风险投资办法,集中要素资源加快膨胀。

(二)坚持科学规划,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坚持政府推动、政策引导、市场运作,按照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的原则,统筹产业集聚发展,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1、机电汽配业:以圣阳电源、天博汽配、金皇活塞、电缆集团为龙头,带动水工机械、五洲机械、华珠机械、金马工矿等一批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加快相关产品规模膨胀和产业链延伸,逐步形成具备一定科技含量、一定规模的加工制造业,初步达到电动汽车系统零部件的生产能力。

2、煤炭电力业:依托我市煤炭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煤机制造业,提高煤炭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制造能力,做大做强永安煤机、鲁中煤矿设备制造等设备制造企业;积极发展煤炭销售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煤炭交易中心和一批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

3、建筑建材业:有效整合市内外丰富的建材资源,充分发挥整体优势,扩规模、上档次,借助孔子商贸城物流平台的辐射作用,培植建筑建材产业群,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4、食品加工业:以孔府家、燕京啤酒(曲阜三孔)为龙头,带动恒达食品、嘉禾油脂、闻春礼食业、康利源面粉等一批食品加工业,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盘活存量资产与优化增量资产相结合,坚持品牌带动与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做大做强名优产品。

5、纺织服装业:以锦绣纺织为支撑,带动圣时丝业、润欣纺织、利源纺织制线等小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实现全市纺织服装行业平稳较快发展。

6、生物医药业:重点打造以孔府制药、裕隆生物芯片、圣旺药业、圣帝药业、圣地宝药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坚持以创新为主,仿创结合的原则,努力与高校、科研院所等联办一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中试基地,构建技术开发和创新平台,开发出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

在做好六大产业的同时,依托文化旅游名城和传统优势,以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为契机,培植开发工艺旅游产品加工业。围绕工艺性地毯、古建筑绘画、木雕制品等,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前提下,挖掘曲阜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培育扶持工艺美术旅游产品的龙头企业,带动一批民间个体手工作坊上规模、上水平。以曲阜“三宝”之一的楷雕为主导产品,批量化、标准化的组织生产,创出曲阜旅游产品的品牌,做大做强旅游产品制造业,逐步建成山东省工艺美术特色产业基地。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建立高水平的技术开发中心,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二是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生产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格局,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步伐。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以政府的科技投入为引导,以社会、企业投入为主体,建立完善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促进工业经济跨越发展。一要突出发挥企业招商引资的主体作用。要深入研究重点国家地区发展战略调整和产业资本转移的趋势动向,注重与我市主导产业的培植、产业链条的延伸和重点企业的有机对接,帮助和督导培植产业集群内企业制定招商引资方案,加快培植壮大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二要规划优选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项目是招商引资的载体,规划、优选、包装、推介招商项目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关键,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相关法规和我市产业发展规划。三要切实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有针对性选择有合作前景的大公司进行登门招商,做好以商招商,形成企业“扎堆”效应,做好外资企业的增资扩股。

(五)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为培植产业集群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制定吸引力强的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我市创业发展;结合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创新项目的实施,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等多种方式引进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重视企业家教育培训,多措并举,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驾驭

市场经济能力强、熟悉国际惯例、具有战略眼光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六)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培植产业集群,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必须举全市之力,用全市的智慧谋划,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培植产业集群的强大合力,确保全面完成发展目标。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培植产业集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培植产业集群政策落实、规划指导、督导协调等工作。二是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工业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市级领导、部门单位包保企业制度、目标考核激励机制,培植产业集群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运作。三是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年底组织经贸、财政、发改等部门,对产业集群当年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提出意见,经领导小组研究,及时兑现奖惩。四是创优企业发展环境。市纪委、监察局和市优化办要切实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和纠风工作力度,对产业集群企业实施挂牌保护。新闻媒体要加大对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的宣传力度,加大对破坏经济秩序的行为曝光力度,营造培植产业集群的良好氛围。政法部门要严厉打击干扰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的黑恶势力,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作者系曲阜市经济贸易局局长)

第五篇:浅谈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

浅谈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 摘要:产业集群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它具有显著的特点,我国现有的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缺陷需要解决,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字:产业集群;经济发展;创新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产业发展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应对新的国际竞争压力,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美国的硅谷、好莱坞,中国北京的中关村,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卓有成效的实例。

集群本意为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在某地集中出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或更早的时间,就有国外学者将集群引入到经济学,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1990年美国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重新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并用产业集群的方法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从此,产业集群的概念得到学者的普遍接受并风靡一时。

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它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因素:

首先,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一般来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它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这是产业集群形成基础。中国纺织集群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洲这三大经济圈最为集中,全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中,76.38%的纺织企业,60.97%的从业人员,86.04%的出口交货值都聚集在这里。西安高新区以大唐电信、海天天线、华为、中兴、西电捷通、宇龙等企业为代表,3G技术为支撑的通讯产业集群,2005年营业收入突破15亿元;以德国英飞凌、美国爱尔、美光、应用材料、西岳电子等40多家企业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2005年产值超过35亿元。

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其它机构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联系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

第三,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还包括上下游、互补产品的生产商以及提供专业化基础结构和提供技术支持的其他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技术标准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等,很多产业集聚群还包括商会和涵盖产业群成员的其他集体组织,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这是产业集群的实体构成。

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

第一,外部经济效应。集群区域内企业数量众多,单个企业并不大,但集群区内的企业彼此实行高度的分工协作,生产效率极高,产品向区域外的市场扩散,从而使整个产业集群获得一种外部规模经济,促进了集群同类企业之间实现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节约了资金成本。

第二,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空间交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寻找成本以及和约的谈判成本与执行成本。产业集群区内企业地理位置邻近,容易建立信用机制和相互信赖关系,从而大大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集群区内企业之间保持着一种充满活力的非正式关系。在一个环境快速变化的动态环境里,这种垂直一体化安排和远距离的企业联盟安排,更加具有效率。第三,学习与创新效应。产业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企业彼此接近,激烈竞争的压力,不甘人后的自尊需要,当地高级顾客的需求,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至区内的其他企业,这种创新的外部效应是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产业集群也刺激了企业家才能的培育和新企业的不断诞生。

但随着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其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

第一,集群整体意识的淡薄。“聚而不群”现象普遍存在,在我国的产业集群内部,企业无论大小,基本都是“五脏俱全”,即各自独立完成产品开发、原料采购、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

第二,开发设计能力弱、技工和人才严重短缺、质量提高缓慢、创新能力弱、产品雷同与企业同质化现象突出、同业无序竞争和内耗严重、缺乏品牌意识、管理水平落后、融资环境差、支撑服务体系欠缺、环境污染加剧等等问题在目前多个产业集群试点中普遍存在。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

如目前全国的摩托车产业普遍没有跳出仿制的窠臼。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仍然是整个产业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车型虽然不少,但同质化问题突出,仿制车型多,创新产品更少,总体上尚未完全形成自主开发的体系和能力。

第三,价值链整合度不够,产品结构单一,产业关联度低。企业集群是价值链整合的产物,但在形成企业集群过程中,有些同类企业不是自发集聚形成的,而是各地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市场主体、金融市场的投资行为,靠政府行政命令聚集在一起,但实际企业之间并不存在高度关联性,不是价值链自然衍生而成的企业集群,企业间难以形成依靠各自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相链接起来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导致企业产品单

一、缺乏协同效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要想提升产业竞争力,一定要改变产业集群的现状,提升产业集群的水平。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政府制定适当的产业指导规划,使现有或新建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相辅相成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对已有中小企业集群要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建立,对新建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产业布局要坚持以分工协作形成集群来安排项目,鼓励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的配套体系中,使之改变独立生产最终产品的生产方式,多生产中间产品,并在同大企业合作过程中享有技术外溢效应,提高其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

二是转变集群集中于制造环节的现象,实现产业服务化,将集群提升与产业链完善结合起来。加快企业集群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优化企业集群生存环境,要大力培育各种规范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融资服务,技术服务、法律服务和人才培训。在企业集群发展中要选择关联度高,存在价值链整合效应的产业进行优先扶持。注重原材料、零部件及各种包装储运方面的整体配合的一贯性,从而提高企业集群的竞争力。

三是加强产学研的互动和一体化,提升集群的创新能力。深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深圳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香港科技大学等合作建立研究院和研究生院,与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大学等国内外40多所著名大学合作建立虚拟大学园,近50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深圳成立产学研基地,设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近80所、博士后工作站39个,孵化科技企业2200多家。企业与高校建立互惠互利的协作关系,通过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技术开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由初期的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点对点分散式合作,逐步扩展到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全方位合作,标志着产学研合作网已具相当规模和较高水平。由此可见,产学研一体化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下载改革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强化经济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改革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强化经济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大全五篇)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产业集群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方式 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催生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浪潮,在此期间长三......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不错,值得借鉴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

    围绕四大重点 加快经济发展

    围绕四大重点 加快经济发展一、规范执法行为,强化社会监督,大力整治经济发展环境。当前,发展环境不宽松、部门服务不到位、"三乱"现象时有反弹,仍然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突出......

    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名单(67家)

    附录: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名单(67家) 医药化工(11家) 1. 宜昌市医药产业集群 2. 天门市医药产业集群 3. 蕲春县李时珍医药化工产业集群 4. 武穴市医药化工产业集群 5. 鄂州......

    关于培育产业集群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精选五篇)

    关于培育产业集群加快我市非公有制 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4月21至27日,市政协组织调研组,在吕少郎主席,邱乾春、张来水副主席和原副主席周莱的带领下,分三个调研小组深入到三元、......

    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上)100分 试卷

    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上) 试卷 1-15中,错误的已用红色标注。 1、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 正确 错误2、“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实施推......

    产业集群: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

    更多请登录淘学谷在线学习网 谁在支撑中国产业集群的兴起 ?我国产业集群出现的历史颇为久远,有1400多年历史的景德镇就是一个陶瓷产业集群,但其真正发展却始于改革开放,并于上......

    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下)100分试卷

    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下) 试卷1-15题,错误的已用红色标注。 1、美国380个跨产业部门的企业集群雇用了57%的劳动力,并创造61%的国民产出。正确 错误2、实践证明,即使在欠发达区域......